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价值观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价值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1

作者简介:刘力钢(1955―),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企业成长战略、营销战略研究;袁少锋(1982―),男,湖北监利人,辽宁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比利时根特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交换生,主要从事消费行为、营销战略研究;高英(1981―),女,辽宁铁岭人,辽宁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消费行为、营销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6―0072―04 收稿日期:2010―09―15

一、文献回顾

在中国,人们的炫耀性消费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尽管炫耀性消费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但学者们对这一特定消费现象的本质、影响因素模型以及实证研究都很缺乏(O’Cass et al,2004)。在概念界定上,国外学者们对炫耀性消费的内涵还未达成统一认识(Shukla,2008)。结合相关研究(Marcoux etaI,1997;O’Cass et al,2002;Sivanathan et al,2010),笔者认为炫耀性消费是个体为了满足特定的心理需求,而将特定的消费活动向参照群体展示的中。只是有些人的心理需求是积极的,如提升自尊、树立自信、自我价值肯定等,而有些人的动机是消极的或非理性的,如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等,有些人则兼而有之。

针对炫耀性消费的已有研究,从外部情境因素出发,学者们探讨了参照群体(Mareoux et aI,1997;O’Cass et al,2004)、品牌联想(O’Cass et al,2002;Shukla,2008)、商品稀有性(Amaldoss et al,2005)以及异性吸引(Griskevicius et al,2007)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效应。从内在心理因素出发,研究者们还探讨了地位意识(O’Cass et al,2002,2004)、消费者自我(Shukla,2008;Sivanathan et al,2010)、物质主义(Wong,1997)、面子意识(袁少锋等,2009)等要素对炫耀性消费的作用机制。

综上,现有研究尤其缺乏文化价值观角度的探索,而文化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思维及相应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研究文化价值观对特定消费行为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Bao et al,2003)。

二、研究假设

文化是特定人群信奉的一套价值观、信念、规则以及制度,是人们据此解释经历并产生特定社会行为的知识(Bao et al,2003)。文化价值观作为一种持久的信念,指导人们在特定社会中的角色扮演以及同他人关系的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主要来源于人际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取向;在中国悠久历史演化的进程中,儒、道、佛三大主流文化在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形成导向作用(张梦霞,2005)。

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承认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阶层差异,教导人们要了解这种客观差异,安分于自己的角色地位,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张梦霞,2006)。针对中国消费者,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行为与地位相符、家庭声誉以及倾听他人(张梦霞,2005)。另外,象征性自我完善理论指出,个体从事的许多活动(例如对众多商品的购买),都是为了支持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定义。因而,如果个体越是觉得其行为与地位身份应该一致,就越会积饭地表现山支持性的消费行为,以强化自我定义。印象管理理论指出,人们总是积极地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希望别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感知自己,从而向他人传递积极的形象,并促进预期目标的实现。这样,如果个体希望实现人际和谐、维护家庭声誉等方面的目标,则会通过积极的外在表现,传递良好的印象来获得他人的赞许或友谊,并给自身或家庭赢得面子或声誉。而已有研究表明,炫耀性消费具备良好的地位显示、面子提升与人际调节等功能。因此,可以提出假设1。

假设1(H1):如果消费者越是认同儒家的“行为与地位相符”(H1a)、“家庭声誉”(H1h)以及“倾听他人”(H1e)的价值观,则其炫耀性消费倾向越强。

儒家文化价值观倡导人们承认人与人之间角色和地位的差异、安分于自己角色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让人们表现真实自我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在收入代表的经济地位上,就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与其收入高低要相匹配。而西方消费者则通常希望通过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消费,来“夸大”地表现自我,从而改变自己的相对地位(Chades et aI,2009)。此外,在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虽然有些群体(如学生)暂时缺乏经济收入,但个体的经济地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针对中国消费者可以作出假设2。

假设2(H2):个体每月可支配金额与其炫耀性消费倾向正相关。

道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张梦霞,2006)。道家文化高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道”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应该去尝试掌控自然,而应学会适应自然,甚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人们应该根据自然规律行事,人类社会发展应该顺应自然,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应自然而然。道家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崇尚自然”与“和谐自然”两方面(张梦霞,2005)。然而,炫耀性消费一定程度上是个体虚荣、攀比与势利心态的表现(Corneo et al,1997)。道家和谐自然的价值观同炫耀性消费的动机倾向,在逻辑上应该是不相符的。因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H3):道家文化价值观对炫耀性消费有负向抑制效应。具体而言,如果消费者越是信奉“崇尚自然”(H3a)和“和谐自然”(H3b)的价值观,则其炫耀性消费倾向越弱。

佛家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3个层次:戒恶取善,善行善果;断欲今世,希冀来世;博爱众

生,修成正果。在佛家文化下,人们追求自身内在的和谐,倡导内外无著、任运自在、返观心源、自性解脱;教导人们修行解脱,去实现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均衡,通过一切随缘的宿命论劝说,使人们客观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密(张梦霞,2006)。张梦霞(2005)研究指出,佛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维度:公正平等(或因果报应)、奢侈品无用、相信缘分。再结合心理学象征性自我完善理论,如果个体是佛家价值观的信奉者,倡导奢侈无用,则为了支撑自己奢侈无用论者的身份,就会在消费上积极地抵制与奢侈相关的消费行为。然而,炫耀性消费具有昂贵显示(Griskevicius et al,2007)和卖弄(Mar-COUX et al,i997)等特征,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H4):如果消费者越信奉“奢侈无用”的价值观,则其炫耀性消费倾向越弱。

