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5 16:11: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办公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办公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1

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管理部分,其服务的对象是全校的师生,是全校信息的集中汇总和以及协调内部的职能部门,同时,也是整个学校运转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办公室工作效率的高低,将会直接的影响到高校的整体运作水平,彰显出高效整体管理水平。[2]

二、高校办公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工作职能认识不够清楚

许多高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是对口专业毕业的,在参加工作之后由于种种因素而没有接受相关的系统培训。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人员只有按照领导的指示办事,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遇到状况的时候,也只能被动的应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此外,在高校办公室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工作任务分配不清和沟通不够的问题,使得一些简单的事情抢着做,而一些比较复杂事情却没有人去做,导致工作的效率低下,严重的影响到了高校办公室只能的实现。

2.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高校办公室任职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同时,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管理学当面的专业培训,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此外,由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从事日常管理,忙碌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在加上学习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他们只能凭着有限的经验来进行工作,缺乏运用现代方法去思考和管理的能力,使得其管理水平不能很好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和办公室管理工作的要求。

3.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办公室的工作繁多且较为复杂,每一项工作看起都十分的琐碎,但却有十分的重要。目前,许多高校办公室都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统筹和安排日常事务,办公室的工作纷繁复杂,如果没有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管理,那么办公室的工作将会陷入毫无章法的境地,使得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态度松散,影响到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要想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高校办公室就应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对办公室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3]

4.办公自动化的应用不够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的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前进的动力,同时,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也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靠拢,高校办公室的管理也离不开信息系统。在高校办公室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应用人员的素质不高、不能及时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等,造成先进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局限于文件的打印等工作,信息化技术的不能很好的应用,将会影响到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方法

1.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就是服务,办公室的工作也不例外,因此,高校办公室人员应放弃旧的思想,确定行政管理就是服务的新思想,努力工作为高校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领导、师生、员工服务,为招生服务和社会机构以及教学等服务。根据高校的教育制度和自身规章制度的变革以及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提供及时的服务,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2.加强办公室人员的培训工作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直接的关系到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领导的决策。为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文字表达、组织协调等水平和能力,高校办公室就应建立相关的制度,加强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办公室人员的培训:

2.1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对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针对培训人员的不同特点,派选人员参加进修,学习相关的业务等。

2.2加强对办公室工作的研讨,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学校制度的改进、学生教师服务的新选择以及科研等工作的情况,通过这些探讨和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

2.3激励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工作,努力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建立和完善高校办公室工作中的管理体系

篇2

在开展节约用水办公室的工作中,这项工程的收益容易受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除了我们能从表面上看出来的问题之外,在其内部也深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隐藏的问题比直观能看到的问题带来的危害更大,所以,如果想要促进我国单位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就需要我们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1]。

一、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内部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在我国开展的节约用水办公室这个项目中,资金的合理运转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原先固有资产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对资产的管理在办公室节约用水这个项目中很重要,但相关部门在资金的管理这一方面做的并不太好,以至于在资金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众多的节约用水办公室中,他们没有对固有资产的管理投入太多的重视,只是象征性的开设一个管理部门,并没有对资金管理制定实质性的管理制度。也有很少一部分办公室针对资产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由于他们并不重视这一方面,所以建立的制度不能很好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因为缺乏可靠的固有资产管理制度,办公室节约用水的资产管理一度陷入迷茫的局面。

第二,超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为了让用于办公室节约用水的资金都用到实处,我国对资金的支出方面做了特别的规定,规定中明确说明了用于招待的费用不能超过公务费的2%,为了这一规定可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规定中还对支出的方面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但是由于办公室节约用水在资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资金的支出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造成了资金的管理处于较混乱的境地,严重的影响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内部财政的发展[2]。

第三,乱列支出。在我国官员内部仍存在利用公职满足私欲这一现象,有的工作人员会利用公款报销来为自己谋取私利,因为大部分办公室没有对支出费用的报销做更详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报销费用的工作人员对报销费用的监管也比较松懈,在报销费用的单子上随便写上一个金额都可以报销,这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长久下来,会严重影响办公室节约用水资金的正常运转。

