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4 15:54: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篇1

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塑造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阵地,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sophia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初步构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全过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1、项目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把学生中蕴藏的创新热情激发出来,并使之发展成为创新能力,是教育战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中心工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训练与实践,需要环境与条件的支持。在环境与条件中,项目环境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必须有学生能参与进行训练与实践的项目。学生在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会了动手和动脑,学会了做人和做事,培养了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逐步获得。一项创新成果的产生,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一个从感觉出问题、捕捉问题、分析问题、分解问题、规划解决问题、具体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正确性验证,直到正确性结论获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应具有的能力的总和,才是我们所说的创新能力。尽管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所侧重,但是对学生来说却应该得到尽可能全面的训练。

创新型人才也是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不管从事什么事情,总是在对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在效率或质量上进行改进,甚至用新的事物取代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实践是极其宽泛的。除去参与学术性的、技术性的、产品性的、开发性的项目之外,只要具有创新的理念,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创新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在过程中逐步汲取和锤炼学生的“想”能力、“做”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之成为会想、会做、会表达的人。因此,项目实践是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2、创新主体团队化

当代创新活动的主体具有团队化的趋势犯。这是因为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其领域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单独的个人无法完成,只能采取团队的形式才可能完成。面向团队创新的人才培养,培养的主要方法是学习与实践。不仅要夯实理论技术基础,还要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业务专长,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认真态度和研究性习惯。创新主体团队化,就是创新智慧集成化,将问题提出的智慧、问题解决的智慧、应用推广的智慧集成起来,形成整体创新能力,推进科技与社会经济进步。

因此,我们根据社会需求,为实现创新主体团队化,在嵌人式系统领域,将实验室成员按研究方向差异分为3个团队,其下又按团队研究方向的细分划为几个小组。团队及小组均设1名具有较强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为负责人,由其承担团队项目管理及实施工作。此外,在团队主体的人员增补方面,为解决高年级学生毕业离队的问题,实验室定期吸纳低年级有意向和兴趣的学生,以其个人意向及团队实际需求将其分至小组进行培养,从基础知识学起,以高年级学生“一对一”方式带领其学习、实践并给予指导帮助,使其研究性习惯得以培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室创新主体团队化。

最终形成的此种“教师一团队负责人一小组负责人一小组学生”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团队管理架构使项目得以高效并保质地完成,在利于团队项目管理实施的同时也有利于技术积累及人才的循环培养。

3、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

学生的创新热情需要引导与组织,需要理性支持,才能放大与保持。所以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关于创新的理性分析,以使他们的创新热情能够放大、强化和保持。在这些理性分析中,我们特别抓住以下4个要点。

1)社会进步与创新的关系,着重分析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引导学生将创新的热情贯注到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之中。

2)创新能力与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创新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与升华,引导学生把打好基础与提高创新能力一致起来。

3)创新能力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而不是单靠书本念出来的或者通过课堂听出来的,引导学生把参与实践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4)创新能力与全面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高低,例如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行为作风,直接影响一个人创新能力发挥和创新成果运用的好坏,引导学生在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当学生获得了这些理性支持时,进发出极大的积极性。有力地组织工作,对放大和保持学生的创新热情极其重要,使学生对创新更加充满信心。目前我们主要采用“启发刺激式”和“自由讨论式”的组织形式。“启发刺激式”是以教师、团队及小组负责人讨论得出的主题为中心,以“头脑风暴”为形式,让团队成员发挥其积极性、智慧、创新能力,集思广益。主题或为新颖、有研究前景的点子,或为社会、自然现象及高新技术等。另一种形式是“自发讨论式”,则为一种通过发挥多人智慧以提高项目进度、质量的形式。通常团队成员在项目中遇到难题时会以这种形式针对问题自发组织讨论,各抒己见,最终统一意见,使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自发的、多种形式的讨论也利于提高项目的完成进度及质量。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参与项目管理和实验室管理,放手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干”中培养学生的管理及管理创新能力。在实验室,由教师负责总的管理工作、项目进度的整体把握等,以保证实验室事务的有序进行,具体的管理及任务分配等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整体工作,包括分组制度、成员管理、成员规章的制订、环境卫生的保持等。在实验室每个阶段初期,召集各组负责人商定各种制度,并进行统一管理及监督工作。阶段中期,团队负责人可根据各团队中出现的状况向老师提供反馈,并商讨改善方案,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对于项目,完全由团队及小组负责人负责项目任务的划分、人员的分配及时间节点的把握。另外,实验室实施财务“透明制”,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统一管理。所有成员所需经费,须以团队形式提交项目立项申请和完整的项目技术方案,经过讨论确定立项后,按照审批经费预算可到财务人员处报销。这样,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实施,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管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放手干,逐步促进实验室整体的发展。