“公正平等”或因果报应是一种看待人生和世间万物的价值观,是判断行善与作恶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的观念;“相信缘分”则是看待人际疏密的价值观念。从消费心理动机运作的机理分析,都难以判断二者同个体炫耀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因此,后续分析中只是附带检验二者的影响效应。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针对炫耀性消费倾向的有效度量,已有研究存在较大的不一致(Wong,1997;Marcoux et al,1997;O’Cass et al,2004;等)。炫耀性消费倾向实质上是消费者对具备炫示功能商品的支付意愿。因此,为了准确度量炫耀性消费倾向,本研究借鉴Griskevicius等人(2007)在实验研究中的测度方法:让被试者设想如果银行卡里有5万元人民币可以自由支配,并正在考虑几项消费活动;则其会在一款新服装、一款新手机、一趟美妙的欧洲旅游、一款新首饰(如金项链)上花费多少钱;具体操作是让被试者选择相应的“支付区间”,每个消费项目都包括11级区间,每个区间的增量相等,并限定每种消费的支出上限。服装的支付范围是250―2750元,手机是250~2750元,旅游是5000―30000元,首饰是1500―16500元。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测度,主要参考了张梦霞(2005,2006)基于中国消费者的研究,包括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价值观三部分,共包括22个测量问项。此外,调查问卷中还涉及被试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每月可支配金额”等控制变量信息。

此后,通过笔者亲赴现场、委托他人、电子邮件、QQ在线等多种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337份。样本特征为男性137人,女性200人;18―25岁年轻样本占81.3%,26―35岁占14.8%,36―45岁占3.9%;学历方面,高中以下占5.3%,中专、高中占4.5%,专、本科占78.3%,硕士及以上占11.9%;每月可支配金额,800元以下占27.6%,801―1600元占42.7%,1601―2400元占16.6%,2401~3200元占4.5%,3201―4000元占6.2%,4000元以上2.4%。

四、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儒家文化价值观量表的9个问项载荷到3个因子上,分别命名为“行为与地位相符”、“家庭声誉”和“倾听他人”,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62037%;前两个因子的克伦巴赫“信度系数分别为0.754、0.704,“校正问项一因子相关”都大于0.4;但是“倾听他人”对应的3个问项的“校正问项一因子相关”都小于0.4的临界值,并且该因子初步信度系数小于0.6,在进一步分析中删除该因子。道家文化价值观的5个问项只载荷到一个因子上,将其命名为“自然和谐”;单因子方差贡献率为45.584%,信度系数为0.701,对应题项的“校正问项一因子相关”都大于0.4。佛家文化价值观量表的8个问项很好地载荷到了3个因子上面,分别命名为“公正平等”、“奢侈无用”和“相信缘分”,3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68.576%,信度系数分别为0.707、0.718和0.826,并且所有问项的“校正问项一因子相关”都大于0.44。

对所有变量做统计优化处理后,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来检验假设,结果见表1。

回归分析中还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考察方差膨胀因子和病态指数,结果表明回归分析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从预测总体炫耀性消费倾向的回归分析结果看,儒家文化的“行为与地位相符”价值观同其显著正相关,假设H1a得到支持;“家庭声誉”对总体的炫耀消性费倾向影响不显著,H1b则未通过检验;进一步,“每月可支配金额”同炫耀性消费倾向显著正相关,假设H2得到支持;道家的“自然和谐”价值观对炫耀性消费倾向负向影响不显著,H3未通过检验;佛家文化的“奢侈无用”观念同其显著负相关,假设H4成立。此外,佛家“相信缘分”的价值观对炫耀性消费倾向有正向影响,“公正平等”观念则无显著影响效应。

从预测各单个项目消费倾向的回归分析结果看,儒家文化的“行为与地位相符”价值观念对新款手机消费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声誉”对新款服装消费有正向影响;道家文化价值观对任何项目的消费倾向都无显著解释力;佛家的“公正平等”观念对新款首饰消费倾向有正向影响,“奢侈无用观”同服装、手机、旅游和首饰消费倾向都显著负相关,“相信缘分”则对旅游消费倾向有正向影响。此外,“每月可支配金额”对服装和手机消费倾向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教育程度”对旅游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和手机消费显著正相关。总体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及4个分项目的消费倾向在“性别”上都无显著统计差异。

五、结论及营销启示

1.儒家文化的“行为与地位相符”价值观对炫耀性消费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越是信奉行为与地位一致的个体,具有越强的炫耀性消费倾向。信奉儒家这一观念的消费者,会积极的通过相关的消费行为来支持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定义。对中高档商品经营企业的营销实践而言,需要准确定位商品的象征意义,并通过持续的营销活动强化这种象征意义。实践中,很多的中国品牌在进行营销宣传时,仍注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效、价格折扣等低端策略。如汽车广告经常强调的是装得更多、更省油等,服装宣传经常强调的是原材料来源、质地等物质属性,都缺乏象征意义的培育,从而缺乏对消费者身份、地位的支持功效。

儒家文化的“家庭声誉”观念对服装消费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人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再加上强烈的面子意识,因此维护家庭声誉是很多人生活当中的重要事项。这一动机对新款服装消费具有积极的驱动作用。

