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5 16:11: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

篇1

(一)地方高校转型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主体。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大部分属于应用型高校,定位面向地方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既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转变传统的精英型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其扎实的实践技能,更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

(二)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机制存在一定错位。高校作为集中培养学生素质的最后一站,具有其他教育单位无可比拟的责任与义务。在当今社会崇尚能力本位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需要通过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双重手段,一方面提高学生理论涵养,丰富头脑;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掌握本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将课堂中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以亲身经历磨炼意志,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科学地处理各种危急情况,学会如何与人协作,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加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关系到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成败。地方高校在就业机会、就业质量、就业范围等方面与重点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对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通过书本、媒体及教师讲授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对企业创立的实际程序及其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认识不清。加之高校缺乏创业环境,学生的懒惰心理严重,部分学生贪图享乐而不愿吃苦,未经纠正走向社会后极易迷失自己。[1]因此,地方高校必须通过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以政策引导、教师指导、学生主导为框架,以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微型企业为平台,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鼓励学生在与企业接触中学习更多实战技巧。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不足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虽然目前政府、社会、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各项支持鼓励政策层出不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表面风光火爆,但实际上仍有很多院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价值与意义认知不清,活动组织要么形式呆板、内容陈旧,要么敷衍应付、缺乏深度,甚至有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变相为组织师生旅游观光,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施成效。

(二)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脱节

地方院校在师资培训和引进力度上弱于传统的重点大学,对行业专家的吸引力不高,其教学主力有年轻化倾向,教师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企业一线生产经历。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过于偏重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操作。由于知识系统更新较慢,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减弱了社会实践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效用。

(三)社会实践方式与内容单一

由于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现阶段地方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仍主要以短期的参观、调研和考察为主,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较为单一,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大。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不宽,真正深入乡村、社区和生产一线的较少,这与政府、社会及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四)缺乏专业指导与社会组织支持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地方高校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是由管理人员带队,而非专业教师,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难以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影响社会实践效果。此外,社会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发挥不完善,各类行业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等并未给予实践活动应有的支持。

(五)实践基地数量不足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所需实习岗位与企业提供岗位的比例为2∶1,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无法通过学校集体组织进入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方面与近年来高校扩招及专业设置等因素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前往实习,[2]数量有限的国企、央企及大型民营企业成为高校社会实践的主要输送地。然而在学校影响力、学生素质、校友资源等方面地方高校均无法与重点高校抗衡,在与重点高校争夺实践基地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导致的学生实习难问题在未来仍将困扰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操作模式与特征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操作模式

在国家政策引导、社会需求变化等外部刺激下,地方高校也在不断摸索符合自身特征的社会实践操作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学校主导模式”、“学生自主模式”、“政府引导模式”及“社会主体模式”四种。1.学校主导模式学校主导模式是地方高校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操作最成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以高校为组织主体整合校内外资源,根本目的是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其社会实践形式包括课程演示实践、团队合作实践和实习基地操作实践等。2.学生自主模式学生自主模式是高校未能满足学生实践需要,或学生主动申请开展的社会实践模式,是目前最灵活、最多样、最具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以学生个人、学生集体或学生家庭为协调组织主体,通过自身寻求或社会关系寻找社会实践机会,根本目的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其社会实践形式包括个人的企业岗位实习实践、家族企业实习实践、自组小团队的项目实践及家庭亲友协作项目实践等。3.政府引导模式政府引导模式以政府职能部门为行为主体,特点是宏观性、高平台及高要求。这一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帮助企业选拔人才,以及吸引媒体及相关机构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开展社会实践宣讲活动等。4.社会主体模式社会主体模式以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为主体,特点是主体庞杂、市场化程度高,其根本目的是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满足用工需求、遴选专业人才,社会实践形式包括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勤工俭学等。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

1.功能的三重性按照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培养重点,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可划分为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主体,其中理论课程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实训课程为校内实验室或实训室课程,初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课程则是将学习场所放到企业生产一线,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属于实践课程范畴,是课堂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的延伸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将在校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室训练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体验和企业实战经验。2.内容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其目标是深化学生基础理论,提升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4]同时,社会实践要达到认知修正、技能锻炼、品行修养和生活态度等多种教育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涵盖从课堂到社会的各个环节,涉及面宽,实践组织、考核评价、学生管理等均需考虑周到。3.体系的开放性高校社会实践体系是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岗位的,因此其运行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任何愿意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企业单位均可通过协商合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高校通过广泛接触社会各行业,构建层次多样、活动丰富的社会实践体系,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和企业一线提供机会。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化策略

