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5:49: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很多都是建立在简单的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例如电、磁、杠杆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很多学生不能有效的理解和掌握。而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梳理和掌握,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是由于思维导图的绘制,需要学生将某一主题的知识进行汇集和归纳,然后利用关键词或其他标识,将这些知识点汇集成树状,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思维导图的绘制比较简便,不需要准备什么实验或设备,只需要教师做好几个相应的模型,即可进行教学。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知识点,精准复习,也可以使得学生的复习效率迅速提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于教学实践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很多都是根据日常生活或从具体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光靠课堂讲解或者死记硬背,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好。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从中发现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联系和规律,这样就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例如对于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关于声音方面知识进行修改学习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到什么是噪音和正常的声音,然后让学生绘制与声音相关的思维导图,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相关利用。这样就能比较生动、形象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于声音方面的知识点。
2.运用于实验教学
在中学物理的学习阶段,物理实验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自然就可以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的现象和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有效掌握实验所反映的知识点。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关于物态变化的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中,固态、液态、汽态三者之间的变化以及差异,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现象,绘制成思维导图,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对于物态变化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也能准确找准其中的规律和要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经过和结果,以及变化所需要的条件,这样就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实验的要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3.运用于课后的复习
由于现在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时间比较紧迫,再加上物理课程的知识点也比较繁杂,因此以往的复习方式,不仅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没有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但是,随着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复习的质量。因为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很多知识点的汇集和归纳,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以及相关的标识,就能理顺各章节的知识要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脉络,然后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认真复习,从而提升复习的效率。
4.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例如天上为什么下雨?路面为什么会结霜等这些自然现象,完全可以利用绘制关于物态变化的思维导图,物体如何由汽态变成液态,并且需要具备的哪些条件?通过思维带图的绘制,答案就能比较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有效帮助学生去认识自然,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5.运用思维导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也要把握好度,不能盲目使用,从而忽略具体的实践教学,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以及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得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三、结论
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一方面帮助学生理清物理学习的思路,梳理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解决今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也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盲目使用,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论实践转化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逐渐深入的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学习的潜质,而很多教师及学生家长往往忽略思维这一重要元素。当前课堂应用的教学手段中,思维导图教学优势明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并在物理知识的积累构建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促进物理成绩的提高。
1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从物理学的角度,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等方面产生影响,教师只有注重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对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认识,强化应用效果,才能形成全新的高效教学方法,也才能真正让学生从学习中受益。
2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实践与价值
2.1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师的物理教学备课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发挥辅助教师备课的价值,将传统的文字性书本内容线性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转化为非线性的知识结构图,通过直观的表达与展现物理知识,更能帮助教师对物理理论的深入分析,并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案的设计,从直观性的整体上反映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教学高效。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的相关内容时,物态的理解本身过于抽象,那么教师将在直观的思维导图中简单表现气、液、固三种物质的概念、转化过程、发生现象等理论内容,并通过关键词的标识形象地区别每一条思维线路,通过简单的构成与组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链,在整体的系统中引出分支,代表气化、熔化、凝固、凝华、升华、液化的关系。这样的导图方式清晰地勾勒出整个学习知识重点,便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2.2应用思维导图制作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当前,各种多媒体高新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上,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常用的PowerPoint就是课件制作的演示文稿,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构建具备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思路更加清晰,图像知识更加直观,思维更加全面等,这些因素的促进下势必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针对物理课本知识点没有的内容,思维导图中也可以出现更多的分支进行简单介绍,发挥左右脑的功能,实现更广泛物理知识点的延伸与内化。应用思维导图软件的功能还可以针对单独存在的物理知识点或片段,进行小范围的辅助模块教学,比如与力有关的知识点中分支出浮沉、滑轮、压力等等,这些在文本中没有重点详述的知识在思维导图课件中进行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与所学重c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刺激学生头脑中的思维风暴,真正达到物理学习科学的理解-记忆-内化的规律流程,从而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性、全面性掌握。
