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5:45: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流行歌曲基础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流行音乐教育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遵循时代需要培养音乐人才,是流行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向。流行音乐有别于传统音乐,这种“特殊性”需要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特殊的,需要更新理念。所以流行音乐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尊重教育的逻辑、教育的体系标准,寻求和开展学科建设,又要使教育符合流行音乐实践的俗约概念,尊重流行音乐的文化旨趣和发展规律。因此,对流行音乐教育中最为普及的流行音乐演唱,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个性风格,培养学生演唱、表演创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创新的研究尤为重要。积极主动地进入当代音乐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培养适应时展、文化、志趣的流行音乐演唱、表演与创作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启迪学生的智慧最终完善人格的塑造,是我们高校流行音乐教育体系的灵魂。
一、流行音乐教学的目的
自古以来,类似今天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文化艺术,历代都是最为活跃、变数最大的文化艺术形式。其历来的从业人员也是一支不可以忽视的音乐生力军。无论是在过去的历史中,还是今天的现实中,流行歌曲都具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和需求市场。今天,我们更加感到这种音乐形式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她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激情,丰富了社会的文化、文娱生活。许多流行歌曲、通俗音乐作品已经家喻户晓,广为传唱。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缺少对于流行歌曲演唱歌手是怎么诞生的了解,缺少对于流行歌曲艺术特性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对于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也比较陌生。而旨在培养音乐表演人才、音乐教师的高等艺术院校,对于这样一种发展势头强劲,艺术魅力深刻的音乐艺术形式,则不应该不加以关注。我国的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应该不失时机地了解、研究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规律和艺术价值以及属于它自己的美学范畴。高校不仅应该系统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而且还应该能够引领这门艺术形式的发展潮流。我们要逐渐建立起流行音乐的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和理论研究机制。
二、流行音乐教育培养的目标
流行歌曲演唱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首先应该是为社会输送流行歌曲演唱的歌手,缔造人们喜爱的流行歌曲演唱歌手。这样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文化、艺术团体以及其他演出团体培养实际的表演人才。为了这样教学目的的达成,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技术训练,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但是,把流行歌曲作为音乐艺术院校一个独立的专业,培养的学生自然应该具备系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的基础文化知识。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习到系统的、成体系的音乐文化知识、演唱技能和其他修养、文化课程。一直以来,也许由于演唱艺术的专业性太强,传统的声乐等技术教学,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长期存在着重视声音、技术而轻视文化、音乐理论水平修为的痼疾。如果在通俗流行歌手的专业教育初始阶段就不抓紧文化知识体系的建设,可能今后在“重技轻文”方面的倾向会更为严重。
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技术训练之外,音乐理论知识和文化修为的重要性。甚至,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发声方法、声乐技巧和讲解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及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情感表现之外,还应该关心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文化、如何追求高品位的人生境界等等问题。我以为,歌唱艺术的教育不仅是一种艺术教育,更是一种综合文化的教育,通俗流行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不仅有着较强的技术、艺术的专业性,也有较强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歌曲演唱的声音技巧与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门新兴的教育事业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也能够为流行歌曲演唱专业的再一个培养目标,那就是为高校培养这方面的教学人才做铺垫工作以及为通俗流行歌曲理论方面研究人才的培养打基础。甚至,后叙的两个目标也应该纳入其教学体系之中。
三、流行音乐教材的选用
1.课外流行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教材上的歌曲虽动听,但总唱难免会有些厌烦,这时可以利用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学生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了,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再欣赏教材中的重点曲目,这样形象地进行欣赏教学,学生就会稳步提高欣赏能力了。
2.结合学生思想状况选唱流行歌曲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音乐教学可以形象地利用歌曲形象地进行思想教育。例如:针对同学之间闹别扭的现象,选唱《朋友》、《永远》、《珍惜》等歌曲,这些歌曲如同一架架沟通心灵的彩桥,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他们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了一个更团结,更亲密的集体。
3.让流行歌曲辅助器乐教学。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课本上的练习曲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学生渐渐地对口琴失去了兴趣。为此,我试着将流行歌曲引入器乐教学,没想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蜗牛》、《同一首歌》等一些流行歌曲,学生非常喜欢,我用钢琴为他们弹奏曲谱,先让他们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然后作为回家作业请学生用口琴把它练熟。想不到在第二节课时,学生们都能熟练地把这首歌吹奏出来。我心里真是高兴,因为平常学生对口琴回家作业没这么重视,吹奏的质量也没这么好。而且流行歌曲比课本上的曲子难得多,这说明他们有兴趣,肯在课后花不少时间练,看着他们投入的表情和吹完后那成功的喜悦,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有的同学还说:“老师,我下次吹《山楂树》给你听。”看,这就是流行歌曲的魅力!