(一)加强舆论引导,重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

政府、高校、企业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三大参与主体,参与主体的认知程度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其次,高校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及家长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最后,企业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承担者,应全力发挥应尽的社会义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机会。

(二)扩大视野,集思广益,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的专业设置、企业的岗位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心理都要求更新和丰富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高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征求参与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设计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活动形式、评价机制、提升方案等内容。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实习、文化传播、科技咨询、卫生保健等,也可让学生自我组织团队调研、模拟创业、发明创造等创新活动。

(三)巩固合作,积极拓展,多方开拓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场所之一。地方高校应在现有合作关系基础上,积极联系、拓展和整合各类资源,注重深化与实体单位的合作关系,强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立稳定、完善、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基地体系,如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校企协同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基地、文化发展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5]同时,社会各方也应给予高校应有支持。

(四)完善组织环节,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实践价值

组织领导决定社会实践的成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过程中,地方高校应逐级落实责任,规范组织形式和环节,狠抓前期策划、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使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更加严谨和规范。在教学设计方面,需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社会实践理论课程,给予一定学时和学分。[6]在制度建设方面,需尽快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实施层级式管理模式(见图1),明确科室责任,保障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专业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远大于学校的各种政策宣传。因此高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社会实践工作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意识。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地方高校需突破困难,在积极引进行业人士进课堂的同时,鼓励本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专业指导。

篇2

最新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将学习局限在教材上的知识,学生显然无法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没有真正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是教育的初衷。因此,学生必须要从生活中、社会中进行实践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1利用生活,挖掘资源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的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从而激发自身的道德情感,如在家乡特产相关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研究当地的特产,围绕当地特产展开一些调查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到特产的作用和意义。在经过这样的调查等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后,学生们必然会了解到特产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形成一定的家乡文化,对于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区,还可以充分的利用民间文化,让学生们去探访民间的习俗等,使得教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增加学生对家乡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保护家乡的意识。在我和小伙伴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为每个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让学生们合作完成某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必然会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受到目前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课堂教学还是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等,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参与课题教学的热情,真正的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懂得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保护环境相关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收集学校周边地区的水,包括自来水、河流水等,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形式,用课件展示这些水,当播放到来自化工厂排出来的水水时,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将学生收集到的实物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能够看到和闻到,这样对比下,学生就会发现化工厂排出来的水与其他明显不同,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发问,如果这些水流到河流和水库中会发生什么事情,流到农田中会发生什么,学生必然会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样的方式,很好的将日常生活,联系到了生活实际,提前布置任务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思考老师为什么会让自己收集水?通过课堂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周边水污染的情况,从而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方式有很多,如通过一些趣味游戏,将课堂理论教学知识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如在花钱有关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道具,在上面标注相应的价格,然后向学生们发放相应的货币道济,让学生们利用手里的“钱”买老师手中的道具。在学生们买完东西后,老师对学生们的合理花销进行分析和总结,引入教材上的知识,通过对比的方式,选出合理花销最好的学生,这样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学生就会懂得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的花销,结合适当的拓展内容,了解到合理花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渐养成合理花销的习惯。

3走进生活,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要走进生活,让学生们亲身的体会到活动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劳动果实有关知识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讨论粮食为什么珍贵,虽然学生们会进行激烈的讨论,从理论上阐述粮食的重要性,但是无法亲身体会到粮食的珍贵,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会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学生们的情感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达到教育目的。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之前,老师通过布置任务,农村的学生可以跟随父母去体验农务劳动,而城市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去下乡体验农务劳作,从中体会到粮食生产的不易,自觉的珍惜劳动果实,这样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充分的利用农活这样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在学校的空闲地方,让学生们开垦花圃、草坪、果地等,让每个学生负责一块地,或者以分组的形式,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地,利用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适当的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松土、锄草、施肥等,讲解草坪和鲜花养护有关的知识,让学生把劳动体会写成日记的形式,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这样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非常有效。

