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2 09:19: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篇1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门工具学科,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1],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医药医学领域亦是如此。本文根据本校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具有中医特色的流行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中医院校学生都以学习中医知识为主,认为流行病学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因此在学习时对课程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不会主动去学习,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几次大的流感病毒蔓延,包括我国在内,都导致全球范围的大流行,其中让人最为惊讶的是在此次流行中很多医务人员都被感染了[2],这足以说明了我们医生流行病学知识的匮乏。针对该现象,我们的应该从教学本身出发,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目前,我们对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总论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主要介绍几种流行病学方法,比如: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实验研究。在以后的授课中可以采用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出相应的流行病学方法,并且通过经典事件的分析学习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实施步骤。在讲授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引用比较经典的吸烟与肺癌的研究;在讲授横断面研究时,可以结合相应的现况调查(大学生网络生活知晓度调查)进行学习等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其次,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上课内容及课时的限制

涵盖各种专业和层次,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讲授的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及需求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授课方案[3]。比如:流行病学做为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学时一般安排较多,教师应重点讲授不同方法的理论思想、特点、实施步骤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多安排案例分析讨论课,及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事件中。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科,在课时比较少的情况下讲授应做到重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流行病学在科研中的应用思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以后工作中应用流行病学的科研思路、研究内容和具体方法。

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流行病学作为一种方法学科,在教学中应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注重讲解基本概念、不同方法基本思想等;而实践教学则注重各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但目前的教育是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讲解,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不会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解决,比如:进行最简单的社会调查,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开展实施;临床上遇到比较罕见的疾病,不知道怎样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去查找病因,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整个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本身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两种形式来完成:一是选取医学中经典案例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事件相结合,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二是现场实践,现场实践是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4]。为了完成流行病学实践教学任务,学校和教师要做好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组织学生实地开展如个案调查、小规模的现况研究和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生态学研究等现场实践教学环节。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流行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多采用试卷形式进行考核,但单纯通过一份试卷很难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5]。所以我们应在考核方式上做相应的调整。整个考试可以分为两个环节:试卷基本知识点识记和具体方法应用。试卷内容应包含本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还包括对经典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考核内容教师可以提供多个研究题目,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写出相应流行病学设计方案(研究目的、方法、步骤、结果、偏倚的控制等等)。通过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医学问题的实际能力。

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为临床、护理、检验、药学等各研究部门服务的一门工具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流行病学的带课教师,应在不断学习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正确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13.

[2] 陈新林,徐谦,郎建英,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研究,2013,4(15):360- 361.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42-02

长学制高等医学教育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研究生教育性质的高层次本科生教育,目的是造就出一批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且作为一门群体科学,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学服务三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而《流行病学实验课》在理解和掌握流行病学理论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和探索适合于长学制医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长学制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课程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是采用对实习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教学方法;而实例―讨论教学模式是讨论法与实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具体的应用实例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适合于长学制医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探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对长学制医学生《流行病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一、方法

1.调查对象。在我校03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的所有同学共68人、在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班的所有同学共31人作为调查对象。

2.教学方法。对5年制医学生采用常规的理论课和对实习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教学方法。对7年制医学生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法[3]:(1)针对每一次相应的理论课内容,由教师选择近年发表的中文或英文医学期刊中涉及到人群研究设计的研究论文作为实例。(2)结合每次实验课实例的研究设计,复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如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和筛查和诊断试验的评价等。(3)对实例进行讨论分析:①教师启发、引导和组织学生;②学生分组讨论,对实例的研究设计、具体实施方法、资料分析以及讨论和结论进行讨论和质疑。(4)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综合。(5)归纳总结出适合于理论课各部分的研究实例,编写适合于长学制医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

3.问卷调查方法。本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研究对象采用匿名填写问卷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对流行病学实验课和本次采用的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的收获大小、本次采用的实例―讨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和意见,以及本学科方法对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帮助。

二、结果

1.调查应答情况。本研究分别调查5年制和长学制学生68人和31人,5年制和长学制学生应答人数分别为61人和30人,应答率为90%和97%。

2.对《流行病学》实验课和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90%的长学制医学生和67.2%的5年制医学生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86.7%的长学制医学生和85.2%的5年制医学生喜欢流行病学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

3.采用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收获。6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仅有1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而5年制医学生的这个比例分别为50.8%、59.0%和11.5%。

4.预计本学科方法对将来工作的帮助。有40%(12/3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本学科方法对将来的工作有帮助,且帮助很大,另有40%(12/30)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本学科方法对将来的工作虽有帮助,但帮助一般。而5年制医学生的这个比例分别为50.8%(31/61)和26.2%(16/61),结果见表3。

5.采用实例―讨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被调查的长学制医学生中,仅有13人对本次采用的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26.7%的长学制医学生认为本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课课时不足。

三、讨论

本研究针对传统的《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采用对实习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的缺点,首次尝试对长学制医学生的《流行病学》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实例教学与讨论有机结合,学生可直接参与到流行病学的实验课中,从而加深其对流行病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相比,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和每次讲授的理论课有密切关系的研究实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使学生对每种不同的研究实例从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的选取、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分析、讨论部分的对比分析等不同内容,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2]。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90%的长学制医学生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86.7%的长学制医学生喜欢流行病学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和5年制医学生相比,长学制学生中不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以及不喜欢流行病学验课采用实例―讨论教学模式的人数及比例较少,表明绝大部分长学制医学生喜欢上流行病学实验课以及对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以后的《流行病学》实验课中,应逐步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对实习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长学制和5年制的医学生均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上《流行病学》实验课,容易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且便于记忆,并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比较自由、灵活、互动,可以调动学生和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对每次的内容采用实例来进行具体评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但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性,这可能与各种不同的人群研究设计在学术论文撰写中均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学生很难突破这一模式有关。

大部分长学制和5年制医学生认为,流行病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各种研究设计方法对将来的工作有帮助,尤其是对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来说会有很大帮助。长学制学生毕业后,很多人除了从事临床工作,会同时从事科研工作,而开展临床研究离不开《流行病学》课程学到的人群研究设计,而实验课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恰恰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并参与实例讨论,掌握各种研究设计的要点和方法,以及在开展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流行病学》理论课的学习和实习课的实例讨论分析,将全面掌握流行病学的各种研究设计,为今后开展临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有10%的医学生不知道流行病学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是否有帮助,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医学生在学习《流行病学》课程时,是在未真正接触临床和开展科研工作阶段。实际上,大学现在每年有两批业余科研和暑期科研在招募本科生参与科研,因此,建议对人群研究感兴趣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或暑期,参与到开展人群研究的老师的课题中,尽早接触和了解人群科研设计,把所学到的流行病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科研工作中。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采用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授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时不足,无法在课堂上利用充足的时间来展开实例讨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总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实验课的学时数仅为4学时。而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课程,如果仅有理论课的讲授,再加上几学时的实习课的计算分析,根本无法满足课程的需要。因此,目前实验课的学时数不足,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流行病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本调查结果也提示,在学校医科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修订时,应考虑增加《流行病学》课程尤其是实验课的学时数。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实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过的《流行病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合作,使医学生在校时就初步具备了将来工作必备的素养、能力和心理素质。

