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5:54: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报表有何作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120-01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念及报表种类
1.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是根据医院的财务报表对医院整体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等情况,运用一定的财务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作出判断和评价,客观评价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医院的发展得到促进。
2.根据《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组成。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1.趋势分析法。它是帮助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前景,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前后变化及其原因,其数据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百分比数值。
2.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经济指标的比率,来查找差异的一种方法,它计算出来的数据是个相对数。
3.比较分析法。是把医院的实际数和预算数进行对比,说明医院财务信息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它可以是本院本期财务数与上期财务数对比,也可以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对比。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对医院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但比率分析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来说更加直观,因此也是财务报表分析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三、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是分析医院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目的和角度不同设置的指标体系也不同,该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的同时,应保证分析工作的客观性有效性。笔者根据分析的内容总结出以下几项指标:
1.能力变现指标。它反映医院近期现金流的状况,是评价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该指标反映医院的短期偿还债务能力大小,流动资金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偿债力就增强,一般说来流动比率在200%左右即可。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库存物资-药品)/流动负债。该公式把库存物资和药品剔除出去,是因为这两项的变现速度较慢,去除后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出医院短期的偿债能力,其比率在100%就行。
2.资产管理指标。它是管理资产效率的财务指标,考查有效经济资源的利用,主要有药品周转率和应收医疗周转率。
(1)药品周转率。药品周转率=药品销售成本/平均药品库存成本。在流动资产中,药品的比重较大,它的周转率反映着存货的周转速度,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变现速度就越快,同理该指标越高则医院的资金流动性越强,占用资金水平越低,财务风险就越小。
(2)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平均应收医疗款。这一指标反映了应收款在一定时期内变现的平均次数,因为应收款占用了医院的大量资金,如果缩短收帐的期限,坏帐损失就会减少,所以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3.获利能力指标。医院领导者对医院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盈利指标主要有:资产净利率和业务收入净利率。
(1)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收支结余/平均资产总额。它反映的是医院利用资产后有何成效,用于衡量医院获取利润的能力。指标越高,资金利用效率就越高,表明医院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方面运行不错,反之亦然。
(2)业务收入净利率。业务收入净利率=收支结余/(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该数值是一个百分比,也反映着医院获利能力的高低,指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是指医院每一元钱的业务收入带来净收益的多少。所以获利能力不能只光顾收入的绝对数,同时也应看重收入所创造的结余是多少,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医院的盈利水平。
4.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医院偿还长期负债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医院中主要涉及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它是衡量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反映医院筹措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其负债率越高,医院的财务风险越大,比值应控制在30%以下。当然资产也包括固定资产的数额,在计算时应把累计折旧考虑进去,这样计算的结果会更加客观真实,评估的数据也会更加的接近实际。
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很多,还包括所有权益比率、产权比率等等,但是医院财务具体涉及到的没有这么多,所以就不再一一叙述。
四、结论
医院财务报表的分析运用到以上几种财务指标,对医院资金的使用率,医院预算计划的完成,财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医院的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当然报表中的数据毕竟是个静态的数据,要想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分析,既可以医院内纵向相关指标对比,也可以医院与医院之间横向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出一套适合本院稳步发展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方针。
参考文献:
[1] 戴淑.医院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一、审计学教材中的主要顺序问题
本文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以下简称“教材”)为例,指出“教材”中的几个主要顺序问题(其它教材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论首先就提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问题,而这时初学者还不知道什么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及它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有何区别,因此无法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如何起源并发展的。笔者建议,先介绍审计的分类,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部分到“审计的范围已扩大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并以内部控制测试(‘教材’有的地方称之为符合性测试。应统一称为控制测试,以免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为基础使用抽样审计”,而这时初学者还不清楚什么是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测试,也不清楚什么是抽样审计,根本不明白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如何发展的。事实上会计发展史和审计发展史是高级会计的内容,对于初学者很难理解。笔者建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部分的内容应放在前面讲,“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部分的内容应该放在后面讲。在“审计方法”部分也讲到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测试和抽样审计,还讲到内部控制风险、审计风险。建议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部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部分合并。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测试、抽样审计都是审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很多章节都会出现,应该先讲。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美国审计准则”部分讲到“应当对内部控制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制定审计计划,并确定将要执行的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及范围。”此时,初学者还不清楚为何要了解内部控制,也不知道什么是“测试的性质”。该部分还讲到“应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和函证等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为对被审计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提供合理的基础。”此时,初学者还没学过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也不清楚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笔者认为,审计准则的概念应该先讲,但审计准则的内容应该在后面讲。其实“职业道德准则”部分的内容(特别是独立性的内容)应该优先讲,其他内容可以放在后面讲。
(三)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了审计程序、审计风险、内部控制、重要性等名词。其中重要性、审计风险是审计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很多章节中都会出现,因此应该先讲。除此之外,对于这部分中出现的“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是以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为基础的。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注册会计师应当调整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语句,对初学者来讲也是难以理解的,不清楚为什么实质性测试要以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为基础。而教材在“审计范围”部分才讲到实质性测试的概念。另外,在这部分内容中,多处提到了审计意见,“如果违法行为对会计报表有严重影响而未做适当的会计处理和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而这时初学者还不清楚有哪些类型的审计意见,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具何种审计意见。教材“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部分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而教材却将审计意见的有关内容放在了“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中讲。
(四)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部分的内容是综合性的,不宜放在前面讲;“审计范围”部分讲到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没有阐述清楚,而是放到了“审计程序的分类”部分讲,这无疑会加大学习的难度。“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中讲到审计证据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关系。事实上,这一内容难度较大,应该放在稍后再讲。“审计证据的获取”部分并没有把分析性复核阐述清楚,而是留到“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再讲一次分析性复核,这无疑会加大学习的难度。另外,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的关系分散在教材上的不同章节,给人们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审计学教材中不同的编排顺序形式
前面提到的审计学教材中的顺序问题,在其他很多教材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但有一些教材在个别地方有不同的编排顺序,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以举例的形式,说明某些教材的不同之处。这些教材见(表1)。
