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预防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近视眼预防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视眼预防方法

篇1

“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且具有较强的普遍性、隐蔽性和危害性。单位私自设立“小金库”是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国家经济的巨大损失,而且腐化了社会风气,阻碍了党风廉政建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危害性极大。

一、对“小金库”存在原因的分析

(1)个人及局部不正当利益的需求。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部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接轨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加大,偏少的合法收入与较高的消费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加上部分人攀比思想严重,急于提高生活档次,于是把目光转向国有资产,而貌似合法的“小金库”很快就被这些人当作聚敛钱财的最佳方式。(2)部分单位领导法律观念淡薄,认识错位。目前有不少的单位特别是一些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不能充分认识到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没有把财务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认为设立“小金库”是搞好上下级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获得群众拥护的有效举措,被查出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而且部分受益者已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小金库”给自己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设反而吃亏,因而他们乐此不疲,更有甚者与设立者结成利益同盟,获取更大的利益。(3)制度体系不完善,责任追究不到位。“小金库”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很多,在健全体制上涉及相关的教育、监督、制度、改革等等,要统盘考虑各方面存在的制度机制的缺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是支付制度监管不到位。有些单位在集中核算时,实行财务统管,但在建账时,却单独设账管理。其次是内控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相互之间缺乏约束机制。最后是主管单位与机构职能界定不清。很多单位的领导干部利用在社会团体机构中兼任的职务开展财务活动,隐蔽性很强,不易被人发现,成为设立“小金库”的避风港。(4)监督力量不足,落实不到位。一是内部监督落实不到位。“小金库”设立较隐密,知情面窄,难以察觉。大多数“小金库”的设立和资金的使用是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的,其它干部群众根本不知情,没有办法监督。还有部分管理人员明明知道私设“小金库”是违法违纪行为,但为了迎合领导的旨意而不敢监督。二是外部监督力量不足。“小金库”主要是由财政、审计和税务等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这些相关部门工作协调配合不充分、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发挥综合效能。致使“小金库”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形成了“真空地带”。(5)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惩处不力。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立法工作滞后是“小金库”屡禁不止的最根本的源头。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设立追究“小金库”的法律责任条文,面对许多新型的财政违法违纪现象,无法进行全面的概括与总结,对 “小金库”中的重大问题也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利于提高对“小金库”问题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查处过程中,存在对“小金库”有“认同”心理,认为“小金库”是为了解决职工福利、搞活关系、方便工作的需要等等,在处理上网开一面,只对单位进行处罚,而对责任人追究较少。惩处不力,降低了设立“小金库”的责任风险成本,诱发了一些单位和人员的侥幸心理,导致守法意识淡薄,严重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二、加强对“小金库”的治理工作

(1)加强领导组织,强化干部教育。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加强对防治“小金库”知识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责任追究教育、警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领导组织,成立“小金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履行职责,分工协作,要切实担负起“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领导责任,把“小金库”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工作中不走过场,做到亲自部署、亲自督办,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全力做好“小金库”的治理工作。(2)加强舆论宣传,提高道德意识。加强“小金库”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渠道,及时通报治理“小金库”的工作进展情况,让群众明明白白地了解专项治理工作的内容和政策规定,并选择典型的案例予以公开曝光,形成浓厚的道德氛围,增强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的法制和自律意识。防微杜渐,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和有效。(3)完善法制体系,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为前提展开治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加强立法,断其源头,修订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对“小金库”违法行为的概念界定,监督检查,责任追究以及相关法律的适用性做出全面、系统、权威的规定。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还应制定防治“小金库”的特别法律,明确“小金库”的刑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才可能堵住私设“小金库”的源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提请立法机关起草制定专门的《“小金库”违法行为防治方法》。(4)加强综合治理。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机制,宣传和教育相结合,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进一步更新理念,探索适应防治“小金库”工作需要的方式方法,建立预防控制机制,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知晓率,促使“小金库”的治理工作健康发展。

三、建立防范“小金库”问题的长效机制措施

按照 “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精神要求,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和依法处理,把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作为重中之重,从根源上彻底铲除“小金库”。(1)完善制度,深化改革,构建“小金库”治理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防治“小金库”最有效、最持久的手段。立足于“小金库”的本质,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如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结算支付制度等等。但必须突出重点,牢牢掌握单位所属机构的财务管理现状,抓住银行账户管理,现金管理,发票管理等几个关键的基础性制度,严格限定现金使用的范围条件,严禁大额提取和使用现金行为,严管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使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其经济状况,杜绝单位由于财务管理混乱形成账外账、账外资金的隐患。同时,加强这些制度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从根本上发挥制度在防治“小金库”中的基础性作用。(2)强化监管,追究责任,构建“小金库”治理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是防止设立“小金库”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加大监督投入,把财政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堵塞漏洞”,使监督制度落到实处。同时也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部门内部可以放置举报箱,设置举报电子邮箱这种隐蔽方式提供举报信息,并要严格保密,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3)依法处理,严惩不贷,构建“小金库”治理惩处机制。完善相关处罚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将处罚的重心由对单位的经济处罚转向对直接责任人个人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乃至司法处理,从根本上抵制设立“小金库”的思想,彻底铲除“小金库”的土壤。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于顶风违纪、对抗检查、销毁证据的,对其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严肃查处,;而对于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可减轻处罚。做到多管齐下,全面实施,不给“小金库”一丝生存空间。

上述研究只对一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小金库”治理工作具有长期性,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会出现很多的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小金库”长效治理机制仍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有力推进,尤其是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等的建设,学校硬件设施逐步改善,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学校的竞争力更多的应该体现在教师的竞争,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等有关教师专业能力的竞争。长期以来,各校都比较重视校本研修、校本教研,但方式还不够灵活,尤其是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创新的举措,效果并不理想。

作为地处武进西部的农村小学,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更受到了地域、经济的制约,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引进优秀人才也不大现实,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城区优质学校具有一定的差距,必须充分利用机遇,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迎头赶上。

前几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质资源,通过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协进会,教师专业行动计划,青蓝工程,校级名师工作室等,营造了积极的校园氛围,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然而,我们也发现,因为区域规划调整等历史问题造成了师资超编的现象,使得学校近十年来,直到去年才有新教师的引入,学科教师年龄大多集中在四十岁左右,利用自身优势,闭门造车使得教师发展呈现原地踏步的现状,如何改变与跟进?如何面向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用杠杆撬动教师专业成长?新一轮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团队。‘五级梯队’人数达30人,实施名师领雁共同发展工程,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引领全校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如何克服教师培训从上至下,如何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如何调动教师主动发展的追求?3月,华师大教授、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吴志宏教授应邀来校进行了两天的教育教学调研指导,30日下午与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一次教研工作坊培训,整整一个下午,老师们从分组教案设计,推荐代表交流,观摩名师录像,比较不同研讨,专家点评讲座,在任务的驱动下,大家积极探讨、互相启发、大胆表达,研讨氛围相当热烈。老师们说这是一次头脑风暴,的确,第一次的尝试就给了大家深切的感受。这种新的教研方式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与思考。以工作坊为教研形式,将研讨贯穿整个活动,让每个教师带着思考来,带着思考走,每个人都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这样一种教研方式不是能促进每个老师的发展吗?我们确立本项目,就是要探寻教研工作坊的实施基本形式与策略,以及考量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概念的解读与创新

工作坊是一种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方式,也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

教研工作坊,顾名思义,教研活动以工作坊的形式展开,与传统的教研方式相比较,工作坊应当具备一些鲜明的特征:1、探讨的话题往往更有针对性。很多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课题研究的内容,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问题等都可以成为工作坊的主题。2、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可以在某人的家里,也可以在正规的会议室里面,更可以在旅游景点,工作坊的时间与地点都比较灵活。主持人可以是专家、领导,也可以是普通教师,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有共同话题的老师。3、参与性强。一般的民众参与方式,大致上来说都是先由台上的主持人以及报告人先行报告,此时台下的民众只能做单方面的聆听,或在会后发问讨论。工作坊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者互相发表意见,以游戏的方式带动参与者的参与感,用轻松的方式让参与者了解其规划的动机、目的,以及规划地点的现况,不仅可以获得多方的意见与想法,更有利于议题的讨论及整体活动推行。

我们研究并采用的工作坊,设想有如下形式,1、专家面对面式教研工作坊。有针对性的邀请某一方面的专家、领导与教师开展对话;2、名师比较式教研工作坊。网络提供的大量名师讲座、录像成为了工作坊比较教研的充足资源;3、教师参与式教研工作坊。

我们努力让研讨贯穿每次教研活动的始终。在每个活动之前增加了讨论环节,在活动之前每人形成观点,打破以往无准备的教研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强调教师的全程参与,将参与贯穿活动始终。活动结束,引申总结或是引发新的问题。工作坊的主题来源多样,教师可以自主参加感兴趣的工作坊。工作坊将培训发展的需求真正交予教师。

三、实践研究的过程

确定了教研工作坊来改进我们的教研活动方式之后,我们精心设计了项目研究方案,项目组根据既定的方案和计划,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工作坊与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相结合,尝试不同的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了学校自己的一套做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尝试研究,形成项目