总之,实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在长学制医学生《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篇3

2预防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内容需求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8位专家,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名,流行病学专家2名,疾病预防控制专家4名,均具有高级职称。对所有问卷进行汇总后,再次征求专家意见,所有专家共同认可的预防医学本科生应掌握的流行病学实践技能概括为5个方面: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现场生物标本采集、现场消毒技术和流行病学数据收集与分析。

3教学计划制定根据预防医学本科生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需求结果分析,流行病学教学重点为流行病学方法,强调基本公共卫生技能的训练,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主。笔者等针对性的修订教学计划,将流行病学教学分为理论讲授(54学时)、分组讲习(32学时)和现场实践(24学时)3部分。

1转变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新时期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基本前提

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公共卫生形势,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3],明确提出医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要适应新时期我国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的需求。据此将流行病学的教学目标制定为:通过课堂讲授、课间实习及毕业实习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悉疾病预防控制中流行病学基本技能;了解常见疾病的人群防治策略和措施。通过流行病学教学推动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的提高。

2加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4]

目前,制约我国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合格专业人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了下列几条合格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5]:首先,发生疾病暴发或紧急卫生事件时,要具备独立组织开展较复杂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第二,公共卫生措施评价,制定现场卫生防病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能力;第三,具备对疾病监测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第四,向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与新闻媒介和大众沟通、交流能力;第五,信息收集、核实诊断、分析和利用能力;第六,项目的申请、计划、实施和管理的能力;第七,撰写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演讲的能力;第八,培训和技术指导能力。如上所述,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体系在上述8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对现场防病组织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培养缺乏,通过本次教学改革,笔者等设计了4个相互促进和联系的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第一,通过大课理论讲授培养学生流行病学基本的理论和原理。第二,采用小组讲习的形式,组织学生针对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开展讨论,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方法学基本指标和概念,突出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应用能力。第三,设置流行病学现场实践课程,训练学生流行病学基本技能的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公共卫生实践问题的能力。第四,将科室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开设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实践,选择合适的课题,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设计并实施,培养学生调查设计、资料收集和沟通交流能力[6]。通过上述4个方面的教学,使预防医学本科学生基本具备了开展公共卫生实践工作的能力。

篇4

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变促使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部分经典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与消灭的同时一些快要消失的传染病出现了死灰复燃现象,另外新的病原体、传染病仍层出不穷[1]。SARS、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反映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时刻受传染病的威胁。就目前而言,我国医务工作者普遍存在着传染病知识匮乏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给予预防医学教育高度的重视,尤其应认真、全面反思其主干课程《流行病学》当中的传染病、流行病的教育问题[2]。为了进一步促进预防医学专业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完善,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当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合实际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给传染病流行病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了某综合性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2014级本科生作为研究调查对象。

1.2研究内容

调查分析该校预防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满意率。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对传染病发生、传播和流行过程等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对疫苗及计划免疫等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等预防控制知识的掌握这三个部分,其方法可分成概念与具体内容、理论、实践应用三个方面[3];后者包括对传染病流行病授课方法、考评模式、实验教学的满意度。

1.3研究方法

将统一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完成。学生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教学的满意率分成两部分来完成,前一部分调查问卷问卷需在规定的地点和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填写,后一部分调查问卷在发放后无时间、地点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安排自行完成。

1.4资料统计与处理

在使用Epidata 3.2软件独立双录入数据并完成一致性比对纠错之后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转入的数据库。假设检验中应用秩和检验。

2.结果

第一部分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份;第二部分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

2.1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

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对总分是100分,平均分数为75.9分。其中低于60分的学生为7人,所占比例是6.1%;60-80分的学生为80人,所占比例是69.6%;高于80分的学生为28人,所占比例是24.3%。经正态性检验后结果为负偏态分布。

2.1.1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三个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当中,基本原理方法所占分数为40分,计划和免疫所占分数为30分,预防与控制所占分数为30分。其中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包括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流行过程;计划免疫包括疫苗、免疫等相关知识;控制预防包括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策略。结果显示学生在基本原理与方法、控制与预防知识的掌握上差别不大(P>0.05),但对计划与免疫知识的掌握显著好于其他两个部分(P

表1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三个部分的掌握情况统计(n,%)

得分率基本原理与方法计划与免疫控制与预防

60-80分94(81.7)77(67.0)69(60.0)

>80分3(2.6)29(25.2)8(7.0)

总计115(100.0)115(100.0)115(100.0)

2.1.2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三个方面方法的掌握情况分析

如表2,经秩和检验后得出学生对概念与具体内容的记忆能力最好,其次为实践应用能力,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最差(P

表2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三个方面方法的掌握情况(n,%)

得分率概念与具体内容理论实践应用

60-80分25(21.7)16(13.9)51(44.4)

>80分84(73.1)3(2.6)59(51.3)

总计115(100.0)115(100.0)115(100.0)

2.2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满意率

如表3所示,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授课方法、考评模式、实验教学的满意率分别为96.4%、85.4%和93.9%,其中考评模式的满意率显著低于授课方法与实验教学的满意率(P

表3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满意率统计(n=82,%)

考察项目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

授课方法40(48.8)39(47.6)3(3.6)96.4

篇5

[关键词] 流行病学 科研设计

健康网讯:

俞蕙 朱启 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师在临床研究和医疗的实践中,将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从患者个体的临床诊治扩大到患者群体特性的研究,以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规律。它是一门科学的方法学。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及其患病的群体,这与实验医学的动物实验或生化、病理、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不同,也与传统的流行病学有所区别。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各种危险因素,以认清疾病的发病本质和得到明确诊断,并为防治提供依据;探索新的诊断性试验和方法,以提高诊断水平;开展试验治疗研究,以发现和评价有益或无益的治疗措施或药物,从而提高治疗水平;研究疾病的自然病史和某些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等。 临床资料的来源是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检查的结果。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和诊治的质量。由于受资料质量的限制,制约了临床医学的研究水平,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临床科研产生质的飞跃,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就是根据临床医学研究中所选择的课题进行科学的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 (一)设计:(1)首先要正确选择研究课题。(2)根据课题性质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例如病因学、治疗学及预防性试验研究,最佳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次为队列对照研究,回顾性因果研究则宜用病例-对照研究。诊断性试验研究必须应用金标准作比较研究设计,无对照组的研究以及叙述性的研究一般是不可取的,其科学论证强度差。(3)研究对象的正确诊断,制订具体的纳入和排除标准。(4)样本含量的大小要合适,防止样本太小,试验结果不说明问题,样本太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5)防止或识别各种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例如采取随机分组、盲法治疗和分析以及分层分析等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6)正确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 (二)测量:(1)疾病的发生频数可用发病率、患病率,疾病的后果可用病死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2)诊断试验方法要有敏感度、特异度的指标。(3)治疗或干预措施可呈现有效或无效反应,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类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等。这些变化值可以采用各种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进行衡量。 (三)评价:(1)临床各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2)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应用金标准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预检值、似然比。(3)治疗性试验结果的利弊评价。(4)疾病病因、因果关系以及某些患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5)疾病的预后的评价。(6)卫生经济学的评价: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率分析。例如,对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有对照、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是防治效果考核中极其重要的原则。目前发表的许多医学杂志的论著中没有设立对照组。如某研究用中药方法治疗小儿乙型肝炎的疗效报道,其中治愈53%、基本治愈28%、好转14%,总有效率 95%。这样的结果不能使人感到可信,因为急性肝炎有90%是可以自愈的,仅少数演变为慢性肝炎,而慢性肝炎也会自行缓解或复发,不设对照组,就很难判断此缓解是由于药物作用还是本身自然病程的发展规律。同时该文章疗效评定选用的临床标准,无一例使用病理改变标准,而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缓解与病理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要使结果可信,必须设立对照组,选用较为可靠的客观指标评定疗效。随机化原则是另一主要的原则。真正的随机化是使观察组和对照组除观察因素外,其他因素在两组中的分布基本上做到均衡一致,即存在可比性。下述的方法并非真正的随机化。一种是丢钱币的方法,一方面由于出现正反面的机会并不均等,主要是不能书面写下来,不能复制,不能进行检查。另一种是根据日历,单日进来的患者进A组,双日进来的患者进B组。医生和患者都易发现规律,从而人为地推测分组情况,从而改变次序。真正的随机化应符合:(1)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患者应该进入哪一组。(2)医生和患者不能从上一个患者已经进入的组别来推测下一个患者会进入哪一组。(3)患者进入试验的顺序是通过数学方法求出来的,并在试验开始前已用文字写好,在执行过程中可进行核对,并可被他人复制。 药物临床研究规范化是临床科研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要方面。对于新药进入临床试验,进入临床验证应按要求分为3个阶段。第1期是小规模临床试验。一般采用志愿者作有关药物耐受性、安全性以及有效的给药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找出安全有效的剂量及给药途径、疗程及副作用。第2期为正式临床验证阶段。初期用随机对照观察,评价防治药物的真实效果,同时进一步了解其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后期要求在3个以上的验证单位同时扩大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第3期即为推广应用,特别注意其安全性的考察。临床流行病学要求在分析评价药物是否有效时参照以下几点原则:(1)患者是否为真正随机分配接受药物措施的试验,而不是书面上的随机,更不能将随意分配误当随机分配。(2)是否观察和报告了全部的临床有关结果。包括有效的和无效的,有益的和无益的作用。在判断这些结果时盲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排除衡量性偏倚,确保结果判断的重复性和真实性。(3)被研究的对象是否明确。描述纳入和排除标准,临床的各种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疾病的类型和病情的轻重等。(4)是否考虑了统计学和临床上的重要意义。临床意义主要是看药物的效果,效果愈大临床意义愈大。统计学的意义是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是否为来自药物治疗的真正效应。如统计学表示的P<0.05,即临床上发现的这种效果差异有5%的机会是来自偶然的机遇,而由药物治疗引起的真正效应为95%。统计学分析的差异

显著性意义并不涉及疗效差异的大小程度。(5)药物治疗措施是否确实可行。如有关药物治疗除应有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外,还应详述具体的措施等。(6)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要求未完成规定治疗而中途丢失的病例不应超过总观察数的10%。一旦病例失访或退出超过20%,则全部结果将有很大可能失去真实性,临床意义及价值必将遭到严重影响,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临床医生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对制定临床科研设计和具体实施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对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临床流行病学已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上海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在国际临床流行病工作网(INCLEN)支持下,建立起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并编写供临床医生和研究生阅读的临床流行病学教材。某些省市医学会及卫生局已把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住院医生晋升主治医生的必修课程。 中华儿科杂志

篇6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主要针对的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等的影响,大脑功能受到干扰,出现认知、情感、意识及行为等异常障碍的现象[1]。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神障碍已经成为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焦点。 上世纪90年代初便有一系列关于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研究[2]。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困难重重,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超过了心血管、癌症等高发病。且精神障碍占所有由疾病和伤害导致的伤残及生产力丧失的比例将上升至25%[3]。Gelder认为,单一的住院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患者增长的需求,而且长期住院对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及病情已经好转的患者来说,会影响其整体机体协调及恢复状况[4]。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整体研究概况进行分析总结,为精神障碍疾病的预防及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给政府及卫生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1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近期研究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发展根据美国Dohrenwend被分为3阶段[5]。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二战前,主要任务及目标位整理分析临床档案资料及数据,但由于临床病例的特殊及有限性,使得所得人群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阶段是二战后直到80年代初,主要是通过对社区所调查的样本进行等级评定,但样本是调查对象自我评定的心理测量量表,这种方法只是对调查对象精神心理的一个维度进行登记评定,并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精神障碍。上述方法从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争论,如灵敏度、条目偏倚、症状覆盖范围的限制等方面。第3阶段是80年代初至今,随着方法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诊断工具及分类方法出现,例如80年代出现了可供非精神专业的调查员使用的专业诊断访谈方法,如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设计的《诊断用会谈提纲》(Diagnostic Interview Schedule, DIS)[5]最先用于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ECA)研究项目中。在DIS基础上,陆续编制出其他诊断访谈工具,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CIDI)[6]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