2.佛家“奢侈无用观”与炫耀性消费倾向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如果消费者信仰佛家的“奢侈无用说”,则其炫耀性消费倾向就低。因此,就中高档品牌商品经营企业而言,需要准确地区分细分市场,避免在“奢侈无用观”上得分高的群体上投入过多的营销资源。此外,对佛家另外两种价值观影响效应的附带检验表明,“相信缘分”的价值观念同炫耀性消费倾向正相关,同“旅游消费”也显著正相关。相信缘分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在炫示物品上的消费倾向,特别是促进人们的奢华旅游消费倾向。另外,“公正平等”观对首饰消费倾向有较弱的正向影响。

篇2

一、近代西方科技的弊端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科技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进入大工业时代,然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产生异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科技在给西方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引入了黑暗的沼泽。许多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东方世界寻求解决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恰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李约瑟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认为中国科学在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传统道德精神中得到解答,将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整体和谐思想、有机论思想、兼容并蓄思想。

1. 整体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分为儒墨法道四家,他们内部的不同学派都持有和谐思想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崇尚和谐的特质。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关系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古代在许多专门领域已有系统的论著,如《黄帝内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如果说当代西方科学可以称为“精确科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科学可以称作“整体性科学”。整体和谐思想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黄帝内经》就吸取了儒家关于天地人相统一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整体和谐思想和整体研究的成果,也推动了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军事学、物理学、农学、建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展。如万里长城、无数雄伟壮丽的宫殿、巧夺天工的桥梁也是整体和谐思想的有力见证。

2. 有机论思想

有机论是一种把活的有机物当作整个自然的模式和比喻的哲学。它认为,有机物拥有物化分析所难以理解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因这个整体的统一作用造成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这种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每一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它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人类呵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从而将人文法则逐步推广到非人类的自然——从动物到植物,到所有生命的存在,再到大地生态环境。有机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医学、农学、手工学著作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有益导向。

3. 兼容并蓄思想

兼容并蓄就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自古以来,谦逊的中华民族就善于吸收前人和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文化,汉族的统治者利用通婚等手段使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是积极向汉族学习,促使自己“汉化”。中国还善于向外国学习,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时期形成鼎盛局面。然而,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并不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加工改造,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到了宋代,中国化的佛教的某些内容和思维方式被儒学吸收,并加以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思想,这些活动在当时对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科技崛起的可能性

然而,往往很多中国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和西方科技文明的崛起,探讨的只是“李约瑟难题”,却忽略了有这么一句话:“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近代西方文明确实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发展。

目前,经济社会全球化浪潮正在给东方文明的复兴提供一个巨大机遇,我们可以自信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而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会当仁不让的成为下一个科技崛起的中心。

参考文献

[1] 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1).

篇3

一、宏观居民消费波动的“阶段性消费”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居民消费呈现出的特点是“居民不是以一生为时间跨度来寻求效用最大化,其消费支出安排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所经历的几个消费阶段,可以看出“1980年左右、1988年左右、1994年左右、2004年左右”,这些时期是国内居民消费的高峰期,而在这些时期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居民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倾向,从而整个的宏观居民消费曲线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消费”集中释放的现象(见图1)。

余永定和李军(2000)把存在的这种“阶段性消费”现象描述为转轨经济下“中国居民的消费模式”;叶海云(2000)则根据存在的这种“阶段性消费”现象,提出了中国居民的“短视消费模型”。沈悦(2001)则进一步测算出我国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规模存在周期波动现象,其平均的波长为8.10年。但是,这些研究对于“阶段性消费”现象,给出的解释都是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大多是站在宏观经济的层面上进行讨论,缺乏把居民作为活生生的“社会人”来展开的微观行为分析。本文下面所进行的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视角,在微观个体层面,对呈现出的这种“阶段性消费”特征给出具体分析。

二、微观行为分析:消费者个体的“从众消费”行为

根据余永定和李军(2000)描绘出的中国居民“阶段性消费”模式图,可以把国内居民“阶段性消费”特征概括为两点:(1)阶段高峰表现出“居民消费集中释放”;(2)阶段周期内呈现出长期的“居民高储蓄倾向、低消费倾向”。第一点,阶段高峰表现出“居民消费集中释放”,可以从微观层面消费者个体的“从众消费”行为来进行分析。

“从众消费”行为是中国现实市场中消费者个体普遍存在的一个显著现象,是指“消费者接受到他人的产品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的信息后,改变了自己对产品的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努力使得自己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这一消费行为在中国消费者身上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大范围且显著化”,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谦逊、内敛、谦让、低调”。儒家认为“谦逊、内敛”是为人的内在品质,做人的一条基本要求;“谦让、低调”则是外化的待人做事的基本态度;谦是道德之心的把持者,是任何德行的入德之门。而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操作上也体现出鲜明的“内敛”取向,倡导“以谦逊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自身”。在这样的文化长期熏陶下,中国人的性格普遍有一种潜在的“内敛性”,不喜欢个性的自我张扬,以及行为的超前尝试。

但是,同时中国人最看重的一样东西是“面子”。“面子”是统治中国人的三位女神(面、命、恩)中最有力量的一个,是中国人社会交往中最细腻的标准。Yau(1988)提出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关系导向方面主要由4个价值构成,而“面子”则是其中首要的一个构成内容。Qian,Razzaque和Keng(2007)认为,中国文化规范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国文化中突出方面主要包括了:家庭导向、关系、缘分、面子、人情和互惠。根据Li(1999)的研究,中国文化重要的价值主要包括“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长生命与同化”;多做“得面子”的事情,避免“丢面子”事情的发生,维持自己的“面子”成为中国人行为的一个价值取向。这种“面子文化”,导致中国人不喜欢自己的行为落后于大众和周围群体。

