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播音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2 09:19: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普通话与播音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普通话与播音论文

篇1

首先从声、韵、调语音的基本功来练习好语音,这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一个关键。对于普通话语音,主要是从声母、韵母、调值等来考虑。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问题,就会影响语音,造成发音的错误、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是必须的,应该从声、韵、调开始练习,这是基础发音的训练。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开学前,大部分学生是有良好的语音的基础,但也存在方言,随着地区的不同,每个人的语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齿间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语音的调值上具有差别,所以,我们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是必要的。这是打好普通话的语音的一个基本。

(二)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掌握正确的发音,对于播音主持与播音员的语音,除了要求规范,还要具有优美的感觉,这里也指唇、齿、舌等的运用,需要灵活、有力;而发音部位、发音的方法,需要准确、到位,即在发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脱漏字、不吃字等情况。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普通话的基础,尤其是发音理论的教学,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的前提下,准确读好普通话是关键,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话的发音、变化的规律。换句话说,从声母发音的部位、方法上考虑,以及韵母舌位、唇形、动程;或者声调的调型、调值;音变的形式、规则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这是最基础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实实的做起,在每个音素的发音上,都要达到准确、到家。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学成最纯、最正、标准的普通话。

(三)找出方言的差异

为了突破语音的重难点,找出不同地区、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点是必要的,对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同是声调上的差异;而四川、重庆等地,普通话的难点是在前后鼻音、轻重上的不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语音的条件、背景,在结合各地方言的基础上,来区别出与普通话的不同,再针对其不同进行重点、难点语音的练习,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与普通话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发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声母的j、q、x发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韵母的in、en发成了后鼻音ing、eng”等。这些是区别很显眼的,在记忆和纠正上,是不困难的。对于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的语音是最难区别的。如在某些方言中,与普通话比较,阴平调的调型是相同的,但调值不同;而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轻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对于这些细微的差别,一旦长久不注意,就会让人听不懂发音。

(四)需要分阶段性教学

我们从“字音”开始到“说话”,是一个应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通话的运用水平需要提高,按照从低到高来划分为,往往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能够单独的去读字音、词语,而且语音要正确;第二阶段、能够读论文,语音要正确;第三阶段、能够以最随意的状态来表达,语音也要正确。在教学中,往往最容易不重视的是在第二三阶段的训练。学生往往在大量的训练后,存在满足的心理,认为自己在语音方面不存在问题了。这样的话,在论文朗读或说话时,只注意了语言的表达,就会暴露出大量的语音问题。

篇2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 ----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篇3

大家好!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篇4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

(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铭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

——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本文来自文秘写作网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篇5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篇6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XX,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XX人,母亲是XX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XX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XX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普通话,在这个时候,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做!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了!

当我们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那些音符,那些节奏,似乎在与我们的血脉一起跳动。此时,我们的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无比亲近的感情,那是对母亲的感情!那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我想,当我也做了母亲,我一定也要像当年我的母亲那样,最先教孩子的不是方言,也不是外语,而是最标准的普通话!

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在国土沦陷,人民就要做亡国奴的时候,小弗郎士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给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用异乎寻常的激动语调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这里,我也要说:让我们讲好普通话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声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全面推广普通话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7

关键词 :California 成年学生 /l/音位 语音缺陷 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音缺陷是在同一音位范围内同标准音相比音值不准,有差距。”[1]汉语普通话作为外语教学领域中的语音缺陷,体现为发音不够准确,但还没有把普通话中的某个音读成另一个音。这里的“音”,指的是音位。语音缺陷与语音偏误的区别在于,前者一般不会引起辨义上的问题,后者则影响辨义。对语音缺陷的研究,以往在言语矫正领域和普通话测试领域探索得比较多,如毛世桢、叶军(2002),陈衍、白学军(2006),孔江平、胡炜、傅民魁、周彦恒(1998)等。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领域研究得比较少,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鉴于学习者身份的特殊性,很多人认为对他们的语音水平无需提出太高的要求;其次,很多教师认为他们不太可能达到没有语音缺陷的程度;另外,担心要求过于严格可能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最后,认为过多纠正语音缺陷可能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所以以往我们更多地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们的语音偏误上,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如邢星星(2012)、(2013)等,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总结许多学生相同的语音偏误,包括了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多个方面,然后制定针对这些偏误的教学策略。还有张鹏、周云翊(2011),石林、王萍、陈曦丹、张洪明、石锋(2010)等,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针对某国本族语者在汉语语音系统中的某一方面的偏误进行研究。佘雅蓉(2012)等对语音偏误的探讨则考虑到了社会方言对习得造成的影响。可是,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毕竟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应注意学生的学习要求。笔者曾经做过一次面向300名在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实际收回241份),调查使用了定额抽样的方式。其中零起点的学习者100名(实际收回79份),HSK三级水平者100名(实际收回82份),HSK五级水平者100名(实际收回80份),调查问卷内容详见附录一。发现有34.3﹪的学生希望达到几乎没有缺陷的语音程度,这种愿望在零起点学生中体现得尤其强烈,比例达到了74.3﹪。另外,希望今后留在中国,融入中国社会的学生的这种愿望体现得也非常强烈,比例达到了78.4﹪。此外,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出层次性,即对不同学习需求、不同语言学能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应该整齐划一,而是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留学生汉语语音缺陷的研究,探索帮助学生克服语音缺陷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何况他们的语音缺陷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中国人的平均水平,在听感上让人觉得很不自然。

