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R27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1(2008)11(b)-048-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otherwort Palace Rehabilitation Particles on the treatment of 310 patients with poor uterine contraction after the induction delivery of middle and late-stage pregnancy

LOU Qing-wen

(Qinglong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of Hebei, Reproductive Health Hospital, Qinglong066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otherwort Palace Rehabilitation Particles on the treatment of poor uterine contraction after the induction delivery of middle and late-stage pregnancy. Methods: 310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unexpected pregnant for the induction deliv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06-200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Motherwort Palace Rehabilitation Particles treatment group (15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152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therwort Palace Rehabilitation Particl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ytocin, antibiotics and haemostat, then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stopping hemrrhage time and lochia disappearring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stopping hemrrhage time and lochia disappearring time of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lusion: Motherwort Palace Rehabilitation Particles showes a marked effect on treating the poor uterine contrac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lochia after the induction delivery.

[Key words] Motherwort increase palace rehabilitation; Postpartum uterine bad; Observation

中、晚期妊娠引产术后,由于药物作用、多次妊娠刮宫、患者体质虚弱等原因,引起术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阴道出血、恶露[1]。传统的治疗方法,疗程较长,患者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应用益母草和宫复康颗粒治疗产后宫缩不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6年2月~2007年12月,对于310例引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9~42岁,孕周16~28周。术前全部患者行常规检查均正常,排除有禁忌证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152例常规应用宫缩素、抗生素、止血剂服至出血停止或恶露干净。治疗组1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母草颗粒(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益母草、辅料为蔗糖、糊精,和宫复康颗粒(河北省活血化淤研究中心研制),药物组成为当归、川芎、人参、益母草、三七、败酱草等,均于术后开始服药,每次各口服15 g,2次/d,服至出血停止或恶露干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于5 d内均出血停止或恶露干净,腹痛消失,B超检查宫腔回声清晰,子宫肌层回声光点均匀者152例,占97.5%,平均治疗天数为4.2 d。对照组10 d内均出血停止或恶露干净,腹痛消失,B超检查结果正常者148例,占97.4%,平均治疗天数8.5 d。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缩短了4.3 d,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主因多胎多产、多次清宫,子宫肌纤维受到损伤,收缩力减弱,阴道淋漓出血,长时间出血,易引起细菌上行感染,致宫腔内膜炎症,恶露形成[2]。中医辨证当属损伤冲任,正气虚衰,气血两虚,不能摄血,外邪入侵所致。益母草颗粒能够增强子宫收缩力[3],宫复康颗粒成分中的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人参止渴生津,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败酱草祛淤止痛,清热解毒,以上药物组成方剂具有补气补血、化瘀止血、消炎解毒、温经止痛之功能,因而能够增强子宫收缩力,促进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和恶露形成。产后宫缩乏力引起出血甚至形成恶露,传统的治疗方法应用宫缩剂,消炎、止血处理,效果欠佳,疗程太长。益母草和宫复康颗粒为纯中药制剂,以活血化淤补血补气加强子宫收缩为主[4],对子宫复原、产后出血、恶露,疗效显著,且标本兼治,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61.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7.236.

篇2

随着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妇产科护理有多变性、高风险等特点,如何能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人员应面对的问题。现将我院的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妇产科护理所存在的隐患。

1.1患者方面 妇产科患者是比较特殊的患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护患纠纷。许多患者对医院以及妇产科的规章制度不太熟悉,如私自外出不慎摔伤,胎盘早破等情况,需急诊手术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这些情况极可能会引起医患纠纷。

1.2护理人员原因 助产技术水平较低。抢救流程与抢救技术不熟练。没有严格按照常规操作技术来执行。法律意识淡薄。

1.3护理质量的设置与患者的要求相矛盾 许多医院妇产科管理制度没有把患者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为医院管理而设定的,很少为患者考虑这样即使服务再好也无法让产妇及其家人感到非常满意。

1.4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技术水平不过硬。这些都是安全存在的隐患。医院的护理人员把护理质量考核视为负担,不能从内心热爱护理工作,考核往往搞突击,一些计划、记录、护理小结等也是随便乱抄应付过关,使考试流于形式,考评结果反而不能真实反映护理质量。

2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是妇产科护理质量重要的一个保证[1]。只有建立健全规范制度,将职责明确细分,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才能够使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以及治疗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质量管理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要让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先要培养医护人员有服务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自觉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2.2加大培训及个人素质的培养,加强妇产科护士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定期对护士进行技术操作和理论知识考核。助产士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助产士的培训要严格按照相关培训制度及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助产经验丰富的助产师作为新进助产士的指导教师,对她们进行工作指导。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练习,要多参加专业培训,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最大程度地得以发挥,让自己素质跟得上医学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培养护理人员本着对患者生命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护质量。随着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观念的深入,患者非常重视自身的法律权益[2]。护理质量缺陷与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

2.3开展护理质量大检查 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护理质量自查,最好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部大规模检查。医院运用团队的凝聚力,做好每一次的测试,要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即使的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

