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审美差异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西艺术审美差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西艺术审美差异

篇1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079-03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差异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明,使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因而中国早期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四羊方尊》、《莲鹤方壶》等就是其中的杰作。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最有名的当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这四大雕塑群,此外还有大量的寺庙造像。同时在中国厚葬习俗的影响下,君主及达官贵族大势修造陵墓及陪葬品,使得陵墓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上的又一珍宝,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对比之下,西方的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教性的商业社会,城市化的生产培养了西方人的外向性和冒险性的性格,再加上海上,陆路交通发达,同东方交流广泛,这一切都有利于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神话传说是两方雕塑题材之一,如希腊人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神的力量显现的结果,人和神是同源的,神就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是他们长生不老、神通广大而已。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牛了关于缪斯、阿波罗为主神及其统率下的缪斯的神话。

对人体美的表现也是两方雕塑家们的又一题材。体育竞技和大型的敬神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竞技大多以身体的方式进行,这也许是为了在竞技比赛的同时显露强悍,优美的体型。这种社会风尚的流行无疑给雕塑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和创作的环境,给比赛胜利者雕像也成为雕塑家的一项任务。如米隆的《掷铁饼者》。

二、精神追求上的差异

在中国人看来,主体与客体相通、感性与理性共融,视“天人合一”为宇宙观核心,相信天人感应、天人相类。这种思想的必然结果即自然的入化和人的自然化,确信人们心中所要抒发的东西,都能在宇宙世界找到相应的事物,并以其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汉代霍去病的陵墓,墓前有十多件石雕,如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伏虎、野猪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踏匈奴》。为了表现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作者别出心裁的雕造出一匹气势轩昂、庄重雄强的战马,马的神情果断沉着,仿佛在时时刻刻警惕着,防止被踢翻在地的匈奴败将挣脱而逃,体现出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坚定意志。虽然没有直接雕造霍去病的形象,但是通过《马踏匈奴》整个作品不难体现他的品格与精神,使人联想到英勇无敌的青年将军,似乎听到击败匈奴的胜利呼声。其它石雕也分别体现出将士们不顾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乘六匹战马的雕刻形象,艺术家概括地塑造了六骏的立、行、奔、驰的健美姿态,并显示六匹骏马那英勇而温顺、刚毅又善良的性格。造型饱满剽悍,神韵充沛飞扬,层次转折有力,在外光映射下富于变化,具有节奏感。雕刻的是马反映的是人,象征唐太宗李世民的品格,歌颂了李世民的伟业丰功。

除了表现人的精神品格和功绩外,也成为体现当时统治阶级权力的载体。例如清代十三陵,墓前的石象背加鞍鞯,上托宝瓶,头施笼佩,四足平衡,完全依照皇帝的仪仗,其寓意为“太平有象”――动物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活力,成为皇权的象征。

以上以物喻人,“天人合一”的例子在中国雕塑艺术中举不胜举。而西方则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的意志。西方雕塑的表现题材基本上是以人体为主,就算是神话人物也是以人为衣钵,体现人体的美。每个时代的雕塑家几乎都共同关注人体与精神的统一。如古希腊雕像就是通过人物整体,在单纯与静穆中显示出一种理想的美。黑格尔说过,“希腊民族性格的特点在于他们对直接呈现的而又受到精神渗透的人身的个性具有高度发达的敏感,对于自由的美的形式也是如此,这就使得他们必然要把直接呈现的人,即人所特有的受到精神渗透的躯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雕塑,并且把人的形象看作高于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的最美的形象来欣赏。”①(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

三、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雕塑是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品的实际体量与绘画的虚拟体量从视觉感受上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虚拟体量要达到雕塑的实际体量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就是雕塑魅力所在,它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是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

