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项目建设流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6 16:11: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业项目建设流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业项目建设流程

篇1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034-02

1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分析

项目只是一次性的活动,并且每个项目都有其特殊目标,但项目经理的工作基本一致,即在完成项目目标和让客户满意的同时,把施工组织协调、预算时间和质量范围中各种相关活动有规律的组织起来,成功地把握资源优化配置。项目经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上负责人的代表,作为公司最高管理者授权对负责施工工程项目全面的项目管理者,其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地位非常显著。具体来说,项目经理的工作任务如图1所示:组建项目经理部、明确管理职责、配备技术人员。

2 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现状

2.1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的现状

施工项目经理绩效是指工程项目在一定时期内项目经营效益和项目管理者的成绩,即项目的结果绩效,以及该工程项目为取得这些效益和成绩的一切经营活动过程的效率,即项目的过程绩效。

虽然建筑施工企业关于项目经理绩效的考核标准己设置绩效指标、评分权重等,十分简单易用,但实践中各企业在具体实施时是否科学合理,项目经理对其实施是否有看法和意见,还有什么地方应该值得改善,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此,陈尚卿(2006)采用实地调研加上问卷的方式对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对象占到总数的65.2%,对绩效评估的现状持怀疑态度或者不认可态度,另一方面,目前的施工企业中在绩效评估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需解决与改进。

2.2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的问题

综合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目前在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 业绩占考核比例过高

我国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制度以来,众多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经理绩效考核时将上缴款(即向企业上缴的管理费用)作为最为核心的考核要素,并且都将上缴款作为主要的鼓励方式。一旦某个工程项目得标,公司将根据合同所定价格按同一比例确定上缴款项。多缴则代表该经理的业绩就更好,且所获的薪酬提成也更多,这种方式存在巨大缺陷,因为它没有对项目本身的复杂度、经费支持等客观因素加以综合考量。毫无疑问,这种以“业绩主导一切”的衡量标准会给企业带来内部过度竞争、员工唯利是图等负面影响。

2.2.2 考核标准相对不合理

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是根据企业的历年经营数据和项目的历史绩效水平,进行综合平均得来,缺乏对项目复杂程度的进一步评定。众所周知,企业不同的项目所面临的环境是不同的,但现阶段对它们却要面临统一的考核标准、采取相同的绩效评价手段,显然这种方式不是站在公正和客观的基础上来考虑的。因此,可能造成被评价方不接受所得的评价结果。

2.2.3 绩效结果较难反映现实

在各个项目施工难易程度不同的背景之下,考核结果往往难以反映项目经理的实际能力。在现实情况下,有些初次担任管理层的项目经理既可能碰到非常容易的项目,也可能碰到异常复杂的项目,这些状况会使得考核结果与他们实际水平的偏差。有些项目经理会因此夸大其能力也会影响企业项目任务的分层分配。

2.2.4 绩效考核体系效果不佳

对项目经理的考核直接影响着绩效的好坏,目标考核和素质评价没有很好的相结合,直接影响结果性的目标考核,从而导致了客观评价项目经理工作行为。在绩效考核工作过程中领导和员工很少有机会沟通,往往变成形式化、走过场。

2.2.5 绩效考核目标单一性

绩效考核基本上与员工的工资和奖金挂钩,往往与员工的晋升、培训、个人发展等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对某项目的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经理的职业生涯发展。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制度以来,大部分企业主要的绩效考核标准是向企业上缴的管理费用,以此作为激励方式会导致企业员工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无法将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

3 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的基本流程设计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考核目标要能满足企业日常运作的要求,杜绝目标的单一化、绝对化,以确保绩效考核中的评估结果为企业日常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本研究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在综合考量项目组以及项目经理的情况下,设计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的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据以上流程图,可将绩效考核流程归纳为三个部分。

3.1 准备部分

绩效考核之前,应首先确定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并将企业宏观目标分解成微观的、项目组可执行的目标,由此项目组确定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组的绩效目标,结合自己的工作分析和胜任特征,建立自己的绩效目标。

3.2 主体部分

由图可知,绩效考核是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构成的一个循环过程。企业要达成绩效考核的目标,必须通过制定制度和计划保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项目总监要即时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敦促项目经理的绩效在绩效考核循环体系下能力不断提高。

3.3 应用部分

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于五个方面:

①薪酬设计。主要是指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项目经理劳动报酬的部分依据,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手段。

②职务调整。根据考评结果了解项目经理的特长,将其调任到相应的岗位,做到知人善任。

③招聘甄选。在对项目经理进行综合考评之后,择优者进行岗位提升。

④培训开发。针对考评中反映出的问题,制定项目经理培训计划,从而提高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

⑤生涯管理。根据考评结果了解项目经理的特点、职业倾向,由人力资源部门为其制定职场生涯规划。

图2在传统的项目经理绩效考核流程上有所创新和扩展,即在传统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在前期增加了对项目组工作目标和岗位责任、项目经理工作分析和胜任特征等准备工作,在后期从五个方面有效应用绩效考核结果,使整个绩效管理的流程更加充实。

篇2

Discuss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Problems and Count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ANG Ming-yu

(Xij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partment, Xi’an Shaanxi 710123,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of many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phase of the project cos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the owner’s reference.

【Key words】Industrial projects; Investment decis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Measures

0 前言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班队和决定的过程。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也是关键所在[1-4]。

1 项目决策阶段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项目工程造价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标准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对项目决策中有关建设的原则、等级、规模、建筑面积、工艺设备配置、建设用地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的规定。制定建设标准的目的在于建立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秩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宏观调控,指导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管理,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充分利用资源,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投资效益[5-7]。

建设标准的内容包括影响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主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工程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工业项目一般包括:建设条件、建设规模、项目构成、工艺与装备、配套工程、建筑标准、建设用地、环境保护、劳动定员、建设工期、投资估算指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投资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的合理与否。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对少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或少数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标准可适当高些。在建筑方面,应坚持经济、适用、安全、朴实的原则。建设项目标准中的各项规定,能定量的应尽量给出指标,不能定量的要有定性的原则要求。

1.1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也称项目生产规模,是指项目设定的正常生产营运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者使用效益。建设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着一个合理规模的选择问题。生产规模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则会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因此,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

合理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项目投入产出比处于较优状态,资源和资金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可获得较优经济效益的规模。因此,在确定项目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数量的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力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如项目)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须注意,规模扩大所生产效益不是无限的,它受到技术进步、管理水平、项目经济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超过一定限度,规模效益将不再出现,甚至可能出现单位成本递增和收益递减的现象。项目规模合理化的制约因素有:

