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重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区工作重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区工作重点

篇1

1.开展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继续深入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生产、经营、使用特种设备的法律意识;开展安全节能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使用、节能减排和应急处置常识,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正确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节能、环保知识和应急救援能力;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及时通报相关事故,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增强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继续做好《美丽中国梦质检安全行》中国首部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系列科教片播放观看工作,扩大科教片的社会影响;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做到报纸有图文、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新媒体有内容;通过《百姓质量讲坛》平台、安全检查、检验检测等途径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学校、社区、医院、商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广场宣传并与公众互动。

3.开展重点突出的宣教活动。针对工业园区船舶、冶金、危化品企业多的特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安全科重点宣传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常识;开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宣教活动,重点对社会公众宣传电梯和气瓶的安全常识;与文教部门联合对全区(镇)中小学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并实施学生与家长互动的“小手牵大手”活动。

二、全面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形成多元共治的责任体系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推动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通过广泛发放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告知书的形式推动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确权签约”形式落实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使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签订安全责任状的形式,落实气瓶充装单位对气瓶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推动落实特种设备出租、承租合同约定双方安全责任,推动落实物流园、批发市场、游乐场所等经营管理单位对进场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

5.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和新颁布的《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明确的各方监管职责,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责任、村(居)、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属地监管和主体责任。

6.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执行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与负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能的区(镇)有关部门和村(居)加强工作沟通、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使用知识,根据安全形势及时布置相关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行为。

7.明确区(镇)有关部门责任。按照各部门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厘清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并认真履职。

8.明确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各村(居)、部门、驻镇机关应协助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处理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执行安全检查督查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指标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三、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9.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根据市质监局下达的日常监督检查计划,重点组织开展对公众聚集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体育场馆、公园等)、物流场所、部分重点企业及薄弱环节的特种设备实施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根据省质监局工作布置开展工业管道的安装监检、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的日常监督检查。

10.开展重点时段监督检查。在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要时段有针对性布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并组织检查,开展“两节两会”期间、“五一”节前、高考期间、夏季汛季、中秋国庆节前、冬季等安全大检查,根据政府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展专项检查。

11.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气瓶充装单位充装过期瓶、报废瓶、无码瓶和不使用气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行为,严肃查处钢瓶检验单位翻新报废瓶、交付无码瓶和不及时录入检验信息等行为,全面推动气瓶监管信息化升级,有计划地对气瓶加装陶瓷二维码,为跨部门综合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继续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对电梯安装维保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开展工作质量评价,对电梯使用单位的日常管理状况、隐患自查自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面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开展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使用(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检验合格、无证操作和违章作业的行为,加强租赁使用叉车的安全管理。

12.开展其他专项监督检查。针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报告的重大问题,以及单位和个人投诉举报反映的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反映的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实施监督检查。

13.开展打非治违隐患整治行动。对发现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坚决依法追究违法责任,对发现的隐患建立隐患台帐并督促整改,重大隐患按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督办、公告制度》(泰市监管特监〔2016〕1号)文件要求处理。

四、加强和完善隐患治理体系、诚信体系、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14.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2015年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泰市监管〔2015〕22号)文件精神继续完善区(镇)、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重点加强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厂级(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及时、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并作出记录,及时妥善处理发现的隐患和异常情况。

15.建立和完善安全诚信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市特种设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泰市监管特监〔2015〕4号)文件,重点推进全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利用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完善信息查询系统和基础信息平台,对诚信企业实行激励扶持政策,对失信企业、不良记录企业、列入“黑名单”企业实行惩戒制度,对电梯维保单位启动市场退出机制。

16.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或者纳入相应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充实应急救援专家库、救援装备库和专业救援队伍信息库,组织应急救援演练2次,依法报告和参与调查处理事故。

17.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依据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大纲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各使用单位要将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纳入“三级安全教育”范围,必须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无能力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单位应通过联合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操作技能,今年将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18.指导并督促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厘清使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制度,落实检验计划并实施;督促企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和按规操作;督促企业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演练;督促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开展日常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指导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工作,将工贸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标准化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督促企业开展对标检查、对标整改、对标达标和持续改进工作。

五、开展特种设备节能环保工作,促进全市特种设备低能耗、低排放运行

19.继续实施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将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融入到安全监管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意识,对司炉人员进行节能培训和教育,开展10t/h以上锅炉能效普查工作,推动锅炉系统安全节能标准化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广高效锅炉、实施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配合环保部门整治落后燃煤小锅炉。

