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2: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房地产开发培训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21-02
收稿日期:2013-04-23
作者简介:李玉琳(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科技学院重点支持教研项目“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的‘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对房地产专业和工程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更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为顺应这一趋势,培养适合房地产市场需要的房地产类专业人才,开设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这一专业。虽然房地产业是一个热门行业,但是社会对房地产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踏入房地产行业的毕业生越来越无法跟上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脚步。探索其内在原因,是因为房地产专业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兴专业,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又是在飞速地发展,因此房地产专业的教育规划就必须要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使命,也理当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进行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一是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多地承继了一些大学的教育模式与办学经验,却忽视了对自身发展规模的有益探索,在课程设置与建设上更是受到了上述认识的错误指导,使得高职教育课程呈现出膨胀失控的状态,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教材也越变越厚,体现出重专业知识,不重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不重知识运用的特点[2]。例如,有些课本的选择一味强调理论为先,忽视实践知识。比如,房地产开发经营这门专业核心课,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而现在很多教材却只侧重研究房地产开发理论,忽视了它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本科院校不一样,更侧重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设置注重与实际工作岗位接轨,以便实现毕业即就业的培养目标。
二是教材内容抽象或滞后,无法跟上现实社会中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脚步。现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尤其体现在房地产政策、法规、房价等方面新的理论和内容层出不穷,如国八条、国六条、限购令等相继出台。而现在的房地产教材中,关于房产限购、限贷、房地产税、物业税、遗产税的内容均没有,不能不说是教材的一个缺陷。这也是所有教材的通病,因为出版教材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房地产行业发展飞速,除了报纸、广播和网络外,包括书本、杂志在内的媒体其内容更新比最新发展动态都要慢。同时,落后的教材还体现在内容抽象方面,比如国内外比较复杂精深的理论,如按揭、转按揭理论等。
三是实践环节虽然名目繁多,诸如课程设计、实践锻炼、课外实习、毕业论文等[3],但却流于形式。如何设计一个符合学生毕业后岗位需要的实践环节至关重要。课程设计,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抽象。简单的如房地产租赁合同编制、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抽象的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单的设计学生按照固定的格式按图索骥即可,而抽象的设计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能力,不符合课程设计的设置初衷[4-5]。
二、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打破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引导和鼓励学生成为讲授的主体,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当然这种学生讲授和教师讲授有本质区别。学生作为讲授的主体,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需要在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实现的,注重的是过程体验、团队协作和经验积累,而教师则扮演着教学设计者、学习组织者、研究指导者等多重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主动学习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工作潜力,并开发他们的工作岗位能力,尤其是模拟岗位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是课程设置改革,适当调整专业课。
1.妥善处理房地产课程与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的关系。目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是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工程管理学科就是房地产的上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与房地产专业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从学科领域覆盖的内容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建筑技术与管理技术方面有所交叉,但是前者强调的是技术管理层面,而后者强调的是金融与投资管理层面。由于房地产类经营与管理类课程与工程管理类课程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设置该类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其侧重点是不同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的专业课还是以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估价案例分析、房地产法规等四大课程为主体,其他课程为辅,如建筑施工技术、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楼盘学、房地产测绘学等。
2.结合专业技术资格培训设置房地产课程。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在吸收专业技术人员时越来越注重其专业技术资格,这种趋势对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起到了导向作用。房地产专业的执业资格,目前有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和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师等执业资格。我们在设置房地产类专业时可以考虑增设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类课程,但是在增设过程中要做到适度,切不可全部照搬。高职院校设置岗位资格考试相关课程时应重点围绕房地产估价师进行,这也是社会对房地产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而产生的,而且是房地产专业学生最对口的职业资格考试。
3.顺应市场需求设置房地产专业课程。房地产专业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专业,必须以改革的姿态对待这个专业,让市场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来制约其课程设置,使之符合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这将对房地产专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在设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时,可考虑与众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由学校为其开发项目提供专业培训和咨询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为他们定向培养人才或将学校作为他们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在教学中可邀请业界资深人士来校讲学和作专题报告,使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更多地接触房地产业的实际操作。新课程内容可适当包括精品楼盘赏析、商品房会展学、土地评估、房地产营销技巧、房地产广告学、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贷款学等。
4.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实训环
节。根据企业调研及大量优秀毕业生反馈的信息,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调整课程实训大纲,将实践锻炼分为三种模式:校内实训室实训、校外企业项目参观实训和校外房产开发企业顶岗实习。
(1)校内实训室实践由校内指导教师根据企业的实
际开发项目和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融合,将实际项目按照教学内容进行阶段划分,按照教学计划指导学生阶段性完成校内实训项目。这种实践是对刚刚学完的知识的一种检验,通过教师设置项目和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校外企业项目参观实训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由校内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去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开发的楼盘,并有校外企业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校内实训室实践不同的是,这种实践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企业的指导教师一起完成,时间大约一周至半个月,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主要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介绍开发企业及项目的有关情况,使学生对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的实践操作有初步的了解,做到和理论知识对号入座,并在现场向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提问,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供前提条件。
(3)房产开发企业顶岗实践,对学生来说相当于提前进入就业单位进行学习和工作。首先学校负责联系房地产开发企业,由学生到开发企业实习一年,实习的岗位不同,工作学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有房地产策划员、销售员、资料员、经纪人、估价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这种实习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和实习学生定期沟通,而现场的实习则主要依靠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完成。不同岗位的学生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一方面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能够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并进一步缩小此差距。
实践证明,这种实训环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显著效果。
三是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将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融入学习的过程中,用实物、用过程、用现场等来补充教科书的文字束缚,加强学生的感知环境;利用产品、图书和科技信息来弥补教材内容发展滞后的缺陷,加强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通过案例呈现、情境模仿、问题探讨、项目研究等教学活动,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职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它绝不是在教学内容这单一方面进行改革就可以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在教学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系统、质量监督与保证系统、学生评价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教学实行也需要科学的系统,正如大厦一样,不是一天完成的,还需要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智宏,彭,石金和.工商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主干课
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与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1).
