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32: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的核心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原题重现】
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泰戈尔却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泡沫。”
这两句话寓有深意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审题指导】
2015年江苏省阅卷参考标准:审题立意
从上表可以推知,高考作文的游戏规则,依然是审题定生死,立意决高下。所以审题立意依然是作文指导的第一要务。如何让学生学会切中材料的核心内涵,而非踩着边界立意,需要扎实的指导和训练。
1. 概念界定。写作首先必须建立对核心概念准确界定的意识。在材料中,很容易找到“名誉”这一关键词,但是写作时“名誉”是什么,却被忽略了、歪曲了。在许多作文中,“名誉”和“名利”不分,“名誉”和“名气”混淆,立意就会沦于似是而非的境地。
界定概念的常见方法,就是找到了材料中的关键词,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XX”是什么,不是什么?近义词是什么,相邻概念是什么?褒贬色彩如何?在现实情境中常见的情况是什么?
如就“名誉而言”,利用拆字法可知,“名声”+“荣誉”,而“誉”是外界的评价和口碑;利用比较法可知,“名誉”与“名利”的区别,在于价值取舍的不同,前者维护自己的声誉,后者追求名声带来的利益。我们会赞扬一个人珍惜“名誉”,批评一个人重视“名利”;我们大声说,名利于我如浮云,俗谚却说,要像鸟儿珍惜羽毛那样珍惜自己的名誉;由此可见,“名利如泡沫”是简单的常理;“名誉如泡沫”却是反常的思辨,不能简单附和。
2. 辨析关系。莎士比亚说“把名誉从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泰戈尔却说“名誉是生命之流中泡沫”,这是高考新材料作文命题的一种常见套路,可以高度概括为“有人说……有人说……”,比如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但又有人说不相信青春易老是天真的。这种“二元对立”的命题,如果考生在文章中只是简单将命题者给出的提示语中的一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名誉如泡沫”,或者简单地将两句提示语直接移植来作为自己文章的分论点,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样的照搬,只能写出庸俗的文章。俗,因为人人皆知;庸,因为缺少自己的见解。
我们要细细思考两位名人相反的表示中核心的内涵。莎翁高度推崇生命中“名誉”的积极意义,是重视社会对个人的评价,归根到底是认为人生价值在于个人为社会贡献之后的实至名归。泰翁看轻名誉在人生中的重要分量,并不是认为“口碑”“声誉”对人生毫无意义,泰翁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吉檀迦利》等诗集中,你可以看清将自己彻底奉献给宗教、祖国的“忘我”形象,更可以看清极力洗净素心,欲与神灵融合、与大地融合的大爱精神。莎翁与泰翁的矛盾之处,恰恰隐藏着微妙的关联,那就是名誉对于人的价值:名誉与自身价值的关系,名誉对人生的影响,名誉在精神世界中的地位等等。
【构思指导】
1. 多向分解。将概念整体打包,不作分解的作文,在高考阅卷中只能做四类作文打分(45左右),不妨对“名誉”作多角度的分解。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想怎么办?可以从正面、反面思考,可以着眼于现在、未来思考,可以从个人推论到民族,可以从现象提升到文化……
2. 构建框架。高考阅卷对于结构的要求,有结构完整――完整有特点――结构合理――层递说理――有严密的逻辑等逐级要求。在一个步骤多向分解之后,选择其中几个想法,建构合理的有逻辑的框架,最好是有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
3. 思辨现实。《课标》明确提出写作应该“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写作的意义,是在表达与交流中认识社会、理解生活、升华自我。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向十分明确。遗憾的是,学生仍然远远绕开时代生活,即使谈青春,除了到历史人物那里去讨个说法,依旧别无良策。
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意义。在日常写议论文,我们可以作如下思考:当下很多价值观受到挑战,许多人不惜丧失自己的名誉,突破最基本的底线,只为一己私利。如三鹿奶粉事件、明星代言虚假广告、专家学术作假,你怎么思考?写记叙文,你可以关注默默奉献而得名誉的好教师,如何几十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工作,为了维护名誉;医生救死扶伤而得名誉,但是在医患关系如此复杂的今天,他们如何保持声誉与名节;学校的众多工人,每天干着不起眼的工作,但是得到了同学的好评,在学校集体过生日时得到了表彰,他们很在乎……这些生活场景,你有记忆吗?有体会吗?能在语言、神态、心理、场景的描写中,表现出他们对于名誉的珍惜或淡然吗?
