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镇发展规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城镇发展规划

篇1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town and new town development pla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emporary new development of town planning.

Keywords new; town; development; planning; measures; philosophy;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败的关键性任务之一。在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个黄金五年,赣州如何再创新业?实施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发展规模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加快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1、概述

实施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发展规模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加快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形成1个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6个城区人口2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5个城区人口10万至20万的小城市、30个重点小城镇。本文以赣州为例介绍其城镇的发展规划

2、“一核”

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包括章贡区、赣州开发区、赣县、南康。充分发挥这4个县(市、区)地域毗邻、城市发育相对成熟的特点,依托现有相对发达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设施条件,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提高中心城区的首位度。积极做好增设市辖区工作,把赣县、南康纳入中心城区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和配置公共资源。通过五年努力,形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打造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3、“二廊”

由中心城区向南北延伸的赣粤产业走廊、向东西延伸的赣闽产业走廊,以及沿赣粤、赣闽两廊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增长龙头作用和经济外溢作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内引外联,二、三产并举,促进东向对接海西经济区的赣闽基础设施走廊和南向对接珠三角的赣粤基础设施走廊的高等级化、信息化,实现产业、人口等生产要素沿轴线集聚,不断培育壮大交通轴沿线的县(市)等增长节点,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发展规模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加快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形成1个城区人口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6个城区人口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5个城区人口10万至20万人口的小城市、30个重点小城镇。

4、“三圈”

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节点、瑞金和龙南两个次中心节点为核心的3个“半小时城市圈”。中心城区半小时左右城市圈覆盖兴国、于都、信丰、大余、上犹、崇义等10县(市、区);瑞金半小时左右城市圈覆盖宁都、会昌、石城等4县(市);龙南半小时左右城市圈覆盖定南、全南、寻乌、安远等5县。充分利用瑞金和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在承接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桥头堡地位,发挥其在赣州全域中的区域性增长极作用,提高以其为核心的国省道和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着力提升其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以产业带动城乡一体发展,并依托赣闽、赣粤两条交通走廊,以轴带圈,与中心城区一起,分工负责,形成全市功能互补的3个“半小时城市圈”。

5、建设目标

以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为载体,推进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在章贡区、赣县、南康、瑞金、龙南等县(市、区)分别建设市级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其他县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结合县城城市建设、工业园建设,建设1个至2个县级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用5年左右时间,将其建设成为产业功能聚集、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良好、民生和谐幸福的示范区,构造成为既有城市现代气息,又有乡村优美风光,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体。

6、城市综合体

在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内建设商业办公、会议展览、高端住宅、总部经济、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各类城市功能区,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综合体系,使之成为城市扩张的新引擎和城市新区。同时,围绕示范区核心区域,在周边配套发展现代农业板块,建设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生态涵养板块,建设森林公园、花卉苗木基地和绿色景观带;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板块,建设郊野旅游、农业观光、运动休闲、特色文化等旅游景点景区,着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综合体。

7、政策支撑体系

建立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政策支撑体系,着力在土地流转、户籍管理、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方面,消除农民进城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为农民变市民创造条件,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

8、发展路径

依靠项目带动和产业支撑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1) 规划先行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引导,按照“全域赣州”理念,准确把握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的趋势和需求,科学编制覆盖市域的城乡统筹规划,突出规划协调性和综合性,推动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要素配置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特别是要加强小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强化编制质量和可操作性,依法对小城镇建设进行有效控制,提升村镇建设品位和水平。

(2)项目带动。

大力实施交通、生态、市政、公共、民生等“五大项目工程”,以大项目带动城市大发展。实施大交通项目工程,重点建设昌吉赣铁路客运专线、赣州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瑞金至寻乌高速公路、赣州至崇义高速公路、赣州港水西综合(货运)码头工程、赣州新黄金机场改扩建等一批铁路、公路、航港、机场交通工程,努力实现主城区、赣州全域腹地、与周边兄弟城市“三个畅通”。实施生态环境项目工程,加强公园、休闲小广场等园林绿化建设,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各县(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程,建设近100座污水处理厂和100余个污水管网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5%和80%以上。实施市政项目工程,加快改造和新建城市重要出入口、桥梁和快速干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实施城市路网加密和主干道建设工程,提升城市交通通达度。实施公共项目工程,建设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提高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实施民生项目工程,大力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推进棚户区改造,切实有效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内涵。

(3)产业支撑

坚定不移推进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平台,壮大城市经济整体实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培育上下游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着力形成“三个三”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作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发展钨材料、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规划布局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建设,实行差别定位、错位发展。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打造以赣州开发区为核心,以赣粤、赣闽产业承接走廊为两翼,各县(市、区)特色经济板块护卫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结束语

后危机时代下,中小型城镇如何保持原有的快速发展势头,其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就在充分思考论证后,就在丰富的资源和地理优势中,要结合特有的区域环境,做好现代生态工业园、生态旅游、生态宜居、生态农业这篇大文章。

参考文献

[1] 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 十堰市规划设计院.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镇区总体规划(修规)2005~2020[z].

