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计算机网络微课堂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4 15:55: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算机网络微课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计算机网络微课堂

篇1

一、网络运维课堂教学目的

一是根据应用程序编程的教学让中职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进行编译和执行,教学过程包含运维服务器、数据库与软件系统三者的运维。二是通过并发度运维和负载运维的学习,帮助中职学生找到系统的最大负荷是否大于实际使用的负荷状态,并以稳定可靠为原则,寻找系统中的设计漏洞与逻辑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三是防止网络专业的中职学生投入实际生产后出现问题。那样不仅影响网络运维课堂的实践,而且修复成本要比在运维时大得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将中职学生实践后会出现问题的可能降低到最低,让运维教学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二、教学环境

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Windows 7系统的计算机上。计算机内存4GB,硬盘320G以上,机器网络入口地址是 http://192.168.3.3/,服务器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考虑到不是所有的单位都配备专门的机房,因此采取低温运维和高温运维两种模拟环境进行。低温在零下5°C,高温在50°C左右。

三、运维教学分析

1.功能性分析

通过教学,网络运维帮助中职学生检查各模块的设计是否符合前期的需求、各模块的功能是否符合各教学的工作以及操作特点、每项模块的分支及子模块的任务和功能是否设计合理、是否有冗余情况和未完成的功能。通过运维,各模块功能基本满足各项要求。各模块的功能是在前期教学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教学需求进行设计的,模块的分支以及子模块也符合预期设计和功能。

2.安全可靠性分析

中职课堂教学通常须在局域内部网中运行系统,但是和外网的交互也是不可避免的。网络安全可分为系统安全(防病毒)和信息安全(防黑客、木马),因此要做好时刻防范病毒木马以及黑客攻击的准备。可使用专门的U盘监视工具,只有进行过登记的存储介质才可以被电脑识别。服务器端安装有效防火墙,客户端安装有效杀毒软件和关机还原程序。杀毒软件需要设置好杀毒计划。系统管理员定期对网络内计算机进行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补丁,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多方面努力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系统操作性分析

让中职学生明白,系统的主界面设计应当简单化,并讲究实用性,目的是让操作者一目了然。从实用性考虑,操作过于繁琐会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维护时,设计界面尽量实用、简单、易操作,使不同层次的操作员一学就会。同时系统投入运行后,有必要进行全员系统培训,使操作员熟悉使用本系统。

4.系统维护性分析

系统的模块及子模块操作方便,没有图形设计和图片的植入。使用的控件基本都是TextBox控件、Lable控件和Command控件,事件以鼠标Click 、鼠标Move等为主,数据库链接简单。所以,系统的维护也简单方便,定期清理日志文件,将旧的数据打包归档即可。

5. 存在问题

教学过程中,运维中职课堂教学伴随着一些未知的意外,比如,课堂缺少“大数据”运维模块的学习,这个内容是将来系统升级更新所要考虑的模块。另外,由于学习内容较多,运维服务器的性能将受到严重考验。虽然可以设置定期自动运行的维护脚本,但存储文件的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配置备份服务器,用来存储备份的数据,而且备份服务器可以增加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一旦主系统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备份服务器以最小代价恢复数据与系统功能。

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维的教学,中职学生应当遵循前期调研的要求,同时,确保系统稳定,执行时间和延迟时间符合要求,反应速度比较快,集中上传和下载资料负载运行。达到以上的情况,中职学生则判定为学习状况好,足以参与更高层次的运维。

篇2

计算机应用的网络技术和不断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的社会,无处不存在计算机网络的身影,如购物、美食、旅游、学习、交通等人类的一切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基本素养的标准。因此,促进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改善与完备,使其与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多的微课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增强。

 

1.微课简介

 

1.1微课的含义。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点即教学重点和难点或某一教学技能等单一的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的方式。

 

1.2微课的特点。第一,教学时间较短:微课时间长度一般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和传统的一节课大约40或45分钟的教学课相比,微课在时间上很短。第二,教学内容少:微课教学主要是为了突出某方面的教学技能,如板书技能、讲解技能或者是提问技能等;第三,易于传播:微课一般会制作成小视频,时间短所以录制也很方便,易于让学生和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2.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个性需要被忽视。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采用的都是班级授课制,在这种大课堂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个性发展大多被埋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上机操作相结合开展的教学工作。教师一般都是采用统一的课堂教学教授知识,但是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程度不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有差别。除此之外,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涉及内容的学习需要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研究操作系统,有的学生可能热衷于文字处理与排版,等等。但是在当前传统的教学下,学生都是统一地接受全部的基础知识,面面俱到反而使得他们不能获得个性的满足和发展。

 

2.1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设备缺乏。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很强,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时,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开展与其相对应的计算机上机实践课。但是受到教学资源及各个学校中资金的限制,基础的计算机设备严重缺乏,有的学校全校公用的计算机只有几十台,在一些偏远地区情况更严重。因此,上机实践课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大多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点,一些需要操作的地方只能靠偶尔的一两节上机课才能实现,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得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受到限制。

 

2.3师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经越来越渗透到我们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现在大多都要求通过计算机完成,在学校里学生提交作业、实践报告及网上评教等,生活中网上购物、话费充值、新闻的浏览等都需要在网上操作。由此可见,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我们的重要性有多大。然而一些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校对于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东西,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学习。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忽视其重要程度,不给学生进行深入讲解和指导,而学生在上机实践课时也不珍惜实践操作的机会,有的学生还在课堂上打游戏、看电影。

 