4、构建多层次、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探索人才培养机制要以学生为本,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有计划、持续、步步深入地发展与提升。从思路到做法上,既要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互带动、相互推进,又要解决学生实践项目来源的持续性与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实践中探索多层次、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培养目标与人才特点,完善组织形式和培养方法。

1)项目实践训练。实验室项目分为自主研发项目、企业项目和政府项目。研发项目是由学生通过发挥其创新性和积极性,提出创意、搜集相关资料,经团队自由讨论形成最终目标,并通过长期努力将其实现。基于团队研究项目,实验室鼓励学生申报校级、市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此类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申请书填写、初期答辩、中期答辩、结项答辩等流程使学生在研发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表达、应变、处事、审美能力等各项素质。对于企业项目,通常以实验室名义承接,时间周期较短、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由教师根据项目内容指定学生完成,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

2)竞赛培养。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前期的选题、准备工作,到中期的申报、项目实施,到后期的实战比赛、作品展示、现场答辩等工作,不但要求学生有好的创意、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更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实验室在组建初期即以“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组建了团队,在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以极大创新热情积极投入,收益颇丰。目前,实验室也着意于培养下一批“挑战杯”的参赛团队。

3)拓展视野。组织企业参观,并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拓展了学生视野,使学生从活动中观察企业制度及企业文化。实验室组织去Google上海公司参观,并与Google公司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参观过程中,成员与接待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实验室成员针对Google的现状及发展积极提问,接待人员认真解答,使成员对Google这样的国际企业有了制度与文化的认识,将所学应用至实验室建设。

4)基础训练。随着实验室对学生学术研究的重视度不断加深,文献的查找及消化对学术研究的意义重大。实验室与美国’UNH大学开展学术合作研究,定期视频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让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是实验室的一大创举。

5、重视实验室的文化建设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将创新热情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创建基于能力的文化环境至关重要,基于能力的文化环境是一种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为达到组织目的、实现组织目标,根据组织价值观协同工作的组织体系。如何创造一个能使大家奋发学习、不断进步、携手努力、恪尽职守的文化环境,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目标。为此,实验室做出了以下努力。

1)设计和制作实验室标志和旗帜,树立团队标志形象,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2)在实验室制作照片墙及学生标语墙。将实验室团体照、个人照、荣誉照、趣味照等记录实验室成长的照片贴在墙上,不但是回顾、记录已有成果,更是展现团队精神面貌。同时,实验室标语,6个首字母源于Sophia的英文单词:Staidness(认真)、Opporttmity(机遇)、Passion(激情)、Happy(快乐)、Innovation(创新)、Activity(主动),凝聚了实验室团队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更激发了成员的创造热情。

篇2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 Q9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38

农业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农业教育,是有着明确岗位群或工作领域的专业教育。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由之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阶段,笔者结合该校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思考。

1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优质、高效现代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预防学、种子繁育与经营管理等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科技生产、农产品开发、农业生态园建设与管理、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应用型高级新品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资公司、涉农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作物生产、品种选育、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及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独立创办或经营管理小、中型农资公司、种业、庄家医院等经济实体。

2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实践教学才能完成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应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要与技能及技术有机融合,这就要寻找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突破传统教学角度,实现“教、学、做”全方位的融合。实践教学是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学生进入企业,要不断更新技能。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会学习、注重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应用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结合,以期使被培养者成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 植物科W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3.1重新修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提出来的一个教育发展理念,应该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修订过程中要征求省内外相关企业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专业教师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学校组织评审通过,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3.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体制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供应,还要有过硬的“软件”支持,年龄大的教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精力和体力欠缺;年轻教师理论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老教师传授宝贵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基本技能;利用假期去实践基地下场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训基地;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开发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知名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3.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完成的基本条件是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在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完善的前提下,推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硬件保障。校内实训基地也要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一是实践教学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践行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二是科研区,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大胆规划设计提供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提供保障;三是产业区,为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思路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经验传承,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3.4重视校外实践教学

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因为再丰富的校内实践内容也涵盖不了全部的社会需求,再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践模式也包括不了社会生产的全部,再高端的技术水平也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选择不同企业经营实体,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3.5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由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构成,并具有客观性、导向性、目的性、整体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和考核内容必须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考核可以理论加技能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不同,可通过笔试、口试、操作、实践论文、项目实践、分组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对考核内容应企业、行业需求而不断更新,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GIS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处理、存贮和管理、查询和显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测与应急救援、安全的辅助设计与评价预测等方面。GIS的运用对安全工程行业和人才的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所依托的学科不同,GIS在安全工程中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存在明显不足。为了使高校非GIS类学生获得必备的GIS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将来能将GIS应用于安全管理和科学研究中,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一定的策略,突出GIS、安全工程和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多元关系。