4.将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引入课堂辅助教学。
一次偶然的发现五(1)班学生李大庆平时上课最爱捣乱,废话连篇,可这一次他却唱得津津有味。仔细一听,它正用唱摇滚的嗓音,手里好像拿着吉他似的一边点着头一边尽情的唱呢。旁边的同学看了有的在跟他学着,有的偷偷地笑着,等着看他挨老师的批,而我并没有批评他,我惊喜地发现,这首歌经他演绎后很有魅力。于是便让他到前面领着同学们一起唱,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小小的教室立刻沸腾了,大家沉浸在歌的海洋中。趁着大家的热情,我们还试着改编了原来的演唱形式,请这位男生领唱,其他同学接唱,形成了两声部轮唱,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课后我才了解到李大庆最近迷上了流行歌曲,喜欢得不得了。以后的音乐课上我们经常用这种老歌新唱的方法,真是别有一番。
二、摆正流行音乐的位置,流行音乐不能独占课堂
让流行音乐进课堂,绝不是放弃教材内容,而单纯地迁就学生,把音乐课简单地变成流行音乐的教唱和欣赏课。而是对入选教材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精心的挑选,挑选的标准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在整个教材中只占适当的比例。流行音乐与正统音乐教育理念和手段虽然有着极大的差别,但在基本方法、基础训练、基本理论方面仍然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可利用“精英教育”中的教育体系,有选择地纳入流行音乐的教学。
前言
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虽然对音乐课兴趣不大,但对通俗歌曲却如痴如狂,这种现象很普遍,作为音乐教师,显然是无法回避这一现实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视学生的兴趣,僵化、刻板的教学势必导致课堂的沉闷以及学生积极性的下降。《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曾做过一项调查:在问到学生是怎样学会唱歌时,37%的学生回答是跟老师学的,51%的学生回答是听录音机、看电视自己学的。由此可见,中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情是很高的。下面笔者对如何将流行歌曲引入中学音乐教学阐述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音乐教师要正确甄选流行音乐曲目
流行歌曲良莠不齐,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有责任将通俗音乐有选择地引入课堂。《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同学间的友谊,把握男女同学交往尺度。有些歌曲能体现关爱人类和平,保护地球、维护环境等对学生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内容,如:《红旗飘飘》、《中国人》、《同一首歌》、《让世界充满爱》、《还世界一片绿色》等。有的歌曲能代表某一时代,某一流派,某一风格,某一歌手的特点,如叶培的《今夜无人入睡》等,都是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的鉴赏课素材。有些流行歌曲像摇滚等曲风的歌曲,音高和节奏都有相当大难度,但是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也能够在整体上把握音乐的感觉,如《双截棍》、《壁虎》等,都可以当作教学内容。总之,流行歌曲为学生们感知音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丰富了学生们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加强音乐教师对流行歌曲的理解与掌握
通俗音乐通俗易懂,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日渐增加,像其它文化一样,大众音乐文化也逐渐走向“快餐化”。流行音乐题材多样,贴近现实生活,轻松明快的节奏和内心表白式的歌词使歌曲更易被学生接受,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音乐教师要顺势而为,不要一味的限制和阻止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爱。
另外,流行歌曲是音乐的一种,音乐教师不仅要了解音乐史,如: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黎锦辉”、新时期大陆第一位流行歌星“李谷一”、中国摇滚乐第一人“崔建”等。而且要知道音乐的种类,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爵士乐、乡村音乐、音乐剧、重金属、庞克、艺术摇滚等等。
三、加强流行歌曲演唱技能的培养
中学音乐课堂引入流行歌曲目的不仅仅是娱乐学生,催感,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流行歌曲中的演唱技巧相对于艺术歌曲而言,更适合在基础阶段训练中学生的演唱能力。流行歌曲融入到中学生的生活之中,使他们能够朗朗上口,学习时,他们还能潜意识地模仿原唱。在技巧方面,老师的正确指导,使他们能够学到唱歌的基本技能,对其中包含的音高、节奏、力度、速度、和声等基本元素进行掌握。
四、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
流行歌曲的娱乐性注重其感性愉悦,这就难以避免其低俗化。中学生对严肃音乐不感兴趣,追求浅显直接的音乐,追求时尚露骨的表达。受流行音乐歌星“一夜成名”、“投机取巧”等成功方式的影响,导致很多中学生追求时尚、追求享乐、浮躁、世界观畸形等现象的存在,没有社会责任感。因此音乐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时要注意提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和影响,不仅要加深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流行歌曲的理解,还要增强对其它音乐文化的兴趣。教师要注重从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创作与演唱者的人文因素、音乐要素的运用等决定艺术价值的各种要素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而不能以简单的“好听”与“不好听”,“适合”与“不适合”这类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来说明歌曲的内涵。
结语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流行音乐既然是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就不应该将它摈弃在外。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选择与鉴赏,是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探索的问题。音乐教师应当担负起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的责任,让他们在流行歌曲中学到音乐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藏族艺术班声乐课程的开设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课。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到:这个艺术班的生源来自于内地中学,小学阶段是在度过。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所接受到的声乐教育仅仅是唱歌课,教师有时放光盘让学生自己跟光盘学唱,有时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歌曲部分是全国中学材中的,少数是流行歌曲,还有部分是内地流行歌曲。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均未接受过正规声乐训练。所以声乐教学应从零开始。 应该说,这些学生不仅对声乐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选择了艺术道路,所以谈不上具备音乐基础。针对这样的情况,声乐课首先开设了两年必修,剩下的三年采取主修、辅修并进。目的在于通过两年的必修课程让学生基本了解声乐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基本的声乐理论等等。在后三年的专业训练中提高演唱技能和表现作品的能力。