吴志宏教授的教育教学调研指导,那场别开生面的工作坊研讨活动,全体参与教师,尤其是许多中老年教师全程参与,并且全身心投入,思考、研讨、评议、讨论,既结合了平时自身的教育经验,又能针对现实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成为了教研活动的主体,给了我们很多的触动,原来,教研方式的转变的确可以让中老年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并且实现自身的价值。

为保障项目的有序有效实施,学校成立了项目研究领导小组。校长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全面主持项目实施工作。副校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另外,由教导处、教科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同时,确立了以骨干中层、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研究主要成员。并且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志宏、原武进区教育局副主任科员郑国源担任本项目的顾问,负责项目实施操作指导。

项目方案初稿形成后,我们举行了两次项目设计论证会议,邀请了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对项目的现实意义、可行性以及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邀请教育局副主任科员郑国源对方案进行论证与修改,保证了项目设计尽可能完善。

同时,项目申报前后,我们就从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收集、整理有关工作坊方面的文献资料,编印了《教育文摘》等资料专辑,使得项目组教师了解和把握当前有关研究的发展态势,使我们在更高的基点上开展研究,在学习和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我校的研究思路。此外,我们积极组织教师自主收集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开展自主学习,并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心得,开展专题研讨交流,使得项目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第二阶段:实证研究,全面推开

首先,制订语文、数学、英语、艺体“教研工作坊”活动计划。

在学习相关理论以及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教研工作坊的具体实施形式。学校所有教研活动采用教研工作坊的形式,将研讨贯穿活动的全过程,促进教师的参与和思考,从而提高活动的效率。1、专家面对面式教研工作坊;2、名师比较式教研工作坊; 3、教师参与式教研工作坊。并且形成了基本的操作流程:首先分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初步形成小组意见,并且进行大组汇总;然后,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探讨;最后,指名教师进行围绕教学内容,主题教学讲座或是观看名师录像、专家讲座。并且分学科根据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制定了各学科教研工作坊的实施计划。

其次,围绕设计目标,依据具体实施策略,开展研究。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围绕实施计划,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以上的工作坊。期初两周内要确定好工作坊的主题以及承担人员,确定好工作坊的实施形式,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每次活动前两周,公布研讨活动的教学内容,各备课组进行集体商议,确定教学设计,并且确定中心发言人。工作坊活动时,各备课组首先交流各组的教材理解与教学设计,而后集体观看名师录像或是观看某一备课组的教学展示,最后进行比较研讨。各备课组严格按照计划认真组织,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提高了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年老教师既成为教学设计的策划者,也成为比较教学与研讨的主力军;年轻教师既要承担代表发言,还要承担公开教学,更能主动询问年老教师的设计意图,提升了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教学设计创新而又不忽略基础。

第三、在项目实施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调整策略,稳步推进。

对于教研工作坊的实施,我们遵循原有的计划与学习经验总结,然而,我们总感觉教研工作坊的组织形式,尤其是它的实施过程显得过于单一。结合课例的研讨虽然针对性强但总觉得面对有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却无法实施。

4月27日一大早,卜弋小学又迎来了学校最尊贵的客人:吴志宏教授,这是吴教授第二次来到卜弋小学,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调研指导。

上午,吴教授首先走进学校的语文课堂。下午,吴教授又对学校的项目设计《工作坊——教师发展快车道》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全体校级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项目组团队成员参加了研讨活动。首先,项目组介绍了“工作坊”项目实施的进程以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困惑。吴教授肯定我们的研究与成效,同时结合我们提出的问题,对于工作坊的实施指出了三个注意点:一要选择好一个恰当的主题;二是主持人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三要调动所有教师的参与意识。尤其是我们的实施形式,只是工作坊实施的形式之一,过于单一。接着,吴教授详细阐述了工作坊的系统理论,又结合了操作实例,让项目组老师对于工作坊的形式与实施要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运用工作坊这种新的校本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了更大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教研工作坊的形式进行了拓展和演变,通过调查问卷确定相关问题提炼主题,活动中参与者阐述自己或是备课组的具体做法,观看相关视频或是倾听学校自己老师的研究成果,相关专家点评以及明确具体工作等形式应运而生。同时,将教研工作坊与课题研究的主题、教研室研究专题等结合,“情境化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课内语言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三、四年级英语教材的比较”等工作坊很好的解决了课程改革等的实际问题。

研究过程中,全体项目组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比较实施前后教师发展的心态与活动状态,总结近年教师的发展成果。梳理项目实施的具体形式与策略,三种形式基本达成共识,以工作坊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成为学校的常规。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总结提升,不断创新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基本形成了工作坊基本形式与实施途径:

1、专家面对面式教研工作坊

与一般专家的讲座、培训,或是听课指导不同的是,我们将首先根据学校发展、教师发展需求,邀请有关专家,其次活动过程,先分小组围绕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形成小组观点,接着进行小组交流,然后由专家进行点评与讲座,再由教师提问,谈区别、收获和感受,谈今后工作的设想。

2、名师比较式教研工作坊

网络技术的发展,包括配套的多媒体、视频等更多地应用于教育教研,使得无缘与名师面对面的教师眼界进一步开阔。但往往我们的方式主要是观摩名师录像,接着进行点评。而名师比较工作坊我们可以采用这样两种方式。其一,确定教学内容,将参与教师分组进行教学设计,形成观点;接着进行大组交流;然后观摩名师录像,谈不同与感受,最后由指定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尤其要总结某类课型或是名师风格,确定某一类课型的教学要求。其二,确定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进行教学观摩,然后观摩名师课堂,最后进行比较,总结不同与不足,进行教学改进。

3、教师参与式教研工作坊

与以往教研活动的方式不同的是,教师参与式工作坊更强调教师的参与,尤其是将研讨活动提前到观课之前。以往教研活动,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备课,活动时首先观摩课堂教学,而后进行评课讲座。而参与式工作坊,首先仍然要分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初步形成小组意见,并且进行大组汇总;然后,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探讨;最后,指名教师进行围绕教学内容,主题教学讲座。另外,也可以是根据学校主题安排,教师个人或是几个人集体申报,然后整个教研工作坊由教师组织与安排。活动过程可以先抛出问题或是课例,倾听参与教师的意见,而后主持人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可以是相关的教学处理,可以是相关理论的介绍,也可以是自己的成功做法。最后再比较研讨的基础上,主持人提出自己的相关主张。

其次,教研工作坊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它的形式我们觉得可以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灵活变动。基本的思路是,每个活动之前增加了讨论环节,在活动之前每人形成观点,打破以往无准备的教研活动方式,将参与贯穿活动始终,从而真正提高研究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另外,工作坊的主题可以由学校根据发展需求制定规划,老师们自主申报,也可以是教师自己提出。工作坊可以是学科的,也可以是主题的。可以是长线的一至三年,也可以是短线的一到两次。教师自主参加感兴趣的工作坊。将培训发展的需求真正交予教师。具有推广的价值。

四、效果与反思

1、形成教师主动发展机制。

对于像我们这样年龄结构偏大的学校来说,教研工作坊更好的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不再是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感觉,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在教研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高涨,自觉性增强了。近年来,优秀教师比例不断扩大,我们的五级梯队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比例在周边学校都名列前茅。

篇3

我们飞虹中学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学生思想品德差异也较大,特别是双差生比较 多。以往我们很少研究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备课和执教时往往过多考虑教材内容如何 讲清,教学资料如何充实、齐备,很少从目标上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对一些层次低的学生,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据此,我们在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律知识部分,进行法制 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能探索出提高各层次学生法制观念、思想品德和培养良好的行 为习惯的方法,获得在思想政治学科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经验。

实验过程

一、分析情况,确定目标阶段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制定总目标。

我们课题组根据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公民这个中学阶段的教育总目标,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让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初中阶段教育目标,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内容,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制 定了总目标。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不但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且要通过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贯 彻落实到行为上。因此,我们从认识、情感、行为三方面制定了总目标。

认识方面:学生能理解“法律”一词的含义,知道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规范对青少年成长 的密切关系;知道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情感方面:学生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

行为方面:学生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勇于维护宪法和法 律的尊严。

第二步,分析情况,进行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仅仅根据分数而定,因为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代表他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根 据这届学生进入中学后的表现,听取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法制观念、意识以及在遵守法 律、法规方面的表现,确定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分层类型。

第一层:不知法、不懂法,并有违法甚至轻徽犯罪行为,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

第二层:有一定法律常识,但是非不分,看到同学违法犯罪行为不检举、不揭发,甚至包庇、间接违法。

第三层:有一定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自己基本守法,但对违法犯罪现象不闻不问,明折保身。

第四层:有较强法制观念,不但个人自觉守法,而且对于犯罪现象,敢于揭发甚至斗争

第三步,根据每一层学生情况,确定每一层所要达到的分层目标。

第一层目标:初步了解书本上讲授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基本上知法守法。

第二层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知识,尤其是和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制内容,是非分明,并能与违 法犯罪现象划清界限。