3.微课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3.1利用微课特点创新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涉及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内容,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的关注角度不一样,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可以录制各个知识点的微课视频,而学生在统一的学习后还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观看不同内容的微课视频,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3.2结合微课改善计算机设备缺乏的困境。微课的制作不仅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录制下来,而且可以对其实践操作的部分进行微课录制。这样学生如果在学校里不能使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课程的实践操作,则可以把微课视频下载下来回到家后学习,学生在进行一些文字处理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点开微课视频观看,看看视频中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大大缓解学校中教学设备不足的困境和问题。

 

3.3利用微课整合学习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内容涉及多方面,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和系统梳理,整合各个部分的教学知识点,制作一些微课教学的基础课件,将梳理好的课件资源链接上传到微课上,使得学生在听课之前就进行预习。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不仅需要参考其以往的教学经验,提供给学生一些重点案例,开阔学生视野,而且需要结合所教内容提出教学任务和目标。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和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再忽视这门课的学习。

 

4.结语

 

篇3

1 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与以往传统的视频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也使得教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微课是应用较短的视频影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者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播放,在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

1.1 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讲述,微课具有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微课的问题往往能够突出教学主题,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计算机网络微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需要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良好的呈现,与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内容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2 资源容量 从资源容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微课视频以及相关设备的容量通常情况下都是几十兆,视频格式更够支持多种媒体进行播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流畅的对视频进行观看,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注重的是,微课内容可以灵活的保存在手机、优盘等移动设备上,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观看,为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 资源结构 从微课的资源结构对微课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微课资源的应用非常的便利,而且教学方向明确,教学主体更加突出。微课教学主要是以教学片段为基础,将学习方案、教学方案、教学素材、教学分析等众多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产生形式多元化,结构清晰明了的教学资源数据包,创建良好的微课教学氛围,同时也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为学生创建较为真实、经典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直观化、具体化,使得教育工作人员的教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进一步增强,为学生日后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1]。

2 增强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实践教学的措施

2.1 注重教学内容规划,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平台 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想要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首先需要对微课教学进行整体的规划。在微课教学方案确定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并且落实有关的规范,避免计算机网络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良问题,或者对于相应的教学材料重复应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内容的规划,必须要满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的、科学的应用教材。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在对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积极的吸取教师和学生的众多建议。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微课开发中去,从而使得自身对于微课教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教学成效。

还需要注重的是,计算机网络微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相关教育人员在对微课资源进行构建、应用时,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微课教学内容,为其增添更多的生命力。众多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微课教学的应用,将微课具有的优势,以及微课教学资源具有的价值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来。

2.2 加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与实践应用

2.2.1 计算机网络微课研发 以微课教学特点为基础,充分的发挥微课的优势,注重微课教学引导。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吸收程度、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因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作,所以,研发模式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使得众多的教师参与到研发队伍中去。还要积极的做好微课教学技术培训、微课宣传、教学评价反馈等众多内容,从而有效的保障计算机微课教学成效。

篇4

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改革迈入到深水区,计算机网络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1]。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其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采用云计算、微信公众平台、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实现慕课资源的二次开发,为每一个中职学校的学生提供在线教学账号,实现教师直播、课程点播、最新课程推送、教学经验交流等功能,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2]。

一、慕课平台简介

慕课是由美国知名大学与Coursera、Udacity、edX等课程资源合作商联合开发的一个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其包含了农林医疗、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以及物理化学等数千门课程,为每一个专业提供丰富的、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内容[3]。慕课拥有计算机网络课程方面的基础型、应用型以及最先进的课程知识,比如Ipv6、物联网等前沿课程理论。慕课提供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资源多元化。慕课整合了多种国内外网络课程资源,比如《计算机网络》、《Internet of Thing》、《网络组件与设计》等,并且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接入功能,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二)课程比较易于使用。慕课突破了传统课程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依托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光纤互联网,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资源集成在一起,提供给用户国内外著名高校课程,犹如访问自己的计算机一样方便。

(三)课程受众面广。慕课拥有强大的并发接入能力,能够突破传统课程人数的限制,可以满足大规模用户学习的需求,课程受众面为分布在世界各地和各种年龄段的人群,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基础性、专业性知识。

(四)自主性参与课程。慕课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访问和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按时完成课程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慕课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创新模式研究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应用慕课,可以引入先进的软件技术,扩展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可以构建沉浸式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践,满足当前政企单位对实用型、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4]。

(一)基于慕课平台构建虚拟教学系统。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基于慕课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与当前较为流行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集成,比如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等,以班级或者课程为单位,构建一个功能完善的微信学习空间,就是通过微信向学生推送最新的慕课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形成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具体地,教师可以上传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专业习题集答案,也可以与学生进行视频交流、沟通和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登录慕课平台,学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源、下载教学资源、查看教学资源,可以完成现场练习作业以及获得作业评价内容,现场向老师提问等问题。

(二)利用云计算构建桌面学习平台。云计算可以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集成在一起,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专业桌面学习平台,该平台具有四个关键功能。一是课堂直播功能,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搜索课程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PPT等课件,利用课堂直播功能为学生进行课程宣讲,超越了空间限制,方便学生在每一台终端上接收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课程点播功能,慕课平台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包括视频、PPT、电子书等资源,用户如果期望自学或复习某一门课程,可以点播这门课程的相关资料,进入自主学习状态,这样就保证用户可以获得较多的学习时间,超越时空的限制获取知识,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三是在线答疑功能,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在直播过程中没有掌握和理解某个知识点,因此可以在自学过程中进行在线答疑,学生向老师发出问题请求,老师可以通过语音、文字等形式回复,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四是学习心得交流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其他人分享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心得,进行课堂交流,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取长补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成效。

三、结束语

慕课拥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因此可以利用慕课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引入云计算、微信公众平台、增强现实等技术,整合教学信息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施秋萍,谢宾.基于MOOC的计算机技能网络自助式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5(4):11-12.

