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特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6-30 15:48: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物理教学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特点

篇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时也常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没有兴趣,即使你讲的天花乱坠,学生依然无动于衷。对于物理这一课程,既有对数学的紧密联系,又要涉及到语文的口语表达。所以教师在开始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学生初学一般表现为,对说理题的回答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写不出,有理讲不准。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初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作出示范性的回答,鼓励部分学生尝试使用物理语言,逐步培养他们自己动脑的一面。可综合几名学生回答的结果,示范性的给出问题的答案,使其余学生回答问题准确、全面,并把错误的问题予以纠正、指出。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与某些具体情境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儿童在学前期已形成的各种同一性,已不能应付眼前必须作出的种种选择和决断了。为了能把握好这一阶段的物理教学,教师应尽可能的把问题放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在新奇、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浮力》这节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泰坦尼克号》的片段。号称当时最大的油轮,鸣笛徐徐驶来时,把同学们带到影片中的境界,欢呼之余已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幽默语言,调动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幽默语言,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引起注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若引用男女之间的关系,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进行幽默比喻,能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四、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初中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小学时学习方法的束缚和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对物理产生了一种害怕、畏惧的心理。其中性别差异最为明显,女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更难于男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五、借鉴“生活世界”信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亦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六、多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加以恰当引导,就能解决物理学习中的大部分难题。在物理学习中,物理实验可以为发现物理规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检验物理理论假说的正确性,还可以开拓物理学应用的新领域。在物理教学中它还更有其特有的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再者,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对于中学物理实验,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演示实验。这是学生最为直观的感性体验,教师要充分的准备,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如在讲过“光现象”后,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扑克魔术: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自己前面的讲台上,盛上一杯黑墨水,然后拿出一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慢慢通过墨水上方,就能说出自己所拿的是什么牌。刚开始同学们兴趣之余又百思不得其解,不由得佩服老师太厉害了……我当时只是微微一笑,轻轻地对同学们说:“其实你们也能拆穿这个把戏。”这时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经过一番提示,同学们纷纷点头,原来是这样的,原来我也可以玩魔术了。这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却把光的内容有趣地显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边学边实验。这是一个小实验,同学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3.分组实验。这种实验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最好办法。初中生的好动,使他们喜欢动手进而喜欢实验。在做分组实验时,教师尽可能的只当看客,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他们学习的目的。例如在电路这部分教学时我如下进行:在未讲电路时,开始就带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每组3~4人(同组男女合作效果更好),分给每组3~4个电键开关,三盏小灯珠及灯座、电池组、若干导线,只提一个实验要求,就是让三盏灯亮起来,另外每个小组都要就实验提出一个以上表述正确的问题,各组提的问题不得重复。学生提出问题后就记在黑板上,比赛哪个组提出的问题多。接下来的几节课就让学生解决问题,有时是教师讲解,有时是请学生代表上台解答,有时是学生自行讨论。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在学完电路分析这部分后进行的测试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以往同期学生强多了。

