时间:2023-06-30 15:45: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体育专业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高职学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明显滞后,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是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 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应当具有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1 基本素质
1.1.1 健康素质
(1)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强体育锻炼,拥有良好的体魄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2)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的手段能使学生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1.2 道德素质
(1)社会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人在进行一切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群体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2)职业道德。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是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高技能人才,而不同的职业岗位会有其特殊的职业操守,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甚至是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它们是作为职业者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1.2 专业素质
“术业有专攻”,在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是学生将来就职的最基本条件。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不能仅靠老师讲,还要逐渐培养自学的能力,甚至是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
1.3 能力素质
除去作为人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进行其他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诸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语言能力等。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2.1 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
很大部分高职学生经历了高考的失败,而总结高考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从小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基础知识匮乏,跟不上学习的进程。
2.2 自我约束能力弱,缺乏目标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初次进入大学校园,缺乏监督和管理,不能尽快适应独立的生活学习。(2)没有远大的抱负和目标,随波逐流,进而自暴自弃。
2.3 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范围狭窄
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初、高中期间获得课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很少,接触科技最新动态的机会也不多,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初期学习压力很大。
3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现状
3.1 枯燥的理论课程
由于专业课的量比较大,又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很多内容非常抽象,而教师的教学手段又大多停留在课堂“教与学”的模式下,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
3.2 单纯的技能训练
由于各学校资源有限,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投入更加捉襟见肘,学校在实训设备的投入上明显不足,导致实训条件较差,与实际工程的区别很大,很多设备都是验证性的模拟实验设备。而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换代很快,实训设备又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样就导致学生日复一日地埋头苦练,精力与兴趣逐渐消磨,进入企业后又发现实际差距巨大。
4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中
4.1 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1)以多媒体资料,专题报告会、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听取本专业成功人士,师兄师姐等人的成功故事,了解本专业就业后要做些什么,现在应该做些什么。(2)通过网络、杂志、书籍等方式了解本专业最前沿动态,最新信息。(3)让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的分析,辅助学生制定自己的第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4.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就是基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采用讲授的方式,忽略了学生作为获取知识的主体的存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引入新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教学过程中、工程进行过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参与学会怎样处理问题。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这样的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再者,角色扮演生动有趣,简单易行,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岗位的要求。
(2)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事先制定好项目,然后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运用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又有利于发挥出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项目设计的锻炼,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和将来适应工厂环境奠定了基础。
4.3 将课外活动引入到专业教学中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可能他们在课堂上是“萎靡不振”,但是在操场上却是“精力充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果,获得赞扬,会使学生拥有强烈的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同时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建立与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一专多能”。
我院自动化专业的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校团委、学生会与所在当地的小学进行联系,参与到小学的课外活动(四驱车比赛)中。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作为大哥哥、大姐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组态软件为比赛提供了集中监控系统,在提高了比赛科技含量,学以致用的同时还获得了小学师生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向往和立志于刻苦努力并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的情感流露使我们的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了高考失利,“低人一等”的阴影,发现了自我价值。
纵观整个活动,除了初期是由学校和老师与对方联系外,中后期包括活动的策划、人员的组织、工程项目的构建等均是由学生自己负责,这样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还使学生获得了工程实践的体验,尤其是在工程项目建立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与失败,而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没有灰心丧气,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更是难能可贵的收获。
5 结语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是学生就业的根本,学校重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规划好学生的一门专业课,让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帮助学生完善综合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规划好他们自己的职业人生。
参考文献
[1] 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30).
[2] 崔贯勋,王勇,潘瑜,等.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
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特色
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技能服务等发展内容,它具有内因驱动性、外因需求性、专业发展性的特色。
1.内涵解析
(1)专业道德发展。一方面加强中职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倡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加强中职体育教师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群众观、利益观。