②在矛盾分析中展示理趣。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林语堂说,“我就是一捆矛盾。”关于名誉,许多学生很轻佻地说“名誉是泡沫”“要勇于舍弃名誉”“名誉的背后是价值观扭曲”。在生活中,“名誉”是被这样简单理解的吗?陈光标沽名钓誉可笑,但客观上作了大量慈善,你怎么看?中国文学渴求诺贝尔奖的青睐,中国电影渴求奥斯卡的正面评价,你怎么看?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正视生活中的矛盾,揭示人生的困境,最后让情理或主人公在困境中抉择,议论才会有理趣,人物才会有光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147-02
一、问题的提出
概念获得理论是指概念是构建理论的基石。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单位,是组成生物学学科的知识点。生物学学科知识是由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以及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而建构出来的知识网络框架。对生物学知识进一步总结形成生物学概念,在概念间建立联系而形成规律。核心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反映生命规律,概念的外延是包括内涵适用的外部条件,理清概念关键是要分清概念的本质,在对感性材料的抽象过程中不要把附带属性作为概念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中提炼出能反映生物学本质的、构成学科框架的概念,因为这样可以统摄生物学学科的一般概念,可以揭示一般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概念就叫核心概念。
二、生物学核心概念获得的一般过程
1. 找出事物的表象特点,观察认识阶段。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形成,最初来源于有关的生物学客观现象的观察认识,感性认识是概念形成的基础,感性认识越细致,越有利于概念的形成,感官认识的积累可以来自生活经验。例如,在生活中观察到某一群家畜的种群特点;实验观察玉米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受重力的影响;直观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对豌豆七对相对性状描述等,感性认识也就是获得生物学事实的过程。
2. 概括总结,抽象理论形成阶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认可往往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一般都是由认知到理解、由低级到高级的完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感性材料的认识和分析,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概念本质的剖析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几个突破点。画图分析,动手制作模型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概念的形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的。通过整合,抽取出生物学对象的共同特征,通过概括,把抽取的共同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形成一定的理论。例如,我们在观察了池塘中的生物以后,学生可以自发的总结出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3. 深化知识形成体系,核心概念初成阶段。概念的深化就是将获得的概念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整个概念系统的一部分,是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运用知识迁移的重要措施。以知识单元作为建构核心概念的基本单位,一方面,教师可以整体把握章节知识的教学核心,从整体设计出发突出各节内容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另一方面,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将学科的核心概念与课时核心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审视整体知识章节的内容,建构本章节的核心概念体系,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分析教学章节内容的相关性和层次性,建构本章节的核心概念体系。
4. 知识拓宽,核心概念应用阶段。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知识,熟悉学科特点、知识模块安排,熟悉生物学科的网络知识体系。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会学生怎样去学,通过课堂精讲点播、实验归纳、模型制作建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内驱力,深入了解核心概念的实质,在运用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画概念图,列好知识体系,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进行合理引导,发挥好教师的导演角色。
三、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
1. 建构概念图,提升概念获得的准确性。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提炼章节知识的核心概念,并且将它们组合成能够概括生物知识基本面貌的核心体系,然后围绕该体系选择相关内容,淡化与该体系不相关的知识,这样选择出来的较少的骨干知识体系,比课程中庞杂的知识网络具有更强的学科教育功能。教师难以把握考纲的内容和要求,是当前高中生物课面临的现实问题。核心概念体系的构建将为教师教学提供明确的导航,能够促进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更准确地掌握教学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核心概念好比学科的纲领,能使学生很容易和其它知识融会贯通,把新掌握的知识纳入所建立的知识体系之中。当遇到没有学过的其他知识时, 并且运用学科主题的思维方法, 经过自学而获得所需的知识, 并能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到人体内环境时我们设置了内环境的核心概念体系:
2. 搭建学习支架,改善概念获得的有效性。核心概念的建构是生物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学设计合理的主要表现:搭建的从教学起点到教学目标的各种学习阶梯,学生敢于攀登、便于攀登。全班通过学习阶梯,达成教学目标的人越多,教学设计就越合理。搭建学习阶梯是形成教学设计合理特征的主要策略。搭建学习阶梯时,要从其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执教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时,将DNA结构的核心概念作为学习阶梯:①DNA的组成单位是什么?它由哪三部分组成?②DNA的组成单位有几种?怎样制作它们的纸质模型?③怎样将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纸质模型连接成长链?如果一个同学的躯干表示脱氧核糖、向前伸出的左手表示磷酸基团、向右伸出的右手表示碱基,也即一个同学可表示一个脱氧核苷酸。那么,多个同学表示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应如何连接?两组同学表示的脱氧核苷酸链之间又该如何连接?搭建的学习阶梯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顺利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3. 理清主干知识,发挥概念的统领性。核心概念的概括和整理,需要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将零碎的知识整体化,条理清晰,相互之间建构起、条理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样一个具有逻辑内聚力的体系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挖掘核心概念。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一味地讲四个时间各自的特点,甚至将各自特点还编成上述口诀,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最终的结果只会使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支离破碎,缺乏有机联系,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只是几个静态的画面,并不能理解有丝分裂的本质,不能真正地理解生物学事实的原貌,而是迷失在一些零碎知识之中,表面记住了一些名词和概念而已。