4结语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和生活之间的屏障,才能够实现新的课程理念,将所学知识真正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充分的利用课堂上创设情境和课堂外实践活动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必然会越来越重视,广大一线教师不断的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真正的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真善美的良好品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征宇.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133-134.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108-03

随着社会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不断深化,社会学本科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社会学专业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教材这本有字之书,也要学好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参与社区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社会学实践教学与社区服务

根据社会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综合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较熟练地应用社会研究方法,能在党政机关和传媒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社会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用复合型人才。而专业实践或社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和信息、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将概念化、条理化、抽象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1]。这种教学方法同课堂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必须融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从周围环境取材,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生成知识,也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自主性学习和参与活动的能力,更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实践服务活动中的体验和想法。每次实践教学活动一般都会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每个主题活动都会由学生自己事先策划,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社区服务是社会学实践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的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它主要面向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成员及其家庭,也包括面向全体居民的公益活动,一般为无偿或低偿提供”[2]。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互和地域性等特点,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整合,还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社区服务能提高社会学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服务于社会和社区居民。由于社区服务的特征,社区服务的课程实践教学会比其他实践教学活动有更多的优越性,它更着眼于学生融入到基层社会中,这种培养强调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和人文关怀情感的形成。这对于改变以往学校注重“坐而论道”、技能培养,忽视德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方法有积极的意义。

2 社区服务方案的设计

小海豚伙伴营是厦门市吕岭社区开展的特色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帮助解决社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社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小海豚伙伴营活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居民参与其中的情形,将是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居民在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所能发挥的能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诉求表达和内容设计;(2)评价反馈和口碑监督;(3)成为社区服务的积极提供者”[3]。吕岭社区是华侨大学社会学实践教学的共建基地,该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在参与厦门市吕岭社区小海豚伙伴营活动前,从专业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社区知识和方法,把吕岭社区快乐小海豚伙伴营活动看作一种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社区服务方案。

设计社区服务方案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强调微观考察和宏观分析相结合。在着手设计社区服务方案前,对社区进行了全面的深入调查,以此了解社区服务的现状、问题或需求、资源等情况,确定社区服务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具体服务活动的设计应由小到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同时在设计具体措施与步骤的时候,要切合实际,体现科学性,具有可操作性。经过前期调查发现,高校本科生参与小海豚伙伴营活动数量较少,同时社区又有强烈的大学生参与需求。小海豚伙伴营活动是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社区服务,开展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或补充学校的教育内容。从社区服务的需求分析视角看,首先界定社区问题和需求,其次分析造成问题或需求的原因和问题或需求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问题或需求的策略。下面以一个儿童游戏活动的方案设计为例,分步骤设计社区服务方案。

1)问题界定与需求评估:表明社区服务活动推行前的状况或背景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问题状况与严重程度(后果)。所谓社区问题是指阻碍社区大多数居民生活并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的事与物。从问题衍生的需求,说明需求的内涵、数量、迫切性以及何种“需求”需要通过转化服务来满足。伙伴营中的小营员以独生子居多,若处理不善,容易造成孩子自我为中心、孤独、不善于交流合作等情况。此次社区服务活动轻松有趣,旨在促进孩子的友谊、团队合作力发展等。

2)目标与目的:描述活动所要达成的理想境界,也是社区服务主要关心的议题,希望对某一特定人群所带来的最终影响,同时说明在特定时间内预期达到的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结果。在寻宝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学会团结协作,明白任何东西的获得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成功的道理。

3)服务设计:确定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参加人数次数等。拟定活动时间为每周六下午2:30,地点为吕岭社区居委会附近,预估参加人数为15人。经费预算总计70元:水杯30元、笔记本15元、水性笔10元、气球5元、其它杂物10元。奖项设置:一等奖队员每人一个水杯,二等奖队员每人一个笔记本,三等奖队员每人一支笔。活动主题:挑战之旅,我就是寻宝人。活动口号:我的宝,我来寻。