2.3应用思维导图不断完善学生物理知识体系
初中生学习过程中由于感性学习占据主要地位,因此物理学习时往往难以形成一个连贯完整的知识链条,而在分散的物理知识版块的教学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也把握不准确。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其中,就能很好地梳理物理知识的规律、原理和概念,学生更容易产生系统的认识与了解,清楚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暗含的横纵向关系。思维导图还可以将重点知识点作为重心,以树状知识的结构建立所学知识版块的内在关系图,真正将物理知识建立成为系统的知识树,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与印象,更有助于完善物理知识体系。比如学习有关电与磁内容时,知识树的枝干引出电流磁场与磁两条线,再延伸出磁体、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分支,将这个章节的物理知识点像树枝似的散开,系统全面,一目了然。
2.4开展思维导图操作活动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思维导图还能实现物理知识与实验之间的连接与结合,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实践操作,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师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为学生展现思维导图的同时,搭建更好的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浮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借助盆与小球作为实验工具,操作前为学生发放导图,组织研究操作过程,加深实验印象。实验结束后,教师再次将思维导图的模式搬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总结,表述观点,并完善实验前的思维导图细节,分析实验前后导图上的修改变化,从而更明确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动手操作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更多教学者的重视,但不可否认当前的教学课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掘并应用思维导图模式本身的优势及价值,引导学生积极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物理学习的理解记忆,辅助实验的开展,完善知识架构,全面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寇和艳.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01-02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抽象、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枯燥、晦涩,更不容易建立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和记忆内化链条。作为一种教育信息化的现代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引入“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认知方式,辅助教师展示物理知识的规律和关系,辅助学生将零散的物理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形成一个个“主题中心、放射链条”的图文并重的思维模型,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1 深入了解思维导图软件功能,发挥辅助教学功效
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如MindManager等,可通过功能强大的思维导图软件,通过电脑强大的绘图、文字和链接功能,可准确清晰地表现物理概念、物理实验、物理规律等知识链条,勾勒出准确、条理、系统的知识结构图,并灵活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这样既有利于教学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也利于学生整理学习提纲和完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思维导图软件功能丰富,通过点、线、图标、标注、链接、结构图、组织图等元素,可创建内容多样的可视化的初中物理知识逻辑图形,并以一个物理知识主题为中心,四周辐射画出若干放射线――逻辑关系层级线条,把围绕某个物理知识点的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知识点都用图文表现出来,并把相应主题的关键词着重用颜色或标识标记出来,辅助建立物理知识记忆链条,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图,有效辅助教学提升物理教学质量[1]。
初中物理教师要切实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素养,深入了解思维导图软件功能,充分发挥其最大辅助教学功效,为全面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服好务。
2 灵活应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有效性和学习效率
应用思维导图辅助物理教师备课 灵活应用思维导图可以高效帮助物理教师备课,把传统书本教材的线性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转化成非线性网状的知识结构图,高效地辅助教师分析物理教材,并有效地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教案设计,从整体物理知识体系上反映整个教学流程,条理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
如在备“物态变化”一课时,就应用思维导图把物态变化的三种物质气、液、固相互之间的转化概念、过程、条件、现象、定义、规律等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以最精炼的知识点关键词标识思维导图的每一条思维线路和层级,形成这节课完整的知识链条――三态六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物理教师以此为参考理清物态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效率更高地备学生、备小组探究、备习题,完成高效的教案设计,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2]。
应用思维导图制作教学辅助课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已深入物理课堂教学当中,能大大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最常用的课件制作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而思维导图的介入能有效弥补传统课件无法展示整体教学流程和思维的全面进程的不足,更高效提升课件辅助教学质量。并且思维导图软件可以生成图片或SWF等文件格式,作为课件素材可灵活地应用在其他课件软件平台里,这样就可充分发挥左右脑功能,把物理规律鲜活而直观地展现出来,辅助学生理解和内化物理知识点。应用思维导图软件功能优势也可以单独生成物理教学知识片段,形成一个小的辅助教学课件模块积件,如物体浮沉条件、滑轮、功、压力等。通过这些简单高效的思维导图课件,能让学生有效而快速地掌握这些复杂的物理概念和原理,更刺激学生头脑思维风暴,理解、记忆、内化物理知识点。