有丝分裂过程主要应该从染色体变化这个核心概念入手,让学生理解染色体在各个时期的变化状态和数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观察有丝分裂的分裂过程,从中观察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只要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归纳和引申,就会发现染色体的变化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遗传物质都经历复制和均分两个过程,经过有丝分裂实现了前后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要让学生明白有丝分裂的过程,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核心概念,防止深陷细节之中,要学会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4. 创设生活情境,增强概念获得的应用性。科学的领域存在着可以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核心概念,对于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学生学会整体的、全面的看问题,形成科学的认知规律,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就会提高学习能力。教学起点联系生活实际是成功生物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学起点准确的主要表现:学情分析准确、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起点准确,教学的针对性就强,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就容易生成,在情感上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生活化教学是核心概念形成并应用的主要策略。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生活经验和实践经历等。例如,在讲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第3章第5节“光合作用”之前,先了解学生初中时学习了哪些光合作用的内容,现在还知道多少,学生现在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在蔬菜或花卉栽培中的应用知道哪些,是否参观过温室大棚,是否有过养花种草的经历等,这些内容的获得有助于学生把握光合作用的核心概念。
总之,新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并探究规律的科学,离不开对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并抽象理解,要能从众多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核心概念,及作为生物教师应有渊博的生物学知识。概念获得理论指引我们要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本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好生物学核心概念。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多思考,多归纳,多提炼,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核心概念的本质,有效地构建学科纲要,培养学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牢固地、系统地掌握有关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那么,如何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就必须从化学概念入手。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概念,才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属性,才能真正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措施之一。
概念获得模式是通过教师事先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也就是说,并不是把概念直截了当地、生搬硬套地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分析正反例证的属性,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终获得概念,并会运用概念。由此,这类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大胆探索、认真思考、清晰表达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使学生有意义的建构知识体系。概念获得是从众多不同的事物、尤其是从已知或部分已知的事物中,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用深入探索、全面罗列事物属性的方法,来动态地获取某个对象的适当的定义。
如何用概念获得理论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核心概念?以下结合“电解质”概念的教学来描述其基本程序。
一、概念的确认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基本单元。并不是所有的化学概念都必须运用概念获得模式进行教学的,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即化学核心概念,而且该概念应该具有比较清晰的属性。学生获得了核心概念,就可以利用这些核心概念,把它们当作认识和攻克其他问题的基础。
例如:在化学必修1中“电解质”的概念是个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理解了电解质的概念,也就理解了与溶液中离子相关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作了铺垫。
二、例证的确认
概念获得理论的核心是向学生提供概念的例证。例证是指老师事先选定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象(即指定的事物)。例证基本上包括三类:①正面的;②负面的;③暂时不能确定的。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第一批例证应该相对详细和明确,其目的是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基本属性进行确认。如“电解质”,教师呈现的正、反例证:①氯化氢;②氢氧化钡;③氯化钠;④醋酸; ⑤铁;⑥氯气;⑦乙醇;⑧蔗糖;⑨空气;⑩玻璃,前4个是正例,后6个是反例。
教师在例证确认阶段应考虑以下问题:①选择使用哪些例证?②例证是否有助于该概念的建立?③课上提出的例证数量是否足够?