第四,会计基础薄弱。我们都知道在经济管理方面,会计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单位的经济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与会计的专业素养挂钩,如果想要经济可以快速的发展,就需要一些高职业素养的会计。但是在办公室计划节约用水这个项目中,经济管理部门的会计的专业素养并不太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不能够满足办公室节约用水经济管理的需要,如此一来,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办公室节约用水的总体发展。

二、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加强内部经济管理的对策

第一,设置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如果想把办公室节约用水这个项目进行的更加顺利,有必要设置多个管理机构对办公室节约用谁的发展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划。为了避免人浮于事,人力资源部应合理给每个人分配工作,而且分配时不要出现多个人负责同一项工作的现象,造成人力资源的的浪费。同时注意不要把权利和责任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这容易造成工作中人心的不齐。我国的会计法对单位的工作人员提出明确要求,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认真的核对上报财务的真实性。我们知道在办公室节约用水的经济管理是一个繁琐而又庞大的项目,对经济的管理仅靠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是不够的,这需要在职的每一个人都付出努力,这样才能实现对经济更好的管理。

第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采取正确的方法对经济进行管理可以让经济更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可以跟得上事业发展的需求,那单位整体就可以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了。因为在管理经济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把之前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记录下来,为以后发生相似案例提供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也需要针对办公室节约用水建立一定的管理体制。当然,我们不可以盲目的建立管理体制,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其他企I在制定此类制度,吸取有用的经验来为自身的发展铺垫,同时也不要忘了考虑自身的发展情况,这样制定出来的管理和控制体制才最适合自身发展需求。在采用制定好的管理和控制体制后,也要时刻注意在发展过程中体制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即使提出来然后进行解决,争取可以更好地完善管理制度。

第三,完善部的预算机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很多新技术应时代而出,旧科技则被淘汰。在财政的预算方面就发生这样的情况,部门预算代替功能预算对财政进行预算。部门预算可以更好地对预算进行掌控。由于部门预算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部门预算做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我们可以把部门预算运用到各个部门中,扩大部门预算的作用范围,让部门预算起到更加实际的作用。在预算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的监审工作,避免出现有人私自对预算结果进行更改的情况。在资金的支出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把控,防止有人对公款进行私自挪用。

第四,加强投资管理。在办公室节约用水这个项目的中,企业采用了一种比较聪明的营利方式,他们与许多企业洽谈,让企业对这个项目进行投资,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在这个项目中,随着这个项目的发展企业可以投资获得相应的利益。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投资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投资可以使企业的产业结构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发展基础更加稳定从而可以减少在企业运营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促进企业的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现在好多企业都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了投资上面,因此就需要企业好好重视投资方面,对投资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好相关文案,掌握好市场的实时动态,获取最新的投资动态,这样可以让投资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五,加强财政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内部的经济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在职人员的自身职业素养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的素质比较高那么这个企业内部经济的管理自然也会比较好。既然职员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招收新人时应在此方面进行严格考察。

第六,培训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并且具备高素质的职业道德。我国一直有这样一个政策,在职的会计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好多在职的会计都认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了,不想再花什么心思去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只是把继续教育当成一个必须要走的形式。但如果节约用水办公室向自己内部的经济可以发展的更好的话,就应该着重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让他们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应对常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防止日后因为会计的专业素养不够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确实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但在办公室内部经济存在的问题制约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了可以让节约用水办公室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然后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上文也提到了我们可以从制度的制定和会计专业素养的提升两方面来对问题进行解决,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国的节约用水办公室才有希望可以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下去。

篇3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篇4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 A

对整个路桥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制定施工方案、执行方案的程度、监督施工的进度和考察工程的质量等方式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过程就是路桥的施工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组织构成、建设合同、施工现场的控制、生产资源的安排和施工质量都是路桥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路桥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施工现场比较混乱,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路桥施工管理最基本的内容,是整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施工现场是施工人员完成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工程物资供应最集中的场所,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有重大影响。虽然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强调施工人员要文明施工,但是却远远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一说到施工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脏、乱、差”。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建筑垃圾,在工程结束之前没有专业的清理人员进行清扫;各种工程建材和设备也是随处摆放,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更别说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了;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进程较慢,施工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工程浪费现象严重,成本控制力度有待加强

