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艺术价值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4 15:54: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电影的艺术价值,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电影的艺术价值

篇1

传统意义上的镜子一直充当着某种信息传达的媒介作用,即镜子是一种工具。从洞穴理论到拉康的镜像理论,影视中镜子的艺术价值正在被影视艺术家们重新研究和探索。电影发展到今天,镜子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都有关镜子的镜头。《鸟人》中的艾尔,他伫立在镜子前,照着镜子把自己脸上的绷带狠狠地撕开;《蜘蛛侠》中绿皮在镜子中说话;《天使A》中Angela在走投无路时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眼睛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再重新找回自己;《源代码》中柯尔特在列车上被克里斯蒂娜误认为另一个人时惊恐间冲镜子一照,发现自己的样子全变了……

电影中的镜子是一种“情象结构”,通过审美反思运行机制唤醒主体的清醒意识达到镜像与现实均衡的审美目的。进而在电影艺术中升华为艺术境界。

一、英文电影中镜子的艺术价值

影片中的“镜子”作为一种“情象结构”,在其普遍使用的过程前经历了一个由审美定位到定向、定质、定性和定形的漫长的审美经验积累过程。定形完成之后,“镜子”这一特定的“情象结构”在艺术技巧、价值观层面上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来。

李健夫在《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中说道:“审美印象形成阶段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审美定位以社会生活经验为现实基础。审美定向以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为内在尺度来进行审美选择。审美定质以具体人物事物特征和生活内容为感受基质。审美定性是以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倾注对象从而规定审美印象的审美特性。审美定形是审美感受、审美情感与对象特征印象交融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情象结构。”[1]镜子在影视作品中的“情象结构”的形成同样经历了以上五个过程。

首先,审美定位,强调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的积累。镜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便于导演的观察和体验,通过镜子导演可以亲感和亲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对镜子的某种经验结构。这种审美定位的准备和完备是导演在影片中能对镜子运用自如的一个意识基础。

审美定向是在积累了亲感经验后,镜子进入到审美领域,导演开始严肃认真地将镜子划入自己的审美定向选择中来。这一阶段,导演加入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审视镜子在电影中带来何种功效。

接着导演确定审美对象的实质,将镜子的本质和特征挖掘出来形成某种独特的映象,比如镜子的明亮、洁净以及与其他同样明亮、洁净的物质相比,镜子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镜子的独特特征背后把镜子蕴涵的东西方文化相联系起来。

“审美定性是情象融合的结果,它意味着审美意象的感受与情感具有特定的、稳定的和具体的性质。”[2]在这里,镜子的明净透亮性质和照出的人物或景物的美、丑、滑稽或是怪诞与情感中的爱照镜子、恨照镜子和怕照镜子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镜子的审美定性结构。

最后,导演还将其进一步完善成较完整较完善的内心创造物,达到最终的定形。也因此,定形后的镜子进一步具有较完善的情象结构的内在意义,即我们所说的艺术价值。镜子成为“情象结构”后,其价值主要突出艺术技巧。

镜子在艺术技巧上的价值包括空间改变和氛围烘托两个方面。许多电影都喜欢用镜子的反射、复制和透亮特征来改变整体的视觉空间感,让整个空间变大变神秘。

镜子在氛围烘托方面,主要是指其在恐怖片中的运用。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的恐怖片中都多次出现过“镜子”意象,如《异度空间》《古镜怪谈》等,尤其在《照出冤灵》一片中,镜子一直贯穿于影片中,影片中第一位被冤灵杀死的女性,她在商场打烊后才收拾东西离开,目的是想顺便窃取商品,她蹑手蹑脚地来到摆放商品的货架前,由于不安就不时地回头看身后的情况,后来直接倒退着走。镜子出场了,先是猛地一回头,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吓了一跳,后来,她跑进洗手间,这时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面宽大干净的镜子。她还在不时地回头张望,一不小心,把手中的圆形滚动式切刀弄掉了,她弯腰去捡,镜子里的“她”却还站在那里,看着现实中的“她”,当她发现镜子中的异常时,镜子中的“她”用手中的切刀杀死了她。在整个过程中,镜子的出现都起到了烘托恐怖氛围的作用。这一价值作用追溯回去,可以说是由镜子的东方民间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镜子是两个世界的临界点形成的。

同时,镜子在价值观层面上还具有提升道德境界的作用。镜子的明净、透亮特征和反射功能使得镜子在影片中,特别是在影片结尾中,有重要作用。一个恶人凝视镜中的自己,忽然发觉自己的丑恶,然后定定地思索一番之后,决定重新做人。这样的镜头在电影中比比皆是。这是镜子的明、洁、净对人类美好品质的一种唤起和对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

二、英文电影中镜子对主人公心灵的反射

现代社会人们在各种诱惑中逐渐迷失自我,缺乏对自己内在真实的东西的关注,反而被外在的物质世界不断压制,形成了自我的遗落、自我的迷失和非我压制住了自我等不良现实。

重视人的主体性是审美主体论的一个重要阐释角度。受萨特和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现代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的存在问题,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问题。“社会生活的系统运动并不是以每一主体的随意发展为依据的。同于社会权利和社会规范总是力求以一定的模式约束众人,特别是社会惰性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往往造成主体变异和主体性异常的现象。”[3]

镜子作为“情象结构”在电影中正是作为自我遗落和自我迷失的镜像出现,警示中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人的主体性问题。镜子的本质与目的就是唤醒主体的划分与清醒意识进而达到主体性找寻与均衡的审美目的。以《黑天鹅》为例进行分析。

影片《黑天鹅》是著名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新作,片中讲述了一个名叫妮娜的芭蕾舞演员在追求扮演《天鹅湖》领舞的过程中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妮娜是一个小心翼翼控制着自己、懦弱善良的追求完美的女孩子。老师说她只能扮好白天鹅,但是演绎不了黑天鹅的邪恶、诱惑和大胆。

她开始撕掉自己的一块皮,滴血的手却又在镜子中复原。她站在前后两面镜子中量制衣服时,镜中其中的一个自己竟然在不停地抓后背,然后妮娜斜身,镜中的那个“她”突然转过身来。这一切的镜像都在意识着两个“我”的存在和分歧。真正的斗争是在演出当晚,妮娜看到替补演员出现在自己的化妆室里,说她演不好黑天鹅,于是妮娜用撞破的镜片杀死了替补演员。

她彻底释放了另一个我,邪恶占满了整个她,黑天鹅演出成功了。中场休息时替补演员过来贺喜,我们才知道妮娜刺杀的是自己。那场争斗不过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是善的我和恶的我之间的斗争。妮娜忽然清醒,饱含眼泪跳完了白天鹅自杀的舞段,腹部的血也染红了舞裙。演出很成功。影片的最后,妮娜说她感觉到了什么是完美。在这部片子里,镜子的出现从头到尾都伴随着妮娜的两个“我”的斗争。

压抑中的善不是真我,当然释放出的恶也不是真我。影片最后的平静和回归才是真我的状态,也就是妮娜说的完美。不压抑,不偏激。关注自我的真实存在状态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自我,这是影片告诉我们的,也是导演通过镜子这一“情象结构”向观众所表达的心声。主体性的找寻和平衡才是完美。

