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产业园经营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2 09:19: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园经营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产业园经营管理

篇1

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与其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与核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采取的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不仅有助于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同时也为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另外,人力资源作为负责为企业培养和选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其已经成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的关键。

(三)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证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最活跃的方式,同时其他生产资源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这也就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与人力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建立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才能将企业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稳步提升的目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材料、资源等各种资源的支持,同时这些资源的分配与使用也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协调。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开人力资源管理的话,那么将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彻底陷入停滞的状态。所以,只有充分重视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积极作用,完成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才能在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日常经营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而人才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基础,其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为企业内部公平、公正竞争环境的建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

为消费者提供适合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是促进现代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企业员工作为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人员,其工作行为、态度等各方面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所发挥的作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企业招聘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在人才招聘目标达成以后,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的特点,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方案优化的力度,才能发挥出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人力资源培训教育力度的加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了促进企业职工业务培训的效果,必须积极的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这一步目标的实现则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培训理念的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往采取的都是加大企业职工招聘力度的方式,实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实际上,即便是同一岗位,也会因为工作环境、部门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导致员工工作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其次,引导企业职工转变原有观念。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职工大多都是在企业的安排下被动的接受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由于培训课程的主导者是讲师,所以?е潞芏嗥笠抵肮こて诖τ谡庵峙嘌的J较拢?对培训导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寻求导师的帮助,而忽略了运用自己在培训过程中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最后,加大人力资源培训方式创新的力度。以往企业人力资源采取的封闭式用以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机制的建立

篇2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究其根本,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我们应深入思考,并积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方法

很多国有企业在思维方式上依然故步自封,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没有对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行学习和吸收,也没有应用在工作实践中,使得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从当前时代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成长,不仅在经营方式上日趋科学化,在管理手段上也采用了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理念,从而使得很多人才都向着民营企业流动,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人才损失。国有企业这种陈旧、单一化的管理方式,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也没有从员工的角度来思考管理问题,从而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

2.尚未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中的员工培训都仅仅局限于入职培训,只是简单地对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解,就将员工分配到部门中进行实习,有的员工没有对国有企业的工作有实际性的了解。并且,国有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在员工培训上一般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执行,缺乏科学操作程序。这种比较传统的培训方法,使得员工的潜力无法得到发展,限制了员工的才华。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管理仅仅停留在对员工的短期岗位技术培训上,并没有将培训与员工的个人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培训仅仅局限在入职培训或短期岗位技术培训,缺乏基于员工职业生涯的整体设计,没有将培训与员工个人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培训内容上流于形式,员工仅仅通过培训了解了简单的企业概况,而缺乏对于其工作的深入认知。培训方式上,由于国有企业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培训通常采用传统授课的方式,缺乏科学的程序和创新的形式。这种比较传统的培训方法限制了员工的才华,使得其潜力无法得到发展。

3.没有将企业文化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构建都是从精神层次和价值观念方面,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的感染,使其能够具备跟企业相同的价值观念,最终带动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但是,很多国有企业都没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使得员工与企业的连接并不紧密,难以形成坚不可摧的合力,一定程度上牵制着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

首先,我们应注重员工的多重需求。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的个性化关怀,不能单纯从企业的目标和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管理员工的各种行为和生产活动,而应该更多地从员工个性、需求出发加以指引、疏导和激励,全面地从工作态度、工作精神、业务技能、人群关系、工资报酬、奖金福利直至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等等方面加以考虑。

其次,我们应对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行发掘,这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如果能够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对员工创新进行引导,就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创新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国有企业应注重采用更为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使管理能够与时展相结合,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三、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带动企业的创新和进步,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助力。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几个途径加以改善:

1.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进行深刻认识

为了能够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此才能够让员工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努力。人是国有企业的基本载体,也是国有企业的践行者和建设者。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员工对工作要求进行正确认知,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同时,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让员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地进行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使员工能力与国有企业的发展相契合,使员工的目标与国有企业保持一致,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所有工作,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经?I中,我们应从管理层面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在国有企业日常管理中进行应用。

