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智慧水利建设总体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6 16:11: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智慧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智慧水利建设总体规划

篇1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眼睛向内主动找差距、找不足,深感近年来__水利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但是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体制机制改革没能有效跟上发展的步伐,水利体制机制与促进水利科学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差距,成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亟须破解的难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水库、水闸和各级河道因管理部门不同或多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缺位。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还存在部门职能交叉与重复管理现象,管理协调难度大,存有收费和资金使用不规范等行为。水域岸线管理职能不明确,规划管理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水行政审批的效率和工程管理的效果。

二是水利建设管理问题。部分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力量不足,难以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需要。项目法人履行职能重点侧重水利建设管理,对前期工作管理重视不够,与工程管理单位结合还有差距。

三是水利规划设计管理问题。由于水利规划尚未纳入全市统一管理,导致我市水利相关规划很少得到上级批准或社会认可。水利系统缺乏高水平规划设计人才,水利规划特别是水利宏观规划整体水平不高。

四是引滦水质保护管理问题。引滦水质管理分工不明确,责任未能完全落实,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处罚权和有效的管理办法。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上游和引滦沿线水质保护存在管理缺位,使引滦水质安全受到威胁。

五是城乡节水管理问题。由于协调机制不完善、管理手段单一、法规不健全等原因,我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区县节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难以实施,收费率低。节水工程建设资金渠道不明确,工业节水无固定投资渠道,缺乏总体规划和长效机制。农业节水投入完全靠财政,发展后劲乏力。

六是控制地面沉降管理问题。目前,我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控制地面沉降的工作相对较弱,在组织和推动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工作上明显不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地面沉降趋势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大控沉管理力度。

七是南水北调建设管理问题。由于体制原因,市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受到来自不同渠道和不同机构的多重领导,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南水北调中线__干线工程和市内配套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与__市水利质量监督站的职能、机构、人员需要整合,以便充分发挥作用。

二、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行政管理体制

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跟上发展阶段新变化,提升服务发展新水平,我们必须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新要求,针对影响水利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一些难度大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提高行政效能、积蓄后发优势,为推进__科学和谐率先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和良好服务。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汇聚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思路和措施,着力在八个方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要着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由单纯工程管理向集排水、用水和水环境管理于一体的河务管理转变,由建设项目被动审批向为业主主动服务转变。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实行水利工程分级管理,理顺程序,分清职责,确定权限,规范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结合生态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大力气做好全市水环境管理维护,近期重点维护整治好海河等市区河道环境,做好海河排污口门筛查和封堵工作,确保海河水环境质量。

二要着力提高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组建高水平的水利专业规划编制机构,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水务管理的要求,统筹规划,整合完善,形成科学、完整的水利规划体系。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尽快将水利规划纳入全市规划范畴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出台水利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加强规划统一管理,发挥水利技术委员会等咨询机构技术咨询和质量评估作用,切实提高水利规划成果质量。加强工程立项管理,加紧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库,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禁止入库,不在项目库的工程项目不得立项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权威性。

三要着力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设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机构,真正做到控制有力、监督有效、管理到位。强化项目法人建设,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充分调动水利建设管理各方积极性,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水利建筑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管理协会作用,完善行业自律制度,规范

企业行为,鼓励公平竞争。严格规范施工图审查,加强区县水利自筹项目建设程序管理,狠抓工程验收管理。建立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实现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零事故”。 四要着力提高引滦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组建专业的引滦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引滦工程统一进行建设管理,全面负责引滦大修改造工程,协调好工程建设与安全输水运行之间的关系。引滦工程各管理处不再履行建设管理职责,以便集中精力搞好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深化引滦工程精细化管理,加大水质保护力度,全面推进引滦现代化进程,努力争创国家一级水管单位一条线。

五要着力提高引滦水源保护水平。适时推动成立由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省市领导组成的引滦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积极呼吁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协调编制引滦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上游地区及引滦输水沿线水资源保护规划,按照规划开展上游地区污染源治理、削减污染负荷等水资源保护工作。推动恢复__市引滦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报批实施《关于加强引滦水源保护工作意见》,联合蓟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制定《于桥水库周边地区水污染治理方案》,加强入库河道、库区周边村庄污水排放、垃圾堆放、污染源治理,加强生物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引滦水质监测,建立于桥水库蓝藻暴发预警机制,严防蓝藻暴发等突发水污染事件,重点整治暗渠占压、水库采沙和旅游、黎河尾矿渣排放、隧洞外部采矿等违法行为。引滦工程各管理处加强引滦保水护水和巡视巡查,并将水环境保护纳入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水量损失,保障水质安全。

篇2

一是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思路清晰。局党委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省、市委的决议、决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这一战略目标,适时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和重点。根据杭州市林业、水利“十一五”规划,至,实施了林水十大重点工程建设;提出了“一创二防三建”和水利“二建三防四推进”的工作目标;又确定了“五建五防八推进”的工作重点,明确了我市林业水利事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局党委坚持民主科学决策,积极推进林水事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编制完成了《杭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杭州市西部水系防洪规划》、《杭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继出台和完善了景观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低产林改造、重点林区消防队伍建设、松材线虫防治、绕城公路圈外河道整治、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小流域治理、防潮队伍建设等意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按照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办事。凡属重大决策出台、重要项目安排、干部人事任免等事项,均经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民生林水。几年来,局党委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落实民主民生战略,把确保公共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推进林水事业发展。首先抓好防汛防台工作。围绕“四不一正常”目标,做到分析研究早、责任落实早、安全检查早、物资储备早、专项预案完善早,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全市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带540公里,重点乡镇建有森林消防队伍25支,森林火灾受害率远低于省控指标。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为93.22%,其中松材线虫病得到了有效防治。再次是抓好钱塘江防潮安全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明查暗访,加强检查督促,实现观潮人员零死亡。此外抓好林水资源安全。三年来,全市共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和猎捕野生动物案件2182起,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33起。共审核林地征占用项目747起,各类涉水许可审批560件,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着力抓好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解决。闲林水库、三堡排涝和珊瑚沙引水三大水利工程均已开工建设,为根治杭州市区水患、确保饮用水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三年来解决与改善全市106万农民饮用水问题。加强了市区河道保洁管理,河道面貌和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积极调处山林纠纷,解决了部分历史积案,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是注重廉洁自律,工作勤奋务实。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纪委反腐倡廉的有关精神,以打造“廉洁林水”,构建惩防体系为主线,加强教育,建立制度,在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上做了不少工作,会同市审计局、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对三堡排涝工程和闲林水库工程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规范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勤政。近年来,林水工作任务多、难度大、责任重,班子成员重视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局系统连续三年保持机关效能建设“零”投诉。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全局上下攻坚克难,奋发努力,三年来,全市共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66座,山塘除险加固468座,完成河道整治823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36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7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3.2亿元;参与了西溪湿地公园、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建设。全市完成造林更新面积23.29万亩,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467.5万亩;建设杭新景(杭千)、杭徽高速、05省道景观林3.7万亩;林业产业综合总产值每年增长10%以上,达到216亿元。近年来,市林水局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先进集体、全国“绿盾二号行动”先进集体,还获得了省水利系统多项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巡视组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还不够大,水利类人力资源状况还不够理想,干部任前培训坚持不够经常,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待加强。二是财务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局属一些单位执行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不够规范等。超级秘书网

篇3

2王圪堵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

2.1规划原则

2.1.1统筹兼顾,整体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做到对景区进行总体分析,考虑景区的近期、中期、长期的目标,把握各种有关因素,统筹兼顾。从景观规划的角度对景区进行总体规划,综合分析景区的各种景观资源,划定景观的布局[1]。

2.1.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王圪堵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不仅提升陕北水资源容量,同时也作为旅游观光场所。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满足人们的观赏和参与需要,因地制宜地安排不同的景观,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巧妙地安排相应的建筑、广场、小品等,使景观呈现多样化;种植乡土植物,并进行自然式的配置,营造良好、生态的植物群落。[1]

2.2以大坝为核心的王圪堵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

陕北榆林地处戈壁沙漠之上,干旱少雨,王圪堵水利风景区规划力求结合陕北毛乌素沙漠地域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大坝为中心采用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搭建水陆交融的绿色构架。同时依托水库附近的无定河湿地、古长城遗址、臭柏自然保护区以及丰富的沙生植物等旅游资源,统筹考虑,形成以王圪堵水利风景区为主体的综合性陕北地区城市后花园。设计中通过把大坝上游水面与大坝下游花田、花海与湿地有机结合,提高了水库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同时还可以把水利工程与水利旅游资源高度契合下的壮丽大坝展现给四面八方的游客,树立陕北水利风景区的新品牌,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可识别性的水利风景区。规划范围为坝址区征地范围内的右坝肩平台、坝体下游坝后区域及左坝肩平台,共计面积约614亩。