教师呈现正、反例证,并引导学生去对比、分析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从个体学生来看,他们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孤立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就能够动态地生成比较全面、客观、正确的概念表述。这样,学生获得了概念或者假设概念的定义。
三、假设的提出与验证
1.分析例证,提出假设要求学生对正反例证进行比较,找出正例证中的共同属性,从而让学生对例证形成概念假设——电解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可能形成下列假设:①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和混合物;②电解质能导电;③电解质在水中能发生电离;④电解质是酸、碱、盐,等等。当然,有的学生在比较正反例证时,可能未能抓住概念的一些属性,形成的假设可能是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这时,我们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尊重,不能用自己给出的正确回答而一跳而过,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勇气,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验证假设就是让学生寻找与概念相同的其他的例证。例如,有学生假设:“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此溶液能导电,那这个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如Na2SO4。”这样,他的假设与证实材料相等,那么他的假设得到了维持。
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模式中,例证的确认与假设的提出验证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学生对例证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对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各种假设的出现,增加新的例证,帮助学生识别出概念的所有基本属性,并否定先前生成的伪假设。通常,伪假设往往产生于例证不足的早期阶段。
在教学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很快就揣测到正确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教师立即回避直接地肯定学生的回答,而只是把学生的揣测作为假设之一,并要求学生通过对全部例证的分析,确认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最后再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概念的命名
经过了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的循环过程后,教师在课堂上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有保留下来的假设进行审核,并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命名。在概念命名的阶段,应注意几个问题:①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获得的概念作清晰的定义,是否完整的阐述了概念的基本属性?②课上是否要求学生对所确认每一个例证的理由进行回顾?③学生是否了解所获得的概念的名称?如在“电解质”教学中,对概念进行命名时允许用生活语言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加深对概念和名称由来的理解。
教师学生验证、修正假设后,命名概念,重述定义即这类物质是电解质。所谓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电解质所属物质类型是化合物,符合条件是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能导电。
五、概念的应用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例证,并根据概念的基本属性对例证作出精确的描述;让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加以区分,以表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这一过程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获得概念的程度。
如何对概念的应用阶段进行评价,可以依据以下问题:①学生能否独立地通过例证给出概念的定义?(无论正确与否)②学生能否识别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③通过概念获得模式的教学,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是否有了提高?
例如,例证:①二氧化碳;②氯化氢气体;③氨气;④铝;⑤硫酸钡。学生可以根据概念本质属性很容易判断例证②是④否。但在例证①③⑤上,学生可能会产生争议,有的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也能导电,并且也是化合物,符合电解质定义,应该是电解质;少数同学指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碳酸和一水合氨电离而导电,碳酸和一水合氨是电解质,二氧化碳和氨气是非电解质。对于⑤,有的学生说,硫酸钡是难溶物,它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少数学生说,硫酸钡熔融状态下导电,是电解质;或是硫酸钡虽然难溶,但其溶解的那部分是电离成离子的,是电解质。两者的争议,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学会比较,能深刻地发现问题的差异,在运用中锻炼并提升了探究能力。
六、概念获得的反思
运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重要的并不仅在于教师直截了当地将概念的名称或定义教给学生,而是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例如,在反思概念的获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①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②学生能否清晰地陈述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或提出假设?③在获得概念过程中,学生是否在他人陈述后,提出异议或疑问或补充?④学生能否与他人平等的交流讨论、精诚合作?等等。
经过反复实践发现,概念获得教学模式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般认知规律。它使教学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探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出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在概念获得理论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紧密的结合,纠正了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概念获得理论也有它的弊端:一个概念的发现过程所需时间比讲解过程所需时间要长得多,有时一节课学生也未必能提出恰当的假设。因此,我们不能什么概念都用,而是需要对它进行选择性、创造性地运用。
【参考文献】
[1]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教育,2004.10
一、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
(1)教材编写时没能突出核心概念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教师对核心概念的把握能力不足。如浙教版初中科
学教材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设计为一个整体,注重突出学科综合性,但教师对相关核心概念的
把握能力明显不足。
(2)从学生概念学习行为的统计(如图1)来看,占绝对比例的还是“做大量习题学习”,而核心的“实验探究学习”比例较低,未能体现科学学习本质。[2]
例如,如果地球是运动的,当人跳起来后不应落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实验的事实却是落在原处,那只能说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这个问题直到惯性知识的出现才得以解决。教师如果能将这些关键事实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对此的看法将是完全不同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核心概念 支持 支持理论
一、引言