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虽起步较晚,但通过不断的交流合作,现在也位列世界潮流。我国流行病学的发展史也可划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此期间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是线索调查方法,即筛查出对象后,直接由精神科医生对其进行诊断,或者挨门逐户的普查。第2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此时的流行病学调查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筛查和诊断工具,并采用了抽样技术进行调查。第3阶段是本世纪初至今,采用ICD-10、DSM-Ⅳ为诊断标准,使用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IDI)等国际通用得访谈工具作为诊断工具,运用复杂多层的抽样技术如初级单位含量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两阶段的连续调查,找出精神障碍不同级别的危险组,然后第2阶段分别从上述分组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由精神科医生进行定式或半定式检查。

2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工具

2.1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和诊断工具 疾病分类学的目的是把种类繁多的疾病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归类 。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精神障碍并无国际公认的分类。这可能由于很多精神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导致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生通过与患者的言语交流、行为观察、精神心理测验和知情者的描述。诊断一致性较低是制约精神障碍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对精神障碍采用统一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是基本的要求,具体标准有。

2.1.1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 《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CD)由WHO制定, 该分类可从不同种类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其它重要的但特异性较差的有关特征均进行了描述,为大多数精神障碍提供了诊断要点,现已被很多国家采用进行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7]。

2.1.2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于1952年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Ⅰ),1968年版的DSM-Ⅱ与ICD-8保持一致。1980年版的DSM-Ⅲ中,提出了以临床轴为主的多轴诊断的初步的概念。1994年出了第4版(DSM-Ⅳ),该版本广泛应用于临床,被众多发达国家所广泛使用。DSM-Ⅴ于2013年5月正式推出,DSM-Ⅳ列出了5个诊断轴 ,最佳状态及功能为100分[8-9]。

2.1.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我国于1981年正式公布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1989年进行改版(CCMD-2)。1995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对17种成人及7种儿少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分析[9],出版并发行了CCMD-3,该版将在后缀的括号中列出ICD-10编码、名称,以便对照。CCMD-3是从我国文化背景出发,符合我国人民的心理症状表达方式[10-11]。

2.2 精神障碍诊断与筛查工具 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国际性精神障碍筛查及工具的不断更新及进步发展上。

2.2.1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CIDI)是美国诊断工具表(DIS)和精神现状检查(PS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得到ICD-10及DSM-Ⅳ调查工具。CIDI是一种完全定式的访谈调查表,我国现在使用的CIDI已经有中文第3版。经过国内许多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测试,证明CIDI中文版的信效度都比较高,可供各类调查员诊断使用。

2.2.2 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 1969年出版的DSM-Ⅳ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主要被用于对DSM-Ⅳ轴Ⅰ主要诊断的半定式检查。SCID既可以用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也可用于社区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SCID具有一些以前诊断工具所没有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有利于在精神障碍的研究,例如,设计了整体回顾部分,让研究者清楚患者疾病的进展情况,并通过适当的设计使研究者能够排除与研究目的不相关的个体[12-19]。

SCID的信度、效度及其良好的适用性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肯定。1994年华西医科大学将其按原文翻译并校订成中文版SCID。

3 精神障碍患病率的研究

3.1国外患病率及疾病谱 1980年NIMH开展的ECA项目[20]中,首次采用DIS作为调查工具对20291位18岁 人群进行数据分析。该研究发现各类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20 %, 终生患病率为32 %,随后一项加拿大报道显示[21],各类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约为33.8%,两者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美国在1990~1992年首次对精神障碍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随机抽样,共计 8098人参与[22],结果显示各类精神障碍总的终生患病率为48 %,特定精神障碍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重性抑郁障碍(占17.0%)、酒精使用障碍(占14.1%)和社交恐怖障碍(占13.3%)。重性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3.2 国内患病率及疾病谱 有学者[23]采用分层整群随机三阶段的多级抽样方法,共调查51982人,以精神病筛选表、神经症筛选表、儿童智力筛选表、PSE等为调查工具,诊断采用ICD-9及DSM 。结果表明,各类精神障碍的总终生患病率为1.1%,神经症除外。另有调查研究显示 [24], 除神经症外,各类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4%,高于第一次全国流调的数据。

石其昌等[24]利用扩展的GHQ-12对14 639人进行筛选并按精神障碍的危险程度分组,然后在各组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调查对象再由精神科医生按照DSM-Ⅳ诊断标准,采用SCID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为17.3%(95%CI=15.97%~18.67%),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心境障碍(8.65%,95%CI=7.87%~9.50%)、焦虑障碍(4.26%,95%CI=3.56%~5.08%)和物质使用障碍(2.99%,95%CI=2.37%~3.77%)。

一项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25]终生患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酒精使用障碍,比例分别为1.15%、0.78%、0.69%;另有流调[26]结果显示,上述三项终生患病率分别为6.32%、3.94%、2.95%居前三位。其中,男性的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分别为2.44%、4.46%,明显低于女性的4.43%、9.90%),而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8.18%)则显著高于女性(0.37%)。

纵观国内外大规模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地间调查结果的波动范围逐渐缩小,各类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有增长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各地进行流调时采用的诊断标准和诊断工具日趋统一,还有调查方法的改善以及调查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疾病谱不尽相同,但仍能发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在精神障碍中所占比例增大,这可能与经济水平提高、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但从上述国内外的流调数据能发现女性在患心境及焦虑障碍上比例高于男性,而男性则更容易患物质使用障碍。

3.3国内精神障碍的地区差异 1993年中国7地区精神障碍调查[25]指出:终生患病率城市为1.3%,农村为1.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各精神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乡 为1.1%,农村为1.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城市特定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0.0%,明显低于农村特定精神障碍的患病率(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005年辽宁省城乡18岁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调查[26]结果为:心境障碍患病率城市为4.1%,农村为3.0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城乡间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水平是否有差异还倍具争议。可能与各地的调查方法、选取样本、使用不同的诊断工具及诊断标准有关,也可能与当地城乡间的经济收入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不同有关[27-2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程度的提升,可能使各种患病水平渐趋一致。

4 发展方向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进行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较多,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抽样方法逐渐科学,样本越来越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出当地社区人群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及分布特点。同时,各国间也越来越注重交流合作,调查员的培训越发专业规范,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和诊断标准日趋统一,上述各种发展进步使各地的调查数据更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我国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应给予统一化的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化的调查工具,结合本国实际国情,从病因进行分析,注意长期的预后研究及干预措施。由精神科专科医院作为业务指导,在社区康复机构的配合下,构建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管理模式,使罹患精神障碍的患者早日康复,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提高个体机体的恢复质量,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此道路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及大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2]Demyttenaere K,Bruffaerts R,Posada-Villa J,et al.Preval 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J].JAMA,2581-2590.

[3]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疾病杂志,2004,30(1):1-10.

[4]Gelder MG,Gath DM,Mayou R,et al.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3 red[J].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644-662.