2.2.1坝后景观设计

坝后区域是以大坝反滤体开阔区域的湿地设计、坝后电站、泄洪洞明渠和溢洪道建筑物之间空留的绿地设计。坝后景观可定位为花田花海区、科普教育区、坝后湿地区。花田花海区位于溢洪道与坝体之间,以植物种植设计为主。通过设计不同时令,不同种类的观赏类灌木及地被,形成一片流动的景观色带。为更好的增进游客的体验观赏,花海之中布设休闲景观步道,沿途设计景观观赏平台,供给游客观赏休憩活动。科普教育区位于坝后电站与坝后反滤排水渠之间,利用不同的景观设施小品,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水文化学习与探索体验。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并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畜牧为天下饶”,为还原这种古牧人文特色,故位于电厂路西侧的绿地,布置设计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特色蒙古包,搭配塞上独有的畜牧植被景观,并在其间点缀数组牧畜景观小品,使整个科普教育区域更加生动。坝后湿地区是坝后景观设计的亮点,由于坝体施工完成后,坝后返滤水位较高,自然的形成上百平米清澈的水域,因此景观设计合理利用水域资源,在保证不影响坝体稳定性的情况下,扩大坝后返滤体水域面积,并设置水深0.5m~1m之间的坝后湿地体验区,并在水面之上布置生态防腐木步道及景观亭等,另外根据原有地势地貌,湿地中间设置生态小岛,岛上设置环形交通步道,区域划分为生态观鸟区及沙滩休憩区,另外水域搭配不同时令的浅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等,生态中心岛及其他微地形上搭配栽植不同的乔木、灌木、地被等,目的为游人提供一个学习自然生态湿地系统的场所,更是重新改善了坝后整体生态环境,提高坝后风景资源标准。

2.2.2右坝肩景观设计

右坝肩区域主要以库区管理站为主的办公区绿化及坝址区入口空间。右坝肩景观设计旨在彰显坝址区主入口景观特色及宣传水利文化教育为主,因此设计首先结合原有办公楼,在其西侧新建一座水文化展览馆,同时利用展览馆与西侧道路之间的空间,创建一个符合迎宾主题的入口广场,在广场南北两侧分别列植高大乔木,种植落叶国槐与常绿雪松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广场正中间设置一处景观喷泉形成流动的水景,同时广场铺装融合水文化元素的特色砖雕铺设,使整个广场更加赋予人文特色,同时对坝头两侧绿地进行景观绿化及增设游人休憩设置,方便游客对库区景观游览观光。为更好的加强对库区综合管理,右坝肩坝头新设立一座石牌坊,增设标识字体,使景观空间上也显得具有文化气息。

2.2.3左坝肩景观设计

左坝肩的地势较为平坦,区域主要是以高程1054m及1079m平台上观光游览的景观设计。在左坝肩1054平台设置百人码头,为游客提供一个对库区水域风光观赏、游览的入口平台节点,同时增设对水域无污染的水上游乐设施,在保证库区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能够为后期旅游开发提供一大景观亮点。1079m平台是整个坝址区地势最高的地方,设计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梳理平整,于坝头1054m平台布置8m宽踏步拾级而上,两侧附以石材栏杆,直至1079m平台中心广场,仿佛对坝体的整体延伸;中心广场面积约合3500m2,以中轴对称的布置方式设计,位于广场中心新建一座高达26m的观光塔,使其不仅能够成为游客俯览整个库区的绝佳位置,同时也要成为整个坝址区地标性建筑物,另外广场两侧列植高大乔木,配置坐凳使游客更好的休憩活动,考虑长远开发利用,前期布设交通路网及观光停车场,其他附属绿地也栽植乡土经济树种,在形成观光交流活动空间的同时,也打造一处具有乡土民俗文化的景观空间。

3思考与建议

3.1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应与水利工程规划同步进行

当前的规划设计工作往往采用后置式开发模式,大多数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尚没有纳入水利工程整体规划建设之中,这两个阶段建设的脱节,不利于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两者不能统一起来,前期工程建设不能为后期的旅游设施所利用,势必增加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困难,造成投入资金的增加,提高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成本。再如,水利工程主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生态保护性等因素,而对景区所要求的景观可观赏性、环境协调性、设施舒适性、人性化要求等因素考虑较少,限制了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发展空间。故风景区景观规划应与水利工程规划同步进行。

3.2充分认识并重视突出大坝可识别性的必要性

大坝以其大体量、大跨度的视觉震撼及其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极易成为自然环境中的地标。作为一个景观符号,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大坝又可以成为识别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重要景观资源和窗口,故突出大坝的可识别性乃是十分必要的。当今以大坝为中心发展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现代枢纽工程实践民生水利新理念的切入点。外的胡佛大坝、葛兰峡谷大坝及韦尔扎斯大坝风景区等,旨在使大坝成为水利风景区而不同于风景名胜区的标志。

3.3设计必须契合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需要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如何修复和保护,是当前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中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水利必须从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注重功能导向的同时,更应重视工程区域的环境建设,重视乡土人文、艺术品味及自然环境与诸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必须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王圪堵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契合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理念,首先突出以人为本、重在保护的原则,以大坝为核心,对大坝周围环境及其流域的生态系统进行妥善的保护。景区规划设计中尽可能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增加山体护坡表皮绿化,既绿化美化环境,又减少了滑坡几率;尽可能利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的材料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土材料的潜力,保留地域乡土景观元素。同时多方面坚持统筹兼顾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完善各类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为现代水利多种经营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3.4竭力让大坝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示平台

大坝是人类改造与适应自然的结果,是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集中展示了人类治水的智慧、思想、技术水平和工程能力。王圪堵景区规划旨在积极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以水资源保护和水文化传播为根本,力求挖掘周边区域浓厚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大坝、枢纽为核心,规划设计了左坝肩观光区、坝后湿地体验区、右坝肩水文化科普区,力图打造一个集水利生态、休闲养生、游览观光、水上游乐、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让大坝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展示平台。

4结论

王圪堵水利风景区的景观设计,坚持将大坝作为核心标识,把水文化建设融入水利建设发展之中,注重从景观资源的角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设计中将陕北文化元素、沙漠景观元素一并融入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既提升了水利风景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又展现出了现代治水兴水的文化魅力,被誉为库坝区景观设计理念的新进步。

篇4

统筹体制改革

建设创新城乡

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改出资金、活力、环境、民生和新的增长点。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广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创新“园区+景区+生态+企业+文化”模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破除城乡体制障碍。加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在城镇有能力、有就业渠道、有稳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鼓励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市和中心镇集中,扩大城镇人口规模,更多地释放改革红利。

拓展城乡共享空间。依托“互联网+”建设智慧城市,因地制宜构建起“便民、增收、脱贫、惠民”的物流、信息流服务圈。

统筹产城融合

建设协调城乡

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构建“一城两区,两轴三片”的结构布局,“一城”即玉屏中心城区;“两区”即平溪城区和大龙城区;两轴包括一纵一横两条发展轴;“三片”包括田坪片区、新店片区和朱家场片区。

建设智慧县城。全面实施“宽带玉屏”行动计划,力争在2016年底实现城区免费WIFI网络全覆盖。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打造活力乡镇。把平溪办事处、皂角坪办事处打造成全省一流城市社区;把大龙镇打造成全省示范小城镇;把田坪镇建成具有辐射效应的国家级示范小城镇;把朱家场镇建设成为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示范园区;把新店乡打造成独具北侗风情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品果蔬生产供应基地;将亚鱼乡建成“桃源花海、梦里水乡、养生胜地、美丽亚鱼”的铜仁后花园。

扮靓美丽乡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六项行动为载体,每个乡镇选择1~2个示范点,深化和拓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建成全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村和样板村。

统筹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城乡

按照“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守生态底线,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为打造“美丽玉屏”升级版提供有力生态环境支撑。

统筹经济发展

建设开放城乡

夯实现代农业。以三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发展油茶、畜牧、蔬果、中药材四大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利用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养殖“航母”,谋划引进“双汇”集团入驻,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强强联手,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集生猪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及饲料生产和产品供销基地,走出“小区养猪、大棚种菜、山上栽果、林下种药、水中养鱼”的山地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路。

突出新型工业。围绕打造技术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基地,建立以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建成特色优势成果产业转化示范基地,全力壮大实体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按照玉屏、大龙同城发展,“南城北产”“东工西贸”的总体布局,努力打造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新型生态工业新城。

