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学习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生安全学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学生安全学习

篇1

在这次消防安全知识的主题班会中我对中学生怎样防止火灾发生,发生火灾后如何自救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们中小学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不能乱拉、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销。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发生火灾后要学会自救 :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一是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人们应熟悉通向消防梯的通道,着火后可迅速由消防梯的安全门下楼。二是住在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里儿、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三是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那就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因距离大,容易造成伤亡。 四是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

生命最重要,安全第一。学会保护自己。

篇2

中学生是当前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而中学生信息安全素养也影响着信息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中学生是信息安全未来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参与到信息活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在这些活动中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如近几年媒体报道的少年黑客事件,不断涌现,其中很多中学生走上了歧途,成为了信息安全的“建设者”。同时,也有一部分少年黑客在正确的引导下成为了“白帽子”走上了红客道路成为了信息安全的真正的建设者。由此可见,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其意义更在为我国信息安全领域培养后备力量。

二、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1.加强中学生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使中学生对信息安全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作为当前社会中参与信息活动的一个重要群体,应该让每一各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宪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对信息活动中涉及信息安全的相关规定增加到教学中,进而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2.培养中学生识别信息安全威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中学生既是当前社会信息活动参与者,同时在信息活动中也是弱势群体。因此,培养中学生能够辨识信息安全威胁,对于保护青少年和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一是通过向中学生讲解信息活动中出的各种侵害和危害的案例和事件,让中学生认识到信息活动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相同的威胁存在。二是提高中学生对信息资产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对个人信息及家庭信息等相关隐私信息的保护,尽可能的规避信息安全风险。三是通过演示一些信息危害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活动过程中会面临信息安全陷阱,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思维习惯,进一步提高到信息安全意识。

(二)采用多层次教学模式提高中学生信息安全素养

1.利用课堂教学阵地进行信息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使中学生普遍具有一般的信息安全素养。

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已涉及到了信息安全的内容,一方面从法规层面;另一方面从技能培养上介绍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使全体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应对简单的信息安全威胁。所以,要充分抓住课堂这个普及信息安全的教学主阵地,进行信息安全教育。

2.利用第二课堂对中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知识的拓展,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

通过开设兴趣班和学生社团等多种形式,给对信息安全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如增加社会工程学入门、破解基础知识、渗透工具使用等课程。使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篇3

在最近公布的网络调查报告中,我国网民已达到6.49亿,其中有38.8%的新增网民仍处在受教育的阶段。根据年龄来看,处在10~19岁的网民在总数中已经达到24.1%,网民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中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并参与到网络信息的各种活动之中。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辨别能力和对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比较弱,很容易被网络世界丰富的信息所吸引,在信息活动中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另外,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全面,很容易轻信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并不自觉地传播它们。这不仅对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2.中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缺失。

当前,许多中学生没有信息安全意识。首先,学校相关教育缺失导致他们没有了解信息安全知识的机会。其次,信息安全教育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规范、不成熟、许多已开展的活动也都是形式主义,不能真正帮助中学生应对网络环境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学生家庭也没有认识到信息不安全的严重后果,家长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约束,从而导致中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受到侵害,或是对他人的信息安全造成侵犯。

二、提升中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

1.提升中学生的安全意识。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校本课程,或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应让学生明辨在何时信息安全会受到侵犯,并学着如何规避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教师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活动中隐藏的威胁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从而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2.使用多种教学方式。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集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如编写安全手册、制作微视频、或是在正常教学时使用相关素材等,让学生有充分机会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内容。其次,中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可以在第二课堂中渗透信息安全教育。如组建相关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让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或社区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最后,还可以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电脑作品竞赛、技能大赛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安全活动中来。

3.要充分借助安全机构的力量。

我们现阶段对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滞后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并不是未雨绸缪。然而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教师不仅要重视信息安全教育的基础问题,也要充分借助安全机构的力量,对于渗透、钓鱼和当前各种网络环境下的热点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及时把相关信息传播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4.要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

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从培养学生习惯入手,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素养。如:要在及时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组件并定时更新、升级;不要将自己与他人的隐私随便泄露;重要账户要使用复杂的密码保护并经常更换;不要盲信各种免费服务、中奖广告;不要打开陌生邮件、短信或网络;尝试无痕使用网络服务;对重要的数据文件进行定期备份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安全风险。

5.师范院校应该重视信息安全教学人才的培养。

从时间上推断,现阶段的在校教师在大学时代很少有接触到信息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学校缺乏相关专业教师,兼任教师难以胜任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安全教学效果很低。而信息安全这门学科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已有部分院校开始逐渐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也开设了信息安全的相关课程和专业。我们呼吁,师范院校应该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专业的建设,为培养相关专业型人才而努力。