三、英文电影中镜子提升电影艺术境界

“情象结构”是一个活动的整体,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当镜子这一“情象结构”进入电影之后,就沿着自己的活动机制开始运转。这一活动机制与过程就是一个审美反思的过程。

所谓审美反思,就是指“艺术家通过审美反思,把自己记忆中珍藏的经历开发出来,重新自觉地生活或体验一次、品味一次,把经历的社会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转换为艺术世界”[4]。镜子作为“情象结构”在电影中的整个运行机制里都充满着审美反思这一活动,进而提升了打印的艺术境界,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空间和范围。

人总是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过去,当影片中的主人公,这一艺术形象开始反思时,我们说镜子给了他(她)们进行审美反思的契机和场地。转过来说,镜子的运行机制在影片中具体地表现为个人的审美反思。影片中的主人公在镜子的运行机制中审美反思自己的过去,追求真、善、美。

影片《爱有来生》的结尾,俞飞鸿在镜中看到了上辈子的自己,原来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上辈子的那段爱情。镜子穿越了时空,呈现出真爱最美的样子。孟婆汤前的情景,被镜子中上辈子的自己一一带回,这是跨越了轮回的审美反思。这一面镜子的出现,让过去的一切重新被点燃、复活。重新来过,才知道片中的自己和老树下的魂魄有着多么荡气回肠的一段爱情。

镜子的审美反思机制不仅表现在个人上,还表现在对人生和世界的审美反思中,进而达到提升艺术境界的作用。

影片《美国往事》中的“面条”在得知被匪徒追杀时只得离开纽约,35年后他收到的一封来信让他重返纽约。在整部片子中值得注意的是火车站和照镜子。在火车站站台,他从小卖铺走向壁画,在壁画中央的镜子前站住,他看着镜子,35年前,他从这里离开前也在这面镜子前整理仪容。镜子中出现的是35年前的自己。然后空空的镜子,忽然停顿了一下。

镜头转到35年后,“面条”出现在镜中,伴随着影片主题曲《昨天》,“面条”在镜中久久地凝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镜子的短暂空白停顿,这里的镜子运用了留白的手法来让观众去帮“面条”进行了一个审美反思。

这35年的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全部浓缩在这一瞬间的停留和空白上,引发人去深思。这是一个大的时空转换,在这个镜子参与的转换中,其审美反思的运行正是表现出我们对人生的一种审美反思。一面镜子,隔开又连接起两个时空,也同时连接起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美好的理想世界。

总之,镜子在英文电影作品中的运用和价值处在不断更新和需要被探知的结构中。从“情象结构”入手,通过审美反思的运行机制透过镜子的镜像来反观自我、人生乃至世界,进而达到提升人生的境界和开拓电影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2] 钱智民.西方电影对东方文化的融合[J].电影文学,2009(08).

[3] 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一、人文主义理念与电影的融合

纵观宫崎骏老先生的电影作品,展现的无不是人与大自然相处中所展现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在社会经济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不顾一切的寻求最大利益已然成为大众生活的价值取向所在,在这样的价值体系的操控之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一触即发。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与之相呼应的便是一片片绿地的消失,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但是我们更加不能忽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若放弃了这样的立足点,那么灾难必将到来。宫崎骏先生的电影里所展现的灭顶之灾便不再遥远,电影中诠释灾难的意义所在便是提醒当代的人类永远不要忘记大自然对于生命的重大影响意义。

在宫崎骏先生的电影中很少表露出悲天悯人的感伤和怀旧情绪,而是更多地展现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而手法也不是单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更多的是他所创造的奇幻主义世界揭示人性最敏感的一块。手绘动画,不仅以简约淡雅的画面造就了清新自然的美学风格,而且,其做艺术动画的敬业精神更成为动画界的一面旗帜。

在大多电影中不但赋予了影片以无限的理想主义色彩,更是将深刻的人生哲理融于影片当中,由此而显现出强烈的个人创作风格。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与传统意义的动画不同,正是在于每一部电影中所要阐释的关于自然、万物、和谐等主题思想。电影中所展现的唯美的的动画意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个现实意义上并不存在的世界,但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通过这样的影响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关于生命真谛的意义。宫崎骏的电影中很少是通过现实世界的悲凉来警示生命生活中的危机,他着重通过单纯干净的世界给人以无限的希望,生命本来就是充满着悲欢离合,我们不能整天在悲痛中沉沦,而是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悲苦的世界,只有充满了对生活的动力,才能够获得精彩的人生。

他的动画电影早已脱离了幼稚的创作模式,相对于那些浅显的动画片来讲,宫崎骏作品里所涵盖的精神与象征主义色彩绝对是值得流芳千古的,他的创作理念更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紧紧相连,以动画中的反思来对抗现实中的无可奈何。所以,宫崎骏的许多作品中都充斥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个人风格,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是动画电影与所谓的现实性影片之间的界限的综合体,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动画电影的基本特性会永远存在。动画电影里所创造的神奇而纯净的童真世界所具有的无限魅力,是我们永远不能抹杀的东西,而其中所要展示的人性思考又是值得令成人感怀和思考。在不少影像资料中我们随处可见社会腐败与丑陋的一面,一次这样的思想冲击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定义,但是这样长年累月沉重的积压最后所带来的只是大众对生活的绝望与无奈。

二、电影音乐的点睛之笔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形式与意义所在,以一种新生的力量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中所展现的艺术价值也是无法衡量的。电影中配乐也是决定电影艺术价值的关键因素,它对于整部电影意境的渲染效果和推动剧情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作品中我们基本都可以听到来自那天籁般动听的音符,这些音符便是来自艺术大家久石让先生,而这位慈祥的老人以音符作为魔法棒将宫崎骏电影里的魔幻色彩与人文主义情怀给予神奇的力量,可谓是曲曲叫好。电影作为一门声画结合的艺术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精神消费的领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元素也开始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配乐功能,正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为电影带来新鲜的活力。

篇3

一、人文主义理念与电影的融合

纵观宫崎骏老先生的电影作品,展现的无不是人与大自然相处中所展现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在社会经济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不顾一切的寻求最大利益已然成为大众生活的价值取向所在,在这样的价值体系的操控之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一触即发。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与之相呼应的便是一片片绿地的消失,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但是我们更加不能忽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若放弃了这样的立足点,那么灾难必将到来。宫崎骏先生的电影里所展现的灭顶之灾便不再遥远,电影中诠释灾难的意义所在便是提醒当代的人类永远不要忘记大自然对于生命的重大影响意义。

在宫崎骏先生的电影中很少表露出悲天悯人的感伤和怀旧情绪,而是更多地展现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而手法也不是单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更多的是他所创造的奇幻主义世界揭示人性最敏感的一块。手绘动画,不仅以简约淡雅的画面造就了清新自然的美学风格,而且,其做艺术动画的敬业精神更成为动画界的一面旗帜。

在大多电影中不但赋予了影片以无限的理想主义色彩,更是将深刻的人生哲理融于影片当中,由此而显现出强烈的个人创作风格。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与传统意义的动画不同,正是在于每一部电影中所要阐释的关于自然、万物、和谐等主题思想。电影中所展现的唯美的的动画意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个现实意义上并不存在的世界,但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通过这样的影响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关于生命真谛的意义。宫崎骏的电影中很少是通过现实世界的悲凉来警示生命生活中的危机,他着重通过单纯干净的世界给人以无限的希望,生命本来就是充满着悲欢离合,我们不能整天在悲痛中沉沦,而是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悲苦的世界,只有充满了对生活的动力,才能够获得精彩的人生。