2.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相结合

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人力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的执行者,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也是由人才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应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当中,尽快转变思想,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制定合理的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将其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相结合,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合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真正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长期战略同步进行,共同发展。

3.制定科学的培训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面临着内部结构和外部人才市场的巨大变化,其人力资源战略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对人才引入和应用的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培训方式,制定科学的培训管理机制,从而能够带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国有企业当前已经向着自主办学、市场导向的方向发生转变,我们可以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来对国有企业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并且,培训应实现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的结合。在传统的培训中,很多国有企业采用的方式都是讲授式,并且内容比较陈旧、教条,很容易让员工产生乏味、无趣的感觉,从而影响对培训内容的吸收。新时代的培?更应该采用创新的方法,对员工的视觉、听觉、感觉进行充分的调动,并将培训带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使员工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强其对培训效能的感知,从而转变对培训的认识,最终实现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

4.落实国有企业管理制度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67-02

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的优势。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蓬勃发展、人才需求大量增加,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而如何根据企业需求并兼顾独立院校自身优势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是独立院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 国内高校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起,我国房地产专业高等教育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1998年教育部颁发新专业目录取消了该专业,将其并入工商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本科教育被大大弱化。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作为独立专业开始招生。截至2011年,全国有32所高校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其中包括6所独立学院。目前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匹配。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从业人员需求高速增长,现有高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毕业人数远不能满足人才需求,造成普遍存在的房地产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从其他行业转入的情况。

(2)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相似度高。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存在既求精又求全的现象,90%以上的学校都提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3)课程设置不合理。基于其“既求全又求精”的指导思想,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面面俱到,期望学生在校4年内能够对房地产所涉及的所有业务过程都能够深入了解,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2 独立院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的6所独立院校均是依托于母体学校设立的,其中:其母体学校为综合性大学的有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母体学校为财经类大学的有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母体学校为师范类大学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虽然存在可利用母体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优势,并兼顾独立院校专业设置灵活、顺应市场需求的优势,但是在人才培养方向方面也存在前述的通病。然而,行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匹配,也为独立院校积极发展房地产专业提供了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克服不足,关系到独立院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而合理确定人才的培养方向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3 独立院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析

独立院校要对其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准确进行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首先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开发相关企业本身所应具备的业务能力有哪些;二是企业对独立院校毕业生使用定位是什么;三是独立院校母体学校背景的优势在哪里。通过研究,独立学院才能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类别,以及学院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

(1)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房地产相关企业所具备的业务能力要求。

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必须了解企业的业务内容。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流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开发企业其业务涉及内容:市场研究、项目拓展、客户发掘、产品规划调控、精益生产、成本控制、市场营销、投融资。除开发企业外,房地产相关企业的业务基本上是围绕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行开展的,涉及的有:市场研究、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房地产经纪、造价、估价、营销、广告、物业经营及管理等。不难发现,本科教育要在短短的4年内培养精通所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独立院校人才培养应放弃“求全求精”的指导思想,有选择、有侧重地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2)对独立院校毕业生的使用定位。

要确定人才培养方向首先应了解人才使用者对人才使用的定位。通过对本地多家房地产开发及相关企业的随机调查,企业普遍认为独立学院目前尚处在本科教育的末端和专科教育的前端,学生生源和培养宗旨都有别于其他类本科高校。因此培养目标应着眼于专业应用方向,培养的学生应该在房地产某一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技能,同时又比专科学生更能系统地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全面了解房地 产整个业务流程,使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够在房地产某一领域快速上手,同时具有在房地产其他领域可塑发展的潜能。