篇4

中D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7)01-0028-01

一、中学生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必要性

虽说掌握通信工具的中学生人数远不如成年人,但正在接受教育的他们,在网络通信中获取信息可谓得心应手。应用软件的不断出现使得他们不断寻找着极具创新性和新鲜感的娱乐工具,网络直播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同时,作为一种崭新的网络通信工具,限制其信息的生产及传播的措施还来不及制订就已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网络直播信息的多样性、开放性也使得中学生在辨别这些信息时处于弱势,因此进行网络直播信息安全教育就应首先从中学生开始抓起。

二、网络直播信息的特点

(1)信息的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络直播平台已经超过五十个,单就直播平台某拍的直播菜单就涵盖“吃秀”“搞笑”“美妆”等十五个项目,注册人数已高达7000万。该平台在线人群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社会阅历,其中也不乏中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对比其年长的人的生活充满兴趣并想方设法融入其中,这就直接导致中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的时候缺乏细致判断。

(2)信息的开放性。信息的开放性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信息生产者的开放性;二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开放性。在网络直播中只要是注册后的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的生产者并不需要具备高学历或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只需要在屏幕上表达出自己此时的所感所想,换言之,一个人并不知道和自己当面交流的是学者还是乞丐。信息生产者的开放性是导致信息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信息多样性是开放的信息生产者造成的直观结果。我认为,信息的多样性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担心的是中学生在面对信息的复杂多样时是否拥有辨别判断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寻求建议的主动性。

(3)信息的空间性。网络直播之所以吸引中学生的重要一点就是网络直播信息的空间性。在不同的空间领域,一个人往往会好奇在同一时间段处于不同地点的人正在做的事情,中学生这类有着强烈好知欲的人群自然不会放过网络直播这一平台。

三、信息安全教育的途径

(1)保证信息安全需网络管理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及时组织人员在直播平台进行监督,在审阅直播过程的同时关闭违法的直播视频,并就传播非法信息的信息者送至司法部门处理;并就直播用户实行实名制,使个人对自己生产的信息负责,对自己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负间接责任;为了加大力度治理直播平台,应尽快通过相关法律来规范直播用户和保护未成年人群。

(2)保证信息安全需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社会人士应该尽自己最大的义务,不仅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传播信息,还需要在道德层面时刻限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另外,直播平台上的青年人需要协同执法部门完成相关的监督工作,必要条件下提供相关证据来维护直播平台的井然有序,以此来保证中学生接收信息的安全性。

(3)保证信息安全需要针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中学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教师是其身边最关键的人群之一,因此教师对中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让中学生时刻清楚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危险性,并时刻关注学生的课余爱好,多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体育活动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身处发达的网络通信时代,中学生应时刻警惕不良信息的干扰,在面对虚假信息时应具备准确的辨别能力,不以网络世界为精神寄托,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需要建议时应及时向周围人寻求帮助。

篇5

从目前来看,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是很多的,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安全运动意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因为许多中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缺乏安全运动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中学生时代是形成良好安全运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只有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增强自己的安全运动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他们才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运动损伤的发生,让自己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能更好的发挥特长,培养更多的体育兴趣爱好,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为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砚山县第一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调查与分析,充分了解该学校学生在课外体育运动中的安全运动现状、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运动意识现状,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安全运动意识的培养。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砚山县第一中学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搜集、整理和分析,做好本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其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层随机抽样的形式从砚山县第一中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四个班的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安全意识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为97.66%)。

1.2.3数理统计法

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4访谈法

通过对砚山县第一中学部分学生的访谈、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现状以及获得安全意识的基本途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运动现状

2.1.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

由表1可以看出,有70.5%的学生是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时参加的学生也有23.5%,很少参加的学生有5.6%,不参加的学生有0.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很多,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难免会受伤或运动损伤,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的伤病或运动损伤是由于学生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

