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7 16:09: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2-0046-01

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着环境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日益加深,高等院校环境专业担负着为人类培养环境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优化,是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课题,以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型、综合型、智能型、创新型高素质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

环境管理与规划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内容纵横交错、繁多、体系杂乱,加之现实的环境中经常发生环境纠纷案例,因此环境管理与规划作为环境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必须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在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的同时,还要会运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对环境中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做到学为所用,这样才能培养出现实社会需要的真正的环境管理人才,使之为社会服务。而目前环境管理与规划课程很少甚至没有涉及案例教学,这样,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需要脱节,因此改变课程体系、增加环境中案例教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是非常必要的,也势在必行,同时也会改变该课程的枯燥、乏味,使之更具有生机,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环境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进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教学后,马上进行相关案例教学,能取得相当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现实中发生的环境纠纷问题。

如案例教学: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的企业。1997年,该厂通过了区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在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2000年,该化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在没有向环保局申报的情况下扩建了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地加以改造,在投入生产使用前也未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扩建的设备投入生产使用后,因原废水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大量的新增废水,造成处理池废水外溢和直接排放,污染了附近的河道。区环保局接到举报后对化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但化工厂以保守技术秘密为由阻拦环保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并拒绝提供扩建工程的任何资料。经环保局对排污口污水排放进行监测,表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请说明化工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分析:第一,该厂扩建的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属于对环境会产生影响的工程,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动工建设。该化学厂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即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项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第二,该化学厂违反了“三同时”制度,即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该化学厂扩建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予以改造,违反了“三同时”制度。

第三,该化学厂违反了许可制度。即凡是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都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可以从事该项活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该厂在扩建有关设备以前并未向环保局申报,获得许可证。

通过这个案例教学,学生会清楚地理解这几个制度及制度的内容,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案例教学,重点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法规制度加深了记忆,改变了枯燥的只有理论的教学模式。

第二,通过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增加案例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使用,培养出同时兼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并能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对环境中发生的“环境管理与规划”的案例,能够用所学到的法律法规制度给以正确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环境纠纷问题,为社会培养出满足社会真正需要的环境管理人才。

第三,案例对课程理论起到了强化作用。

第四,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然,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能充分体现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法律法规制度的典型案例,一定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突出性,这点非常重要,否则就达不到所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凯米斯.行动研究法(上)(张先怡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篇2

一、循环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指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狭义上讲,循环经济仅指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来发展经济;广义上的循环经济则是指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产业形态,技术方法有清洁生产、物质流分析、环境管理等,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的既念最早在1996年由美国国际科学基金(NRC)资助的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提出,其概念和内涵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Jeremy Hall将其定义为:绿色供应链是指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入新的设计思想,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生产、消费,直到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链中各个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

绿色供应链管理仍然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只是更加关注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吸收了环境管理的思想,但又不同于―般传统意义的环境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把企业内部和链内节点企业间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整体,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具体涉及绿色供应、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四大领域。绿色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即实现尽可能短的市场响应时间、尽可能高的产品质量、尽可能低的资源消耗。实施绿色供应链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从而直接降低成本;可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从而减少或避免因环境问题而造成的罚款;可塑造企业更好的社会形象,从而为企业增添无形资产,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循环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的关系

1、具有相似的提出背景与目的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今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环境、资源及生态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公害唤起了人们对发展模式的反思,石油危机成为人们节约资源能源的导火索,废物管理战略的转变要求人们循环利用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有共识地认识到,要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认为是最好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早期的循环经济萌芽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环境保护思想兴起的时代,正式提出这一理念是美国学者鲍尔丁(1965),他在《地球像―艘宇宙飞船》一文中提出,人类不应将地球看作是垃圾场,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并使用“循环其废物(re―cycle its wastes)”及“循环流(circular-flow)”等词语。首先使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这一术语的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图奈(1990),而现在,“循环经济”一词已被广泛提及,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随着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环境的日益关注而产生的,它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当时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方面,大规模、有意识地研究绿色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供应链的目的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可以说,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环境、生态和能源有效利用的日益关注,其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解决环境问题。

2、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经济学为理论支撑

循环经济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考虑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其资源流动方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表现为经济增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减少。

而绿色供应链则将“绿色”和“循环意识”理念融入供应链,使得整个供应链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是现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种有效途径。绿色供应链涉及生态和经济两大系统,它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对供应链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以及它们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

3、循环经济的研究范畴大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范畴

绿色供应链是指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入新的设计思想,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生产、消费,直到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链中各个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环境的最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范畴主要是经济活动的微观层面。

循环经济则涉及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人地和谐、共同发展的观念,其研究的范畴不仅包括企业或部门层次上的问题,还涉及到生态工业园区和社会层面上的各类问题。可见,循环经济的研究范畴要比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得多。

4、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

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微观层面,要求企业在纵向延长生产链条,范围涉及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的处理和再生;在横向拓宽技术体系,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在宏观层面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无害化处理。由此可见,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

