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1: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劳动精神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这种教育信念的形成源自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历中的长期观察。他发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明的,好钻研的智慧”。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许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在于他们看不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依存性),而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将其中的环节、步骤、操作之间的依存性展示在儿童面前,有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与思维活动的激发。苏霍姆林斯基在劳动教育方面突出贡献之一,是他发现了儿童思维生长与劳动教育之间具有相互建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劳动,并非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且他认为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学生有害。“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我在十年期间对140名学生(从7岁到17岁)的智力发展和智力生活进行了观察,这些学生都是由于家庭生活的原因而不得不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去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的。这种缺乏动脑的劳动的情况,在青年人的整个智力面貌上留下了痕迹。”“我想,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在他看来,“思维的本源和刺激就是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因此,他提出利用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仪器的劳动,促进儿童发展那些用来发现因果联系、机能联系、时间联系的思维能力,使儿童思维处在不停地运动与持续地探索中。在这种劳动中“信号多次地由手传到脑,又由脑传到手;脑教会了手,手也发展和教了脑”,精细化的劳动操作,从神经生物学意义上与“习得”的心理机制等方面不断促进儿童的思维走向细致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促使儿童的“思维装备”从“单核”升级为“双核”,他强烈推荐我们“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并且欣喜地告诉我们,那些学会了用双手工作孩子的典型特点就是“不断产生新的构思和具有发明创造精神”。
非常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神经生物学家,但他通过长期的经验观察,准确地发现了复杂劳动在智力训练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且像一个系统工程师那样,规划出一个全面锻炼思维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劳动丰富完善学生的精神生活
“劳动从童年起就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成了他们的理想,唤起了他们的最深刻的欢乐感――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并没有停滞在思维/智慧的层面上,而是跨进了精神领域。帕夫雷什中学那些小小“设计者、育种者、电工和无线电工”们,在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劳动中,检验着各种设想和猜测,而从中获得的发现,“能给人以人格尊严的内心感受”,个体的价值在一次次发现中得到切身的体验。那些经历着构思、设计、检验、修改过程、充满失败挫折甚至艰苦的劳动,则“考验着人的性格,锻炼着人的意志”,“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坚持精神、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遇到挫折不气馁的精神”。那些对劳动缺乏兴趣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努力下,劳动激情被唤醒,产生了为自己所做到的事的自豪感。那些迷恋上劳动的学生,在爱上一样东西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精神,特意安排所有的小组都按照自己的独立性原则进行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少年学生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各种各样的劳动角落点燃起关于未来的幻想的火花。
“我们的光荣的、艰难的而又扣人心弦的目标,就是在每一个人面前揭示劳动的伟大,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
苏霍姆林斯基清醒地认识到:“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意图的手段。”这个既定意图,就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思想品德、智力智慧、审美能力(或创造美)的能力等素质的全面提高。举例来说,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孩子们从创新劳动中获得的感悟,竟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用马克思与但丁的话语写下这样的反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在学业方面,丰富的劳动教育并没有让学生的成绩下滑,相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框架中,劳动教育开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60-01
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汉语,对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转变观念、走向开放,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民族事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技工院校进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就业。通过对伊犁部分汽车维修企业、煤化工企业、机电企业的调研发现,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已经成为其就业问题的一个瓶颈。企业对于少数民族技能人才的要求中,汉语水平及其职业道德的因素要比技能水平重要。因而,在汉语教学中始终贯穿职业精神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职业精神的含义。
社会生产的分工决定了人们要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这就构成人生的职业生活、职业活动。人们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 就形成一定的职业精神。因此,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 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包括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等要素, 与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紧密相连。
二、技工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突出职业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技工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看,加强职业精神教育很有必要。
目前,技工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有的是在初中阶段由于被追求升学率、分数第一而被学校或教师而放弃的那部分学生;有的由于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娇纵、失控的学生;有的是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造成精神受挫,心理畸形的学生;有的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在初中就放弃了学习的学生。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成绩较差。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牧区,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汉语水平薄弱,来到技工院校后,职业取向不清,在学习中对汉语的学习甚至是对文化课的学习不重视。这就要求技工院校的汉语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在汉语教学中的渗透,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需求分析,职业精神教育必须加强。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本的工具,汉语教学联系生活的一个方向是联系就业岗位对语言能力需求进行教学,以满足企业需求和人的就业为出发点,实现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统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职业汉语能力是一个人胜任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交流能力,成为各行各业选人用人时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因此,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职业精神教育。
(三)从少数民族职业精神教育的现实来看,职业精神教育十分重要。
目前, 技工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职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教学来完成。虽然产生了一些效果,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授课语言使用母语;教学方法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与汉族交流的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不大。而在专业课教学中,又以专业为主,不注重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学生汉语交流水平无法提高,在实习就业中无法与领导、同事交流,阻碍了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汉语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
教学导向是好的,教材理念也是好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我们汉语的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那么,如何在汉语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呢?
(一)从教学内容上入手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针对企业提出的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表达能力欠缺、沟通存在问题、请假条等基本应用文体不能正确书写等问题,可以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这几门课程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汉语进行多元化学习,在学生“乐学”中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对于技工学生而言,在基础汉语教学的基础上,部分专业还会开设专业汉语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汉字书写比赛、汉语大赛、朗读比赛、模拟专业场景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汉语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汉语水平。
(三)重视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汉语学习,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新疆,主体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汉语的语法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因此,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上,必须使其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善用工具、广泛阅读、强化朗读、平时生活用汉语交流等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四)积极把生活引入课堂,与职业技能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需要交流、沟通,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文字。在各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言展现出来的,生活为汉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汉语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与职业紧密联系,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学习。
作为就业核心能力的职业汉语能力,正在逐步受到企业的重视。无论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还是职业心态培养,技工院校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都要结合自己的目标特色,重视构建学生的职业精神,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职业指导》 宦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关键词: 石油精神教育;石油精神教育机制模式;构建
Key words: petroleum spirit education;petroleum spirit education mechanism model;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219-02
1石油精神教育的内涵
石油精神是我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也是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支柱,它主要包括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两个内容。其中,铁人精神是指在本世纪60年代初大庆石油会战时,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广大职工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老黄牛精神”。而大庆精神简而言之是指“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其本质内涵主要体现以下四种精神品质:一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三是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四是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依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我校将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共同组成石油精神,并且使其成为我校强而有力的“软件”文化力,支撑着我校精神文化的面貌。
依据我校多年石油精神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将其概述如下:石油精神教育是指学校教师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理论基础,以课堂、主体班会、文艺汇演、校园网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灌输”,最终,使之内化于心,在学生心理形成具有鲜明石油石化特色的行为习惯的育人过程。
2石油精神教育机制的构建
2.1 从纵向来看,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石油精神教育多年不断线,这是我校石油精神教育的长期特色一方面,从我校的发展历程看,我校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恢复学院阶段。我校于1980年恢复学院,当时办学条件异常艰难,师资力量薄弱,当时部分学生并不认同学校的发展,学院领导和老师深入学生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讲石油工人“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讲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鼓励同学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并且使同学们逐步树立起“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优良品质。第二阶段是学校划转为陕西省主管阶段。2000年,我校被划为陕西省主管,学校在办学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出现了如何发展的方向问题。经过几轮讨论和研究,学校上下一致认为,坚持石油办学特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坚持以石油精神为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学校在结合“两课”教学和《石油工业概论》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现实的石油精神教育。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学制来看,我校石油精神教育坚持四年不断线。其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工作中突出石油精神教育。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校领导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学校在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工作中狠抓石油精神教育,让学生一入校门就了解并逐渐理解石油精神。一方面,学校以军事训练为载体,以培养和提高良好品质为重点,将石油精神“三老四严”、“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等优良精神品质渗透到军训中,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如在军训中,将石油主干专业所在的连队命名为“铁人连”,并且积极组织学生在“铁人”塑像面前缅怀“铁人”的先进事迹,用“铁人”精神鼓舞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刻苦训练,立志成才。另一方面,学校在入学教育中以班会和讲座等形式向学生灌输石油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明白石油精神的实际内涵,并且深化对石油精神的理解。如2004年,我校在全国高校中首家将“铁人”塑像矗立在校园中,使“铁人”精神成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我们深入开展以成才观、学习观、事业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素材,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第二阶段是在二、三年级时进一步深化和内化石油精神。在认识和理解石油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和院系加强对学生的石油精神教育,并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和院系以深化石油精神为出发点,积极调动一切可行的办法加强石油精神教育。如举行“石油精神”主题班会等活动,使学生把握石油精神的实际。第四阶段是坚持学生就业教育和石油精神教育相结合。在石油精神教育的长期熏陶下,绝大多数学生树立起“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思想,学校通过就业教育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石油单位去,扎根基层,勇于开拓,用自己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服务我国石油石化事业。为此,我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2004年到2007年四年间毕业生就业行业和地区的统计资料表明,石油石化行业占50%左右,而奔赴西部就业的毕业生2005届为45%,2006届为68%。
