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09: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艺术教育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南京艺术学院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本科陶艺专业的课程中安排有紫砂成型工艺的内容,即参照紫砂工厂学徒制的方式上课,将传统工艺引入大学课堂,试图跨跃狭隘的地域和师徒间传承的界限,无论在传承与发扬传统工艺文化或将传统工艺运用与实践于教学上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对于大学陶艺课程教学而言由于传统的紫砂成型工艺过于复杂与严谨,在学习时间和课程目标上均有冲突,因此大学课程中的泥片成型课程并非单纯的紫砂成型工艺的教学,而是应该在借鉴紫砂成型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陶艺教学的特点,合理简化操作程序,突出泥片成型的独特语言与陶艺追求个性化的要求,将泥片成型变为规范的成型基础课教学。近几年来,南京艺术学院泥片成型技术课程的实践,一方面以规范的紫砂壶制作技艺传授为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泥片质感、肌理、装饰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例如学生作品“时间寓言”,其体量达到两米高,是在泥片成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肌理处理,其方式和宜兴花货的工艺处理方式十分相似,但在化妆土的使用上又有作者的独特之处,从而使作品中朽木的质感特征表现得非常到位。同样,关于陶艺教学中技艺传授问题,南京师范大学黄金谷老师则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陶艺的技艺教学中除了必要的技法演示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将技艺的传授融入到设计课题中,提出一些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尝试过的题材与对象。技艺的目的旨在表现出艺术创作的趣味,学生将会思考如何通过创新的手段得到理想的艺术效果。让学生和老师在共同探讨与交流中完成作品,避免老师因表现出对创作过程太熟悉而让学生失去思考的锻炼机会。面对丰富的现代材料,陶艺家需要做的是利用材料的可塑性表达情感,他不一定要十分了解物质现象发生的原理,但一定要学会使技术转化为艺术语言的能力,让技术产生情感表现的价值。相比较而言,我们的陶艺基础技术教学还很不到位,陶艺成型和装饰技术教学的状况相对较好。学生对陶土原料、釉料配制及烧制技术的了解甚少,往往不知道原来陶土也要通过精心配制才能产生不同的表达价值。至于釉的创造和烧成经验的积累,对于目前的陶艺教育更是薄弱的环节,无形中限制了陶艺创作的潜能与效果。大家使用大致相同的陶土和釉料,在类似的烧制方法下,作品的个性风格自然就拉不开距离,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本科陶瓷专业院校,其陶艺教育和陶艺创作在国内外都具有重大的影响。金文伟教授从在加拿大和法国当访问学者的经历出发,介绍西方陶艺教育的体系和特点,并从技术美学和哲学切入,阐释西方陶艺教育在更宽泛层面上的意义。如在技术教育中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去探究拉坯速度、力量与平衡的关系,陶艺制作过程中的宗教意义的认识,如何寻找观念与技术的平衡点,对泥的哲学阐释包括泥与社会、文化、人性和自然的关系等等。艺术观念产生的源泉、发展的过程、实现的途径和手段等等,看似罗列了一堆概念,实则是反映了我国陶艺家对泥与火、观念与技术等深层次问题的哲学思考,是对社会、对生命的一种体验。金文伟教授认为泥与火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媒介,拉坯、施釉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要更多地赋予它一种人文关怀。金文伟还提出:我们的陶艺教育要尽快使学生适应国际化,他认为在未来陶瓷设计领域,引领潮流的不再是生产企业,而是在国际上不断推出新产品、新理念的营销公司,每个公司推出的理念都反映了国际设计大师对未来陶瓷市场的构想。随着网上商店购物的开展,全球资源的便捷利用,各种新兴行业正步入市场。陶瓷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在这一领域生产企业已风光不再,代之而起的是营销网络控制下的新企业模式,因此新的合作模式也应运而生。而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团队的合作精神必须在教学中得到重视和提倡,核心就是让艺术家、设计师和陶艺工艺研究人员相互交流与沟通。
江南大学的徐诚一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宜兴传统紫砂艺术的发展。他认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传统陶艺现代转型的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演变中,发生重要影响作用的当推国内众多艺术院校。宜兴紫砂壶艺近现代的历史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国内众多艺术院校的作用与影响。解放前,无锡美术专业学校曾对传统紫砂壶艺的现代启蒙与转型发展直接或间接的产生重要影响。建国以后,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院系都在宜兴陶瓷产区建立合作交流与创作实习基地,使学院陶艺学科建设得以支撑和发展。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的众多陶艺名家教授来宜兴创作交流,直接影响传统紫砂陶艺的现代转型。在陶瓷艺术创作的技能、理念与精神上,力图把现代陶艺的观念与语言形式融会贯通,使学院与陶瓷产区发生良性互动。地处紫砂陶发源地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艺系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陶艺工作室在现代陶艺教学定位上,基于学院与地域资源背景的考虑,提出现代紫砂陶塑这一创作理念,是这二所学院陶艺教学依托本土紫砂媒材,在现代紫砂陶塑创作探索中谋求转型与创新。应该看到,原有的创作理念与工艺方式已难以适应紫砂陶艺的发展需求,亟需探索新的语言形式,开辟新的表现路径。具有院校背景的现代紫砂陶塑创作群体无疑给依赖经验和功力的传统陶塑工艺带来新的转机,犹如紫砂壶艺发展中无数文人雅士与艺术家群体的参与融入并产生的积极影响一样,对于学院陶艺教学实践和传统紫砂陶塑工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无疑是一种双赢,这种转型使紫砂陶塑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与现代语言。传统陶瓷产区与本地区艺术院校彼此相互作用影响,构成了学院陶艺平台资源与传统陶瓷产区产业融会贯通、共同发展的人文生态景观。西安美术学院虽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但深厚的文脉、丰富的资源为西安美院的陶艺教育造就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李黎老师对西安美院现代陶艺教育坚持走地域化发展道路的情况介绍,令与会者颇感认同。李黎老师的发言始终强调二点:第一是重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就像水与树的关系一样,传统陶瓷是水,是养料,而现代陶艺则是大树,水土肥沃,大树必然长得茂盛。由于坚持这样的理念,所以他们的陶艺教学在低年级时会经常让学生到陕西博物院、茂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等场所去感受经典作品,滋养艺术灵性。至高年级则要求学生深入耀州窑、富平陶艺村等作田野考察,体验民间陶艺的工艺、审美和市场氛围等。第二,走特色发展之路,强调地域性特征,让西安的陶艺教育和创作有别于宜兴或景德镇的陶艺教育,因为其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工艺材料和艺术观念所致。就像石鲁、何海霞之山水画绝不可与李可染、傅抱石、陆俨少之山水画相提并论一样。
二、高职教育:在地域文化与课程建设之间形成合力
与本科陶艺教育有别的是,我国设陶艺专业的职业院校全部都是办在各陶瓷产区的。如宜兴产区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德化产区的泉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产区的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唐山产区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淄博产区的淄博职业技术学院等等都是因陶因瓷而生、因陶因瓷而兴,所以它们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思想、课程设置等无不深深带有浓重的地方文化特色,从材质到工艺、从技术到观念都与地方文化休戚共生、密切相连。由于它们的办学定位原因,使职业院校的办学者会更多地关注课程体系的构建、项目课程的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教育技术”问题,而少了一些本科院校“观念”、“语境”、“实验性”等“纯学术”的意味。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文跃教授认为:高职陶瓷艺术教育应突出技术、技能与应用性特点,并以就业为导向。应有别于本科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尝试:
(1)构建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按高职院校陶艺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来统领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如解决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的问题,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技能性与应用性综合能力作为陶瓷艺术设计教学的切入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融性、结合性和可操作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课堂文化,实现理论、实践、创意一体化。
(2)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与模式是为重要。传统的陶艺教育历来重视“双基”教育,即将专业学习人为地分割成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与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课程两个部分,忽视对学生兴趣和创新技术、技能的引导和培养,把学生的爱好与兴趣长期拒在陶瓷艺术创作的天地之外,这是高职陶艺专业学生缺乏创作能力的重要原因。所以要从职业性、岗位性出发,注重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衔接与整合。
