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19: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音乐教学技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从课程特点性质来看,在学术上,音乐是有着显著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但作为小学的教育客体,知识性和技术性的深度和难度在大纲和教材中有着恰当的限定,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培养音乐基本素质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景意向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教学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过系统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于音乐的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音、音准训练等,但对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表面上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通过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它促进了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音乐知识教学并不是完全的抽象和逻辑界定,而总是把概念界定与感悟音乐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以感悟某个音乐对象来印证某个音乐概念,或是总某个概念出发来感悟某个相对应的音乐对象,这是音乐教学的一般常规,在这里,感悟音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可想而知音乐知识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既不可能达到认知的目的,更不可能实现培养音乐感受力的目的。如果音乐知识的教学是以认知音乐知识本身为终极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功能仅仅实现了其文化承传的作用,便失去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
一、农村小学音乐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
要想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与现代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必须要大力推进农村学校的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我国农村现代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因此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为农村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现阶段我国有些农村教师认为在音乐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教学软件教学就是融合了现代技术,这样在理解上与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堂与现代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有偏差,理解不是很全面。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就要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联系实际对此不断地探索思考,并将其有机地结合一起,但是有些音乐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就有些懒惰,没有做到素质教育中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而有些年龄较大的音乐教师在思想上对现代技术的操作存在畏惧心理,懒于研究使用。现代化技术是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开展的重要使用工具,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学生终身学习,也要求我们教师终身学习,因此教师技术必须鞭策提高,如果教师自身不愿意或者抗拒提高,那么农村小学音乐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很难能够顺利地进行,对于那些不是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的音乐教师而言,现代化技术的使用确实难度较高,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刻不容缓的。
二、农村小学音乐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探讨
农村小学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农村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学音乐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水平。农村小学需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推动现代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进行农村小学音乐与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重要支持性教学环境,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教改方面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现代技术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新课程改革的音乐课程仿佛一阵春风,沐浴着孩童的身心,让农村校园充满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激励着我们音乐教师们不断地积极进取,创新与展开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农村小学学校的音乐教育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在教学教研过程当中去大胆尝试、探究,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贯彻新思想、新观念。力求做到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农村音乐课堂更加富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农村的一些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现代化技术水平的培训,创造多条件、多角度、多形式的机会让音乐教师参加技能培训。一是熟练掌握常见的教学软件以及办公软件的使用。二是提高音乐教师的计算机操作的技能,把计算机技术作为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的重要工具手段之一;三是对五线谱电教板设备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关于音乐教学的课题研究对推进小学音乐与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融合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在这些方面所做出的研究与探索学校应给予鼓励与支持,提升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探索研究的精神,鼓励着重探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与现代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与现代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
三、结语
以往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就较为单调,有时可能需要为其他文化课程让步,即使上课也是单纯用录音机让学生听或者教师直接讲解音符等,那学生就只能通过听觉上感受歌音乐或者机械地记忆一些东西以应对考试,所能够了解到的仅仅是从收音机发出的声音或者老师直接在黑板上讲解,这样欣赏音乐的形式以及上课形式就较为单一,学生并不能很直观地了解。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为了顺利地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觉直观作用、文字概括作用和视频扩大信息量的作用来设计制作课件,把无形的音乐通过有形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感知音乐作品。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上,现代技术的巧妙使用,既直观又形象,既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现代技术的使用,创造新课堂,让学生们展开想象力的翅膀,遨游在音乐世界的海洋里。
参考文献:
[1]杨国,龙杜涓.“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视域下山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7(02).
[2]贾晓静.新课改视野下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宁夏大学,2014(08).
[3]张丽珊,林长春.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重庆市39个区县的调查[J].基础教育,2012(02).