3结论

近年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广泛应用,患者对自身的利益也越来越重视,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护理工作越来越难做。医疗纠纷日益复杂化、多样化,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与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3],要远远高于临床其他科室,是因为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及工作性质决定的。因此,要求护理工作者,要全身心投入,将护理安全放到工作的第一位,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3

临床路径是医疗管理者用来控制医疗成本及改善医疗品质的方法之一,也是成果管理的工具之一。目前,临床路径在我国大多应用于住院病人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中,对于妇产科病人的应用尚不多见。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医院妇产科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来规范妇产科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了更优质的诊疗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也使护理管理上了一个台阶。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研究,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应当成为广大医疗护理工作者广泛关注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就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问题做一点初浅的探讨。

1妇产科临床路径概述

1.1临床护理路径的涵义与意义国外学者认为,临床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临床路径把诊疗护理常规合理化、流程化,使病程的进展按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其结果就是依据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本,提高诊疗护理效果。

国内学者认为,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它由病人每一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的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之中,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包括准备、制定路径、实施、监测及评价、改进五个阶段,五个阶段相互连接,可以不断改进。

在临床路径的研究意义方面,临床路径是采用科学的手段、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对于降低妇产科的医疗护理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①用路径的方式提高护理工作到位率和健康教育质量,降低护理并发症和缺陷,提高护理核心质量,规范及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及症状护理质量。②用路径方式深化对病人身心、环境的整体护理,体现人本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③提高专科护士素质。④合理安排和指导病人诊疗过程和费用。

1.2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与过程临床路径是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模式,而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各相关部门或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护理抢救程序,该程序针对特定的疾病制定出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和最适当的临床诊疗护理计划。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规范诊疗护理有效手段,我国卫生部于2011初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施行了卫生部的首批8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其具体方法与过程如下:

第一步:由院方组织,选定负责医师,由医师、护士、行政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研制小组,进行学习研讨,并做出文献报告。并且,必要时请专家指导。

第二步:选定临床路径执行对象,从病历记录及日常医疗经验中选出基本且重要的医疗项目,以及相关资料如住院日、费用等,结合文献分析,确定基本标准,制定临床路径草案,提供科室讨论。

第三步:召开研讨会,征询专业小组以外的相关医疗科室和非医疗人员的意见,修改临床路径草案。

第四步:举行临床路径说明会,向临床路径实际工作相关科室人员说明临床路径的内容及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进一步修订、完善临床路径并达成共识。

第五步:成立宣讲小组,对相关的一线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记录的方法、变异的处置等。然后开始试行,在试行中收集变异、分析变异,不断改进临床路径。

2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状

2.1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外的应用近十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加以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病种已不局限于外科手术病种,而是从外科向内科,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各方面管理扩展。例如:在日本近年来也开展了正常分娩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取得一定效果。如保证产褥期的护理质量,护理记录简单易行,产妇住院时间缩短等。这种高效先进的管理模式先后在英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国国内一些医疗机构逐渐认识到临床路径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纷纷着手对其实施方法、流程设计等进行研究和探索。北京、山东、浙江、四川、湖南和河北等地均先后邀请了WHO顾问、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学教授吴袁剑云博士就临床路径模式进行讲学,对临床路径的主要内容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随着对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渐扩大,其应用的范畴也不再仅局限于外科手术患者,而是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从一期医疗服务向二、三期医疗服务扩展。

我国科研型护理团队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妇产科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不同,由于护理工作繁重,护士感到工作紧张,压力及工作量大,给妇产科开展科研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现在的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不强,被动服务现象严重,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较大,应急能力差,技术不过硬。

2.2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研究在妇产科中实时临床护理路径,使护士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更多地参与影响其护理的相关决定,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疾病尽早康复,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作为质控依据,管理者做出综合分析后,再反馈回临床,使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国外已有报道,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指导妇产科单元的医疗救治工作。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并非由人为主观决定,而是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救治方法,它体现了成效管理的概念,将“尽早康复”的理念融入了患者护理之中,这一理念恰恰迎合了妇产科患者救治的需求,在时间紧迫性上突出了其重大意义。因此,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救护中的应用尚缺乏有力证据报道,还有待妇产科临床人员进一步研究。

3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中的问题

3.1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不强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用法规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而妇产科医务人员更多考虑的是抢救措施是否及时到位、护理技术操作是否及时到位,往往忽略相关的护理观察记录,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佐证材料,为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即使在护理工作中没有失误,但由于护理记录的缺陷在医疗纠纷中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在监护或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关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损伤,而对病人的其他状态甚至隐私无暇顾及,他们谈论病情而不与病人交谈,会使病人感到医务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病人本身。

3.2病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患者的个体差异现象是医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准确揭示个体差异,针对个体的特点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由于病人缺乏医学常识,不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过高期望,与医护人员间对疾病的认识存在差异。同时,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不能根据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差异及对治疗的不同反应,不能用患者及家属易懂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谈,因而不能共同讨论治疗护理方案。

