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6 16:11: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针灸入门基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

篇1

linicalMedicineSuPeiqing(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Medica,ChengdeMedicalCollege,H

ebei067000)[Abstract] BasedontheauthorsexperienceinteachingAcupunctureformanyyears,theapproache

stoteachthecourseofAcupuncturearesummarizedinthefollowingfouraspects:Takingexamp

lesandtellingstoriestomakethecourseinterestingtostudents;Combiningteachingandpracticetomakethecoursemorea

cceptablebyshowingthemagicefficiencyofacupuncture;Teachingmoretechniquesandmetho

dsforstudentstoaccumulatemoredataandexperience;Givingthemmorechancetobepromot

ed.Theseapproachesallowstudentstogetprimaryknowledgeatthefirststageofthestud

y,tobeinterestedinitduringthestudyandtobeabletoemploythetechniquesinclinicsaf

terterminationofthestudy.

[Keywords] ClinicalMedicine/acupuncture;Teaching/methods

笔者从1992年开始承担临床医学系《中医学》针灸理论课程6届的教学,对于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如何学好《针灸学》及针灸在他们未来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深有体会。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健康中功不可没,我们必须继承、发扬、光大。为进一步搞好针灸这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不仅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针灸系,而且建立了针灸研究所、针灸骨伤学院,培养了大批针灸专业的高、精、尖人才;为了推广针灸,不仅中医系的学生要学好针灸,而且临床医学系(西医)开设的《中医学》中亦有相当部分的针灸内容。根据笔者的体会,认为临床医学系,尤其是专科医学生,将来毕业后主要以全科医生的角色分布在县以下基层医疗单位,针灸对他们来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简便、实用的医疗技术。下面谈几点教学体会。

1 激趣、引导入门

讲故事,提高兴趣是上好《针灸学》第1堂课的关键。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开始上针灸课时,都已学完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等中医基础理论,由于其学时少,理论抽象,很多学生学的朦朦胧胧,一知半解,又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模式格格不入而难以引起众多西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针灸时仍然处于一种茫然状态,不知学完针灸学后将来有何用途?对此,我在讲第1堂针灸课时,不循常规先去讲前言、总论、发展史,而是先找现实的真实故事讲给学生听,寓教于听。如在给97级医学专科学生上第1堂针灸课时,我先讲了“努力推广针灸的波兰教授”(见中国中医药报,1987年10月31日第1版)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波兰针灸协会主席嘎尔努谢夫斯基从55岁开始学习中国针灸至80岁,历经25年在波兰推广中国针灸的经过。不讲更多的说教式道理,只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便可达到提高医学生学习针灸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第2个故事介绍“北京市友谊医院成功救治一位罕见高危产妇”(见中国医药报,1997年10月28日第5版),说的是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与麻醉科通力协作,利用传统的针麻为一罕见高危产妇实施剖宫产,使产妇平安分娩。通过这些故事,消除了医学生对中医的偏见,特别是对针灸能否治病的疑虑,再通过自己的临床实例介绍,坚定了医学生学好针灸学的信念,这样就令绝大多数学生有信心学好针灸学。最后再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针灸学》的总论部分,圆满完成了《针灸学》的开场白,达到了第1个目的―――入门。

2 身体力行、教会针灸

每当医学生学习一段针灸理论后,就急于动手,如何把一根银针准确地刺入人体内,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他们的学时少,既没有实习也没有见习,要在短短的20~30学时内既要学好理论又要掌握手法,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对此,任课老师就成了关键因素。我是采取从上第1堂课开始就教同学们动手,如何掌握刺灸法,先按教科书要求练习指力,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每当课间休息都亲自在自己身上针刺(以消除部分学生对针刺的恐惧感)示范,然后再在学生身上示范,开始练习的穴位是内关、曲池、足三里,待学完针灸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会针刺,都敢针刺,最后利用半天时间给学生们进行一个完整的总结―――点压重点穴位,教会取穴技巧,掌握行针手法,使每一个同学都敢在自己身上和同学身上扎针。如此,便达到了第2个目的―――学会基本理论,掌握了针灸、拔罐等基本技能。

3 积累资料,准确治病

由于《中医学》针灸部分课时少,内容简,而临床治疗部分介绍更加简单,学生们只读此部分内容,难以辨证取穴、对证施术,为此,向学生介绍通俗易懂、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容易掌握的针灸临床资料是必要的。如多向他们介绍《中国针灸》及其同类杂志上的病例报道、针灸方法、理论探讨、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针灸资料,为他们将来毕业后从事针灸临床积累更多的实用型参考资料。例如1995年在承德召开的“全国首届经络诊治研讨会”论文集,我及时地将此材料介绍给学生们,学生们毕业后在临床上参考此材料用针灸治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为此,很多学生经常向我索取这方面的资料,共同研究针灸理论、探讨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真正体会到,中国针灸是中国医生(不分中医、西医)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和临床医疗技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传统的针灸尽早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的防病保健做出应有的贡献。

4 扶马送行、有始有终

篇2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阴阳表里关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相表里,其机理则是脏为阴,腑为阳,相关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勾联。在可以看到的古籍中,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关系的关联方式--脏腑别通,拓展了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尤其是为经络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以下试对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及其应用做一阐述。

1 脏腑别通的源流与机理

1.1 《医学入门》中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 《医学入门·脏腑条分》通过转引《五脏穿凿论》的内容,首先记载了脏腑别通的相关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肾与命门相通(津液胃虚,宜大补右肾),此合一之妙也"。《医学入门》是将多种古人著作重新合并分类,提取其精华而成,虽然李梴在《医学入门·集例》中指出:"脏腑遵《素》、《难》,兼采华佗《内照》、《编注药性》等书",但在上述诸书和笔者可查找到的其他同类著作中未能见到《五脏穿凿论》的原文,亦无从知晓其别通的机理。

1.2 唐容川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理论基础 清·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通治》中亦有上述内容,只是删去了"肾与命门相通",并探讨其机理曰:"盖所谓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后凭空说理,不按实迹,西医虽详形略气,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说,不能发明。西医云:人之脏腑,全有连网相连联,其连网中全有微丝管行血行气",认为脏腑的别通是由于膜网中实质性的丝管相连而导致的气血流通。周树冬在《金针梅花诗钞》中采用了唐氏的说法,诗曰:"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今人黄杰熙所著《医经秘要》继承了唐氏的观点,明确提出包裹脏腑的胸膜、腹膜等膜网统称为三焦,其中有微丝血管相连通以行气行血,故脏腑别通"乃实有其道路相通,非凭空想象的气化相通耳"。

考《医学入门》中所引关于脏腑别通的内容见于"三焦"一节的末尾,是为了阐述李梴的三焦包容十二脏腑以至全身的观点。"观三焦妙用,而后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故脏腑之间不仅存在着表里配合关系,而且存在着互通关系。唐(容川)氏一系以实体器官三焦的连属作为脏腑别通的基础,体现了力图汇通中西的思想,但与李梴"三焦有名无形,无形而有用"的观点有异。膜网包裹脏腑固然可以作为脏腑之间相互连通的路径,却不足以说明其连通的特异性。

1.3 杨维杰认为脏腑别通的理论依据为六经开阖枢理论 中医的藏象学说与西医解剖学差异巨大,更看重脏腑经脉在功能上的联系,虽然经络至今未能得到解剖上的证实,却丝毫不影响经络学说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董氏奇穴传人杨维杰先生认为脏腑别通实乃气化相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1]。《灵枢·根结》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阳与太阴互通则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阳明与厥阴互通则胃与心包通、肝与大肠通,少阳与少阴互通则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

