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11: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效学习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四快高效学习法》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优质教育与学习研究课题小组在2006年,通过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理论研究,针对中国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应试课题、等多方面的因数,历时三年整理研究出的一套教材。
2、《四快高效学习法》是一种富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和高效学习训练系统。它从阅读、记忆、速算、书写这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孩子的“速商”让孩子读的快、学的快、算的快、记的快、迅速提高学习成绩。
(来源:文章屋网 )
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是每位教师当前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只有寻找到了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我们的教师才会轻松教学,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减轻学习负担。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率学习的肥沃土壤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年级愈高就愈是如此。教师“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习惯养成了,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的。
1.加强预习方法指导,养成预习习惯。预习是必须讲究方法的,方法得当,效率就高。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对于经过思考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还可以作为课上听讲的重点。做:适当地做一些课后习题或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提高预习质量,培养自学能力。这些是要求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让老师布置。老师只是在必要时进行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的情况,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2.引导学生把握课堂,做课堂的主人。首先要引导的就是“听”,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认真听当然不在话下了,不认真什么课也学不好的。关键是要会听。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老师讲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老师讲这个的主要目的。还要带着预习时的疑难,有意识地去听,以便解决预习时的疑难。只听老师讲是不够的,同时还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回答,既可以判断自己答题思路正确与否,又可以学习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这样学生的听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其次是引导“思”,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同学们答题正确与否,不要等现成的答案。如果每节课学生都不动脑筋思考问题,时间久了就变懒惰了,不想动脑筋,更谈不上活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第三是引导“说”,要求学生主动给自己找训练说话能力的机会。上课的时候,不要等到老师点名的时候才回答问题,要主动积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敢于和不同的意见争论,训练几次就没有什么害怕的了,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探讨科学的作业方法。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其次,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学过的例题、解过的题目等。在探索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比较、类比等一系列方法,并从解题中学会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再次,根据探索得到的解题方案,按照所要求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把解题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简单、明白、完整。最后,还要对解题进行回顾,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无误,并小结一下解题的经验,进而发展与完善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4.加强复习策略的指导。(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巩固深化知识。(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3)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4)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5)复习要掌握好时机,安排要合理,复习方法要多样化。我还从我女儿的学习中获得,让学生准备错题本也是一个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人不该在一个位置上跌两次跤”,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一个错误,常常一犯再犯。为了降低错误的重复率,复习的时候先看错题集,把错题集的题再做一遍,这样,用时少而复习效率高。
二、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教师要充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强化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的体验与感悟、喜怒哀乐充分表现出来,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高中学生由于高考的存在,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在对数学学科学习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高中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学习方法就要相应的调整,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去学习,如何在学习时间紧张的高中阶段掌握数学知识,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从每一届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成绩差异最大的学科就是数学。所以,以下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有效的学习高中数学。
一、重难点知识要分清,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高中数学必修课本有六本,但是并不是每一册必修都是重点,就目前高考考查趋势来讲,函数、立体几何和数列是考难点,这三部分基本上涵盖了高中数学所有的重难点知识点。虽然大范围来讲,这三部分比较少,但是这三部分都有很多小知识点,而且在考查时有可能是混合型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要灵活学习,不能死学,学生数学成绩可以不好,但是不能养成死学数学的学习习惯,这是数学学习的大忌。所以,比较适用的一条学习方法就是学生要明白学习重难点部分,无论是在高一阶段的新知识学习,还是在高二高三的复习阶段,教师都要根据学习形势给学生划分出重难点知识。