[4]张丽珊,林长春.重庆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合唱是声乐艺术中最具表现力、感染力以及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人们欣赏合唱,可以得到多种形式、多种音色、多种层次的音乐享受,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合唱要求每个演唱者的发声方法基本一致,音高准确,节奏稳定,吐字咬字清楚,音色明亮,以及力度和速度掌控自如,在感情的表达上高度统一协调。中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音乐的快乐,帮助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升他们的演唱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增强自信心,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称职的指挥”。这句话道出了指挥在合唱团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合唱指挥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或者排练合唱作品时,应遵循省、准、美三个指挥原则。省是指指挥动作的节省,教师在指挥过程中要根据作品来设计指挥动作,例如动作的幅度等。准是指把握拍点的重要性、准确性,教师在指挥过程中要根据合唱谱给出准确的拍点,如起拍、收拍等,拍点要清晰,让学生明确理解教师给的提示。美是指指挥动作要美观大方,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指挥合唱团时,身体要正、直,自然大方,不能两脚相并,也不能两脚分开很远,要一脚在前,一脚在后,重心在两脚之间,这样有利于移动上身,引导合唱团。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教授合唱,应具备四个条件:较强的听辨能力、较强的读谱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指挥时应具有一定的听辨能力,要能清楚地分辨出各类不同性质的音程与和弦,这样才能对合唱团的节奏、音准、声音做出迅速的反应和及时的处理。乐谱是音乐的文字,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键盘乐器熟悉和了解作品。指挥要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表达能力,让中小学生在排练时,及时把握作品要点。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有准确的把握,还要对作品的艺术风格、主题思想、社会意义、美学价值做出明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使学生对作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二、合唱指挥的动作
在指挥过程中要正确运用手腕、小臂和大臂等,运用传神的表情以及细微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指挥的基本动作包括预备动作、起拍动作、收拍动作。预备动作是指必须在合唱队员和伴奏准备好的前提下才能起拍,预备动作包括三个步骤:预备、呼吸、进声,预备拍包括强拍的预备拍和弱拍的预备拍。起拍动作包括三个环节:准备动作、预备动作和起拍唱,要了解第一拍起唱的预备拍即强拍起拍,第二拍起唱的预备拍即弱拍起拍,第一拍后半拍起唱即强拍的后半拍起,第二拍后半拍起唱即弱拍的后半拍起等知识。起拍好坏决定了作品是否具有良好的开端,收拍好坏决定了作品是否具有良好的结尾。收拍动作由两个步骤组成:预备动作和收拍动作,预备动作多在结束前一拍进行,起到提示合唱队员按照收拍动作所要求的速度、力度、情绪(性格)去结束声音的作用,是关键步骤。收拍动作是整个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是为作品画上完美的句号的过程。收拍动作有短时值收拍动作和长时值收拍动作。短时值收拍动作分为短时值强收(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和短时值弱收(例如《红梅花儿开》)。长时值收拍动作,在长时值收拍时,左手要给长音手势,右手展示拍子,在倒数第三拍时给准备拍、倒数第二拍时给预备拍,最后一拍进行收拍。
三、指挥的动作变化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指挥过程中要注意指挥的动作变化。在一首作品当中,我们常会遇到合拍与分拍的打法。合拍是将二拍子或三拍子合并成一拍,或者将六拍子合成二拍子、将九拍子合成三拍子等,例如老师们常用的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分拍是将乐曲中的其中一拍分成两拍或者多拍的打法,但是在使用时,用得过多会打破作品的连贯性,分拍一般用在结尾,例如作品《在太行山上》。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指挥作品时需特别注意双手的分工与配合,右手以击拍为主,显示作品的节奏性,左手与右手配合时,不需要同时击拍,要有较大的移动空间,可以随时提醒各声部进入,以及调整呼吸和歌唱位置。指挥靠力度变化来控制速度变化,例如《在太行山上》这首作品,动作幅度大则速度慢,动作幅度小则速度快。突快与突慢必须用预示动作来表现或者用面部表情来提示。指挥的动作较大时,双手离胸部较远,指挥的动作较小时,双手离胸部较近。在击拍时,击拍的力度大,拍点的反弹速度快,表现强,击拍的力度小,拍点的反弹速度慢,表现弱。在指挥时还要注意手型的变化,在渐强时,掌心向斜上方,手指微曲,上举移动。在渐弱时,掌心向斜下方,自上而下滑落。突强时虎口打开,掌心处于紧张状态。突弱时掌心向斜前方用力击拍,并快速收回。
四、指挥的艺术表现手段
指挥的艺术表现手段有Legato(连贯流畅的)、Staccato(弹跳、转快的)、Marcato(强而有力的)、NonLegato(不连不跳的)四种形式。教师在读谱时要清晰地把握四种艺术表现手段的内涵。Legato适合表现柔美抒情、速度缓慢的音乐作品,要求采用曲线,线条圆滑流畅,拍点不突出,例如作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Staccato适合表现轻快跳跃的作品,要求采用直线,线条动作幅度小,拍点要轻巧有弹性,以腕部为主,例如作品《阿拉木汗》。Marcato适合表现强而有力、气势磅礴的作品,要求直线线条,拍点有重量有弹性,击拍有力,动作有棱角,具有爆发力,使用时一般是大臂带动小臂。NonLegato适合表现庄严、宽广、热情豪迈的音乐作品,一般采用直线与曲线相结合,指挥拍点清晰,运动协调放松,主要通过手腕带动小臂来指挥作品,例如作品《我的祖国》。
五、合唱总谱读法