2.1.2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伤病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27.7%的学生曾经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候受过伤,从数据可以知道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曾经受过伤的学生人数所占到的比率很高。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受伤很多时候不仅给自己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影响学习生活,而且很多学生在受伤之后会对课外体育活动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散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1.3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受伤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曾经受过伤的学生大多都是安全意识的缺乏造成的,在受伤的学生中25.3%的学生在没有做热身活动的情况下就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有17.7%的学生他们的热身活动做的不够充分造成了受伤,可以看出在受过伤的学生中有43%的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候缺乏热身活动和充分热身活动的意识。其中16.5%的学生因为场地器材的原因受过伤,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访谈发现,他们受伤的原因是在做运动之前没有检查场地器材的习惯,特别是学校的篮球场有些场地很不平整,许多同学还是在上面打比赛。同时篮球场的位置又靠近碳渣田径场,经常有小石头被风吹到篮球场上,如果在运动的时候不及时清除很容易造成伤害。有10.1%的学生认为自己受伤的原因是技术不够规范。同时有17.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是造成伤病的一大原因,因为在现在的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明星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很大因素,初中生的好奇心理,盲目的模仿体育运动员的动作,而又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所以造成了很多学生的受伤。

2.2中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运动认知

2.2.1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认知

中学生在体育课及课外的体育活动中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由于在体育课中有教师的指导和提醒,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学生在平时的课外体育活动中,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和提醒,对安全隐患的认知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表3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95.3%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中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还有4.7%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虽然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安全隐患的认知度是非常高,但是还是有少部分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选择了不知道。

2.2.2学生对参与每次课外体育活动都要注意安全的认知现状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95.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必要注意安全,还有2.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和1.4%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通过和学生交流访谈中发现: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有大有小,运动的动作有难有易,对于一些运动负荷小和技术动作容易的体育运动中就没有必要注意安全。而在现实中,一些小负荷和动作技术容易的体育运动也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从调查结果分析,还是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每次课外体育活动都要注意安全,他们抛开了“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是很容易受伤的。

2.3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运动意识现状

2.3.1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前准备工作的意识现状

体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体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效率,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然而在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往往被中学生忽视。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89.8%的学生选择了做适宜的热身活动,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前要做适宜的准备活动的意识非常高,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受伤率最高的也是没有做热身活动,其比例占到了受伤人数的25.3%,其中热身活动不充分造成运动损伤的比率也有17.7%,从两个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知道,学生认为在课外体育活动前做适宜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到了实际的运动锻炼时,学生却把做适宜的准备活动给忽视了。有85.3%的学生认为穿着适宜的运动服装也是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从对学生的观察中发现,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候经常穿着牛仔裤等紧身裤,这也是与学生的安全运动意识不相符合的。认为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前应该检查场地器材的学生比例有53.7%,对比中因为场地器材原因受伤比例17.7%可以看出:虽然因场地器材原因的受伤的学生很多,但是有意识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前检查场地器材的学生比例却很低。

2.3.2学生对自己具备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所需的知识和方法的认知

在体育运动中,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所需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锻炼好身体的最佳效果,而且最大限度的预防运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从表6中可以看出:只有59.8%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了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方法,还有24.4%的学生认为自己还没具备所需的方法和知识,另外15.8%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还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具备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方法。

2.3.3学生对自己具备预防和处理课外体育活动中损伤的方法和能力的认知

虽然我们在平时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我们具备预防和处理课外体育活动中损伤的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所带来的伤害。从表7中可以看出:只有43.5%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了预防和处理课外体育活动中损伤的方法和能力,有34.7%的学生认为自己还不具备,同时还有21.8%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了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看出学生对预防和处理课外体育活动中损伤的方法和能力是非常欠缺的。

2.3.4学生对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负荷的认知

在体育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从表8中可以看出:虽然70.5%学生认为自己会监控自己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但是有65.6%的学生认为自己会通过自己身体的疲劳主观感受来调整运动负荷,而运动负荷的监控通常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进行监控,由此可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运动负荷监控是不科学的。

2.3.4学生对在剧烈运动后要做的事认知现状

在剧烈运动刚结束时应该做一些放松调整活动,如长跑之后逐渐改成慢跑,再走一段距离,然后做一些肌肉放松。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所以不应该马上休息和马上喝水。而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有2.1%的学生选择了马上休息和0.7%的学生选择了马上喝水。可以看出还是有少部分的学生欠缺剧烈运动后的安全意识。

2.3.5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结束后放松和整理活动的认知现状

在体育活动后的放松和整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放松肌肉,防止乳酸的堆积,减轻大运动量后身体的酸痛。从表9中可以看出94.4%的学生认为在课外体育活动后是有必要进行放松和整理活动的,有3.9%的学生确认为没有必要,还有1.7%的学生对是否做放松和整理活动认为自己不清楚。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后的放松和整理活动不够重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认知度是非常高的,然而学生却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的运动损伤。因为大多数运动损伤是学生缺乏安全运动意识造成的,所以提高学生安全运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一部分学生是具备一些基本的安全运动意识,但是在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却给忽视了,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堂中强化这些基本的安全运动意识。同时还有一些安全运动意识是学生所不具备的,在学校的体育课中应该加强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强化。