1.1.1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

(1)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通过市场分析与预测,确定市场需求量、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最终确定项目建成时的最佳生产规模,是所建项目在未来能够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程度不同的制约作用。如项目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造成项目所需投资资金的筹集困难和资金成本上升等,将制约项目的规模。

(3)市场价格分析是制定营销策略和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4)市场风险分析也是确定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风险分析是在产品供需和价格走势常规分析已达到一定深度要求的情况下,对未来某些重大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项目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的分析。并提出风险规避措施。

1.1.2 技术因素

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若与经济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及其装备的来源没有保障,或获取技术的成本过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则不仅预期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还会给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工程支出浪费严重。

1.1.3 环境因素

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进行的,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特别是为了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国家多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规模做了下限规定,选择项目规模时应遵照执行。

1.1.4 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在对以上因素进行充分考核以后,应确定相应的产品方案、产品组合方案和项目建设规模。生产的变动会引起收益的变动。规模经济是指通过合理安排经济实体内各生产力要素的比例,寻求到适当的经营规模而取得节约或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经济合理性、市场容量、环境容量以及资金、原材料和主要外部协作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对项目建设规模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大型,复杂项目的建设规模论证应研究合理、优化的工程分期,明确初期规模和远景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在研究确定其建设规模时还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

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在初步可行性研究(或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提出项目建设(或生产)规模的倾向意见,报上级机构审批。

1.2 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

一般情况下,确定某个建设项目的具体地址(或厂址),需要经过建设地区选择和建设地点选择(厂址选择)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工作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一种递进关系。其中,建设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配置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建设地点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

1.2.1 建设地区的选择

建设地区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项目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营运状况。因此,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一下两个基本原则:

(1)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满足这一要求,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避免原料、燃料和产品的长期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缩短流通时间,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但这一原则并不是意味着项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等距离范围内,而是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

(2)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在工业布局中,通常是一系列相关的项目聚集成适当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从而有利于发挥“集聚效益”。

但是,工业布局的集聚程度,并非越高越好。当工业集聚超越客观条件时,也会带来许多弊端,促使项目投资增加,经济效益下降。当工业集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总和超过生产集聚带来的利益时,综合经济效益反而下降,这就表明集聚程度已超过经济合理的界限。

1.2.2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

建设地点的选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经济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项目建设条件、产品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和未来产品销售等重要问题,受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等多因素的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所在地点的城乡建设规划与发展。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决策。

1)选择建设地点的要求:

(1)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并力求节约用地。

(2)减少拆迁移民。工程选址、选线应着眼少拆迁、少移民,尽可能不靠近、不穿越人口密集的城镇或居民区,减少或不发生拆迁安置费、降低工程造价。

(3)应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土壤耐压力应满足拟建厂的要求,严防选在断层、溶岩、流沙层与有用矿床上以及洪水淹没区、已采矿坑塌陷区、滑坡区。

(4)要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厂区土地面积与外形能满足厂房与各种构筑物的需要,并适合于按科学的工艺流程布置厂房与构筑物,满足生产安全要求。厂区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一般5%~10%为宜),以减少平整场地的土方工程量,节约投资,又便于地面排水。

(5)应尽量靠近交通运输条件和水电等供应条件好的地方。

(6)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项目,不能建在城市的上风向,以免对整个城市造成污染;对于噪声大的项目,厂址应选在距离居民集中地区较远的地方,同时,要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以减弱噪声的干扰;对于生产或使用易燃、易爆、辐射产品的项目,厂址应选离城镇和居民密集区。

上述条件能否满足,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造价的高低和建设期限,对项目投产后的运营状况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确定厂址时,也应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选择最佳厂址。

2)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在进行厂址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时,除比较上述厂址条件外,还应具有全寿命周期的理念,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项目投资费用。

(2)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比较。

3)项目选址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

选址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是寻求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决策的必要手段,也是项目选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选址工作中,通过实施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搜集,拟定项目选址的备选方案,接下来就是对各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佳厂址方案。厂址比较的主要内容有:建设条件比较、建设费用比较、经营费用比较、运输费用比较、环境影响比较和安全条件比较。

1.3 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法。技术方案不仅影响项目的建设成本,也影响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因此,技术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项目的工程造价,必须认真选择和确定。

1.3.1 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1)先进适用。(2)安全可靠。(3)经济合理。

1.3.2 技术方案选择内容

1)生产方法选择。生产方法直接影响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一般在选择生产方法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研究与项目产品相关的国内外生产方法,分析比较优缺点和发展趋势,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方法。

(2)研究拟采用的生产方法是否与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

(3)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的技术来源的可得性,若采用引进技术或专利,应比较所需费用。

(4)研究拟采用生产方法是否符合节能和清洁的要求。

2)工艺流程方案选择。工艺流程是指投入物(原料或半成品)经过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选择工艺流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工艺流程方案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2)研究工艺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工艺流程应通畅、简捷。

(3)研究选择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提高收效和效率。

(4)研究选择主要工艺参数。

(5)研究工艺流程的柔性安排,既能保证主要生产工序的稳定性,又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使生产的产品在品种规格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3)工艺方案的比选

确定不同的工艺方案以后,要在可选方案之间进行比选,内容包括技术的先进程度、可靠程度,技术对产品质量性能的保证程度,技术对原材料的适应性,工艺流程的合理性,自动化控制水平,估算本国及外国各种工艺方案的成本、成本耗费水平,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技术经济指标等。工艺改造项目工艺方案的比选论证,还应与原有的工艺方案进行比较。

比选论证后提出的推荐方案,应绘制主要的工艺流程图,编制主要物料平衡表,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以及水、电、气等的消耗量等图表。

1.4 设备方案

在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确定后,就要根据工厂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的要求,选择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设备的选择与技术密切相关,而这必须匹配。没有先进的技术,再好的设备也没用,没有先进的设备,技术的先进性无法体现。

设备方案选择应符合的要求

(1)主要设备方案应与确定及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并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使用的要求。

(2)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能力要相互匹配。

(3)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

(4)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

(5)选择的设备应符合政府部门或专门机构的技术标准要求。

1.5 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选择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1)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项目的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时,应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分期建设的项目,应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路线走向)。在已选定的场址(路线走向)范围内,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网的位置。

(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结构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符合政府部门或者专门机构的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4)经济合理。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资金。

2 结论

通过分析在工业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应该考虑的诸多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与方法,可为工业建设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望更多决策者总结宝贵经验,以飨读者。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刘秋霞,翟晓炜.浅谈设计与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J].公路,2010(8):255-257.

[4]刘领.探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煤炭技术,2011(9):270-271.