二、必修课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教学
为了让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藏族学生充分了解声乐课,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成四个模块――声乐理论、发声练习、作品训练、声乐教育家教学和歌唱家演唱观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声乐理论
通过声乐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声乐理论,如共鸣腔体、呼吸管道、呼吸原理、高位置、深气息等等。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声乐观念。
(二)发声练习
由于藏族学生从小受到的艺术熏陶是藏族特色的,是典型的民族调式,这与我国长期以来采用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不同,内地音乐教育主要是十二平均律体系,而藏族学生是中国民族调式的感觉。所以,声乐教师在给学生选择发声练习曲时,首先需采用藏族简单旋律进行,或者采用藏语音中的声母进行发声练习,其次才是采用给内地声乐学生训练时的练习曲,否则只能事倍功半。通过发声练习可让学生初步体验声乐技术。
(三)作品训练
科学的发声方法最终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所以,在必修阶段选择简单的声乐作品进行技术和作品表现的训练。在作品选择上,也存在和发声练习类似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藏族学生演唱本民族的作品得心应手,流行歌曲更是喜欢而拿手,但演唱教材上的作品和其他民族的作品就好像跑调一样,很难唱准,教学效果不好。这都是因为少数民族学生生存的地域、文化背景等都与内地有所不同。所以,教师最好从藏族歌曲切入,逐步扩展到教材上的创作歌曲等其他类型的作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流行唱法和流行歌曲一般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不开设的,但这个班的情况是:学生最喜欢流行歌曲(不论是藏族的还是汉族的)。而且大部分学生只会唱流行歌曲,因此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作品选择,大胆选用好的流行歌曲进声乐课堂。如:歌颂建造青藏铁路英雄们的《天路》;优秀的藏族流行歌曲《在那东山顶上》、《妈妈的酥油灯》等等。这些作品既能很好地进行思想教育,又能在声乐观念上引导学生。这几首作品均为流行歌手演唱并流传开来的,但并不是只能用流行方法演唱。大家都知道《天路》被流行歌手韩红唱红了大江南北,但最早《天路》是由藏族民族歌手巴桑演唱的,网络上就有她的民族演唱版本,而且在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藏族歌手泽旺多吉又一次采用民族唱法演绎,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都充分说明并告诉了学生:一首作品的演唱,只要作品的风格允许,就即可以用流行方法演绎,也可以用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演绎。而树立这样的声乐观念对学习声乐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通过藏族民族歌曲、流行歌曲、内地流行歌曲的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接受并学习其他类型的作品和演唱方式,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作品选择上,这个班的学生还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未曾接受过多少音乐教育,学生大多只愿意唱流行歌曲,包括内地和的流行歌曲,其他类型几乎不愿意接触,包括藏族传统的山歌、牧歌、酒歌等歌曲。通过两年的教学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课下能唱出颇具民族特色的藏族山歌、牧歌,但死活不肯当众演唱,推说不会,但后来了解到是学生羞于演唱藏族的传统歌曲,认为那是老土,不时髦。这种不愿意演唱本民族音乐的观念是声乐教师必须着力解决的。我国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一位美国学者贝内特・雷默曾经提到:“西方音乐在流行的层面和在古典的层面上都日益占支配地位,以至中国的传统音乐面临着不受重视乃至灭亡的危险。”中央音乐学院西洋声乐专业吴霜毕业后到美国求学,在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她的美国声乐教授、黑人歌唱家卡・威廉斯对她说:“一个歌手唱的最好的歌应该是他自己的歌,对你来说,你自己的歌是中国歌。”对于藏族学生来说,首先应唱好藏族歌,然后才是其他各种类型、各个民族的歌曲。通过长时间的综合教育,学生们基本转变了观念,变得乐于演唱家乡的歌,作为老师,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于传承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责任感。
综上,在作品选择上,从藏族流行歌曲和内地流行歌曲人手,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藏族民歌和创作的艺术歌曲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四)观摩声乐教育家教学和歌唱家演唱
这个模块的教学主要是开阔学生的声乐视野。观摩声乐教育家的教学讲座和歌唱家的现场版演唱,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比如,学生平时听到的大多是录音棚制作出来的光盘,是加工处理过的人声,真正的现场声音效果没有那么宏大。通过现场演唱版光盘等资料的欣赏,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现场演唱的真实效果,而不再不考虑自身声音条件地追求宏大的声音效果。
观摩各种类型的声乐形式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唱歌更多的是表达人物情感,而不是唱声音;通过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欣赏,学生发现了原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
三、后三年采用声乐主修和辅修的方式。教学方式上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内地高招音乐班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发声练习、作品训练。但藏族学生不能采用这样统一的模式。在声乐教学中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学生前两年已经接受了声乐基本教育,嗓音相对刚入学时也有了一些进步,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一样。有些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嗓音初步被开发了一些,能够放开声音唱歌了;有些还不能大声完整歌唱;有些学生比较适合唱流行歌曲;有些学生更适合唱藏族民歌;有些则更适合传统的声乐学习模式等。所以教师必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把学生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声音尚未很好地开发出来,还不能放出声音歌唱者
这样的学生首先要继续通过他喜欢演唱的歌曲,适当加 入一些技术,慢慢调整出他自身的声音,培养歌唱的自信心,逐步使声乐学习深入。
(二)声音条件不具有藏族特色,但音乐素养较高,理解力也较强