应用思维导图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初中生刚学习物理知识,通过传统手段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对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把握得不是很精准。而通过思维导图就可以梳理物理概念、规律、原理,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向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形成的以中心物理知识点为核心的树状知识结构,可辅助学生快速建立完整的知识点内在关系图,完整而有效地建立一棵“知识树”,加强学生学习的有意义记忆,推动学生完善物理知识体系,高效理解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如电和磁物理知识,就通过电流的磁场和磁两条主干引申展开,分别延展到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磁体、磁场等第二分支,再按着相应的物理分支,犹如一棵知识树的枝叶,最后细分到物理基础知识,形成一棵完整的电和磁的知识体系树。这样一目了解,全面具体,完善充实了本物理知识的体系结构[3]。
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 初中生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可辅助预习新知,记录预习疑惑,实时记录课堂动态知识生成点,方便学生复习,积累课后反思笔记,从一个完整的物理学习流程即学前、学中、学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相对于常规学习笔记而言,应用思维导图全程能有效跟踪学生学习状态,篇幅短小、重点分明、层级明晰、结构紧凑,更利于学生预习、复习、反思、总结、内化物理知识点。同时,思维导图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理清头脑里的物理知识链条,充分理解教师所讲解、演示、解析的物理原理和规律,也方便学生按着思维导图的结构展开联想,进行推演,强化思考,迁移知识。
另外,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所精心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学生复习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很快理顺一阶段乃至一学期的物理知识体系,助推学生把握关键点、重难点,查漏补缺、消化理解、记忆掌握,更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和趣味性,大幅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整体质量。
3 理性应用思维导图,提高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不是万能的,物理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要避免陷入理解应用误区,消除画蛇添足应用效果,提高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效率。思维导图仅是一种物理思维、学习形象化的手段,那就不仅限于思维导图软件精致的效果,传统手绘的思维导图更能抓住瞬间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火花,更方便有效地记录和整理。另外,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效果的充分体现是需要优秀的强大归纳和表达的思维导图作品支撑的,粗糙滥造的思维导图反而会扰乱正确学习思维和思考角度,会对优质教学和高效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既需要有足够的物理专业知识和系统思考的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和积累,才能理性应用思维导图,增强辅助教学、支撑学习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的功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发挥重大的辅助教学作用,能体现出物理学习思维过程,充分展示物理学习成果,以图文并茂的直观形象的形式服务于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雪芬.思维导图:让物理教学更高效[J].江苏教育,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情境创设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情境创设的“无意识”与“下意识”。
“无意识”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主动创设情境的意识,一般表现为不会创设情境、不敢创设情境或者认为不需要创设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下意识”,指教师教学时一般重视知识教学,针对知识点的讲解,创设的情境围绕知识点,而不会使能力与情感方面得以发展。
2.教学情境创设的“功利”化。
为了检验教学质量等,教师会开“公开课”,教师为迎合“公开课”而创设情境;为实现“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知识,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大气压”知识时,教师利用剥去蛋壳的鸡蛋与玻璃瓶进行实验,在将燃烧物置于瓶内燃烧完后,鸡蛋可以慢慢进入瓶子,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知识。但是老师只是为了讲授知识,并没有关注情感与思想的延续。
3.教学情境创设能力缺失。
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情境教学的含义与意义,甚至把“情境”理解为“场景”,而且一些教师选取情境素材的能力比较薄弱,创设情境达不到预期教学目的,规划情境的效果也不理想。
二、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对策
要解决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明确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与真正目的,提高情境创设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方式提高教师素养,发挥“公开课”的真正作用,对情境创设教学有模范作用。
1.结合切合生活的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学理论的理解有很大难度,在进行物理学习时,可以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使课堂变得十分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物理知识由抽象转为具体,方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这是物理教学魅力的体现,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设计有意义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教学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选用一个塑料瓶,在瓶子的不同高度分别弄三个孔,在瓶子上方快速注入水,学生会发现最下面的孔出来的水柱最远。在教学初中物理“磁场的方向性”时,为了让学生正确体会“磁场方向性”,教师创设情境:将几枚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上,学生可以明显看到小磁针的N极指向各不相同。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肉眼观察,真正体会到液体的压强和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明确磁场是有方向性的,也可以动手进行简单操作。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
2.运用视频等计算机技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理解运用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视频等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图形、影像、音效、动画等形式,合理地设置视频情境教学,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机融入情境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内涵,给他们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物态变化的学习和掌握课上,教师可以播放雾凇景观、漂亮的湖泊、冰雕等视频,或者制作幻灯片,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物态形成产生一定的认识并有兴趣学习。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基本知识、概念和规律之间联系紧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是每位教师都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分析教学规律。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关于物理复习的想法。
