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09: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辩论相关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过去,旅游活动只是个人的自发行为,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出现了具有商业性质的旅游活动,直到20世纪初期,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才发展起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旅游产业在全球的发展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旅游产业一方面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一方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其兴盛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在当代社会,旅游活动已经不是一项孤立的个体行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起步时,只局限于服务国家外交,在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的时候,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经济功能。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餐饮、住宿、客运交通、工艺品及其他销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发展,旅游的功能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旅游管理也以发展经济为导向。
(一)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活动在产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承担的角色在不停转变着,价值取向也随着社会进步而改变,在不同的阶段,旅游管理的价值导向先后从创取外汇向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发展,在总体上遵循着经济管理的导向,旅游产业也在这种导向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目前旅游产业在我国现在已成为许多省市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在逐渐增加(见表1),为国家GDP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增长10.6%,人均旅游支出增长11.7%,据预测,在今后的数十年内旅游产业也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
但是与此同时,很多地方的旅游管理呈现出经营机制单一、发展模式落后等现象,地区保护主义盛行,政府及旅游企业普遍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的现象,在以经济管理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下,旅游管理呈现出一种粗放和短视的形态,忽视旅游者、当地居民的精神诉求,并对自然资源及文物古迹保护不善,造成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二)存在问题
破坏生态及人文环境。由于缺乏经验,在旅游产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许多景区急于创收,忽视环境承受能力,一味对环境进行改造和破坏,如大量修建旅游基础设施,对人文遗产的管理简单粗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自然资源及很多人文遗产是所有人民共同的财富,很多投资者及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做出的诸多短视行为,对全民福利的增加有弊无利。
景区居民质量下降。近年来,旅游的发展与兴盛导致很多旅游景点交通拥堵情况严重,市民出行受阻,同时景区周边地区经常出现物价上涨、资源紧缺等情况,对景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困扰。旅游产业出发点本是实现经济增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但由于旅游管理水平的发展滞后于现在人们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而给社会带来负的效益,损害了当地居民的福利。
未注重全民福利的实现。现阶段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地区发展差异较明显,收入分配不甚合理,造成贫富差距较大。实现全民休闲对于现阶段的国情来说还有较长的距离,因此,旅游对于部分人来说还只是一种奢侈品。较大的生活压力使得许多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实力享受旅游活动。目前,免费向居民开放的景区较少,博物馆、公园等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由经济管理向福利管理转变的现实意义
现代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也即剩余价值最大化。经济发展是福利实现的基础,但是一个产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其产出与效率,更取决于其对社会福利的积极影响。现在,随着建设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已不单纯是一项经济活动,它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沟通交流,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是体现国民福利的重要指标。
因此,如何增加社会总体福利,使旅游产业更好地为提高国民生活素质服务,成为现在旅游公共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发展旅游的目的已从最初的服务外交,到发展经济,变成现在的增加社会总体福利。虽然目前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旅游管理的价值导向也不可避免地仍以经济目的为主,但是随着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渗透,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模式,能将旅游的经济目的和事业功能结合,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功能,增强国家“软实力”,使旅游产业在拉动经济的同时增加国民福利。
新兴福利观的出现影响着人们对旅游管理价值取向的诉求,人们不再仅仅关注旅游给经济带来的推动作用,而在更大程度上将目光投向旅游为人们带来的其他影响,如实现公平、快乐、健康、幸福等。因此,我们在进行旅游管理时,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经济、文化、自然与旅游管理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旅游管理工作融入社会、经济、文化、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站在更广阔的层面来看待旅游管理,实现旅游管理从经济管理向福利管理的渐进,旅游管理的价值取向逐渐由经济管理过渡到福利管理。
以福利管理为导向的旅游管理就是要从提高经济效益、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满足旅游者及当地居民的需求从而增加社会总体利益为出发点,以统筹区域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为立足点,以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方面取得平衡为手段,来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全民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这种价值导向将旅游看作国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强调每个人对权利拥有的公平性。国家应保障国民公平地得到旅游的机会。它倡导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合作,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福利旅游发展现状
由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起步较早,福利制度也相对比较完善,以福利管理为价值导向的发展方式已深入人心,因此其福利旅游的发展值得我国吸收借鉴。
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在全世界是较为先进的,以瑞士为例,20世纪三十年代政府就创立了瑞士旅行金库,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旅游补贴,降低旅游门槛,增加旅游机会。人们可以利用瑞士旅行金库发行的支票外出旅行并分期付款偿还,同时其提供着数百家优质低价的旅馆,极大地降低了旅游成本。法国主要通过发行旅游券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旅游机会。旅游券制度强调受惠人与雇主共同参与,政府作为保障方,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多旅游机会。奥地利主要以法律政策规定公民每年必须有两个月的带薪假期,且在休假期间雇主向员工支付的薪资是平时的两倍。在亚洲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成熟的当属日本。日本的福利旅游主要以日本观光审议委员会福利旅游研究会为主体,由国家承担建设各种旅游设施,从经费支持和政策支持多方面为国民旅游提供便利。