2.2 从纵向来看,我校石油精神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我校石油精神教育的现实特色认识论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反过来,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有效进行。因此,理论和实践只有有效地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功效。我校石油精神教育遵循了认识论的精髓,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将石油精神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挖掘了石油精神的内涵和实际效果。
从理论上看,我校认为,石油精神的理论学习是整个石油精神教育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石油精神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我校在石油精神教育过程中尤其注重理论学习,并将石油精神理论学习摆在整个石油精神教育的首要地位。其具体操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充分发挥“两课”和《石油工业概论》课程的独特优势,对学生进行石油行业的正面教育。②聘请全国高校知名学者和石油单位领导以学术报告或讲座的形式来我校进行现场演说,以提高学生对石油精神的正面认识。③以晚会或辩论赛等方式紧紧围绕“石油精神”主题开展一系列紧张而又激烈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石油精神的正确理解。④由学校和各院系领导就“石油精神”专题展开一系列讲座,以加强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识。⑤以主题班会的方式,由各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石油精神的实际内涵,并且要求学生写出深刻的心得体会,以提升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识。
从实践上看,我校先后同大庆油田、长庆石油勘探局、长庆石油分公司等数十家单位合作,建立了一批以石油传统教育和科学教育为内容的素质教育基地。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延安精神,每年派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学生干部深入大庆、辽河、长庆等油田企业,与石油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场学习石油精神等,参观“铁人”博物馆,学习“铁人”事迹,并与“铁人”生前所在的1205钻井队红旗党支部座谈交流学习“铁人”精神经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石油精神教育。另外,我校还专门组织学生到长庆、吐哈、塔里木等油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眼目睹油田职工在艰苦条件下艰辛创业、忘我工作的情况,了解新老校友的创业精神和成长历程,使其深受石油精神教育。
综上所述,我校石油精神教育机制模式以纵横方向为两条主线,以点带面,以面带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工作机制。从纵向来看,石油精神教育坚持常年教育和四年不断线教育相结合;从横向看,石油精神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体来说,石油精神教育作为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一个系统的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56-04
一、人文精神是职业教育产品的高附加值
如果不考虑有进一步深造机会的现代职教新体系的普遍建立,那么,一般来说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就会直接进入社会。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就是教育产品的成品阶段。学历证书、技术技能是这种特殊产品的标准参数,而人文精神则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供方、需方和市场共同的追求。
(一)人文精神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人文精神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与“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高度一致。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的科学内涵包括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人民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坚持能力为重的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职业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应着力于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劳动者。他们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人文精神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理想充满着热情与期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群体在中考阶段受过挫折,这种挫折对于精神和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进入新的学习阶段,缺乏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求知欲,没有上进心,思想苍白,精神迷茫,创造力被压抑。如果不积极引导,他们极易随波逐流,即使学好了一门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充其量也只是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很难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责任。
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职业学校不能无视这种现象,更不能放任学生错过这个极其重要的人生成长期。要引领学生走出精神迷茫,树立人生目标,重拾发展信念,步入健康的成长轨道。要尊重、维护并全面关怀学生,积极营造人文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良好的品德,提供成长的舞台,给予成功的体验,激发创造的斗志,引导他们关怀自身并贡献社会。
(三)人文精神教育是健全人格培养的需要
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是人的生理、心理、道德、情感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其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具有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具有成熟健康的情绪生活,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健全人格的形成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
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元素,人文精神教育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工程。职业学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就是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完美统一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仁爱友善、公正诚实的成长环境,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形成以自信、富有责任感为基本特征的健全人格,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四)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高科技为标志的现代文明促进着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也使人文价值观念系统面临着消解和重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这些人文精神的基本元素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地被改变;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新旧交替,鱼龙混杂。进步的价值观念不断被催生的同时,信仰迷失、道德失范、文化贬值、精神滑坡造成拜金主义泛滥、人文关怀淡漠、精神家园迷失。这些负面因素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突出问题。
学校是人文精神创造、创新、培育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学校是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文明,创新、丰富人文精神来履行社会职责的。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心智的熏陶和培育,培养学生的儒雅涵养,让弥漫在校园里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引导他们以稳健的心智和价值取向面对纷繁的世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将是产业大军中的主力,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风气。当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以人为本这个立足点上相互融通之时,社会发展才是有序而健康的。
二、职业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体系建构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和追求,重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身的提高进步和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人格独立。这样一种精神的培育是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而职业学校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必须做好系统设计。
(一)理念引领,系统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为职业教育明确了方向。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在过去相当一个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培养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片面追求专业技术培养效果的借口。一些学校在培养人才时急功近利,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以所谓的工学交替肢解完整的学校教育,淡化、削弱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让位于专业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偏离了教育方针。其次,要确立育人为本、全面培养的理念,把人文精神教育贯穿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
充分尊重学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尊重,因为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让他们过多体验了压力和挫折的苦痛,很少有成功的喜悦和享受,强烈的失落和受挫感使他们对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教师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迎候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赞赏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每一项成功,这对于树立学生的成长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学生是需要欣赏的,学生是需要鼓励的,学生是需要体验成功的。一旦这种内心需求被激活,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发展潜质就能充分展现,个性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人文精神的花园就会群芳斗艳。
(二)教师垂范,言传身教
教师的人文修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几乎所有学生对人文修养好的教师都会经久不忘,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历时久远。教师的人文修养表现在政治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养、人格修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等诸多方面,这些修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巨大作用。强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力,需要教师注重两方面的修炼:(1)与时俱进,丰富自身人文内涵。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领会方针政策,明确育人目标。其次要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确保向学生传递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引导学生不断进取。而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人文素养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重要基础。要走出自身的专业局限,了解跨专业甚至跨行业的相关知识,以更为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以及其他多种专业知识充实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提高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能力。(2)乐业敬业,率先垂范注重职业发展。教师是职业,教育是事业,教师的职业岗位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坚定不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不断进取才能成其为阳光下最光辉的人。因循守旧难免误人子弟,按部就班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知识在更新,社会在发展,职业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团队应注重新知识的吸收,深入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勇于探索新的模式方法,乐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进取的姿态凝聚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气息。
(三)课程建构,全面渗透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各类课程蕴含的人文元素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明确任务分类指导,能使人文精神教育收到在各类课程教学中相得益彰又全面渗透的效果。
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举措。课程改革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面向现代化,讲究课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新的课程体系不仅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还更新了理念,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帮助学生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
人文课程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涉及人的情感、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内容。特别是文、史和艺术类课程,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框架下,强化人文知识教育,与人类创造的崇高精神文化对话,这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使学生经历心灵洗礼的过程。有计划的、长期的熏陶,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养成他们的气质,厚实他们的人文底蕴。