杨(维杰)氏气化之说与《医学入门》的观点略同,并扩展了胃与心包通,且论述简略,现试详论如下:

杨维杰先生根据徐灵胎所说:"敷布阳气谓之开,受持阳气谓之阖,转输阳气谓之枢;敷布元阴谓之开,受纳阴气谓之阖,转输阴气谓之枢",将开阖枢的意义分别归纳为敷布、受纳、转输三个方面。太阳号称"六经之藩蓠",为三阳之表,气化主上行外达,敷布阳气于外;肺主宣发敷布精微,脾为胃行其津液,运化转输精微,则津液的布达均为太阴所司,故太阳、太阴主开。胃与大肠气化均主内行下达,心包为神明之守护,肝藏阴血,故阳明、厥阴主阖。少阳能使阳气出于表里之间,调节内外阳气之盛衰,枢转表里之气;少阴心肾为水火之脏,心主血脉外达,肾主水主纳气,水火上下交通互济,故少阳、少阴主枢[2]。三阳的开阖枢分别与三阴的开阖枢为阴阳表里关系。太阳、太阴皆属"开",太阳偏重布气,太阴则侧重运化水液;阳明、厥阴皆属"阖",阳明主受纳通降,厥阴司阴血潜藏;少阳、少阴皆属"枢",少阳偏于枢气,少阴偏于枢血,它们在功能上协调呼应,一方发生失常时易导致向另一方的传变,互为病理因果关系。如太阳、太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气与水液的关系,而且肺司卫气主皮毛,太阳主表,在功能上具有协同性;在病机上可相互传变,太阳受邪会导致水液输布异常,如风水泛滥型水肿;水液输布异常亦会阻碍太阳经气的运行,如《伤寒论》28条之"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其原因在于气化不利、水邪内停。阳明与厥阴、少阳与少阴与此相类。在生理、病理上,三阳的开阖枢分别与三阴的开阖枢有着特殊的关联,按照手经与足经为一组对应起来,就形成了脏腑别通的关系。

另外一些理论从其他角度支持脏腑别通,如《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明确指出肾与三焦具有相通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指出肺具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而"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应用亦从实践上证明肺与膀胱的相关性。

2 脏腑别通的应用

藏象学说注重各脏腑间的联系,传统的五脏调节模型存在着五大功能系统之间关系的不足,金元以后的众多医家对五脏的关系进行了补充和修改[3],脏腑别通学说则扩展了脏与腑之间功能、病机传变、经络等多因素间的关系,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对后世五大功能系统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医学入门》中基于脏腑别通理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治疗肝病注重疏通大肠,大肠病如痢疾、泄泻、便秘等皆宜平肝和血,水道不利时治肺宜利水的"提壶揭盖"法等,在临证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广东省中医院根据"心与胆通,治心宜先温胆,胆通则心自安",结合理脾法组方治疗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病症取得良好疗效[4]。

根据脏腑别通理论,相通的脏腑所连属的经络之间虽然在经脉循行上未必通连,但在气化上却密切相关,从而在功能上息息相通,故在针灸学上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解释、扩展穴位功用

由于互通脏腑之经气相互连通,则一条经上的穴位可治疗相通经的主治或循行部位的疾病,这样首先可以对一些穴位的功用从理论上做出更合理、更系统的解释。如内关穴治疗胃痛,伏兔、足三里治疗心悸。传统上一般分别从心包经的体内支脉联络三焦与足三里的强壮作用来说明其机理,而"胃与心包通"则提供了更具特异性的解释。针刺曲池穴可用来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其机理可从"肝与大肠通"得到很好的说明。四关穴堪称经典配穴,具有开关宣窍、调畅气机、活血通络之功,临床应用广泛,其机理除与气血、阴阳、标本等有关外,"肝与大肠通"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透过"脾与小肠通",具清脾湿、退黄疸之功,自古为治黄要穴。

其次根据脏腑互通,可以扩展穴位的治疗范围。中渚在三焦经上,由于"肾与三焦通",扩展其功用可以治疗肾虚腰痛。胃经通过膝部,因为"胃与心包通",扩展心包经内关穴的功用以治疗膝痛,取得很好的疗效。秩边、承扶在膀胱经上,透过"肺与膀胱通",成为治疗扁桃体疾病的有效穴位。

2.2 为配穴提供新的思路 传统的配穴方法有本经配穴、表里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根据脏腑别通理论,选择互通两经上的穴位配伍应用,可以确立新的"别通配穴法"。如此配穴可以同时调节互通两经的气血,协调互用,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如"胃与心包通",分别选取胃经的足三里和心包经的内关配穴,既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又可以治疗胸痹、心悸。"脾与小肠通",选取腕骨配伍阴陵泉,共奏健脾利湿之功。"肺与膀胱通",选取尺泽委中点刺放血,既可以治疗水液运化失常所致的吐泻,又对手足干燥皲裂具有卓效[5]。

2.3 奇穴的发现与归经研究 奇穴是尚未归入正经的经验效穴,许多所谓"奇穴"、"新穴"并非与经脉无关,而且有很多是在经脉之上。在奇穴的发现、确立的过程中,固然不乏"妙手偶得之"的收获,但如果借助脏腑别通、全息对应等理论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无疑可以提高成功的机会。在奇穴的整理、规范化过程中,归经是对经外奇穴深入研究的一种趋势[6]。一般都从文献记载、功能主治、针感传导等方面进行归经,而脏腑别通理论扩展了经脉的联系及功能主治,从而为奇穴的归经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左常波.董氏奇穴针灸特色疗法(1)[J].中国针灸,2003,23(5):283.

[2] 杨力.中医运气学[M].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4.

[3] 张其成.五脏调节模型的意义与不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3.

篇3

BriefIntroductionofCurriculumsandCourse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nHigherAcup

unc-tureandMoxibustionEducationinJapan

JinChunlan,ZhuJiang(Colleg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BeijingUniversityofTCM,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Thepresentpaperintroducescurriculumsandcontentsofacupunctureandmoxibu

stioncoursesinhigher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educationinJapan,

andsumsupcharacteristicsofcurriculumsandcourse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Keywords] Education,AcupMox;Curriculum;Japan

目前,日本的针灸教育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中一个层次是由大约30所针灸专门学校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另一个层次则是以明治针灸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学历教育。现将日本高等针灸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及针灸课程的内容介绍如下,供国内同行参考。

1 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约有7大类50余门,7大类课程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养、学生可根据规定,必修、任选或自由选修。

人文科学类包括东洋医学史、心理学、伦理学3门课程,心理学与伦理学课程可任选1门;社会科学类包括人类进化学、学习原理、法学、社会学4门课程,法学与社会学课程可任选1门;自然科学类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4门,其中统计学可以自由选修;外国语言学类有英语、汉语、德语3门,汉语与德语可任选1门;基础医学分为现代医学和针灸医学,现代医学包括医学概论。医学英语、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公共卫生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药理学10门,其中药理学可自由选修,针灸医学包括东洋医学概论、针灸诊断学、经络经穴学、针灸技术学、基础针灸学、汉方药学概论、生药学概论7门,其中汉方药学概论和生药学概论可自由选修;临床医学类亦分为现代医学和针灸医学,现代医学包括内科诊断学。内科学。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含口腔科学)、脑神经外科学、麻醉科学、泌尿科学、皮肤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物理疗法学、康复医学、护理学14门;针灸医学只有临床针灸学1门;医学教养类包括医疗法规学、生命科学论、外文阅读、运动科学、临床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师法规、医疗环境构造论、医学统计学、医用电子学10门,其中临床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可任选1门,医师法规与医疗环境构选论可任选1门,医学统计学和医用电子学可自由选修。