二、GIS和安全工程专业定位与特色

GIS专业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本文根据高校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GIS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提出“为安全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办学宗旨。

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是以面向煤矿、建筑、交通、石化、消防、电力等行业为主,培养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管理设计、开发和安全科学技术知识,以安全管理、安全健康、安全监控、安全评价等为主要应用方向。高校学生应学习GIS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构建基于GIS的应急救援、城市救灾、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安全信息技术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安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三、安全工程专业GIS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1.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培养目标具有单一性,这往往有悖于社供需状况,不能顺应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格局。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GIS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GIS、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综合理论知识;掌握GIS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GIS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熟悉基础GIS平台软件的使用,运用GIS、安全工程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特色表现如下:

(1)依托安全专业进行GIS研究。突出GIS的特点,将计算机理论、空间科学、安全系统工程、测绘遥感、监测监控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GIS理论建立面向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管理决策系统,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决策支持。

(2)依托GIS进行安全知识研究。突出企业安全知识的获取、数据处理等优势,利用GPS、R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多维GIS空间数据库、集成空间数据,进行安全产品开发,进行“4D”“3S”等安全集成产品的应用开发,重点进行安全工程专业的GIS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

(3)依托“互联网+”进行GIS开发研究。以“互联网+”为基础,集成和融合GIS技术,实现全国安全行业远距离空间数据传输、交换及共享,为公共安全提供GIS服务,建立大规模的GIS平台,为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应针对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抓住“应用型人才”这个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行研究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特点,划分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GIS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层次开发人才第一层次技术人才第三层次研究人才第四层次创新人才

图1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GIS人才培养模式分为GIS技术人才、开发人才、研究人才、创新人才四个层次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培养能熟练应用GIS基础理论和技术,面向安全行业服务的GIS应用类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在计算机、图论、安全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的GIS开发类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在前沿领域具有很深的理论基础,具备成为科研、教学行业条件的GIS研究类人才;第四层次培养具有从事独立研究、具备应用开发能力,在行业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类人才。

四、具有安全工程特色GIS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构想

根据立体培养模式,建立理论―技术―应用的教学体系,并根据安全工程专业背景、学生特点和GIS市场的人才需求,确立面向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GIS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且将逐步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应体现安全特色,加强开发能力培养,强化实验开发环节,培养GIS创新意识,强调安全和GIS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学科交叉的特征,体现分类培养的理念。安全工程、GIS与计算机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课程设置的特征,设置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体系如下:

安全、GIS与计算机关系安全工程理论软件知识硬件知识图2安全工程、计算机课程和GIS知识的关系

主要基础课:以拓宽学生基本理论为核心,以工科院校基础课程为基础,面向各行业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在内的数学课程,包括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空间图形学等在内的图论课程,包括数据结构、VB/V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在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主要安全工程专业课:以就业为导向,以拓宽学生安全技术和理论知识为基础,面向企业和社会高危行业的需要。主要包括:安全仿真学、事故灾害分析、安全系统工程、公共安全图像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全在GIS中的应用等。

主要GIS课程:以延伸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在GIS软件平台上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GIS软件及应用、MapGIS二次开发、数据采集技术等。

其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综合应用,并衔接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JAVA等的高等计算机课程,包括数值分析、数学建模理论等的高等数学课程,包括GIS系统集成基础、WebGIS、三维GIS技术等在内的高等GIS课程,包括安全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安全评估技术、重大危险源控制理论等的高等安全工程课程。

五、安全专业GIS教学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教学模式应确立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革、教学环节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改模式,并以此构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方式是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为主的培养方式。

1.课程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使学生掌握安全和GIS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GIS与安全工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将GIS应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目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主导,常常采用讲授式、展现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GIS实验室MAPGIS7.0系列软件、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习的合理安排,培养学生对MAPGIS7.0软件的综合应用与二次开发能力。

3.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训练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某一课题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研训练。通过给学生提供参与科技研究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精神、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科研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教师下达多个科研任务,每个任务选取4~6名本科生参与课题,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后,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估。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GIS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设置名师讲堂、进行科研训练,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参加GIS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把学生在科技大赛、社会实践、发明创造等活动中获得的成果、奖励以及发表的论文等计入学生综合测评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结论

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安全工程和GIS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安全工程学生的GIS应用能力,拓宽安全工程W生的知识面,改变安全工程学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基于“为安全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办学理念,提出应用安全工程专业GIS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GIS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安全专业的GIS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郑贵洲.GIS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测绘科学,2014(9).