3.3对路径制定的成本评价不足近年来,医疗费用的急速上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医疗财政均面临极大的压力。医疗费用有膨胀的现象,但医疗资源有限,因此,目前医疗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成本耗用的制约与品质的控制、改进。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许多医疗机构纷纷采取临床路径的策略,达到有效控制医疗质量与医疗成本的目的,然而,他们对路径制定的成本评价不足,在临床路径实施一定时间后,不能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加以分析,不能通过评价改进原有路径或使用后改进后新的路径,使得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遇到阻碍。

4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策研究

4.1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基础平台,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医院在公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改善服务,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同时,妇产科应围绕“以人为本”提高护理质量为主题,清楚地认识到如何更新管理理念,规范护理操作,完善生活护理,增强护士责任感,密切护患关心,为力争做到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信誉上追求真诚可靠。

4.2科学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临床路径的制定,必须是医院主管对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有全盘的了解并能全力支持。先有详细的计划及路径的选择,接着在医院内通过各单位的参与及沟通,成立多元化的组织,定期讨论,共同设定临床路径的目标并拟定教育策略,最后,全力推行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并建立差异纪录及分析的回馈系统。同时,临床护理路径体现的是工作流程的表格化,医嘱信息的菜单化,要实现其在全院范围内的推广,实现治疗、护理及质量监控的全面自动化就必须以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为基础。

4.3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应用过程中,要执行“实施―评价―修改”制度,在实施中收集资料、及时评价、及时进行修改。对路径制定和完成的成本进行评价,虽然临床路径降低了医疗费用,但是临床路径的制定,以及实施进行的病例管理所花费的成本、总的医疗成本是否节省了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价。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资源,但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实施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并没有考虑进成本―效益评价体系,临床路径在妇产科病人的实施是否真正节省了医疗成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总结

总之,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是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对于医院而言,要不断优化护理团队,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水平,科学管理改进工作流程,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障妇产科护理安全,及时杜绝和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要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的、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篇4

结果:护理工作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整改措施的及时落实,能够切实的提高检查、督促及评价环节的质量,从而将护理问题解决。

结论:通过将临床实践当中的问题找出来,并且持续的改进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充分的控制住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真正的保证了优质的妇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质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9-02

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形象以及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妇产科的护理质量还是对医院服务质量加以正确衡量的一大重要标志。护理质量的优劣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而且还取决于所采取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护理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是严谨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以及人们价值观念、实际需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也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 妇产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妇产科的很多护理人员严重的缺乏必要的护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不足,并且护理技术水平也无法达到具体的要求。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现代化护理理念欠缺,可想而知,如果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情绪化严重、态度差、服务差,甚至将感情和生活带入工作当中,那么势必会对护理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

1.2 护理安全控制与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医院妇产科的许多护理人员仅仅将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无法发自内心的热爱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医院护理质量的考核往往是搞突击,随便乱抄妇产科护理小结、记录和计划来应付考核,医院的护理质量检查仅仅是流于形式,考核评价的具体结果无法真实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加以反映。

1.3 患者需求与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设置相矛盾。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现行的妇产科管理制度尚且未将患者放在首要地位,许多管理制度仅仅是为了便于医院的日常管理所设定的,没有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考虑,比如在产妇分娩时期,一般产妇本人迫切的希望丈夫能够切身的见证孩子的诞生,但是很多医院却不允许产妇的丈夫陪产。这时,即便是医院妇产科提供多么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无法切实的让产妇以及家属感到满意。

1.4 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有着过高的期望。在产妇待产时期,产妇及家属通常会非常的紧张,并且对护理人员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如果产妇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有意外发生,比如胎心异常等,如果这时护理人员没有与产妇的家属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那么产妇及其家属非常容易质疑妇产科护理人员实际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现实和期望之间通常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便使得产妇及其家属极易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纠纷。

2 强化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分别指派负责查对制度、临床教学、消毒隔离、急救药械、护理文书、规范服务、病室管理、各级护理等环节的风险监控和质量控制,从根本上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加以规范和完善。护士长应当始终坚持一天三查,严抓护理环节的质量,要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登记本的使用,将发现的护理问题及时的记录在质量控制登记本上,并且针对质量登记本当中的问题,及时的将自身所存在的护理问题解决,以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改进,确保护理工作稳步、高效的发展。

2.2 提高护理水平。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尽快的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护理业务知识、规章制度、专科知识、应急预案、急救技能、急救知识、护理新技术以及围术期护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从根本上确保护理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以便于与不同的患者需求相满足。与此同时,还应当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起高度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始终以患者的切身利益考虑问题,全心全意的服务于患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才能够充分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2.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妇产科的护理缺乏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的护理工作过程当中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将护理病例书的书写质量提高,因为在发生法律纠纷时,护理病例书是重要的法律依据,能够有助于妇产科护理安全性的提高。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定期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和检查,定期的进行护理部大检查,规范考核环节和评价环节,力争通过检查彻底的解决护理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将医院的护理质量水平提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题,同时也是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护理质量的优劣也对医院的社会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医院妇产科的每一位护理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将护理工作做好,及时的更新护理知识结构,提高护理水平,将护理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始终坚持人性化的护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小梅.浅议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1(4)