课程形式有讲授、讨论、实验、见实习等,至少要修满138学分及3855学时方可毕业。

2 针灸专业课程

这里主要介绍经络经穴学。针灸技术学(其中包括针法技术学和灸法技术学)、基础针灸学、临床针灸学,以及见实习的内容、要求、学时、教材、考核等。

2.1 经络经穴学

经络经穴学课程共计12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1学年的第1学期和第2学年的第1、第2学期。通过课堂讲授、取穴示范、取穴练习和局部解剖,要求学生了解针灸经穴学在针灸学中的基础地位,及其与另外几门专业课程的密切关系,正确理解和应用经络。经穴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临床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尤其是主要穴位的取法。

此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日本东洋疗法学校协会编写。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经络经穴概论》。提供给学生的参考书有李世珍编著。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经穴学》,竹之内诊佐夫和浜添弘编著。日本南山堂出版的《针灸医学》。

成绩评定以定期测试评价、报告书、出勤率为依据。首先,要达到一定出勤率,方可参加成绩评定,测试评价包括笔试和操作考试,平均分在60分以上者为及格,但笔试和操作考试的成绩要分别达到60分,其中一项未达到即视为不及格。

2.2 针灸技术学

针灸技术学课程共计21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1学年的第2学期和第2学年的第1学期。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有关针灸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以达到安全有效地进行针灸治疗的目的,并且顺利实现从课堂到临床的过渡。在针法技术方面,以学习管针操作为主;在灸法技术方面,以学习直接灸为主。

其中有与我国不同之处。例如,在针法方面,学习日本现行针法如捻针术、震颤术、间歇术、屋漏术、呼吸刺法、散针术、接触针术、针刺转向法、单剑术、置针术、压痛硬结等反应点的触知与针刺等,要求学生了解针刺身体各个部位的注意事项,掌握不同长短粗细针的刺法以及所致针感的不同。灸法方面,有专门介绍艾绒和线香种类与成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亲身体会灸法,通过灸温测试仪控制燃烧温度,探索如何在低热状态下提高治疗效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灸操作。先在施灸板上练习艾炷的制作与点火,然后在人体上练习施灸;先练习米粒大艾炷的制作,再练习半米粒大艾炷的制作;先学习运用灸温测试仪测定艾炷燃烧的温度,然后练习在灸温测试仪的监控下制作100±5℃范围内的艾炷,并进行一定大小艾炷制作的练习。

在针灸施术异常情况处理法(包括过失与副作用的预防)中,有针对感染。内出血(血管损伤)、末梢神经损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以及脑缺血、发热、倦怠感、化脓、烧伤的处理方法。

此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尾崎昭弘编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图解针灸临床手法》,参考书选用的是日本针灸安全性指导委员会编写。小林宽伊主编。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预防针灸治疗感染指南》。

成绩评定首先要求达到出勤标准,操作考试和笔试二者均须达到60分。

2.3 基础针灸学

基础针灸学课程共计90学时,安排在第2学年的第2学期。要求学生通过对针刺中所见的各种生物学现象及作用机制的学习,以及实验和实习的体验,培养有关针灸的科学观点与科学思维。要认识到在针灸学中,基础针灸学即针灸作用机制以及结构的研究发展较快,电脑分析技术的提高。新仪器的导入。新的统计方法的运用从多个领域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同时要求学生学好基础领域相关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等课程,懂得了解形态。机能。免疫方面的进展对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加深对针灸刺激末梢水平时感受器。传导结构。中枢水平中各种反射调节机制与神经传导物质间的关系,针刺与生物防御机制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

此门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丹泽章八和尾崎昭弘主编。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针灸最前线》,廖登埝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电针。片状电极疗法。激光针疗法的实践》,日本教科书指导委员会编写。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针灸理论》。参考书选用的是P.E.沃尔特里主编。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扳机点针疗法》,物修编。医学观点社出版的《图说半导体激光与疼痛治疗》,D.奥斯特森等著。大井淑雄译的《疼痛治疗---片状电极的临床治疗指南》,尾崎昭弘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图解针灸临床手法》,宫康明和户部一雄著。医学科学社出版的《针灸治疗学基础与临床Ⅰ-Ⅳ》。

成绩评定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前者根据定期考试。研究报告。出勤率进行评定,允许补考;后者注重出勤率,根据出勤。笔试及口试(针对研究报告的口试)情况进行评定,不允许补考。

2.4 临床针灸学

临床针灸学课程共计75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3学年的第1。2学期。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东洋医学和现代医学各自的特点,学习从现代医学与针灸医学两个方面综合。客观地把握病人的身心状态,具备能够做出准确诊断的能力;理解进行针灸治疗的意义,重点掌握适合采用针灸治疗的常见病症的治法,以培养学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授课形式采取课堂讲授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本门课程与内科学。针灸诊断学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本科目的成绩评定首先要求达到校方规定的出勤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笔试和操作考核,平均分60分以及笔试和操作考核均及格者为合格。

"临床针灸学Ⅰ"的内容主要有:临床针灸学学习方法,如何进行实习,针灸临床中的医学伦理与针灸伦理,如何与患者特别是初诊患者进行交流,关于针灸治疗论等;介绍的病症为内科病症,如疲劳。恶寒。头晕等全身症状,感冒、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胸痛、心悸、气促等循环系统症状,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症、脑血管障碍(脑卒中后遗症)、脑变性疾患(如帕金森氏征、痴呆)、肥胖、糖尿病等具有代表性的疾病。参考书有:天津中医学院编。森和译。日本国书刊行会出版的《针灸理论临床与实际》,中医研究院与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日本燎原书店出版的《从症状入手的中医诊断与治疗》,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日本燎原书店出版的《中医学入门》。

"临床针灸学Ⅱ"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主,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由局部至全身的诊察和针灸治疗能力,加深对针灸临床必要事项的了解。介绍的病症有:以躯干。脊柱疾患为主的颈痛。上肢疼痛麻木。腰痛。腰腿痛。下肢麻木,以上肢关节为主的肩关节痛。肘关节痛。腕关节痛。膝关节痛以及运动损伤等。教科书有松本编。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现代针灸临床实际》,福林与宫本俊和编。日本南江堂出版的《运动针治疗指南》。参考书有和志主编。医学书院出版的《标准整形外科学》,荻岛秀男译。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软组织疼痛与功能障碍》,田崎义明和斋藤佳雄著。日本南山堂出版的《临床神经诊法》。

"临床针灸学Ⅲ"要求学生复习与病症相关部位的功能。与解剖部位相关的病理生理以及有关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病情把握,学习针灸诊治疗法和经常与针灸并用的物理疗法及治疗效果的评定法。介绍的病症有:带状疱疹所致的神经痛(PHN),反射感神经萎缩症(RHN)等难治性疼痛;牙科症,如药物疗法无效的下颌关节症等;外科症,如腹部外科手术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等;脑外科症,如头痛。面痛。三叉神经痛等;小儿科症,如小儿神经症。夜尿症等。参考书有兵头正义和北出利胜编著。日本SSP疗法研究会出版的《SSP疗法》,北出利胜编著。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低频置针疗法》。