篇2

初中阶段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等心理特点,而物理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实验相结合,与自然科学中其他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的学科特点。在初二阶段的教学中,增设了物理科目。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是一个学习物理的关键时期,若不能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从而引起对生活中其他科学技术的关注,这必将对学生今后学习物理及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造成影响。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结合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实验大多取材于生活,生动而直观,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实验设计方面特别注意所要培养的实验技能,都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实用价值的技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其内容上更加注重实验技能的实用性,所以对那些实用性较强的实验技能也相应提高了要求。如在质量测量实验中,增加了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在做物态变化实验前,对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技巧作了强调;在做串、并联电路实验前,对电流表的连接及读数做了详细介绍说明等等。而对于那些实用性较小的技能则降低了要求,如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删除了4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等。为了在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学校也能正常实施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了解实验目的、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调节、使用,并规范地操作仪器、准确读数及记录,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归纳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初中物理在选择实验器材上遵循了简单易找、低成本的原则,增强了实验教学手段的可行性及普及性。如浮力实验中的新鲜鸡蛋、振动发声实验中的尺子等等。同时还鼓励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利用生活中的小物件自制教具,积极创造条件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每一个实验。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和探究物理的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结合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观察、探索和创新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1)初中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既挖掘潜力又发展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二在刚开始进入物理学习时,就用几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如教师在演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实验时,把金鱼和水装入试管中,把试管中上部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金鱼却还在试管的下部不受影响地游来游去。这种现象和学生的估计大不相同,因而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也吸引着学生的操作兴趣。初中生活泼好动,物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思议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物理实验展示了的大量现象,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只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再进一步归纳、总结、最终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极好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挖掘探索性实验,创设研究情景,诱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与创新从来不会独立存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够的,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可在现有的实验的基础上,创设研究情景,利用物理实验的多变性,对实验进行扩展。如在做蒸发吸热这一物态变化的实验时,可以加入对影响蒸发因素的研究。具体如下:首先往学生的手背上滴上一滴水,让学生描述手背的感觉;接着把水珠抹开(表面积增大),再让学生描述手背的感觉;然后向手背上吹气,此时再让学生描述手背的感觉;将水换成酒精,重复以上步骤,情况又会如何?这个实验可以有多位同学共同参与,大家共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设计一些影响蒸发因素的问题,诱发学生展开思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对影响蒸发的因素有了认识,并最终总结出了影响蒸发的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展开思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实验教学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物品自设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走进生活,在社会情境中设计完成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改造、小修理等实践操作,并从中获得与书本内容相关的物理实用延伸知识。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可让学生在家里不使用冰箱,利用物态变化的吸热原理自制冷饮等;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还有不少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大都简单易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还可以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利用身边的一些日常用品自设实验,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如“自制针孔照相机一”、“自制潜望镜”、“自制冷饮”等。通过这些课外实验、小制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发展其个性特长,还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培养其创造性。通过新奇有趣的、富有探索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更符合这个阶段学生追求“新奇”、“趣味”,钟情直观现象,以及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

初中物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效率,进而发展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瑞雄.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J].自然辩证法.2003,(2).

[2]谢海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STS教育――以汕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3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两位水平接近的初中物理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相差无几,教学内容也相同,但教学的效果却大不一样。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一个教师讲课讲得妙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感兴趣,学得兴致勃勃;另一个讲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因而教学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所以说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下面就语言艺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作初步探讨。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物体惯性时,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没有“受到”一说。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二、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所谓语言直观性,就是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既活泼、有趣、逼直,又深入浅出、易于接受。语言直观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师能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味,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无论实验再准确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因为它太抽象了。这是就要可以适当夸张举例:长度,横截面积一样材料不同的电阻,不就像大家走两条长度宽度一样的水泥路和泥水路吗?哪个走的快一些?长度,材料一样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不就像走一条公路和过一条钢丝吗?而材料横截面积一样,长度不同的电阻不就像去食堂和去桂林吗?哪个先到?这样生动形象的知识就深深的印入同学们的记忆里。

三、抑扬顿挫、感染力强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语调是表情达意最好的工具。入适当配以肢体语言,便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经尝试用过高音和低音语调上课。发现做好是结合起来效果最好。例如在讲到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笔者忽然由高音转为低音,浑厚的男低音配以食指向下指的肢体语言。极其形象的表演了这条规律。同学议论纷纷,后面没有听到的同学忙问前面的同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深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增强感染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幽默可亲、趣味性强

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期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如笔者在讲分子的动理论时,由于过于抽象,就讲了一句话“像癫子一样到处乱跑”。拟人化的表述,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认识。教学语言幽默的表达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亦庄亦谐,可思可乐。有时就一句话或几个字,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对磁力线的描述“北出南归”;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振动而不“随波逐流”等。要注意运用幽默短语时,把握好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并适当配以肢体语言,便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五、巧于点拨、启发性强

篇4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内容,又是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贵生课堂”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初中学生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对于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一特点。通过制作Flash,将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问题简单直观地通过设计的动画展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认识。以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为例,电学本身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很难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思维中形成完整的认识。将电学实验用多媒体的形式演示出来,就很容易将知识的难点化解了。

二、灵活性,使抽象知识形态化

“贵生课堂”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根据这个理念,可利用多媒体将各类实验的内部发生的变化灵活地表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卫星的运动、日(月)食的形成时,这些内容在实验室根本无法完成,仅仅依靠几张图片的展示也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日食、月食发生及变化的规律。此时借助于多媒体的灵活运用,通过制作动画、三维立体展示日(月)食的形成过程,展现其逐渐发生的变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不仅保证了实验的效果,也增强了实验知识的直观性。