(2)专业知识发展。掌握一般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体育专门知识,了解新知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工作,提升自己学术水平。
(3)专业技能发展。“业精于勤,荒于嬉”,中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教管技能、运动技能,都要在教学实践中、教改试验中、专业培训中不断提高。
(4)技能服务发展。学习掌握新技能的目的在于服务,由服务学生业余体育活动、学校春秋两季运动会,到服务于企业技能运动会、社区文体活动。
2.特色分述
(1)内因驱动性。有志向、有作为、有梦想的中职体育教师都有专业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动因,即学习好体育专业知识,传授好体育专业技能,服务好体育事业,甚至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外因需求性。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企业用人对中职学生体质、体力、耐力的需求,企业和社区文体活动发展的需求等迫使中职体育教师不得不多学新知识、多练新技能、多研新领域,以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水平。
(3)职业发展性。中职体育教师职称晋级的职业发展动力,促使教师们由中级讲师向高级讲师、教授级高级讲师及教授等级的职业发展需求而努力,乃至终身从事中职体育教育事业。
二、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总体上成绩是显著的,呈向上、健康、科学的发展态势。然而也存在心态浮躁、教学守旧、素质不高等现状,具体分析如下。
1.心态浮躁
有的中职体育教师不安心中职体育教学,不钻研中职体育新知识、新技能、新领域,禁不住利益的诱惑。教学无实事求是之心,教改有急功近利之意,教研存求名求利之念,甚至有的转行做些管理工作。这些心态浮躁之举,都是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忌。
2.教学守旧
有的中职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缺乏积极性,教学思想守旧。例如新课改要求中职体育课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以学生实际需求与具体要求为教学的主导性,并提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教学新思想。然而,这一思想却没有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符合学生的“学”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意识较弱。究其根源是他们那种“省劲”“混吧”等思想占了上风,从而造成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于严谨,课外体育活动流于形式,教学评价体系老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素质不高
有的中职体育教师,放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沾染了一些坏习气,对学生严管卡要,索取报酬,造成不良影响,有辱师德。有的中职体育教师,放松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锻炼,基本功不强,上课装腔作势,达不到教学目的。长此以往,师生关系紧张。这些都是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中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及途径
2013年9月20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等专业学校合格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考核等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依据。每个中职体育教师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专业标准》,结合学校和自身素质条件,科学拟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标准,开拓个人专业发展途径。
1.制定个人专业发展标准
一要努力学习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伦理学,树立师德为先的理念,争做师德标兵。二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树立执教为民、学生为本的理念,争做先进教育工作者。三要以积极的心态参加中职体育课改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树立能力为先的理念,争做学科带头人。四要把爱专业、爱锻炼、爱学习,变成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做中职体育专家学者。
2.开拓个人专业发展途径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为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如何适应这种形势发展需要,培养合作计算机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
一、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计算机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有其独特的素质。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扎实的基本功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原则始终是课堂教学卓有成效的前提。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是调动学生情绪的媒介,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计算机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准确地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激化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进入最佳思维状
态。
2、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己过硬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从而使计算机学习成为一个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比如,目前个人电脑主流机型已发展到PIV,在讲解计算机基本知识及组成时,就不能只停留于介绍以前的286、386和486,而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随着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讲课的内容自然也要作相应地调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网络方面的知识
3、积极参与实际应用开发
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到软件公司、网络公司、计算机公司等参加实践学习,把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技能经过和理论的联系整理加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创新教育观念
1、树立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突出能力的目标培养。注重人文素质(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和科学精神(求真求实、创新)的培养;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和项目开发学习。
2、教师要真正以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出现在学生面前,教与学过程中,尽量淡化权威者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问题的研究者,给学生和自己留有共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在探讨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尊重学生的意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时,可设计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设置的时机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教学,当讲到数的排序时,可以冒泡法排序为例,请10名学生到讲台上来,让他们按身高顺序排列,然后根据排队过程进行分析,将这一形象的过程转化为C++程序,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冒泡法的含义了。以冒泡法为基础,可以引申出其他的种种排序方法。如:选择法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等等。然后及时组
织学生讨论分析,究竟那种排序速度快、占内存少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排序的数中含负整数或小数,程序又该如何编呢?就这样,整堂课都旨在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激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的气氛也因此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2、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计算机可以说是继数学、语文后第三个对人的一生有巨大影响的学科,特别是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画出各种饶有趣味的作品。这样创作者可以在没有材料限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3、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如在教数据库时,可问学生本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在电脑里处理,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名次呢,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建立数据库的方法,通过数据库来完成这类任务,将轻松又准确。还可以进一步在其它课程中深化学习,比如在后续课程《VB语言程序设计》中,将前面学过的数据库知识如何应用到《VB》中,进而设计一个完整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以便将前后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我们教学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只有抓住了这一环节,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的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因此,我们认为,教学实践是整个职业教育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职业学校教学计划中,实际实践教学时数只占总教学时数的30%左右。没有一定的实践教学时数,就无法保证较强的动手能力。30%这个比例显然不能适应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德国、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它们的实践教学是时数在教学计划中都超过了50%。