路桥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监督各种工程物资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控制施工的成本,让工程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为施工过程非常复杂,是由很多环节共同来完成的,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材料、时间和人力资源上的浪费。目前,我国路桥建设施工的浪费现象普遍都比较严重,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开支,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对工程的成本进行科学评估,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相关的成本控制标准来供管理人员参考,对生产资源的损耗指标控制不严,使得浪费现象严重,工程成本虚高。

(三)工程进度缓慢,工程监管有待完善

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进行监督也是路桥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保证整个工程能按照预定的工期完工,这样才能减少施工单位的投资,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众所周知,路桥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施工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和其他的工程建设相比,工程所需要的投资就更大。如果不能对施工进行有力的监督,就会增加施工单位的投资成本。就我国目前的路桥建设工程来说,对工程进度的监管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工程设计人员,相关部门对设计图纸审核的严谨性有待提升,对整个工程的管理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所以使得工程进度比较缓慢,拖延工期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保证施工安全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本身和施工单位来说,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前者可能失去生命,后者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虽然近些年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但是并没有引起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重视。这里说的安全问题,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之外,还包括工程质量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尤其是进行高空作业时,没有做好保护措施,这些只需要施工人员自身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操作,并做好防范措施,就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而工程质量安全不仅需要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需要管理人员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禁不达标的建材进入施工现场。

二、路桥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建立完善的路桥施工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相关的责任制,落实相关工程的负责人。然后由负责人制定各个具体施工环节的负责人,即对工程的施工队、施工处和项目管理部进行责任划分。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由哪个环节的负责人来承担责任。这样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就会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对质量的监督力度

保证施工的安全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进行检测,并由相关的部门进行质量报告的评估。材料质量的检查合格之后,工程监督的负责人还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之后,项目经理还要再一次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制定出明确的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的指标进行严格要求。

(三)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

工程的质量是建立在材料质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所有的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把材料质量关,严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进入工地。

(四)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增加施工的经济收益

加强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施工单位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方式。这里的成本控制并不是指要求企业一味压低成本,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施工前对预算进行合理规划。可以在施工开始之前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使预算费用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费用,并找准影响盈亏的关键点,保证预算的准确性。

2、货比三家,选择最佳的供货商。施工单位在选择进货渠道时,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在选择供货商时,既要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合乎标准,又不能增加额外的成本开支,坚持“物美价廉”的原则。

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施工开支。提高施工人员内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水平,能增加施工的技术含量,减少返工,节省是施工时间和成本开支。

4、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时,各个部门要将监管职责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的环节中,确保监管制度的有力执行,以免因为监管不善导致管理混乱和生产资源的浪费。

(五)对施工管理的体制进行创新

这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时,要尽可能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因为路桥施工的艰苦条件和长期性,很多施工人员可能要长期间的和家人分离,所以只有增强职工的归属感,才能将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在对设备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但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正不断上升,其中路桥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比例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对路桥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对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路桥施工的管理引起高度重视,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虑各种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切实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孟林.浅议路桥施工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5).

篇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探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对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控制施工成本都有至关重要作用。

1.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问题

1.1 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导致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1.2 管理方面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施工单位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2.高层建筑施要求

2.1施工设计与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施工设计要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数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内容的完整性。如涵盖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防雷消防工程施工等方面。在电气工程施工平面图、给排水及防雷消防设备工程公共平面图中,都要标出与土建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例如墙、柱间尺寸、柱的编号;还应说明各房间的各名称及屋内层高、开门的位置、开门的方向等,以便施工时的协调配套和方便。

施工技术是完成高层建筑的重要保障之一。对高层建筑全盘及施工个阶段进行认真切实的技术管理,全面科学组织施工,依据设计和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完成高层建筑的施工任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分基础部、主体部和装饰部三大部分独立设计,指导施工全过程。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复核工作,认真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程序衔接科学化。高新技术认真把握,重要新技术项目要制定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如采用高强度混泥土现场拌制、现场泵送,就要采用相应的新标准以确保高强度混泥土的强度和质量。做好测量工作。测量工作是确保建筑产品按图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尤为突出。因此,必须配备经过专门训练的专职测量人员和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为施工阶段提供完整可靠的资料保证。制定完整的技术措施,从标准上、工艺上知道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