经过前两年的声乐学习,有一些藏族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十二平均律的音乐作品能较好地表现出来,本身声音条件又不具有藏族特色,学院派声乐教学模式也能较好接受。针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采用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直接解决演唱的基本方法。练声曲可以采用学院派通常使用的母音练习曲目,由简单到复杂;作品可以直接选用音域不宽、不具典型风格的创作歌曲。待方法巩固后,再演唱风格性强的作品。
(三)只喜欢演唱流行歌曲者
允许学生继续唱流行歌曲,但从主要技术如气息的运用方面进行调整,提高其演唱质量,使学生感受到技术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从观念上进行引导。如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手韩红,她的声乐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声乐教育家邹文琴。韩红曾说过,老师都是那样教气息的运用、歌唱方法等,作为流行歌手,就要自己把方法很好地应用到流行歌曲的演唱中。通过持续训练,等到学生技术能力有所增强,随着观念逐步改善,便可以扩展作品类型,逐步加入具有各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词有极其重要的分量,甚至一个朝代便因这样的文学体裁著称。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倾心于对它们的创作,让多少墨客醉心于对它们的品读。诗词承载了太多说不尽的言语,它们甚至是一个王朝的背影。无数的价值寄托,无尽的情感宣泄凝结其中,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文人精神。流行歌曲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更难与古典诗词相提并论,但当我们动情地吟唱或听一首流行歌曲时,那从心里涌出的感动绝不亚于古人吟诵诗词时的投入。流行音乐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当代青少年表情达意的独特的情感选择与对当前社会的感触。怎样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载体,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体会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找到流行与古典的融合点,就是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尚书・虞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不难看出诗词与音乐的渊源,在古代诗词就是流行的抒情方式。苏轼在《赤壁赋》中沉浸于良辰美景时,自然而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可见古代的诗词和今天的歌曲一样,都是人们抒情的必要。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学生而言,诗词毕竟是古人表情达意的文学形式,它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隐含意义多,想象空间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条易于让学生感兴趣又便于鉴赏的途径,岂不是两全其美?通过平时对诗词的教学和对学生爱好的关注,不难发现今天的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在韵律节奏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
在讲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体会韵律美,需要找出韵脚。绝句、律诗还好有规律可循,遇到词中间一换韵,学生常常不知所措。但是对于流行歌曲学生明白得很,尝试用流行歌曲的韵理解诗词的韵,学生很快能掌握。
二、古典诗词流行音乐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均是抒情言志的良好的载体。
人是需要情感表达的,更需要情感表达的良好方式。当一个人在诗词与流行音乐中读到自己相同的情感寄托,那瞬间的感动足以说明诗词、流行歌曲在情感表达方面有莫大作用。在诗词中感念情感缺失、感叹人生苦短占有很大的成分。关于爱情,关于人生,人们总是有太多的话要说,这些构成了诗词和流行歌曲在抒情上的默契。但流行歌曲对青少年而言情感表达更多是直白的,更易感受到韵味,更有节奏感。孔子曾深有体会地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音乐的作用可见一斑。流行音乐因为通俗,学生更容易接受。《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是当今流行歌坛上颇受欢迎的古典诗词。当安文用细腻演绎李清照的思念,当徐小凤以哀怨阐释李煜的愁情,当王菲用空灵吟唱坡的冷清,听着如此抒情的旋律,学生已经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理解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歌传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词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应在此基础上细细雕琢,于字里行间寻觅激感的催化剂。基于此,我在诗词教学中有意让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结伴同行,让学生用流行的形式体会古典的深情。
三、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在表现形式上如出一辙,诗词、流行歌曲的本质是趋同的。
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都特别注意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善于营造想象空间;善于运用特殊的意象;善于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眉佳演唱的《雁衔泥》:“金陵的美人横吹笛/引来了燕子衔春泥/燕子双双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笑低语/江南的春雨润如玉/从来不湿行人衣/……/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急。”精巧别致,其意境让人想到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极富画面感。由古诗词的诗情画意,联想起两首唐诗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绝 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梅艳芳演唱的《床前明月光》:“是你吧,高高挂在穹苍千年啦,看尽了人世离与散,多少功名似尘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用李白诗题,且将李白原诗嵌入歌词,所传达的却非李白诗的原意。思乡之情在歌词中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陪衬,歌词侧重表现的,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孤寂感和空虚感。不过,月的意象所负载的内涵与古诗所写倒不乏相通,字里行间隐约可以感受到李白《月下独酌》和苏轼《水调歌头》的意境。将古典诗词重新谱曲,或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的语句、意境或意象,将古典诗词的精华融入当代流行歌曲中,学生能在流行歌曲中寻找古典诗词独特的魅力。
一、高中学生为何偏爱流行歌曲
高中生年龄大都在15—18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生理上的成长变化和不成熟心理的骚动,都有可能引发他们许多矛盾或叛逆行为,青春期绚丽夺目,高中生的感情变得丰富。情绪也起伏不定,而他们的人格还未成熟。人生经验不足。易沉湎于幻想,追求时尚。再加上强烈的好奇心和薄弱的自控能力,使得他们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受其影响也在所难免。这是高中群体普遍都存在的特征。而流行歌曲大都旋律简单流畅。歌词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很容易和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生碰撞,引起共鸣。在欣赏流行歌曲时,高中生的好奇心能得到满足。并通过流行歌曲释放自己的欲望和压抑,情绪宣泄之后变得轻松释然。