(3)要以教学大纲为参考,以陶瓷行业的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为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并改变传统的单向授课方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展开教学,把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讨论、市场调研、案例教学、实训操作和企业考察实习全部有机地贯穿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性。
(4)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陶瓷艺术创作课程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应用各种陶瓷艺术表现方法、陶瓷艺术表现形式和装饰材料进行表现与创作,并用较短的时间学会用不同的方法驾驭工艺与材料,进行多样化、小型化的实用陶瓷艺术作品创作,在此基础上再求精、求深,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意,学会欣赏各种陶瓷艺术作品,形成高职院校陶瓷艺术教育课程“一专多能”的特色。
(5)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基本设计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陶艺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在传授制作经验与方法的同时,应更加侧重于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发挥各种潜能及创造力。同时提高实践实训类课程的分值,使陶艺教育更具科学性和时代特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职业类艺术院校,其办学理念新、文化积淀深,在国内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陶艺专业在具有较深学术背景和丰富创作实践经验的沛雪立教授主持下,在不长的办学时间内,遵循把学术交流活动及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原则,把教学成果以参加学术性展览和商业性展会的形式推向社会,让交流中反馈的有益信息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使教学从观念、内容到方法得到不断充实、调整与提高。在他们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和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认识。即有重点、分层次地介绍陶瓷艺术的特征、发展状况以及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的关系、区别。讲授工艺技术与艺术表现的关系和实际运用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各类图书资料,从历代传统陶瓷到中外现代陶艺以及其它门类的艺术资料都有所涉猎,并以绘图的形式记录典型性的陶艺作品,使学生对陶艺的艺术特征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以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专业状态。第二阶段是工艺技术学习和技法训练。要求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泥料、釉料配制、成型、烧制等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作业练习。形式内容不限,但要求按主题进行创作,形式感要强,有趣味和个性,并有一定的合理性。具体方法是首先让学生们按大主题要求自由发挥,大量捏制小泥稿,然后逐一进行辅导。从学生任意捏制的小泥稿中发现有意义的因素,并加以引导、发展而成为作品。期间也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对经典传统陶瓷器的临摹。地处北方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期立足我国骨质瓷生产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培养为日用瓷生产企业适用的陶瓷专门人才。论坛上,王联翔教授重点介绍了他们学院是如何做好依托校办企业培养专门人才这篇文章。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较早启动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为重点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确立了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的教改思想,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以校内实训工厂———唐山美术瓷厂和引进企业———金方圆骨质瓷制造有限公司以及唐山地区一批陶瓷企业为平台,构建了具有现代职教特色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实施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采取客观、科学的第三方评价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地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一时期为走岗实习阶段,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还要实行校内集中授课与走岗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去车间认识设备、原料、成型、注浆、磨具、装饰、烧成、彩烤等工序的工艺及管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大二时期为贴岗实习阶段,即充分利用实习工厂开辟第二课堂,采取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场授课的形式,培养学生通用专业技能,把实际生产项目引入课堂,由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负责授课,学生在进行生产性实训的同时完成贴岗实习项目内容。大三时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其中第五学期在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结合生产性的工作任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与岗位对接的能力;第六学期,在陶瓷企业的不同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毕业实践,完成毕业设计。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陶艺教育跨越了50余年,获得丰富的成功经验,本土文化对于学院陶艺教育的影响成就了学院的今天。他们在不断坚持教育与产业融合的自觉思考,在构建符合职教规律的课程体系和承传地方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
蒋雍君老师在这次论坛上就陶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问题做了主题发言。她介绍说,该专业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切入点,依托陶都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探索陶瓷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了“工作室+陶坊”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以专门化方向对应企业岗位的需求,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并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专业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就项目式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五大途径以及实施效果评价等问题做了简要说明。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由原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更名而来。他们的陶艺教育成功走出了以陶瓷雕塑人才培养为特色,密切依靠企业整合社会资源为平台的道路。张南章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在企业建‘教授工作室’,探索‘学研产销’一体化”的做法与经验。可概括为“六个创新点”,即: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搭建互利共赢的研发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研、产、销一体化;创新师资队伍结构———夯实导师团队;创新教学方式———在导师负责下的项目驱动;创新教学成果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作品评价相结合;创新实习与就业渠道———实现学习与就业一条龙。他以“聚玉堂陶艺公司”为例,介绍了他们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实施方法和最终效果,让与会院校代表很受启发。淄博职业技术学院陶瓷琉璃艺术系的高蓓博士也在会议上简要介绍了他们在陶瓷艺术人才培养上的做法与亮点。该系拥有一支有三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和三名省陶瓷艺术大师领衔的学识水平高、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地处交通方便的淄博市张店区,自建系以来,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皆以适应陶瓷产业发展为侧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挖掘和传承淄博当地的陶瓷文化特色,并借鉴现代艺术观念,将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训有机结合,关注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经过大概30多年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也有一些传统思想在制约着艺术设置专业的发展。比如,“重理论基础、轻实践应用”思想,许多艺术设计专业都将绘画课程设置成了公共课,但这就忽视了不同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教学与本专业之间脱轨,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都不明确。
2.重理论,轻实践。