由于对音位概念理解的不同以及划分音位时对必须遵循的对立原则、互补原则、语音近似原则以及尊重当地人听感原则的把握和协调方式不同,导致同一种语言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音位划分方法。但是不论在前人的哪一种划分体系中,汉语普通话和美式英语音系中都包括了/l/音位。

在笔者的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中,发现来自美国的许多学生在汉语普通话/l/音位变体发音方面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缺陷。白种人、黄种人与黑种人的缺陷在听感上有着微妙的区别。在与多位其他对外汉语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许多教师也表示同感。可见这一现象在客观上确实普遍存在着。可是,即便是美国内部,各个州之间的口音区别仍是很大的,甚至同一个州的不同人种之间的口音面貌也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因素对学生汉语语音习得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在尊重这种客观现实的前提下进行有区别性的高效率的教学,关于这方面的细微化的研究目前似乎还不多见。本次研究将被试锁定为来自California的成年本族语者,主要探索三大人种的留学生普通话/l/音位变体发音缺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帮助他们以及其他同类学生更好地习得这个音位。

二、研究过程

(一)选择被试

使用抽样调查法了解了多位在华学习汉语的来自于California的成年本族语者,在交流中使用观察法了解他们的汉语语音面貌,并着重留意他们的汉语普通话/l/音位的各个变体的发音有无缺陷。最终选择了其中的90名作为被试,其中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各30名,且每一人种的分配都是男女各15名。被试都是在California出生并长大,来中国学习汉语之前未曾长期离开故乡,故无口音上的重大改变。此外,他们都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才开始学习汉语的,截至目前学习时间都是三年多。90人现在的汉语水平都已经达到HSK四级,智力和听说器官均正常。

(二)实验环境及工具

本研究涉及到三次实验。每次实验都选择在被试的闲暇时间进行,在即将实验之前先让被试听一些有助于放松的音乐,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排除了测验的反作用、多元处理干扰等可能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录音环境为封闭安静的室内,无外界杂音干扰。实验都是让被试朗读材料,由笔者录音录像。录音设备为PHILIPS VTR5000录音笔,录像设备为SONY DSC—T50照相机。语音分析软件为Praat5341版本,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 2007版。

(三)第一次实验

笔者为本次实验设计的中文朗读材料只涉及到/l/音位,其中包括了汉语普通话/l/音位可能出现的全部变体形式,即单独发音时、在音节内作为声母跟所有符合汉语普通话音系拼合规则的韵母相拼时、在语流中受到前面音节读音影响时的全部情况(以[l]为声母的音节前面的各个音节中分别包括了汉语普通话里所有形式的韵腹和韵尾)。另外,平均配置了四声以及轻声音变在各个音节中的分布,而且汉语运用时确实存在这些读音的相应词语。所以在语料方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考虑到被试的汉字水平,决定用拼音形式取代汉字来作为其朗读材料。在发音人实际朗读之前,笔者故意打乱了这份朗读材料的顺序,以避免发音人依照其中的规律和惯性进行阅读,而影响实验的信度和效度。本次实验的语料详见附录二。

为了避免因个人分析可能会带来的偏颇,由笔者和其他五名实验语音学专业人员分别使用同样的语音分析软件对录制的音频进行分析,并对录音做反复听辨,对被试发音视频做多次细致观察,最终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的通病在于发音过松,在除阻阶段舌身整置不够固定,常常出现移动的情况,在听感上令人觉得好像舌头在口腔中滚动,较为含混,甚至有“大舌头”的感觉。这种概率已经达到了96.47%,可见该缺陷已经非常普遍,其中白种人和黄种人的缺陷程度比黑种人明显高出很多。白种人和黄种人还有软腭化的习惯,但黑种人没有。性别因素并没有对语音缺陷造成什么显著的影响。此外,笔者发现,发音人的声调尽管大都很不标准,但是对音节中的/l/音位的变体发音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样,在音节连读时,前面音节对后面音节中的/l/音位的变体发音也没有出现显著的影响。但是,在音节内部,韵母的发音对声母[l]的影响很大,集中体现在与撮口呼和合口呼韵母相拼时,/l/音位变体的缺陷表现得尤其突出。