"临床针灸学Ⅳ"介绍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产科。泌尿科病症的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要求学生掌握代表性疾病的针灸治疗基本方法与技能等。如眼科的视疲劳。屈光不正。白内障及泪腺。眼睑。结膜疾患;耳鼻喉科的眩晕。耳聋。耳鸣。鼻炎。咽痛等;皮肤科的过敏性鼻炎等;妇产科的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妊娠恶阻。胎位不正等;泌尿科的肾疾患。排尿障碍(排尿困难。尿失禁)。阳萎等。参考书有:天津中医学院编。森译。日本国书刊行会出版的《针灸临床理论与实际》,中医研究院与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日本燎原书店出版的《从症状入手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木下晴都编。医道的日本出版社出版的《最新针灸治疗学》,渡边泱编。日本医药期刊社出版的《排尿障碍》。

2.5 见实习

针灸临床见实习共分2个阶段,第1个阶段共计210学时,分别安排在第3~4学年里。此阶段是以基础医学。现代医学。经络经穴学。针灸技术学。基础针灸学。临床针灸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在实际诊疗中掌握确切有效的操作技能,以及从问诊到病例记录的方法,理解诊察过程,了解病历综合法以及病例报告与讨论的方法。通过模拟病例和实际临床体会,综合客观地把握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加深对医学伦理的理解,体会患者的心情,培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的基本态度和礼仪。该阶段的成绩评定依据笔试。操作。小测验的结果,对各项均合格者予以学分。

第4学年作为见实习的第2个阶段,是以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技能为目的的。此阶段要求学生做好以临床医生的身份进入社会的各方面的准备,掌握能够顺利完成由诊断到治疗全过程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作为医生对患者应有的同情心。此阶段的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和实习态度,对服装不整洁者。不能进行安全可靠治疗者。破坏集体生活者。行为恶劣者,不给予学分。

参考书有田歧义昭和斋藤住雄编。日本南山堂出版的《临床神经诊法》,川上义和编。日本文光堂出版的《临床所见的采集法》,以及课堂上使用过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篇4

1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医学。张登本[1]认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曰思维惯性,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可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主要特点着手,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张虹[2]提出中医学体系中的整体观念有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疾病和一切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辩证论治有助于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重视个体体质、年龄、性别、地域、时间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整体观念是对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黄帝内经》所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辨证论治是对于疾病的辨别和诊治的认识。如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咳嗽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等。中医思维方式是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灵魂,贯穿于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操作技能的全过程。教师在授课中紧紧围绕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特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中医思维方式。

2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包海燕[3]提出在《中医学》这门课中,首先开启中医神秘面纱,面向初学者的就是中医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故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上奠定了中医学习者们对中医的初步印象及学习基调,并将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第一课,也是后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指导。专科医学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5类学科的知识,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中医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阴阳学说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被用来剖析、总结药物的性能、作用;五行学说在治疗疾病时对脏腑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及根据五行学说可以针对疾病确立具体的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需要安排充足的学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讲解务必深入透彻并适当练习临床诊治、用药。使得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不再空洞无物,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 灵活运用病案分析授课

临床病案详细真实的记录了诊疗的全过程,直观地反映了医生的诊断思路和诊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是临床医学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应用理论知识诊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病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辨别诊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惠翠兰[4]等研究表明病案讨论能以最快速度使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了临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医传统医案众多,授课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筛选出来最具针对性、与临床教学密切联系的医案进行讲授。具体做法,可以结合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给学生展示病案,并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对病案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听取各组讨论结果,做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病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良好的中医学教学方法。

篇5

在西医院校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开设中医学教学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目的是让西医学生对祖国传统医学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继续学习中医或应用中医药处理一些常见病,进行中西医结合打下一定基础。而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一直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师所面临的困惑与难题。笔者近5年来一直在中医教学第一线,且自2006年开始担任本校中医学的教学秘书,与学生接触较为密切,从2006—2009年对心理学、眼耳鼻喉学、皮肤性病学、大临床本科1744名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中医教学问卷调查,发现我校的中医教学存在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现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我校的中医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1 教学现状

1.1 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教学难度大

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教学难度大,似乎已成为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通病。现行的《中医学》教材囊括了中医专业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及中医内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可以说是各科的浓缩版。这些课程的教学在中医院校至少需要700学时,而在我校临床专业为70学时,临床相关专业仅为48学时。其教学内容之多,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为课时少,导致很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此,无法展开来讲,所谓的课堂互动,提问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都成为空谈,老师有时想多举些临床实例来讲解,占用了部分时间,剩下的内容就只能开快车讲完。因此部分老师为了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讲完,只能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难以消化,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

1.2 课程设置欠合理,内容杂,章节跨度大,学生不易接受

我校的中医学教学内容为:导论、阴阳五行学说、藏学学说、针灸经络、治则治法、中药方剂基础、病因证治药、中药饮片见习、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由于课时少,很多内容无法上,本室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内容“有机”组合,方可完成教学任务。如病因证治药将病因、证型、治法和部分的常用中药组合在一起讲;而脏腑辨证的内容就如同一个小内科,将证型、治法、方药一起讲,却没有病名;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亦是如此。但笔者从近3年的教学问卷调查来看,89.2%的学生并不认同此方法,认为这几个部分章节跨度大,内容太杂,很多内容在课本上无法找到,上课一味忙于抄笔记,而很少有时间顾及听课。

1.3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师责任感欠缺

目前,我校承担中医学教学的教师中,有临床经验丰富的本科室医生,他们上课理论联系临床实例,课堂内容充实,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爱;亦有些医生常常忙于诊务,少有时间与精力备课,在临床实践中多同用中西药,不注重对中药疗效的观察与比较,因而较少在中医理论与实践上有所领悟与提高;更有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是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虽说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但多数学的是非临床专业,故临床经验相当欠缺,难免固守书本,难以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其中还有一些年轻教师本身专业思想就不牢固,甚至在课堂上贬低中医,认为中西医不可能结合(这些在教学调查问卷上就能体现出来)。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与发扬,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1.4 学生对中医普遍有兴趣,但多数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3年来的教学调查显示,92.6%的学生对中医学课程感兴趣,是因为觉得中医在养生保健上有用。亦有56.3%的学生认为中医在有些病上疗效不错,特别是一些西医疗效不好而中医疗效卓著的疾病,他们也意识到中西医可以优势互补。诚然这些结果令人欣慰,但是空有兴趣,而缺乏相应的学习热情。85.9%的学生认为中西医理论相差甚远,中西医的诊疗思维模式亦不同,在学了西医的基础理论之后再学习中医学,甚至有些专业的西医临床课程跟中医学同学期开课,很容易因为先入为主的思想而对中医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有极少数学生受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的中医是伪科学,取消中医等不良言行的影响而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93.8%的学生认为中医难学,有些名词术语理解困难,教材中所引用的一些医古文艰涩难懂,这些给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通过一个学期的中医学习就可以开方治病,这种急功近利及不愿花功夫去加强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想照着书本上的方剂开药治病的思想很不切实际,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从而挫败其学习中医的信心。

2 改革设想

2.1 适当增加课时

调查显示,96.8%的学生认为现行的70学时太少了,很难学到东西,都希望能增加学时,甚至还有学生提出分两个学期上,一个学期上中医基础知识,一个学期上中医临床相关知识,这样可以更好的学习中医。笔者建议如果能将中医课学时增加到100学时左右的话,很多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如很多内容可以讲得更透彻些,也可以开展中医临床见习。