目前,随着国内消费观念及福利观的转变,福利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政府已经出台部分政策保证国民福利的供给,如规定带薪假期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修建福利性旅游设施,向市民提供免费开放的景区,鼓励全民旅游的普及发展等。很多企业也经常发放旅游福利卡,组织员工团体旅游,这已经是企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大量问卷调查显示,旅游奖励作为现代企业福利的新宠,比发奖金更能激励员工士气,而且这种奖励方式缓解员工压力,加强了员工之间的交流联系,增加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福利旅游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作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除政府、旅游机构外,还有很多其他机构参与到旅游管理的策划、设计、宣传上来,如各种策划公司及公关公司等。目前福利旅游在中国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旅行社作为开展旅游工作的主力军,并没有很好的机会和其他机构配合。同时,政府的各项立法、基础建设工作以及对福利旅游观念的引导推广力度也有待加强,企业对福利旅游的参与度中还亟需提高。总而言之,要彻底转变旅游管理的价值导向,使其向以增加国民福利为目的的方向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在目前来看还是一项长远艰巨的任务。
积极发展福利管理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第一,国家应当立法规定员工具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在税收方面,对实施旅游福利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对员工以旅游的方式发放福利;同时,对个人所得税旅游进行扣减,降低旅游成本。第二,由政府承担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旅游服务设施如城市公园、博物馆等的建设,实现更多旅游景点向市民免费开放,保证低收入群体的旅游权利。第三,由政府向旅游景点进行补贴,使部分旅游项目由经营性质变为福利性质,从而降低公民的旅游成本,保证旅游福利的实现。
(二)企业方面
企业作为旅游福利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其重要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认识到企业福利对于员工积极性的作用,而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模式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奖励旅游是以企业组织或委托其他机构组织,以福利方式向员工提供旅游机会的奖励机制,种类包括:商务会议旅游、海外教育训练、奖励对公司运营及业绩增长有功人员。奖励旅游和现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现金是一种纯粹物质的奖励,而奖励旅游,能给员工带来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荣誉感、归宿感。调查表明,企业发放旅游福利比单纯发放奖金更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从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增加国民福利的角度出发,企业应该寻求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到福利旅游的管理中。
(三)旅游景点方面
首先,在定价问题上,应当以福利管理引导定价策略从福利管理的导向制定定价策略,主要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又要保证剩余价值最大化,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保证部分低收入群体也能公平地享受旅游的权利。
其次,重视景区循环经济发展,系统考虑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旅游管理中,大力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替代旅游等新型环保旅游,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服务、绿色消费,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绿色旅游产业链管理运行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旅游业与自然和谐发展。
最后,应当关注景区居民生活质量,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推动旅游业从流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引导。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游客注意保护景区环境,对各种文化遗产能自发地爱护尊重。
结论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增加,大众旅游逐渐普及,在社会福利理念深入发展下,旅游的福利性特征被人们日渐重视。人们不仅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更强调旅游作为国民福利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福利带来的积极影响。对于旅游管理的价值导向,也逐渐从经济管理转变为福利管理,这体现了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公民福利的公平获取。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企业以及旅游机构和游客应当共同努力,提高旅游管理的建设,争取将旅游管理给社会总体福利带来的增值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薛盈盈.休闲视角下旅游福利的发展态势及实现路经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张海霞,汪宇明.基于旅游发展价值取向转移的旅游规划[J].旅游学刊,2009(4)
3.韩雪.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采用半透镜 改变的不仅仅是机身结构
与数码单反相机相比,索尼数码单电相机没有传统的结构略显复杂的反光板设计,象征单反相机专业水准的五棱镜(入门级产品均采用五面镜技术)也随之被取消,而是直接利用CMOS成像元件成像后通过LCD和EVF取景,这也是索尼将之称为“单电相机”的根源所在。
光学和机械技术的亲密合作诞生了相机,但让它们走向大众和更专业化应用的却是电子技术。在如今的数码影像时代,电子技术更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带来比光学技术更具想象力的应用。作为消费类电子产业巨头,索尼产品线跨越了数码影像、移动计算、电子通讯、电影、电视机、电池等众多领域,让它能够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较其他传统相机厂商更了解用户拍摄数码影像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不断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相机领域,从而能够率先推出单电相机。
事实证明直接采用实时取景的方式很符合大部分用户(尤其是大众用户)的拍摄习惯。即便对于专业用户来说,电子取景器+LCD这种更为直观、方便的方式也并非不能接受,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变其拍摄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对单反相机,数码单电相机是相机结构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们将在今后并驾齐驱,共同满足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需求。
反光板是个桎梏半透镜更具优势
与数码单反相机相比,数码单电相机采用的半透镜技术不仅仅是改变了取景的光路变化,也在拍摄性能及应用上带来了更巨大的优势。
1 减轻机身重量、降低拍摄噪音、减小机震。与结构复杂的反光板相比,固定于镜头卡口后方的半透镜可谓简单至极,不必在按下快门的同时弹起、落下,从而大大降低拍摄噪音、减小机震,这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极为有用,有利于获得更高的画质,出片率更高。
2 不亚于单反相机的高速实时自动对焦性能――不仅是拍照,动态影像拍摄也可以!半透镜的存在,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反射光线至相位对焦和测光模块,从而获得与单反相机差不多的自动对焦自动测光性能,而不必如反光板需要将取景和对焦、测光光路分开,不仅简化了结构,也使单电相机能够在实时取景状态下,随时获得高速自动对焦性能。特别是在高清动态影像拍摄方面,大大提升了相机自动跟焦的能力,这一点甚至已经超越了专业摄像机,尤其适用于跟拍孩子、追拍野生动物等。
3 实现更高的连拍速度,甚至超越了最顶级的数码单反相机。反光板是个复杂的机构,它跟整个拍摄系统是联动的,在拍摄中需要不断地升起、落下,让它成为了单反相机中较为脆弱的部件,而且它始终是种机械结构,运动速度有限,从而限制了单反相机的连拍速度。而半透镜则没有这种限制,只需提升机械快门的速度和单电相机的数据处理速度即可,这也是α77能够实现超越最专业单反相机的12fps连拍性能的原因所在――在连拍过程中,没有反光板升起、落下对光路的改变,用户就可以随时监控画面,而不会如通过光学取景器会看到黑屏的现象。
4 更为智能化的拍摄应用。在随时实时取景状态下,单电相机不但可以保持单反相机的性能,还能如小DC一般进行智能应用。索尼就专门为单电相机提供了扫描全景、手持夜景、背光HDR及多种照片效果等,现在a77还提供了3D拍摄模式,这都是目前的单反相机无法做到的。
EVF抗衡OVF 直观更重要
数码单电相机以根具创新性的半透镜结构取代反光镜,OVF(光学取景器)也随之变为EVF(电子取景器)。单反相机的用户们也许会认为OVF明亮而自然,但这样取景拍摄后的画面却往往需要摄影师在显示屏上进行确认。单电相机应用半透镜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所见即所得”!