根据调查,企业更趋向于将独立院校毕业生应用于市场研究、项目拓展、客户发掘、市场营销业务。故学院应着眼培养以下几类人才: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项目拓展、营销策划、销售、经纪、估价、物业经营、物业管理;而对于涉及房地产规划调控、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类业务所需要的人才。如施工管理、造价、材料等工程类,房地产公司工程、造价、材料等部门更青睐于聘用更专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等工程类学生。这是因为工程类专业是传统专业,相关院校在其专业人才培养上成熟且已被市场认可接受。而独立院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开办时间都不长、相关专业建设不成熟,学生在工程类相关学科培养方面的系统性和深度都不够,企业在这些领域对毕业生使用时感到并不好用,因此相对工程类专业学生在这些领域并没有专业优势。故独立学院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差异化,放弃侧重工程类学科的培养思路,扬长避短、不与工程类专业学生在该领域形成竞争;同时,部分企业认为,高校人才培养应具有前瞻性,如母体学院为财经类背景的独立院校,还可以利用优势培养现在急需的投融资人才。

(3)利用独立院校母体学校的背景优势与人才培养方向的结合。

目前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独立院校均是依托母体学校设立的,因此母体学校的学科教育优势、师资优势、社会资源优势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惠及独立院校,独立院校在专业培养方向上需要考虑利用母体学院优势。例如财经类背景的独立院校,除培养营销策划、销售、经纪人才外,还可以借助其学科教育和师资优势培养投融资人才、市场研究及投资分析人才、估价人才;具有工程类专业背景的某些综合类大学的独立院校,可以利用其工程类学科教育背景和师资优势,培养开发项目拓展人才、房地产全程策划人才、估价人才、房地产成本管理人才。

因此,在通过前面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独立院校房地产经营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首先应放弃“求全求精”的指导思路,应有选择、有侧重地确定培养方向,让学生在有系统性地掌握房地产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侧重于培养房地产某一或部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既保持人才的通适性、也保证人才的专业应用性,以尊重企业的人才应用情况;其次,应充分发挥学院及母体学校的专业背景优势,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与其他院校的差异化培养,工程类背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尤要注意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学生与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的区别;第三,人才培养应具有前瞻性,应根据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运营的变化发展及时调整或增加人才培养方向,增加房地产投资分析、投融资、房地产金融和税务筹划、高级物业经营等方向的人才培养。

篇4

引言

随着房地产服务性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逐渐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服务内涵逐渐趋向丰富,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国内房地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尚不规范,服务质量不到位,部分房地产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强、服务不规范,从而导致了工作开展困难、企业效益差。为贯彻落实住房城市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房[2016]168号)精神,鼓励中介从业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房地产行业迫切需要现代职业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二元制”人才培养新模式,来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这些政策法规,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职业环境。因此,根据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特点,设计相适应的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企业与学校配合,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制度,目的是培训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企业承担了其中大部分的经费和主要责任。接受“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要双倍甚至更多于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企业是实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生们在企业里的身份是学徒。

二、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目标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国家高职教育的要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目标是: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模式主要是培养房地产企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的房地产经纪、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或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能否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能否构建起反映这一本质特征的课程体系。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

(二)以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标准要结合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学生通过在校企的三年学习和学徒,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课程方向

现代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的素质培养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开发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要对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业务的具体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应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岗位划分专业方向,设计课程体系。

(四)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确定课程设置

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把专业基本知识渗透到专业实习、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从而构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教育方式全程化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考试办法

招生对象主要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在职员工。企业和学校共同作为培养主体,由企业和学校提出招生对象、专业、规模等需求;由省教育主管部T授权有关高等院校,采取“文化综合知识考试+专业基础考试与岗位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单独组织考试和录取,开展专科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职工进入企业后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选拔出学徒班,并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学业,形成职业院校教师、师傅、学生(学徒)共同参与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模式

以企业与学校二元主体、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二元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为主要特征,以全面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教学方式

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与学校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集中与分时授课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主干专业课合作企业参与率达到100%。学校应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管理。允许学徒合理安排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课程体系