2.2 精选教学内容,优化组合

针对目前课时少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教学内容设置:导论、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病因、四诊、八纲辨证、脏腑生理与辨证、治则治法、中药基本知识及部分常见中药、方剂基本知识及部分常用方剂、针灸经络、中药饮片见习、内科部分常见病。本设置特点是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又授予其对临床常见的内科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3.1 提高自身素质 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管是中医基础理论,还是临床相关内容的讲授都需要联系临床病例来讲述和分析,否则就会令课堂气氛沉闷,授课内容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要求老师能理论联系临床来讲课。所以任课教师不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博览群书,提高理论水平,而且要加强临床实践,丰富临床经验。

2.3.3 完善集体备课、试讲、听讲三种制度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集所有任课老师的智慧,将每个上课的内容先由主讲教师把该内容如何讲授说一遍,再由其他教师发表看法和建议,从而完善授课内容。试讲主要是针对年轻老师上课经验欠缺,通过试讲让资深教师发现其不足,从而指点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听课,可以是任课老师互相听课,特别是年轻老师要多听经验丰富老师的课,从中学习其上课方法、技巧等,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资深教师亦可不定期的听年轻老师的课,以及时帮助和指导年轻老师教学。充分发挥以上三种制度,可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从而提高中医教研室的整体教学水平。

2.4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篇6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74-03

灸法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薰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它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灸法用于热证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然秦汉以降,遵仲景之言,一些医家认为灸法属热,对于邪热壅盛和阴虚阳亢的热证疾病,恐有伤阴液、助火势之误,故对灸疗热证采取审慎甚至否定的态度。据此,笔者引用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热证施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上千年的临床基础。

1文献研究

有关灸治热证的论述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内经》虽有“热证忌灸”的原则,但更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中就有“灸寒热之法,二十九灸”之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并有“火郁发之”、“以热治热”的理论。因此《内经》是“热证可灸”的萌芽。而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则反复提出“火逆”、“劫”等危害的告诫,谓:“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功,必咽噪吐血”[1],认为灸法只能用于阴盛阳虚的阴证,而忌用于阴虚阳盛的阳证,尤其是“火逆”观对后世灸疗学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后沈括、张从正、汪机、陆以皆推崇此说。事实上,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2]《伤寒论》是一部热病专书,在该书中十分强调顾护津液,因而不主张热证用灸,恐助火伤津。艾灸虽有伤津之嫌,在灸治过程中,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口干等症,但这并不影响其治疗作用,张仲景只是借此突出顾护津液的重要性。

后世医家葛洪、孙思邈、王焘、许叔微、刘完素、朱丹溪、薛已、周楣声等则提倡“热证可灸”[3~10]。如葛洪《肘后备急方》言:“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不仅从理论和临床上确立了灸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而且把灸法的适应证扩大至治未病、急症、热证等。元•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丹溪心法》云:“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生则阴长也。”认为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两方面,而灸法有攻有补。并把灸法用于热证的作用,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三方面。金•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证用灸。明代李的《医学入门》则阐明热证用灸的机制:“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及至近代,许多医家仍竭力主张灸法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其中以魏稼、周楣声为代表。如周楣声先生发出“热证可灸”的倡议,后又提出“热证贵灸”的独家见解,且早在他的《灸绳》著作中便就此作了专门的阐述。

2机理研究

杨氏等[11]认为热证有虚实真假之分,灸法能以热引热,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功能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使机体内部的阴阳状态达到平衡,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从而达到散邪通络的目的。魏稼等[3]认为艾灸是通过“通经络”的作用来实现补泻的,因而与一般用药准则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应把“通经络”与“火”分别开来,通经络是艾叶的作用,火只是将这种作用施加给人体的一种手段,所以不能将艾灸作为一种温热性的物理刺激或温法来理解。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的治疗作用并不单纯是温热效应,而是光谱辐射、生物热效应及非热生物效应等作用的叠加[12],众多研究表明其具有:①抗炎、抗感染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13~14];②艾灸辐射能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而近红外线可直接渗透到人体较深部位,其通过毛细血管网将热传递到更广泛更深的部位,可为人体组织所吸收,从而进一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功能[13~15];③可抑制金葡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16];④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稳定等[13]。

3临床研究

如今,艾灸已经广泛用于带状疱疹、痤疮、痔疮、褥疮、乳痈、失眠、痄腮、潮热等症[17~20]。如黄迪君教授经常使用灸法治疗一些有明显热象的皮肤病,如用铺棉灸配合小艾炷灸治疗神经性皮炎[21],用艾条灸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22],临床均取得较好疗效。李剑松等[23]用灸法治疗痛风36例,与口服西药的秋水仙碱24例对照,疗效优于对照组。许文辉[24]用温和灸以患者感微烫为度治疗单纯性未溃疖肿136例,其中87例未成脓疖肿中有58例在灸治2次后肿痛消除,疖肿消散;其余29例灸治3次后疖肿消散;49例脓初成疖肿经灸治3次后,有20例肿痛消除,其余29例虽疼痛减轻,但波动感明显,切开排脓后均再灸1~2次而愈。米建平等[25]将94例囊肿型痤疮患者予体针配合火针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再给予艾炷灸关元、气海、脾俞,对照1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对照2组未予其他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1.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51.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

4小结

可见,运用灸法治疗热证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且已被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热证可灸”毋庸置疑。然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发现其疗效的评价标准不一,此类临床报道仍偏少,多数为针灸结合或者灸药结合,且其中一部分没有设对照组,其结果或许存在偏颇。因此,如何正确辨析各种热证,正确把握适当的灸法和灸量[27],再根据量学要素与病种及患者具体情况,在临床中注意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出灸法的量学方案尤为重要[28]。而如何改良艾灸耗时长、易伤皮肤、灸法规范化等,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魏稼.热证忌灸论[J].中医杂志,1980,(2):45.

[2]金远林,周利.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3):7.

[3]魏稼.各家针灸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

[4]周飞雄,柴铁劬.《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探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46.

[5]孙思邈原著,刘清国等校注.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6.

[6]王谦,符文彬.试论孙思邈的“热证可灸"思想[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119.

[7]王富春.灸法捷要[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34.

[8]卓缘圆,张家维.朱丹溪艾灸治疗热证的机理及临床运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3.

[9]李.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56.

[10]周楣声.灸绳[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164.

[11]杨玉红,吕云霞.“热证可灸”临床经验探讨[J].甘肃中医,2005,18(12):36.

[12]杨华元,胡追成.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J].中国针灸,2009,29(11):40.

[13]唐照亮,宋小鸽,夏晓红,等.“‘热证’可灸与‘贵灸’”机制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1):29.

[14]吴焕生.针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1998.17(6):30.

[15]杨华元.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0,10(10):17.

[16]吕荣.艾熏治疗指(趾)头炎300例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1987,7(4):48.

[17]周秉真.艾灸在热证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1):34.

[18]王家骜.热证可灸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41.

[19]史彦凤.灸法在实热证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8):27.

[20]昊付花.浅谈灸法在疮疡治疗中的运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18(2):46.

[21]武平,黄迪君.灸法为主治疗神经性皮炎39例[J].中国针灸,2003,23(3):142.

[22]武平,黄迪君.黄迪君教授“热证用灸”经验[J].甘肃中医,2009,22(3):20.

[23]李剑松,郭粉莲,俞剑虹,等.灸法治痛风―热证用灸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2):97.

[24]许文辉.温和灸治疗疖肿136例临床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76.

[25]米建平,余焯.温灸法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0,30(4):482.

[26]陈青青,林旭.论热证可灸[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6):273.