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以茶花泉为核心的中央休闲区,朱家场铁柱山中药材示范园区、亚鱼乡凉庭寨休闲农业观光园区、新店乡葡萄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田坪镇黄桃产业园区、平溪镇生态畜牧养殖园区等生态旅游功能区,着力构建“一核五区”的县域大景区。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旅馆和酒店,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入融合,通过全域旅游带动群众创业,实现家门口致富。

深化精准脱贫。把“大数据”建设作为精准脱贫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民情信息+精准扶贫”模式,精心制定脱贫措施,扎实推进大扶贫、大脱贫工作,形成“党委主责、政府主管、部门主抓、基层主推、干部主帮、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大扶贫格局。

营造优良环境。抓好内外两个环境建设,进一步宣传推介好玉屏区位、人文等优势,把重商亲商的形象树立起来,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加速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助推工业的工农一体化进程。利用各项利好政策,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市的支持,特别是在重大项目立项审批等工作上,争取得到更多帮助和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统筹公共服务

建设共享城乡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瓶颈。按照交通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城际铁路,提级国道省道,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形成对内循环、对外融合、园区联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强力推进水利建设,实施好谢家桥水库、青山冲水库、安全饮水、小农水项目、病险库除险加固、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等项目,加快“五小水利”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强力推进教育发展实现城乡均衡。深入推进普及十五年义务教育,加快第二中学、皂角坪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建设,完善家庭条件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学生营养改善体系建设。加快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缩小城乡差距。

提升医疗卫生保障实现城乡覆盖。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重点推进县人民医院完善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完成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卫生院,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

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公平。全面推进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实施新农合缴费减免政策。着力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动迁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出台农村居民进城务工购房政策,全力解决困难户、农民工、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加快文体旅游发展实现城乡共享。做好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将茶花泉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内知名的旅游景区。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深度挖掘和开发研究文化资源,探索将茅台酒、玉屏箫笛、大方漆器“三宝”合一,整合包装成为文化信物,大力发展创意文化。

统筹社会治理

建设和谐城乡

打造民生信息平台。建立安全维稳大数据、大情报平台,健全完善灵敏高效的安全维稳体系,形成快速果断的反应处置机制,不断增强安全维稳能力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

完善矛盾化解机制。扎实推进县委群众工作部、乡镇综治工作中心、村级综治工作站和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两个“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社会矛盾防范化解机构体系,健全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及劳资、医疗纠纷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交通事故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

篇5

长春市龙嘉镇二道村杜宇峰专业合作社种有400公顷玉米,7套农机具的家底在农忙时总显得捉襟见肘。“普惠制农机补贴政策真是及时雨,2015年我们购置了盼望已久的深松机、大型旋耕机等5台套大型农机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丰收过后,合作社长杜立军开心地说,“以前有指标限制,现在有需要就能买。2015年添置的这5台农机具,国家补贴了40%。”

2015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制补贴政策,取消购机补贴对象购置补贴机具的数量限制,购机补贴对象可按需求自主购机,购买机具验收合格后即可享受补贴。“这样一来,农民购置农机具热情高涨。秋收前的三个月就上了一万多台,同比增加40%。”省农委农机处处长郑建东介绍。

2015年起,吉林省全面启动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项目,全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吉林省农机化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至2015年底,全省大中型拖拉机将达到48.08万台,比“十一五”末增加18.72万台,增长63.76%。全省机械播种、机械耕整地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6.6%、92.3%和50.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0%。

机械化水平关联着规模化需求。“连片地越多,机械利用率越高。”尝到大机械化作业甜头的杜立军说。

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副镇长宁绍勇则因遇到困难而盼望土地适度集约经营。土地不集中,户与户想法很难统一,比如上秸秆还田项目就困难重重,好的科技项目也大打折扣。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规模经营,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武装“大户”,让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的推动力。”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说。

近年来,吉林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政策扶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21558个、55861个和469户,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881个,设置土地流转服务大厅874个;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68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7%。

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科学技术滋养肥沃农田

土壤温度10.56摄氏度、土壤湿度67.53%、大气压99.38千帕……日前,在位于长春市的吉林省智慧农业信息中心,通过大屏幕看到伊通县伊通镇兴隆村丰收后的大地安静祥和,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正推着小车清理田边遗落的小苞米穗,13项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显示的实时数据在大屏幕两侧滚动播报。

“这样一个点的参数,可以代表附近10万公顷内的情况。从这里可看清叶脉长势情况,专家可以远程初步诊断农作物病。在服务系统中设置预值,可以根据数据激活自动化生产设备,对该地域进行自动灌溉,包括施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吉林省已建成5300平方米的吉林省智慧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业农村资源数据中心等。已建成玉米、水稻物联网应用示范点30个,可通过PC机、平台大屏幕、手机等实现对上述产业的农情监控、生产信息管理、产品溯源等,并对示范点15项数据指标进行自动化采集、分析应用和预警处理。

“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涉农网站、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于一体、全网接入、省域全覆盖。2015年,语音平台电话呼入量达到120万个。该平台年均为农民节本增效15亿元左右。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平凤乡农民刘成是远近闻名的种地高手。“有啥秘笈?”他的回答总是:“把科技用在了种粮上。”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突出技术集成应用,重点推广测土施肥、生物防螟、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增产技术,全省共有292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主要粮、油作物自主创新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玉米螟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五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4.13亿亩次。全省现有农业类科研机构23所,中试及产业化基地、育种基地35个,重点实验室和服务平台38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12个、农机化推广机构619个。2015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到57%。农民种地,科技助力,粮食产量节节攀升。

夯实基础,打造品牌――让现代农业绿色基因更强壮

在长春市双阳区新兴村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棚里,总经理杨柏明说,做有机农业造福人类,现代农业理应是安全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

2015年10月25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大米2015新米上市新闻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吉林大米正在走上一条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之路,闯入中高端市场,销价节节攀升。现在,全省已拥有地理标志大米品牌15个。

经多年努力,现在的吉林省已是绿色食品大省:全省认证绿色食品785个、有机食品271个、无公害农产品2090个,环境监测面积3900万亩,建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位居全国前列。创建12大类省级绿色有机食品基地50个。建设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6个,示范面积达到4200万亩,占耕地资源面积的48.8%。

吉林省的黑土地,是绿色、高品质农产品赖以生长的沃土。近年来,吉林省把黑土地保护治理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任务,省人大制定了《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使黑土地保护进入法制轨道。

“河湖连通水丰沛,鹤飞羊欢生态归。”近年来,吉林省倍加珍惜身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世界黄金水稻带的优势,将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主轴,转变生产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推动全省农业发展向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一环。吉林省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启动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中部引松供水等工程,开展节水增粮行动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7.6万公顷。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黑土地保护治理试点,探索保护性耕作、水土流失、提升有机质、农田防护林、污染防治等8种保护治理模式。统筹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和千亿斤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全省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达到2000万亩。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建设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2905个,总面积2982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近60亿斤。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

查干湖冬捕是吉林省的一大景观。进入地冻冰封的寒冬,从查干湖中大网捕获的肥美鲜鱼,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吉林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种产业并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现代流通业,初步形成粮经饲兼顾、农牧特加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吉林省依托产粮大省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现代牧业经济,围绕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奶牛、梅花鹿6条产业链,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实施“放心肉”工程,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无疫区建设,畜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到2015年底,吉林全省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3100万头、755万头、900万只和5.83亿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308万吨、113万吨和55.6万吨;全省畜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3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1800亿,占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35%以上。

篇6

皖西九公寨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西南部石板冲乡境内,距六安城区30公里,与横排头旅游区隔淠河相望。东部以淠河东岸为界,北侧以G105公路为界,西至(西)淠河西岸,南至(东)淠河南岸,景区规划总面积约15km2。2006年被安徽省生态办批准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一、九公寨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旅游资源

九公寨地处北亚热带北部边缘的东亚季风区,气候温和,年均温约15.5℃,年降水量600mm-1300mm,无霜期约200天,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九公寨风景区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皖西丘陵地带九公山海拔349m,与周边低矮丘陵相对高度明显,素有“九公耸秀”之美誉。九公寨顶部由两个山头(大寨、小寨)组成,由三条山脊环绕成“冲”。景区东、南、西三面均由东、西淠河环绕,形成“一片青山,三面环水”的自然景观组合。

六安地区处于秦岭造山带东段,秦岭褶皱系统与中朝准台地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地层组成比较复杂,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九公山山体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过程遗迹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九公寨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高等植物种数多,植被属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以栎类为主,常与马尾松混生。珍稀濒危植物多,如凤凰松、银杏王等。野生草本、木本花卉如紫荆、白玉兰、杜鹃、广玉兰、桂花等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九公山南脚下西淠河滩宽阔,河水清浅,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如鸬鹚以及包括白鹭、红嘴鸥等国际级保护动物。淠河野生淡水鱼类种类繁多。著名的“画眉谷”位于小寨东北的八道岭山谷,栖息着数千只画眉鸟。