篇5

2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滞后

Internet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加快了各种信息传递的速度,缩短了时间、空间的距离,不仅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还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并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与数据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不断的更新,而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教材却是一程不变的,教材改革也永远跟不上网络时代的步伐。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必须接受最新的、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了解最新的网络动态,而他们的教材和参考书上只有一些最基本、最原始的计算机知识,除了很多专业术语缺乏精准的定义之外,对一些流行的计算机知识也很少涉及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滞后,对学生获取新的知识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2.2 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是一项双边活动,离不开教育者的教和学习者的学习。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都不是纸上谈兵得来的,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教学理论与思想,为达到某种特定教育目的而创建的。因此,必须经过教育者和学习者长期的实践进行检验,然后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找到一套既适合本学科知识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过于落后,这主要是由于教育理念过于落后,高校教育者大多是学术型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对知识的专研,在教育理念方面缺少一定的研究,教学设计更注重知识的挖掘而缺少一定的人文性,在教学设计方面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基本特点,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

2.3 教学与实践活动脱节

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具有比较强的特殊性、直观性和实践性,目前高校都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但当前的实践课的开展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制约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平时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没有针对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验性与直观性,没有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的重要地位,所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大多更偏向于验证性方面的实验,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缺少理论依据,实践形式过于松散,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内容不系统,环节连贯等问题,制约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3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策略

3.1 教学内容的优化

首先,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内容也必须随着信息的变更而更新,及时补充当前最新的、最流行的网络动态和网络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代相接轨。其次,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同时确保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市场性。第三,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以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作为网络服务器版本,而市场上的主流服务器操作系统却是 linux。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上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使学有所用。第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网络教学内容要不断进行各种硬件资源的优化整合,融入虚拟化技术,还要不断地跟踪先进的网络技术,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3.2 变传统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以走进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轻松。目前,很多学校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创造和见解,都是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这种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而“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科学的分析了教与学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3.3 开展网络教学

篇6

摘要:在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模式,结合教学案例,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的教学实践改革,详细论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考核模式;多元化;实践教学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5-0089-04

中图分类号:G642

第一作者简介:李国佳,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guojhq116@126.com。

1 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涉及知识面广,概念比较抽象,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亟需大量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不断地提高,但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1 理论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知识点多、课程涵盖面广、知识点联系性相对较弱,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困难。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内容更新较快,而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的设计相对滞后。对教师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讲好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又要兼顾实践教学,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对学生来说,在以理论为主讲授的课堂上,缺少学习热情,不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教学效果上,学生只是记住了若干模型协议算法,不能运用相应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网络课程教学的需要。

1.2 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实践内容的设计不完善。在实验教学中,开设的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较多,设计性的实验不足;所有学生的实验内容一致,对于领悟能力较好的学生,缺乏强化性和拓展性的内容;实验内容跟现实的网络应用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兴趣。

(2)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师长期在学校中教学,接触公司企业的实际网络较少,部分教师培训学习不够,也缺少大型网络建设部署的实际经验。

(3)实验室建设不完备。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无法配齐实验教学用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实验教学使用模拟软件来代替,导致学生对实际设备认识不足。

(4)实验指导老师人数不足。网络实验种类多,实验环境搭建复杂多变,学生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需要直接的指导,实际操作中指导老师往往疲于应对。

1.3 考核模式

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学习表现考核为辅。实践教学考核在整体成绩中所占的权重较小,使得学生不够重视实践动手操作;整体的考核评价方式单薄,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有的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复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管理落实存在着渚多困难,反馈也不够及时。

2 多元化的理论教学

基于教学实践案例,我们围绕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3个维度来探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2.1 教师“教什么”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合理组织知识模块。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体系具有内容广、更新快、实用性强的特点,笔者设计教学内容时,在兼顾计算机网络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应用案例,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网络组建的案例分析设计,将教材内容、生活应用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强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任务性。取消一些陈旧的内容(X.25、帧中继、ATM网),适时补充一些新应用及具有未来发展趋势的新技术(IPv6、无线网络、p2p共享、多媒体服务等),并且简化抽象原理性的内容,突出实践性,强调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应用和深入研究,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能力、对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形成“学得会,动得手,用得上”培养模式。

2.2 教师“怎么教”

教师讲授要精确,教学手段要丰富;学生讨论要深入,课后要思考。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很难吸引学生兴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对于重难点的原理要讲授精确,有条件的要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例如讲授数据传输过程,首先讲清数据包封装和拆封的概念,剖析数据在每一层进行封装或拆封的作用,然后结合参考模型讲解层次结构及透明传输的思想,最后通过多媒体动画可以清楚演示数据包经过网络体系结构中参考模型各层后首部变化情况及数据传输的过程,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对难度较小及自学的内容可以组织课堂讨论,集思广益、引发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无线局域网设备的时候,通过无线路由器的实物演示,将课内理论和课外生活应用案例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讨论无线路由器的应用及安全措施,进一步理解设备的使用。

2.3 学生“怎么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于理解,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平台和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在课下的巩固学习中,我们推动学生采用“网上学习”和“网上互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网上学习”。基于学校现有的资源平台,我们制作了一些重要知识点详细讲解的“微课”视频,学生课下可以自由地观看和学习。例如TCP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通过“微课”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反复地观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加深了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和融会贯通。另外,我们共享了一些“精品课程”资源的链接,学生通过链接也可以观摩其他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学,多渠道、多方位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网络互动”。在教学辅导中,我们利用微信建立网络讨论区,进行网上答疑。通过微信,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和教师同学讨论。相比传统的QQ、电子邮件及电话等通信手段,微信具有明显的便捷优势,学生群体使用程度非常高,学生教师间互动的次数和深度要远远超越传统方式。微信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和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微信实时布置教学任务,甚至督促学生完成任务。通过网络互动,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掌握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沟通,拓宽了教学渠道,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 多元化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基于“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的理念,通过4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3.1 以应用为导向,理论联系实践,基于应用需求,设计实践教学任务