篇7

中图分类号:R259.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5-0107-03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临床以老年患者多见。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近10年来,针灸疗法对慢支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针刺、灸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拔罐、针刀、耳针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 针灸疗法

1.1 针刺

关于针刺对慢支的治疗,诸多专家都结合自身临床体会,提出各有侧重的方法,均取得的一定的疗效。

蒋氏[1]根据宗气理论,选肺募、胃募、肺俞、脾俞、胃俞等穴,对慢支慢性迁延期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19例)予川贝强力枇杷露,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咯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等方面控显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万氏[2]以温阳通络为法针刺治疗慢支急性发作,选穴大椎、肺俞、膏肓、膈俞、合谷、列缺,临床取得满意疗效。袁氏[3]运用五十营针刺疗法(用迎随补泻法,顺着经气流注的方向依次进针)治疗慢支,取穴中脘、关元、太渊、神门、大陵、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结果显示,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增高的CD4+/CD8+比值降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减少而促进T细胞的扩增,炎性介质的作用降低,细胞免疫水平提高,起到了调动机体抗炎机能的作用。袁氏[4]采用针刺加天灸疗法治疗慢支150例,针刺选穴大椎、定喘、大杼、风门、肺俞、膏肓、脾俞、肾俞、膻中、关元、气海、足三里、丰隆、尺泽。选药甘遂、白芥子、炮附子、细辛;施药选取大椎、定喘、大杼、风门、肺俞、膏肓、膻中等穴位。疗效显示,痊愈23例,有效1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8.67%。

1.2 灸法

《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也曾说过:“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临床研究显示,运用灸法治疗慢支有其独特的疗效。

周氏[5]将150例慢支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与治疗组(85例),分别予以西药及西药加脐灸法,脐灸的药物主要有苍耳子、苍术、肉桂等,3个月后疗效显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1.3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是根据经络学说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而来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直接刺激经络上的穴位,药物在穴位处存留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续腧穴的治疗功效。

赵氏等[9]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慢支及支气管哮喘,取穴定喘、双侧肺俞和肾俞。结果100例中痊愈32例,显效32例,

好转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王氏[10]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支,将103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采用核酪穴位注射,取穴天突、定喘、尺泽、肺俞、丰隆,气虚加足三里,咳嗽剧烈加孔最。对照组(45例)予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后2组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1.4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依据经络学说的原理,药物通过对体表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调节免疫机能及动态平衡,以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穴位贴敷疗法具有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免除对胃肠道的破坏、简便易行、途径直接、作用迅速等优点,用于慢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孟氏[12]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80例慢支患者,疗效显著。田氏等[13]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理,在农历“一九”、“二九”、“三九”的第一天对慢支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30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33例,好转139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90.7%。俞氏等[14]运用子午流注法,结合病候和气血流注,认为慢支以虚证多见,于申时肺功能最弱时贴敷,能起到温通经络、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尹氏[15]用穴位贴敷法对87例慢支患者进行治疗,用白芥子粉、吴茱萸粉、胡椒粉混和,以大椎、肺俞为主穴,随证加减。结果痊愈17例,有效6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4%。王氏等[16]采用自制芥子咳喘膏(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冰片)外敷双侧肺俞、膏肓、定喘治疗小儿急慢支,对照组用远红外止咳贴(武汉兴瑞医疗仪器厂生产)外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1.5 穴位埋线

针刺麻醉下穴位埋线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的经络理论与现代的物理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杨氏[17]采用穴位植入疗法治疗慢支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组(384例)用羊肠线植入肺俞、风门、脾俞、丰隆、定喘、肾俞等穴,与中药治疗组(110例)和西药治疗组(82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9.3%,中药组有效率为96.35%,西药组有效率为92.69%。3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6 拔罐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或“火罐法”,能使被拔部位的皮肤产生充血、瘀血或起泡等现象,促使该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江氏等[21]应用循经拔罐法治疗慢支急性肺部感染,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采用中西结合疗法,观察组加循经拔罐法,主要取督脉(大椎至命门)、足太阳膀胱经(风门至大肠俞)。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心率、呼吸、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张氏等[22]应用药罐疗法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迁延期,结果药罐疗法可升高CD4+、CD4+/CD8+、白细胞介素(IL)-2、IgM、IgA、IgG、补体C3和C4水平,降低CD8+、IL-4、IL-10及IgE。

1.7 针刀

针刀具有针灸针的特点,可以行气活血通阻滞,使结者散、闭者通,达到瘀血消除、气机畅通、通则不痛的目的;另外还具有刀刃方向性,在人体内可以起到剥离粘连、松解挛缩、疏通堵塞等作用[23]。

陈氏等[24]应用针刀疗法结合痹通药酒治疗慢支,采用针刀对T1~T3相应穴位上的压痛硬结进行针刀松解刺激调理后,佐用温经止痛、活血驱风的药酒,仅治疗10 d,即达到咳止痰净、体健神爽之效果。孙氏等[25]选486例慢支患者,运用内服外敷、针灸及小针刀等治疗,结果治愈50例,好转357例,无效79例,总有效率为83.7%。

1.8 其他

潘氏等[26]将慢支迁延期患者116例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予西医治疗加穴位按摩,对照组(58例)予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2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2l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为74.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陈氏[27]将肺脾两虚型慢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肺、肾、脾、气管、支气管、内分泌、平喘、过敏点等耳穴给予王不留行籽穴位压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讨论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慢支的临床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临床诊疗过程中,医家通过辨证分型、辨证选穴,以及冬病夏治等,采用针刺、灸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拔罐、针刀、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等方法,弥补了传统西医治疗的不足与局限性,并能有效减少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减少慢支的复发,降低慢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就目前来看,在对慢支的临床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研究病例数少、缺少可靠的定量指标、疗效标准不统一、动物实验缺乏深度,尤其在机理研究方面明显不足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准确合理设置分组,采用权威的定量指标及疗效标准,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动物实验模型,以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加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使针灸在慢支的防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蒋宏.针刺调补宗气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3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1(3):235.

[2] 万文蓉.温阳通络法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5, 23(7):1331-1332.

[3] 袁民.五十营针刺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1,21(5):448-450.

[4] 袁志荣.针刺配合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50例[J].河南中医,2008, 28(2):63.

[5] 周庆伟.脐灸对85例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1,24(6):69-70.

[6] 吕士琦.平推加温和灸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10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3):11-13.

[7] 李亚梅,赵辉,杜秀花,等.隔姜灸联合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2):208-209.

[8] 吴仁定.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z1):6-7.

[9] 赵钧,毕伟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100例[J].中医药学刊,2002,20(2):238.

[10] 王峰.穴位注射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10-812.

[11] 欧素能,邵菊英.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396.

[12] 孟俊峰.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6(20):27-28.

[13] 田海燕,钟维伟,吴凤珍.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3):13-14.

[14] 俞红,洪丽君.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45-46.

[15] 尹剑文.穴位贴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3):35.

[16] 王素梅,吴力群,李瑛,等.芥子咳喘膏防治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35-36.

[17] 杨培智.穴位植入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9):44-45.

[18] 范素琴.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4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6):398-399.

[19] 郭艳波.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25(5):323.

[20] 骆益杉,成萍.兔脑垂体、肾上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05,7(2):34.

[21] 江红,胡丹,陈海燕.循经拔罐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肺部感染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6,21(1):48-49.

[22] 张才擎,梁铁军,张伟,等.药罐疗法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1):984-987.

[23] 赵香花.针刀手术的本质[J].甘肃医药,2008,27(5):81-83.

[24] 陈明涛,吕合群,崔秋凤,等.针刀疗法结合痹通药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J].科学之友,2007,28(8):279-280.