合唱分为混声合唱与同声合唱,合唱作品各声部所使用的乐谱,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统一的谱表,使指挥一目了然。指挥在读总谱时要熟悉各声部的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了解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对作品进行完整构思,利用合适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处理与艺术设计。指挥读谱与合唱队员不同,指挥不仅要唱会四个声部的旋律(横向读谱),而且还要注重和声连接(纵向读谱)等,最好能用钢琴弹总谱。读谱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横向读谱、纵向读谱、声部交错读谱、声部方位读谱、总谱与指挥动作结合。(一)横向读谱(旋律分部读谱)。指挥拿到合唱总谱后,首先要熟悉各声部的旋律并分析曲目结构,找到作品的难点部分,做重点突破,根据作品的表现特点和作者的意图,设计处理方案。(二)纵向读谱(和声连接)。纵向读谱时应借助钢琴,将和声连接弹奏出来。掌握和声连接的特点,奏出实际音响效果。(三)声部交错读谱。将四个声部看作一个整体,分清主调与支调的关系,将纵横交错的声部浓缩成平面,按声部的进入关系,画出旋律进行的总谱图,准确标出旋律的进入与转移关系。(四)声部方位读谱。在熟悉总谱的情况下把握合唱队的声部位置,声部进入要准确,左右手分工要合理。(五)总谱与指挥动作结合。在声部较为复杂的作品中,指挥会感到双手不够用,其主要原因是读总谱的方法有问题。在复杂的合唱作品中,要注意各声部进行的相互关系,并和指挥动作结合起来,从而准确找出各声部交错进行的重要部分与结合点,用清晰准确的手势指挥各声部。
六、总结
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合唱指挥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声乐技能、钢琴弹奏技能和与学生沟通的技能。声乐技能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在给学生排练的过程中,应该教授给中小学生一些呼吸方法、发声方法。指挥者不仅要会唱,还要懂唱,这样才能在合唱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换气、呼吸变化来进行准确的指挥,从而更好地提升演唱效果。合唱伴奏在合唱团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较好的键盘弹奏技能,不仅能给作品锦上添花,还能使学生根据键盘的音高快速学会作品。指挥者只有将声音和伴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呈现出最好的合唱效果。合唱是一个集体活动,在中小学开展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利用好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有利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作为中小学合唱指挥,要有较好的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心声、兴趣,善于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挥在团队中起到领导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团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在和中小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团员的意见,虚心听取学生的建议,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带领学生取得更好的合唱效果。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带领学生进行高效的合唱排练,必须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合唱指挥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还要做到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婷婷.中学合唱实践教学方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2]秦逸然.合唱指挥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J].戏剧之家,2019,(27):66.
[3]孙相根,刘琪.谈合唱指挥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J].当代音乐,2019,(02):6-8.
【摘 要】音乐技能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依靠学生的悟性,另一方面需要的是学生主动钻研音乐的内涵。音乐学习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很高,国内大部分的课程方式仍然停留在“你教我学”的授课模式,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模式,但对于某些学科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翻转课堂”与音乐技能课程的融合,并结合众多高校成功的案例,从几个不同方面谈一谈高校音乐技能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音乐技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86-02“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于2001年兴起,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翻转课堂”在我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课堂翻转,和以往的教学形式相比,翻转课堂是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课堂管理人,而是学习促进、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而是主动学习研究者。因此,我们在现今高校音乐技能课堂引入“翻转课堂”,目的是使音乐课堂更加高效。笔者根据“翻转”的模式作出解读,从多方面探究音乐“翻转课堂”。一、高校音乐技能课程“翻转课堂”实施原则(一)视频制作。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教学视频制作,在“翻转课堂”中都要求其短小精悍,不能冗杂,也不能过长,否则影响课堂的效果;再者音乐教师要提前录制好教学视频,针对每个知识点都侧重讲解。视频内容要根据教学时长、形式、内容来设定,查找起来也相对方便。比如学习基本乐理中的大调,可以在视频中结合实际问题,先从简单的半音和全音入手,语言要生动,引入实际琴键,两个相邻的白键就是一个半音,白键间相隔一个黑键就是全音,再讲解音程和度的内容,然后循序渐进引入大调的识别方法,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大调的含义。教师制作视频时注意视频的美观程度,有些内容讲解时间过长,让学生失去观看的耐心,所以制作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学生课前学习的内容如果过于繁多,教师则可以制作相应的学习知识点,以便节省学生学习时间,同时知识点也可供学生边看视频边了解。课后教师布置的思考问题和练习项目,可以选择性完成,如果学生认为此项内容完成得不错,则不必重复这项内容的专项训练,学生可以与教师在留言板交流互动。“翻转课堂”教学注重的内容是视频播放,不意味着课堂的视频教学。视频教学主要也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长篇大论的教育性视频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翻转课堂”也就只是个形式而已。(二)信息技术的支持。