篇3

“卷烟上水平”是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则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动力源泉。目前,多家工业企业均组建了大型项目管理团队实施易地技改重大项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技改团队的能力素质高低决定了项目的建设水平。

河南中烟两个易地技术改造项目(新郑州厂易地技改项目、许昌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承载着河南卷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项目确立了“工艺一流、装备先进、绿色环保、数字工厂”的目标定位,这对于项目管理团队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和工程项目运作,笔者认为在技改团队能力构建上,须提升四种关键能力——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这四种能力决定着团队素质根基,影响着项目运作水平的高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提升学习力,夯实能力基础

树根理论告诉我们,评价一个组织本质的竞争力,就是要看其学习力。一是要打造学习型项目管理团队。实践中,根据组织管理模式,既可以围绕土建公用工程、烟草设备两个大的方面构建团队,也可以平行构建多个专业组。通过优化项目团队架构,形成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从结构上打造提升学习力的优势。

二是倡导“无边界学习”理念。一个组织是否具有学习力,完全取决于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无边界原理认为,组织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虽存在各种隔膜,但并不妨碍食物、血液、氧气等物质畅通穿过。这些“隔膜”,在项目团队内部犹如不同专业间的界限。无论是土建、信息自控、工艺设备各专业,均是为建好项目这一目标服务。因而,信息、方案等资源应该打破专业“隔膜”,实现共享。

三是搭建培训平台。技术和管理应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项目建设水平,两者相互依赖,互为支撑。针对行业项目人数紧张、经验不足等情况,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授课、项目讲坛等内源培训,加强运作流程、项目技术、管理培训,积累经验资本,努力创造条件建好平台,为项目推进实施提供充足后劲。

2.提升执行力,培养核心素质

执行力是贯彻上级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是决策落实的关键。执行是学以致用的评价,亦是项目团队素质能力的核心。

一般来讲,执行力有三种层次:第一层次是按命令和规则行事,第二层次是有计划、有章法实施,第三层次为规划实现。项目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项目团队的执行力若仅停留在第一、第二层面是显然不够的。工程项目执行力的提高,需要建立两种机制:一是建立“闭环工作机制”。所谓闭环,即P-D-C-A循环,就是通过对项目阶段目标的科学制订,强力推进节点、流程,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整,不断优化措施,并加以固化,在工作中遵循。二是建立绩效推进机制。确立项目里程碑管理原则,围绕重要节点目标,突出项目关键线路,综合安全、质量、进度等要素,建立“内容量化、标准细化、监督强化、奖惩硬化”的项目绩效推进机制,推行项目OEC管理,管控过程,注重结果,形成长期工作随机督查、重点工作重点督察、专项工作专门督查、阶段工作实时督察的工作推进机制,实现目标上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努力营造“只为落实想办法,不把困难当借口”的工作氛围。

3.提升创新力,把握有力抓手

一要加强制度创新。姜成康局长强调,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行业工作各个方面,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严格各项办事程序,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项目制度构建要吃透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在规范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制度,捋顺流程,科学设计出“规范高效、流程短捷”的制度体系,有效缩短管理路径,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能。二要加强管理创新。项目团队要遵循“优化机制,提升效能”的原则,因地制宜,简化程序,有效创新。在沟通方面,要统筹做好工业公司与生产厂、工程部与地方单位等层面的协调;在运作中,要统筹好规范与效率的关系;切实发挥好项目管理在组织协调、工作绩效、流程推进等方面的作用,使项目管理成为催生创新的“发动机”。三要加强技术创新。项目建设要遵循“成熟技术大胆使用,先进技术探索应用,趋势技术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充分应用行业成熟的特色工艺技术,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工艺设计、产品制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样板和平台。

4.提升凝聚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凝聚力有三个表征:即个体行为对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和服从性。提升项目团队凝聚力,一是需要坚定目标理想。思想认识一致是产生凝聚力的基础。目前,行业多个工程项目团队均成立了“项目党支部”,通过“党员责任区”,带动示范,加强“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教育这一“共同基点”来增强党性、提高修养、立身正行;用项目建设目标、愿景这一“共同纲领”来统一思想意志、明确方向;用政策制度这一“共同准则”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基础。二是加强合作共事。重点项目建设是一项“跨专业、多门类”的系统工程。项目建设要加强专业合作,完善联动推进机制,形成“专业交叉、多方合作、相互渗透”的推进局面,努力构建互助、双赢、和谐的项目建设环境,为实现共同愿景服务。三是服从组织安排。项目建设要服从领导指示、服从建设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职责分工。作为子项目负责人,要对事业忠诚、对项目负责,努力增强服务项目建设的本领,把自己锻造成为“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领、事业上有成绩”的项目骨干,不辜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参考文献:

[1]《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及五个实施意见》;

[2]邱菀华等著,《现代项目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4-1.

篇4

在当代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战略目标是通过项目这一形式来实现的。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浪潮下,信息化建设与项目建设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在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大型项目的管理尤为重要,是项目建设所必须的。大型及复杂项目,一般有如下几个特征:项目周期较长、项目规模较大、目标构成复杂、项目团队构成复杂等[1]。在大型复杂的项目中,项目的整体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间接管理、分级管理、分工管理的角度,对大型项目的整体管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论述了项目整体管理中的项目启动、编写初步范围说明书、制定整体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监督和管理项目、整体变更管理和项目收尾等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项目章程

项目合同签订后,需要根据合同和项目工作说明书SOW撰写项目章程,建立项目型管理组织,授权相关管理人员为高级项目经理,规定了该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和费用,为项目配备了管理经验丰富的子项目经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骨干人员。在此过程中,项目的授权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实践中,很多项目因为没有清晰的授权,在建设过程中多头管理,多人负责事实上成为了无人负责,管理混乱最终将导致项目失败。

2.编制初步的范围说明书

高级项目经理依据项目章程获取授权后,需着手编写初步的项目范围说明书。管理团队需分析项目章程和工作说明书,结合团队的项目管理经验,对项目的建设目标、可交付物、验收标准、初步的项目里程碑,初步的风险,成本的概算等进行描述,形成初步的范围说明书。很多建设项目往往对项目范围说明书不够重视,没有形成书面的统一意见,很多管理人员依据自己想当然的目标进行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和范围不明确,需求方经常根据临时的想法变更目标,范围不断蔓延,导致项目的无法达到验收目标,很多项目久拖不决,最终无法完成。在该项目中,管理团队对范围说明书非常重视,根据项目的目标和可交付物,将项目分为大屏幕集中显示子系统,数字化视频监控平台子系统、调度管理软件集成开发、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安装调试及信息机房建设5个子项目,并逐一注明了各部分建设需要达到的验收标准。