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专业文化元素。人类出现以来,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也不断地丰富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策略和方法,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成为人文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元素,让专业课成为人文精神教育的阵地,进行自然而不是强加、内在而不是外表的人文精神教育。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于一体的教育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企业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延伸。近些年,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课程改革和课程设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了企业课程的元素。作为教育教学重要过程的顶岗实习则是学生直观地接受企业课程的过程。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并加强了劳动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基本的职业品质,这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职业品质的形成得益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学生在实习中直观地接触和感受了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基本品质,促进了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内化,也充实了人文精神。
(四)文化导向,注重启迪
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传授,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熏陶和感化。因此,校园文化环境的构思和设计至关重要。校园文化通常体现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附着于建筑物及景点等硬件设施上,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撞击心灵,常常给人启迪。一些学校的校园布局和建筑物外观造型都蕴含着办学理念和学校的传统特色,校园里的景点和小品更是精彩纷呈,体现着令人震撼的人文精神。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训基地中的畜牧文化馆,用最先进的声、光、色效果展示了畜牧文化的发展历程;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受好莱坞星光大道启发而设计的“巧手撑起一片蓝天”(历届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手模)、“创业者的足迹”(优秀校友的脚模)和展现工业革命进程的“睿方”都给人感受到无穷的意蕴。
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文艺活动中。定期或不定期的文艺汇演、艺术展览、主题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多方位地弘扬了真善美,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也激励着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起了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润物细无声,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就学校管理工作来讲,人文精神教育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把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还体现在制度文化方面。首先是在管理思想上,保证人文精神教育的工作地位,予以充分重视。其次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各项工作中加强对落实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考核,确保人文精神教育的工作效果。此外,应对精神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以保证人文精神教育隐性课程的有序实施。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也从制度层面对人文精神教育给予了有力保障:一是明确了德育督导的任务,保证了德育首位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二是确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从时间上保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三是明确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从根本上扭转了人文素质教育被淡化和弱化的局面。这一系列保障措施的推行,为职业学校人文精神教育定下了基调。
三、职业学校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教育已进入国际化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兼收并蓄是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定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方向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多种文化荟萃、各种价值观念碰撞的社会现状,学校必须有所甄别、有目的地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和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保证人文精神教育沿着追求崇高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并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创新观念、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发展。
(二)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68-02
目前,中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万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水平,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
1.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道德课教学实效性差。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目前最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课堂的理论灌输,所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职业道德课堂活动的开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各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在学科建设上加大了教学力度,但是从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有限,很多中职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业精神,存在旷工、迟到、随意跳槽、质量和安全意识差、不能吃苦、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
第二,课本内容空洞,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职扩招,各学校入学新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学生厌学、弃学,整体学风出现偏差,在学校教育中需花更多力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现有的德育教材内容空洞、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虽然职业精神教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但是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普遍脱离生活实际,提出的职业精神目标非常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职业精神案例也“古老久远”。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抓准”。这个案例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个五十多年前的案例,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而言,实在过于遥远,和现在的生活缺乏交集,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在内外因共同影响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课程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大面积存在学生上课睡觉、私下聊天、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
第三,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有应付倾向。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一个实际情况就是重专业课而轻公共课,往往公共课课时被一再压缩,并且没有任何的教学辅助工具及支持,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全凭任课老师自己想办法、找方子。这直接导致老师教学常常是孤军奋战,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也难以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老师课堂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老师在讲台上念,学生在下面读”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如此,造成当前职业道德课教学举步维艰,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久而久之也变得应付了事。
2.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突显的问题
第一,随着职业大军进入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呈现出来职业精神缺乏的情况也愈加突显。进入企业唯我为中心,“皇帝”、“公主”病缠身。学生进入企业会以自我的感知为中心,往往不是让自己去适应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而是面对企业制度约束的时候发出自己的抱怨,滋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当出现各种不适应时选择不合作不作为,并极力逃避。我们有一个学生毕业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换了三个厂子,而每次都被企业辞退。原来这名学生每次到厂
子后,当身体不舒服时即选择自我停工在宿舍睡大觉,受到批评教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还认为企业要求过于严苛,同时还会同管理人员当众理论,煽动其他工人一起对抗。
第二,心理浮躁,自我认知模糊,自我定位不清。当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因其经验不足,收入待遇同企业同岗位老员工相比较低,而这时,毕业生不是从自身现状找问题、查原因,而是选择跳槽去更高待遇的企业,甚至选择从事非专业性劳动,最终是在不断的跳槽选择中错失工作学习时机,浪费时间,荒废了专业。
第三,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于劳动、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认知有限;同时,从小衣食无忧,未脱离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缺乏生活的历练,因此,工作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遇事斤斤计较,缺乏团队协作和包容精神。此种表现,大大限制了毕业生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成为自我成长的一个巨大障碍;同时,也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 加强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模式
1.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模式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单单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门专业课老师的任务和责任。将职业道德的目标和内容分解渗透进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都是切实可行和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模式强调将职业精神渗透进专业课教学之中,并将其作为最终专业知识考核的重要内容。原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管什么专业岗位,考取证书都要考核职业精神的相关内容。专业渗透的最大特点是以专业课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在与其他职业学校老师交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所有各科教学中,更能体现教书育人的理念,培养合格、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就会发现其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职业精神的教育,应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制定教学计划开始,认真选择与职业精神相关联的知识作为灌输行业职业精神教育的切入点;在备课和授课时,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教育统筹安排、三位一体。
2.校企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非常有效、最能反映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从生产一线得到机会将职业精神融入生产过程当中,切实体会职业精神的养成对于企业生产和个人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从而为学生职业精神的提高以及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动力。
在校企合作中,要更好提高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1)将学生当一名企业员工,要求企业进行正式管理。对于进步与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违纪和劳动不积极者给予批评和处罚,使学生体会到学校教育允许反复犯错,但一旦进入企业劳动,因为犯错具有较大的生产成本,在企业追求实效中,将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从而更主动地养成职业精神习惯。(2)企业与学校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实习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续。所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应配合学校对学生遵守制度、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方面给予综合的评价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对学生表现差的方面给予强化教育,使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促进学校的整体培养能力。(3)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职业教育成果的检验就是学生在生产一线的表现,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实习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教师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深入到生产一线,亲自了解学生的生产表现情况,掌握学生的实际动态,对学生的生产生活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生活,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3.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职学生一般在14、15岁左右,缺乏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组织,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互动使老师融入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互相探讨、启发,互相补充达成共识。这样的互动教学有助于拉近师生的感情,使学生与老师在情感交流过程中,认真对待老师的教学、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组织讨论互动环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案例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对于案例让学生充分参与,发表观点,从学生发言中,教师总结出学生认知中的不足并给予有效的补充教育,从而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课堂小游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其实游戏就相当于企业生产实例,要求每一位参与者高度参与和配合,为达到团队的总体目标,每一个成员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任务,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职业精神基本要求的一种实践和养成。这种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模式,学生爱参与、老师易考核,更能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