4)服务方案成效评估: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检讨工作的得失,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短期效果和长远影响考虑检验服务方案的成效。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应经常检讨考评,减少误差,以便及时发现误差并进行纠正。成效评估的目的除了可避免执行的偏差外,也可作为进一步制定新计划的借鉴。工作得失的检讨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是否实现、方法是否得当,如考察此次活动服务对象所接受和完成的服务量,服务有多少受益者,受益的情况。

3 社区服务方案的应用

社区服务方案的应用就是社区服务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过程。根据已制定的“寻宝活动”社区服务方案,华侨大学社会学的本科学生在教师的带队指导下进入社区,在社会学实践教学中开展这一项小海豚伙伴营的社区文化服务活动。此次活动采用团队管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管理是运用成员专长、鼓励成员参与及相互合作以推动组织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合作式管理或者是参与式管理”[4]。经过与家长和儿童的充分沟通,在现场成功招募一些社区儿童参与者后,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流程如下。

第一站――出发点多功能厅。召集儿童,介绍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然后抽签决定活动的顺序。

第二站――社区楼下。气球运输机,规则为:起点处甲同学吹完气球后将气球打结,另外两名同学背靠背,并且手必须挽在一起组成“运输机”,待甲系好气球后将气球放在他俩之中,即两个同学背靠背运输气球,路程大概十米。两名同学在前进过程中若有气球被夹破或者中途掉落需暂停在原地,工作人员示意起点处的甲同学吹气球,系好之后迅速跑到“运输机”处,将气球放好之后,“运输机”前进,到终点后,游戏结束。

第三站――残疾人中心。说节日,规则为:说出5个中国传统节日,任意节日均可。

第四站――老年人活动中心。正话反说,规则为: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说一个词语,要参加游戏的人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年新”,连续顺利说出6个即可过关。

第五站――社区旁边的花园。T台秀,规则为:参与者头上顶两本书,然后绕花园走一圈,期间手不能扶书,不能让书掉下来,掉了就从起点重新开始,到达终点后,游戏结束。

第六站――图书馆。图书漂流,规则为:放信物在书中并从中告诉他们“宝贝”放在什么地方,需在图书馆中找到指定书本。

第七站――寻找路人。求寄语,规则为:每队需在街道上找一个人,告诉他们在做这个寻宝活动,然后争取拿到这个人手写给该团队的一句话。然后该队带着这个手写的寄语回到终点站报道。

终点站――多功能厅。

在每一个站点都有学生作为社区服务工作者为社区的儿童提供帮助和引导,也作为游戏活动的裁判。以下为寻宝活动的总规则:(1)三人组成一队,以自由组合为主,但是每个团队中要男女混合。(2)每队在出发点出发时开始计时,到达终点站报道计时结束,到达终点站报道时必须是该队的全体队员都到,并且以最后一位报道的队员为准计时。按照用时长短给予奖励,奖励前三名。

成效评估:活动结束后,师生召开小座谈会,总结活动成效。在本次服务活动中,社会学学生的表现得到高度赞扬和肯定,社区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合作、友谊和快乐,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家长们认为学生思路活跃、灵活,组织能力很好,活动十分成功。但师生们自认为组织还不够充分,前期宣传力度不够,计划执行中还有些不严密,服务质量还有上升空间。服务结束后,学生们还进行了认真总结,撰写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实践报告。

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积累社会经验。社区服务方案的设计和应用的实践教学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和渠道,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密切学生与社区生活的联系。同时该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总结

实践教学法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扭转学生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和形成良好的实践品质,也有利于促进师生的互动。“社会学教学特质强调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个体之间的交互功能,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一个双边的脑力劳动过程,力求互动,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获取最佳教学效益”[5]。实践教学法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提倡社区服务方案的设计与应用,不仅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对促进学生塑造独立和健全的人格,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生活,提高实践和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正文.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社会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2007,(2):40-41.

[2]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54.