[5]Robins LN,Helzer JE,Weissman MM,Orvaschel H,Gruenberg E,Burke JD,Regier DA. Lifetime prevalence of specific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ree sites[J].Arch.Gen.Psychiatry,1984,41:949-958.

[6]Kessler RC,Katherine A,Gonagle M,et al.Lifetime and 12-Month Prevalence of DSM-Ⅲ-R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ry,1994.51(1):8-19.

[7]陈彦方.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研究进展(一)[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1):1-3.

[8]曾瑞想,张宁.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变化要点[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4):G1-G2.

[9]陈彦方.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研究进展(二)[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2):83-85.

[10]徐琼,池森,罗贤文,等.上饶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4):225-227.

[11]詹荣庭,鲁文兴,黎世泽,等.普洱市精神疾病现状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55-1012.

[12]张敬悬,卢传华,唐济生,等.山东省18岁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61-167.

[13]宋志强,杜欣柏,韩国玲,等.青海省18岁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68-174.

[14]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浙江省15岁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9-236.

[15]栗克清,崔泽,崔利军,等.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1):36-40.

[16]魏赓,刘善明,张伟,等.自治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重型精神障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0):601-604.

[17] Lesage AD,Cyr M,Toupin J,Cormier H,Valiquette C.Training of interviewers in the utilization of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s in psychiatry:studies realized with the Present State Examination(PSE)[J].Acta Psychiatry Belg,1991,3:129-144.

[18]Dohrenwend BP,Dohrenwend BS.Perspectives 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The 1981 Rema Lapouse Lecture[J].Am J Public Health,1982,72(11):1271-1279.

[19]钟宝亮,张建芳,何民富,等.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的分析和评价[J].中国精神科杂志,2010,43(4):235-240.

[20]Eaton WW,Regier DA,Locke BZ,et al.The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J].Public Health Reports,1981,96(4):319-325.

[21]Bland RC,Om H,Newman SC.Epidemiolog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Edmonton[J].Acta Psychiatr Scand Supp,1988,77(338):24-32.

[22]Jenkins R,Lewis G, Bebbinbgton P,et al.The national psychiatric morbidity surveys of Great Britain:initial findings from the Household Survey[J].Psychological Medicine,1997,27:775-789.

[23]张维熙.国内十二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1986.15(6):187-188.

[24]陈,胡斌,陈宪生,等.2002年江西省精神疾病患病率调查[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3):172-175.

[25]李淑然,沈渔,张维熙,等.中国七个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80.

[26]潘国伟,姜潮,杨晓丽,等.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505-1507.

篇7

群体遗传学在1920年被确认为一门学科。1960年它又分为两个分枝,一个与历史过程有关,将遗传学与人类学以及在其他物种的古生物学和分类学结合。另一分枝与同时期人群的遗传有关,将遗传 学与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以及在其他物种的农学相结合[1]。后一分枝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了遗传流行病学,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它是遗传学与流行病学相互渗透产生的一门完整的独立的边缘学科,合并了流行病、统计学方法与分子遗传学技术,把许多背景不同的研究者联系到了一起。它是群体遗传学中最年轻和发展最快的分枝。Morton[1]认为群体遗传学的每个方面,只要不是主要涉及进化的,就属于遗传流行病学的内容。

遗传学与流行病学的结合是近代对复杂疾病病因认识的需要。1954年Neel和Schull就提出新的学科术语“流行病遗传学”(epidemiological genetics),即研究遗传和疾病的关系。后来Morton和Chung等一致认为流行病和遗传学方法的结合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而决定家族聚集性的因素有可能是纯环境的,“流行病遗传学”未考虑环境假设,容易产生偏颇,故于1978年正式使用“遗传流行病学”术语[2,3],即遗传流行病学是“研究亲属中疾病和病因、分布和控制以及研究在人群中疾病遗传的原因的一门学科”。这一定义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研究方法

包括群体和家系研究。家系研究一般包括三个连续的步骤:有无家族聚集性、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如何、遗传机制。

一、群体研究: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环境病因的作用,所以遗传流行病学也包括群体的病因研究,即研究环境与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4,5]。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涉及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肿瘤发生的“二次打击”学说就是早期著名的将流行病学分析用于医学遗传学的成功例子[4]。研究发病率在时间、地点、胎次等的变化,以及比较疾病易感基因在病例与对照分布的关联研究都属于群体研究的内容。

二、家族聚集性研究:家族聚集现象间接反映了遗传因素的存在。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和定群研究。判断标准如下:①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或发病率高于对照亲属或普通人群;②有家族史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于随机人群患者亲属;③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④数量性状亲属对之间的相关大于非亲属对[6]。

三、双生子和养子研究:用于区分遗传和非遗传病因。双生子研究假设单卵双生子(MZ)和异卵双生子(DZ)所处的环境相似,如果MZ的疾病一致率高于DZ,表明家族因素中有遗传因子的存在。养子研究是通过比较患病养子的血缘亲属和非血缘亲属的发病危险性,或比较患病和非患病养子的血缘亲属的发病危险性来证实遗传因素的存在。存在的问题是样本较难获得,对合子确认方法不明确会造成偏倚,对于大多数复杂疾病,双生子中仅很少一部分是家族遗传的,使平均一致率降低,难以取得强的遗传因素的证据。因此,考虑其他变量以识别可能的疾病异质性显得很重要[7]。

四、遗传方式的研究(分离分析):确定了遗传因素的存在,就要了解与该病相关的位点数和这些位点的基因的遗传方式。由于实际的遗传方式可能很复杂,一般考虑简单化模型,即证实单位点(或最多2~3个位点)的存在。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对患病易感性有主效应,将剩余的易感性变异分为家族和非家族的因素。通常估计家系资料在不同的遗传模型下的概率,研究哪种模型最适合此批数据。最大似然方法用于比较模型和获得参数的估计值,如基因频率和年龄特异的外显率。还可以检验基因型和发病年龄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的效应。