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对于中国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影响,而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养成更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前提,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活动健康进行的保证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所以,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能够驱动国民经济有力、长效发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达敏.中职《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低效归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学校国民精神教育是育人教育,是贯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因其鲜明特色和显著效果而颇具影响。考察和分析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特色,对于更好地开展我国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基本内容
韩国在近代从殖民属国到独立国家的过程中一直比较重视国民的道德素质和精神状态问题,尤其关注学校国民精神的教化和培育。1948年,韩国颁布了体现国民精神建设目标的教育法,提出社会科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道义、责任感、公民意识及合作精神;教育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培养国民精神、独立自主精神与国际合作精神”。这一目标,首次勾画了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基本内容的轮廓。此后,伴随着韩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理念逐渐增强,其内容也逐步丰富。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7次课程改革,包括个体生活礼仪、道德品质、国家意识以及社会规范在内的国民精神教育,成为当今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
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政府提出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中心目标是培育“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而又有创意的主体韩国人”,即培养熟悉基本生活习惯、礼仪和道德规范,具备合理判断和解决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备正确的市民意识、国家和民主意识、世界和平与人类共赢意识,具有实践理想的道德趋向的现代韩国国民。这样的中心目标,实际上确立了韩国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根本方向与基本内容。学生是国民中的精英分子,学校是国民精神教育的思想熔炉。围绕着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韩国学校侧重从历史文化、道德传统和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国民精神教育的丰富内容。
1.历史文化教育
韩国文化隶属于东亚文化圈,与作为其近邻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中,韩国文化从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获益颇多。面临着21世纪的文化竞争,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现代化的韩国对保存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相当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说,韩国人把历史文化看作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和更值得护佑的精神珍馐。从近些年发生的韩国对“端年节”、“中医”等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抢注”的事件,也不难看出韩国对历史文化的极端重视和强烈的占有心态。
作为文化传播的集中营,韩国学校教育承担了“保护历史、传续文化”的神圣使命,对历史文化教育予以特别关注。学校除了在其常规课程设置中普遍地开设了占比例很高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科目外,还在各门课程的组织教学中尽可能地渗透韩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等教育元素。从内容上看,韩国学校的历史文化教育除了对韩国形成发展史、韩文化史、韩民族遭受侵略的苦难史以及抵御外侵的不屈抗争史进行大量教育外,更侧重简单历史文化知识传授之外的历史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培育,尤其是渗透民族自强心、自信心、复兴意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教育的途径除了知识灌输,更多的是自然熏陶、参观访问和实践教育。学校在校园的走廊、教室、宿舍和办公场所悬挂人物、书法、绘画等历史文化艺术作品,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故居、遗迹等,通过这种名实结合的历史文化教育,学校着力唤醒学生对韩国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怀和历史意识,尤其增强了学生对家园、祖国和民族等身份符号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认同。
2.道德传统教育
道德教育是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一大特色,它既是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韩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韩国颁布的《国民教育》提出,韩民族的德育表现为自主性、公益性、协同性、勤勉性、奉献性、效率性。在这德育“六性”中,自主性指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弘扬民族传统;公益性指尊重集体利益和秩序;协同性指互助合作精神和团结互爱精神;勤勉性指正直和诚实的劳动态度;奉献性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效率性指合理、主动的创造。可以看出,这些德育要求在具体内容上都与国民精神有关。
不少人认为,韩国是今天世界上儒家传统保留得最好最完整的国家,也是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典型。如果就当今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模式、特色和主体结构看,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儒家思想是韩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讲究为人之德,注重人身修为。儒家的传统道德从古代三国时起就成为韩国“太学”的道德教育的依本,尽管经历时代变化,儒家伦理至今仍是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主体脉系。古代韩国学校曾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道德伦理纲常,作为个人修为和安国立命的目标。今天,韩国学校的国民精神教育承袭和发扬了注重道德精神历练、强调培养道德人格和精神品质的传统,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韩国学校道德课程把培育现代有道德公民的目标,渗透和结合到学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内,制定了层级分明、循序渐进的现代道德课程教育教学体系,采用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道德教化,使学生们接受浓厚的道德熏陶和国民精神感染。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革,韩国学校的道德传统教育并非一成不变地照搬了过去的封建道统的说教内容和方式,而是结合着时代要求灵活地把传统道德精华化身在现代道德理念中。
3.生活习俗教育
生活习俗是反映个体精神面貌的标志,也是国民精神教育从社会个体抓起的基本突破口。韩国教育界普遍认为,要培育文明、健康、积极、进取、有创造力和道德心的现代国民,必须重视社会个体的生活习俗教育。因此,韩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个人生活习俗教育,努力将社会生活中移风易俗的精神及做法延伸到学校教育中来,从寻找校园文化和社会风俗的结合点上来调节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为塑造儒雅温文的礼风、培育文明国民奠基。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礼仪教育和节俭奉献教育。
韩民族承袭了儒家“重礼”的优秀传统,非常重视礼仪。不少韩国人认为,礼仪是为人之基本,只有学会礼仪,才能很好地做人做事。在礼仪教育方面,韩国学校开设的课程包括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国家生活多方面的礼仪内容。学生从上学之初就开始接受礼仪教育,一般是从最基本的生活礼节习惯开始,如在家、在校怎样表敬守礼,参加社会活动该持有何种礼仪等,一直到社会生活中的各项礼节习惯。这些礼仪习惯往往在经过长期的教化后,能够很自然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实践中得到巩固和体现。
在节俭奉献教育方面,韩国人崇尚勤俭节约,讲求利用,提倡利己利他双向并举,要求在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奉献他人。不少学校都设有“Anabada”组织,号召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进产“节约、分享、交换(使用)和再利用”。该组织还定期举行活动,参与者会把自己不用的旧物低价卖出,购买别人的旧商品,交换过程中所有钱物节余都捐献给社会福利部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校在学生中有效地普及和提高了勤谨、节俭的观念和共,享、奉献的意识。
二、主要特色
长期以来,韩国学校在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方面善于发掘和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国情和社情的有效途径,在总体思路、建设布局和实践途径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依托强势的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
韩国现代化的过程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韩国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以开始,韩国为传承儒教,就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要求学生学习孔子、孟子、荀子等中国古代著名儒学思想家的理论,接受“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诚敬修养”以及“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儒家思想的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韩国政府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多次对教育科目进行过调整和改革,不断结合着国情要求调整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提高道德教育的力度和分量。按照国家政府的要求,韩国学校也把培养韩国学生的国民意识、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性确立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把道德精神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要务,把道德养成视为学生教育的中心。
在韩国,从小学开始就普及了附着于学校道德教育之中又凸显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所有环节内的国民精神教育。普遍开始的学校道德课名称和重点不同,大体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及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其教育重点是教育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基本生活习惯、社交礼仪、道德规范,养成健康的公民道德性,培育礼仪、秩序和共同体意识。“个人生活”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守信、实践意志、自主节制等要素,强调“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家庭近邻及学校生活”部分包括敬爱他人、家校礼节、爱家爱校等要素,强调“孝道、礼貌、和睦、协同”;“社会生活”部分包括社会秩序、扶助协作、公益公正、民主秩序等要素,强调“宽容、亲切、公益精神、责任意识、团结合作、公正、律己、正义、环境和共同体意识”;“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包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团结统一、国际友好、热爱人类等要素,强调“三爱”,即爱国家(忠诚)、爱民族(继承传统文化)、爱人类,提倡关注“国家、民族、安保、和平统一、人类发展等”。从总体上看,这些课程的内容侧重“善、爱、和、礼、孝”等基本人格价值和社会理念的普及,同时也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和人”等概念关系的理顺。
按照这样的教育内容设定的课程,不仅在数量上比其他任何人文教育科目都占有优势,而且在质量上通过“链条式”的承接模式,把作为韩国国民所应培训的内容渗透到了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礼仪、公德和理想教育之中。尽管各不同年龄段和学习期的道德课内容不尽相同,国民精神却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这样,以压倒式的强势道德教育所营建的学校国民精神教育模式,就成为韩国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一般而言,在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伦理道德教育后,青年人就基本能够为培育努力奋发的生活态度、勤谨奋斗的立业精神和顺应民族国家要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比较扎实的基础。
2.建设牢固的国民精神教育维系体系
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之所以开展的持续而有特色,与其牢固的支撑和维系体系有密切关系。从学校国民精神建设的外围布局上看,支撑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两根支柱,一是文化传统,二是现实政治。
就文化传统而言,韩国政府和社会在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政策和制度的带动下,已经养成了一种团结一致、全民性的“文化家私”情结。近年来,韩国对其以儒家为代表的所谓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影响,不少韩国学者自己都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国民精神教育的魅力就是特别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儒家思想的传延。韩国处于亚洲文化圈内,将来自中、日及周边诸国的文化集纳糅合而自成体系的韩国儒家理论,对韩国社会民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在韩国旨在进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儒家文化原本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也有浓厚的专制思想、等级观念、门第意识等腐朽成分。韩国政府和社会尽力克服上述消极成分,大力提倡儒家文化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坚韧拼搏等优秀思想品质,使韩国国民精神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扬弃、科学继承和发展。
从现实政治来看,从早期受统治和压迫中形成的“殖民地抗争意识”,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韩国政治变迁中,不仅没有因为现代化的进程而消弱,反而在韩国民主式的威权政治下得到助长和增强,这种意识在国民精神中的一个反映,就是社会道德结构中的民族意识和精神自立的成分,无疑与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并深受其影响。实际上,从历史上的韩国教育改革中政府对道德课程的目标调整可以看出,韩国国民精神教育在从内容思路到普及实施的所有环节中,都渗透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尤其与政府所倡导的现代自由民主意识、爱国安保统一等价值结合在一起。当然,尽管韩国的道德课服务于政治,而且被融人到了社会思想、政治道德等社会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全过程,但它并不“唯政治化”,在其具体实施上却是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多元教化途径的。
3.推行理实结合、知行并举的效度化教育模式
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受教育对象知与行并举的效度教育模式。
学校在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时首先清晰地标志了受教育对象的定位:学生不是被当作只承担“聆听教诲”任务的单向度的静态对象,而是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会承担“爱家、建国、服务社会”使命的具有特定发展目标的活生生的人。因而,对这样的对象进行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通过外在教育和内在教育、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打造和培养出富有“和顺、正义、奋进”的社会精神与民族性格,能够积极对应社会惯例及其规则的责任者。由此,国民精神教育无论在什么维度上说都不应该是纯粹的理论教育,而应当是“丰富的理论+活生生的实践”的教育。在此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合格国民,也不应当仅是空头的道学理论家,而至少应当是国民精神的实践者。
为加强国民精神教育,韩国政府强调把“国民精神教育”寓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韩国学校秉承“笃知重行,圣见于行”的理念,从小学就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强调从日常生活和行为细节中获得道德真知。在教学重点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低年级学生侧重道德习惯的养成,对高年级学生则增加了对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践履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则除了开设以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德哲学与伦理知识为主的国民精神教学课程体系外,更增加了对反映学生道德心理、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实践理性的监督与评估。这样,从小学到大学,韩国道德教育中“国民精神教育”内涵和程度逐级提高并逐渐理论化和体系化,对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相互承接、逐级提升的梯级教育教学架构,使得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能够接受完整、顺畅和体系化的国民精神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启示与借鉴