第三层目标:能知法懂法守法,在遵守国家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爱憎分明,勇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 尊严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良好习惯,能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层目标:有较强法制观念,对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但自己学法守法,而且还能积极宣传法律, 教育他人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法律知识帮助他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步,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目标

将课题总目标、分层目标印发给学生,教师详细解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 目标,同时对学生强调:所选的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经自己努力能够 达到的目标。另外学生在选择目标时,可以适度修改,甚至可以自订目标。

第五步,学生选定目标、教师调整,最后学生明确目标。

学生选定目标后,有的过高或过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调整目标。经过师生共 同调整目标后,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同时教师也明确了学生的层次类型。

二、根据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教育阶段:

1.课堂内分层教学

备课 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考虑对各类学生的不同要求,要把一节课中的各个环 节上,高中低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形式写在教案上。

讲授 在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上,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搭台阶的方法教师搭一层,学生登一层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思路,在知识不断深化的同时觉得自己听懂了、学会了,激发学生继续登台阶的愿 望,最后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教师不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最高台阶,不同层次同学达到相应的台阶就算基本达 到要求,并继续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台阶迈进。(参见页底所示的在讲授权利义务时所搭四层台阶的示意图。)

────────────────────── │权利概念││具体权利││掌握权利的含义││权利义务相同点│ ──────────────────────

─────

│ 权利义务 │ 列出 举例 对照例子讲述 分析得出 │ │

│ 相互关系 │

───── ────────────────────── │义务概念││具体义务││掌握义务的含义││权利义务不同点│ ──────────────────────

第一层要求

第二层要求

第三层要求

第四层要求

提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和复习 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做到有的放矢。

讨论 课堂讨论采取三种形式:

同质组讨论:把同一层次分在一组内,不同层次的组讨论不同程度的问题,讨论有针对性,效果理想。

异质组讨论:混合编组,讨论同一问题,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同质组讨论,异质组交流:将同一层次的同学分在同桌,一起讨论属于本层次范围内的问题,然而请不同 层次的小组互相交流各自讨论的结果。

作业 作业分层有两种形式:

(1)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内容,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对层次低的学生布置较少,较容易 的作业。而层次较高的学生布置较难、较多的作业。

(2)全班同学作业相同,但降低对低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求,提高对高层次学生的要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2.课堂外分层教育

课堂外的教育应做到“二结合,一落实”,即:结合分层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落实重点,做到重 点学生重点帮教,每位政治课任课教师在所教班级重点落实一、二帮教对象(第一层学生)。一方面帮助他补 缺补差,另一方面经常向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了解目标达到情况,鼓励和帮助他实现目标。

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在课外学法的兴趣,诸如搞了法律知识专题剪报小组,组织法律知 识竞赛,从而激发了高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语文组配合下,参加了区政治小论文的评比活动,并获 得了此项比赛中的一半奖项。

三、形成性评价阶段

根据学生知识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师生共同评价。学期结束后,先进行知识考核, 命题兼顾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基础知识的题占60%,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占30%,有一定难度的 必做题占10%,同时增加10%可以让高层次同学发挥的选做题,使试卷能反映各层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程度。教师要求第一层同学只要达到50分,第二层同学达到65分,第三层同学达到80分,第四层达到90分,学 生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算合格。然后,让每个同学根据一学期的各方面表现,如出勤、早自习、课堂纪律、作 业情况,特别是行为习惯和校内外各方面表现,加上知识考核目标达到的情况,自己考核目标达到的程度,并 报出成绩,教师根据所了解的该生情况进得调整,并向学生说明调整的理由,最后在学生认同后,得出考核成 绩。不论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自己订出的目标,就能得到好的成绩和评价。

实验结论

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我校实验了近两年,我们初步归纳了以下五点结论。

1.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递进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中紧紧围 绕自己选择的分层目标进行有效有目的的努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学,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 非实验年级,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篇4

1.1简易气道湿化方法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浸泡过的纱布将人工气道口直接覆盖,然后通过中心供氧连接气泡式的流量表湿化瓶,再用鼻导管与人工气道相连进行吸氧。

1.2间断推注湿化法 间断推注湿化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湿化液,取下针头,每1~2 h向气管内滴注3~5 mL湿化液。间断推注湿化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工气道的干燥失水。但不能满足气道持续湿化的要求。由于刺激性的咳嗽把部分湿化液咳出,影响了湿化效果,使痰液变得黏稠甚至结痂,不易咳出,使吸痰次数增加,吸痰时间延长,容易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

1.3一次性输液器持续湿化法 龚俊等[2]将一次性输液器按输液法排气,剪掉针头,在远端打一个结形成盲端,然后在盲端处用5号针头扎一个孔,将输液器盲端插入气管套管内壁5~8 cm处。调节滴速2~3滴/min,持续滴入湿化液。

1.4微量泵持续湿化法 张洪霞[3]将装有湿化液的50 mL注射器、微量泵、一次性延长管、一次性头皮针。按常规静脉注射方法连接好,剪去头皮针的针头,将头皮针的细管置于气管套管内3~5 cm,24 h不间断地均匀地向气管套管内滴人湿化液。武淑萍等[4]将60例老年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最后通过连续观察后证实,试验组形成痰痂和发生刺激性咳嗽及气道出血的例数、次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

1.5氧气雾化湿化法 林惠华等[5]将167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氧气雾化湿化组和超声雾化湿化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氧气雾化湿化组在减少日均痰吸出量及日均吸痰次数等方面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人组。氧气雾化比较柔和持久,刺激性小,舒适度好,患者容易接受。

2持续被动湿化法

人工鼻湿化法:钟艳[6]通过对40例呼吸衰竭后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脱机锻炼的患者,进行常规气道湿化法和人工鼻(美国:泰利福)气道湿化法,分组研究后得知:使用人工鼻气道湿化,气道湿化满意,能协助患者顺利进行脱机锻炼,使顺利拔管的人数明显增加。黎梅芳等[7]认为使用人工鼻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减少了相应的护理时数。患者需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的次数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就人工气道管理所承受的费用显著减少。因此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持续主动加温湿化法

3.1加温气道湿化法 机械性通气的患者可通过呼吸机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对于建立了人工气道而又不需要机械性通气的患者。直接吸人低温的空气,可使气道自身湿化作用减弱。张素兰等[8]通过研究后认为:在人工气道中应用机械性加温加湿器。将温度按钮控制在35℃~37℃,可使患者感觉温和舒适。并可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咳出或被吸出,值得临床应用。

3.2带加热导丝的加温湿化法 采用由加温湿化器(美国Fisher&Paykel公司)、自动注水式湿化罐、带加热导丝的呼吸管路、氧气流量计、文丘里装置、氧疗装置组成的加温湿化氧气治疗系统,操作步骤如下:①连接加温湿化器和自动注水式水罐,将500 mL灭菌注射用水连接输液器并排气,去掉针头部分,将其输液管处连接到水罐的加水孔;②连接供氧系统,用氧气管连接氧气流量计与文丘里装置,根据患者所需吸氧浓度进行调节,然后将文丘里装置连接到湿化罐;③连接呼吸管路和加热导丝电源,开启湿化器电源,根据龚绍荣等[9]的痰液粘稠度决定气道湿化的时机和量,来调节湿化器温度的大小;④打开氧气流量计开关至文丘里装置标明的浓度所对应的流量进行调节,然后把呼吸管路与患者的氧疗装置(如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的气切面罩)连接起来即可。

4讨论

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中以微量泵持续湿化法为例,护士虽然可以根据痰液黏稠度调整微量泵的泵人速度,但对于湿化程度很难控制,容易导致湿化不足或过度,如果增加每小时的湿化量。患者容易出现痰液过于稀薄.痰液增多,增加了吸痰次数,患者氧疗中断次数增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控制感染的难度加大。如果降低每小时湿化量,会使患者痰液更黏稠。

人工鼻湿化法是将人工鼻(模拟人体解剖制造的气道替代装置)连接在气管切开套管开口处.患者呼气时,相当于人体体温的气体进入人工鼻,在人工鼻的内侧面凝结,同时释放以蒸汽状态保存的热量:吸气时,外部干燥的气体进入人工鼻,在人工鼻内得到湿化和温热,然后进入肺部,如此往返循环,不断利用呼气中的热度和湿度来温热和湿化吸人的气体,操作较简便。但由于人工鼻的出气孔和入气孔都较小,所以对于分泌物黏稠的患者,人工鼻的使用受限。

国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0],运用人工鼻,特别是对一些呼吸道粘膜条件好或有自主排痰能力的患者,它与加热湿化法在对痰液的形成、粘稠度等的影响是相同的。而且它简单,安全(没有电和热的危险)、轻便,与标准加热型湿化器比较也廉价得多。但是因为人工鼻只是利用患者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气,因此对于那些原来就存在脱水、低温或肺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滞留者,人工鼻并不是理想的湿化装置。Hess和Kacmarek提出一些禁忌证:①大量分泌物的患者;②非常小或非常大潮气量的患者;③呼吸频率≤10 BPM时,应慎用人工鼻;等等。

持续主动加温湿化法更适用于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能够提供最接近最佳湿度要求的气体,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痰痂和肺不张的形成和发生,促进气道引流通畅,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带加热导丝的加温湿化系统湿化法采用主动加热湿化的方式,对湿化器和呼吸回路均有加热作用,使湿化器出口处气体温度更容易控制,该气体经过吸气管路时会因冷凝产生一定的冷凝水,回路内的加热丝会对冷凝水加热,使其蒸发,补充到气体当中,解决了传统单加温易产生冷凝水的问题,护士不必倾倒冷凝水和频繁更换一次性耗材,减少了气道护理的工作量。

总之,在人工气道的护理中,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性地为患者进行气道湿化,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以达到最佳的湿化疗效,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日恢复康复,改善预后,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姜英.气管内间断湿化法与输液管持续湿化法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2004,(4):2-3.