[2]肖艳,母小曼.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与
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王洪海,范海荣,高秀青.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课程
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4]王燕萍,陈树耀. 职业教育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
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5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urses
JIN Wei[1], LIU Shuangshuang[2]
([1]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2] College of Wentong,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With the real estate valuatio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ttention of the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features on the proposed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urses building idea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real estate apprais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ourse construction
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成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重视,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房地产估价课程主要应用于房地产投资、开发、交易及抵押贷款、征用/拆迁补偿、课税等方面,所以在教授房地产估价过程中需要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何建设好这门系统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应用型课程,需要任课教师与教学专家通过认真思考、讨论与总结。
1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独特性
房地产估价既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又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之一,其自身的独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理论性
房地产估价作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房地产估价这门课程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成本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及地价评估法等。这些估价方法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理论作为先导,要求学生必须修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等课程,上述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与房地产估价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学好房地产估价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践性
房地产估价除了具有较深的理论性,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性。一方面,房地产估价的实用性很强,这门课程是住建部组织认证的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两个科目的考试――“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和“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学生如果能够在校期间将本课程学好,则会有利于未来房地产估价师的考试。另一方面,未来随着我国房地产税的全面铺开,将需要更多的估价专业人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估价的行为有很多,包括房地产交易、抵押、征收征用、拆迁补偿等。所以,房地产估价表现出来的实践性主要包括:①社会经济生活与其关联度高;②与社会上存在利益关联的部门众多;③本课程的综合性高、程序复杂。
综上所述,房地产估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2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建设思路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房地产领域工作时遇到的与估价相关的困难,提高学生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在校期间对房地产估价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估价实务的认识。因此,开设本课程的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过程中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对课程的建设思路必须异于其他基础学科,抛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结合课程教师的经历进行多样化的授课模式。
(1)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在应用性岗位上工作,所以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办学。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遵循企业工作和岗位要求,使学校能够了解企业对学生的真实需求,为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这也是房地产估价课程建设思路首先需要考虑的。
(2)由于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很多知识点是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考试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毕业后参加估价师考试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需要根据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内容及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3)教学大纲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依托于教学大纲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践,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达到“以教促学、以学促练”,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5)革新考核方式,实行校内和企业联合考核形式。在校考核方式,以改变卷面考试形式为主,加强平时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的考核,不以期末考核作为最终评判标准。企业考核,完全按照正常的工作需要,按照标准的作业流程进行测评。另外,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将对考核优秀的学生提供具有诱惑力的工作机会。
(6)重视“互联网+”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发达的社会中,课程老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工具,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拓展知识储备量,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3 房地产估价课程建设途径
3.1 强化师资队伍
提高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房地产估价作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合理的年龄结构,即中青年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配比合理,使教学工作保持一定活力的同时又不失经验;合理的职称结构,教授和副教授的人数不能过少,在保证团队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团队的创造力;较高的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是一个成熟教师团队必不可少的要素;最后,出色的教师队伍还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教师领衔,能力包括学术能力、教学能力、领导协调能力等。
教师团队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针对现有教学团队,对现任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优化师资结构。另外,引进高水平教师人才,充实、提高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最后,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高水平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提高专业层次和学术内涵。
3.2 整合教学资源
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交叉多,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与之存在交叉,例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分析、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等,基本涵盖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大部分专业课程。因此,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课程教师了解学生专业课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部分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表的时候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避免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交叉的知识点,将授课重点放在本课程独有的知识点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讲解本课程独有的知识点,例如房地产估价的方法――成本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地价评估法等知识点所占课堂时间应增加。而对于与其他课程交叉多、重复率高的课程则应该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主要以提问、回忆的方式,从估价的视角帮助学生重新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或掌握。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依托于书本知识点之外,还需要结合国家宏观/微观经济发展现状、国家制度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调控政策)、区域/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互联网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上述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房地产估价课程内容的微调,所以任课老师必须时刻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更新。由于教材编写内容的滞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该过分依赖教材,而是应该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变化,分析并正确把握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对部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然后进行分享。最终实现房地产估价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不脱离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书。
3.3 革新教学手段
现阶段的本科教育必须避免中小学时期“填鸭式”教学方法,房地产估价作为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房地产估价与大多数课程一样,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概念、理论和科学的计算方法,这些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过实践,缺乏实际工作经历,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所以,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采用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知,老师可以按照课程的进度要求学生进行真实的模拟训练,类似于沙盘模拟训练,使学生在贴近真实市场环境下,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估价、拍卖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整合网络资源,将最新的网络资讯传递给学生,缩短知识点更新的时间长度。
与此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院或者教师可以要求房地产行业或房地产估价师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一方面解决授课过程中需要站在工作角度解答的问题,向学生传达真实的工作经验,弥补部分高校教师房地产估价经验的不足,增加学生对房地产业、房地产估价师的感性认识,了解房地产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增加课程的教学形式,为课程教学手段的革新提供便利。
3.4 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房地产估价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这就要求学校或者教师能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到具体的项目实习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对实际房地产估价没有经验,对教学没有兴趣的现象。实现这种实践教学方式的途径是与企业共同合作办学,成立校企合作班。校企合作班既可以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又可以为企业解决劳动力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班,学生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估价的项目,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作为合作企业则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挑选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秀实习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可见,“校企合作班”的建设能够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下转第147页)(上接第105页)
3.5 教学实验基地建设
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分为两个部分,包括校内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和校外实验基地建设。根据房地产专业的特点,需要建设校内教学实验室,深入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另外,还要加强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与利用。尽量与本地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估价师学会联合共建,形成长期稳定的教学场地和学生实习平台。
虽然,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任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但是,相信未来房地产估价课程在广大师生和社会组织的努力和关心下,其教学形式、建设思路一定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李玉琳,张俊文,王南.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2).