他的动画电影早已脱离了幼稚的创作模式,相对于那些浅显的动画片来讲,宫崎骏作品里所涵盖的精神与象征主义色彩绝对是值得流芳千古的,他的创作理念更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紧紧相连,以动画中的反思来对抗现实中的无可奈何。所以,宫崎骏的许多作品中都充斥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个人风格,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是动画电影与所谓的现实性影片之间的界限的综合体,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动画电影的基本特性会永远存在。动画电影里所创造的神奇而纯净的童真世界所具有的无限魅力,是我们永远不能抹杀的东西,而其中所要展示的人性思考又是值得令成人感怀和思考。在不少影像资料中我们随处可见社会腐败与丑陋的一面,一次这样的思想冲击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定义,但是这样长年累月沉重的积压最后所带来的只是大众对生活的绝望与无奈。

二、电影音乐的点睛之笔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形式与意义所在,以一种新生的力量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中所展现的艺术价值也是无法衡量的。电影中配乐也是决定电影艺术价值的关键因素,它对于整部电影意境的渲染效果和推动剧情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作品中我们基本都可以听到来自那天籁般动听的音符,这些音符便是来自艺术大家久石让先生,而这位慈祥的老人以音符作为魔法棒将宫崎骏电影里的魔幻色彩与人文主义情怀给予神奇的力量,可谓是曲曲叫好。电影作为一门声画结合的艺术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精神消费的领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元素也开始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配乐功能,正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为电影带来新鲜的活力。

(一)对于电影整体节奏的掌控

电影音乐在保持自身的艺术特性之外也在电影的平台上展示着自身独到的魅力,但是作为专业的电影音乐来说,配合剧情的发展需要也是电影音乐最为重要的一个创作要素,在前期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电影的题材,风格和艺术的总体效果来设定音乐创作形式,这样才能够与电影本身达到完美的契合效果。使音乐的美感与电影的质感达到最为深入的融合与统一,除抽象主义电影艺术形式之外,大部分电影音乐的创作都是以追求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作为创作动力,从而营造自然的生活意境或写实作用。

故事情结的发展是电影叙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电影音乐的应用也是掌控影片整体节奏的一个方法,它在叙事的效果和节奏的掌控上更加能够直指人心,与影片达到完美融合的效果。久石让的音乐主要由以下几个风格来掌控整部电影的节奏,首先,简洁利落而富有个性的节奏是调动影片整体风格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刻画人物活泼的性格,例如在《千与千寻》这部影片的音乐创作上,就以鲜活生动的乐谱来刻画了影片中精灵古怪的各种人物性格,从而既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又使得千寻在解救父母的过程中影片的基调没有过分的沉重和压抑。其次,音乐旋律的线条以级进为主,《幽灵公主》关于这一方法的运用就尤为鲜明了,层层叠叠的音乐效果使得影片层次分明,这样级进的旋律线条所描绘的音乐触感更加的柔和温婉,而在此时,旋律一点点地加入,体现出音乐情感上的积累效果,带领观众渐进地走入电影所呈现出来的世界。这一影片所展示的是发生在远古时代的东方世界,电影音乐所采用的也是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音阶,这样的谱写使得电影音乐充满了浓浓的传统日本风情。电影在主题意义上也是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矛盾的一些担忧,影片的主人公经历了重重考验与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电影音乐的处理上也是以希望和对人性美好的探索为主要元素,但是在其中也穿插了一些淡淡的忧郁的情绪。

在此,影片的叙事与表意达到了质的升华,作品中所展露的人文主义情怀也随着节奏的变化得到了最为高超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久石让先生的交响乐就如一颗闪耀的夜明珠镶嵌在宫崎骏先生的电影之中,两位艺术家的默契合作就如一股清泉,洗涤着人间的污浊,内心剩下的唯有满满的感动了。在宫崎骏的电影里久石让的电影音乐多展现的是一种安逸宁静的音乐风格,由传统的乐器与电子乐器配合,通过营造一种大自然舒适、流动的音符来诠释神秘而遥远的美学世界,更是对人类心灵的升华与洗礼,令人心神宁静。他所要营造的美学意境也决然不是人工创造的世界,久石让更加希望通过对大自然各种律动的展示来挖掘人心最为敏感的部分,也让人类能够恢复对于初始化时期,人与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状态。面对当代生活的重重压力,我们很难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关于自然关于人性的东西,久石让的音乐所带来的返璞归真的大自然的呼吸便是当今社会难能可贵的礼物。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宁静的时刻,给我们的思想一些时间,让他们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翩翩起舞。在宫崎骏的电影作品中久石让多采用的配器方法来诠释主题旋律的多变性与层次感融合,即由多种不同音色、不同表现风格的乐器来分别演奏主题旋律,使音乐旋律不断地进行变化与发展。在其很多音乐部分的处理上,配器中往往先使用钢琴来陈述主题意境,然后将主流部分融入管弦乐队渲染气氛,最后小提琴成为整个乐谱的主要部分,钢琴伴奏形成背景,这样音乐情绪就变得生动有力,情感的诠释上也得到了层次上的积累效果。

(二)对于主人公性格的抽象展示

宫崎骏电影在抒发人性的刻画上,总是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生活是有希望的,但是需要我们来建造,在逐日堕落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责任与义务的。

电影音乐对于加强人物的动作性、性格、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的间接表意效果而达到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结合体,而电影音乐发展至今也绝不仅仅是这一艺术创造中的惟一听觉效应,在电影音乐赋予那些影像世界里的人以鲜活的生命,在艺术性的背后每一个个体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在宫崎骏的电影中电影音乐也决然不会同传统的纯背景音乐画上等号,它的创作思想从客观的角度亦是对于人物本身的刻画,音乐在节奏发展与人物情绪的起伏作出有效的融合,最终达到与故事的背景完美统一。久石让的音乐与宫崎骏电影的配合不仅仅丰富了天马行空的故事,亦是对电影空间的扩展与延伸,是视听语言的有机构成体。对于影片人物性格刻画,心理思想的诠释,戏剧矛盾发展冲突上都得到了三维立体化的展示,对于整部电影气氛的渲染上都是重要的应用元素。

三、结 语

电影音乐必须要与电影主题理念相契合才能够有力地烘托影片的气氛,推动电影的,为观众带来多重的视听感受与思考空间。久石让充分利用了电声乐器以及传统的交响乐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的梦想世界。宫崎骏电影的主题大部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了表现这样博大的主题,久石让先是用音乐作铺垫,描绘出大自然的奇异感觉,然后悠扬的主题曲奏起,就仿佛使人在风中自由地翱翔一样。在反映社会现实形态时,又以紧张忐忑的节奏感触动观影者的心弦。在久石让电影音乐作品的创作中,作曲家在传统音乐主题创作、配器等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入流行的电子乐和电脑特效音乐,营造出特定的音响环境,另一方面又与电影的故事情节紧密联系,根据情节的需要创作出不同的个性鲜明的音乐主题,起到渲染故事的情感色彩,推动情绪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久石让在把握题材与音乐表现上的自如,音乐色彩斑斓又不失大和民族的特色,音乐元素丰富、表现手法老练,显示了久石让扎实精致的一贯风格,本土气息和西洋音乐的结合。从久石让电影音乐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曲家是在通过动画电影这一声像传媒,用音乐来向观众传达一种与电影主题相类似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是肤浅的、流于表面的瞬间情绪宣泄,而是有深层次思想内涵的,能够深刻揭示出人物内心心理特征及思想感情变化过程的文化积淀,也正因此,他的音乐作品才能够深受大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篇4