2.2建筑施工管理要求

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特点,即全面计划管理。结合高层建筑规模大、基础深、层数高和间距较密的特点,做好计划管理能更有效地推进高层项目的顺利施工。

材料管理。材料是建筑质量的保障,因此进场材料及时验收。经项目部技术员、材料员共同检查验收,严格控制、保证所有进场材料数量足、质量好。对进入场地原材料及时复试检测,原材料只有合格方能在市场建筑工程中使用,对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选用塔吊、混凝土泵等先进设备要有专业人员操作,并定期检查,以确保工程按时开工以及施工质量要求。选用合格标准的配套机电设备,配件和供应商的原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和顺利完工。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由于市场建筑施工存在着复杂的纵横关系,非一个施工单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质量,从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使用,必须将参加建设的所有单位组织起来,统一协调,分工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证体系,确保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一方面,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素质,从全面质量管理角度对工程质量明确目标,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坚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和验收,及时评定,保证分项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

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3.1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3.1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3.2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

总之,高层建筑的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高层建筑因其本身有着显著特性,从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要求我们搞好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使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高层建筑提高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勇.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及安全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2]宋玉琴,刘军.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7

篇6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兴盛,许多建筑工程就要求施工单位既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又能缩短工期,既能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又能节约资金,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科学地进行建筑施工管理。我国建筑施工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在具体的工程实际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人员管理控制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的能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施工人员的人员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对施工人员的控制管理是关键,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操作者数量繁多,再加上各分项工程经常会存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所以施工人员管理问题在我国也一直是困扰施工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在施工准备阶段,许多施工人员是临时招聘进来的,并未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对该建筑工程的特点、难度以及要注意的细节都不够了解,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临时摸索,这就为给项目的管理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施工管理难度。

1.2 安全意识不足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是施工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好坏。但是,从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来看,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大问题,最为突出的安全问题就是施工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浅薄,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严重不够。大部分施工人员因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在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的意识,不能够采取到位的安全措施,导致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1.3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问题

目前比较常见的施工违法现象主要有包和转包、借资质投标等,中标单位对工地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也十分薄弱。部分单位分包队也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会与施工单位共同偷工减料,使得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大幅降低,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受到严重影响。

1.4 资料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除了要对人力、财力、物力、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以外,对施工资料的管理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施工管理的情况来看,各施工单位对施工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存在很大的空白,还有一部分企业对资料管理可以说是完全忽略,这都大大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上级领导检查时只能临时抱佛脚,凭记忆或经验补写施工资料,使得信息失误较多,不能很好的指导和记录整个施工过程,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而且不利于在以后出现施工事故进行合理的解决。

1.5工程管理对环境公害问题不够重视

从当今社会来看,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日益进步,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与日俱增,而高层建筑如果不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则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也很可能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周围民众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极大伤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忽略环境公害的危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 针对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改善措施

2.1 强化用人机制,加强员工入职培训

施工单位要坚决倡导用人唯贤,避免用人唯亲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在家族企业或一些中小企业中。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例如加入物资采购员忽视了工程材料的质量或者是型号而出现偏差,这将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严重损害。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做好人力资源部署,职工入职前需对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忽略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培训中要对针对不同人员就行分级培训,对于非建筑行业专业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对于有过建筑施工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要认真介绍本次建筑工程的特点。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职工学习意识、思想政治以及企业文化的学习,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2.2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项目施工人员素质高低不一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施工管理的问题之一,很多工程项目的决策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难以对工程人员实现统一管理。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岗位,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标准,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施工管理质量。施工单位要积极培养工程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以及道德约束能力,提供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机械较多,存在很多高空作业,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施工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标准化工地评比活动,为圆满完成工程目标提供条件和保证。从发展的眼光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是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在发现偏差和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时,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第一时间消除制约因素,将制约因素的危害降至最低,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