我们将实践教学任务分为“必修/选修”“基础性/强化性/拓展性”“验证性/设计性/创新性”等不同性质,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规定的“必修”教学任务的“基础性”内容,鼓励学生完成强化性和拓展性的任务,以进一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路由配置”的实践任务中,除设置静态路由和RIP路由的基础性操作外,增加了OSPF路由配置的强化性任务,以及结合学校校园网布局设置了拓展性的路由配置任务。在设计性的“校园网建设方案的设计”的实践任务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传统有线网络的布局设计外,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结合实际,选择完成校园无线网全覆盖的设计要求。

3.2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部署

在具体的教学任务实施中,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手段。通过任务准备、任务布置、任务实施、任务强化(选修)、任务总结的模式来展开。例如,“路由配置”的实践任务,在任务准备阶段,将课堂教学知识点融人实践任务,制定好详细的执行计划给学生,然后进入任务布置阶段,根据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初步的路由配置模拟操作。在任务实施阶段,加强实践的指导,全程配备助教进行实践任务的指导,确保学生完成基本静态路由和RIP路由配置内容;对掌握程度好的学生积极引导,进入任务强化阶段,尝试完成OSPF路由配置任务,并记录完成情况。最后,在总结阶段,由教师进行教学的总结,将学生在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分析讲解及讨论。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高效地完成必修性质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生有较多的精力去尝试强化性和拓展性的内容,尤其是实践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指导教师也便于管理整个实践过程。

3.3 突出动手实践:仿真软件与真实设备相结合

在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同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仿真软件让学生进行初期的模拟操作。例如Boson公司的Boson NetSim模拟工具,Cisco公司的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华为公司的ENSP模拟器,以及Sniffer和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Boson NetSim可以模拟出Cisco公司部分系列交换机和路由器,ENSP可以模拟华为AR路由器、x7系列交换机的大部分特性,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开发的设备虚拟环境学习工具。这3种仿真软件的操作命令与对应实际设备保持一致,可以仿真局域网组建、虚拟局域网配置、各种路由( RIP、OSPF、BGP)配置、地址转换(静态、动态)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配置、虚拟专用网配置、小规模网络系统组建等实践任务。例如在“路由配置”的实践任务中,利用ENSP模拟的路由器AR1220可以做基于OSPF的单区域、多区域的路由配置,甚至可以结合实际小型网络布局模拟实现拓展性的路由配置任务。Packet Tracer和ENSP也可以做多种协议数据包分析的实验。Sniffer和Wireshark是专业的协议分析软件,能够对IP、ICMP、ARP、TCP、UDP、RIP、OSPF、FTP、HTTP等网络课程中重要的协议数据包进行分析,支持多种平台环境。在动手操作真实设备之前,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熟悉实践任务的内容,然后进行真实设备的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4 加强实习应用

结合教学任务,我们安排学生参观学校网络中心,指导老师全程跟踪讲解校园网的真实案例,并预设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在学院的支持下,组织学生参观校企合作公司的网络环境,既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思维,也丰富了学生体验,强化了对网络的认知能力。

4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从课程开始至结束,整个过程都有专门的助教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进行跟踪管理,根据每个阶段或者任务完成的情况给予评分。例如“路由配置”的任务,总共分4个阶段完成:在任务的布置阶段,我们要检查学生利用模拟软件进行路由配置的情况(根据导出的路由配置),给予本次任务至多10%的成绩;在任务实施阶段,检查学生完成基础性的静态路由和RIP路由配置任务情况,给予本次任务至多60%的成绩;鼓励学生进一步完成了强化性的OSPF路由配置任务,再根据完成情况给予至多20%成绩;最后10%的成绩根据学生在整个实践任务中的表现,给予加分。整个课程的考核具体分为平时表现、实践情况、期末考试3项,考核比例设置为2:4: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期末考试采用包含理论知识考试和综合任务考核的方式,各占50%的比例,理论知识重点检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点掌握情况,综合任务的考核采用仿真工具模拟完成指定任务,根据完成情况,现场评分;对于课堂积极参与讨论、课后经常参加“网上互动”的学生,活跃程度高的可以给予平时表现的满分成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实践情况根据任务阶段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通过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记录及考核,可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督促及鼓励学生合理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把握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及时掌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结语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未来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考核模式,更好地为各类学生的成才提供机遇和沃土,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促进学校和社会在人才培养互动上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春东,张桦,莫秀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深化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9): 147-149.

[2]李红,王春枝,贺章擎,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20): 15-17.

[3]邢长友,陈鸣,许博,等,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 49-52.

[4]王光霞,唐慧林.教育转型形势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23): 26-29.

[5]张军,季伟东.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及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2): 71-73.