刚才在第一点中也提到了“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危害性,其实危害性还不止于此。目前,大部分的艺术设计教育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表现,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这使得学生毕业后与就业岗位不能成功对接,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时感到恐慌和无所适从。
3.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中,艺术类考生专业课加试达到一定的分数之后,相对的文化课分数要低一些,其结果是艺术类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或多或少存在难度。
二、艺术设计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相对于“图案”和“工艺美术”来说,艺术设计是个新生词汇,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与词汇的变化相同,艺术设计教育也出现在图案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之后。在这个发展历程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现阶段的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创新教育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艺术设计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分析
1.以校园艺术为载体实施创新教育。
现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再是一门单纯学科,它与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依托校园文化,有助于全面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在校园中可以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比如可以定期举办艺术沙龙、艺术研讨等不同活动,也可以邀请知名的艺术设计专家举办艺术相关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开阔学生们的眼界。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使学生们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在校园内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作品展览与作品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中公开招标的设计项目,比如企事业单位标志的设计,使学生与一线接轨,保证艺术实践的效果。再次,鼓励学生在校内建立艺术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社团活动主题可以为虚拟设计,也可以通过竞标各种商业设计而成为实体设计,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们的组织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创新型教师推动创新教育。
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隔一段时期,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标准就会出现,与此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做合格的创新型教师。其次,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适应学生群体的变化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充实自己,进行教学创新性探索,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非凡的创造力和设计激情,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3.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创新应用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商业设计、校内设计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得到实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对实践环节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比如可以向学生下发教学实践任务书、实践日志等教学材料,并且还要做好各阶段的检查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督促和评价。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掌握从设计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4.以创新教育模式带动创新教育。
前面就已经提到过,我国的艺术设计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所以在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差距,实施创新型教育模式在现阶段很有必要。创新型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带动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此外,还要注重艺术设计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课程,完成传统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转变,可以利用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手段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
很多学生在报考高职高专时,只注重学校的选择,对于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客观的分析,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工作也缺乏相应的热情,因此对职业的选择相对主观,甚至盲目。在入学后,真正学习此专业的课程时,发现与自己的想象相距甚远,从而对专业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公共艺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和体会美的心灵,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快乐、热情的心。
二、生源艺术素质滞后,审美鉴赏力低
我国现在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美育和艺术教育,但由于地域、师资、设备设施有限等许多客观原因的影响,目前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还比较缺乏。对于河南这个教育大省来说,我们更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于北京、上海和沿海等发达城市来说,在艺术教育方面确实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素质教育。学生之间普遍流传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口头禅,家长和老师也一味的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甚至品评一个学生的好坏。经过近几年素质教育的改革,我省小学素质教育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评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出现了评价机制的多元化,音乐、美术等成绩与活动也慢慢开始进入到学生评价体系中。但中学,初中和高中的评价机制仍以考试分数为主,甚至只看考试分数。据调查,作为省会的郑州还较为重视美育与艺术教育,但其三线、四线的小城市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缓之又缓,甚至停滞不前。初中还开设的有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但高中只有一年级开设这些美育课程,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直接取消了音乐课和美术课,只保留了形同虚设的体育课。这样大的课业压力从早到晚压在学生身上,对其身心发展极其不利,极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焦虑,自闭、烦躁,抑郁甚至厌世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开展艺术实践与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作能力,开发其想象力,最终要的是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三、重视职业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普遍缺乏美感
笔者在针对三个高职院校的近两百名各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时发现,如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系等这些理科院系中的不少于七个专业的学生都表示,他们专业并未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也没有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的选修课;中文系、外语系等文科院系的学生表示,他们仅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音乐欣赏》,之后就在没有类似的艺术课程了。学生们普遍表示,即使是这门《音乐欣赏》课,在上之前对其兴趣浓厚,期望值也颇高,但上了几节课后,就没有兴趣了,主要因为这门课不是他们的专业课程,系部与任课教师都不太重视,仅仅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解一下课本知识,然后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听几首歌曲,仅此而已,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一学期的《音乐欣赏》课上下来,只是听了不少歌曲而已,但对于听的是什么,怎样欣赏仍是一头雾水,甚至课堂上听过的歌曲,课下就已经忘记了,并没有达到公共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与文化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更没有提高学生的审美与艺术鉴赏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形同虚设。但笔者在调研时充分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艺术的喜爱,特别是对音乐的喜爱,98%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学校能够开设艺术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且能够形式多样化,课程种类多样化,甚至可以只是定期的开展一些艺术讲座来满足其学习兴趣。