3.制定项目整体管理计划

对于大项目管理,项目的过程计划是必须优先考虑的。在完成项目初步的范围说明书后,项目管理团队需在组织原有项目管理流程和模板的基础上,编制项目的整体管理计划,指导各子项目经历生成了子项目的范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子计划。因为通常大型复杂项目周期较长,可交付物和干系人较多,系统较复杂,为保障项目顺利执行,需重点加强项目的配置管理,为项目设立专门的配置管理员,建立配置的版本规则和管理流程。大型项目的管理流程除了需遵循组织管理的管理规定外,还可以根据大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专用于此项目的流程,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践证明,为项目管理建立配置和管理流程所花费的人力成本,远远低于因项目管理不当造成返工、窝工、交流障碍等项目建设的损失。

4.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执行

有了好的计划并不意味着项目能够自动成功,因此对管理的执行就成为管理关注的焦点。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各子项目经理需严格按照管理计划进行日常的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整体有序高效推进。例如,大屏幕显示系统子项目经理,应按照该子项目的进度计划,安排设备招标采购、预埋管道、预敷线缆、到货验货、拼接组合、系统调试、烤机运行等工作,确保了该子系统的按时完成。

5.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

项目推进除了需要日常的工作管理之外,还离不开对项目绩效的监督和控制。项目管理团队需对项目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监督和控制。按照管理计划,每周举行项目绩效报告会,对项目的进度、成本等进行挣值分析,对项目的范围、质量等对比管理基线查找偏差,发现问题。实践证明,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各个步骤的偏差累积,最终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监督控制所花费的开销,项目的监督和控制对预防错误的蔓延具有良好的效果。

6.变更的管理

项目建设并不都是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的,对于工期较长的项目更是如此。因此建立一套严格的项目变更管理流程是十分的必要。在项目中,管理团队需建立变更提交、初审、CCB决策、变更执行、变更验证和变更记录等管理过程。因为相关项目投资大,变更影响较大,因此CCB通常由乙方和甲方领导组成,对项目中的变更进行审核。项目管理人员需根据变更决议和变更记录,修改建设计划并积极执行。良好的变更管理是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变化的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的变更管理是控制项目在有限范围内完成的有力保障。

7.项目收尾

设备安装到位、软件开发完毕并不意味着项目的结束。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收尾阶段需重点进行项目的合同收尾和管理收尾工作。项目收尾标志着项目建设的完成,项目收尾的各项文档和总结时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收尾管理,是项目能够顺利验收的有效保证;全面的总结,是提高管理和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项目管理团队需申请甲方按照合同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对项目的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产品文档进行归档检查,向甲方移交合同规定的资料。之后需组织全体项目成员召开项目总结会,总结在项目中的经验、不足和应对措施,更新相关组织过程资产,对项目和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总结。

8.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型复杂信息化项目,项目的整体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严格规范化、标准化的整体管理措施,才能保证信息化项目的有效实施。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势在必行。

篇5

一、强化招商引资,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去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抓住招商引资项目年和加快产业发展年的重要契机,坚持把招商引资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工业港“从零到5平方公里”的承载能力全面形成,引进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180家,为我县工业集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市“三个集中”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我县工业集中发展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周边区(市)县和部分市州相继到我县进行考察学习,我县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被相关媒体称为“*速度”。这些成绩都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值得充分肯定。但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在项目建设上,还缺乏一批上5亿元、上10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工业项目,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带动能力还不明显。另外,新引进项目中真正建成投产的并不多,对财税增收的实际贡献不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全市“三个集中”工作会后,各区(市)县都憋足了一股劲,都把我县当作所谓的“标兵”,各区(市)县已展开了“三个集中”的新一轮建设热潮,特别是项目建设上都攒足了劲、使尽全力加以推动。如何在竞相发展的态势中,保持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对此,全县上下务必要认真思考,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发扬拼抢精神,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招商、外经、工业港作为招商主体,要创新思维,广开门路,增强招商信息捕捉和抢抓机遇的能力,增强招商的手段和工作的韧劲,其它相关部门要围绕项目建设,抓好配套协调工作,切实服务好工业港、服务好项目建设。下半年,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加欧洽会等境内外的重要经贸洽谈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推介工作,力争全年引进入驻工业港的项目达到150个,并在引大企业、上好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集聚一批优势项目和优势产业,尽快形成产业聚集发展优势,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二、狠抓项目促建,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

抓招商引资工作,项目建设是最终落脚点。工业港和相关部门必须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并与企业一道,共同研究解决好项目落地建设的相关问题,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达效。9月底前,工业港南片区所有项目必须开工建设,北区新入驻项目50%以上动工建设。年底前,工业港主体动工项目达到100个,建成投产项目50个。

一是要创新机制抓促建。继续坚持重大项目县领导联系促建责任制,组建专门的促建班子,定期召开项目促建协调会,随时与企业交流情况,千方百计解决好入驻项目的土地、资金和能源等问题,确保顺利动工建设。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深化项目报建联合会审制度,涉及相关审批事项原则上互不作为审批办证的前置条件,尽可能地缩短项目审批报建时间。同时,要强化投资软环境建设,对每个入驻项目的促建情况建立专门档案,对部门报批手续和项目建设相关事项的办理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对影响投资环境和项目建设的,将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是要完善政策抓促建。凡按时履约动工建设或提前动工建设的项目,除全面兑现落实签约承诺的优惠政策外,在供地价格、报建规费、税收减免等方面将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尽可能地让利于企业。就是要通过政策驱动,促使企业尽快履约建设、建成达产。刚才,云祥同志提出了项目促建政策的初步意见,会后组织修改完善后,将尽快出台实施。

三是要强化服务抓促建。在项目建设上,要树立精品服务的意识,一切以企业需求和项目建设为工作出发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全程化服务。在项目的引进入驻上,实行“一站式”服务。由项目报建联合会审办公室对入驻项目报建手续实行“全程代办”,进一道门,办成一切事。在项目的落地建设上,实行“全方位”服务。凡入驻工业港的项目,工业港要派专人协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环评、土地征用、规划报建等各项手续,确保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三、强化基础配套,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

要实现工业的集中发展,必须强化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项目承载能力。一方面,要搞好园区的规划拓展,抓好拓展区的规划报批、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围绕完善园区功能设施配套,解决好园区的排污、自来水等相关问题。