总之,我们广大老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创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并勇于探索实践新方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将来就业。
参考文献 :
Physique Condition Survey and Study on Zhengzhou
University Sports Specialty Students
LIU Zhi-wei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has a survey study on three Zhengzho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specialty students’ height, weight, chest circumference, vital capacity, the 100 - meter running and standing long jump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of the sports specialty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ir physical fitnes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 thre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specialty students’ body form development still follow the rules of general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e same age college students, the indicators of th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wa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Key words】sports specialty; student’s physique; body shape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刘志伟(1980―),男,河南平顶山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方向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学生的体质也越来越重视,如颁布了《大学生体质合格标准》等。此外,2002年7月25日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并规定从2003年起所有高等学校都要实施,以此代替之前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还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学生体质状况和一般发展规律,对如何改善学生体质状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围绕着体质问题的研究论文也发表了不少。但是,把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其体质进行研究的课题却极少被涉及,因此,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选择对郑州市的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肺活量、100米跑成绩测验,1分钟仰卧起坐测验和立定跳远测验等体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与系统分析研究。从而为今后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促进其体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界定的是郑州市开设有体育专业的高校。郑州市共有50多所大学,但是开设体育专业的却只有10多所。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的6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本文通过随机在郑州市的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三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发放问卷,对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22文献资料法:检索关于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相关的期刊、书籍、论文等有关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数理统计法:本文通过对所获得的郑州市的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调查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进行比较分析。
124逻辑分析法:本文通过利用现代数理逻辑这个强有力的工具,对所获得的郑州市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解决调查中的问题。
2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数据按一般数理统计方法分别计算郑州市三所高校体育专业的男、女生各指标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平均数(x)、标准差(s)和标准误(sx),其结果见表1、表2、表3。
根据1989年全国体质调查的分组方法,大一~大四合并为一组,三所高校共分为6个组进行统计分析;总共分析了郑州大学体育专业男生10人,女生10人,河南农业大学体育专业男生10人,女生10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男生10人,女生10人。另外,为便于分析对比,还统计了三所高校体育专业男、女学生入校前与入学后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
21郑州市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素质和机能调查研究
根据表1、表2和表3中的数据显示,体育专业男女生之间身体形态、素质和机能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体育专业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100米跑、肺活量、立定跳远等方面明显高于体育专业女生;而体育专业女生的仰卧起坐等方面则高于体育专业男生。
22郑州市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与全国高校学生形态、素质和机能部分指标的比较
根据表4、表5的数据显示,郑州三所高校体育专业男女学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高校男女学生的各项指标,且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但从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身体素质和机能有下降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23郑州市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入学后每周参加锻炼的时间情况调查
根据表6中的数据显示,郑州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入大学后的每周锻炼时间与升入大学前的每周锻炼时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大一、大二时每周的锻炼时间保持得还挺好,到了大三、大四时每周的锻炼时间就不如从前。究其原因,学生在入学前,要面临考试,这促进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保证了学生每周的锻炼时间和次数〔2〕。而学生入学后,锻炼的动力明显减小,但是,大一时学校要求的晨跑,而且当时的专业课程也比较多,使得学生锻炼机会比较多,所以说大一、大二时每周的锻炼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使得各项指标保持得还挺好〔3〕;但是到了大三、大四后,学生的每周锻炼时间更是明显减弱,加之耐力素质较易下降等特点,从而造成速度耐力素质的明显下降。而且,升入大三、大四后学生的技术课程逐渐减少,学生在规定的课程外,还要参加各种选修、普修课的学习,以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大学生的课外时间所剩无几,使得锻炼也越来越少,再加上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使得同学们争相考证,如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外语等级证书等,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准备考研等,使得学生锻炼时间也逐渐减少,进而身体的各项指标逐渐减弱〔4〕。
3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三所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仍遵循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与同年龄普通大学生相比,男女各项指标稍优于全国水平。体育专业学生在校四年中身高几乎无变化,在体重、胸围等方面第二学年比入学时均有明显增加,而后略有下降,这种下降不明显。100米跑成绩男女均表现为先提高后下降,第二学年提高明显,而后下降比较明显。男女肺活量指标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指标上均优于全国同龄学生,大多数差异显著。建议将身体素质纳入每学年必考内容之中,以督促学生进行自觉锻炼,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1〕朱国生体育专业学生体质状况的追踪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1997,15(3):95-1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52-02
如今我国已经完全步入知识经济轨道,其中不同层次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及时吸纳标准理论知识内容,借此稳固自身专业技能规范水准,进一步有效应对异质化岗位综合发展需求,其实就是联合市场既定规范准则进行不同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生源素质不足,甚至存在初中尚未毕业的个体,其无论在学习习惯或是自我要求态度上都很难和教学内容维持融洽衔接关联,至此之后学习兴趣骤减,未免对于其今后职业道路拓展造成深度打击。