三、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1、将绿色性原则贯彻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估体系中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评估,不仅要考虑生产能力、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和信誉等因素,而且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法规指标和积极环境管理指标等,将绿色性原则贯彻其中,将非绿色企业排除在绿色供应链之外,或者强制企业达到绿色标准后方可加入该绿色供应链。

2、加大对于绿色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绿色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作为整条供应链的领导者和维系者,应加大对绿色化技术的投入和推广,为其它节点企业提供大量的绿色培训和绿色技术支持,不断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组织机构,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环境管理能力,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化,以追求绿色供应链的全局最优。

3、在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中推行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

生态设计又称面向环境的设计,其基本思想是把改善环境的努力和对污染的预防从设计开始做起,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尽可能选用绿色材料,优化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

清洁生产则要求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均按iS014000标准进行。清洁生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实现:改变工艺,将排放工艺改成少废或无废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设计现场循环回收和利用工艺,建立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循环利用系统;加强厂内生产过程的管理,力争最合理地利用资源。

4、延长生产链条,加强逆向供应链管理

篇3

 

一、选择合适教材

 

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有必要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围绕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引用了大量实证数据和常规参量,其特点是取材丰富、涉及面宽,适合经济、管理、法律等文科专业[2]。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系统地提出了环境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编写上增加了许多不少资料和图解说明,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引入,使环境科学的范畴过于宽泛[3]。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系统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4]。林肇信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态学、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标准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等专业进行环境基础知识教育的经典教材[5],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治理三废的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各版本教材,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近三年来以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作为主教材,吸收《环境保护概论》精华内容,同时注意实时更新学科最前沿信息。但课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建立环境知识的框架,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获得则是来自对日常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整理的过程。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所选用教材为纲,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每年授课内容至少有25%的更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农学植保专业的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总论,主要有绪论,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发生和发展以及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基础等;第二部分讲环境污染与防治分论,主要有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简)、物理性污染与环境保护、固体废物与环境等内容;第三部分讲授环境管理的有关内容,主要有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等内容;第四部分讲授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节开始讲解之前,均会将本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适当预习,课堂上提问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各章节结束后,针对当前热门环境问题布置相关作业,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巩固了教学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扩充性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的辅助书籍和期刊及网络资源地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讨论等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把课程的讲授内容做成形象直观、教学容量大的教学课件,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除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外,注重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问题,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填鸭式”学习相比,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四、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便利性,但知识比较零散、系统性很差,而且良莠不齐;另外这种便利性也可能导致学生懒得“死记硬背”,学习惰性更加严重。环境学概论中基本概念、专业术语较多,课程的成绩评定应注重学生平时对具体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参与,教师可通过学生出勤率、平时小测、小组作业成绩、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及综合考试等环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又紧张、竞争又和谐的环境中培养起对生存环境的欣赏和热爱。

 

篇4

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是减少环境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受到世界各国(地区)、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各类企业、非营利组织的关注。许多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及相关的国家和地区都已了环境审计指南。从实践来看,在西方国家,环境审计在政府部门、私营组织当中均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1992年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政府环境审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各类私营组织中,内部环境审计更是发展迅猛。1991年一项对75家加拿大私营公司的调查表明,有57家制定了环境审计计划 。1992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236家制造业、公用事业、天然产业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有许多公司实施了内部环境审计,其中对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33%,对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及相关的报告要求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40%,对内部环境政策与程序的遵循性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58% 。

1983年以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不断探索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并且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的日益加大,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实务也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但是,客观地说,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无论是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目标,还是审计方法,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人们对于环境审计的含义、内容、目标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以及低碳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尤其是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以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提升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理论界进一步加强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由于国外环境审计发展相对成熟,有关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本文将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有所帮助。

篇5

强制的机制是指传统的命令与控制(CAC)的方法,包括制定会计操作章程,将环境会计方面的要求标准纳入既有的标准框架范围内,或作为法律上的必要条件。政府的强制手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机制。一项关于我国实施环境会计前提的调查表明,有74%的企业认为主要是政府强制命令;对于企业编制环境报告、披露环境信息原因,70%的企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在环境运动早期,强制的机制主要体现在管制工业生产中污染物质的排放和处置,近期又开始致力于减少内部污染物质的生成,以及环境业绩的持续提高上。如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均要求企业追踪与环境相关的成本。华盛顿州要求企业在准备污染预防计划时,已经调研过是否存在污染程度更轻的被选方案。在每个公司的污染预防计划中,应将目前所采用的程序与可能更为洁净的技术的成本进行比较,同时描述收集环境依存成本的环境会计系统。在资源保护与恢复法案(RCRA)的起草条例中,美国联邦政府明确提出企业需要设置环境会计体系。法案要求企业建立、维护与废弃物相关的账务系统,所有与废物产生的鉴定、管理、清除相关的真实成本都应记录。同时法案也承认计量这些成本,尤其是未来负债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法案同时要求设置恰当的成本分配体系,将废物管理的真实成本分配至现实中应对此负责的行为方。瑞典是欧洲最早要求企业在账务记录中报告环境事项的国家之一。该国1999年起强制执行的新法案要求企业重新衡量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废物管理记录,并在年报和环境报告中提供环境事项的财务数据。这些要求都可能成为企业着手采用环境会计收集信息的驱动力。