[2]龚俊,桂红玲,王荣,等.改制一次性输液器行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4,19(10):54.

[3]张红霞.气管切开后2种气道湿化效果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6):90-91.

[4]武淑萍.陈京立.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93-195

[5]林惠华,陈逸娜,占瑞珊.氧气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对开胸术后排痰效果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32-l33.

[6]钟艳.机械通气患者在脱机锻炼中使用人工鼻湿化的护理40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13-14.

[7]黎梅芳,彭婉仪,林雪霞等.人工鼻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性价比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1-2.

篇5

引言

《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是高校生物及相关专业《植物生理学》系列实验的重要部分,是高中生物课程实验。在进行叶绿素理化性质和含量测定实验教学过程中,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实验材料为市场购买菠菜和芹菜,但实验效果不佳。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特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尝试。实验选取洋槐、观赏碧桃、菠菜和芹菜叶作为材料,用丙酮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1.1.1材料:铜仁学院校园内新鲜洋槐叶、观赏碧桃叶,菠菜、芹菜购自市场。

1.1.2试剂:无水乙醇、丙酮,均为国产分析纯。

1.1.3仪器设备: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L204型电子天平。

1.2实验方法

1.2.1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1]

1.2.2步骤: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称取新鲜叶片0.25g于研钵中,加入5mL提取溶剂、少许石英沙和无水CaCO,研磨成匀浆,3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用80%提取溶剂定容至10mL。以空白溶液对照,分别在波长645nm和663nm处测定吸光度。

2.结果与分析

2.1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时叶绿素的含量

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时,叶绿素的含量差异比较大。从图1可知,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时,洋槐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最高。

2.2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叶绿素的含量

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叶绿素的含量差异比较大。从图2可知,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洋槐叶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都是最高。

2.3不同提取材料和溶剂时叶绿素的含量

以不同提取材料和溶剂提取叶绿素,其含量差异比较大。从图3可知,以丙酮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叶绿素a含量差异不大;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叶绿素b含量是洋槐叶最高;以丙酮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叶绿素a+b含量差异不大,且是洋槐叶含量最高。

3.结论

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时,洋槐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也是洋槐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所以在选取的四种材料中,洋槐叶绿素含量最高,实验效果最好。用丙酮和乙醇提取叶绿素,其含量差异不大,所以用乙醇代替丙酮进行叶绿素含量提取实验,更加经济、无刺激性。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23-02

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并称为支撑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技术支柱。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是自动化、电子信息、测控技术等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培养出优秀的传感器设计、应用、创新型人才是传感器教育的当务之急,但该课程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实践性强,致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且大多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学而无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传感器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培养有用传感器人才,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感器实验教学发展及现状

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自动化、电子信息、测控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传感器技术被列为“八五”、“九五”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并且于2003年3月被纳入到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体系中,传感器在当今科技发展及国民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理论教学重于实验教学的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对传感器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缺乏实验教学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推广,实验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实验与教学相分离,传感器课程的设置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一般为了课时安排的方便,先进行课堂教学,统一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学期末集中安排实验课,这时有些学生对理论部分的内容可能已经生疏或淡忘,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2.实验内容设置缺乏创新,传感器实验主要是对传感器参数的测试,以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为主,功能性、综合性的实验较少。而对于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器件选型、安装及连接方式等问题较少涉及,这些实验对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3.实验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实验中大多是按老师要求接线,手工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然后给实验教师检查签字通过,课后写实验报告,通过考核。而且随着高校人数的增加,实验设备往往要2~3人一组共同使用,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往往是一个学生做,同组人旁观,更有甚者完全不参与实验过程,只是抄一下实验报告就蒙混过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实验引入课堂教学

传感器课程教材很多,但大多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先介绍传感器技术基础,在分类依次介绍应变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光电式等经典的传感器基本原理、特性测量电路和应用;随后讲述半导体、超声波、数字式和智能式等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在工程中的应用。传感器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内容多且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因此在课堂讲解中结合实际,引入传感器应用实例或实物演示,以每一种实际传感器为基础来讲解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理论,并激发学习兴趣。实验引入课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传感器应用实例的引进。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大的一个疑惑就是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因此缺乏学习兴趣。在课程讲解中,将所讲传感器内容与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当下火爆流行的iPhone5S引以为豪的指纹识别解锁技术是通过什么传感器实现的;最常见的手机触摸屏与之相关的传感器应用等。

2.传感器实物的引进。现在的课本教学,往往自身定位高高在上,给学生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传感器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只强调其在航空航天、军事高科技、精密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应用,反而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感器实物引入课堂,使学生感觉所学知识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首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讲解此类型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实验过程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传感器实验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对较常见的传感器,如电流互感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制作。一个不熟悉制作工艺的普通学生制作一个铜线匝数20匝左右的电流互感器也只需不到10分钟的时间,而现场制作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传感器的结构,进而引发对匝数、铁芯、铜线选型的疑问。对这些疑问的解答和讲解,自然地引出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效地利用实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条件不允许或是制作工艺较复杂的传感器,可以在课下对制作过程进行录像,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剪辑的录像进行讲解。对于实验教学中的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也可以引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与实验过程相融合,这样不至于到做实验的时候,所学的相应理论知识已经遗忘的情况。通过现场进行性能的记录、分析和讲解,巩固所学的传感器特性的知识。

4.案例教学的引入。案例教学中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案例的运用。在传感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大大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为案例,将传感器技术的内容和项目开发中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着重考察实际项目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器材选型、参数设定以及成本控制等。这样不仅掌握了传感器课程的内容,也提高了实际项目操作能力。

三、结论

传感器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之多的。本文将实验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实验与理论结合进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质量。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感器与监测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这就不断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成,樊尚春,钱政,万聪梅.传感器课堂与实验教学的一体化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32-35.

[2]王婷.传感器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0,09(32):41,67-68.

[3]韦春玲,王步飞.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3):78-81.

[4]蔡宝平,刘永红,纪仁杰,李小朋.微机控制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教学实验装置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5]许兆文,盛秋琴,施可彬,梁龙彬,董孝义,刘志国,童峥嵘,夏秀兰.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实验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

篇7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0(a)-0176-05

Effect of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preventing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ZHANG Xiaomei1 CHEN Xiaoyan1 ZHONG Yueping2

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C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001, China; 2.Ward Ⅱ,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vent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 by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HFMEA),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IAD. Methods A total of 181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fec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C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our department" for short) were selected. 9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4 and given traditional skin care method. 9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FMEA from October 2014 to June 2015 in our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HFMEA, HFMEA team was established to formulate the flow chart and analyzed the possible potential failure modes in various process steps. Reasons of failure modes were analyzed, and finally measures were improved and implemented against problems solved firstly. Differences in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IA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①After HFMEA, the incidence of IAD decreased from 27.5% (2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o 11.1% (1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②The levels of IAD were considered as no,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degrees, which were 80, 8, 2 and 0 ca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6, 14, 8 and 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HFME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IAD.

[Key words]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Prevention;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

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指皮肤长期暴露在尿液和/或粪便中所导致的皮肤炎症,其表现为红斑、红疹、浸渍、糜烂甚至皮肤的剥脱,伴或不伴有感染[1-2]。IAD在引起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的同时也使住院时间增加,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3]。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AD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9%~50%[4-5]。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是一种预防失效的结构性系统分析方法。它的概念来源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是通过前瞻性的分析、评估查找出系统中需要改进的高风险流程,以降低执行中发生失效的可能性[6]。国际标准组织技术委员会推荐将HFMEA作为医疗工作中高风险程序的前瞻性分析方法[7]。作为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HFMEA已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医疗风险评估及改进工具[8-10]。2014年1~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以下简称“我科”)发生IAD 25例,为降低IAD的发生率,2014年10月~2015年6月,笔者应用HFMEA对预防IAD的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对常规干预策略中存在的失效进行系统分析及持续改进,制订并实行改进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入住我科患者181例。纳入标准:①大/小便失禁的患者;②无影响观察的皮肤病。排除标准:①入科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皮肤护理方法。患者大便后使用柔软纸巾清理肛周,然后用温水洗净肛周、臀部,用软毛巾擦干,清洗皮肤时勿使用肥皂,不可用力擦拭,以免损伤皮肤。同时,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床单被套,保持床单元的清洁,保持会阴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患者如果出现肛周皮肤发红,用3M皮肤保护膜喷洒在肛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明透气的薄膜,起到隔离理化刺激的作用。如果大便稀薄量多或肛周皮肤破损使用自制的一次性负压大便引流装置引流稀薄大便。如发生IAD,记录出现的时间并动态评估皮炎的严重程度。