所以说,无论哪个阶段的学习,学生都要清楚学习的重点模块,并根据重难点知识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众所周知,对高中生而言,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教师经常会教导学生要抓住每一分钟去学习,优秀的高考成绩就是在日常的小时间中积累出来的。无谓的学习只是在浪费时间,学生必须利用紧张的时间,利用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就数学学科而言,学生分配在数学学科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因为很多学生都认为“题海战术”是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的观念,但正是由于这种观念,学生才会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做题。做题确实对数学学习有帮助,但是盲目的做题就是无谓的浪费时间,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对数学学科也没有帮助。关于这一点,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决定做一套题之前,先拿出五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弱势模块,高考的考点和教师着重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然后再安排每种题的时间,不能盲目地做题。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道大题,也不必拿出太多专门时间,零碎的课余时间就可以做一道大题。学生在做题之前要考虑好做题计划,并根据重难点知识来决定不同类型题目的学习时间,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习时间,还可以有收获,这是一举两得的学习方法。
二、错题集的整理要合理、科学、有个性
错题集是最有学生个人特色的学习资源,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所以在错题的整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数学是高中阶段考试频率最高的一门学科,因为数学就是通过反复做题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的,所以,基本上在新授课阶段,教师每讲完一个模块的新课就会让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通过考试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到了高中后期阶段,数学学科几乎是一周考三次,如此高频率的考试,学生会接触越来越多的类型题,也会碰到越来越多的错题,所以,错题集的整理是非常必要的。在错题集的整理上,教师不要强制学生整理的数量,但是在内容上,学生应该建立有自己风格的错题集,考试成绩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考试都会有成绩格外高的,也会有发挥失误的。所以,成绩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学生整理错题内容的不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筛选的去整理错题集,对于发挥失误的错题只要在原卷上标明失误原因即可,对于自己本身会做的题目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去整理,只要在原卷标明原因方便日后在复习试卷时能够清楚明白自己经常犯的错误。
另外,在教师对试卷的讲解方面,通常不会对所有的题目都进行讲解,从学生整体情况来看,教师一般会把最后的几个大题进行细致讲解,而大部分学生在最后两道题目上也都存在很多知识性问题。所以,在教师讲解完之后,对自己没把握的题目进行细致整理,当然了,对于题目的整理很多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把题目重新抄一遍,有的同学直接标明卷子序号和题目的序号,但是根据每一年学生的情况来看,最好的方法就是大体的记录一下题目,或者是题目较复杂的学生可以从试卷上直接剪切下来。因为高中阶段数学卷子数量实在很大,学生并不能完全保存好所有的卷子,所以,不能投机取巧,一定要把题目写好,方便日后复习。这些整理错题的方法都要秉承一个原则:科学合理又符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其他特殊标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不同形式的记录。
三、坚持每日做一道重点题目
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不难看出,学生的数学成绩受多方面的影响,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由于数学基础与其他同学有差距,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做题培养解题能力,这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方法,于是有的学生就会投入题海战术当中。其实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好的,学生能力的层次不同,在学习方法上就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经常不能及格的学生来讲,题海战术不仅不能提高成绩,反而会使学生浪费太多无谓的时间,不及格的原因主要是基础问题,所以,这部分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清楚自己的软肋,哪一部分知识有缺陷就着重去学习。
《陈克正四快高效学习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和高效学习训练系统,它从阅读、记忆、速算、书写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孩子的“速商”让孩子读的快、学的快、算的快、记的快,迅速提高学习成绩。阅读: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逐字、逐行、多行”扫描阅读法,配上a音波的特殊训练软件,训练孩子眼球,提高阅读速度,不仅读得快,还读得准;记忆:通过全面思维训练法,教孩子如何快速记忆的10多种记忆法,通过图文等方式,充分激发和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速算:总结了35种快速计算的方法,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大脑的转动速度,通过各种新型运算方法,迅速提高孩子的运算速度;书写:通过“皮筋握笔输入法”“划0法”等提高写字速度,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解决孩子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该学习方法从四个方面为孩子量身打造,专门从研究孩子学习心理的表现来进行教学,首先是阅读速度提升,经过训练,阅读速度可从以前的每分钟两三百字提高到两千字以上,效果快的可达五千字,其次就是书写速度的提升,两周内书写速度就可达到60字到80字每分钟,并且还能同时保持书写端正流畅,再有就是算得快,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高于一般人四到六倍,最后就是记忆力提高,记忆效率提高十倍以上。
特点:①提高学习兴趣 ,一旦孩子用上,就会立即被吸引,孩子就能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再也不觉得累觉得烦; ②提升学习效率 ,有了它孩子就能事半功倍 ; ③加快学习速度,孩子能有强烈的时间意识,速度和效率可以得到成倍提高;④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从此不该丢的分绝不丢;⑤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有专业的阅读训练软件,还有《经典哲学》《历史演义》《全唐诗》《全宋词》《上下五千年》《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957本名著,价值超过上千元,让孩子从此写出好作文! ⑥记忆提高,英语从此不犯难,传授孩子“联想记忆”“挂钩记忆”“归纳记忆”“口诀记忆”等10余种记忆方法,英语、历史、地理、诗歌等从此不怕记不住! ⑦速算提高,教会孩子“一分钟速算”、“一口清速算”等30余种速算方法,让孩子从此张口报数,理科成绩越学越好! ⑧书写提高,再不拖拖拉拉,有一整套提高孩子写字效率,练习孩子手腕灵活度等方法,让孩子从此快起来!⑨轻松记住知识点,见题出思路,看完题目脑子就能清晰浮现考察知识点,快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把公式理论跟习题有效结合起来,每个问题都总结分类,下次遇到相同问题时,答案手到擒来。
适合人群:①刚开始认字读书的儿童 ;②急需读写算计基础训练的小学生;③急于考试提分的中小学生;④准备高考冲刺的高中生。
陈克正四快高效学习法全套包括3本书、3张精要讲解DVD光盘、一套训练软件、一套速算训练卡和一份安装手册,电视购物同款,100%正版,电视售价798元,前300名订购特惠仅收498元,让你立省300元,并免费赠送《一分钟速算》教材一套(全国统一零售价498元,本刊原售价99元)。