作为精神的实际存在,西方人体雕塑在“理念”世界的支配下具有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不是凭借自然景物的烘托,而是凭借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以展现形体的空间实在性,因此西方人体雕塑是严格意义上的空间艺术,在20世纪以前,希腊雕塑的物理性的立体空间概念,成为西方雕塑家共同参照的范式。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那些石窟造像多是通过背景热烈激昂的雕绘故事的陪衬和烘托,而显得更加宁静和睿智,从而弥补了独立的圆雕在表现空间容量方面的局限性,构成了一个空间形式包含时间节奏和动感的艺术世界。唐代的帝王陵墓所确立的“以山为陵”的体制,使陵墓、陵前雕刻与自然起伏的山势巧妙结合,令观者“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西方那种瞬间直观把握的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除了空间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中国雕塑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与西方雕塑的写实性表现手法也形成反差。由于中国雕塑很晚才与实用美术真正分离,在漫长的岁月中,雕塑大多只是实用美术的一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形成了中国雕塑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特征。不讲究描摹写实,在塑形上注重写意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神似胜于形似”,这种中国式的美学观念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即使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写实性,也只是比较细微而已,在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正因为中国艺术以表现、抒情、写意见长,追求艺术意境,中国古代雕塑也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意境特色。“所以汉代那些女陶俑会有着细柔的腰肢,有着如盛开的喇叭花一样美丽形状的裙裾和翩翩起舞般的拂袖姿态;所以敦煌北朝的彩塑佛像会有着不可言说的微笑,并且在这微妙的笑容中透露着内心的智慧和远离尘世的洒脱风采;所以敦煌唐代的彩塑菩萨会有着如血脉在流淌搏动的肌肤和薄如蝉翼的透体天衣;宋代晋祠的彩塑侍女会有着美人鱼一般的身段。”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必须使用我们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才能够真正感觉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而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写实性雕塑。这种写实性雕塑风格的产生是由于“模仿说”的明确提出。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艺术必须“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而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强调对外事物的模仿和反映是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艺术传统。“模仿说”如同一面镜子,反映视觉的真实。如《米洛的阿芙洛狄特》与《大卫》都是对人体的真实再现。并且,围绕着人体塑造,古希腊令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法则,如1:7和1:8的人体比例。文艺复兴时期又创立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两大成就,有些雕刻家如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等还亲自动手做人体解剖实验。这些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准确的模仿自然,更完美的刻画雕塑形象而服务的。

四、造型手法的差异

中西雕塑艺术家都重视线条的表现力,重视以线条造型为共同的媒介,而西方的用线仅服务于造型。黑格尔认为速写或草稿卓越的表现了画家的天分及其特点,安格尔认为线和形愈简练愈美和有魅力。可见线条对画家的造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雕塑特别是圆雕来说,线的因素更是不见其痕迹,雕塑家刻意追求的是团块和体积、重视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素描中的线条只是充当表现这种效果所界定的轮廓线。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雕塑家“运刀如运笔”,通过富有弹性而又丰富多变的线条,或表现飞奔的情态,如汉代的“四灵”瓦当、龙门莲花洞中的飞天等;或表现不同质感;或表现不同体型;或表现不同个性……。总之这种“净化了的线条”既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格,又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相济,状物抒情,充分展示了中国雕塑中线条的灵活性和自由美。

另外,中国古代雕塑还喜好在雕塑上绘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问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但那种净素妍雅。强调光影感的大理石刻雕塑则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尽力排除从色彩的优越性中择取绘画的辅助方法。法国雕塑家法尔孔奈说过:“如果雕刻能保留在自己确定的范围之内,它就不会丧失自己任何一项优点;但是,如果它要使用绘画的全部手段,它就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这两种艺术各有各的表现手段,色彩不是雕刻的手段。”

五、材料的差异

篇2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绘画在造型艺术形象时,并不像西方绘画那样纯粹以描绘客观对象为目的的创作方式,而是一个主观意识加工改造的过程。中国画家在描绘客观对象时,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随意地进行取舍、夸张,甚至变动自然物象的位置,同时也不受焦点透视,以及光与色的影响,有着很大的自由性。比如,中国绘画可以画成立轴或长卷,可以画江山万里图,甚至还可以把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在同一画面中表现出来,这是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所做不到的。对于中国画家来说,绘画创作依赖于生活,但是又不是完全取决于客观生活,这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所追求的事实,并不等于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合情而不一定合理。所以,从绘画创作与客观物象的关系方面来讲,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两者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绘画作为一种思想感情的抒发方式,因此,在作品中往往渗透着画家对生活审美感受和主观情思,其中有痛苦、欢乐、孤独等,这一切都必将通过笔墨形式灌注到绘画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使欣赏者得到某种美的感受。然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自然的观念,强调对光与色及客观自然形象的描绘,画家的主观思想服从于客观形象,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虽然从印象派绘画以后,西方绘画也注重对主观情感的表现,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它仍然是一种再现自然的艺术创作观念,这是由他们的审美思想和文化观念所决定的。

西方绘画艺术善于把一切形态都原原本本地再现出来,即使是不可视的神,他们也要将其还原为可视的形象。西方人不管对于什么都要以明确的形态再现出来,这就是西方艺术的审美思想。然而,东西的艺术表现并不注重对现实对象的准确描写,就像唐代大诗人王维所说的那样:“妙悟不在多言。”它可以舍去整个山的形态,将宇宙的神韵全部集中在一草一木,甚至一片叶子上,通过这种“写意”,以象征的形式,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全部感受和认识。古人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书画发于情思”,通过写意把“情思”表达出来,这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观念。

