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5:54: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道德与法治科研课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前言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职业的指向性相对不专业,所以学校更应该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从根本上保证学生跨出校门后,也是一个具备专业职业道德的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开设,大到改变社会现阶段的风气,小到提高学校的专业程度,无论是从哪方面说,开设这门课程都很必要。
一、当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老师的专业素养缺乏
很多学校开设课程后老师们并没有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只是单一的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缺乏课堂的互动,在课堂上,老师处于主导位置,课堂气氛枯燥无味。甚至于有的老师专业知识并没有掌握完全就开始了讲课,授课过程完全按照书本照搬,对于学生的提问也没有准确的回答。
(二)学生的学习意识不高
很多学生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重视程度也不高,觉得学了也没什么用处,不学习这门课程,出了学校的大门我还是能好好工作。或者有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社会上不良风气太多,在学校学习也没有办法应对社会。还有一部分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学习,但是面对实际情况却无法应用。
(三)学校不能加以重视
而对于学校来说,很多学校只是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并没有将这门课程重视起来,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师团队建立的也不完善,学校对课程的安排不科学,没有根据专业进行相关的训练,对于课程的制度不能得到健全和完善,导致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实施不顺利,不能适应时下的课程要求。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重点
(一)注重课程的科学性
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成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要学会注重课程的科学性,虽然课程的科学性在很多专业上都能得以体现,但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上却很缺乏。无论是教学课程的设计方面,还是教学理念的实施,都没有很好的体现课程的科学性、所以我们要做到,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特点、学生程度、教学的实施,制定出一套符合科学性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课程的差异性
注重课程的差异性,简单来说就是注重授课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不同调整,调整中要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学方法的辅助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引导将每位学生都“带”到课堂中来。
(三)注重课程的艺术性
注重课程的艺术性,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处于毕业就进入社会的阶段,在进入社会前接受到的教育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教学方法就要讲究有一定的艺术性,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对教育的意义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经历了小学、中学,单一枯燥的课堂对他们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他们更喜欢从课堂中获取乐趣和新鲜感。这就要求老师要尽可能地采取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在教学中多融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因素,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新高度。
三、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制课程成效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应该树立起课程的重要性意识,面对学生要抓住情感的表达,在课堂上及时的改进自己教学方式的不足,对学生的提问加以耐心的讲解。课下要对自己专业知识进行补充,因为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上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按照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能保证每个专业都有一个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老师,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不仅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对时下的经济、政治、教育、医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这就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只有了解自己学生以后要走的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二)改进现阶段的教学方法
改进现阶段已有的教学方法,对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做一大改变,进行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做好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寻找乐趣,使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知识。实践式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大多数同学寒假暑假回家都要买火车票或者汽车票,在这几年里,你遇到的售票员服务态度是什么样的?在这样的提问下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让同学们积极回答自己心里的感受。总结出:这就是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不具备专业的职业道德,有多么令人反感。而具备职业道德的人给他人的感觉又是什么样的。让同学们在例子里自己感受,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机制
学校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学机制,组织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对课程的老师,尽量选用专业的老师,免得出现功不对口的现象发生。倡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对每一学期课程进行考察,验收结果,还要给学生提供评价平台,匿名投票给老师的课程打分、提意见,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分析采纳。
四、结语
作为老师,要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重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大力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力度,学校要给予充分的支持,支持老师对课程的研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掌握好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方法的技巧,为学生的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依据时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经历了数十年的理论实践研究,如今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科领域进行探究与实践,是达到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在情感与知识技能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走过场
在学校与教师方面,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部分学校虽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却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进行合理的探讨和研究;在学校教学制度方面并未进行系统全面的合作学习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同时缺乏对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培训和实地考察,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表象,素质教育的改革落实的并不到位。
在班级与学生方面,班级和小组氛围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有的班级或小组整体较为沉默,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习效果不明显。
2.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个方面是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选择的探究内容没有讨论价值,如课本中基础的学科知识或基本常识,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不予重;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素材过于老旧或不贴合实际,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在道德、情感上的体验和感悟,案例的使用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近期的时政热点中选择,案例素材的选择若不符合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学生则不能感同身受,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话可说。