与政府强制的政策机制相对应,会计专业人员在处理环境事项过程中,相应地会进行财务会计行为的调整。欧洲会计师联合会(FEE)向IASC建议将环境问题纳入国际会计标准,并揭示了包括以下方面的核心内容:环境成本与负债;环境支出资本化的标准;识别环境成本的相关规定;环境风险与不确定性;资产的损失,包括自有财产的损坏;处罚与罚款,污染许可证与排放权(FEE,1999)。尽管上述建议尚未得到全面采纳与贯彻,但指出了会计准则的改进方向。

强制的政策机制有其局限性。环境会计是协助企业内部决策制定、支持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对外部利益相关集团进行环境报告的工具,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规章制度所能触及的范围。同样,规则一旦确立,形成的刚性就决定了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照此诠释和运作,而相对较高的执行成本又将给强制方法本身带来约束。另外,环境会计仍然是一个较新的观念与行为,如果进行环境会计调整的企业主体缺乏信息和缺少人员,也会影响到执行效果。因此,目前政府的环境政策正朝着非强制机制的方向发展,鼓励培育企业超越对于法规的单纯依从。

二、自愿的机制

政府组织促进环境会计进程中,其自身会在平时运作中主动采用环境会计,同时也将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鼓励企业参与环境会计实践。因而,自愿的机制包括了“自身实践环境会计理念”和“鼓励企业参与”两种形式。

(一)进行自身实践为树立典型、获得第一手资料,政府组织会在自身实际运作中主动采用环境会计。如英国环境机构(UK EA)以重新配备人员、考核营业额、进行股本化等形式,将自身运作成为一个受环境显著影响的大型商业企业。英国政府为亲身实践环境会计理念,于1997年启动环境会计项目,自发启用“绿色”财务会计系统。为减少环境影响、压缩环境成本,提高环境业绩与盈利水平,UK EA在财务处理中开发整合了环境会计系统(EAS),以此改进资源使用信息的收集,实现追踪关键的重大环境支出,并分配给当事方,更好地进行资源管理。为了给其他公共或私有部门起到示范效应,政府组织也提交企业环境计划、年度账务报告和环境报告。

(二)鼓励企业参与许多政府已经或正在着手制定指导方针,鼓励企业追踪、合理分配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日本环境署(JEA)是全球同类机构中第一个文件,建议企业分析、报告环境成本的机构。1999年4月JEA了名为“关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原则”的临时公告,鼓励各行业运用上述原则评估、报告环境成本,根据企业自身的经历再反馈给JEA。公告将环境成本定义为既定时期内环境投资加上环境支出,界定了环境成本的类型及其具体内容。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环境保护分支机构为私有企业部门颁布了《环境会计介绍指南》。该指南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共同制定,旨在促使环境领域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熟悉环境会计的理念与益处,提高进行污染预防的经济效益。德国、奥地利政府均划拨资金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署合作,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指导方针,帮助企业合理确认分配与环境相关的成本,将环境问题纳入企业经营决策过程。

三、激励的机制

政府鼓励企业采用环境会计的激励机制,包括财政上的激励与社会的认知两方面。财政的手段包括政府政策上的倾斜,.如税收、收费、罚款、补助金、与政府达成的协议、以及其他与政府交涉所获得的优惠政策等。目前所使用的执照、许可证以及惩治体系可能间接影响企业利润。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政府一般提供经济上的激励。通过调控资源、产品、服务的价格以准确反映生产消费的环境成本,鼓励有益环境的行为。

另外,相关知识的创建和信息的对于成功的环境会计实践至关重要,因而社会的认同是另一方面潜在的激励。通过公开竞争与嘉奖,引导公众和消费者敦促企业改善环境行为。这需要各方公共机构和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如挪威就对环境报告的级别加以评定,对优胜者给予奖励。进行报告评级的陪审团委员会由政府组织代表、企业联合会、会计师专业组织、职业经理人和财务分析人员组成。给予奖励的对象包括两类:一是在公司报告中关注环境经济与风险的财务团体,另一类是进行环境实地报告的公众。执行不力的企业或部门一旦被公之于众,将带来较为严重直接的后果。

四、信息的机制

政府信息机制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相关人员的培训,鼓励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评估当前执行的情况,也包括对寻求帮助的企业提供支持,研发软件,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环境会计(EA)与环境成本(E-COST)项目、欧洲的环境会计与管理会计(ECOMAC)综合体系项目、以及环境管理会计网络都属于信息机制的类型。

(一)美国的环境会计项目和管理会计项目美国环境保护局于1992年启动环境会计项目,成为推动企业采用环境会计的催化剂。在启动之初,环保局资助、推动和积极参与了许多项目,包