韩国与中国是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友好邻邦,两国间长期保持了互相学习、双向交流的友好关系。韩国在历史上曾从中国承袭了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而它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加强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做法,对于当前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开展学校国民精神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启示之一:政府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应赋予足够的重视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学校国民精神教育,不仅将其纳入到韩国教育和社会现代化的整体布局中加以建设,而且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加以保障。韩国政府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教育先行”的思路,始终牢牢抓住对青少年的教育主动权,把国民精神教育和道德教化放在社会建设最为突出的位置上,从政府投入到管理机制进行倾斜式重点保障。仅以前几年的第7次教改为例,政府投入50亿韩元,历时3年,广泛征求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大众14322人的意见,召开282次各种类型的协议会、讲座会、听证会和1794名委员参加的179次教育课程审议会,最后确定了培养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育的方向。在中国,由于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政府在社会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上面临着多元冲击和挑战,呈现出指导性不强、措施不利的缺陷,故此,政府极有必要增强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指导意识,提升政府计划和管理在精神教育上的导向功能和保障作用。
启示之二: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合教育格局
韩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致力于建设完善和美的道德社会,致力于发展全民性的文明、和谐、谦恭的人际交往伦理和道德规范。学校的国民精神教育以培育合格国民为目标,与社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走人社会的桥头堡,家庭是联系社会的大本营。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承载的国民精神教化的功能只有相互衔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和保持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牢固地构筑起国民精神教育点、线和面相互支撑、联结的立体教育架构,搭建以学生个体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放射型教育格局,使学生个体的生活坐标与集体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并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国民精神教育循环圈和联结链。
启示之三:适时更新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
针对经济全球化症候的影响,尤其是全球化给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韩国教育改革力图实现“挑战—应战”式创新,提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在价值观念混乱和德行遭到肢解的现代社会建立和发展美好的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需要更加多样化的道德规范,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中小学都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和调整着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而大学也都普遍增设了各种各样的新型道德伦理文化课程,力图使教育内容与社会要求同步,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吻合。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正在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非但不能避免,而且要比其它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承担更多更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化解道德体系瓦解的危机,一个必然的路径就是要对传统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进行革新,对传统道德和文化内涵进行时代性重构,建立现代性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体系。这不但是当前中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基础,而且应该是进行人的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启示之四:积极创新国民精神教育的思路和途径
在开展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具体思路和途径方面,韩国学校的做法中有三点颇值得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策略
一、调查背景与基础
职业精神是指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精神动力,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行为表现,是从业者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能动的思想表现,反映从业者的精神追求和境界。为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强调的“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原则,实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融合”的目标,2014年12月至今,我校关注并持续开展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研究。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用人需求和中职学生能力水平,我校重点开展了“责任、合作、诚信、学习、抗压”五大内涵的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实践:初步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了多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逐步引入校园,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精神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笔者利用学校OA平台邀请52所企业和462名在校生参与职业精神现状和需求调查,对于全面掌握学生职业精神现状、存在问题、改进策略和提升教育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本校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现状,比较衡量本校学生职业精神水平与企业需求的吻合度,研究优化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实践方案的改进策略,为课题研究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二)样本选择和受访者基本情况
1.学生问卷
调查对象为我校2013、2014、2015级三个年级四大专业学生,利用网站调查问卷462份,回收问卷459份,其中有效问卷453份,有效率为98.69%。据统计,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250人,占55.43%;女生203人,占44.57%;其中,会计专业学生127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101人,金融事务专业105人,信息技术专业120人;参与调查者中,一年级学生152人,占33.55%;二年级学生159人,占35.10%;三年级学生142人,占31.35%。所选择的样本性别、年级分布及专业分布相对均衡,避免因被试数量的差异造成误差。
2.企业问卷
企业问卷的调查对象为与我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52家企业,利用网站调查问卷,共计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参与调查的50家企业中,86%为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在5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35家,占了调查企业的70%;业务分布在服装、电商、人力资源、家电、动漫等行业。参加调查的企业与到校开展就业招聘企业统计情况基本吻合,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三、现状分析与检视
(一)企业、学生职业精神J知吻合情况比较
调查发现,企业对员工具备职业精神的重要性看法比较一致,八成企业认为员工具备职业精神有重要意义,其中72.50%的企业认为,员工的职业精神与业务能力密切相关,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对业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影响直接。调查还发现,64%的企业公司文化体现出对员工职业精神的要求。
与之相比,学生对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认识有分歧。54.33%的学生认为,职业精神对未来的就业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45.67%的学生则认为相较于专业技能等外显的职业能力修炼,隐性的职业精神因素对工作影响不大(表1),58.10%的受访学生认为职业精神与业务能力没有必然联系(表2)。在工作态度就是竞争力的今天,学生该种程度的职业精神的认知水平,是就业、择业时学生出现缺乏担当、急功近利、得过且过工作态度的根本原因,学生对职业精神重视程度未达用人单位的标准。
(二)企业对学生职业精神满意度评价与学生职业精神自评比较
表3显示,企业对学生职业精神满意度评价与学生职业精神自评差距较大,尤其对中职学生“责任”“合作”“抗压”三个职业精神,评分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
(三)不同年级学生职业精神五要素自评分比较
1.不同年级组的“诚信”与“抗压”无显著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诚信”的F值=0.296,P值=0.057>0.05;“抗压”的F值=1.591,P值=0.213>0.05。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诚信”分数依次为(平均3.42、3.69、3.52),“抗压”分数依次为(平均3.51、3.68、3.71),没有显著差异,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在“诚信”和“抗压”这两个因子上的变化情况不明显。
2.二、三年级的“责任”“合作”和“学习”显著高于一年级的水平,但二、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责任”的F值=1.301,P值=0.000
(四)不同专业学生职业精神五要素自评分比较
表5显示,四个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得分仅在“抗压”要素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
(五)问题检视
通过上述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笔者可以对当前本校中职生职业精神现状做出基本描述:当前学生职业精神认知水平随年龄成长有上升和发展趋势,二、三年级学生职业精神评分普遍高于一年级学生;从专业角度看,不同专业的职业精神差异不明显;但是,学生职业精神现状与企业用人单位在认识和需求上不太一致,企业对学生总体职业精神满意度不高,尤其在责任、合作和抗压方面,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及用工岗位要求差距大,职业道德人格有待完善。
四、策略探索与改进
(一)策略探索
1.职业精神校内培养途径
表6显示,学生与企业对于职业精神在培养途径上有共同的倾向,以下四个途径均获得企业和学生的认可:利用智能终端实现的线上互动、学生自主参与的实习实训、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指导讲座以及专门课程教学。另外,企业和学生对以下培养途径有分歧:企业更认可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以加速职业精神的养成,如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及技能竞赛等,而这三个途径学生的参与意愿不强烈。
在线学习方面,参加调研的学生有近九成具备上网硬件和环境,这使得在线开展职业精神培养具备现实操作性。调查显示,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多为两个小时以上(占44.81%),90后中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成长,更喜欢互联技术,更热衷于网络化学习,以手机为主要智能终端的互联网在线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针对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学生希望课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启发性。统计显示,近九成学生希望课程应更贴近自己的专业实际,提供更多职业信息以辅助其了解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提供更丰富的案例、视频作为参考。53.20%的学生希望增加线下职业能力训练和提供实践机会。统计还显示,学生对随年级变动开展的跟踪辅导的意愿还不强烈。
2.职业精神企业培训与实习管理
利用智能终端,开展线上共管,实现远程培训和实习管理,成为七成参加调研的企业愿意使用的方式。企业更愿意利用远程的手段,开展实习生的岗前培训(表7)。另外,有86%的企业倾向愿意利用网络开展顶岗实习评价代替填写实习手册,提高企业人事部门的效率。
(二)策略改进
通过上述学生及企业的问卷反馈,在下一阶段的职业精神培育实践研究中,可从以下四方面探索、改进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策略。
1.开展校本职业精神课程体系研究,课程设计体现整体性、发展性
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精神的教育应该贯彻到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的全过程。目前,职业精神教育的开展主要是德育课程主阵地、专业课程渗透的方式。由于各门必修德育课须按国家标准完成教学,针对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则相对零碎,因此,构建适合本校各专业学生学习的校本职业精神课程体系,显得尤为关键。课程纵向设计方面,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心态的不断成熟,以选修课程形式开展后续辅导和跟踪,避免学生职业精神训练和养成的停滞,持续达成职业精神教育的长远效果。
2.完善在线学习及信息推送,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网络化
我校已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微信企业号注册已告完成,在线教育硬件设备已经具备,课堂已非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唯一渠道。而且,我校学生也自行建立了“财校――微观天下”等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许多学生予以关注。针对职业精神教育的渗透式特点,大量的信息资源可通过在线学习被激活,专业教学部门、就业指导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可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微信企业号推送适合学生专业的典型案例、具有示范性的时事新闻人物、提供参考的职业决策方法介绍、社团、志愿服务活动推介;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开设职业精神教育的微课程,实现职业精神教育在线学习资源整合、完善,从而提高职业精神教育的传播广度和频率。
3.加强企业职业精神教育示范力度,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双融合
我校创新“校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继续摸索校企联动经验。如商务英语专业建立外贸外包业务实践基地、跨境电商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按岗位开展项目实战,定制培养外贸电商人才;会计专业开展“分门类订单班,引企入校,创k双联财务咨询公司”,将企业真实任务转换为学习项目,搭建真实的实训平台,工学结合培养人才;金融事务专业以“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为导向,校内校外交替实践、模拟操作与真实业务相互切换,从单向到综合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电商专业突出“互联网+”特征,将企业任务贯穿培养过程,主要以创建典型岗位工作室的方式,通过“企业培训老师-老师培养学生-师生为企业服务”的循环,培养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都符合要求的电商人才。这些校内实践场所,可引进企业的经营文化、管理模式,把行业现状和企业文化带入校园,在促进学生把专业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职业特点,按照企业和岗位的要求,在学校和企业的双重作用下熏陶职业精神。
4.探索职业精神培养评价体系,实现职业精神评价制度化、标准化
评价(考核)制度直接关系着职业精神教育的落实。在下一研究阶段,笔者将探索建立学生思想品德及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校内评价体系囊括现有的学生德育操行考核、学期劳动卫生考核、出勤情况、志愿服务等;校外职业精神培养评价需更新现有的实习管理手段,开发网络考勤平台,严格实习管理制度,以便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强化职业精神。由此实现学生在校内、校外以及各个学期获得职业精神培养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屈娜.中职学校职业精神教育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靳世杰.中职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15(06):9,12.