篇7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64-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

CNNIC(China Intemet Network Intbrmation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新增网民共计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网民增长和普及率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网络的不断普及早已除去了网络应用的神秘面纱,从幼儿园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会使用网络上网查看资料、打游戏、看电影等。多数人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局限于计算机操作,如能够上网看新闻、打游戏、聊天等,并且会使用简单的IE浏览器菜单式操作,这使得大学网络教育技术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网络应用不用教,网络理论教不会。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及通信方向的专业基础课,通常涉及网络基本组成、网络架构和网络协议,了解局域网的搭建等内容,在没有真实工程的环境下,这种学习更多偏向于模拟环境,只有部分硬件设施良好的学校可以提供实际工程应用环境。但是,这样的条件依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用主义思维形式,并且网络研究越接近底层协议,其知识点越让学生觉得生涩难懂,或者感觉学而无用,从而产生懈怠。在几次抽样调查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是网络学习操作较简单,网络内部工作原理概念太多、范围太广,难于理解。

2 教学互动模式和策略研究中的参与式教学探讨

20世纪末期,西方兴起一种对互动模式中参与式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自美国学者格拉泽(Robert Glaser)明确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起,“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便开始从朴素经验之“术”上升为理性之“学”与技艺之“能”的整合,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其中,Bela.H.Banathy、Charles M.Reigeluth等教学设计专家研究了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必要性、价值与意义、方法与策略等,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美国教学设计专家Bela.H.Banathy从教学设计的未来假设出发,区分出4代设计方式:第1代是“按指令设计”(Design by dictate),它通常既通过立法实施又通过自上而下推行;第2代是“为(决策者等)的设计”(Designing for),它引进顾问和专家,研究某个特定的系统问题,进行需求分析,向决策者提供解决方案;第3代是设计者与决策者“一起进行的设计”(Designingwith)或者“设计者指引的设计”(Designerguided),它是设计者和决策者通过具有实际意义的讨论而进行的;第4代是“置身于其中的设计”(Designing within),它提出“人的活动系统必须由那些处于其中的人,利用这些系统的人以及这些系统所服务的人共同来设计”。

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Teaching Method)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教学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归纳为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讲故事、辩论、与他人在特定环境内练习生存技能、音频或视频活动,比如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决策图或者问题树。

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在参与式教学研究中,引人微格教学的思想,旨在将一个宽泛的研究议题缩小为一个可控的教学环境之中,便于学生研究和理解。

3 参与式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既包含专业理论学习又有实践应用的课程,具有内容广、范围宽、知识点零散等特点。根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课程采用以原理教学为基础,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教学决策定位,学习内容包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层协议,学习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连设备及技术,学习网络新技术等,最终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适应我国信息产业领域对通信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目标。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中的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视频活动等。下面以在课堂中使用的上述几种方法的案例进行探讨。

3.1 课堂讨论与头脑风暴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在课堂中经常组织一些议题的讨论。通常这些讨论是没有约束的,是在自由思考下进行的。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中实现这样一种头脑风暴,引入了“微格”的思想,缩小议题范围,限定在一节课以内。因为经验表明,创造性较强的设想一般要在讨论开始IOM5分钟后逐渐产生。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指出,头脑风暴时间最好安排在30~45分钟之间。

例如,课堂上使用过的议题(包括“你能想到的通信方式有哪些?”“网络的覆盖范围究竟可以有多远?”)都属于没有范围的议题。在初始状态下,学生的状态是很茫然的,经过简单的引导后,学生会在10分钟左右进人状态,并提出各种各样的思想,有的甚至只是一种设想,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甚至在课间时,还会继续进行着相关讨论。经过10分钟休息后,第二堂课会被设定为总结课。总结课可以让学生从发散性思维主动回归到总结性思维,学生会自然地延续上一堂课,发挥能动性,将头脑风暴中提出的想法予以分类归纳。在这样的课堂上,由一个“你能想到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可以得出计算机通信中使用的通信设备、数据传输线路、数据交换技术的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等包含网络数据通信技术整个章节的内容。

通过头脑风暴思想的引入,学生的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也更好地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3.2 视频的引入

在多年对学生的观察中发现,网络上的社会新闻、八卦消息、游戏等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对于计算机和网络在过去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均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学习,导致在谈到一些新科技和新技术的时候学生会体现出一种茫然,而提到某种新的手机应用时则会体现出一种关联后的释然。可是,不了解已有技术,很难适应社会对于新技术的需求,这应该也是大学课程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有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的发展状态,又不影响有限的课堂时间,采用两堂课中间的10分钟休息时间,随机循环播放一些IBM、Cisco、微软等公司提出的过去10年技术回顾和未来5年技术预测的相关内容。这一点,在几年的教学中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视频很欢迎,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现状和未来。

3.3 开放式情景模拟

在枯燥的理论研究和教育中,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教学,采用生活中实际场景讨论和角色扮演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相关应用大多来源于现实社会,因此完全可以利用实际社会环境为模拟场景,让学生以某一特定角色为出发点,深入理解网络的相关运行原理。当然,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时间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思想,依然引入“微格”思想,选择引入一些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下面是一个小例子。

场景:因为某种原因要写一封信,并且得到对方的回信。

前期准备:2个信封,2张信纸。

角色选定:在这样一个场景角色中,选择3个学生,1个扮演写信人,站在教室前;1个扮演收信人;另外1个扮演邮局人员。

情景模式:扮演写信人的学生在信纸上随机写上一些内容,然后在信封上写地址,将信纸放在信封中,密封好,找到邮局人员;邮局人员将信转交给另外一位扮演收信人的学生;收信人看了信后写回信,依次在信纸上写回复、信封上写地址,密封好,交给邮局人员。

原理还原及情景模拟分析:上述开放式情景模拟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简单也很常见的寄信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一个让学生认识数据封装的原理及数据传递的情景模拟。

写在信纸上的内容就是人们要传输的数据,这里的数据是发件人和收件人都可识别和理解的,数据写在信纸上,之后放进信封,用于表述数据的一种封装形式,在封装过程中,必须按固定层次进行,不可能出现信的内容写在信封上,然后用信纸包裹的情况。信封就是数据封装中的最外层,通常使用通用语言写上收件人地址、邮编和收件人姓名,以及发件人地址、邮编和发件人姓名,这些用于表示封装中的层控制信息。