首先,由于审计学这门学科理论性较强,很多概念不好理解,致使学生们不清楚究竟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学。审计学学科的应用性也很强。审计学是一门较实用的学科,其与政府工商企业活动、资本市场以及日常生活均密切相关(吴琮,2005)。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举例的形式,以达到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这方面,“教材一”和“教材七”做得比较好。“教材一”的作者在前言部分讲到:“该教材摆脱了以往的传统格式,即一开始先介绍概念、定义或性质等做法,而是以审计案例作为每章的开头。而每章案例的选择,往往是与该章的内容紧密相关的。”“教材七”则更是随处可见案例,令初学者感觉审计学很实用。其次,在审计学这门课程中,最早应该学习的知识点应该是:为何需要审计,特别是为何需要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计能起到什么作用。在这方面,“教材一”、“教材四”、“教材六”、“教材七”做得比较好。“教材一”的第一章(审计与审计环境)首先以案例的形式引入问题:注册会计师究竟是干什么的;审计又是什么,接着分析了审计与市场经济,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经济是一个经济权利与责任的网络,会计是传递权利与责任信息的工具;审计是保证权利与责任信息可靠传递的工具;审计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
第二,“教材四”首先就分析了为何需要审计,以及对审计的界定。“认识财务报表与财务报表审计”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企业财务报表;业务循环;财务报表的使用;财务报表是管理阶层的声明;财务报表声明与查核目标;财务报表常见错误及未充分披露事项;非法行为、员工舞弊、管理舞弊、关联方交易、非常规交易;查核委任风险管理及风险导向审计。事实上,这一部分外多数讲的都是基础性知识。在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基本能明白审计的作用。笔者认为,“教材四”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应该调换一下顺序比较好。“教材六”第一章讲到了对审计的经济需求,解释信息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审计在降低信息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人们对审计的理解。“教材七”第一章以信息假说和理论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师,并介绍了真实、公允概念。第二章讲了审计假设。
第三,根据前面的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应该分开来讲,在这方面,“教材五”做得比较好。而且“教材五”在第二章讲了“审计关系”,而很多教材都没做到这一点。
第四,在讲述审计的定义时,如果能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同时引入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但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审计的概念,也会有助于后面的学习。这一点上,“教材二”安排得比较合适。“教材二”第一章对审计的定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阐释“以查明这
些认定与既定的标准之间的相符合的程度”时,编者引入了“管理当局认定”这一概念。笔者认为,这一概念有助于人们对审计的理解,而这一概念不需要以其他知识点为基础。编者接下来解释了“既定标准”和“审计证据”,并指出:“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遵循公认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审计程序和收集评价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用来证实或证伪被审计组织提出的认定的,审计人员必须收集用以支持或否定管理当局认定的证据,以确定管理当局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审计人员形成任何审计结论和意见都必须以合理的证据作为基础”,“在形成审计意见前,审计人员还必须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进行分析评价,以确保审计意见的质量”。这样,就有助于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同时也对后面的学习有帮助。
第五,除了按审计主体分类外,还可以按其他方式对审计进行分类。但在实际中,绝大部分审计学教材都是重点讲述财务报表审计。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应该早讲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这两个概念在后面的章节经常会出现。但审计报告的责任段和范围段涉及到的很多内容还未讲述。“教材四”和“教材六”都将审计报告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说明这几位作者已经考虑到应该早些讲审计报告的概念和审计意见的类型,但初学者暂时还理解不了审计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教材六”第三章(审计报告)在“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部分讲了重要性概念,因为应该具体分析被审计会计信息中的错报是否重要。
第六,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概念外,审计学中还有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如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抽样、审计独立性等。这些概念在很多章节都会出现,但很少教材会将这些重要概念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在这方面,“教材七”做得很好。“教材七”第二章讲了基本概念,包括胜任能力、独立性、风险、证据、重要性、审计判断等。“教材三”、“教材四”、“教材六”也将个别概念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如“教材三”将审计抽样的内容放在第二章,“教材四”的第三章讲重大性与查核风险,“教材六”将重要性概念放在第二章。
中国经济正叩响WTO的大门,企业管理已踩上网络经济的门槛儿。全球经济日益呈现一体化趋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会。在以分秒为节奏、以国际经营信息为视野的环境里,企业的老板(BOSS)、经营者(CEO)、财务总监察院(CFO)、信息主管(GIO)对动荡的市场变化必须作出快速的反映,对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对新的利润增长点作出准确的判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以高超的技艺指引企业在茫茫的国际商海中劈波斩浪。然而,应该作为企业经营决策“航标灯”的财务住处系统由于传统的财务软件本身功能的欠缺和技术的滞后,其功能和效用日益减弱,急需再造。由于国家会计准则对计算机软件的会计处理没有作明确规定,企业的财务软件如何入账,从理论到实务运作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目前企业财务软件入账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改正的思路。
会计电算化对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高效快速提供会计信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与技术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竞争、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三股力量势不可当地汇合在一起,新的观念、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着世界。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革,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表述形式。现在的财务报告(最初只是财务报表)原是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传统报表的基础上形成的。财务报告对市场所起的财务信息传递,帮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作用,是很独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今天人类已跨进新经济社会,财务报告在许多方面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了。因此,需要对它进行重大的改革与创新。以下分几点来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主体边界的日益模糊给财务报告的编制带来的新问题
会计主体规定了财务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明确了会计主体、企业向市场传递的财务信息,将严格以各企业(主体)为边界,不应涉及其他主体的财产和产权。这是保证财务报告正确性的最基本的条件。
在我国工业社会中,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企业(公司)都拥有大量的有形资产,能够长期持续经营,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存在,因此我国资产负债表确认与计量的对象大多是实体企业,反映它们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这样的企业可称为“现实的企业或主体”,其特点是:易于识别且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飞快的速度前进。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或一连串企业或主体串,它们为了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又诞生了,如此,再生再灭,这些虚拟的企业不易观察和区分其主体的边界,必将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对于这种主体可以针对其特点,设置准则,规定编制特殊的财务报告,将整个主体串视为一个企业集团,进行披露。根据这种企业成立、解散时间的不确定性,把财务报告反映的时间段缩短。在这种情况下,报表使用者必须牢记财务报告反映的期间是短暂的。
二、货币作为计量的标准具有局限性
在我国目前的各种会计报表中,要素均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货币是价值唯一可以表现的、能够量化的形式。会计要反映价值的形成、耗费、收回及其循环周转,非依赖货币计量不可。例如,对资产的定义即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在未来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经济资源。然而今天,在新经济体制下,由于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财富与经济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今后企业的最重要资源。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可能对企业财富、价值和盈利的创造贡献最大。又如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仅要预测其盈利水平、未来的现金净流量,而且要观察它的产品品牌、职工的服务态度、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未来经营的风险程度,等等。后几种信息也不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既然无法用货币计量,这些因素应该怎样在报表上披露呢?对这些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因素,可以规定一个公认的标准。例如,对专家、技术人员的评估可以按专家、工程师的职称、专业水平(和熟练程度)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特殊的标志为量度,在报告中给予披露。所以说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才可以全面、完整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对无形资产应给予披露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演变。部分信息使用者认为,企业财务报告没能跟上时代快速变革的步伐,没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现在会计报表模式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性资产上,极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正是这些传统会计报表上不曾露面的要素。以微软公司为例,据美国《商业周刊》i997年资料显示,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485,9亿美元,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五,称得上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航空母舰”,但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只有143,87亿美元。按照表列数据,微软根本无法列入大型公司的行列,因其只相当于美国资产额最高的范尼梅公司资产总额(3510多亿美元)的1/25。为什么一个全球公认的大公司,其财务报表却无法显示它应有的实力与规模?原因很简单,微软公司最大的财富是它所拥有的大量高科技人才,在传统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从而导致微软公司真正的资产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升。这个例子说明,今天,无形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应该被披露,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也是现在很多人讨论的热门话题。总结出来,即设置有关无形资产的账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估其价值,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的核算。