[4]余丹艳.浅谈关于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22):116.
作者简介:薛栋(1979-),女,山东青岛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201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融合培育研究”(编号:EJA140373),主持人:薛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42-05
职业精神作为对一定专业或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精神支柱,也是个人成才的强大动力之一。学校教育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职业的意义支点,促进其对具体社会责任的意识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个体实现和社会服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和培养。尤其对于高等教育阶段而言,学生学习的专业,决定着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对所学专业有无明确认识,对未来职业有无远大理想,都直接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
一、职业精神的现代迷失呼唤学校教育的精神引领
现代化的生产被描述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一方面生产组织的发展成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独立意识、效益意识、竞争观念、时间观念等,不仅迎合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也符合社会、组织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市场价值取向,使得“商品人格”蔓延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人格特征。如政治领域的权钱交易,医疗领域的“红包”交易,传媒领域的有偿新闻等。上述现象表明,成熟的市场发育并不是直接“生产”而成,它需要一种“精神”的调节。这种精神不只局限于构建个体的生命秩序,而是在职业活动中合理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对社会生活的合理价值和价值选择为指导的“职业精神”。因为相对于小农经济生产出来的“家社会”、计划经济生产出来的“国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职业活动是最能够引导人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具体社会活动。实质上,随着经济增长与技术更新越来越成为职业世界的风向标时,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主体地位确立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当今的教育若对之重视不够或处置不当,就会使衡量人的价值标准物质化、数量化和庸俗化,从而泯灭了人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和对职业生活的美好向往[1]。
面对职业精神的现代迷失,学校教育必须摆脱发展不及代价的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理性审视和筛选繁多庞杂的职业文化,提高受教育者主体的选择能力。同时,学校教育对职业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选择,还在于不断地进行精神生产,引领现代职业精神健康发展。实质上,“精神反思的任何一种更大的格式塔转换都是在精神之中发生的。不存在一种更大的、足够强度的外来精神使得我们放弃这种优越性。”[2]也就是说,对当前人类职业精神危机的回应,必须也只有在对现代职业精神本身的反思中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所谓研究者对职业自觉意识觉醒的振臂呐喊,而是切实思考和践行如何将职业自觉意识真正转变为学生个体职业精神的实践智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承与师承: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主要路径
学校教育传承职业精神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的载体使学生了解、体验和认同人类职业文化的精神要义,而课程则成为传递和保存的重要中介;二是通过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各种载体上的职业精神文化信息创造性的代际相传,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精神追求的职业人。职业精神传承以“主体―客体―主体”的形式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学校教育成为职业精神不断“内化―外化―内化”的“职业文化呼吸运动”[3]。
(一)课承:学校教育职业精神的载体传承
1.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职业精神深刻反映着职业群体独特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学校教育应确立职业精神传承的课程目标,传承职业群体的职业文化,培植职业认同感。通过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职业文化的相关课程,了解、掌握职业文化的历史及时代特征,尤其要重视职业规范的学习,以促进理解其深刻的精神内涵。此外,应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纳入课程目标之中。面对多元的现代职业精神,离开理性的反思和意义的批判,人类已经打开的“潘多拉”之盒,恐怕只会放出使人类命运悬于一线的魔力。实质上,职业精神的传递是职业精神发展中的“扬弃”,是批判的继承,是继承中的发展和创造,集中体现在传承主体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上。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应成为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的重要目标。
2.发掘丰富的职业精神资源。职业精神教育课程资源的发掘应以历史为主线,找寻记录传统技艺精神发展、遗落与唤醒的人物故事与历史事件,给学生了解职业精神形成发展提供真实而生动的素材。学生首先要认识自己民族职业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对于传统职业精神的起源要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现代多元的职业文化,才有条件在变化的职业世界里确立超越自身的职业理想并付诸实践。同时,面对丰富多样的职业文化课程资源,学校课程要遵循“用事实说话”的价值性与需求性原则,以我国传统职业文化为基点,在此基础上使职业精神课程资源的选取范围触及现代多元的职业价值体系,让学生在纵向的历史变迁和横向的多元选择中领悟职业文化的永恒精神,最终达到对某种职业意义和生命意义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职业精神教育的过程即非说教,也非诉求;既不是道德劝诫,也不是逻辑推理。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个体内心的体验达成精神层面的认同,而体验的过程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它要想获得自己的内容,并使其外部表现形式适合于这种内容,就必须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因此,职业精神教育资源的选择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在考虑学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与社会生活贴近的工作经验作为教育活动的内容;另一方面,教育活动又对社会生活与职业活动的重新融合负有责任。通过教育活动,学生应最终理解职业活动服务社会生活的真谛,从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将职业活动重新引回日常生活世界。
3.实施主题统整的课程组织方式。问题导向是职业精神课程内容组织的有效方式。职业世界的活动经验以问题为中心,设置职业情景,建构职业事件,使学生置身其中并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对职业情景悟解的基础上,感受职业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并对自我进行反省和审视,从而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的意义作生命意义层面的整体把握,即通过职业角色或者职业事件寻找自我、确认自我与反观自我,这对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将发生深刻的作用。因此,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组织过程关键是主题的确定和规划。主题可以从职业生活及活动的关注点萃取出来,也可从职业文化的资源与遗产中获得,还可源自社会问题或议题,如“职业的价值:谋生、服务社会抑或实现自我”、“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等,更可以是学生自身的议题或关注的事项,如“世界500强企业最关注的职业品质是什么”、“未来20年,你将面临怎样的职场世界”等。总之,主题的确定必须关注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活动的自主程度,即学生对课程的组织方式是被动接受、自觉适应还是主动创造?也就是说,主题的确立必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能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应是学生主体的自觉自主的探索性与创造。活动主体自己提出活动目标与任务,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行动步骤、研究手段,关注行为的结果,并根据结果调整进一步的行动。活动主体在活动中不仅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而且在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才是对于职业精神培育最富有发展性意义的主题活动。二是主题本身的组织结构,即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主题进行结构设计,即围绕主题设计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职业经验,形成次级主题,并围绕次级主题架构更次一级的主题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3]。主题网络的结构越清晰且合乎教育的逻辑,活动主体越易从结构上把握活动。这样的把握不仅有助于职业学习经验的迁移,而且有助于内在信念情感的形成。
4.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主题活动课程、实习实训实践课程是学校传承职业精神的主渠道,为此学校应开设好多种形式的活动实践课程。一方面重视并改革以职业精神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形式,强调主题情景的创设,主题内容的审美化处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及反思;同时,注重在各类课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另一方面结合专业创新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发,通过规范实习纪律、学习先进职业人物、全程体验职业角色等手段及形式,增强实习实训课程的职业精神教育效果。此外,通过在校园及学校的图书馆、教室、会议室、餐厅等摆放象征职业精神的器物或人物雕塑,悬挂诠释职业精神的壁画等,营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良好文化氛围。总之,学校课程从传承与创新职业精神的目标出发,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有效设计活动主题,利用文体活动、社区实践、参观实习、专业比赛等形式实施职业精神教育。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要求学生在做中积累经验、感悟人生、建构活动的意义。
(二)师承:学校教育职业精神的主体传承
1.“师道”:教师承担“传道”使命的前提。职业精神教育的过程首先是社会和个体的需要转化为教育者的职业要求,其次是教育者以言教、身教等特殊方法把职业要求再转化为受教育者相应的职业素养。在这两极转化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职业境界不仅是自我的生命追求,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从教育者充分促成受教育者榜样学习的初级阶段,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主体性的实施和实现过程中发生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提高。正如韩愈《师说》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在履行“传道”使命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为师的素养即“师道”。“师道”是对教师完成“传道”历史使命的严格要求,教师在职业中所体现出的“道”,即职业精神则是“师道”的重要内容。传承职业精神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和重要,因为自然文化生态下以师徒传承沿袭的传统,逐渐过渡到要求学校教育承担职业精神传承的责任,从而也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职业素质不仅表现为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与践行,更主要的表现在对学生职业价值世界的构建,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真正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进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延绵一种精神的要义,并伴随着具体的职业实践,完成各自的职业意义建构[4]。
2.教学:教师“传道”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对职业精神的选择继承和发展创新,最终要通过教师培养学生来实现。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教学培养人才,从而实现对职业精神的传承。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传承职业精神的基本途径。职业精神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基础上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交织中的觉醒和提升,强调师生间的精神沟通,要求“教师只能与学生共同探索,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凭借过来人的经验去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价值观”[5]。尤其进入大学阶段,教师要结合专业真正关注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职业发展意向和需要,理解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的选择。在平等尊重的主体交往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对于职业意义的理解,并在自觉认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积极付诸于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交互作用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动职业精神创造性传承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建构职业精神的过程。比如通过对“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职业精神师承效应的分析,师承效应人才链通过教学过程使得勇于超越、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等职业精神相继延绵,成就了我国伟大的航空航天事业。
三、职业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