篇4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篇5

一、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战略的形成背景

京山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创建了6大类23种生态种养模式。1991年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现场会在京山召开,会上发出了“南学京山、北学迁安”的号召。2008年7月,国家和省、市有关专家在京山对接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京山要高举生态京山建设大旗,在全国率先垂范。同年12月,“首届生态京山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生态京山建设战略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赞许。

京山从单一的“生态农业”探索示范,到全景式的以“壮大生态农业、探索生态工业、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市、培育生态人文”的“生态京山”规划实践,既是京山的荣誉和财富,也给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提供了历史支撑。在新的形势和“生态京山”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住房公积金部门毫不犹豫地亮出自己的特色,鲜明地提出了以发展“软”生态型环境为主导的建设“生态住房公积金”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定位准发展主题。这一战略举措,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生态京山建设中树立了重要地位,为住房公积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实践

在生态京山建设的背景和支撑下,我们抓住历史的机遇,大胆进行了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着力构筑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的前台。加强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需要地方政府重视住房公积金工作,为当地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住房保障的公共环境。近年来,县政府将住房公积金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建立了财政、银行、房产、审计、司法、新闻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优化住房公积金生态环境的工作机制,先后出台归集扩面、贷款回收文件规定,建立和完善了住房公积金形势分析会议制度、企业联系会议制度等一系列与住房公积金环境建设有关的制度。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解决长荆铁路占用住房公积金820万元历史遗留问题。县人大把住房公积金扩面作为既监督又支持的重要内容来抓,举办了有人大常委和列席人员参加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和知识讲座,多次专题听取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情况汇报。

第二,注重搭建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部门联动的平台。通过努力,我们积极构建上下互动、左右协调、各司其职、合力共建的部门联动机制。人行、工行、农行、中行等县支行的几位新到任的行长,第一站首先拜访了住房公积金部门,表示共同促进生态住房公积金的和谐建设;县法制办重点对做好非公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执法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几家银行建立住房公积金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服务,促进信任和合作,推动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建设;各商业银行利用联系非公企业的信贷手段,协助归集扩面工作;县财政对住房公积金单位补贴部分的缴交比例每年提高1%,补贴总额年年都有新的突破;县审计局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力度,确保住房公积金使用的安全;邮政、电信、移动等单位还为220名临时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县总工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支持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全力办好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自身服务后台。

一是进一步改善公积金发展环境。通过加强住房公积金营业大厅建设,实行限时办结、一站式服务,深化了政务公开,全面推行“阳光政务”, 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首办负责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了 “扶持、亲民、安居”的意识。全县住房公积金年归集额继2008年突破6000万元之后,去年又突破了7000万元大关的目标,目前归集余额达3.8亿元,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并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29200人,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85%,其中行政、事业单位覆盖面达到100%,已有46家规模型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占规模型非公企业总数的92%。累计发放贷款5500人、2.5亿元。其中,非公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提供总价值2576万元的担保,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2420万元,占贷款发放的18%。同时,公积金贷款对住宅经济影响也日趋显著,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建设的贡献越来越大。近年来,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75 万元,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7096户、5140万元,其中,购建房提取占全年提取总额的比重为62%。

二是进一步优化政治发展环境。确保住房公积金快速增长,迫切需要营造更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升标杆,凝聚人心,形成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强大合力。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三级绩效考核”为抓手,提出了“全市位居前列,全省位次前移”的目标。按照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拿出20%的浮动工资与业绩指标、管理指标、共性指标三项管理目标挂钩,实行了定对象、定任务、定时间、保落实的“三定一保”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中心、股室、个人三级考评机制,呈现出了“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局面,使广大干部职工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焕发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单位多次被市中心评为“住房公积金管理先进集体”。我们还坚持实行全面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的工作机制,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机制(三分之一抓招商,三分之一抓中心服务,三分之一抓常规工作)。其中,招商引资项目连续3年名列县直部门之首,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十佳先进单位”称号;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石,与村、与社区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被县委评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先进单位”和“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是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环境。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的公积金文化,是现代公积金部门的生存之“根”、发展之“魂”。通过进行“理想在住房公积金事业中闪光”演讲比赛活动,树立集体主义荣誉观;建立腐败预警防控机制,做到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在三阳镇高马村开展“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形成积极的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归集、支取、贷款审批等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提升了公积金文化的内涵。在日常服务上,修订完善了8项机关管理制度,并装订成册,人手一份。严格大额资金管理,顺利通过市审计部门的交叉审计,财务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同及肯定。围绕“努力成为公积金典范”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成效的文化活动:到沙洋监狱局和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举办以“送政策进企业”和“社区文化节住房公积金之夜”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搭建广阔的交流平台。多年来的文明创建活动,结出累累硕果,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综上所述,在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中,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住房公积金生态,也不要简单的去演绎住房公积金生态,一定要把它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来研讨。主要是演好“四个主角”、搭好“四个平台”。 “四个主角”是: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公积金中心,一个是银行,一个是企业,四者必须在互信中形成共赢,在共赢中求得发展。“四个平台”是:第一个平台是构建政府、公积金、银行、企业交接平台,尤其进行扩面归集良性的互动合作机制,为共同找问题、想办法、破解中小企业归集难的问题达成共赢点;第二个平台是构建住房开发企业融资的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向开发企业提供沟通、协调、对应和贷款服务,把各个方面的力量有机的整合起来,这样就解决住房建设的瓶颈问题,这也改善了开发企业融资环境;第三个平台是搭建低收入个人贷款平台,不断创新和推出公积金产品,使得贷款服务低收入阶层这种能力显著增强;第四个平台是搭建惠民发展的平台。