四、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化,对公共艺术教育不够重视
多年来,高职高专院校一直被视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也就是走上社会岗位后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也一直非常明确,甚至单一化,只重视学生职业技术理论与操作的学习和培养,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了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的培养,使高职高专院校走出来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来讲,全面发展的程度不高。国家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对公共艺术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培养的人才只专一门,缺乏创新精神、创造力、组织能力、团体协作能力,更缺乏活力。
五、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缺乏统一的管理
笔者对五个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五个高职高专院校中只有一所学院有独立的公共艺术教学部,共有教师13名,其中专职任教于此教学部的老师仅有5名,其余的8名教师均来自艺术系,只是兼职在公共艺术教学部任教而已。其余的四所院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学部,只有公共基础教学部,其中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同样是音乐系或美术系的专职教师。笔者对其中的12名艺术专业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他们普遍表示不太愿意兼职其他院系的公共艺术课程,认为外系学生不好带,艺术素养较差,欣赏水平较低,课程开展较难,课程设计较为麻烦,不如带自己系的艺术类学生省力。六、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和课程体系是密切相关的,由师资建设的缺陷就可以看出课程体系的不完备。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艺术课只开设了一门课程——《艺术鉴赏》或《音乐欣赏》,并且由美术系的专业教师或者是音乐系的专业教师担任,当教材涉及到不是教师本专业的课程时,教师往往避而不谈,这样就导致了学生鉴赏的片面性。并且这门课程是学生们的必修课,除此之外,并没有因材施教,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学校认为只要开设了这门公共艺术课程,便完成了美育的任务,这种教育思想是极其片面和不负责任的。
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是当代艺术教育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美术学院在建院之初就有着一批学贯中西、会通艺理的教授集群他们以自己的精神和不懈的学术努力.铸造了我院重历史使命感、重人文思想研究的诗意的传统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基本点。从这一历史基本点出发.我们一方面应当重视艺术学院教学中人文学科的基础教学,重视文化研究和美术史论研究力量的建设,重视学院理论话语空间的开拓从整体上加强学院作为人文思想传播和研究之所的学术氛围和精神铸造。另一方面重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梳理和构建艺术学各专业学科结构,在人文精神内涵的高度上来认识中国画的传承和拓新、绘画专业中各画种的纯化和融合、书法学学科建设和类书法的艺术创造、空间和平面的融通和拓展、各设计专业方面与传统的沟联、与技术的关系、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学科建设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娱乐产业之间的联系等课题.在人文精神品质的特征上锻造多元艺术追求的内在形象。我们提倡由上述的两个方面来构建学院人文精神的摇床.强调对受教育者学养、才情、志向的综合培养。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单纯的“绘画机器‘’和“设计机器’‘而是培养掌握了艺术技能、会通艺理的创作者和思想者,培养一个个兼备宽厚专业基础、宽阔知识视野和创新意识.兼备求知激情和反省精神.兼备远大理想和奋斗意志的完整的“艺人“。
新领域的开创
随着全球性的信息时代的迫近,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建设一批社会急需、科技含量高的紧缺学科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中国美术学院在“十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发展新媒体艺术创作学科的构想.并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成立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机构,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今年六月,由我院策划发起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管委会、中央美院、上海美院共同举办“数字影像在中国‘’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有关数字影像生产和研究的各方面专家聚集一堂,带着一代创业者的激情和责任围绕数字影像动画的创作现状和市场前景、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研究和教学、数字影像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新媒体艺术的开发和发展,必然会给传统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学科带来冲击所以.一定要理清现有的艺术学科和新学科之间的关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把握它们之间关涉到文化形成的最基本的东西理清两者间互补互动的脉络尤其应警惕简单照搬进化论观点以新旧说来判定彼此优长的认识。让现在的艺术学科和新媒体艺术学科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使传统的架上绘画语言、艺术语言在挑战的契机来临之时.沉着应战.丰富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新媒体艺术从一开始就触及着现代主义的那种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二位一体的深刻命题,既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开发,又对技术特以清醒的批判和警觉。数字影像的创作者正是在这个两重性的格局之中确定自己的职责,这一职责就是要站在社会和技术的前沿,强调人与世界同在的根源状态中把握技术命题.积极应用技术开拓技术.同时又善干在技术无限拓展的变化中.从其成就史的表征中抽身而出.重建冷峻的批评语境。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基本格局之下新媒体艺术将广泛地涉入文化艺术的民族根性的课题;涉入个人的艺术创作与大众的文化境域之间的融合创作的课题;涉入艺术的深度的人文关怀与娱乐游戏产业的互动和融通的课题,涉入教学科研与市场前沿的课题。
第三,应迅速地建立起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平台尽可能地取得与数字技术研究和发展之间的直接联系,培养一批兼具科技能力和艺术创作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站在思想和技术的前沿来打造这支新军。
完整的工作室的教学机制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人文思想研究的迅疾发展人类知识的长期积累和持续锐增的态势.正在悄然改变教育的含义。现代教育正在反省单一的知识传授的方式和功能.思考着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领悟知识、研究问题的自我整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精神。这一精神指向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艺术和设计教育现代艺术和设计教育所要接触和涉入的课题越来越多不同的观念和风格主张亦呈纷繁之势。如何让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时期里掌握知识要领.既能够获得宽广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向各专业转化的基本的可塑性又能够在艺术追求多元发展的结构中选择自己的深入学习的方向如何使不断丰满的学科家族’‘中各专业枝繁叶茂同时又在整体上形成互动互进的态势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当梳理现在的学科和专业.改革学科结构和教学机制.在保证传统基础学科发展的前提下.综合相关画种学科群组建新的有利于基础共通、多元发展的基础部与工作室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逐步实行完全的学分制从而建构既有利于中西艺术互相砒砺、大众文化频频挑战的情境中各种艺术追求、各画种特色的多元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系统。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课程体系的合理构成是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在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书法等传统艺术门类占据了主流地位,其他属前卫、通俗、流行艺术范畴的艺术门类则因认知缺陷和学科建设的缺失而很少被提及。只有先弄清动漫艺术是否具备成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载体的合理因素,才能为动漫艺术进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充足的论据,并打消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家长心中的疑虑。