篇2

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预计到2o5O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64%。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口老龄化都市先于农村出现。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国策,一胎化仍在都市推行。城市人口如果按照平均生育年龄25岁计算,从1980年起实行一胎化政策,到201o_2015年,退休老人的家庭,将普遍是四二一结构(即l对青年夫妇有1个小孩和4个老人)。那时,都市人口的老人化程度将会超过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1都市养老现状

都市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针对该问题,不少学者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中国人口学会委员王涤指出,老年人的供养方式必须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和自养为辅”的方向发展嘲。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认为,解决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等等御。

走社会养老、社区服务的道路是大势所趋。但问题是目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体制尚未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城市社区及其社区服务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老年收养性覆盖率只有78%。城镇的孤老残幼有150万人,大部分靠低保救助,只有l3%由福利机构收养。全国约有l4OO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100万多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但当前也存在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

此外,社区的养老助老服务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我国人1:3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服务意识差。

二是基础设施差,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如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有病不能医、不敢医;老年人购物困难,合适的商品不仅数量少,而且品种单一;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老年人没有地方玩耍,精神没有寄托;而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又相当低。

三是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一线的大部分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这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2社区老年工作的重点

在建立和完善养老体制的过程中,我们须从国情出发,采取少投入、易实施、见成效的对策措施。我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的社会,又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都市养老方面,我们应根据国情和社会传统美德来解决都市老龄化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家庭养老将继续发挥作用,所以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与家庭合作,共同解决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这三个养老的基本方面。

(1)经济赡养:以家庭为主体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不可能靠国家承担庞大的养老支出费用。而民政部门办的养老院、敬老院等福利事业只是社会养老的很小一部分,属于济贫范围,是为了解决那些没有经济来源、无子女的孤寡老人的生存问题。现今都市的老人大多有就业子女、有住房,甚至有自己的离退金和退休保险金,所以家庭作为赡养老人的经济主体,不仅符合实际国情,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

(2)生活照料:由家庭过渡到社区未来都市人的子女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讲效率、讲竞争的社会里要为自l己的发展去奋斗.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与子女,很难负担好4个老人的生活照料。因此,老人的日常生活料理将要由依靠儿孙转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比家庭能更好地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譬如:在文化活动方面,可以每季度组织一次生日会,定期开展戏曲欣赏会,可以建立阅览室,组织文化交流、旅游、郊游等活动;在保健方面,设置健身场地,组织健身活动;组织体检,开展保健意识、保健知识宣传教育,进行保健指导、老年疾病预防等。在特殊护理方面,可以为残疾人、重病人或临终老人提供家庭医务护理。此外,如果社区发展足够成熟或是条件允许.还可以向本区老人提供再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丧偶离异老人解决配偶问题,安排老人后事等服务。

(3)精神慰藉:以家庭为主,社区起协调和指导作用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需要与社会和家人进行感情、信息的交流,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他不能离开家庭。也不能离开社会。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和邻居就显得更为重要。落叶归根和尽享天伦之乐是老年人的普遍愿望。因为只有通过家人的相互关怀与支持,和邻里亲友的交往和谈心。才能表露和交流情绪和感受,消融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苦闷与烦恼,形成愉快和谐的心理状态,排除老年人常有的孤独和失落感。但是居家养老愿望的实现,在现实情况下,要借助于社区助老服务。

第一,社区要协助子女建立“孝”的新观念。孝顺父母在未来都市里主要不是体现在生活料理上,也不仅仅是买点好吃的、好穿的送去,而是体现在感情的沟通与交流、心灵的慰藉、代差情趣等方面。子女对长辈“尽孝”的“精神慰藉”是其他任何人不能取代的,社区可以起一个外部的推动和协调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1)通过在社区内派发小册子和传单.或举办有奖问答,或播放免费的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等方式,让社区居民了解在新时代下何为“孝”;2)深入相关的家庭,与子女和老人双方对话,了解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并作好记录;3)根据调查记录,有针对性地开展助孝工作。譬如在子女工作繁忙时,代子女送上吃穿用品;给子女打电话,提醒老人的生日或某些节日即将到来;定期提醒子女老人需要其嘘寒问暖,特别提醒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回家看看等。