1.2.2 实验组

根据HFMEA“预防优先于治疗”的理念,应用HFMEA步骤从管理层面对IAD患者常规的干预策略中存在的失效进行前瞻性系统分析,从入院评估、住院期间监控和处置、转科或出院前评价和指导三大方面进行评价分析,查找最主要的失效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2.1 组建HFMEA团队

2014年10月我科成立HFMEA小组,由6人组成,包括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1名,省危重症专科护士2名,院伤口造口专科护士2名,专科业务精通,掌握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开展活动前均接受HFMEA知识的系统培训。2014年1~9月我科失禁患者共91例,其中发生IAD的患者25例,发生率为27.5%。为降低IAD的发生率,确定以预防IAD的流程为主题,HFMEA小组成员对回顾性调查出的25例IAD患者运用HFMEA进行分析、评估,找出导致IAD的高危因素及高危操作流程,制订改进措施。

1.2.2.2 预防IAD流程图

利用头脑风暴法,对对照组发生的25例IAD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详细讨论分析,确定入院、住院期间和出院或转科3个主流程步骤及11个子流程。

1.2.2.3 制订IAD失效模式调查表及风险评估

找出各个子流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分析即流程危害分析。根据美国国家安全中心(NCPS)的严重度评估和发生概率评估准则[11],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修订了严重度评分标准及发生概率评分标准。对每一个失效原因进行危害评分和决策树分析,并将讨论结果列入子流程危害分析及行动测量工作表中(表1),然后逐项计算每个潜在的失效原因的危害评分。其中,危害评分=失效后果严重度×失效概率;严重度分为严重、重度、中度、轻度4个等级,评分为4~1分;失效概率分为经常4分、一般3分、偶尔2分、很少1分,二者乘积形成HFMEA危害评分,总分为16~1分。若危害评分≥8分,代表该失效模式为高危模式。进行危害评分后,根据HFMEA决策树分析图进行决策分析。通过依次回答问题,最后判断并确定该失效模式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或进一步修正,以上所有内容需经过项目组成员讨论确定。

1.2.2.4 制订改进措施及行动方案

经过项目组成员讨论分析,强化常规防护的同时,主要进行以下措施的改进:

1.2.2.4.1 加强培训考核 提高护理人员对IAD的认知及重视程度,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最新预防IAD相关知识。培训内容:IAD的病因及风险因素,IAD和压疮的鉴别,IAD的评估和严重程度分类,IAD预防及处理策略。培训方法:对全科护士进行集体授课与床旁示教相结合。质量控制:采取专人负责制,科室选2个护理组长定期抽查护理质量。护士长负责监控实施效果并定期行理论、实践考核。

1.2.2.4.2 使用会评估量表 要求住院期间在患者出现大便失禁2 h内进行初次评估,之后每班进行评估,发生病情变化随时评估,填写IAD护理记录单。高危人群床头悬挂“预防IAD”的标识。使用会评估量表[12](perineal assessment tool,PAT)从4个方面评估患者发生IAD的风险:①刺激的类型和强度(成形粪便、液体样粪便、尿液等);②皮肤暴露于刺激物时间;③会皮肤情况;④增加腹泻风险的相关因素,如低蛋白血症、抗生素的使用、鼻饲等。采用1~3分评分制,最低为4分,最高为12分。得分越高则发生失禁性皮炎风险越大。总分在4~6分属低风险群,7~12分属高风险群。

1.2.2.4.3 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 对不同风险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皮肤保护措施,保护暴露于尿液和/或粪便中的皮肤,并帮助恢复有效的皮肤屏障功能。①加强观察巡视,及时发现和解除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减少皮肤暴露于刺激物的时间。日常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者失禁处皮肤颜色的改变,IAD皮肤早期会出现红斑,处理不及时会形成深红色的外观,严重者伴有糜烂、透明水泡或浆液性渗出物渗出。小便失禁后产生IAD会累及男性的阴囊和女性的,而大便失禁会导致肛周和大腿根部的皮肤受损。②避免皮肤长期接触刺激物,及时清理大便并清洗局部皮肤。我科使用无香无刺激的一次性无纺布清除大便,然后蘸取温水轻拍式清洗,规范清洁的方式及要求,尤其注意将皮肤皱褶处清洁干净,水温适宜。③当患者开始失禁以后,危险评估为低风险时,用3M皮肤保护膜喷洒在肛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透明透气的薄膜,起隔离理化刺激的作用。当患者粪便呈水样或糊状的高风险时,即给予留置一次性造口袋收集大便。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1次并观察骶尾部及肛周皮肤情况。注意观察大便引流是否通畅,有无大便外漏现象,如出现外漏,及时清洁皮肤及更换造口袋,对大便失禁症状缓解者应尽早去除造口袋。每天评估大便失禁症状是否缓解,每日大便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IA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其中,IAD的严重程度应用Borchert构建的严重程度评估工具(IADS)[13-14]评价,共评估13个区域,将每个区域的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红斑(粉红色、红色)、红疹、皮肤缺失,并赋以相应的分值,0分为未发生,≥1分为已发生,总分为52分。将所有区域的总得分相加得到IAD的严重程度总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IAD严重程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AD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90例中发生IAD患者10例(11.1%),对照组91例中发生IAD的患者25例(27.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77,P < 0.01)。

2.2 两组IAD严重程度比较

两组IA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HFMEA查找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使IAD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 < 0.01)。失禁及IAD在我国综合性医院中普遍存在,ICU、神经内外科是IAD的高发科室[15-16]。因为危重症患者多有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括约肌松弛等并发症,易出现腹泻或大小便失禁,而IAD是失禁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给患者带来痛苦[17]。同时调查中发现护理人员对保护剂的选择大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很多患者都是在皮肤出现重度发红甚至破损后才开始使用,缺乏专业指导和规范。

目前我科也存在此问题,对IAD的管理仅局限在发生以后采取的治疗保护措施,比如皮肤保护剂及大便引流装置的使用。尽管这些措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局限于控制某个环节,有待改进,未从系统层面实施全程管理,对常规干预策略中存在的失效未进行系统分析及持续改进,没有执行“预防优先于治疗”的原则,IAD的发生率依然较高。

HFMEA的核心是采用量化方法寻找、分析问题的潜在原因并予以处理,从而达到质量改进的目的。近年来HFMEA成功地应用在减少输血相关风险[18]、降低肠道准备的失效率[19]、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连续性护理[20-21]等方面。它作为一种前瞻性的分析研究管理工具,能很好地暴露项目管理和流程控制中的弱点。它强调的是防患于未然,即“事前预防”,而非“事后纠正”。在该理念引导下,本研究运用HFMEA进行分析后,列出了预防中IAD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并通过决策树分析得出哪些是必须干预的因素。

本研究针对各项失效模式最终将严格规范的培训、IAD评估工具的使用以及结构化的皮肤护理计划作为改进的重点。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IAD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最新的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提升护士对预防IAD的认知及重视程度。而这些是提高护士准确评估IAD发生与否,并且能够正确采取合适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关键。同时对失禁患者进行IAD风险评估,要求在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2 h内进行初次评估,之后每班进行评估。高危患者每班评估,其余患者每天评估,发生病情变化随时评估,填写IAD护理记录单。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早发现易发生IAD的高危人群并给予足够重视。严格交接班,把好入院关,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风险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皮肤保护措施。另外,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效保护暴露于尿液和(或)粪便中的皮肤,并帮助恢复良好的皮肤屏障功能。

本研究表明,HFMEA能使工作流程各环节的薄弱之处清晰呈现,通过应用HFMEA管理方法,从入院、住院期间和转科出院3个主要环节查找失效模式然后及时修正。而据此制订的改进措施经过近1年的工作实践,我科IAD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发生IAD的严重程度也明显下降。实施改进措施后,护士IAD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IAD评估工具使用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同时预防性的皮肤护理措施落实也明显到位。实践证明,运用HFMEA能使危重患者IAD的发生率下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Black JM,Gray M,Bliss DZ,et al. MASD part 2: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and intertriginous dermatitis: a consensus [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1, 38(4):359-370.

[2] Gray M,Beeckman D,Bliss DZ,et al.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update [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2,39(1):61-74.

[3] Wishin J,Gallagher TJ,McCann E. Etnerging op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fecal incontinenc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J wound 0stomy Continence Nurs,2008,35(1):104-110.

[4] Long MA,Reed LA,Dunning K,et al. 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 in a long-term acute care facility [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2,39(3):318-327.

[5] 刘莉,崔凌亚,樊玲丽.住院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病率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9):3565-3566.

[6] Derosier J.Stalhandske E,Bagian JP,et al. Using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the VA National Center for Patient Safety's prospective risk analysis system [J]. Joint Comm J Qual Improve,2002,28(5):248-267.

[7] ISO.ISO/TS 22367:2008 medical laboratories reduction of error through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inual improvement[S].2010.

