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19: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管理专业概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目的
《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是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性很强。该课程的学习重点主要是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和空间想象思维的能力,进行方案表达和设计的能力,本文就《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思索《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点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其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相关知识的框架体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改革的探讨
2.1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的组成
目前国内的建筑院系教师队伍多半是由研究生或博士组成,他们中许多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方式过于“纸上谈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欧美高校,他们的建筑设计课的主力教师大部分都是建筑设计公司或建筑设计单位的建筑师,他们可以将其在工作中的管理经验和对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的实际体会应用于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教师队伍人员不足的压力。
2.2《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 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大学以前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所以基本功的训练对他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现行的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概论》课基本上主要以建筑初步的课程内容为主,而建筑初步课内容主要包含有中西传统建筑设计的发展理论、训练学生的绘图表现能力、模型制作、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形态构成等几个部分,其中手绘表达部分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练习,它要求学生大量的进行“渲染图”训练,要求学生把画面的内容表现的非常细腻与逼真。作为一种设计表现工具,其作用必须肯定,但是必然会占去大量的教学时间,而我们建筑设计概论课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最终能够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所以有的学生会刻意追求绘画效果而轻视了设计本身。手绘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其形态构成部分内容能够很好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造型能力,空间思维的训练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其次是对空间的认知能力,最后是对空间的创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理论讲授和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来进行。笔者认为模型制作部分内容应调整至手绘表现和形态构成之后,并且要加强模型制作在设计过程中的力度,要求学生结合绘制好的平面空间、三维立体空间、建筑材料知识等,将其制作成立体手工模型,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一个空间从平面到三维再到实体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对空间有着较好的认识。另外,还需将计算机技术很好的融入建筑设计概论课程中,例如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模拟技术可以使我们身临其境,能大大缩短方案设计创作和修改设计方案过程所花费的时间。
(2)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应至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如教师在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特征时,可以先通过拍摄或网上搜集的大量工程照片、三维模型进行理论讲解,后组织学生去参观正在建造中的中国传统建筑或者参观已经建造好的传统建筑,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传统建筑的做法和特点,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现场动手测量,课后绘制再现的方式,同时结合工程图纸以及教师的点评和修改,将书本上的枯燥知识形象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以及创造能力,以满足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需要。
2.3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
笔者认为教师对于建筑设计课题的选题范围应尽量灵活一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的选择或任务书的拟定,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激情,又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整个课题的设计过程和完善不是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大学教师的作用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方案的设计者。当前学生的作业和作品中要么有着太多的雷同,要么就是存在着过多教师修改的痕迹,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一个评判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方式。
2.4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方式多半都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的一种被动式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新世纪的教育观应该首先提倡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所以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我们应该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设计方案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最后还需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和竞争等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1)授课阶段。除了对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的详细讲解外,应该多结合实际案例或者是古今中外建筑大师的作品进行分析,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
(2)课程作业。课程作业或任务书的拟定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拟定,然后进行分组制作,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不仅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起到相互学习和促进的作用,还能够培养大家的团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并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幻灯片汇报阶段。在课程作业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登上讲台以幻灯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方案成果汇报,引导学生勇于表达,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述方案的能力,因为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求毕业生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交流能力。
(4)课堂评图阶段。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了教师就是权威的心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学科性质,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应以课堂公开评价的方式共同参与课程作业的点评,而不是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观念,通过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价值观。
(5)鼓励学生课后多参加各种设计“竞赛”。通过参加各种设计“竞赛”,不仅可以迫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出成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3、结束语