此外,当代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内心会很孤独。他们渴望能被集体接受并融入中来。流行歌曲通过大众传媒各种手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高中生必会受其影响。其实不少人都有种“从众心理”。如果多数人都喜欢某首歌曲或喜欢某个明星,有一个没听过或不认识他就会产生“不合群的心理。这种心理特征在高中生群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二、流行歌曲的价值
1.实用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流行音乐具有实用性。对很多高中生的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变。音乐是一种艺术,蕴含丰厚的文化在内,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工业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音乐的要求也不断变化着。以前人们偏爱西洋音乐的高雅脱俗,但那已是十九世纪。离我们太远:民歌是音乐文化的积淀。虽然经典。现实生活中却也逐渐消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各方面的压力巨大,高中生对那些高雅的、艺术性强的音乐认识不够,难以理解。而流行音乐歌词浅显易懂,贴近生活,便于掌握,有些流行歌曲就是现实生活的原形,如《一封家书》,在歌词上的创作方法采用的是书信体,容易被大众接受。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除歌词外,流行歌曲的旋律节奏、人声、音箱等因素共同产生的感性效果。有利于挖掘人的表现能力。是另一种音乐美学。沉溺在流行音乐中,人们的身体是活跃的,精神呈”本我“状态,身心都能得到极度放松。而在欣赏音乐时,由于全身心地投入,能净化心灵,缓解紧张和劳累,心跳和节奏融为一体。不仅缓和了情绪。还能扩大学习音乐的空间,有利于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这种表现力和创造了都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价值。例如《朋友》这首歌,不仅易学易唱,还能让学生们从中领会到友谊的可贵。加深他们之间的团结。而陶喆的《Susan说》借用了传统戏剧《苏三起解》中一小段,可以经此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加他们的素养。
3.接触多元音乐,拓宽文化视野
在21世纪这个多元化时代。音乐教育也应该更新换代,建立多元音乐的理念。学校音乐教育已有部分把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上。提高了高中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而音乐教育者应对流行歌曲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作总结。对每一种音乐形式的产生及其文化背景都进行论述。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的价值和期间的差异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国文化学习去接触全世界的音乐,流行歌曲在放松身心的作用下,还要承担一些责任。让高中生在认识了解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音乐表别能力、创新能力和鉴赏层次。
三、流行歌曲在高中音乐教育上的实践应用
1.正视流行歌曲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教育体制都朝着“多级发展,多元并存”的格局前进。音乐也必将朝这个方向迈步。而目前多数高中在教学方式、教育模式、教材内容、和评判标准上的局限性很大,音乐种类繁杂。风格多变。音乐教育也不能因循守旧,应不断创新。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绝不是简单地教和唱,而是挑一些具有教育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结合的流行歌曲。与正统音乐虽有差别,但两者的基本训练方法和理论基础仍有相通之处。
喜欢流行歌曲是高中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教师应给予理解和尊重。正确引导,让他们在成长中提升审美和鉴别能力。
2.充实音乐手段,提升音乐教学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节奏相当重要。它能培养高中生的节奏感。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掌握。
音乐欣赏。流行歌曲中也有优秀的,可以让学生欣赏过后分析及价值。如《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等歌曲,高中生在整日哼唱中被感染,也潜移默化地加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
器乐教学。现行的高中教材中,对器乐的学习更少。增加器乐的学习,丰富了高中生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
结束语
传统音乐应该得到传承,继续发扬。但以传统音乐为主的同时,很有必要引入流行音乐,用现代的方式去重新解读传统。使音乐不再单单是音符。更是人们传递情感的媒介。
参考文献:
音乐是一种艺术,蕴含丰厚的文化在内,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工业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音乐的要求也不断变化着。以前人们偏爱西洋音乐的高雅脱俗,但那已是十九世纪,离我们太远;民歌是音乐文化的积淀,虽然经典,现实生活中却也逐渐消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各方面的压力巨大,高中生对那些高雅的、艺术性强的音乐认识不够,难以理解。而流行音乐歌词浅显易懂,贴近生活,便于掌握,有些流行歌曲就是现实生活的原形,如《一封家书》,在歌词上的创作方法采用的是书信体,容易被大众接受。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除歌词外,流行歌曲的旋律节奏、人声、音箱等因素共同产生的感性效果,有利于挖掘人的表现能力,是另一种音乐美学。沉溺在流行音乐中,人们的身体是活跃的,精神呈”本我“状态,身心都能得到极度放松。而在欣赏音乐时,由于全身心地投入,能净化心灵,缓解紧张和劳累,心跳和节奏融为一体,不仅缓和了情绪,还能扩大学习音乐的空间,有利于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这种表现力和创造了都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价值。例如《朋友》这首歌,不仅易学易唱,还能让学生们从中领会到友谊的可贵,加深他们之间的团结。而陶喆的《Susan说》借用了传统戏剧《苏三起解》中一小段,可以经此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加他们的素养。
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年龄接近于成年人,但又没有完全成为成年人。他们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因此他们愿意听、更愿意唱。他们渴望通过音乐来减压,更希望通过唱歌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然而,我们每周一次的音乐课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音乐教材中的曲目深奥而沉重,使学生感觉那些音乐离他们很遥远。再加上社会上各种媒体对流行歌曲的大力宣传,导致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