这样,一方面注重恪守为人“谦逊、内敛”的品德,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自己“面子”的维护,在这两方面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下,其结果就是大部分人选择了“中庸”的行为方式,即以“群体导向”来安排自己的行为,既不发生行为的超前尝试,也不让自己的行为落后于大众。根据Hofstede(1993)的研究,“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群体意识较强,重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愿意服从群体的利益和群体规范”。李东进等(2009)也把中国文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特点总结为:注重面子和群体导向,中国人为了规避不确定性和产生归属感愿意让自己的行为服从群体规范¨儿;并且指出,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下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差序格局”下形成的不同道德规范是“群体导向”产生的根源。

于是,以“群体导向”来安排自己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微观个体的消费行为上那就是:个体消费行为的随大流、从众化,很少发生超前消费尝试,也不愿落后于大众消费潮流,形成了鲜明的“从众消费”特征。根据Pool(1998)提出的人们服从群体规范,进行从众消费,有三种动机:准确动机、自身相关动机和他人相关动机。准确动机下进行从众消费是因为个体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合适的、成功的行为提示;自身相关动机下进行从众消费是因为个体采取从众的行为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人相关动机下进行从众消费是因为他人和他人可能带来的结果(包括奖励和惩罚)。所以,消费者个体的“从众消费”行为最容易发生在购买那些“产品或品牌的社会可见度高、品牌差异可感知度高”的产品身上;当购买的产品是体现一定身份或地位的商品而不是必需品,或者当产品是在公共场合消费而不是在私下消费的时候,参照群体对购买者的影响更大,从众消费行为更为显著。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宏观消费的几个典型高峰期,可以看出每一个消费高峰期的出现正是伴随着在发生整个社会流行的一些消费。诸如:1980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当时全社会正流行家庭“老三件(自行车、缝纫机、机械手表)”的添置;1988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当时全社会正流行家庭“老三件”向“新三件(黑白电视机、单门冰箱、双缸洗衣机)”的转变;1994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当时全社会正流行家庭高档耐用品(彩电、双门冰箱、滚筒洗衣机、空调、摩托车、电话、录像机、组合音响等)的添置;2004年左右的消费高峰期,整个社会由温饱迈向小康,出现了购房热、购车热、旅游热、电脑热。从罗列的这些购买商品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商品正是“社会可见度高、品牌差异可感知度高”的商品,引发了整个社会鲜明的“从众消费”热潮,从而出现了这些典型的宏观消费高峰期。

三、微观行为分析:消费者个体的“保守消费”行为

对于“阶段性消费”特征的第二点:阶段周期内呈现出长期的“居民高储蓄倾向、低消费倾向”,可以从微观层面消费者个体的“保守消费”行为来进行分析。所谓“保守消费”是指“居民的当期消费支出常态性的低于其当期的收入水平,在消费支出安排上持有一种保守、谨慎的心态”。这一消费行为也是中国现实市场中消费者个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且有着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根据文化差异理论,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是高语境文化,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低语境文化,两种不同语境的文化下,在思维方式、社会取向、风险感知和风险承担、责任、冲突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权力差距、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女性化、规避不确定性、长期导向/短期导向等这5个文化价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有着很严重的“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倾向”,小农经济下人们追求的是男耕女织的平静生活,不喜欢追求冒险或者刺激,在观念中重视整体、集体主义,并不注重个性化需要的追求。中国人容易产生对自己现在生活的不安全感,对未来生活的不安全感,对后代生活的不安全感,从而寻求保障、建立保障的心理特别强烈;而当前国内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制度性缺失加剧了居民的不安全感和风险感知压力,促使人们依靠个人的储蓄努力来为自己建立一个长久的保障。

另一方面,以儒、道、墨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特别强调“节俭”,认为这是人类美德善政的具体表现”。孔子在《论语》中提倡“节用而爱人”明确地把节用爱人作为治国的重要内容;墨家则把“节俭”与“兼爱、非攻”一起视为其核心价值和道德规范。更有无数的格言:如“俭,德之共也”(《左传》)、“俭开福源”(《魏书》)、“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资治通鉴》)等,强调居家节俭,把节俭视为持家的主要标准和生活美德。

篇4

教育部于2014年4月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确定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分学段有序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中小学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成为国家层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1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意义

传统文化隐含着积极的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追求,又渗入多种多样的价值理想,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的,相互关联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主要包括“爱人”的人道原则、“修己以安人”“尚同”的群体原则、“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谋道不谋食”的理性追求、“内圣”“外王”“善”等品质要求[2]。青少年自觉接触与内化传统文化,就会潜移默化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引导,为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根基。价值观发展需要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对青少年具有建构作用,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相应地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然后在生活、学习中就会用什么样的理念、原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3]。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青少年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水平,鼓励青少年以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生活中自律自强。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价值标杆,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如传统文化中彰显的“爱人”原则,可以塑造青少年人道主义精神;“修己以安人”的精神可以在实现个人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尚同”思想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意识、集体意识等。

2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小学校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且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教育内容需要整合,实施途径与社会影响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有待克服。

2.1教育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

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内容不成体系,与青少年生活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重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还要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书法等学科都可通过相应内容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等方面。从表面上看,内容的设置似乎很全面,但呈现在每册教材中的内容却显得支离破碎,学生在学完一个阶段之后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仅限于选文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零碎,难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课本选文涉及《世说新语》《论语》《礼记》《西游记》《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及古代诗歌等内容。研读这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青少年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杂乱无章的内容不利于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难以形成价值观培养的合力。