(二)人文旅游资源

九公寨是皖西佛教名山。宗教建筑与设施以建于大寨上的高峰寺和建于小寨上的慈云寺为代表,据史料记载,高峰寺始建于南朝梁,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对于研究皖西地区的宗教历史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峰寺、慈云寺原寺早已不存,现寺均为新建。

淠史杭灌区是世界7大人工灌区之一,中外专家称之为“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于九公寨东南面,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总面积约13130km2。淠河水利工程是淠史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公寨西北面著名的独山革命遗址群,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南面的东西淠河汇合处有宋代古墓――望江寺舍利塔,塔高21米,工艺精美,属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公寨北山脚下清影桥,建于宋代,青石条砌就。景区内大型石刻岩画佛像和岩壁石刻“阿弥陀佛”,形似唐代风格,艺术价值较高。

(三)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九公寨旅游资源总体量较多,种类齐全,资源类型丰富,组合度较高。主要资源组团都以九公寨为中心,呈环状分布,而且每个板块内部资源又相对集中(见表1),便于开发利用。

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九公寨景区与安徽佳胜集团合作开发,实现了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景区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并邀请浙江大学亚欧旅游学院专家编制了旅游总体规划,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淠河流域宗教文化旅游品牌”。

(一)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目前,景区仍处于旅游开发初期阶段,游客主要为六安市本地居民,多在节假日或庙会时期游览,基本以浅层次观光游览型为主。在当地旅游管理人员及众多户外游客的不断探索下,已经形成了若干户外徒步、观光旅游产品和线路。每年农历除夕以及二月二十九、六月十九及九月十九三天形成四个旅游。庙会期间,香客和当地群众每日近万人,以宗教朝拜为主的旅游商品消费量大,具有一定的收益。目前每天游客平均约有100人次,年均3万人次,游客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

(二)景点与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当地政府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已修建登山柏油路、徽派建筑仿古牌坊、景区大门、游步道、游憩石凳,铺设登山台阶999级,正在兴建占地约33330平方米的旅游停车场等硬件设施。定点开设了4户“农家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九公寨旅游接待能力。

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九公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不少“具有鲜明特色的处女地锁在深闺人未识”,而一些已开发的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总体规模较小,档次较低

九公寨景区旅游资源初期的开发经营,仅限于高峰寺等若干庙宇的单一宗教旅游项目,总体规模偏小,档次也较低。

(二)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价值需深度开发

初期景点规划不完善,旅游产品开发单一,旅游项目活动内容缺乏深度,观光客逗留时间短,游人的消费潜力有待发掘。如寺庙除了烧香拜佛、求签算命、销售开光纪念品之外,商业色彩过浓。而宗教能启迪智慧、平衡心理、修身养性、缓解紧张等功能挖掘不够。旅游项目单一俗套、“门票经济”突出等现象必然导致宗教旅游者的旅游质量达不到心里感知期望,大大降低了其旅游价值。

景区以浅层次观光游览型为主,缺少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深度体验旅游产品和消费项目。景点线路设置受到限制,多为自发形成的线路,没有层次性。如九公寨一日游:六安市(合肥市)-九公寨所有景点(中餐自带)-返程(途径独山机场),该旅游线路的安排线路单一、时间紧凑、路况差、行程长,中餐自带增加游客负担,不适宜非本地游客的游览。

(三)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

在风景区内,现有设施主要为前期建设的景区大门、游步道及已残破不全的景点解说系统,旅游交通指示标志与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缺乏;接待设施不具规模、档次低、管理差,通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严重制约了景区的接待能力;景点间的道路安全状况较差,景点内的配套安全设施缺乏,不利于吸引资金进行再投入,限制了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阻碍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大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是由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而来,未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缺乏必备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服务意识。导游及景点讲解员的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向旅游者阐释景点蕴藏的丰富内涵。

(五)对外宣传力度小,知名度不高

旅游景区景点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宣传促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对外宣传力度小,仅仅局限于六安本地,使九公寨旅游风景区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九公寨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很高的宗教价值并不为大众所知。

(六)旅游商品种类较少,没有形成旅游商品市场

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有利于带动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旅游宣传作用。高峰寺及慈云寺等旅游商品品种单一,缺乏原真性,品质低劣,粗制滥造,没有体现宗教旅游商品所特有的艺术性、典型性、独特性,缺乏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宗教旅游商品,没有形成真正的旅游商品市场。

四、九公寨旅游发展措施分析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旅游资源易被破坏,且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任何不顾客观条件的超前开发与孤立市场的滞后开发都会阻碍区域旅游持续发展。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一方面不能过多地增加足以改变资源价值结构的景观项目,如道路、通讯、住宿设施等;另一方面,在增加一些必要的旅游景观时,也应该注重其内涵形式与旅游资源的整体和谐。山上要加强生态保护,水上要加强水源保护,适度利用旅游资源。

(二)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

在产品设计上抓住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旅游需求,为游客提供自主参与的旅游产品和人性化服务;由传统观光为主向现代特色的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彻底改变当前体验性较差的窘境。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突出旅游产品特色,打造自身独有的旅游产品品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组合型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多种体验和感受,增长知识,索古知今,增加旅游者的消费价值,吸引力往往大于专项旅游产品。因此,以上各专项旅游产品,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编排组合,争取产生“1+1>2”的效果。

(三)筹集资金,加快旅游设施建设

资金有限制约着本区旅游业发展,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拓宽升级各景区至九公寨的旅游道路,全面整修九公寨登山道路;续建九公寨游客接待展示中心,完善景点标牌标识,恢复改造独山老街道路、房屋、革命旧址;加强对“农家乐”等特色项目的规范管理,促进旅游服务设施功能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对现有安全硬件设施进行修复和补充,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和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

(四)培训旅游从业人员

政府统一规划,依托本地几所高校或其他培训机构,为旅游发展培养知识全面、技术性强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帮助旅游企业完成人才储备,促进旅游业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已从业人员中,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

(五)加强宣传力度,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政府应组织协调,加强管理九公寨旅游软环境,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均衡发展。加大政府及媒体(包括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扩大景区的知名度。

为了满足游客对宗教旅游商品的需求,增加游客购物乐趣,延长游客在景点的停留时间,使游客的宗教旅游商品购买活动与观赏、参与、亲自制作融为一体,可以考虑在对原有宗教旅游商店进行合理改造、布局的基础上,发展几家宗教旅游商品生产作坊。佛教旅游商品的开发应注意与极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制造业、传统工艺品制造业配套。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旅游局.皖西九公寨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9-2020)[R].2009.

2、许贤棠,胡静.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利用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黄细嘉,陈志军.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J].宗教学研究,2008(4).

4、吴昊,李典友,张财宝.天堂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5、王凯,魏敏.宗教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模式探讨――长沙市开福寺宗教民俗旅游区个案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3(4).

6、王喜莲,董红梅.宗教和生态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时间研究――新都宝光寺个案研究[J].产业经济,2006(10).

7、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J].地理教学,1997(3).

8、田海宁.浅谈汉中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篇7

一、基础建设成绩显著,跨越发展能力提升

××当前最大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跨越发展就成为空谈,我们始终把打牢发展基础作为经济工作的关键举措,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使我州的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环保等基础建设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为今后的跨越发展积攒后劲,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打牢关键基础,交通建设快速发展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通过多年建设,我州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已具雏形,交通通达能力不断增强。主干道建设取得突破。香格里拉至松园二级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州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随着香德、德维二级路前期工作的展开,拉开了我州三大主干公路建设的序幕。出口通道建设步伐加快。维福、香稻公路正在加紧前期工作,香宁公路已完成前期,德贡、香木公路正在加紧建设,香乡公路基本完工,四外通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全州29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公路,乡乡通客车,乡镇通油路率达80%。机场三期建设圆满竣工。香格里拉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极大地改善了××的航空运输和机场条件。铁路建设进展顺利。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丽香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是全省推进的7个铁路项目中,进展较快的一个。由于丽香铁路地质复杂,据专家介绍,丽香铁路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比青藏铁路建设的难度还大,青藏铁路每公里的投资大概是3000多万元,而丽香铁路每公里的投资6625万元。铁路总长139公里,投资概算92个亿,甚至会超过这个数字。由于丽香铁路桥梁和隧道占整条铁路干线的72.9%,工期也由原来的4年改为6年,但我们要按4年内完工来推进工作。在丽香铁路项目上,我州打破常规,在立项批复以后,可研和初步设计同步进行,加快了丽香铁路的动工时间。丽香铁路有望在年内开工,××拥有铁路的梦想为期不远。