情境是戏剧存在的基础,也是文学剧本艺术价值的具体体现。存在主义戏剧家萨特曾经说过:“情境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重于一切的”。优秀的作家在剧本创作时,都非常重视情境的设计,总是千方百计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倾力营造充满强烈动势的戏剧情境,以此推动戏剧冲突的爆发和发展,为性格的行动准备必要的机缘和条件,给人物以巨大的推动力量。迫使他们按各自不同的性格行动起来,走向冲突,从而显示出典型性格成长的必然性。以话剧改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电影剧本。立足于原作的架构基础,通过对人物生活典型环境的着力刻画,机巧地利用各种事件催发和推动尖锐的矛盾冲突,充分彰显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营造出充满强烈动势的情境。这种独具匠心、动势强烈的情境设计,不仅显示出剧作者超人的创作才能,也大大提升了剧本的观赏性和感染力,使这些作品成为历久不朽的艺术珍品。

戏剧人物处身其中的富有情绪感染力的时空环境是情境的构成要素之一。但是,剧本不能以铺扬的文字渲染时代的和社会的环境氛围,必须把这一切浓缩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来的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雷雨》写的是一个金玉其外的封建资产阶级“模范家庭”,在一天之内突然显露出深藏其内的各种不可收拾的败絮,爆发了一场巨大而尖锐的冲突,造成了极其惨烈的后果。剧本精心安排周鲁两家的特殊关系,设计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并着重繁漪的心理轨迹,十分强烈地通过展示其与周萍、周朴园、四凤、鲁妈及周冲等不同人物关系与命运的冲突,构成戏剧跌宕和感情起伏。剧本把人物放置在激烈的戏剧情境之中,意志和性格的较量蒸腾出一片狞厉可怖的气息,带着“雷雨”气势的戏剧冲突以及带着“雷雨”色彩的人物性格,是该剧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剧作家把长达三十年的生活进程,概括在时间上不超过一天、空间上不越出两家的剧里,情节发展跌宕曲折难以预见,人物行:动突兀奇特变化多端,显示了剧作家善于刻画典型环境和利用事件造成戏剧情境鲜明而强烈的动势的功力。我们知道,事件是情:晓的重要构成因素,任何剧本都不可能没有事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开幕之前,已经有了老王猝然死亡的事件,开幕时又发生了鬼魂事件。契诃夫的剧作里,虽然没有莎士比亚剧作中那样严重的事件,但也有一些看上去似乎十分普通的事件,如《樱桃园》中的新兴爆发户砍樱桃树事件。《雷雨》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从周萍离家到矿上去这件事引起的。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事件!在这个被周朴园自诩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里。它实在有着非同一般的震撼力量,是它直接震动了繁漪的心: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周萍,并且说到做到。她不仅在雷雨之夜赶到杏花巷十号关上四凤的窗户,使周萍被鲁大海和侍萍发现,而且当周萍与四凤准备一起出走时,她锁上大门,叫来周朴园,有意无意地导演了一场惨烈的悲剧。同时,这一事件还连锁反应地引出其它事件,触发了一系列的戏剧冲突,从而使现在的事件和过去的事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特殊的合力,有力地撞击着各个人物的性格。就像盛夏闷热天空里突然骤起一堆浓厚的乌云,朝着地面渐渐地压下来,一场真正的雷雨瞬间从这堆乌云里进发了。在这凄惨的雷雨之夜。人生的悲剧像霹雳发出控诉与呐喊,无情命运的雷雨冲刷着肮脏的世界,从而使剧中的情境充满了雷霆暴雨般的动势。

篇5

    意大利着名电影导演费里尼曾说:“在电影中,光影就是一切,它是质感、情趣、风格、描绘。”导演通过对光影的合理运用,营造出一定的氛围,在艺术表达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 光影影响画面风格

    电影作品中镜头画面通过光影给观众传递视觉信息,通过光影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视觉化、鲜明化,因此,光影的表现有助于影片画面风格的确立。光对物体的塑造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就光线的方向而言,可以把光分为正面光、侧面光、顶光、逆光等效果。其中正面光比较缺乏层次,缺乏质感;逆光可以勾勒出场景和人物的轮廓,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底光可以表现恐怖气氛,增加影片的戏剧性效果。就光线的基调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亮调、中间调、暗调,不同的基调会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电影作品中的光影既能创造出梦幻般的色彩,又能带给观众奇妙的视觉感受;既能突出炎炎夏日的烈焰,又能展现寒冷刺骨的冬日。银幕上秀美的山光水色、绚烂的烟雾火焰,都是光影来给观众的影像奇观。

    随着电影文化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再现自然光线已成为平庸的标志。影视作品中的光影应该把影片的视觉层面和美学观念方面作为艺术创作的目的,通过控制光的强弱变幻、颜色差异、色彩饱和度等元素,创造出迥然不同的画面风格,把影视作品中营造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对光影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例如,在影片《春光乍泄》中导演在室内环境中打出区域光,使整个场景形成很大的明暗对比,让观众分不出白天与黑夜,暗示主角的精神状态。在这里,时间不与外界产生交集,主人公黎耀辉、何宝荣的世界独立于时空之外。他们之间没有沟通,如同在房间里被灯光分解得支离破碎。王家卫的很多作品都通过光影营造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繁华的都市被各种灯光装饰着,每个人的欲望都汇聚成五颜六色的画面,这些欲望在空洞而绚丽的画面中游走。可以说王家卫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把光影效果运用的得心应手,建造了属于他特有的“电影王国”。

    电影作品中的画面都有其自身的影调,妥善处理光影可以为影片风格奠定最初印象。例如,蒂姆·波顿的电影《断头谷》为了配合影片哥特式的风格,每一个场景的光影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忽明忽暗的光影、电闪雷鸣的天空,制造了紧张恐怖的气氛,突出了小镇的诡秘;《天使爱美丽》中运用丰富的光线带给观众浪漫、活泼的氛围,呈现出一种怀旧的风格。可见,电影中光影的运用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烘托出影片氛围,也可以增强影片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 光影刻画人物形象

    光影在影响影片画面风格的同时,也细致入微地塑造影片中的人物。在电影创作中,用光影来对人物进行塑造是电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精灵。所谓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就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以及人物性格的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外形和内在的表达作用。在电影视觉语言中,为人物构造光影效果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会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生动,构成人物的形象符号;另一方面它会构造人物性格,完善叙事结构。电影中有的角色还没有开口说话,通过光影的变化,我们就能够判断出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主角还是配角。在影片《古墓丽影》中就是用光影来塑造主角和配角。女主角劳拉和管家威尔森在房屋里交谈的一个场景,劳拉的脸上被光影打出一道外轮廓,像刀锋一样锐利,完全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站在她后面管家的脸上却是平面光,没有亮点。这就是告诉观众劳拉是影片的主角,故事是围绕她而展开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的新婚之夜,大红色的灯笼把屋子照得灯火通明,而一袭黑衣的老爷从旁缓慢出现,强烈的明暗反差突出了老爷这个人物的冷漠无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在电影作品中,虽然通过动作、服装、对白……都可以表现人物形象,但通过光影的刻画可以强调人物的造型特点。