篇3

1、 前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网日渐完善,技术等级较高的公路在山区中逐渐延伸和发展,由于其线形控制指标高,实物工程量艰巨,跨越沟壑的大中桥梁、穿越丛山峻岭的隧道、降低路线高程的垭口开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反作用也日益表现出来。山区公路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也是地质环境。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山区公路的建设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山区公路的地质问题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对地质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的,根据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降低公路工程造价,降低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或避免不良地质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实现公路工程“安全、舒适、耐久、美观、和谐、经济”的新理念是山区公路建设新的要求。要建设体现公路新理念的山区公路,必须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源头———工程地质勘察上把握要点,合理选择勘察方法,及时准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 设计中地质勘察工作要点

2. 1 工程地质勘察原则

山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应与公路基本建设程序相适应,提交的资料应满足各勘测设计阶段对地质工种的深度要求。在勘察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应注意其有效性和适用性,结合沿线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遵循面点结合、由浅入深的原则,综合运用遥感、工程地质调查测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为设计、施工提供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

2. 2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要点

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按照既定的公路走向,选择合适的路线走廊,并研究工程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为了不因为存在特殊不良地质问题而造成工程投资突破、改变路线、工程延期等困难,必须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灾害评估。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 、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本阶段主要调查路线走廊范围的区域地质格局、查找存在的特殊不良地质现象,了解特殊不良地质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条件,初步判断其范围、规模和整治工程费用,为研究路线走向和方案比选提供依据。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资料,编制中比例尺(1 ∶50000或1 ∶100000)工程地质图和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 、重大的地质病害体,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严重不良地质地段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勘察方法一般以遥感、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为主,但对沿线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控制路线方案的不良地质问题,应辅以必要的钻探和物探等开展工程地质勘察活动。

2. 3 初设阶段地质勘察要点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有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依据地质选线的原则进行路线工程地质勘察,为路线方案设计提供地质依据。所谓的地质选线是指根据地质条件选择路线方案,也就是在掌握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选线,而不是先拟定路线方案再沿着既定的路线补充地质资料;二是进行场地地质条件勘察,为工程方案设计提供基础地质依据,解决工程场地稳定性(如滑动、崩塌、地下采空区洞穴塌陷等地质问题) ,指导设置工程建设构造物的适宜性。

3、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地质勘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观测和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等。公路工程现场勘察的方法主要有资料收集与研究、调查与测绘、勘探、试验与长期观测等几种。为了有效、经济地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必须注意研究勘察方法的选择问题。勘察方法选择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勘察方法应根据勘察阶段要求的内容和深度、所勘察的道路等级、工程规模及其工作难易程度的不同来选择。②不同勘察阶段选用不同的勘察方法。初勘阶段主要为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及综合勘探,采用物探、钻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以必要的工作量完成本阶段的勘察工作;详勘阶段主要以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为主,必要时进行物探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总体上说各种勘察方法互相配合,由浅入深、由面到点,随着设计阶段的深入逐步加深、加密。勘察工作量的多少应满足各设计阶段的要求,过去工程实际常由于勘探工作不够,仓促施工,造成停工待补充勘察工作的事例较多,也有由于勘察方法选择不当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损失,勘察资料的不准确也会造成设计浪费和事后工程失事,所以必须重视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资料的准确,必要时邀请专家论证并做长期观测和研究。

4、 山区公路建设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4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___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1—9月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4.8,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增长31,位居全市前列。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去年创建省文明城市工作中,___立足主城区,当好主力军,为我市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市委高度重视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常委会先后两次组织六中全会《决定》的专题学习。市委赵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和鼓励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的部署,迅速掀起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和项目推进、招商引资的,迅速掀起鼓励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盐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___区作为大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窗口。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带好头,放好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借此机会,我就如何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要以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和谐盐城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文明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和谐的局面。市第五次党代会强调,要大力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树立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努力构建和谐盐城。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充分利用党校、市民学校、社区学校等阵地,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周”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要营造浓烈的和谐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各种舆论阵地,宣传和谐文化、宣传和谐典型,造浓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今年来,___区组织开展了以“邻里守望”为主要内容的“邻里节”等一系列和谐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要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小区、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各类创建活动,将这些活动同其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明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___区处于大市区,区内单位集中,人口和家庭众多,是建设和谐盐城的主阵地,希望___区积极探索,挖掘内涵,下功夫,花力气,搭平台,建载体,搞好试点,总结经验,扩大效果,为全市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好的做法和经验。

篇5

高校基建档案是在基建管理和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实际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它既有项目建设各项活动的直接记录,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又反映了高校建设的大量信息,是高校档案中的宝藏,是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全面提高基建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仅是学校基本建设和基建档案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形势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1、高校基建档案的特点和作用