(四)第二次实验

为查找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笔者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先是让被试朗读合口呼和撮口呼韵母,然后让同属于舌尖中音的[t]、[t‘]、[n]分别单独出现,最后再与符合汉语普通话音系拼合规则的开口呼、合口呼、撮口呼、齐齿呼分别相拼并配以四声和轻声音变,而实验条件与第一次相同。此次实验语料详见附录三。

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的合口呼、撮口呼掌握得很差,[t]、[t‘]、[n]在单读时以及与开口呼、齐齿呼韵母相拼时都很清晰准确,但是与合口呼、撮口呼相拼就出现[l]与它们相拼时相似的状态,发音很不自然。所以,[l]与合口呼、撮口呼相拼时出现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留学生合口呼和撮口呼掌握得很差。

(五)访问被试

第二次实验结束后,笔者对被试进行了关于普通话/l/音位和撮口呼、合口呼习得体会的访谈。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的学习策略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大都不注意课外时间对标准发音示范材料的模仿。此外,他们一致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对这些音的发音要领的讲解和示范做得不够细致,指导学生练习的次数也很少,而且不注重对语音的复习。可见,他们对普通话中/l/音位变体的发音认知并不明确。

(六)原因探究

访谈结束后,笔者对发音人的缺陷成因做了大胆的推断:主要是受其母语的影响。如果对目的语中某一音位各个变体的发音认知不明确,又盲目地发这些音的话,难免出现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加上我们对语音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己又不注意模仿标准发音示范的音像制品,就导致了他们现在的语音缺陷。而笔者对其母语的研究印证了这个猜想。

在California英语[l]中,“单独发音时,声带振动,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的两侧流出口腔。”[2]在语流中主要有两种变体,“位于元音之前和元音之间时舌尖抬高,抵住上齿龈,舌身自然放松,口型呈扁平状,气流从舌的两侧流出口腔,发音很清晰;位于词尾或者辅音前面的时候,发音方式与前者有很大不同,舌尖与上齿龈接触的部位比前者要靠后,舌身中部向下凹陷,而舌身后部向上略微抬高,也就是所谓的‘软腭化’。”[3]这个变体的音质比较模糊。在汉语普通话中[l]在单独念的时候,标准的发音方式应该是这样的:“软腭带着小舌向后咽壁挺起,关闭鼻腔;舌尖卷起抵住上齿龈成阻(部位比[d][t]稍后),舌尖中部紧张收缩,舌两边放松,各留下一条缝隙,咧开嘴角,让颤动声带的气流和音波分别从舌尖的两边流出口外。”[4]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虽然同属于舌尖中阻音,但是发[l]的时候,舌尖与上齿龈接触的部位明显比[d]、[t]、[n]靠后,准确地说,发[l]时,舌尖接触的其实是上齿龈和硬腭前部的交界位置。为了做到这一点,舌头需要适度地向后缩,舌面的中部要向下凹陷。也只有这样,舌的两边才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不会因为舌两边跟唇角有接触而造成气流通过时受阻或出现摩擦。这才是真正标准的“边音”。边音是从发音语音学和生理语音学角度下的定义,是发音方法的一种。即“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的中间被阻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或者一边通过。”[3]在写作本文之前,笔者对昆明新东方英语学校的一位英语教师和云南电视台的一位播音员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分别是关于美式英语/l/音位各个变体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l/音位各个变体的标准发音,通过他们的阐述,发现了一个书本上没有的客观事实,即美语中[l]作为流音的一种,发音中舌身整体是游移不固定的,而在汉语普通话中,发[l]时舌身必须固定,这个音才能发得准。“流音是一种口腔中有一定程度阻碍但气流仍可自由流出的音。”[5]由此可见,被试汉语普通话[l]发音过松,主要源于其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七)第三次实验

为了更加准确地得出结论,笔者进行了第三次实验。让被试读了如下几个单词:“leaf、feeling、field、feel”,因为这几个单词包括了美式英语中/l/音位可能出现的所有位置,即元音前、元音之间、辅音前和词尾,能够体现出美式英语中/l/音位所有的变体。使用与上两次实验相同的分析方法,并参照上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被试中的黑人常用母语中/l/音位在元音之前和元音之间的变体来代替汉语普通话中的[l],而白种人和黄种人常用母语中/l/位于辅音前以及词尾的变体来替代,没有发现有人使用其他的变体来代替汉语普通话中的[l]。总结起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舌尖的中部呈松弛状态,舌身在发音的除阻阶段整置有所移动而不固定。而普通话中[l]无论单独发音还是在语流之中,舌尖中部都是紧张收缩的,舌身在除阻阶段是非常固定的。