1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状况论述
首先,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由于自身行为模式和思想态度难以合理控制,加上后期课程进度难以精准掌控,使得阶段性学习动力基本消耗殆尽。
其次,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方面违背社会最新发展动态规范要求,对于学生实际身心发展特征也产生一定忽视。毕竟教育对象正发生着系统化改变,此类群体学习基础本就参差不齐,依照既有教学规划要求和后期评估方式,不可能令大部分学生综合学习成就长久稳固。
最后,结合我国传统计算机教学单元结构审视,尽管说专业技能课程已经产生合理延展,可是始终是建立在传统思维模式之下,后期实训项目占据比例空间不足,基本上还是朝着理论体系形态做出全面倾斜。上述现象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必将令个体理论研习和实践控制实力全面脱节。
2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实践方式的必要性研究
可以说是我国职业教育途径全面探测的新型规划模式,其中专业知识内容和技能教学活动会同时交由义务专科课程规范教师担当,师德实习活动模拟得更加真切。此类规划模式全面克制专业理论和技能过度重复隐患,确保两者全程有机衔接,绽放技能训练主线支撑效应,突出学生实践应用实力。其希望在教师边教边练过程中,令学生适当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和工艺搭接要领,强化自主学习和课程跟进兴致,能够针对今后一系列发展问题加以强效应对。另外,一体化教学过程全面关注对应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有机拓展步伐,争取令学生今后复合技能能够达到最佳适应状态。
这里强调的一体化教学其实就是结合理论、实践、科技开发等内容进行同步调节
3 有关后期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合理教学流程的细致解析
3.1 对教学对象的系统认知
中职学校生源结构复杂,教师必须学会运用多元智能思维模式加以科学鉴定,了解这类群体是借助思维主导体系进行另类智力结构扩展的青少年。而经过形象思维模式灌输过后,有关后期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培养目标便得到最大力度的支持。依照客观层面界定,虽说其与高中生人才等级层次相同,但是发展类型始终存在差异现象,因此不可以单纯借助普高学生控制方式来影响这类以形象思维模式作为主导架构的群体。具体来讲,涉及中职学校在后期计算机专业课程深度开发、教学实验空间科学安置、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调试过程中都必须做出和普高教育形态的全面区别结果。例如:在《常用工具软件》这门课有关Win ZIP内容的教学中,有关主讲教师事先选一个班(a班)做了一个试验,把学生带到阶梯教室,花了近一节课时间,通过大屏幕投影,讲解了压缩解压缩的意义,Win ZIP软件的作用,如何安装、启动,其界面组成介绍,压缩/解压缩的方法等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时候都说懂了。可是,学生到机房实际操作时就都呆住了,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都习惯性地双击某一个要解压的文件),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致与积极性一下子降了下来,结果教师仍需额外做出科学示范讲解,令学生同步跟进演练。以上实验让我有了新的想法:学生从懂到会往往有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教师在上机操作时辅导量很大;能否改变一下教学方法,让学生先掌握操作方法,之后再讲解基本原理,令学生实践和理念衔接绩效迸发出无限火花。联合既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学校在每个机房都安装了一台教师机和大屏幕投影)结果观察分析,有关指导人员决定在计算机的教学课堂内部,全面摒弃传统鸭架式口语灌输教学方法,同时采取先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先上机操作,然后边讲理论知识,边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并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讲解。这就是所谓的“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半年多来,有关上述一类全新的教学方法作了初步的尝试,同期取得了较好的回应效果。
3.2 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学生个体计算机专业技能培养的主导地位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主要结合教师记录信息、实际讲解流程加以覆盖扩展的。如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日常接触知识面范围广阔,对于网页设计、二维图形处理、计算机特殊部件维修等虽说有所了解,但是无法真正精通,这便和既有规范单位人才需求指标产生较强冲突效应。同时最近阶段,部分中职学校开始主动强化计算机课程培养实力,中职学校个体在就业优势方面已经面临消极境遇。因此,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将成为后期的主流适应模式。透过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结构加以深刻调查和细致划分,调查人员同时试图将原有计算机系统顺势划分为信息技术和工艺美术规范体系结构,希望借此进行教学计划整体调节,使得文化课程数量适当减少,进一步对学生思维方式、技能应用灵活度以及社会综合适应实力提供稳固保障。再就是确保任何计算机专业课程都能够在机房、实验室进行,并且能够针对部分专业课规范要求进行权威职业资格条件考察验证,令学生今后职业技能在各类规范空间下达到真正意义的提升。具体来讲,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既定课程始终贯彻引导价值功效,而学生对应操作演练有助于集体素质提升效率的有机彰显。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令同学有机介入到教学场景之中,令个体长期维持注意力集中结果,相信后期课程规范细节吸取和灵活应用效果会事半功倍。毕竟长期放纵学生进行练习操作,对于个体发展前景不会产生较高支撑功效,而学生群体内部深刻技术流成果往往会超出预期阶段教师反复的演示强调作用。
3.3 实施以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为核心指标的教学模式
1)特殊案例内容的灵活穿插讲解
其主张联合特殊实践性案例内容加以教学规范,希望依照既定规范大纲制定阶段整改方案,经过特殊案例内部机理细致拆解过后,教师须带动学生加以共同探讨,试图挖掘科学规范途径进行综合调试。采取此类措施的核心动机在于稳固学生课程感知兴趣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在进行PhotoShop程序内部图像多元结构区域创建期间,在沿用传统选区工具基础上,还可以督促个体借助钢笔等创建路径并适当转化为选区格式。其间当然鼓励学生进行合理发问,如在进行此类方式简化讲解期间,教师会借助启发性说明进行白色区在单色通道中的转化规则延展,在师生同步实践解析过后,找出不同突破点控制手段,为学生今后各类程序灵活沿用和隐藏功能提炼提供较为坚实的支撑跳板。
2)不同阶段任务驱动功效的流畅衔接
其实就是强调在学习不同计算机控制技能过程中,教师须带领学生进行核心任何活动中心构建,同时借助强烈问题动机驱使功效和学生资源积极沿用态度,实现小组合作和个体自主探究学习风尚开发目标,其实就是希望在完成既有规范指标前提下,推动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步伐。所谓的任务驱动方式,可说是联合既定专业规范理论进行特殊情境构筑的一类适应性准则,这样才能够令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职业素质强化空间中主动介入并全身心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在前期提出较为合理的规范性任务。同样结合Photo Shop程序观察验证,经过特殊素材规范调试选区创建过后,令学生主体求知欲望达到最佳状态。并且任务结构合理分解是教学方式的关键控制要素,只有经过一系列重大任务划分过后,持续到细致化任务全面操作和有机执行结束。再就是后期一系列电子贺卡、图层背景制作环节中,学生会在教师指导下自动添加滤镜操控效果,输入祝福性文字内容并保存文件。上述工作内容经过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过后,能令既定知识内容转变成为全新知识架构体系,并且在后期综合适应水准评估过后,在学生之间相互评估和教师科学指导过后,令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得到系统归纳和系统总结。
3)多媒体课件的充分沿用
结合电子出版物市场规范形态审视,计算机专业学习课件可说是五花八门,有关教师需要在尽量选取合理教材前提下加以个体主观适应意识合理尊重,促进课件和日常教学互动流程的有机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不同文字、声音元素系统结合并灌输到学生思维空间之内,最终会令此类个体大脑内部不同元素始终维持高度兴奋状态,进一步尝试自行制作课件,使得今后师生问题思考和应答流程表现得更加统一,促进单位课节知识灌输消化效率。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经过网络技术高度延展,为了进一步稳定内部资源应用实效和思维空间的系统效应,在既定网络空间之中,学生既有视野架构得到深度拓展,相继地令后期计算机专业知识讲解氛围不断高涨。
另一方面,任何课程的跟进掌控,都需要学生时刻保留问题思维模式进行充分挖掘探析,后期任务布置形态相对地会比教师预设结果好得多。学生在进行问题系统探究解答期间,就能够同步完成自身知识结构的修缮和技能综合性提升绩效指标。以上流程细节对于学生课堂之上主观能动性调节将发挥合理支撑功效。具体来讲,教师就需要联合阶段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变化特征,进行课程讲解节奏灵活变动。实际上在中职学校布置实践教学一体化规范体系,有关教材基础适应性必须得到合理掌控,只有经过不同设备技术条件和师资队伍系统整编后,最新教学方式才算真正保留存在价值,后期延展步伐也能够顺势加快。如在进行《Internet技术与应用》中的“保存网上信息”中保存整个网页的信息和只保存网页的文字内容(不要图片)的调试方法讲解期间,教师时刻启发学生观察保存后的结果;再用同样的网页把网页中的文字“拷贝”到一个空白文档,然后启发学生观察两个操作的结果,产生的是什么文件,文件里面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最后请学生归纳出两者的异同点。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保存整个网页的信息和只保存网页的文字内容的操作方法,而且很快地理解了两者的区别。
4 结语
综上所述,有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十分复杂,需要学生能够在合理掌握不同程序操作细节前提下,联合后期实践单元加以充分演练,做到熟能生巧;同时教师还应时刻赋予课程内容乐趣特性,令个体课堂之上感知意识高度集中起来,能够将自身疑问延展完全,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多元化疏导调节,最终为后期专业素质水准提升和社会挑战内容全面应对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妍.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方向定位与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3):79-85.