[8] Velez Diaz Pallares M,Delgado Silveira E,Carretero Accame ME,et a1. Using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to reduce medication errors in the process of drug prescription,validation and dispensing in hospitalised patients [J]. BMJ Qual Saf,2013,22(1):42-52.

[9] 张丹丹,张平,王冬梅.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ICU 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8):2826-2828.

[10] 王海燕,王美兰.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30(19):107-109.

[11] Joseph GR,Eriks,James PB. Using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the VA national center for patient safety's prospective risk analysis system [J]. Jt Comm J Qual Improvement,2002,28(5):248-262.

[12] 田凤美,肖爱华.失禁性相关皮炎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74-75.

[13] Borchert K,Bliss DZ,Savik K,et al. The 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and its severity instru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5):527-535.

[14] 张娜,陈晓艳,袁宝芳,等.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 31(30):2315-2317.

[15] 刘巧艳,沈梅芬,吴超,等.失禁及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3):2545-2548.

[16] 宋娟,蒋琪霞.江苏省某医院失禁患者皮肤护理现状调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159-160.

[17] 刘巧艳,顾兰,沈梅芬,等.失禁性皮炎规范化护理流程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9):3556-3558.

[18] Lu Y,Teng F,Zhou J,et 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blood transfusion:a proactive tool to reduce risks [J]. Transfusion,2013,53(12):3080-3087.

[19] 陈缨,王吉平.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结肠镜检查治疗前肠道准备的失效率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4):2640-2643.

篇8

我们知道,无论是西方的古希腊文明还是东方文明,都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在古希腊,柏拉图用一个叫做“LOGS”的词汇来解释人类思维发展的最高境界,亚里斯多德研究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一些具体学科,但是他认为这些具体学科的研究成果并非真理,终极真理来至于思辨科学一古希腊哲学。古希腊之后的西方文明是宗教文明,他们认为人类认知的正确性在于一。近代西方康德用“星云假说”、“彼岸世界”来说明人们对外界事物把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黑格尔认为人类认知的终极是绝对精神,而认知过程是他的“大逻辑”“和小逻辑”中贯穿的逻辑演进,包括“三段论”。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认知世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与科学的认知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什么是“真理”、“真知”进行了重新的反思。波普尔提出了提出了检验科学的标准时“证伪”,即认为一种认知如果是科学,那么需要经得起“证伪”,比如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个认知是科学的正确的,那么如果“发现了一只天鹅是黑色的”,则上述命题不正确,也不科学,反之则是科学的。法国学者孔德提出了实证主义,他认为对于事物的认知一定要经过事物的观察、资料收集、整理、分类,提倡科学认知建立在经验数据之上,反对LOGS的思辨学说、以及宗教假说。

在东方,尤其是中国,从先秦《易经》开始,人们把握世界的结构是现实可见、可闻的具体事物的概括化。人们把万物的构成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常见的物质,并且它们之间相生相克,往复而生,运动不止,把地理、天象、祸福等归结于其变化的结果,这也是一种可以叫做LOGS的思辨学说,因为这种概括高于现实事物,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思维描述。当华夏文明发展到隋唐、宋朝时期,随着异域宗教的传输入,以及我国古代儒教、道教的发展,开始形成了三教鼎力的局面,当时的宗教思想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皇家贵族管理方法或制度模式,都深深地打上了宗教思想的烙印,如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笃信佛教,寻常百姓也会朝贡寺庙。宗教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管理的一部分。明清时期,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后来科举制度的改革,将西学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而不仅仅是“四书五经”之范畴,我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如严复、梁启超康有为等人把西方的实证科学宣讲和传播,实证科学的认知模式在社会管理、政治管理以及经济管理领域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融入。

通过上述人类认知方式历史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知识的认知。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就有“帝王之术”、“治国之术”,西方也是很早就有民主、君主专制、城邦制度体制,但是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还是短短一百年左右的历史,那时候人们对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很少做定量化研究。但是美国著名管理科学家泰勒1903年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提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思想,而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思想正是建立在许多工厂的科学实验、问卷调查、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因而他也被称为了“科学管理之父”。在泰勒之后,出现了许多管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方法与泰勒一脉相承,尽管他们的管理著作思想可能与泰勒的思想不一致、甚至相反,比如行为科学学派的思想,但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方法——霍桑试验。我们从孔茨的“管理丛林”理论中可以看出,许多的学派的研究方法都是实验经验主义方法比如正交试验方法、仿真实验、实地调查实验等方法以及数学逻辑演绎方法,把运筹学、统计学、对策论、概率论等基础理论学科之上。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出现了“丛林效应”。当其他学科诞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管理学都存在可能将其吸收过来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不容置疑,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它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借鉴前人的定义或者分类新事物,一般属于定性研究。而研究者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新的数据资料,借助定量研究工具——如各类数学模型,则一般属于定量研究,而在科学实证主义盛行的今天,定量研究无疑是一种贵族中的宠儿,受到了各方面的追捧,这也就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管理学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倾向于录用做定量研究的文章。当然,这种极端化的导向是具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我们知道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结合定量化的研究是较少,管理实践更带有定性化的色彩。

如何进行管理学研究工作?管理学研究就是要求我们研究者去研究管理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去归纳、预测或者决策管理现象和事物的发生和管理者应该采取的方法措施。(1)归纳和预测:Y=F(X1X2…XN)),一种管理现象或者事物的出现,他总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X1,X2,....,XN等因素作相关性假设,作层次分析图,收集数据、假设检验,分析数据分析其相关性的大小,由于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的差异,这种分析可做确定性分析~求解相关系数,以及进一步做出变化趋势(线性相关或非线性相关),这里就会运用到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参数检验(均值、方差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等数学工具,也可作模糊性分析——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找出事物发生关系重要将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对过去管理现象的总结和对将来管理现象和事物的预测。(2)决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提出“管理即决策”,可见决策在管理实践和研究中的重要性。运筹学的出现为决策科学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也进一步推动了运筹学的发展,人们可以在运用计算机求解出复杂系统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问题,使得以前人工操作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博弈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在竞争状态下的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使得非合作博弈求解的可能,即理性条件下的“双赢”或者“多赢”。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知领域和认知范围发生着改变,人们所使用的认知工具也不断地更新,这就导致了人们认知的范式的转变。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很少利用西医的技术和理念来解决生病的问题,西医是脚痛医脚,而中医是全身调理。当科技发展以后,人们认识到了西医治病的好处,许多人趋之若鹜。而进一步发展以后人们开始追求中西医综合治疗调理。管理研究方法的演进也是如此,在人们认知范式的转变情况下,管理研究方法总是会作出相应的改变,而这也是一门学科保持长盛不衰的最好良方。

[参考文献]

篇9

一、引言

我国基金发展历史虽无法与金融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但我国基金发展之迅速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截止2009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开放式基金518只,封闭式基金39只。基金业已成为国内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达到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并驾齐驱的水平。

作为一种共享收益、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投资选择逐渐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当前迫切需要科学、细化的业绩评价指标,全面反映基金的风险、收益特性,对基金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估,判断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是否获得了超过市场平均的超额收益率,基金管理者是否具有把握市场时机和选择证券的能力,并在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基金投资价值要素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选取最优秀的基金。然而在我国基金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同时,对证券基金的业绩评价却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对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评价中存在着过多考虑收益指标,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也只与基金净值挂钩,未能全面考虑为获取收益而承担的风险。在资本市场,高收益总是伴随着高风险,过多依靠回报来评价业绩可能会导致风险的过度承担。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的投资基金业的竞争发展,不利于证券投资基金的自身管理,不利于指导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更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而且也有着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众多学者曾对基金业绩评价方法做出过深入研究。其中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三大经典指标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股票价格行为理论三大金融理论,为基金业绩评价创造了技术工具。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的三大经典指标:

(1)特雷诺指数(treynor ratio),Treynor(1965)[1]第一次对投资基金的风险进行了合理量化,开创了现代资产组合业绩评价研究的新时代。特雷诺指数(1965年)是对基金单位风险的超额收益的一种衡量方法。

(2)夏普指数(sharpe ratio)[2],夏普比率计算公式:=[-]/,其中: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无风险利率

夏普指数代表投资人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几分报酬;若为正值,代表基金报酬率高过波动风险;若为负值,代表基金操作风险大过于报酬率。

(3)詹生指数(jensen ratio)Jensen(1968)[3]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证券市场线(SML)基础上,通过比较评价期间基金的实际收益和由CAPM计算出的预期收益,在风险调整后再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即詹森指数。

2.现代研究方法

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和詹生指数三大经典方法的提出带动了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研究的兴起,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提出各种不同的业绩指标,主要有:

(1)三大经典指标的改进。Fama(1972)[4]将Sharp采用的总风险调整方法以及Jensen采用的收益率表现形式相结合,提出了基金绩效评估的总风险调整(Tota1 Risk.adjusted Alpha,TRA)。C.T.Chua and W.T.H.Koh(2007)[5]提出了以基金实际组合作为基准组合的超夏普比率(Excess sharp Ratio,ESR),用以衡量基金的真实业绩表现。