2.2教育途径单一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中小学纷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在相当大程度上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相对而言,语文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依然停留在经典诵读的阶段,没有深入到文化内涵深刻把握的层面。教师对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的通常做法是,在讲完知识点后便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这种教学方式用来应付考试是无可厚非的,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却比较小。这样的教育只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知识,短期内背得了一些课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逐渐淡化。社会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重于内容。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类电视节目,比如中华好诗词、成语大赛、汉语听写大会等,确实营造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但参与人数有限、实际效果有限,同经典诵读一样还不足以使青少年自觉深入传统文化精髓。因为绝大部分青少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观看此类节目的机会不多,另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够,很难让他们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

2.3影响有限

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特点在对青少年的影响方面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作品不仅年代距今较远,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当时社会的经济水平都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隔阂,导致传统文化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负面冲击,影响有限。如今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等发展迅速,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课余时间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这类娱乐方式。这些“快餐文化”视觉效果强烈,轻松愉快,能满足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但是其内容较少涉及传统文化,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往往容易沉湎于此。另外,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报纸等被现实利益所迫,对传统文化的部分涉及较少,全社会关心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有待形成。总体来说,社会导向不利于引导青少年主动关注传统文化,不利于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功能将会削弱不少,因此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的办法。

3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路径

文化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实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为解决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当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1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其一,应该发挥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修改课程计划、增加传统文化课时比例,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处理等方面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如语文教学需要改变教材的老套路,结合课文教,以教材为中心拓展课程资源,挖掘析出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4]。其二,要综合考虑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整合。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教育内容谱系,通过主题教学等方式,把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知识整理出来并系统化,联系生活实际安排,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整理过程,主动学习传播传统文化。其三,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这种体系需要具有四个特征,即内容要有丰富性、体现基础性、编排要有序列性、在内容与现有课程体系结合上增强灵活性[5]。同时,鼓励青少年课外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作品,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个人视野。

3.2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如,可利用青少年爱读故事书、爱玩网络游戏、爱看电视的特点,编写一系列解释详尽、通俗易懂的故事书、生动有趣的漫画书、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网络游戏等供青少年选择,寓教于乐,达到用传统文化塑造价值观的目的。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主要通过优秀动画视频和电化教育课程的反复播放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门学科教学要各有侧重。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目前推荐背诵、阅读的选文作为必读篇目,大力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4]。其他学科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外还可以多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学科人文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越认真,则越容易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越会按照传统文化倡导的原则来接人待物。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尽可能地多与青少年一起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并就其内容进行讨论,让青少年深入其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逐渐提高道德水准,学会做人的道理。

3.3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学校应营造“德高为范”的良好氛围。教师必须明确身上肩负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义务,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底蕴,悉心帮助青少年调适心理。其次要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应体现传统文化因素,引导青少年从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弃恶扬善,求真务实。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应无处不在。要让青少年在零碎的时间无意识地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在广告牌上放上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故事,让青少年在放松的环境下被短小的故事吸引,不自觉地以故事中人物为榜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播放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帮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宝石,青少年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让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引导青少年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与经典同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性,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作者:王婉珍 李学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塑造民族性格、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柱,是民族共同体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时空和内容上始终处于不断交流、交融和认同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类型,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异常突出,如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哈萨克族文化、撒拉族文化、裕固族文化、土族文化等。由此可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交融和发展所积淀的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并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共同培育、创造、传承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文化的总和。数千年来各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宝库、为本民族所享用,也为其他民族所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文化才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语言、饮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生活规范、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价值资源。就礼仪文化而言,傣族中流传下来的《爷爷教育子孙的训条》规定“坐位要分清尊卑,不要乱坐长辈和长官的位子。”表现出群体乃至社会认同的行为准则和思想价值理念。就道德文化看,我国各少数民族倡导遵纪守法、重礼讲义、诚实守信、廉洁奉公、扶弱济贫。如吐蕃王朝“重兵死,以累世战役为甲门。败死者垂尾于首以示辱。”彰显了藏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崇尚勇敢顽强的道德价值观念。从生态文化看,主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如古代蒙古族在习惯法中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从伦理文化方面,倡导三从四德思想,等等。可以说,中国各少数民族把文明和谐、公平正义、互助友爱等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几千年人们的价值理念和道德遵循。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明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结构、制度、形式、观念和价值、心理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冲突,尤其是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淡化了青年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得民族地区思想意识、价值体系等受到较大冲击;三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缺失,缺乏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致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四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弘扬和传承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根植、培育和践行。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对策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新常态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族地区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以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契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途径。

(一)增强少数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应增强文化自觉性,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动担当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同时,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坚定民族文化持久发展的信念。民族学家讲到:“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都成为一个个瑰宝、一颗颗明珠、一朵朵奇葩闪耀四方,惠及各个民族和世界,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盛。所以,各少数民族都应坚信自己的文化,立足本土,吸纳外来,传承创新,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挖掘提炼有益的思想文化价值,大力繁荣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使民族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二)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要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人,就必须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深化教育改革,制定传统文化教育大纲,大纲中设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章节,使之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其次,明确各学段教育功能和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第三,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之中。第四,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青少年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认同自己的文化根基和特殊功能,增强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主动传承民族文明。