在最新的α77/α65上,索尼为其搭载了采用高达236万有效像素的XGA OLED Tru,Finder电子取景器――使取景画面清晰明亮的同时减少画面的拖影,拥有比OVF更薄的厚度和3313。的宽广视角和明亮的100%视野率(EVF基本上部拥有此视野率,而OVF则大都不是),真正做到了即时照片取景、拍摄参数调整及照片回看三大步骤一步到位。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患者出现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当此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其他病症完全康复后,咳嗽症状仍未消失,从而逐步的演变成哮喘疾病[1],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向,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应当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通过对患者的中医体质准确判断,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现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对其通过研究中医体质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以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岁-63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3岁-71岁之间,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喘息、胸闷、气促等。对73例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在中医中所属的类型,并针对患者体质的类型分析患者出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和体征,以确定中医体质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按照中医理论进行体质判断,以确定患者的体质在中医中所属的类型。经过判断,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有:平和质、特禀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2]。风热侵肺型,主要表现为鼻涕粘稠、呈黄色,舌苔呈黄色、痰液呈现黄色,伴有粘稠、口苦,共19例,肾肺皆虚型,失眠多梦、没有鼻涕、口干、少苔、咯痰困难等,共16例,风寒束肺型,舌苔薄且白、鼻涕透明、痰液较清,共21例,心肺气虚型,没有鼻涕、舌苔发白、自汗、口淡、痰液较清、心悸等,共17例。根据患者的不同行体质,需要对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首先给予患者基础方:甘草、青天葵、地龙各10g,党参、苏子、白芥子、葶苈子各15g,黄芪12g,莱菔子14g。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的中医体质属于风热侵肺型,则要加入苍耳子12g,龙利叶15g,如果患者属于肾肺皆虚型,则要加入百部15g,海底椰10g,如果患者属于风寒束肺型,则要加入防风、麻黄各10g,如果患者属于心肺气虚型,则要加入仙灵脾12g,瓜萎皮15g。上述药物用水煎服,每天1剂。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是并发症,则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较小,无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根据不同体质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按照中医理论进行体质分类,将患者的疾病分类,并采用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情况可知,采用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3例患者中,治愈39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3.2%,治疗效果显著。
不同体质类型所占比例
3 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则会严重制约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患者产生更大的影响[3]。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的体质进行分类,可以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对患者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再根据患者的体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则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明确患者的体质,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4-0040-07
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往往很难将物质因素与国际变迁结合起来,很难用物质因素发生的变化来解释国际关系的变迁。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既有的大多数国际关系理论,就会发现,那些能够解释变迁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观念因素的视角之上的。本文试图对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给以部分解释。首先,本文以社会科学中的“基础范式”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已有的国际关系变迁理论的规律。然后,本文将会分析以观念因素解释国际关系变迁的不足,以及导致以物质因素解释变迁的困难的原因,并将指出以物质因素解释变迁的必要性。本文特别强调构建新理论的关键是能否找到合适的解释物质因素变化的维度。在列举新近的几个试图以物质因素解释变迁的理论之后,本文特别强调这个转向对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国际关系变迁相关理论的规律
本文对国际关系变迁理论中的规律的分析,需以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作为分析工具,旨在寻找国际关系理论中各“基础范式”之间彼此可能存在的联系。
1.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
唐世平认为,整个社会科学中其实只有11个基础范式,它们分别为物质主义、观念主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生物进化决定论、社会化、化、冲突范式、和谐范式、社会系统范式和社会进化范式,各种学派或理论实际上是基础范式经过组合后得出的结果。一个学派的理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这个学派能够有机地整合基石性范式的能力。但只要一个学派忽略了那些拥有本体论优先性的基石性范式,这一学派就注定是有严重缺陷的。
2.依赖于观念主义范式的国际关系变迁理论
笔者经分析发现,大多数国际关系理论中存在一个并不绝对的规律,即物质主义范式往往与冲突范式及静态的或循环的理论相联系,而观念主义范式、社会化范式往往与和谐范式及变迁理论相联系。当一个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中的物质主义范式比观念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本体论比重时(亦即物质主义范式比观念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认识论上的优先性和比重时),它更多地强调国际政治中的冲突与循环,并且缺乏时间维度;而当一个学派中的观念主义范式比物质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本体论比重时(亦即观念主义范式比物质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认识论上的优先性和比重时),或者越采纳社会化范式时,则往往越表现出乐观的、变迁的或进化的特点。好像只有借助于观念因素才能解释国际关系的变化。
二、国际关系理论的分类回顾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主要的国际关系理论,这里是以各个理论中的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范式二者在本体论上的比重(也包括认识论上的优先性和比重)作为分类标准而进行回顾。
1.纯粹的物质范式与纯粹的观念范式
新现实主义(或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各个分支,基本上可以说都是纯粹的物质主义范式的理论。新现实主义的学者所理解的国际政治无非都是新旧权力分配的交替,即国际体系永远是一轮又一轮冲突的循环。新现实主义所论述的“变迁”并不涉及国际关系在时间上的质的改变,只不过是国际体系中不同的权力结构的转换,或不稳定状态与稳定状态之间的转换。国际制度、国际规范都依然依赖于权力结构的最终支撑。或者说国际制度只能延缓权力结构变化的作用,但最终无法改变权力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国际体系的变化最终还是取决于物质权力结构的变化。
2.基本纯粹的观念主义范式的国际关系理论
还有一部分理论特别强调观念的作用,而物质因素则受到极其明显的忽视或贬低。这类理论主要有四种:自由理想主义、英国学派、自由建构主义和过程建构主义。早期的自由理想主义强调以好的规范为指导来建立国际组织。理想主义都认为规范可以脱离权力而单独发挥作用,将变迁完全依赖于观念因素,贬低利益、权力等物质因素。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基本上也都是纯观念主义范式的,而且越到后来观念主义越强,和谐范式特征强于冲突范式,并且常体现西方中心论中的进化或进步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建构主义,严格地讲应该是“自由建构主义”(liberal constructivism),就本体论的比重来讲,它是纯粹的观念主义范式与社会化范式的结合,非常善于解释变迁。此外,秦亚青教授提出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模式,是中国学者非常重要的创新之一。过程建构主义的取向是社会性过程理论,强调国际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基本符合笔者总结的上述规律。
3.介于前两种理论特点之间的国际关系理论
还有一部分理论介于上述两种理论特征之间,即物质主义、观念主义在本体论比重上均占据重要分量的中性理论。这类理论主要有四种: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以及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之所以认为它们是中性理论,是因为尽管这些理论中的观念因素大多是物质因素的附属,但恰恰是其中的观念因素使其理论体现了变迁的性质。这些理论既包含了冲突也孕育了和谐,既体现了循环也暗含了变迁。
(1)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古典现实主义强调物质、观念两种因素的结合,寻求两种力量的平衡。其理论主要关注于现实,但也包含对变迁的讨论。它不完全是静态的理论,带有鲜明的历史视角并憧憬未来。从总的世界观上看,古典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在冲突中寻找维持和平的办法,冲突是永恒的,但和谐也不是完全没有存在的可能。爱德华・卡尔(Edward Carr)的理论坚持了弱物质主义的特点,而且明显包含了观念主义范式与社会化范式。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认为和平不能仅仅靠权力的均势来保证,观念能使和平更为可靠,国际道德和国际舆论能够制约权力。
(2)国际关系理论
尽管的世界观大体是冲突的,但绝不是静止的、循环的,它具有很强的历史维度以及历史进化论的性质。大致地说,国际关系理论与上述规律不完全相符,它是物质主义范式理论中的一个特例,它从生产力角度解释国内发展和国际变迁。它强调生产力、经济等物质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强调政治的冲突。国际关系理论以冲突范式为主,同时兼具和谐范式,但和谐仅存在于阶级内部。经典国际关系理论兼具物质主义、观念主义两大范式,而它不仅关注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循环与周期,也强调从现存的、冲突的国际政治到理想的、和谐的国际政治的进化,因此也属于前面所说的中性理论。新更加强调国际秩序变革中主观革命的作用。