一是要抓好工业港的规划拓展。这是实现工业港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土部门要尽快完成工业港北片区拓展区的土地调规工作,确保8月底前完成土地调规和控规编制的审批。南片区拓展要落实好红林市长提出的“跨过清水河向南发展”的要求,国土、规划等部门要全力服务好园区拓展,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工业港和德源镇要做好南片区拓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南北两片同步推进、快速拓展,年底前要确保4.5平方公里的北片区拓展区基本形成承载能力。

二是要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围绕快速形成基础承载能力,9月底前,基本形成北片区拓展区北二线中段、北三、北四线南段、徐独路西段等主要道路骨架和区间道路路基,确保北片区新入驻项目50%以上进场动工建设。加强与高新西区的协调,尽快完成合作污水处理厂的招标工作,确保9月底前开工建设,明年4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加快铺设北片区污水管网,年底前与高新西区污水管网实现碰管,切实解决好北片区企业的排污问题。加快推进迎宾大道至工业港南片区自来水管网的架设工作,尽快解决南片区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

三是要搞好园区建设的融资工作。必须把破解“钱从哪里来”问题,作为推进园区建设的关键性工作。要始终坚持“经营工业港”理念,充分发挥港通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走“项目锁定资源、资源置换资金”的路子,用好用活政府匹配的经营性用地,采取市场化手段,多渠道融集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确保资金链条不脱节。

四、构建和谐园区,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和谐园区的核心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投资业主、园区拆迁农民、工业园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的园区环境,真正让企业投资放心、入驻安心。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园区拆迁工作。这是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实建设的先决条件。在推进园区拓展建设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行拆迁补偿、社保等相关政策,推行“阳光拆迁”、“阳光补偿”,切实维护好拆迁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加快推进集中安置区建设,搞好安置房移交入住工作,并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帮助引导失地农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确保园区的安全稳定。

二是要确保失地农民充分就业。必须高度重视园区拆迁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这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应该说,工业港在促进园区失地农民充分就业方面,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成效也非常明显,但绝不能放松。同时,也希望园区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更多地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特别是保洁、保安等劳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优先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工业港和劳动部门要加强对园区失地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促进园区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篇6

一、项目建设阶段

在项目建设期,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的引导和制约之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并根据项目决策的内容进行施工图设计,初步完成项目的进度安排、预算控制、安全考核等工作。

第一,在项目招商引资时期,企业应该把握这样的工作思路:抓住企业所在省市发展的战略关键时期,以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各个省市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整合和吸引各部分的招商力量和资源,形成以政府部门为引导、以企业引资为主体、各部门参与服务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引进的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升级和规划的趋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在项目决策阶段,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的项目发展规划制定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并由项目的负责人和企业的领导层共同探讨,出具项目可行性报告,并最终决定是否批准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该重视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因为决定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人,项目建设的开始企业应该成立负责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项目筹措机构,筹措机构应该由项目建设的专家、项目所需工艺的专家、经济学专家、法律专家负责,专家们共同负责和维护项目的建设制度,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筹措机构应该对每一个岗位进行细致的权责说明,注重每一个环节,建立危机预警机制,为项目建设走上正轨提供组织上、制度上和人员上的保证。其次,企业在项目决策阶段应该重视各个方案的比较工作,在进行项目可行性比较时,企业应该从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以及项目总体来考察,重点关注项目的建设地点、所选项目具备的功能、项目所需工艺和设备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等等,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关注项目带来的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和动态回收期,最终选择出经济、高效、可行的项目方案。

第三,在项目的招标阶段,企业应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投资招标的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单位和原料供应单位。招标阶段的项目管理应该重视一下两点的工作:首先,在招标方式上,企业可以选择分阶段招标和分阶段确认的方式进行招标,这种招标方式能够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只有在上一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发挥实力、高效快速、信誉良好,才能在下一阶段的项目招标中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也做到了国家和法律对招标实质的要求---公正、公平、竞争,企业采取动态、同时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项目实施方式,能够保证企业快速、高效的完成项目建设,节省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其次,项目施工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良好配合,为了实现双方的良好合作,企业有必要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契约,就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内容进行协商并签订合同。经济专家和法律专家在合同签订之前,应该就通用的规范条款中容易产生误解和争议的条款进行事前风险分析,并编制风险控制方案,力求使契约实现权力义务对等、风险收益相当。

第四,项目施工阶段,企业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参建单位施工人员素质的监控上。建设单位应该按照签订合同的要求选拔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企业应该对项目施工参建单位的总监和经理以及施工现场人员的资质实施重点控制,如果发现在施工现场有不合格、不达标的施工人员,企业应该按照合同要求不合格施工人员退离施工现场,企业有权利要求参建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规范,向参建单位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而要求参建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另外,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风险管理,总的来说,项目风险可以划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由设计、施工和建造等技术层面问题引发的风险属于技术风险,而由于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合同纠纷和人员素质引起的风险属于非技术风险。企业风险管理者应当时刻警惕和防范风险,及时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设计风险应对策略,再次进行风险的监视、评估和控制,定期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使风险因素全过程、全方位得到控制。

第五,在项目竣工阶段,企业应该重视项目的验收工作。项目完工验收时,项目单位应该组织验收活动,并由设计单位支持活动,并组织施工单位和运营阶段的经理人员参加,设计人员应该对项目工程是否达到了原设计所要求达到的功能出具项目验收报告,形成项目工程质量验收和功能验收病重的验收格局。此外,在项目的建设期间,项目的设计人员应该将项目流程和备选设备等内容交代给项目经营管理人员,设备厂方应该就设备的参数和在项目工艺运行中应该注重的事项交代给项目经营管理人员,避免设计和运行出现分差,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

二、项目运营阶段

首先,企业应该在项目建设完成后重视评价工作。在项目决策时指定的项目建设目标是否得到实现;项目在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资金周转和竣工验收情况如何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净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项目的动态回收期对项目的盈利性和流动性进行评价;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从项目运营中的组织管理绩效和科技进步情况评价项目是否是可持续发展项目。项目评价一般在项目竣工并达产后3年开始,并形成项目建设后评价报告。

篇7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技术;应用

正文:

1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分析

1.1电力工程管理技术

从我国当前的电力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在其建设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逐渐增多。对此,为了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覅案例企业应该在具体的建设中加大对电力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力度,具体操作是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健康的计算机管理环境,将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审计和相应的建筑施工标准、施工故障和电网检测等一系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和工程数据的建设工作,避免数据的记录混乱、失误现象的发生。同时,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对电力工程管理引进三维模拟和电网搭建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从而可以通过计算机平成实际工程模拟工作,也可以实现关键技术的演练工作,对于实际工程模拟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安全情况进行及早发现赫尔迅速处理,保证施工的最佳状态。为了达到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可以建立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对于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电力企业应该加大对计算机平台的应用,营造科学的信息共享环境,利用网络会议达到对电力工程高效管理的目的,实现信息同步的效果。简而言之,电力工程管理技能够是实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很有必要对电力工程管理进行优化和应用,不断创造健康的管理氛围,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2安全管理技术