小组学习法是新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作为地理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真学习小组学习法的核心理念,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究如何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之中,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地理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小组学习法在地理导入环节中的应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对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决定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导入环节,我们一直采取的是“开门见山”和“以旧代新”的单一方式,导致导入环节的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导入环节存在的重要性,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导入环节,以为高质量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东北地区的图片,比如:小兴安岭、长白山、大兴安岭、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等地区的图片,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图片展示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面貌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进而确保学生在直观的导入中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所了解,以为高质量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二、小组学习法在地理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教学环节是决定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环节,也是展现课程魅力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改变“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法应用到地理教学环节中,以确保学生在生生交流、互相合作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为了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到地理教学活动中,也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地理课堂顺利实现,在本节课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问题情境如下:(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思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哪方面?(3)思考: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4)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性有规律可循吗?……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以确保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进而确保学生在生生交流、小组学习中轻松地获得学习地理的乐趣。又如,在教学生“认识地图”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地图”进行自主认识,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相关的地图,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小组学习法在地理练习环节中的应用
地理练习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方面,也是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但是,在以往的地理习题练习中,我们一直采取的是“一讲到底”的模式,致使学生一直都是通过“题海战术”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导致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愈来愈差,严重不利于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习题练习和讲解环节,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其中,以确保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
例如: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惟一有水的行星 B.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适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这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该题进行分析,比如:对本题的考查点、分析过程、选项分析等方面都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在小组互相交流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进而确保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锻炼解题能力,以为学生更好地面对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小组学习法在地理评价环节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新课改基本理念指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也就是说,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评价环节的重要性,要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在自主评价、互相评价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还以教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我组织学生对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给予评价,以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评价环节,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评价,为高质量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3、演绎法。即举一反三,逐渐由相关事物类推到其他事物,由小到大,由少至多,逐次推演扩展使学习内容更趋广泛。
4、归纳法。若要记忆二、三十项事物较难记住时,将之分类为物品类、抽象类或相关事物再加以记忆,将可收事半功倍之功效。
5、零碎时间学习法。需要花费3小时背诵记忆的事物,若将其分散为3个小时单元,意即:背诵记忆1小时后,立即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第二单元之背诵,其效果比集中背诵3小时要好得多。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4-02
地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内容繁杂,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气候、物产、交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并且和其它学科结合紧密,充分显示综合学习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反映地理学习太琐碎,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甚至由此影响到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为改变学生这一观点,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总结出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
一、上好第一节课,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喜欢上地理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通过第一节课让学生了解地理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其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地理知识真是生活中的好帮手的感觉,从而吸引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走进地理课。上第一节课时,我抛开课本的前言,设置了几个问题:1.如果你大学毕业了,去做空调推销员,老板让你在全国选择省份,你不会选择哪些省份?为什么?2.如果将来你出国到了美国,你想给父母打电话,认为选择几点最合适?3.你见过的河流都是什么流向的?水向那个方向流?你知道为什么吗?4.我们这里,冬天里刮什么风?夏天刮什么风?你知道理由吗?