篇3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8)お

摘 要:审美形态是我们研究审美的内容之一,它是在审美活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美的境界。审美形态的丰富多彩和人生的纷纭复杂是分不开的。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家对人生境界的感性的,具体或抽象的表达的差异性,审美形态也就多种多样。す丶词:中西方;审美形态;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Differences of the Aesthetic Form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HU Yuan-yuanお

审美形态是我们研究审美的内容之一,它是在审美活动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美的境界。审美形态的丰富多彩和人生的纷纭复杂是分不开的。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家对人生境界的感性的,具体或抽象的表达的差异性,审美形态也就多种多样,就世界范围来说,我们可以将审美形态分为中西两大形式。为了加深我们对中西方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以及艺术家创作历程的理解与把握,我们需要对艺术作品审美形态进行分析比较。中西方由于各自文化、地域、宗教、民族的差异,其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

西方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双希文化是分不开的――即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这两种文化对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起了极其重大深远的影响。这两种文化已渗透到西方人的血液之中。作为西方文明起源之地古希腊以其灿烂的艺术成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洋溢着希腊艺术精神的画面,希腊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给后世的西方艺术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艺术灵感与参照模式。在这块土地所产生的审美形态,诸如高贵、优美、和谐是是希腊艺术精神的具体体现。希腊是典型的海洋商业文明,土地贫瘠,农业虽不发达,但是手工业和商业以及海上贸易却非常发达。它的政治制度是奴隶民主共和城邦制。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生活状态之下,希腊艺术家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创造了伟大的古希腊艺术。海得格尔曾经说过希腊人的存在是一种“诗意的栖居”,这种栖居是指希腊人的一种存在形式,即人意识到自身与物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自身对于世界的接受性和介入性。与此同时,希腊人又在对数的研究中发现认识了比例、度量、和谐,这使得他们产生一种发现和构建理性秩序的追求,随之而来的是理性、克制、适度成为希腊艺术创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所有这些使得的是古希腊艺术创作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希腊艺术创作的表现题材,多是人或者是神。因为古希腊是一个崇敬神和英雄的年代,神和神化的英雄是希腊人最值得刻画的形象。在希腊人的思想里,人与神之间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人可以通过对自身身体与精神的不断历练,以接近于神的品质。希伯莱文化则给西方艺术带来了另一种风格。和希腊人不同,希伯莱人是历史上苦难颇多的民族,从摩西的出埃及记,到巴比伦之囚,到与伊斯兰世界的敌视,直到二战的犹太集中营,这些苦难造就了独特的希伯莱文化,希伯莱人自称是上帝的“选民”,面对苦难,他们把今生的幻想全部寄托在来生的希望上,他们把苦难当做是赎罪,把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当成是通向天堂的必经之路,把死亡当作是对上帝的献身。在此情景之下,希伯莱人激发了“内在精神对有限人生的超越,正是这种超越精神,”使得希伯莱文化产生了一个独特的审美形态――崇高。中世纪的歌特式教堂很好的诠释了崇高这种审美形态:高耸的尖顶,宏伟的拱门, 玫瑰花窗所投下的斑斓的光彩犹如天国在人间的幻影。自身越渺小,上帝就越崇高。人的存在就是为了体现上帝的荣耀。

篇4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42-01

一、中西审美差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P.K.博克说:“审美判断比其他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更能代表某一文化的特征。”中西审美方式在各自文化大背景中积淀而成,其表面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而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哲学。因此,由中西方各自的哲学起点“道”和“逻各斯”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中国感性直觉思维和西方理性逻辑思维成为中西审美差异的根源所在。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儒道两家在具体主张上虽有不同,但都把“道”看成自然之道,都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统一。“道”被视为宇宙的本原、本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始基,“所谓道……无所不在”。在西方文化中,“逻各斯”也被看作是产生一切的本原,是支配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终极力量。中国文化系统中的“道”主要是现世性、此岸性的,关怀现世人生,使人在向社会人伦和自然本性的复归中实现人生的超越。而在西方文化系统中,“逻各斯”是来世性、彼岸性的。

“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身不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把握,“道”的现世性使得中国审美追求指向现世人伦教化,或在对自然物的审美中以“比德”的方式去发现自然美本身所折射的人伦教化意义,或在“神与物游”的境界中与造化为一,达到对必然性的超越。中国之“道”重模糊性、体验性的特点,在审美过程中强调虚静的审美心态,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需超越具体的“象”“境”“形”去追求其中隐含的“意”和“神”。

反观西方,“逻各斯”本身含“言语”之意,并由此衍生出理性、逻辑思维,使西方人以一种清醒理智的眼光去看待外在客体,这促进了西方科学发展,对审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美学家往往将美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彼岸性的东西,区别中国艺术审美中由实及虚、以象尽意、以形写神的特点,往往运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寻求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侧重于由个别到一般,以殊相显共相。