《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以教学内容改革为主,强调学生的手头和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关键,同时借鉴其他院校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逐步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马黎进.建筑初步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2(4)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设置的专业,目前国内近400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整合了诸多专业,其中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建筑等方面的工程管理,并且该专业有较强的国际背景,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专业,如何能将其办好,如何能不拘泥于理论,培养出更加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是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所面临的巨大问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成立于2001年,在10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包括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四个平台,在专业课程中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输电工程项目管理为两个专业方向。但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实践与理论教学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工程管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工程管理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当前,我校工程管理教育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理论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对于考试分数重视,忽略能力培养,对于教学内容重视,忽视教学效果,并且不能对目前市场和技术做出及时的反应调整,分析原因如下:
1.1 客观物质条件限制
实践教学的教学难度和教学成本都相对较高,对于企业方面来讲,组织学生来企业实践,首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对于学生的培训要付出一些实践成本和管理成本,而学校又由于经费有限,不能给企业支付太多的培训费用,两者共同作用下,导致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进行实习,因此一些实习只是去现场参观,还有一些实习,原本是校外实习,转换成为了校内实习,很多高校不重视学生的实习过程,导致实习过程只是走走形式,学生并没有从中学到知识。
1.2 主观认识不够
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很多学校对其认识不够,并没有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引导,打消了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突出表现为水平低,形式旧,无创新,设计差等特点。
1.3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缺少实际过程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倾向于选择纯理论的课题,尽量不与实际工程发生关系,这导致整个设计过程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缺少真实感受,并且题目单一,远离实际,学生得不到真正的训练。
1.4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实践教学的教师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导致整个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优良的实践教师得不到补充,一些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兼任实验教师的工作,对一些实践性较强,形式复杂,创新性强的实践活动往往考虑不周,导致结果不理想。目前的青年教师大多数也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系统的实践经验,再加上课任务繁重,能够走进实践的机会甚少,工程经验缺乏,指导学生课程实践能力不够。
2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4年,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基本要求,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我校实际,从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师资队伍能力五个方面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
2.1 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
通过用人单位调研、毕业生座谈和同类院校走访,考虑到我校的电力行业特色,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在电厂建设和输电线路建设工程中承担施工、造价、监理、投资分析与控制等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为实践教学划分更多层次,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实际工程当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具有出色的工程操作能力。因此,在工程管理教学当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尽量增加相应的学时量,并且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系统化训练。这里提到的层次包括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两个部分,对于基本技能包括工程测量,工程意识培养,制图和识图能力,其中认识过程是对建设工程有较为全面性的认识,一般在大学二年级早期开展,和实际的工程进行对接,下现场进行认识实习,有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讲解和说明,第二部分是工程测量和工程制图,这两部分根据上课的安排进行合理排布。在此基础上,将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内容联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实践当中。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更加侧重于输电工程的工程管理,所以课程设置包括输电工程概预算,输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所以在设计环节中,也多是参加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电厂建设相关工程的实习。在此基础上,对于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在校的多年学习,已经有了一定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导师,进入相应的科研团队,从而提早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并且在专业导师的负责下,毕业设计的目的性更强。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并且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通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2.3 加强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改进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在校内实习期间,学生首先需要翻看图书馆和动电实验大楼的施工图纸,按照工程师的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然后才能进入现场参观,结合施工图的内容再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先后组织学生赴白山热电有限公司参观,到吉林电业局送电工区工地参观,到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实习参观,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全视角、全过程了解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结合学到的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这些身边的工程对于学生学习印象更深,学习效果也更好。与吉林华电电力工程公司协商,只要在吉林地区有工程项目,学院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实习,采取实习内容和实习计划随着工程项目走的方式,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为了满足与工程现场达到同样效果,工程管理专业11级学生于2014年暑期在我校老校区输电实习基地轮训一个月,实习单位帮助解决了部分实训器材,并选派了企业专家来校现场指导。实习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登塔操作,这批学生的实训效果在毕业面试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多数用人单位在面试中夸奖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到企业都可以直接上岗了。
2.4 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和执教能力。
(1)有计划组织和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2)制定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注册职业资格考试;
(3)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必须参加教学实践培训,培训期间需参与并指导本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工作,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4)外聘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为学生做专题实践报告。
2.5 围绕工程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类科技竞赛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有效地补充、延伸了课堂教学,将工程实际中的各类问题作为学生的研究对象,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本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坚持以工程实际为导引,根据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上述改革,使学生从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在不断的循环往复当中建立良好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link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reform and the research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to think of running a problem. This article is around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began research.