(3)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可以分为两大支柱:相互依赖、国际制度。相互依赖理论是一个以物质主义范式占主要比重的理论,尽管观念会对相互依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新自由制度主义中的相互依赖理论,是前面所述的规律的一个例外,也是长期以来少有的能够将物质主义范式与变迁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基欧汉曾列举了几个可能导致和平变迁的重要因素,即相互依赖、政府功能、信息、国际制度和规制等等。国际制度发挥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国际制度的形成以及它对国家行为的作用,实际上是前者而非后者更明显地体现了国际变迁。就国际制度的形成过程来说,这是一个明显体现变迁的过程。国际制度又是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是对相互依赖的反应,这一过程中,物质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新自由制度主义主要关注的却是国际制度形成后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物质的作用,也有观念的作用。物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相互依赖的深化、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国际制度通过改变理性国家的偏好进而改变国家的行为。而观念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从国际制度中产生的国际规范与准则对国家行为的约束,但新自由主义者对此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兴趣。新自由主义者的理论中并未体现出太多的对国际制度形成后的国际变迁的研究。大体上说,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历史观是进步性的,它以国际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及其对行为体的作用来解释国际政治中的变迁,认为国家间有可能通过国际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国际进步。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变迁的解释,既有物质上的因素,也有观念上的因素。
(4)防御性现实主义
防御性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中对国际问题看法比较乐观的一支,其内部包括很多学者提出的理论。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尽管安全两难存在,但并不一定导致冲突或战争,而导致这一乐观结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观念因素和国内政治因素。防御性现实主义学者都看到了国际关系的变迁,并且能够对此给以一定的解释。概括地说,防御性现实主义解释国际变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仍然是从观念因素寻找导致国际变迁的原因。尽管这种理论仍然是以观念来解释变迁,但它们要比纯观念主义范式的理论以及前几种中性理论相对要好。因为它们讨论国际政治的基点是物质性的利益,而非观念上的身份、认同,其理论根基较为稳固。另一种则是从物质因素方面寻找原因,即物质因素的制约机制或者进化机制,请读者见本文第五部分。
三、对已有部分国际关系变迁理论的反思
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及一些批判理论,都将对国际关系变迁的解释依赖于观念主义范式。这就导致了此前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问题,要么很难解释变迁,要么带有偏见地将西方价值作为国际关系变迁的终点。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才有了近些年来关于变迁研究的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仍然以观念因素解释变迁,主要是通过心理学路径。第二个方向也是以非物质因素解释变迁,但试图摆脱西方中心论而构建非西方特色的理论。第三个方向是国际变迁研究的物质主义范式转向,主要从物质因素自身的变化机理来解释变迁,并结合部分观念因素,这就可以尽最大可能避免上面所说的四个问题。
1.物质主义范式为何难以解释变迁
物质主义范式之所以难以与变迁相联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物质因素和物质主义范式本身的特点所致,二是由国际关系理论科学化与简约化的结果所致。目前的理论局限和未来的理论突破主要指在第一个方面。
第一,物质因素本身难以与变迁相联系。物质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假定行为体身份和利益是在社会性互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是给定因素,是不以行为体的实践活动和话语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也是非历史的。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大多将物质因素默认为静态的、不会发生变化的因素。各个国家的物质资源、经济力量或军事力量的变化只有一种取向,即数量上的增长或减少,因此单个国家的物质权力也就只能有增长或衰退的变化。而除此以外,物质因素很难再有其他的变化取向。一旦解决了这个理论难题,使物质因素的变化取向得以拓展,就会使物质主义范式与变迁联系起来。物质主义范式更多地与冲突范式相联系,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物质资料最早地决定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多具有固定性以及明确的归属,特别是物质因素难以避免稀缺性和零和性。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冲突都是由于领土问题和资源问题导致的。物质主义范式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更多地表现为冲突的、悲观的和循环的理论。
第二,这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科学主义以及简约化的结果。物质主义往往与理性主义相结合,即物质因素总是比观念因素更加容易衡量,因此更适合作为理性计算的标准。而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又都是物质主义决定论,排斥建构因素。因此在新现实主义那里,国家的理性就是执行与自身物质资源(即权力)相符合的外交行为。能够研究变迁的理论,要么是完全抛弃物质主义和理性主义而代之以观念主义和建构主义,要么是实现理性主义与观念主义的通约。而物质主义与变迁的联系则很少有人探究,只是近期学界才有少量的理论涉及到。
2.物质因素与变迁的联系
尽管建构一个能将物质主义范式与变迁理论结合起来的逻辑存在很大困难,但物质主义范式,即使是纯粹的物质主义范式,仍然可能有助于为国际关系的进步提供重要解释。当然,笔者只是认为,从物质因素寻找导致国际关系变迁的原因要比观念因素更为可靠,并非认为只有物质因素才能导致变迁。而构建新理论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解释物质因素变化的维度。
与观念主义相比,物质主义范式基础上的进步式的理论更为可靠,由观念导致的国家间关系的变迁,结果既可能是进步,也可能是退步。凡是那些将变迁依赖于观念主义范式解释的理论,都刻意忽视了退步的存在。物质因素导致的变迁,基本上是与国际政治的长时段的历史相联系,其进步的性质更为可靠。观念因素可以导致国际关系的变迁,但无论结果是进步还是退步,都必须在由物质因素导致的国际变迁的具体时间段上发生,不能超越这个时间段。具体的由观念因素导致的进步或退步只能由物质因素的变迁提供基础,不可能超越这个基础。
四、以物质主义范式解释国际关系变迁的理论尝试
近十几年来,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变迁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研究趋势,即开始逐渐由观念主义范式和社会化范式转移到物质主义范式方面。国家之间的物质因素的某些变化取向,本身就是推动国际关系进步的重要甚至根本力量。如果构建新的理论,使其能够解释变迁,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解释物质因素变化的维度。目前较为重要的理论成果,有物质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性、物质要素间的相互制约性、争夺物质要素的行为的自我否定性以及各种物质要素之间的互补性等等。
但物质因素导致的国际变迁或进化又是复杂的,物质主义范式不可能直接与和谐范式结合起来,冲突范式对和谐范式具有本体论的优先性。在物质因素导致变迁或进步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冲突。概括地说,物质主义范式方面导致的社会进化,主要体现为冲突(或竞争)与合作的交织与统一,通过冲突引向合作。下面例举几个相关研究的重要努力与尝试。
1.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是从物质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性增长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相互依赖理论是第一个比较系统的从物质主义范式角度研究国际变迁的理论,尽管仍然存在缺陷。新自由主义学者将相互依赖看作是权力的替代。新自由主义学者论述的权力观,实际上就是将权力理解为经济权力,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国际政治的和平、进步、相互依赖都是相对容易的。但这又是不完整的,一个好的以物质主义范式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变迁理论,应该包含对经济和军事要素的考虑,因此还需要完善。
2.防御性现实主义
防御性现实主义主要是从物质要素间的相互制约性增长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前面说到,防御性现实主义都看到了国际关系的变迁,它解释国际变迁的方法有两种,本部分仅探讨从物质因素角度解释国际变迁的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主要包括攻防平衡理论,以及对国家间物质制约机制的研究。攻防平衡理论认为,当具有防御性属性的军事力量占据优势时,进攻将变得难以发生,从而缓解安全两难。斯蒂芬・范・埃弗拉(Stephen Van Evera)则是从近几十年来国家间的物质制约机制的维度来探讨当代世界的变迁的。在当代世界,国家间的平衡“机制”会遏止扩张行为。
3.社会生产力与国际变迁
布赞等人强调从社会生产力的维度来解释历史的进步。英国学派在解释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再到世界社会的变迁中,主要是观念主义范式的。布赞继承了英国学派的历史主义研究传统,以社会生产力(主要是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进步)来解释国际体系的演变,在英国学派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他强调了生产力在国际体系形成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布赞用上述逻辑论证了生产力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联系,尽管他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阐释导致国际变迁的动力和机制。
4.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理论
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理论,主要是从争夺物质要素的行为的自我否定性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唐世平将社会进化范式引入国际关系理论,指出国际政治已经从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稳固地进化到了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是一个自我毁灭的系统,它不可避免且不可逆转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成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这一转变恰恰是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中国家行为的必然结果。唐世平的研究中,这一深刻变革背后的根本机制(“征服或被征服”导致的国家数量减少与国家规模扩大,以及征服变得困难)主要是以物质主义范式为出发点的,能很好地解释国际关系中的变迁与进化。
5.体系功能理论