三、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体会

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加强和发展,为住房保障事业给予了强力推动,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和感悟。

第一,增强住房公积金实力是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的前提。当前,如何增强发展实力无疑对我们加强生态住房公积金建设有着更新的要求。近年来,京山之所以住房公积金环境比较好,有赖于在提升实力上。我们把发展住房公积金作为推动住房保障的助推器,优化了企业结构和产业环境,培育了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的主导归集企业,使京山住房公积金归集从“不会建立”一跃成为3.8亿,是2003年的10倍;同时,培植了京都花园、富水花园、绿林世纪广场、玉丰集团四大特色贷款的住房开发企业,从而奠定了良好的住房公积金生态环境,催生了优质信贷,住房公积金贷款所占比重高达80%,解决6000多户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并通过住房建设提供了全县20%左右的新增就业岗位,拉动房地产业发展。

篇6

1.1调查对象

以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武术专业和吉林体育学院武术与传统体育学院武术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吉林体育学院官网里的中国知网、万方镜像数据库、维普资源平台、体育资讯和学校图书馆综合类图书,查阅了与本次研究相关文献30篇进行了归纳总结。

1.2.2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共准备了250份调查问卷,实际发放228份,实际收回225份,有效问卷182份。其中吉林体育教育学院发行120份,实际收回119份,有效问卷104。吉林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发行108份,实际收回106份,有效问卷78份。

2.結果与分析

2.1武术专业与就业方向调查结果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自2007年到2013年参加国企人数呈增加状态而所占毕业生比例却呈减小状态,这反映出吉林体育学院扩招现象,扩招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时选择了私企和个体。

2.2武术专业社会实践渠道缺少

现如今最常见的高效学生的社会实践途径组要有:依托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进行社会实践、参加重大庆典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开展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体育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的社会实践途径很少有专门与武术专业有关。一个学校所在的那个城市和在城市所在的位置,以及学校所在地的民俗文化也将制约着高效学生的社会实践,例如长春电影制片曾邀约本校学生去参加太极拳的表演,2015年长春市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上有太极拳的表演。这些很少数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却有着很多附近学校学生的争抢,从而形成了“僧多粥少”这种现象。武术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渠道缺少,但非武术专业学生与武术专业学生的共同争抢这些为数不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武术专业学生参加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的机会更少。

2.3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的关系

对于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的关系,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实践会为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积累经验,同时,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武术专业学生的个人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武术专业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践上,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的确定影响着社会实践的方向和目的,在武术专业学生确立了就业方向后,他们的社会实践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积累就业经验,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又可以让武术专业学生更好的进行就业。所以,社会实践与就业方向两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就业方向引导和加强对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的重视。

2.4武术专业人才的流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才的流动不断的增大,武术专业人才也随经济高度发展而高度的流动,同时,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很多武术专业的学生为了生存而迫使改行,导致了武术专业人才的流失,而武术专业人才的转行,是武术专业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武术专业的社会实践平台的缺少会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减少,武术专业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

3.1.2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过低,让武术专业学生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3.1.3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人才的高度流动对武术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产生影响,武术专业人才的流失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和全国武术教育推广的进程速度。