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回答,但总是能说对那么一点点,却无法说出究竟。我并不告诉学生详细而完整的答案。因为初一学生刚结束小学学习,认知能力较差,太难的问题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只是告诉他们:这个问题,等你学了地理知识就能很好地回答了。这样,学生就被地理知识的奇妙所吸引,逐步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渴望。
二、充分利用好地图
地理学习的最佳办法是图文结合,地图能加强学习的直观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也是地理学习的基本原则。对地形、河流、城市、交通线路等,都要具体落实到地图上。学习时,一提到某个地区或者地名,学生的头脑中马上出现这个地方在地图上的位置,使学习内容更具可感性,也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依托。比如在学习“沿江地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时”,学到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
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文字,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很容易忘记。但是,如果教师结合地图让学生观察并用彩笔绘出经济带的形状,学生会对这个“H”形产生深刻的记忆。
三、通过比喻将图形形象化
中国各省的轮廓以及世界各国的轮廓各有特点,也很不容易识别。面对此类知识,教师不妨用比喻的手法,将这些地方和我们常见的实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比如,中国像只雄鸡,台湾和海南岛像两只脚;黑龙江像只天鹅;吉林和湖北差不多呈对称图形,辽宁像一个斜“N”;山东像一个骆驼;河南像一只立着的乌龟;云南像一只孔雀;像一只棉鞋;湖南像一个男人的头;而江西就是一个女人的头等。这样的学习既形象又有趣,对初中学生来讲充满趣味性,自然就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在学习气候的时候,教师最常用的就是冬季我国西部的大陆性气候和同纬度的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的成因的对比。
我国西部地区身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南方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内陆。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阻挡了西部水汽的进入,而且临近大面积的中亚内陆干燥地区,冷空气强烈,形成气候严寒,冰天雪地的大陆性气候。而欧洲西部地势平坦,山脉多呈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带着大西洋的丰沛水汽进入,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更明白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迁移。
五、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时,有一个活动题目:邮政编码和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有关系吗?就结合本地的邮政编码来分析它和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邮政编码的一二位代表省份或直辖市,05——河北省;第三四位代表地、市、州,32——保定市;第五六位代表一个县一个镇或者一个居住的小区,00——阜平县。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且无需死记硬背。
六、将知识编或顺口溜,便于学生掌握
许多小孩子对电视广告脱口而出,就是因为广告注意语言的简洁和押韵,使人易记易诵。教师也可以将一些主要的地理知识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歌谣中掌握地理知识。如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让学生在快乐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可以让记忆图像化。美国学者哈里的一句名言“千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人的左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思维导图就是一个有效的工具,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充分运用人类的右脑,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视觉效果,因为大脑对图像的记忆效率更高。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图像,让困难变得容易,使枯燥变得有趣。
思维导图还能使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著名教育家奥苏贝尔说“只有把新旧知识链接起来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知识点孤立零乱,学生掌握和运用起来当然困难,而思维导图把零散的知识归纳整理,让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学习起来自然容易很多,运用起来简单高效。
从长期语文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思维导图更能提高复习效率,它与传统的复习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复习速度快。传统复习课因为记忆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进度总是不能太快,第一防止知识点的相互干扰,第二防止前边学后边忘的无效劳动,这样就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每逢考前一般都会集中安排复习时间。前边几次考试内容较少,尤其到期末考试时,复习内容庞杂,前后相互干扰,内容揉来搓去,师生疲惫不堪,记不住、记不准,越复习越恐慌,越复习似乎越感信心不足。但思维导图利用右脑的图像、颜色、空间、整体思维的功能,使知识群结成一张网状的图画,各重点内容的谱系完整紧凑,知识的架构固化为一个大型的模块,整体植入大脑。人类记忆图画的能力是记忆抽象语言或词汇能力的100万倍,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长久记忆在脑中的内容大多以片段的或连续画面的形式存在于大脑皮层的深处,历久弥新。
二是复习内容多。传统复习课,老师希望巩固更多的内容,又担心猴子下山式的学习,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很是纠结,不知所措。而思维导图复习法,如果像传统复习课那样的安排和布局内容,你会发现那将显得过于单调,反而会让学生觉得乏味,而丰富的内容和精妙的构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思维导图可以把大量的知识内容全部在组图中呈现出来,容量很大又提纲挈领,内容丰富而条理清晰,这就使得语文复习课的容量大大扩展。比如江西和江苏,名字很相似,只从字面来看学生很容易混淆,如果用图示的方法,在地图上标出这两个省的位置和名称,学生一眼就能把他们的区别看得清清楚楚,从而在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思维导图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一、高效课堂和“发现学习”内在是统一的