3.2建议

3.2.1提升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认知度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安全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应该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让课外体育活动安全防范意识渗透到自己的思想中。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帮助树立安全观念,增强学生的安全认识。

3.2.2加强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安全运动意识的培养

1.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前学生的安全意识:(1)运动锻炼前穿着适宜的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2)做适宜的热身活动(3)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4)准备课外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器械(护具)

2.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方法。通过体育课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技能方法,了解和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

3.通过体育课堂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和处理体育活动中损伤的能力和方法。

4.通过教学让学生能科学的监控自己的运动负荷,特别是让学生明白不要通过自己的疲劳主观感受来监控自己的运动负荷。

5.强化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后做适当的放松和整理活动意识。

6.在体育课中强化学生已有安全运动意识,并提示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安全运动意识给忽视了。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 (2007)02-0162-02

【作者简介】 杨军(1953- ),男,北京市人,大学专科,副主 任医师,主要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单位】 1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100021;

2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多年来,道路交通伤害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给人们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的同 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我国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人数居世界 首 位[2]。国内外有关资料显示,在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中,儿童青少年是高危人群 [3]。积极采取措施,对儿童青少年开展交通安全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对 预防青少年道路交通伤害具有重要意义[4]。笔者于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对北 京市朝阳区部分学校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朝阳市区4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为调查对象,选取其中规模相当的2所学校作为对照校,另2所为干预学校。干预前参与调查 学生1 492名(干预组743名,对照组749名),干预后参加调查学生1 461名(干预组729名,对 照组732名);平均年龄分别为14.66岁和14.57岁;男女比例分别为0.99∶1和1.01∶1。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健康教育 所统一制定的《北京市中学生道路安全健康促进项目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性 别、年龄等)、常用道路交通工具(主要指上下学的交通工具)、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掌握 情况(是否学习过以及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情况)、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以健康教育所、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调查员,并进行统一培训;每 次调查 时接受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督导员的现场督导。

1.2.2 干预方法 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制作1套步行 、乘车和骑自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宣传品;在干预校全体学生中举办预防道路交通伤害Flas h大赛;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放 《致学生和家长一封信》,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防病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与交警部门、学校 共同举办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由学生会干部及学校行政干部在校门 口指导学生过马路,促使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充分利用学校校报、板报、广播、展板定 期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安全知识、道路交通事故危害、交通事故人员创伤的急救 处理等知识。以道路安全健康促进项目为主题,在全校各班做1次主题班会,开展如小品、 演讲、文艺表演、知识问答等有趣的宣传活动。干预活动共进行了6个月,对照组未采取任 何干预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题包括识别交通标志4道题和对违反《交通安全法》行为的认识12道题, 道路交通安全行为题包括最近1个月有无违反《交通安全法》行为11道题。得分判定标准为 每题1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总分为16分,道路交通安全行为总分11分,利用加权法分别计 算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知识和行为得分均数,然后换算成百分制。

1.3 统计分析 根据每个学生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2次答卷中的知识、行为 得分,以及在态度上对于交通情况认知率的改变作为判断干预效果的指标。利用Epi data建 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干预前 后的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干预前后学生选择步行为上学方式的比例分别为18.0%和2 0.1%,骑车的分别为40.2%和33.1%,乘公交车的分别为36.6%和40.6%,坐专车的分别为4.4% 和5.8%。

干预前后学生上学花费的时间小于0.5 h的分别为53.1%和53.0%,在0.5~1 h之间的分别为2 9.5%和3 1.8%,在1~1.5 h之间的分别为12.3%和9.9%,1.5~2 h之间的分别为3.3%和2.8 %,在2 h以上的分别为2.0%和2.4%。干预前后以上各项统计指标相对稳定。

2.2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行为干预前后得分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知识得分比 干预前上升了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得分干预后 比干预前上升了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知识得分第2次问卷比 第1次问卷下降了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得分下降了9.1%,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干预前后中学生对交通法规的认知情况比较 干预组在干预后,听说过 交通法的学生比例较干预前上升了8.3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 组学生 第2次问卷比第1次问卷上升了1.8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交 通法宣 传的比例,干预组上升了19.9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学生 上升了4. 6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交通法与己有关的比例,干预组上升 了0.9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了0.5个百分点,差异也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愿了解交通法的学生比例,干预组上升了3.7个百分点,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了0.6个百分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4 干预前后中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归责比较 干预前,调查对象认 为对道路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比例有17.9%认为是机动车,7.9%认为是非机动车,5.5%认为 是行为,67.4%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干预后,15.2%认为是机动车,9. 5%的认为是非机动车,5.9%认为是行人,68.2%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干预前后对于 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大多数调查对象始终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共同责任。