括初创性研究、案例调查、工具手段的开发、制定规范以及提供指导等。如1995年环保局印发了《作为企业管理工具的环境会计入门:关键概念和术语》,旨在向企业利益相关者引入基本概念。免费将研发的财务软件提供给使用者,作为保护环境成本的资本预算工具。配套的案例研究论证了发展环境会计的益处。该项目同时为世界上许多成员创建了管理会计与资本预算的环境会计网络。1997年该项目又针对小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援助,推出环境成本项目,开发适用于小企业的商业会计软件,并与企业原有财务软件完全衔接。通过将环境成本与特定的企业行为相联系,帮助企业确定最具盈利性和环境优越性的行为,实现企业经营业绩与环境业绩的结合。环境成本方法的普及及其技术支持都由政府免费提供,并能从许多互连网址下载,使得众多的小企业易于获得,因而环境会计的概念、方法能够有效引入小企业。

(二)欧洲的ECOMAC项目为研究欧洲尤其是德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等国的生态管理会计发展状况,欧盟发起了生态管理研究项目。通过调研这4个国家84家企业的最佳环境行为,研究了环境管理与环境会计间的定性关系,进而建立了环境管理会计网络(EMAN),供科研人员、咨询者、商业人~V2及对环境管理会计感兴趣的政策指导者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网络成员问定期向成员发送电子通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成员间也相互交流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动态。在欧、美、亚太三大地区各自的环境管理会计协会中,欧洲发展最早、成果最丰富,信息手段的优势也显而易见。公开企业的环境业绩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全面提升企业的环境意识。企业能够从政府引导的项目中获益,使得其他企业将更为信服地采用环境会计。在此过程中构建的网络平台也有助于企业相互交流成功经验。但信息的手段也存在缺点,这类机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参与的国家与部门的环境意识。另外,不同国家信息的有效性、实用性以及技术发展水平会成为其他的制约因素。因此信息工具是一种非直接手段,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核心商业目标。

五、合作的机制

篇6

Abstract: Environmental GIS basic concepts and functions, while cited environ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focus and direction to elaborate and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environment;the buffer model

中图分类号:[P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新技术,从其产生后短短的二三十年的历史中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GIS给传统的信息系统引入了空间的概念,使得抽象性的数据变得直观和容易理解。同时在环境信息化中有了突出的表现,通过该系统可查看全市地表水、空气质量等功能区规划图,而且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环境规划与管理,还缀入了降尘、降水、地下水等环境质量标准。

一、首先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叠加分析(Overlay Analysis) 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如利用类型叠置分析获取新的类型。如土壤图与植被图叠置,以分析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可以计算某一区域内的植被类型的数量及面积,即通过对同一地区、相同属性、不同时间的栅格数据的叠置,可以分析由时间引起的变化,通过与所需提取的范围的叠加运算,快速地进行范围内信息的提取等。

3、缓冲区分析(Buffer Analysis) 是GIS 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基础空间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其次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信息化中的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 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 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 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 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 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 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 维和3 维的显示等功能。

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 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最后浅谈环境地理信息的发展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 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 的重点领域,从GIS 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开发的珠三角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等,但鉴于我国GIS 基础工作薄弱,特别是基本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因此EGIS 的开发费用十分巨大;加上EGIS 的发展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技术,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开展我国EGIS的发展策略研究。

1、由于EGIS 的发展不但涉及众多环境部门,还包括与其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如土地管理、环保、环境管理等部门) 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又涉及多种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 的发展框架。

2、由于我国GIS 发展基础薄弱,数据基础是系统生命力的关键,失去了完善可靠的基础数据的支撑,系统的功能再强大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 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这样才会更突出表现环境信息化的优势和作用。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 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影响EGIS 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 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四、结束语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已经从早期的矿产资源管理拓展到与空间地理相关联的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环境保护领域,而且还有多种环境信息处理技术(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突发应急系统) 正在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功能并具有环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EGIS)。它将成为各个环境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说它是环境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张清宇,田伟利,沈旭.环境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7

中图分类号:P711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国对海洋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经历了80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回顾国内外海洋综合管理实践与理论,我们不得不把目光移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丰富的海洋管理实践中提出了最初的海洋管理理论。1972年美国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标志着海洋管理已成为国家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随后各国不断加以丰富,相继提出了海洋管理法规、条例和政策。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宣言》指出,沿海国家实F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对海岸带实施综合管理,也是解决海岸区域的有效对策。

1.中美海洋管理范围、类型与手段比较

在阿姆斯特朗和赖纳合作完成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海洋管理被看作是将某一海域的海洋资源、海况及人类活动加以统筹考虑的特定空间的管理活动。随着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海洋开发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海洋管理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如美国对自然区域海洋管理范围的理解,经历了包括自然部分、管理部分、管辖部分三大范围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最基本的是自然部分,即表层水、水体、海床、底土;又如从海洋管理层次与类型对海洋管理的理解不断拓展,将海洋管理明晰为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管理等等,以此为依据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区域性海洋法律制度。