二、中西审美差异下的影视作品评价

拍电影就像绘画,是对色彩和形状进行布局列阵。中西审美精神的不同导致中西影视作品中存在不同的审美取向,尤其在影视作品的色彩表现和空间结构上凸显出来。

(一)色彩表现

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中,色彩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诸多功能和内涵。中国人的设色习惯,来自于内心的体验,具有很强的主观感彩和视觉经验的特点。在电影《英雄》中,强烈的象征性、主观性色彩贯穿始终,我们从中可体味到中国审美文化对色彩运用的潜在作用和影响。当如月被刺时,胡杨林瞬间尽数染成带有血腥意味的冷红,色彩的威力和巨大感染作用展露无遗,导演刻意营造渲染的正是一种诗意的气息,一种化解了死亡本身对官能的刺激,从客观真实的惨烈中抽离出来的超越之“美”。与西方对杀戮血肉横飞的惨烈描写相对,中国的“悲剧意识是柔性的,是内心的、情感的,是悲诗”。

西方影视作品多基于对客观色彩的认识,在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把握及运用色彩上具有了深厚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色彩流动于整体客观真实的剧情之中,以色彩变幻来凸现情节的戏剧化冲突,色彩变化依“剧情”而动,这种色彩依据是基于对客观真实的认识,同诗性、浪漫、带有装饰美感的中国式色彩表现拉开了距离。

(二)空间结构

中国文化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且这种和谐充满诗意之美,这在影视作品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时空的巧妙运用与把握。如《英雄》中的湖面打斗,如诗如幻的景致倒映在沉静幽深的湖面之中,借自然景象的造化之秀给观者以透澈心灵的感受,残剑和无名如灵动的轻燕飞掠于水面之上,正是万籁俱寂的一点动,空灵虚旷的空间感油然而生。“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向‘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

篇5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7-01

篇6

关键词:旅游文本;文化差异;功能翻译;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数千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旅游资源,不仅有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更有蕴含着民族气息的人文景观。中国特有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届时将有1.4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令人欣喜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考虑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大多数海外游客对我们的语言和文化知之甚少,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翻译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旅游翻译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海外游客的旅游兴致,而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二、旅游翻译现状

虽然近年来一些学者不断致力于旅游翻译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国内现存的很多英文旅游文本中仍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严重损坏了中国的对外旅游形象,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极不相符。文军等人(2002:1)在对当前旅游翻译的一项调查与分析中总结出了中英旅游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即拼写、遗漏、语法、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表达、累赘和文化误解。除了拼写和语法外,其他几大错误或多或少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2004),其本质是如何把当地的地方特色展现出来,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而不仅仅局限于语用学和译学范畴。中西文化差异,不可避免会在局部发生冲突,给旅游翻译带来障碍和困难。

三、中西文化差异和旅游翻译

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掌握两种文化,保证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笔者从心理差异、审美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三方面来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要求。

(1)心理差异。中国人历来崇尚谦虚美德,对自己的价值判断通常以自贬的形式出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自我价值上的心理定势。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普遍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性,对个性的尊重甚于社会性,因此英语中没有与此相应的谦称词语,翻译时汉语的这种语用意义往往难于表达而造成语用失效。语用失效源于语用冲突,而语用冲突又源于民族心理上的文化冲突。对于这种由心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冲突,在翻译时必须通过适当的语言手段,依据语境进行文化调节,译出其语用涵义,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2)审美差异。中国自古以来注重“ 天人合一”,喜欢将主观与客观交相融合,注重艺术感受。而西方哲学只是对客体进行冷静的分析,直面物体本质特点,再现事物原貌。受审美观的影响,在语言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对节奏韵律、词汇选择、句型结构、修辞技巧、篇章布局等方面的接受或排斥、认可或否定、爱好或拒绝、欣赏或反对的心理趋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适当调整语句结构以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

(3)思维方式差异。人类的思维方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长期以来,东方民族习惯于具象、综合型、本体型和顺向思维,而西方民族见长于抽象、分析型、客体型和逆向思维,并由此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四、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一)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明确指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给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它以翻译目的为总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对源语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给翻译,尤其是实用文本的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翻译策略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旅游翻译一定要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方法,同时要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采取灵活的方法有选择性地翻译原文的信息。下面以绍兴旅游文本为例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翻译策略:

(1)增译。中文语言简洁凝练,浓缩大量信息,往往两三个字,或代表一段历史,或暗指一个典故。这对中国游客而言不是问题,但外国游客看了却一头雾水。因此有必要在翻译时适当增补一些词。

如:“禹陵左侧是禹祠,祠前一泓碧水,名曰‘放生池’。”

译文:“To the left of the Mausoleum is the Shrine of King Yu, where his descendants and admirers offered sacrifices to him. And in front of the memorial temple lies a limpid pool called Fang Sheng Pond at which believers in Buddhism freed small animals they had bought from their captors as a philanthropic act.”