篇5

为响应国际卫生组织及世界儿童基金会发起的创建爱婴医院活动的倡仪,为了普及爱婴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婴儿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于2014年9月起在我院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我院产儿科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住院分娩率,实现爱婴宗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通过在卫生院爱婴活动的开展,普及母乳喂养知识,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经验,使我院的产儿科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1、推行住院分娩,在本镇住院分娩率达80%以上;

2、住院分娩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达95%以上,6月婴幼儿母乳喂养率达80%以上;

3、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建立母婴同室制度。实现“三早”既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三早”率达100%;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

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我院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把创建爱婴医院与提高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和促进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结合起来;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要求按照创建“爱婴医院”全球十条标准的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并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妇产科、儿科、防保科等参与的创建爱婴卫生院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抓。各司其职,积极主动的做好创建爱婴医院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

2.制定爱婴医院的工作制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制定出有利于贯彻母乳喂养规定的本院的规划及制度。规划应包括创建爱婴医院的组织领导、实施方案、培训计划、所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爱婴医院标准的时间。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住院分娩制度、健康教育宣教制度、母婴同室消毒制度、孕产妇保健管理及接诊、转诊、访视制度,医护人员工作职责等。并且建立促进母乳喂养的支持组织,通过医院的热线电话、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解决在母乳喂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宣传培训工作

宣传培训工作是创建爱婴

医院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在广大医务人员中开展促进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爱婴气氛。在医院母婴所到之处张贴妇幼保健的挂图、海报以及促进母乳喂养的“双十条”规定等。也可利用书、画、板报、标语、展版、录像等多种方式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和按需哺乳以及“三早”的重要意义。培训方面,制定对各类人员的书面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及教材按卫生部编印的《创建爱婴医院18小时课程》和《母乳喂养培训教材》、WHO/UNICEF制定的《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本院母乳喂养规定、促进母乳喂养适宜技术等为教材。培训时间要求,全员培训时间至少要达到8小时,妇产科、儿科人员培训达到18小时,其中包括3小时的临床实习。重点人员(助产士、产儿科护士)可增加授课与临床操作时间,达到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宣传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和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适宜技术。培训结果及要求,必须对本单位全体职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对所有接触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医务人员均进行促进母乳喂养适宜技术的重点培训。通过培训、考试使全院职工都掌握了有关爱婴医院的知识,成为爱婴医院的支持者、宣传者、执行者,人人树立爱婴的意识。

4.产儿科建设

创建爱婴医院与产儿科建设和产儿科质量密切相关,首先有产科和儿科。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指房屋、设备和人员等。软件指制度规范和病历文书资料等。

(1)房屋。产科门诊:有妇产科门诊室一间,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产科检查床须用屏障与外界隔开,有条件的应设单独的检查室。分娩区:分娩区总面积应在80平方米以上,相对独立,远离污染源,分娩区与外界之间应有缓冲区,缓冲区内有更衣、换鞋处。分娩区内应设有待产室和分娩室。待产室应设待产床1张。分娩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和消毒,光线充足,环境安静,室内应有调温设备,应设电源接口和流水洗手设施。分娩室在一楼应设地漏。手术室16平方以上。母婴同室区:每组母婴床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有调温设备,室内安静、清洁、通风、光线好、温度适宜。

(2)、设备:基本设施:检查床、待产床、产床、照明灯敷料柜、器械台、推车(担架)、急救药品柜(内放急救设备药品)、紫外线灯、常规消毒设备、刷手与污物处理设备、污物桶、调温设备。诊断测量用具类:

体重计、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婴儿磅秤、软尺、骨盆测量器、多普勒胎心仪(或筒式、额头式听诊器)、集血器、量杯、磅秤、时钟、消毒手套。治疗器械类:注射器、开口器、舌垫(压舌板)、电动吸引器、胎头吸引器、产包、导尿包、侧切缝合包、刮宫包、内诊包、氧源吸氧装置、新生儿气管导管、吸痰管、新生儿复苏囊、新生儿保温用品、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输液器、输液架、沙袋、上下叶拉钩、宫颈钳、卵圆钳、刮匙。其他设备:医院应具备B超、心电图机、X光机、健康教育基本设备和材料,医院应嗵开展血、尿、便常规、乙肝五项、血小板、红细胞积压、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检查等,应有测定血型条件。以上设备要定时检查维修,应保证在功能状态,要随时可及、随时能够投入抢救。

(3)、床位:设床位不少于6张。并配备婴儿床。

(4)、科室设置:设独立妇产科。条件不具备可暂不设独立的产科,但妇产科检查室与产科检查室分开;妇科病房与母婴同室严格分开。

(5)、药品:宫缩剂、心血管系统药物、解痉药、降压药、升压药、镇静药、利尿药、止血药、补溶剂、纠酸药、麻醉药、其他必备药品。以上药品要求:在有效期内、规范摆放、安全保存、随时可得、正确使用。