2.4 做好施工项目进度控制

一个好的施工项目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施工进度计划,并且尽量把进度计划详细到每一个分项工程。但是施工进度计划必须结合工地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进度,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跟风。在施工进度不满足施工现状时要准确的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进度加快就需要适当的提高投资,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但是工期的提前又会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进度。质量控制过于严格会减缓施工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较松而出现工程事故需要返工又会影响施工进度,因此,施工项目进度控制还要把握好进度控制与施工质量控制以及资金控制之间的关系。

2.5施工程序的全面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管理首先要加强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管理,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从而确定出内部核算单价,提出一个经济可行的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根据这个计划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最后确定项目目标成本。然后,明确各分项工程的机构设置和人事部署,明确成本控制负责人员,使成本控制有专人负责。最后应要求相关人员定期向主管部门进行相应的报告,保证管理层能够随时控制投资成本、施工质量。

2.6全力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公害问题

为了适应人们对城市及小区环境卫生的要求,必须将高层建筑施工场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高层建筑施工应采用先进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生产设备,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有毒气体、粉尘以及噪声污染,缩短施工作业时间,选择白天施工作业,尽量减小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3. 结语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较多,人员安排复杂,突况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做好做细项目每个环节,多部门共同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是促进国民生计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积极的建设水利工程,以此来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然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无法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施工管理水平差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工作,即项目管理工作。很多水利工程是施工负责人认为项目管理工作在施工中起不到任何作用。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促使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角度。具体表现为:

(1)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无法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全面的管理。

(2)管理人才缺乏。一些水利工程项目中所应用的管理人员都是从施工中表现好的人员中选择出来的,这些管理人欠缺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无法有效的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督与控制。

2.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前期勘测设计。结合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以及相关的资料,对所要建设水利工程的地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记录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及周围环境,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最佳方式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设计出最佳的施工方案,才是为建设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做好前期铺垫,然而,事实上存在很多设计人员并未对水利工程地区地质、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勘测,只是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资料进行水利工程设计,促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的情况,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监理不标准

水利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量大的工程。在进行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降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通常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定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若如存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整改。但是,由于我国许多水利工程中监理人员来自于不同的部门,缺乏专业的监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有效的检查出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无法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仅关系整个工程的效益,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是否安全。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有效的、合理的管理办法对水利工程施工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全面的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尽量避免水利工程施工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大大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为人们提供坚固,耐用的水利工程。

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检查

规范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包括的检查项目较多,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设备、施工质量等等,详细的检查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及时检查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并要求施工负责人及时的整改,有效的避免水利工程施工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为促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加强过程管理

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管理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的监督施工中每项工作,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体系中规定的标准。(2)严格的控制施工材料。由于市场上所销售的施工材料种类较多、质量差异较大。需要采购人员严格的按照规范性文件中要求的内容来挑选水利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并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对其进行抽查,确定施工材料符合检查标准后才允许施工材料投入使用。

3.配合监理,落实每个环节

充分的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检查,详细记录存在问题的部位,并要求施工人员对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这是促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施工要求标准的有效措施。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监理工作需要注意一点,即要严格的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理,而不是仅对几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理。

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其直接决定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管理办法是结合水利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标准要求以及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关的部门对水利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考虑和分析,最后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是施工质量是否可靠的重要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尽量做到精益求精,保证所建设出来的水利工程能够为人民造福。

结束语:

水利工程这项复杂的、繁琐的、工程量大的工程,在促进国民生计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下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施工管理水平差、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监理不标准等情况存在,需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检查、加强过程管理、配合监理,落实每个环节、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等质量管理办法来提高施工质量,促使高质量的水利工程落成在中国大地上,有效的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何秀彬,赵光磊.试论关于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J].华章,2012(22).

[2]张普生,李佩超,尚艳红.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7.