三、时间性,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实施“贵生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作科学的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好所讲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贵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对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以大气压强为例,这个知识点一直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难点之一。课堂开始的前15分钟,我以经典的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长做的著名的半球实验为素材,以Flash形式在屏幕上呈现动画:左右各一匹马同时拉一个空心铁球,两边同时增加马匹,当累计到16匹马时空心铁球被拉开。在这个演示过程中,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不断发出惊叹声,充满了好奇。中间15分钟,我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学生们在好奇心的作用下,认真听讲同时积极回答问题。最后的10分钟,学生自主讨论,学习兴趣浓厚,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简单性,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贵生课堂”提出让学生简单学习、自主学习。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但是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很多实验靠仪器本身的演示效果不够理想,难以完成从实验现象到物理规律的转化。如《串联和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的实验,器材很多,而且对于串并联的公式及特点学生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在实验中间同时播放该实验的实况录像和模拟动画课件,学生实验操作同步进行,既看清了操作技法、注意事项,又明白实验原理,大大加快了学生的实验速度和准确性。

篇5

1.概念分类

初中阶段,物理量既反映出物理现象的质的特征,又从量的角度反映物理现象的性质.从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来区分.物理概念可分为定性概念和定量概念.

(1)定性概念.定性概念是定性地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概念,例如机械运动、电阻、力、惯性等等,是通过对一类物理现象的分析、综合、抽象出其本质特征,用语言来加以定义的.如“一个物体相对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2)定量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和物质结构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物理学具有严密的数学体系,因此,物理量是物理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地描述物理规律离不开物理量.定量概念是定量地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概念.如速度、密度、压强、机械功等等,这类概念也称为物理量.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定性概念和定量概念的教学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对定性概念往往详细地解释说明,巩固运用时往往借用说理题、简答题、判断题等题型来实现;而定量概念主要在计算中掌握,因为定量概念有自己的一套数学体系,并且对数学工具的熟练运用要求较高.

2.概念特点

(1)确定性.物理概念是从同一类物理现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反映了物理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这种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是物体固有的客观存在,因而具有确定性.物理概念产生的源泉是对物理现象和科学实验的观察、总结和概括.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物理事实(包括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物理事实是一种近似的,然而又是突出本质的反映.物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理概念必须反映出这种客观性,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概念更离不开相应的物理事实.

(2)抽象性.物理概念来源于实践,但却高于实践.爱因斯坦认为,“我们的一切思想和概念都是由感觉经验引起的,它们只有在涉及这些感觉经验时才有意义.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头脑中的自发活动的产物.所以它们绝不是这些感觉经验内容的逻辑推论.因此如果要掌握抽象观念复合的本质,就必须一方面研究这些概念同那些对它们所作的论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还必须研究它们同经验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思想和概念的起源与感性经验内容有关,但是思想和概念又不能从感性经验逻辑地推导出来,说明概念既与经验内容有关,又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说明物理概念与具体的客体和过程有密切联系,但又超越了具体的客体和过程,如对能量概念、磁场概念的理解.

(3)阶段性.物理概念随着人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不断增加,研究物理问题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一个完整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有不同的相对完整的概念.如动能概念,初中阶段提出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的动能,动能跟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种提法很容易接受.到高中阶段给出的是定量的公式.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两点建议

1.细化学习策略指导

(1)启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指导要细化,具体化,不能笼统、抽象化,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才能把高效率教学落到实处.

(2)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具有元认知的学生能跳到山外,反观此山,对学习而言,他能用自我意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在不同情境下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学习效率高的学生与效率低的学生之间的一个区别就是前者具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保障他们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而后者具有的元认知能力较弱.

例如,我在进行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压强”教学时,请学生计算:一位同学体重600 N,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测得接触面积400 cm2,问他正常步行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在学生的问题解答中,有的学生直接带入公式得到了一个错误地答案,p=FS=600 N0.04 m2=1.5×104 Pa,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元认知能力不强,没跳出纯粹的物理计算,站到题目外设想问题的情景,事实上,正常步行时是单脚着地,那么教师就要进行现场指导,或实际走一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事实,提高元认知能力.可见元认知能力强弱与课堂效率高低是正相关,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2.优化教学过程关系

课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教学资源、教师,由此生成出教师与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三种关系,第一种关系的优化,要求教师应用系统论,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全局化处理;第二种关系的优化,要求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整合;第三种关系的优化,要求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对和谐人际关系进行营造.