篇4

作者简介:黄晋(1979—),江西九江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语教育研究、日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5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专业知识+外语专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掌握两门及两门以上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由掌握一门外语向掌握“双语”、“多语”方向发展。在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外语之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第二外语的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性质

日语二外属于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级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多数为零起点学习,各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并不高,大部分高校只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学分要求即可。由于二外学习的特殊性,日语二外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少问题,如课时不足、班级规模过大、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刻板等,这些都阻碍了日语二外课程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面向全体通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原本单一的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这给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为日语二外课程改革带来了扩展的空间。

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旨在从科学与实际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改革现有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有效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更扎实的外语知识功底、更广泛的知识面、更敏锐的文化意识,从而毕业后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或在商务活动中学以致用,发挥人才优势。

二、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日语二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此,我们需构建一套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日语二外的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一)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大多只有一门日语二外必修课,主攻日语语法基础知识,强调词汇、语法、句型的重要性而忽视其实用性及实践性,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和扩展性。据调查,大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主要由内部兴趣(文化兴趣和语言兴趣)、个人发展、出国动机、成就动机、外部要求和社会责任等8个因素构成。动机目的的不同使得他们各自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感兴趣的内容也有所差异。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是要求让学生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面、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必不可少。我们可在原先的日语二外基础课程(必修)外,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日本概况、中日文化比较、商务日语、日本贸易会话、日语表达技能训练等,以建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弥补了基础课程课时较少、无法在课堂上扩展充实内容的缺憾,又可以针对学生各自学习目的、兴趣的不同,让学生各取所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通过开设相关专业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需求,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多样化。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化

目前,各高校由于日语二外课程的单一性、基础性,一般来说并未建立完整的师资队伍,而仅由一、两名教师担任日语二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所授内容多数仅局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得不到有效的扩充和发展,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一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师本身难以得到进步和提高。日语二外的任课教师也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师资队伍。虽然队伍中的教师成员除参加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外,必然也会担任其他的教学任务,但从整个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来说,队伍中的教师成员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职称结构来说,团队教师成员应从教授到讲师、助教都有参与;从年龄结构来说,从资深教师到青年教师都应涵盖其中。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资深教师一般来说教学经验丰富,能向青年教师传授成功的教学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青年教师一般来说更能接受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在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更为深刻的体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老、中、青年教师形成梯队结构,相形益彰,互补不足,能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适应课程设置多样化的特点,师资队伍中教师专业领域也应多样化,不再像传统二外课程设置那样仅偏向单一的日语语法,而是向日本文化、经济、应用能力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建立,无论对学生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三)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课程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开设,每周4个课时,每学期的授课时间为64课时左右。同时,由于较多高校对日语二外要求不高、学生不重视二外学习、课后自主学习资料缺乏等因素,多数学生学习日语二外的时间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课后很少花时间学习日语二外,其结果必然无法达到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外,构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为方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构建自己所授科目的内容,如,增加创建课程信息、课程文档、布置课外作业、实现在线测试,并能通过讨论板与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在线交流。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课程、制作内容、创建和布置作业和加强协作,使学生可以轻松学习、快乐交流、热情参与,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诸如此类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环节的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特别是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实际运用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不愿开口,或者羞于开口说外语,较多学生出现“哑巴英语”“哑巴日语”的现象,这大大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初衷,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培养面向全球通用商科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之外,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如学校可为日语二外学生创造条件,增加与日本高校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直接与日本学生进行交流或到日本访学,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体验所学语言的文化,开阔视野;也可创办日语角之类的活动,邀请日本留学生参加,增加学生与日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与日语相关的社会实习,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的日语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后期学习的针对性。总之,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理论基础知识,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时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效果

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有助于培养该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知识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首先,日语二外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传统的日语二外课程只是一门单纯的科目,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单一的课堂教学已较难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趋势。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相关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能改变以往日语二外课程设置单一、内容过于单调的局面,同时通过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方向等方面的优化配置,能改善之前教师分工不够明确、高级职称中担任日语二外课程较少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合理建设教师队伍,能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二外教学中,传统的 “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依然在沿用,教学模式也显得被动单一。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味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听说等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了名副其实的“聋”、“哑”学生。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不仅解决了课堂上课时不足、课后无法自主学习、缺乏与任课教师联系等弊端,而且通过向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机会,加强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构建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在提高学生日语二外语言实际运用水平、充实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优化师资梯队,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面向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培养的日语二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18

