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6-30 15:45: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渗透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渗透的概念

篇1

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由于在我的课堂上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式,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获得用外语交际的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学习者自己,教师不可能把能力教给学生,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

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语言的本质,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学条件优越,一年级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我还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篇2

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到自己情绪和外界的影响,容易产生无意记忆,在无意之间形成对事物的记忆,而往往记不住需要有意记忆的内容。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幼儿小班数的概念渗透教育时,要充分运用娱乐化和生活化,让幼儿在无意间接触数,对数的概念形成一定的认识,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数的概念渗透教育时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幼儿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与愉悦的氛围和环境,引导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下对数的概念形成无意记忆,进而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让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提问和思考,对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学知识形成正确认识。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数的概念的渗透教育,如让幼儿了解“1”与“许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总数概念。

一、幼儿小班数的概念渗透教育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锻炼和培养思维的学科,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数学是对人类智力运作的主要体现,是对幼儿进行心智创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幼儿的心智在数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智慧。通过数学的学习,幼儿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进行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考的能力。为此,人们将数学形象称为思维的“体操”,可见,人们对数学的高度评价。幼儿数的概念教育就是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启蒙,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刺激和发展,让幼儿早日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但是,幼儿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难以达到成年人的学习水准,因此,在进行幼儿数的概念教育时,要将幼儿的学习内容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让幼儿在玩乐中形成数的概念,对数学形成初步的认识。

二、如何把数的概念渗透到幼儿小班的教育中

1.在小班教学的游戏中进行数的概念渗透教育。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这是幼儿展现能力、展现学习水平、展现发展水平的独特形式,通过游戏,幼儿会发现许多问题,并且会自我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将问题解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幼儿喜欢游戏的天性,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在游戏中进行数的概念教育。例如,为了让幼儿区分“1”与“许多”的概念,幼儿老师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幼儿在进行拍皮球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皮球是圆形的,让幼儿去玩具箱取皮球,引导幼儿说出这里有“许多”皮球,然后让小朋友们每人取一个皮球,将玩具箱的皮球取光,那么玩具箱里的“许多”皮球就变成了小朋友手中的一个个皮球了,在小朋友将手中的皮球放回玩具箱的时候,就又出现了“许多”皮球,通过这个一拿一方的游戏,可以让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区别,并且在脑海里形成了“1”和“许多”的概念,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形成其他的数的概念。

2.运用丰富的活动材料促进数的概念渗透教育。幼儿往往会对活动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接触着数,但是这些数往往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事物的本质往往转移了幼儿的视线,没有让幼儿形成正确数的概念。为此,幼儿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事物数量的关注,将事物与数联系起来。例如,老师在幼儿的小课桌上放上3支铅笔,5块橡皮,7支彩笔,2个苹果,用这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说出事物的数量,让幼儿在数这些活动材料的过程后中形成数的概念,进而促进了数的概念的渗透教育。

3.鼓励家长参与促进数的概念渗透教育。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数的启蒙,通过日常生活的数数,图形认识,激发幼儿,这种一对一甚至是多对一的辅导模式,对幼儿的数学启蒙是非常有帮助的,达到的效果往往超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鼓励父母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的数学思维,形成数的概念。家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其一,引导幼儿数出家中有几个人,用餐时有多少个碗,有多少个汤匙。其二,看看鞋柜里有多少双鞋,说说谁的鞋子最多,谁的又最小。其三,利用野炊的机会,让幼儿采集树叶进行标本制作,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大小和形状。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认识,采用积极有效地方式进行幼儿数的概念教育,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幼儿教师要采用渗透教育的方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渗透数的概念,在幼儿课上的材料活动教学中渗透数的概念,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数的概念教学中来,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数的概念,运用准确的思维方式去感知生活中的事物,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积极解决。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改渗透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一、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式,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获得用外语交际的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学习者自己,教师不可能把能力教给学生,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语言的本质,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学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由于在我的课堂上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4