杨原的体系功能理论是从各种物质要素之间的互补性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是体现了将物质主义范式与国际关系变迁或进化二者相结合的较成功的研究。这个理论合理地综合了物质主义范式、观念主义范式、社会化范式、冲突范式与和谐范式。杨原认为,国家功能理论揭示出了国际政治进化的一个内在机制,能够为从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到新自由主义世界的进化提供很好的解释,从而完善国际政治进化的理论。他认为,国家功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国际政治本质的全新视角:国际政治曾经可能是冲突的,但它总是在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如果大多数国家都在充分发挥彼此有差异的国家功能,就会形成和谐状态。
五、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启示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司大讨论活动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联系实际找差距,针对问题议对策,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理清加快发展的思路、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凝聚加快发展的合力,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刘生店,推进我场各项工作快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内容
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公司“解放思想求发展、转变观念快致富”大讨论活动精神,积极参与公司提出的五个观念和林场提出的“十个怎么办”的大讨论,同时,面对新的阶段、新的形势,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找出存在的差距,深入思考和研究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在五种观念上实现突破,一是破除安于现状、甘于落后的旧观念,树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发展意识;二是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旧观念,树立与是俱进、敢创敢试的改革意识;三是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旧观念,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创业意识;四是破除自我封闭、固守田园的旧观念,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开放择业意识;五是破除坐等靠要、靠天吃饭的旧观念,树立面向市场求生存、某发展的市场意识。同时结合单位实际认真讨论“十个怎么办”,重点开展“三学三比”,坚持做到“三个结合”。认真讨论“十个怎么办”即:1、为什么说刘生店林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全公司迈向新阶段过程中,刘生店林场积累了哪些基本经验?要创造新经验、新成就,在全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办?2、面对重要发展机遇期,全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与新的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差距和不足在哪里,在扬长避短、扬优成势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办?3、新的形势对刘生店林场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公司提出的打造“鲲鹏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凝聚人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公司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4、实施开放型经济主战略,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平台,主攻大项目,我们应该怎么办?5、推进林地经济进程,培植支柱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场域经济发展后劲,我们应该怎么办?6、推进"小康社会"进程,建设文明美丽的山水园林场,进一步提升林场品位,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7、统筹林地经济发展,破解“发展”难题,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林地经济发展,改善职工群众生活和林场面貌,我们应该怎么办?8、加快林地经济发展,做大做强现有项目,吸引更多的林区在外成功人士回林场创业,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在林场经济中的比重,我们应该怎么办?9、打好山水生态牌,发展旅游产业,尽快把牛心山建成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型的风景区,我们应该怎么办?10、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新刘生店林场,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要把讨论的重点放到怎样提高和推进事业和林地经济的发展,林地经济工作怎样贴近公司中心工作,如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重点开展“三学三比”一是学理论,比创新。每个人要按照“解放思想求发展、转变观念快致富”大讨论的各项要求,切实学以致用,强化创新意识,用新理念、新思想武装头脑,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学业务,比能力。面对时展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争当“学习型”干部,切实加强业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亲民、为民、富民的本领。三是学先进,比贡献。每个人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深入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在推进工作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在“三个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大显身手,争先进位,为推进我场各项工作做出贡献。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大讨论活动与当前的“冬采冬运”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大讨论活动与“建设和谐平安林场,打造文明富裕刘生店”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三是要把大讨论活动与推动单位当前工作结合起来。
三、方法与步骤
大讨论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分专题、有重点的方法,从10月下旬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开展。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10月20日—11月10日)。通过召开动员会,让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林场广播、有线电视和板报,要配合大讨论活动,大力开展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举措的宣传,同时,推出一批心得文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学习讨论分析查摆(11月10日—12月10日)。即学理论、学讲话、学经验。要注意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联系实际找不足,对照先进找差距,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要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紧紧围绕大讨论活动的主题,从加快刘生店林场工作发展的高度,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广开言路,分析问题,查摆不足,建言献策。
第三阶段:总结整改(12月10日—12月20日)。通过总结“大讨论”活动的成果,疏理归纳合理化建议,形成加快刘生店林场工作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把大讨论成果和建议疏理归类,书面报送公司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四、工作要求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则;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80-02
1 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概述
1.1 资产减值与资产减值准则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此时,企业为避免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会计力图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度量。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目前资产价值的信息,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这实际上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处理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规范的范围做了进一步界定,并且在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量达到了和国际趋同。使企业更加稳健地确认收益和计量资产,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 盈余管理的概述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理论界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意见。
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盈余管理有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概念: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虽然恰当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吸收投资,扩大经营规模,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我国现在部分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企业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事件时有发生,有必要加强对盈余管理的引导和管制。
1.3 资产减值准则变动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概况
新资产减值准则制定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大额冲回来调整当期利润,是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主要表现。一是当预计当年会出现大幅亏损时,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后再下一年度冲回,从而作出下一年度扭亏为盈的财务报表,即“洗大澡”;二是选择某一年份超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其后几年分次冲回,制造出利润连年上升的假象。
2 资产减值准则变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2.1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2.1.1 资产减值的计提基础更为科学