(1)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全局化处理

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全局化的过程实质是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而这个转化关键在于“整体性”,即把教学的某个内容置身于整体中来考虑.明确各章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比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应明确凸透镜成像有四种情况,重点要探究像的性质与成像条件的关系,本章的后两节,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和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和延伸.

(2)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

教学方式包括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教学方式整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依据学习需要和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公式的理论推导教学中,采用边分析边板演的方法,就比用多媒体手段来得简约、高效,相反,在展示某个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情景时,用多媒体手段要比板演来得生动、真实,而如果你想即兴讲一个跟课堂教学有关的小故事,除了你的绘声绘色,加上你的肢体语言,往往效果会更佳.

篇6

一、克服畏惧的心理,慢慢亲近物理

很多学生都存在“听得懂,不会做,考不好”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讲得时候可以听懂,但是自己动手却做不出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间一长,学生对物理就产生了畏惧心理。由于这种畏惧心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在解题时不能发挥或者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敏发散的思维,不能取得理想成绩。所以,学生首先要正确对待这门学科,对学好物理要有信心,还要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纵观我们身边,从尖端科技到日常家用电器,物理无处不在,你难道不想学好物理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二、多种方法并用,做好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导入课,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如实验导入法、问题导入法、事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具体运用哪一种方法,教师应分析学生心理,结合教学内容,以渗透新知识、启迪学生思维为目的,灵活运用,使其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前后呼应,成为一体。

三、理顺学习思路,完善认知结构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有不少学生经常会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他们往往只是记住了物理概念、规律和公式,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一旦遇到物理问题时,就会思维狭窄、思路混乱。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导致学生不能真正领会教师的讲课思路而处于被动听课。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构建的。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活其学习思维。为此,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出一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够有效衔接新旧知识的讲课主线,然后再把教师的讲课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听课思路,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主线去展开思维。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理顺学习思路,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当学生再次遇到物理问题时,他们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解题思路。

四、讲究板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板书是教学形式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教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板面整洁、条理清晰、布局合理的板书,能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启发学生的思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程要学习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便课后复习。由于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有的学生觉得教师讲得快,有的觉得讲得慢,教师书写板书就可以适当缓解一下这种矛盾。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好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注意书写板书的技巧。板书不是让教师把所讲的内容全部书写到黑板上,而是要用最简洁的文字或符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条理清晰也是教师书写板书要注意的一点,尽管板书文字简洁,但必须要把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联系体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五、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篇7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高度;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阐述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做法。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知识,把高中教材中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中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二、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研究复杂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三、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设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四、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08-001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分析台阶原因,探究克服方法

我在过去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大多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但前几年由于工作调动也面对过初中,进行过初中教学和研究,有机会把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对比阅读研究,分析初高中的教学情况,总结出产生台阶的原因总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初中教材对许多物理问题只作定性分析,即使有定量计算也非常简单;而高中物理教材绝大部分问题不但要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大量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初中到高中是从定性到定量的跳变。

2.初中绝大多数的物理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而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绝大多数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阶梯很高。

3.不善于利用数学工具解题是形成台阶的重要因素。高中阶段数学工具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力学部分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直角坐标系、相似三角形、二次函数、矢量的方向等,让学生一下适应确实不易。

4.呆板学法的“惯性”对高中物理难学的结论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习惯于背牢记熟,而情景建立、过程分析极少考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学法的飞跃,也是一种能力的飞跃。

二、关注学生主体,改变教法

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重视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动脑动手的,教师尽量少代替。开始时学生胆怯为难,怕失败,怕损坏仪器,怕老师埋怨,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我给予鼓励:“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要的定理、定律的发现和验证都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学生动手多了,实验能力也就增强了。对于重难点注重启发点拨,让学生动脑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这样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入门快,学习信心增强,充分调动了学生潜在的对物理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的欲望,使思维能力得到渐进式的发展。