五、易感基因的定位(连锁研究):当研究提示一或多个主基因与疾病发生有关,就必须识别这(些)基因的分子特征。连锁分析通过检查几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以何种组合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来推断两个或以上位点(以及疾病位点)的相对位置。该方法依赖于可获得的多态性标记。减数分裂时来自父母的不同染色体间进行遗传物质的交叉和交换。染色体上两位点之间交叉的概率为重组分数(θ)。当θ为0时,表示两位点未出现交叉,二者相距极近,θ为0.5时,表示两位点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机组合,故两位点不在同一染色体上,或在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重组分数越小,两位点相距越近。

lod score方法假设在已知的遗传模型和某一θ值(0~0.5)下,计算观察家系的似然度(likelihood)与θ=0.5时似然度的比值的对数(lod值),最大lod值下的θ值是最可能的重组分数值。若lod值≥3,一般认为有连锁,≤2则认为无连锁。虽然最终的分子分析将物理定位这一基因,但连锁分析极其重要[8]。lod score方法需要知道疾病位点的参数,如遗传方式、基因频率和外显率,参数估计错误会降低检验效能。故近年越来越多地应用非参数方法,如患病同胞对、患病亲属对、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 test, TDT)等。TDT法是分析异质性的父母某些标记等位基因是否比其它更可能被传递到患病子女[9]。

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以及多态分子标记的发现,近年来开始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来进行疾病基因定位,这种方法需大量的分子标记,通常多于300个位点,但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发现疾病基因的机会。

六、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基因控制机体对环境的敏感性,这一现象在生物界很常见。遗传与环境相互联系,基因可能影响个体对高危环境的选择、修饰机体对环境因子的易感性。例如,基因可控制人体对饮食钠的高血压反应、对环境毒物的降解效应、长期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对油脂和胆固醇消费改变的血浆脂质反应[10]等。一些功能性多态基因的不同表达可能需要环境的影响,或因多态性影响代谢途径,而后者又依赖于环境所提供的底物的可获得性,或因转录环境信号给基因的转录因子与多态调节顺序的相互作用不同[11]。如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冠心病有显著负相关。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可促进HDL的转化。因此CETP活性增加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而酒精消费对CETP活性可能是一重要调节因素。饮酒者CETP/TaqIB多态等位基因(B2)与血浆HDL胆固醇呈强正相关。在B2B2纯合子的个体,酒精对心肌梗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11]。

遗传流行病学在肿瘤[7]、精神疾病[8]、心血管病[11]、糖尿病等复杂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列举了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在肿瘤和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在肿瘤和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一、肿瘤遗传流行病学:肿瘤是由于自发的或环境暴露引起的生殖细胞(可遗传)或体细胞内基因突变,导致DNA水平的损伤引起的[12]。肿瘤遗传流行病学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遗传突变在何种程度上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临床经常可见患者的家系成员患相同或不同部位的肿瘤,患者一级亲属的肿瘤发病机率一般增加2~3倍。大多数双生子研究发现MZ比DZ的疾病一致率高。

家系成员除了共享遗传物质,许多行为和环境特征也可能相似,因此一些研究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遗传和环境变量的贡献。多数发现一些家系的肿瘤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当控制了每个家系成员的年龄、性别、职业和酒精、吸烟消费后仍然发现肺癌患者的亲属肺癌发病率升高[13]。多数肿瘤在控制了年龄后,家族史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危险性大小与患病亲属数和发病年龄呈函数关系。家族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更早。

对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卵巢癌以及软组织肉瘤的分离分析结果大多提示存在一或多个稀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的作用。基因频率多在0.002~0.006之间,即归于这些基因的病例占所有病例的5%~10%,剩余为散发,终身外显率高于60%。归于这(些)基因的病例部分随发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连锁分析成功的例子是乳腺癌和卵巢癌基因的发现。1990年报道乳腺癌与17q21连锁[14],继而发现了位于17号染色体的BRCA1[15],证实了分离分析的结果。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停经前有ERBB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多在年轻时服过口服避孕药;CYP2基因与吸烟相关的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有关;卵巢癌家族史与口服避孕药相关。

二、精神疾病遗传流行病学:某些精神疾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双生子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症存在共同的遗传成分,且可解释30%的表型方差。用多变量分析法对抑郁、焦虑、恐惧、恐慌、贪食、酒精中毒等六种精神疾病的研究发现,一组遗传成分主要与抑郁和焦虑症有关,另一组与恐惧、恐慌、贪食有关。酒精中毒的遗传成分虽然明显,但很大程度上是疾病特异的。精神分裂症MZ和DZ的疾病一致率分别为53%和15%。与养子的非血缘亲属或对照养子的血缘亲属和非血缘亲属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缘亲属发生该病的风险升高。血缘父亲嗜酒者比非嗜酒者的血缘养子发生酒精中毒的风险显著升高。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是否有单主基因效应还有争议,一些证据更支持多基因遗传而不是单主基因遗传,且至少3个位点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很可能有多个微效基因,稀有主基因存在于某些高家族性病例中。连锁研究成功的将早发性家族性早老性痴呆(Alzheimer病)的主基因定位于21号和14号染色体,这依赖于该病的多代连续遗传、显性基因和高外显率。躁狂抑郁症的候选区域在Xq26~28和18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周区,精神分裂症在6号染色体短臂。

群体相关分析发现早老性痴呆与阿朴脂蛋白E(ApoE)的ε4等位基因相关,酒精中毒与东方人群醛脱氢酶2(ALDH2)低活性形式有负相关。十年前,多数研究只是估计精神疾病的遗传方式,现在开始研究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家族性环境的性质、家族因素与社会和其他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相互关系[10]。考察遗传因素与社会事件对抑郁症的相互作用,发现一年内的不利生活事件是家族性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各占20%。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生活事件发生率高,可能由于共享家族因素。遗传因素加强了不幸生活事件引起抑郁的作用。

遗传流行病学同时研究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尤其是致病过程中可能的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揭示疾病的遗传特征、发现复杂疾病的遗传基因、研究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识别高发病风险的个体,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制定基因型特异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参 考 文 献

1 Morton NE.Genetic epidemiology. Ann Hum Genet, 1997,61∶1.

2 Morton NE. Outline of Genetic Epidemioloigy. New York: Karger, 1982∶1-5.

3 Morton NE,Chung CS. Genetic Epidemi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ix-x.

4 Friedman JM. Genetics and epidemiology, congenital anomalies and cancer. Am J Hum Genet, 1997,60∶469.

5 沈福民,孟炜.群体遗传学与遗传流行病学.见:沈福民主编,遗传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27-143.

6 胡应,沈福民.遗传流行病学概述.见: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第三卷.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69-683.

7 Claus EB.The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cancer.Cancer Surveys, 1996,25∶13.

8 Sham P. Genetic epidemiology.Br Med Bul, 1996, 52∶408.

9 Spielman RS, MCGinnis RE and Ewens WJ. Transmission test for linkage disequilibrium: The insulin gene region and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Am J Hum Genet, 1993,52∶506.

10 Kendler KS. Genetic epidemiology in psychiatry. Arch Gen Psychiatry, 1995, 52∶895.

11 Cambien F. Insight into the genetic epidemiolog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n Med, 1996,28∶465.

