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6 16:11: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

篇1

1.互联网金融概况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飞快涌现,互联网交易平台日益增多,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种是P2P平台,主要是分为有担保网络金融交易平台和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两种平台快速的进行贷款,进行项目的运作和资金的周转;2015年众筹模式的诞生也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一种,众筹发起人可以将自己的项目放在平台上,大家认为合适的项目便会投资,据悉众筹模式自上线以来,已经收到过7000多个项目提案,项目成功率接近50%。

另一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支付宝为例,其提供增值金融服务、信用支付等综合金融服务;用户可以用自己的信用在其平台上进行贷款,这些信用是建立在自己多年使用支付宝的数据基础上,后台通过分析数据,进而给出相应的借款权限。支付宝通过这一业务,给其增加了无数的用户。

2.互联网金融特点

(1)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交易的双方而言,他们所有的交易都是在网上完成,从提交资料、信用评估到最终的放贷等环节;这种操作模式节省了双方的时间成本,使得一切都变得快捷高效,而且交易成本比在商业银行低数倍不止。

(2)互联网金融使交易信息透明化。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交易,比起商业银行交易模式,信息更加的透明化;中小企业在贷款前,可以通过交易平台充分的了解根据自己的资质可以贷款的范围,然后再进行申请、提交相关资料,然后对比贷款数额和自己所了解数额的差距,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交易效益。

(3)互联网金融加速了金融技术脱媒。在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上,借贷双方可以直接进行联系,脱离了银行的中介作用,交易双方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更加快捷高速的完成相关借贷工作,使得互联网金融平台发挥了最大效益,而商业银行的作用则进一步被削弱。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影响

1.弱化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以支付宝为例,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支付。另外,支付宝还开通了城市服务、信用卡还款、代缴燃气、水电费与保险等业务,很多用户现在出行也都使用支付宝进行火车票、机票等的购买;互联网金融平台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流量,而且客户粘性还比较大,用户习惯已经形成,这种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市场上活跃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除支付宝外还有财付通、快钱等,这些金融平台的流通量越来越大,用户越来越多,最终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被进一步削弱和取代。

2.边缘化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

在传统金融业务中,商业银行通常充当资金中介功能,给需求方和融资方搭建一个平台,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诞生后,需求方和融资方通过金融平台即可直接建立联系,并完成贷款等相关流程业务,不再需要银行的中介职能和效用,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诞生,进一步边缘化了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

3.分流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基于严格的企业审核要求和风险规避等原因,他们很少借贷给中小企业。但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就是看到了这一现状,他们凭借数据信息的支持,直接贷款给很多中小企业,而且经过实践证明,金融平台贷款给小企业的不良率略低于商业银行。如阿里小贷正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翘楚,正是看到了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缺失,阿里小贷才应运而生;在阿里小贷平台上,用户申请只需要3分钟,贷款到账只需要1秒钟时间,因此阿里小贷自诞生后,获得了众多中小企业的支持,贷款总额超过2000亿。其他如借贷宝、快钱等金融交易平台的贷款业务量也不容小觑,这些金融平台的贷款额度,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给其金融业务造成影响。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转变经营理念

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日益成长和挑战,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经营理念,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业务,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经营态度,并合理完善和规划自己的业务,重新面对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有自己的经营优势和固定客户,只需要转变自己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重新设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在同互联网金融的对抗中,就一定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重新抢滩自己的领先地位。

2.开拓电商业务

就目前行业大趋势而言,互联网金融已经是未来大势所趋,如果商业银行还意识不到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一味的埋头发展自己的业务,那么未来商业银行被淘汰是必然。因此,商业银行要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开拓电商业务。商业银行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理念的创新,积极的和电商搞好合作,开拓自己的金融平台,这样依托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加之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一定能够将互联网金融做大做好。

3.完善服务模式

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习惯了老大哥的身份,就很难在服务态度上做出改变。但是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冲击,商业银行势必要在服务模式上进行调整。首先针对自己传统的服务态度差、客户体验度差等问题,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强员工自身素质培训,另一方面要通过网络服务,向客户传递良好服务的理念和态度,转变客户对商业银行之前的态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其次,商业银行在服务内容上也要做出调整,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在柜台上推销的方式要进行转变,要积极的开发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并和其他电商平台合作,以此来推动理财产品的发展,如果还是一味的依靠大堂经理和理财顾问坐等的方式来销售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成长性可想而知。

4.转变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要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将自身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进行改造升级,按照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贷款用户也要重视起来,商业银行针对大量小额贷款用户要专门设计开发相关服务程序,尽量使得流程简单快捷,培养他们使用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系统的习惯,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将被互联网金融平台抢占的客户夺回来。

5.引进信息技术人才

篇2

近年来,曾经长期受到冷落的中小企业业务转眼间成为商业银行的“香饽饽”,成为了各家银行的战略重点和市场竞争焦点。笔者所服务的建设银行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专门服务机构,2008年开始又与淡马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加速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建设,通过流程优化和产品创新优势,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服务效率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在同业市场上也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如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从而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50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近10年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

二是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我国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是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客户基础、分散经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密切银政关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

2、只有持续关注、挖潜中小企业业务,才能保持银行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二八定律”理论受到了“长尾理论”的挑战。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众多小客户可以汇聚成与大客户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在大客户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之时,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电子技术抓住广大中小客户获得巨大利润。

从目前中小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来看,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在各家银行客户群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公私业务关联度高,中小企业业务潜力大。以笔者所在银行为例,2010年末,中小企业负债客户占对公负债客户总数比重超过95%,资产客户占对公资产客户总数比重超过7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利润的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3%、17%和8%,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各项业务的增长速度。

3、大中型客户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业务正在成为各家银行未来竞争的关键性业务

近年来,大企业、大项目的服务需求出现阶段性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大中型客户所面临的高投入、低回报的激烈同业竞争,2008年以来,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相继单独设立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部,各家银行为保持业务稳定增长,都纷纷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发展重点,中小企业业务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各级经营人员对中小企业客户重视不足,众多中小企业无贷客户的营销挖潜缺乏组织管理,营销挖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次,中小企业客户营销力量薄弱,近年各家商业银行都纷纷设立了中小企业客户部,但是客户经理业务素质亟待提升,经营重心未能有效贴近市场。再次,针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管理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考核激励不到位。最后,对中小企业业务风险偏好尚待进一步协调统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效性强,客户对额度较为敏感,尤其在目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客户认为业务办理时间过长、审批条件过高,就可能转移他行。

三、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基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地位,以及当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要从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激励机制、风控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加大财务、人力资源投入,全

力提升中小企业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在经营策略上,要逐步实施“三个转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要由“批零结合型”向“批量主导型”转变;金融产品销售方面,要由“信贷产品主导”向“全面产品销售”转变;总体经营策略方面,要由“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经营”转变。