在我国,海洋管理范围有哪些?海洋管理的类型有哪些?海洋管理的手段有哪些?同样困惑着我国海洋实际部门和学术界。尽管我们经过了30多年海洋管理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探索,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海洋管理体系,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鹿守本1998年认为,在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海洋事业等活动所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及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就是海洋管理。管华诗、王曙光2003年主张,海洋管理是指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与美国相比,我国海洋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类型和手段有较大差别。一方面,是由于中美两国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体制等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主要是海洋技术、海洋管理权限、海洋管理机制等有较大差别。

2.传统与现代海洋管理内容、对象、方法和特征比较

现代海洋管理与传统海洋管理相比较,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内容?目前海洋管理部门和理论界尚无定论,主要反映在海洋管理的具体内容上有不同见解。

传统海洋管理,是指国家海洋行政机构对海洋的管理,是单纯的行政管理。随着时展,人类社会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程度与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海洋的依赖日益增加,而且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海洋比陆地有更多的不可抗力,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近百年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生态资源逐步枯竭、海洋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等现象足以说明,现代海洋管理必须突破传统海洋管理的局限,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海洋综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涉海部门的利益调整,不仅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完善,而且急需培养一批熟悉海洋综合管理的人才队伍。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是海洋管理的核心,关系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只有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政策性强、业务知识面宽、具有国际视野、熟悉海洋管理规律、具有战略头脑、开拓进取、善于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才能适应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使我国由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

3.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

现代海洋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不断拓展,客观上要求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创新。将海洋权益管理、海洋战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海洋科技管理、海洋信息管理、海洋安全管理、陆海统筹管理、海洋区域管理、海洋管理组织等,作为创新与完善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海洋权益管理

海洋权的产生与发展,在全球沿海各国和地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全球化以来,海洋权益的内容不断丰富,海洋权益管理不断加强。随着国际海洋法的不断丰富,国际海洋法规和现代海洋权益制度不断完善。中国海洋法制建设水平亟须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越来大的声音。在海洋权益的维权管理及海洋权益法制管理方面,沿海各国和地区对海洋维权管理的原则越来越明晰。海洋执法在维护所管辖海域海洋权益,海洋司法在解决国际海事纠纷和海上划界争议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全球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上,尽管存在不少分歧,但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公约继续发挥作用。

3.2海洋战略管理

海洋战略及其管理决定了一国和地区海洋管理的顶层设计水平,也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基本走向。不同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等,产生不同类型的海洋战略及其管理模式。海洋战略管理体系,由海洋经济战略、海洋政治战略、海洋军事战略、海洋社会战略、海洋文化战略、海洋科技战略、海洋生态战略、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海洋安全战略等内容构成。我国海洋战略管理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重陆地、轻海洋,重近海、轻远洋的传统观念,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海洋强国战略管理、陆海统筹战略管理、海洋安全战略管理、“一带一路”战略管理等观念并付诸实施,形成全球视野的海洋战略管理体系。

3.3 海洋资源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资源管理的分类方法,认识海洋资源管理的本质和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和海洋资源管理制度。

3.4 海洋环境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环境管理的原则和任务,分析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在比较中外海洋环境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保国际合作、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管理。

3.5 海洋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海洋人力资源海洋产业管理。明确海洋产业管理的形式、分类及其演进阶段,加强海洋产业组织管理、产业规模管理的职能、内容、途径,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6海洋科技管理

明确海洋科技管理的原则、特性,分析影响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因素,完善海洋科技研发与应用、组织管理、应用管理,提出海洋科技产业化管理内容与方式,加速海洋科技产业化。

3.7 海洋信息管理

明确海洋信息管理战略在海洋信息用户培育与管理、海洋信息管理在海洋开发事业中的作用;分析制约我国海洋信息管理的相关因素、问题及解决措施,明确海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技术基础与实现途径。

3.8海洋安全管理

认识国家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的价值,分析我国海洋权益安全和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现状,从国家海洋经济安全管理、政治军事安全管理、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社会安全管理等角度,完善海洋安全支撑理论、海洋强国目标取向和海洋安全推进策略等。

3.9 陆海统筹管理

明确陆海统筹管理的地位、背景、价值、必然性与相关理论,陆海统筹创建海域经济带的时代背景、全程路线图解、战略价值认定、综合优势支撑用现存难点,制定陆海统筹管理的内容、陆海两域规划衔接、陆海两域资源配置、陆海两域产业结构整合、陆海两域科技研发、陆海两域基础设施建设、陆海两域交通网络完善、陆海两域环境整治、陆海两域金融市场和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等规划及对策。

3.10 海洋区域管理

提出海洋区域管理的原则、目标、任务,明确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手段,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拓展大陆架以外公海、两极等的外海管理,明确内海与外海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外海管理的主要措施,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运用于外海管理。

3.11海洋管理组织

分析海洋管理组织的属性、海洋管理组织结构基础、类型、设计、差异等,认识全球海洋管理冲突,海洋管理组织在国际关系协调中的作用,海洋管理沟通机制和谈判过程和海洋管理组织变革管理。

在回顾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历程,分析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难点问题和国际海洋管理体制创新趋势基础上,研究我国现代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原则和模式,提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思路和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 朱坚真.中国海洋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5.