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 Independent colleges;specialty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reform of teach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项目来源:本文系武昌工学院2011年度校级重点课题“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编号:2011JY09)的研究成果。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处在一个新的发展的历史时期,办学理念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为新形式下的大众教育,随之涌现出了大量的独立学院。我国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模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独立学院办学的特殊性,从理论教学思想转向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是必然趋势。加强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建立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1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相对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长期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我们提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体现出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使实践教学从配角走向主角。
1.2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基地严重缺乏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活动基本上是自己找实习的基地,而自己找的实习单位,不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所以学生在专业实践中专业理论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专业实践活动只局限在表面工作上。
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2.1重新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定位和思考
独立学院,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更应重新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定位和思考,提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开展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是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渠道。
2.2重视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离不开教师队伍的支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应以保障教师队伍的数量为基础,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培养教师队伍为重点。而目前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与上诉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各独立学院必须要从学校的现状出发,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充实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如我校加强引进“双师型教师”将在企业中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引入高校,经过全面的培训后,充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另外,我校也经常组织安排,部分教师利用假期深入企业中实践实习,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综合能力。还有,我校也给教师提供继续进修、深造的机会。鼓励教师到其他高校访学,从事科学研究。这样确保了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2.3重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基地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的特殊性,国家投入的教育基金有限。由于投入资金有限,相当部分的独立院校专业实践基地设备不齐全,甚至落后。而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为此,独立学院应结合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长期有效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并加大经费投入,定期的添置和更新相关的专业实践设备,以满足学生的生产实践需求。校外,也可以长期同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我们教育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输送到企业实践,并对实践的活动作出合理的评价。专业毕业实习,学校应组织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全面的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生产过程联系起来,体验专业学习的实用性。
2.4健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调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因此专业实践教学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依据实践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出勤,实践日志,实践报告,以及实践单位给出的评语按评定学生的实践成绩。从表面上看这种以提交实践资料为主的考核方式看似科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易出现抄袭或造假现象,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失公平性,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为此实践教师要健全出一种充分有效的实践考核制度,使认真完成专业实践的学生得到有效的肯定,从而也可以间接的起到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执行力度。让独立学院的学生真正自主的扎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中,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应付阶段,让他们真正的在自己参与的实践教学中学到经验知识。
3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渐进性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为此我们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一方面不能裹足不前,套用前面的实践教学经验;另外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不断的思索,将前面改革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争取后面实践教学改革中更大的进步。不断的探索,提高我们独立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提高独立院校的办学能力,提升独立院校的社会公信度。
参考文献
[1] 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12-0114-036
伴随着加入WTO,中国急需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惯例,通晓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的管理类人才。国际贸易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分析了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政策性强并可供实际操作使用的应用型课程。从教学目标上看,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惯例,理解各种调整进出口贸易的措施:并熟悉履行进出口合同的流程,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基础,教学方式等多种原因,在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一)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繁多,专业性强。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培养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家分工和国际市场,介绍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特点是理论性,政策性强,内容比较枯燥。而由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在先行课程中较少涉及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至多在政治经济学中,在商品价值,劳动分工理论有简单提及。因而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相当陌生,感觉比较遥远,一开始接触该门课程容易缺乏学习兴趣。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条例多,内容繁琐,特别是贸易术语部分,术语多容易混淆,再加上学生比较少地接触到贸易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困难,由此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感。
(二)学生英语基础差,国际贸易教学难以真正地达到效果
虽然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国际贸易课程并非为了培养外贸实用型新型人才,然而在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如国际贸易合同以及各个条款的举例,单证的讲解,难免会涉及到部分专业英语。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之前即使学习过专业英语,但涉及的贸易英语相当少。
(三)教学方式上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式为主的灌输式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课程专业性强,知识性强,学生自学困难,需要大量的教师讲解和指导。由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误区,教学过程自然不够生动,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相当被动。事实上,国际贸易课程知识量大,各章节相关性弱,如果不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吸收,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评价手段缺乏科学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依据主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制定的,由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两大块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作业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如课堂学习积极性,基本技能的掌握缺乏评价机制。而课程的考核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调动。由此,需要结合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相应地改变课程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