对很多学生而言,音乐就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就是音乐。周杰伦就是大师,大师就是周杰伦。尽管他们也知道除了流行歌曲,还有很多其它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但是他们觉得那些音乐枯燥、乏味,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甚至可以说是高不可攀。面对这种现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欣赏流行歌曲,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入手,慢慢地去了解一些高雅的音乐,就成了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通过流行歌曲引出主题
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运用流行歌曲引出高雅音乐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我在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莫扎特及他的作品的时候。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听莫扎特的作品,而是先让学生听S•H•E的歌曲《不想长大》。当学生听到那熟悉的旋律时,都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哼唱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然后我告诉学生,《不想长大》这首歌曲的部分就是根据音乐大师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的主题改编而成的。听到这里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接下来我开始为学生介绍这位在音乐史上被称为“音乐神童”的大师及他的不朽之作――《第四十交响曲》。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听到了他们喜爱的流行歌曲,也记住了更多的高雅音乐,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二、通过流行歌手引出高雅主题
现在的学生对于流行歌手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但对于高雅音乐以及他们的作者却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流行歌手引出高雅音乐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讲授“钢琴诗人”肖邦及他的钢琴音乐时,我先让学生看一段钢琴演奏的视频。看到画面中演奏钢琴的人,学生们马上激动起来,开始议论:“那不是周杰伦嘛!”我说:“是的,这段钢琴曲就是由台湾流行天王周杰伦演奏的。”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周杰伦?”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了起来,说他的歌写得好,舞跳得好,戏演得好…… 随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他的歌能写得那么好听吗?”教室里一下安静了下来。我告诉学生周杰伦之所以能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流行歌曲,能在音乐领域取得那么多的成绩,这和他从小接触高雅音乐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精通钢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位音乐大师也是周杰伦非常喜爱的一位。2005年11月,周杰伦推出的第六张个人专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时,课堂里又掀起了一个,有些同学已经猜到了专辑的名字:《十一月的肖邦》。接下来,我告诉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位音乐大师就是在音乐史上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对高雅音乐产生了兴趣。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里,学生记住了更多有意义的知识。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调查发现,约8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却不太喜欢音乐课,但即使是五音不全的学生也会努力哼唱流行歌曲,这种令人深感无奈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调整后的新课程教材内容丰富,无可挑剔。为什么还是无法抵制流行音乐呢?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对流行音乐进行巧妙嫁接,为我所用,即利用流行音乐来辅助音乐教学,从而使音乐教学更有成效。经多年探索,我认为利用流行音乐,辅助音乐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音乐艺术的领域,不断提高自己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一、以熟带新,引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正因为流行歌曲无时无处不在,才“刺激”学生感官,并且对其产生了兴趣。所以,教师不如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兴趣中接触音乐、认识音乐,让学生在学习中鉴别流行歌曲的良莠,让流行歌曲有目的、有效地为音乐教育服务。
1.以流行音乐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欣赏课中,可用学生熟悉的相关内容的流行歌曲,引入课题,再进一步欣赏。如在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教学时,我选择了一首台湾的S.H.E组合歌曲《不想长大》作为本节课的导入。S.H.E组合以其清纯活泼的形象、甜美圆润的歌喉深受青年人的喜爱,歌曲的第二部分旋律完全采用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的主题,给人以清新热情之感。同学们当然很喜欢这首歌,都情不自禁地跟唱了起来,这无疑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是十分有益的。就在此时,我再引出教学内容,学生惊讶地发现两首曲子竟如出一辙,骤然间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拉近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接下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认真,都被这位“神童”那纯洁、明静的音乐所吸引、所陶醉。
2.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流行歌曲将枯燥化为趣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同学们熟知的流行歌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新知的信心,同时也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如,识谱视唱教学是困扰许多音乐教师的环节,针对学生对枯燥的音乐知识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开学后,我搜集了许多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作品的词曲,并分类整理好。在教学中,让学生先用“啦”来模唱已熟知的乐谱片段,当老师讲解了乐谱中知识点后,学生再次在老师的带领下视唱教材中的乐谱,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唱出了。因此他们信心百倍,畏难情绪迎刃而解了。