(2)多因素模型方法。由于以CAPM为基础的单因素模型无法解释按照股票特征进行分类的基金收益的差异,因此学者们又用多因素模型进行业绩度量:Lehman和Modest(1987)[6]建立的Lehman―Modest模型是最早的多因素模型,它认为基金业绩主要取决于市场组合平均收益、股票规模、市盈率、公司前期的销售增长率以及公司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率五个因素。Fama(1992)、French(1995)[7]研究表明,股票的收益不仅受市场指数收益的影响,还与资产组合的特性相关,尤其是股票规模、BE/ME、E/P以及公司前期的销售增长等。因此,Fama(1993)、French(1996)在CAPM的基础上,将股票规模及B/M指标引人CAPM,从而提出三因素模型。Carhar(1997)[8]在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证券收益率的动量特征,即前期业绩最好的股票与业绩最差的股票的收益之差,建立了四因素模型,该模型显著减小了三因素模型的平均定价误差,很好地描述了横截面平均证券收益率的变动。

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起步较晚、运作时间较短,相对于国外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理论界目前对基金的业绩评价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更多地利用净值增长率以及考虑了风险因素之后的基金收益作为有效衡量基金绩效表现的标准:朱剑,赵婷(2009)[11]根据超夏普比率的思路,同时利用在金融风险管理及业绩评估领域广泛应用的经风险调整资本收益(Risk―Adjusted Return 0n Capital RAROC)构造ERAROC指标对我过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徐翠萍,史清华,石正华(2007)[12]与夏传文,张杰(2008)[13]等学者以风险值VaR模型为基础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及基金的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李龙飞(2008)[14]利用GARCH模型建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动态度量指标,并利用建立的动态指标研究了开放式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诞生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发展起来,评价方法不断涌现,迄今已经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不同的评价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1)经风险调整指标存在自身的局限。

第一,以有效市场为前提,而有效市场无法得到确切验证;第二,高度依赖市场组合的选择的真实性。现实中真正的市场组合很难获得的,因而只能选择市场组合的“替代物”,令业绩评估的准确性几乎不能实现;第三,无风险利率的选择。风险调整指数(如三大经典指数)的求解过程无一例外地要用到无风险利率。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无风险的资产是不存在的。

(2)多因素模型虽然部分解决了单因素模型存在的问题,但在实证中,由于因素的选择受个人主观判断的影响,使得结果不够客观。另外,多因素模型同样无法完全解释资产收益的横截面特征。

基于此,本文采用目前基金业绩最前沿的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展开研究。

Murthi,Choi,Desai(1997)[9]首次使用DEA评价基金业绩,发现一些类别的基金中大规模基金比小规模基金更有效,交易成本对基金的相对业绩没有显著影响。Choi和Murthi(2001)[10]重点考查了规模经济特性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发现各类基金(收入型基金除外)的平均效率得分基本相同,但无申购赎回费的基金业绩好于收费基金。

近年来受国外学者研究方法影响,我国不少学者也开始使用DEA方法对我国基金业绩进行实证研究。罗洪浪,王浣尘,田中甲(2003)[15]研究了2000年以前上市的20只基金的业绩。邓超和袁倩(2007)[16]利用动态DEA模型讨论了基金绩效的持续性。靳蕾蕾(2009)[17]采用DEA模型并结合中国开放式基金08年至09年的表现,对486只基金进行业绩评价,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大部分基金处于无效状态,有待进一步改善;其次采用DEA方法确实可以挑选出风险较低、收益率较高的优质基金。

本文采用DEA的BCC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2009年度的业绩进行评价。与前述学者有关研究不同的是:首先,为使相对排名更准确、真实,本文将我国开放式基金按照投资风格分成股票型、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分类进行业绩评价;其次,在指标选取方面,本文选用反映基金运作的核心、真实成本支出的托管、交易费用以及申购赎回费作为输入指标,同时在基金输出指标方面,首次将反映基金规模变化的份额变化率考虑进去;最后,在实证结果分析方面,本文将实证结果进行多种因素分析,以使结果更客观准确。

三、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1.DEA评价模型指标选取

(1)输出指标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基金的外在业绩表现。但以往的研究者,如杨大楷,蔡锦涛(2008)[18]、柴曼莹(2009)[19]以及靳蕾蕾(2009)等,在选择基金输出指标时通常只考虑单位基金份额的业绩表现,如评价期内基金收益率、累积净值增长率等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基金的宏观表现;本文认为某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应包含两个“维度”,即该基金的单位份额相关值以及该基金的规模表现情况。综上所述,我们选取反映单位基金表现的净值增长率(记为和反映基金规模变化的份额变化率(记为作为DEA模型的输出指标。

(2)输入指标

基金运作的投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费用投入和风险投入。因此本文从费用和风险两个方面考虑输入指标;首先,在基金费用投入方面,由于在基金运作过程中会产生诸如管理费、托管费、运营交易费用以及其他一些费用,因此很多学者在考虑输入指标时往往将这些费用统统作为输入变量。但笔者认为这并非十分合理,原因在于DEA模型的输入指标并非越多越好,其次最重要的是对于基金运作来说有些费用并非是真正的费用支出,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从本质上讲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报酬,并非基金在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实际费用支出。基于此本文选取投资者投资基金的两大类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费用支出――托管、交易费用以及申购、赎回费用――作为输入指标,分别用单位托管费用(记为)、单位交易费用(记为)、最高前端申购费率(记为)和最高赎回费率(记为)来表示。其次,基金的风险选择是影响其收益的重要因素,基金作为专家理工具,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是其基本职能之一。目前存在多种测量基金投资组合的方法,如基金收益率标准差,基金的总体风险或系统风险,半方差和VaR风险值等。尽管目前对风险度量方法越来越细化,越与实际的风险分布特征靠近,但一般的投资者对这些比较专业化的指标不是很了解,在投资过程中也一般未予重视,他们更看中的是基金自身过往业绩表现,这也说明,基金的历史收益率的波动性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有影响。因此,本文选取能反映基金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收益率标准差(记为作为风险输入变量。

2.样本及数据说明

(1)数据来源

为客观有效地评价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表现及运作效率,本文选用基金的日资产净值作为数据来源。基金的基本情况、托管费用、交易费用、申购费用、赎回费用、分红、收益率等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其他少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基金网和基金公布的年度报告。

(2)样本确定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式投资基金运作的时间较短,对投资基本业绩进行评价应该选择相对较短的时间进行分析,太长的时期一方面目前还不具备数据条件,另一方面在较长的时间内,由于政策等对市场的影响,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基金投资市场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当然样本的考察区间也不宜过长。

本文初步选取2009年以前成立的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投资风格是基金业绩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故在同种投资风格的基金之问进行业绩比较会更加公平、合理,同时在同种投资风格的基金之间进行业绩比较能适应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及研究者的需求。为方便研究,将基金招募时设定的投资风格作为确定该基金投资风格的标准。鉴于有些基金数据不能全面获取和DEA模型方法对决策评价单元样本容量的要求,本文最终选取所有在2009年以前成立的中国成长型开放式基金中102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40只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以及75只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作为分析样本,对它们在2009年度的业绩进行评价与比较。

(3)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为使决策单元效率评价真实有效,DEA模型方法要求输入(出)集内各指标不能有较强的线性有相关性。基于此,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输入(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测,得到结果如下:

从表3.1,表3.2可以看出,除单位托管费和单位交易费由于属性相同,相关性系数为0.519,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系数都较低,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实证结果的真实准确。

3.实证结果

基于开放式基金的输出指标存在负数的原因(如份额变化率),本文采用允许负输出值的BCC模型和数学软件Deap2.1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进行研究。得到的实证结果(限于篇幅,仅列出部分)如表3、表4、表5所示。

4.实证结果分析

(1)总体有效性分析

从上述表3可以看出,股票型基金中华夏复兴、嘉实300、金鹰中小盘精选、银华领先策略、宝康消费品、光大保德信新增长、东方策略成长、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和万家180等9只基金效率值均为1,所以构成评价有效前沿面。它们各自构成有效前面总次数分别为4、44、10、15、61、6、16、30和15次(限于篇幅,表1-表3没有列出构成各基金有效前沿面DMU序号和各基金构成有效前沿面总次数两列)。一般来说某些DMU在有效前沿面中出现次数越多,则表明它们在这类决策单元中具有普遍的市场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知上述9只基金在2009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构成各个基金有效前沿面的DMU,相对于那个被评价的DMU来说,是比较理想的,也就是说它们在本文的输入/输出关系上是该基金的有力竞争者。

基于同样的道理,从表4和表5中可以看出,债券型基金中国泰金龙行业、富国天利、普天债券B、长城债券、诺安优化债券、华富收益增强A、华富收益增强B、汇添富增强收益A、银河银信添利B和银河银信添利A等10只基金相对有效;混合型基金中华夏大盘、国泰金马、国泰金鹿保本(二期)、大成精选、大成创新、银华保本增值、银华全球核心优选、长城安心回报、南方全球、德盛安心、华夏经典配置、东方精选、富兰克林国海收益、新华优选分红混合、万家双引擎、交银稳健和汇丰晋信2026等17基金具有较强竞争力。