世界著名的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一门学科应该有一个核心概念(Core Concept)。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稀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权力”,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文化”,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群体”,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是“交换”。论语的核心概念是“仁”。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二、学科概念体系与核心概念的标准
概念是构造理论的基本要素。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概念体系。概念体系由多层次的概念组成。概念分为核心概念和普通概念。核心概念处于知识领域的中心位置,而普通概念是附着于核心概念而存在的、为核心概念服务的。
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列出选择核心概念的标准如下:⑴展现了当代科学的主要观点和思维结构;⑵足以能够组织和解释大量的现象和数据;⑶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内容,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解释、概括、推论等;⑷在教学中可以用上各类情境下的例子,并可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和环境;⑸可以提供许多机会,用以发展与本学科特色相关的认知技能和逻辑思维过程;⑹可以用于组建更高阶的概念,而且可望与其他学科的概念结构建立联系;⑺表达了科学在人类智力成果中所占有的地位。
三、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概念的确定
1.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概念分析其核心概念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有三种模块之分:六大模块、模块、十大模块。十大模块包括模块的内容,模块包括六大模块的内容。每个模块包含的主要概念见表1。基于核心概念的标准进行分析,表1中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
2.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分析其核心概念
(1)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支持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图1)。企业的活动可分为增值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类,增值活动包括来料储运、生产作业、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而支持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支持”。
(2) 从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看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 80 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该模式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2004年8月30日,中国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将“组织的过程分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图2)人力资源管理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中所起的作用依然是“支持”。
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看,人力资源的核心概念应该是“支持”。
3.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常用概念分析其核心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有三个常用的概念。
常用概念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直观框架见图3。
常用概念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其直观框架见图4。
图3、图4虽有差异,但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支持”员工的发展“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常用概念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该概念可以简化为:“通过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实现组织的而目标。”简化概念中的关键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支持”。
4.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分析其核心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一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即“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二是有效利用劳动者的技能,即“支持”员工充分发挥技能;三是为组织提供训练有素和动机良好的员工,即提升员工素质,“支持”组织发展;四是使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实现最大化,即“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五是与所有的员工交流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即让员工了解相关政策,“支持”员工开展工作;六是提倡符合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的行为,即“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七是管理对个人、团队、企业及公众都有利的变革,即消除障碍,“支持”个人和组织更好地发展。
上述七个方面都隐含着“支持”。综合上述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支持”。
四、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概念的证明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相互支持”关系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1.支持关系理论的证明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这些要求无疑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新课程绝不是轻视知识,也不是要降低对知识教育的要求,而是要求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简而言之,即由追求对繁杂的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转向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体现了国际科学教育“少而精”的原则。
在“遗传和进化”模块体系中,模块核心概念占主导地位,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对理解核心概念起支撑作用。很多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承上启下,反映一定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运用得好,不仅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理解、作出合理判断和推出正确结论的基础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突出意义。模块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原则是——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的教学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为学科主题和学科思想服务。开展核心概念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忘掉一些学过的具体事物之后,仍然能长期保留的广泛而重要的理解。
一、构析“遗传和进化”模块的核心概念的策略
1.构析核心概念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要想正确地构析知识的核心概念,需要对知识有相当深度的了解和理解,并且在构析原理的时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果能够用具体的实例说明问题的,就尽量选用学生熟知的实例。若是构析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就会很困难,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完成从核心概念到一般概念和具体概念的关联。