(6)、人员

助产工作应由2名以上获得助产技术资格的医生、助产士承担,并有儿科医师参与;取得助产资格并在产房工作的护士可作为助产士。助产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或护士执业资格。助产技术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具体考核内容根据助产相关技术所要求的确定。经考核合格,获得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技术人员每年应接受助产技术业务培训,培训应不少于20学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实际提出助产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求。助产技术人员脱离助产专业岗位2年以上者,需重新接收助产技术岗前培训与考核,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分娩室施行24小时负责制,接产时必须由2名以上助产技术人员在场,进分娩室负责抢救危重新生儿。建立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分工负责制度。

妇产科医生:掌握所有助产相关技术

助产士:负责正常产程的观察和处理

儿科医生:参加新生儿日常查房及异常新生儿抢救。

(7)、助产相关技术

产前检查:及时筛查高位母亲和胎儿,给予保健指导,及时转诊;产程中母婴监测技术:提供全程护理、监测产程进展、正确绘制产程图、母婴生命体征检查、胎心听诊、羊水异常的识别等;正常分娩四个产程及新生儿处理;常用助产技术:包括催产素的使用、常规阴道分娩接生、人工破膜、人工剥离胎盘书、胎盘残留剖宫术、会阴侧切和简单裂伤缝合等、胎头吸引术等;、产妇及胎婴儿危险因素识别、紧急处理及转诊;难产的识别、紧急处理及转诊;产科出血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正确测量及估计出血量的方法,以及处理与转诊;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转诊;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技术;母乳喂养适宜技术;健康教育及咨询指导技术。

(8)、工作制度:产科质量管理制度;产科医务人员职责分工及管理制度;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产科转诊、急救制度;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与产妇死亡评审及婴儿死亡评审制度;产科信息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产科病历书写规范;母乳喂养工作制度;其他临床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包括值班及交接班制度、消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差错防范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查房制度等。

(9)、必备常规

具体内容参照卫生部授权中华医学会的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一般需具备并掌握以下常规: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治: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病;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子宫内翻;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产科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褥感染;引产、催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诊治;新生儿寒冷损伤诊治。

(10).儿科建设

硬件:成立专门的儿科,其房屋设备逐步达到县级要求,至少有1名主治医生职称的儿科医生负责儿科技术把关。内儿科病房内设置1-2间房屋为儿科病房,设床位2-4张;逐步配备婴儿取暖设备,复苏设备,红外线辐射抢救台,吸痰器等。内儿科内有1-2名以儿科专业为主的儿科医生,同时兼新生儿科医生工作。

软件:建立必备常规,掌握镇乡能够处理的基本技术,按等级医院标准书写儿科病历及建立儿科文书

(11).产儿科质量管理。产科门诊建立健全与产妇保健及高危产妇管理监护制度;建立填写《孕产妇保健建卡登记本》、《孕产妇保健卡》和《高危孕产妇管理监护登记本》;常规开展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妇幼保健知识指导,并填写《母乳喂养及妇幼保健知识宣教登记本》。产科病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第一时间迅速出击组织抢救高危重急孕产妇,并做好抢救记录。对本院不能处理的高危重急孕产妇建立转诊转院制度并能及时安全上转。及时认真填写分娩及产伤记录:产科病历按等级医院标准书写;病历产科一律书写病历。阴道分娩、各种难产、破宫产在施行手术前试产时均使用产程图,做到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时识别产时高危,及时处理各产程。常规应用阿氏评分,凡评分>7分者做到产后半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并开始吸吮。对产妇常规开展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培训指导。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母婴室、分娩室及产房清洁,环境物体消毒符合要求。院内发生孕产妇死亡一周内组织讨论及填写报告卡及时报告。熟练执行助产常规:产后出血诊疗常规;新生儿窒息诊疗常规正确掌握破宫产指标。效益指标要求:剖宫产率不能超过20%;住院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四以下;产后出血率<5%;产褥感染率<0.5%;入院后8小时子痫发生率<0%;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0%;住院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住院子宫破裂率为0;产科尿瘘发生率为0;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3%;无责任事故发生。

(13).医疗质量管理

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建立医务人医疗技术缺陷档案。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四、考核评估方法

参照创建《爱婴医院标准》,进行自行评估后,由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初评验收。

五、实施要求

规范医院管理,推行创建爱婴医院活动,以此为载体全面提高医院产科服务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医院必须建立健全爱婴卫生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爱婴医院的规定。

六、实施时间

准备阶段:2014年8月-10月

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10月-11月

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

自评阶段:2015年2月

篇6

为了解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有效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更好地控制和降低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率,对我院两年来妇产科手术切口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妇产科手术病例1152例,其中经腹子宫切除术317例,剖宫产术536例,宫颈癌根治术11例,卵巢囊肿摘除术28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

1.2方法对1152例妇产科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情况、病人体型、手术时间进行回顾分析。

2结果

2.1切口感染与手术暴露时间本次调查1152例中,切口感染7例,感染率0.6%;其中宫颈癌根治术11例,因手术难度大,其手术暴露时间均超过150 min,高于全组平均手术暴露时间。

2.2切口感染与病人体型本次调查发生切口感染7例,其中肥胖者3例。

3讨论

3.1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切口感染不仅与生物性感染因素有关。也与非生物感染因素有密切关系。