分类号 G254.24

本体理论注重在知识组织结构的层面上描述具有语义关系的概念意义,其形成的本体技术(ontology)已经被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及相关领域,信息检索的规范化、智能化以及Web语义的分析和确定均可以通过Ontology来实施。叙词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语义关系的语言系统,其词汇表达的某一领域的属性概念和On-tology有着相同的表现功能,通过叙词语言来建构本体理论中面向学科领域的概念化描述机制以及知识组织多元化体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几年来,国际科研机构和各国技术力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利用RDFS(RDF Sche-ma)将Agrovoc叙词表转换为农业本体;美国Syracuse大学的J.Qin和S.Paling建立了把GEM(教育资料网关)中的受控词表转换为ontology的原理和原则框架。以叙词语言为基础建立的ontoloyg是有效可行的ontology enginneering的开发思路,叙词表所具有的概念集合和语义关联为本体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叙词表必须通过技术规范和方法指导逐渐向on-tology迁移,以达到ontoloyg中要求精确的类与类、类与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1 叙词语言建构本体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分析

叙词语言的概念语义关系主要用“用”、“代”、“分”、“属”、“参”等表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语义关系的逻辑划分界限并不十分严谨,如表示等级关系就包括多种:地壳运动和地壳平行运动(包含关系)、写字楼和写字间(整体和部分关系)、机械理论和电机原理(类和实例关系),这样,在逻辑关系的区别上存在着明显的混淆。本体技术的应用要求语义关系建立在严格的逻辑之上,对于叙词语言的本体转换需要根据叙词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①统一规则关系,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转换Agrovoc叙词表时,将BT/NT关系统一为类与实例关系;②概念分解,如Per-ishable Product可以表示为带有Perishable属性的Prod-uct,Mother可以表示为带有Female属性的Parent。为了促进网络本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叙词语言更完备地转换为本体,国际信息与文献标准化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叙词结构与使用技术标准(ISO5946),其中明确规定了转换方法:①用XML Schema构建叙词标记语言,建立叙词语言描述本体的基本框架;②用RDF Schema表示叙词内容,可以将叙词表中某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本体的某一领域的域值直接引入;③用DAML+OIL、OWL表示叙词关系,将本体理论描述引进深入。其中,OWL作为语义万维网的核心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语言,用于描述Web文档和应用中固有的类和类之间的关系。它通过定义类和类的属性来形式化一个领域,声明和定义对象与对象的属性以及在OWL形式化语义允许程度上对类和对象进行推理。

OWL提供三种表达能力渐强的子语言,分别是OWLLite、OWL DL、OWL Full。OWL Lite支持的是那些需要一个分类体系和简单约束功能的用户。例如当OWL Lite支持集约束时,它只允许集的值为0或1。OWL DL支持的是想获得最大表达能力、具有完全计算能力及确定性的用户。OWL DL包括所有OWL语言的约束,如:类型区分(一个类不能同时是一个对象或者属性,一个属性不能同时是一个对象或者类)。OWL DL设计目的是支持现有的描述逻辑和为推理系统提供预期的计算属性。OWL Full支持的是想获得最大的表达能力但不确定是否需要计算性的用户。在OWL Full中,一个类能同时作为对象的集合,它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对象。OWL Full允许一个本体增加一个前控词表的意义。

以上三种子语言,哪一种更适合应用本体的使用?具体来看,选择OWL Lite还是OWL DL,要根据用户对OWL所提供的需求程度来判断,OWL Lite的推理器具有令人满意的计算属性,而OWL DL推理器在遇到其他具有确定性的子语言时,将按最坏情况处理,服从复杂性更高的子语言;选择OWLDL还是OWL Full,主要根据用户对建模工具的需求程度来判断,两者相比,OWL Full对推理的支持比预期的相对较弱。

2 叙词语言建构本体的模型理论分析

2,1建模步骤

本体建模理论主要以方法来表示,本体的建模方法有很多,其中Mariano Fernandez&GOMEZ-PEREZ等的METHONTOLOGY方法最为著名。METHONTOLO-GY是一种本体建模的结构性方法,其步骤为:

2,1,1制定说明单的使用内容说明单的制定要详细、完备、一致,内容包括本体建模的目的、场景、用户确定、实现本体的结构化程度、范围及本体要表达的术语集、特性和力度。

2,1,2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方法信息来源途径很多,可以是各行业专家的思想、文献、数字、新闻等。获得信息的方法有逻辑思维法、访谈法、本文知识的分析与总结、知识检索工具的使用。

2,1,3概念化过程将领域知识组织成概念模型,用说明单中识别的领域词汇表来描述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生成的概念模型允许最终用户确定一个本体是否有用,并且对于某个给定的应用不需要查看源代码就可判断是否可用;比较多个本体的范围、完整性、可重用性和共享性。

2,1,4实现过程

用任何一种形式化的语言编码实现本体。需要一种开发环境的软件支持,包括:词法与语法分析器、翻译器、编辑器、浏览器、搜索器、评价器、自动维护工具。

2,1,5评价过程

对本体构建的每一个环节中本体本身、软件环境、文档状况进行评判,包括正确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2,1,6文档构成形成本体构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文档存贮。

2,2建立词间关系自动转换系统

由于叙词表所表达的词间关系过于宽泛,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精炼。通过预处理和精炼,可以将叙词转换为本体中的概念,将词间关系精炼为明确的概念间关系。

2,2,1要确定词间关系转换规则

例如,在Agrovoc叙词表中,sheep RT mutton被定义为sheep(usedTo-Make>mutton,则可以规定If class x is sheep#1 andclass Y is mutton#1,and X RT Y then X

Y。这样,叙词关系sheep RT mutton自动转换为概念关系sheepmutton。

2,2,2改正有问题的词间关系并转换为正确的概念关系主要算法是:

2,2,3检查词间关系转换的结果,对不合理的词间关系进行修改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检查:

・概念检查:查询概念,返回概念间的关系,检查是否正确,如检索“sheep”。

・概念间关系查询:如。

・规则查询,如Ⅱx and Y are marked as“T*”inthe concept type field,and X BT Y,then XY。

2,3本体的OWL输出表示

我们可以把METHONTOLOGY方法看成是对叙词表的精炼过程,通过建模实现了叙词表词汇上的丰富和语义关系上的逻辑表达。在此方法下,通过软件工具Prot6g62000,利用OWL语言来整体建模,模型文档片段如下所示:

对于建模的评价应该是查看建模文档的合理程度及运行稳定状态,从中体现出本体概念、属性及语义关系的明确性和准确性,将结果返回到建模步骤2.1.4中,进行修改,经反复修改后最终确定该领域的本体模型框架和内容。在建构本体的过程中,利用叙词表进行本体建构具有客观的优势,叙词表本身被称为轻量级本体,其所包含的概念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对各个学科专业词汇收录得比较完备,在叙词表的基础上构建本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些专业叙词表,其构建本体的效果更好。

3 农业科学叙词表向农业本体转换实例分析

3,1农业科学叙词表的OWL描述

对于W3C推荐的本体描述语言OWL有着更为强大的表达能力,是在Web上和共享本体语义标记语言,OWL有三种子语言:OWL Lite、OWL DL和OWLFull。农业科学叙词表转换为本体将以OWL语言格式进行保存。我们通过农业科学叙词表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向本体转换的情况,下面为“剑桥学派”的部分叙词及词间关系:

以上为较为简单的OWL表达的叙词表中叙词间的语义关系,若要更为精确地表达,还要建立更多属性来描述细分后的语义关系,这里就不再说明了。

3,2农业科学叙词表转换本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农业科学叙词表本身是一个叙词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语言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研制出电子版的农业科学叙词表,我们就以Visual Stu-dio,net 2005应用软件为平台,构建本体批量转换系统。其系统转换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通过系统界面层CAT_To_OWL的显示,转换系统的操作主界面如图1所示:

篇5

1.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英语课堂来讲,“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由于在我的课堂上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从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

语言学习是行为习惯的形式,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的一种智力活动,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语言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获得用外语交际的能力的决定因素是学习者自己,教师不可能把能力教给学生,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

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语言的本质,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学条件优越,一年级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我还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4.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篇6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实效。

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输入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存在着缺乏语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碰到生词有畏惧感,语言输出不丰富等问题,但又找不到有效的对策。其实,学生缺乏语感、语言应用能力差的原因就是因为英语语言输入量不够,达不到顺利进行语言输出所需的量。学生需要的“语言食粮”不够,是一个影响英语学习、制约英语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学条件优越,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我还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3. 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篇7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变换速度快、反应灵敏、视听效果好等特点,能使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篇8

一、引言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简称为CBE)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是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主要以提倡能力教学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通过逐渐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为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针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英语是全球通用的一种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并不理想,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学生毕业后,由于缺乏英语应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渗透,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可见,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是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英语基础理论知识,还包括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英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重点突出英语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必然成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渗透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用性原则,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根据社会的需求及职业领域的要求,制定科学、多样化、实用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还应该穿插阅读能力、口语对话等训练环节,设定实习情景内容与应用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其次,开放性原则,高职英语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还应该坚持开发性的原则,重视英语教材的开发,拓宽英语知识的人文环境、知识背景,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2.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能力本位教学理念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帮助所有学生树立职业能力新观念,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灵活地采用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训。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同时,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从多个感官进行协调配合,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和效率。

3.改革与完善教学考核。考核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考核制度,应该从素质考核、能力考核及知识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该种考核制度结合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的行为,并将其作为考核的内容,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遇到的难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应该制定科学的奖励制度,当学生考核成绩良好,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文章针对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渗透的必要性和渗透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开放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职业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在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以此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与学生就业的双向需求。

参考文献:

篇9

一、 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结果.它是数学中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本质的概括,是创造性地发展数学的指导方针。数学思想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水平,后者比前者更具体更丰富,而前者比后者更本质更深刻。数学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两者既统一又有区别。例如.在初中代数中,解多元方程组,用的是“消元法”;解高次方程,用的是“降次法”;解双二次方程.用的是“替换法”。这里的“消元”、“降次”、“替换”都是具体的数学方法,但它们不是数学思想,这三种方法共同体现出“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即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具体的数学方法,不能冠以“思想”二字。如“配方法”,就不能称为数学思想.它的实质是恒等变形,体现了“变换”的数学思想。然而,每一种数学方法.都体现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每一种数学思想在不同的场合又通过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这里的手段就是数学方法。也就是说,数学思想是理性认识.是相关的数学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依据。数学方法是指向实践的.是工具性的,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因此.人们通常将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数学思想方法。一般来说,数学思想方法具有三个层次:低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消元法、换元法、代人法等),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分类、数形结合等)。较低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经抽象概括可上升为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各层次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为什么要研究初中数学思想方法

1.教学本身的需要初中数学教材体系包括两条主线。其一是数学知识,这是编写教材的一条明线;其二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它是大都不能明确写进教材的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则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只有理解后者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渗透和统帅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推动学生思维一般品质乃至整个素质的全面提高。

2.数学发展的需要翻开数学史,从算术到代数,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偶然数学到必然数学,从“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以及从手工证明到机器证明等,历史上的这几次重大转折,首先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转变,这种转变还表明了数学的发展不仅是量的发展.还有质的飞跃,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日益丰富。如果说历史上是数学思想方法推进了数学科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在传导着数学的精神,在塑造着人的灵魂,在对一代人的数学素质实施着深刻、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3.国民素质的需要当今世界,青少年只有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参与社会竞争。对数学来说,就是具备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去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比只教会学生几个数学公式更为重要,它将使学生获得自学数学、发展数学的本领,获得把数学思想方法迁移为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更什的智能结构.让学生终生受益。正如德闰学者冯劳厄说的:“教育尤非是一切学过的东西都忘掉时所剩下的东西。”这种使人终身受用的东西.数学教学中指数学思想方法有资料表明.我国的中学生毕业后直接用到的数学知识并不多,更多的是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与启迪