12 Stazi MA, Sampogna F. Genetic epidemiology: a powerful approach for the comprehension of cancer etiology. Ann Ist Super Sanita, 1996, 32∶167.

篇8

流行病学是预防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方法学,它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现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冲锋陷阵的作用。2003年的“非典”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专业人员数量不够,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现场调查研究和应急反应能力不强等。当前,新的公共卫生形势对流行病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医学院预防类专业的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传统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流行病学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填鸭式讲授的方式,这是一种相当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认知性知识学习为目标,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但基于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的特点,理论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难以像形态学那样直观教学,学生常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加之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一些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流行病学理论教学改革中要研究的重点。

针对我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流行病学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比如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总地说来,某些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的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广泛推广和应用。课堂讨论式教学尽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来,所以仍然有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本质上它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以致难以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二、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1.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理念

“参与式”教学已较早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实际上也属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范畴,只是前者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教的环节当中来,而后者没有要求。相对于“参与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更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真正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它是以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位置转换过程中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从教学的“客体”变为教学的“主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想象、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推理方面的思维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实践、协作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2.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实施

从课本中指定某一些章节(如各论部分的章节)由事前指定的学生来主讲,授课教师和其它同学作为听众。主讲完之后由教师和其它同学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由教师带着问题作全面总结。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合理流行病学问题的产生和时间的分配

教研组成员提前集体备课,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精心设计问题和合理安排章节内容所讲的时间,应长短适宜,给课堂提问、讨论和总结预留充分的时间。

(2)试验班级学生的提前思想动员

在教务办老师的主导下,说明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每个学生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把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表分发给学生,同时告诉学生相应的参考书籍,要求学生认真备课,备课内容为试讲内容所在章节的全部内容。备完课之后,要求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试讲,也可以找教研组成员进行试讲,每次严格限定时间。

(3)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每次上课,首先由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讲述,讲完之后,由教师和其它学生提问和讨论。如果没有学生提问,授课教师务必提与本次上课内容紧密相关的2~3个问题。所提,问题首先由试讲学生作答,再由其它学生作答或补充,整个提问、作答的时间也得限定。最后由授课教师带着问题对整堂课的内容做出全面总结。

3.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效果的调查

学期末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座谈,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和座谈的内容包括新的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提高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56个学生中,全部(100%)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合理,其它调研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学生对该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评价,他(她)们普遍认为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中全部(100%)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教研组人员时间的限制,我们仅仅纳入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摸索了该教学模式的整个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的推广提供经验和基本的框架。在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课堂气氛的控制,学生参与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一个班内的学生可能参差不齐,所以有时课堂气氛难免不好,要求教师对课堂有较好的驾驽能力,始终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2)课堂时间的控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要求授课教师严格把握,所提问题要求精炼,所以上课之前,教研组成员一定认真集体备课,精心设计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3)教学内容和参与人员的分配,有的章节(像绪论的内容)不适宜让学生讲,所以学生上台讲的内容应该有选择性,一定要精心挑选。另外,是让所有的学生都上台讲,还是只让部分学生上台讲?这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人数多,不可能让每个人上台。

参考文献:

[1]王声勇.流行病学教学与高素质的疾病控制人才培养[J].疾病控制杂志,2004,8(4):289-290.

篇9

中图分类号:S85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1-0021-02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利用询问、、问卷调查或者实地查看、检测等多种方式,将一切有关疾病的资料、数据等进行收集与分析,并从中获取较为合理的病因或者是疑似病因,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防控方案的过程[1]。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是指以动物群体为对象,对其发生疫病的分布状况、发病因素、防控与治疗方法等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一个过程。

1 调查内容与目的

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看作是预防医学的一种,流行病学调查是针对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进行数据收集的一种活动。是以提出合理的病因为导火线,在此基础上对流行病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解决方法,为动物疫病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首先,对疫病报道事件的信息进行认真调查与核实。要对流行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易感动物以及引发疫病的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出疫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住疫病的扩散,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办法[2]。其次,在疫病发生的一定时间内,要控制好一定的范围,对动物群体进行疫病事件的调查,要认真观察动物在患病期间的异常状况,查找导致疫病发生的环境因素,为了解疫病情况、预防和解决疫病提供依据。最后,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估。

2 流行病学的分类

根据调查地区的不同,把调查分为疫病抽样调查和疫病普查;根据调查的时间顺序不同,把调查分为纵向调查和横向调查;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情况不同,分为个案调查、流行病严重时的暴发调查、针对特殊病例的专题调查以及常规调查。

3 流行病学调查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及作用

3.1 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也称为病例调查,就是对动物传染病或非传染病等的一些病例和在动物疫病中第一次出现的病例进行的调查。在调查中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以及询问饲养员的方式进行,用问卷的形式对发病动物进行种类、年龄、饲养环境、接种过的疫苗、发病前的情况、发病前接触和食用过的食物、发病时间以及动物发病后的一些状况进行详细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和兽医的诊断检查来寻找动物发病的原因[3]。要查明疫病的传染源、疫病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以及病毒的扩散范围等,详细调查后为更快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同时也让更多的饲养员了解和认识该病。

3.2 暴发调查

暴发调查就是在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量动物发生同一种疫病的调查。在医学上暴发调查也叫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是在已知动物疫病发生的原因和疫病的来源后,去探索动物疫病发生的未知因素,寻找疫病的解决方案。根据调查和研究,找出动物疫病发生的根本因素。疫病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以及流行原因是疫病调查的主要内容,通过调查可以更好地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的实质、疫病传播的强度和传播的范围。了解该疫病的发生带给动物的危害以及该疫病得到控制后是否有复发状况出现。动物疫病要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防止疫情的恶化与蔓延。还要对该疫情进行总结,对以后动物疫病的诊断、流行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合理有效的数据资料,可以更好地总结疾病的发生规律,预防类似疾病的发生。

实施对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时,一要对流行病的病发现场、动物生活的环境进行统一调查,找出动物疫病发生的源头,当地人对动物的饲养情况、屠宰情况,可以更好地掌握病情,大致计算出控制和治疗疫情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4]。通过调查可以很好地了解饲养员饲养畜禽的方式及畜禽的生活习惯,可以知道疫情以什么方式和在什么环境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在什么条件下的传播范围是最大的,这样疫情就会得到合理和有效的控制。二是对发病的动物进行调查,要调查动物的种类、发病动物的数量、发病的严重程度、自身的免疫状况、发病的整个过程以及居住的环境和食物,更好更快地了解疫情的具体情况,使疫情可以快速地得到缓解和消除。三是对疫情的来源和扩散范围进行调查,也就是对动物所吃食物、自身的免疫力以及一系列的外部环境的追溯和追踪的过程,为病情的控制和研究提供保障,对动物疾病的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四是对疫情的处置进行分析,对流行性疾病、传染严重的疫病,要对疫区进行隔离和封锁,对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注射、搞好消毒和监测,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好疫情,避免疫情的扩散和传播,尽快地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3.3 专题调查