二、以情促情,寻找共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中学音乐教育只有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振,用“情”字架起心灵与音乐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从而较好地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
我巧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或已感知其美感的流行歌曲进行渗透,使其与课本歌曲和欣赏曲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在教授歌曲《月光》时,为了帮助学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月夜幽静、夜色迷茫、景物朦胧的画面,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系列有关夜晚的流行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弯弯的月亮》等,通过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并总结出夜晚歌曲的旋律特点,很悟出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再如上《母亲的恩情》一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分组,课外先寻找关于亲情的流行音乐作品,结果有一组学生极力提议学习韩红作品《天亮了》,我问学生为什么?他首先讲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还讲了发生的那段悲惨故事,用那位同学的原话来说就是“它更能引起我心灵的触动”,我便不失时机地播放了一段FLASH版的《天亮了》,大家在视听刺激下入神了,还有好几个学生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欣赏过后,许多学生还纷纷举手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当时我就想,学生对作品表达情感的认识已上升到理性,我的目的达到了。
三、对比中审美,提高认识
在欣赏《中国人民进行曲》时,为帮助学生体会进行曲风格的歌曲特点,我给学生放了《咱当兵的人》、《运动员进行曲》等歌曲,学生在步伐节奏乐曲中感受了歌曲的行进风格;在欣赏《茉莉花》时,选择流行歌曲周艳泓的《又见茉莉花》、新民歌《亲亲茉莉花》作对比,两者都在《茉莉花》曲调基础上,使该曲在具有清新、淡雅风格的同时,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特色,值得推荐给学生。
教学《民歌――流行音乐的根》时,我给学生欣赏具有藏族民歌特点的歌曲韩红的《家乡》、具有蒙古族民歌特点的歌曲腾格尔的《天堂》,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由摇滚节奏改编的“森吉德玛”,欣赏成方圆演唱的爵士风格的江苏“茉莉花”、斯琴格日勒的吉他自弹自唱、藏天朔电声乐队伴奏的“青春舞曲”,欣赏《马大姐》中带有北京琴书味道的主题曲,学生们感受了这些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后,讨论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多数同学总结,民歌是通俗、流行歌曲的“根”,民歌的节奏、速度、伴奏形式、演唱方法改变后,看似是现代通俗歌曲,实际仍未脱离原始民歌的风格,有些民歌与外来音乐融合后,好似变味了,仔细品味还是中国民歌,只是感受不同罢了。但是无论千变万化,它是哪个地区的民歌仍能听出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真理,并和我一起总结出:1.具有本土地方性的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仍前景无限,并且更加具有生命力;2.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最后我和同学们一起高唱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这节课学生联系实际,分析比较,真正地参与到学习、理解音乐的课题中,并且主动思考、探究出一些过去疑惑的问题,对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利用流行音乐,促进师生情感沟通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对待师生关系上,交往与合作是师生关系的实质,而师生的交往与合作又必须建立在师生情感沟通的基础之上,没有情感融合就不可能有真诚的交往与合作。因此,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常常用钢琴来演奏一些最流行的音乐,老师这“投其所好”的一招往往很灵,使学生不由觉得老师和他们原来也有着共同语言,在他们眼里老师也有很“可爱”的一面,增加了几分爱戴和信赖,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看到学生高兴的样子,我就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请教流行音乐的动态,和他们共同探讨一些有关流行音乐的话题,我想这样做会更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个真实而非常诚恳的老师。在这样的一个开放的课堂,师生间自然多了几分信赖,多了几分真诚,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为我所用,而不累我
当然,流行音乐可能是把双刃剑,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尺度,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做到恰如其分,见好就收,真正有效地做到为我所用,而不累我。所以在利用流行音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不可冲淡以审美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主题。
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经过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流传,其艺术性得到了历史的升华和民间的广泛认同。所以,由流行歌曲来唱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角是不应该的,也是不长久的。因为它独占了课堂之后,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地获得音乐知识和吸收音乐艺术营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利于音乐的普及和继续发展。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尽力把握好“流行音乐”利用的尺度,既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流行音乐的介绍,使课堂音乐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更不能放任自流让流行音乐唱课堂的主角,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停留在流行音乐界定的低水平层次上,偏离音乐教学普及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利用流行音乐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加以利用,而最终还是要把学生引向更高的精神领地和更辽阔的审美蓝天。