    合理的光影设计不仅可以强化人物外形美感,同时对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表现人物心情愉快的剧情,通常会打出明亮的光影,用饱和度较高的色调,带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当表现人物心情低落的剧情,通常会打出灰暗的光影,降低饱和度,带给人伤感忧郁的感觉。在动画电影《小马王》中,当史比瑞特和小雨坠入爱河,在河里嬉戏时,整个场景色彩斑斓,柔和的彩霞照耀着它们,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把它们相互偎依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在影片《辛德勒名单》中,当辛德勒得知他工厂中的一些工人会在不久后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内心十分忐忑。所以,当辛德勒在和史丹谈论这个消息时,导演通过近景镜头,用光影对他们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强化了人物的形象。对辛德勒的主灯光采用了较为平淡的正面光,展现给观众冷漠、麻木的面部表情;然而此时的辛德勒却十分担心他的工人,所以此时导演在辛德勒的背景上制造了明亮的光线效果,与他暗淡的面部形成反差。明与暗、黑与白的强烈对比效果暗示了辛德勒内心的矛盾,让观众进一步体会到影片的内涵。此时史丹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一个堪比地狱的地方,心中自然无比痛苦。因此,导演对史丹的面部光影处理得比较暗淡,来反映他低落的情绪。史丹身后的背景被处理得较亮,暗示出这些工人们的未来是饱含希望的。

    合理运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形象,可以对影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光影的附着,演员表演得再逼真、再细腻,其美感都会大打折扣。出色的导演总是在一部片子中通过光影这个媒介来刻画人物造型,间接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使光影成为一种双关意味的视觉符号。

    三 光影暗示情节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光影会使人产生异乎寻常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因此,在电影艺术中不同的光影就会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观众通过视觉而引起心理上的领悟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目的。

    光影可以展现一种时空关系,环境中日夜、晴雨的光照会给人天壤之别的感觉。白天的明媚阳光会使人心情舒畅;雨季的滚滚乌云会使人感到忐忑不安。因此,运用不同的光影可以对影片进行叙事表意的作用,使影片的节奏时紧时松,曲折离奇,为影片制造悬念,为剧情埋下伏笔,吸引观众的好奇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光影运用在电影艺术中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造型手段,同时是一种叙事手段。在影片《现代启示录》中,有一场戏是伟拉德上尉和四个士兵与可滋的士兵进行激烈交火,船长菲利浦被长矛射中,不幸身亡,战士蓝斯把船长进行了水葬。整个场景呈现了傍晚时分的红色影调,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跳跃闪烁,不但表现出士兵对船长的哀悼之情,而且暗示了导演对战争残酷无情的强烈批判。

    在电影作品中除了通过蒙太奇等镜头组接方式来进行叙事,光影的变化同样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带给观众心理暗示。其中不同的灯光色彩就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有光亮的地方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有阴影的地方暗示着危险与恐惧。例如,在动画电影《狮子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辛巴和娜娜在草原上嬉戏,整个场景光鲜亮丽,炫目的光线与饱和的色彩交相辉映,导演在此刻意弱化了阴影的效果,使画面明快流畅。辛巴和娜娜在动物群中奔跑穿梭,动感十足,让观众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辛巴和娜娜在打闹的途中,突然离开了荣耀石的范围,顿时画面暗淡了,光影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场景中的侧光和底光成为主要光线,明暗对比逐渐变强,使观众的心情也由轻松转向为紧张,预感到剧情在这儿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光影的变化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同的光影所营造的氛围是迥然不同的,它会引领观众去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

    光影对于电影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用光的美学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光影艺术风格上的突破对影片的画面风格进行创新,并使之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更好地完成抒情任务,成为更高层次上为造型与叙事服务的模式。

篇6

二、光影暗示情节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光影会使人产生异乎寻常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因此,在电影艺术中不同的光影就会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观众通过视觉而引起心理上的领悟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目的。光影可以展现一种时空关系,环境中日夜、晴雨的光照会给人天壤之别的感觉。白天的明媚阳光会使人心情舒畅;雨季的滚滚乌云会使人感到忐忑不安。因此,运用不同的光影可以对影片进行叙事表意的作用,使影片的节奏时紧时松,曲折离奇,为影片制造悬念,为剧情埋下伏笔,吸引观众的好奇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光影运用在电影艺术中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造型手段,同时是一种叙事手段。在影片《现代启示录》中,有一场戏是伟拉德上尉和四个士兵与可滋的士兵进行激烈交火,船长菲利浦被长矛射中,不幸身亡,战士蓝斯把船长进行了水葬。整个场景呈现了傍晚时分的红色影调,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跳跃闪烁,不但表现出士兵对船长的哀悼之情,而且暗示了导演对战争残酷无情的强烈批判。在电影作品中除了通过蒙太奇等镜头组接方式来进行叙事,光影的变化同样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带给观众心理暗示。其中不同的灯光色彩就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有光亮的地方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有阴影的地方暗示着危险与恐惧。例如,在动画电影《狮子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辛巴和娜娜在草原上嬉戏,整个场景光鲜亮丽,炫目的光线与饱和的色彩交相辉映,导演在此刻意弱化了阴影的效果,使画面明快流畅。辛巴和娜娜在动物群中奔跑穿梭,动感十足,让观众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辛巴和娜娜在打闹的途中,突然离开了荣耀石的范围,顿时画面暗淡了,光影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场景中的侧光和底光成为主要光线,明暗对比逐渐变强,使观众的心情也由轻松转向为紧张,预感到剧情在这儿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光影的变化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同的光影所营造的氛围是迥然不同的,它会引领观众去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光影对于电影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用光的美学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光影艺术风格上的突破对影片的画面风格进行创新,并使之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更好地完成抒情任务,成为更高层次上为造型与叙事服务的模式。

篇7

电影《爱出色》以姚晨扮演的北漂女孩汪晓菲大学毕业后得到一份时尚杂志FLAIR的工作,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里,她见识了以时尚界Zoe(陈冲饰)为代表的上流社会阶层,接触到了梦幻般的时尚、艺术和奢华。更阴差阳错的是与先锋画家栾亦鸿(刘烨饰)相识了,栾亦鸿对汪晓菲这样的时尚杂志“菜鸟编辑”一见钟情,并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浪漫甜蜜的追求。然而,过去的恋情和亦鸿前女友的出现却让这段恋情陷入了危机,晓菲和亦鸿在光鲜亮丽的物质世界中经历了迷失与清醒,重新理解人生,最终收获了真爱。

作为国内首部与国际顶尖品牌进行深度合作的时尚爱情电影,导演陈奕利表示,这其实是一部约会电影,首先是这部电影有一种轻松浪漫的基调,就像在上一堂时尚爱情课,很多时尚的理念,服饰搭配以及各种约会的桥段,甚至包括最适合约会的地点、约会气氛的营造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范本。