On Army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System Setting

LIU Aizhen, GAO Xiufeng, WANG Shuai, QU Chuanb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

Abstract Based on pointing out the disjointing situation between current demand of the military information security talents and its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the types on tal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were discussed. In the final, the modularization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focusing on analytical and solving ability cultivation was proposed, and an instance system on foundation courses was design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analytical and solving ability cultivation

0 引言

我们国家已经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培养体系也初具规模。目前,我军在进行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有两个:首先是信息安全,其中包含了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其次则是密码学,也就是军队指挥学下面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①最近几年,我军经常出现各种信息安全事件,这也直接说明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难满足部队的实际需要,信息安全人才供与求脱节情况严重,因此明确部队对信息安全人才的类型需求,并针对不同类型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部队真正需要的各类人才意义重大。

1 军队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分析

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军队信息在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每个军人必备信息安全及保密素质要求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信息安全领域和其它领域存在明显不同,信息安全领域的动态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信息安全人才存在“三二一”之说,也就是说,若是博士生毕业三年内、硕士生毕业两年内、本科生毕业一年内,没有很好的进行学习,那么便很容易出现本领域恐慌的情况,甚至可能被时代所淘汰。②所以了解部队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是建设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出合适人才的第一步。

根据现代战争形式的转变及部队各项工作需要,无疑军队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人人懂安全,人人懂保密,同时还需要部分人专搞安全和(或)保密,部分人精于安全和(或)保密。为此,将部队所需的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归为如下几类:普通型、应用型、工程型、复合型、研究型和教育型人才③④如下:

(1)普通型信息安全人才:指信息安全意识较强、掌握信息安全技能、具备基本信息安全知识、了解并遵守军队安全和保密的相关法规,知道如何保证所从事工作信息安全的保密型人才。该类人才是做好我军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基础,需求量最大。

(2)应用型信息安全人才:指具有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可从事维护管理及安全服务工作的服务型人才。

(3)工程型信息安全人才:指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具备熟练地设计开发能力、了解军队信息安全标准、了解安全动态和各种攻击防御手段、能够从事开发设计和产品测评等工程型工作的专业型人才。

(4)复合型信息安全人才:指需要掌握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方法和理论,具备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能够充分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的解决,此外,还要求人才的创新能力、综合业务素质以及实践能力比较出色,能够在军队从事保密与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研究型信息安全人才:指具有深厚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丰富的信息安全知识、综合性地掌握最新安全动态和各种攻击防御手段、实践经验强、创新能力强、能够从事新型信息安全理论、技术、安全产品等研究设计工作的高级人才。

(6)教育型信息安全人才:指熟知教育理论、可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教书育人、信息安全理论实践经验深厚、富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可为部队培养各类信息安全人才的专业教师。

2 军队院校普通信息安全人才信息安全类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军院校有关信息安全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普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如下:

(1)军队院校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保密素质目标的培养方式有待进一步明确。由于当前信息安全保密的重要性,全军上下非常重视该项工作,一方面保密教育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另一方面每年依然出现一定的失泄密案例。这反映出我军的保密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部队院校作为培养各类军事人才的摇篮,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保密素质的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各类军事人才的同时,只对保密素质应达到的目标做出明确要求,从而设置课程体系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是否合理科学,课程衔接是否合适,培养方式方法效果是否满意,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出信息安全保密素质强的各类军事人才。

(2)军队院校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不合理,有待合理调整。目前我军大学院校培养出的各类军事人才信息安全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有很多课程课时比较少,并且内容比较杂乱,还有些课程设置时过分重视系统完整性,经常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缺少系统深入的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我军校也根据普通型安全人才的需要进行了信息类课程建立,而这类课程经常存在学时压缩、学科合并、内容交叉的情况,很难进行深入的讲授,这些军队学员还需要进行训练,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地学习相关课程,学过后也经常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具体到信息安全知识模块为例,网络应用基础(20学时)、信息技术基础(30学时)、信息安全保密(20学时)等信息类课程虽均有涉及,但该模块所占学时数均在(2~4学时左右),如此少的课时数,教员只能讲授浅显易懂的安全知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现象)。因此课程群及涉及到的知识模块有待重新整合与调整。