(二)夯实民生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和命脉,是实现跨越发展基础中的基础。州委、州政府始终抓住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不放松,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的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稳产农田建设快速推进。认真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不断完善渠系配套,高稳产农田地比重逐年增加。骨干水利建设取得较大突破。犁地坪、小中甸水库建设项目,“五小”水利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为改善我州防洪、灌溉、饮水条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实施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沼气池和太阳能在农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三)做实窗口特色基础,城镇建设突飞猛进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城镇化是××发展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多年努力,全州的城市和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年底,全州城镇化水平达到22.4%,三县县城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城镇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建成了一批城市道路、桥梁、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到20**年,县城日供水能力达5万吨,县城供水普及率92%;城市道路总长75公里;污水处理率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26%;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9%,人均绿地面积5.5平方米。城镇规划不断加强。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拉开城市框架,准确定位城市功能区划,完成了全州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大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香格里拉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试点片区20万平方米、香格里拉县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香格里拉县垃圾处理场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德钦县城整治与拓展、维西市政二期工程顺利推进;希尔顿生态旅游文化商贸中心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住房条件不断改善。推进住房货币化改革,按计划分步骤完成了离退休干部职工住房补贴的发放兑现工作;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困难农民的居住安全问题得到逐步缓解;城镇廉租房建设工程顺利推进。

(四)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立州之本。坚持生态立州,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水土流失得以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政管理工作;实施纳帕海国际湿地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完成了污染源和土壤污染状况第一次普查和调查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州环境状况和土壤资源状况。进一步巩固“禁塑”成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全州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处理好“三江并流”遗产地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州的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环保等基础建设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就交通而言,到目前,全州还没有一级公路,二级公路123.4公里,占全州公路总里程数的2.52%;三级公路87公里,占1.78%;四级公路2995公里,占61.6%;等外公路1666公里,占34.1%,公路还存在着等级低、通达条件差、安全系数小的问题。就农田水利而言,全州高稳产农田面积为10.35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5.7%,且存在综合配套设施不完备,土壤地力退化,耕地质量下降,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从城镇基础建设看,全州29个乡镇中只有9个乡镇编制了总体规划,规划覆盖率仅为31%,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还未启动,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全州城镇化水平比全省低1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4个百分点,城镇化程度还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年全州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0升,人均公共绿地5.5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8平方米,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仅为240元,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还存在着城市功能不完备,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存在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屡禁不止;城乡环境改善难度不断加大,全州污水处理率仅为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26%;天然林保护工作难度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环境管理能力弱等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发展的有利因素,国家不断加大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我州今后一个时期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随着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的落实,将对推动我州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环保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进全州基础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州政府把今年确定为“重大项目攻坚再攻坚,民生工程落实再落实,维稳措施细致再细致,生态工程具体再具体年”。这是因为,全州经济社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项目,尤其是重大建设项目的支撑,有大项目才有大投资,有大投资才有大发展,有大发展才有大效益,这个是我州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州各级各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作为当前全州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的以重大建设项目为突破口,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不放松,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今年我们决定实施19个重大建设项目和40个重要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90个亿,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开工、抓进度、抓资金、抓项目协调、抓项目落实、抓监督检查,一抓到底,全程服务、全程推动、全程监督。要实现××跨越发展,基础建设是先决条件,交通、农田水利、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着眼于拉动和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突出重点基础,强化措施,推进全州基础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步伐,实现全州交通跨越发展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一段时间,交通基础建设要按照建设一条铁路,两个机场,三大主干,四外通道和五千公里农村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思路,以建设连接滇川藏的重要通道为目标,到2015年建成铁路、公路、航空通畅快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逐步把××建成东部藏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一要加快推进丽香铁路建设,并争取在“十二五”前期实现通车,州人民政府将成立铁路建设办公室,全力推进丽香铁路建设,积极推进香格里拉至德钦、德钦至铁路前期规划工作。二要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为重点,基本实现州内主干道高等级化、出口通道和县乡道路油路化。争取三年内完成国道214线香格里拉—德钦二级、德钦—维西(塔城)二级路建设,新开工建设连接周边地区的香格里拉—宁蒗、香格里拉—乡城旅游北环线、香格里拉—稻城、德钦—贡山、维西—福贡等公路。以改善农村道路通达条件,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为目标,继续实施好县乡(镇)硬化通畅工程,加快推进无油路乡镇的路面硬化,每年实施并完成500—80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2010年全州所有乡镇实现路面硬化,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通公路,并逐步硬化路面、提高等级,到“十二五”前期全州实现村村通公路。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香格里拉开发区松园段高速路、香格里拉—维西塔城二级路等骨干交通项目的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为××交通真正实现跨越发展储备好一批项目,到“十二五”末,香格里拉至松园公路建成高速路。三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香格里拉机场设施,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到“十一五”末再开通2—3条航线,争取早日把香格里拉机场建成东部藏区重要的国际口岸机场;要积极推进德钦小型机场前期工作,争取在2010年内完成前期工作。

就当前来讲,要推动丽香铁路尽快产生实物工程量,争取完成投资5亿元。香德、德维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已被列入20**年全省新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积极采取措施,积极配合做好香德、德维二级公路前期工作,香德路争取在今年11月前开工建设,德维路也要在年内开工;同时,要加快德盐公路、羊拉公路、香乡公路、洛吉公路、德贡公路、香木公路、通村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香乡旅游北环线在9月份开工。通村公路要完成600公里的建设任务。20**年,交通基础建设要力争完成年初固定资产投资目标12亿元。

(二)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按照建设好六大工程(即中低产田地改造、骨干水源工程、骨干沟渠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安全饮水工程、防洪防涝工程)的思路,以兴修水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积极推进小中甸水利枢纽和梨地坪、康斯水库建设步伐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对澜沧江沿岸及全州骨干水利工程和事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三面光防渗处理。要进一步加强以坡改梯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努力提高水利化程度,切实加强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地、农村节水灌溉、饮水安全、水土保持、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农村通讯、农村能源沼气、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全州高稳产农田由20**年的10.35万亩增加至16.65万亩,净增6.3万亩,通过中低产田地改造,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州水利工程控制供水能力5043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2.26万公顷,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农村安全饮水8.97万人,防洪除涝保护面积达5.45万亩,受益人口达6.8万人;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50万立方米,提高城市用水供给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州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0万亩。全州不同层次高稳产农田达到31万亩,全州年粮食产量达14.5万吨以上;水利工程控制供水能力65533万立方,有效灌溉面积33.825万亩。

今年,要继续加快推进犁地坪、小中甸、康斯水库的建设进度。犁地坪水库要完成投资8000万元,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实现水库蓄水;小中甸水库年内完成导流渠开挖,主体工程开工;康斯水库要争分夺秒地抓紧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抓好五小水利设施和六十条骨干沟渠建设,完成100件五小水利和10条骨干沟渠建设。继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完成2万亩高稳产农田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再实施100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建设。切实抓好项目储备,做好农田水利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实施好渠道除险加固、灌渠疏挖、水毁修复及综合治理等工程。优先解决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饮水环境及条件。继续做好中德财政合作××香格里拉人畜饮水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牧区水利试点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对我州牧区水利项目进行专项倾斜扶持。