1房地产经营本科专业简介
房地产经营专业的本科生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知识,要掌握与房地产经营管理有关的管理技能,并要掌握与房地产经营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要具备经济、管理、法律以及工程技术的全方面知识体系,毕业后可以胜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的房地产咨询、开发、估价等相关职务。主要的学习内容有投资学、房地产开发、营销学、房地产估价、建筑学、物业管理等。
2构建本科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高教界逐步在推广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房地产经营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本科学生仅靠在校园里学习专业知识是完全不够的,社会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进行实践教学,这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实力的途径。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其培养导向为社会需要,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进行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进行结合,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模式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校企双赢。房地产经营本科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的是房地产行业以及房地产企业对于人才的专业要求。在制定课程培养目标时主要从岗位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除了要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让学生提前体验实际工作,毕业后可以尽快的适应本专业的工作。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3.1以房地产经营专业的就业为导向,管理模式实行双轨制
由高校的分管院长和企业的高级主管组成教学指导中心,高校的教务处和企业的职能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进行一系列的协调工作。房地产经营专业的教研室和企业的职能部门根据本专业的建设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进行相关的教学管理。高等院校与相关的房地产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以校企合作做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在房地产经营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培训基地集教学、实训、顶岗实践、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为一体,成为房地产经营本科学生接受校外实践教育的基地。要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由高校的优秀专业者是与企业的优秀员工组成“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样专业教师会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可以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也可以实施“教师进企业,经营进课堂”的模式,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进行挂职锻炼,参与房地产经营项目的开发和服务工作,这样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可以有更高的专业知识来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聘请的经营管理人才来校对学生进行培训,使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
3.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位,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
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支柱的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将实训做为独立的教学内容,根据职业职能的要求来设计实训的内容和形式,针对于房地产经营专业设计课程实训、技能实训、综合业务能力实训以及顶岗实践等环节。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构建生产、学习和研究为一体的创新体系。房地产经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该专业的理论部门由院校的教师讲授,实践部分可以聘请房地产公司的企业培训师为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弥补教师实践性稍弱的现实,企业的实践案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由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和进行理论研究,学生可以进行项目参与。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项目开发和实践能力,企业也会从学生处吸取新的设计理念和开发思路,通过创建“工程咨询服务”、“管理培训”等一体化基地,发挥院校和企业的双方优势,同时也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要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学生在实习期间要遵守实习管理条例,高校与企业定期交换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鉴定。如果学生表现突出,校企可以联合进行奖励,如果在实习期间学生违纪就会给予一定的惩罚。学生对每一阶段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可以升华专业内容的学习。一些企业设立优秀实习学生奖学金,学生也更具有归属感。
4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
4.1房地产经营本科专业的人才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对高校房地产经营专业本科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因为在企业进行实践不断提高,具有比单纯校园学习更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一些企业与高校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4.2可以共享实践基地的资源,双方进行经验推广
学生在实践基地实习,除了学习到房地产经营专业的实践知识外,同时也可以学习本专业以外的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物流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营销学等的专业内容,拓宽了学习内容,学生的思维被无限打开。
4.3通过进行生产、学习和研究的三位一体合作,可以共享资源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也可以双方与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办学合作,通过主管部门向高校和企业开放,这样可以为地方经济服务,学生也会了解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边凌涛.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途径控析[J].重庆与世界,2013(1).