情景模拟是开放式的,这是因为教学本身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动态要素、人的要素和相对静止要素等。其中,动态要素是教师、学生及心理环境;人的要素包括教师和学生;相对静止的要素是教学媒体和物理环境。在场景模拟环境属于开放式场景,即在场景模拟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如果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将更加利于把网络的相关概念讲述清楚。比如,在写信这个开放式情景模拟中,不可预测的情况可以更好地将网络层次的内部概念讲述清楚。比如写信这个环节,有的学生使用文字,有的则使用画图,当信传给收信人的时候,会出现不可识别的现象。这时候,则是讲解协议概念的最佳时机。此外,学生有的时候会出现忘记写寄件人地址的情况,此时则是讲解封装数据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好时机。

当该场景学习和讲解完后,可以进一步引入下一个路由议题,比如追加一个邮寄员收到信件后如何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情景模拟过程。

3.4 案例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最终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应用,如在讲述计算机网络组网应用过程中,通常使用实际的中国电信网络接人流程作为小型局域网搭建案例进行讲解。在组网过程中,中国电信属于中国最大的ISP(Internet Server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主要给用户提供接口。在用户内部组网中,主要使用分离器实现电话线中电话和网络的分离,调制解调器实现数模信号的转换,然后扩展网络中使用到的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由于网络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曾经安装过能上互联网的网络,因此,对于这个议题的讲解都比较容易理解,由这个案例,很容易引出网络的小型组网和大型组网的扩展讨论。

当然,在课堂中,还会使用到其他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例如目录树的引入、示范和指导练习、辩论等多种方式,将参与式教学方式充分在课堂中予以应用。

4 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确实可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对网络的内部概念含义有贴切的理解外,还要求教师自身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已有发展和未来远景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些都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此外,参与式教学中,特别是开放式情景模拟时,时间控制比较困难,如果时间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情景模拟完还没来得及总结就已经到了下课时间的情况,这种情况将很不利于课程的理论深入。

由于学生多年来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所以在刚开始的参与式教学中,学生会出现茫然不动的情况;相反,如果过多地使用参与式教学,学生也会出现过度活泼,注重游戏本身,而忘记游戏原理回归,所以在课堂中,这些度的把握都需要予以控制。

现有课堂时间毕竟有所限制,大多数情况下,会存在课时少,课程内容多而繁杂,独立信息不容易关联起来,学生课余时间无法充分利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工具帮助学生课外研究。当然这些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探讨最终都将得到解决。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28-05

随着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出现,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增添了许多新的教学内容,比如,谢希仁教授出版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已经发行到第六版。然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课时数不会随之增加。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日益增长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凸现。另一方面,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其他的智能设备飞速发展,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新的网络应用,比如,微信,微博,QQ等让学生爱不释手,如醉如痴。这些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但难以有效控制。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年代里,如何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将智能设备用作教学方法的辅助工具,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大容量的教学内容,是摆在每个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通信理论。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中集中了大量的概念,这些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并且教学内容大多是后续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组织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对广大高校教师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许多教学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策略方法组织教学。根据应用的技术路线分为三类:一是用仿真软件或网络工具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理解网络里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如文献[1,2];二是用在线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如精品课程、慕课,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学到高质量在线教学知识,如文献[3,4];三是用新的教学方法理念,如CDIO、项目式驱动、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文献[5-8]。第一类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但无法解决教学课时有限的问题。第二类方法有助于学生在线获得网络教学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出自名校名师,对提高学生高层次的网络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但课程的门槛高,起点高,没有一定的基础和毅力很难完成整个课程。同时,没有学分的激励和教师面对面的参与和指导,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前两类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三类方法强调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课堂动手实践,讨论,相互指导,属于主动学习的范畴,教学效果好。尤其是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将知识概念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上主要是检验,讨论,指导和加深。这样就解放了课堂教学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难点突破,案例分析,新知识新技术的前瞻性报告。文献[8]虽然应用了翻转课堂,但未用SPOC平台进行翻转教学,这样难以了解学生在课前是否认真学习了视频材料,对视频材料哪里理解有困难,哪个概念无法理解等学习反馈信息无法掌握。也就无法统计这些课前学习反馈信息,在课堂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CDIO、问题式驱动、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方法,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提出基于SPOC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翻转教学实现。重点介绍如何利用SPOC在线平台来翻转实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主要包括课前视频教材的录制、在线开课、视频资料的发放、课前学习反馈信息的统计利用、翻转课堂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和期末考试的测评等。为了降低学习门槛,决定把计算机网络课程分为计算机网络概述、通信网、网络互联、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五门子课程,这样学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完一门子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MOOC、SPOC[9]

自2012年开始,以Udacity、Coursera与edX三巨头为首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浪潮席卷全球。MOOC是大规模的开放式在线课程,简称慕课,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不与教师直接见面,而且对学生的人数、学生的身份属性没有限制。

目前,有很多的网站提供MOOC。Coursera和Udacity是由斯坦福大学在2012年初创立的盈利性网站。edX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在2012年推出的非盈利性网络。2013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开始尝试MOOC,并加入edX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则加入Coursera联盟。同时,国内也有自己的MOOC平台,例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智慧树”和“超星慕课”等。