篇8

1 南方地区位置以及气候特点

近年来,本地区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大刀破斧地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努力把家园建设成为园林式生态型的现代化滨海旅游城市。但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走过了一些弯路,有些经验值得总结。

2 园林绿化工程的前期工作

2.1 熟悉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

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为海洋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水源充足,较为适宜植物生长。由于受夏季风影响,雨量集中夏季,6月最多,故农谚有“五月龙须水”之称。因这时各种类型的降水如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以至锋面雨均可产生,又是在全国雨带移动的范围内,所以4至9月雨量超过全年80%,是高水期。但雨量的年变率颇大,需注意防涝。此外,夏秋多台风,冬春有霜冻阴雨,10月份又可能有寒露风,这都是园林绿化种植必需关注的方面。

土壤类型多样,有黄壤、红壤、水稻土、沙质土、盐碱土等。本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种植土多出现黄壤、红壤和沙质土。黄壤和红壤土呈酸性,南方市场常用的园林植物垂叶榕、人面子、蒲桃、木芙蓉、白兰、凤尾竹、金叶榕、含笑、珊瑚藤、鹅掌柴、栀子花等均能在疏松肥沃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2.2 深刻理解设计意图,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追求即时绿化效果,往往大密度规划配置,不考虑远景效果。比如揭阳市滨江尚都项目原绿化设计施工图中,为追求即时效果设计种植密度偏大,若按图施工,完工后将形成一片片密林草地,有些开花小乔木在一段时间生长后会被上层乔木所遮蔽,光线不足导致生长不良,或形态扭曲,甚至不会开花,降低了植物造景的效果。

3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控制工程施工材料质量

3.1 园林绿化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是苗木质量的控制

应严格按照合同与设计要求的树种、规格、质量,选择符合标准、生长健壮、树体丰满匀称、树形优美、无病虫害的苗木,原则上均应是袋苗、盆苗等假植苗,同时做好向阳面标识。外调品种在种植前7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植物品种的详细情况。苗木到达现场后进行栽植前,要及时报送相关监理部门及时检查审核,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2 处理好苗木起运、装卸工作是保障苗木质量的重要一环。

挖掘、包装:起苗前在树冠叶面上喷洒P.V.O水分蒸腾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叶面水分蒸发,同时不会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同时在挖掘时,尽量减少须根的损伤有利于移植后成活。 运输:树木装进汽车时,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土球靠近司机室,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木架或竹架上,用软绳扎紧,土球下垫一块木衬垫,然后用木板将土球夹住或用绳子将土球缚紧于车厢两侧。路上跟车员要密切注意安全检查。卸苗:苗木运抵工地现场后,应按指定位置卸苗。卸苗要从上到下循序进行,严禁整车往下推卸,以免损伤枝干和根系,影响长势或观赏效果。卸带土球苗木时,可依土球大小采取适当的方式。若土球小于40cm,可以一手提树干一手托土球搬下。若土球大于50cm,可以打开车辆挡板,放上厚木板,从上轻轻滑下。若土球超过80cm以上,则需应用吊车配合卸车。不论以何种方式,均要以保护好树体和土球完整为原则。采用可靠的挖掘包装方法:先铲除根部浮土10CM左右,从切根环状沟外侧稍远处开挖,至垂直深度80CM处止,然后采用双层网络法对土球进行包扎,如遇土壤干旱,则在挖掘数天前应灌水,以免土球松散。

4 抓住现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从细微之处着手体现工程品质和管理水平

4.1 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

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人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

4.2定点放线的处理

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米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4.3 种植穴、槽的挖掘

种植穴、槽的挖掘视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土壤情况来要求,尤其是土质较差的种植穴一定要挖深些,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客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4.4 把好苗木质量关

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4.5 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土球的乔木栽植时,应保证土球的完整性以及树坑大小、深度适中,裸根的,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填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注意观赏面的朝向。苗木规格除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景观效果,高低层次搭配得当,疏密有致。

4.6 浇定根水

栽植后24 小时内必须浇定根水,且要浇透。如在浇注定根水的过程中,土球附近出现塌陷情况,应及时进行回填并压实;如苗木出现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4.7 固定支禅

5 厘米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固定物应整齐美观。只有严格按施工工序操作,每道工序完工后,经监理检查认可签字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继续施工。逐道工序交接检查一环扣一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4.7 及时和定期修剪

很多中小乔木虽有桩支撑,但因树枝过多、树冠过大,也经常出现被吹倒或吹歪现象,主要是枝叶较多、生长较快的品种。如紫荆、大叶紫薇、凤凰木、桃花心木等,因为没能及时将过长枝、过密枝进行修剪,导致受风面过大、容易倒伏。大树方面,虽说树大根深,抗风能力相对较强。但也正因为树高、冠幅大、枝叶多且密,更容易受到台风伤害。特别是主干道及受风处的大树,往往被拦腰吹断或者连根拔起。