发展,是企业家的愿望,也是心病
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员工发展……一系列的发展,迫使企业家不得不投入相当多的时间来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调整,才能适应快速的变化,才能带领企业克服发展瓶颈,走上发展之路。当清华教授在课堂上疾呼“做企业就是走上一条不归路”的时候,企业家们纷纷感慨不已。
跨国巨头和国内知名品牌进入长沙,给当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也给进入企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不发展或发展速度慢成为企业的巨大风险。如中国地产大鳄纷纷进入长沙,使长沙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许多本土企业面临危机。这种压力,在医药、酒店、餐饮等行业同样表现突出。在清华总裁班学习的好几位湖南知名企业家发出呼吁:有长远目标的企业家,要建立学习型生活以应对时代剧变引发的压力,要对自己说:我不想淘汰自己!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彭建明主任一直负责清华在湖南的高端培训工作,他说:“发展,是企业家的愿望,也是心病。高端培训要有特色,就一定要和企业家发展结合。企业家必须具备在职业生涯中超越自我,并领导企业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我们的高端培训在促进企业家的发展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以及给学员带来的巨大价值回报,是企业家们选择来清华学习的重要原因。”
一流名校,顶级大师,让企业家获益匪浅
作为国内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的高端培训无论在品牌、规模方面,还是在师资配置、人脉资源方面都具有其他高校和培训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每年都有大批企业家走进清华高端培训课堂。“清华的‘老板班’是清华一道亮丽风景线,如今也是我们长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在与清华大学湖南站张迎军副主任谈话时,他不无自豪地说。
清华高端培训课堂汇集了中国管理领域和行业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专家和教授,他们给企业家带来的全新视角、理念和思维,无疑在开阔企业家视野,创新企业家思维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沙玫瑰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何少平总经理说:“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胆识过人,不但要有识,有时更需要有胆,敢于尝试、敢于超越,才能成就企业的辉煌,在清华大学课堂,我们不但学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掌握了大智慧,更多的是获得了思维资源、信息资源,使我们更有胆去面对机遇和挑战。”
清华大学严谨的治学作风、教学管理和一流的服务品质,也是企业家慕名而来的重要原因,在清华的课堂上,实行的是班级自我管理,不管是资产百亿的老板、位高权重的官员还是管理万人企业的总裁,都能做到按时到课、课中不接听电话、严格履行课堂约定,这样不但保证了学习效果,还让同学们建立了很好的团队意识,形成了很深厚的同学友谊,积累了很丰富的人脉资源。
特色,紧扣了企业家的学习需求
针对性强,专业细分,特色明显是清华大学高端培训的又一优势。清华大学依托自身研发优势、师资优势、与国际著名商学院的合作优势等,开发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高端培训项目,这些项目许多都是其他高等院校、商学院等开设不了的项目,无疑具有独特优势。
2006年7月,清华大学房地产总裁班在湘招生,该项目核心课程系统阐述商业房地产开发、投融资决策、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物业管理、品牌建设与管理运营的要领等,针对性很强,在湖南迅速掀起了一股房地产高层学习热,在长沙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中国知名房地产企业高层,有大部分都进入了该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18-02
1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1.1 深化校企合作,实践“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我系注重与企业实施双元制“楔入式”的订单培养,开发与建设服务于房地产服务型企业为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为辅的,具有较强房地产市场调研能力、房地产项目策划能力、房地产项目销售与销售管理能力以及房地产中介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构建“项目制教学与实践、面对面式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教学体系。最终形成“一”条主线:以基本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基本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实践应用技能。“两”个专业方向:满足企业行业需求的房地产营销与策划方向和房地产销售管理两个方向。“三”个培养原则:职业针对性原则、职业应用性原则、职业实践性原则。“四”个核心能力:房地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房地产销售及经纪能力、房地产策划能力、房地产估价能力。“五”个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学为途径、以质量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建立一支教学水平高、职业技能强、“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教师队伍;建设好集专业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深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成能覆盖西南地区、并且带动区域房地产服务型发展的房地产中介示范区,服务地方经济。由于我院房地产营销与策划专业建设的独特性,可在重庆市乃至全中国的同类院校的房地产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起示范及引领作用。
1.2 推进项目制教学,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来进行设计。这样的课程体系化强,课程完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但是最为高职学校,这样的课程体系就显得不太适应了。首先,高职学校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重点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理论知识只需要够用就可以。其次,高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应根据社会需求来决定。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基于以上两点,我系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
第一,我们明确调研的企业都是房地产相关企业,也是学生就业的对口企业。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销售企业、房地产经纪公司、(房地产)网络营销企业等。
第二,我们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主要对岗位及其工作职责等内容进行调研。重点针对各个工作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的详细的调研和了解。
第三,我们按照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梳理出培养能力及课程体系。我们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发现这些企业非常需要具有房地产测绘与制图能力、房地产估价能力、房地产营销策划能力、房地产经纪能力、房地产开发报建能力的相关毕业生。因此,根据这五方面的能力,我们拟定了专业课程的流程图。通过这样的专业课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课程的前向和后续关系。能客观而全面的设计需要开设的课程。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改革
2.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再设计
根据深入企业调研的结果,我们有针对性的对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构。将工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关技能进行重新搭建,突出课程对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例如,我系房地产营销策划专业,根据营销策划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项技能的流程关系,重新构建了一门房地产整合营销课程。该课程首先将房地产营销策划全工作过程中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知识点融入其中,使得学生能系统和全面的把握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技巧。能轻松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无缝对接。其次,该课程根据房地产营销策划工作的流程,将课程整体设计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基础能力板块,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调研能力和报告的撰写能力。第二板块为晋级板块,主要在前期调研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和训练学生市场定位和分析的能力。第三板块为提高板块,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房地产营销策划的能力。第四板块为专项训练板块,主要培养学生对房地产企业品牌和形象的专题策划能力。第五板块为拓展板块,作为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学习和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项目,采用仿真练习的方式,进行房地产销售实务的模拟训练。优秀学生会在这个环节得到推荐,进入订单企业如易居中国、钢运等房地产销售企业进行实际销售项目的带薪实训。
通过对课程的整合,不但能弥补高职教学过程中,理论系统化薄弱的弊端,还能强化技能,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有所用。
2.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
要进行项目制的教学改革,第一,需要明确什么是项目?怎样的项目才能为教学所用。在项目制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项目的具体操作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巧,因此,这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一定要包含完整的专业技能点,否则不能为教学所用。同时,项目要来源于企业,充分体现职业性。
第二,这个项目一定要有完整的工作结果。当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以后,必须要能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要有一个具体的工作结果。比如,《房地产市场营销》就需要完成一个营销策划方案。《建筑制图与识图》就要求学生能进行楼盘的综合分析,包括总图分析(容积率等指标分析)、户型分析、立面图分析(建筑外形)、简单的结构(性价比分析)、周边环境分析(配套分析)等,《房地产市场调研》就需要学生能独立策划调研并实施,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第三,项目制教学,要求老师撰写详细的项目制教学方案。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任务的同时,老师必须给出模板,让学生仿照的去操作。
第四,按照具体工作流程,设计和组织教学。以我系开设的《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为例,我们将课程设计为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第一步,由老师选择和拟定一个恰当的工作任务,并在授课前布置给学生。同时,学生接受任务,并根据任务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第二步,由教师对该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和说明。对完成该工作任务需要用到的各项技能进行讲解和演示。各小组学生接受任务后,跟随教师全程观摩学习,掌握相应的工作要求和技巧知识。第三步,教师引进新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案。其间,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引导。第四步,学生根据讨论后的方案,绘制草图。教师进行流动指导。第五步,学生将绘制完成的草图进行展示,并开展小组互评,教师对其作出点评,提出修改意见。第六步,学生根据教师的修改意见修改图纸,并完成作图。最后,各小组展示绘图成果,教师作出评价。通过以上教学步骤的实施,真正实现教学互动,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得学生能独立的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
3 项目制教学课程考试改革
教学方式改变以后,考试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考试的目的就是监测学生对该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基于此,专业技能课程的考试设计必须以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情况、学生综合能力情况为考核内容进行设计。这就分为理论考核目标、技能考核目标和综合素质考核目标三个大类。