针对单项资产有时难以独立确认可收回金额的问题,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这一概念。新准则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该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其中,企业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可以认定最小资产组合。这使得比起原准则,资产减值的计提基础更为科学。
2.1.2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计量更具有可操作性
原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对于如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包括销售净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准则还就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预计处置费用,如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等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南,使得在新准则颁布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计量更具有可操作性。
2.1.3 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做出了禁止性的规定
为了避免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项规定是一个很大的修改,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随意性。
2.1.4 增加了资产减值披露的内容
除了披露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外,还要求披露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资产组的基本情况及其所包括的各项资产于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以及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估计基础、折现率等。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外部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和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2.2 新资产减值准则下盈余管理仍有空间
新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和完善了原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仍有一些漏洞,难免给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一定的空间。
2.2.1 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主观性强,缺乏可操作性
现实经营环境中,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多种多样,虽然新准则对资产减值迹象进行了明确,但是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减值迹象。企业根据准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去确认资产减值情况时,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使得资产减值的判断主观性强,缺乏可操作性。
2.2.2 资产减值计量标准的公允性难以衡量
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使其比原准则更具可操作性。但是实际上,直到现在公允价值的概念还相对抽象,加之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水平及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还不是很高,其确定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并且,可变现净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选择等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使得资产减值计量标准的公允性难以衡量,给企业盈余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2.3 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的范围存在限制
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但这只是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了限制,这引发了期望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比如,存货跌价准备在以后的年度依然可以转回,企业在可能亏损的年份可以通过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当期利润,达到扭亏的目的。
3 减少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
虽然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更加具体,操作性有所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自其实施以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现象。新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很多方面赋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和职业判断范围。例如,在确认减值损失时,可收回金额的计算需要选择折现率,而折现率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新准则中没有说明如何取得折现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使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缺乏可靠性。
3.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社会审计监督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能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减少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主观随意性。企业应建立相对完善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者应制定一个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的限制,若总额超过一定限制后,应通过管理者向董事会报告,取得审批。
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审计监督力量,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应充分了解企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对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做出客观评价。同时,证券监督部门等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罚力度,约束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3.3 完善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由于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因素涉及公允价值,一个客观合理的公允价值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价格信息市场可以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合理公正的确认,但目前我国价格信息市场尚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我国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各行业的数据信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才能保证资产减值准则的顺利实施,使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和公允性。
3.4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金代“官与养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存留养亲”的弊病,对罪犯施以应有之刑罚,对老疾应侍之人,由官府出资赡养。金代刑罚体系的这一变化,使原本过于伦理化的法律开始注重法的实践功能。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法律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一次努力尝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金代;“存留养亲”;“官与养济”;刑罚体系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132—02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金元时期民族习惯法与中原汉法的冲突与融合”,批准号:11CFX011)的阶段性成果。
“存留养亲”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金朝在海陵王与金世宗时期,对“存留养亲”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修正了适用条件。这一探索增加了中华法系内涵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法系注入了活力。
一、“存留养亲”的历史沿革
(一)“存留养亲”:成长于南北朝时期
所谓的“存留养亲”制度,是指我国古代对于被判徒刑以上的罪犯,因其血亲尊亲年迈,无近亲属奉养,而对罪犯暂不执行刑罚,恩准其奉养亲老,待其尊亲终老后,再执行原判或改判的一种特殊刑罚制度。[1]
晋朝最先有“存留养亲”制度的记载。在《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六有记载:晋咸和二年,句容县令孔恢因犯罪被判处死刑。皇帝因考虑到孔恢之父年事已高,无人侍养,因此,特恩准孔恢存留,以养其亲。孔恢犯罪,且“罪当大辟”,但因其父年老,独有孔恢一子,若孔恢伏法受诛,则其父必将无人赡养,上怜其父而特免孔恢死刑。这是史载最初的“存留养亲”之例,但此时“存留养亲”仅是权宜之计,尚未形成定制。“存留养亲”作为一项制度,始于北魏太和十二年。《魏书·刑罚志》:太和十二年(即公元488年),皇帝诏令:今后,如犯有死罪,而罪犯之父母、祖父母年老,没有成年子孙,也没有别的近亲属的,一律上报朝廷,由朝廷决定是否执行死刑,并将之作为一项法令规定下来。《仪礼·丧服》注:“成人,谓年二十已笄礼者也。”期亲,即服丧一年的亲属,即近亲属。令格者,即法律。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解释了“存留养亲”在北魏形成的原因。山东士族尽受儒学,在北魏律的制定过程中,他们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孔孟儒家精神做立法思想的封建王朝,辅之以孝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历史上,最终形成了“存留养亲”这一独特的制度。
(二)“存留养亲”:定型于隋唐
唐律继承了北魏律,“存留养亲”便如之。《唐律疏议·名例》规定:所有犯流罪或死罪但不属十恶者,而祖父母、父母年老,又无其他成年近亲属侍养,则一律上请。至此,唐律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者”方可以恳求宽免。如若触犯十恶者罪行,那就不能上请。“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是对北魏律“祖父母、父母年七十以上”的修正。
二、金代“官与养济”与“存留养亲”的博弈