一、动漫艺术审美品格符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那么,动漫艺术教学能否实现以上目标呢?可能许多人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于是,分析动漫艺术审美品格就成为正本清源、化解争议的根本途径。作为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单纯从娱乐性去理解而忽略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魅力,这无疑是对动漫艺术最大的不公。
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著作《论艺术》中指出:“艺术的创造能够在人的心里唤起一度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2]从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活动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出动漫艺术完全符合作为艺术活动的基本要素,大众对于其娱乐化的浅显认知来源于动漫艺术广泛的群众接受度以及部分动漫作品基于商业利益而展现的低俗格调。然而,这并不妨碍动漫艺术自身的艺术地位以及我们对好的动漫作品的欣赏。动漫艺术被广泛接受并不是因为它的娱乐性,而是其融汇了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的综合技能,创造出了一种符合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所喜爱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主张“我不仅批判高级艺术那种疏远的深奥主义和总体性主张,而且尖锐地怀疑任何高级艺术产品和通俗文化产物之间本质的、不可逾越的区分。历史已向我们证实,一种文化的通俗娱乐(如古希腊甚至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可以变成随后时代的高级经典。实际上,甚至就在同一个文化时期,一件作品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取决于它被公众怎样理解和利用。”[3]同理,动漫艺术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其受众以及社会群体对它的选择和认知。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无视动漫艺术被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事实,而选择因动漫作品中的某些低俗存在而全盘否定或有意避讳的态度,那无疑是对动漫艺术的践踏和对学生教育的不负责任。负责任的艺术教育态度应该是去探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动漫艺术具有何种魔力,让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对其喜爱之极”。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动漫审美分析,有助于艺术教育工作者合理利用动漫艺术的积极因素,实现其艺术教育作用。
西方“移情说”美学代表人物利普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观点下去解释。这个观点总是由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4]“移情说”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探寻青少年的动漫审美乐趣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动漫《ONEPIECE》(又名《海贼王》)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的动漫作品。该作品在日本国内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受到儿童青少年群体甚至成年人的广泛喜爱。在我国,这部风靡十多年的动漫剧更成为伴随“90后”一代成长的主要作品。根据笔者授课班级的反馈情况,《海贼王》在“90后”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在讨论这部作品时充满欢快、热情甚至激动。他们更在文中写到这部作品如何教会了他们坚持,如何在他们失败时给了他们再出发的勇气,如何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一部虚构的故事,却能够成为青少年学生在人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精神食粮,谁又能说它不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呢?《海贼王》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可它渗透在情节中的勇气、坚持、友谊等品格力量是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移情”至海贼王的故事情节中,在被动漫作品感动的同时满足自己心底的情感需要。“一方面主体通过移情赋予对象以生命;另一方面主体又有从客体中观照自我情感的审美需求。”[5]动漫作品在这里所发挥的作用形象而强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简单的说教要更加真切和充沛。《海贼王》那一个个也许算不上优美的人物形象,展现的却是对青少年来说无比重要的人文关怀,谁又能说《海贼王》对青少年群体人文素养和审美品格的影响会小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呢?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主动将优秀动漫作品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学生感受到与其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相对接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动漫艺术应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对象
接受美学为将动漫艺术作为艺术教学载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的出发点或原则性立场是,读者(接受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在文本含义生成时扮演主动角色,并对作品的历史生命具有决定性影响。”[6]一件艺术作品,如果缺乏了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并不被接受者从心底感受和认知,其审美功能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从此角度来看,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无疑是被接受度最高的一位动漫大师,其作品被人们评价为“将动画艺术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7]。他的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等宏达的叙事主体,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是将唯美的二维绘画艺术、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离奇的童话故事和温情的人类情感相结合的动画叙事手法。其作品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以及有着纯净心灵需求的成年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风之谷》中人类的暴行对于自然生灵残酷的伤害和最终自食其果的画面,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龙猫》中那憨态可掬的龙猫形象以及与小姐妹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温情更让人重温了童年时光;《千与千寻》中千寻的坚持和自我成长启发了无数少年在成长之路中自我探寻……从1984年创作成名作《风之谷》一路走来,宫崎骏用其动画人的坚守、人文者的思想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为广大观众创作出了一部部动画经典杰作。正如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所预言的:“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宫崎骏在创造一个个票房奇迹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这一预言。他用他的作品启发了一代代青少年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命运,体味友情、亲情以及青涩的爱情,理解成长与坚持;他也用其作品精致优美的画风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个个细节的美感存在和创想创意的魔幻之境。奥尔德里奇说:“将客观事物分成两种:物质对象和审美对象,同一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知觉的主体采取何种知觉方式(观察的方式还是领悟的方式)。如果事物的基本特性引起主体对它采取领悟的方式,那么该事物就将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反之,观察方式下对应的就是物质存在。”[8]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发了一代代青少年的宫崎骏动画带给了人们太多感悟和赞叹,完全符合审美对象的特质。而且其作品广泛的接受度,为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深入解读作品的审美情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载体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在讨论将动漫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载体时,我们就不能不触及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即如何消解动漫作品中低俗存在对广大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动漫作品中的低俗存在造成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动漫作品的极度反感,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认知下,创作内容低幼化成为中国动漫发展的唯一方向。反过来,中国缺乏适合广大青少年阶层的动漫作品,加剧了青少年对以日本为首的他国动漫作品的热爱,这阻碍了青少年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也滋长了低俗动漫通过非正规渠道的大量传播。可见,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回避和阻碍并不能真正影响青少年阶层对于动漫的热爱,反而会因缺乏正确引导,使青少年因认知不足而接触到不良动漫作品,进而受到不良动漫作品思想的侵蚀。将动漫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载体,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动漫作品所涉及的文学、美学、心理学、电影学、异国文化等意识形态,让学生透过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深入了解和探讨作品背后的人文意义,能帮助他们从浅层次的欣赏上升至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体悟。学生只有提升了对动漫作品的审美情趣,才会自动分辨和远离低俗动漫作品,从而形成动漫发展和传播形态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由于动漫艺术所具备的综合性特征,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实现的将不仅仅是艺术与审美认知的提升和发展,还将通过作品中的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文学性等丰富内涵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承认优秀动漫艺术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优秀动漫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动漫艺术公共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A].2006-03-08.