四、何时编制财务报告最为恰当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包含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说明。在这三层次的会计准则体系架构中,关于财务报告的准则就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金融工具列报》等八项。前四项是原来就有的,此次作了重大修改,后四项是此次新增的。这八项关于财务报告的具体准则差不多占了整个具体会计准则的五分之一,形成了较为规范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那么,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有何影响?新会计准则框架结构下,如何理解财务报告的内涵、从而进行财务报告的分析?这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
一、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双重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分析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财务报告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比如:《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别对待,允许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财务分析人员因而可以得到上市公司开发阶段的具体数据,便于分析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及现金流,提高这类公司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和公允价值的难以取得,无法杜绝上市公司虚假信息的可能性,这不仅加大了分析难度,同时也有可能使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内涵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
《基本准则》第四条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是一种双重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该目标在重视财务报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强调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在突出财务报告内容质量的同时,还必须把财务报告披露形式的质量放在显要的位置。这是一种高质量会计准则理念对财务报告质量的要求。
(二)会计理念的变化导致报表地位的改变
新准则中的多项准则,比如:《基本准则》中关于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定义、《或有事项》准则关于预计负债的确认、《所得税》准则关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等均以“资产负债观”的理念来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即:先定义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说,先确认和计量该类交易或事项的产生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这表明我国的会计理念已从“损益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从而改变了以前重利润表轻资产负债表的理念,更加看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描述的企业财务状况。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导致利润表体现出了全面收益观
新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事项主要有: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生物资产、政府补助等。比如: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体现在利润表上,这使得利润表体现了全面损益。
(四)合并报表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以控制为基础,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把“少数股东权益”项目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原规定列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在合并利润表中将“少数股东损益”作为净利润项目的组成部分,在净利润项目下列示(原规定利润总额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列示净利润)。这样将增加合并报表的资产和权益、收入和利润,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以上阐述,笔者认为:依据不同观念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类型及信息含量存在着差别,那么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三、新会计准则下对财务报告分析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有双重影响。相应地,对财务报告分析的部分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变革。
(一)结合基本面将会计政策选择分析作为首要分析步骤
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新会计准则给予了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空间,公司管理层的会计政策选择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分析财务报告时,应该结合宏观基本面将分析、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作为首要分析步骤,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分析做好准备工作。
如何实施会计政策选择的分析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分析程序,程序如下: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财务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二)挖掘新的财务比率指标,增加风险管理策略和财务预警分析
目前,财务比率基本上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是损益表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第三种比率反映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的某个“存量”项目作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第四种是基于现金流量表的比率,特别关注收益与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提供的公司收益质量方面的信息。
在新准则下如何挖掘新的财务比率指标,进而通过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有待大家的进一步思考。比如:《财务报告列报》准则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判断标准区分为流动资产(负债)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并给出了明确的分类标准。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的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同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现在采用的成本与市价熟低法),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项目(净损失以‘-’号填列)”。试想,如果把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净损失”项目与“净利润”项目作比较,计算出公允价值变动净利润率,考察公允价值变动对净利润的贡献,或者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平均“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与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净损失”项目作比较,计算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率,这些都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何判断指标的信息含量呢?这些指标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公允价值变动净利润率”越高,代表公允价值对净利润的贡献越大,但同时意味着损益波动性大,市场风险高,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是没有办法左右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评价指标、管理策略和财务预警分析体系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三)强调分部报告在财务报告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部报告》准则推出后,对分部报告进行分析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甚至证券分析师对企业分部报告的分析,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行业分析和地区板块分析上,可能就不能满足需要,甚至得出错误的判断。分部报告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对分部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评价企业整体的风险和报酬,分析方法除了以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为主外,还应结合各分部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条件、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客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甚至国内外的政治发展情况等各种因素,以确定这些环境因素对各分部发展前景及整个企业的预期报酬与承担的风险产生的影响。如何从分部报告披露的信息中,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取得归属于各业务的数据,从而建立盈利预测模型,对公司业绩进行更准确的预测来降低投资风险,值得大家思考。
(四)关注合并报表在集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报表相比,在编制基础、编制方法、信息含义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合并财务报告的分析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司的负债能力依据其自有资本、还款可能性和提供的担保而定。但是企业集团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产生控股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这种一层一层连锁控股导致多次运用同样的永久资本、同样的不动产而取得不同的借款,从而导致负债的可能增加,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显然,企业集团财务报告分析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合并报表,结合对母公司、子公司单个报表的分析,有效利用这种资金金字塔杠杆效应,并密切关注由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因此,就拥有数家被投资企业而本身又为经营实体的母公司而言,决策所依据的会计信息是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哪些方面的决策依据合并报表?哪些决策依据母公司本身的报表?合并报表在集团财务管理中能够起到哪些作用?以上这些都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五)突出战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财务报告分析有其固有的缺陷,何况财务报告分析仅仅是企业战略分析的必要步骤,应该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同时,结合企业的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企业成长维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分析,辨明关键动因和商业风险,从而对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作全方位的思考,以保持经营战略的一致性。
(六)分析方法
财务会计是一个人造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任何系统都有它们的功能(Uctim)。不过人造系统与自然系统有所不同。所有的自然系统虽有功能,但没有目标(jecties)目标是人们主观意志的规定,而自然系统的运行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造系统则不然任何一个人造系统必然是为了达到人所预期的目标而设计的。财务会计作为人造的经济系统显然要求它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Littleon关于会计目标的论述早在1953年,ACLittleo在《会计理论结构》一书中多次阐述会计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目标。在该书第12章,作者对会计的目标作了简明的概括。他指出:会计的最高目标在于帮助某人借助于数据了解某个企业。”这可以通过一个具有同样意思的更详细的论点来说明:“为了实现帮助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士了解企业这一首要目标,会计必须对数据加以如实分类,正确地浓缩并充分地报告”②不过,Littleon在这里所阐述的会计目标,似乎意犹未尽。因为作者讲的“帮助某人”并未点明是哪些人,即数据(信息)的使用者是谁?除管理当局外,还有哪些其他人士?同时,也未说明他们了解企业有何目的(这里涉及需要哪些数据和信息)?然而,作为一位会计大师,Littleo并不是不了解会计目标的终极目的。他在该书12章概括的最高目标主要是针对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来说的。那就是要求他们必须如实地反映、正确地编制财务报表,即必须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真实情况。而他在该书第2章论及会计的基本目的时则十分明确地表示:“会计的首要目标(hfPuP〇eOAcounting)是向管理当局提供控制(内部)言息(otOt〇n)或报告经管责任(twadhP)的信息”