(3)信息技术类课程解析能力培养方式不科学,有待加强。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与之对应的信息安全技术在发展的时候,也应该具备先进性和创新性,并进行经验的累积,并形成核心竞争力出色的产品、技术或者方案,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信息安全人才也只有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不会进入到“三二一”怪圈中去。现在各个院校虽然都已经进行了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但是还存在将课程知识传授作为教学核心、教学时还是以教师作为主体的情况,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实验、设计的环节不多,限制了学员解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环节亟待加强。

3 构建注重解析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

现在,军院校学生都存在重视本专业课程学习、重视军事训练、轻其它课程学习的现象。信息安全类课程虽然有的是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和专业课相比,一般课时较少,学生普遍不怎么重视。针对这种情况,为激发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类课程的积极性,提升军事人才的信息安全素质,建议构建注重解析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各课程的知识点从能解决的问题角度进行深度梳理,总结出能由浅入深反映知识结构的系列问题及脉络,形成模块化知识单元,并从学生感兴趣的简单问题(或日常)入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优缺点,提出新问题,再分析……,依此类推,将遇到的问题背后隐含的知识(包括使用问题、产生原理等)以递推的方式,遵循科学的方法由浅入深地源源不断地归纳出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涉及到的各知识单元以链条链接的方式一环套一环地展现出来,必要的话辅以实验环节验证巩固所学所讲,课终以综合设计实验环节融合贯通所学,以参与新问题研究类课题环节提升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动态性强,为使学校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不会陷入“三二一”怪圈,应首先从课程体系下功夫,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当然课程体系只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教育还需要从教学方式、培养机制等多方面一起努力,相信只要围绕培养学生解析能力这个目的,根据军队的特殊性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不断改善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培养出来的信息安全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部队的需要。

注释

① 白洁.解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信息安全保密与通信保密,2009.12:16-22.

篇6

(一)网络安全人才是保障经济安全的基础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生产、分配、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伴随着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储存。世界各地的企业利用网络来发现新市场,开拓新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了商品和服务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信息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商业和经济活动基础设施与互联网相连,这种高度依赖性将使经济变得十分“脆弱”。一旦信息网络系统受到攻击, 不能正常运行或陷入瘫痪时, 就会使整个经济运行陷入危机。而且网络犯罪对各国经济安全造成的危害难以估量,规模庞大的全球黑客产业链和地下经济吞食着各国经济利益。保障经济安全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关键是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二)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数据,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站被境外入侵篡改,二是网站被境外入侵并安插后门。2012年网站被植入后门等隐蔽性攻击事件呈增长态势,网站用户信息成为黑客窃取重点。2012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共监测发现我国境内52324个网站被植入后门,较2011年月均分别增长213.7%和93.1%。2013年前两个月,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境外5324台主机通过植入后门对中国境内11421个网站实施远程控制,我国网络银行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受到的威胁显著上升。发起网络攻击的既可能是国家,也可能是、网络犯罪集团、商业机构、个体网民等“非国家行为体”,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应对威胁。

(三)全球已经进入网络战争时代

网络空间正在成为军事战略的重要资源,伴随着世界军事网络的发展步伐,网络技术的军事运用呈现“井喷”之势,“网军”已经整装待命。2009年,网络安全公司麦克菲报告称,全球已经进入网络战争时代。在信息战的大背景下,数千年沿袭下来的“短兵相接”战争局面将不再重要,网络成为实现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利器,爆发网络空间冲突的可能性在加大。2010年底,名为“震网”的蠕虫病毒曾袭击了伊朗核设施的电脑网络,这被认为是美国开展网络战的重要实践。2012年伊朗遭受名为“火焰”的网络病毒袭击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高调宣布将“网络战”作为攻击手段,以色列的证交所、银行也曾多次遭遇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网络袭击。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对抗网络军事入侵,并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二、我国互联网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问题

1、精通信息安全理论和核心技术的尖端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5亿,互联网应用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位,已成为互联网大国。但整体上看,我国难以称得上是互联网强国,在互联网产业的硬件、软件、网络模式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主流产品依赖国外进口,基础信息骨干网络70%—80%设备来自于思科,几乎所有超级核心节点、国际交换节点、国际汇聚节点和互联互通节点都由思科掌握。主流核心产品提供商中,外资企业或外资控制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第一代互联网(IPv4)的13台根服务器主要由美、日、英等国家管理,中国没有自己的根服务器,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我国主导信息安全问题较为困难,互联网信息安全防范能力,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主流产品对国外公司的依赖源于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弱,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互联网产业人才。