译文对原文中的“禹祠”和“放生池”分别作了增译。“禹祠”是大禹的后代子孙为了祭祀他而建造的一个祠堂。“放生”则特指那些信佛者把别人抓住的活的小生物买来然后放掉的善举。如果按照原译,外国游客将不知所云,增译之后就一目了然了,从而也能增加游览的兴趣。

(2)减译。在中文旅游文本中我们常可看到四字成语,但若翻译成英文,则原文的结构和过多的修饰语会使西方读者认为华而不实,因为他们的审美心理崇尚行文结构的简洁美。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西方读者的这种审美心理,对原文四字结构的语义进行提炼概括,以使译文简洁明了而又通顺达意。

如:“(鲁迅公园)……徜徉期间,但见白浪激礁,松林覆坡,红岩嶙峋,沙滩如银,景色如画如诗。”

译文:“Strolling in the park, you can enjoy a scene full of poetic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waves, rocks, white sands and pinescovered slopes.”

译文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审美情趣,灵活处理了中英文在行文习惯上的差异,调整句子长度并删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华丽辞藻,以简洁明快的语句表达了原文中公园如诗如画的美景。

(3)释义。旅游文本中有些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产物,如果逐字译成英语,对理解原文并无多大帮助,甚至外国游客根本看不懂,翻译时应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用释义的方法,利于游客理解。

如“同志曾赋诗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原文中的诗里用了两个转喻“鉴湖”和“越台”来指绍兴,译文中直接译成“Shaoxing”简单明了,但如照词直译成英语,外国游客却不太容易理解。

五、小结

在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往往使译文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灵活采用增译、减译、释义等多种翻译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译文既能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又能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篇7

2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

2.1空间形态的差异

中式古典园林受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中国人内敛的特征,多为半封闭的空间形态,注重内部的统一和协调,常以较大的水域作为园林的中心景观,四周环绕布置回廊、亭榭等建筑物,向心、内聚的感觉十分强烈,视线迂回曲折,妙趣横生[2]。西方古典园林多受理性集中式思维的影响,形成了外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西方人开放直白的特征,呈现外向型、离心、扩散式的空间形态,注重外部统一与整体的协调性,体现着形式美与秩序美,把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综合运用并反映在园林景物的造型之中,将园林的主要景观直接呈现在游人的眼前,没有隐藏或躲闪,气势宏大,视野开阔。

2.2造园手法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审美差异与使用功能差异,即便是古典园林中具有相同使用功能的道路,在设计建造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就古典园林中道路的建造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常常具有曲折性,通过各种“曲廊”的穿插与组合将各个分散的建筑单体要素有机地连着成为一个整体,具有“曲径通幽”的奥妙;而受西方理性哲学思想影响的西方古典园林设计中,不论是主路还是支路,都具有笔直的特点,完全依赖横纵轴的水平十字交叉,整个道路网络呈现发散性的几何布局结构,更加鲜明直白,不仅为了追求功能与效率,还追求空间的拓展性,与外界环境想联系。对于水景和植物的处理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差异存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更多的是“灵动”,体现着相互依托、相互倚借的关系,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多为喷泉等,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对于植物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多为依据园林大小,考虑树木与周围环境间高低疏密的关系,在树种上多选棕树、女贞等耐阴耐寒的植物[3]。西方古典园林中树木的设计多将植物人工修剪成形态不同的几何样式,更具规则性。

篇8

1 思维差异的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状况等存在很大差异,英汉思维方式必定存在着很大差异。正如翻译巨匠傅雷先生所说:“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西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即汉语语言重人文,强调综合和概括,暗示和慎言;而英语语言文化则重科学,强调细微和周到。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对同一事物也会因不同理解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这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正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些思维差异表现在电影片名方面就是汉语言中较多地使用概括性的词汇,如《天下无贼》、《保持通话》、《东京审判》等,而英文电影片名往往使用精简和新颖的词汇,如Pearl Harbor、Ghost、Speed等。

以Speed为例,如果简单地译为《速度》,显得平淡无味,绝对无法引起中国观众观看影片欲望。退休炸弹专家佩恩由于不满政府的退休政策而决定报复社会。他炸毁电梯未遂,继而炸毁了一辆公交车,并在另一辆公交车上安装了炸弹。只要这两公交车的时速超过50英里时速就不能再低于50英里,否则将引起爆炸。当警官杰克赶上这辆公交车时,公交车已经载满乘客,时速也早已超过了50英里。杰克冒险上了公交车,并和佩恩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译者将其译为《生死时速》,不仅高度概括了影片的内容,还带给观众一种难以抵抗、紧张和刺激的感觉。又如Taxi译为《的士速递》,Next译为《预见未来》。