三、教学原则和策略

(一)教学原则

1.首先,教师本身要对汉语普通话中的/l/音位的各个变体的标准发音有非常明确的认知。这是一个相关发音部位运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姿势。这个运动轨迹上的每一个点都有自己活动的一个特定范围,超越了特定范围,就会引起意义上的改变和听感上的不自然,所以这条轨迹本身就是一个由无数个有浮动范围的点形成的一个活动区间,而不是单纯的一条线。这个区间的最边缘的定点应该在什么位置,教师必须心中有数。

2.教师不仅要秉持严肃、认真、重视的态度,还要注意教学和习得之间的关系。要教会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方法,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并且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告知学生课外自学时可以使用那些质优量大的输入材料,从而更好地习得汉语。

3.注意因材施教。在对这一类语音缺陷进行矫正的时候,不能奢望所有的学习者都能顺利成功,要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的可能很快就能矫正,有的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有的甚至可能非常难以改正。教师要区别对待,实在改正不了的,可以不必强行改正。

(二)教学策略

1.针对白种人和黄种人的教学:由于California英语中/l/音位在辅音前和词尾的变体的发音方式与汉语普通话[l]的发音方式最接近,因而白种人和黄种人常常用这种变体替代汉语普通话中的[l],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他们的这种变体。另外,要格外注意舌身在除阻阶段的固定性以及舌尖中部的紧张收缩的特征,而舌身后部没有向上抬起,即没有软腭化的倾向,其他的过程和方式均不必做出改变。

2.针对黑种人的教学:黑种人往往习惯于用母语中处在元音之前和元音之间的/l/的变体来替代汉语普通话中的[l]。他们的发音尽管清晰,但是与普通话发音标准存在差距。对他们的教学重点也是在舌的运动上。要详细讲解舌的运动过程和运动中要达到的特定位置,并通过操练让其逐渐适应舌身整体向后缩,中间凹陷,舌尖中部紧张,除阻时固定舌身这一系列的发音习惯。

3.在汉语普通话的语流中,[l]与其他音素连读时并不涉及特定的变音规则,而只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协同发音作用,所以只要其他音素、声调的发音准确到位,音节整体以及[l]都不会有问题,所以在语流中的[l]的变体教学不必要单独进行,但是要保证其他音发得标准,因为毕竟汉语普通话音系是一个整体,整体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尤其是在互相拼合的时候。

四、结语

本次研究运用抽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访问法等比较了California成年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汉语普通话/l/音位各个变体的发音缺陷。经过抽样调查,最终选择了汉语水平比较高的学习者作为被试,是因为低水平的学习者汉语中介语语音系统尚未稳定,即仍在快速的发展阶段,所以如果让他们做被试很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而本次研究的对象基本不会再出现汉语语音方面大幅度的进步或后退的现象,因为他们当中大都不是跟同样的汉语教师学习的,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在实验前,笔者提出的假设是此三类学生的汉语普通话中的/l/音位各个变体的发音缺陷有异有同,而且这种现象可能与其种族有关。三次实验的控制变量都是年龄、性别、家乡、健康状况、学习年限、汉语HSK水平等,自变量都包括人种,第一次实验的因变量是被试汉语普通话/l/音位各个变体的发音缺陷,第二次实验的因变量是被试普通话合口呼、撮口呼以及[t]、[t‘]、[n]单读时还有与韵母相拼时表现出来的发音特点,第三次实验的因变量是学生发母语中的[l]时的发音特征。对语音缺陷的分析不能局限于表面现象,因为学习语言的实质是学习该语言底层的范畴、规则、关系、系统。考察语音缺陷,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缺陷放到它所属的那个系统中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会有第二次实验的设计。经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被试以及昆明新东方学校英语教师、云南省电视台播音员的访问,对多本语音学、音系学文献的查阅,最终证实了笔者最初的假设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即被试的普通话中的[l]的发音缺陷确实与人种有一定的关系。另外,被试的这些问题还跟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的忽视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关。最后笔者针对这种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了相应的符合各自实际的教学策略。

附录一:

调查问卷:

1.What is the Chinese phonetic level do you wantto achieve?

A.perfect and standard

B.not very standard but doesn’t affect communication

C.sometimes affects normal communication

D.indifferent

2.What are your purposes of learning Chinese?

本文为第七届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长沙,2015)入选论文,会务组专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特表谢忱。

参考文献:

[1]毛世桢,叶军.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汪文珍.英语语音[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Peter Ladefoged,Keith Johnson.A Course in Phonetics[M].Wadsworth,2011.