3.1.1与手术切口暴露时间长有关手术延长1 h,切口感染率增加1倍。手术时间越长,组织损伤越重,机体抵抗力越低。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越长,污染机会越多。因此,手术暴露时间的延长是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3.1.2与病人体型肥胖有关如体重90 kg以上伤口感染率为5.7%,而90 kg以下者仅为0.7%。肥胖者单位组织重量血供少,影响操作,延长手术时间;脂肪层厚易形成难以消灭的无效腔,故手术部位感染率高。

3.1.3与医生手术技巧有关手术中组织处理不当,止血不彻底,切口冲洗不够,缝线放置不当,切口缝合时张力过高,缝合部位缺血,引流管放置不当或局部存在无效腔均可增加切口感染机会。

3.1.4与医务人员的手及常用医疗用具有关医务人员的手及病房常用医疗用具(听诊器、血压计、止血带等)上的细菌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医务人员用带菌的手进行输液、换药、检查切口、听诊器听诊等极易造成切口感染。

3.2降低切口感染的对策

3.2.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以及刷手、皮肤消毒、手术室的无菌技术等。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定期抽查手指清洁情况,做手的细菌培养,器械用品严格灭菌、监测。

3.2.2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手术时感染大部分由微生物气溶胶引起,浓度在700 cfu/m3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其中比值为1∶20时,时常发生败血症。我院采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进行空气消毒,确保手术间空气符合环境卫生学标准。室内物品、台面等严格执行每日、每周清洁消毒制度,做好术中器械及敷料的管理,以减少污染。

3.2.3提高手术技巧轻柔细致的手术操作,术中爱护组织,尽量减少损伤,彻底止血;手术野不留无效腔;切口缝合松紧适度,对合面整齐平整,无间隙;不影响血运等手术技巧对预防伤口感染极为重要。尤其是对肥胖者更应注意手术技巧。因而应加强对年轻医师缝合技术的监督与指导,做到“放手不放眼”。

3.2.4做好皮肤准备做好病人术前的清洁和皮肤准备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极为重要。在术前备皮中剃毛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故我院采用术前1 d彻底清洁皮肤,术前半小时常规备皮,仍沿用剃毛,但要求动作轻柔细腻,严防皮肤损伤,术中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以免残留在皮囊内的细菌进入切口增加感染机会。

3.3把好术中切口感染把好术中切口感染关是控制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重点,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是提倡围术期用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器械必须无菌,护理切口之前或处理两个切口之间,必须洗手,必要时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要减少陪护人员,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出院患者严格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对于冬季等感染好发季节更应加强环境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涉及多方面因素,但增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严格把握无菌操作质量关、缩短手术时间、开展术后监护合理选用抗生素、提倡围术期应用抗生素,是降低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

总之,妇产科术后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精湛的手术技巧、严格的无菌操作、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手术室的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都在防治切口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与手术医生、手术室人员等共同寻找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

篇7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安全管理 人性化服务

一、 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的特殊性

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对妇产科的某些特殊情况还不能准确的做出预测和判断,分娩的过程是动态的,并且复杂多变。产妇及家属不了解其特殊性,他们认为产妇就是健康群体,而分娩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出现问题很难理解,认为是助产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或是不负责任造成的。

2、 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及专业水平问题

现在医院妇产科产室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许多基本医疗服务不到位,护士医师专业水平相对落后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医院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可能造成患者家属不信任医院的情况。同时,也给刚出生的婴儿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还有很多医护人员缺少耐心,为患者服务缺少足够的热情。对于当前的一些医护管理来说,多项检查都没有落实到实处,过于应付。对医院的评比,一些医护人员只是当时认真,过后就失去了意义。

3、 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助产人员缺编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如: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的力度不够,护理人员的配置明显不合理,这些因素都很容易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由于超负荷从事繁重的工作,造成助产士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这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各环节质量无法控制,服务不到位,没有进行及时的护患沟通,使产妇的满意度下降。

(二) 加强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采取的对策

1、 加强医患沟通,给患者人文关怀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院应该坚持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提前做好医患沟通,开展产前宣教,让产妇及家属对妇产科的特殊性有一个清楚地了解。在产室内,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助产操作,还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使病人达到较高的满意度。

2、 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及专业技能水平

对不同的问题应该拿出不同的对策来解决,重点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并做到不留有任何隐患,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服务应做到企业化、专业化、全面化,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另外,医护人员还要积极参加培训班,加强工作技能,掌握最新的医疗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认真地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3、 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医护工作检查

在医护工作的检查过程中,要坚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这样才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条件好的医院还可以设立一个开放日,让每一个患者都参与到医院的建设当中来。在医院检查时,医护人员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妇产科的医护配备应该是最先进的,并且也应该是学习性最强的,所以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应该多外派学习,学习新的理念新的知识。