2 价值观差异的影响

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人伦,轻视物理,重集体,轻个人。中国电影片名不常用人名作为片名,在为数不多的此类的影片中,其片名所代表的人物大多是民族英雄、历史名人、革命先烈或者模范人物,如 《郑成功》、《张思德》、《焦裕禄》等。

与此相反,西方人受古希腊民主精神、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主张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以人为中心。很多英文电影直接使用片中角色的名字为片名。多数片名是以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但也有的片名是片中配角的名字,甚至是从没出场的人物的名字,如Gigi、Forrest Gump、Rebecca、Annie Hall 等。

翻译时译者往往会以原片名为基础,再结合影片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如Forrest Gump。影片讲述的是弱智者Forrest Gump以诚实、守信、勇敢、专一的态度创造奇迹的人生故事。Forrest Gump是影片主角的名字,译者保留其姓“甘”,并增加符合了汉语表达形式的 “阿”和 “正传”,将片名译为 《阿甘正传》。更多的时候,译者会完全摒弃原片名,根据剧情提炼、归纳和翻译片名,如Jerry Maguire、Erin Brockovich、Hamlet、Rebecca分别被译为 《甜心先生》、《永不妥协》、《王子复仇记》、《蝴蝶梦》。

3 审美差异的影响

审美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中西方文化自身固有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其审美标准的差异,这给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译者首先需要正确把握英语语言所传递的文化内容,然后考虑汉语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汉语语言文化中选择合适的形式来传达英语语言文化的信息,力求使两种语言在艺术形象上达到统一,将英语作品的美准确地传递给汉语的电影观众,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西方影片喜欢具有概括性的语言,追求简朴美,如Casablanca、The Piano、Matrix等。而中国的影片喜欢采用富有象征性、富含诗意的语言,追求意境美,语言结构上讲究平衡美和对称美,如《花样年华》、《山楂树之恋》、《夜宴》等。因此,翻译英文片名时较多地使用四字词语,如Death Before Honor《铁血军魂》,这个译名使用了中国人熟悉的词汇“军魂”,蕴含了浓郁中国文化以及译者的情感,符合汉语语言的审美要求,体现了含蓄美。又如Enter The Matrix译为《黑客帝国》、Gone With The Wind 译为《乱世佳人》等。

4 宗教文化差异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历史现象,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可以影响到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宗教文化在人类的生活中充当着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是它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人大多都有宗教信仰,所以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交际行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而中国人很少有宗教信仰,很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宗教文化。所以,中西方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语言思维方面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有关宗教文化类电影片名的时候,为了帮助汉语观众更清晰理解影片,译者一般都会适当地作一些补充或说明。

以Seven《七宗罪》为例。该片根据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人类各种恶行的表现和天主教教义,人类有七种遭永劫的大罪(seven deadly sins):gluttony (暴食)、greed (贪婪)、sloth (懒惰)、Pride(傲慢)、lust (欲)、Envy(嫉妒)、wrath(暴怒)。如果仅仅按照字面译为《七》,中国观众则很难理解《圣经》中“七”的特殊宗意义。译名《七宗罪》不仅忠实传达了原片的文化信息和故事主题,而且点明了原片的宗教寓意。

篇9

等效翻译理论最初是由尤金·奈达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提出对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等效翻译强调“接受者”、“效果”和“对等”,也即是说“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1]然而,由于中西方译者和读者的文学审美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等效翻译原则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诗歌的形式、内容和意境三方面来具体分析中西方读者文学审美观的差异,以及对等效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一、形式

读者的文学审美在作品的形式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音律和体裁。

诗的价值在于意义和声音的不可分离性,换句话说,它们具有统一性。汉诗以字为单位(四言、五言、七言、绝句),并以汉字的声调、平仄构成抑扬顿挫,同时注重词汇的音节变化以及双声、叠韵、叠音等形式的应用。西语诗则以音节和音节的轻重来构成,分为抑扬格、扬抑格、扬扬抑格和抑抑扬格,音韵主要有头韵、腹韵、尾韵和叠音词。中国诗歌对音律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尤以律诗为代表,讲究平仄和押韵,而且时常一韵到底。相反,这一习惯则不为西方读者所接收。西语诗歌中采用最多的音韵方式是尾韵。另外,西方读者认为腹韵能够增加诗歌的音乐感,但这却不被中方读者所欣赏。正是由于中西方读者对音律审美的种种不同,因此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音律的等效。

另一方面,中西方的诗歌体裁也有所差异。中方读者最为推崇的是唐代的律诗和绝句。而西方诗歌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因此要注意中西方读者对诗歌体裁的不同审美倾向,尽量做到体裁上的等效。

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对于诗歌形式的把握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然而,要做到形式上的等效也是极其不容易的。例如,

A Widow Bird

A widow bird sate mo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 freezing stream blow.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are,

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ittle motion in the air,

Except the mill-- wheel’s sound.