“翻转课堂”需要良好的硬件设备,有些课堂视频看着看着就卡了,这样很会影响上课时的效果,一节课的时长全都浪费在等待网速,恢复加载中,高性能的硬件设备是学校应该达到的目标,学校应该尽可能的优化教学环境,创建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比如,学校尽可能地开放音乐教室供学生使用,机房按时为学生开放,但要限制使用范围,以免学生沉迷游戏。(三)教师素养。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用演戏来形容,教师则是戏外的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戏演得好不好完全看导演的指挥和学生自己的演技。因此,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素养,“翻转课堂”中教学质量的完成、时间支配、教学视频的制作,这都需要教师有高要求。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素质教育培养,从音乐专业技能、视频录制方面、品德教育出发进行专项培训。二、高校音乐技能课程“翻转课堂”实施策略(一)学生评估。学生的音乐技能有高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音乐水平,所以在实行分层教学时不能像小学时依据年龄进行分层教学。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差异也能很明显地对比出来,所以,教师应该整合一套自己的评估手段,从心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音乐认知程度、适合方向出发,给学生做一个全方位的音乐评估,了解哪些学生应该分为A层,哪些学生应该分为B层,哪些又是C层,随时因材施教。(二)主动学习。“翻转课堂”的本质要求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包括课前和课上。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先创设一个强大的音乐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学习使用,平台应该设有音乐史实篇、基础乐理篇、视频讲解篇、乐器演奏篇、专项训练篇、论坛交流篇、打分篇、反馈篇等内容。举个例子,史实篇主要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视频讲解主要对音乐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学生课前使用这个网站,网站打分篇会给学生今日完成的程度进行打分,学生每次访问网站都可以与上次的得分进行比较,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每个篇章进行打分,教师根据每个篇章的访问量、反馈和打分对篇章进行改进,优化学生学习网络环境。课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也要主动学习,此时教师不再是一个授课者,教师扮演的仅仅是一个解答者的角色。(三)选择性视频。教师将音乐录制成不同难度的演奏方式,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行选择观看。优化了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的选择问题,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演奏训练。学生课上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自行研究,即使大家演奏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也不用担心课程的教法,学生只需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依据问题解答,如果其他同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可以同这位同学一起听;如果没有,其他同学可以继续他自身的学习研究。教师有目的地回答疑惑使得课堂探究更有针对性,教师不必唾沫横飞的讲半天,学生不必每个知识点都要听一遍,使得课堂更加高效。(四)评估和反馈。学生是否掌握音乐知识,是“翻转课堂”研究的核心,评估学生的状态,教师进行针对性解决。评估的标准可以从学生的课业完成情况、阶段测验、教师评估出发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课业完成情况主要检查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记录。阶段测验则不是对书面知识的检查,而是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实际的演唱、演奏和表演形式进行打分和分析。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不能只看到学生的一方面,要全面评价,优势发扬,劣势找出来。评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找出学生的缺点,让学生有比较心理,主要是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完善学习。那么这时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反馈的时候了。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协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但不能包办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只是在学生实在不能解决时给出意见和建议。音乐技能是指学生应该拥有歌唱技能、识读乐谱技能、乐器演奏技能、创作技能、指挥技能和其他技能。在高校音乐学习中大部分是在进行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由于学校人数众多,教师往往不能逐一兼顾,造成课业完成率不理想,而且学生们大多只是在“听课”并未进行多方面的思考。“翻转课堂”最应该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让学生转变观念很重要,不能像以往只依靠教师讲课,而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其次,“翻转课堂”要教会学生合理支配时间,不能因为只喜欢唱歌就只注重声乐练习,其他的不注意培养,尽量做到让每个科目都有趣味性使学生全面发展;最后,使知识“活”起来,知识要活学活用,能与各个音乐中的内容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生自学时的透彻性和彻底性。学生要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音乐中的问题。参考文献:[1]吴明微.“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中的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版,2013,(7):19-27.[2]肖园园.高校音乐课堂中的“翻转”模式研究[J].音乐时空,2015,(23):25-28.[3]龙君.“翻转课堂”在高考基本乐理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23):62-66.