(2)业绩与投资风格关系分析

作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之一,本文将我国开放式基金按投资风格分成股票型,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以研究业绩效率与投资风格之间关系同时在同种投资风格之间进行相对比较也更客观准确。分析上述表1,2,3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图1展示了三种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的平均效率值和相对有效率。分析基金的平均效率值可以看出股票型基金值最高(值为0.754),混合型基金居中(值为0.753),债券型最低(值为0.657)。说明三种类型基金中股票型基金总体效率最高,而债券型基金总体效率在三者中最低,这也充分表面我国开放式基金符合“高风险,高收益”这一基本的投资原则。分析相对有效率,即相对有效的基金数占总体基金数比例,发现债券型基金值最高,达到0.25;混合型基金次之,值为0.227;而股票型基金最低,仅为0.088。这表明三种类型基金中债券型基金高质量基金数最多,投资债券型基金风险相对较小,同时混合型基金的业绩表现也说明分散化投资,能一定程度减小风险,而又能保证收益率不会太低。

(3)基金业绩与运作时间关系

不同基金由于运作时间长短不同在具体的投资偏向和运作模式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会对基金的业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为分析基金运作时间长短与业绩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经实证检测得到的三种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中相对有效的共36只基金运作时间(限于篇幅,每只基金具体成立时间并未列出。)做统计,得到结果如下:

从图2可以看出,运作时间1年的有效基金数为10只;运作时间2年、3年和4年的有效基金数都是5只;运作时间5年的有效基金为6只;运作时间6年的有效基金为5只。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有效基金数与基金运作时间成一定程度的反向关系,这是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的基金运作过程中没有累积过多的费用和负债,同时新成立的基金为了后期营销宣传的原因会提高投资效率,加大管理力度,故业绩表现相对较好。

(4)业绩持续性

本文是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在整个2009年度的业绩表现进行效率评价,所以相对有效的基金在过去一年四个季度总体都是有效的,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业绩持续性。

(5)DEA分析与sharp指数比较

为进一步对DEA方法结果有效性进行分析,本文将DEA效率值与现阶段普遍使用的sharp指数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如实证结果表中所示。我们对表中开放式基金的DEA效率值与sharp指数两种名次进行统计上的相关性分析,得到DEA指数与sharp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股票型基金两者的Pearson Correlation值为0.679)。这说明DEA方法得到的实证结果是客观有效的,并且由于DEA方法所需假设条件少其结果更有说服力。

同时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虽然DEA效率值排名与sharp指数排名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存在很多的DEA效率排名与sharp指数排名一致的基金(如股票型基金中的基金宝康消费品两种指标都是第5名,债券型基金中的基金华富收益增强A两种指标均为第6名等)。由此可见,采用DEA方法对开放式基金进行业绩评价,确实可以挑选出优质有效的基金。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DEA评价方法中的BCC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在2009年的业绩表现进行效率评价。本文按投资风格不同将基金分成股票型,债券型和股票型基金,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2只股票型基金,40只债券型基金和75只混合型基金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在分析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时。不仅考虑了市场风险,同时还引人了反映基金运作的核心费用――托管费和交易费用,而在分析基金业绩方面,考虑单份基金净值变化,兼顾了基金总体规模变化,因此对开放式基金业绩的评价较为全面、合理。

分析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首先,我国开放式基金在2009年中相对有效的基金数目占总体样本中比例很低,仅为16.59%,多数基金处于无效状态。说明我国基金业存在很多急需加以改善的地方。从而控制基金投资风险,减少风险暴露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基金运营质量。

其次,在三种不同投资风格基金之间,股票型基金平均效率值最高,相对有效率最低;债券型基金平均效率值最低,相对有效率最高;混合型基金两项指标值都居于中间。说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大体上符合“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原则,同时也表明分散化投资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最后,实证研究显示存在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表现;另外,本文的实证结果是基于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进行评级,所得结果表明相对有效的基金呈现出一定的业绩持续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开放式基金运作时间较短,基金市场还未成熟,政策的影响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很大。因此,本文所得的结论的稳定性还有待于更大的样本容量和更长的样本区间的检验。

结合本文的结论,笔者就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作为参考。

构建基于DEA方法的全面基金业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外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基金风险状况和收益能力的研究。我国的基金由于存在时间较短,系统风险较大,基金的业绩很不稳定。同时,风险收益指标通常只反映基金的历史表现而不能保证基金的未来业绩。因此,基准面分析、基金管理能力指标、基金资产流动性指标在基金评价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基于DEA方法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则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DEA方法在多输入、多输出评价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兼容性,并且在分析时可以囊括上述各项指标。DEA方法的另一个较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指出改进它们绩效的途径、改进的幅度,并获得达到相对有效时他们各自的输入和输出指标的有效值,为基金改善经营业绩提供指导。此外,DEA方法可以通过对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分解,得出推动全要素生产效率动态变化的因素,这对于监管当局来说也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

[1]Trey nor,J.L.How to rate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fund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3,63-75,1965.

[2]Sharpe,W.F.Mutual fu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Business[J].34,119-138.1966.

[3]Jensen,M.C.The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s in the period 1945-1964[J].Journal of Finance[J].23,389-416,1968.

[4]Fama E ponents of investmen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72,27:551-567.

[5]Choong Tze Chua and Winston T.H.Koh.Measuring investment skills of fund managers[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17):l,1359-l368,2007.

[6]Lehmann B,Modest D.Mutual fu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A comparison of benchmarks and benchmark comparisons[J].Journal of Finance,1987,42:233-265.

[7]Fama E.,French K.Multifactor explanations of asset pricing nomalizes[J].Journal of Finance,1996,51:55-84.

[8]Carhart.On persistence mutual fu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57-82.

[9]Murthi B.P.S.,Choi Y.K.,and Desai P.efficiency of mutual funds and portfolio performance measurement:a non parametric approa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7,Vol.98:408-418.

[10]Choi Y.K.Murthi B.P.S.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utualfunds:anon-parametricapproach[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 & Accounting,2001,28(708):853~876.

[11]朱剑,赵婷.基于ERAR0C指标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7-25.

[12]徐翠萍,史清华,石正华.基于VaR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构建及有效性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7(1):120-121.

[13]夏传文,张杰.基于VaR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及其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6):95-99.

[14]李龙飞.基于GARCH模型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17-20.

[15]罗洪浪,王浣尘,田中甲.基于DEA的封闭式基金业绩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3(5):20-24.

[16]邓超,袁倩.基于动态DEA模型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J].系统工程,2007(01):111-117.

篇10

自从2008年实施了《护士条例》以后,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学校来说,怎样在学校护理教学中落实《护士条例》的内容,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出有水平的、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护士成为其研究的关键。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实习安排时间和建立护理院校教师参与的长效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等多个方面加以探究,为相关护理教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护理教育开始发展以来就一直在变革,各个护理院校都努力建设自身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医院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1996年,教育部启动本科的护理教育改革项目,这样一来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和护理院校工作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在进行护理教育改革时,尽管有很多院校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的连接强度不够,但是因为学生数量多,实习基地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好这一问题。因此,必须建设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护理课程设置,合理利用临床资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来看,各个护理院校要在落实《护士条例》的前提下,按照学校自身状况,不断提高临床实践的课程,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参与临床实践,督促学生们主动学习,努力探究,积极承担责任,提高护理技能。

 

2 合理安排好临床实习时间

 

对于护理学来说,这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所以要利用临床实践应用护理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士的专业水平。在护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应用知识,深化对知识的学习。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推动学生全面提高。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再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良性循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励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除此之外,利用临床实践,学生可以实现和社会环境的接触,更新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自身和病人、家属或者和其他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意识。对于各个护理院校来说,要合理安排学生临床实习实践,为护理学生创造优良条件,按照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逻辑顺序,科学的安排临床实习时间,不能把所有学生的临床实践都安排在护理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年,这样会错过为护理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最佳时机,不利于护理人员内化护理知识。

 

3 建立护理院校老师参与临床实践的长效机制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而对于护理教育机构来说,它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这两个方面才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各个护理院校努力研究如何通过临床实践提高护理学生的个人技能,内化理论知识。在进行护理教育过程里,老师的积极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护理态度,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各个护理院校必须建设教师参与引导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安排各个教师参与到临床实践教学工作里,改变传统的为学生联系实习岗位的角色。通过学校和临床教师的共同作用,指导学生更好的参与实践工作,进一步实现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在每年抽出一定时间使教师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里,一方面可以连接现在的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实践水平,通过和学校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高水平护理人才。

 

4 合理配置护理人才资源

 

在现在的医院发展状态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十分短缺,在这一背景下,合理配置护理人才资源会影响着护理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对于一些学者来说,他们逐渐从多个层次上开展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怎样激励面对护理人才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是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均对此从不同层面有所研究并提出各种建议。针对内地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的现况,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安排临床带教工作。所以,相关部门要设置医疗机构最低人力配置标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医院护理人员的配置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社区服务里的护理人员配置重视力度,合理设置配置标准,增加护理人员。初次之外,护理院校要加强和临床单位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即使是人才资源短缺,也要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通过把护理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护理人才。

 

5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