一、注重基础,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物理知识点繁多,且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规律性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紧扣教材,不仅对章节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还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头脑中形成物理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物态变化”时,可先从总体上把握本章共包含两大块知识——物态变化和温度,其中物态变化有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熔化和凝固包含基本知识点有: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的识别、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特点、晶体的熔点概念和熔化条件……因为中考物理试卷70%以上是对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但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能机械地背诵和记忆,在具体命题中基本上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所以在复习时,除了对课本中的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之外,还要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彻底理解并掌握,真正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
二、重视实验,科学探究问题步骤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实验与探究题是每年中考物理考查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令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且容易在此丢分。其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来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时,要重视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原理来选择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替代法等),如何合理安排实验步骤,比较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和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优劣,书上的实验步骤是否需要改进,等等,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例如,研究影响单摆的摆动周期有哪些因素时,首先就要进行科学猜想(摆长,小球的摆动幅度,小球的质量,等等),在探索单摆的摆动周期和摆长之间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摆动的幅度大致相等(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测量并记录不同摆长的单摆摆动周期,最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单摆的摆动周期和摆长之间定性关系。再比如,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敲响音叉,由于我们无法明显观察到音叉的振动,可以采用在铁架台上悬挂一轻质泡沫塑料小球来接触发声的音叉,小球便会被弹起,这样就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学生观察(体现了转换法的应用)。还有研究真空铃实验用了实验推理法,串、并电路的电阻关系时的替代法,学习密度概念时用了类比法……
三、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章节中重点、难点的知识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教师复习时就需要具有针对性,可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专题训练,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固体和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可选下面例题。
例1:如图1所示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A、B、C置于水平桌面上,依次向容器里面倒入同种液体,并使三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试求:
①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之间大小关系;
②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之间大小关系;
③三个容器对桌面压强之间大小关系;
④三个容器对桌面压力之间大小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次向容器中倒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再求出例1中的四个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加深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A B C
图1
教师也可以从历年的中考试题中精选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练习。如①由信息资源转化而来的图表信息题;②体现学生自学能力阅读理解题;③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和思维能力的开放、说理性试题;④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探究题。练习时要克服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忙一看就急于下笔的不严谨做法,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更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只有仔细地审题,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所反映物理实质,才能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用相关知识点来正确答题,避免出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只有重视解题时知识点运用的正确性和推理的严密性,“会做”的题才能“得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相对来说简单、浅显,直观性的知识较多,而深层次、分析推理非常深奥的知识并不多。换句话说,就是记忆性的知识点较多,而理解性的知识点相对较少。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头脑尽管并不见得非常聪明,但他在学习初中物理时肯花时间去背去记,结果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由此可见,“记”对于学好初中物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些学生受制于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很难记住一些东西,或刚记住了一些东西而过不久就忘记了,导致物理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笔者在15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物理现象或规律的巧记方法,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对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记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变复杂为简单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较多,有四十多字,有些学生记起来较为吃力,而且背得非常枯燥,但是形象的口诀“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可帮助学生记忆,而对于光的折射定理口诀可改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不相等”。对于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可编口诀为“空斜入水入角大,水斜入空入角小”。简单的几个字就概括了所有的内容,学生记起来也非常的容易。
又如六种物态变化中,“三种吸热三种放热”,不少学生往往记不清楚,背起来又很容易混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编口诀为“熔汽升华都吸热,双凝液化皆放热”。这样记起来就非常方便,不容易忘记。
二、变抽象为具体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有些学生掌握不好,搞不清楚同时接上柱或同时接下柱会有什么后果,还搞不清楚接入电阻的大小情况。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编成口诀让这个知识点具体化:“两上最亮不变阻,两下最暗不变阻,一上一下接法好,接入电阻下柱定。”结果,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又如,容器受到的液体压力与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关系,一直是液体压强中的一个难点。由于知识点比较抽象,讲解起来也比较吃力,许多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难于理解。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把知识点具体化,编口诀为“上面大,重力大;上面小,重力小;上下相等力相等”,即液体上宽下窄,重力大于压力;反之则压力大于重力,若上下一样宽(即规则容器)则重力和压力相等,这样学生就较为容易记住了这个知识点,学起来较为轻松。