另一个方面是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有的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数量过多,或者语句太长,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心理产生压力,或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全面,尤其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角度出发,过多的问题设置导致多而不精,不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思考和升华。
3.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程度不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进行过程中,有的学生平日成绩优秀且擅于发表观点,在讨论中容易产生“话语霸权”的现象,其他小组成员发言和展示的机会较少,或者由于成绩上的不自信而选择沉默;有的学生受自身性格的影响,或者属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的“被边缘化”,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在交流中的学习效果和体验就会比较差。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应当以辩证唯物法的发展观来看待,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具体的学科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组内成员合理分工,人人同责
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组织管理方面设定纪律组长,各学科学习方面设定学科组长,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互相监督,轮流发言,做到学习过程共同参与,学习成果共同享有,人人同责;并设定一对一的“组中组”模式,以互补为原则对学习问题尤其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相互辅导,还包括进行学习互评、作业互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案例分析,分工进行案例的展示与表演,转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枯燥无味的固有印象,在语言的交融碰撞中使课堂生动有趣。
2.探究内容贴近生活,层层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内容的设置会直接的影响到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探究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时,首先应做到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比如共享单车,网络中的表情包,APP带给我们生活的转变等等,在内容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其次在探究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开放性、简洁性和可探究性,提出具有深入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的思想不局限于课本和学校,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置也不易过多,且语句表达间接明了,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最后在探究内容的整体设计上,要做到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质量。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德育实施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理论给养和思想保证。
一、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施体系和运行机制是解决学生的德育由谁管、怎么管的问题。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实效,是适应社会转型期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
高职高专院校均设置了统一规范的德育课程体系,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千差万别,多数学校认为学生德育就是思政课教师的问题,就是学生工作者的问题,专业教师只负责教学工作,其他部门只负责事务性工作的局面。这种德育管理体制只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局限于一小部分人,没有使学校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二)校园文的滋养
一是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校园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把握不够系统、科学。
二是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有的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校园环境和娱乐文化。
三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上。一些学校着重强调其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及物质功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看做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没有放在整体办学规划的大背景下来实施。
四是用主旋律教育代替全部校园文化。主旋律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但校园文化还包括生活化、情感性的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五是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巨大的号召力。但一部分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各自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趋于一般化,个性不明显。
(三)党团组织建设
党团组织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在学生中体现出先进性,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形成了较完备的组织体系。但德育工作如果单采取传统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德育工作失去契合点,甚至会出现三“ mang”现象,即 “忙、 盲、茫”。
二、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问题原因分析
(一)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有偏差
一是对德育教育主体的认识有偏差。很多人认为德育是某些部门的事情,不能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氛围。
二是在德育是收益和成本的问题上有争议。由于德育带给学校和学生的是间接的效益,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因此一些学校把德育当做成本尽量降低,能省则省。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不能及时匹配
要使德育达到预期效果,就要保证德育的内容与形式以学生的特点及客观需求为导向。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偏离初始方向,出现德育内容与形式不合拍、不协调等现象,影响了德育效果。
(三)缺乏有效评估及反馈机制,德育与学校管理体系有脱节现象
一些学校的德育评估仅仅对德育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工作行为 态度改变能力提高和为学校带来的效益上,评估工作只是在最初级的阶段。
(四)缺乏科学合理的德育需求分析
德育需求分析是德育工作最关键和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德育需求分析好,德育就会事倍功半,反之,德育计划就会成为一种摆设,为计划而计划,为应付检查而做计划。就会出现跟风赶时髦现象,导致德育内容偏离学生的需求。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德育管理新体制
(一)在内容上,要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方位育人
按照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遵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统筹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统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在组织上,要追求协调发展,全员育人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创新工作思路,在高校建立完善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自发挥育人职能和自身特色,全校紧密配合的德育管理新体制,把德育融人教学、管理、服务之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三)在动力上,要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育人
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要建立起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运用政策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激励作用,激发高校德育工作者内在动力和创新精神。政策激励应注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要实行德育工作管理的科学化,利用现代管理工具建立德育工作信息网络,制订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制,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德育工作关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建立高校德育管理新体制,切实做到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陈翔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体系.[J]教书育人 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