[4]张涵.播音主持语音发声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朱晓农.说流音[J].语言研究,2008,(4).

[6]孔江平,胡炜,傅民魁,周彦恒.(Kong,J.P.,Hu,W.,Fu,M.K.,Zhou,Y.H.).成人骨性Ⅲ类错[J].北京: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8.

[7]邢星星.零起点美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普通话是现在国家大力宣扬的标准性中国语言,它能使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人民更好地进行沟通,从根本上使我们国家形成一个总体,促进经济、文化和各方面的发展。普通话水平的高低更是成为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上岗条件和师范生、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条件。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不光是要会说普通话,还要能说,说得得体、恰当。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必要性入手,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一)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将会接触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比如面向社会最广大群众的公共服务行业,如商业、铁路、民航、航运、交警、公共汽车、出租车、邮电、银行、保险、医院、旅游场所、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等,均是普通话语言环境的重要领域,普通话的使用是工作中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增进彼此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就业时,如果能将普通话应用自如,将会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占有优势。

(二)便于沟通交流

中国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南下轻工业,北上重工业,西部支援,东部淘金,人群各种各样,方言形形,如果不会说普通话,简直寸步难行,金口难开。如果坚持说普通话,你会发现普通话越说越标准。在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时,对方听得更清楚,意思表达更准确,不易产生歧义。

(三)更能体现个人修养

中华民族的语言非常丰富,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共同语言库中的精华部分,它不但是由中华民族和各个民族的共同语言组成,吸纳了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的语言的精华部分,甚至还吸纳了外国的词汇,并且根据外来的语言的意义产生了新的词汇。学好普通话,不但能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大大加强,而且扩大了个人的知识面,体现了个人修养。近几年来,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逐步提高,因为普通话更能体现公务活动的庄重性,所以许多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广播电视里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普通话说得好不好,都常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可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以有力地提升个人外在形象,表现出个人美好的形象和优雅的气质,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公众形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语言情况复杂

各高职院校生源遍布全国,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各地方言情况差异较大,以湖南为例,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查证,方言多达9种,语音面貌差别很大。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情况参差不齐,导致在日常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难度很大,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不重视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

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普通话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他们甚至觉得学好英语比学好普通话更重要。在学校里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要过的专业证书已经够多了,普通话“不学也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兴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上有要求,课外无所谓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普通话,可一下课就忘了,不管是教师和学生讲话,还是学生之间聊天,方言土语,语言不规范等现象就出来了。语言的学习需要好的环境,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好的语言习惯。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去营造的。

(四)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的力度不够

抓语言多,抓文字少,比如活动的安排更多偏重于普及普通话宣传教育而对用字规范化教育尚显不足。

三、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高职生对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认识

对于认为学“普通话无用”、“不学也会”的观点,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将学习使用普通话的作用、意义、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介绍,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说明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如果学生们意识到,普通话不达标会影响今后的就业,普通话不标准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他们自然会重视普通话的学习,自觉地进行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训练。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可随着年龄增大,再加上自身的语言天赋较差,有较重的方音,因此羞于开口,怕自己说不好被同学讽刺、笑话。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在生活中更不敢练习,所以便干脆“方言到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来把握课堂气氛,调整授课进度,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粗至细的原则,如果学习材料远远超出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这样的挑战就失去了乐趣,而只是让人感到丧气和痛苦,材料不恰当,破坏了学习者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最糟糕的事情。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鼓励学生敢说普通话,让学生情绪饱满和信心十足地去学习普通话,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进行教材建设,根据高职专业特点编写普通话教材

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是“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某类专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普通话课程在高校可能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在高职院校,应该成为一门基础技能训练课。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围绕专业技能训练而展开。这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在各自职业领域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要在明确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定位的基础上,突出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与针对性。 转贴于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普通话课程时,通常会自行选择本省语委编写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这类书是专门针对普通话测试的编写的,偏重于语音的基础训练,对口语表达综合能力方面的训练相对较薄弱,更谈不上与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学生固然可以通过此类教材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但高职院校的普通话口语课程不是专为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而设置的,因无专业特色,学生学起来缺少职业性和针对性,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有理想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既要包括普通话语音的基础训练,又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编写案例进行实训,比如文秘专业的教材可以选择办公室内与领导、同事的场景对话,或是在接听电话时的口语表达;法律专业的教材可以编写模拟法庭的案例。总之,就是要将普通话的基础训练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编写对学生更有用处的指导用书。