二、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

(一) 主动和患者沟通

在临床工作当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相对较为频繁,所以每位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沟通方式,主动的和患者进行充分交流。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较为详细了解,可以通过语言交流这一方式,有效的交流往往能够使得患者与临床医护人员达成诸多共识,更有利于开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开展“以人本为5S” 护理模式的培训 1、对妇产科的全部护士进行“以人本为5S”(人本化的服务语言、人本化的服务行为、人本化的服务环境、人本化的服务流程、人本化的服务品牌)的护理模式培训,通过看录像,来讨论学习,调动起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摒弃之前的服务理念,做到人性化服务理念。

2、派护理人员参加学习护理礼仪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包含:服务心理指导、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服务与礼仪形体等,培训结束后将培训的内容直接传授给每位护士,提升全科的护理标准。

(三) 加强妇产科手术前、后的人性化护理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当中,有很多临床护理相关性操作,如:手术、分娩之前位的清洁处理、灌肠、尿管导入以及手术、分娩之后的填塞阴道、留置导尿等,这些操作是大多数患者都会接触到的。但是,有一些患者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这些情况,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耐心的劝慰,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暴露,动作要轻柔,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克服患者的心理障碍。

(四) 创造良好的医院护理环境

良好的医院护理环境对患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病房的布置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成效带来影响。一个轻松、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患者更容易积极配合治疗,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五)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患者入院后发放医患联系卡;给患者作功能检查有护理人员陪,产后及时为产妇送杯热乎乎的糖水;产后用轮椅护送至母婴同室病房等,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三、 结束语

总之,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责任,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对管理理念的研究。此外,还要通过实施人性化服务,改善了护患关系,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了医院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87-02

1 绪言

在目前的临床医疗中,人们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纠纷也日渐增多,而妇产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承担的风险极大,安全隐患也比较多。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知识面要求全面而广泛。在妇产科护理的管理上,管理人员需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贯彻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2 目前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1 没有严格执行护理规程的操作及忽略了对病人病情告知的重要性。

部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例如在执行“三查七对”、产检时及产后的护理上,没有认真地按常规执行,导致接错液体、抽错血、发错口服药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或死亡等安全隐患的发生;急症时,又忽略患者的权益,没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知情,出现异常结果时引发家属激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出现护理纠纷的发生。

2.2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有限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及各类新药的快速更新,还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过高,都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年资护士的技术力量薄弱及经验不足和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的不够易引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还有,在无菌操作上,部分医院的妇产科出现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管理上的缺陷,在检查、接生、缝合、抢救新生儿的时候,没有按常规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容易被血液、体液污染和锐器刺伤,存在较大的职业暴露风险;而产房、检查室、新生儿室、洗婴室等特殊区域,也因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不力,易导致医院感染。

2.3 制度执行不严与药物、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

专人管理的产房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也因助产士责任心不强,没有班班清点,不熟悉用物放置等;急救药品配备不良,医疗设备种类不全、性能不佳等;急救药品和抢救设备没能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而延误了抢救时机。

2.4 没有彻底落实核心制度,出现交接班制度缺陷和护理书写不规范等隐患。

没有彻底落实核心管理制度,造成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的缺陷,?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安全隐患无工作预案;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工作职责不清;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不重视新护士岗前培训和在职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于危重、手术、输液病人及新生儿未按规定进行床头交接班,对于一般的手术病人也存较多的安全隐患。另外,任意涂改护理记录,病情变化时未及时书写,加大了医疗风险的程度。

2.5 新生儿护理差错事故隐患。

护理人员的过度自信、技术操作失当及经验不足极易造成新生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在对新生儿护理的管理上,职责分工不明确?、“两卡一条”内容不一致及婴儿洗澡间无应急物品等等因素都会导致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职责分工不明确,没考虑到新生儿疫苗注射部位、方法、剂量三环节的特殊性,没有将不同疫苗分工人不同的护士注射,极易在最后两个环节出错,将卡介苗当成乙肝疫苗注入婴儿体内,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在执行“两卡一条” (床头卡、胸卡、手条)时,由于各种原因病房护士补写胸卡及手条时写错母亲姓名、婴儿性别、体重时出现三者内容不一致现象,这样极易引发护理隐患,导致投诉或纠纷。而在婴儿洗澡间,往往都没有配备急救药品和器材,在新生儿洗澡过程中一旦发生烫伤、呕吐、窒息,护士就可能因往返取物而延误抢救。

2.6 医疗废物处理杂乱无章。

个别医院或科室管理对医疗废物处理无章或有章难行,妇产科医疗废物混同生活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或流入社会,成为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隐患,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3 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严格执行病情告知制度和护理规程。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法律文件,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的质量,制订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病情告知病人或家属制度;需告知:出入院告知,手术前后告知,麻醉前告之,急、危重、抢救患者告之,侵入性检查告知以及医药费用告知等。将告知内容及病人及家属意见,记入病程记录或签写相关条约;另外,如果患者或家属有违背诊疗常规的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与其谈明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病人需手术或输血时,必需由本人及其家属同意签字为证,恶性肿瘤或可能预后不佳的手术则需由病员本人书写委托书,医生与所委托的家属谈明一切病情,征得对方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急诊抢救除外);对有关医药费、住院诊疗费、手术费等问题,工作人员应将基本情况向病人告知。