20世纪50年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分尚不明显。Littleton在其著作中所指的会计当然包括会计的两大分支。虽然如4此他在该书关于报告经管责任(现在经常称为受托责任)的提法已经明确了是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至今仍被公认的两大目标之一另一目标为“企业和经济决策有用性”)Littltm提出的反映受托责任的目标,完全符合他的一贯的会计思想和主张。那就是会计必须如实反映企业经济真实;历史成本是唯一可取的计量属性;以及通过配比定期决定净收益并提供可靠的收益表是企业会计最重要的产品(ThemostmPonamPoductofenteprieeaccountg经管责任即受托责任被认定为会计的目标,由来已久,甚至可上溯到簿记时代。但是在一本会计名著中明确而不是含糊地确认它是会计的目标,在笔者所见到的会计文献中,Little的《会计理论结构》可能是首次。这里要补充述及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过1929—1933年的大经济危机之后,重建资本市场,得风气之先,美国会计学会(AAA)率先研宄公司财务报表的原则。第一份有关的研宄报告发表在1936年6月,WAPa〇是主要执笔者。以后历经三次修改。从第一次修订起pao就分道扬镰,不再参予,而同Littletrn合作,根据他的把会计原则视为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的主张,不再阐述准则本身,而写出了会计的经典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fitoducticnoCoportAccountngStandars1940)。公司财务报表会计原则的第一次修订至第三次修订分别为1941年6月、1948年和1957年。现将AAA关于编制公司财务报表的四份公告和Pa〇n与Littleton合著的y。会计责任与会计目标的含义是十分接近的。在涉及会计责任的论述时,他们已讲到后来成为会计目标的两个重要方面:(难需要会计信息?两位作者回答:随着投资者的利益分离和分散,会计的服务职能也不断扩展,除了为业主兼经营者记录和报告财务数据,还增加向外部投资者报告信息的职能”(mtodcion’,1940/197QP)“公司最重要的会计责任不是针对每个企业的一个或若干个的业主和经营者,而是针对每个经营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的分离的投资者群体或类别”①(“Inoduton”,1940/197QP)(2)这些与业主分离的投资者群体需要什么信息?该书也有回答:“公司报告呈现出公众化的特征,会计是表述企业所有重大财务事实的手段(“ntoduto,1940/197QP3P4)公司会计和公司报告是由会计准则指引的。会计准则的体系应解释如何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fnanciaipasitim)和公司的经营成果(esultsofoperaticn。(“fitoduction’,1940/1970P)而这两种数据正是投资人集团所最需要的信息。”如上所述,在Pa〇n和Littleton的著作中,讲到准则时实际上已涉及会计目标的内容。特别是在该书第二章讲述会计的基本概念时,强调指出:“为了相关性,准则必须与会计的目的(heessentialpurposesofaccounting)相关联”(“ntoduction’,194〇八97〇P7)。而且他们提出的会计的目的是对投资人集团的决策有用,即决策有用性。可惜在这本会计名著中,未曾对会计“目标”(objectivesofacounting)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展开研宄。
再看AAA的四份财务报表编制原则是否涉及会计的目标?应当说,历次的原则公告均以编制财务报表为目的。但面向的对象有所不同。1936年的第一份报告是以债权人和投资人为对象;1941年的修订报告则以股东债权人及社会股东为对象;1948年第二次修订报告似乎以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关心人士或有兴趣者为对象;1957年的第三次修订报告的对象仍为股东和有关人士。不过这四份编制财务报表的原则公告的共同问题是没有真正研宄会计的目标及其有关的基本概念。它们不过是就原则论原则,而未涉及指引会计原则的若干基本概念其中包括目标)的探讨。这一缺点,Pa1Dn和Littleo已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的序言中讲得很清楚了。这也是它们两位不再参予修改财务报表的原则公告、而另行编制《公司会计准则导论》的主要原因。
(二)AAA关于会计目标的说明
在上列一些会计文献之后,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为纪念成立50周年,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经过两年的研宄,提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会计理论综合报告,即著名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ASBAT)该报告首先明确地提出会计的目标是:
1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其中包括重要的决策领域和确定目的与目标;
2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内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3保护资源并管理其情况;
4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
在上列四项目标中,1、2、3是主要的。第1项目标实际上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助于投资人以及其他重要决策人士进行有效决策。这一目标可以说是“决策有用性”的不同提法,是决策有用性目标的最早提出者。第2、3两项目标实际上是指反映经管责任和受托责任是针对管理当局作为人来说的。第4项目标则要求会计承担社会经管责任(®caiunctinsandccnrolshatissocial(public)
(三)AICPA的努力
20世纪60年代初,AICPA决定研宄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理论与原则。一方面指定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制定名为“APBoPinio”作为GAAP另一方面成立会计研宄部(ARD)指定一些学者专家研宄GAAP所依据的理论。当时,AICPA理事会设想以会计基本假设为研究的出发点,然后推导出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
1961年和1962年ARD先后出台了ARSN?1和ARSN?3分别代表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的两份研宄论文集。然而在1963年,却遭到APB的否决。两份文件均运用演绎法,但它们都未考虑目标在会计理论中的作用。ARSN01和ARSN?3皮否定,说明从“基本假设指引理论研宄”来评估和发展GAAI在当时行不通。
以会计的基本假设为理论研宄的起点原是AICPA理事会(接受研宄项目委员会的建议)的主张。ARSN01和ARSN03则是按照AIC-PA理事会的意图进行研宄的成果。这两份会计研宄论文集遭到APB反对后,ACPA理事会却默不作声,未对ARS的两份报告的作者给予支持或进行辩护。这说明,ACPA理事会此时已开始改变了想法。虽然会计基本假设很重要且环境是决定会计的客观存在。但会计作为一个人造信息系统,使用者的目的和用途对研宄会计准则的理论更为实用,更符合实际需要。AICPA默默地转向以会计的目标为研宄的起点,可以从1965年5月另一个专门委员会(会计原则委员会)向理事会提出如下的意见并得到AICPA的采纳足以证明:
这个委员会建议会计理论的研宄应要贴近财务会计实际的概念问题。它建议:
第一,会计理论仍要研宄,但可责成APB负责;
第二,APB在其研宄报告中应当尽快陈述:
a关于公开财务报表的目的(pupoes即目标和局限性(milatiGns)
b列举并描述作为会计原则来源的基本概念;
首发上市, 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通常指企业通过申请一级市场发行上市, 首次向公众出售股票, 由私人持有转向公众持有的过程, 是相对于买壳上市的概念。IPO 过程中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引发了诸多问题,盈余管理即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最大化企业及其自身的利益对企业报告盈余进行管理的行为。公司在日常的经营过程当中,出于再融资、债务契约、避税以及政府关系等动机,也会进行一些盈余管理行为。但有研究表明,IPO过程中企业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通常会包装本公司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进行更大程度上的盈余管理。很显然, IPO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真实价值的判断, 并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但盈余管理事实上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IPO过程怎样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一、 IPO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IPO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使投资者相信其所作的投资是对其有利的,以便用更高的发行价格筹集更多的资金。具体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管理层利益最大化
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为使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减少更多的成本,企业通常会对管理层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其中,常见的一种激励方式为股权激励,即给予管理者一定股权或者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因此,为提高股票期权的价值或仅仅为了提高自身声誉, 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一般的上市公司中, 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平滑盈余或虚增盈余, 而在IPO 时则主要是虚增盈余。
(二)原始股东利益最大化
IPO上市后,企业的会计信息即需按规定加以披露。相比较新投资者而言,原始股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环境、盈利能力都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而新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层包装过的会计信息中估计企业的真实价值。原始股东为提高发行价格、募集更多资金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存在通过管理层虚增盈余的动机。
(三)为使企业达到上市的盈余要求
法律上对IPO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公司法》、《证券法》有规定表明,IPO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很多企业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为符合这一规定,企业有动机对自身的盈余进行管理。实现这一目的最常见的手段,是对可操纵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二、 IPO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IPO过程中,企业会进一步加强盈余管理,这是IPO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最为明显的影响。有学者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考察了IPO 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得出了以下结论:公司在IPO 前一年和IPO 当年存在显著大于零的可操纵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在IPO 当年达到最高值,并在IPO 后一年回落至正常水平。因此,在IPO过程中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虚增盈余或者说利润最大化。
那么,企业具体会从哪些方面,或者说企业会采取哪些手段来进行IPO过程的盈余管理行为呢?这是本文主要要探讨的问题: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面的盈余管理
在IPO过程中,最为浅显也是最为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是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
1、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采用和原来不一样的会计政策的行为,即由原来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常见的与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发出存货成本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项目计量方法的变更、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后续计量方法的变更、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项目初始计量方法的变更,以及无形资产、收入、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方法的变更等。但企业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必须是以下两种情形之一: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2、会计估计变更