[2] 肖贵军.浅谈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J].林区教学,2011,16(3):145-160.
[3] 王冬林.一体化课程实施研究――以网页制作课程典型工作任务为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29):145-16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46-02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毕业生成为了社会生产一线,更是艰苦行业中管理、服务、生产的生力军,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面向的就业岗位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但目前的大学生体质状况有所下降,在日常的体育课、军训或实习实训过程中因体力不支晕厥,甚至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传统的教育模式及多年来升学的重压,使大学生容易忽视体育锻炼,导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身体素质甚至身心健康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所以,体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基本生存能力、坚强意志和提高从业能力、就业本领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注重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教学要求,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职业素养。
为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任务,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从迎合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特色人手,设置一系列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项目,组建专业体育协会,把提高身体素质与提高专业认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相融合,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为了使研究工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广泛性,笔者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一)个案研究法
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研究笔者所在院校不同类别的专业,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面向和岗位群,研究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过程。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摸清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抓住影响力较大的主要专业群进行企业用人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与分析,总结高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发展与专业素养、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岗位特点。确定体育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项目改革、行动导向教学的思路,构建与专业能力、就业岗位密切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比较研究法
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实践,探索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与就业岗位对体育课程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多视角、多层面分析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脱离专业、应用性不强、教学理念落后、发展滞后等问题,为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依据。对高职院校在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创新独到之处进行深刻分析与研究,研究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和成功案例,提出具有广泛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具有本地区高职教育特色,同时又能为其他地区高职院校提供借鉴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路,形成和完善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三)联合实验法
采用联合实验法,与本地区高职院校联合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证研究,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反复研究与实践,总结提炼有效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寻求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提出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和建议,探索一条经济可行的高职体育课程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途径,破解因加强体育技能训练而带来的教学资源缺乏的难题,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发挥体育课程应有的作用。
三、结果与分析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根据纲要的精神,可提出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体育协会教学模式。
(一)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协会
体育协会教学模式是以体育练习者自觉结合为基础,以俱乐部为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模式。大部分体育协会像艺术协会、书画协会、戏剧协会、摄影协会等文娱类协会那样,都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仅仅是在娱乐、休闲、趣味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样的体育协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以工学为主的学校而言更是不足。因此,还应以专业面向岗位的特点、岗位对体能的需要为特征,组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体育协会,例如定向运动协会、攀岩协会、登山协会、体操协会、太空舞协会、瑜伽协会、街舞与武术协会等与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的专业体育协会,尽可能满足不同兴趣、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体育协会的需要,使学生专业体育协会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普及、专业素质培养的有效组织形式。
(二)以协会为纽带促进学生的体育运动
教学计划中每周2节体育课已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更无力谈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需要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加强组织和引导工作,将专业体能的训练渗透到日常活动中。体育协会可着重从发展学生职业能力和突出学生专业特色两方面着手,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或竞赛,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未来职业工种对体育的特殊要求,通过体育竞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训练。这些体育活动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自愿参加、喜欢并愿意花费大量课余时间的活动。就像世界杯足球赛、NBA职业篮球赛、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受到公众狂热追捧一样,体育协会开展的各项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的竞赛活动同样需要能够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通过各专业体育协会开展的活动,既可提高与专业相关的体能训练,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岗位能力锻炼、终身体育教育为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
(三)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体育竞赛为载体加强专业宣传
通过专业体育协会的校内外竞赛、趣味运动、体育知识竞赛、专业体育表演晚
会、作品展示等系列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将面向的工作岗位和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如登山协会通过经常性地开设与专业工作岗位相结合的爬杆、撑竿跳、攀岩、街舞、俯卧撑等训练与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电力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能力要求;定向运动协会通过定向越野运动、登山、野外行军、中长跑等活动,使水利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认识并锻炼意识、增强意志;体操协会、太空舞协会等开设器械健身、队列训练、武术、健身操、瑜伽、有氧操、形体训练等运动与表演,使机电类、计算机类、管理类的学生锻炼身体素质,学会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通过开展各种与专业相关的体育竞赛和专业体育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大部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兴趣,起到较好的专业宣传作用。