再如,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有些学生做起来就显得比较吃力,搞不清楚比热容大小对温差的影响。这个知识点也比较抽象,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知识点来编口诀“容大吸热升温慢;容小升温吸热少”帮助记忆,即比热容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速度较慢,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升高速度较快;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热量较多,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少。
三、变枯燥为生动
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包括:走进实验室、运动和能量、声、光、物态变化、质量与密度、力、力和运动、压强、流体压强、功和机械、机械能、分子、磁、电、物理学的发展和能源技术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程度,又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走进物理世界。学好这门学科,同时也为以后的深化学习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最开始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融为一体。从中我们能够发现,生活教育理论的含义是这样的:生活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生活随处都在,教育也随处都在,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探索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应用,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与初中物理新课标对义务阶段的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即初中物理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不断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物理奥秘的乐趣。
三、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当前物理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层面,仍是以应付考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即考试考什么内容教师就教什么内容,考试怎么来考教师怎么来教,把知识点进行照本宣科式讲解,不注重融汇贯通的实际效果,最终即使学会了也不能够灵活运用。可想而知,这种方式既枯燥乏味又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只停留在口号里,是一指空谈。
四、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应用
1.在教学过程中多创造生活情境
这种方式是从生活中着手,通过实验的方法既可以解释物理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学得更直观也更深刻。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中,生活中会见到水结成冰,冰又化成水最后无缘无故消失不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块冰,在课堂上现场做实验,将冰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醒目地看到冰逐渐化成了水直至最后水都不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接着开门见山进入主题,原来冰化成水是熔化,水消失不见是汽化,由固态到液态最后到气态,熔化和汽化过程都是由酒精灯加热发生的,所以都是吸热反应。这样,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既醒目又更有效果。
2.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一块方形的铁和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木头,铁会比木头重许多,而当木头重量和铁的重量一模一样的时候,只需要小小的一块铁却需要大大的一块木头。这是什么原因呢?为解释这种原因就可以引导出质量与密度这一概念:即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则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并得出这样的一个公式:ρ=m/v。这样,既很好地通过生活教育理论反哺生活,又让学生容易理解。
3.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多观察、多思考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现象,比如一块很重的石头很难搬动,但是只要用一个撬棍轻轻松松就可以使石头活动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又比如一只手提半桶水会觉得比较轻,当提的水变多时就觉得有点酸痛困难。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这些现象,并观察更多的有趣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仔细认真思考,通过书上所学知识或请教师进行答疑解惑,从而真正学会诸如杠杆原理、重力等知识,这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应用。
4.延伸教学内容,发挥其在生活中的更大作用
在公共场合,常会出现禁止大声喧哗、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标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标语呢?因为大声喧哗会使声音分贝变大,对人的耳朵、健康都有伤害,这属于噪声污染,而节约用水则是涉及到水资源短缺问题,保护环境是因为现在能源匮乏、环境越来越恶劣等。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比如:公共场合注意言行举止,说话声音尽可能小一些,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利用,人人保护环境,少开私家车,多骑电动车或自行车,或者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发新的环保能源,像风能、太阳能等就很好。从物理知识中延伸出更多的感悟,从而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切忌视而不见。
五、结束语
生活教育就是将生活和教育结合在一起,不能孤立开来。初中物理是培养物理思维、严谨逻辑、科学态度的重要科目,也是初中学习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教师做好物理教学的根本,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教育理论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会越来越成熟。
【中图分类号】G633.7
前言:及时有效的复习往往能够使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并对原有的认知体系和技能进一步巩固和内化。系统化的复习更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弥补学生的短板,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对技能操作更为熟练。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复习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适当提高复习课所占的课时量。尤其是对于初中物理这种理论和实践技能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教师应当积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注重物理复习课,正确认识初中物理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初中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照本宣科情况严重
现阶段,初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尽信书不如无书,教科书是帮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但是目前很多初中教师将教科书视为“圣经”,完全按照书本知识一字不落地念给学生。尤其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没有科学有效的复习方式,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复习就是按照教材将内容重新讲给学生听,或者将课本的课后题再做一遍,不能够合理区分重点和难点,这种“复习”就只是单纯的回忆内容,对以往知识的重新教学,而不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的梳理。