一、通过“爱和友谊”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了爱,生活才变得温暖和美好,也只有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情感丰富的学生才能够胜任和谐的人际交往。所以音教工作者要利用音乐教育能净化心灵、培养情感、激发审美体验的功效,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苏教版音乐教材中就出现了许多激发爱心、歌颂友谊的作品,比如三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歌曲《小伞花》,就表达了同学间的真挚友情。在教授这首歌曲时我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深情导入:“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把伞‘友谊伞’(师撑伞),也许小朋友们会问,为什么这么普通的一把伞,会叫友谊伞呢?因为伞下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进而引出下雨天三个小朋友合打一把伞,三个小脑袋和六个小脚丫出现在伞下有趣、动人的音乐故事情节。因为歌曲接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所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在学会演唱这首歌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情景剧表演,让学生群体研讨、自主分配、协作交流,在表演中一起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通过合作,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和表现音乐,培养了参与意识,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如何正确与人交往,感受到亲切、愉悦、温暖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爱。并且潜移默化地告诉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懂得在给他人带来温暖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的道理。《小伞花》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让他们懂得了友谊的珍贵,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加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知道了怎样和同学相处,关心身边需要关心和爱护的人。
二、通过“感恩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与父母交往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尤其是有的小朋友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向父母乱发脾气,导致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常常唯我独尊,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感激父母的无私付出。
学校为此开展了“感恩父母”的大队主题活动,在音乐课上我也选择了一些关于“感恩父母”的歌曲进行教授,教会学生如何关心他人,享受孝敬父母的快乐。如:苏教版二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欣赏歌曲《生日》,就是适时教育学生的好材料。《生日》这首歌节奏舒展、旋律动人,通过孩子对自己生日活动的回忆,表现了父母对自己的美好愿望。在歌曲动人的旋律中,我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回忆爸爸妈妈是怎样为自己过生日的?受到音乐的感染,有的同学深深地低下了头,有的同学检讨自己遗忘了父母的生日,还有的同学说只记得自己过生日时的激动和兴奋,以及收到父母赠与礼物时的开心,却从未看过爸爸、妈妈为自己过生日,有的同学听着、听着甚至还流下了愧疚的眼泪。由此可见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纯真、善良的心,关键是老师、家长如何正确引导。于是我就提出建议,下次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能不能设计一个为自己的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方案呢?学生一致赞同。在深情演唱这首《生日》后,学生积极踊跃地展开小组讨论,稚嫩的小脸上充满了对父母的浓浓的感恩之情。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这首歌曲就像一块小石子激起学生心灵之河的涟漪,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还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做到心中有他人。
三、“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意学,我来吸引你学习”,在音乐课堂别要重视在和谐互动中放飞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活动,在课堂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并接纳学生的行为,不横加指责或粗涉,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表扬,对不完善的意见给予补充,对错误的看法及时引导。同学们的思路有时比老师还要深还要广,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向同学们学习,从而树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风气,在这种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在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学会探索,创造自己的音乐生活,充分放飞童心。
不知不觉又到了期末,在这半年中,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对音乐课又有了新的感悟。回忆这四个月的时光,有过欢喜,有过难过。学生开心的上完一堂课是我最开心的事情,相反,学生无趣的上完一堂课是我最难过的事情。但是不管成功与否,我都是开心的,因为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下面就将这学期做一个。
在教学课堂中,我这学期主要抓学生的音乐基础,课下认真备课,积极设计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地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课后,我立即对这节课做反思,找出问题。
不足之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秩序,针对课堂纪律我一直都有些困惑,我试用过很多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在这方面上我还是需要和有经验的老师和班主任沟通才能更好的解决,在以后的时间里,我还是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多看点书提高自己的素质,勤动脑,勤发问,勤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听课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渠道,在这学期中,我听了很多节课,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看了别人的课我发现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尤其是这次的课堂观察,让我受益匪浅,每节课的教学环节新颖创新。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再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觉得应该要做好几个方面:首先,我积极反思自导航地图下载己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担当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多个角色。其次,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灵活的应对课堂的能力。学会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我要多用鼓励的形式对待每一个学生。