电影语言对话与动作的鲜明生动

当我们观看一部影视剧的时候,首先被吸引的是作品的故事层面。也许以后我们不记得作品中的具体细节,但是那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却深刻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而感人的故事总是与充满感染力的人物分不开。人物的性格只有在事件与行为中,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因此,人物是我们欣赏影视艺术的一大要素。离开了人物,电影就失去了生命。一部电影的情节可以淡化,故事可以不那么曲折复杂,但人物绝非可有可无。因为只要有故事,就会有人物。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对话和行动,下面就陈冲饰的Zoe来分析《爱出色》的语言和行动对人物的刻画。

陈冲果然是位大的演员,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戏。先是晓菲刚来面试时,Zoe因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和丈夫通电话并大发脾气,办公室里被扔得乱七八糟。下属们见总编如此发火都不敢进办公室,在门口静观。Zoe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冲动并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围观的下属都离开了。只有初来乍到的土气的晓菲没有藏身的地方,尴尬地转了一圈。堂堂时尚界的魔头,见到如此的陌生人,一脸的惊讶,忙问道:“你是?”“我叫汪晓菲,我是来应聘的。”听到“汪晓菲”三个字,Zoe拉长了声音笑道:“晓菲啊,进来。”右手往前一点,似有“亲切”的感觉,刚才那肚子无名火霎时消失到九霄云外去了,转而回到自己的桌子旁边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Zoe与本色出演的洪晃互掐的那段对手戏应该算是个经典。因为两人先前是情敌,最终Zoe胜利了。而现在Zoe离婚了,所以洪晃怎么会放弃这么一个好机会来挖苦一下Zoe呢。时尚的范思哲秀场那隐隐散发着两个女人之间的舌战。远远看到了彼此,洪晃一点也不友好,上来就是一句:“Zoe最近,胖了啊!你可以试试我的这种袍子。”Zoe当然不会示弱了:“听说你该当主持人了?准备什么时候上欢乐大本营啊?”洪晃也是时尚界的有名人物,被自己的对手这样挖苦,自然不服:“我们有个谈话节目:离婚如何把它变成你的第一桶金。来当嘉宾,捧捧场啊。”微眯的眼睛加上那晃动着的身体,那种鄙视和嘲讽表现得暴露无遗。Zoe笑着答道:“我们下次有个专题:啃老族。你是鼻祖,这个话题你最有资格了。”Zoe眯着眼睛和呈方形的嘴,简直一个泼妇,但是却比泼妇可爱。观众看到这不觉得是没素养,反而觉得很好笑,时尚魔头也有可爱俏皮的一面。这就是时尚界的魔头,骂人不用脏话。

亦鸿和晓菲之间产生了误会伤心地离开了。亦鸿打电话晓菲不接,所以来晓菲的工作地找她。亦鸿闯进了Zoe的办公室,逼问晓菲的下落,并威胁要烧了她的办公室,Zoe很听话地、理解地对亦鸿说“等一下”,于是跑到一边的桌子边,打开抽屉找到了打火机,并递给了亦鸿。亦鸿满脸疑惑。“这打人啊,最多拘留15天,可是纵火呢就要判3~5年有期徒刑。希望你在牢房里画出不一样的作品。”Zoe双手叉腰,喘着气说道。亦鸿大怒,追着Zoe要打人。Zoe像个小孩似的转身边叫边跑,小小的办公室,两人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看着她躲避亦鸿的追打那股小孩劲,把一个时尚界上层该有的气质和特有的闪光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不管在职位上还是时尚外形上,她都表现得收放自如、气场强大,可以说是《爱出色》里最有趣的桥段了,非常精彩。

电影语言场景画面的真实优美

场面犹如一个人的脸庞与肌肤那样直观而鲜明,是观众最先看到的并由此了解作品全貌及精神内涵的入口和中介。场面的好坏也正好构成了优秀与平庸、高贵与低俗的分水岭。

本片的摄影师是曹郁,他先后为《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影片掌镜,获得过多项大奖。虽然曹郁是第一次接触时尚电影,但从电影到剪辑,他对整体的把握都很到位,每一帧画面都非常精美华丽。剪辑师肖洋这样评价曹郁:“一个大师级别的摄影师早已打破了题材的限制,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心应手。”的确,本片的场景紧密结合电影时尚与爱情的主题,场景设置很精美,色调也很艺术。

例如在Zoe时尚杂志办公厅里,员工们的衣着和场景布置确实高贵典雅,似乎看上去每一个人都是上层阶层。

又如亦鸿的工作室:烟雾缭绕,给人眩晕的感觉;各色颜料和画笔都散布在地上;先锋画家亦鸿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酝酿感情;大画家有点泛白的牛仔裤被涂得五颜六色。这样的场景确实很到位,对于一个艺术家可以不修边幅,只要有才,能画。那种有点晕晕的空气似乎更能触动激发画家的灵感吧。再如亦鸿第一次约晓菲去他家。那是一条火车道,还有几节火车厢,银色的小灯构成的伞状等,星星般地闪着,月色柔和又梦幻,火车,铁道,星星灯一色,给人一种童话的感觉,如此美妙和浪漫。

再如在范思哲时装秀上,开始的时候,到处是一片黑,突然从远处露出一丝亮光,隐隐走出一位身着长裙的模特,灯光和模特保持一致步调,最后整个T型台打上灯光,确保人们很好地观看欣赏时装秀。刚开始的那束光,与模特同步,整个场景的把握很有技巧,精而妙。

电影语言音响与情感完美融合

《爱出色》的剪辑师是有《非诚勿扰》、《风声》、《唐山大地震》等许多代表作的肖洋剪辑的。在谈到《爱出色》与其他电影的区别时,他特别强调:“作为一部甜蜜爱情约会电影,在叙述中情感大于逻辑,所以要听着电影配乐来剪辑。就像热恋中的人们,理智总会居于感情之下。”

看完整个片子后,你会发现,电影的背景音乐与场景和人物的情感结合得很完美,是一致的。比如,亦鸿和晓菲第一次约会,在那个火车道旁边。火车,伞状的灯,铁道全是灰黄色的,淡淡的,很安静。此时的背景音乐也是很单一的调子,很恬静,就像晓菲和亦鸿那种朦胧的恋情。这与年轻的男女朋友约会的心情很一致,朦胧的月色,缓缓的调子,才让坠入爱河的晓菲没有拒绝亦鸿的亲吻。这当然是最浪漫的事了。

音乐越是轻柔,感情越显真诚。再如,在Zoe的办公大楼里,从到办公大楼的门口起,背景音乐立刻变成较快节奏的,像大厅里人们一颠一颠的走路姿势一样,似乎寓意着时尚和快节奏的生活。再者,当得知亦鸿要去美国,晓菲身着华丽的晚礼服去追回自己的爱情。可是偏偏祸不单行,堵车了,什么都不想的晓菲冲出出租车,拖着长裙往前跑,长长的银色裙子,飘逸的长发,还有少女那美好的身材,如此美丽的画面却映衬着痛苦和分离。或许用这样的反衬比正面烘托更足。“刺啦――”礼裙的下摆被晓菲踩到了,随之,晓菲也摔倒在地上,此时只有晓菲长声的呼气声。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似乎消失了,只留下孤单又伤心欲绝的女孩。那前方的灯光在闪着,但是却照不到她的幸福之路。