篇2

第二,我国的地貌山地较多,土地利用的地区差异较大,耕地资源紧缺。我国的平原、盆地等可开发的后备资源仅有7600万公顷,可开垦而积只有1388万公顷。耕地多分布在东南部。而由于我国的耕地土地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开发历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三,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各种用地均不能满足需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而积还在不断缩减。尤其是目前我国的耕地主要是以中低产为主,许多地方的农作物种植不合理,生产潜力发挥较低。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城镇土地资源指的是在城镇建设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土地。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土地资源即指己经用于建设的土地,同样也包括了己经列入到城镇规划范围之内但尚未开发的土地。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第一,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矛盾尖锐。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就是发展小城镇。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无论是新城镇的出现还是原有城镇的用地扩张,都意味着城镇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来开发建设。

第二,由于小城镇建设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城镇地位与作用。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仍然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这种发展方式和我国人多而地少的国情不相符。在许多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之间距离小,仅有少量耕地可耕种,尤其是耕地的质量更是受到了城镇发展的影响而不断下降。人均耕地的减少,则导致了土地产值下降。

第三,目前由于我国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管理失去控制,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现象。小城镇建设的膨胀式发展,导致了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镇为了追求规模而对一些土地在使用而积上失去了控制,集中体现在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建设用地闲置等浪费现象频出。

第四,城镇的集约效应过低。基于目前我国城镇自身特点,土地的使用强度比较低,效益也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迅猛而城镇缺乏微观市场调控,导致了城镇发展过程当中用地规模超标的问题较严重:有些城镇过度扩大规模,盲目征用耕地。

第五,管理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城镇发展的脚步和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能相协调,导致了城镇建设往往疏于对环境建设的投入。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不经处理肆意排放,导致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土地的质量也不断降低。

第六,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并不能适应我国的城镇发展现状。多数城镇的新批用地管理混乱,出现了许多非法占地、先占后批等违规现象。尤其是一些土地被征之后闲置,导致了农民耕地连年减少,引发大量矛盾。在征地过程中,对于农民的补偿不足侵害了农民合法权益。

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发展的原则指的是在选定土地资源利用方案、对土地资源配置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必要准则,具体句括以下几点:

优先原则。耕地是必不可少的土地资源,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及发展是国家经济、政治以及整个社会稳定及发展的基础。而农业以耕地为生产对象,对土地的肥沃程度、形貌状态等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宜农土地应该优先作为耕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

整体原则。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具有多重用途,不同行业领域的生产者对其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因此,在任何地区就土地资源利用配置过程中结构布局,应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只有这样,在协调各产业、各部门对其需求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地”尽其用,以避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可继承原则。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与布局是人类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对城镇土地资源进行配置时,应当考虑其土地利用发展时序,即现在与将来的土地资源利用配置。

动态原则。土地资源是自然经济的集合体。作为第一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时,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了最基本的生态经济系统;同时,作为其他产业的生产要素时,在某一特定时空中又是一特殊的社会经济系统。

可持续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提出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以及原则也相继确立,城镇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质上是指在达到现在和将来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同时,要保证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性。在建立可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路线并保证城镇经济实体的同时,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对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的建议

首先,要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按照效益最优原则,确定有级差的地价,调节土地供给,尽量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将“占地多、效益低”的工厂逐步迁出城镇中心位置。其次,在城镇中建立起分布合理、类型多样的生态绿地系统,充分满足城镇居民的审美、心理、生活要求,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再次,合理地开发城镇土地资源。城镇空间的扩展往往意味着对城镇生态系统的破坏,一部分生产者对于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就意味着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所以要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土地资源。

合理规划城镇绿地,促进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由于城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周围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在满足城镇居民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品质,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城镇生态及优美景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护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制定保护措施,防比过度以及不当开发;第二,完善景观结构,使得城镇绿地分布合理,建立起可以自我供给的动态城镇生态结构;第三,保护生态多样性,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景观实现生态发展;第四,采用低能战略,鼓励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约用水、控制径流等方式节约能源,控制自然灾害;第五,重视建立城镇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生态环境与绿化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篇3

【关键词】:榆中县小城镇;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十一五”期间榆中县小城镇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小城镇数量多,地域广,但规模偏小,有些集镇非农人口不足千人,城镇化水平低,很难发挥小城镇应有的辐射功能。城镇化发展落后(除盆地外小城镇)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城镇化主要动力来源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多数小城镇立足地方资源的特色优势产业没有形成,经济主体仍是农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

(二)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全县2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尚有8个未编制集镇总体规划,12个乡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小城镇规划的等相对忽视造成小城镇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乱占、滥建现象还时有发生,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三)建设配套资金匮乏

近几年小城镇建设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建设需求差距较大,主要是地方财力有限,投入资金不足;筹资渠道不畅,政策限制过多。

(四)县城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城市中心感不强

县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但相对中心城市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建设缓慢,功能不够全面,服务水平较低;现状中心城区公共设施沿街“一层皮”式的布置,总体上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大型中心公共设施,吸引力和集聚效应不强。

(五)城镇化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消除

现有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及就业制度仍然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痕迹,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仍然存在,消除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现实障碍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和农民的自身素质使农民对进城仍心存顾虑,影响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二)榆中县小城镇发展的趋势展望

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变就“三农”论“三农”的思维定式,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2、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数量扩张转移到提高小城镇发展的综合素质,并实现规模扩张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人口聚集与产业配置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特色突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优化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城镇自身的发展与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相结合,使小城镇建设迈上可持续发展、健康有序的良性运行轨道。