以房地产市场调研实务为例,其理论考核目标为:房地产市场调研基本知识、问卷撰写基本知识、调研基本技巧知识、调研报告撰写知识等。技能考核目标为:调研基本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统计能力等。综合素质考核目标为: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礼仪运用、应变能力等。
项目制考试,主要以与课程相关的实际工作项目为工作情境,由教师根据本学期所授课程需要掌握的技能要点为技能考核点。将知识技能考核完全融入项目制工作情境中,让学生主动并全面负责情境项目工作,通过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来检验和考核学生对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以学生具体操作,老师负责指导同时进行考核打分为考核方式。老师根据学生在仿真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 抓住契机,推进改革
我院正处于骨干院校建设的大好时机,必须抓住这样的机会,从我系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开始,到课程的整合设计与开发,再到每门课程的具体设计都进行具体的思考和改进。跟上市场发展需求,满足企业用人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由此,才能不断的培养出社会、企业、学校和家长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松.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双元制培养模式发展评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89-93.
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林峰和瑞尔特控股集团董事长朱曙东等宏观经济和旅游地产方面的实战专家前来授课,为参与活动的近百位同学答疑解惑,深入分析旅游地产的发展和运营,期望为同学企业找出一条合适的发展之路。
在活动一开始的论坛上,首先由当地泰安市人民政府特邀咨询、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李际山致欢迎辞,他对同学们来到泰安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期望,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泰安的发展,对泰安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最大的支持。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班班主任李阳也做了发言。李阳老师介绍了此次课程的具体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关注旅游地产市场,做好企业转型发展工作。
接下来的 6 月 20 日上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老师给广大学员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解析”的讲座,从几个方面回答了同学心中关于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疑问,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当日下午,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林峰给同学们详细分析了旅游地产与新城镇化的关系,并通过剖析自己做过的一些设计和规划项目,使得同学们开拓了眼界,学习到了旅游地产运作的基本模式。21日上午,瑞尔特控股集团董事长朱曙东以自己企业操盘武当山旅游地产项目的发展状况及深入解读,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案例分析课,让同学们对旅游地产的实际操作有了清醒的认识。21日下午,北大黄埔同学会还组织全体同学前往参观了“帝苑・香格里拉”等 3 个旅游地产和别墅项目,对项目的市场和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了考察,让每位同学都对旅游地产有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一致认为,六月“旅游地产开发与运营”课程时间紧凑,信息量大,效果很好。大家纷纷表示,以后一定安排时间,认真参与北大黄埔以后的各期课程,充实自己的大脑,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
北大黄埔同学会副会长、江苏泰狄信置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经理陈飞表示,参加此次课程受益匪浅。“第一天王德培老师和林峰老师,以及第二天朱曙东老师的课和下午的考察活动我都参加了,感觉非常有收获。尤其上午听了朱老师在旅游地产实际运作层面的经验和体会,结合下午看的三个地产项目,我觉得北大黄埔一直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给同学们带来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内容深入浅出,非常实用。”
北大黄埔同学会副会长、上海凯莱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宏峰认为,此次活动师资力量安排的非常好,他表示:“20 日上午邀请的王德培老师,是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功底扎实、思想天马行空,他的课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常有收获。而 20 日下午的林峰老师,是做设计出身,非常严谨,其专业知识雄厚、思维逻辑严密,看得出来授课时做了很多准备,听完他的课对旅游地产有了非常深刻认识。最后讲课的朱曙东老师,本来就是业内知名的营销专家,他从自身实际例子出发,剑走偏峰,从旅游地产营销角度给我们很多启发。这几个老师请的都很到位,讲的很好。”
工程管理是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广的专业覆盖范围,但在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综合性和应用型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已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财经类院校由于受到资源限制,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是薄弱环节,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实训课依附于理论课程,工程技术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基础薄弱,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中的案例很多来自书本或者有关的参考书,大多已过时或与实际脱节。
1.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分析
我校是一所以经、管、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工程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下设专业,结合我校的财经特色和我院的工科背景,学科基础课设置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设置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突出工程管理的特色而不是工程特色,财经类院校具备培养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经营意识的学生。纵观国外工程领域的情况,工程管理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服务,而对工程管理人员并不要求太强的专业资历,但要其有过硬的管理知识和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水平。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凭借较强的经管类学科和师资优势,初期设置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方向,随着就业环境的需求变化,教学计划修改后改为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也在筹备中。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课程设置层层递进,由简入难,围绕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任选课,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人文素质、艺美体卫、专门史、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信息技术等模块。结合工程实际教学,扎实打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知识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工程造价方向,则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财经类资源,开设一系列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我院拥有的信息技术等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关软件的教学。总的来说,我校在理论教学方面颇有特色,但实践教学环节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 就业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据建筑英才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的招聘职位数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27%,企业招聘需求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五大热门招聘职位分别是项目经理、室内设计师、测量员、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其中,项目经理需要熟知项目管理之道,熟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熟练运用项目内外各种资源,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招聘需求岗位增长较快的以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基建专业为主。从区域看,二三线城市的招聘职位数还是要低于一线城市,但在招聘需求的涨幅上明显胜过一线城市,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建筑业人才需求增长明显加快。随着各地基础建设的推进,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致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能够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然而,企业普遍反映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好用,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因此,专业培养要面向实际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路有所更新与发展,更应面向工程实际,使学生在实践能力上,更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随着我国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工程技术人员不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取得必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如全国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建筑行业人才的特点是门槛高、起步低、成长慢、流动大、人才培养的周期长,用人单位需要招聘一部分储备人力资源来维持公司的长期发展,但储备饱和后就会停止相应岗位的招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要求工作经验外,还需要应聘者有相关的资质证书,提高了进入门槛。
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认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校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
3.1 完善实践教学的制度化
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使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要做到有据可依。首先,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其次,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校外导师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可参与校外导师的实际工作;最后,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和反馈制度。一方面,对于每一门实践课程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考核方法应量化、可行。另一方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对创新性实践的指导进行奖励。
3.2 实践教学内容要面向工程实际