(一)劳动和生活过程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之所以世世代代不断绵延和发展,就在于职业所蕴含的精神意蕴自身具备着某种传递和延续其生命力的手段。如“祖传秘方”、“百年老字号”等文化标签,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表现古代社会里面生产生活传统的无上势力与价值,深深地将此等势力与价值印在每代人的心目中,并且极其有效地传延生产生活的风俗信仰,以便传统不失,团体团结。”[6]这种对所从事行业的精神意义的延绵,有机地融入于职业主体的劳动和生活过程,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强大和丰富。因此,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精神意识活动,人类的物质活动本身就内含着精神要素。也就是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和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职业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职业精神在劳动和生活中的传承主要包括血缘传承和业缘传承两种形态。
1.血缘传承。血缘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关系,家庭、家族是最基本的劳动生活组织。个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承职业精神首先发生在家庭中,是通过父母及血亲长辈的口传身授顺应自然、融入自然、敬拜自然。“自然”是人类最初的职业,这种发自内心的“职业精神”是“与神的对话与旨意”,是内心救赎的非理性的“文化遗传”。虽然人类最初并不懂得种种生活模仿(训练)的精神意义,而正是“有益于生存”的自然判断赋予了朦胧、混沌的原始职业意识所蕴含的“善”的要求。职业精神是一种关于“善”的精神的延续,人类据此获得在劳动生活过程中维持一套善良品行的秩序。所有的这些秩序由于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最初通过血缘关系,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刚刚进入社会传统之中的每一个新人,并在传承过程中促成了职业精神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业缘传承。职业活动中的精神生活并不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职业个体的所思所行体现出群体或组织的特征和意志,如商业领域的“童叟不欺”、医学领域的“仁心仁术”等,各行各业都有体现自身职业特征的规范要求。因此,职业精神的传承呈现出行业特征,其传承方式称之为“业缘传承”。业缘传承最基本的形式是“师徒传承”。从入门前的考察习俗、到举行拜师仪式,再到入门后的培养,最后到举行出师仪式,这些具有行业特征的程式和规范以及技艺本身构成了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7]。古代的“师徒传承”是一种全程的教育模式,师徒一起生活、学习、讨论,“徒弟与主师,亲若父子,俨然家族,彼此之间,于道艺外,犹多密切感情,其能得圆满之效果”[8]。正是这种“情感效应”的积极作用,师傅尽心为徒弟传职德、授职技。一传十,十带百,带出了一代代职业人,使优良的行规得以继承发扬。当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存在着剥削,但是正是这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学徒制度使得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融合为一体。
(二)企业生产和培训过程
生产经营是企业之本,企业的职业精神都是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职业精神的传承结合生产经营实践,是企业精神传承的基本途径。同时,企业培训与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密切相关,不仅是沟通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渠道,更是指导员工职业行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1.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开展职业规范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员工职业精神的关键,需要持之以恒、情理交融、潜移默化地点滴培养和引导,使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开展职业规范养成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严格按工艺规范操作。生产过程多达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每个职工都必须严格执行每道工序严细的工艺规范。二是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产品的质量,因此企业应紧紧围绕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全面保障体系,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健全质检员队伍,建立“质量否决权”制度。三是严格执行纪律。工艺操作的准确无误和质量的稳定可靠,是企业产品畅销市场的保障。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差错,立即按照规定纪律严格处理的过程,是企业精神得以落实的保证。
2.举办多种职业培训,营造职业精神传承氛围。职业培训是企业“德、诚、信”文化代代相承的重要途径。一是多种途径开展敬业爱岗教育,提高员工职业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编写企业发展史,引导员工以史为镜,规范个人言行;拍摄企业成长故事,让员工透过形象生动的影视史料体验职业精神的可贵;建立微信平台,发动员工收集身边体现企业精神的人和事,及时共享与传播,让员工从关注中认同和践行职业精神。二是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和影响职工。企业优良的职业精神得以继承和弘扬,与一批优秀员工典型的示范作用密切相关。特别是艺德高尚、身怀绝技的老职工,是企业品质和声誉的名片,他们的事迹介绍,在职工中会产生强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抓住实例和机遇,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比如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中,京城61家同仁堂药店支撑了全北京近一半的药量。为此,同仁堂承受了600多万的政策性亏损[9],用行动再次诠释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传统精神。
参考文献:
[1]段文灵.马克思“实践人学”思维方式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8(1):33-38.
[2][美]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8.
[3]刘茜,邱远.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0(7):40-42.
[4]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6-26.
[5]杨跃.论教师的责任伦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6(9):80-83.
[6][英]马凌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 李安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3.
一、绪论
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新型高素质劳动者。现代企业对用人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能力以外更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主要表现为:①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企业希望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②基本职业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③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学生能够吃苦耐劳,具有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学习精神和合作精神。本文着力探寻在以专业课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途径,发扬专业课的实用性特色,快速提升我校学生的职业素养。
没有精神的教育是空心教育。国内普遍缺乏职业精神教育,一般在政治课、德育课中略有触及,缺乏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个性化职业教育:而用人单位特别渴望他们招聘的学生是经过职业化员工培养和训练的新人。因此,这种供需双方的愿望“断层”就必须通过专业课对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的打造来弥补。
对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过去普遍是通过行业分类进行,如教师的、会计的,等等,这种方法往往造成教育的“碎片化”。另外,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是企业界重视得比学术界多,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现职员的职业精神好坏会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员工的奋斗。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员工精神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是衡量员工的品质和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准。松下幸之助早在1937年就明确提出要打造“松下精神”,即产业报国的精神、光明正大的精神、和亲一致的精神、奋斗向上的精神、礼节谦让的精神、适应形势的精神、感恩报德的精神。无疑,“松下精神”为松下公司成长为世界级企业起到了“催化剂”和“发动机”的积极作用。
任何一个企业在“选材”时,除了关注其专业水平外,还会把眼光重点放到关注“材料”的内在质地上,那就是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现在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有职业精神的员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职业精神。而向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培养机制。在我国固然存在大学教育在专业训练方面的差距,即经过几年的培养,大学生在专业认知、专业眼光、专业能力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在精神层面更是多样纷呈。大学生要想成功,除了要赢得专业水平的竞争外,更要在精神水准上一决高下。职业精神的充分体现,实际上已成为大学生获得职业成功的“秘密武器”。
二、专业课教学中培育职业精神的方法探寻
(1)专业课教学中要有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设计,并要与学生需求相契合。
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从事具体职业时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是对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具有专业性、个体性和倡导性。职业精神是对职业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职业精神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能够支持职业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专业课除了要给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一个子集,其内涵包括:①对所从事专业心怀敬畏与虔诚;②对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激情与不可遏止的冲动;③对专业具有持之以恒的执著和忘我的献身精神:④对专业有高度的自信,并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渊博知识和精湛修养。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至少要包括专业精神教育的内容模块。对学生持久稳定的兴趣有必要做充分的和长足的了解。针对学生“拿到学位一年后和五年后,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的调查答案中,有几项因素在五年间出现了跳跃,其中包括: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追求个人兴趣、参与社区活动。这意味着学生在工作后的几年之中,对兴趣、家庭、社区、社会的重视程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眼光会逐步放开放宽,将从小自我逐渐移至自我之外的大天地。即便进入职场,“专业”工作者们也不会舍弃精神的追求,对通用电气(GE)中国公司的一项内部调查就充分反映出员工志愿者项目的价值:64%的员工认为参与志愿者活动提高了工作满意度,85%的员工认为GE在志愿者服务方面所作的承诺和努力确实提升了GE在市场上的品牌价值。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们职业后备军将来的职业圈和生活圈必然发生交集,这些都是构成员工精神需求的主要内容。而兴趣和精神需要呈现不同的境界,用先辈的话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外也发现,精神展现的平台除了职业之外,还有家庭、社区、社会,但无论怎样,只有职业是到达精神彼岸唯一的工具。因此,我们在制定职业精神教育体系的时候,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立足开阔,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学校,而要尽量把社会的、社区的、乃至家庭的因素都考虑进去。
(2)专业课教学中要有职业精神实践时间,可采用打包组建学生社团方式。
职业精神教育单靠说教是培育不出来的,我们要打造出职业精神实践平台,让专业课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可以共享这个平台。最快捷的建立平台模式就是所有的专业课打包组建共享的学生社团。这个社团应当是“准企业”,一切都要像企业尤其是优秀企业那样操作。
“公司”(带引号的公司指社团,下同)可以开展许多活动,常见的有“员工”培训、团队建设、文化建设等。当然还有一些新事物——比如“员工”志愿者项目,即“公司”有组织、有计划地鼓励“员工”自愿承担志愿者工作,为公益组织和社区提供义务服务。这样的形式可以很好地与“员工”的兴趣、家庭,甚至员工所在的社区紧密结合,有效释放员工的精神诉求,从而将公司从一架冷冰冰的巨型机器变为温情脉脉的大家庭,拉近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对内提高团队凝聚力,对外提高形象,一举两得。
打造知名社团的设计和组织需要有一些经验和技巧,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感、自愿性、成就感和满意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有激情地投入进来,并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改善对社团的认同度。组织职业精神教育实践平台并不轻松,组织方需要协调人力资源、文化、工会、党团群等各方面的关系,避免跌入误区。常见的误区有两个:一是形式主义,为扩大影响而组织活动,而并非真正做什么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种心态设计出来的项目通常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社团成员一律参与,不管是不是出于真心和自愿。久而久之,社团成员就不愿意再参与,组织就会瘫痪;是规定动作过多,抹杀个人兴趣。社团的目的之一是满足学生服务社会的需求,因此,项目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学生想要做什么、学生想要为谁服务。不理会这些,只顾盲目组织、下派任务、要求社团完成规定动作,比如组织一起到郊外植树,一起去养老院慰问老人,一起去农民工子弟学校看望农民工子女等。其实,有的学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很难真正投入,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组织者因为倡议得不到响应,也会兴趣索然,甚至心灰意冷。