3、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小城镇建设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坚持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4、坚持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好国家、地方、部门、建设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维护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依法管理社会能力和水平,有效发挥社团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搞好社区建设,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榆中社会经济发展对城乡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城乡建设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管理体制、管理结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十二五”期间榆中县小城镇发展策略

(一)小城镇发展策略

1、榆中盆地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协同发展为原则,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盆地东部以城关镇、夏官营镇为基础形成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核心,兼顾综合服务功能的两个高品质新城区;盆地西部以兰州市东扩战略为契机,以和平镇、定远镇为基础形成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产业为核心,兼顾综合服务功能的两个高品质城区。

2、南部高寒二阴山区

主要小城镇为马坡乡、银山乡,人们大多居住在沟壑山梁上,偏僻分散,自然条件艰苦,需进行梯度生态移民。本区小城镇发展主要策略为:依托兴隆山森林公园发展风景旅游业,依托冷凉型蔬菜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冷凉型绿色蔬菜产业。采取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培训、加大支农服务、突出科技兴农四项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南山创汇基地。

3、北部干旱山区

到2015年,在贡井乡吕家峴村、贡井乡及中连川乡中连川村、高窑沟村等中心区域,建成北山区域商贸流通物资集散中心、旱作农业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产业发展培育中心、社会事业保障服务中心、劳务输转信息服务及科技示范推广培训中心、扶贫开发与干旱山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中心“六大中心”和“五大功能区”。

4、青城镇

作为县城镇村体系中的重点镇,其发展策略为:以国家、甘肃省、榆中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方针为指导,结合青城镇的实际,在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坚持“农业产业化富民、文化旅游兴镇”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特色林果、蔬菜等,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大城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古镇的保护和建设步伐,全面启动古镇旅游业开发工作,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强化各项行政服务与管理,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全镇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移民

1、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贡井乡、金崖镇、小康营乡等乡镇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口原有房屋、耕地、山场闲置下来,可通过地方政府组织,对原住户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将居住在山区的生态移民迁入这些居住地。2、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产业安置方式。政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实现移民进城入镇安置。3、拆迁并点就近生态修复安置方式。包括哈岘乡、上花岔乡、园子岔、银山乡、马坡乡,就近合并到自然条件较好自然中心村,实施生态修复,形成特色生态社区。4、基地集中安置法等方式。大型生产基地和移民安置点建设(高沿山)或新农村建设。5、投亲靠友等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与乡村、环境与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农村环境政策何去何从?文章首先分析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面临的压力,接着从环境政策体系及个别具体的环境政策两个方面对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不适应性进行分析,最后从移植成功的城市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环境立法、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移及建立“谁受益、谁补偿”的环保新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农村环境政策的创新之路。

摘自《新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与大气环境研究

首 页 农村研究 人口问题 伦理道德 社会相关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当前位置:主页>社会>社会相关> -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与大气环境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与大气环境研究 来源:

篇5

在我国实施加快城市化战略的过程中,在全国或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凝聚力逐步得到增强的同时,中心城市对近郊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①房地产开发向郊外扩散;②交通道路(高速环线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向郊外扩散;③大型城市公共设施(娱乐中心、超市等)建设向郊外扩散;④建设范围突破了行政界限的限制等。

面对大城市向郊外扩展的影响,近郊型城镇如何保持自身的魅力,既实现城镇经济、环境等协同发展的目标,又满足大城市拓展对其空间规划上的要求是近郊型城镇在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或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往主要根据城镇(村庄)本身的发展历史编制的规划显然在空间覆盖面和规划深度上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城市近郊型城镇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

虽然,近几年有关城市郊区、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已有了较大进展,有些规划工作者提出了“以环境容量定规模”“编制全镇范围的综合规划”等建议,但由于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特殊性,对其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乐山市近郊城镇九峰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为例,探讨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一  九峰镇空间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现状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南部。镇域内以浅丘为主,兼有少量平坝,南与五通桥区牛华镇接壤,西靠岷江,北邻通江镇,全镇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

镇域地势为东高西低,坡度适宜,地质良好。镇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良好。岷江由镇域西部流过。镇域内有大型水泥企业嘉化水泥厂、乐山岷江化工厂等,镇域西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乌尤风景旅游及生态保护区。

(二)发展优势分析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中区与五通桥区的交界处,是乐山市市中区的南大门。在乐山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被纳入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市中区二级组团九峰片区的中心,作为对主城区的拓展,和主城区在空间上存在有一定距离,其功能和主城区联系十分紧密,区位优势明显,受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发展条件优越。

(1)市委、市政府“旅游精品路线,打造第一山”工程的实施将使九峰镇迎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九峰地处乐山大佛、乌尤景区边缘,是“旅游精品路线”的功能补充,伴随大佛、乌尤景区拆迁还房点在九峰的建设,将有助于扩大内需,提高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加快九峰城市化进程。

(2)结合乐山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以及市中区产业调整,部分工业企业的搬迁以及现有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带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拓宽城乡市场,发展小城镇。

(3)依托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道305线的建设,将极大地加强九峰镇在整个乐山市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九峰的投资经营环境。市污水处理厂和市人民医院三分院等重大工程项目在九峰选址建设,有利于改变九峰镇的形象,使九峰镇步入快速、健全的发展轨道。