两宋政权的统治者在法律上少有建树,完全继承了“存留养亲”之制。金代则在继承“存留养亲”的同时,以“官与养济”之法对“存留养亲”的适用进行了严格限制。
宋金两朝法律皆源于唐律,“存留养亲”亦如之。《宋刑统》是《唐律疏议》的翻版。篇目与唐律一样,仍是十二篇,五百零二条。女真族入主中原后,迅速汉化,金律近取宋刑,远追唐法。但是,所不同的是,金律在不断汉化的同时,却未走上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
宋律规定:所有犯流罪或死罪但不属十恶者,而祖父母、父母年老,又无其他成年近亲属侍养,则一律上请。[2]与唐律相比,从律文之规定到疏议之详尽解释,毫无差别。只是因为避讳问题而将唐律的“期亲”改为“周亲”外,全文抄袭,只字不差。
“存留养亲”原本是为彰显仁政,但在实践中,却走向了异化。
金朝海陵王与金世宗对儒家“存留养亲”之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金史·海陵纪》记载:金天德三年(即1151年)三月,沂州男子吴真犯法被判处死刑,有司以吴真家中有老母无人侍养,特向海陵王请示留养。海陵王未予恩准,而是命令由官府出资侍养吴真母亲,并将之定为法令。由此看来,当时已有“存留养亲”之制。金律虽不可查,但金代将“官与养济”正式入律,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令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与法律同等的作用。对于律与令,《唐六典》云:“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律是刑事法律,令则是国家机关的行为规范。在唐律疏议中,律令往往并用,足见令之地位颇高,金令亦如之。海陵王将“官与养济”之制“著为令”,实是以法制形式规定了对“存留养亲”的正式限制。
“官与养济”的例子在金世宗时亦有两例。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尚书省奏,邓州人范三与人斗殴而杀人,依律当死,而范三有尊亲属年迈无人侍养,尚书上请。上(即金世宗)曰:“在醜不争谓之孝,孝然后能养。斯人以一朝之忿忘其身,而有事亲之心乎。可论如法,其亲官与养济。”
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益都民刘祐殴杀七十六岁范德。刘祐父母年界七十多岁,无近亲属侍养,尚书上请。金世宗认为,范德与刘祐父母年龄相仿,刘祐非但不尊敬长者,甚至于殴杀范德,实在难以减免。[3]金世宗朝的这两则上请案例,说明当时“存留养亲”与“官与养济”两制并行。
从实践来看,“存留养亲”的适用过于宽泛,破坏了法的权威性。金代“官与养济”就是对这种消极影响的规制。
三、“官与养济”的后世影响
(一)制度层面之影响
明律主要受唐律影响,受金律影响不大。
清律受金律影响深远,“凡犯罪非常所不原者,而祖父母、父母老,家无以次成丁者,……存留养亲”。[4]清律之后附例,该条下附例十六例,详列了各种情形。其中,明言不准存留养亲者,共计十处,分别是第二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以及第十六条。“触犯父母,素类”者,显然已无侍养之心,况又“为父母所摈逐”,昭示父母已无依其赡养之意。“游荡他乡,远离父母”之徒,推而知之,并无孝养之心。父母在,不远游。今父母尚在,游荡他乡,并致获罪,孝养之心,早已荡然无存。
(二)思想层面之影响
对于“存留养亲”之制,历代都有有识之士对之提出反对意见。
清仁宗嘉庆六年(1801年)五月十三日上谕言:“朕思……若不论罪案轻重,只因家无次丁,概准承祀、留养,则凶恶之徒,……岂国家矜慎用刑之道。”[5]嘉庆皇帝认为,“存留养亲”貌似扬善,实为诱恶,导人以犯罪,教人以逞凶。罪犯恃其亲老笃疾而杀人,其志更恶,其心宜诛。“存留养亲”实非“国家矜慎用刑之道”,因为“非所以施仁,适以长奸,转以诱人犯法”,与“养亲”、“孝治”之目的背道而驰。
四、结语
“存留养亲”之制极具理想主义色彩,而历史证明,对该制度的过分倚重,其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与其初衷大相径庭,甚至是事与愿违。金代“官与养济”影响了后世的法律,使立法者在注重以礼入律,强调以礼治国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法的内在逻辑,关注法的实现可能性,关心法的实施条件。这种既宏观又微观的法律思维方法,在法制实践史上极其宝贵,证明女真族在我国法制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亦证明了华夏文明的多元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延续性命题。
[
参考文献]
[1]张纪寒.存留养亲制探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
[2](宋)李昉编纂.任明,朱瑞平,聂鸿音校点.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六·刑法部十二·弃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62-03
研讨课是小班化的通过专题讨论而进行的课程教学方式。通常研讨课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写作、演示和辩论,其特点是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实施研讨课教学方式。[1]当强调教师把课程交给学生时,一些新生研讨课直接把过去的教师主导课程转换为学生主导型研讨课[2],学生像走马灯一样轮流上台进行课件演示。这种翻转课堂的做法初步实现了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但没有最大化地利用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
教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可鼓励学生相互理解和同时参与。然而,由于个别学生过于自信而滔滔不绝,可能会限制某些学生的参与。[3]针对如何设计一个参与度高的研讨课这个问题,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分组讨论与全班辩论的研讨课教学模式。
一、辩论式研讨课的教案设计
为培养学生的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在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发动机研制概论课程中采用了这种辩论式研讨课。该课作为面向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通识核心课,为学生初步了解航空发动机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从宏观上了解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目标、周期长的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掌握航空发动机研发流程中必要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设计好一堂辩论式研讨课,并尽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辩论式研讨课是具有辩论赛特征的研讨课,需要设计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划为正反双方两个讨论组群。设计的题目通常是涉及人文类、多领域或系统性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是有多目标等多种观点类型的讨论题。研讨课通常应安排在课程即将结束阶段,其研讨主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都已讲授过,研讨题目要当堂布置,当堂进行研讨和辩论。辩论式研讨课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分组讨论,第二阶段正反双方进行辩论。
第一阶段,两个组群的划分原则是把学生随机分组,按照3人一个小组分为正方或反方,双方各有相同的小组数。可根据教室的布局,将正反双方分别划分在教室的左右两个区域。例如,对36人的小班进行分组,3人一组,36人共分为12小组,正反双方各6个小组。通常3~5人一个小组较为理想,增加人数会使小组讨论不够充分,减少人数则会降低讨论的水平。不建议将同宿舍熟悉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最好是男女搭配,这可以促进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同时增强团队意识。
讨论活动开始每小组先在各自的白纸上写观点,10分钟后将各自标有组别的记录纸依次传递给下一组,即正方A1组传递给A2组,A2组传递给A3组,……最后A6组传递给A1组;反方B组也在本组群内进行依次传递。在拿到上一组的记录纸后各小组成员要进行学习讨论,下一组可以在上一组观点的基础上补充新观点。之后每隔5分钟将记录纸传递到下一组轮换,进行观点补充,直至本组群内轮换回自己最初的记录纸,并进行归纳总结完善。
第二阶段,正反双方各派代表上台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论据,之后学生可自由发言补充或反驳对方观点。这样设计,课堂氛围会十分活跃。通过激烈的辩论,双方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同时学会了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综述,并在肯定学生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围绕本门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总结。
二、辩论式研讨课的教学实施
在新生研讨课发动机研制概论课程中,笔者实施了一节辩论式研讨课,按照辩论式研讨课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造发动机不如买发动机”。研讨内容涉及发动机研制的有关概念和知识点,正反双方学生组可从多视角论述发动机的研制问题。
第一阶段,把选修的42名学生分为两个组群,按照3人一个小组分为正方和反方各7个小组。讨论活动开始,各小组成员在各自的白纸上写观点。由于涉及航空发动机研制阶段的复杂性,学生所罗列的观点涉及发动机研制的多个领域,形成了图1所示的围绕发动机研制的逻辑关系图。
第二阶段,正反双方各派代表上台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论据,如表1所示。之后学生可自由发言补充或反驳对方观点。经过前期对辩论题的思考,学生们发言十分踊跃。通过激烈的辩论,正反双方学生不仅能从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还学会了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教进行点评综述,肯定学生分析问题的各种观点,并围绕本门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总结。
过去,学生只能从技术角度谈论国产发动机落后的原因,只能从材料问题、工艺落后、加工能力差等方面去议论这个话题;现在,学生学会了从需求分析入手,从经济发展、技术难度和需求、军事意义、政治和国家意识、研发周期等方面,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视野扩大了,还坚定了发展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自信心,增强了航空情结,提高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教案设计要求教师围绕着发动机研制所需的知识体系进行研讨。答疑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但通过研讨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常辩论式研讨课安排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因为其必须以前阶段的知识传授为基础,其教案设计与前期教学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标是贯彻始终的。涉及人文类和系统性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更适合采用辩论式研讨课,也更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思辨能力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涵的两个方面,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培养。
大学的课程要使大学生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记忆知识向解决问题转变。[4]高考作为大规模考试的一种形式,不得不采用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模式,从而使学生形成了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大学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要更多地设计开放式的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5]