高校基建档案除具有一般档案的价值性、原始性、信息性等特点以外, 还兼具有形成涉及面广、构成成套完整、效用现实长效等特点。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审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安装等多个过程, 是许多单位共同完成的。信息量大, 技术含量高, 载体和形式多样。基建档案记载并反映了建设项目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成果, 它们之间既以不同的工作阶段相区别, 又以总和的基建程序和专业内容相衔接, 构成了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套完整性整体。 基建档案不同于文书档案等其它文件材料,其它文件材料归档后, 基本上完成了现行功能,多半用作历史考查, 基建档案则不同, 它是在较长时间内仍发挥现行效用。高校基建档案是学校基本建设、工程维护和改建扩建中不可缺少的现行依据, 它从工程立项开始就其贯穿基本建设全部活动的始终, 与竣工建成的建筑物永久共存。另外高校基建档案具有参考借鉴的作用为各种建筑物新建、改建和维护提供重要的依据。例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省建设厅、教育厅联合发文普查省内大中小学校校舍安全情况,有了完整系统的基建档案作为参考, 我校的普查工作进展顺利,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不走或少走了弯路, 节约了大量物力和财力, 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真正体现了基建档案的实用价值。同时具有法律效用基建档案的项目建议书、上级批复、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都是反映基建项目合法性的文件, 施工合同和各种协议书则是体现建设单位与承包商间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文件。一旦发生纠纷,以事实为依据的基建档案就成为重要的法律依据。

2、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存档材料不齐全。在新校区建设中,由于工期紧、任务重等特点,基建档案整理不够完善,加上基建档案涉及部门多、工作流程复杂、建设周期长,导致基建档案整理工作的不系统成为新校区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缺憾。一些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等应保存的依据性文件经常漏缺不全。在项目招标过程中, 往往出现中标单位外发包事归档不及时等导致资料散失、缺损的情况时有发生。施工单位人员到位意识差,没有专门的资料员,往往是临时指派,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隐蔽工程设施图、施工日记等的收集管理疏忽,认为关乎事小,对设备安装文件资料也不够重视。有些仅注重阶段性文件资料的收集, 而往往忽略了建设全过程文件材料的完整归档, 特别是忽略了前期形成的文件材料和施工后期形成的交工验收文件材料、工程监理等方面的材料, 造成基建档案的成套性、完整性存在缺陷。由于基建档案文件材料的原件收集归档不齐全, 将无法真实反映该工程全貌, 也直接影响了基建档案的整体质量,对以后一系列的维修,改扩建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材料编制质量不高也是薄弱环节,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尽相同, 有些施工单位档案意识薄弱, 对于要归档的材料编制不重视, 导致归档材料质量不高。如一些竣工图中相关责任人审核签署经常漏缺,竣工图纸没盖竣工图章, 盖有竣工图章但没有签名, 竣工图编制不规范、标识不统一, 竣工图章不符合规格。有些只送复印件归档,有些在文件或图纸上用不符合档案整理规范的笔墨进行标注, 甚至有的严重破损等, 这些严重影响基建档案编制的质量。

再次,竣工图纸漏缺现象严重。竣工图纸是基建档案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是记载工程土建、结构以及工艺和管线、设备、水暖、电气、环保设施等建筑安装工程真实情况的技术文件。国家对基建竣工图纸的编制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通常竣工图纸是在基建工程结束后从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收集而来的, 由于各单位没有专人负责, 有些单位人员更换频繁,对图纸的保管不够重视导致材料流失, 使竣工图纸漏缺不全, 严重影响了以后的利用查询。

最后,查询手段有待更新。建立基建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查有所需,目前高校基建档案的查询手段欠妥, 除了个别电话查询外, 大多数是利用者到档案室进行借阅。一般利用者说明要使用的档案内容, 档案管理人通过检索查找相应的档案原件, 供利用者查阅或登记外借复印。这种利用方法有许多弊端, 一方面原件借出不能保证安全, 遗失后不可补救,此类事件已屡见不鲜; 另一方面频繁使用, 原件易破损,即使是光盘资料也不免因长期使用而损坏。因此, 传统的档案利用手段满足不了现在的需要。