适应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计划,共同研究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以及技能实践课,共同开发融合专业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生产规范、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教材、课件等,形成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五)实训环节

企业要为学徒提供符合产业发展最新技术和技能岗位最新要求的实习实训环境。学校、企业共同研究制订实习实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制定岗位实习实训考核标准,探索建立实习实训标准动态更新机制。积极推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徒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团队式、项目式实习实训模式。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90%以上。

(六)考核机制

建立以学徒自我u价、教师评价、导师评价、企业评价为核心的学徒学业成绩考核机制,校企共同制订学徒管理、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教学实习安全责任、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项目实施;积极构建学徒班第三方评价考核办法,将现场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相挂钩,由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学徒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课程合格即获取房地产策划师、助理市场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四、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共同参与,按照“岗位资格标准”,结合本专业就业需求和岗位能力培养,形成了基础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和和综合实训等模块为主要特征的适合房地产专业“二元制”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基础素质模块

基础素质课程是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服务的,开设基础素质课程使学生了解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以便于以后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基础素质课程包括房地产基础知识、行业透视、经纪人职业素养、门店接待、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

(二)职业岗位能力模块

职业岗位能力主要是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

1.专业核心能力对应课程。包括房地产营销与策划、房地产金融实务、房地产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法规、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经纪实务 房地产估价技术等课程。

2.专业拓展能力对应课程。包括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广告营销、商务谈判技巧、客户纠纷处理、商务礼仪、团队建设等课程。

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理论课程教学;制定独立的考核标准单独考核课内实训课程;根据能力、技能培养规律,合理安排实训进程,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综合实训模块

在综合实训课程建设中,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能培养、实训操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岗位合格为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养。结合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以及本地区对人才的需要情况而设立综合实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完成就业上岗的培训,为就业上岗做好充分准备。综合实训课程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校内实训(包括房产交易实训、房友软件操作实训、交易过户实操等)、企业轮岗实训(包括门店接待实训、面对面销售实训、客户纠纷处理实训等)和毕业论文等。

五、结束语

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改进了高职校企合作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知识理论逻辑为导向的不足,结合“二元制”职业培训教育理论,对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延展课以及集中实训课进行整合,形成适应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元制”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要有一定的“弹性”, 使教学内容能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推动建立以学校、企业二元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闽教职成〔2016〕10号)文.

[2]王平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职业教育论坛,2014(7).

篇5

缺少特色,缺乏原创性,媒体千人一面,这些新闻同质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闻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受众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如何摆脱同质化,突出特色,是党报集团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目前有15种报纸、4种期刊,作为一个以传统媒体为基础的党报集团,要巩固舆论宣传主阵地,必须着眼构建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覆盖广泛的媒体群,深入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差异化发展。《重庆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坚持以服务决策为主;《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三大都市报,分别坚持以服务市民为主、服务生活为主、服务经济为主;《新女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今日重庆》《重庆法制报》《银发潮》等报刊突出各自的行业、专业定位,通过差异化发展,促使各报刊进一步彰显特色,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

从受众上转——由面向大众转向着眼分众

目前,很多城市都有数份报纸,有的甚至有十几份,并且这些报纸都重视发行数量,把目标瞄准城市居民而抢发行,却对目标受众缺乏细分。面对传统报纸走大众发行之路已趋饱和、发行无法再有新突破的情况,党报集团必须转变单纯扩大受众数量的发行模式,立足特定群体需求,锁定目标受众,拓展报业发展的蓝海,以突破报媒在都市有限空间内的残酷竞争,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作为重庆唯一的党报集团,要充分发挥所属各报刊优势,努力推进区域读本、社区报、行业报刊等分众类媒体的新平台建设。比如充分利用《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主流都市报在区县的影响力,推进中心城市读本和主城社区报的创办,提升集团都市报在区县和主城社区的影响力。通过认真研究受众市场,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类,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从形态上转——由传统媒体转向全媒体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党报集团要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必须积极顺应媒体发展趋势,着眼全媒体建设,全力推进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一方面,要着眼互动,加快报媒网站建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每张主报都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增强报纸与网站的互动,丰富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提升其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着眼整合,突出新媒体建设重点。互联网产业是一个进入门槛低的行业,但也是一个高淘汰率的行业。为减少传统媒体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投入风险,应在坚持各网站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以重点网站带动全媒体建设。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将以华龙网作为转型发展平台,整合集团所有新媒体资源,聚集新媒体领域云阅读、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产业项目,以推动集团新媒体集约发展。同时,要在互动、整合基础上,对新闻采编、经营管理等进行流程再造,打破原有的资源割裂、各自为政的传统格局,构建符合全媒体特点的运行机制。