3.2建议

3.2.1对于武术社会实践平台的缺少,学校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武术专业的社会实践平台或组织;并设立各个部门为平台筹集经费、联系社会上需要武术专业的企业和组织,鼓励武术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武术专业社会实践平台当中,引导学生的实践方向积累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经验。

3.2.2武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来源于学校的课程学习和专项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完善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同时,武术的专项提高应摆脱制度化的学习模式和西式武术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条件来制定专项提高的内容。

3.2.3学校和社会方面应做好武术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武术专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引导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开展就业辅导改变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政府应建设武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加强武术专业学生与专业相符的用人单位的接触;根本上解决武术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从而改变武术专业学生的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作者:孙成岩

    参考文献: 

[1]吉洪林等.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12):91-97. 

篇7

从实践上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具体领域各不相同,各国情况差异明显,但是综合梳理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还是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些共同的主要社会管理领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就业管理、食品药品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这些领域的社会管理中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主要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较为合理的组织设计。由于发达国家大多有较长的自治传统,因而在“中央―地方”和“联邦―州―地方”之间基本不存在严格统属的条块关系,而是在各自的法定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发达国家政府在处理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设计上充分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如美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联邦层次上是通过50多个独立的管制机构independent regulatory agencies来实现的,这50多个社会管理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下属分支机构的设置就充分考虑到了管理领域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预算约束,几乎没有统一的组织设计模式。如美国环保局(EPA)在全国设有10个大区,一个区负责若干个州,每个区都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标准,这种适中的管理幅度既照顾到了各个区域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不至于出现管理重心过低而带来的繁重管理任务。

发达国家社会管理机构的设计考虑到了组织整合和权责一致问题。如针对环境管理领域存在的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1970年成立的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就对社会的环境管理领域进行了整合,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环境管理权由该局统一行使,对环境行使全面管理。

当然,社会管理也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领域,由于各种原因,管理机构设置很难归整到一个部门。对此,美国政府按照管理对象的性质特征,借用组织间流程再造的思想,对几个管理部门之间的管辖程序和前后衔接做出了比较清晰的设计,如肉制品的生产销售就涉及到几个部门。其中,联邦食品安全和检查署(FSIS)负责检查食品制品的加工、操作和包装;美国农业局(USDA)负责生产厂家卫生、设备、操作的技术标准制定,等等。相关管理部门之间都有法定的或管理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协同规范,很少出现多头管理、管理真空、扯皮或者“争着管”等现象,管理效率较高。

第二,分权化的管理取向。权力下放,作为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经济发展的一项策略,已成为各国行政改革的主导理念和实践方向之一,也是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一个显著趋势。随着理论界对政府间关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研究的深入,这一步伐走得更快。在实践中,基本上以20世纪80年代为坐标,西方主要国家都开始了放权运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60年代开始曾经追求中央集权的社会管理模式,70年代惠特拉姆政府扩大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但是其后暴露出许多弊端,后又趋向适度分权,霍克政府时期下放了许多权力,完成“社区参与体制”,这一分权化模式在以后的基廷政府和霍华德政府一直被沿用。

西班牙政府1981年就颁布了自治区条例,对中央与自治区的权限做了明确的划分,扩大了地方的社会管理权。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政府比较注意在向地方下放社会管理权的同时,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协议的方式对放权后双方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加快了分权化的步伐,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职能分担,居民身边的公共事务尽量交由地方处理。而即使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法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也明确规定市镇、省、大区和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取消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授予地方民选机构较大的权力,将地方社会事务的管理权更多地赋予地方民选官员手中。在分权化浪潮下,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上有了更多的自,更有可能对地区内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尤其是在放松管制理念的指导下,地方的经济社会更具活力,政府的管理绩效得到提高。

第三,重视制度建设,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运作体制、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层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通过协商、谈判、对话等途径,各阶层掌握了其利益诉求的主动权,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为了减少社会领域的各种摩擦,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建立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达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建立了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如在公共卫生领域,美国建成了包括联邦――州――地方三级的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联邦政府的人类服务与卫生部(HHS)承担主要职责,设计实施了一个广泛的监视疾病爆发的网络,将所有医疗机构在因特网上联网,建立提供疾病信息的网上资料库,同时向所有医疗保健人员提供培训和信息,使他们能够识别有可能是疾病爆发的迹象和症状,另外建立了美国应急行动中心电子网络疾病检测报告预警系统、大都市症状检测系统、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等,以确保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及时的反应。