来自各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其面向的工作岗位群是不同的,但是,多少会受到行业的吸引和文化的熏陶,相当部分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会在同行业或相近行业内工作。对学生而言,利用专业体育协会的平台与有相同专业兴趣的同学在一起,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潜移默化,通过协会之间的联赛或专业体育运动会的各种赛事,了解一些行业知识,了解本校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和职业岗位特征,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四)以体育协会为平台开展职业技能训练
体育协会的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其新颖独特的运动模式吸引了众多的学生,特别是街舞、轮滑、武术等介于艺术与体育之间的运动更是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这充分体现了体育与艺术结合的魅力所在,也进一步说明了目前高职学生好动而精力充沛、时尚而追求个性的特点,这是一种健康而积极的精神展现。在目前高职各专业课程教学普遍走入困境的状况下,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寻求专业能力培养与体育健身之间的结合点,无疑给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带来生机。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是高职园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实践。但在当前我国高职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改革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植物生理学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理论性极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较大的调整[2]。授课时,对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不要做到面面俱到,而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纯粹”的理论,若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那么一定要将其主要原理讲透。如讲述植物生长相关性原理时,可联系果树的修剪。果树的修剪,幼树期主要是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对地上部分进行造型,如打顶、剪除徒长枝、合理施肥等;在成树挂果期,采取去梢、疏花疏果等措施,这些措施都是植物生长相关性原理的具体应用;讲授呼吸作用调控时,可联系农产品的贮藏、鲜切花的保鲜等措施;讲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时,可结合整形能使植株矮化常用来塑造木本盆景、乙烯利能催熟果实;讲授植物光周期诱导时可结合鲜切花花期的调节等。
2 介绍学科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
在讲授呼吸作用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汤佩松长期进行植物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研究,他率先用热力学原理解释呼吸作用中的某些问题;率先提倡当今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大棚(塑料薄膜)栽培技术。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在讲授水分代谢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引导学生在头脑中牢固树立植物生理学与祖国各项事业紧密联系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活化”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具有丰富的图例、逼真的动画以及适当的配音讲解等,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光合磷酸化作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挂图形式来讲解其过程,虽然也能突出重点和难点,但由于缺乏直观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低下,而只能采取死记硬背了。而教师将光合磷酸化作用制成Flas来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重点,而且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降低了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每次实验前,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实验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编写实验过程,写出预习报告。再选择几个学生参与教师的预实验,这样能对实验条件、实验成败的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实验异常进行预测,并能指导、监控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及时纠正错误。让这几个学生参与实验的指导工作。这样,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全过程,包括仪器的准备、药品的配置、实验内容的预习和实验的操作等,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5 让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许多专任教师都承担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教给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近两年,我们课题组承担了濮阳市科技局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新优雪莲果的引种和栽培研究》,选择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参与,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5~6人。让他们研究雪莲果不同生育阶段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等。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培养了其动手动脑能力,学生从中受到激励和启发,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 结语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科研等几个方面的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作为高职植物生理学教师,要不断通过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把握课程的知识结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实践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形成个人教学特色。(收稿:2013-04-23)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20-0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10)中指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2004]16号)非常鲜明地指出,即“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京教高[2008]3号)及相关文件精神和文科高职院校及英语教师实际状况与特点,我们把实践和探索旅游专业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双师型”队伍建设及其评测指标作为深化“产学研”工作内涵的切入点,把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产学研”模式的改革作为突破口,为有效提高旅游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在总体提高旅游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教研能力的基础上,摸索“双师素质、双师型”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整合细化教师队伍建设评测指标
高职教育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更需要上乘的教师队伍。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内英语教师队伍现状有如下主要特征:女多男少、年轻教师偏多、非师范院校毕业者偏多、职教实践能力薄弱、科研情况偏弱、学历层次偏低等等。不断深化和有效落实示范校建设指标体系内涵,能在优化旅游专业英语教师队伍中产生促进效应、提升效应、引领效应和驱动效应。
“双师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和教师的终身发展。
“双证书”之外,鼓励英语教师兼职或顶岗挂职(兼职或顶岗挂职累计不少于3个月/年/教师。兼职或顶岗挂职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契机),英语教师参加服务社会、服务企事业英语培训实践的目标比例为80%(利用业余时间,如周末、节假日或寒暑假等完成服务社会、企事业英语培训的工作不少于5次/年/教师)。
与此同时,英语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为(1)英语考试通级率提升排名奖励制;(2)课堂教学学生评教排名奖励制;(3)教学质量工程目标奖励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团队、教改课题、实训室项目、实训基地等;(4)科研项目目标奖励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专著等);(5)教学与学生管理实效奖励制(教研室获奖情况、学生获奖情况、班级获奖情况、学生职业证书情况、招生与就业情况、专升本情况等等)。