(二)发展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够。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6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28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1.8%,第二产业实现397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5%,第三产业实现114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7%。在农业结构内部,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一些经济效益突出的特色农业(如苗圃、花卉等)发展不够。第三产业项目过分单一,几乎全是“农家乐”,与市委、市政府打造“环城旅游渡假带”的设想有相当大的差距。

(2)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企业规模小,产品的科学、技术、知识含量低。工业结构内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如:建材业、化工业等)占较大的比重。传统的粗放性经营各现代化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力度有待加强。

(3)道路等级低、里程短、面积小,基本为村道。道路系统不能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制约经济的发展。

(4)九峰镇场镇建设杂乱无章,沿公路随意建设,造成联系不便,用地松散,机构布局混乱,市政基础设施无法实施,服务半径达不到要求,制约九峰经济社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 近郊型城镇规划的基本思路

近郊型城镇规划必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价值取向的超前性。价值取向是确保城镇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近郊型新型生活空间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高级空间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环境价值取向较高和居民群体素质较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优化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是新型生活空间形成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以长远的眼光、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水平的管理来营造城镇的空间结构。

(2)空间发展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考虑到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发展要求,以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邻近大城市的空间发展要求,建设用地的分布既要具有分散性,又要具有整体性。城镇的发展及其布局需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综合、整体的考虑。同时,郊区化的价值取向在于自然的环境空间,在于乡村化的本土特色。确定适度的区域开发规模,防止过密开发,建立适度的区域空间尺度,防止特色退化,是维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定城镇未来空间发展的最终容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空间发展时序的阶段性。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鉴于近郊型城镇空间发展的特征,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必须坚持面向未来、面对现实、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的各项开发和建设行为同步进行。

三  九峰镇规划发展特点

九峰镇镇区的职能以居住、工业和仓储为主。九峰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

(1)农业发展方向:以稳粮增收为目标,保护好现有的高产良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结构调整、规模调大、经济调适、农民调富”的思路下,调出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建立高新农业示范基 地,以适应城镇的要求。

(2)工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位于乐山中心城区下风向,对不适应在中心城区发展的,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产业,可采取有序外围扩散的形式,引导到中心城区南部九峰镇,因此,今后20年中,在九峰镇落户的工业企业为九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便带动全镇经济振兴。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域北部紧邻大佛、乌尤风景区,紧紧抓住“旅游精品线,打造第一山”的良好契机,利用紧邻风景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现光休闲旅游业,并向纵深推进,与大佛景区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从根本改善九峰的面貌,实现社会、经济的腾飞。

四 九峰镇空间规划结构

根据乐山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九峰镇的自然条件以及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其产业总体布局为以九峰镇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形成九峰工业区,推动观光农业及旅游服务和工业区建设,从而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以超前性、整体性和与中心城市衔接性为原则,综合制定规划方案。

规划形成“一核、一区、二片、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核:片区中心沿九峰镇主入口24米路的沿线区域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及行政中心,形成片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一区:由九峰片区南部和东部形成九峰工业区。

二片:由乐五快速路将片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片,其中东区为整个片区中心,西区为居住小区。

三组团:由城市道路分割,分别为九峰东区北居住组团,九峰东区南居住组团,九峰西区居住组团。

考虑本地居民和居住区新居民的实际需求,各片区内统一配置能满足内部基本生活功能需要的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而较高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则主要布置在镇域中心区块内,以强化中心区块的集聚辐射功能,实现镇域服务功能的自我完善。此外,充分考虑九峰镇域空间和域外道路网空间结构上的特征,在处理好各片区之间交通联系通道的基础上,强化各片区与中心区的联系通道,以充分发挥城镇中心高层次服务设施的辐射作用。

在完成镇域各区块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满足公共设施的配置需求,使之与城镇性质、城镇规模相适应,并与城镇形态、结构相协调,形成完善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和城镇公共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并逐步加以改造和完善,以期提高其远期服务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特点,重点关注城市公益性、福利性设施的建设等。本次规划的城镇公共设施采用镇域中心和社区中心两级配置,建立系统的镇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满足公共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镇域中心区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镇行政中心,社区中心,小学、中学、幼儿园等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院,中心商业设施,综合性市场等。社区中心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片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幼托、文化室、综合商店、卫生所、邮政所、储蓄所等。除对一般的城镇用地进行分类外,对未来可能发展的产业,应在用地布局上加以引导。

对涉及交通、电力、电信、给排水、防洪、消防、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编制要求严格执行。

此外,为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对各区块的布局要点、各区块主要公共设施的配置、各类建设用地的建设原则及指标均加以规定和说明,绘制建设用地评价因素综合图、景观功能分区图、建设用地编号图、重点区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等。用地块指标来指导实际开发建设,可较好地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解决空间发展时序阶段性的矛盾,使规划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2004版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2 吴志刚,“外向型城市化”模式下的城镇总体规划方法探讨—以东莞市长安镇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0,(4)。

3  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崔功豪,武 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J].地理学报,1990,(4)。

篇6

随着新农村规划体系的形成,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还加强了城镇化进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规划为龙头,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只有加快城镇发展、提高城镇的经济集聚能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和平县规划特色简介