(三)借助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关于一个民族精神观念、物质产品、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的文化集合,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是维系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面对全球化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使其在与现实生活对接中,全面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藏族的藏历年、林卡节与雪顿节三大传统节日,以及望果节、燃灯节、仙女节等,以喜闻乐见的庆祝形式体现藏族群众的追贤思孝、纯朴善良的美好追求与劳动智慧。以此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四)以保护挖掘优秀文化遗产为抓手发扬光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博采百家众长、兼收八方精义,制定相关规划,全面细致地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实施少数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要加大对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及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对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进行整体动态保护,使其与发展旅游、繁荣经济相结合,形成文化、经济和人民生活相互促进、一体化的发展局面。

(五)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平台普及宣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宣传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要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边疆、基层和农牧区为重点,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社会积极参与为保障,加快建设覆盖全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快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要加大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要积极扶持富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要结合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切实有效地推进边疆和民族地区文化长廊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和谐局面。

2.提高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要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力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类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类新闻出版物的出版和发行,等等。积极探索适应少数民族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方式,把各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送到农牧区、边远山区,最大程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

首先,将此项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将此项活动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结合,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和交融,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精神纽带。第三,将此项活动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

(六)以推动对外交流为举措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下,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举措,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结合国家对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总体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实施,以及“一路一带”政策的启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外国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合作,通过在境外举办各类艺术节、展览、演出、博览会等,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宣传格局,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与此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篇6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总体而言,文化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和“休闲”的功能。具体来说,文化的功能还可以从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层面来加以细分。从文化的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就个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具有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功能;就社会而言,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从文化的使用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功能,即文化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得失,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即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这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还表现在社会教育上,即通过积极的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三是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功能;四是认识功能,即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的认识。除此之外,文化还具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文化育人的表现

育人,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文化的育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播知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知识,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是描绘“对事物了解广度、认识深度”的静态表述。知识,内含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知识与文化,形影相随,相互依存。因此,文化的传播必有知识的传播同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的“化”和“育”离不开“文”的传导和传授,而这里的“文”即“知识”。

2.传递能量。

能量是对一切宏观、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比喻人所能发挥的能力和作用。“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国人眼中的“正能量”常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但能量的总量不变。故而,“正能量”越多,“负能量”就越少,这样社会才会充满希望。大凡文化,都源远流长,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这些即是文化所具有的潜在正能量。因此,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正能量的传递。“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方式。

3.提升修养。

文化是客观的,可以习得,其生命力在于修养。修养是主观的,是自我驾驭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外在的,而修养是内在的,文化与修养密不可分。修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涵。所谓“修”,是吸取、学习,为的是打下知识体系的基础。所谓“养”,是在“修”得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修养”就是把知识变成自我生命的过程。知识内存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修”的内容是知识,经过修养的知识是属于生命的。借助知识修养,形成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在的知识———修养就是内在的知识。以文化人,即谓以“文”来“感化”“、教化”人,使人不仅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还能把所学外化于形。将所学内化为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即是修养及其提高的过程。修养的提升需要依托文化这个载体。

二、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发挥的路径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这就要求切实把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得到弘扬,使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得到培育和践行。当前,尤需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发挥。其发挥的路径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教育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同时也会反作用于整个文化,“对传统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因此,我们在讨论如何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充分重视学校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融入教案,展于课堂”、“独辟课程,专门讲授”、“建立基地,课外体验”、“文化之旅,寓教于游”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舆论引导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舆论的导向,才能使社会成员按照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得以健康、有序地运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具有普适性,但具体到各地,因环境条件的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会呈现出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人们思想也十分活跃。因此,有必要通过舆论,用源自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源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整合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同时,有必要通过舆论,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广西传统文化“精华”挖掘的引导工作。

(三)环境熏陶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来表现;需要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可以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篇7

在调研过程中,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较好,但认为学校在该方面延续性不够的受访者也不在少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方面,关于“当前社会环境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这一问题,将近三分之一的师生持反对意见。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学校、专业、年级不同的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同度也存在差异。

2.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虽然做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但是教育内容还不够完善。首先,部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受教学生群体的特征差异。其次,部分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通过调研,部分高校在数年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基本上一成不变。最后,部分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不能密切连接,不利于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教育方式需要创新

当今高校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上的教育方式日益丰富,但与理想状态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创新。对于“学校一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传统教授式的课堂教育方式仍然是主流,新兴教育方式还未能完全被教育者所认可。可见,高校教育方式与学生主体意愿截然相反,这直接导致学生参与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意愿较低,进而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二、归因分析

1.社会因素

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随着改革开放和网络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西方资产阶级的部分腐朽思想也渗透到了中国,对人民传统思维进行侵蚀,长此以往,造成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今中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给国民带来益处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对人民的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人民立场动摇,急功近利。

2.学校因素

部分学校,尤其是理工类学校,对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观点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该类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学校教育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上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搞“一刀切”;在教学方式上以“填塞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课程兴趣较低。

篇8

从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构建规律来看,所有建筑类型都有一套明确的空间序列,即街—巷—院落—院—家(堂),是由喧闹到安静、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再到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完整空间组织。庭院在空间构成中位于序列中间,与上下层次的研究均有联系。这3个层次简言之即街—庭—堂。《诗经•齐风著》中“俟我于著乎而……俟我于庭乎而……俟我于堂乎而”的诗句,就表达了中国传统空间的组织形式,即城市—庭院—室内的3个层次。庭(厅)堂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传统家庭面对天地、文化、祖宗的地方:堂前有庭,庭是中国建筑群中不可分割的基本组成,是满足中国人物质、精神需要的场所;庭与堂的组合形成了合院的意象,形成了家庭的聚合观念。传统庭院构筑的多变性与紧密性不仅为家族生活模式中正常的交往与起居的和谐提供了保证,同时又满足了围合封闭建筑内采光、通风、排水等技术方面的要求。在中国南北布局广泛的民居庭院中,无论建筑构建形式还是装饰布局,都寄托了人们向往自然平和、美好幸福的生活愿景,在庭院中用一些情景化的表述手法来抒发个人的心灵感受。