4.8 雨季施工安排

雨天一般讲会倒影响施工进度,然而却有利于栽后植物的成活和生长。总体上,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雨天一般照常施工。抢天晴之际挖掘种植穴。但项目部要及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5 加强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

篇9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tion acceptance, more related to the use of user result and even the personal safet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blind shoddy jerry, lea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frequency, not only caused a great economic losses, more be called "shoddy school" engineering triggered a bad social effect. So, must be carefully analyses the quality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and a set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stri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ome quality problems;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从立项、筹备、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经历了多个环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过程,由于建筑工程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根据其内容一般划分为: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三大门类。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许多,不仅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误差而造成质量事故,更多的外部因素如地形,地质,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设施设备,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法规等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反应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以及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的总和。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GB/T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定义及要求,在我国范围内进行的项目建设,必须执行该标准进行施工质量评价及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依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和特性按照工程部位系统的分为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以及安装工程等五个部分。

二、建筑工程质量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相对于其他的工业产品生产,建筑工程有着特殊的质量特点:①建筑工程由于其特有的单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自身特定的地质地理环境、设计使用要求和周边系统小环境,因此不像工业产品那样具有统一的标准和控制管理手段可以流水线生产。②建筑工程的不可逆性。它的单一独特性注定了他只能是一次性的生产过程,其质量控制也只能是不可逆的唯一过程。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往往由于非标准化生产及人为因素造成。④单一成本过高,不存在废品和残次品概念,无法被放弃,只能在质量问题上慎重处理、严格控制;⑤出现所有的质量问题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修缮,不存在降级使用。

国家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质量应实施目标管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该制定目标,进行质量策划。而其中实施创优的工程还应该在承包合同中明确质量目标以及各方的权利责任。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工程项目的工序质量管理,重视管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根据每个工程部位及系统的不同,应该按照工程质量的特点,从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限值实测及观感质量等五个方面严抓评价及管理。目前建筑工程质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权责较为突出的问题:

1、设计单位设计问题:①设计不足造成基础沉降。设计单位忽视地质勘察及设计准备工作,未能按工程地基特点进行设计运算,控制沉降系数,对应力裂缝没有考虑相应的结构处理措施,使建筑物沉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建筑物基础整体沉降、不均匀沉降和产生裂缝。②设计错误造成变更过多,延误设计周期及施工周期。由于设计基础及提资环节的错误造成的图纸无法施工,而且在图纸会审时未能发现,设计错误问题要到施工过程中才逐步发现,容易造成窝工及返工现象。③部分设计人员跨专业设计,不熟悉专项标准,比如消防设施及配套标准等,部分土建设计专业人员未能准确理解,导致设计时出现无法满足消防要求的布置。

2、施工单位管理问题:①施工单位管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素质低,管理水平差,无能力保障施工质量措施的实现。②施工记录遗漏、遗失,甚至未做记录,到竣工验收时临时补齐,造成施工过程各控制点原始资料无法反应真实质量控制情况。③材料质量控制不足。材料进场时没有进行严格检查,部分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缺少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④基础验槽、钢筋隐蔽及混凝土浇筑等隐蔽工程未按照要求进行隐蔽验收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导致竣工验收无法补齐检验检测资料。⑤未严格遵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缺乏检验手段,遗漏施工工序。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足,如焊工等专业岗位任用非专业人员,技术岗位没有持证上岗或者一证多用。