有了事物的核心概念仅仅是教学的前提,如何将教材上的一般概念、具体概念与核心国内进行关联就是教学过程的关键部分,这种联系的建立不是强行安插的,而是合理的、流畅的。合理就是要符合学生思考方式,流畅就是要保证思维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跳跃,因为核心概念教学是从具体概念到一般概念再到核心概念的,学生是从不了解不知道的状态自然而然过渡到知的状态,所以不应出现跳跃性思维。例如:变异是生物个体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是指表现型不同,表现型受到生物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遗传物质分为核遗传物质和质遗传物质……依次顺延下去,就能够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建立联系,不但顺畅,容易明了。
3.引导是教学的关键,应用是提升核心概念的根本途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核心概念出发通过思维活动完成对教材知识的联系,实现对事物的构析和概念的形成,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而且必须做好的是引导工作。教师的引导不仅是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活动的关键,而且是圈定学生思维活动范围的必需,因为思维并不是天马行空地乱想瞎说,而是基于一定的理论依据。至于如何进行思维活动,则是学生的事情,而且一定要成为学生的事情。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既要关注预想(设想)的思维结果,又要关注在预想之外,但又有理论支撑的思维结果,而不能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出了你的设想,就置之不理或者粗暴扼杀。比如在无籽果实的培育中,学生提出曾经碰到过的一个习题,题目的关键点是有一个基因能够导致雄性花粉不育,他进而提出如果有基因会导致卵细胞或受精卵不育,也可以做到无籽果实。这种说法虽然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这种说法有其理论依据,并且能够实现目的。教师不能因自己没有设想到,而置之不理,而是要引导学生做好分析。
核心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自己分析构建核心概念,完成自我学习,而这个问题不一定是生物学上的问题,还可以是其他学科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本文所言及的问题仅仅局限在生物学问题上,通过在生物学问题上的应用,使得学生具备迁移能力。
二、运用概念图,建立概念间联系的策略
概念图是一种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内,再用各种连线将相关概念或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它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层次四个基本要素,节点是置于方框或圆圈中的概念,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词,层次是指关键概念置于顶层,一般概念位于其次,依次类推显示等级关系。
遗传和进化是一个内在有着联系紧密的完整性、系统性很强的知识体系,每一章节表面是独立的,实质上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仅仅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则必然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零散、欠缺和不完整,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难。通过让学生构筑概念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遗传和进化概念很多,绝大多数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有些具体概念联系不易区分层次,有些概念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做到广泛联系,教师也不能为了概念图教学引入新概念从而加大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在使用概念图时应视情况而定。新授课中知识比较孤立,能联系的只有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这样建立的概念图是不完整的,给学生的不是整体知识,因此是否适用概念图教学还有待研究。利用概念图进行复习教学,能对概念进行有效整合,能利用概念之间同、异及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归纳。
三、实现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有效探究过程的策略
1.巧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问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语)。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探究始终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阶段即形成科学概念乃至核心概念。可见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问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当然科学问题也只能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或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而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因此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设置困惑或矛盾。
2.精选材料,引导学生参与与核心概念直接关联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应该有足够的材料,足够材料的意义不在于每个学生都有每样材料,但学生应该都有在探究中起关键作用的材料。同时,提供的材料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事实上,大多材料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应该通过这些材料,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另外,材料应该蕴涵着比较典型的科学概念,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所以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展开探究的前提之一。
例如要形成染色体组概念,给学生提供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分成相同花色的四组,每一组可以看成是一组染色体,通过这样的材料把染色体组、减数分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联系起来,教师用明确、关键的语言直接指向学生的形成概念的认识过程。
教学是一个用时较长的较为系统的一种过程,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上,核心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而且要长期地坚持,才能卓有成效。
目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社会转型造成的信仰危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日趋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多元交织的状态。在人类信仰的各个领域包括宗教、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危机。当然,从传统宗教在现代的复兴,新兴宗教的不断涌现以及世界性研究宗教的热潮来看,不是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出现了信仰危机,本文所指的信仰危机,只不过是某种具体信仰形式的危机而不是信仰本身。这一信仰危机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就是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由于教师教育信仰的危机,导致了当前教育方面的许多问题。