2.5 干预前后学生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率比较 骑车时被机动车撞的比例在干 预后较干预前上升了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骑车时被自行车撞的比例 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骑车时撞倒行人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走路时,被机动车撞倒的比例在干预后较干预前上升了5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走路时,被自行车撞倒的比例在干预后较干预前 下降了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搭乘汽车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在干 预后较干预前上升了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搭乘自行车时,发生 交通事故的比例在干预前后此项指标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果显示,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和行为得分干预组干预后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学生在干预 前后对于交通安全负责者的态度变化不大,大多数调查对象始终认为是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共 同责任。

调查还显示,干预活动对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受伤情况有一定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原 因可能与干预活动持续的时间较短以及社会大环 境及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学生家长的自身素质和经济条件、学生自身 对于交通安全的认知情况等因素有关。

此次调查所抽取的4所学校都是城区学校,学校平时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有一些意识, 但未受过系统的专业指导。调查中,干预组得到了专业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指导,因 此干预前后知识行为得分有所提高;对照组因为6个月内未采取过任何形式的道路交通安全 教育,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淡化,在知识行为得分方面有下降趋势。因此也反映出 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应该经常进行。

(致谢:该调查得到了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北京市劲松第三中学、北 京市金盏中学、北京市新源里中学、北京市服装学院附属中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

4 参考文献

[1] 池桂波,王声氵勇,荆春霞,等. 1951-1999中国 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分析.中国预防医学,2001,2(4):248-250.

[2] 王声.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伤害和健康公平国 际学术会议在美国进行.中国预防医学,2002,3(3):24.

篇7

虽然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但由于一些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任课老师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安全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制度不完善。一些中职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方面,注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对安全教学与管理的重视不够,未能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难以有效规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影响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升。(二)职工不重视。教师队伍重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专业文化技能,以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没有及时、有效的在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管理,影响工作水平提升,导致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有效规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三)隐患未排查。学校相关领导未能严格履行职责,没有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对中职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导致安全隐患存在,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中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四)教育不到位。任课老师和学校领导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未能重视与家长的联系,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在安全教育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安全教育管理水平提升,难以达到提高安全教育管理效果的目的。

篇8

为切实提高我校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结合区教育局有关文件指示,我校组织开展了安全教育为主题系列活动。主要有:

一、安全教育宣传由德育处部署,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加强全校师生对卫生、饮食、水电、交通、防溺水、消防等方面的教育。一定要确保教育到位,防止走过场,走形式。

二、我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竞赛答题、举办安全主题班会、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系列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

三、我校坚持创新部署安全宣传新阵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楼道设置图书角及楼梯设置安全宣传长廊进一步增强了我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救自护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育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教育的目的。我校将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人人参与的要求,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和拓宽创建“平安校园”的新路子,使创安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9

一、 概念界定

作为外来概念,我国学术界对“社会安全感”尚无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根据主流观点来看,我们将社会安全感界定为“某一地域范围内人群对社会环境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心理反映”。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高社会风险的发展阶段。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面临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的威胁。[1]传统的社会安全标准偏重于社会安全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但在这一背景下这些标准显然已经过时。社会安全感在社会安全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体现在社会安全感影响着个体对社会事务的归因和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逆向影响整体社会安全环境。在高社会风险的环境下,人群的社会安全感应该得到重视。

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人的生命之中保障型的两项因素一项是健康,另一项就是安全。

众所周知,我们是不能缺少安全感的,整个社会都是如此,那么它在学校的校园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校园安全感的的缺失不仅可以造成人身财产的伤害,有时还可以上升到一些疾病的引发,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生活在“恐慌”与“恐惧”之中,这就引发了一种疾病—“癔病”。生活在缺少安全感的校园里,学生更应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学生“癔病”频发,本质上讲,是社会没有给予学生一个“免于恐惧的自由”,恐惧、担心、焦虑成为“暗示源”。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群体,是一个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他们的社会安全感高低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社会整体水平。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的考察,可以从中提取出我国居民社会安全感的一些共性特点。我们对中西部大学生社会安全感进行调查研究,对我们掌握中西部居民社会安全感具有借鉴作用。