针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要突出高职类院校的特色,又要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本人结合自己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提出探讨。
(一)教学内容上,突出特点。
1、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讲授体现一个“广”字、“新”字。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间商品交换基本规律,了解各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同时,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含人文,社会科学,经济金融,法律等多个学科内容。由此,笔者在讲述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广泛涉猎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在相关章节中增加了国际贸易地理。国际金融等知识,在讲解国际贸易特点的时候,结合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商业习惯举例讲解,让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同时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由于国际贸易政策性、时事性强,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讲解中,教师如果着重突出一个“新”字,联系时事,热点来讲解,能够教会学生热心关心身边的经济贸易领域新闻,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如在每堂课中留足5~10分钟,请同学轮流讲解与贸易有关的新闻时事,并和学生一起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时事。将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比较好的结合起来。学生收集的时事资料将又成为教师上课的新案例,从而实现一个“双赢”的效果。
2、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的讲授提高吸引力,体现实作性。国际贸易实务部分虽然条例众多,内容复杂,但实际上有一定的趣味性。国际贸易实务中涉及到各个国家的贸易习惯,谈判风格,文化背景,比较有趣。同时,国际贸易中还暗藏着各种商业“陷阱”,稍有不慎就会给商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落得个财货两空的结局。由此,抓住国际贸易中的吸引点来讲,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另外,国际贸易实作性强,在内容上安排部分章节相应的实践操作环节,如报关单的填制,报检单的填制。提单的填写,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外文的,内容安排上尽量强调基本和基础专业术语的学习,实际上大部分同学在经过培训后都能够看懂一份英文的信用证。
(二)教学方式上。多种形式相结合
1、语言启发式讲授,加上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展现形式。如采用提问启发式,尤其在第一堂课中通过问学生许多让他们感觉到很好奇的问题,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比如问一些为什么出口到土耳其的商品包装上最好不要印上绿三角的标志,为什么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谈判后合同的签订中如何正确地表示商品的单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展现上,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图文并茂,视听并用。国际贸易货款收付方式,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部分以流程图的方式展现,在介绍运输方式和路线部分以照片的形式展现,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国际贸易谈判部分,中国入世进程部分以光碟的形式组织学生收看讲座和记录片,从而避免了学生学习中的单调感。
2、案例式教学。国际贸易课程的讲授中离不开案例。而案例的选择不在多,而在精,具有典型性,并和课程中要讲授到的知识点要有紧密相关性。在课程的讲授中,案例的运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入式案例,主要用来启发思考,然后引入主题的。由于国际贸易专业性强,这一类运用的不多。只是在讲国际贸易理论部分运用到了一些。二是“小案例”,即篇幅小,内容简单。一般涉及到最多几个小的知识点,不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讲授了知识点之后,通过此类案例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一种互动效果。这类案例在实务部分运用比较多,如审核信用证的要点。CIF贸易术语的特点等相关的讲解中都可以运用。第三大类是“大案例”,即篇幅稍多,涉及面广,需要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讲授中需要留够时间学生阅读。然后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之间甚至会形成一种辩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类案例通常在一章或几章结束之后,如考查学生贸易术语的选择,货款收付方式,保险等综合知识的运用。案例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3、采用角色扮演。实行模拟教学,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细节及标准和规则,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发挥了高职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如在模拟实验室内设计一个交易场所,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进行商务谈判,教师在旁观察。从商务礼仪到专业知识进行点评。又如根据贸易背景材料,让学生模拟买卖双方进行合同的签订。从贸易术语的选择,价格的计算到各个条款的拟定,对学生各项知识的掌握和具体运用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合同签订后,让各个小组将合同条款制作成PPT,轮流上台讲解,并请台下同学点评,指出不足点,最后老师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模拟活动以及轮流讲解中表现欲强,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的实训,模拟实践以外,更多的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带领学生参与或观摩商品展销会,指导学生参加产品推广活动,参观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并聘请部分外贸公司的从业人员如单证员以及货运,报关员等相关人员来开设讲座或讲课,增加学生对相关工作的体验和感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专业洗牌和变革。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旺,学生报考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热度逐年上升。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偿试招收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至今,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我院已招收696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工程类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群,2014年我们在去年招收三年制高职工程造价的基础上申报了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
1.1专业定位的基础
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的办学层次为高职。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1.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在建设单位(项目投资业主方)、工程咨询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监理等企事业或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建设项目评价等工作岗位。大多数毕业生一般从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1.3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具有建筑材料选择、检测的能力;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具有理解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4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实用英语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知识; 具备工程监理及法规等相关知识;具备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知识;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和相关专业软件的基础知识。
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原则: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办学层次与建立专本衔接直通车为依据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2.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 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相关课程
建筑工程绘图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 建筑制图
建筑结构与识图
建筑CAD
造价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工程经济
工程造价控制
房屋建筑学
工程测量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员 江苏省建设厅 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土建质安员 江苏省建设厅 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资料员 江苏省建设厅 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施工组织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员 江苏省建设厅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3职业岗位剖析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拟设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2.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内容;进行合同分析,实施合同控制。 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预算 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土建工程预算;进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参与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工程计量计价软件算量与套价。 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