1、理顺经营模式,打造专业化、富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经营团队

一是进一步明确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部职责定位,充实岗位配置。实现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管理职责到中小客户经营、管理职责的转变,建立中小客户的统筹运营机制。

二是进一步明确基层网点定位,强化网点经理作为本网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的首席客户经理定位。银行的基层网点是营销、管理中小企业的最前沿阵地,网点负责人(网点经理)对于中小企业经营成果至关重要。要逐步将存量中小企业客户账户按照重点、潜在、清理三级分类进行梳理,将重点中小企业账户、潜在中小企业账户挂钩到网点经理,明确各类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目标,建立中小企业客户常态化走访维护制度。

2、明确经营重点,着眼“三率”,提升中小企业客户营销服务能力

篇3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对存贷利差收入存在一定的依赖。这种盈利模式会受到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为了保证我国商业银行更加稳定的运行,商业银行需要向客户给予良好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降低对贷款利息收入的依赖,降低外部不稳定因素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了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需要工作人员对各种经营要素的投入和组合方式进行优化,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客户需求和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和细分,再加上管理制度的优化,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一、对商业银行进行准确的定位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兼并重组。由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规模小,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从而导致管理水平较弱,这样小型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会减弱。为了促使他们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需要进行扩张和重组,从而形成全国性的银行。这就需要中小型商业银行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并形成自己的经营管理特色,只有这样中小商业银行才能在大型商业银行林立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吸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服务对象进行细分,主要的服务对象可以定位为小企业和居民,和大型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业务范围、金融手段要有所区别,特色化的经营模式,更有助于中小商业银行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

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来说,可以扩大独立董事比例,将专职监事引入其中,同时设置内部的监督机制,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和董事会的作用,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商业银行需要站在市场化的角度建立考核机制,对员工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形成制衡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建立市场风险机制也很必要,有助于形成高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对客户的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在做好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市场的各种金融需求。

三、促使商业银行形成综合经营模式

现阶段,我国世界各大银行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和本土银行会产生一定的业务竞争。在综合金融业务服务方面,外资银行的优势非常突出。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避免自身的业务短板,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和银行业监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为了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取得一定的效果,我国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需要做好保险,证券和基金等业务。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商业银行利用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成立子公司。一些非银行金融业务可以在子公司开展。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获得了政策许可,在信托业,基金业和金融租赁业方面可以发展,这样市场上就产生了信托业务,基金管理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和国外银行合资成立大型综合金融公司,经营多样化的金融业务。

四、管理层制定科学的通胀目标

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通胀目标的实施有助于健全资本市场体系。这样可以改善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的不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对资本市场结构的优化,有助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工作人员对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使金融产品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可以打破现阶段金融产品单一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可以促使金融监管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更加完善。此外,通过投资保护制度,有助于完善投资保护制度,再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平台,就会进一步增强社会通货水平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落实各项金融业务,推动商业银行更加持续有效的发展。

五、通过通胀目标促使货币政策提升透明度

我国商业银行保持业务透明度有助于促使公众的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尤其是央行要重视业务透明度,促使货币政策操更加公开化,可以定期《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同时商业银行的舆论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对通过膨胀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再加上社会公众的支持,货币政策会实现良好的效果,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落实质量。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业务实践经验,在商业银行货币操作透明度提升的基础上,货币政策会大大增强有效性。这样社会公众对宏观政策的下一阶段取向也会更加明确,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金融决策。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克服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促使中小型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文章主要从“明确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定位,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体制、发展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管理层制定科学的通胀目标、通过通胀目标促使货币政策提升透明度”等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状况。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06:73-85+126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151-02

2001年4月23日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指出;“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英文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以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目前,中间业务在国外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中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起步晚,在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品种和收入上都较为落后,目前阶段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未超过20%,最高的为中国银行,2008年半年报统计的为18.78%。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行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自1980年以后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从1980年的18.8%上升到1996年的36.5%,到2000年达到42.9%。其中,1998年美国花旗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为79.83%,摩根大通银行更是占到83.16%。欧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1990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39%;日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0.4%上升到90年代的35.9%,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2002年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个别银行如JP摩根、三井住友则超过70%。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但与十几年前的西方商业银行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虽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程度不同,品种数目不一,但是,就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看,基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类和担保类业务品种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体,占品种总数的绝大部分;承诺类、基金托管类、交易类、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五类业务品种相对较少。

2 一般性、传统品种较多,做的较好,理财性、创新品种少。

3 部分品种发展较快。如借记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等;但是,贷记卡业务、国内信用证、贷款承诺、银团贷款安排、企业管理顾问、财务顾问等业务品种发展较慢,尚处于摸索或推广阶段。

4 部分品种影响较大,市场知名度较高,为客户熟悉,品牌效应显著。

5 在市场先发的情况下,个别银行在个别品种上已形成或拥有自己的优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长久以来习惯了以存贷款和结售汇等传统业务为主,运用各种手段争夺存款,而中间业务主要是由储蓄和会计等部门完成,相比较存贷业务.中间业务被视为副业。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从银行受益和生存发展的角度,认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拓展中间业务是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业务需求的需要。要从战略上将中间业务作为支柱业务来发展。

(二)品种、功能较为单一

因为意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开发了一些新的金融产品,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中间业务上。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结算、、银行卡三项业务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中间业务总业务量和总收入的84.1%和74.5%。而咨询理财类、金融衍生工具类等新兴中间业务很少。中间业务发展结构不合理。

(三)中间业务贡献度不高

用中间业务业务量与收入之比来反映中间业务业务量与中间业务收入的匹配情况。2006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量与收入之比分别为10362:1和9590:1,表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创造1元钱的中间业务收入平均需要1.04万元和9 590元的中间业务业务量。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效益比较低下,单位业务的创收能力较弱。

(四)同业竞争不规范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一种有偿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法规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统一,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偏离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以揽存为目的,以牺牲手续费收入为代价,甚至连一些起码的工本费也主动放弃。为了达到抢夺大行业、大客户存款,有的银行不惜血本,投入了大量财力,采取相互压价、提供优惠条件等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来吸引客户,在银行之间形成了一种盲目竞争的态势。部分单位和个人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趁机提出了一些不利于银行经营的条件,增加了银行成本,增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

(五)科技服务与人才素质落后

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含金量高的业务,它的运作以先进的电子化设备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间业务属于高级服务的层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处在传统金融服务与现代金融服务之间,实力较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仅达到行业性、区域性联网的初级阶段。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虽然大部分都具备了一定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但精通法律、金融、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向纵深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一)理念更新,进一步提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