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如《房地产政策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补充一些宏观政策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些适当的调整。或者组织学生到项目部实地调研,当实际情况与法规政策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解决。又如《工程招投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招标大会,让学生了解在招投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而不是单一的招投标方法、过程等理论介绍。
3.3 开设模拟实践课程
例如可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增设《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突出直接参与及体验式的教学特色,以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为载体,构建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仿真环境,将施工项目“搬到”学校课堂中,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业务流程和现场情况,自行决策,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体验真实的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另外,可以增设《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亲身体验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及其职责,掌握实战中的一些策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面向就业市场开展工程实践教学
目前,与工程类有关的执业资格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可以围绕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尽早的了解相关的备考信息,使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通过考试很快拥有执业资格证,从而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也可以考取相关的资格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3.5 构建校内外实训平台
一方面,建立校内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设计实验项目。如在《工程造价》实验课中,以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编制实际工程预算,培养和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大实验教学软件的投入,购买成熟的教学软件,如《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验软件,并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训平台。目前,我院正在与蚌埠市荣盛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望实现“3+1”的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后,就可以去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一年后达到考核要求即可留在用人单位。
3.6 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也是对工作岗位所需知识结构的模拟训练与检验。而现在大多的毕业设计都流于形式,改革势在必行。毕业设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去完成。一是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选取其中一个模块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由校内指导老师全权负责;二是由校外指导老师定题目,在实训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由校内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也要做出调整,在大学四年期间都可以进行,毕业前完成即可。
总而言之,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以经济和管理知识和综合素质见长。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方向和工程造价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在加强工程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建筑英才网.http:///
一、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还比较少,开设的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多数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模糊,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1、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定位不准确。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研究型、应用型、研究—应用型三种类型。高职院校侧重的是学生的技能培训,因此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目前好些高校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以致培养出的学生与实际岗位脱节。
2、课程体系设置没有针对性。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不同于其他院校,实践课程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没有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没有真正落实相应的实践课程。在知识结构上,也没有实际和企业需求相对应,还有的院校基本上不开展与专业有关的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师生到房地产业各个基层单位实习调研。
3、教学方式和思路没有体现高职院校特点。
在教学方式上,好多院校还是采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考核方式也以试卷为主;开设的课程上相互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专业实训课也是形式上有,在实际操作中仅仅集中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案例讲解的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和思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不相符的。
二、完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建议
1、建立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应坚持走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按照知识、岗位与技能三者的关系来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设置与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
2、构建新型教学设计模式和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以工作岗位为支撑、培养高级管理技能专门化人才,同时深入研究和培养面向职业岗位群的管理与技术应用人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从而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因此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设计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较大的课程,增加技能性、应用型的课程和内容。如实训项目、实习项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这种结构体系不仅可完全体现能力为本的教学思路,而且也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在高职教育发展中优势与特色的体现。
3、实现项目化教学的教改思路。
教学内容上,以专业课基础,专业课技能进行分解,最后以专业课综合加以提升;始终把握以理论讲授为先导、实践实训为依托、技能提升为目的的这一整体连贯的教学形式,完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相关课程与教学环节,以体现三位一体的理论实训技能为结构主线,安排与构建其他教学环节,校内与校外的教学要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构体系,每学期均需安排有理论实训技能的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完全体现出理论实践、实践技能这一原则与特色,以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构建其他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
4、完善和践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占了教学过程的大部分内容。具体来说,是将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内容贯穿和落实,形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实训室。
(1)落实课堂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在校内实训室内进行,同时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掌握胜任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如:市场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与使用能力、建筑方面的识图与制图能力、以及所必需的基本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以及相关仪器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基础性技能。
(2)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相关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这种教学主要通过开展各种模拟情景来训练。比如售楼过程,学生可以分别作为销售人员和客户,来模拟购房与推销的过程,教师在最后做出相关指导;又如,商务礼仪课程介绍了商务公关与谈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商业交易的谈判过程,通过“卖方”和“买方”的谈判,来模拟讨价还价的技巧和商业沟通的能力。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亲临企业一线,切实感受企业氛围。
(3)提高综合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是顶岗实习,这个时期相当于本专业系统、完整的实习。学生作为企业员工进行就业顶岗实习,这种综合技能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强化其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其房地产开发经营实际运作能力,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我国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现代项目管理专业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体系,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已经成为21世纪一个“黄金职业” 、“金领”人才。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运作采用项目管理的国际模式。项目管理作为一个崭新的职业正逐渐成为市场急需的大热门,项目管理专业人员也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及其它机构青睐的对象。实行项目管理专业化,需要有专业教育、培训和研究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教育虽有了很大发展,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进步较晚,只有少数大学进行试点建设,中央财经大学在2004年的本科生招生计划中,才开始设立了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这是我国高等学校第一次在本科阶段设立“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力图培养出一批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擅长运用相关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新型专门人才。