(三)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

要按照“规划先行、拉开框架、打好基础、定位准确、突出特色、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丰富功能、美化环境、强化管理”的思路,城市、集镇、乡村规划都要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地进行规划,规划制定后要严格按规划进行项目建设,不能因领导的个人意愿而随意改变规划的内容。以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特色文化城市和开发区窗口城市为重点,打造具有经济、文化、商业、社会价值“四值”的特色城市,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打造以香格里拉县城为中心,德钦、维西县城为两翼,连接滇、川、藏主要通道为轴线,经济开发区为窗口,主要风景名胜区为依托的城镇体系,按照城镇规模适度,职能分工明确,服务功能完善,布局科学、产业结构合理,民族特色突出的要求,建设具有高原生态、民族文化、时代气息的特色城镇。要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供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照明、电网、通信、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25%左右,城镇人口达到10.2万左右;城镇供水普及率93%;污水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8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35%左右,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供气、供暖、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象有较大改观,基本适应发展的要求,新增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日,城镇供水普及率95%;污水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5%;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当前的重点工作是:一要认真抓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转变规划工作滞后这一制约我州城镇发展突出问题;要把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经营城市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全力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围绕到2012年前把香格里拉县城建设为可容纳10万人、维西县城可容纳3万人、德钦县城可容纳1万人、开发区可容纳1万人,同时建设10个特色小集镇的目标,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要重点抓好香格里拉县城希尔顿旅游文化商贸中心、香格里拉县城集中供热项目、香格里拉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维西县城市政二期、德钦县城拓展整治等工程,加快三坝乡、永春乡小集镇建设步伐。要求希尔顿旅游文化商贸中心9月份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几个五星以上酒店、饭店,做好火车站商贸中心前期规划等工作,城镇建设力争完成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三要切实开展好民居工程建设,不断解决城乡群众住房困难。要积极向省和国家汇报和争取,并结合实际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建设。今年,向上争取的廉租房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资金要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力争建设廉租房2万平方米,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3500户。四要不断做大做强房地产业。今年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和鼓励房地产业发展,全年全州力争完成房地产投资3.5亿以上,把房地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五要加强城镇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配套健全的管理体系;实施综合执法,发挥整体功能,强化执法队伍的素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道德修养;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路子,促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打牢生态基础,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我们要站在全国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原则,把保护××的生态环境这根主线贯穿于全州经济建设的全过程,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都要以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前提,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到2010年,争取全州森林覆盖率要达到74%以上;三县县城及开发区空气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内;两江流域水质达一至二类标准,一、二级支流达到二类标准,高原湖泊达一类标准;三县县城及开发区自来水使用率达95%以上,尽快对饮用水源进行划定保护,使水源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6平方千米,封禁治理面积6300平方千米。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早日启动香格里拉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对生态良好区采取抢救性保护,生态功能脆弱带积极恢复,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到“十二五”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要达到77%以上,以“两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点,有效地保护“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工业园区污染得到集中控制,城镇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状况全面改善,基本满足小康社会的要求,初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我们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要按照《“两江”流域生态屏障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做好“两江”流域生态屏障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二要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进一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结合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鼓励发展有特色的经济林基地。三要紧紧抓住中央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支持力度这一机遇,继续向上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四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州的环保目标任务完成。五要逐步淘汰和取缔生产工艺落后、产能低、高污染的中小企业,积极引进环保型、节能型的大企业,从源头上抓好、抓实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六要继续深入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作,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解决草场过牧问题,实施2.8万亩公益林管护,加快推进纳帕海湿地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20**年完成纳帕海水质处理,达拉河整治工程投资5000万元。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按照《××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要求,有步骤、分阶段、规范有序地推进全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七要认真贯彻执行迪政发〔20**〕25号文件精神。目前,在矿业、水电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林地和林木遭到破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迪政发〔20**〕25号文件对保护林地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了强有力的措施,继续落实好这份文件精神,对我州保护林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矛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八要继续做好城市面山污染治理,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九要加强农村替代能源建设,大力推广沼气池、节柴改灶和太阳能,今年新建沼气池2000口。十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力度,合理、有偿、规范、有序地依法进行开采,严禁破坏性开采,把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篇8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各中心镇以框架建设为重点,城镇规模刚性扩张,12个中心镇(不包括珠港、海游)建成区面积达到13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3.1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5.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2.9%。

——产业特色逐步形成。各地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着力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如院桥镇以五金机械及摩托、木制工艺品、塑料制品和文化纸业制品为主的四大支柱为特色产业;金清镇以高科技工业和高科技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已形成以电子照明、轻纺针织、机电产品、建筑建材、工程塑料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杜桥镇先后建成眼镜、机械、医化、工艺品等五大工业集聚区;横溪镇采取农业与工业齐肩并进,全镇建有杨梅、柑桔、提子、高山蔬菜等5个合作社,这些产业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心镇建设的主动力。

——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全市12个省级中心镇都已完成第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70.2%,其中有4个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85%;镇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率完成100%。

——城镇的生活服务能力得到加强。近几年,各中心镇在建设城镇时,都特别注重街道住宅、交通网络、供排水、供电、绿化、市场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丰富了群众生活,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城镇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各中心镇都设有城建管理办公室,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建有城建(管)队伍和环卫保洁队伍,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中心镇规模偏小,难以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

目前台州的12个中心镇,泽国、大溪、杜桥3个中心镇镇域人口超过20万,金清镇镇域人口超过10万,而建成区人口超过10万的(包括外来暂住人口)只有泽国、大溪2个中心镇,城区人口不足5万的有9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只有泽国、健跳2个中心镇,不足5万平方公里的有4个中心镇。由于规模偏小,一定程度上影响集聚和辐射作用,导致中心镇发展速度不快。

(二)规划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建设跟着“感觉”走

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市12个省级中心镇虽都已编制了第一轮总体规划,但由于有的地方领导规划意识淡薄,加之经济快速发展,总体规划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修编,从而导致城镇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的混乱,违法占地和违章建设行为时有发生。

(三)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和配套功能不全。

由于大部中心镇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的道路,又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缺乏融资能力和融资主体,镇一级运作经费不足,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特别是供水、污水、垃圾三大设施建设已成为各中心镇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各中心镇都有水厂,但供水能力有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准备动工建设的也只有泽国、大溪、杜桥、白水洋等4个镇;12个中心镇共建有镇级垃圾中转站14个(横溪、白塔2镇目前还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心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不利于中心镇的发展壮大。

(四)行政管理体制不顺,人员及编制不足,执法工作难以开展

随着中心镇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中心镇的规模和功能具备了小城市的性质,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现行的管理体制明显不顺,作为一级政府,其功能是不完备的,缺乏应有的城镇管理、协调和执法权限,跟一般建制镇没有区别,没有一套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目前,院桥、杜桥2个中心镇设立了规划分局,泽国、大溪、松门、平桥、健跳、横溪、白塔等7个中心镇设立了规划管理所(站),这些分局(所、站)目前在岗管理人员2-6人不等,只能负责县级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部分规划管理审批,如“一书两证”、“一书一证”办理。虽然每个中心镇都设有城管监察中队,但监察中队未经编委核定编制,城管监察人员均为镇政府临时聘用人员,人员素质不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加上缺乏应有的城镇管理权限和执法权,各中队只能负责日常监管、劝阻。遇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违章建筑拆除、车辆乱停放等具体执法问题只能救助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执法,使中心镇的管理效率低下,造成能管理到位的没有管理权,有管理权的管理难到位,不适应新形势下中心镇的管理要求。

(五)建筑缺乏特色,城镇自身魅力得不到展示

有的中心镇只是就城镇抓城镇,就建设抓建设,缺乏对生态环境、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筑元素、人文环境等问题的研究,其长期建设结果必然导致“城镇一样化”,自身的特色和魅力逐渐被湮没,失去灵魂,难以发展。

(六)政策支持不力,中心镇建设“底气”不足

中心镇建设方面,台

州各级政府曾有过扶持政策,但基本没有落实,中心镇实际上与一般镇没什么两样,目前建设和发展上优于一般镇,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在起作用,靠内源型、自发型增长,外力拉动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对中心镇的更快发展形成制约。投入的不足、支持的不力,某种程度上淡化了中心镇的概念,削弱了中心镇发展的信心,有的甚至对建设中心镇产生了动摇。

三、建议

(一)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1、抓好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随着中心镇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对与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不协调或与中心镇规模和职能不相称的、不适应城乡结构快速演变和一体化发展的规则,需要组织调整修编。中心镇是承接城市与农村的枢纽,处于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一方面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依托城市获得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自身的集聚功能,带动一般小城镇、乡村等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总体规划修编必须按照建设小城市和特色镇的目标定位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着眼于整个镇域范围甚至周边更大区域,研究城镇的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明确强制性内容,努力提高总体规划的前瞻性和超前性,突出中心镇在县(市)域总体规划中的地位,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中心镇的发。

2.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专业的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是中心镇的“软肋”。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的基础上,中心镇要突出抓好近期建设规划、各功能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环保、垃圾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专业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镇区五年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中心镇规划区内的重要区块如旧城改造、产业园区等都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提高详细规划覆盖率10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对城镇重要地段、重要节点要做好城市设计,做到细微处见精致,以有效控制其平面布局、建设容量和风貌特色,提升建设品位和档次。

3.重视中心镇的建筑风貌研究。在编制规划时要特别注意对建筑风貌的研究和人文习惯、当地建筑元素的提取等,确定好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真正体现特色之特。

(二)加快中心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绿化水平,改善中心镇生产、生活环境

要做好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安排,要从更大的区域对垃圾和污水处理作出规划,统筹考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避免镇、村各自为政,分散处理,不但达不到减少污染的目的,反而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做好地下管线综合建设和管理规定,近期重点建设好污水截流管网,新建道路必须一律实行雨污分流、同步建设。有条件的中心镇应根据当地实际,逐步开征污水处理费,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中心镇建设中,还要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规划留足绿化用地,绿化建设要和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三)加强管理,促进城镇化建设和谐发展