商业银行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理念。首先。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面要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摒弃中间业务是附属性业务的观念,从发展战略上规划、研发、创新中间业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资产、负债业务资源,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升华服务观念、健全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方式,为发展中间业务打好基础。再次。在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的同时,宣传“银行中间服务是一种劳动,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支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根据不同的服务进行适当收费是合理的”等新观念,营造开展中间业务的良好环境。

(二)开发新产品,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重点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这些业务耗费成本大,而收入低,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中间业务。例如,对于咨询类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一般是不收费的,商业银行应改变经营策略,在这方面的中间业务收人是相当可观的。理财类中间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应侧重的方面,代客理财.不占用自身的资金,风险相对较小,银行不用投入大成本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类似于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法律环境

篇5

财富的集中和富裕阶层的增加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潜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向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私人银行。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由于相对收入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必将成为内外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

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中国个人银行存款的60%以上。中国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财富集中度上,目前约有25万人,掌握着185亿美元的外汇。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富豪拥有的外汇占全中国外汇储蓄总额的60%;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现金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总而言之 ,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极大催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2.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存贷差将逐步缩小,极大的削弱了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垄断利润,商业银行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日益得到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9.96%,远远高于存贷业务,各大金融机构注重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因为其高额回报率。

3.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自 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共8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申请,在中国境内注册为外资法人银行。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中更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已初露端倪

为了提升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平,国内各银行纷纷从高端理财服务展开竞争。2005年6月6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高端客户部,率先在国有银行中设置了一个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总行一级管理部门。高端客户部负责主管全行“富裕客户”的营销管理,其客户的流动性金融资产门槛达到300万人民币元以上,而一般大众理财业务的经营管理,则分置于原有的个人银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账户”正式面市,传承招商银行一贯“鼠标十水泥”模式的营销理念,它将银行卡、账户管理、资金调度等业务整合在一个账户上,并突出了综合投资理财的服务功能。中国民生银行则以重金购入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系统(CRM),并欲寻找业内顶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础上开发非常先进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平台,图谋以高起点进军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2.我国商业人银行私人业务水平低

对国内银行来说,所开展的私人金融业务整体还比较初级,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实质内容,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匾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理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包括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为客户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目前都很缺乏,不能为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3.银行缺少私人银行要求的人才机制

篇6

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金融服务、重要客户服务系统等内容。

  一、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和优势

1、服务方便快捷

电子银行具有3A式的特点,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都可使用,非常方便。客户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可以 7 × 24 小时随时随地获得服务。电子银行可以针对客户的具体需要制定个性化服务,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进行理财,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时间。电子银行还能够提供许多传统网点无法提供的服务如网上购物、自动转账、家庭理财等等。

2、服务标准化

电子银行采用标准化服务流程,提供的服务比营业网点更标准、更规范,可以避免了因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及情绪好坏所带来的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客户自助操作

电子银行业务不需要银行人员参与,所有操作完全由客户通过电子银行渠道自助完成,因此,电子银行可以极大的解放银行柜台人员的工作。同时,为方便客户操作,电子银行还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会通过记录客户的使用习惯,定制出客户满意的服务菜单,让客户使用更舒心、操作更流畅。

4、交易成本低廉

电子银行业务交易成本低廉,可以实现银行、客户成本的双降,根据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IRESEARCH公司调查结果,就银行一笔业务的成本来看,手工交易约为1 美元,ATM和电话交易约为25 美分,而互联网交易仅需1 美分,只有手工交易单位成本的1%,可见电子银行业务可以大幅节减银行经营成本。对客户而言,由于电子银行运营成本比较低,银行可将节省的成本与客户共享,通过提供结算费折扣、部分服务免费等方法争夺客户和业务市场;而且客户不必到银行办理业务,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交通等费用。

二、电子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助推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零售网点转型是银行转变业务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物理网点在由操作型、核算型为主向综合化、营销服务型为主转变的过程中,电子银行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电子银行整合业务流程、创新产品设计,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除现金和单证业务逐渐迁移过来,分流网点业务,减轻柜员工作负荷,缓解网点排队压力,让网点节省出人员营销客户,推介产品,增强了网点的营销能力。

    2、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管理成本,提升银行经营效益

在成本节约方面,电子银行能够有效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大大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从而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据测算,国内商业银行网点单笔业务的平均成本约为3.06元人民币,而网上银行的单笔业务成本仅为0.49元。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成本的降低明显。电子渠道的大力发展,可将大部分的客户交易业务转移到电子渠道,而且电子渠道投入一定成本的情况下,处理的业务量越大,单笔业务的处理成本就更低。

3、有利于促进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电子银行服务的实时性提高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

客户评价的银行服务质量,其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是服务是否及时。客户的需求是不受物理空间和营业时间限制的实时服务,电子银行便在这一领域彻底打破了传统服务模式的禁锢,让客户在日常生活的任意时段,任意地点享受所需的金融服务。投资理财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日趋重要,电子银行强大的实时理财功能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组成要素。

  (2)电子银行服务水平影响客户对银行的认同度

由于电子银行综合了银行各种金融产品,其服务流程也是在银行原有规则基础上设计,客户对电子银行流程和服务的评价,影响着客户对银行整体形象的评价。电子银行产品服务同时具备透明和标准性质,自助流程和产品创新决定了电子银行的服务水平。基于良好的网络舆情,银行能够赢取产品的好口碑和银行的整体正面形象,进一步赢取客户的认同。

  (3)电子银行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感

电子银行将人工服务与自助服务创造性的结合,往往能增强银行服务的亲和力,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例如客户在致电服务热线时,仅输入卡号或密码,对方会称呼客户的名字,容易取得客户的信任。客户在某一具体业务上遇到疑难时,通过电话客服热线、网银在线客服或站内邮件能方便银行从知识库中迅速搜索到答案,或者迅速提交相关领域的业务专家,在更短时间内给予客户满意的答复,证明银行服务的专业化值得信任。

4、有利于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篇7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1-0079-04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日前爆发的金融危机中,金融风险迅速蔓延,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模式重新审视和对中国银行业尤其是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曾几何时,投资银行曾经以其金融概念的创新和惊人的发展速度而被视为高端金融,而财富的巅峰的风景也吸引了无数高精尖人才。而今五大行告别华尔街,标志着美国的投资银行繁华落尽。当美国金融业在开始返璞归真的同时,中国正在试图走出过度监管局面开放更多自由,从这一点来讲,创新和改革的进退取舍显然会面临新的难题。尽管一味追求快速的金融自由化发展的风险暴露无遗,但因噎废食显然也并不足取。因为国外的金融动荡是产生于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足,国内在这两点而言却是相反的。