孤鸟

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

河水处结冰,冷风何萧萧;

荒木无宿叶,瘠土无卉苗,

万籁尽寂寥,惟闻喧桔槔。

原诗属于自由诗体裁,诗句中的“love”和“above”、“ bough”和“blow”、“ bare”和“air”以及“ground”和“sound”都押韵。译者采用了律诗体裁,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译文中的“曹”、“ 萧”、“ 苗”和“槔”一韵到底。译文在音律和体裁上都没有复制原文,而是采用了中方读者更为青睐的形式。可以说,译文在音律和体裁上基本都达到了等效,让中方读者充分体会到了原诗的形式之美。

二、内容

不同文学审美观在内容上的体现指的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导致了读者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译文给读者的感受可能与其审美相背,或者无法让读者产生共鸣。例如当西方人谈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就不会引起共鸣,因为西方人不会看到月亮而想起故乡。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词义的表达也要注意等效。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Two orioles sit in the green willows singing,

See egrets in flight to the blue sky are winging!

From my window the snow-peaks eternal I spy,

And an ocean-bound vessel is anchored hard by--Giles

原诗中的“西岭”和“东吴”都是中国特有的地点名词,如果直接移植到译文中,西方读者将无法理解。因此译者将其翻译成了“peak”和“ocean”,避免了直译,呈现出了原诗宏阔的环境。这样,在内容上基本上就达到了等效,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了原诗的情境。

三、意境

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境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文学的翻译就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2] “可以说,艺术境界是文学的生命,没有传达出意境的文学翻译作品是干瘪的,没有生气的东西。” [3]汉语中的意境意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和谐、深邃悠远的审美特征,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西方对翻译的论述通常要求译文要体现出原文的精神和弦外之音。虽然反映的意思与意境相似但无法相同。正是中西方读者对意境审美的差异,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意境等效是极其重要的。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Cyril Birch

原诗精炼至极,却有着深远的意境,让人身临其境。译者对原文的直译并没有将原诗的意境表达出来,因此西方读者根本无法欣赏出原文的意境之美。

四、结语

中西方读者的文学审美观有着很大的差异,“译者是传情达意的积极参与者,是作者的合作者”, [4]同时作为特殊的读者,一定要认识到这种审美差异。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接受者,尽量做到等效翻译,使读者最大程度上感受到原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 J Brill, 1964.159 .

篇10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不只是局限在市场经济中,还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电影在各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而随着西方电影的引进,尤其是美国电影的进入,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影是将多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传播文化,抒发感情,展现出社会形形的文化生活,让观众在精神上得到享受。随着各国家地区人民文化交流的频繁,电影翻译起到的文化传递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每部电影都承载着原国家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在电影翻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文化差异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持原国家的语言与文化,要尽量翻译出原文的内涵,并且被我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而这些是我们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审视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许多研究学者都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国家相处原则,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民族可以坚持着自己民族的特征与习惯,但是又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曾经以色列学者提出的社会多元化理论诠释了这种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认为全球的文化能够相互交叉与部分重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文明古国,传承着几千年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清朝末年,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被动的局面下与西方国家的文化频繁交流。清政府通过翻译来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斯皮瓦克说过,“如今的后殖民评论家难以回避的两大难题:既要去摆脱了传统西方模式的影响,还需要达到非边缘化的目标,那么西方国家的惟一选择就是通过自身的语言与西方的解构策略来减少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

不管是各民族之间的边缘文化抑或是中心文化,在如今的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都存在着互相交流与沟通的需求,这是发展民族文化的惟一途径。新时期许多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文化侵入中国,这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撞击。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局面下,翻译工作也成为两种文化交换的重要途径,例如汉语中出现的许多外来词汇,可口可乐(Coca cola)、猫(modem)、模特(model)等,涉及各种领域。

美国文化学家Gutt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能够依靠“不同语言的相似性”,然而我们在翻译中的许多语言并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差异的地方偏多,所以研究学者认为,如果直接翻译来保存源语言中的全部语言特征的结果就是“保存源语言特征来让翻译者为读者引导原来交际者想表达的交流线索”。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特征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忠实地去表达原来电影中的内容与内涵。而新时期中西方大规模的电影文化交流趋势也让我国的电影翻译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电影翻译是否恰当得体,能否让观众们容易理解电影内容显得十分重要。而中西方国家观众的不同审美观念直接影响了翻译工作的形式,电影的翻译工作不只是普通的文学翻译,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我们要针对观众来再现原电影的审美效果,并且符合接受国观众的审美理念与文化特征,进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让观众流连忘返。