另一种较为普遍的手段即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常见的会计估计变更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确定、涉及到公允价值的项目其公允价值的确定等事项的变更。会计估计的情形包括:一是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二是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在IPO过程中,这两种方法最简单、最普遍,最为常用的方法有:变更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变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更递延收益的摊销时间、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但由于这些方法的使用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上述论述中不难看出,采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发式进行的盈余管理,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估计。所以这两种方法虽然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最为便捷的手段,但通常在盈余管理中只起到小部分的作用。
(二)关联方交易方面的盈余管理
关联方交易,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控制方与被控制方之间进行的交易。关联方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进行调整,抵消该种交易产生的内部收入和成本,以在合并报表中反应整个集团对外销售或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成本。但对于母、子公司来说,两者都是独立的法人,即两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因此,在母公司出具合并财务报表时,两个会计主体也应出具单独的财务报表。
而在单独的财务报表中,反应的是母公司或子公司自身的收入和成本,包括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收入和成本项目。如此,若母公司或子公司进行IPO,那么只要对其关联方交易进行控制,操纵其收入和成本项目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举个例子说,A公司是B公司的母公司,B公司正在进行IPO,若在此期间,B公司为达到上市的盈余标准,有意与A公司进行多次交易,就会导致一个B公司收入虚增、最后使利润虚增的结果。
具体来说,在这种盈余管理中常使用的方法有:商品的购销与劳务的提供、托管经营、转嫁费用负担、实行资产和债务重组、债务担保等。由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多不具有商业实质, 所以一些公司常会通过同关联企业之间产品的购销业务与劳务提供来提高该公司的销售收入或者降低该公司的生产成本, 提高利润率,上市公司“制造”利润也常通过此环节。
(三)利用虚拟资产进行的盈余管理
虚拟资产,是介于资产与费用之间的一个概念, 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常见的虚拟资产项目主要是,由于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科目。
通常情况下,资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因此可以通过定期盘点检查确定其存在性,不易造假。而当期费用应与其相关的收入吻合,当期费用必须记入当期的账簿中,不易进行盈余管理。相对而言,虚拟资产更具可操作性。通过调整摊销额,即可相应减少本期应承担的费用,提高本期利润;或者通过减少本期应摊销的损失,提高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故利用虚拟资产,企业就可以少摊销或者不摊销当期的损失。事实上,这也是采用权责发生制带来的结果。
(四)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的盈余管理
损益通常包括日常经营产生的损益和非日常经营事项产生的损益。一般而言,企业日常经营事项产生的损益可大致估计,前后期会计期间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不易对其进行盈余管理。相对的,非经常性损益产生于非日常经营事项,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更易对其盈余加以控制,因此对非经常性损益的调整也是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之一。
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出售、转让与置换资产、债务重组、政府的补贴与减免等等。通过出售、转让对公司不利的资产或者是用公司的呆滞资产置换其他公司的优质资产达到摆脱窘境、调整公司结构目的, 从而可以使得公司当年扭亏为盈。例如,债务重组过程中,若公司对其债权计提充足甚至超额坏账准备,就会虚增其债务重组收益,产生的结果是虚增利润。
三、 不同行业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性
上述为IPO过程中普遍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但在不同的行业中,IPO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不完全相同,盈余管理行为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事实上,企业的盈余管理既可能是运用线上项目,如转出债务少计利息以减少财务费用,转出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准备的计提或直接冲减坏账准备以降低管理费用,通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出等减少费用摊销以增大盈余等方式;也可能是运用线下项目,如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项目。本文以制造业和农业两大行业为例,分析两大行业之间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性。
由于制造类和农业类公司都有相当大比例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线上项目,因此两大行业在IPO过程中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都很高。但线下项目更多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对于非经常性损益在总损益中所占比例越高的公司,更易通过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通常来说,制造类企业的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等线下项目所占的比例高于农业类企业。因此在IPO的过程中,制造业类上市公司既可能利用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也可能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而农业类上市公司在IPO 过程中更可能利用线上项目而非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但农业类上市公司在IPO 后更趋向于进行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以便达到配股“及格线”。
四、 遏制IPO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
(一)从监管部门角度看
首先,监管部门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整审批标准,并严格控制创业板上市条件。创业板上市公司多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在审批上市公司上市资格时应更多得关注企业的成长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应该应用综合的企业评价体系,而不是单一的利润指标或以利润指标为主导的衡量体系来衡量企业状况,引导上市公司关注企业成长性而非只专注于盈余的高低,减少公司IPO时为获得上市资格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
其次,应建立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外部审计管理。在上市公司IPO 时,一方面要提高对盈余预测、关联交易和盈利额等重要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对过度高估收益的公司应给予严厉惩罚;另一方面要重视外部审计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使其对企业经审计后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提高审计后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最后,应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弥补会计制度缺陷。管理当局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在对盈余影响比较大的事项方面,应尽量减少会计选择的自由度,缩减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不断提高会计事项的规范化,让每个重要的会计事项都有明确的标准,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从IPO公司自身角度看
从公司自身的角度看,应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董事会与经理层重叠,且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功能弱化,公司经理人实际上集公司决策、管理、监督大权于一身。
在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公司经营管理层实际上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即由公司经理层聘请审计机构来审计自己,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经理层决定。审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受制于经理层而协助其操纵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加大公司治理的改革力度,优化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的来看,IPO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盈余管理。因此对于处在“灰色地带”的盈余管理行为,若要有效遏制其发生,就应重点关注IPO过程中的企业,防止其出具不具可信度的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扰乱资本市场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永平,罗建科.上市公司IPO 盈余管理方法行业差异性考察. 财会月刊,2010(20):7-9
[2]潘越,吴超鹏,史晓康.社会资本、法律保护与IPO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2010(05):62-67
关键词:计量 信息披露 校正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逐渐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对我国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2009年以来,CPI和PPI两个价格指数环比都连续出现上升,通胀预期显著增强。在较高的通货膨胀下,如果企业仍按照正常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定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通货膨胀实质上是一种货币贬值现象,而会计正是用货币尺度计量财务活动的,所以通货膨胀会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索校正的对策和方法,使得在通胀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
通货膨胀使币值稳定不变的会计假设受到冲击,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会计核算面临许多问题,其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最终表现在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上。
(一)对应收账款处理的冲击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采用提取坏帐准备,但由于我国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均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帐面上反映的应收款项将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而债务人出于获取额外利益的考量则有可能尽量推迟付款,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发生崩溃。
(二)对会计报表的冲击
通货膨胀下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表现在:第一,低估了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第二,没有反映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变动损失和货币性负债的购买力变动收益。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固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所代表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会直接减少,从而产生货币购买力损失;相反用贬值的货币偿还原欠的相同金额的负债,会产生货币购买力收益;第三,高估收益。虽然历史成本原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由于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此时成本并未真正得到回收,结果必然高估企业收益。