在传统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下,除了吸收储蓄存款、发放商业或消费贷款及相关衍生业务外,商业银行不得对外进行任何形式的其他金融业务,比如公开发行证券等,即商业银行不得进入投资银行业务经营领域。但商业银行可以成为投资银行发行或销售债券、基金等的,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投资银行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的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市场业务。在我国,独立投资银行就是证券公司。但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收入结构单一过分依赖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和居民收入的需要。商业银行也开始主动转型,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诸多业务领域进行创新,通过开展投行类业务拓展综合化经营的空间。

一、商业银行开展投行类业务的必要性

一是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需要。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促使依靠利息收入的商业银行不断通过组织创新进入投资银行领域,开拓市场获取收益。二是竞争优质客户的需要。现在企业金融需求多样化,随着客户金融意识和投资理念的成熟,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银行为企业提供了贷款,结算过程中产生盈余,客户希望盈余资金得到最有效运用。三是扩大收入来源、改善利润结构的需要。我国银行信贷业务和传统的中间业务竞争激烈,息差和传统收费收入不断降低,通过加大开展投行业务的力度,可改善利润结构。四是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防范和化解风险需要。可以通过重组并购方式化解、处置不良资产,通过财务顾问业务掌握信息、进一步防范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介入投行业务的优势和现状

国内投行业务一直以证券公司为主,特别在IPO、证券交易等领域更有排他性的经营优势。商业银行以存贷业务和结算工具与客户建立联系,因而具有客户资源优势;在办理客户日常结算和信贷业务过程,具有业务信息优势。信贷功能和结算工具,使商业银行具有开展新兴投行业务的资金融通优势。

总体上讲,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较晚。涉及的中间业务大多属于传统的中间业务。国内已在投行业务方面有一定探索实践的商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等。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分别由基础类、品牌类和牌照类投行业务组成。企业理财咨询等为基础类投行业务;重组并购顾问等属于品牌类投行业务;企业上市发债顾问等是牌照类投行业务。工行总行在2002年4月,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第一个成立投资银行部。2004年工行投行收入已达到了10亿元。建行总行在2003年4月成立投资银行部,业务主要包括委托贷款、银行保险等。2005年9月,建行参考工行的模式重新设计自己的投行部。

据了解,根据浦发银行做大做强个人消费金融和公司金融的新战略,业务包括中长期项目贷款,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和房产证券化四大块。更多的商业银行也纷纷拉出“投行”旗帜。实际上,首批获准从事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的有12家机构,包括工、中、建、交行、民生等9家银行,及中金、国泰君安等3家券商。

不过虽然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在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已取得突破,但目前仍难有效满足公司大客户日趋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三、目前国内投行业务存在的不足

国内投行业务难以有效满足公司大客户需求,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从外部看,国内银行业综合经营的步伐近几年逐步加快,但目前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监管政策。从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国内商业银行缺乏有竞争力的投行产品和服务。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具有客户资源、信息、资金、网络等优势,但由于长期实行分业经营,没有投行业务牌照,缺乏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业务平台和创新产品,缺乏先进的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和资金国际运作经验,难以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产品和一揽子财务解决方案。许多银行推出的条件复杂、创新的金融产品,多是转售外资金融机构研发的产品,或只对条件做细微改动模仿的产品。由于不是自主设计和运作,国内商业银行难以较好揭示有关金融产品的风险,难以系统地开展业务。同时,还面临着国内、外专业投资银行以及国外综合性商业银行的有力竞争。

二是商业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投行业务的需要。由于长期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人员大多知识结构单一,对资本市场、企业财务、企业管理方面研究相对较少。知识结构单一,一方面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思路,对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反应迟钝;另一方面,即使客户有需求,商业银行也难以提供真正令公司大客户满意的、有价值的专业的顾问服务,从而进一步限制了投行业务的开展。

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投资银行知识含量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证券公司灵活的分配机制比,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行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业务开展。

四、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不断完善和整合投行类业务

如果没有创新,国内银行的生存、经济的发展都会遇到瓶颈。但现代金融动荡爆发频繁,对我们的投资理念、监管机制、风险控制、人才素质等都提出了新的难题。国内的监管能力、金融机构的成熟度和IT技术的应用程度,都使银行还不适合在现阶段快速地推进综合经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稳健经营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发展策略。所以,根据对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优劣势的分析,为充分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快速有效地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建立以投资银行部为核心的投资银行业务运行平台,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相关业务及内外资源,通过财务顾问、并购重组、银团贷款、财富管理等途径发展与自身相适应的投资银行业务。

(一)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时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首先,并不是中国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只有手中掌握有大量集团客户资源和资金资源的强势商业银行,才有必要和能力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并从中受益。全能化和专业化始终是贯穿20世纪后半叶金融发展史的两条主线,而目前金融机构的构成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商业银行领域,除了花旗集团等全能银行,数量众多的商业银行仍固守于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域。因此,只有以成为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为战略目标的国内强势商业银行,才可以凭借手中已掌握的大量的集团客户资源,借助投资银行业务拓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由于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广泛,金融创新使得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基于前文所述的各种优劣势的比较和监管上的限制,商业银行无法开展如证券承销等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但可以在财务顾问、企业并购、项目融资、资产管理等衍生性投行业务领域寻求突破。考虑到宏观经济转型和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风险控制和识别、不良资产处置、货币市场操作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商业银行应该创造条件积极拓展银团贷款及与之相关的融资和财务顾问业务、并购和重组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

(二)从我国金融生态现状出发,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一是做好与贷款等债券融资业务相关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短期融资券、国际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短期融资券具有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及灵活性等优点。与之类似,国际债券是境内银行与境外银行合作,帮助境内借款人在国际证券市场发行以外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其可以满足企业长期对外币的需求,扩大企业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背景下,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与国际债券,既是当前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商业银行具有资格从事的债券发行业务,是增强对大型优质企业服务的重要手段。而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可以产生稳定可预见未来现金流的资产,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划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种。资产证券化可以规避利率市场化和资金脱媒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和资金来源的问题。

二是项目融资与银团贷款。项目融资是指项目发起人为该项目筹资和经营而成立一家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承担贷款,以项目公司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以项目的资产或权益作抵(质)押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贷款方式。项目融资主要用于需要巨额资金、投资风险大而传统融资方式又难以满足但现金流量稳定的工程项目,如天然气、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运输、电力、农林、电子、公用事业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银团贷款是许多西方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银团贷款与证券承销的业务操作程序相近,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下积累承销经验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牵头组织银团贷款,商业银行可以增强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能力,拓展与企业合作的空间,并带动其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服务。