2.注重“兴趣”与“双基”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对课外流行音乐兴趣浓厚,而学生音乐兴趣的提高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渴盼上音乐课。如果激发了学生兴趣,就不必担心上述情况的出现了。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学”,教师就会“乐教”,这是符合新课标“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理念的。当然,教师也不可以随便以“兴趣”作为借口,毫无科学性地让流行音乐占据课堂,甚至于只引进流行歌曲这么局限的领域,学生只会唱流行歌而不会看乐谱,不懂如何鉴赏流行音乐作品,这便无形中忽略了音乐教学中的“双基”教学。《课标》虽说要淡化双基教学,但并不是要放弃它,必须是两者兼而顾之,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又让学生的“双基”得到提高,互相结合,才能达到科学、有效地引流行音乐进课堂的良好效果。可见,引流行音乐进课堂的科学性很重要。
3.注重“尊重教材”与“课外音乐学习”相结合。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尊重教材是每位音乐教师应持的态度,但教材又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它要求音乐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同时,还要创新教材,让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教学材料中,使教学材料变得生动形象,贴近学生实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参与学习,既拓宽了学生视野,进行了课外音乐学习,又解决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看来,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我们作为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也应是灵活的,“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不要把“依纲靠本”的大帽子束缚了我们探索课外音乐教学的“手脚”。
总之,流行音乐也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而且这本教科书更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处理好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通过巧妙嫁接,让流行音乐真正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徐淑玲.如何引领学生欣赏健康的流行音乐.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3).
[2]张梦.从“蜗牛”说起――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实践和反思.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3)
【摘要】恰当地利用流行歌曲中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既可以补充教材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使流行歌曲为音乐教学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流行歌曲 课堂 音乐审美情趣
当今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一起共同形成了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三大板块。流行音乐冲击着中学音乐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不能忽视一种现象:在音乐课中,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不感兴趣,他们在课余时间哼唱的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在校园文艺汇演中演唱流行歌曲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广大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的行为,正面引导要比回避不谈或强行制止效果好得多。摆准流行歌曲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地位,让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将流行歌曲引进中学音乐课堂呢?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1.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择"优"进课堂,以补充教材的不足
【案例】在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我利用大家熟悉的歌曲《青藏高原》引课。当教室里传出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时,学生非常激动,他们跟着哼唱,思绪随着歌声立刻被带到那遥远的青藏高原,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新课《走进西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后面的新歌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在第二课时《天籁之音》的教学中,在欣赏藏族民歌《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之后,有位学生提出:"老师,上了这两节音乐课之后,我仿佛觉得自己都成为藏族同胞了,能不能让我们也来唱一唱韩红的《家乡》?"我欣然答应。学生们仅仅听了两次,就能完整地演唱歌曲《家乡》,轻松自然的声音和投入的神情令我非常感动。
以上案例体现了流行歌曲进课堂的一种形式,即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让学生学唱或欣赏,既可以补充教材内容的缺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变"堵"为"疏",适时引导,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趣
流行歌曲已进入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以不可抗拒的原因冲击学校的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既然无法阻止这种冲击,倒不如转变观念,变"堵"为"疏",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鉴别、分析,加深对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案例】《国际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庄严、雄伟,我安排了两课时教学。当教了一课时后,发现有一位学生课间戴着耳机在听唐朝乐队以摇滚乐形式演唱的《国际歌》。于是我就向这位学生借了磁带。在第二课时教学中,当学生基本能掌握歌曲风格及情绪并完整地演唱歌曲时,录音机传出了唐朝乐队演唱的《国际歌》。学生才听几句就皱起眉头,有几位还笑出声来,他们表示不解:庄严、雄壮的《国际歌》怎能以这种方式演唱?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表现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摇滚音乐型的演唱方法,强调制造出一种情感及音乐氛围,用夸张的表演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具有煽动性与动感。然而这种风格的演唱方法,由于形体动感过强,呼吸不易控制,声带受到强烈气流的冲击不能自然闭合,往往发出喊叫或嘶裂的沙哑声。因此,这种演唱方法不适合演唱庄严、雄壮的《国际歌》。他们意识到,要正确地表现歌曲,必须先对歌曲的风格、情绪及演唱方法有正确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音乐审美经验中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广泛的音乐审美情趣。
3.巧用"契合点",拉近学生与严肃音乐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