[2] 马汉.海权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7.

[4] 李百齐,全永波.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8.

[5] 鹿守本.海洋综合管理及其基本任务[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3).

[6] 江红义.海洋综合管理研究述评[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25).

[7] 帅学明,朱坚真.海洋综合管理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 管华诗,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9] 彼德・里基兹.海洋综合管理的有关问题[J].海洋信息,1998,(1)

[10]吴清峰,唐朱昌.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综合管理研究――欧盟海洋战略框架指令分析[J].生态经济,2014,(01).

[11]王学俭.探索基于海洋政府管理的一部研究力作――《政府海洋管理研究》述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 28(1).

[12]全永波.海洋管理W[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3]董瑞华.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J].时代经贸,2011,(2).

[14]赵伟.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硕士论文)[D].烟台大学,2014.

[15]吕彩霞.海域使用制度与海洋综合管理[J].太平洋学报,1999,(04).

[16]张润秋.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3.

[17]陈吉祥.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思路探析(硕士论文)[D].中国海洋大学,2009.

篇8

为适应医院深化改革,转变医学护理模式,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员满意度,我院探索将五常法运用到病区环境管理。

1 准备实施方法

在总院邀请GE公司中国集团医疗咨询部给全院干部培训后,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和全体护士学习五常法的概念、意义,讲述实行五常法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建立和保持质量环境管理的方法。通过建立较完善的、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改进工作和生活环境,改进人们的思维过程,对护理管理真正起到促进作用。大家统一认识,推广行动,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具体实施:

1. 1 常组织:运用分层管理法。正确区分物品需要和想要、保管和保存的方法。将护士台、注射室、治疗室、值班室、储藏室物品明确区分要用的和不用的两类,按物品的需要程度和使用频率,安排合适的位置,把不需要的物品和数量降到最低程度,多余的退回或者给需要使用的部门,把需保存的资料、文件等分门别类的进行收藏。建立单一就是好的新理念,同类的产品,只能使用一包拆封一包,(如一次性护理用品、无菌消毒包等),掌握“一就是最好”的原则。

1.2 常整顿:运用质疑思考法。善于发现问题,认真落实第一个S。妥善放置物品,将工作场所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一目了然,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把握整顿的原则,清除过多的积压物品,物品按类放置,标识明确,橱柜内无杂物,对有使用期限的物品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杜绝物品过期,减少浪费,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最终提高办事效率。

1.3 常清洁:运用目视管理法。物品放置尽量采用开架式和玻璃透明橱柜。按照物品的清洁、无菌要求划分区域和界限,清除死角和污染源,对物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养,将护士台、注射室、治疗室、值班室、储藏室等每一处都落实专人管理,提倡管理越简单越好。

1.4 常规范:运用标准管理法。通过制度的强化与落实,将前3S行动成果进行巩固,形成完整的制度,持续正常的进行并加以监督,定期的进行评估,改进不足之处。

1.5 常自律:运用自我管理法。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责任性,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工作环境及场所。自觉提高个人素质和增加团队合作精神,遵守规章制度,履行各人职责,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保持仪容、仪表整齐大方,文明礼貌,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给病员带来信赖和安全感,由此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2 预期效果和目标

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安全,改善环境,增加效率,减少故障,是提升企业形象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我们预期达到的效果和目标:

2. 1 提高工作效率:物品摆放各在其位,过目知数,一目了然,标识明确,取用时不用寻找,迅速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增加护理安全:加强了护士责任心和自律性,提高护士素质,保证了护理质量。如:明显的红兰标识用于区分外用和内服药品,将差错和事故隐患处理在萌芽中;走廊安全出口的标识和无杂物无障碍的通道,可以在突发事件时起到紧急疏散作用。

2. 3 规范病区环境:优美的环境,让护士和病员有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空间,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心,增加病员对医院的信誉度。

2.4 提升病区整体形象:从环境的改善起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服务品质的提升,提高了病员满意度。

3 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3.1 不被员工认可: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的加强教育和宣传,了解和感觉五常法所带来的好处和重要性并从中得到收益。

3. 2 积极性不高:需要更高管理层的支持和鼓励。

3.3 自律性不强:不能持续坚持五常法的实行。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坚持起带头作用。

五常法源于日本江户时代。日本企业向来以干净整齐而闻名世界,这应当归功于他们历来十分注重对每位员工进行五常法则的教育,培育了员工高度的责任性和纪律性,它在日本民间流传超过二百年,近来逐步推向世界。它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宣传一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是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模式之一。可谓众多企业所引鉴。香港玛嘉莉医院、屯门医院率先将五常法运用到医疗界,得到了实际效益,广东省人民医院将其运用到护理管理中,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也将精益服务方式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试行探索。