2、互联网信息安全人才供需不平衡

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显示,到2013年,全球新增的IT工作职位将达到580万个,仅在亚太地区就将新增280万个岗位,其中安全方面的投入和人才需求占有较大的比例。2012年11月底,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共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约4万多人,与各行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实际需求量之间存在50万人的差距。与全球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缺口,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更为紧迫。高等院校中优秀的信息安全师资力量缺乏,高校对于信息安全教学人才非常渴求,这些现状都反映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信息安全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任何一种安全产品所能提供的服务都是有限的,也是不全面的,要有效发挥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产品的安全功能,需要专业信息安全人员的参与,并发挥主要作用。但目前信息安全人员多数为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且非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通常是在进入岗位后根据职能要求,逐步熟悉、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知识,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能力,但普遍存在安全知识零散、管理不成体系等先天性不足。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安全领域,非专职信息安全人员在忙于众多事务管理的同时,难以持续关注、跟踪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行业的政策、规范、标准等最新要求及实施情况,缺乏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造成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和熟悉业务的信息安全人才。

(二)原因

1、信息安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已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尤其把培养高等级人才、扩大硕士博士教学放在重要方面。教育部共批准全国70所高校设置了80个信息安全类本科专业。但是信息安全专业起步较晚,培养体系跟别的学科和行业还有差距,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实验条件落后,专业课程内容稍显滞后,专业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需不断更新,信息安全人才缺少能力培养。急迫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信息安全师资队伍、专业院系、学科体系、重点实验室建设。

2、网络信息安全人才认证培训不规范

我国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历教育和认证培训两种方法,网络安全技术人才的培训和认证主要有IT行业的CISP认证、NCSE认证等,培养网络安全员和网络安全工程师。这对弥补基础网络安全人才不足,培养应用型人才较为实用,但IT行业培训和认证常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系统性知识,小批量、短期的培训往往形不成规模,仍无法填补网络安全人才的巨大缺口。

3、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不健全

信息安全是在信息化进程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信息安全知识快速更新的情况下,由于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不健全,未能完成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造成当前信息安全人才与实际信息安全工作技能要求的脱节,以及部分领域信息安全人才的缺失,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难以落地。

4、信息安全人才缺乏激励机制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后台性使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得不到完整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甚至遇到其他业务管理人员的不理解或不配合,造成真正的人才反而评价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人才评价机制,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

三、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建议

(一)制定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规划

国家制定《互联网空间安全人才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增强公众网络行为风险意识,扩大支持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储备,开发和培养一支国际顶尖的网络安全工作队伍,建立一个安全的数字化中国;启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期望通过国家的整体布局和行动,在信息安全常识普及、正规学历教育、职业化培训和认证三方面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强化工作,来全面提高我国信息安全能力;制定《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队伍框架》,统一规范网络空间安全人才专业范畴、职业路径,及其岗位能力和资格认证等。

(二)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架构

网络信息安全涉及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等多方面,管理要素多、专业性强,组织开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体系。在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架构中应成立专职的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信息安全规划,指导信息安全建设,制定信息安全总体策略,监督检查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防护情况。各业务部门应配备兼职或专职信息安全员,负责本部门业务应用中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岗位要求着力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特别是懂业务、经验丰富的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构建网络安全治理体系

构建网络安全治理体系是确保各项规范、标准和制度落地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在网络安全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改进完善等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和责任。安全技术体系根据网络安全涉及的不同环节从网络、主机、数据、应用等方面实施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岗位要求选择合适的人才,在确保合规性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引入外部力量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技术支撑,弥补现有人才数量与结构的不足。

(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模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借助企业中的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项目等科研平台,使得优秀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直接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让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动手能力很强的一流信息安全人才提供良好条件;将教学任务融入到科研工作之中,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建设信息安全本科教育专业实验室。在信息安全实践过程中培养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法律意识、奉献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信息安全人才就业体系。

(五)形成完整网络安全人才培育体系

要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业余培训、职业培训和各种认证培训为辅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学科的重要性是保障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应该把信息安全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政府在认证培训方面加强立法,立法内容应该涉及到认证培训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培训时间和考试管理办法,还应该规定哪些岗位的人员必须持什么样的证书,以及接受培训人员的管理等。

(六)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项目投入

1、推动各种网络安全人才计划

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就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应继续加大在这方面人才计划的投入力度和支持范围。

2、扩大奖学金资助范围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奖学金计划”,选拔优秀网络安全人才纳入资助培养计划,资助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并在其毕业后安排至关键岗位工作。建立网络安全“生态系统”概念,人才从娃娃抓起,网络安全要进入中小学教学课程,积极向中小学拓展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中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认知,为选拔网络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营造网络竞争与对抗氛围