三、优化内容,降低台阶

化大台阶为小台阶,降低台阶的高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划分,高一只能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对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放到高三复习时让学生研究,层次必须分明,决不能搞一步到位的教学法。我先用朴素的语言讲清基本知识,让学生通俗易懂,然后再利用严密的物理语言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高一物理的瞬时速度的学习中,我先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指明瞬时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分析比较引出反映瞬时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瞬时速度,最后给出或讨论出瞬时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这样化大台阶为几个小台阶,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

篇9

G633.7

一、前言

基于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就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还应当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充满好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应当做好物理实验教学,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但是从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来看,在这几个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我们应当重点分析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中物理教学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教学针对性不强

在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追赶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导致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所制定的教学方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对应,导致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既然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没有把握住学生的现实需求,使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难度不断增加,教学效果却持续下降,既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影响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了解应当放在首位,应当在制定教学方案之前,就应当做好学生基本特点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实效性,解决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2.初中物理教学没有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得到有效培养

考虑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难度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只有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但是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做好这几方面工作,才能够保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3.初中物理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存在不足,未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合理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根据物理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从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来看,实验教学的开展还存在较多的不足,物理实验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实验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还因为实践教学准备不足以及实践教学时间被压缩等因素,导致的实践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使课堂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初中物理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1.初中物理教学应重点做好学生特点的了解,提高教学实效性

基于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做好学生特点的了解,在制定教学方案之前,应当对学生的整体特点和物理学习基础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案。同时,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同时也做到了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优势有针对性的教学,满足了课堂教学需要。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应重点做好学生特点的了解,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2.初中物理教学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开展兴趣培养

基于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了解,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并且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主动积极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各种物理知识的探讨和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展兴趣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找准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难度,保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3.初中物理教学应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

基于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当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合理的选择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方式,做好实验教学准备,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_展物理实验,做到利用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提高兴趣培养效果,同时还能够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使初中物理教学能够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使学生能够从物理实验中获得更多的教学知识,满足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就应当从做好学生特点的了解,提高教学实效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开展兴趣教学,以及对实践教学以及足够的重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等方面入手,保证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都得到有效的创新,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在整体水平和整体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烨伟;初中物理网络学习空间模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魏婷婷;初中物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李鸿先;初中物理实践活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篇10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一直伴随学生整个初中求学生涯。由于初中物理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由于初中生大多处在成长阶段,很难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刚刚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存在恐惧心理,使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物理学科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将物理教学特点与学生心理状况相结合,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初中生大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心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思维活跃。然而,初中生同样面临心灵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时,初中生往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讨厌物理学科。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非常抽象,需要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学好物理。这些要求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高。在教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把握教学尺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旦没有把握好教学尺度,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厌恶物理学科,害怕物理学科。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发现优质教学切入点进行教学。

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在众多物理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很多抽象物理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好学好问的特点,充分运用物理实验,教会学生物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硬纸片放于盛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将杯子倒立,使学生观察到杯中水未流出,硬纸片未被水冲掉的物理现象。学生看到此景时往往感到非常惊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实验的神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器官,激发学习热情。

(二)从生活入手,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习兴趣。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变自身角色,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并最终发现正确答案。实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实验,找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物理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很多生活常识中包含丰富物理知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取用生活材料进行试验,避免替代品进行试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当给予鼓励,不能给予不耐烦的回答,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三)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深化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设施上,学校应加大对物理硬件设施的投入,配齐物理教学实验室,并配用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为学生物理实验提供有力后盾。另外学校应该利用信息手段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积极使用网上资源,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提升物理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针对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各类资源,尤其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新闻。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伟大物理学家的一些趣味故事,如牛顿煮手表的故事。另外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按教学难度由易向难、循序推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

(四)灵活运用教法,创设物理情境,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使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危险性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代替。物理实验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物理课的趣味性、形象性,提升物理课教学质量。通过合理创建不同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使学生主动记忆知识点,积极探索未知点,为学生创新打下基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只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如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兴趣小组、参加课外辅导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多读有关书籍,使学生视野变得更开阔,让学生跟上最新时展潮流。如我国正在进行的北斗卫星、低碳经济、高铁速度、核辐射等与物理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问答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郎永丽 王丽雪 单位:农安县开安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