3、完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措施

基建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是基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也是保证基建项目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应该做到工程动工就与建档工作同步进行; 工程建设过程中, 要与竣工材料的积累、整编、审定工作同步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时,要与提交一整套合格的技术资料及竣工图的验收同步进行,从而使基建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档案材料的系统、完整和准确。档案的验收重点是检查工程前期文件, 各种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基础文件,施工技术文件,竣工图,事故处理文件,质量检验评定文件, 监理文件和各项专业验收文件是否齐全、是否为原件、有关责任人签章是否完备、归档材料字迹的耐久性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满足今后缩微和扫描需要。

篇6

为确保此次专项整治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成立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六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事处综治维稳中心,由李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六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的日常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为指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认识搞好“六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整治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集中整治,消除“六小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规范消防安全管理,杜绝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使“六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整治的重点和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重点对辖区“六小场所”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督促各业主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时间从2011年4月20日至6月30日结束。

第一阶段(4月20日至4月23日):各社区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本管辖区内的“六小场所”业主召开动员大会,贯彻落实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在召开动员会的基础上对辖区的“六小场所”进行摸底,掌握其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确定整治范围和重点,为专项整治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2011年4月24日至2011年4月29日)为集中排查阶段。各社区要全面清理盘点全处“六小场所”底数,并全部登记造册建档。

第三阶段(4月30日至6月24日):为集中整治阶段。各社区、辖区公安派出所要按“六小场所”消防安全检查标准,确定整治范围和重点,全面开展整治工作,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第四阶段(6月25日至6月30日):为抽查阶段。各社区、辖区公安派出所要针对性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进行巩固,建立长效机制。

四、消防安全检查标准

(一)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一律将宿舍迁出,异地安置。

(二)“小旅馆、小餐饮场所、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美容洗浴场所使用可燃材料分隔或装饰装修的,一律拆除;二楼以上建筑面积超过50平方米,不能保证两个疏散通道的,一律停止使用。

(三)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材,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装置,并确保完好有效。

(四)电气线路敷设符合规定要求。

(五)建筑内严禁生产、贮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物品,不得采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物品作原料。当使用丙类可燃液体作原料时,应在室外独立存贮。

(六)员工普遍受到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达到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引导人员疏散的要求。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社区、辖区派出所要从建设“平安黑林铺”,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深刻认识此次全处“六小场所”消防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大力营造氛围,扎实开展治理工作。同时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既坚持依法办事,又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篇7

《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重点针对各地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和治安复杂的村、街巷以及高发案地区。整治工作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力争通过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有效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和管理力量建设,有效消除各类治安和安全隐患,有效落实常态化管理制度,有效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排查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努力使这些地方成为经济发展、秩序良好、环境优美、安全和谐的地方。

《意见》要求各地要广泛深入、扎实细致开展排查。要采取切实措施和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大排查。对排查出的情况和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工作对策,逐级制定整治方案,逐一落实整治措施,限期解决。对排查出的社会治安混乱的重点地区、部位、场所,要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责任单位或部门,明确协作单位或部门,明确整改时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严打”和集中整治行动。

《意见》提出,要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面巡防管控,开展街头路面巡查、盘查,大力推进科技防范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加强和完善社会服务与管理,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减少诱发违法犯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在排查整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作用,把治乱与治“瘫”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基层党政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加强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排查整治的良好舆论氛围。

《意见》强调,要严格督导检查,加大责任制落实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对问题严重、群众反映突出的地方,各级综治委和公安部门要采取挂牌整治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大督导推进力度。

《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排查整治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篇8

一、处理好社区工作与其他警务工作的关系

众所周知,社区民警确实很辛苦,虽然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为基层民警减负的各种措施,使社区民警相对单一地承担基础工作任务,专业性有所增强,但社区民警专属社区警务工作是绝大多数单位难以办到的。所以,社区民警要正确处理干好社区工作与完成非社区工作任务的关系,正确定位,找好角色,将主要精力用在社区工作上,轻视自己的主业。同时,派出所的领导要科学整合警力,合理部署任务,最大限度地把社区民警从非社区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使社区民警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下社区工作,真正解决好社区民警“下不去”的问题。

二、处理好下社区与上平台的关系

随着警务工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类警务信息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社区民警的工作更加便捷,案头台帐性工作明显减少,查阅相关信息上网可见,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然而有些社区民警实际下社区工作的时间并不多,警务室“有室无人”现象和社区见警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上一些社区民警不愿意在闲暇时间投进社区,存在一定的贪享清闲的个人惰性,也不善于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客观上作为采集源头信息和承担接处警任务的第一线,社区民警承担了不少平台基础信息的编辑录入、报送维护和各类案事件的处理任务,占用了社区民警的大量时间。对此,广大社区民警应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统筹安排时间,将上平台穿插于值班备勤、下完社区回所和日常处理案事件的间隙等时段,切实做到扑下身子沉入社区和抽挤时间登上平台两不误。