(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冲击
通货膨胀会导致基础会计数据失真,企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性债权(应收账款等)、非货币性债务一般会遭受损失;持有的实物资产、货币性债务一般会获得利益;通货膨胀下会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资本被物价上涨吞噬的情况;由于会计基础数据失真,导致期末编制的财务报表失真,从而导致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相关决策无效。如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未经调整财务报表得知,更新固定资产是必要的且其所需资金是足额的。于是,企业管理层做出添购固定资产的决策,而实际执行时,常常因为实有资金不足导致决策失败,或者添购固定资产后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
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系统冲击的校正对策
(一)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校正对策
1.存货流动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可对存货采用指数调整法作为重置成本重新计价和进行耗用核算,以尽量避免库存损失;对某些价格变动剧烈的重要存货资产,还应按重估价提取物价变动准备金,作为避险准备谨慎地反映当期会计利润,避免企业利润的过度分配,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的长远利益,客观地反映当期销售成本,与当期销售收入配比,满足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很多国家的税法都同意企业的存货流动采用后进先出法计价这样可以提高当期销货成本和经营费用,使企业计算的净收益比较符合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真实收益”,有利于避免虚盈实亏现象。
后进先出法在会计使用上是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取消了这种方法,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避免企业在随意调整存货计价的方法来逃避税金。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但税法仍旧允许企业发出存货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存货的成本,但规定了限制条件,即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一致时才可使用。
2.固定资产的计量和折旧计提的方法的选择。在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规、政策的指导下,采用物价指数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或汇率调整法等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作为当年调整的基数。企业可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均属于加速折旧法。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原规定幅度计算出来的折旧费用,很难表现产品的真正损耗。在固定资产更新时,由于物价上涨,使累计折旧所形成的货币沉淀,无论在价值形态还是实物形态上都难以补偿原有的固定资产。对此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合理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使其与实际消耗的价值水平相当。
新的会计准则中在会计计量基础中增加了公允价值的标准,在各行业的折旧处理方法上也在逐渐的趋于公允,采用行业的公允标准。从折旧年限、折旧残值率以及由此确定的折旧率都可依据本企业行业特征、折旧现状以及会计标准确定。公允折旧的标准不仅可以调整或还原公司历史真实利润,更重要的是为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在公允会计基础上预测公司未来利润和真实市场价值提供了便利。
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会计准则中首次出现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于固定资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避免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调增利润。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一定程度上可冲抵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的贬值。还可采用公允价值来对资产的价值进行重新估值。
(二)对会计要素信息的披露校正
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
强制性披露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内容;自愿性披露是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未作要求,而企业自愿披露的内容。强制性披露针对的是企业诸如上市公告书、财务报告之类的"硬信息";自愿性披露针对的是企业诸如良好的商业信誉、人力资源等"软信息",这两种方式披露的内容完全可以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会计信息披露应把握适度的原则。信息披露过度将导致会计信息过量,增加披露成本;信息披露不足将会导致信息短缺,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只有适度地披露会计信息,才能真正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兼顾公平与效率。
(三)其它校正方法
在通货膨胀下可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1.编制物价变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果通货膨胀达到了两位数,在这种条件下可编制物价变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其资产是按现时市场价格与变现净额相比较的差额作为基准价格。变现净额可采用现时市场价格、估价、个别物价指数和自制成本来加以确定。
编制利润表首先在现行会计制度利润表的基础上,用利润扣除利息和税金,求得利息和税前营业利润。其次用利息和税前营业利润减去主营业务成本调整额、货币性流动资金调整额和折旧调整额,计算出现时成本营业利润。再次用现时成本营业收益加上财务杠杆作用调整额减去利息费用,求得现时成本税前营业收益。最后用现时成本税前营业收益减去利息,计算出现时成本的净利润。
2.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数据。如果通货膨胀在一位数, 那么可以在期末,按通货膨胀率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并在报表附注中作出解释,或按通货膨胀率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附表。
3.增加附注资料。当前,财务报告已进入“附注时代”。在会计体系发达的国家,附注的信息量已大大超过财务报表本身的内容。报表附注己构成财务报表体系十分重要的内容。附注对报表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己成为使用者正确理解报表的数据和判断报表信息质量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附注的内容可包括:
本年度物价变动幅度,可以用国家的一般物价指数表示。涉及本企业相关资产项目(产品、原材料、设备等)价格变动状况,可以用国家的相关指数表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对本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税收有何影响。传统报表与上述数据相结合,对比出不考虑价格变动和考虑价格变动两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结论
通货膨胀现象不仅危及宏观经济层面,而且对微观的企业会计核算也造成了歪曲性影响,从而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系统机制的正常运行。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国家也在经济政策中做出对应的调整以缓和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冲击。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的失真对国家经济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处理方法中也未提及在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处理可以有哪些选择或变化,通货膨胀会计虽然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
但是由于与会计准则间的脱节,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笔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会计报表、会计信息披露等处理环节,同时也从这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其能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给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参考方案和解决办法,使得我们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更接近,会计的核算方法也切实的为企业服务,使企业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下都可以有有利于企业发展、经济稳定的适当的核算方法来进行调整,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建平,颜剩勇.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辩析[J].时代会计,2003(6)
2.卢戎.浅谈通货膨胀下固定资产折旧模式[J].科技咨询导报,2006(2)
3.范益辉.浅析会计信息披露涉及的相关问题[J].财会园地,2006(8)
4.陆艳,刘鸿渊.浅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环境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冶金财会,2001(12)
5.贾改仙.建立我国物价变动会计准则问题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6.闫薇.论物价变动会计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7.葛家澎.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5
8.林静.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处理问题.财会研究,2009(4)
在经济大战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受其害,环保工作一直是各国政府努力的事情,而环保工作的实施也是逐渐的在进行中。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建立起环境会计体系,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有效信息,实现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总体阐述,了解到其中的现状,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过程
1976年Ullmann提供了一个完全针对环境的模型,即公司环境会计系统(CEAS),该模型通过社会影响报告来反映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1986年美国颁布的旨在确定清理受污染土地的财务责任的《环境反映和补偿综合法案》以及《超级基金补偿和再授权法案》。环境信息披露的增加,促进了有关研究的发展,主要是针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如何进行报告、如何计量企业环境业绩等的问题。
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经过调查发现:在企业所提供的对外报告中,公司的环境影响未得到充分披露,从而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无法将企业的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联系起来。为此ISAR给出了一些建议。1995年通过了《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成为环境财务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于2000年提出了生态效率的概念,以财务指标、生态影响指标来表示,探求将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相结合,规范企业对外报告的方式,并在20多家跨国企业进行了试验。全球报告促进会计准则将环境报告融入可持续报告的范畴之中,并于1997年设计了指导编制可持续性报告的指南,以探求建立对外报告的通用框架。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最早是从环境会计的研究开始的,葛家澍教授和李若山教授1992年首次向国内介绍了西方的环境会计。此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包括对披露现状、披露必要性、披露内容、披露形式以及相关的建议上的研究,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上。
1.披露的现状