1.1现状城镇特色

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和平县辖17个镇,239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和平,是一个山好水好人好区位更好的宜居之城,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之城,更是一个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兴创业之城。今天的和平,生态和工业并驾齐驱,古色和亮丽交相辉映。今天的和平,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和平县地理位置独特,南邻珠三角、北靠江西省赣州地区,辐射内陆;交通便利,粤赣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纵贯全县;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红、古、绿三色交相辉映,王阳明文化积淀深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开发潜力极大。全县温泉资源丰富,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全县共有露天泉点40多处,泉眼达200多个,其中较大的温泉有11处,水温大都在45℃-95℃之间,含偏硅酸、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极具开发价值。

1.2规划基本思路

本次规划的基本思路由“背景研究――指导思想――技术措施――规划目标最终目的”五个方面贯穿而成。背景研究从“宏观发展条件”和“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着手。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县域副中心城镇为目标、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以生态名镇为保障”三个方面,其中:以县域副中心为目标,采用“小城镇、大战略”指导思想,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采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原则,挖掘并塑造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生态名镇为保障,采用“尊重并利用”的方针,梳理城镇肌理与生态环境要素,打造生态名镇基本框架。

本次规划除了运用常规的规划技术措施外,重点突出旅游发展规划、名镇保护规划、城市设计思维三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发达、资源节约、生态持续、特色明显、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规划目标。最终达到“指导城镇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

2小城镇和新农村现行规划理论

2.1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理论框架

我国地域广阔,民俗差异、经济差别大,使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也注入了区域观点、动态观点和个性特色,加上小城镇形成的历史时段较短,使得规划工作开展相对较晚。目前的理论研究将小城镇规划体系划分为“2个阶段、3个层次”,如图1所示。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层次按照新的《镇规划标准》可分为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小城镇历史演变规律和发展机制分析;小城镇在上层次区域的地位分析;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小城镇社会经济现状存在问题的解决及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并进行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进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划;进行用地综合评价,确定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镇结构形态与功能,确定各类用地的综合布局安排;制定容量控制规划或控制性规划图则;制定对外交通及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综合协调城镇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热力、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游憩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提出人防、消防、防洪等综合防灾目标及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小城镇镇区与规划区的各项建设和用地布局,确保居民“菜篮子工程”所需的蔬菜等副食的供应;根据需要与可能,提出历史文物保护与风景名胜利用措施,编制旅游规划;提出旧城改造措施、城镇远景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以及项目建设时序等;提出创建城镇特色的规划措施;制定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的措施、经营城镇的原则意见、城镇管治的原则设想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实施规划的步骤、方法、措施的建议。

2.2新农村规划的理论框架

新农村规划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在认识上和理论研究上都还没有形成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现有的一些理论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新农村规划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从理论体系上大致可划分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2个层次。①村庄建设规划。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庄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统筹安排村民建房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规划期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②村庄整治规划。依据村庄建设规划,确定村庄具体整治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重点解决饮水、行路、用电、垃圾、污水等问题,并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古树名木、古村落、古民宅等历史文化遗迹,带动村庄整体环境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的问题

3.1小城镇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目前小城镇规划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小城镇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不够深。针对小城镇特色、现存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创造特色、实施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战略问题没有很好地研究。以至于规划几年一修编,设计做出来了,问题却未解决,导致规划前后一个样,对小城镇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②跟上层规划缺少联系,又无法指导下层规划。一方面由于指导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一些规划单位的编制成果也较粗糙,使得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时无法把上层规划作为依据,造成做出的规划在区域内部缺少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水平和专业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小城镇总体规划偏重于集镇建设规划,而对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重视不够,无法指导村庄的规划建设,从而制约了各自然村落的发展。③总体规划缺乏弹性和特色。多数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规划时对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少,使得规划成果缺乏灵活性,规划设计在落实时成为城镇建设的机械地施工蓝图,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再加上目前普遍存在“千镇一面”的现象,使得小城镇更无法找准位置,不仅丧失了已有的特色,而且规划后在产业上也没能形成新的特色,在区域内未形成影响力,无法带动村庄的发展。

3.2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可真正将新农村建设纳人国家计划应该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以后。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我国地域、历史文化、民族差异较大,到目前虽然对新农村规划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其现有规划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研究较少。很多地方对新农村从认识水平到规划技术上都存在一定误解,将新农村规划简单地认为是多建几栋房、多修几条路、多建几个工厂等,所以作出的规划图纸在实践中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也无法扭转现有村庄的实际面貌。

②现有新农村规划理论根本无法指导各具特色的农村的规划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地差异较大,对新农村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想让各个地域的人都能接受新农村,至少在规划理论上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能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常规模式。

③多数地方将新农村规划理论与小城镇规划理论混同起来。农村有其自身的特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规划建设,不仅浪费成本、实施难度较大,最后还会搞得不城不乡,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④多数新农村规划缺少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新农村规划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任何固步自封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要充分分析村庄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和优势,跳出“新农村规划来做新农村规划”的思维,真正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4协调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发展

4.1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4.2 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抒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人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理论体系和操作步骤如图3所示。

篇7

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城镇体系不完善

贵州省现有建制市13个,其中贵阳、六盘水、遵义和安顺为地级市。从城市数量上看,贵州省的城市数量较少。从分布上看,三个中等城市分别位于贵州中部、西部和北部,也即是整个东部和南部都只有人口不足20万的小城市,贵州省只有贵阳市的非农人口突破了100万,列入了大城市的行列,其余12个市的非农人口都不足50万,因此出现了大城市断层的现象,而中等城市也只有3个,大部分为非农人口不足20万人的小城市,小城市的比重占到了69.23%。这样的城镇等级结构和分布极大地制约了贵州城镇化的发展。