从业态上转——由单一产业转向多元产业

事业孕育产业,产业反哺事业,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是促进党报集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地党报集团主要依靠广告、印务、发行三大传统主业支撑发展,其经营结构比较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依靠传统主业已很难维持党报集团的发展。为此,党报集团必须突破单一产业的发展瓶颈,在巩固主业的同时,加快推进多元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传统报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的格局。要坚持重点项目带动,充分发挥项目支撑作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立足文化产业,先后启动了重庆广告产业园、重庆文化总部产业园、重庆印刷产业园、万州三峡中心文化产业园、涪陵文化产业园建设,有力带动了产业发展。要加快新兴产业培育,着眼自身优势和产业链,推进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比如利用自身资金、品牌、人才、技术等优势,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大力拓展会展、体育、演艺和旅游产业,通过拓展新的领域,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队伍上转——由专一人才转向复合人才

党报集团都是以办报起家,多年来在传统新闻采编领域培养积累了大量人才,而在全媒体运营、新媒体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党报集团要实现转型,最关键的就是要突破人才瓶颈。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现有人才的挖掘和培养,通过在职培训、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强化采编人员文字、图片、视频等采编方式的培训,不断提升多媒体新闻产品采集能力;强化经营人员对各种媒介特点的掌握,提升运用多种媒介开展经营服务的能力,逐步适应集团全媒体的发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专项人才培训基金,通过委托高校培训,加强对现有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有效地带动了集团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针对党报集团发展所需,特别是非报业类产业的发展,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多种方式补充紧缺的各类人才,逐步建立与市场接轨、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

从管理上转——由事业化管理转向事业与企业化管理相结合

篇6

把脉童装集群优势

服装业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优势,服装的流行元素、风潮不受行政区划的制约,产业集聚和发展是依靠市场机制形成的。因此过去以市、地区、乡、镇割裂开的经济体正在以市场经济的方式重新整合。

中国16岁以下儿童有3亿多,其中6岁以下达1.71亿,7-16岁1.7亿,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独生子女占到儿童总数的34%。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近1200亿美元的童装市场。童装产业国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童装在服装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有品牌的童装专业生产企业不到200家。中国童装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飞速发展的良好时期,这个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和规模的发展,更将是质量和品牌的扩张。童装产业相对于其他纺织服装产业而言,是纺织服装业最后一块最诱人的蛋糕,行业利润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

机遇与挑战并存下的汤浦童装产业集群,针对这一市场形势,正确把握市场脉博,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使童装产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汤浦童装产业不同发展阶段

汤浦镇童装起步于80年代的一家村办集体企业,2002年全镇还只有针织童装企业30多家,市场以内销为主的弊端,其内部组织普遍为家族企业,缺少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时期服装产品以物美价廉为主要特色。尔后,汤浦童装是以“枫叶制衣”为龙头,以“民生印花厂”、“针织绣花厂”为配套发展起来的。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展累积了针织童装制造的经验和技术,也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是汤浦童装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