暑假来临,休息的同时,我还要好好的充实自己,多读书,多练习自己的专业,制定好下学期的学习目标,整理好下学期的教案,等到寒假归来的时候,让自己更有把握的工作。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的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36-01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重点强调了创造教学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在歌唱、欣赏、演奏、表演等中都会设计、安排、创编表演这个环节。设计合理的创编表演可以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审美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关键是要抓住第每一个创新教育的机会,所以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精心设计各种创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编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的音乐大部分是来自于生活中,如:民歌中的山歌、号子、花儿等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音乐。所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编是学生们最擅长的方式之一,如在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沙》时,由于曲调相对简单,学生们掌握得较快,为了避免在复习巩固对一直重复演唱而显得单调乏味,我采用让学生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复习歌曲,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没有什么创编经验,所以开始的创编有些困难,后来我启发他们:"春天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最喜欢雨水呀!"大家想了想马上有了答案:小草、笋芽、果树……这些生活中天天都看见的东西马上脱口而出,编出了许许多多的新歌词,如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雨沙沙,落在花丛里,花儿羞得红了脸。有的同学的歌词还非常富有诗意。最后,全班同学挑选一两段编的较好的歌词进行演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模仿进行创编
模仿应该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从呀呀学语时模仿大人说话,到幼儿园时模仿其他孩子的动作、行为。低年级孩子模仿身边的人和事物都是一种学习的行为。在音乐课堂上,《音乐的动物》这一单元是孩子最喜欢的。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采用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形体来进行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歌曲的兴趣。如在教学歌曲《小动物回家》这首歌曲时,我就设计了让学生创编各种动物走路的形体,配合歌曲进行表演。同学们的想像力在我的意料之外,有的同学模仿的是动物平常走路的样子:小猫走路时大摇大摆的、小鹿一蹦一跳的、小乌龟慢慢吞吞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而有一个同学却模仿了一只机器猫和一只穿了溜冰鞋的乌龟,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表演,使得音乐课堂活了起来,真正做到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3.运用歌词的内容创编舞蹈
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乡村的孩子锻炼机会少,上台表现的机会不多,所以上起表演课来总是缺少活力,一个个都躲在下面不敢上台展示。有的同学虽然很想表现,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样表演,也是表现的缩手缩脚的。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从最简单的歌词内容入手的方法来教学生表演。我让学生想想:"歌词唱了什么?你能根据歌词想出最简单的动作是什么?"这时候一些大方的同学就会开始展现一些简单的动作,从而带动班上的其他同学。如在表演《健康歌》时,同学们就会跟着可调内容一抖抖手、抖抖脚、扭扭腰,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我再适时引导学生:"运动进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呀?"有些同学又想到可以摆手臂,踏步走,接着跳绳、打球的动作都添加进来了。学生表演的欲望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下面再请同学跟着音乐表演,就有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上台来展示了。今后再上歌表演课,同学们再也不会感到害怕,而是充满期待。因为他们又可以展现自己丰富的想像力了。
4.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创编
新课程提出:学生必须有探索音响和音乐的能力。而低年级体现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寻找发声材料探索声音的强弱、长短和音色。在低年级,学习了五六种打击乐器,学生最乐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如在欣赏完《春天音乐会》后,我请同学用打击乐器来举办一个"春天音乐会"。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用不同的乐器来演示音响效果,不一会儿一声动听的音乐会开始了。有的同学用大鼓敲出×× ×× ×O的节奏,说是轰隆隆的雷声;有的同用串铃摇出×××× ×××××-的节奏,说是下雨的声音;也有的同学用人声来模仿蜜蜂、青蛙等各种动物叫声。各种声音组合起来,演绎了一场完美的音乐会。这样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学生怎么会不喜欢?虽然有些同学编得不是很理想,但是通过创编曲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的,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勇于实践,敢于创作了。
5.创编声势图
运用声势为歌曲伴奏,既是一个复习巩固歌曲的好办法,也是掌握节奏的较好方法之一。低年级多采用拍手、跺脚分组进行的方法进行,节奏也较简单。通常是×× ×和× ×的节奏。在进行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完成的较熟练了。这是我再要求同学们去创编新的声势图。除了用手和脚,想想还可以运用其他身边的东西。有的同学想到了还可以拍肩膀、拍腿、摸头、轻拍桌子等,再结合脚的动作,创编出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声势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全身心都投入到音乐课中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广泛需求,钢琴教学也要随之不断探索与发展,也应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然而当前的高校音乐钢琴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
1.教学方法单一,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架钢琴、一本书,黑板、粉笔、一张嘴,教师纸上谈兵,课堂气氛凝滞,学生呆板。
2.理论与实际脱节,课堂上往往没有教学互动,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钢琴上弹出的谱例瞬间即逝,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听觉联想和音乐思维。