一门符合多数人期待的理想MOOCP键要做到以下四点:(1)低难度的评测模式(自动回馈式测验);(2)短的上课周数;(3)平台运营机制优秀;(4)授予通过者认证。

一直以来,在MOOC光鲜的外表下最让人不满意的就是低的课程完成率问题。即使多数完成课程的学员对所学习的MOOC品质与自学成效赞赏有加,但一门口碑再好的高成本课程,若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能顺利完成学业,那么为此课程所投入的成本效益就有改善的必要。在这种形势下,SPOC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一词是由伯克利加州大学Armando Fox教授于2013年提出。SPOC是由MOOC衍生的一种开放式课程形式,其Small指学生的规模小,一般控制在几百人左右,Private指学习者为开课学校的校内学生或有人数限制的线上学生,课程非大规模地开放给所有人,以期提升学习参与度和课程完成率。SPOC的上课形式多采用面对面课堂与线上自学的混合方式进行。与MOOC的完全线上形式不同,简言之,SPOC就是“MOOC+翻转课堂”,也就是一种用MOOC资源融入翻转教学的混合课程。

在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与安排。本文在设计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有所差别。理论课翻转教学时按问题式方法组织教学,实验课按CDIO的工程思想组织教学。

2.理论课设计(问题式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理论教学视频设计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教师针对每个教学主题首先讲解5分钟;接着针对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最后用2分钟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如图2。

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可概括为“三环”。第一环节,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即生成问题。第二环节,对生成的定向题,进行自主探究(个体与集体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即探索问题。第三环节,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即发展问题。

3.实验课设计(CDIO教学)

CDIO工程教学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组织创立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如图3。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理论、技术与经验。

在课前制作简短视频,介绍在实验专题要用的网络设备性能,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学生在课前学习完视频,了解了相关设备和实验器材的性能后,结合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根据实验专题的目的和要求,构思实验,并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在实验课上按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具体实现。最后运行该实验作品,测试是否能进行正常的运作。如果测试不成功,分析失败原因,找出错误,重新进行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

四、教学实验数据分析

将一个年级的四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30人)分成两组,每组60人。一组按常规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称为常规组;一组按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称为SPOC组。采集2015年和2016年两个学期每学期两组学生的期末测评成绩,用SPSS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如表1。2015学年度,未用SPOC翻转教学,常规组1和常规组2平均成绩接近,而常规组1和常规组2的平均值t检验结果p=0.1>0.05,故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没有显著差异。2016学年度,常规组3仍然采用常规教学方法,SPOC组应用SPOC翻转教学,SPOC组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常规组3,而两组的平均值t检验结果p=0.03

用同样的试验方法对学生的实验课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常规组与SPOC组的实验成绩变化趋势与理论课成绩基本相同。但SPOC组与常规组的实验成绩平均分差距比理论课要大,说明SPOC翻转教学对实验课的影响更大。

总之,用SPOC翻转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时很难看到学生玩手机、打瞌睡等现象,大家都在积极思考问题,讨论主题或者动手实验。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管在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有显著提高。

五、结语

在分析比较MOOC、SPOC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在SPOC平台上,设计了计算机网络的翻转教学方法。将持续周期长、内容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分割成五门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子课程,这样学生很容易完成一门子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详细阐述了在SPOC平台上如何组织翻转教学,从在平台上开课开始,课前教学视频的制作原理,课前反馈信息的统计,课堂上的翻转教学,一直到最后的教学评测。理论课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方法,试验课则应用CDIO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尽量做到了与企业的网络需求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刘广. 网络仿真工具在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 111-113.

[2]荣振邦. 基于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 (3):67-70.

[3]高守平,胡山泉,于芳. 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1(4): 79-81.

[4]浦江,焦炳连. 基于Moodle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1(4):39-42.

[5]周如旗,袁学文.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2(8): 90-94.

[6]钱权,张瑞,袁方.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项目式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5): 142-145.

[7]王琦,高屹,刘熹. 学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4):37-41.

[8]李燕君.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20):18-22.

篇9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高职 运用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在高职学生中,基本人手一部手机,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职院校中,网络也成为了一种基本的配置,如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移动无线网络早已覆盖了整个校园。在江西的一些其他的高职院校,除了在学生寝室配置了网络,在校园内也基本设置了无线网络。网络在高职院校的快速普及,不可否认对当前的高职教学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就其特点来说,有交互性强、互动及时、不受时空影响等特点。网络的这些特点,对于课堂教学也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在高职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中,计算机网络可以在招生、课堂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后作业提交、师生互动等方面得到运用。

一、高职招生中的计算机网络运用

招生工作,面向全国。因此,对于学校来说,要是没有网络,通过派出人员到各地去进行招生宣传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受时空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派出工作人员,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经费的投入,并且还有可能在招生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就直接消灭了时空之间的差距。如今,在高职院校,设置招生平台已经成为了各个学校的一个最基本的选择。登陆高职院校的招生网站,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招生人数等情况一目了然,部分网站在网页上还设置有即时沟通插件,随时有问题可以向学校的招生人员咨询,达到了即时互动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效果,部分院校还与一些知名的门户网站和本地的一些门户网站合作,利用门户网站的渠道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宣传推广。随着微信普及,在微信平台上设置微信公众号,吸引意向学生的注意,利用微博平台开通校园官方微博,传递学校招生信息,有的高职院校还利用LBS技术,让周边路过的学生都能在地图上查看到学校的信息。

二、计算机网络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教学中,通过网络的运用,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难以理解的东西,也可以形象化、具体化。比如,在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中,一些概念比较难以理解,通过网络的运用,让学生实际接触这些网络中的运用实例,有助于学生在教学中加强印象,从而让这些概念也变得更加具体。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交互式教学、搜索技术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延伸知识范围,补充相关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被动式课堂教学为主动学习。具体说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计算机网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