2003年以来,汤浦童装产业异军突起,童装企业以每年100多家的数目增长,至2006年上半年童装相关企业数量达到400多家,全镇针织童装产业年产值达2.5亿元以上,童装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汤浦童装产业园的建设落成,“童装之都”渐露雏形。

“汤浦童装产业园”的建立集聚了区域的优势资源,为众多童装企业和有意愿创办童装产业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汤浦童装产业集群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的分解特色鲜明,400多家童装企业形成了服装设计、加工、印花等流水线生产格局,形成了布行、绣花、辅料、配件等产业链。

汤浦童装产业集群进入成熟阶段,核心价值将是“品牌、质量、文化”,同时也会是全世界儿童服装的生产基地。

文化修炼成为强大后盾

文化修炼战略带动汤浦童装产业园区向高端市场调整,提高了产业园区的附加值,增加产业园区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促进产品的升级换,增加产品的创新性和技术含量。

汤浦童装产业园携手北京服装学院,双方合作创出了多赢效应,提升了汤浦童装的产业层次,汤浦童装产业由此可望从自然原生态的生产形式进入到专业设计师鼎助的时尚潮流。

此外,汤浦人自主创新的能力也是汤浦童装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创新文化可以追溯到汤浦传统文化中的务实功利思想。汤浦传统文化中的开放创新基因,是汤浦童装产业集群具有的文化优势。汤浦开放、创新的文化精神,使经济和制度的变迁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经过实践的演绎,崭新的汤浦童装产业集群日前已经渐露端倪:企业集群孕育出合作精神;体制创新带来活力迸发的民营产权制度;“以市场为导向”成为所有汤浦商人的基本商业准则等。

众多优势打造童装之都

作为全国首创,汤浦意境产业园目前已具备了许多优势:

区位优势独一无二,有利于汤浦童装特色块状经济发展壮大。汤浦童装产业园位于上虞、绍兴、嵊州以及上三高速公路、绍嘉高速通道、沪杭甬高速公路和104国道交汇处,距杭州萧山机场、宁波北仑大港、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义乌中国小商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等经济强市场1小时内,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绿色生态环境优势,有效规避出口环保技术壁垒。汤浦童装产业园位于素有“饮水之源、童装之都”美誉的生态汤浦,附近有浙江省第三大水库――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的汤浦水库,四面群山环绕,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专业市场型的童装产业集群基地,大中小型童装企业的创业发展平台。汤浦童装产业园在现有良好的针织童装产业规模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占地400多亩的一个生产基地,规模大、功能全,体制新,在整体规划设计别是经营管理中独创性地注入经济新内涵,通过现代化的物业管理、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让原材料设备供应商、生产商、营销商、采购商在更加人性化的环境中体验服务,完成交易,从而跳出产品经济的窠臼,刷新服务经济的陈规,全方位满足童装企业及其员工生产、办公、商务、住宿、餐饮、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起步即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的规划优势。汤浦产业园一期总用地面积326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600平方米,分标准厂房区和综合服务区两个组合功能区,规划布置了童装研发设计中心、贴牌生产定单中心、质检品牌管理服务中心、酒店会馆商务中心、餐饮休闲娱乐健身中心、厂家直销展示中心、物流集散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以童装制造业集群为基础,即童装产品生产集散地型的专业市场。

政府在政策上多方面支持,使童装产业在汤浦如鱼得水。政府将转让、出售标准厂房时所需缴纳的契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市政府奖励给受让企业;企业投产后当年又按每平方米10元的标准补助,同时兑现租用满一年先兑现一半,满三年后全额兑现的原则;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按24%的税收交纳企业所得税,并且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等等。

Since a factory started producing children’s garments in the 1980s, the children’s garment industry has developed at a fast rate in Tangpu, Shaoxing of eastern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The turning point occurred in 2003 when wholesale buyers turned to Tangpu for supplies, instead of purchasing from their former business partners in Guangzhou. The crucial change in the business landscape has creat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local industry to seize for still greater develop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now faces the issue of how to help put the industry on a right track for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In 2002, there were only 20 children’s garment manufacturers in Tangpu. But the number exploded in 2003. Since then, the industry has boomed with 100 manufacturers emerging per year. By the first half of 2006, there had been more than 400 manufacturers of children’s garments in town, making garments worth 250 million yuan per year and attracting a large number of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talents.