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体现了院系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果,开展新的优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以设置和构建视听说环境下“工学结合”英语实训课程体系为龙头,创新服务旅游专业的英语技能类实践课程体系
经过连续四年的专业调研、往届毕业生走访和与校外实训基地的研讨,我们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中注重了“英语+旅游”的实践技能类课程体系拆解与重构,并不断深化与完善,在英语基础类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见上表),创新课程,如“旅游英语视听与讲解”、“旅游英语口笔译实务”、“旅游英语速录速记”、“旅游英语网络阅读”、“旅游英语写作实务”等。与此同时,与岗位对应细化各门英语类实践课程的具体技能内涵分解,夯实英语实践技能与旅游行业的有效衔接(见下表)。
旅游英语速录速记技能拆解为:“听写(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专业词语拼写的速度与准确度)听记(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专业关键词或信号词的速度以及旅游信息的准确度)听释(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相关信息的速度与正确性以及英文诠释的对应性)听译(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相关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以及中文信息的对应性)听打录(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计算机操作记录旅游相关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听读(在英语听力环境中,模仿导游讲解跟读的速度、准确性及效度)”实践课程从“叫座(如学生选修人数)+ 叫好(如学生技能实操测评效果)+ 叫市场(如学生就业率与岗位对应性)”起步。
此外,与旅游机构或单位合作,系统编制立体化的、符合旅游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搭建“工学结合”的实训平台旅游英语实训教材,包括纸质图书、应用软件、多媒体产品、网络平台等。如《旅游英语听力速记实训教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7月)的单元设计以北京导游工作流程展开,即入境中国文化介绍景点介绍离境。
三、旅游专业“工学结合”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示范性及“产学研”成果直接为社会、企业和英语教学服务
基于原创型“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英语实训模式,即学生在一些原创的旅游英语听力语料中(以往届学生英语视听类优秀毕业设计为主)完成“先做事,先有过程,后学习,后有结果”或“边做边体验,有感性,边学边分析,有理性”的实训项目,切实体验了n个第一次后的学习性反思,如第一次记录旅游英语音视频语料文稿,第一次整理自己与外籍游客的英语对话录音,第一次记录或翻译旅游专业知识讲解的音视频语料,第一次参与计时计算机旅游专业英语速记比赛、第一次编制旅游英语跟读试题、亲自做“主考”等等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
此外,深化旅游专业英语视听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融英语视听语料于英文阅读(VIDEO-ENGLISH READING)和英文写作(VIDEO-ENGLISH WRITING)等课程中,如在英文写作教学的课堂设计中可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英文写作案例答辩’,变课堂控制性单向传递的教师演示讲解模式为课堂主动性双向互动的学生训练体验模式,即学生对英语视频里的英语解说内容、滚动的英文字幕进行‘言语识错’、‘信息识错’、‘中式英语搜寻’、‘笔记结构搜寻’、‘文化语境搜寻’等专项研讨和答辩,从而完成英汉写作技巧的对比分析与实际应用,做到听说读写不分家。
旅游专业英语类“产学研”成果主要现在:学生直接参与诸如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等项目,完成《实用英语速记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中部分英语音视频语料的初期制作,学生制作的英语音视频产品(含毕业设计成果、大学生科研项目)已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得以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淑英,等.新建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个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
[2]刘加勇.中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0).
[3]刘黛林.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走向理解的课程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246-02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高职的顶岗实习一直存在有“学”无“教”,使得实习功效大打折扣,流于形式。究其原因,顶岗实习没有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实习文件中没有专业教学上的考虑,既无教学目标和要求,更没有教学内容设计,有的甚至连实习岗位或工作任务与学生所学的专业都不对口。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功能薄弱已成为影响当前顶岗实习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强化其教学功能,以企业为主导,建立完善的系统化教学体系,提高其教学效果,切实搞好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工作,让顶岗实习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当前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任务。
目前关于高职顶岗实习的研究,大多思路是从做好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问题、构建有效的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架构、规范的管理与监控、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看法,促进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目前的研究较少考虑顶岗实习的基本属性――教学功能的设定、实施情况。而顶岗实习没有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是目前的普遍现状,当然原因也是由于每个企业情况不同,无法形成一份模式化的教学设计。但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又很难实现良好的实习效果。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已经开展了八届顶岗实习,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完成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中,积累了丰富的顶岗实习设计与管理经验。本文针对强化顶岗实习教学功能,提出一种“五维一体”顶岗实习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方法,重点讨论了“五维一体”中的内容体系的设计,同时提出了一种灵活、便捷的资源组织方法,利用雷达图的方法实现教学资源的索引与组织。这些都为顶岗实习系统化教学设计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最后给出了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具体实施措施。
首先,在高职顶岗实习中,需加强学生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教育。
其次,需要进行顶岗实习系统化教学体系设计,建立“五维一体、模块化”顶岗实习开发流程与系统化设计。专业教师要深入企业和岗位,了解企业资源,掌握详细的岗位工作任务。与企业人员一起经过深入讨论和反复磋商,需要有能力对多个岗位的任务进行整合以及做必要的补充,使工作过程更加完整,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维一体、模块化”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即将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五个维度体系结合一体,进行自身系统化设计和“模块化”组合。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谓自身系统化设计是指根据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岗位实际工作的任务、要求、工作条件和企业文化等因素,从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需要出发,对实习内容、顶岗方式、管理和评价办法等做出的系统化设计。目标是根据企业需求灵活组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以便适应实习需求和现实情况,以期改变顶岗实习教学功能设定不足、施教主体不清、无系统化教学设计的问题。该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内容可灵活组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方便适应企业需求和现实情况。
“五维一体”顶岗实习教学体系中的设计重点是内容体系的设计与组织。下面以计算机类专业核心Linux方向顶岗实习内容体系设计为示例,进行“多维度+多节点+雷达图”的实习教学资源设计与组织。该内容体系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典型岗位、学习对象、技能认证、行业应用、学习内容、系统平台。内容体系多维示意图如图2所示。各个维度上包含有多个特征节点。维度“典型岗位”的节点包括:Linux系统管理员、Linux运维工程师、Linux系统集成架构师。维度“学习对象”的节点包括:桌面、服务器、集群。维度“技能认证”的节点包括:RAP、RCE、RCO、Linux系统管理员认证(四级、三级、二级)。维度“行业应用”的节点包括:互联网、金融、电信、邮政、传媒、烟草。维度“学习内容”的节点包括:安装、应用、配置、管理、维护。维度“系统平台”的节点包括:Red Flag Desktop 8、Red Flag Asianux Server 3、Red Flag Asianux Server 4、Red Flag HA Cluster 7。