电影语言细节深化主题

细节是比场景小的一个概念。但是其作用却不比场景逊色。任何一部影视剧,如果没有大量逼真而富有创意的细节的支撑,就不可能成功。细节的创意新颖则显示了作者们的匠心独运。我们注意到,越是大制作,往往越是注意小细节。有人说,编剧手中有三件法宝: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新鲜而有创意的独特细节,在全剧中担当贯穿作用的重要细节。

《爱出色》中最真实的一个细节是:亦鸿让芭蕾舞减肥班的那个小胖孩在杂志社大厅等候晓菲。看到小孩,晓菲知道是亦鸿让小孩在这等的,推知,亦鸿就在这附近。所以晓菲问让你来的人在哪里。小孩往后看看,其实就是亦鸿藏身的地方,然后摇头。小孩回头再摇头的这一细节很真实。一般情况下,小孩不会说谎,如果要说谎,他要先确定说谎被拆穿的几率,他要先保证自己被允许说谎。所以,小孩先回头看看,带他来的那个人是否藏好了。然而小孩的把戏怎么可能骗得了大人,而且还是曾经也是小孩的晓菲呢。另一个比较有创意的细节,我觉得是当亦鸿喜欢上晓菲后,回到画室开始创作,但是每次动笔,头脑里出现的却是前女友柯敏。那个蒙太奇使用电波的形式表现人的大脑的意识,就像电视闪屏一样,形象而又充满象征意义。

主题是任何一部影视剧都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整部影视剧的灵魂所在。《爱出色》的多个细节体现了主题。晓菲和亦鸿简单浪漫的恋情,每次剧情的起承转合都给观众带来甜蜜的会心一笑。物欲横流的社会,最势利的时尚圈,大都市在发展蜕变,但影片对真爱的理解,也足以冲破这些世俗偏见,当画家有勇气放弃自己酷爱的事业,去勇敢接受自己喜欢的女模特时,爱情的真谛才得以呈现。电影将《欲望都市》与《时尚女魔头》融合,故事里没有职场中常见的恶毒和心机,只有温情善良的上司和同事;没有悲情和复杂的男女关系,只有浪漫的场景,奢侈的华服以及层出不穷的求爱方式,全新演绎了一出轻松幽默的都市女性励志童话。

参考文献:

1.钱智民:《导演观念对电影造型艺术的决定作用》,《时代文学》,2009(10)。

篇8

关键词:网络电影艺术;特征;传播价值

电影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用来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以及形成了非常具体的概念。而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网络不断的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甚至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传递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电影领域内又延伸出一种全新的电影形式,即网络电影。网络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电影,那么其所属的领域必然在电影领域的下辖内,那么网络电影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有电影的一切特征,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像目前网络上正在热播的《暗黑者》这种网络连续剧目只能称之为是网剧,而不能称之为是网络电影。其二,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基础上的一种艺术门类,那么它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网络传播特征。所以综其来看,网络电影的定义应该是在传统的电影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特征并能够展现时代需求而制作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电影是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互动性等基础特征的。

一、网络电影的特征

提及网络电影的特征,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网络电影的个性化。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艺术应该是为每一个人而存在的。但是其实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电影这门艺术走的还是大众路线,换句话说传统的电影是为了迎合社会风尚而产生的一种大众文化,但是网络电影的存在这从这种大众的高端层次走下来,抛开传统的“公共性”,表现的是个人生活情绪的宣泄,同时也是小众自我情怀的表达。而且从网络调查中来看,有很大一部分表示单身一人的时候会看网络电影,而谈恋爱的时候则会去电影院去看传统电影。其实这就是目前网络电影的现实,它不同于传统电影中为了迎合大众而对情绪化的表达模糊化,相反,它就硬生生的为了一小部分人的情绪负责,它所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一部分有着与电影相同“情绪点”的人。

网络电影第二个不得不提及的特征就是其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的基础就是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而且网络电影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受众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受众不再被动的接受信息,相反的是他们会主动的去接受这些信息并且主动的将其传播出去,这就是网络电影作为网络平台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优势。因为在网络的支持下,观影者可以对观影内容进行选择,而且具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甚至于网络电影将传统电影的门槛降低,让平民大众也有机会亲自加入到电影的摆设过程中,DV、手机的高度普及,电脑编辑软件的简易操作使得拍摄电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网络电影的另外一个互动性就在于它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与帮助。因为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旦拍摄成功并上映之后就意味着无论出现怎样的声音都是无法进行调试和更改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网络电影是存在很大程度的自由的,你可以边拍边播,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收获的意见进行修改。可以说网络电影的拍摄将不仅仅是一个拍摄团队的事儿,可能会是很庞大的一个网络使用群体共同完成的一个艺术品。这就是网络电影与传统电影之间最大的不同。

二、网络电影的传播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很可能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网络将成为社会结构的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那么网络用户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网络电影的发展来说将会有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网络电影的影响力也将随着网络视频观看者的基数越来越大而渐渐凝聚起更大的价值。首先从文化艺术的价值上来看,网络电影的存在将会让电影这门艺术更贴近与现实生活。尽管我们常说艺术起源于生活,但是实际上目前的很多电影更多的是为了票房而存在的商业电影,而这些电影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发现与思考了。但是网络电影不同,首先其不具有广泛的盈利空间,其次其实质上是一种小众艺术,最后网络电影通常都是展现实际生活的直观现象,那么这就意味着网络电影将会很大程度上的弥补传统电影在生活性上的不足,并最终实现生活化的传播。

而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讲,虽然网络电影的盈利空间不及传统电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电影就失去了它的经济价值,首先我们从成本上看,传统电影在电影城成品的基础上要进行加工、宣传、发行,所以成本之高是普通百姓所不能轻易触碰的。但是网络电影不同,它集发行与宣传于一体,而且就电影的制作来讲并不讲求高超的技巧,只在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看其实就成本而言,网络电影可能只是传统电影的零头,而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一旦盈利,那么这个利润空间僵尸非常巨大的。其次,我们看,网络电影现在已经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了。譬如说许多网络终端商、运营商纷纷加入到网络电影的制作行列中来以电影作为宣传的支点,进行渠道整合和进一步的企业宣传,而这种商业营销模式的形成就意味着网络电影产业链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许多具有电影制作梦想的年轻人创造了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所以网络电影是具有非常高的传播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孙宇,戴盈盈. 网络电影:分众传播、产业融合与联合治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2).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逐年递增,能源问题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想要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能源外,更重要的是做好节能环保工作。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器耗电量是国家能源的一个重要负担。传统供电模式由于技术缺陷,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电能浪费。同时,随着电气设备越来越先进,传统供电模式也满足不了现代电气设备的需求。因此,绿色照明必然会成为未来照明的趋势。在绿色照明中运用电子技术,能够进一步完善技术设备,更好节省能源。

1.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的常见应用

电子技术在绿色照明电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灯具的应用,这种应用主要表现在直管荧光灯的出现。与传统灯具不同,直管荧光灯使用寿命更长,光色更好、耗电量更低。目前,这种直管荧光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第二个方面就是光纤的应用。光纤是导光体的一种,早期光纤主要运用在建筑方面。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纤渐渐被运用于其他行业,其中包括照明行业。利用光纤照明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需求,该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当中。