1、由于具有一定规模建制市数量过少,无法带动全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出现结构断层;中等城市数量不足;小城镇数量多、规模过小的特点使得城市间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有限。

2、不能充分发挥省会贵阳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和增长极的作用。贵阳作为贵州唯一的特大城市,虽然在产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但缺乏其他大城市的承接,无法很好地通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向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扩散,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整个贵州省城镇化的发展。

3、城镇体系不完善,存在着特大城市首位度过高,造成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强大,城市过于稠密加重了贵阳市的城市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增加了聚集于城区的企业的生产费用,产生了大量的外在成本,反而带来聚集的不经济。

(二)省内各地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质量整体较差

贵州省的建制镇虽几乎都是行政中心,但规模太小,经济发展水平甚至与农村无异,市场作用很弱,与城市缺少市场联系;从文化和习惯等方面看,这些小城镇更多倾向于农村,很难起到一种过渡作用,无法发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作用,造成了贵州省的城镇化发展出现大中小城镇脱节,发展极不平衡的状态。个别经济很不发达山区甚至大面积出现空巢现象,年轻人纷纷涌向大城市“打工”,而大城市则出现更为严重的“城市病”。

二、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2011年,贵州省编制完成《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黔中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完成尚余24个市县总体规划修改。其中,《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原则性审查通过。明确了贵州城镇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依托贵阳与遵义、以贵安新区为引擎,重点培育贵州中部地区有区域竞争力的规模化、综合型高等级城市作为省域经济发展极核,带动周边城镇集群发展,力争在规划末期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城镇化地区。《规划》在城镇空间布局上,将着重培育贵阳和遵义两个都市圈,使其成为贵州主要的城镇化地区,同时加强安顺、六盘水、毕节(大方)、铜仁、兴义、盘县、都匀、凯里、德江、从江洛贯新城等十个区域中心城市与双核的联动。

在城乡公共服务职能布局上,贵州省将构建区域服务中心、县级服务中心、乡镇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中心组成的“四级公共服务职能体系”。除在现有的9个市(州)中心城区设立区域服务中心外,还将铜仁市德江县城、六盘水市盘县县城和黔东南州从江县洛贯新城纳入区域中心体系建设,全省共设立12个区域服务中心。2012年前,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实现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市近期建设地区详细规划覆盖率100%。2015年前,力争完成乡、行政村规划编制;实现县城近期建设地区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并率先实现黔中城镇群规划全覆盖。根据贵州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按照2020年50%左右的城镇化率目标,我省将继续加强对城镇化体系的完善。

三、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对策

(一)建设以贵阳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

“城市经济圈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主要内容是指: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在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群的内聚力,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

目前,贵州城镇化发展必须协调贵阳市作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和周围城镇的发展。通过构建以贵阳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可以带动其周围城镇的发展,并通过它们再影响全省其他地区的发展。并且,贵阳市及其周边城镇已基本具备构成城市经济圈基本条件,贵州省政府也已经启动了“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范围包括贵阳市的六区、三县一市和安顺市的平坝县、西秀区等,黔南州的惠水县、龙里县、长顺县、贵定县、福泉市、瓮安县等。构造一个由贵阳为中心核心的城市经济圈,五个次中心城市—遵义、六盘水、都匀、凯里和铜仁带动的三个发展区的的城镇化的不平衡发展格局。

(二)推进贵州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

城镇化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正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以能源产业富民兴黔,促进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1、以特色产业支撑城镇化

首先,贵州省要选准选好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城市主导产业一要考虑需求潜力大的产业,二要考虑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三要考虑产业链条较长的产业,四要考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其次,推进城市(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的互动。贵州省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正着力打造100个以上布局于中心城市或中心城镇近郊的工业园区,促进了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的双向互动。再次,注重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贵州旅游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良好基础。此外,商业、金融、电信、交通运输、物流、物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推进和工业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多种经济繁荣城镇化

坚持多种经济繁荣城镇化,主要是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一是强化政策落实力度。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国有金融部门要解放思想,通过创新思路和方法,降低贷款担保门槛同时又尽可能避免金融风险;允许和规范民间金融机构发展业务。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力度。要对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事迹、贡献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强化企业家培养力度。除企业家自我学习培训,还可依托省、市(州、地)行政学院和大学经管院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培训,也可组织前往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培训。五是强化对民营企业的引导力度。这主要包括建立创新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具有正确价值观,诚实守信。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贵州省加紧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创新城建资金的运营和管理机制。首先要完善政府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非经营性的或社会效益非常大的项目,如城镇道路、园林、绿化、消防等,这类项目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的特征,应完全由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经营类的如城镇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或可收费的项目,应逐步引入和扩大市场竞争机制,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外商参与投资。其次是要积极利用间接融资手段和通过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可先在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进行试点,精心组织、选定一批市政公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资产重组、资本结构优化,争取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或发行市政设施建设债券,筹集建设资金。最后通过城镇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抓紧筹备建立各级城镇建设投资公司,负责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和资产运营,建立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产出—积累—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

篇8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本原则,探讨新型城镇化主要策略,为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必须遵循训相应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城镇经济以及产业的叠加或者排斥。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最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的需求而开展的。为此,以人为本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应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建设城镇而将农业以及田地消除,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最重要目的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2、绿色低碳原则