[2]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6.
[3]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5.
[4]马奇.西方美学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41.
[5]岳介先.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J].江淮论坛,1994(4):26.
[6]方维规.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J].社会科学研究,2012(2):10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日益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艺术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由于认识上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深思。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设计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结构层次,有利于促进设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一、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关系
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关系是指设计艺术教育所包含的教育、设计、艺术之间的关系。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是设计艺术的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首先体现的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应在教育的前提下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实现设计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所受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并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教育就是通过传承人类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教育的育人功能。设计艺术教育就本质而言,包含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根据一定社会要求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传承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设计艺术教育仅有社会适应性的发展远远不够,还需通过教育,使人具备社会创新性的发展能力,设计艺术教育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前进的功能。
(二)设计艺术教育的设计共性
设计是系统工程,它涉及人、社会等诸多方面,在当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设计不仅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机关系,及舒适、安全、美观的生存环境与便利工具,同时,也是方便人类交流的重要手段。设计不是设计师简单的个人行为,而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市场和社会,是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设计的商业价值。因此,设计具有手段性、主观性、客观性、创造性和商业性等特性,其特性决定了设计艺术教育有别于其他任何学科。正如王受之所言,设计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没有一个世界统一的模式,即便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也不例外。
(三)设计艺术教育的艺术个性
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遵循美的规律,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更要注重人们审美需求的实现。但是设计艺术又不等同于纯艺术活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内在矛盾。因此,设计艺术教育不仅要实现培养目标,更需注重艺术个性的培养,因为优秀的设计无不是时代性、民族性与个性的综合体现。在维持各种内在矛盾关系相对平衡的同时,设计既要体现共同的规律与法则,还需具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艺术个性。
二、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们对设计艺术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设计的商业性和艺术的体验,淡化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设计艺术教育功利化
设计艺术教育的设立与发展必须坚持以“教育”为重心,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近年来,盲目扩招使设计艺术教育出现了数量、规模的虚假繁荣,市场需求混淆了设计艺术教育的宗旨,取而代之的是设计的办学效益,导致部分院校的办学目的停留在市场的风向标上,而没有系统地研究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得“教育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创造力。
(二)设计艺术教育技能化
设计艺术不等同于纯艺术。然而,在传统教育思维模式下,设计艺术被看作纯艺术的主观创作。一方面,设计艺术的“传统认识”忽视了设计的本质,只注重表现技法的提高,导致教学停留在“师徒”模式上;另一方面,设计艺术的“艺术观”淡化了设计的目的性,盲目扩大了艺术的视觉感受与个性发挥。
三、设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实现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设计教育观念,立足于综合能力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真正走上个人、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之路。
(一)遵循教育规律,促进设计艺术教育有序发展
教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设计艺术教育脱离了本质核心,偏离了设计艺术专业的培养规律。潘懋元曾提出高等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外部关系规律,即高等教育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一条是内部关系规律,即在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因此,设计艺术教育应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自身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特殊性,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协调各种教育内部关系,促进设计艺术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
(二)把握艺术内涵,促进设计艺术教育和谐发展
李政道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作为一门学科,设计艺术教育应巧妙地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生活,这是设计艺术的本质所在,也是设计师必须肩负的使命。因此,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坚持提高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美学素养,加强设计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一方面,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设计审美能力和正确处理人与物、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设计艺术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针对设计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出具有科学的设计理念、审美意识,富有民族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创造型设计人才。
(注:本文为武汉理工大学校教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潘鲁生.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装饰,2003(3):44―45.
[4]盖尔哈特・马蒂亚斯.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J].中国设计在线,2005(8):52―55.