三是财富管理方面。产品包括现金管理、资产管理、金融衍生品交易、代客受托理财等等。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低贡献度甚至是负贡献度的客户所挤占。在这一情况下,高端客户的流失将直接导致中资银行效益的滑坡甚至亏损。随着金融业全面开放而进入的外资银行,就是要集中优势资源与中资银行竞争跨国公司、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国内跨国集团公司、高科技企业、大型优质民营企业、各类基金和富裕的个人(家族)等高端客户,发生在2002年的“南京爱立信倒戈”事件就是一个开端。国内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通过推出基金、信托集合理财计划等产品以争夺这一部分的客户。面对这一现状,商业银行可以为目标客户提供基于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之上的财富管理业务,通过专业化的资金管理、外汇交易服务、头寸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组合设计等多种服务,解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与他们建立“关系客户”与“关系银行”的关系。如工商银行通过向大型集团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使客户在加快资金回笼速度,增强集中控制支付能力,减少借款规模,简化支付手续,降低付款成本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实惠,银行也取得了管理费收入。

四是财务顾问。财务顾问可以分为企业财务顾问和政府财务顾问两个方面。如企业财务顾问主要为客户的资本运作、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活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收益,改进财务管理。特别是在企业的并购和重组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收购兼并与重组业务的一个新兴市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立后,为促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7万多亿元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需要重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部分民营企业面临二次创业和向现代化企业转型的任务;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企业资本运营的跨国界活动日益频繁。这些因素都为商业银行开展企业财务顾问的并购重组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政府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客户。在我国,各级政府既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是社会稳定的主要维护者。政府可以为银行提供以大型基础建设为代表的良好商机和创造良好的法制、信用环境。同时,各级政府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种种机会主义行为也使得银行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条件下,商业银行需要恰当地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范要求的银政关系。

(三)可以采用双客户经理制加强客户营销以理顺投行业务流程

一是建议实施由公司客户经理和投行客户经理组成的双客户经理制。鉴于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投资银行类业务跨度较大,客户需求较为复杂,在开展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营销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应该考虑实施由公司客户经理和投行客户经理组成的双客户经理制,投行客户经理侧重于整体投行服务方案的设计以及投行相关产品的推介。在开拓一些以投行业务为主体需求的客户时,以投行客户经理为主进行营销。在成功营销客户并实现服务之后,公司客户经理再进入,深度挖掘融资、现金管理和其他综合业务需求。在为优质大型客户服务的时候,应尽量采取专业团队服务模式,组织专业服务团队,针对大型企业客户提供一揽子优质服务方案,提供从过桥融资、短期融资券、债券承销、股票发行、票据融资、理财与投资等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二是国内商业银行将来应该理顺从客户营销、组织运作、后台支持到风险控制的各类投行业务流程,明确各业务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资源配置。如总部机构负责为行业龙头客户、大型集团客户和跨国公司等客户提供并购、直接融资、证券化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行服务,为全行业务决策及分行咨询顾问类业务发展提供研发支持,承担战略规划、组织推动等管理职能。一级(直属)分行的投资银行业务部门承担起投行客户前期营销、区域性重点客户的投行服务、咨询顾问类业务的组织推动等职能。二级分行则可配备必要服务团队,按照授权要求开展咨询类投行业务。由于多数投行业务营销需直接营销客户的最高管理层,因此针对部分以投行业务需求为主的客户可考虑配备专职的投行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直属总行投资业务部门或者一级分行投行业务部门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投行业务的营销和服务水平。

(四)加快投行研究队伍建设,强化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一是建立起一流的研究机构来支撑投行业务和高端批发业务,强化金融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挖掘投行业务机会,加强对高端客户营销的支持,提升并购、直接融资等大型项目的服务水平,这也需要有高水平的研究力量支持。有条件的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应考虑组建自己的投行分析师团队,对宏观经济与策略、金融市场与产品、行业和企业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服务于众多的投资银行客户,为全行投资银行、企业理财、个人理财、柜台经纪、网上交易客户提供高水平的研究产品,并对外经济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进一步推动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发展。

篇8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和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银行自身维持及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经营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应该选择什么的路径,显而易见的是向差异化经营和收入多元化以及资本节约型转变,亦即综合经营。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无外乎主要是向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实现强强合作,给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以降低风险,提高服务效率。下面将具体谈谈综合金融服务下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模式。

一、商业银行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具体选择

针对当前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商业银行开展综合金融服务的切入点主要是集中在金融控股集团上。金融控股是商业银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主要模型选择之一。所谓综合性金融控股,是指控制权统统一,不同的是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中至少由两个金融机构大规模地提供金融服务。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更加符合了我国的金融发展形势,符合我国的国情。

二、商业银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近期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不断开放以及互联网金融逐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走综合化经营之路,需要不断创新经营策略。1.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美国著名金融投资家罗伯特•库恩(RobertLawrenceKuhn)指出,华尔街上任何经营金融业务的银行,都可以认为是投资银行。笔者认为,投资银行是指经营资本市场中的各种金融投资产品,为金融资本市场中的买卖双方提供投资服务,从而扮演着资本市场中介的金融机构。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资银行有2家,一家是中金公司,其早在1995年就已成立,是中国建设银行的下属投资银行公司;另一家是中银国际证券,成立于2002年初,是中国银行的下属投资银行公司。这两家投资银行主要开展的是承销业务和并购业务,不同于传统的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其发展模式是银行控股公司模式。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型业务,另一种是创新型业务。传统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有:IPO业务、增发及配股、公司债、企业债发行承销、企业重组及并购等的财务顾问业务。创新型投资业务主要是“新三板”业务、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投资银行在中国目前仍然是新生事物,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孕育和发展,中国投资银行也经历了初始的探索阶段到今日的基本成型阶段。随着资本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大中型客户为贷款导向的信贷盈利模式受到直接冲击,以承分销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业务和资金投资业务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商业银行应当改变观念,积极拓展资本市场业务,主动出击投行业务。当前可以开拓的业务领域包括:(1)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依托银团贷款等结构化项目融资业务,发展融资及财务顾问业务。通过参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积极介入到政府财务顾问和大型国企财务顾问市场,利用银团贷款与证券承销操作程序的相近特性,积累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承销经验。(2)业务。利用资金汇划和清算系统券商结算是商业银行依托健全网络的优势业务。同时,还可利用机构网络优势开展销售证券、基金和保险产品与服务。(3)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业务历来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表现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主要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利用掌握着不良资产和优质住房按揭贷款资源的优势。通过不良资产和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实现处置不良资产、盘活长期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等经营目标,同时积累投行业务经验。此外,对于在创业板上市的并且具备核心技术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应纳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内。2.扩大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比例。近期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的综合经营将面临较大的体制风险。但当前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分业经营制度框架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客户的需要,选择重点发展中间业务品种,加强相互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加大业务创新的力度,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推进综合化经营。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一是由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券等所组成的政府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商业银行运用巨额资金的重要渠道;二是商业银行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网点优势,是品种日益繁多的基金、政府债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重要代销渠道;三是证券市场机构投资数量的增加、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商业保险的发展将会使银行在证券投资基金、QFII投资、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金融资产的托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进,防范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用利率、汇率波动进行投资的衍生业务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3.加快推进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的组建。组间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对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母公司可以进行协同管理,优化公司战略资源配置,提高公司运作效率,从而促进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子公司可以获取一定的自主经营权,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有效地适应了分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根据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组建的现状可以发现,各自经营、统筹组建难度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各金融机构应当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重视集团组建战略,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4.加强金融机构之间战略联盟的构建。在全球金融危机频发的形式下,金融市场应少呈现一些“红色海洋”,更多呈现“蓝色海洋”。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并不影响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力,相反通过战略联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寻求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为自身的综合金融服务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目前,国内已有十几家商业银行和如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人寿以及新华等在内的各大保险公司进行了业务合作,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5.完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不再仅限于柜台的人工服务。要有效实施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更需要从自身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入手,为“互联网+”的经营方式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对此,商业银行要积极更新自身的信息技术系统,不断优化风险控制管理和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各个系统,为综合金融服务的经营提供根本保障。