安全管理技术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而言,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施工内容。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力度。在对安全管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其技术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因素进行考量和调研,对于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工程的整个施工进度。同时,电力企业除了加大对安全管理技术应用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监督机构,在建筑施工环节对于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的排查和处理,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培训,加大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度,最终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不断规范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完善

2.1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保障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加大电力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实施能够迅速解决施工建设中的问题和面对的分析问题,明确企业部门的施工管理职责,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其中,对于项目施工建设有着关键的作用的是夯实制度,因为夯实制度促进了项目实施的顺利进展。简而言之,电力工程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增加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从而满足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满足企业的多元化的发展,同时,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应用能够调整电力企业施工技术和不断优化其施工流程,只有将技术完全应用到电力企业的施工中,才能不断健全管理制度,才能不断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2.2培养和提升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更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因此,电力技术人员应该是从最初的筛选和入职的专业化培训的,在对电力技术人员的培训中,更多的结合实际的工作案例进行讲述和管理内容的培训。对于技术人员而言,需要随时进行学习和总结,要有分析的灵活性,在实际操作中具备谨慎性。对于一线操作人员,务必对其进行标准作业流程培,加强其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作业基础,不断提升操作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准。在进行特殊作业时,电力工程项目企业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加大技术的应用程度,保证施工的正常实施。

2.3注重安全运营的有效管理

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言,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除了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之外,还有安全管理。因此,对于电力工程进程的任何阶段,务必高度重视安全内容的应用好和实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员工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须将其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对于管理的体系加入安全内容。同时,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安全的工程项目建设。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能够保障电力企业健康发展,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一般而言,电力建设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同时,电力工程项目实施技术的应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适当的健全。

2.4注重安全性和高效性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增加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实现电力输出的高效率、低能耗,为居民和企业提升电力服务的质量,对此,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务必将电力工程建设技术作为基础前提,不断优化电力工程建设技术,从而推进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范围。要不断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电能输出进行施工过程监控,对于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技术应用中,务必以满足居民和企业发展需求为前提,适当的对电力工程施工建设技术进行优化。总而言之,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应用和实施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电力企业发展需要电力工程技术的实施应用,全面的进行施工过程监控、质量控制,不断完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应用的应用模式,不断为电力工程的技术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8

1、城市污水处理投建阶段环境影响评价

1、1项目建设前期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在完成建设投入运营后期产生的环境影响与项目建设前期的选址密切相关,倘若选址合理,便可令工程本身具有的恶臭、噪声、固体废物排放等污染问题得以良好的解决,进而创造最佳的社会及环境效益。因此,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影响环境评价应首先对项目的选址合理性展开充分论证,明确提出可行性选址意见。首先,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选址应同当地城市战略规划总体目标与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相一致。同时从一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工程的选址适宜在常年城市的主导风向下风处以及水源地下游位置。再者基于污水处理进程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我们应充分考虑在大气环境保护距离范畴中是否存在保护环境的敏感点。另外,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在外配套管网的施工建设中应尽量做到最优化,并充分考虑污水排放是否会对受纳水体产生影响。

1、2污水处理项目进水环节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主体规模与选用工艺流程均取决于项目的进水环节水质与水量。倘若我们不对进水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实施必要的水量预测或预测不够准确,对水质及其可生化性了解不细致,则势必很难对污水处理工艺展开有效科学的论证。因此基于污水处理环节对进水水质及水量准确预测的重要性我们需对服务范畴中的水污染源总量、排水量及水质状况展开充分调查。主体依据当地区域人口总量、排放污水系数对城市人民生活污水水量及水质展开准确估算。在应对工业废水层面,我们应依据工业企业在服务范围内的排水状况,例如常规因子浓度、排放规律、毒害物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细化调查核实。

1、3污水处理项目应用流程、工艺问题

污水处理环节中采用的流程、工艺是建设期内对其产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论证重点内容。因此在确保出水水质充分依据相关城市污水处理排放污染物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应对所采用的污水处理流程、工艺展开细化分析及可行性论证,按照不同流程工艺对处理污水的要求程度进行常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完善确定。当然这一过程不仅适用于城镇居民生活,对郊区村镇、各类工业企业居民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同样需严格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科学有效的执行。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工程的建设规模与工艺处理需遵循城市污水的水质特点与水利情况,由于各类城市存在的工业结构、生产方式特点不尽相同,令污水出水水量与水质存在本质区别。因此我们应对所在城市的水污染源展开详细、科学的调查并经过多方论证与分析完善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另外我们应依据城市市场经济特征、发展情况由经济、技术、社会及环境等多层面出发展开综合分析,确保最佳选择优质、适宜的污水处理流程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实践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

2、1污水处理尾水对受纳水体引发的环境影响

污水处理环节产生的受纳水体,例如河流的环境影响因素不容忽视,虽然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自身产生的污染排放量不多,然而其排放的尾水量却较为庞大,在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建设的前期后期如果受纳水体相同,则排放污水方式在从分散更新为集中模式情况下,便会令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总量显著降低。因此我们无需对其产生的水环境影响展开高级别评价,而仅需对一些敏感断面展开影响分析便可。同时在城市污水工程项目完成建设的前后期如果受纳水体有所区别,接纳水量呈明显增多趋势,则会在一定范畴中影响河道沿岸的浅层地下水补给关系产生改变,并会产生对新受纳水体的影响。因此这一环节中我们则需展开其对水环境影响的高级别评价。再者,衡量污水处理环节产生的受纳水体环境影响还应注重对超负荷污水溢流、事故排水等产生的受纳水体影响进行分析,需要时我们还应采取科学预测模式展开细化计算,主体分析各类现象的综合影响程度。

2、2污水处理恶臭物质产生的环境影响

污水处理环节产生的恶臭物质环境污染是最为表象的问题之一,常常引起周围居民的诉讼事件。其产生恶臭物质主要包含氮、硫化合物及各类烃类有机物等。产生恶臭物质的主要因素在于流经城市污水系统管网的污水在长时间停留且缺少用于溶解该类物质的足够氧份环境下便会导致其在管道内发生厌氧反应并生成恶臭气体,随着污水处理进程由污水散逸出来。该类恶臭物质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将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应科学应用类比分析法、公式计算法对恶臭物质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细化分析。为有效降低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我们应在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有效降低系统排放恶臭物质总量。同时应配备相应的恶臭气体回收及处理装置。再者我们应在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中设置适宜宽度、规格的卫生防护带,面积适宜在三百米左右,同时依据合理的环评确定针对大气环境的有效防护距离。