3.学生素质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却没有变化,用统一的内容对不同素质的人,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材的使用不适合学生的现状,结果是知识缺少系统性,学生感到音乐理论课难学、难懂,所以没有了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技能课上,钢琴教师面对的往往只有几个学生,人数少,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不同,教师很容易就能掌握,可以针对学生的练习、错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而在钢琴集体课上,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多了,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有别,教师精力有限,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相对就会少些,因此也就难以实现学生的能力提高。
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优化钢琴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钢琴课的重要性。
钢琴的学习可以促进整个音乐专业及音乐理论学习,它的键盘使乐谱上所有的音符都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钢琴,使音乐理论的表述和学习成为方便操作和掌握的乐器。同时也为配器、视唱练耳等课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把这些学科和钢琴联系起来,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把音乐知识灵活运用。如在上视唱练耳课程时,把听过的音加上和声,弹出来。所唱的视唱乐曲,加上和声织体配上伴奏,这样就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从音响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从课堂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2.养成正确的练琴习惯,提高技能技巧及培养乐感。
好的练琴习惯是打好演奏基础,提高弹奏质量的关键所在,良好的习惯可以使钢琴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就必须让学生做到正确读谱、合理科学训练、并注意倾听。
在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要获得乐感,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把技能技巧的训练始终贯穿其中,加强音乐进行的通顺感、乐句乐段的完整感、音乐语言的自然流畅感,并在此基础上来增强学生的乐感。教师要针对不同曲目,根据其不同特点、不同内容,进行适当的分析、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在慢慢的体会琢磨中了解音乐的内在魅力。
3.教学方式上从单一授课向多种教学方式并存方面转移。
当前在高校,学习声乐的学生占多数,而大多数学生的钢琴基础薄弱,需要提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上,就不能只以一种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可以使集体课教学、合作教学、研究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结合灵活使用。
如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采用集体课教学,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此阶段,可以讲解一些基础和共性的问题,如弹钢琴的姿势、弹琴方法和技巧的初步掌握。另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意志和信心的培养,一些学生在课堂或是自己练习时能够弹奏得很好,而一到比赛或是考试时,却由于心理紧张或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而使得演奏效果不佳,甚至是无法演奏。因此可以在钢琴集体课上,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一人弹,众人听,经常转换角色,锻炼学生舞台表现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和信心,增强集体意识,形成合力,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增强学生上进心与学习自觉性。
而对于非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在教学上也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要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灵活多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
4.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
钢琴是一件独奏性很强的乐器,因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看重学生个人演奏能力,而忽视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而言,有效的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并且必要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合作性强的曲目,如学生合作,双钢琴合作、钢琴与其他乐器合作等等,这类作品也是钢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普通高校音乐系钢琴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伴奏包括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两个方面,在授课时加入适当的即兴伴奏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实际需求。许多普通高校音乐系忽略了器乐伴奏的重要性,音乐艺术不仅是声乐的艺术,器乐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挑选出一些典型器乐伴奏曲目对学生加以培养,这样使钢琴学生在练习自己专业的同时可以得到适当的调节和多方面的锻炼。
5.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
注重教师的示范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做好足够的准备和示范。在上课时,应该灵活的把握音乐理论课,调理好课堂的节奏,力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示范时使理论与弹奏并举。如果学生对钢琴集体课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好,教师就要反复示范,绝不能盲目的导人理论课的内容,否则,就会使学生目回吞枣,该学的没学会,适得其反。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堂上,应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学生手脑并用,积极创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本着先动脑,后动手的原则,把音乐理论课的讲解与学生技能技巧训练结合起来,通过示范、讲解、听音、训练等几个教学步骤,为学生创造出观察、思维、表达、创造的空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让其特长得以充分的展示,使其课上的内容课上解决,轻轻松松学会理论,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有效的知识。
新的时展和教育形势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钢琴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钢琴教学应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不断探索创新,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和感悟中全面提高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周薇.钢琴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钢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
社,2005,8
[2]童道锦,孙明珠编选.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人民音乐出
版社,2003.