绿色低碳原则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另一重要原则,绿色低碳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注意低碳环保,建设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进而提升城镇的软实力。同时,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节能减排,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早已成为衡量新型城镇化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遵循低碳环保基本原则,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开展清洁工程,加强对于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同时,着重的解决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

3、基础设施完善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出利居、乐居以及宜居的环境,这就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完善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空间互动的桥梁,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设施以及生产设施建设并重,才可以缩短城乡间设施落差以及空间距离,才可以促进人们生活安康。

4、城乡经济一体化原则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城镇带动乡下,工业促进农业的新局面,进而促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着力发展服务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创新策略研究

1、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产业化的发展,这是城镇人口聚集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合理布局,要始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既要做到合理规避大城市中心病,同时还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以及周边城镇的同步发展,通过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发展小城镇,做好大城镇的目标。第二,实现产业配套。城镇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产业的支持,建立城镇化互动以及三次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升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合理调节第一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过于落后,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垃圾处理不及时,管网设置不合理,排水以及排污管道不分,这些问题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例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尽量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逐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进而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2、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除了要进行产业化发展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全面性以及灵活性。例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机制,将城乡用地市场进行统一管理,探索农业组织化体制建设,实现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组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等;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

3、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策略

在环境、人口、资源、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比较适宜的地方实施相应的镇群战略,通过不断的优化原有的镇群,提高镇群发展质量,在优化镇群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同时,更多的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集中以及引入优惠政策。对于那些生态承受能力较弱的地区,除了要限制该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之外,还需要限制人口规模已经工业化发展。对于生态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较多的地方,尽量避免出现城市建设活动,而应该将更大的精力放在生态保护方面,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进行人口外迁。

总结:

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体现了人本化、集约化、多元化、低碳化,

强调协调性、融合性及多样性,有利于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尽管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为此,深入研究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策略,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重要方向以及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际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0(06)

[2]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篇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等发展理念,强调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带来了机遇,提供了保障。2008年,《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等相关法规的施行,对当前的村镇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两者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在城市占据发展领先地位的背景下,农村的现代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真正发展水平的“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农村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公平和谐发展。

1、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村镇实际情况复杂及规划者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导致村镇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外协调性差、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近年来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中,虽然在规划范围内顾及了城乡两个层面,但是在技术性因素上对村镇层面特别是村庄层面难以真正企及,导致规划指导难以实现。

2、村镇规划注意的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村镇规划方面,不仅要把镇区和村庄作为一个整体,而且要对自然环境等镇域内多种要素统筹考虑,在村镇现状分析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镇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和协调、镇村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规划实施政策及策略制定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因此,乡(镇)域规划更应成为村镇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的直接载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镇规划应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等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设施集约配置、土地集约利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业产业化,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乡镇企业对农业的直接带动作用,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考虑到当前村镇经济实力较弱,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应将镇域与中心城市对接,加强两者的联系,使村镇接受城市的辐射。统筹区域水、电、路、环卫、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覆盖,提高农村给排水、环卫、信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尽量集中建设、集中供应,减少重复和无序建设;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民素质;产业方面,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局面,加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3)村镇规划的作用不仅要打破城乡间的障碍,合理引导诸要素在市场调配下实现城乡自由流动,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应对市场经济带来城乡间的不平衡,保障农民利益,如解决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带来基础设施无法在农村配建等问题,逐步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产业低水平竞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功能互补。

(4)村镇规划在落实城乡统筹中必须根据城乡间不同资源条件和优势,不同社会、经济、生态差别状况来突出不同重点,从而形成“全面覆盖”和“特色突出”的结合。城乡统筹要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荣局面,村镇规划应加强村镇特色研究,注重提炼当地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如充分利用农村的山水自然资源,加强对古村落、名刹古寺、古桥古墓、古树名木、革命根据地等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一种误导,即村镇规划体现城乡统筹的直接方式就是村庄建设规划,忽视了镇区规划的重要性。村镇规划对待城乡统筹发展应具有两面性,一要合理引导城镇化,促进镇区发展;二要落实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镇规划要将视角转向农村,包括将城镇的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使社会服务功能惠及农村,将产业链下延到农村,让小城镇真正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

3、村镇规划改进的主要内容

在村镇规划内部,镇(乡)域规划作为呈上启下、有效联系城乡规划的部分,不仅指导镇区规划,而且指导村庄建设,镇(乡)域规划是村镇层面实现城乡统筹理念最适宜的载体,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对其内容进行充实,具体可从居民点体系、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入手:

(1)居民点体系

镇村居民点体系规划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按照“镇区―中心村”两级设置,确定镇区性质和发展方向,落实镇区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控制范围;同时确定中心村的位置,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建设设想,按照就地保留、异地新建等不同类型提出各自相应的措施,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

(2)村镇产业体系

结合大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明确村镇产业发展重点及布局规划,镇区结合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区,利用接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构筑循环经济链条;发挥乡村物资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注重旅游等特色资源的整合作用。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城乡统筹的目的之一,村镇规划应将村庄布点规划与都市宜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提倡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

(3)村镇空间体系

引导村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划分镇域内各种用地类型。根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对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治要求和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

(4)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电信、广电、公交、环卫设施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结合城市与农村的不同特征,按其规模等级配备相应层次的市政设施。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和重复建设,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共建共享、管网的衔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构建城乡给排水、环卫、公交、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城乡规划法》将村镇规划进一步分化为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更趋多元化,因此,村镇规划必须增强协调性,加强与外部规划的衔接,包括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同时要加强村镇规划内部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之间的衔接。

加强村镇特色的研究,在村镇规划中可引入城市设计的手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将其反映在村镇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风貌。同时研究制定贴近当地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以保障村镇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2008-01-01..