例如,某次顶岗实习内容岗位为Linux系统管理员,主要针对邮政行业应用的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平台采用红旗Asianux Server 4,内容与Linux系统管理员二级有关。其对应节点为:Linux系统管理员―服务器―二级―邮政行业―配置―Asianux Server 4,建立的雷达图索引为“1.1-2.2-3.3-4.3-5.3-6.2-7.*-8.*”,雷达图索引内容体系资源示意如图2中心所示。利用雷达图实现实习资源灵活组织定制,内容可多维添加,索引方便标记查找。
最后,关于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1)尝试借鉴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灵活融入到顶岗实习中,构建“教、学、做、用、鉴、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中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技能证书的获得、完成企业工作任务、学生进一步工作技能的提升相结合,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效果得到有效提高。(2)创新虚拟实习教学手段,构建“虚实结合”顶岗实习教学环境。(3)建立完善并实施“三方联动、双线并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以双机构、双导师、双手段构成的双线并行的管理机制,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融入到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强化校企双方的责任意识,可切实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4)建立完善并实施“多节点、过程化评价”的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即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搜集重要节点,包括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评估节点、实习岗位权值、周期表现、每个优异表现、每个故障表现等多个节点情况的记录,每个节点都有相应的权值,综合得到顶岗实习评价,可实现全面详尽的顶岗实习过程考核评价。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给出了一种“五维一体”顶岗实习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其次建立了“多维度+多节点”的资源组织形式,然后提出利用雷达图实现实习资源“模块化”定制,最后给出了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具体实施措施。该顶岗实习教学体系设计全面灵活,可实现内容多维扩散定制,索引方便查找,从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增强顶岗实习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建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2]耿壮,王辉静,刘君尧.强化高职顶岗实习教学功能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13,(1).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Tak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Major as an Example
WANG Hui-jing,ZHANG Hai-ping,WANG Wei-ming,TANG Qi,ZHANG Ping-an
从事数字媒体专业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基础,能后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熟练掌握数字媒体的制作基础。同时具备坚实的数字媒体软件系统开发能力。技术与艺术并重,既有丰富的艺术细胞,又有坚实的技术操作。从就业方向来看,影视、出版、图书、游戏、新闻等媒体行业人才需求量大,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基地,培养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势在必行。
一、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材为类软件的基础教程,课程种类较多,而在实际学习中,缺少课程种类的事情经常发生。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存在脱节现象,没有做到两门课程能紧密相联,会出现课程重复或者课程断节现象。课程没有系统性,学生学习的种类很多,但实际真正能掌握的太少,技术熟练程度也不够。数字媒体教学没有显现出学校的特色,一味的按部就按的教W,致使学校的在该专业上教学水平降低。
(二)教学理论和时间操作课时分配不合理,设备设施落后
数字媒体专业分理论课和操作课。高职院校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理论课过多,操作课相对较少,学生不能及时的掌握掌握知识点在实践操作中的应用,实践课偏少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设备落后会让学生浪费掉大量的时间,硬件跟不上去,很多实践操作项目不能实行,或者性能不能跟上教学的需要,不利教学的组织,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三)教学模式有待改革
在现在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仍然运用传统的模式,教学模式仍得不到创新。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基础部分,没有与专业课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循规蹈矩,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创作水平。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不能达到学生自己的预期,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考试机制不够完善
对学生的考评方式不够系统,没有将学生的平时的测评成绩考虑进去,使学生不能在每个阶段的到肯定,学习不抓紧,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考试过分注重形式,减少了学生自我创作发挥的过程,忽视了综合能力的考察。
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强化课程设置
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教师备课多涉及实用案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将知识点学习扎实。教师编排课程的时候,要有承接关系。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学习不仅美术、音乐等的课程,还应当开设影视、网络等跨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学习数字媒体专业。学校还可以设置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的不同,增开课程,更加人性化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二)改革课程体系
调整课程结构,理论课和实践课时间应该合理分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专业课程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实践操作,对理论课的知识点进行理解、练习、巩固、钻研。高职院校也要积极筹建实验室,增加视频采集卡、独立声卡、录音卡座、数码版、专业监视器等设施的配置,让学生能亲自的实践,提升实践操作的质量。为了展开更加全面的教学,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录像机等最好配备齐全,能满足不同课程的不同需要。
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的与校外的设计公司、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将学生带到实训基地学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并加以调整,了解社会中数字媒体行业的需求关系。
(三)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紧密的联系起来,打破“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将“素描”课程改成“设计素描”课程,“色彩”课程改成“装饰色彩”课程,增加学生的实地考察和课外写生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使思维更加活跃缜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努力使基础课程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四)完善考试机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考评成绩应该综合整个学期,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可以按比例计算,一个专项一次考察。考试的时候,应该由以往注重基础知识转变考察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兼顾基础知识的考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做出点评,评价不是要评价出作品的好坏,而是要指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辅导学生制作一些优秀作品,将好的作品进行网站推荐。
三、结语
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要针对其学科特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整合,积极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院校要创办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数字媒体专业,培养出多适应数字媒体产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为推动国内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