[25] 孙堆仓,罗晓峰.内服外敷针灸及小针刀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实践杂志,2011,15(4):12.

[26] 潘分乔,李振联,侯小藏.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58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5):725-726.

篇8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5-0935-03

Cogn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KOU Suotang,WU Huangan,LIU Huirong,CHEN Yuelai,LIU Ligong,CHEN Yunfei,CHEN Hanping,WANG Siyou,HUA Xuegui,ZHOU Enhu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This essay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from th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 literature that concern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 to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To intend the evocation of clinical medical worker and researcher to think highly of the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To provid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roof TO objectivise and standard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Promote quantitative moxibustion to objectivise and standard.

Keywords:quantitative moxibustion;significance;cognition

灸法,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的应用,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帛书《经脉》就有关于灸法的记载。晋代名医陈延之《医心方》说:“针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灸法运用之简便和广泛。

灸的方法繁多,主要有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温和灸、雀啄灸等,间接灸又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豆豉饼灸、隔胡椒饼灸等。《医学入门》又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现又有“大病必灸”之说。可见灸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与针刺及汤药同等重要,甚至更有其独特疗效,特别是对一些疑难杂症的疗效更为突出。灸法的疗效的取得,不仅与灸时的用材和施灸部位有关,而且与灸时的剂量(即灸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家十分重视灸量,正因为现代临床忽视了灸量在灸法取效中的重要作用,而导致对灸法疗效的质疑。所以,灸量是关系灸法取效和存亡的重要因素,值得探讨和深思。

1 中医文献对灸量的论述

《灵枢•官能》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此可见,灸疗的范围很广,有些疾病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使用灸法,针灸并用。唐代王焘在其《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方》中倍加注意灸疗的应用,提出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可见,灸法在当时治疗手段中的重要地位。灸法和用药一样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方可见效,即有一定灸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云:“凡灸诸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灸量,是施灸时艾在皮肤上燃烧所产生的刺激强度,刺激强度等于施灸的时间与施灸的强度的总和。达到一定的灸量就会产生一定的灸效。灸效,是不同的灸法与不同的灸量协同产生的灸治效果。

古人运用灸法时,对灸治的量是非常重视的,对灸量的掌握,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部位、病性等方面来决定。例如《外台秘要》曰:“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壮强实者多灸”。这就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进行施灸的。所谓“生”是少灸之意;“熟”是多灸之意。而《扁鹊心书》云:“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这是根据疾病的程度进行施灸的记载。明代著名医家李梃编撰的《医学入门》曰:“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多灸,惟四肢穴最妙,凡上肢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尽”。则是根据身体部位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施灸灸量。

《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提出灸量根据病情、体质、部位的不同而决定。一般的病在体外浅表部,灸量宜少,在内灸量宜大,即“外气务生,内气务熟”;体壮病重者,宜多灸,相反宜少灸,即“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在皮肉浅薄处灸量宜生,皮肉厚实处灸量宜熟,即“头面目咽,灸之最宜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则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欲须生少”。

东晋•陈延之撰的《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记载:“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灸壮多为50壮至百壮。《备急灸法》载:“歧伯,孙真人,治走咬伤,即令三姓三人于所咬伤处各人各灸一壮即愈”。《黄帝明堂灸经》记载灸也多为3~5壮。《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疟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令满百壮。”《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云:“凡痈疽发背,经一两日不退,须当上灸之一二百壮。”总之,灸壮有从数壮、百壮、乃至千壮。有一次灸量,也有累积灸量,不管怎样,要产生一定的灸效,首先要积累一定的灸量。但是灸量并非越大越好,要依病依体依境而定。《普济方》卷四百二十云:“灸风者,不得一顿满一百;灸寒温者,不得一顿满千。”《千金要方》“灸脚气八穴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佳。”由此观之,要想获得一定的灸效,先有足够的灸量。

现代医家掌握施灸的量,多是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施灸量的大小又以病者的体质、施灸的部位及病情的轻重来酌定,这种对灸量的定量含有一定的随意性,从严格科学意义上讲,这种做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态度,正如用药不严格把握剂量和疗程一样,不但不利于治疗疾病,而且容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灸法既然是一种治疗手段就应该有严格的“度”和“量”,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更有利于这种疗法的发展。当然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古人不可能为我们制定出十分严格的灸量来,但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在某些方面我们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及时的把现代科技应用于我们的中医学中来,只要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就不难看出中医学的发展历来都是和当时的科技发展密切结合的,中国古代医家充分而且及时的把当时的科技方法应用于医疗和发展中医学。所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提出对灸量的界定,并不是什么非想,不论从发展灸法还是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2 灸量对疗效的影响

灸法和药物、针法一样存在着质、量与效的关系。虽然某种灸法对于某一具体病症十分合适,而“作用量”未能恰到好处,则疗效不能充分显现,甚至徒劳无益。目前灸疗方法很多,但还没有一种灸法能从客观上掌握其最佳刺激量,对各种病证、各种灸法,医者都以意为之。这就造成灸法疗效的不确定,不但影响临床治病而且影响灸法的发展,现代大量的研究证实灸量与疗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日本人对不同灸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影响的差异性、疼痛阈、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皮肤过氧化脂质、凝血酶原时间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说明不同灸量和灸法产生不同效果[1]。

2.1不同灸量对血液的影响不同

顾一煌等[2]观察不同艾灸量对小鼠运动疲劳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有效地降低运动疲劳后血清肌酸激酶的产生,不同艾灸量其作用结果不一样。而艾灸在降低血清肌酸激酶产生时,艾灸治疗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3个因素中,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间隔时间次之,持续时间影响最小。张京英等[3]观察到各不同艾灸对全血中组胺含量影响各异。灸后90min,各艾灸组家兔全血中组胺含量有很大差异。艾条强刺激时,皮肤温度达到55℃,持续5min,全血组胺明显升高。艾炷强刺激时,皮肤温度达190℃,持续1min30s左右,全血组胺含量并无升高,与灸前相近。弱刺激中,艾条灸时皮肤温度保持在40℃左右,对家兔全血组胺无影响,小艾炷灸时皮肤温度达150℃约50s左右,全血组胺反而明显下降。说明灸效与不同灸法、刺激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过强(大艾炷)或过弱(艾条弱刺激)的艾火刺激均不能使血中组胺发生变化,而较强的(艾条强刺激)艾火刺激可使家兔全血中组胺明显升高,中强的(小艾炷)艾火刺激可降低全血组胺的含量。张蕊等[4]的研究也证实不同灸量对微循环的影响不同。

2.2不同灸量对胃功能影响不同

刘农虞等[5]研究了不同艾灸足三里穴对胃电的基础水平的调整作用。实验结果说明各种灸刺激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胃运动亢进。但其灸效与灸质、灸量、灸法有关。其中大艾条刺激能明显抑制胃电频率、振幅的增强(P

2.3不同灸量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同

张英等[6]采用不同灸治时程(5、15、25min)治疗阳虚小鼠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模型的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白细胞介素II的影响存在差异,灸15min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P

提示在改善阳虚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上,以就15min为最佳灸治时程。

李守栋等[7]研究不同刺激量艾灸拮抗雷公藤甲素毒性反应的作用不同,7壮/穴/次组的白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与药物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

3 影响灸量的因素

在施灸的用材、部位和施灸方法确定的情况下,施灸要产生一定的灸效,必须达到一定的灸量,灸量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施灸的材料:不同的施灸材料在单位时间产生的灸量不同,获得不同的疗效。