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对其进行的社会安全感调查研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西部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的调查研究,可以掌握该地区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感现状,为学校的学生工作者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借鉴,对相关方面的问题解决和防范提供参考。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人才后备力量,拥有一个健康的社会安全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在社会安全的硬件条件上较东部地区落后,同时因为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和民族分布等客观社会原因,面临的社会风险也比东部地区的大学生要大。所以,对中西部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感进行调查研究,能为我国广大中西部教育机关和院校提供良好的参照,共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培养其健康的社会安全感。

三、研究综述

此次调查的对象的年级分布从大一到大四的分布范围基本是持平的,大二学生稍多,从生源地来看,城市和农村各占一半,来自西部地区的同学多于东部。我们针对调查对象在设计问卷时将调查问题分为交往安全,学校社会治安,网络安全,安全归属感,就业安全这五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在上述部分笔者已经就中西部地区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的调查做了详细深入的分析。本研究在社会安全感的调查中将调查对象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群体展开的研究可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说明性和建设性,有助于了解地处中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地区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感的现状。通过我们发放和收回的问卷后统计的结果以及平时自身的感受,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交往安全

从第一方面大学生交往安全方面来看,所调查的人都有一种很普遍的认识:在于人与人的交往中,对于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我们所需要具有的警惕性是不一样的,越陌生的人我们所要保持的警惕性应该更高。并且在他们日常的交往中,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一般与舍友的交往要比非舍友的关系要密切很多。这就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通常对于自己身边比较亲密的人, 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朝夕相处的舍友具有很强的信任感,相对舍友而言的班级同学,老师等就不如前者能够给自身带来归属感。理所当然,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所调查的同学所持的态度则大多认为要视情况而定,可见,对于未踏入社会大学生而言,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陌生人并非犹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般的不可亲近,社会还是美好的。总而言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亲疏远近关系与自身安全感成正相关关系。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视情况而定地对其保持警惕;七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与社友的关系很好,认为自己与舍友关系不好的受访者很少;与班级成员保持朋友关系的调查数据程正太式分布,大部分人与班级半数左右的成员保持朋友关系。可见,受访大学生在现实社交上情况较好,交往安全感较高。

(二)社会,学校治安

在社会、学校安全感方面,所调查的同学在问及学校及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时大都表示较为满意,可见同学们对于学校的治安工作还是肯定的,但是在问及是否担心宿舍被盗则大多人表示担心。学校给学生带来的人身安全感是足够的,对于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大家都表示比较放心,但是被偷被盗这一现象在学校并非少为发生,很多同学多少都遭遇过此类事件。学校在这方面还必须加强防范和管理,对于本校的学生在平时的课程中要有相关的课程进行教育和疏导,这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偷盗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学生的财物安全,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过程。对于治安系统的设置也还有必要加强管理。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学校内及学校附近的治安状况在一般以上;对维护学校内及学校附近地区安全的安保人员工作不满的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有七成受访者不同程度地担心宿舍被盗。可见,受访大学生虽然对整体治安状况较为满意,但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仍有担心,治安安全感不高。

(三)网络安全

在网络安全方面。可以说,网络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等等,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位置。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的讨论也越来越为炽烈,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也将网络列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比较青睐与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便利,大家都普遍认为通过网络,可以匿名分享自身的生活感受,发泄心情和情绪,由于网络的非面对面,非熟人的交流让他们觉得放心、没有流言蜚语的负担,畅所欲言让他们觉得网络是安全的。但另一方面,相对于匿名性的方便和安全,白被调查者也表示担心自己会上当受骗,个人信息会被泄露,可见对于真实的信息安全和财物安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还是不尽如人意,甚至扰人担忧。

仅有一成的受访者经常通过网络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认为浏览网页、网上聊玩网络游戏等网络活动对现实社交的影响较大和一般的各占三分之一;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担心网上消费被骗;有六成的受访者担心网上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可见,受访大学生对网络的信息功能认识上不清晰,对网络信息的真实度与安全度保持怀疑,网络安全感较低。

(四)安全归属感

有半数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一定把握;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所学的知识勉强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另有近半数的受访者不同程度对此感到怀疑。可见,受访大学生对归属认识分歧较大,安全归属感一般。

(五)就业安全

在就业安全方面。就业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一大热议问题,因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于就业安全的调查主要从就业意向、就业压力两方面来进行研究,被调查的同学大多表示就业压力很大,大多认为就业压力来自大学扩招的影响,面对毕业,面对就业,大多数同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标并不是十分明确,就业的压力和盲目给他们带来了不安全感。相对自主创业,更多同学还是倾向于找工作,替别人打工,虽然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大多同学还是保持作为青年一代所拥有的激情和挑战力,不断的锻炼自身,充实自己,提高能力,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前景。对于学生的困惑,学校在学生培养模式和就业能力的提高方面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变化改变策略,让学生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残酷有信心能够立足社会的筹码,这也是社会对培养人才基地的要求。