2.对于知识内在联系关注较少
初中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时,只是简单地将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的知识是孤立的、生硬的。相当于“温故知新”只做到了“温故”,而且是没有效率的、错误方式的“温故”。主要表现为将之前的知识重新讲给学生听,学生只能孤立的认识知识,而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联系,这就难以保证知识之间内在关系,单纯重复性地“温故”,却不能够有效地将原有知识进行分析、内化、归纳和总结,没有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和知识网络化的构件。
3.题海战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复习时,讲练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过分沉浸于“题海”中难以达到有效的复习目的。很多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大量做题可以取得好成绩,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掌握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知识难点和重点。而且,教师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情况以及学生发展规律进行复习,完完全全依靠大量解题,无异于“拔苗助长”。
4.试卷讲解无法引起学生重视
在复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对学生进行一些测试和检验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试卷讲解的方式方法。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分析学生“共性”和“个性”的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试卷完成后,从头讲到尾,一题不落,这样既降低了教学效率,又不能引起学生们对试卷讲解试题足够的认识。教师应当对试卷中学生们爱犯的共性的错误或者是试卷的难点、易错点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可以再进行个别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复习课复习策略
1.创新复习课模式
传统的复习模式往往会让学生们感觉了无新意,让学生们对复习的兴趣逐渐降低,难以产生有效的复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复习模式进行创新,通过更加新颖的复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比如,笔者在进行《光和眼睛》复习的时候,一改往常的单纯让学生对知识点简单记忆的方式,而是采用仪器做辅助的方法,让学生们对其知识点进行记忆。笔者使用筷子插入到盛水的杯子里面,让同学们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复习折射定律;通过镜子将光进行反射让学生们复习反射定律;以及运用自制的小设备让学生们复习成像的作图等等。这种有趣的复习模式,让学生们感觉到非常生动,也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进行了知识点的复习,让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
2.开展三轮复习策略
就初中物理学科特性而言,尤其是九年级的物理,学生们知识已经较为繁杂,声、光、电、热、磁、力等内容较多,而且考试命题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是考点,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学生知识出现混乱,避免“揠苗助长”的出现,因此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三轮复习的策略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能力。比如,笔者在进行《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的时候,便是采用了三轮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复习。第一轮笔者只是让学生们记忆其中的概念、定义、公式、定律、实验探究等基本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细化,保证每一个细节部分都能够囊括其中。因此,此部分使用时间较长。第二轮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则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复习,如其中的分子动理论,物态变化等等。第三轮复习时候已经临近中考,因此,笔者主要是营造出地模拟考试环境,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复习效果。
3.复习课堂及内容多样化
复习课堂要避免过于单一,教师在进行课堂复习的时候,应当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实现多样化。在进行多样化丰富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重点和难点的区分,针对大多数学生薄弱部分进行深入专题化的复习。比如,笔者在进行《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的时候,并没有简单地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而是让学生们组成小组,让学生们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总结。之后,笔者还组织了物理竞答的方式,让学生们对于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抢答,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答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复习课堂的气氛。通过此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竞争意识,又让学生们对知识点进行了复习,最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进行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主动投入到物理的复习中来,提高物理复习质量。
结Z:
初中物理的复习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优质的复习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考试成绩,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物理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寻找到物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教师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研究新的策略,让学生的复习之路越来越平坦。
参考文献:
一、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物理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探究精神。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
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1.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水中,通过烧杯对水进行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较合适?4.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了。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
二、注重进行实用教育,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用于生活,如何在生活与学习之间找到一个支点,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是物理教师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