城镇的管理水平体现着城镇文明程度。规范、高效的管理是确保规划有序实施、建设有序推进、功能全面提升的关键。根据目前台州各中心镇的管理现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管理。一要加强环卫管理。建立健全中心镇环卫管理机构,充实人员,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按照环卫一体化要求,全面建立城镇辖区内村级环卫投入、清扫、保洁机制,推进环卫向农村延伸,从根本上解决镇、村环境问题。二要积极以创建活动为有效载体,三要完善城镇管理体制,使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轨道。

(四)注重城镇特色,提升中心镇的档次和品位

一要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及区位、环境等特点,努力编制有特色的规划,为建设特色中心镇奠定基础。二要以人为本,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做好四个突出。即突出“山、水、林”文章,使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相协调,构筑起伏有致,环抱自然的城镇形态和空间景观;突出做好生态文章,使有机景观和无机景观相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系统,努力创造和谐宜人的城镇环境;突出做好人文文章,使历史景观和现代景观相协调。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要把这种适应性建筑结合运用到现代建筑上来,以形成具有当地独特风格的建筑景观;突出做好标志性建筑文章,使重要地段、重点空间的艺术性建筑和一般的实用性建筑相结合。

(五)做大做强产业支柱,增强中心镇发展后劲

当前,台州大多数中心镇基础扎实,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平桥的工业过滤布产业,横溪的工艺品产业,大溪的水泵行业,楚门的阀门行业等等。因此,这些产业基础较扎实的中心镇要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升级,培育创新产业集群;从依托传统技术的低附加值生产向依托现代技术的高附加值生产转变;从横向平面竞争向纵向分工协作转变,强化创新推动力;而少数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中心镇也要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位置,从本镇的区位、资源、经济基础等实际出发,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拥有充足发展空间的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村镇二三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尽早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提高自我集聚、自我积累、自我强化的能力。

(六)制定和完善土地制度,促进中心镇健康发展

土地是推进中心镇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中心镇发展的瓶颈之一。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尽量少用耕地,对中心镇发展确需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优先保证。支持和鼓励中心镇通过改造旧城,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等,做好集中用地和集约用地。对大型的建设项目和重点项目,要从快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进入中心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城区内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开发。

(七)改革中心镇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城镇管理权限

一要真正赋予中心镇政府相当于县一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对中心镇实行计划单列,计划、规划、建设、用地、工商、环保、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可由县级主管部门委托中心镇政府或其派出机构行使,其他县级主管部门行使的职能也要逐步采取委托或授权的方式由中心镇政府行使。对于可能涉及到的部门间利益,应站在搞好中心镇建设的大局出发,积极协调、配合、支持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二要健全机制。建立一个精简高效、条块协调的中心镇行政管

理体制。在中心镇设立公安、工商、土管、建设等分局,作为县局的派出机构,可以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行政综合执法能力的城镇管理专门机构,中心镇镇域范围内的土地、规 划、建设管理、市容管理及相关的违章、违规案件的处理,由县级主管部门委托和授权这一机构行使。此外,为提升管理力度,中心镇本级机构设置、干部职级配备,可适当高配。

(八)转变思路,拓宽中心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

篇9

[DOI]10.13939/ki.zgsc.2016.51.231

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区域面积506平方公里,辖6镇3街道,104个行政村和47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约32万。近年来,该县按照“四化同步”发展要求,牢牢把握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契机,以打造“统筹城乡先行区”为总体目标,全力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近期公布的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嘉善位列全省第七,构建形成了体制基本接轨、产业相互融合、社会协调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 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1.1 良好均衡的经济发展基础,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扎实的实践条件

嘉善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县、浙江省首批经济扩权县之一。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02.4亿元,户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914元;全县财政总收入60.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31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21∶1。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嘉善已经实现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县、从资源小县到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是优越独特的区位地形地貌,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扎实的自然条件

嘉善地处长三角中心,距离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城市都只有1小时车程,沪杭铁路、沪杭客运专线、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沪杭、乍嘉苏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形成了融入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和工作圈。全县境内一马平川,属于典型江南水乡,南北最长不到30公里,东西最长不足28公里,独特的区位地形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发展条件。

1.3 是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建设,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2008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嘉善县有幸成为同志的联系点和浙江省委的试点县,提出了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初步设想,并设计了“打造四个地”的实践载体,其中有一个地就是要“打造城乡一体发展先行之地”。2013年2月,示范点建设方案正式获批,在示范点建设方案中将统筹城乡先行区列为示范点“三区一园”发展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要为全国县域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示范的要求,这为全县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带来宝贵的历史机遇。

2 嘉善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嘉善县按照省、市关于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突出做好“科学谋划、产业增收、硬件提升、资源均衡、红利共享、社会稳定”这六项工作。

2.1 突出规划引领,科学谋划统筹发展总体思路

按照“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原则,着眼县域发展全局,有序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新市镇为主体、城乡一体新社区为基础的县域城乡发展布局体系。一是抓好总体规划编制。2004年,嘉善县出台了《嘉善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城乡空间布局、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等6个专项规划。2007年,《嘉善县域总体规划》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实施,打破了城乡界限,实现县域整体规划。二是抓好专项规划编制。嘉善共有农户8万多户,原分布在1669个自然村。为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和集约节约用地,嘉善县编制了《嘉善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形成了“9+66+144+18”村庄布局框架;在具体规划时,注重保留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旅游开发价值、江南水乡韵味和现代农业特色的村庄,充分彰显传统地域特色。三是抓好镇村区划调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对镇村行政区划进行过两次调整,将行政村由原160个调整为104个村和14个农村社区,11个镇调整为6镇3街道,通过区划调整,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注入活力。

2.2 突出融合发展,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增收

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嘉善县坚持走“开放兴县、创业富县、创新强县”的发展路子,狠抓城乡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提升“精品农业”效益。把农业“两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平台,初步形成了具有嘉善特色的“五色”产业带(即金色粮食、绿色蔬菜、白色食用菌、蓝色水产、彩色花卉),其中冬春大棚面积5.5万亩,连续16年居全省首位;食用菌种植面积4500万平方尺,居全省第一,先后荣获“中国蘑菇之乡”“中国鲜切花之乡”“浙江黄桃之乡”等称号。二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把发展第二、三产业作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方面,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着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目前,全县已拥有两个“国家级”产业大平台,镇(街道)也都建有工业功能区,形成了像姚庄光伏、西塘纽扣、陶庄废钢铁交易等地方特色产业,有力保障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产上已形成现代服务业、古镇游、温泉游、生态旅游等特色经济。据统计,全县有近8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生产,约有95%的农村常住户以经营或务工获得收入。

2.3 突出硬件完善,夯实统筹城乡基础保障

近年来,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城乡交通纵深推进。以创建全国县域智慧交通示范县为契机,打造“e路畅优” 城乡交通服务品牌,从城乡路网建设、公交一体化、道路管护、物流发展四项工作入手,形成了以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政策为导向、体制为保障的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嘉善经验”,实现了各镇10分钟上高速、各镇20分钟到县城和村域之间40分钟互通的“102040”交通圈。二是水利建设拓展强化。嘉善是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考核优秀。近年来,全县围绕构建六大水利体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扎实推进二轮圩区整治工程、全国小农水及中小河流治理两个重点县项目建设。近三年来,累计完成二轮圩区整治面积19.7万亩,疏浚整治河道449公里,城乡水环境治理效果明显。三是城乡供水优质提升。自2006年起,嘉善县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并列入政府头号实施工程,总投资约8.55亿元,到2009年年底全面建成,在全省h一级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同源同质同网同价”供水。目前,投资1.5亿元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深入推进,源水水质得到全面提升。四是文教卫设施提升到位。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级标准化建设水平。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教育装备经费,其中的80%用于农村学校。完成镇(街道)卫生院改造、实现村村(社区)都有卫生服务站,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达标建设,努力提升“20分钟医疗圈”服务水平。

2.4 突出资源均衡,拓展统筹城乡发展服务深度

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均衡普惠的社会事业,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政策意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行免费就业培训。2007年起,每年发放2000张“农村劳动力培训券”。全县充分就业村(社区)达100%,顺利通过省级创业型城市验收。大云镇家村劳务专业合作社等12家合作社注册成立并实质性运作,大云镇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杨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二是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以“十万农民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快乡镇文化综合站建设,已创建特级站一个,一级站六个,实现乡镇图书分馆和村农家书屋全覆盖。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建设嘉善模式”向全省推广,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工程,基本实现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2010年10月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国家级试点,推动师资力量城乡均等化。三年来,全县参加流动教师已达573人次,流动比例达33.9%,其中137名城镇骨干教师流入农村学校,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名师全覆盖,并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评估。教师流动试点得到刘延东同志充分肯定,2013年出台加强教师流动工作后续管理意见,建立后续管理“五大平台”,教育部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全国推广嘉善经验。