工程施工管理 绘制、识读施工图
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 绘制、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竣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存放及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定位及抄平放线、垂直度控制;
建筑变形观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AD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
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CAD、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4加强校校合作,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构建专本衔接直通车
我校工程类专业与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加强校校合作,深入开展助学自考等多种专本衔接形式的合作模式,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将自考课程纳入我们的高职课堂体系,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在校期间完成相应的课程的同时可以参加这二所学校的统一课程学习与考试,考试后各门成绩合格后大专毕业一年后可以拿到相应的本科毕业文凭,核心课程与英语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本科阶段课程采用相近课程教学法纳入课程计划中,以确保直通车的顺利通畅。
3、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
3.1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对于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二门课程我们在大专的课程体系中按照要求采用完全嵌入式,本科阶段承认学分,可以免试这二门课程。
3.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工程经济、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CAD、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建设法规等。
3.3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材料实训与市场调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施工技术与组织见习与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工程管理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
3.4同时设置了三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校公共选修课)和三门专业必选修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建筑电工实用技术课程相当必要且具有时代需求性。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主要教学方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了建筑电工与楼宇智能常用工具及材料、建筑电工知识、配电装置安装、楼宇智能等内容,作为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含楼宇智能化基础知识)课程注重突出应用型特色,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在简要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其性能与具体应用。
4、课程体系教学措施的创新思路
针对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目标
4.1以“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对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宜采用实训现场教学法。加强了实训室建设的建设工作,学校配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建筑结构实训室、建筑测量仪器室。以“实用”“现场”“感知”促学。对于建筑测量课程,以校园实地测量实训为重点。对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我们按照现场1:1的比例建成不同形式的结构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为案例设计、策划和辅导学生认识结构,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对接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装饰贴砖、抹灰、砌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2以“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4.3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将识读建筑施工图这门课分解成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建筑CAD,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软件使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2006年开办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专业方向为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应充分依托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科的优势,遵循学院“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打造品牌、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工程背景的现代管理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出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立足辽宁、面向东北、辐射全国,服务于电力行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理论和专业知识,面向电力工程、电力建设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领域,从事电力项目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
(1)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要求:
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
(2)基本素质要求:
①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
②具备实践、创业、创新的素质;
③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的能力。
(3)专业素质要求:
①系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建筑制图与识图、工程经济、工程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
②具有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监理)的基本管理能力;
③具有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评估、审核、控制及管理的能力;
④能够运用工程管理的方法解决基本的工程实际问题;
⑤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
⑦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研究工作的能力。
(4)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要求。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
(5)身体、心理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基础、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结构、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1)理论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概预算、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识图、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工程结构、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等。
(2)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工程测量实习(1周),专业认知实习(2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周),工程结构课程设计(1周),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训(1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习(2周),工程估价课程实训(2周),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1周),专业认知实习(2周),专业综合实习(2周),毕业实习(10周),毕业设计(7周)。另外,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时,聘请工程界、实业界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与学生进行专题研讨,以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实际发展状况的了解。
4.就业或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电力建设公司、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工程造价审核所等单位从事有关投资与造价控制、项目决策和电力工程全过程管理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可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师、注册评估师、注册招标师等相应注册执业资格,并从事相关工作。
5.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3~6年弹性学制;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二、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分别设置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共六个课程平台,五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创新培养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详见表1。
三、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分析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的专业培养方案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40学分,占总学分的22.6%,时间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共18个环节。其中设置了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结构实训、工程估价实训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概预算软件实训、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电力工程实训,从而更加有效地结合工程管理实践,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详细设置见表2。