有四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就业压力来自大学扩招,近三成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压力来自自身能力欠缺;大部分的受访者倾向于找工作;另外,在被问到是否愿意到外省去找工作或者是否愿意到压力较大的地区工作时,各种意见较为平均。可见,大学生就业意向较为模糊,就业安全感一般。

综上所述,虽然大学生交往安全感较好,但其他安全感指标不高,尤其是网络安全感较低,另外,大学生社会安全认识较为模糊。总体而言,受访大学生社会安全感不高。

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感与自身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学校和网络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据点,学校单纯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群体的单一性让他们在人际交往、生活安全方面总体来说具有很强的安全感;网络的匿名性和真实性则是他们所矛盾的节点;就业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的激烈竞争、残酷现状则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困惑,最缺少安全感的地域。可见,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安全感、归属感与他们自身对于事物的确定性程度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对于自己熟悉和确定的事物则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对于陌生和不确定的事物安全感和归属感则相对较低。

四、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感的现状,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对外校流动人员的管理

调查结果显示:63.6%的人认为流动人口太多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在大学中也存在类似“外来人口潜在危险”,这也是仅次于“盗窃抢劫”的另一大因素;

(二)加强法治道德宣传教育

从调查结果看,入室盗窃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损坏公共设施、遇到危险不能互相帮助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全感。所以,被调查者建议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道德宣传,提高学生素质,保护公共设施,维护校园环境。

(三)增加保安力量

调查显示,三成多的被调查者在校园内从未见过保安,1/3的人在校园内偶尔见到保安人员。调查中,被调查者建议有关部门应增加保安力量,增加巡逻次数,保证学生安全。

篇10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34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力度的加强,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呈递增状态,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每年毕业生即将就业之时都是“最难就业季”。许多大学生目标工作地点与求学地点的不一致,传统的现场招聘会招聘求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其求职需求,导致网上求职的盛行。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征和信息的重要性,网络信息安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信息是一种资源,拥有它就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立足。大学生求职时,必须填写个人简历,里面涉及太多个人信息,便引来不法分子对信息的觊觎。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能够对大学生信息进行搜集并用于诈骗活动以获取利益。作为大学生,如何搜集和分析招聘企业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侵犯?这对于即将求职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安全概述

2.1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

大学生在进行求职时,一般需要填写个人简历,简历中包含了大学生的各类信息。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分类如表1所示。

2.2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安全

由罗森林,王越等人发表的《网络信息安全与对抗》一书中对“信息安全”是如此定义的:“安全”是损伤、损害的反义词,“信息”是运动状态的表征与描述,“信息安全”的含义是指“信息”的损伤性变化。大学生在求职中的信息安全不仅包括个人信息本身的损伤、损害,还包括在信息时代由网络谣言、信息霸权引发的安全问题。因为在进行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有可能会受到的各种影响不仅仅是在求职时个人信息受到损害,还有遇到不法分子虚假招聘信息、设计虚假网站等窃取大学生的信息等。

如今各种虚假钓鱼网站泛滥,各种求职网站上着形形的虚假招聘信息,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窃取求职者的信息,再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对求职者进行诈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网上求职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只有对其进行解决,才能使大学生安全地进行求职,防止信息泄密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

3大学生求职中信息安全问题

3.1大学生求职中信息泄密问题

为了解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从个人信息在求职中泄密情况,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发放了18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4份,并对这些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大学生在进行现场招聘流程中,信息泄密的环节主要是投递简历到初次面试中的简历筛选环节。招聘单位获取了大学生的个人简历中的信息,其用途是否只是用于招聘员工、招聘单位怎样处理个人简历也并不为大学生知晓。在大型招聘会结束后的现场,地上堆积的简历随处可见。这些简历若是被不法分子购置和收集,那大学生信息泄露无疑,导致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3.2.2网上求职

大学生网上求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异地求职的困难、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方便,但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也导致了求职大学生的信息安全问题。网上求职中信息泄密的渠道多、泄密方式更是多样。

与传统求职流程相比较而言,多了前面在互联网上从进入招聘网站至浏览招聘信息五个环节。而正是这五个环节,使大学生信息泄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3招聘企业利用求职大学生信息进行诈骗