一、基本材料
初一时班级有位刘同学,上课不遵守纪律,总是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从来不交,科任老师经常反映,他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我行我素,孩子的父母根本管不了他。他的父亲每次打电话都哭着说:“老师,我该怎么办?我实在拿他没办法。”后来,他又渐渐地迷上了网络,厌学情绪越来越重。
二、问题行为表现
1.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排斥他人的劝导
2.没有学习的热情,有初步的网络成瘾症状
3.对某些事情有消极和抵触情绪
三、原因分析
学生本人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家庭保护的缺失,父母没有及时给予引导,导致孩子叛逆心理极强,对他人持否定态度,不能接受批评。
四、具体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和他的父母沟通。了解孩子小学时的一些生活,他是从什么时候产生这些思想变化的,在初步了解后,我开始对他展开全面的赏识教育活动。
1.关爱入手,建立相互信任感
没有情感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怎样使教育变成师生交流的平台,并且让孩子愉悦地接受你的劝导与教育,从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几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对刘同学的教育中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主动走近他和他做朋友,让他觉得老师很在意他。也很重视他,我开始定期找他谈话,不能一下子表现出对他特别热情,他是一个有些敏感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地深入,刚开始他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好像在告诉我:你这一套对我不好使,老师我见得多了,你这叫软硬兼施,别拿我当傻子。我知道他心里依然很排斥老师,但我依然坚持,哪怕是顽石也有感化的一天,久而久之,我发现,他在课堂上顶撞的次数渐渐少了,偶尔也能提笔写写字了,成绩暂且不论,就他目前的表现看,有了回暖的迹象。
2.培养心态,积极面对问题
我感觉刘同学之所以以坏孩子的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主要是没有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怎么能严格要求自己,怎能让他人相信他是最棒的,他自己又怎么能战胜自己呢?我多次找刘同学谈话,让他承担起男子汉该有的责任,做些班级的力所能及的事,在班会上对他大肆表扬,让他在班级感到自豪,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大家认识到:原来他也可以做到这样,他逐渐走出了情绪的低谷。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在心底记下“我能行”等积极的暗示,鼓励自己,给自己加油,不断前进,永不放弃,直至成功。
3.赞美学生,激励他向上的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恰当地赞美学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用鼓励代替批评,用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批评,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的多。刘同学开始时对老师有一种戒备和防范的心理,后经过了解,他与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在学校里与同学交往甚少。几乎没有朋友,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上政治课的时候,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成为他锻炼自己的平台,我多次鼓励他上台展示自
己,把自己推销给他人,同时让全班同学每次都给他热烈的掌声,我们都发现他的脸上也有了一种羞涩的表情,而这种表情是原来不曾发现的。
4.分析了刘同学的情况后,发现客观原因对他影响比较大,怎样排除他的心理障碍,让他和整个班集体融合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1)走近他,给予关爱,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记得一次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在
提问的环节我叫了他的名字请他来谈谈自己的见解,好像从来没有人倾听过他的心声一样,他那么珍惜这次发言的机会,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得不错,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次事件让他的自信心大大增强。
(2)排除他的戒备心理,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
孩子的内心其实是非常想好的,但只是长时间以来持续的否定导致他破罐子破摔。所以,消除他的戒备心理是当务之急,也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他慢慢地开始接受我的指导,对他人也显得不那么敌对了,我知道这是教育的作用。
五、初期成果
学生学业成绩有了提高,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很主动,如:元旦联欢活动,看到了他积极活跃的身影,家长的反馈是孩子能偶尔和他们分享在校的乐事,这也是以前不曾有的,我很开心他的转变。
国内一些院校师资队伍中,最为缺乏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同时又拥有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和创作经验的老师。
目前有些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很多,过多考虑使用器材、软件的能力,缺少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戏剧学、影视心理学等。另外需要大量的影视赏析、影视剪辑、音乐剪辑课程,去掉一些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2.数码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动画学院图形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曾立人教授,借鉴北美的教学体制,把教学体制形象地分成金字塔形,其包括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技术手段型,以软件、硬件为侧重点来教学的模式;其次是原创内容型,以培养创意为主的教学模式;最顶层的是人文关怀型,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可用性研究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
我国现在还停留在底层的教学模式,以技术培养为主,开设很多计算机课程的阶段。
3.理论研究领域空白
数字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的风风雨雨,尝试性的高校数字设计专业教学也不下8年,但数字设计的专业理论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一项空白。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刊物和相关大学的学报很少能见到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也看不到较规范的数字设计教材。
4.轻视设计创意,注重技术操作
当前数字设计教育习惯以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来评价水平高低,主要看谁的软件玩得精到。数字设计作品缺乏创造力、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曲建方教授认为,各个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技术只是种手段,艺术创造力才是核心。
二、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1.重视学业修养和基本功训练
通过开设数字媒体的基础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在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人本思想
开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充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时期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的数字媒体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美国的大学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
专业的设置面对不同的就业去向,如影视、动画、游戏、广告、网络,使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数字化技术系统,甚至是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线。影视数字化系统可以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摄录到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DV,贯穿影视的前、中、后期。游戏专业同样根据游戏行业的取向来设计专门的游戏制作训练。
学校也可能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教师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后,根据就业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专业课程。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是学生选老师,学生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选的课程中。
3.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适应市场需求
数字艺术横跨艺术、技术两个领域的特性要求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同时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培养。
目前国内数码设计类公司在招收人才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艺术人才与技术人才之间难以沟通,懂艺术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理解艺术。有专家分析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高校等相关教学机构对市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太差,专业设置和调整尚未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步伐;另一方面表现在现有的学科分割严重,对数字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起点不够。