2.电子技术应用于绿色照明电路中的作用

2.1提高照明质量

电子技术应用于绿色照明当中,能够通过照明方式,改善频闪现象的发生。传统照明方式中,由于使用交流电,在电灯照明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频闪状况。这种现象不但影响照明质量,长此以往,还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从而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对照明的要求很高,例如医院,如果电灯发生频闪现象,很容易造成手术的失败,从而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将电子技术运用到绿色照明当中能够有效改善频闪现象的发生,继而将该现象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照明的要求。

2.2节约能源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能源消耗也随之提升。能源问题是全球性大问题,我国的能源压力也在逐年递增。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能源压力主要集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电器使用上,其中,照明电器的使用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传统照明方式由于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但会影响照明质量,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电能,与环保节能的理念相背离。将电子技术运用到照明技术中,能够通过对光源的调节,寻找与周围环境以及人们工作实际需要相吻合的光效,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实现绿色照明理念。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节能灯推行,节能灯之所以能够起到节能的作用,主要是运用了电子技术中的IGBT整流器,改变电流,从而达到环保节能的功效。

2.3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照明方式中,由于照明灯具的制作材料包含了大量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物质,例如汞等,在使用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工厂在灯具的制造过程中,对于废弃的汞没有做好良好的处理,导致汞危害环境,进一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将电子技术运用于绿色照明当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运用了电子技术的灯具不含有汞等有害物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排出大量的问题气体,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照明对环境的影响,也降低了照明对人体的伤害。

2.4提高电源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电源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用电安全一直是国民关注的主要问题。传统照明方式中,照明工具技术不完善,存在着用电安全隐患,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强。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将电子技术充分运用到照明当中,不但能够减少电源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危害,还能有效减少噪音。随着电子技术的完善,越来越多技术被运用到照明当中,改善了传统照明方式的缺陷。亩进一步提升了电源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

3.电子技术应用于绿色照明电路中的价值

3.1光纤照明技术

早前,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光纤主要被运用在建筑导光当中,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光纤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光纤本身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在照明中运用光纤不但能够提高照明质量,还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随着光纤照明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光纤照明,并取得显著效果。光纤照明主要由发光导体、发光器、终端附件构成。发光导体的材料主要是塑料或者玻璃纤维束,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30m。光源和反射器是构成发光器的主要部件,根据内部光源的不同,还能将发光器分为卤钨灯和金卤灯两个不同的系列。终端附件根据其是否发光可以分为两种,即:发光终端附件和不发光终端附件。

3.2紧凑型荧光灯

紧凑型荧光灯在日常生活,主要代替白炽灯发挥作用效果,常被运用于酒店、走廊、餐厅等场所。相对于白炽灯而言,紧凑型荧光灯质量更好且外观更加美观。同时,由于紧凑型荧光灯对电能的消耗比白炽灯少得多,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不但能提高照明效果,还具有节能环保的功效,为用户节省更多的照明费用。此外,由于紧凑型荧光灯技术的改进,这种灯的使用寿命是普通白炽灯的10倍左右,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紧凑型荧光灯还将出现不同的颜色,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紧凑型荧光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已经逐步取代了普通白炽灯。

3.3扩大发光二极管

篇10

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使得电力营销体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促进电力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应构建有效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对营销质量进行监督、考核,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电力营销体系的科学预测、经营管理水平。自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使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并借助其完成了市场管理、超表计费和业扩报装等多项与电力营销相关的工作,并为电力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辅助,例如分析经营业绩、管理业绩和客户动态等。本文将以电力系统为背景,为电力企业的决策支持提供更有效的手段。通过与决策者的交互、推理,明确具体的模型方案,并根据专家系统的定性分析制度,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结合。

2意向决策支持技术的系统架构

2.1问题生成子系统原理

在辅助决策过程中,系统构造是首要问题。因此,怎样借助现有技术,让用户有效识别自身的决策意向?怎样通过人机交互方式逐步细化决策意向,让它转变为决策问题?这些都是系统设计的难点。一般性问题生成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实际上相当于人类完成意向推理的整个过程:在处理个人不能明确表述的问题时,总将其局限于某个情景设定过程。例如市场策划,按照自身联想或他人经验,将该范围内各因素或问题依次列出,也就是意向详细描述,在该范围内,经分析和推理,可将决策意向确定为决策问题(情景分析)。借助计算机设计意向决策支持时,必然要遵循上述原则。

2.2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交互界面为用户与计算机的对话提供了平台,生成系统设计中,需重视该问题。计算机不仅利用人机交互界面来描述决策者提出的问题或意向,同时还将问题和结果传递给了用户。该过程就是问题运行机制过程中的意向识别。设计时,可借助人机交互界面予以实现。此处的多媒体将媒体命令作为人机交互手段,多媒体命令大体可分为用户输入的字符命令、图形命令和语音输入等内容。交互界面的设计需尊重用户的决策风格。

2.3知识库构建

知识库的构建可以说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根本,是意向决策支持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生成系统,知识库可分成下列两个子知识库:①情景设定。在该知识库中,知识多用以对意向决策进行计算。可通过概念分层法来设计该库。电力营销多围绕围绕营销活动展开,而营销活动则又需考虑用户的基本需求和企业利益,因此,电力营销相关决策还应综合考虑客户、销售、需求预测和市场策划等诸多方面,并将其作为基本问题。拿“客户分析”意向决策来说,该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为有行业(客户分析)、客户规模、信用和投诉等。该类细节问题均可从高层次概念中体现。②情景分析。在该知识库中,知识具有自动引导模型的功能,包含推理规则、模型设定两大知识库所采用的常用模型和自动引导技术。基本原理是先将决策问题映射在模型各特征上,由模型的特征集合再映射到其他模型集合上。

2.4控制模块的设计

在用户进入系统之后,能够通过交互界面将自己的意向具象化,通过系统的引导,形成比较明确的方向。在用户表示满意程度之后,推理机将情境知识库中的内容调出来,对用户的意向进行处理,并制订与用户意向最接近的控制模块。

3电力营销中意向决策支持技术的应用

3.1构建全面的“交互式”系统

以用户为主导,构建全面的“交互式”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的开发通常被认为是事务性劳动,用户的很多时间、精力均耗费在查询过程中。用户、使用者之间不能实现交互,因而满足不了电力营销工程的现实需求。通过利用意向决策支持技术,新系统可实现主动式管理。它以用户为主导,通过多种方式与用户沟通,并为之提供可靠的联想、推理空间,便于用户将传统的决策意向转变为决策问题。该种交互式设计可谓真正实现了“以用户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更能适应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需要。

3.2构建“灵活性”佳的系统

以市场为主导,构建“灵活性”佳的系统。对电力营销系统开发人员来说,工作难点是如何准确把握用户意图,而非寻找解决策略。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用户、系统开发技术人员对专业知识存在认知程度上的差别;②在未提供清晰的联想、推理框架时,用户无法准确表达其内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研发并不具有灵活性。为确保电力营销系统管理与决策保持较好的灵活性,参与电力行业竞争,并应对电力市场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我们需以综合、系统分析为前提,将意向决策支持技术引入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让整个系统能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实现电力企业、客户间的资源共享、互惠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