总之,在新形势下,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顺利完成从职校生到准职业人再到合格的职业人得转变,以此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特色势在必行。在专业课对于专业知识的教育基础上,与职业精神教育相结合,并通过课程的教学让职业精神落地,内化于学生的心中,找到知识传授与精神培养双重结合的具体方法。首先是对专业课只要完成专业知识教育的观念突破,代之以专业课要形成专业知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的教育观和教学观;然后是对专业课在落实中的方法突破,找到在专业课建设和具体教学中对职业精神教育的明确方法。
(一)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校连年扩招,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普高热”,而职业学校则出现生源质量下降,招生数量滑坡的现象;另外独生子女家长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抱着“上职业学校学不到东西”的偏见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鄙薄职业教育思想,如此种种不良因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精英”教学的失败者,基础较差,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课堂上他们不想“吃”也“吃”不进,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职业教育一线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过程管理,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从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的教学大纲指出,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一个方向是联系就业岗位对语文知识需求进行教学,主动适应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变化,以满足企业需求和人的就业为出发点,实现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统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技工院校学生都有一种普遍的想法,认为读技校就是学专业知识的,对文化课没有需求感,上课随心情听课,爱听多少算多少,学不好也没关系,关键是要学好专业课。我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出发,寻找教学的切入口,联系生活、联系专业、联系就业岗位,学生从中看到了语文课的作用,就有了学的欲望与要求,这是语文教学在学生心里能占一席之地的价值所在。
(三)技工院校毕业生社会生存现状分析
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很多在生产一线工作,他们承担最重要但又最苦最累的一部分工作,现在新生代的一批年轻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社会压力承受能力低,部分毕业生在社会中交际表达能力也十分欠缺,而且,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日渐升高,作为技工院校,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强化学习,也要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通过语文等基础课,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别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树立正确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富士康连环自杀事件已给我们技工类教育一些警示,我们的教育不可缺少职业精神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
新版劳动版的中职语文教材提出要“构建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体系”,按照“学会励志、重构信念,学会做事、认知职业,学会做人、感受社会,学会生活、立业发展,学会珍惜、天人合一,学会认知、理性思维,学会继承、滋养心灵”七个主题把课本划分为七个单元,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探究,培养正确的职业思维方法,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共处。
新版教材以职业精神为核心,涉及到了学生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的精神元素。通过语文教学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输入一些实用的语文知识,以就业为导向,同时又不忽略精神内质的教育引导,从而使语文课“润物细无声”地发挥其价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口语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营建健康向上的心理文化。
三、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
教学导向是好的,教材理念也是好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我们一线的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呢?
(一)从教学内容上入手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新版劳动版教材体例充分体现了职业精神教育的理念。如今,许多重点高级中学会把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列为语文教学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对技工院校而言,语文环境建设上,就不妨入“想”随“俗”:与学生同唱流行歌,共读“青春文”,参与辩论赛,课外大聊天,指导职场舞文弄墨大比拼……
语文教材改革要增加人文性和可操作性,多点人文关怀。当今我国国民普遍较为缺乏坚定的信仰,较为统一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强烈的物质追求早已成为多数人终极人生追求和精神寄托,于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浮躁之气、浮华之风,这一切,究其根本是人文的缺失。语文课在这一领域是大有可为的,也只有语文课最有条件能够“润物细无声”,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其形成美好自立的品格,乐观积极的心态,健康快乐的心理,高远坚定的志向,再也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舍精神而求物质。
语文教育是浸润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思想与思想的共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文明、健康向上品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动力,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语文、在活动中学语文,从而感悟语文带给他们那一份不可缺失的博爱、尊重、美丽和精彩。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语文进行多元化学习,在学生“乐学”中进行职业精神教育
对于中职生而言,还可以通过举办诗歌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读书征文比赛,演讲、辩论比赛,专题讨论,模拟招聘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由于技工院校学习任务相对普通高中要轻松,校园文化生活较普高更为丰富,多姿多彩的中职校园文化生活给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演讲、辩论、朗诵、专题讨论、招聘、社团活动、校企合作、联谊活动等无不体现学用语文的特征,这就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激情。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实习后,需要有相应的文秘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流利的普通话、良好的口语才能,恰当的交际技巧及应变能力等等,事实上,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未来社会生活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力。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更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激情。
应试教育常常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导致许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偏低。未曾说话先脸红,“口将言而嗫嚅”,不知道说什么,或者讲话语无伦次、辞不达意,不善于表达。如果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再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强化训练,那么必将给他们的毕业求职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所以,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重视对学生这方面习惯、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较有效、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课前5—10分钟的演讲。每堂课可安排2—3名同学(按学号顺序)上台演讲,同学评议。主题要由浅入深,逐层展开。如第一轮可以自我介绍为主,第二轮可就某一事物进行简单的介绍或说明,第三轮可讲述所见所闻所感,第四轮针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评论。此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法、对话法、论辩法、口头作文法等等。久而久之,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说什么”,而且还锻炼了他们“怎么说”,从而逐步提高他们敢说、能说、会说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具体到语文学习,主要指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学习和生活,都将受益匪浅。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现在的中职学生因其生源的特殊性,“语文基本不过关”,“语文大多不喜欢”,已是不争的事实,更谈不上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了。面对这种现状,如果语文老师不闻不问,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学习意志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善用工具、广泛阅读、强化朗读、预习复习、经常练笔、重视表达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积极把生活引入课堂,与职业技能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需要交流、沟通,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文字。叶圣陶说过:“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习各种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育只有与生活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
过年时,手机贺年短信满天飞,短信的内容有的机智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有的感情真挚,让人感动不已;有的语言精妙,让人赞叹不已;还有的构思奇特,让人拍案叫绝。短信综合了各种表达技巧,将汉语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我们学习与品味语言的绝好素材。不少学生已有手机,他们的家人几乎都有手机,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短信,展示欣赏,创作短信评出最受欢迎的短信等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品味了语言,而且还运用了语言的技巧。
在学雷锋活动中,可以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学写弘扬雷锋精神的倡议书,并收集整理宣传资料;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资料进行设计排版,以电脑小报的形式张贴在校园。教师节时,可以组织“写给老师的一句话”活动,让文秘班学生写海报,让财会班的学生统计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投票,再让电子商务班学生负责优秀作品的展示设计。
还有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也在活动中感受情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学生的不合规范的请假条,学生向广播站投的广播稿,邀请老师参加主题班会的邀请书等等,我们都可不失时机地进行应用文的教学。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兴致所至,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语文课堂中,我们还可参与时事话题的讨论,能极大地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如模仿电视节目的《实话实说》、《今日话题》组织“学生日常话题”,如“学生带手机上学利弊谈”、“如何看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计算机时代练一手好字是否有必要”、“我最想为父母(老师、学校)做的一件事”等,也要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话题,如“我看我的职业”、“如何跟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财会人员需要哪些素质”、“假如就业学非所用”等等,依话题举行讨论会、辩论会、演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收集信息,学会交流,学会表达。我们教育者也从中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内心感受,继而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可谓是相得益彰。
总之,让学生真正懂得语文的普遍存在价值,真正喜爱语文,喜爱他们的语文老师,从而喜爱语文课。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构建学生的职业精神,无论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还是职业心态培养,都是我们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今,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切实抓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努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语文课程体系,不断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紧建设技工院校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