在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发动机研制概论课中成功地采用了辩论式研讨课之后,笔者又在面向大四学生开设的航空发动机维修性工程课程和面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维修性设计课程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辩论讨论的题目是“发动机性能达标比发动机维修性设计更重要”。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分享观点,学生参与度百分百,思辨积极主动。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好的教案设计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设计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把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研讨性和互动性,增强学生参与度。
2.以提升思辨能力为目标。把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研讨内容,做到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为出发点,以提高主动获取系统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为落脚点。
3.以培养素质为核心。通过课堂辩论式研讨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通过教师进行点评,以提升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手段、方法和能力。
四、结语
辩论式研讨课可以培养大学生运用系统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使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向研究型教学方法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研讨课的主题需围绕课程大纲内容来设置,是相关知识的系统性扩展,促使学生掌握和深化相关知识的作用。辩论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研讨课就是要点燃大学生心中渴望知识的明灯,同时也要激起大学生挑战难度的欲望和雄心。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芋,卢晓东.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2] 汪小刚,戴朝卿,陈均朗.教师主导型研讨课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物理通报,2015(4):32-35.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9201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编演历史剧,并在编演历史剧的过程中展示个性,而且要引导学生开展历史知识辩论赛、专题探究,让高中历史课堂更加“时尚”和富有人文性,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外延,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一、组织编演历史剧,展示学生个性
高中历史教材有许多历史知识,学生应当将这些知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联系起来,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没能掌握好这些知识。针对这种现象,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鼓励学生自行编制历史剧本,并在课堂上表演历史剧,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展示学生的个性。
比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高中历史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时,先为学生大致讲解发生的起源。英国为扭转中英贸易的逆差,违反国际贸易道德,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这个时候,湖广总督林则徐等开始上书道光帝,陈述鸦片泛滥对中国的毒害,于是便有了,从而拉开了帷幕。学生大致了解了这部分的内容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讲述的内容来编制剧本,并在课堂中进行表演,展示不同小组的《》剧本和学生个性。其中有个小组的学生在编演这部分内容时,有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林则徐、道光帝以及清政府的其他大臣。扮演清政府其他大臣的学生与林则徐一起上书道光帝,痛心疾首地陈述鸦片泛滥对中国的危害,形象生动地呈现了爆发前的历史。还有的小组通过编制有关的剧本,详细展现虎门硝烟时的历史场面。
通过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编制剧本,并在课堂上加以演示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了他们探究相关知识的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个性的平台,促进了他们的全面l展。
二、组织开展历史知识辩论赛,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某一历史事件开展历史知识辩论赛,使学生得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检验自身所学的知识是否牢固,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探讨相关知识。
比如,学习高中历史教材中《大众传媒的变迁》这部分内容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并了解学生的日常知识储备如何,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历史知识辩论赛,让学生按小组分为正反两方辩论“影视业更重要还是报刊业更重要”。学生在开展辩论赛的过程中,都会用自己的知识来反驳对方观点。学生感受到其他同学丰富的知识储备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好胜心,从而激发更多学生深度探索的兴趣,促进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强化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三、组织专题探究,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是纵横联系的,历史高考也不是只考某个历史事件,而是会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加以延伸拓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就教材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加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开展专题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开始了,我按部就班,一股脑儿将所有知识丢给了学生:学生慌忙记笔记,然后抬头望着我,一脸茫然。我深感头疼,本来我就不同意这种教法。看来死的教条和干瘪的理论并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如何才能改变这沉闷的课堂气氛呢?我得动一动脑筋了,该怎么办呢?
突然想起曾经看过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辩题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更合适”。那场辩论,各辩手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呀,为什么不把这个活动用到课堂上来呢?来场辩论,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借此让学生体会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于是,我对昏昏欲睡的学生说:“我们来场辩论赛吧!题目就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
听说要进行这样有意思的辩论,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我请了两位学生作正、反两方的组长,并要求他们将本组的观点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自己所支持的观点进行分析。
辩论开始了,梁佳首先发言:“我认为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当国家队的主教练,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团结最重要,而刘邦礼贤下土,最善于团结群众,因此我认为刘邦刘备更合适。”
“要说礼贤下土,我认为项羽比刘邦要做得好得多。你看他范增多尊敬,不仅听他意见,还尊范增为亚父。这不是典型的礼贤下土?”洪敏反驳道。
小欢立刻补充:“除了善待人才之外,我认为就个人能力而言,项羽明显胜于刘邦,他几次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你看巨鹿之战,就是其能力的最好证明。”
“说项羽能力比刘邦强,我可不同意,项羽不是自刎于乌江,他怎么就比刘邦强了?而且刘邦跑得快呀,虽然有时候是逃跑,但不可否认他跑的速度快嘛!这不正是足球教练需要的特质吗?”小伟也当仁不让。
“最重要的教练还要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刘邦的优点就是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别人愿意为他所用。而项羽就不行了,他只听一个人的,其他人的话根本就不听,他只是逞个人之勇,结果身边的人都跑到刘邦那儿去了。球场就是战场,它需要众人的团结,而不是个人之勇。
刘邦这点就比项羽强多了。”嵇好高调发言。
……
辩论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学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论据。两位组长就同学们提出的理由进行了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正方: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人缘好,灵活,跑得快,虚心听取意见。
反方:项羽比刘邦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礼贤下士,自身素质高,对工作投入。
辩论结束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我说:“同学们,大家看,我们黑板上正、反方所写的观点,其实就可以作为论点。它紧紧围绕刘邦和项羽谁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这个问题阐述了自身的看法和立场,在议论文中这样的句子就被称为‘论点’。”
学生点头,似乎有些明白了。“那么,什么是论据呢?”学生问。
我说:“论据不就在黑板上吗?组长在黑板上总结的理由就是用来支持论点的东西呀,换句话说‘用来证明论点的事例或者道理就叫论据’。同学们刚刚激烈的辩论过程就叫作‘论证’,因为你们是在利用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经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班讨论,关于论据的类型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等知识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那什么叫‘论题’呢?”
“‘论题’就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一个总的讨论题,它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主张等。如我们今天讨论的‘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就是‘论题’,它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即‘刘邦’还是‘项羽’做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