篇9

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工作内容新,探索性强,社会意义大,我们必须围绕既定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我区社区建设提档升级。

(一)要大力强化社区基础阵地建设。目前,我区社区硬件设施整体配套水平还有待于提高,28个社区试点(示范点)中“一站式”服务大厅新建的12处,改建的13处,但是高标准的只是少数,还有3处社区没有足够的办公服务用房,落后的基础设施已经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发展步伐。因此,多渠道解决社区基础阵地建设落后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和工作重点。大家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筹资渠道,积极推行“政府投入一点,镇街承担一点,社区筹措一点,政策争取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帮扶单位资助一点”六个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不足问题,为社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今年,市、区两级财政将拿出100余万元用于城乡社区示范点(试点)建设,各镇街和村居要抓住这一机遇,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同时,要采取挖潜、购买、置换等综合措施,切实解决好社区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硬件水平,努力建设一批精品社区。

(二)要大力强化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是跟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做好社区服务,也是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认可度和参与度的关键。要按照要求,加快“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要突出抓好公益性、福利性的服务,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综合服务工作,这在当前对于推动改革发展、保持稳定社会尤为重要。要加大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积极做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工作,着力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努力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环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完善组织网络,健全治安防范机制,努力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每个社区都要从实际出发,找准优势,扬长避短,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要大力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其素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区工作的成效。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但要有理论知识培训,还要有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认真研究社区干部的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机制,用科学的制度管好社区干部,把那些工作能力强、有事业心、文化素质高的人才选进社区干部队伍,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支持和鼓励工、青、妇、残、老等组织的志愿者进入社区开展活动,并在社区吸纳志愿者,要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开展互助、帮扶活动。总之,要使一切有利于社区建设的行为都得到支持、愿望都得到尊重、劳动都得到肯定、价值都得到认可、精神都得到弘扬。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不仅是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需求,还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各地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抓社区建设,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平台,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社区建设成果显著,硬件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镇街社区主办、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满足广大居民生活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照省、市社区建设发展要求和考核验收标准,我区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社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内容单一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这次会议之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部署,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增强和深化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抓好社区建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年前完成达标任务,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力抓好社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各级党政都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水平,参照有关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必须树立全局意识。社区工作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从大局的高度思考社区工作,努力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牵头带动作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围绕社区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服从大局,形成加快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各帮包单位要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拿出实际行动和有效举措,积极为社区出人、出力、出钱。各镇街、社区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在管理创新、服务创优上下功夫。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全覆盖工作,明年各镇街要把社区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制订完善的社区发展规划,统筹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大规模、高标准、多功能、上档次的精品社区、特色社区。还要根据当前村居规模和服务半径,提倡“多村一社区”的创建模式,争取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全部建立社区服务中心。

篇10

众所周知,社区民警确实很辛苦,虽然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为基层民警减负的各种措施,使社区民警相对单一地承担基础工作任务,专业性有所增强,但社区民警专属社区警务工作是绝大多数单位难以办到的。所以,社区民警要正确处理干好社区工作与完成非社区工作任务的关系,正确定位,找好角色,将主要精力用在社区工作上,轻视自己的主业。同时,派出所的领导要科学整合警力,合理部署任务,最大限度地把社区民警从非社区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使社区民警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下社区工作,真正解决好社区民警“下不去”的问题。

二、处理好下社区与上平台的关系

随着警务工作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各类警务信息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社区民警的工作更加便捷,案头台帐性工作明显减少,查阅相关信息上网可见,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然而有些社区民警实际下社区工作的时间并不多,警务室“有室无人”现象和社区见警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上一些社区民警不愿意在闲暇时间投进社区,存在一定的贪享清闲的个人惰性,也不善于合理充分利用时间;客观上作为采集源头信息和承担接处警任务的第一线,社区民警承担了不少平台基础信息的编辑录入、报送维护和各类案事件的处理任务,占用了社区民警的大量时间。对此,广大社区民警应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统筹安排时间,将上平台穿插于值班备勤、下完社区回所和日常处理案事件的间隙等时段,切实做到扑下身子沉入社区和抽挤时间登上平台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