我国的传统历史教学以接受教学模式为主,其教学程序为: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检查反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使较多的学生比较迅速有效地接受较完整的历史知识,掌握知识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得到发挥。
这种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对传授知识来说,效率最高,是最经济的教学模式之一。但是,这种高效率是否就能带来高效益,就是高效课堂呢?通过拼时间、拼体力的方式获得的高效率不是高效课堂倡导的方式。
高效课堂倡导是绿色的教学质量观,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保护性的开发,而非掠夺性的开发。“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造成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是机械接受知识。为了适应考试,学生不必主动地去了解历史,加强课外阅读,在浩渺的历史殿堂里饶有兴趣的去探索,而是被动地记忆背默,历史学习成为一种索然无味功课。因而,传统历史教学方法虽然“予人以鱼”但缺乏“授之以渔”的效果。
“发现学习”又称“发现法”, 由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发现学习法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即教师不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去发现并获得所需掌握的内容。
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用来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公式、定理、定义等),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其实是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1.“发现学习”教学目标与高效课堂不谋而和
高效课堂是“效果”、“效率”和“效益”的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效果”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效果的吻合度,不偏离、背离教学目标;“效率”指取得的效果和投入的资源和时间的关系;“效益”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收益,从整体上实现学生发展的目标。就一堂历史课而言,学生有诸多能力有待于开发,比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鉴赏能力等,但这些能力的训练必须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否则课堂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
“发现学习”历史课堂教学一般程序为:提供感兴趣的有逻辑意义的史料(资料、教材、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发现或明确提出问题寻找途径回顾已有知识经验、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尝试解决提出假说抽象思维、理论指导验证假说修改完善准确描述解释与结论师生互评讨论交流感悟自省,关注感觉。发现学习中,老师事先准备好思考、探究的素材,利用探究的方法来领会历史,不是单纯让学生记住所谓的历史结论。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然后逐步形成有关的历史见解以及对历史发展方向的思考,从而触内旁通,更好地深化理解历史上其他类似事件。
2. “发现学习”教学效果与高效课堂异曲同工
“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了什么,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使学生“学会”、“会学”、“想学”。
发现学习中,学生在研究中确立的历史分析和解释并不一定是真的结论,可能是学生的主观见解、愿望。但是学生的这种意识已经把“事实”活生生地留在他们自己的脑海里,历史成了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得这些知识可以直接作用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这样获得的知识或见解就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线索,是形成正确认识观的基础。教师指导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帮助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提供探究中所需要的服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要点,把握探究的深度等。从而,学生的历史见解逻辑思维能力得以训练,并直接作用于他们以后的历史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625-02
《数据库系统概论》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传统的“黑板上讲理论,机房里练操作”的授课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往往一学期教学结束,和学生谈起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只是记住几个概念,至于数据库的技术没有多少能深入理解,更别提能应用于实际。数据库的应用虽然十分广泛,到处都是数据库,银行里、商店里、网络上等等。但是因为它是藏在“后台”的,不像多媒体、WWW等等,既作为对象,又作为外壳,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生活化地诠释它,显然有更高的难度。
本人在《数据库系统概论》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不能只看中理论,觉得学生只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了,需要学生亲身去参与项目的开发,去经历基本真实的项目制作,才能掌握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配合直观的教学媒体,并布置学生的课下任务,多管齐下,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使用数据库技术。
1 教学方法概述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来讲,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1 讲授法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在讲述数据库概念的时候,常采用这种方法。
1.2 讨论法
这种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一两次,如并发事务的处理。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发表意见,然后在结束时,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1.3 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各种案例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主要是演示实验的内容或要求课下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