(三)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提高高职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1.分专业开设普通话训练课,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了普通话训练这一课程,进行专门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情景模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设置职业场景,结合角色扮演,不但训练了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还对专业技能进行了实训。比如文秘专业,可以设计一个领导来电交待工作的场景,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领导和秘书,这个模拟一方面要求双方普通话发音标准,语速语调恰当,同时对秘书人员应具备的语言组织能力、办事能力、礼仪礼节进行了实训。另外,故事接龙也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由老师先说一段故事的开头,交待故事的背景、人物和开头,然后让学生接着往下编,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很喜欢参与这样的游戏,这样,师生都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参与者,学生受到学习基础或所处方言区的影响,普通话的水平会有差异,甚至可能两极分化较大,因此,老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为提高效率,可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也益于在课后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2.以语文课为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除了专门的普通话训练课以外,语文教学也是进行普通话训练的主要课堂,对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听、说、读、写四合一的,全方位的语言练习。因此,国家语委要求语文老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甲水平方能上岗。学校应要求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使用普通话,板书字迹应工整清晰,写规范的汉字;将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贯串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作业中要有字、词、句练习及背诵、写作等内容,不论对何种语文作业的批改,教师都要在字、词、句或语法方面作出正确要求,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辅导,让语文课成为学校普及普通话的主要阵地。与此同时,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在上课、板书、教案、作业、试卷、评语等教学活动中,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四)丰富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学习语言,要有好的语言环境,需要天天听,天天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坚持使用普通话,不能上课“普通”下课“方言”,更不能只要求学生不要求自己,要身先垂范作表率。其次,通过课外训练,辅助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一是以宿舍为单位,成立普通话学习互助组,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纠正对方的语音错误,让使用普通话交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二是借助学生社团。学校有许多社团,它们多多少少均会与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发生联系,比如演讲社团,是对普通话语音语调、文字使用的综合性演练;合唱团,可以练习普通话的发声和用气;话剧社,不但能够学习发音,还要求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艺术表演,更加考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其他的还有书法社、文学社等等社团,他们的活动都与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训息息相关。通过社团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他们影响带动众更多的学生讲好普通话。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演讲、征文、诗朗诵、讲故事、编小报、找错别字等系列活动。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们自觉地进行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令.对高职普通话口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5):19-20.

[2]袁钟瑞.关于城市普及普通话问题[EB/OL].asyywz.gov.cn/next.asp?lsh=1119.

[3]梁焰.提高高职普通话教学效果的“四法”[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9):23-25.

[4]江倩.浅议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J].才智,2009,(30):210.

[5]左晓丽.浅谈五年制高职学校普通话教学[J].科学教育,2009,(4):18-19.

篇9

—、节奏美

当今广播节目的类别无外乎三类:新闻、娱乐以及社会服务。而新闻又是重中之重。广播新闻可以细分语言新闻、录音报道、实况广播。

广播声音是由语言、音乐和音响组成。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广播新闻的最基本的符号。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它富有感染力,可陶冶性情,带来审美愉悦感。音响是广播中除了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包括新闻现场采录到的所有的声音。

声音带来的听觉冲击力是“触耳可及”的。由于声音与人的感官的自然接受状态同步,因而广播比印刷媒体更有恒久的发展前景。播音使用的有声语言,除了语音顺序外,还有一个节奏的存在。是附着在语音上的超音段成分,就是横跨一个音节或词、一个短语或句子的语言成分的声调、语调等。这个成分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流中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表现,是播音节奏的存在形式。节奏有激发调节、强化表现和引导定向的功能,让传者的心理节奏通过语言的外部技巧与受者沟通并产生共鸣,使广播的播出效果最大化。

人的听觉是人占有外部世界的天然方式之一。广播新闻也由于人声语言(机器语音则无)的特有的指向型而富于动感和节奏,这时信息播出是一种送达,是顺畅的,接收方式是最自然,最轻松的。因而广播依然凭着这一特性而拥有自己的独特生命另。

二、音韵美

掌握和运用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能力。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有的美学特征。中华民族的汉语言作为音调语言的杰出代表,更是集中了语言音韵美之精华。

汉语语音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首先,由于元音和清声母的优势,汉语听觉感觉是清脆响亮的;其次,它的声调的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使得语言富有乐感。再有,汉语的双音节化、轻重格式、轻声、儿化,以及押韵、对比、叠韵的运用,造成了特有的汉语音节韵律美,使表情达意作用更加准确丰富。

纯正的普通话是非常优美动听的。广播新闻的最后者一一播音员(或主持人)使用的是准确清晰、圆润动听、富于变化的普通话,自然带有普通话语音特有的美感。他们较好地掌握了普通话语音知识,懂得其语法规范,并将口语化特点柔入其中,使语言跳脱自如、形式活泼。另外,新闻播音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说话,它有自己独有的一套艺术创作技巧和规律,好的新闻播音,无论是消息、通讯和评论,经过声音再创作后,在听觉感受上有独特的审美趣味,能感受到强烈的新闻持质和语音音韵之美。