四、能源与电力类高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
1.培养方案定位准确
即面向电力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相关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充分体现能源电力类背景院校的学科特色
根据人才市场对同时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突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方向专业特色,在开设电力工程基础、动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基础实验室优势,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如电力工程实训、发电厂动力设备实训。
3.增加专业方向、相应模块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增设两个专业方向,同时开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造价管理基础、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有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生产实习、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电力工程实训等课程。明确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专业课设置也没有方向性,课程设置比较杂,而工程管理专业涵盖范围较广。
依托我院的电力行业优势,利用我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增设电力工程管理专业方向,同时课程具有针对性。
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增设了造价师方向,并结合注册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课程,增加岗位适应能力。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
参考文献:
[1]丁华军.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招生学校
专业名称
专业类别
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宁夏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理科
解剖学、诊断学
口腔医学
理科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
药学
理科
药剂学、分析化学
护理学
文理兼报
解剖学、护理学基础学
宁夏师范学院
护理学
文理兼报
解剖学、护理学基础学
应用化学
理科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英语
文科
综合英语、翻译写作
小学教育
文史
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
学前教育
文史
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
音乐学
文史
声乐、音乐学理论
美术学
文史
色彩、美术概论
宁夏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科
数据结构、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商务
文科
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学
会计学
文科
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
工程管理
理科
管理学、工程经济
会计学
理科
财务会计、会计学基础
应用化学
理科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理科
自动化原理、机械设计基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科
电路分析基础、自动化原理
土木工程
理科
工程制图、建筑施工技术
自动化
理科
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原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科
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市场营销
文科
市场营销、会计学
宁夏大学
新华学院
工商管理
理科
管理学、市场营销
房地产经营管理
理科
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
理科
管理学、基础会计
物流管理
理科
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实务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理科
电路分析基础、自动化原理
土木工程
理科
工程制图、建筑施工技术
财务管理
文科
管理学、基础会计
英语
文科
综合英语、翻译写作
工商管理
文科
管理学、市场营销
法学
文科
法理学、宪法学
房地产经营管理
文科
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经营管理
物流管理
文科
物流学基础、仓储与配送实务
中国矿大
银川学院
土木工程
理科
工程制图、建筑施工技术
采矿工程
理科
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理科
建筑工程预算与报价、建筑施工技术
工程管理(工程监理)
理科
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理科
自动化原理、机械设计基础
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
理科
化工原理、煤化工生产技术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文科
管理学、基础会计
学校
专业名称
公共
科目
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招生人数
学费(元/学年)
备注
海南医
学院
临床医学
英语
生理学、诊断学(物理诊断)
65
6000
招临床医学专业
药学
英语
生理学、药物分析
10
招药学、医药营销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英语
生理学、临床检验学
10
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护理学
英语
生理学、护理学基础
10
招护理、助产专业
针灸推拿学
英语
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
10
招针灸推拿专业
口腔医学
英语
生理学、诊断学(物理诊断)
10
招口腔医学专业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50
4600
不限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英语
高等数学、数据库
50
限招本专业或相近专业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基础英语、英语写作与翻译
50
不限专业
海口经济学院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100
15400
不限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英语
电子技术基础、编程语言基础
(C语言)
30
16100
限招计算机、电子电气类专业
国际经济与
贸易
英语
国际贸易理论、微观经济学
30
15400
限招会计、财务管理、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
财务管理
英语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60
英语
大学语文
专业基础英语、英语写作与翻译
30
限招英语类专业
工程造价
英语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制图与识图
30
16100
限招土木建筑大类专业
物流管理
英语
现代物流学概论、仓储管理
30
15400
限招财经商贸大类专业
三亚学院
会计学
英语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
40
16000
招本专业及会计电算化等相近专业
旅游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
50
不限专业
工程管理
英语
工程材料、管理学基础
40
招本专业及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等相近专业
酒店管理
英语
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
50
不限专业
财务管理
英语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40
限招会计、财务管理、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
国际经济与
贸易
英语
国际贸易理论、微观经济学
40
国家教育部 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了工程管理专业,迄今为止,全国有300余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已经走上正轨。贵州财经大学于2000年时,按照国家教育部精神申报新增了工程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10余届毕业生。近年来,我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院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群”的概念,并拟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中,挖掘更具特色的教学,以期能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及其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提出课程群的必要性
伴随着近些年城市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升温,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这也是各类院校纷纷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原因之一。然而,尽管每年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相关企业仍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在造价领域能够独当一面的工程师,这正反映了当代大学毕业生徒有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此外,学科设置中难免会出现交叉的现象,即会出现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并且这些课程设置大多都是简单的先后次序的关系,教师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一个团队,也就难免会出现知识的重复讲解和遗漏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考虑如何在现有教学计划和学时限制的基础上,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和整合,提出课程群的概念,争取能弱化单门课程的考核,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训,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引导到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切实发挥课程群整合的优势。
二、课程群的内涵
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首次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早期称谓)的研究和建设。随后,全国高校开始了课程群的建设研究,并运用于各个专业。虽然教育专家们对课程群内涵的各有定义,但他们在以下两点上基本能达成共识:第一是相关性,课程群中的课程内部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互联系,因为课程群本身就是由一些教学内容上相互融通、互有逻辑的相关课程所组成,它们之间用课程间的知识、方法等作为联结点,课程之间有着传承关系;第二是综合性,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可以将各个专业课程之间进行相应地整合,延续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将授课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弄清课程之间的关系和意义,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甚至整个课程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课程群的整体教学效果高于单独课程之和的效果。