4.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对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的灌输与记忆,不注意这些概念、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过程的揭示与解释,不善于将这一过程中丰富的思想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存在着“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状况,即使有应用过程.也只是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对问题一招一式、一题-解、一法一题的个别解决,定势套路的总结,而轻视思路分析.忽视解题的思维过程,不能将具体的知识和个别的数学方法上升到数学思想的高度.揭示方法的实质和规律,长此以往,严重阻碍r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把传统的知识型教学转化为能力型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良好手段和渠道。

三、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哪些

根据“大纲’‘精神,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转化、分类、数形结合等基本方法主要指待定系数法、消儿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由于数学方法在教材中大都有具体陈述,而数学思想却是隐含在知识系统之中.这为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带来了一定困难_为此.下面谈谈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在初中数学中的表现1.转化思想所谓转化思想是指一种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其它数学思想方法都是转化的手段或策略)初中数学中运用转化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l)把新问题转化为原来研究过的问题如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乘法等(助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新问题用已有的方法不能或难以解决时,建立新的研究方式如引进负数,建立数轴;变利用逆运算的性质解方程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等。‘2.分类讨论思想所谓分类讨论是指对于复杂的对象,为了研究的需要.根据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通过研究各类对象的性质,从而认识整体的性质的思想方式。在分类讨论中要注意标准的同一性.即划分始终是同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分域的互斥性.即所分成的各类既要互不包含.义要使各类总和等于讨论的全集;分域的逐级性,有的问题分类后还可在每,类中丙继续分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指导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有利于学生严密、清晰、合理地探索解题思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中需要分类讨沦的问题主要表现个方而:(扮有的数学概念、定理的论证包含多种情况.这类问题需要分类讨论。 如平面儿何中二角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角的分类、圆周角定理、圆幂定理、弦切角定理等的证明,都涉及到分类i寸论(约解含字毋参数或绝对值符号的为一程、不等式、讨论算术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数中二次项系数、,与图象的开方等,由于这些参数的取位不同或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就有不同的结果.这类问题需要分类讨论(3)有的数学问题.虽结论惟一但导致这结论的前提不尽相同.这类问题也要分类讨论3一效形结合思想所谓数形结合是指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形象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由抽象向具体转化的一种思维方式。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不直观,形少数时难人微”有些数最关系.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图形的一些性质.借助于数量的计算和分析.得以严谨化。在初中阶段,数形结合的“形”可以是数轴、函数的图象和几何图形等等.它们都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l)以形助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如教师可以用数轴上点和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讲清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以及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运用函数图象的性质讨沦一元三次方程的根以及讨论一7乙一次小等式等等(2)以数助形,帮助学生简化解题方法。初中数学中还渗透了类比、归纳、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思想力一法之间,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如何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性根据‘.大纲”精神.在初中要求‘’了解”的数学思想有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比等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垮、反证法;要求‘理解”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兀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这吸“了解”、“理解”、“会运用”是教学要求的具体尺子.随便提高或降低都会给这一基础知识的教学带来灾难

2.加强知识的发生过程.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莱布尼兹有一句名言:“没有什么比看到发明的源泉(过程)比发明本身吏重要了”。数学教学不应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而应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且有哪些数学思想和力一法.它们各有什么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被发现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的被揭示过程等。否则学生遇到新问题时,尽管头脑中也知道要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解决,但仍然不知从何处人手

3.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逐步渗透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在低年级介绍较低层次,在高年级介绍较高层次;新授课阶段介绍低层次的,复习巩固阶段介绍较高层次的。下面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开始讲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让学生明确两者虽然不同,但作用却是一致的—都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两者统一称为消元法。消元的思想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在复习阶段则让学生理解消元思想实施的结果是化二元为一元,即化繁为简、化陌生为熟悉,为彻底解决问题铺平道路,从而把消元的思想上升为化简和转化的高层次的数学思想。