二、庭院建筑的构建理念传承

对传统庭院建筑的构建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应根据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进行概念的转变和拓展。因为在当代,不但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同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文化的传承要采用理性分析的方法,从类型的角度将多元的庭院系统还原,同时注重系统间的多方面联系,从而揭示出庭院体系的框架。用这种方法并不只限于孤立地研究庭院本身,也可以系统地探讨它与其他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也可以对传统城市、室内、其他建筑类型乃至建筑构件进行研究,并且注重相互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中国传统建筑的系列研究。同时,因为方法论的一致性,可使这些研究成果纳入一个可比较的、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

中国传统庭院建筑的精髓体现在空间与功能的灵活适应性上。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构建中,居住群落的中心广场或围合建筑的内庭花园,其作用也应和传统建筑庭院的功能近似,其内涵应具有中介性与复合性的空间特点。满足建筑形态的美观、通风、采光等只是建筑庭院存在的空间实体形态表象,它更大的潜在价值是对功能繁杂的空间与不同功能的空间衔接与过渡提供空间上的必备条件,使居住其中的人们在生活、交往、祭祀等活动在特定的空间内变得顺畅便捷。在现代的综合性大型建筑中,如宾馆、商场、综合型社区,在其中引入传统庭院的设计理念,可以使不同的空间与各功能分区达到一定的均好性、便利性、可视性,并在技术层面上给予了足够的适应性空间来组织通风采光、交通流线、人员聚散等等。这种庭院理念的引入对当代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现代建筑的空间节奏、建筑尺度和边界的围合效果,是评价一座建筑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设计要素组合的巧妙运用,在中国传统庭院中有非常经典的案例,可以让我们从空间的围合理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借鉴。情景化的场景布局体现是传统庭院建筑精神的价值精髓。其表现手法大多是采用两两相对的艺术手法对空间进行调和构建,以彰显主题性的形象营造。在现代的建筑群落设计中,我们注重建筑的个性化设计和可识别性设计,从民俗和文化的角度上来分析中国传统的庭院建筑,其建筑风格是最具个性和识别性的,因为在建筑空间的意境的营造上,感召力和丰富的联想氛围是传统庭院建筑最显著的个性特征。传统庭院的情景营造模式,丰富了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作理念和思维方法,情景营造模式中的动静、虚实、曲直、藏露等空间处理观念和重复、穿插、并列等构件的营造方式,都给我们对空间建构的处理手法提供了丰富选择性,从而我们领悟到了空间的构建是在对比中求协调,这是建筑庭院营造的最高境界。

我们分析研究传统庭院空间乃至其它建筑体系,其最终目的在于传承和借鉴。如何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庭院建筑创作之中,其中蕴含一个继承与创新的“度”。信息论美学认为艺术美创作的关键是组合必须达到最优化。在当代庭院创作中可理解性即指传统庭院在人们心灵中的记忆、印象,将传统庭院的原型、特征加入时代的特征,努力得到最优化的洗练的信息组合。

三、庭院建筑中“形”与“魂”的深层内涵

在对传统庭院的体系特征、价值观念、时空形态、文化属性、历史文脉层面的研究实践中,北京大学的吴良庸教授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和实验,他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的一期、二期改造工程,从空间构建的层面探讨了“类四合院”的基本空间形态,在菊儿胡同三期工程改造中,则系统的探索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体系的类型及各种组合的可变性。

研究成果体现了传统四合院各种基本模式以及在基本模式基础上演化出的派生模式,在这些现代意义上的院落中,建筑空间与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在构建形式以及建筑围合、建筑理念上有了显著的变化,从组合形式及建筑模式上看它已经超越了一个家庭单元内部的空间环境模式,而是演变扩展为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形态。从三期建筑空间构成的概念上讲,新的庭院空间相对于城市群落和整个居住区而言,是内部空间,而从组团内的住宅单元序列上而言,它又属于外部空间的范畴,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庭院空间所营造出的意境,彰显了人们交往、沟通的意愿,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营造了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这与传统庭院的文化属性异曲同工。在现代住宅建筑群中,院落空间成了珍稀的也是唯一的景观要素。在菊儿胡同三期工程改造中,居住在新的建筑集合体中的居民,透过自家居室的窗户,首先映入眼帘的风景就是院落景观,和现代的居住楼群相比,集合体的院落空间有比较明确的空间界定,这极具传统庭院建筑的意境,但和中国大多传统的四合院相比,庭院空间又不是完全闭合的,它表达的是建筑概念的一种有效围合。三期庭院空间序列有时为前景,有时为衬托,有时成为视觉的焦点,是建筑空间的另一种形态延伸,每一组围合的有效限定开放空间,在空间视觉上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实体,组团的相邻空间和构筑物构建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种形态的庭院空间是依据功能布局通过设计构思所形成的。它需要进行文化层面的创意而使庭院空间蕴含丰富的人文意境,从而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感染力。现代建筑庭院的营造着重在空间的构建、人性化的体现、视觉的传达和界面的处理等方面。这些元素互相补充、互相联系,成为一个统一和谐的组合体。从传统庭院建筑的精神实质分析,庭院是一种形态适应性很强的空间形态,它对建筑的互为形态和依托,是建立在围和的状态之下的,因此庭院空间的类型与内容,是根据围和的形态而相应的变化的。现代庭院建筑的创新设计,更准确地说对传统建筑精神的诠释与沿袭,而传统庭院意境的营造理念却给了当代建筑以机会,用理性的、简洁的文化符号与抽象化的气氛烘托,把建筑的“传统精神”内涵表达的自然恰当和充分,这体现了当代庭院建筑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植根于丰厚的文化积淀之上来研究传统建筑庭院的精髓,并依据当代人的行为心理和社会现状,以发展的视角对庭院围合的空间要素和文化意境进行再创作,在设计创新中充分挖掘历史庭院建筑中“形”与“魂”的深层内涵,并通过文化理念的整合加强庭院“形”与“魂”的融合,是当代建筑庭院设计发展的根基与方向。