[2] 镇规划标准(GB 50188 ― 2007)[Z].2007-05-01.

[3]叶家足.浅析村镇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城市建设,2011(6).

[4]高红.村镇规划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政策关系[J],城市规划,2008(7).

[5] 叶齐茂,发达国家村镇规划核心内容、设计要素、价值取向和特征[C].城乡建设,2005(1).

篇10

1 村镇规划突出问题

1. 1 规划管理法律地位未真正确立

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主体虚置或弱置,影响城乡发展和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界定各执己见,导致在实际管理中执法主体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有些地方长期以来没有规划机构、没有编制规划、没有规划执法权,造成规划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1. 2 规划管理机构无统一规范依据

城乡规划法中尚无统一具体的规划管理机构名称设置规定,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存在着与《城乡规划法》所赋予职责不相符的问题。1)机构设置名称不规范。当前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不规范表现在名称不规范、归口不规范、级别不规范、编制不规范等方面。2)机构设置体系不健全。规划工作没有形成有效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体系,城乡规划管理没有达到它应有的覆盖面。有些地方没有专门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建制镇规划基本是空白,急需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1. 3 规划权限界定不明影响城乡规划整体发展

《城市规划法》明确赋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十种管理权限并要求依法实施城乡规划。有些地方未严格按法律赋予的权限进行规划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擅自下放规划管理权,人为造成规划管理秩序的混乱,给城乡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副作用。

2 村镇规划原则

2. 1 用地统筹和城乡统筹

用地统筹的核心是土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指产业和城市发展高度融合、在单位土地上产值最大化的土地高效利用、科学的土地规划比例和人居产业联动发展。城乡发展统筹是以社会均衡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主要是指通过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城镇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村发展,融入区域大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

2. 2 生产性投入和生活性投入

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需要通过引导性投入建立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进行投资拉动产业发展。生产性投入包括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服务平台投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生产业投入。生活性投入包括公共设施投入、居民消费投入、城市环境建设投入、市民安居投入。两个投入可以解决政府独自实施城镇化的资金困境,同时调动企业、居民的城镇化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效果。

2. 3

平等的市民待遇和平等发展机会

平等的市民待遇是指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权益保障,享受到与原有城镇居民同样的身份待遇,平等的发展机会指的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收入保障,通过产业的发展保证农民变市民过程中,农民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的充分就业机会。平等的市民待遇要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户籍等若干领域的改革,使农民在身份上和城市居民平等。平等的发展机会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为进城农民提供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基础保障。

3 方法及思路

3. 1 扩大总体规划区域

总体规划范围扩大并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做出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3. 2 深化城镇体系规划

加深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深度,增强它的系统性、预警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城镇体系规划可以延伸到村庄,对村镇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配合土地利用规划,从区域的角度对村镇的整治和发展起指导作用。

3. 3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

城市和农村应该一起统筹规划以解决面临的问题,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一体的土地制度、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一体的基础设施体制、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

3. 4 专项的城乡统筹规划

根据城乡关系和矛盾修编解决这些矛盾的专项区域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编制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若干主要方面、重点领域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须符合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总体规划相衔接。

4 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建议

4. 1 村镇建设目标要与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相联系

在村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按照“量力而行、适度集聚,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要求,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及康居示范村建设。以现有的行政村为中心,按规划保留、扩建、新建三类标准,完成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通过一定时间规划建设,将自然村庄逐步迁并农民集中居住点,对规划外的原有自然村庄逐步完成土地复垦。认真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引导乡村发展,实行分类分区指导,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注重实现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组织。

4. 2 有整体的长远规划并吸收民众全程参与

强调城乡规划立法的重要性,将指导性区域规划上升为立法性规划,明确要求制定相关村镇规划,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村镇建设规划分层次进行,形成市域、乡镇、村庄三级完善的规划制定管理体系,规划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形,形成规划统一、区域统筹、公众参与的完整体系。在村镇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实现权力和决策权力再分配,让农民参与进来,组织起来,对当地公用事业建设产生认同感和拥有感,保证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4. 3 村镇规划建设监管机制和过程管理

建立以乡镇、村为单位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村级成立规划建设工作管理小组,负责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日常工作,乡镇镇区的管理可以纳入市域的总体规划,按照城乡规划总覆盖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不断提高城乡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小城镇建设应开展专项设计,按照功能定位准确,坚持节能节约的原则设计。采取相对集中公共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和公共设施配套经费的开支,避免城镇化进程中的浪费现象。

4. 4 城镇历史文化保护

城镇开发建设中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挖掘城镇历史文化,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亮点工程,打造特色城镇,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城镇建设品位,使其成为镇区新的亮点。

5 结语

村镇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关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规划既是行动的纲领,也是行动的方案。推进城乡规划统筹发展必须把村镇规划作为龙头,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城乡统筹、市域统筹、经济与社会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等角度来考虑,坚持高标准编制规划,并通过搞好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邹兵. 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城市规划,2003(1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