4.努力做到掌握数学方法和渗透数学思想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方法,按照思维活动的规律,渗透合理的数学思想,才能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方面,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启发、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教科书中阐述的数学方法,使得数学不只是单纯的灌输,而是使这些方法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做到自然而然地掌握和运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数学方法的掌握,进一步了解隐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认识到具体事物的本质,从而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以上这两个方面的交替发展,还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转化、发展等方面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而得到解决。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及时创设思维情境,如暗示、引导、分析、揭示等,这些方法会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饶有趣味。例如,计算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把除以a变为乘以l/a,使两种运算转化为一种运算,这是多种运算向统一运算转化的体现。在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中,消元的思想就成为转化的指导思想,而代入法、加减法是这一指导思想产生的必然方法。当然.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不是靠对几个范例的分析就能解决的,而要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讲出学生在课本里的字里行间看不出的奇珍异宝.

五、数学思想方法在各章节的渗透

1、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把抽象与具体的有机结合,其应用广泛,灵活巧妙。“数缺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名言,是对数形结合的作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在教学中这种思想无处不在。如:在学‘数’时,结合了数轴;在学函数时结合了图形;在解不等式时结合数轴的解法;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图形;几何部分更是时时处处体现数形结合。

2、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数学思想。对数学内容进行分类,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按不同的情况去对同一对象进行能够分类,帮助他们掌握好分类的方法原则,形成分类的思想。常见问题有:题目条件中含有变量时必须根据变量的不同值进行讨论。题目条件中的已知常量,要注意分情况讨论。对开放性问题,结论不唯一时,要通过讨论,才能保证问题的严谨性。

3、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应用广泛的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中学数学处处都体现出转化的思想,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高次为低次等,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常用的很多数学方法实质就是转化的方法,从而确信转化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其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方法。常见问题有: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将“二次问题”转化为“一次问题”;解分式方程时,将“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解斜三角形(多边形)时,将其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将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的加减法……

4、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由于这部分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注重在建立方程(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篇10

1.结合知识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要以课程知识为主体,进而实施德育。例如,在“分数乘法”教学中,教材中也会引入一些德育素材,如《庄子?天下》:“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该内容的大致意思是:一根木条,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那么该木条会无限地分割下去。通过引入该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能够展现出有限之中有无限的辩证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通过结合教材内容,不仅能够将学生兴趣引导到教材中来,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感,实现热爱祖国的德育。

2.结合教学内容

数学课与德育课有着明显区别,我们只能通过教学内容中的渗透点来实现德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需要抓住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知识点,进而找时机渗透德育。例如,在“百分数”教学中,我介绍我国仅用世界7%的耕地就能够养活世界21%的人,

通过该内容来实施国情教育。通过实际案例,能够让学生对百分数知识获得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对祖国产生崇拜感,学生也纷纷表示要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

二、挖掘数学辩证因素实施启蒙

1.在感知过程中渗透德育

学生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实践、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数、式、形、题中提出实践内容,创设学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实践,通过实践创设相应的概念。例如,在“有趣的测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乌鸦喝水”的PPT,为学生创设情境,之后让学生自主操作来分析PPT中石头的体积。通过学生自主动手研究,能够顺理成章地引入“有趣的测量”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让学生了解了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的方法,学生能够在具体感知中领悟到“实践第一”的观点。

2.在分析综合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出现孤立、主观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本身就是动态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保证数学教学的动态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客观物体的运动变化理念,进而树立事物发展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逐渐形成客观、科学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综合分析中渗透“运动变化”观点,帮助学生建立独特的思维模式。

3.在知识观察中渗透德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诸多的知识概念,例如,加减乘除、正比例反比例等。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也相互矛盾;既相互独立,也相互依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来渗透德育。例如,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为基础进行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矛盾,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来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