政府联合地方部门或企业,举办网络攻防竞赛与对抗演习,通过实战化竞争来甄选、培养、锻炼未来的网络安全精英。主要有4种方式:直接组织的网络公开赛,企业出资赞助的高校网络联赛,军方直接组织网络演习,推出网络快速追踪计划,甄选民间优秀网络人才,以签订商业合同的方式,让网络攻防技能出色的小企业和个人参与其短期项目,从而将民间网络黑客力量也纳入其网络人才队伍。

4、加大互联网安全基础研究投入

目前信息产业正处于技术变革的前沿,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并可能带来新的经济繁荣周期。我国应该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特别是增加相关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力培养互联网信息安全人才,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研发,创新机制支持新技术应用,为确保我国未来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篇7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用人单位要求高职毕业生一方面具有法纪操守、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或经历,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到了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能够用得上、留得住、而且干得好。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持续兴旺繁荣,以源源不断地为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秉承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力度,尤为迫切。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高职院校在培养毕业生的过程中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使毕业生不仅能及时就业,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其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强调社会中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强调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本质就是遵循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体需求于一体。其特点不在于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与就业岗位密切关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专业设置的超前性,不是跟风性,必须对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支柱,同时又是促进受教育者就业、创业及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体自身完善发展的教育之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就是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学生受教育的内容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教育程度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有能力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同时还包括获得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职毕业生在获得就业机会后还能因为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而获得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样两点要求:一是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技能;二是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所特有的职业素质,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实现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中的能力匹配的目标。

(一)实施“健全人格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实现成功就业

高职学生首先是一个人,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缺憾实际在于对“人文素养”的忽略。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的关键是提高人文素质,并将素质作为一种内化的品质。

1.培养健全人格。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既是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又是能成功就业的保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应该放到首位。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爱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培养受雇主欢迎的员工,要做到能够顺利就业,在人格教育中必须有以下三个方面:(1)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2)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3)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个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毕业生,不仅是社会所需,更是所有用人单位青睐的。

2.坚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培养核心是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五个方面。在就业视野中,要培养能直接对接岗位的职场人,必须要将学生的课堂教育和课后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有机地纳入就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我们也当以此为培养目标。

3.注重文化建设。对于处于成长和发展中的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适应是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主题。高职高专大学生该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有相当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对此,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德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人格教育理念的大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德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实践德育的过程中领会感恩、爱国、自强、自立等思政教育理念。

(二)高技能培养促进成功就业

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同愿望。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地方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1.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市场动向,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是提高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社会实际,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作岗位对员工创新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生掌握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两方面有机结合。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具备了进行专业实践所要求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后,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践。在专业实践中,学生有机会接受相关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既充分发挥了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潜能和作用,也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并通过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2.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其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必须使教学内容紧贴市场需求,以学生上岗能力培养为基点,探索适合专业课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选择灵活化的教学制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打造就业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的教学制度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灵活的教学制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根据职场所需选择学习,另外一方面,可以在时间上有较大的余地接触和体验职场。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及时将劳动部门和相关行业专业技能考核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根据专业技能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提供条件。除此之外,增强有效的实践环节和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改革的途径之一。实践环节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掌握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加强实践环节和增加实验操作既是学生所需,也是现实所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提升就业力。技能培养体现在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师跟踪学生实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指导的基础上,深入企业学习,了解新技术,不断充实自己。在教学中实施小项目实践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意。

篇8

(一)抓住培养环节。培养是基础,健全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二)抓住引进环节。引进是重点,完善人才、之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项目、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

(三)抓住使用环节。使用是关键,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围绕营造人才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留住、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辽宁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辽宁人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入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高,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高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高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高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高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入门”“入行”和“入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一种构建职业教育文化的方式。因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的保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

篇10

二、加大引进力度,增强人才吸收能力。凭经济实力和优厚待遇引进人才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做法,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引人引智措施。一是放宽条件,降低人才引进的门槛。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开人才引进“大门”,允许符合条件的人才落户。二是抓住重点,结合实际,在引进紧缺人才上下功夫。要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跨越发展的需要确定合理的人才需求结构,防止人才引进的盲目性,做到所引即所盼、所用即所需。人才的引进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小而全”,否则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运转不灵,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要认真研究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及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确定重点,集中优势财力,引进紧缺人才。三是创新方式,坚持“不求所有所在,但求所用所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条件,从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国家研究机构“借脑引智”,在项目引进、嫁接、合作、转让、论证以及讲学、培训、咨询、考察等过程中吸引人才,形成人才共享,让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经济建设。人才可以带技术、当顾问,或直接投资、牵线搭桥,或通过合同聘用、借助对口帮扶等形式,不拘一格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