4.建立院校高端师资资源的共享,提出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如上海交大由软件学院和媒体与设计学院联合办学招生,融合了计算机和艺术两方面的科研教学资源。另外,还依靠与国际数字媒体业界著名公司建立合作渠道,共同建设数字艺术产学科平台,并定期聘请国际业界专家执教。
北京大学为教学配备最有效的师资力量,更主要的是充分借助外界教学力量,以培养实用高级专才为目的。
5.定期举办全国性高校数字设计教学论坛或会议
对当前数字媒体教学及影视动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作深入的探讨。深入领会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围绕数码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国内外数码艺术教育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数码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富有成效的交流与互动。
6.许多专家提出数字教育与市场中的企业建立联系
请有丰富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引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新鲜创作理念。院校和企业探讨的问题是目前数字艺术教育领域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教育与市场的接轨。参与院校教学的企业人员要保证课程质量、时间安排;企业与学生之间要将宝贵的经验倾囊而授;安排好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制作等。
结语
如今信息时代是建立在以电子计算机为平台的基础之上的。视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教育亦如此。在不久的将来,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艺术将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数字内容和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我国的数字艺术教育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时代主流,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建立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数字艺术教育,推动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
内容摘要:文章紧扣数字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解读,着重论述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是国内数字艺术设计教育者需不断探讨和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艺术教育市场
数字艺术教育体现在数字、艺术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方面。
数字指的是数码技术。现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日臻成熟,因而带来广泛的应用领域;艺术是情感、激情、精神世界;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发掘个人的潜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顺应时代开拓和发展数字艺术教育,设计一套完整系统的专业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如果说学生是那小河中的一叶扁舟,那班主任则是那为其掌控方向的船帆,或许主宰不了小船的意愿,却也为其指引了方向,规约了范围;如果将学生看做茁壮成长的绿叶,班主任就是那雨露和阳光,在需要时帮助其茁壮健康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把握人生的方向及路标。孩子们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张扬个性,追求自由,因此,班主任应该有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既不能充当搀着或者背着学生走路的“好心人”,又不能做冷眼旁观、视而不见的“陌生人”,我们班主任要做孩子们的引路人,陌生而熟悉的人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J3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76-01
一、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陶瓷艺术有着极强的观赏性,对制作者更具有参与性、直观性、愉悦性等特点,所以陶瓷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陶瓷艺术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质
我国的陶瓷艺术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很多古陶瓷在世界上都被认为是艺术珍品。这些优秀的陶瓷作品都积淀了创作者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在感慨陶瓷艺人的巧夺天工之时,同时也对陶瓷艺术的悠久历史、制作过程、陶工艺人等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祖国璀璨的文化。在陶瓷艺术教育过程中,通过对陶瓷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体验与熏陶,从而把这种对美的感受及联想渗透到其他美的事物当中。陶瓷艺术教育能够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陶瓷艺术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力
陶瓷艺术是一个集想象、审美和动手等多方面能力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在制作过程当中需要眼手心一体,这样就要极大程度地调动思维的能力。正如我们所知,现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从小抓起,例如给孩子买橡皮泥,让他们学着或者想象着去捏出一些图形,这种做法就能激发孩子的思维以及想象能力。陶艺作品所表现出的直观性,正是人类抽象思维的表达,展示出了具体的形象,使具体形象被赋予了抽象化的语言。因此,陶艺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形象与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陶艺教育能够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劳动技能
古人对于繁琐的制陶过程用“72道方成器”来形容,可以看出制陶工艺相当讲究、复杂和严谨的。这也就要求制陶者需要了解化学和物理方面的基本常识之外,也要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陶瓷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要求制陶者熟练掌握陶瓷成型技艺,涉及各类装饰彩绘手法及线造型艺术,以及立体造型观察方法和塑造能力。因此,通过陶瓷艺术的学习,能够培养遵循科学规律做事的习惯和素质,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劳动技能。
二、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陶瓷艺术传承方式单一
我国的陶瓷艺术从古至今都是以师徒的形式代代相传,很多的能工巧匠因为没有好的继承人,而不能很好地传承技艺,所以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在现代教育已经不再适用,应该寻求我国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二)学校的授课方式太传统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在极大程度上囚禁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别是陶瓷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管是文化课还是实践课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制陶兴趣,制作出好的作品。
(三)我国在陶瓷艺术教育环节不够重视
陶瓷艺术教育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国外的普通学校,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可悲的是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古国,坐拥着最具观赏性的艺术瑰宝,却不去大力地发展与传承,真是令人不解。
三、陶瓷艺术教育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策略
(一)应加强陶艺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我国的传承方式以及现存的教育方式,对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具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学习其中好的教育方式,在各个年龄段都开设课程,这样能很好地形成一种陶艺学习的氛围,有利于我国陶艺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合理设置陶瓷艺术课程
陶瓷艺术是一门注重动手能力的课程,所以我们应该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要多安排一些实践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提升审美素质以及动手能力。
(三)陶瓷艺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的制陶技艺虽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传承并不是陶艺课程的宗旨,创新才是一门艺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课堂上,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责任是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种独立思考中,激发创新的潜力。
四、小结
陶瓷艺术融合了历史、艺术、物理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寓教于乐的学科,具有拓展思维、培养创新和动手能力的重要作用。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艺术教育也具有陶冶情操、提高智力和树立个性等素质教育功能。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今天,陶瓷艺术教育尚有欠缺之处。因此我们要在立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陶艺教育的优点,把中国素质教育推向新高度。教育部在21世纪新课程标准中将陶瓷正式列入教育内容,相信陶艺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素质教育也会得到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