专题调查是针对特定的、有计划的某一项事物进行调查。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和在动物发病的疫区进行核查的方式。专题调查适用于动物疫病、动物接种疫苗等的调查。在疫病调查中,有效地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的动态、疫病对动物的危害,可以更好的分析出动物发病的原因以及该疫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疫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对接种疫苗的畜禽进行调查,要观察畜禽的变化,畜禽在接种疫苗后的效果。通过调查,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疫苗对疫病的抵抗程度,对畜禽注射疫苗的安全性、畜禽的临床反应、注射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畜禽的发病总数以及死亡数量等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明确疫苗的选择,更加快速的解决疫病的问题[5]。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畜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引进外来物种是必不可少的,但伴随而来的就是动物疫病的预防,对引进外来物种进行检测与调查,是当前科学发展的需要,对外来畜禽进行调查,可保证外来物种的健康,预防外来物种将疫病带进畜禽区,引发重大的疫病,从而保障畜禽的安全。

3.4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针对某一时段发生的某种疫情,饲养员对畜禽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对该疫病进行预防,保证畜禽健康的大范围普遍调查为常规流行病学检查。常规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间长、不固定且范围广,通过对疫病的种类、分布、发病原因、发病源等资料进行收集,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动物的发病情况、危害程度、养殖区的状况和发病来源等,掌握更多的信息就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对疫病进行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遏制住病情的发展,同时可选择合适的疫苗,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

4 小结

流行病学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大、范围广且内容复杂的调查活动,在调查中会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干扰要使调查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调查方案,在调查准备工作时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为调查做好理论准备,确保调查的顺利进行。在调查中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有的资料还要到现场去进行调查、询问,要经过多方面的配合调查才能顺利进行。在调查中,要加强对动物疫病预防的宣传,和各个部门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使调查的资料数据更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同时要广泛宣传动物疫病预防知识,做好疫病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 江,刘 君,王芸华,等.流行病学调查在动物疫控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4):82-83.

[2] 王长江,杨会国.深入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J].中国兽医杂志,2013(1):90-93.

篇1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79-02

随着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急诊观察室以其快捷、方便、安全以及高效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服务[1]。随着急诊观察室患者总数量逐年增加,针对急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通过对急诊患者的如病种、年龄、就诊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急诊观察室具有重要的医疗和社会价值[2]。为研究急诊观察室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我院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247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发病时间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2011年我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247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性别、地域分布、年龄、疾病种类、发病时间、好转率以及死亡率等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病例数或者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值

2 结果

2.1 性别分布情况分析。这四年期间男性病例比例逐渐增加,但总体还是女性病例要多于男性病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2008年-2011年急诊患者性别分布情况分析[n(%)]

年份病例数性别男女2008年52112075(39.82)3136(60.18)2009年56712452(43.24)3219(56.76)2010年72133355(46.51)3858(53.49)2011年66363207(48.33)3429(51.67)总计2473111089(44.84)13642(55.16)2.2 年龄分布情况分析。20-40病例所占病例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60岁病例有明显上升趋势。

表2 急诊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分析[n(%)]

年份病例数60岁2008年5211307(5.9)2803(53.8)1329(25.5)772(14.8)2009年5671295(5.2)2818(49.7)1520(26.8)1038(18.3)2010年7213411(5.7)3152(43.7)1933(26.8)1717(23.8)2011年6636371(5.6)2578(38.8)1945(29.3)1742(26.2)总计247311384(5.6)11351(45.9)6727(27.2)5269(21.3)2.3 所患疾病种类分布情况分析。呼吸系统病例所占比例最多,与其他疾病所占比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急诊患者所患疾病种类分布情况分析[n(%)]

疾病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总计呼吸系统2213(42.5)2457(43.3)2960(41.0)2846(42.9)10476(42.4)消化系统1137(21.8)1186(20.9)1524(21.1)1457(21.5)5304(21.5)心血管疾病110(2.1)159(2.8)413(5.7)515(7.8)1197(4.8)其他内科疾病595(11.4)654(11.5)796(11.0)569(8.6)2614(10.6)外伤1900(3.6)204(3.6)242(3.3)241(3.6)877(3.5)结石226(4.3)316(5.6)412(5.7)366(5.5)1320(5.3)妇科疾病246(4.7)320(5.6)326(4.5)346(5.2)1238(5.0)中毒96(1.9)85(1.5)94(1.3)72(1.1)347(1.4)其他398(7.6)290(5.1)446(6.2)224(3.4)1358(5.5)总计5211567172136636247312.4 就诊时间分布构成比情况分析。6-8月份和10-12月病例的构成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4 急诊病例就诊时间分布构成比情况分析(%)

年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8年7.37.47.27.58.38.99.29.27.29.29.29.42009年7.27.27.38.08.59.09.19.27.19.19.09.32010年7.17.47.67.78.38.79.19.37.78.69.19.42011年7.37.57.47.18.09.19.39.37.78.99.19.33 讨论

通过本组调查研究显示,2008年-2011年期间男性病例比例逐渐增加,20-40病例所占病例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60岁病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原因是由于20-40岁年龄段的人社会活动比较多,尤其是男性正处于事业上升阶段,其职业竞争压力以及家庭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车祸以及一些其他事故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某些特殊工作等因素很容易引发急症[3]。另外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对疾病发生的反应较低易引发急症[4]。呼吸系统病例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由于急诊观察室的疾病谱比较广且复杂,要求医生具备良好基础知识。6-8月份和10-12月份病例的构成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6-8月份消化系统疾病病例显著增加,10-12月份流感所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例会明显增加。

总而言之,针对急诊观察室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应加强对20-40岁和>60岁年龄段患者疾病的预防工作,在急诊科的配备医师,要注重培养全科医生,同时要参考疾病构成选择医师,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要根据目前急诊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急救诊疗以及抢救流程,针对急诊的季节性特点,有计划地进行相应的系统培训,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水平[5]。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急诊观察室的工作,以提高临床的救治效果。参考文献

[1]琚沙,唐洁.1006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6):694-696

[2]张荣芝,徐红颖.基层医院急诊抢救2756例流行病学分析[J].华西医学,2010,25(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