 三、情境美

新闻作为广播节目的一种,它的播出一定会与某个社会人群发生关系,由于情感的牵递,传者送达信息的同时也送达了某种情感关注,受者会有所感应。受者对节目产生期待,传者也会增强播讲的愿望,两者之间产生交流和互动,建立信任感。

声音可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作用,受者可以凭借声音产生出认同心理或逆反心理。它还可以唤起人们过往的听觉经历,引起联想,这些联想大大增加了广播的表现力。往往富有想象力的人比较金听广播,他们的性情也比较怀旧和古典。由于广播的声音介质的单纯、隐蔽和神秘性,这种情感交流会很深刻、很长久。通常许多听众会长期地追随和喜爱广播里的某个主持人,而很难长时间追随和喜爱某个电视播音员,这便是声音这个介质特性造成的。

这种以传受者之间的情感为纽带的令人回味的情境美的确有着非凡的艺术感染力,而想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播音员主持人付出不懈的努力,必须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技巧两方面都达到一定的高度方可企及。

例如,播音界的巨擘齐越先生播出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听后写信给他,赞扬道:“你的播音既把我在文章中表达出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又把我想表达而没有表达山A感情也克分地表达出来了。”

四、通俗美

广播造就的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声音世界,因而,它比起电视来有更多的空间灵活性。广播的普及,让因文化程度而被印刷媒体隔绝了的人群共享信息。综合性的广播新闻,永远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目标的。就地方综合性的广播新闻来说,接近性、通俗性永远是首位的,除了重大的国内外新闻之外。运用明白晓畅的口语去播出新闻,雅俗咸宜,群众性强,这样,即使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群体收听起来也不影响信息的接受。

从新闻写作上看,为耳朵而写是广播新闻的写作规律,报纸是为眼睛而写。听众没有读者那种听不明白就重读一遍的奢侈机会。必须用简洁、明快、果断、生动的语句把思想迅速地表达出来,目的是让普通人听懂,不用细想就迅速明白,因为听众往往在注意力并不十分集中的状态中收听广播新闻,受众如果听不清楚,那么传者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广播新闻语言要求的简明、晓杨、朴素明显表现出不同于文字和视觉新闻的通俗美。

篇10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1信息传播中的中国广播的现状

信息时代,广播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进入21世纪,在新兴媒体电视和网络的冲击下,中国广播经历了历史低点,随后迅速反弹,在多种媒体共同传播信息的方式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重新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

11广播传播新闻信息快捷高效

广播具有灵活性优势,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节目进程的掌控者,这使得广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优势,可以随时随地插播即时新闻。由于无需画面配合,广播的快捷性优势高于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同时,广播新闻还具有海量资讯优势,可以融合网络、电视、纸媒等新闻内容,既可以关注播报重大消息,又可以兼顾地方性民生新闻,其灵活性在新闻资讯选择方面尤为突出,传播重大突发性新闻高效快捷。

12广播服务类信息全方位便民

进入全民驾驶员时代,城市路面状况频出,紧随其后地方通广播出现,即时的路况信息良好的缓解了这种状况,并逐步成为驾驶员路面上的伴侣;情感服务节目如《叶文有话要说》、《晓声长谈》等服务普通人解决生活情感困惑,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从人与人的传统单向信息传播模式转变为一人倾诉全民支招的传播模式,有效满足了“高压力时代”情感交互的需要。

13广播娱乐信息缓解社会情绪

紧张的城市生活需要娱乐,广播传递娱乐信息无需特定的场合与时间,只要不在从事脑力劳动,娱乐信息可以通过伴随性能极强的广播随时传递,满足人们对快乐的需求。

14广播音乐节目传播信息舒缓心灵

广播音乐节目伴随主持人的解读和串联,使一个人听歌的个人行为变成了“我们陪你听歌”,使城市中一个个孤单的心灵在广播的歌声中得到陪伴。

强大的伴随性使广播在信息传播中独具优势,许多工种如出租车驾驶员、城市农民工、农民、工厂工人、零售业等体力劳动群体成为广播的忠实拥趸,有些听众甚至是从早至晚收听广播。这既是广播发展的良好见证又为广播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在体力劳动群体中广受爱戴,体力劳动者多是中、下层劳动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如果广播能够传递更多高含金量的文化知识信息,无疑将为全民素质提高作出巨大贡献。