信息经济学表明,掌握较多信息的一方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能对信息劣势方的利益进行损害。通过对求职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他们可以了解求职者的相关的个人信息并用于商业用途,更有甚者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作为诈骗求职的介质。据美国隐私研究机构EPTC透露,大部分网络服务商会根据追踪软件得到的信息,向用户有针对性的发送广告。不仅如此,存在着一些网络服务商,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将收集到的信息贩卖给其他需求者,或者有的会将信息与其合作伙伴进行交换,从而掌握更多的个人信息。有的网络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到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再通这些信息对求职者进行诈骗,骗取其财产,更有甚者骗取其人身自由。

大学生求职中因信息泄密导致不法分子利用其个人信息对其进行诈骗的案例比比皆是。通过各种诈骗方式和手段,不仅有直接骗取大学生财产的,还有利用个人信息骗取家人财产、骗入传销陷阱,更有甚者采用技术手段,如病毒技术、木马技术等将大学生个人信息盗取再造成其财产损失。

4对策研究

4.1搜集招聘企业信息

信息搜集是信息通过信息搜集媒体从信息源到目的地的转移过程,广义上,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活动包括信息定义、信息获取(查询和访问)和信息利用(分析、解释)。上文的分析可得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与招聘单位的信息不对称,在求职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故对招聘企业的信息进行搜集是十分必要的。可通过如下渠道搜集到招聘企业的信息:(1)第三方招聘求职网站;(2)公司官方网站;(3)老师、同学、本专业上届校友;(4)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网站或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公开网站;(5)从搜索引擎。

4.2分析招聘企业信息

所谓信息分析,过去也称情报分析,是在信息调研的基础上,以对大量已知的信息的内容进行整序和科学抽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深加工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过增值的信息产品,从而为决策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在求职中搜集到的招聘企业的信息未必真实可信,只有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信息分析才能在求职中进行决策。

现场招聘会求职。大学生在进行现场应聘之前,需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核实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再到人才市场或招聘地点的总台进行咨询,对比现场招聘会企业的信息。

网上求职。首先,大学生需要将搜集到的企业信息和招聘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将值得怀疑的招聘企业的信息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其次,将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网站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第三,接到电话通过面试时询问公司的名称、地址等信息。最后,在确定一切无误之后参加面试,注意各种案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分析面试的场地、情景,保护人身安全、保证自己信息不泄密。

4.3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连接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等特征;基于这些特点,网络中各种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跨越地区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得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终端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互联网的这个特点为个人信息泄密带来可能性。大学生在求职中应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因信息泄密导致财产损失乃至人身安全威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4.3.1合理地填写和管理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中暴露太多个人信息,有效管理个人简历是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关键举措。如何有效管理大学生个人简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不进行“广撒网”式投递简历;(2)简历中重要的和隐私的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3)在通过第三方招聘求职网站进行简历公开设置时尽量设置成保密简历。

4.3.2防范“网络钓鱼”

不法分子能够通过在一些正规招聘网站上虚假招聘信息,一旦求职者进入他们预先设计好的钓鱼网站,便会步步为营,诱导求职者泄密其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及密码,造成求职者的经济损失。求职者应注意:(1)面临招聘企业发至邮箱、手机、QQ等的网站链接时须警惕,应仔细检查域名是否符合企业原网站域名、是否存在可疑之处,再打开链接;(2)若进入了招聘企业要求进入的网站,须仔细查看网页底部的ICP备案号、版权申明等内容;(3)面临招聘企业要求下载压缩文件、插件、应用程序等须小心,很可能这些东西已经种了木马或病毒;(4)钓鱼网站中一般交易方式比较单一,它会要求求职者进行银行汇款,收款方通常为个人而非公司;(5)网站上设置账号密码是尽量避免使用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私密的个人信息,与网银、支付宝等涉及个人财产有关的账户和密码不能保持一致。

5结语

大学生求职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可能为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如遭遇财产诈骗、信息诈骗和传销诈骗等。求职大学生可通过加强对招聘企业信息搜集和分析、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手段解决求职中的信息泄密问题,有效防范诈骗行为。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为信息泄密可能带来的损失,需做好防范措施,在信息泄密后也要能够对招聘单位的信息进行深刻剖析。只有步步为营,才能在求职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盗取信息的本领也在增强,诈骗手段和方式还会翻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求职中除了谨慎地采用防范措施,还要多关注求职诈骗案例,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以及各种因求职泄密信息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罗森林,王越.网络信息安全与对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2122.

[2]宋鹏,王有凯.网络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探讨[C].第二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