截止2012年共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7所院校开设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但这7所院校将项目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二级学院,其中辽宁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开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开设在管理科学和工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开设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这也体现了这些院校对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方向。通过对以上院校项目管理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除辽宁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基本具备“国际项目管理”特征外,其余几所院校的模式可概括为“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的项目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相距较远。鉴于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且不同院校培养方向不同,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项目管理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1.构建目标
适应学校办学特色和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形式变化的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较宽、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项目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不同模块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社会对项目管理本科人才需求。
2.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校办学水平的制约,又受到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观念、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鉴于此,项目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做好课程体系综合功能、课程和课程间以及课程内部各章节等三个层次的协调。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才能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少而精原则。鉴于项目管理专业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广泛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在项目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严格控制课程数量,提高课程质量,结合项目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开设综合性或多学科的课程,传递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的信息。
整合项目管理九大管理内容的原则。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按本科层次教学规律设置相应的课程。
三、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项目管理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应以“双平台+双模块+实践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项目投融资”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三个方向的专业模块知识。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图1项目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1.“双平台”课程
双平台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是指同项目管理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先修课程。根据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管理学科基础课应包括微积分、概率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是强调项目管理专业的统一性和特色性,保证学生具备项目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素质。项目管理专业基础课应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项目投融资、项目策划、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专业英语等。
2.“双模块”课程
“双模块”课程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各学院应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模块课程,结合专业指导思想和学生培养目标,形成2-3个专业模块。以山东财经大学项目管理本科专业为例,设置项目投融资方向和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两个方向。其中项目投融资方向设置的课程包括金融学、项目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造价、工程项目估价等课程。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包括房屋建筑学、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与金融、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等课程。每个模块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任一模块,模块一旦选定,模块内设置的课程必须全部修完。
3.项目管理实践课程
实践课是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包括实验课与实践教学环节,多以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操作完成。实践性课程的设计是专业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设计为课程内实践和集中实践模式,课程内实践并根据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条件进行安排。项目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由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三类实践教学环节组成。
四、项目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保障
课程体系是项目管理专业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在系统中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部分互动、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目标的。课程体系的良性运作需要其他一系列部分的支持与合作,这就是课程体系赖以存在并向前发展的保障机制。
1.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材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规范教材选用程序。高质量的教材选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保障教学质量,对于教材使用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鼓励使用国家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最好是近三年的国家统编教材。严格规范教材选用程序,首先由认可教师提出选用教材的建议,经项目管理教研室主任初审后,由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复审,最后报教务处批准列入教材订购计划,通过严格的审批历程,确保教材质量。
稳步推进项目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研究与开发。为保证项目管理本科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项目管理专业教师可以结合项目管理发展动向,依据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情况,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编写项目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材。自编教材要经常掌握使用信息,不断改进和提高,加强同各高校间的交流和联系,扩大影响。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要坚持把选用国内有影响的优秀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教材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师资结构
教师是决定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关键和基本保障。增设多种类、多层次的选修课,实行课程综合化,必然对本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重视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和能力。实践性和应用性是项目管理教学的主要特点,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运用为主,对于教师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之外,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能结合具体项目的进行动态的分析和判断,以增强学生对项目管理更为具体、深刻的理解。为此除了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和实习考察,随时掌握国内外项目管理最新研究动态,同时也鼓励教师结合所承担的课程到相应的公司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实习,通过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进行师资的合理配置。大部分高校的项目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时间都不长,为此该专业师资的合理配置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选拔学科带头人及主干课程带头人,同时有计划的加强青年讲师培养,利用3到5年的时间形成由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师构成的合理教师梯队;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从事项目管理实践的校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改善单一的师资结构,提高项目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就项目管理专业本身而言,其启迪性和实践性非常强,仅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也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为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增加实习时数,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此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小但适用的项目,在校内实验室由教师指导,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团体方式完成,既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可以由学校定期地组织学生到社会实习,如建委、房地产管理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工作,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4.充实项目管理专业图书资料
专业知识的课外补充是必不可少的,随着项目管理专业的开设,还必须配套图书资料的建设。图书资料主要是分国内和国外两大块。国内部分可以包括一些由著名教授或学者出版的项目管理专业书籍,由一些典型的项目管理案例组成的案例汇编书籍,以及一些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及法规的书籍,如财务、经济、投资、招标投标、管理、造价、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等。国外部分可以包括原版的英文书籍或翻译过来的经典英文著作和英文教材,所选择的书目主要都围绕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图书资料还应包括一些项目管理行业和相关行业的期刊杂志,以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和知识动态,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与社会体系进行良好的接触。
项目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项目管理实践,随着我国项目管理应用领域的越来越广泛,对本科专业人才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应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完善课程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项目管理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能掌握实际的管理技能。
*课题项目:《项目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山东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刘保华.提高大学项目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225-226.