三、结语

综合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走综合化经营之路,有很多的障碍和不利条件存在,对此除了以上所述的几个策略外,关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走好综合金融服务之路的关键一步,对此应当加以重视。

作者:谢颖秋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志宏.商业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流程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9(07):165-166.

[2]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宋秀峰,赵崇民.商业银行深化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探索与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4(03):35-38.

篇9

(一)储蓄存款总体走势波动较大。

上半年储蓄存款起伏较大,呈“”形波动。年初充分抓住“两节”吸存旺季,及早行动,存款呈现快速增长,月份时点新增最高实现万元。月初呈现逐级回落走势,月份又创造时点新增的新记录,万元。月中旬开始又出现储蓄存款大幅下降的局面,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造成储蓄存款波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⒈新增存款结构中季节性大额存款占比较大,自然增长比例较小。可以说多年以来我行的储蓄存款增长主要靠季节性大额存款。年初存款的增长主要由于吸收了一部分季节性资金,如粮库、种子等部门存款和地方企业改制对职工工龄买断资金,随着这部分资金陆续支取,我行的存款也随着逐级下降。应该说大额存款为我行储蓄存款增长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其稳定性差的原因也使我行存款历年来一直呈现上下波动的情况。

⒉分配政策不连续,兑现不及时影响了部分员工的吸存积极性和持续性。由于每年年初市行都要对当年绩效工资分配政策进行调整,因此每年的⒉月份都成为政策真空月,因此员工对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持一种观望态度。特别是今年季度绩效工资一直未兑现,也使部分员工对吸存的认识淡漠。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全行吸存工作的开展。

(二)储蓄网点之间存款增长呈现分化状态。

全行各储蓄所的存款增长情况十分不平衡,呈现两极分化。大虎山市场储蓄所、储蓄专柜、建新储蓄所存款呈现稳定增长,住宅楼储蓄所、建行储蓄所、大虎山储蓄所、房产储蓄所增长乏力或呈现负增长局面。出现上述分化状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⒈区位分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储源特点。我行几年来储蓄存款的增长情况充分说明部分储蓄网点的区位分布不合理。如住宅楼储蓄所、建行储蓄所由于位于多家金融机构储蓄网点的密集区,且周边储源有限,因此上述储蓄所多年存款增长不力。特别是近年来同业不正当竞争手段频出,使我行这些储蓄网点在众多网点夹击中难于突围,实现自然增长,只能通过个人吸储维持存款稳定。大虎山储蓄所曾是我行的高产所,但由于去年工商银行一家储蓄所迁址至邻近,并以其代办铁路资金结算的优势,铁路职工工资,从源头上分流该所存款。从目前看来上述不利局面还难于改变。

⒉由于历史的不利因素尚未消除,影响了存款增长。大虎山储蓄所由于年连续出现几起不良事件,在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加之工行储蓄所分流,使该储蓄所存款在去年一度连续个月下降。扭转不利局面,原创:重新实现快速发展局面还要假以时日。现建行储蓄所是原建行储蓄所和桥东储蓄所合并而成,当时桥东储蓄所不足万元,从帐户变动情况看,近三年来原桥东储蓄所存款转存较少。近三年来该所储蓄存款大约下降了万元。虽然不能说该所存款下降是桥东储蓄所撤并造成的,但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从中我们也应认识到远距离合并储蓄所造成存款流失的情况还要深入进行分析。同样住宅楼储蓄所于×月×日并入储蓄专柜后,原住宅楼储蓄所周边大客户也先后流失,截止月末,该所储蓄存款流失近万元。

(三)信用卡个人卡存款较年初呈下降趋势。由于近年来储蓄卡的使用普及和储蓄卡的功能替代,使目前信用卡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因此信用卡个人卡存款增长乏力,由年初的万元,下降到月末的万元。

(四)中间业务收入呈现快速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将中间业务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应该是近一两年的事。特别是今年个人银行业务中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特别快。截止到月末“速汇通”手续费收入实现万元,是去年同期的倍还要多,根据目前业务开展情况到年底该项手续费收入将突破万元。这应该是不小的数目,当前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内部上存资金利率下调预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入日益成为我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下半年即将在储蓄专柜推出基金销售、保险等业务,这将更加丰富和增加我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二、开展了以教育储蓄为重点业务宣传和形式多样的市场营销工作。通过更新橱窗业务宣传标语、印发教育储蓄宣传品下发辖区中小学校,扩大居民对教育储蓄以及建行储蓄卡、“速汇通”业务的认识。截止×月×日,教育储蓄存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增长万元。特别是大虎山两所目前教育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万元,也是两所存款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各储蓄所长印发“业务联系卡”,对万元以上存款建立客户档案,并对这些客户分期进行了回访,了解客户需求和对建行服务的要求。通过上述工作稳定了客户的存款,并发现和争取到一批潜在的客户,如东方摩托车公司,通过几次走访已从农行转存到建行。进一步加强工资业务营销业务,抓住有关信息,积极公关,争取部分单位退休人员工资业务。

三、通过外出参观和讨论学习方式提高一线员工的服务意识。

针对一线员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的局面,在市行协调帮助下分两批次,组织储蓄所长和大部分储蓄员工到先进行凌河支行、铁路支行,以及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鞍山市府广场储蓄所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广大储蓄员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服务认识,从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特别是通过先进单位有关人员的经验介绍,使储蓄员工掌握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为了使所学尽快成为所用,组织全体储蓄员工结合参观学习进行有关“如何提高一线服务水平”的主题讨论。