第四,社会管理的市场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英国撒切尔政府为首、新西兰迅速跟进,发达国家大多进行了社会管理的市场化改革,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民营化。发达国家的民营化最早开始于自然垄断行业,如邮政、电信、铁路等部门,而后扩展到一般公共服务。新近的民营化最终进入到了社会管理这一主要以规制为管理方式的政府活动领域,发达国家政府谨慎地将诸如监狱管理、就业指导、消防服务等职能授权给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来行使。

社会管理市场化同时也包括在社会管理中注入市场运作的意识。早在里根时代开始,美国政府就要求所有新制定的政府规章都要符合成本――效益分析的标准,并开始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英国梅杰政府在1992年发起的“市场检验”运动,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将政府的更多管理活动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在社会管理市场化的趋势下,几乎达成这样的共识――在政府与市场之间选择更多的市场、更少的政府,即使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是明智的选择。

篇8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篇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幼儿园中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推广,但是,不乏很多“走过场”。专家虞永平教授曾指出:“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还原为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感性的、需要幼儿动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的活动体系,这就是课程的生活化。”真正生活化的教育应该是最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的,最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也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综合活动应该是最生活化的。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再到今天举国上下的课程改革,生活化教育的意义已越来越明晰。 

一、树立生活意识,转变教学观念 

《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目标应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幼儿园教学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成长的意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理念,唤醒教师的多种角色意识,把幼儿当成共同生活的“孩子”、“伙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儿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和师长,这样幼儿园教学才能真正进入生活化的实质。 

二、捕捉课程资源,选择生活教材 

以生活为基础,教材作为储备的学习库存。以生活为线索和导火线,选择适合的教材改装、设计融入生活中。在这里,生活就是课程,课程设置的主人应是幼儿和教师,课程是班本化的。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变教学为生活 

既是生活,就没有固定的形式,有“工作”,有游戏,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娱乐休息……一切活动没有课的模式,只有轻松和谐,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说,师生在生活中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把一些发展目标自然地融入生活中,这样的情境下幼儿更能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获得一些有益的关键经验。 

四、结合教学主题,制订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的斟酌。活动目标决定着实践活动行为。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让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匹配。 

2.活动时间地点参与对象的告知。其明确的标注是为了便于教师和家长对活动意向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做相关的准备。 

3.活动准备的保证。活动准备是教师成功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与保证,教师在做活动准备时更应时刻谨记——“细节决定成败”。 

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准备,二是幼儿的准备,三是社会协助单位的准备(包括家长准备)。 

(1)教师的准备:包括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准备。 

教师要补充自己的知识量,这样才能在活动中触类旁通地解答孩子的提问,并引导和启发孩子向未知领域探索。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教师要学会了解、分析幼儿,从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挖掘活动的深度和难度,并将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转换成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井然有序地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活动。教师的个人素质是一个隐性的教学条件,良好的个人素质无形中给了孩子一个榜样,促使他们学习用善良、宽容、真诚、平等、友爱等心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人相处。 

(2)幼儿的准备:包括幼儿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储备。幼儿必须对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有粗浅的了解,才能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同时,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幼儿具有外出活动的经验,比如外出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等。同时幼儿要掌握一些外出活动的安全知识,了解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此外,还要让幼儿树立团队意识,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3)社会协助单位的准备:其主要内容是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双方一起制订和调整活动方案,步调一致,有条不紊地配合和支持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 

4.活动过程的开展。活动过程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分配。整个流程需要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环环相扣。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情而变,灵活机智地进行多方位互动。 

五、走出活动情境,进行客观活动评价 

每个社会实践活动结束,教师都要对活动进行评价,即“活动反思”。 

1.对教师本身的反思:(1)活动内容反思: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2)教学态度反思:活动中投入多少热情,准备是否得当,是否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否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3)活动过程反思:流程是否合理,组织形式是否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4)教学情境反思:思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合理、适用,是否促进幼儿主动获取知识。 

篇10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防灾减灾;灾害评价;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X43,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82-05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