比如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之初,我们就应该避开那些比较抽象的、一般化的物态变化和那些非常严密的物理概念,而应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晒衣服的问题)出发,认识到一种具体物质――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从衣服上跑掉了!”从这样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来认识汽化现象。再比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的教学,这个知识点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一个分化点。但是在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尽管在探究活动之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计算,但是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杂计算,应该像教材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再比如《光的反射》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只关注如何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应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物理知识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重视学生参与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当中,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很难看出比较明显的熔化过程,或者可能会发现海波由于过热而不凝固这样的问题。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如何查找资料、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之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1.对于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是否相同哪?2.清晨看到日出的时候太阳是在地平线以上还是在地平线以下哪?3.海市蜃楼这种壮观的场面是怎样形成的哪?”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听老师讲课无法学到的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32-01
一、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广大教学学家认为学习的本身就是一种认识发展的过程,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的认知过程更具体、更有效,而这个认知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锻炼和培养的过程,当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导致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从而出现思维的不适应,在目前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问题。
在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思维的不足和差异,每一名学生对于物理思维的锻炼和理解都是存在着差异的,每一个人的物理基础不尽相同,能力也各不相同,思维方式也各有差异,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都存在一个惯性思维方式,往往只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去理解问题,同时也是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而在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在学习的时候忽视了过程,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同时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还存在设施不足、投入不足、调动不足等问题和缺点。
二、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相关建议
对于初中物理的多媒体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就是采取多方面的举措,全力推动多媒体教学,推动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成功。
1、适时实施动漫教学,让物理教学更真实、更清晰
动漫科技一直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的教育教学方式,因为制作成本高、科技含量高未能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目前只是在物理教学的个别知识点中得以实施应用,效果特别强,同时,动漫也是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一种物理多媒体教学方式,因为学习兴趣是第一老师,这是在所有的教育教学中都通用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中也同样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在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兴趣中完成学习,教师则尽可能让每节课都在兴趣的引领中成功传授,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动漫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恰恰迎合了这一点,除了要使用一些传统的激发兴趣兴致的方式方法之外,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地实施阶段性学习,去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去引领学生们兴趣,让学生们在兴趣十足中学习物理、学好物理。例如,在学习《分子的理论》这一章节,表现分子的动态变化时,这不是其他媒体视频方式所能展现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动漫的方式来表达,用神奇的动漫表达方式和科学原理去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力争取得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全面成功。
2、广泛使用视频教学,让物理教学更直观、更有效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存在着一定思想误区,认为物理和数学等科目是等同的,可以通过公式和概念来完成教学,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其原因是物理较数学等知识更为丰富多彩一些,更需要多媒体的融入和展现。所以,应该正确地认识到,物理并不是简单公式的套用、基本原理的死记硬背,一些题型的解题原理基本相同,需要培养一种解题的意识,而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摩擦起电》和《能量的转化》两个知识点时,如果能融入视频教学方式或者实施校园的电化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增强很多,比如摩擦起电,通过在实际中操作不容易看到“电”的火花,而在视频中可以通过往复的播放和视频的调试、光线的层次来显现摩擦起电的原理,教学自然会取得成功。
3、课常使用图片教学,让物理教学更集中、更富逻辑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在多媒体教学之初,手段和模式都比较单一,那时候更多要依赖简单的图纸或者图片来服务教学,来推动教学,而随着动漫、视频、实践操作的融入,并没有完全取代图片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的特殊和传统地位,而是依然发挥着其固有的作用。例如,在初中物理周期性复习,以及期中和期末考试中,都要通过图片的方式实现总结性学习的便宜性,通过图片来集中体现知识点,比如在复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时,就是把繁复的概念、公式等相关的知识点集中到一起,从而成功地引导学生显现其原有思维框架的缺点,努力发挥积极作用,并实现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成功。
4、经常发挥动手实践,让物理教学更切合实际、更具实效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动手实践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只有亲自操作才能增强实践效果,才能让教学更加切合实际,更能贴近学生们的想象,贴近学习的知识点融入,所以在初中物理的多媒体教学中,动手实践尤为重要、动手实践更能显现物理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电学》中,尤其在学习《电路的连接与安装》这一章节中,一定要保持学生们的动手实践率,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亲自操作电路安装、亲自识别串并联,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应该说,《电学》操作是初中物理最常用、最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也是最值得普及和推广的教育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