[3]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4]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93-01
一 音乐类专业技能小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个性分析
第一,学生评教的不准确性。根据罗伯特・费尔德曼1977年的研究,当学生评估的数量达到或超过20人时,学生评估的可靠性就能胜过最好的客观测验。①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音乐类专业技能小课教师每人平均带8名学生,有的教师只有3名学生,因此,学生评教的可靠性偏低。同时小课采用“一对一”授课模式,情感因素常常会影响学生评价的准确性。
第二,音乐专业的独立性以及音乐专业授课模式的特殊性,导致同行和专家评教的困难。作为音乐学院除声乐、钢琴专业需要大量教师外,其他专业小课教师往往只有一个。专业的隔阂以及授课模式的差异会导致同行、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困难。
二 音乐专业技能小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体系的构建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就是人们在课堂活动当中,主体对教学客体的认识活动,也是主体对客体教学活动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凝聚着人们价值意向、情感特征和行为习惯。音乐类专业技能小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应由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专家评价三部分构成,但是三者的比例要进行适当调整,笔者建议比例为50%、25%、25%。(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作调整)。
2.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学生评教指标的设计②(总分100)。学生评教指标分成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交流互动五个方面。评定标准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等级划分,具体指标如下:(1)教学态度(20分):明确告知课程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目的、要求和考核方法;要求严格,保证上课时间;敦促我的学习,关心我的专业发展。(2)教学能力(20分):因材施教,深入挖掘学生专业发展潜力;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举例清晰明确。(3)教学内容(25分):曲目布置和技能培养成系统、有体系;启发我从多个角度理解技能提升,激励我努力学习;提供课外资料和艺术实践平台。(4)教学效果(20分):掌握技能的方法,拓展专业技能发展的空间;启发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独立思考。(5)交流互动(15分):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将课堂教学作为平等的探讨机会;诲人不倦。
第二,同行评教指标的设计(总分100分)。同行评教从教师基本素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能力与效果四个方面设定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如下:(1)教师基本素质(20分):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持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处事认真公平;尊重专业,不断探索和追求;关心爱护学生,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发展,深受学生爱戴。(2)课堂教学(30分):授课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专业技能精湛,具备召开个人音乐会的素质和能力。(3)教学改革与建设(20分):积极参与教研室活动和教改工作,在课程资源、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改革,有教改论文、项目以及著作等。(4)教学能力与效果(30分):教学基本功扎实,无教学事故,参加教学示范音乐会,公开课得到认可,能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
第三,专家评教的指标体系(总分100分)。专家评教指标体系由讲课内容、教学方法、态度、艺术、效果和主观性评价几个部分构成:(1)讲课内容(25分):内容充实,重点突出,以生为本,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25分):深入浅出,启发思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教学态度(20分):严谨认真,备课充分,精神饱满,讲解透彻,关爱学生。(4)教学艺术(10分):讲课熟练,教学规范,语言精练,层次分明,有感染力。(5)教学效果(20分):出勤率高,气氛活跃,秩序井然,留有思考,富有启迪。(6)主观性评价:该教师在教学上值得肯定之处和应改进之处。
三 相关保障措施的建立
相关保障措施的建立:(1)建立同网评相适应的评教手段,以最大化地去除个人情感因素为基本,保证公平、公正。(2)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做好定期、定质、定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3)建立有效、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信息反馈的及时和准确。(4)建立教师发展追踪系统,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归纳存档,建立网上档案,通过对比分析研制教师发展的追踪系统,保障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个人的成长。
注 释
①魏红.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可行性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6):68~72
②王靖、陈怡君.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初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5)
参考文献
[1]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价体系与案例研究课题组.课堂教学技能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28-01
一、定位教学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音乐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事业推进的能力。为了满足产业化人才的培养,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传统的音乐教学目标只是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审美体验、音乐情趣、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在产业化发展中难以凸显自身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的产业化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体验美、感知美,激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现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目的,为产业化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二、加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和产业化人才培养是十分关键的。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应该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总结出具有针对性、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便于音乐教学改革有序开展,深化产业化发展。
首先,音乐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新手段指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合作教学法和对话教学法等。合作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领悟音乐的文化内涵。对话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探讨和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多讨论一些关于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发挥多媒体优势拓展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高校课堂。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活泼、多元的音乐教学课件供学生学习,改变传统的听音乐、识乐谱的单调教学形式。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本来静态的音乐素材转为动态的表现力十足的教学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拓宽教学手段。高校应该增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关的音乐资源数据库,便于学生系统学习音乐知识。音乐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眼界,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了产业化视野。所以,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拓展教学学段,丰富教学内容,为音乐产业化发展做好保障。
四、打造高水平的音乐师资队伍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和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修养较低是影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人才创新培养的重要原因。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融合了全面的知识内容。所以,音乐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同时还需具有综合的艺术素养,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音乐产业化能力培养。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虽然高校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日渐提升,但是目前部分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仍然难以满足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需求,对于人才培养有所欠缺。薄弱的师资力量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使人才素养大打折扣,成为阻碍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极大阻力。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都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现有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引进高学历、高技能型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整体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另外,高校还应经常组织音乐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培训,使教师多接受前沿的理论知识与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适应音乐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和创新。只有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拓宽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加以改革,全面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契合音乐产业化发展趋势,就一定能使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