在课程群的指导思想下,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背景,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概念。在完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的基础上,将工程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进行相关性整合,删除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课程间的遗漏处,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其中的关联性,明白前面已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而后续课程又是对前面课程的补充和完善,争取做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从而达到较好的课程效果。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关键在于能有效地对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程都要纳入到此课程群的建设当中,而是要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发展进行有机的选择。结合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方向的要求,特提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规划,以《建筑工程概论》、《工程力学与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招投标综合实践》这6门课程为主。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中各课程教学案例往往相互独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能让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理解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学习和掌握工程建设全过程知识。所以,可以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之上可以尝试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项目,用该项目去贯穿整个课程群,即完成项目教学法。
(一)课程环节的教学
依据课程群的思想,现将工程管理课程群所涉及到的6门相关课程进行一定梳理和整合,形成“建筑工程概论工程力学与结构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招投标综合实践”的课程群教学体系。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课程界面的衔接处理,明确交叉知识点的归属课程,避免了教学资源的重复[3];并且要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关注,对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着重对这些环节进行讲解;除此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强调课程之间、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前面已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而后续课程又是对前面课程的补充和完善,突显出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的连贯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能从原来被动式接收填塞式教育,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自己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将所有知识点贯穿在一条主线上,并可以随着课程的不断学习使原有模糊的观念变得清晰、对待问题能从整体性的角度予以解决。
(二)实践环节的教学
为了适应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和《东北电力大学“十二五”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272工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改革,通过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电力特色,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毕业生座谈、用人单位走访、就业单位满意度调查等机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多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比国内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基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专业教师开展人才培养讨论,深入分析和探讨新时期如何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研讨分析,明确自身所涉学科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层次,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据此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即依托电力行业优势,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突出电力特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 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进一步整合专业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突出电力特色。根据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要求,在四个专业基础平台的基础上强化了输电工程管理方向,增加了《杆塔结构设计与线路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工程概预算》等输电方向的主干课程,拓宽了学生进入电力行业就业的渠道。除了整合相关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学院发挥“544”核心课程的带动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3.1 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注重对电力工程应用领域综合性课程的开发,将工程意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工程素质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概论类课程,如《工程管理概论》,为大一学生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工程意识,也使得学生明确本专业相关知识工程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树立了投身工程建设的信心。
3.2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中要创设真实的工程项目教学情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工程实施活动中来,自主地进行工程项目实践。借鉴国外先进工程教育理念,贯彻“做中学”的理念,尝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入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我引导能力,以开放式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工程录像、图片等虚拟仿真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工程建设过程。倡导案例教学,组织学生按照工程建设不同主体,分组进行讨论,模拟工程建设过程。
3.3 优化学生考试考核方法
改革考试内容,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能力考核分开,在考试中适当增加工程实训内容、特别是到行业企业参与工程项目的参与情况的相关内容,更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改革考试形式,适当提高平时实践能力考核在学生课程考试成绩中的比重,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闭卷考试、课程论文、项目作业、工程实践学分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围绕电力工程建设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问题,学院改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方式,要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必须依托工程实际,题目包括:工程图纸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投标文件设计等,涉及到工程建设立项、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做到每人一题,假题真做。
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类科技竞赛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有效地补充、延伸了课堂教学,将工程实际中的各类问题作为学生的研究对象,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强化实践技能训练。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改进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在校内实习期间,学生首先需要翻看图书馆和动电实验大楼的施工图纸,按照工程师的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然后才能进入现场参观,结合施工图的内容再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先后组织学生赴白山热电有限公司参观,到吉林电业局送电工区工地参观,到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实习参观,实习期间,学生可以全视角、全过程了解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结合学到的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这些身的工程对于学生学习印象更深,学习效果也更好。为了满足与工程现场达到同样效果,实习单位帮助解决了部分实训器材,并选派了企业专家来校现场指导。实习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登塔操作,学生的实训效果在毕业面试中得到了充分证明,用人单位在面试中夸奖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到企业都可以直接上岗了。
2014年以来,通过上述措施,使得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有效的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工程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也为探索适应工程教育改革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石振武,邵珠晨,王旭,苏义坤.新课改视角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