运用企业精益管理中五常法管理病区环境是我们的一种尝试,现在仅仅是初步阶段,希望能通过人人参与实践,加强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区环境,最大限度地杜绝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降低病区运营成本,达到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用最简单的方法得到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英, 王芳, 贺廷芳. 开展护理质量精益求精工程的做法和体会[J]. 吉林医学, 2007,(02)

篇9

关键词 :环境审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多年来,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但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简单粗放,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水、大气、土壤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的特征,严重增加了环境问题治理的难度。1992 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对环境问题有了共同的认识: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问题之一,世界各国不能也不可能忽略环境问题。努力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长期战略选择。

环境问题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监管的缺位。环境的监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除了政府机关环保部门加强督查、公众依法监督外,审计部门更应该发挥其监督与环境审计职能,让更多的环境污染事件在发生之前就被遏制,减少由于环境问题而引发的不必要代价和成本。审计署在《2008-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确定了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全面大力推进。该规划报告针对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加强两个方面的建设:①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②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建设。环境审计作为加强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必须在保护环境方面有所贡献,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二、环境审计的定义

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亦被称为生态审计或绿色审计,其定义比较宽泛。国际商业学会(ICC)给出的定义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的业绩进行系统、定期、有说服力的客观的评价,并借助有利于环境管理控制及有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进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2009 年环境审计工作小组(WGEA)在第六次环境审计调查报告中指出:通过开展对政府环保承诺的环境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在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环境审计在各国最高审计机关中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并一致认为需要持续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所发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天然资源、废物管理、水和空气污染、生态系统以及其他人类活动等。全球最高审计机关确立了环境审计的四项基本属性:①环境审计与组织的内部环境审查不同,虽然这两者不能混淆等同,但其本身与其他审计没有本质差别;②环境审计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财务、合规和绩效等方面的审计;③环境绩效审计考察的重点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国内外一直比较认同的3E 审计;④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构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石。

环境审计按执行的主体来划分,一般可分为:政府环境审计、民间环境审计和内部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的内涵是:为巩固和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型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工作。民间环境审计的实施者是指依法成立的民间审计组织,主要业务范围是提供环境审计查证和咨询服务活动,审计的主要内容是被审计者环境经济活动方面的财务收支及其环境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目前,我国的民间环境审计对象仅限于对环境活动的财务收支情况,对环境活动的效益性、合法性几乎未涉及。内部环境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关依据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企业各类环境管理政策和计划以及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监督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并对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受托环境责任是内部环境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环境审计归根结底还是审计,甚至它的具体三项分类也还是承袭了传统的审计分类。因此,从实质上来讲,环境审计仍然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只不过审计的对象是环境而已。

三、环境审计的研究进展

环境审计的兴起不过近半个世纪,它的产生直接源于西方企业环境管理上的需要。在上世纪70 年代末,北美的一些企业为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的环境问题,自发地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对环境进行审计,这便形成了环境审计的雏形。上世纪80 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展了早期的环境审计工作。这一时期,一些国际组织也开始制定环境审计的定义、规范、标准以及初期的技术框架。1992年,“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清晰并获得全世界范围的认可。随之作为第十五次国际审计大会(1995 年)的主题,环境审计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届大会(2010 年11月)上,“环境审计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会议的两大主题之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环境绩效审计成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伴随着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陆续涌现。目前环境审计的研究成果丰富,主题宽泛。研究成果主要覆盖了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环境审计政策、环境绩效审计性质、环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等方面,研究主题宽泛,技术手段丰富,并强调实用性。从研究内容看,涉及环境审计的基本概念、环境审计的理论政策、环境审计程序和技术方法等;从所研究的主体看,涵盖了政府环境审计、企业内部环境审计以及民间环境审计;从所研究的对象看,既包括区域性、宏观的环境审计问题,也包括基层的、微观的环境审计问题;研究方法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

相互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对于环境审计的研究比较细致深入,而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环境审计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环境审计的热点是环境绩效审计,但是我国对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该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环境审计实践,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薄弱

在我国,环境审计概念的引入时间较晚,起点较低,再加上重经济轻环保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审计的基础框架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模式大多数照搬西方环境审计基础理论方法,没考虑我国环境审计本身的特点和应有领域的特殊性,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研究主要关注政府环境审计问题,对企业、微观的内部环境审计问题研究成果较少,更无法涉及深入系统的实务研究。而且所作多为纯粹性的理论研究,跟实践紧密相连的应用理论较少,尚未完整地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框架。

(二)环境审计的立法、规范工作滞后

截止到目前,我国关于环境审计的规定仍然以政策和道德倡导为主,尚未在法律层面明确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实施办法,未能像环境评价法那样把环境评价作为一项企业法定的义务。作为环境审计,其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因为缺乏严格的法律规定,导致环境审计的推动力度远远不够。关于环境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环境信息的披露制度都亟待完善,这些都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环境审计的迅猛发展。

(三)环境审计体系薄弱,基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除了审计署和派出机构中设置有环境审计部门外,许多省级及基层都没有设置相关环境审计机构。环境审计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技术人才体系非常薄弱,仅能支撑国家层面针对重大问题开展的环境审计工作。而且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片面、单一,具有实际环境背景知识的审计人员少之又少,环境审计的教育、培训和认证体系尚未建立。