3、结语

为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环境,降低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我们只有从项目工程建设阶段、服务运行阶段入手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调节与管理策略,才能真正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通过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创设丰富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篇9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为业主方构建一个包含业务执行层、管理层和决策层三个层面的一体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平台,支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规划、立项、建设、完工)管理,支持业主方预算、工程经济、设计、采购、施工、财务等专业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同时还支持参与工程建设的外协单位(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的协同工作。工程项目管理总体业务流程见图1。

2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业务流程

2.1项目规划阶段

项目规划阶段主要是指对项目年度计划的管理,它是项目后续实施的依据。年度计划管理采用项目信息集中管理的方式,搭建项目决策者、项目综合管理人员、项目分管人员的沟通桥梁。项目分管人员编制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综合管理人员汇总平衡,最终由企业高层进行决策。月度形象进度管理采用非常细致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以自然月为阶段,从各个专业维度,例如项目综合、设计、设备、施工等方面对项目进展进行计划和跟踪管理,项目综合管理人员将企业层关注的项目列入月度计划,项目各专业负责人编制相应专业的月度计划,并负责反馈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最终由项目综合管理人员集中管理。

2.2项目立项阶段

将项目管理重心往前延伸,可以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进度,细化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立项管理是用来协助用户跟踪项目前期阶段的重点工作,从项目单位的项目意向开始,对项目的整个立项阶段的重大节点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可研批复后正式立项,可以开展下一阶段设计工作。

2.3项目建设阶段

(1)设计管理对设计相关业务进行提炼与归并,采用PDCA的设计理念,即首先按项目整体进度要求编制设计相关的工作计划,其次根据计划指导业务执行,然后将执行实绩回填,同时通过计划与实绩的比对,找出差异,并加以原因分析,使每项工作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2)工程采购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过程,主要包括建安类采购、设备类采购和服务类采购。建安类采购首先以概算工程量清单为依据细化分解,形成招标工程量清单,经过招标、投标、中标、合同签订等业务环节,到合同执行过程管理(如工程量签证、进度款支付等),最后以建安合同结算为终点。设备类采购以设备采购清单为依据,明确采购需求,经过招标、投标、中标、合同签订等业务环节,签订设备采购合同后,需要业务方确认设备的到货情况,作为设备款支付的依据。服务类采购支持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类合同的签订,与项目投资管理紧密结合,响应投资计划,反馈投资实绩,保障项目建设的投资目标。[1](3)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度,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都将参与其中,因此,如何实施高效的协同作业,如何及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节点成为关键。(4)项目财务管理支撑各项工程项目财务业务,并与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模式相结合,做到支撑各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的同时,又协助企业贯彻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

2.4项目完工阶段

在项目完工阶段,根据项目合同签订情况、项目付款情况等形成项目财务决算。项目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验收,工程、设备、消防等各专业部门进行项目总体验收。项目建设单位协助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清册,完成在建转固工作。

3关键技术

3.1标准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循序渐进并逐步细化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项目结构的分解。通过建立企业工程建设的标准设施库(Phys-icsBreakdownStructure,PBS),将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代码标准化,一方面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结构的分解,控制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基准,使同类项目的建设有了参照、分析、比对的标准,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化。项目标准化应用如图2所示。项目启动后,首先通过标准化代码的选择,形成具体某一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Structure,WBS);项目范围确定后,根据标准实物量(BillofQuantity,BOQ)形成细化的项目建安范围,并细化项目设备范围;再根据细化后的范围,按项目阶段逐步形成项目的估概预算,并归集到各类费用科目(CostBreakdownStructure,CBS),并以此为依据指导项目成本控制的执行过程,通过各类合同的执行情况的数据汇总,对比分析,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

3.2投资精细化管控

设计环节作为投资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控制要点涉及两张表一个费,即设备总表、工程量清单和其他费,这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范围、变更的关注,细化投资控制的措施,收集及监控投资实绩,实现全过程的投资成本控制。图3为全过程的项目成本控制示意图。[2]

3.3项目文档全分类管理

通过文档分类和标准化管理,将文档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业务流程相关联,归档、共享核心文档,从而对工程管理的核心知识进行总结,积累最佳实践并且借鉴到业务上,提高知识利用率,最终促进业务流程的改善与工程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图4为项目文档管理业务示意图。

3.4项目协同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参与方众多,不仅包括业主方预算、投资、设计、采购、施工、财务等专业,还包括咨询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外部协作单位,需要多方共同参与项目建设。通过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将各方面的项目实施记录都集中在一个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上,同时让项目各参与方在平台上进行操作,智能化提取项目数据信息生成各种图表、报表、关键计划里程碑、自动报警等,便于管理者对于项目全局的准确把握,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从而帮助管理者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按目标完成,提升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落实项目的关键审批流程。图5为项目协同业务示意图。

4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作为企业ERP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是标准化管理、投资管控、项目文档管理、项目协同等。通过借鉴行业先进管理经验达到企业的最佳实践,以系统为“抓手”,把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可以帮助企业规范业务运作,促进流程优化再造,实现过程精细化管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任志斌 单位: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ERP软件事业部

篇10

同志们:

新年伊始,区委、区政府组织在这里召开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动员大会,提出奋战100天,新开工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的目标,主要考虑项目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充分表明了区委、区政府提速加快、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夺取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加快建设宜商宜居活力__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刚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发展集中区管委会办公室、区规划和建设局、区水务农机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交通局、__镇分别就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作了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的重要意义