护理技术操作是基本功,在执行具体操作前,仔细作好病人的准备和药品器材的准备,明确目的,了解病情,认真查对,严格无菌操作,并在操作后注意病人反应。严格执行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和特别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专门人员从事护理技术的规范化培训。选择和制定符合实际的技术操作规程,逐步修改、完善、配套,形成本院统一规定,便于检查和评价;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监督,与质量评定、技术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形成制度。

3.2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的管理。

鼓励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开展产房24小时值班制,加强产房的技术力量,提高了孕产妇及接生的护理质量。对新药的说明书应仔细阅存档保存。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专科知识和急救技术进行理论培训技能实践,并定期进行考核。

3.3 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医院感染。加强无菌物品集中放置与管理,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携带传染性病毒的患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品一律按医疗废物进行收集。

3.4 彻底落实核心管理制度,完善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等核心管理制度、规范化护理记录的书写和加强药品、设备的管理。

彻底落实核心各级管理制度,纠正造成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的缺陷,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职责,科室每位成员应共同参与科室管理,发挥团队精神。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重点工作有专人管理和监督,如采集新生儿足跟血、预防接种、分娩统计、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做到专人负责检查,建立检查登记本,每月将检查结果汇总,进行分析和改正,便于及时弥补护理漏洞,将护理隐患降到最低。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在实施及落实制度中,护士长要常规化督促检查和严格管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每一项操作时要严格查对,如有疑问及时核对,对产前、产后应用的药物要特别注意;送剖宫产手术时,应严格查对产妇姓名、住院号、皮试结果及手术准备情况,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清楚,并听胎心记录;新生儿出生后即告知产妇观看性别及全身情况,之后即戴手牌、胸牌,写清产妇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及体重,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过失。

对于孕妇、手术、危重病人、新病人及新生儿实行床头交接;产妇分娩后由专人护送产妇及新生儿回病房并将新生儿交给产妇,看清手带标记;向病房护士交待清楚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各项记录不可随意涂改、删除和撕毁。保证产房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物品的完好和耗材充足,对急救设备做到专人管理,随时检查医疗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急救器材常规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保证药品充足,对使用的药物做好记录备案。护理记录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书写护理记录要求及时、真实、准确,记录孕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分娩时间、婴儿性别、分娩方式;新生儿足迹和拇指印记录清晰,对产前产后观察内容、重点宣教内容要详细记录。

各科室建立事故、差错登记本,由当事人及时登记发生事故差错的经过、原因、后果。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组织讨论和总结。

3.5 熟悉新生儿护理差错的易发因素,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搜集并总结日常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对于新分配和新调人人员进行新生儿专科专业知识及产科专业知识的垮训。在对新生儿实行护理时,需警示标志,如:巨大儿、小样儿、异常产儿写上“重点巡视”、“热水袋保暖”的卡片挂在婴儿床头上;在婴儿洗澡用热水管墙壁上标上“注意水温”字样,紫外线灯开关上标上“紫外线开关,无人时使用”。每次淋浴后都应严格核对,送回床边与产妇查对一致,严格执行“两卡一条” (床头卡、胸卡、手条)的查对制对,要从各个环节防止抱错新生儿,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严密观察新生儿排便排尿、新生儿黄疸情况,重点观察,一旦发生异常需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3.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条例,防止引发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严格执行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的产出、分类、收集、转运、焚烧及处理的全过程均严格按规章执行。

4 结论

护理安全可以反映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年轻护士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的教育,特别是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必需提高对护理安全工作的认识,并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查找,理清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管理的工作思路,规范了护理程序,对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及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篇9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14-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公民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妇产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风险大、事故发生率高,是医院医疗、护理纠纷高发科室之一。一旦发生纠纷,医院、科室领导也不得不拿出大部分精力处理纠纷。医护人员不能集中精力投入临床工作,影响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因此应提高妇产科医疗、护理质量,及时查找分析各种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杜绝纠纷发生。

1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1.3 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1.4 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1.5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个别病人的不遵医行为、不规范用药或住院期间私自外出,也是造成护理安全事件的因素之一。

2 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 建立学法制度, 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 强化依法行医观念。需要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成立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 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篇10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隐患;解决对策;手段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 病人的投诉, 新闻媒体的曝光, 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 医院 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1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1.3 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1.4 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2 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 建立学法制度, 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 强化依法行医观念。我院制订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 成立了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 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2 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岗位职责。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行为规范录像, 举办护士职业礼仪示范表演, 从而规范护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养成,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为加强工作责任心, 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 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 并统一全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在工作中, 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2.3 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同时,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将医疗安全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科室质量考评指标中,如个人出现差错事故时,除经济处罚外,还要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全院曝光,影响评模晋升,从而培养了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总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关键是怎样理论联系实际,怎样落到实处。十七大报告把医疗卫生,人民健康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报告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里面,第五点很大篇幅专门讲到“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专门谈医疗卫生。第一句话是“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把对健康的关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到党对民生,对人民健康的关注,高度重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全程服务,以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又佳,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 中国医院管理,1997,17(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