学者们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都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如林惠忠(2005)认为: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公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寥寥无几;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资料很少定量,且定性信息不附时期。此外,由于看不出花费的资金与取得的成果和规定的指标之间有何关系,故而无法评估公司的环境绩效以及公司的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环境会计有关实务在我国企业界已经存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摸索着开展的。就目前而言,我国环境会计披露理论与实务脱节比较明显。
2.披露的必要性
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上,学者们有着一致的看法,如耿建新(2002)等学者认为应不断规范我国企业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大部分学者都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分析了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相关的成功示范,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我国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充分显示了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势所在。
3.环境信息披露内容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孟凡利(1999)认为应该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两个方面;耿建新等(2002)认为应包括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环境对策方案、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应当重点披露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耿春梅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包括环境会计要素信息和环境绩效信息两部分;袁广达(2004)认为应包括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信息和环境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的信息。
4.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及相关建议
骆良彬(2003)构想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包括三部分:简单模式,应用叙述法,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非货币性信息、非正规的形式描述企业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中级模式,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添加一些新的项目,将与环境有关的项目单列出来,以一定的货币指标反映企业的环保情况,其他补充的信息则在附注中说明;高级模式,将环境报告纳入会计报告体系,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郭静娟(2003)则从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披露的目标出发,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模式的思路;另一方面可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现阶段的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应单独的采用非独立的补充报告模式。学者们还认为当前应突出重视上市公司以及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耿建新等,2005)。
三、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过程进行回顾,纵观我国当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提出一下建议:
健全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准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
加强对环境会计的监督。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存在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
积极促进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尽管目前西方的环境会计理论还处在初创阶段,但不可否认其有许多合理可资借鉴的理论。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该制度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起源于震惊审计界的美国迈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倒闭案。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TreadwayCommission)就审计委员会问题发表了一份报告,较具体地提出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199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与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等组织新发起成立的蓝带委员会(BlueRibbonCommittee)起草了一份《关于提高审计委员会效果的报告和建议》,全面扩展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后,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进一步强调了审计委员会的责任和独立性。我国的上市公司虽只有10余年的历史,但财务造假案却触目惊心,琼民源、郑百文、黎明股份、蓝田股份、银广厦等案件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究竟有何功能,现阶段如何保障其发挥应有作用?本文拟对此作详细探讨。
一、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功能
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究竟有哪些功能,自其产生之日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表述如下:
(一)美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应熟悉、关注并有效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活动;(2)管理当局和审计委员会应保证内部审计师适当地参加整个财务报告过程的审计,并与注册会计师进行协调;(3)应具有足够的财力和权力来履行职责,包括进行调查和聘用外部专家的权力;(4)应就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监督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5)审核拟聘请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咨询计划;(6)管理当局在重大会计问题的处理上应听取审计委员会的意见等。
199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公共监督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复核年度财务报表;(2)与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协商年度财务报表事宜;(3)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注册会计师应遵循的审计准则的信息;(4)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完整,是否与所了解的信息相一致;(5)评价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恰当的会计准则。
1999年,蓝带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监督财务报表,如复核年度已审财务报表、中期未审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报告;(2)保证审计质量,包括主持外部审计事务,领导与监督内部审计;(3)评价内部控制,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002年,萨班斯法案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负责聘请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给事务所支付报酬并监督其工作;(2)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3)可以接受并处理本公司会计、内部控制或审计方面的投诉;(4)有权雇用独立的法律顾问或其他咨询顾问。为了保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萨班斯法案要求审计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应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除其以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董事会的其他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外,不可以接受公司的任何咨询费、顾问费或其他报酬,也不能是公司或其任何子公司的关联人。
(二)加拿大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1990年,加拿大证券管理局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复核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计划;(2)检查有关重大会计政策的变更、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关键的会计估计和判断;(3)讨论协商审计过程的重要问题;(4)检查年度财务报表,询问管理当局各年度间的重大差异;(5)检查从内部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处获取的管理当局声明及其对内部薄弱环节的反映和采取的对策;(6)复核所有的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公布前已审计过的和未审计财务信息;(7)检查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依据;(8)检查CFO和其他主要财务官员的聘任。
(三)证监会国际组织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最近提出的审计委员会在监督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方面的职责是:(1)审计委员会应作为与外部审计师沟通的首要代表机构;(2)评价注册会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是否足以完成出具审计意见所需的工作;(3)与注册会计师会谈其在审计过程中与管理当局的分歧,以及这些分歧的处理最后是否让注册会计师满意;(4)选聘或续聘注册会计师时应由审计委员会认同其独立性;(5)监督注册会计师履行非审计业务的计划和程序;(6)向股东大会报告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以及非审计服务合同的内容及收费情况。
(四)我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
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功能的表述均不相同,但其基本功能都包括:监督财务报表,管理内部审计,负责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与审计委员会制度较发达的国家比,我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还不够全面、具体,但考虑到我国审计委员会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作如此规定基本合适。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在实务中怎样发挥审计委员会的功能,而不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如何保障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专门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证监会2001年8月16日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董事会成员中应有1/3以上为独立董事,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平均人数约为9.88人,独立董事应为3~4人。目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行独立董事主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董事会或董事长聘任,独立董事的任免权掌握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手中,从而造成独立董事不够独立的现象;二是独立董事“不懂事”,很多公司聘请独立董事时过分看中其名望与社会地位,陷入“名人误区”,而不管该名人是否有空“光顾”公司。三是对独立董事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如谁来监督独立董事的工作即不明确。四是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未达到法定要求,多数上市公司只有2名独立董事。如果专门委员会由3人组成,这2名独立董事便是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3个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和召集人,若专门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则独立董事不可能占多数。