[2]阎俊爱,荆树伟,闫绪娴.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半结构化范式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137-139.
[3]邱瑛,邹亮.旅游管理专业爸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9):72-75.
[4]白思俊.国内外现代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发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1):81-84.
[5]王兆,杨锐.高职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66-69.
[6]高素春,周晓菊.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项目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05-107.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43-02
一、人才培养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是国内首家以“不动产”命名的以不动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特色学院,目前有环境工程、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四个应用型专业,涵盖不动产范畴的资源管理、环境工程与管理、规划设计与管理和开发管理,涉及区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与管理、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农村与城市社区管理等多方面应用领域。学院立足“珠三角”,放眼广东及全国,服务于不动产业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背景下,面向人口、资源、环境、住房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问题,结合中国、广东、珠三角以及珠海的实际,培养既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同时又具有生态意识、人文关怀、应用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的作用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实践教学是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重要途径。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1.遵循学习结合、学思结合、学行结合的基本原则,把学习过程变成思考、应用、实践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知识、能力、技能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3.树立“协同实践”理念,社会和专业协同,校内和校外协同。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一)实践教学的基本状态
学院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建院起,就根据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充分利用业界资源提高对实践性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办学实践中,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均按照各专业实践教学大纲要求来安排。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充分考虑不动产行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大实践课程设置比重;在课程安排上,尽量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师资授课;在实践教学方式上,鼓励实际操作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理论知识;在培养模式上,尽可能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条件,组织安排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采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两种模式加强同学们对社会和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在毕业实习和就业安排上,按照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三兼顾的原则,尽量做到毕业实习和就业直接挂钩,让学生早接触社会和企业,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可以实现校企之间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无缝对接。
(二)不动产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社会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不动产学院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安排进行了反复研讨与修订,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两大系统五大模块组成。
两大系统分别是社会实践系统和专业实践系统。如图所示。
五大模块分别如下。
第一模块是社会实践。
1.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将毛概课和思修课设计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模式,加强配套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发展课堂的社会服务学习课程,设有毛概实践3学分,思修实践2学分,素质拓展3学分。毛概实践3学分包括社会调查、主体活动和专题研讨。思修实践2学分包括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其他自选项目。素质拓展3学分包括身心发展、专业拓展、创意创业、国际项目。将学生的社会调查、支教普法、志愿者活动、义工、各类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科学研究、学生的自由创作、创业实践等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纳入毛概和思修课程的实践教学范畴,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2.学院层面社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学生个性能力实践课。“专题讲座”是学院为了丰富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根据专业不同设置1~3学分。此学分于第八学期进行认定,要求第一至七学期内累计听满规定数量的专业相关讲座及提交相应的心得体会后,方可获得该学分。专题讲座1~3学分。
学院加强和优化就业指导课教学,明确就业指导课以促进毕业就业为风向标。我院向同学们发放《不动产学院就业指导学分认定卡》,要求学生在四年内必须要选择参加不少于6次的讲座,并填写《不动产学院就业指导培训登记表》,方能认定就业指导1学分。
学生个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实践、专业技能大赛、技能证书等学生自主实践课程。这部分内容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以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为动力,鼓励同学参加各种科研和创意活动,如我院的“房地产仿真ERP实训项目”获全省挑战杯大赛一等奖等,激发学生参与个性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学院对获奖和考取证书的学生可以认购一定的自主课堂社会实践学分(学分认定在素质拓展学分中,1学分)。
第二模块是课程实践。指单项课程实习实践,目的是通过课程实习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根据专业不同和教学需要,分别设置若干课程进行实训。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文案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不足,我院设定了发展综合实践课。发展综合实践课分为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社交礼仪与沟通技巧、文献阅读三个环节。前两环节以学段课集中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后一环节的学分于第八学期进行认定,要求第一至七学期累计完成指定阅读书目和相应的读书笔记后,方可获得该学分。
第三模块是专业认识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要求学生在全面学习主要专业课程之前,对专业和行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对专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程学习做好准备。各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各不相同,房管专业是房地产市场调查;土管专业是土地分类调查;环境专业是地理、生态调查;城规专业是建筑认识、美术实践。
第四模块是专业综合实践。由于此实践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将它们设在第三小学期或第七学期集中训练,以便学生在前几个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将该学期学到的各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运用。房管专业是房地产开发仿真综合实训,土管专业是土地整治项目综合实训,环境专业是环境监测、评价综合实训,城规专业是城市规划综合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