(一)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

人们的审美活动包括思维、情感等多种活动,而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审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翻译工作就是审美活动,包含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受众也存在着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美学理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出美感。而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而这种审美理念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核心之处,我们应当去把握住这种精髓来研究电影翻译工作。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映的英国电影Red Shoes被翻译成《红舞鞋》,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英国的一个跳芭蕾的女孩难以对事业与爱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只得选择结束生命的悲剧。虽然我国翻译工作者翻译成《红舞鞋》,能够准确地翻译出电影名称,但是却难以看出深刻的寓意。到了80年代后期,人们将Red Shoes翻译成《红菱艳》,翻译者将英国女演员的红色的舞鞋比喻成为我国受众都知道的红菱,因为红菱虽然生活在污浊的泥塘中,但是却冰清玉洁,娇艳动人,尤其是红菱弯弯的角,就像是我国古代女性悲惨的三寸金莲,而这与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可以说《红菱艳》比《红舞鞋》更加能够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内涵与意境美。风靡一时的美国电影Home Alone被我国翻译者翻译成为《小鬼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鬼是大人对孩子的昵称,表现出大人们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的小孩发自内心的喜爱,而电影中敢与歹徒斗智斗勇的小欧文正是符合小鬼的形象。“当家”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领导全局,而电影中的小欧文一个人在空荡的房间中与两个歹徒斗智斗勇,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大当家的形象。所以电影《小鬼当家》将名称与内容统一起来,并且蕴含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因此电影名称也包含了许多民族文化元素,我们需要遵循审美原则与文化原则,在翻译工作中尽可能地还原原国家的文化信息,并且用最为贴切的形式来对受众传递。如今电影翻译工作作为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用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让更多的优秀的电影跨出国家的界限,让全世界的观众享受了视觉的盛宴,推动了全球的电影艺术发展。

(二)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们的表达与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注重句子之间的意合,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而西方国家的人们注重句子的形合,语句的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曾经著名的翻译学家傅雷说过,“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形式具有基本的分歧,中国人习惯综合考虑问题,重视语句的暗示、归纳与含蓄,而西方人注重分析,唯恐语句中缺少逻辑性”。虽然中西方的语句中都是基本的主谓宾结构,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思维差异性,所以在基本的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英文语句的结构紧凑,词语之间的关系都会明确地表达出来,会使用较多的衔接词语。而汉语的句子多数简单明了,句子松散。动画电影《花木兰》词就具有这些特征:

1.Guard:Were under attack!Light the signal!有人偷袭,快点烽火。

2.Guard:Now all of China knows youre here.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

电影中的台词十分简单,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句子中“我们遭到了袭击,马上点信号!”被翻译成“有人偷袭,快点烽火。”翻译成这种四字的短语,并且加上了“快”字,突出了现在情况的紧急,并且让词句节奏对称,而且将信号翻译成烽火,让我国观众迅速理解。在句子2中,如果我们按照英文直译成“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你来了”就显得力度欠缺,并且难以符合士兵坚毅勇敢的特点与形象,所以翻译成“全中国马上传遍了警报”就显示出果断的语气,并且符合电影表现的内容,还符合汉语的特征。

(三)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不同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背景,承载了这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许多地区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信息,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很难去理解其他地区的语言,所以我们正确翻译带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就成为电影翻译工作的核心任务。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习惯,而这些不同的习惯都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使用方式,中西方观众存在着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我们翻译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英国电影《魂断蓝桥》在片头出现这样的配音:

Announcers Voice: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翻译1: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翻译2:广播员声音:在今天上午十一点一刻,首相在英国首相府邸唐宁街十号对全国群众发表了讲话,宣布了英国与德国正处于交战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翻译能够翻译出原来电影画外音的表面意思,但是对于唐宁街十号并没有进行背景性的补充说明,许多中国观众不了解英国文化就会莫名其妙。而翻译者在第二个翻译中对唐宁街十号进行了地理文化的补充,让观众们了解到唐宁街十号指的是首相府邸,就能够更方便地理解电影内容。

三、结语

由于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在电影翻译中必定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会深深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凸显出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在这种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记录了社会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当前我国电影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西方诸多优秀电影也不断引入我国,因此会带来更为激烈的文化差异的撞击。我们翻译工作者要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立足于我国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在理解外国电影中的文化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够做好具有艺术性的电影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颖,刘军艳.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J].电影文学,2010(20).

[2] 苏玉霞.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J].文教资料,2010(02).

[3] 王登文.改写·批判·重构——从“硬译”看转型期鲁迅对中国新文化建构的探索[J].作家,2010(06).

[4] 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5] 汪莹.试从“归化”和“异化”论《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和《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6] 杨惠莹,刘蔚馨.从翻译的审美体验角度谈诗歌翻译中文化形象的转换——兼评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2).

[7] 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8] 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