项目是重建的主要载体,是拉动内需最有力的抓手,牵动发展全局,决定发展地位,对于实现我区“三年重建家园,五年实现跨越”战略目标和推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至关重要。大抓项目,是我区灾后重建的重要抓手。这几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获得实惠较多。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全区有一批落地大项目的支撑,灾后重建说到底也是项目重建。大抓项目,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尤其在项目工作上呈现出你争我夺的激烈竞争态势。如果我们的项目工作抓不紧、抓不上去,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先机、失去机遇;经济增长就无法保障,发展后劲就无从谈起。大抓项目,是我们执政为民的重要战场。区委*届*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区今后一段时期的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把各项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上,通过项目让目标数据变成生动的现实。因此,项目工作事关全局,极端重要、极其紧迫。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项目工作对于实现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全局、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项目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增强全局抓项目、全民干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务求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去年,全区以旅游业为重点的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各部门、各乡镇和企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重点项目尤其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部分干部责任意识、效率意识不强,遇到问题既不主动汇报反馈,也不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抓得不紧、不实、不深、不细。二是项目工作环境不优。基础条件差,配套能力弱,硬环境太软;服务态度差,服务效率低,软环境太硬,是元坝发展环境的真实反映。一些部门服务的意识很弱,而收费管、卡、压的意识则很强,优化环境停留在口上、纸上。三是项目储备不足。推不出几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综合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区委、区政府作出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的决定,是着眼于落实市委*届*次、区委*届*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加快重建与发展步伐,夺取双胜利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是今年抓重建抓发展的第一场硬仗,即从2月2日到5月12日,奋战100天,新开工建设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5个亿。上半年实现新开工项目150个,全年达到200个以上。全区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对实现“两个加快”,建设宜商宜居活力元坝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提前完成灾后重建是第一任务,投资和项目是第一抓手”和“项目第一,项目为重,项目最急”的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多上快上项目,在全区迅速掀起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实现首战必胜的目标,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新思路,为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颁布,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将全面展开,这是我区应该抓住也必须抓住的重大战略发展机遇。从我区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必须着力围绕以下几个重点来抓好项目工作。一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抓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是项目最为集中的领域,是国家和省资金投放的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改善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展开,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必将加大。这次省委全委会上省领导讲“能不能够领会和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准备、储备和推进一批项目”,我们务必要重点围绕农村交通、能源、水利、旅游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来谋划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建设一批项目。二是围绕农村改革发展抓项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届*次、市委*届*次全会提出的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要以一批项目作支撑。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产品市场建设;无论是农村产业培植,还是社会事业发展,都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项目上。三是围绕工业发展抓项目。要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引进一批工业项目;围绕现有产业抓紧实施一批工业技改项目;积极鼓励和扶持规模以下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围绕改制企业新建和扩建一批工业生产项目;要盘活改制企业的闲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死资产”盘活,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四是围绕资源转化和产业承接转移抓好项目。我区矿产、水能、旅游以及劳动力等资源十分丰富,为我们争取项目、引进项目、加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过去的工作来看,绝大部分项目都是依托这些资源优势来谋划的,所以我们始终仍然要打优势资源这张牌。五是围绕改善民生抓项目。要结合我区灾后重建规划,以改善民生、推进社会进步为重点,拓展思路、科学规划,着力抓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广电、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令我们振奋的是:这一方面有很多项目以前想干都干不起来,现在已经具备了条件。许多涉及到卫生、体育、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项目将于年内开工,最迟后年将竣工投入使用,城镇面貌将发生显著变化。六是围绕国家投资政策抓项目。国家产业政策是我们向上跑项目争取资金的风向标,抓项目工作必须在吃透上级政策的前提下进行。要特别重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重点要研究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随时捕捉各种项目信息和投资动态,及时掌握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安排意向,做到掌握区情、吃透上情,找到我区重点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点,把政策变成项目,进而争取资金,利用资金,建成项目,真正把政策优势变成资金优势和项目优势。七是围绕灾后重建抓项目。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展开,将有一大批重建项目陆续启动,必将掀起新一轮的投资,形成新的投资拉动,我们务必把项目落实到住房重建、产业重建、设施重建、城镇重建和生态重建上来,通过项目的大实施,带动城乡的大变化,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强化融资,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企业、群众、社会力量一齐上,多元投资。要整合灾后重建及各类项目资金用于公益性项目、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民生项目,强力争取,科学调度,强化监管,努力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产业项目要以企业为主体,招引有较强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建材等产业,力争工业园区100天内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个。农房重建的主体是农户,要引导支持重建户在国家支持下,采用出资、借资、贷款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加快农房重建进程。纪检、监察、检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强化财政性资金监管,严格审批拨付程序,严格招投标程序,杜绝资金挪用、挤占、贪污、浪费等现象发生。各地各部门要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决杜绝在重建中新增政府性债务。

强化监管,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质量技术保障。强化监管意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项目推进中无论什么性质的项目都要把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又好又快,“好”字当头。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防止“豆腐渣工程”、“腐败”工程,决不能因强调工期进度而忽视质量。建立监管队伍。交通、建设、水务等部门要创新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长短结合、业务较好、数量充足的质量技术监管队伍。严格监管程序。要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开工报告、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制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严格把关。严格责任追究。要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负责任,违反程序,,造成重大质量问题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经济、纪律和法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

强化服务,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环境保障。项目推进涉及资金到位、征地拆迁、手续报批、群众工作等方方面面,实践证明,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项目都会寸步难行。各级干部必须特别讲政治,特别讲纪律,特别讲大局,牢固树立为项目扫清道路为荣,为项目设置障碍为耻的观念,一切服从开工建设需要,简化程序,缩短时间,特事特办,随到随审,限时办结,加快立项、设计、评审、招投标、用地等关键环节时间进度,尽心竭力为项目服务。区监察局牵头,区政务服务中心配合制定各类项目审批流程表,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审批时间,达到既按规定程序办事,又高效快捷办事的目标。区效能办要把打造项目工作良好环境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中心工作任务,严查严究阻碍项目推进的典型案例,把项目推进成效作为检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准。

强化领导,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强化领导,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在区灾后重建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集中各方面力量,分线落实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个县级责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责任人、一支工作队伍、一笔经费的项目工作“六个一”制度,各项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是项目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要有完不成任务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精神,切实负起责任,做到动态情况随时掌握,具体问题及时解决,解决确有困难的及时向王书记和我报告,不等不推不拖,确保所牵头负责的项目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三、狠抓落实,确保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取得实效

立说立行。今天的大会是项目百日攻坚的动员会、誓师会,各级各部门要立说立行,迅速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干部职工中,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各责任领导、责任人要立即组织研究,制定所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明确开工、竣工具体时间,倒排工期,倒排工期表2月10日前经责任领导审核签字后交区灾后重建重大项目督查督办组汇总,按倒排工期跟踪落实。要力争2月份开工百分之三十,3月份开工百分之五十,4月份百分之二十,迅速掀起项目开工建设,所有项目不能搞形式上的开工,开工的必须持续快速推进,直到最终建成。各项目之间要展开竞赛,比行动谁更早,比速度谁更快,比质量谁更好,比监管谁更规范,比工作谁实效更突出。

突出重点。灾后重建涉及到各方面,项

目众多,但资金、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要突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时间,重抓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项目,重抓城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重抓学校、医院、农房等民生项目,重抓受灾最重的农村、集镇恢复重建项目,要通过百日攻坚活动,确保在重大项目推进上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