2.5 突出红利共享,强化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保障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两项制度已实现县域全覆盖。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90%以上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4600元,并对两万多名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月发放养老基本生活补助。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补助制度,近年来以每年不低于10%的增幅调整养老金标准。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至740元(其中政府投入490元),全县共有24.3万名城乡居民参加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51%,县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5.29%,镇(街道)卫生院门诊补偿比例提高到40%,住院最高补偿15万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医疗和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强化“平安嘉善”建设,连续9年创建成为“浙江省平安县”。在浙江省率先建立第一家新居民管理机构――“新嘉善人”管委会,嘉善服务流动人口新模式入选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典型事例100例,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6 突出社会稳定,探索统筹城乡管理模式

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找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搭建便民服务机构。目前,嘉善县村村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将涉及群众密切相关的80多项审批和服务事项整合纳入,推行“一站式”服务,推行实施“三个办”服务模式,村里能办的“直接办”,不能办能帮助办的“办”,不能帮助办的积极指导“协助办”,实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二是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县共划分823个网格,组建服务团队1791支,落实服务人员12512人,确保每一片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大力推行村级“民情晴雨表”,在每个网格内设立民情观测点。推行基层“民情工作室”,调处纠纷,传递信息,反映民声。全县已建立民情工作室111个,聘请民情联络员1357名。推行领导干部“夜访接待日”“民情走访日”等活动,建立镇村干部“五联”“五承办”、驻夜值班等制度,践行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跑步办理民事”。三是加快城乡防控一体化。统筹城乡防控资源,优化勤务运行模式,对城乡社区警务科学规划布局,建成城区警务站13个、农村警务室24个,实现了小集镇、新社区和重点村的“全覆盖”。建立城乡、区域、所队、人机联防协作机制,整合群防群治力量。深化“矛盾减少在源头,纠纷发现在苗头,小事解决在村头,大事控制在镇头”的“四头工作法”,全县已组建185支1500多名的民间和谐员队伍,建立8家个人调解室,村级矛盾纠纷的70%由民间和谐员发现,30%由民间和谐员化解。

3 新时期深化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启示

从嘉善县的经验来看,统筹城乡必须以加快城镇化为抓手,以提升农村社会民生为落脚,协同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具体来说,要推进三大转变。

3.1 从夯实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入手,着力将城乡基础建设从基本健全向完善提升转变

统筹规划县域全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和转型,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奠定基础。一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工作,在面上全面提升,在线上精心打造,在点上体现特色。二是全面推进精品农业建设。围绕促转型、提品质、强服务的工作思路,精心打造嘉善“精品农业”工作品牌。三是有序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围绕集约节地、资金平衡等关键环节,全力做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地块规划功能调整、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推进等工作。

3.2 从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品质出发,着力将城乡公共服务从制度覆盖向普惠均等转变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强化政策导向,提高城乡公共保障水平,全面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分类分享、制度贯通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相互衔接并轨。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加快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文体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覆盖县镇村三级公共文体建设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扩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成果。三是强化服务品质,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围绕夯实基础、优化配置、强化保障的工作目标,形成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公共设施建设。

3.3 从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切入,着力将城乡配套改革从试点探索向面上拓展转变

围绕城乡统筹这一发展目标,统筹联动、突出重点、积极探索、示范推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各项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延伸改革半径,从试点试行到扩面提质入手,将各项改革措施在县域内全部覆盖,重点研究农村产权全流转可行性、全流转和全抵押风险防范体系设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体系建设、农村产权确权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稳妥解决方案等,力争在关键环节上实现重点突破。开展改革项目实绩评估,分析产生影响和成效,提出可复制、可示范的制度、经验,提炼出示范模型。对形成的亮点进行有效培育,不断扩大改革的影响力。对改革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突破及时梳理经验、完善政策、深化提升。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一级必须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驱动,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中的共性难题,努力争取最大的改革红利、w制红利和制度红利,不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 技术方法

1.1 工作执行标准

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颁布关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有关规范,因此调查工作应参照执行以下标准(规范、规程)。①gb/t14158-98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探规范(1∶5万);②煤田水文地质测绘规程;③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④g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⑤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⑥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⑦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⑧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⑨gb 50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2 收集资料

众所周知,科学的报告和图件决不是任意臆想,而是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查,在拥有充分的大量的实际资料的情况下,以现有的科学成果为基础,对事物和问题进行高度的分析总结。不言而喻,收集资料是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直接关系到野外工作成果好坏的重要和关键;所以收集资料是十分必要的。要重点收集矿山所在地农业局、水务局、水文站、地震局、环保局有关环境地质研究或调查资料。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市(县)志;水田面积、机井分布、地下水下降、洪水、水土流失、农田水利建设、地下水开发状况、地表水资源量、开采量、堤防工程现状及堤防工程建设长远规划、本文由收集整理水利发展长远规划、水利志;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计年鉴;国家级省级,市、县环境保护区资料和环境质量报告书;水文气象资料;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矿产储存量、矿产开发管理

规划。

1.3 地面环境调查

1.3.1 调查的内容

要查清区域的地貌形态、成因与土壤、植被的组合规律,为地质环境分区提供依据;查清区内地下水开发现状及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尤其查清大面积旱田、水田区,由于大规模无序、过量开采潜层地下水而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在查清区内地下水系统的结构、功能、边界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地下调蓄条件和能力;在基本查明测区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的基础上,对测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变化趋势和人类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1.3.2 观测路线布设

①沿生态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布设。②沿垂直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布设。③沿含水层(带)走向布设。

1.3.3 调查点布设

①地貌、生态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②地层界线和岩性、岩相变化带。③植被、土壤类型变化处。④存在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处。⑤井、泉、钻孔和地表水体等处布设。

1.4 矿井调查

重点调查勘探区及其周围矿山开采以来各种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变化规律。调查老窑、小煤矿和生产矿井的分布位置及开采情况(开采层位、开采水平、开采面积);调查生产矿井和小煤矿的涌水量、水质及其动态变化,了解老窑积水情况,分析其充水因素;调查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石、废渣石等)堆放位置、范围,划出采空区和地面塌陷范围。

1.5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野外调查

1.5.1 地表水

调查径流量、水质、洪水位线。

1.5.2 地下水

调查水井位置、水井结构、水位、单井流量等,按水井野外调查表进行填写(水井在调查区内均匀分布)。

1.6 实验测试

1.6.1 水质化验

根据本区水质污染特征,确定分析项目。全分析:k++na+、ga、mg2+、fe3+、fe2+、hco3-、so42-、cl-、no3-、no2-、oh-、f-、co32-、ph值、矿化度、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总碱度、游离co2、sio2、fe、mn、cu、zn。

污染分析: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在矿排水和河流污染地段的上、中、下游,分别采取污染分析水样,并在距其20 m、100 m远的水井内也分别采取污染分析水样,以论证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污染分析水样同时也是全分析水样。在调查区内的村庄内,均匀分布地选择水井,进行大肠杆菌水样的采取,所取大肠杆菌水样同时做水质全分析。

1.6.2 矿石(煤、铁、铝土)有毒有害成份测试

对各种矿石分类分别进行采取,测试项目为:ph值、cu、pb、zn、mn、f、p、hg、as、cr、fe。

1.6.3 矿山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渣石等)有毒有害成份测试分析项目与煤有毒有害成份测试项目相同。

1.6.4 土壤成份测试。目的是评价土壤质量现状。选择有代表性的点进行取样,取样垂深20 cm和50 cm。分析项目为:土壤ph值、镉、汞、砷、铜、铅、铬、锌、镍。

1.6.5 土壤污染测试。目的是了解矿山开发对土壤的污染现状。分别在矿山固体弃放物(煤矸石、废渣石等)附近20 m、100 m采取土样。分析项目为:ph值、cu、pb、zn、mn、f、p、hg、as、cr、fe。

2 矿山环境地质评价标准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既包括地形地貌、岩土体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震烈度等的评价。还应考虑环境地 质条件和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即采矿活动对土地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对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破坏,对人为经济的影响和破坏等(表1)。

3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技术原则总结

3.1 收集资料先行

工作前先收集资料,从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关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植被以及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等信息。根据所提取信息研究各种地质体、环境地质现象、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推断地质环境的地质作用过程、演化及其动态。

3.2 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综合运用

采取收集资料、综合性地面调查、实验测试、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建立数据库、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图件编制等技术路线及方法,引进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如“3s”技术应用、建立数据库、数字化成图等以系统论为纽带连结贯穿整个报告章节的始终。为充分论证矿山环境地质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使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做得更快、更精、更好、更新。结论应建立在可靠的实证基础上,力争提交具有前瞻性、宏观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成果。

3.3 控制与重点调查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