The 400 manufacturers form a complete setup of production including design, processing and printing plants, with businesses chains involved in fabrics, embroidery, supplementary supplies and fittings.

篇7

二、优先保障土地供给。市国土部门要积极利用点供、独立选址、城乡挂钩等途径,从2009年-2012年,每年为环保产业园提供600-1000亩左右用地指标,确保园区重点项目的用地指标需求。

三、鼓励重点环保企业搬迁入园。亭湖区内现有环保企业进入园区,旧址土地开发的政府收益部分,可用于奖励企业搬迁和发展。

篇8

创新产业发展战略。以“三园两点”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科技创新和现代营销理念为支撑,推进粮食产业园区要素集聚、转型升级。

创新行业服务职能。树立大粮食观念,强化服务措施,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群众增收。

1.打造“两个一”工程:即用3年左右时间,国有粮企建设10万吨现代化高大平房仓(含5万吨粮食产业园);全社会实现粮油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20__年,建设2万吨高大平房仓,实现粮油工业总产值50亿元。

2.实现粮食购销两旺:正常年景,全社会收购总量在30万吨左右,其中国有粮企收购8-10万吨;全社会销售粮食25万吨左右,其中国有粮企全面实现盈利。

3.狠抓三个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保证1-3项工作在全省、市粮食系统或全县领先。

1.迎难而上,着力推进“危仓老库”改造工程。根据合政秘〔20__〕160号文件精神,按照已有规划,有序推进。一是紧抓魏岗、邓湖2个中心库的建设。要强化领导,搞好协调,规范操作,集中精力、人力和财力,倒排工期,狠抓工程质量和进度,力争不误农时。二要紧抓台创园内粮食产业园的前期征地工作。力争20__年能够征地到位,并谋划好2015年的有关建设工作。三要在立足自身、狠抓建设资金筹措的同时,尽力争取县政府和省、市粮食局的奖补资金到位工作,确保“危仓老库”改造工程平稳推进。

篇9

谭良良介绍了西乡塘区的发展情况。西乡塘区是南宁市人口最多的城区,也是南宁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泰宁龟鳖产业园所在地――“美丽南方”休闲农业示范区忠良屯村,由西乡塘区于2013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今年10月获得农业部授予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这里是广西著名作家陆地的长篇小说《美丽的南方》故事背景地,“美丽南方”休闲农业示范区因此得名。泰宁龟鳖产业园将作为产业“航空母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改善当地特色水产养殖行业小、散、乱的局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篇10

一、园区建设阶段风险分析

中关村航天创新科技园的盈利模式就是要以成熟成功的企业和园区的运作模式为标杆,充分借鉴、汲取、整合成功的经验,加工后形成具有航天创新园区特色的产业发展和盈利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市场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环境等适时调整,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成熟又具特色的道路。 园区建设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建设项目审批风险

公司负责建设和经营的园区项目正处在立项规划阶段,在项目建议书评审、可研评审以及报规委备案过程中可能面临审批不同的风险,能否顺利通过评审与审批关系到项目能否按计划执行。项目立项批复滞后,或经评估后未通过,将严重影响项目进展。

(二)建设项目实施风险

工程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发生严重质量和安全问题;工程严重拖期,不能按时竣工,影响项目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不到位,可能发生建设资金滞后于施工进度、实际工程造价严重超出预算等风险。

(三)筹资管理风险

项目建设需要筹措大量资金。公司初创期自有资金较少,且由于项目所在土地性质,所能采取的融资渠道有限。特别是一期工程资金筹措困难,在资金总额测算、筹资进度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可能面临资金有缺口、外部筹资成本高、筹资规模过大等风险。