为此我们建议:(1)成立独立董事的职业组织,制定有关独立董事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的任职标准,凡符合独立董事条件的财会、法律、经济、管理、科技界等专家人士经考试或考核加入行业协会,接受协会指导与监督。上市公司通过行业组织遴选任命独立董事。(2)强制要求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达到法定人数,确保审计委员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占多数。(3)完善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独立董事应一方面接受行业组织监督,另一方面接受证监会的监督,行业组织应规定独立董事的年工作时间,并考核其工作业绩。(4)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独立董事责任重大,单是审计委员会成员一职就有诸多职责,还要负责和参与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事务,并对重大关联交易进行审核和发表意见,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谁来当独立董事?必须给独立董事合适的待遇使其尽职尽责工作并有能力应对风险。
(二)制定规范的审计委员会章程并保证实施
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并配备适当的成员后,还必须制定严格、规范的章程来约束审计委员会的工作。通常审计委员会章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人员组成。规定审计委员会成员人数及产生办法,召集人的选举办法,委员的任期年限等。审计委员会下应设置日常办事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审计委员会日常工作联络及组织会议等。(2)规定职责权限。上市公司应依据治理准则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审计委员会在聘请注册会计师、监督内部审计、审核财务信息、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权限和责任。(3)拟定议事程序。由审计委员会下设的日常办事机构做好审计委员会议事的前期准备,提供公司有关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情况、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约定书及相关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报告等书面资料,组织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委员对相关书面资料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报告董事会。(4)制定议事规则。确定审计委员会例会次数及时间安排、临时会议的召开程序,指定会议主持人,规定委员到会率、委员表决办法、相关人员列席会议方案,明确委员对表决结果的责任等。同时必须对审计委员会章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三)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监督方面的职责
治理准则实施以前,很多上市公司由监事会担负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成员大多数是由主管部门“安排”的,多数监事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缺乏会计或法律工作背景的政工、纪检、工会干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难以发挥监督作用。设立审计委员会后,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之间存在职责交叉重叠、划分不清的现象。即使治理准则本身,对两者在监督方面的职责划分也较模糊。如治理准则第59条指出监事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公司财务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如何监督?与内部审计是何关系?与审计委员会是何关系?没有明确规范。我们认为应由上市公司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财务信息监督方面的职责进行划分,合理分工,审计委员会履行治理准则规定的职责,监事会在增强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同时,应履行审计委员会以外的监督职能,包括监督管理当局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的情况、执行公司章程的情况、有无违法行为、有无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等,两者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
(四)明确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质上也是内部审计,但从公司整体组织架构而言,审计委员会的地位要高于内部审计部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后,内部审计部门受审计委员会领导还是总经理领导或是双重领导?不少人提出内部审计应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摆脱总经理的控制。但在我国现阶段审计委员会人员不到位、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若审计委员会全权负责内部审计部门,可能会使内部审计疏于管理,更无法保障其审计效果。为此我们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受审计委员会和总经理的双重领导,行政上由总经理领导,总经理负责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人事编制;业务上由审计委员会监督,审计委员会应负责:(1)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的业务测试,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有足够的人员和胜任能力;(2)与总经理协商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报酬与晋升;(3)确定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权限,指导内部审计部门制定其工作计划;(4)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程序,保证其按相关准则制度进行;(5)复核内部审计报告。同时,审计委员会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成果,依赖内部审计来完成部分工作职责。
(五)切实保证由审计委员会提议选聘或改聘注册会计师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须经股东大会批准,但我国的上市公司因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如国有股股东在董事会中实质上的缺位导致公司被内部人控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在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从而使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权完全掌握在管理当局手中,被审计者变成了审计委托人,为管理当局“购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创造了条件。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坚持准则,不按公司要求出具指定意见的报告,竟被上市公司以莫须有的理由更换掉。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上市公司审计强制性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政策,但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比国外频繁,2002年年度报告审计有113家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指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将受到重点监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亦对变更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严格重申要求,密切关注审计变更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给予警示和指导。在美国萨班斯法案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应实行强制性轮换,其他国家也作出积极响应的情况下,我国证监会和中注协所采取的不同政策足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确实存在严重问题。新晨
治理准则要求由审计委员会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这对遏制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将发挥重大作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独立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为此,审计委员会应履行如下职责:(1)熟悉行业组织与监管机构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要求,了解会计师事务所为保证自身独立性所采取的措施与政策;(2)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在相关行业的执业经验,考察执行本公司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检查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监控体系并与之沟通讨论;(3)了解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的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性质、时间和范围;(4)了解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与公司管理当局的分歧,并熟知对这些分歧的处理结果;(5)定期与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谈,认真听取注册会计师提出的有关管理当局提高管理质量的建议;(6)认真审核管理当局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理由,并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7)复核注册会计师的非审计服务并确认其收费情况;(8)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为提高审计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应注意,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其会计关系网要比上市公司大得多,由其建议选聘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如何保证?如果独立董事本人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心理,审计委员会将失去功能,甚至还有副作用。归根到底,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是发挥审计委员会功能的核心。
(六)认真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审核的财务信息负应有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薄弱,管理权限失控,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单位和国家财产受损,给企业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带来较大的操作空间。为规范会计行为,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等具体规范,为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供了纲领性文件。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但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现象,控股股东没有对外提供真实财务会计信息的积极动机,因此内部控制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方面的作用减弱,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中,内部会计控制失控问题都很突出。当然,形式上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能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我们知道,安然董事会17名董事中有15名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7名成员全是独立董事,如此完善的制衡机制并没有堵住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所以,我国上市公司设立的审计委员会,应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顺利实施方面发挥切实的作用。
毫无疑问,审计委员会制度将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不解决,审计委员会的进言献策就难以生效。审计委员会不是万能的,决不能把应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承担的责任推给审计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刘力云。审计委员会制度评述[J].审计研究,2000,(3)。
[2]张龙平。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3]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
[4]陈汉文,张志毅。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