1.4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术性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1.5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每次课后,都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参看书目、参考文献或参考网站,引导学生主动地自学,并在课堂上适当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看书的收获。
1.6 任务驱动教学法
这种方法要求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并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在讲解关键的知识或技术时如数据库的设计,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1.7 自主学习法
这种方法是给学生留思考题或是遇到的一些实际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教学方法的实施
《数据库系统概论》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掌握数据库技术中的概念,并学会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实施,进而能结合前台对后台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
2.1 数据库的概念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联系生活的实际讲授法来讲述。例如在讲述数据管理的发展时采用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例子,总结出常用信息资源管理的两种方法:手工管理(逐级分类)和计算机管理(采用数据库)。通过搜索引擎引入数据库,让学生感受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查找统计数据高效准确,数据库的共享性好,管理操作方便,管理大量信息占用空间小。 通过对图书管理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采用表格的结构以及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进行存储和管理信息的。然后编写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查找和统计操作。
2.2 数据库的设计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先给大家一个总体的任务,比如图书管理系统。总体任务是设计一个图书馆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保存有读者记录和书目。
首先作需求分析,将学生分组,一组代表读者,一组代表图书管理者。分别模拟读者和图书管理员的角色,采用各种方式收集各自的需求。并形成需求分析报告文档。其次,在拿到需求分析报告文档后,每个同学画出书面的E-R图,包括局部的和总体的E-R图,并利用Power Designer软件将书面的E-R图转换成电子的。然后,在得到总体的E-R后,分析怎样可以将E-R图转换成我们要求的二维表,依据是什么,转换后的结果是什么?并利用Power Designer软件提供的转换功能来进行验证。数据库设计的其他阶段在其他部分来讲述。
2.3 数据库的实施
这一部分采用实验课时使用的Oracle 10g来讲述。通过让学生自己下载、安装、运行Oracle 10g来完成数据库的实施。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来讲述该部分的内容。并形成了指导书,让大家有章可依。在实验指导书中,也设计了思考题,让学生能够在做完基本的操作后能再深入地思考某些问题。比如在建立基本表的时候,可以使用SQL命令,是否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文件呢?怎样来建立文件,怎样来执行文件等。
2.4 后台数据库的连接
这一部分采用学生将要学习的JSP来进行后台数据库的连接。由于本课程主要是数据库概论及使用,所以仅仅要求只要能通过前台界面连接到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能进行维护即可。这一部分先采用直观演示法给大家演示了JSP和Oracle的连接步骤,并在演示的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然后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若有问题,利用自主学习法来进行解决。有解决不了的,我们在一起共同讨论、分析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3 教学反思
“数据库”这部分内容对大二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平时接触挺多,但数据库隐藏较深,故学生理解不是很清晰。因此在情景引入、创设问题上的设计就成为教学的关键。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进行教学的设计,以期能够让学生尽快的接受新概念,熟悉新技术。例如在讲述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时,就设计了大家最常用的图书馆借阅图书和在网上如何搜索问题的例子。找到大家的兴趣点,然后再切入正题。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各种教学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如何让学生尽快接受新概念,如何理解和掌握新技术,从而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构建数据库技术的知识结构。在讲述SQL的时候,就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来教学;在讲述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时,就使用讨论教学法。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使用了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制作,教师和学生始终在互动的问题设置、问题解决中,突破了“技术”的约束,逐步从图书管理系统将注意力吸引到其技术内在价值的探究当中,即从数据库的概念理解与技术应用当中内化素养,提升能力,不断地达成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能够进行数据库的设计;能够通过前台维护后台数据。在每次课后,又采用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学、自己思考、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几轮课程讲下来,学生反映效果不错。最后,及时思考。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最后的结课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这样可以对以后自己在本课程的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
4 结论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到数据库的优越之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数据库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放眼课程建设与发展,又要做一个有心人,去寻找合适的例子,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全面地将数据库的技术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