3、监理监管责任:①专业水平不足,组织图纸会审深度不足,未能发现图纸错误。②对隐蔽工程及大面积混凝土施工验收及旁站监控不足,导致发现问题无法弥补。例如大型混凝土的空鼓及沙砾现象等,均是监理工程师监管不到位的结果。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要严格抓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则必须从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及确保施工方案最优化等几个方面作出统筹管理,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办法。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各相关单位应通力配合,严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充分发挥住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积极性,通过完善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推进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和集中攻关,集中解决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单位个环节问题,鼓励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通过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配合国家标准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颁布相应的实施细则,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法,通过制定相关防治导则、办法、指南、措施等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全程涉及地基与基础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给水排水和采暖工程、电气工程、通风与排烟工程、电梯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和建筑节能等环节,各个环节具有各自的专业性和独特性,除了使用自身的行业标准外,也必须归属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体系范畴,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同类建筑产品施行产业化标准模块设计及施工方案。例如变电站、普通民用住宅等可以采用同质设计方案的建筑工程,应该采取标准化模块设计,让建筑工程逐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做到设计标准化、系列化,建筑施工集约化,项目投资社会化、多样化、专业化,最大程度上规避单一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4、引进国际建筑工程建设先进经验,创新发展我国住宅建设科学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5、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协调努力,严抓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履行相关质量职责,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及保修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尽快查明原因并督促采取措施进行修缮。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设计文件必须满足抗震、建筑节能、日照、采光、隔声、通风等需求,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必须满足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设计成品必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各专业行业相关规定。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通病。

施工单位必须对项目实施定期、有效的质量检查和管理,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标准和防治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进行有效实施。

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通过施工图审查的设计文件,包括重大设计变更重新审查后的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监管。将建筑工程结构质量、使用功能、节能和建筑材料抽检作为监理工作的控制重点,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旁站监理和见证取样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对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要求进行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做好相关的分部检验。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各个环节问题的处理工作,让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办法必须全面落到实处,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当今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人们对于物质文化层次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而这方面的需求直接体现在对于基础设施关注程度的加强。如今,道路桥梁作为公共类基础设施,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保障。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很多施工企业看准了这一块市场,与此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随之发生,很多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施工企业想要延续生命力,提高竞争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强化财务管理,换句话说,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是关键之一。

一、加强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通过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这是财务管理的优势。因此,很多企业引入财务管理制度来调控实体活动,这不仅是由财务管理本身的功能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下社会发展的潮流。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一个企业如果拥有一套良好的财务管理团队,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保障。良好的财务管理可以合理配置资金,全面有效的管理经营团队,从而避免遏制企业发展的不良问题产生。

(二)市场经济下,企业必将重视财务管理

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市场机制下需要施工企业对市场信息作出最快速的反应,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平等竞争下的市场经济使得经济资源的配制在全社会得到优化。施工企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必将走向多元化投资道路,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凸显。财务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计算时做好平衡,最终调整、改进得到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

(三)财务管理必须深入企业以保障施工安全的要求

施工企业两大职能,即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与内部资源的关系。前者保证企业生命力,后者保障企业竞争力。二者两大职能的实现需要财务管理做好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包括的内容和特点

道路桥梁的施工作为基础设施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财务管理的引入可以确保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的保障。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产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是要求,即做到心中有数。资金管理是核心,即要求施工企业合理分配,保证工程进行。财产管理是重点,即有效制约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问题的发生。

道路桥梁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是预见性。财务管理可以保证经济效益,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进行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超前的动态管理,最终实现预期。第二是综合性。财务管理是综合式的管理,它要求施工企业各部门有效配合,分工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有效运转,只有这样,财务管理才会发挥最大的效果。

三、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的特点鲜明,主要表现在施工工人能力有限,施工内容单一,施工周期长久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等方面。因此,虽然财务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但其本身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上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政府部门的协助,这是施工企业有效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路径。但如今看来,相关部门的支持并不够,直接表现就是企业融资困难,融资路径少以及流动资金和储备资金不足。这种问题是全方位的,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资金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在抵御风险时的能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企业能够取得资金的渠道太少,另一方面是道路桥梁的施工对资本要求过大。

(二)内部问题

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人员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很难引起部门的足够重视。多数施工企业仅仅作为一种信息公开而采取的简单记账方式引入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有效的使用。再加上很多企业的制度体系不完善,金融财务监管功能薄弱,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四、加强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解决办法

如何加强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解决现今道路桥梁施工建设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要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

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劣势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道路桥梁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众多企业管理者的认同。所以我们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全面组织并协调各部门对财务管理的支持,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要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企业应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目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基本知识学籍以及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水平有效提高,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增加效益。

(三)要制定一套适合道路桥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

完善有效的制度是企业良好运转的保障。

(四)要加强财务监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