1.课堂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是运用计算以及网络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目前,教师多、学生少的情况下,现代高职院校中的授课,主要是以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就拓展了课堂教学方式,让一些趣味性、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可以用一些视频、动画的形式,将课堂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多媒体网络教学。

顾名思义,多媒体网络教学,就是依托网络实验室或者CAI教室实行人机交互式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师在讲台或者使用主机,可以清晰地掌握学生课堂操作的一举一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一对一式的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协同,联合其他学生同时进行交互式教学,教师只要通过软件,设计好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交由学生自主学习。

3.远程教学。

通过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在遥远的地方接受教育。比如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设置远程教育、继续教学等学院,就是通过网络的便捷性,让学生接受到优质的高职教育。再加上,优质教学资源毕竟有限,学生的受众范围较为狭窄。通过网络技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教学范围,而且,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4.微课技术。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重点或者教学难点为中心录制的长度为5-8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在这种教学视频中,主要录制了教师关于重难点问题的阐释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等内容。微课由于教学时间较短,所以能够充分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公开课的普及,让一些原本不可能接触到的优质教学资源日益成为目前学生的选择。

三、网络技术运用在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对于网络技术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过去,并没有很好地发掘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一些日常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教职人员不会合理运用网络的情况,有的过渡依赖网络,有的则对网络不屑一顾,这些对于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与此同时,在一些学生中间,不合理利用网络的情况也十分的普遍。有的学生,将电脑当成自己的游戏机,成天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则将电脑当成自己的寝室影音中心,借着学习的名义,而没有很好地利用好网络对于他们知识水平的提升。如此种种,都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运用网络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建议:

1.不断提升院校管理的网络运用意识,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网络运用水平的技术上,充分完善院校相关网络教学基础设施。

2.注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网络具有其虚拟性,网络教学也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尽管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一些先进的教学资源,但是效果终究不如线下教学好,因此在运用网络教学的同时,要充分注意线上线下相结合。

3.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心智不是很成熟,在运用网络的同时,也容易被网络的一些不良信息所迷惑,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就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接触网络教学的引导,让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赫男等.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32-43

篇10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必要性

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国外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信息技术水平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相比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不能够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发展,实验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在学生与教师等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计算机网络课程并非是那种简单容易的小儿科知识,在研究生中能够找到对计算机网络精通的技术性人才都是少之又少,我国一部分研究生在通过多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及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才能够真正学会了计算机网络;然而一部分本科生则是以片面的理解去反映:“计算机网络课程太简单”,但当其接触到实际的时候,其便会发现自己对很多的技术性概念理解的还不够彻底,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差。然而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授课教师,要想着有限定时间里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原理讲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非易衷这些情况表明,社会迫切需要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教练。

想要编写出一本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较好的教材,我们深感其责任的重大。如何去应用有限的篇幅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貌系统而又全面地介绍体现出来,并且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能够让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与标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发展速度迅猛,其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用爆表来形容也不为过。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通过对我国计算机网络教学领域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讲清楚并且能够具体地说出来,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就是在于是否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完全理解,并且要结合实际去进行操作,理论与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将二者相互结合,但是教材的编写不同于网络产品的说明书,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并且可以对学生的复习和自习提供有利的帮助,能够使读者的眼界更加开阔。

二、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应用板书的形式及简单的幻灯片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很难得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得到做得到” ,让学生能够在直观上看待知识理论,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管能动性。可以将一些理论性、片面性的知识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让抽象的算法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减少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CRC校验等理论课程。如今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被动变主动

在我国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够在教师的教导下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并且不去思考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逐渐取缔,如今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既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

在现今课堂上,很少见到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及教师平时上课的授课习惯。显然,这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代的教学发展的需求。对于目前这种师生之间交流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点措施来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气氛搞得更加活跃:

首先,每节课前,将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告诉学生,并且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解答,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让学生们都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中开拓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

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探索精神,并且要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讨论,增加学生互动交流时间。课堂中,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内部讨论,最后由负责人进行总结。针对问题,再由学生踊跃回答或者教师给予解答。教师只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们都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并且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思考性。

最后,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对于那些教学课程中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进行讲解。在培养学生能够大胆发言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们必须认真预习,并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后才能把课讲好,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

(一)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科技产物,他可以将文字、照片等信息快速的进行传递,在时间和速度上都要远远超过于邮政通信等信息传递方式。电子邮件可以在几秒钟或几分钟的时间里将信息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并且电子邮件的信息是用键盘来进行输入的,摒弃了传统手写的方式,从而使信息的保存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信息群发工作中,必须要将信件内容复制成多份,并且要分批量进行发送投递,对方接收的时间也不是很统一,而电子邮件可以将一封邮件同时发送到多个邮箱当中,从而避免了传统群发信息的复杂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现如今,电子邮件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给学生下发作业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作业及问题做出解答和指导,使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现如今电子邮件也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交流的重要方式。

(二)聊天室

聊天室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又一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它可以在互联网中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的相互传递,使其在互联网中能够准时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进行交互,因此,聊天室更具有实时性。在聊天室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不会受到系统的权限限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在聊天室中,参与者可以针对公开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聊天室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聊天室中提出问题供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也可相互之间聊一聊在学习中和在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聊天室中很少有学生会提出专业的学术问题,然而更多的是情感发面的交流,通过聊天室的交流,可以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及人生态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即时信息交互系统

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带上了新的巅峰,在聊天室的基础上,即实信息交互系统现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早期QQ,MSN得到了广大人们的一度追捧,现如今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发展的越来越快,其形式更加多种多样,例如微信、陌陌等,在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可以使教学内容实时同步,并且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让彼此之间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