(四)经营模式选择风险

一期项目建成后资产经营可有多种模式,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会有一定风险,经营模式选择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现金流和投融资策划。

(五)入驻企业选择风险

入驻企业的声誉、发展潜力、知名度等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定位与品质,企业知名度小或没有发展潜力将不利于项目品牌的提升;入驻企业的营运能力、财务状况等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收益,一旦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将遭遇违约风险。

二、园区经营阶段风险分析

随着园区建设项目的完工,“经营管理”将成为园区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园区的“经营管理”包括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服务、建立高端品牌,才可不断获得价值增值。着力构建航天创新园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充分发挥创新园的地域资源优势,联合中关村地区知名高校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与航天科研院所和入园企业开展技术交流、项目交流、研发成果交流等,搭建沟通交流的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科技园的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园的孵化创业活动,积极地鼓励各方的优质力量进入科技园。园区经营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资本管理风险

由于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变化可能导致园区建设资金筹措成本缺乏稳定性;项目体量较大,如采用滚动开发的模式则对现金流要求较高。

(二)项目运营管理风险

项目自身建设周期较长;外部宏观经济及政策环境形势为项目实施带来一定不确定性;由于公司缺乏园区地产项目运营经验,对该项目运营管理带来一定挑战。

(三)市场营销风险

随着国内园区地产、科技地产等模式逐渐成为房地产商追逐的热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极营销、营销方式不当、竞争力弱等可能导致营销失败,影响园区未来发展和公司品牌建立。

(四)产业孵化风险

公司在产业孵化方面经验欠缺,缺乏专业性人才,可能导致发展产业过程中的盲目跟风,孵化环境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另外,在孵化企业选择上面临决策失误的风险。

三、园区提升阶段风险分析

当园区运作逐渐成熟,入驻企业不断发展,仅靠原有资源和规模已难以满足园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此时应充分结合市场操作,综合运用多种市场化手段拓展规模,经过技术和资本的双重积累,为园区发展提供再生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股权重组、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上市融资、无形资产运营。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扩展产业领域,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全面开展孵化投资业务,设立10亿元孵化投资基金; 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级的园区运营商,策划开展园区模式复制。园区提升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公司治理结构风险

随着园区建设的推进及公司业务的增加,创新园公司规模也将逐渐扩大。在治理结构、人员选任、制度建设等方面面临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结构不清晰、人员安排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园区项目的管理。

(二)资本运作风险

在提升阶段,公司将致力于盘活资金,扩大资本规模,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包括上市、并购、收购、股权重组等,由于市场变幻莫测,资本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来自市场、行业、企业等多方面风险。

(三)风险投资失误风险

在具备一定的资金规模时,公司将适时开展风险投资,助力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对这些企业的筛选、评审可能是不完全的,极易导致失败的风险投资;此外,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经营失败、决策失误等也会导致投资失败。

四、园区复制模式风险分析

中关村航天创新园园区运营模式成熟后,我们将不仅局限于运营单个园区,或者说航天产业园区,而是将创新模式输出,在异地建新园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新的园区将与主园区形成产业和战略上的互动,共享资源。在园区模式复制方面,清华科技园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值得我们在园区后续发展中加以借鉴和创新。园区复制发展阶段面临以下几大类风险:

(一)经营管理风险

园区模式复制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经营管理风险,此时公司管理的将不只是一个园区,对各个分园的管理也应具有统一性。由于园区分散,发展程度和侧重点不同,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是极大的挑战。专业人员缺乏、治理结构落后等都将导致经营困难。

(二)模式创新风险

模式复制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式复制。不同园区的开发经营需要因地制宜,此时若一味模仿其他园区的经验,或者一味沿用同一种经营模式,都可能导致复制失败。调研不充分、策划不精细、人员不专业等都将导致复制过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