2信息传播中广播面对的问题

21内容趋向低俗化

各级广播电台虽然属于事业单位,却一直在面对市场化的管理。我国各级广电部门目前的状况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制度因素使得广播节目不得不迎合市场需要,传统的说教型广播节目内容含金量高,但因为形势古板不再受到欢迎,通俗易懂迎合大众口味的娱乐节目逐渐流行并占据主流,其中,一些非精工制作的娱乐节目开始以涉黄的“球”为卖点以期赢得良好收听率和广告收益,还有一些广播脱口秀节目以男女主持人打情骂俏为卖点,不好的风气甚嚣尘上,尤其在部分的市级以下电台尤为明显,这些都降低了广播信息的正能量效应。

22缺乏知识类信息是许多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部分广播节目信息内容空洞,过耳就忘,知识内容含量少。作为以速度和伴随力取胜的广播媒体,70%以上不断改版的广播节目正是以最前沿的概念和词汇武装自己,以达到时刻保持最新的面貌,避免受众因听觉疲惫而换台,但无论怎样改版,“内容为王”是不变的真理。一些不断进行改版的广播节目之所以不能做“万年青”,其原因就在于内容不夯实,传播的有价值信息少,而一些经典的广播节目无需改版就能获得良好的收听率,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容充实,高价值量的信息才能和良好节目形势相得益彰,使广播不仅好听而且耐听。目前许多地方台之所以要以“路面惊喜大奖”、“视频摄像头送奖”等方式才能吸引听众锁定收听,其原因就在于广播节目内容不够充实,不够耐听。

23许多电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搞特色播音,地方口音和方言被强化作为播音和主持的特色地方口音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鲜元素,可是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些地方台节目为抬高收听率对地方口音进行夸张和强调,使得方言成为增加笑料的笑柄,这类广播播音方式外衣下试图掩盖的是节目内容不足的劣势,虽迎合了部分听众,但丑化了地方文化,同时更误导了广播受众。

24播音错误频出

很多播音员的普通话水平未达到国家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标准,造成播音时错别字出现频次高,严重降低了广播新闻的严肃性。

25假新闻频出

对消息来源把关不严谨导致假新闻频出,尤其是一些来源于网络的即时新闻信息,广播媒体为了第一时间播出往往忽略了对事件真假的把关,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

3如何发挥广播的正能量效应

31国家出台政策和引导措施,支持广播播出形成监督机制,对节目内容信息量加以规范,对涉黄球脱口秀节目坚决取缔广播电台“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负盈亏”的现存状况让广播节目更加市场化,这为广播发展创造了机遇,但市场需要政府的引导,尤其是作为党政喉舌、承载着文化传承责任的广播媒体,在这一问题上,国家“有形的手”必须给予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以引导,对每档节目的信息量进行规范,出台频率文化节目数量播出指标,使每一档播出的节目都承载着丰富的信息。

32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形成激励学习机制

我国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地市级以下广播电台,多数为半路出家的非广电专业毕业生。数据显示,虽然国家每年培养的广播电视相关专业毕业生很多,但大多数人会选择省级以上电台工作,即使有一部分毕业生先选择在市级以下广播电台,未来也有很大跳槽的几率。另外,我国广电系统的事业编制紧缩,专业院校毕业生想要以正式员工的身份留在地市级以下广播电台,能得到正式编制的几率也不大,因此,国内许多电台面临着缺人才却不缺人的现象。实践证明,专业知识是基础,由于节目创新需要最前沿知识的掌握,对广播专业知识的储备、积累、更新、交流和后续的继续学习对于电台工作人员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在电台节目常换常新,播音主持人却只能“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疲劳作业模式下,不仅要满足听众视觉上的需求,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更需要下苦功夫,提高播音员的综合素养。因此,对业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应从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和组织培训两方面入手。业务人员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采用听、读、写等多种方式,通过搜集国内外同类节目的最新发展状况,总结他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作为广播电台要鼓励、支持从业人员发表学术性论文,参加行业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为其提供培训、公派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在制度上形成支持学习的机制。只有在不断学习充实的基础上,广播人才能牢固树立“信息为王”、“节目为王”的传播意识,正能量才能通过广播节目得以传播宏扬。

33坚持普通话标准音,注意情声结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语言不同,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必须在广播播音中得到坚持,尤其是新闻节目。当然地方方言作为特色出现在广播节目中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如果是以方言为噱头,为了增加收听率甚至对方言加以丑化则实为不该,因为其起不到弘扬地方文化正能量的作用;另外,“千台一声”已经成为各级广播电台的通病,许多电台主持人男不阳刚,女不阴柔,说话不经心,播音主持的基本功“情声结合”被弱化,情既不发于心,自然不能与声音很好的结合,对播音主持任务的熟练掌握让部分电台主持人忽视了时刻保持“用心说话”。因此,广播主持人应注意语言的亲切感,发自肺腑地情声结合,发挥广播的声音感染力,真正做到“以声传情”,与听众产生互动与共鸣。让广播更具亲和力,贴近现实,贴近听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