四、建立健全基础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落实和考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储蓄一线人员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储蓄会计核算百分制考核办法》、《储蓄一线员工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成立了相关的考评小组,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考评。通过个月的运行,各储蓄所的服务、核算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市行的核算检查、服务暗访中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二、影响我行个人银行业务的不利因素

(一)同业竞争压力较大。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存量为万元,我行的存量占比为,如果按全口径地区存量计算我行存量占比为接近%。截止到月末我行的增量占比为负数。(截止到×月×日存款新增地区占比为,排名第三。)与同业相比,我行的个人银行业务具有自己特色,如个人电子汇款业务、银证转账业务都是我行率先开办的业务品种,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在源头性产品上,明显处于劣势,如工商行的工资业务基本占据地区%的份额。农行的借助网点优势抢占了建行、工行退出后的存款市场。截止到×月×日,农行本年新增存款多万元。此外在内部管理上,如一线倾斜政策、绩效工资考核机制上都有一定特色。

⒈工商银行:作为地方老银行,客户基础较为雄厚。在工资业务上近乎垄断了地区优质客户群体。这一方面由于决策有远见,抢占先机,特别是借助业务内部互动优势,通过财政结算资金,从源头上控制了各财政拔款单位的工资。现工商银行户,人,月均万元。按%资金沉淀计算,年均增长存款万元。在宣传上近年来抓住各种时机进行广泛宣传,使工商行在居民中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一线倾斜政策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已形成人才向一线流动,人人喜欢到一线的良好氛围。

⒉农业银行由于近年来经营压力加大,使其在员工激励政策制定上加大了力度,实行每月扣发部分工资与存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这种相对直观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近年来我行、工行先后从新立屯、大虎山等地区业务退出。农行并适时进行宣传,抢占地区存款市场。同时由于今年农业银行加大贷款投放,以贷吸存的效应得到体现,部分个人、私营户也增加了在农行的储蓄存款。

⒊中国银行在进入黑山后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网点布局。网点建设在同业中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充过用工环节,形成了一定吸存关系网。在绩效考核上通过环比计算,按月考核,促进了存款的增长。

⒋地方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这两家机构,在吸存政策上采取十分灵活的政策。直接或间接给客户的息外优惠,吸引客户存款。今年年初以来工商、建设信用社由市商行新派主要领导,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加大激励力度,调动了员工的吸存积极性。

(二)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和不确定性。

绩效工资分配政策不稳定一直是困扰我行吸存的重要因素。每年都要对绩效工资分配进行调整,使部分员工对吸存持一种观望的情绪。原创:特别是在分配政策上不确定使部分储蓄员工和其他员工对我行的绩效工资分配的信任度降低。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暴露出一定的不合理性,从而也影响了部分储蓄员工的吸存积极性。从更广泛意义上讲,没有真正体现奖惩的激励政策,不能充分的更广泛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吸存热情。此外由于绩效工资分配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内部基础管理工作无从依托,不能发挥利益分配的激励作用,促进基础管理,如核算、服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三)服务水平缺乏质的提高,难于在同业中形成优势。通过近期服务参观和加强考核、检查,广大储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和真正体现差别化、亲情化的服务,差距还很大。一方面在服务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抓,另一方面员工教育培训近年来从上级行到基层行都比较弱化。员工素质相对低。用人机制上,包括在临时工使用上一直没有真正得到优化,一线倾斜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明显,优秀人才不能合理向一线流动。

(四)一线保障支撑上还有待加强。应该说近年来全行围绕一线转,二线为一线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扁平化管理,二线后移,许多支撑需要上级行支持配合,有些方面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如机具老化,维护压力得不到缓解,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点钞机严重不足,且一直没有明确的维护人员,经常影响正常营业。网络故障虽然逐渐减少,但对于一些故障调整等问题,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甚至一笔挂账长达几个月。

三、我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有利因素

⒈全行上下对储蓄存款工作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无论是市行还是县行对储蓄工作都给予充分重视,认识到储蓄存款增长对全行一般性存款增长的重要作用,在人力物力也即予大力支持。年初对部分网点进行了整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营业环境。市行专项资金进行季度增存奖励;统一一线员工夏季着装。

⒉体现“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已初步得到落实。六月末季度绩效工资兑现后,在储蓄所中掀起了一个个人大力争拉存款的良好局面。这应该是对分配政策落在实处的积极回应。当然在政策中存在的需要加以审慎解决的客观不利因素,也影响部分储蓄员工和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⒊储蓄员工对加强服务、核算管理有了正确认识,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目前在业务日益趋同的情况下,服务水平成为各行的重要竞争手段。特别是我行在源头性存款不利情况下更需通过优质的服务逐步稳定和争取客户。

⒋我行特色业务优势逐步得到体现。目前我行的“速汇通”业务系统已全面优化,“全国联网、小时到账”,已赢得客户的青睐。代划体彩、福彩业务,银征转账,已成为建行的品牌。“免填凭条”又一次成为同业的第一,在客户反响较好。正在调试即将上线的基金销售业务和酝酿推出的保险业务都将成为我行竞争优势。

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好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紧迫感和积极性。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员合同制和即将推出的“星级员考核办法”都将调动广大储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或建议

⒈在全行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基础上健全“储蓄一线员工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将存款增长和服务、核算等基础工作纳入绩效工资的分配,更充分全面调动储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基础管理、原创:扩大存款市场份额。

⒉加大对源头性存款的吸存力度,建议全行联动,发挥部门协作、整体作战的优势,争取一些尚未实行工资的单位。

⒊抓住目前我行陆续推出的“免填凭条”“基金销售”,结合“速汇通”升级有利时机进行一次广泛的业务宣传活动。

⒋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工作,一方面为员工尽量创造良好的业务学习条件,另一方面配合工会组织好一线员工的业务竞赛活动。

篇10

关键词:

商业银行;营改增;财务管理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和营业税作为我国流转税领域的两大税种,一直在各自特定的征税范围上并行征收。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升级与发展,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征收的税制格局对公司内部运营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的扭曲和阻碍作用日益明显。为了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在广泛考察与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变的财税体制改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以下简称36号文),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金融业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然而,由于银行业具有行业的特殊性及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并且在我国现有出台的增值税相关细则中,缺乏对金融行业的实施细则,这些都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全面步入增值税时代带来了挑战。