(四)环境审计的广度、深度不够,质量不高

我国的环境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导,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少之又少。由于企业以经济利益为驱动,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忽视经济发展的长期效益,再加上我国环境审计的立法工作滞后,环境审计缺乏强制性,企业进行环境审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绝大多数企业更不愿意将自己的环境信息、基础数据提供给第三方民间组织,因而民间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变得难上加难。

五、加强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若干构想

(一)加强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加强我国环境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环境审计立法工作,加强环境审计组织结构建设,注重环境审计人才的培养,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其次,企业需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及时依法公开企业信息和环境基本数据,自愿接受或委托民间组织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再次,社会公众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作好环境审计的监督与宣传;最后,学术界要加强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研究成果要更贴近实际,针对环境审计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规范性的研究,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或方法指南。

(二)确立环境审计的法律地位

加强环境审计的立法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政策和道德层面的倡导,政府应象环境评价法那样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企业必须进行内部环境审计,对于重点排污企业,必须经由独立的具备审计能力的审计机构审计,最后定期提交源自第三方的环境审计报告。只有明确的法律的规定,环境审计成为企业法定的一项报告内容,环境审计才能有快速的发展。

(三)注重环境审计人才培养

建立环境审计专家人才库,组织环境、审计、财会、法律等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环境审计法规和环境会计法规。建立环境审计专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认证与考核体系,定期进行环境审计人才交流,在质和量的双重方面要求下壮大环境审计专业人才队伍,为推广环境审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盾。鼓励各类人才积极探索环境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加速企业环境审计研究的发展进程,从而早日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技术方法体系。

(四)提高环境审计的覆盖面和成果质量

环境审计应当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应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环境的地理特征,因地制宜,不断扩大环境审计的主体和范围。重点进行事前和事中环境审计,必要时进行事后跟进审计,旨在侧重环境审计的预防性动机,但也决不能忽视对环境审计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检查,从而提高环境审计的成果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10年.第一期,79-96.

[2]房巧玲.环境审计“去审计化”:现实冲突与概念重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六期,40-43.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物流;发展原则;物流模式

1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基本概念

从生态学意义上理解,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保护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所以,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结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现代化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从循环经济和绿色物流的含义可以看到绿色物流和循环经济其实质是相同的,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要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就必须注重绿色物流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依赖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建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世界大市场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的作用日益重要,绿色浪潮惠及的不仅是生产、营销和消费。物流的绿色化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物流绿色也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物流而过分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物流发展的必然。

绿色物流还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据统计,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但当前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人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人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它对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省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

绿色物流的建立,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则是伴随着人民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试想再绿色的生产和产品。如果没有绿色无污染物流的维系,绿色消费就难以进行。同时,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意味着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无不有赖于绿色物流,可以说没有绿色物流,就没有人类的休闲自在。

3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1)减量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言之,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例如,轻型轿车既节省金属资源又节省能源,仍然可以满足消费者关于各种轿车的安全标准,而光纤技术能大幅度减少电话传输线中对铜线的作用。

(2)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利用人们所买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零部件设计,以避免更换整个产品。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合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以增加消费品循环使用的频率。

(3)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增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资源化方式有二: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通过购买用最大比例消费后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综合运用3R原则是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

4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首先,目前的物流模式之所以制约循环经济发展,是由于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存在管理割裂与运作分散问题,因此必须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实施有机结合,建立能够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整体优化的物流模式。其次,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以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为首要目标。在企业层面上,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在区域层面上,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综合上述两点因素,并结合物流活动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应包括企业、供应链、社会三种类型。

4.1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是由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闭环系统,其结构如图l所示。传统的企业物流模式一般是从原料采购开始,终止于消费者手中,企业输出生产品,副产品作为废弃物处理。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要求企业物流管理延伸到废弃产品的回收领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物流模式具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企业使用原材料的种类有限,企业熟悉其原材料的性质,具有再生利用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再生利用,可以避免浪费和减少原材料输入;其次,从管理角度,企业内部的循环便于操作,可以减少距离成本和避免交易成本。

4.2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应涵盖所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2所示。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此外,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或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种类型、多个国家的企业构成,并且存在若干个不同范围的资源循环。因此,在基于循环经济的供应链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协调管理的工作。

4.3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

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不仅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流活动,还应包括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物流活动,其结构如图3所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得自然环境系入的资源最小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输出的各种废弃物也达到最小化。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物流模式的运行机制。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物流活动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规范社会物流活动,促使企业采用低能耗、少污染的物流技术,并进行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实现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优化。

(2)物流模式的运作组织。社会物流活动的规划、管理与执行,都是由一定的组织完成的。不同的组织模式与职能分工。对物流模式的运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社会物流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整合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运作组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3)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承载物流作业的大型物流设施,包括运输线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企业内部的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对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具有很大影响,合理的设施布局可以减少迂回运输,提高运输设备利用率,进而减少尾气与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