篇9

以本国语言为载体在全球推广文化是西方国家传播价值观的重要策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西方国家搭载着经济全球化的快车,把本国语言推向世界,强化宣传了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

美国“隐形”的语言文化输出。美国之音广播电台(VOA)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制作的英语节目被誉为“一部活的教科书”,帮助全球各地的英语爱好者学习现代英语,在带领人们进入“原汁原味”美语世界的同时,浸染美式文化与价值理念。此外,为了更好地学习美式英语,青年学子反复观看那些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的好莱坞电影和美剧,如《阿甘正传》《老友记》等,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或亲近美国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法语文化的对外输出。1975年开播的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用法语及19种外语向全球24小时播音。早在1883年,法国就建立了负责对外教学和推广、遍布全球的庞大法语教学网络“法语联盟”。现在法国已形成一个由164个使馆文化处、142个文化中心、96座法国学院和850个法语联盟构成的海外文化传播网络。这些机构每年举办艺术节、演出展览、论坛讲座等各类活动达5万余次,在促进法国文化产品出口、展示法国艺术成果、增进与各国交流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输出法国的核心价值理念。法国哲学思想流派等各种理论渊源对于全球精英群体的影响久远而深刻,也是法国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学术载体。

德国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德语文化对外宣传网络。比如,通过开设歌德学院以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以及国际文化合作。如今,德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128所歌德学院分院、117所驻外德国学校、14所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分支机构和48所信息中心、180家由德国政府资助的外国文化协会、12家各类研究所,它们对于传播德国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深度研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西方国家价值观主要传播手段。通过大量生产符合大众审美、具有市场竞争力、融入西方主流价值的文化产品,让普通民众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纳其核心价值观,是西方国家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手段。

美国致力于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概念进行多元化拓展与传播。美国力求将不同行业中能“体现价值的思想”予以商业化,形式丰富多样,它们既可以表现为影视作品的台词,也可以是奢侈品的标识,更可以是某个广告桥段。同时,美国大力开展以文化为主的公共外交活动,涉及时尚、科技、商业、艺术、环保等领域,通过文化交流影响国外公众对本国的价值认同。例如,美国的迪士尼公司在推出动画片的同时,还在世界各地建立主题公园,创办文化节,制作玩具、图书、电子游戏等。通过各种文化创意产品既能体现美国的创新精神,又能为美国主流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推波助澜。

法国有着重视文化构建的悠久传统。早在18世纪,“文化时尚”就已成为法国最有代表性的国家形象。法国每年举办2000多个文化艺术节,包括巴黎在内的许多城市都是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同时发展出极富特色的文化品牌,如1910年开始的每年两次的“巴黎时装周”,如今已成功实现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外化。此外,法国的美食、葡萄酒、化妆品等,也都具备了“跨文化”的功能,对营造法国国家形象和传递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全球消费者对法国产品的钟爱,更多的是对产品所蕴含的法国文化及其内在价值观的认同,甚至是对法国文化的痴迷。

德国是世界出版大国。通过五花八门的德国“符号”推销商业、文化、政治、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制造“全球趣味”;通过商业运营和文化资本的渗透,使“德国内容”逐步深入人心。以贝塔斯曼集团为例,1995年,贝塔斯曼将“书友会”的概念带到中国,在中国的会员数一度达到150万人,并创建了中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贝塔斯曼利用各种合作方式参与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然后通过强大资本达到对出版内容的影响和控制。另外,由德国政府主办的杂志《德国》以11种语言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发行,它传递了现代德国开放、包容、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了德国对外传播的名片。

影视产业是西方跨文化发展与价值传播效果最显著的领域。艺术无国界,但影视文化产品的主旨和思想必定是有国界的,影视文化产品的输出过程同时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辐射及影响过程。西方影视作品在迎合观众消费口味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

美国多样化的影视作品形式吸引了大量受众。无论是《纸牌屋》《绝命毒师》《摩登家庭》等多元题材的美剧,还是各类卖座的好莱坞大片,都在世界各国吸引了大批观众,也可看出美国对于文化产品的重视程度。美国的电视综艺节目类型更是层出不穷,《美国偶像》《急速前进》等节目版权被售卖到世界各地。多样化的影视文化产品能够吸引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价值观的受众,为传播美国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法国是电影生产大国。多年来,法国制作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影片,比如《钢琴教师》《巴黎夜未眠》《光荣岁月》等。为促进和保护本国电影业的发展,提高国产影片的竞争力,法国从1948年开始便颁布政府令,规定国家对电影业的生产、发行和放映等各个环节给予扶持性资助;政府还通过国家电影中心对电影业进行政策指导、法律监督、行政管理和财政资助。

篇1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