一、营改增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1.营改增对银行业税收影响

银行在实行营改增后,需要缴纳的税种主要有两类:增值税和所得税。取消了营业税,财务上的营业支出就会减少,银行的总利润就会产生变化。银行的所得税缴纳是通过营业利润与所得税税率的乘积来确定的,取消了营业税不仅影像利润总额,也影响了所得税税额。在以往的财务核算中,营业税金及附加是归属于营业支出的,即在实行营改增前,营业税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提前核算扣除的。而增值税是价外税,与企业所得无关,因此实行营改增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并不会扣除这部分价外税,对应的企业所得税的基数就会变大。因此,银行实行“营改增”,不仅仅是增值税在银行税收总额的占比增加,所得税占比率也会有所变化,从而改变了银行的税收结构。

2.营改增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支出影响

根据36号文,存款利息免征增值税,这意味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这一项上无法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也就不能抵扣贷款业务上产生的销项税额。另外,城市商业银行在营改增刚刚试行期间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些都导致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较少。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6%,比营业税税率5%高,税率的增高,可抵扣的进项税少,按此计算的应缴增值税及相应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件都会增加,城市商业银行的税负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为开具增值税发票,必然会购买增值税开票系统。同时还会对现有的税务、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或重新开发,这些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

3.营改增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指标的影响

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城市商业银行在确定收入与成本的会计核算金额有所改变,导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营业支出数据出现变化。考虑到增值税为价外税不同于身为价内税的营业税需要单独列在损益表内,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营业税及附加这一数据便有所减少,营业支出也就降低,利润表的数据与结构都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与相关财务指标产生变化。城市商业银行实行营改增后,利息收入,手续费佣金净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等均纳入增值税的计税范畴。除此之外,其他的中间业务(银行销售服务)和贷款业务(银行销售资金使用权)都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部分必然产生了销项税款。这些都会影响银行营业收入。另外,银行的营业收入构成主要来自于中间业务的手续费佣金收入和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贷款业务中的本金来源于储户的存款,需要向储户支付利息。收入产生的销项税额与支出产生的进项税额是期末统一确认还是逐笔计算,会影响银行的净收入,从而影响整个营业收入。

二、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模式

1.我国商业银行增值税改革分析

面对越来越多的行业竞争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机构本身要有一套完善且科学的理论体系。管理层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研究商业银行的税收管理以及营改增对市场的影响,从而为商业银行走进增值税时代提出建设性意见,设计完善科学的执行方案。若条件许可,商业银行内部可以成立税改专项小组,全面做好税制改革转换的工作,更早更好地适应税制改革,及时跟进并解读中央在税改方面的政策动态及信息,为商业银行自身的税制健全及财务会计制度提出科学有效的意见。甚至可以借助该专项小组,在研究财政税务改革进程中,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和业务的科学创新水平。营改增对商业银行本身的各项工作质量要求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需要多方引进人才,即对税务管理有深刻认知及见解,并在财务、会计、法律等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端管理人才。结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借鉴国外行业的经验,商业银行可以在总行或者一级分行设立税务管理部门,在下属一级的分行安排有专业知识的税务工作人员。同时,对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了解增值税管理办法操作流程。

2.我国商业银行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分析

国内的税收制度是以会计核算为重要基础,多数税收使用会计核算方式。在银行税收的实际计算过程中,存在许多质疑点,举例而言,利息是银行的重要收入之一,对于银行应收但是实际未收到的利息,如果按照营业税计算,则应当是需要计算这些利息,然而实际上这些利息银行并没有收到,因此存在争议。此外,对于汇率,营业税根据营业额实现的日期进行差价处理,以当日或是当月一号的人民币汇率为依据,增值税也是如此,而税收则是以期末时间的汇率为计算依据,导致二者之间并不统一,不利于税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针对银行业务的这些特性,商业银行必须要改善自身的税务管理制度,建立专门针对银行税务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增值税业务将大大增加,相应的增值税发票也会大量增加,而银行必然会修改原有的业务流程。考虑到制度刚刚建立实施时,必然存在一些漏洞之处,大大增加风险性。对此,商业银行必须做好准备,首先做好风险应对措施,制定税收风险控制制度。为此,城市商业银行首先要从内部开始,培养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税收责任认识,强化内部的税收审计工作,通过自身审计杜绝违法违纪现象,避免员工出现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活动,导致银行面临较高的税务风险,不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

3.我国商业银行税种管理经营分析

通过实施“营改增”,国家政策的改变以及税率的改变使得银行的税收负担可能会出现变动。为此,银行应当注意国家政策的变更,注意政策动向,做好政策分析与政策解读工作,合理保障银行的利益,及时应用税收优惠办法,对“营改增”制度实施后的业务课税改变及时作出反应,提高银行的税收管理效率以及税收管理水平,及时发现风险,准确予以反应。为了有效避免某些商业银行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过程中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税务管理部门可以设立相关的改革扶持资金,对于改革过程这个重要期间内核实由于制度变化造成商业银行加重的税负,按照基本不增加企业税负的原则确定资金规模及补助标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使其可以平稳的渡过改革时期,为税制改革减小阻力,使我国的税制改革变得更加顺利,进而释放出更多的市场活力。在商业银行的“营改增”实施后,通过缩小征税范围、降低增值税税率以达到降低商业银行税负的效果。

4.我国商业银行的进项税额管理分析

分析国内现已出台的增值税相关政策可知,国内商业银行能够抵扣税额的主要为新营业网点添置的固定资产及一些营业费用。由于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长,更新慢,加之营业网点的增设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导致在银行也的日常运营,仅有很少的进项能够抵扣。对比商业银行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增值税进项税与销项税额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在日常运营中,银行的增值税额将不断增大,银行业税负也就越来与重,有悖于营改增想要降低税负的初衷。为此,考虑到实现降低银行税负,应当对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做出调整。另外,也可以以银行实施“营改增”为时间节点,使用增值税后新营业网点添置的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更新,按照政策抵扣;在“营改增”之前至营改增期间这类项目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实施追溯调整,以较低的数值抵扣。这些都能提高商业银行的增值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已达到国家出台营改增降低全行业税负的初衷。

三、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营改增是我国政府提出的新的经济改革方式,对于完善我国经济发展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各国的发展经验,营业税并不是适合银行发展的最适税种,银行业实行“营改增”十分必要。然而,银行业由于其业务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还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实行“营改增”后,会对财务产生哪些影响都值得研究,以便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通过研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实行“营改增”最直接的影响,并且结合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行为,提出了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洪烨,张力上.金融“营改增”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应对策略[J].江苏商论,2016,04:62-65.

[2]葛小慧.浅议营改增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会计师,2016,07:23-24.

[3]宋玉.营改增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财务对策[J].时代金融,2016,23:76-77.

[4]李贞.财税体制变革与我国银行业“营改增”改革研究[J].西南金融,2014,12:60-62.

[5]刘代民,张碧琼.“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税负的影响分析[J].税务研究,2015,05:107-112.

[6]张亚春.城市商业银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