3.1 灸火势大小灸火势大小也是决定灸量的重要环节。在灸材确定的情况下,灸材燃烧时的缓急,决定单位时间内产生灸量的决定因素。同时它与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灸材成正比关系,火势大急,产生温度越高,释放和产生的能谱量和某些化学活性物质也越多,对机体的刺激越大即灸量越大。若燃烧徐缓、火力小,则单位时间产生的能谱量和某些化学活性物质就少,对机体的刺激就小即灸量小。

3.2施灸时间的长短施灸时间的长短同样是决定灸量的一个方面。灸法和用药一样也有量的积累,施灸时间越长,施灸时释放的能谱和化学活性物质被机体吸收的越多,即产生的灸量越大。

3.3 灸距的大小(灸温)灸距就是施灸时灸条和灸部的距离。施灸时特别是温和灸灸条和灸部的距离远近,决定了灸部局部温度的高低和灸材燃烧释放的化学活性物质的吸收。在灸的火势一定的情况下,灸条离灸部越远,灸部温度相对越低,灸部获得的有效作用就越少。灸时不仅是温度的作用,还包括灸材燃烧时产生的各种能谱和化学活性物质,这些都是通过皮肤被吸收的,灸条距离灸部越近,机体吸收的这些物质和能量越多,即产生的灸量越大。

3.4 施灸频度用药讲究用药周期,特别是像抗生素一类药物的使用,对用药周期有严格的界定。长期以来,不论临床治疗还是实验研究,对灸的频度即灸疗的间隔时间没有明确的标准,都是执行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意愿来决定的,这对一种疗法来说是不严谨的,由此得出的结果的准确性值得考虑,而以其结果来评价它的疗效和/或作用机理其可信的也就值得质疑。所以,灸频是值得探讨的,它不仅与灸量的积累有关,直接关系到灸法的疗效,而且是灸疗法操作走向正规化的重要方面。

4 灸量的衡量标准

传统针灸诸书所载悬灸灸到“唇红为度”[8-11]。这是传统针灸医生仅依靠肉眼观察判定,但它相对以灸的时间长短和灼灸壮数来衡量灸量要科学一些。因为采用灸法治疗疾病,主要观察对象是患者,这种以患者机体的变化为标准来衡量治疗量的方法,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也反映了中医人性化服务的内容。有人实验研究证实以“唇红为度”的灸量衡量标准有其科学基础的。因此灸术中“泪滴样红细胞”的出现可视为灸量的标准参考。当然有些医家认为灸量要以病人的感觉作为衡量标准,即病人产生“灸感”。

艾灸的临床疗效已被几千年的实践所证实。其治疗范围相当广泛,但由于忽视了灸治的最佳治疗量,即灸量。没有严格的把握灸量,致使灸法的疗效受到影响,使许多人误认为灸疗对很多疾病疗效不甚理想或无效。中医认为“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只有在一定灸量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灸感”,要达到灸感所需要的治疗时间比针刺得气需要的时间长(半小时以上),一旦灸感出现,则灸感一般会直抵病所,症状也会随灸感的出现而明显缓解。且灸感在穴位停留的时间较长,给穴位以长时间的刺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2]。

灸感的性质多种多样,最多的是热流和气流样感觉,还有风吹样、蚁行感、灼痛感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发现,第一次出现灸感需要的时间较长,随后有缩短的趋势,这可能是灸量的累积效应或病变经络逐渐疏通的结果。

灸疗要产生一定疗效,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灸量的积累,当灸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易产生灸感。有灸效可能会出现灸感,获得一定的灸感必有灸效。所以,灸量是灸效获得的重要方面,结合现代科技方法研究灸量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为临床灸疗度的把握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灸,为灸法的发展和疗效的提高探寻“量”的依据,同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农虞.不同灸量、灸质、灸法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1993(2/3):61-64.

[2] 顾一煌,金宏柱,吴云川,等.不同艾灸量对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6):373-375.

[3] 张京英,刘农虞,杨兆民,等.灸法、灸量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J].中国针灸,1994,(6):27-29.

[4] 张蕊,仇裕丰.不同灸位、刺激量施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M].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46-47.

[5] 刘农虞,张蕊,张京英,等.不同灸质、灸量、灸法刺激家兔“足三里”穴对胃电活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7,22(3):173-175.

[6] 张英,刘又香,孙国杰.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J].湖北中医杂志,1998,20(2):53-54.

[7] 李守栋.灸法的不同刺激量对雷公藤甲素副作用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7,20(1):49-50.

[8] 李观荣.汉英对照针灸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9] 齐士元.中医学概要[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篇9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 [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

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教材内容,引进自然科学成果

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主张吸收西方医学教育,用西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教材,不满足于整理古籍文献与临证相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中医教材融会贯通中西学说。在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尝试,试图沟通中西医理。如张公让的《中西医学比观》。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比较粗疏,所以专门编撰了《全体学讲义》,该书绪论中有说:“欲研究身体之构造,须讲全体学(又曰人体解剖学);欲研究各部分之功用,须讲生理学。此二科者,乃医学之基础也。”[6]其他诸如《西法诊断学讲义》、《化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等,体现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谋生存、图发展的特点,并开始吸收和利用近代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补充及研究中医。

【参考文献】

1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2 卢朋著.药物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3 管季耀.伤科学讲义·序[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印刷部印.

篇10

中医学是中国第一大发明,其意义远大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四大发明。古有华佗、扁鹊、李时珍等历代医药学家文明古今,他们对医学的研究与贡献奠定了中国医学坚实的基础。中医学是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中医之优、之精,可谓数不胜数......

1、中医是中华千年文化的主要载体。

我们古籍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医籍。中医学时中国哲学、人文科学、社会学、田文轩、地理学、农学等学科之集大成者,是东方科学的代表。中医药学是根据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五运六气学说,按照阴阳五行所揭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借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和自然界万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使之恢复到和谐平衡状态,从而保障人们健康的医学。

2、中医是完整的、系统的、成熟的理论医学。

曾有不少“学术人士”指出:中医是经验医学,不如西医科学。然后,经过多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是理论医学,而且是成熟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医学。中医理论可以解决各种临床问题,她运用阴阳五行的准确含义,能够完整的解释中医的各科学说;能够通过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道明中医药学的原则。

3、拥有悠久的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基本的中医理论,已经采用“四诊”;西汉时期,开始运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东汉时期出现了著名医药学家张仲景,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壳手术和麻醉闻名天下,还创立了“五禽戏”;唐朝以后,中医学理论和医学著作更是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和西亚等过;两宋时期,设立翰林医学院,同一了针灸学,出版了《图经》;元代以后,中医开始没落,清末以后,由于西方列强侵略,大量西医学说涌入,中医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青年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人们开始使用西医体系,中国学陷入存废两难的尴尬境地。

4、治疗方法多样化。

4.1 针刺法。

针刺法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的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找准与治疗部位相对应的穴位,然后将毫针刺入皮肉,慢慢调节捻动,针刺之后有酸麻胀的感觉,主要治疗青春痘及肥胖等,运用广泛。

4.2 艾灸。

艾灸是在人体某种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这种温热刺激食物治疗方法,是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演这个、瘢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洗手。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利于产物的排泄。如今艾灸在临床医学上应用广泛,如:艾灸治疗妇科疾病;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于强直性脊髓炎的辅助治疗等。

4.3 拔罐法。

拔罐法有叫“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运用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是之吸着于皮肤,排出体内郁血的疗法。古代医学家长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此法来吸血排脓,后又扩大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先也常用于养身、驱寒、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