首先,转型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各领域信仰危机的日渐加剧,威胁着既有的教育认同。古往今来,教师一直是道德的典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承担着传道的职责。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教师有著不窑忽视的重要性,甚至影响著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教育工作到不到位。关系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教书”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育人”。这就需要教师无私的道德奉献,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人格。就如夸美纽斯所强调的,“教师应该是道德标准的优秀人物”,所以,教师本身的道德是其成为教师的一个底线要求。教师们也自觉把自己作为道德的化身,固守着这一底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市场主体“逐利”的特点,实用主义冲击着教师的道德底线,使这一底线逐渐模糊,许多缺乏信仰的教师放弃了对师德的要求,而沦为赚钱的工具。教师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必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就像乌申斯基所指出的:”不管教育者和教师如何把他的最深刻的道德信念隐藏得怎样深,只要这些信念在他内心存在着,那么。这些信念就可能加在儿童身上的那些影响上。并且这些信念愈是隐蔽,则他们的作用愈是有力。”
与此同时,人们对教育和教师的认识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作为道德化身的角色逐渐淡化,“尊师重教”也越来越变成了纯粹的口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正趋于紧张。双方处于一种互不信任的状态之中,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加强对教师教育信仰的研究,探讨一下改变当前状况的具体措施,对于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具有较大意义的。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一般概念透折
在探讨教师教育信仰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其它几个相关的概念。
1、信仰。从辞源上讲,“信仰”一词最初是宗教内部的术语,信仰最初并不是学术概念。对“信仰”的早期的一些理论思考,往往是在宗教神学内部进行的。神学家们曾在宗教立场上考察过信仰与理性、信仰与行为的关系等问题。随着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随着学者们对人的精神世界研究的逐步深八,信仰现象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从而信仰概念也成为学术概念。随着对信仰的多学科研究的进展,学者们越来越对信仰现象有更广泛的认识,从而使信仰概念的内涵从的狭隘含义中走出来,成为一个更为一般的概念。所以。《辞海》把信仰定义为“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承认宗教就是信仰并不能反证信仰就是宗教。事实上,除宗教外,教育、哲学、艺术、道德、政治,包括某种主张、观念,甚至某种物质(如货币)都可能成为人类信仰的对象。
2、教育信仰。根据《辞海》对信仰的解释,我们可以给教育信仰下下个简明的定义:“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的极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行动的准则。”这里的“人们”不光包括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受教育者和其他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本文主要是探讨教师教育信仰的相关问题,因此,教师教育信仰的定义可概括为“教师对教育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的极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准则。”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教育信仰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_1、”教育者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只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2、“受教育者主体”说。认为受教育者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适应受教育者的特点,教育活动才有意义。3、“双主体”说。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有充分尊重双方的主体地位。才是各尽其才,体现教育的价值。在此,我们不做进一步区分。在教师教育信仰这一范畴中,显然教师才是唯一的主体。
(二)教师教育信仰的客体。”教育信仰是主体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的关系范畴。”一方面,只有当教育能导致主体强烈的信服感时,主体才会产生教育信仰的主观机制,否则便不可能有教育信仰;另一方面,主体只有能产生教育价值的内心体验,感受教育的作用,才会将教育作为信仰的对象。对于教师教育信仰来说,教育是这一概念的客体,它包括教育价值、教育制度和教育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
(三)教师与教师教育信仰的关系。教师与教师教育信仰之间应是一种双向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教育信仰就是教师对教育自身的崇拜。它表现在:第一,对教育价值的信仰。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尽管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看法和分类各不相同,但从普遍的意义来看,教育价值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和对社会的价值(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价值)两大方面。前者指向个体主体。具体表现为教育可以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并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和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教育信仰首先表现为对这两大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重上。第二,对教育制度的信仰。教育制度是凝聚着一定的教育思想,使教育价值得以实现和物化的手段和保障。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会相应地形成什么样的教育规则、教育组织和教育行为。只有在比较健全的教育制度中,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教育信仰还体现在教育主体对教育制度的认同上。第三,对教育职业的信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职业理念反映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性质、内容和价值的理解和信念。信仰教育职业,意味着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对自己的职业有着超乎其它职业的信服和尊重,并将其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选择。教师如
果丧失对教育职业的信仰,就会导致整个教育信仰的丧失。因此,“对教育职业的信仰是教师角色确认的思想基础。”
与其他信仰形式一样,教师教育信仰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朴素的或习俗的教育信仰,这种信仰类型是教师在自身社会化和实际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片断性和肤浅性的特点。可能会随着对教育活动认识的变化而产生巨大变化。对此我们暂不加以论述。另一种是科学的或理论化的教育信仰。这种信仰是建立在深刻的教育认识基础上的,是在得到了一定形式的理论证明和系统的经验证实之后才形成的。相对来说,科学的教育信仰具有持久、深刻、普遍与统一的特性,其表述也多使用一些专门术语,非专门学习不能深入地理解。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象。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教育信仰应该具有以下内涵:
其一,教师教育信仰是一个主观范畴的概念。教师内心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这是教育信仰的前提。在这里有必要把信念与信仰简单地加以区分。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而信仰,正如我们先前所述,它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主体对教育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心理上自主选择的过程及结果。是通过主体内心的自觉努力得以实现的。”如果没有教师内心的首肯,没有他对教育强烈的信念和信服心理,教师教育信仰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基二,教师教育信仰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范畴。教师只是拥有教育信念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把这一信念对照自己从事教育活动的准则,才能在这一信念的指导下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有明确地把握,对于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在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其三,教育在教育准则严格支配下活动。教师有教育行为,并不必然有教育信仰,但有教育信仰,必然有教育行为。没有行为体现的信仰是空洞的和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教师教育信仰应是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的有机统一体。
三、教师教育信仰的特征
教师教育信仰与其他信仰形式一样,具备信仰的共同特点,如:
1、抽象性和概括性。信仰概念是对信仰进行高度抽象的结果,它是对所有具体信仰如、法律信仰、政治信仰等的共同概括。与我们提到的研究方法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信仰概念相比,作为“信仰一般”的信仰概念的特征是其全面性与概括性。具体到教师教育信仰来说,它的全面性与概括性是指它不仅涉及到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也关系到教育制度信仰、教育职业道德信仰,涉及教育内容的各个方面。
2、理想性和超越性。人之异于动物,就在于他的活动是对自身有限存在的超越。人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自觉地支配和征服自然界,实际地创造出一个属人的感性经验世界,更表现在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创造出一个超现实的、非实体的超验世界。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信仰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信仰的变化又会影响社会环境的内容和效果。教师教育信仰作为教师一种特殊的、非常强烈的心理态度或精神状态,当然要来自现实社会的教育实践。但它并不停留在这种教育实践所形成的观念之上,而是超越这种单纯的教育观念,指向与之相关联的教育生活,规范与协调生活中的教育行为。对于教师来说,他所信仰的对象或客体总是高于它所处的现实而具有超现实的理想的性质,这就是教师教育信仰的超越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信仰最终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但信仰并不是行为。教师教育信仰也不是教育行为,教育行为总是与许多具体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是受具体条件限制的。教师许多不自觉的、被迫的教育行为,并不是建立在教师教育信仰基础上的。不过教师教育信仰又毖须建立在行为的基础上,是教育行为浓厚的、强大的与持久的动力。
3、稳定性与持久性。所以教师教育信仰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指这种信仰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甚至终生如一。教师可以为这种教育信仰矢志不移,付出一生的努力。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真正的信仰决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在信仰里,怀疑之原则本身也绝迹不见了。因为,对信仰来说,主观的东西自在自为地就是客观的东西、绝对的东西。”
核心概念译自英文big idea或core concept,虽然英文用词不同,但学者们用这些英文所阐述的含义是相同的,即核心概念是能对众多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的大概念[3]。对化学学科教学而言,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化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4]。
核心概念的特性是具有解释力,可以统摄许多小概念和事实,并与其他核心概念关联。这种特性使得核心概念具有以下教学价值[5][6]:
(1)将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作为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其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
(2)核心概念可以为新知识的获取提供组织结构,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及毕业之后都能够运用这些核心概念,迅速地获取新知识;
(3)教师要选取典型性事实来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让学生学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方法,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业水平会因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有所进步。
二、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选取及表述
由于西方科学课程多为综合的,因此需要从科学核心概念的角度来分析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温·哈伦提出科学核心概念应该具有以下标准[7]:
(1)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而且它们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及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
(2)提供一个基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而且这些决策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
(3)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他们为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
(4)具有文化上的意义。
温·哈伦根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的14个核心概念,如表1所示。
表1中的10个科学核心概念中,与化学教育直接相关的有2个,即“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关于科学的4个核心概念则均是化学教育的任务。
美国的最新Kˉ12科学教育框架也给出了确定核心概念的4个标准[8]:
(1)对多个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或是某一学科的关键性原理;
(2)能为理解和研究更为复杂的概念和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工具;
(3)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或需要利用科学或技术知识来理解利害关系;
(4)在各个年级都可以进行不同水平的教与学,概念的深度和复杂度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加。
可见,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更加明确核心概念是关键性的原理或方法,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各个年级的不同内容的学习而不断深化和丰富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8项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和7个跨领域概念(见表2)。这些跨领域概念和科学与工程的实践是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教学所要关注的重要核心概念和方法,它们可以使化学学习与其他科学的学习成为一体。学生可以从中体会概念的科学性与迁移性。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的学科核心概念中,与化学教学直接相关的三个核心概念是“物质及其相互作用”、“运动与稳定性”和“能量”。这三个核心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如“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分解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变化”和“核变化”三个概念(见表3)。
由于学生需要通过各个年级不同内容的学习来不断深化和丰富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以适合于学习者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方式来表达对核心概念及分解概念的基本理解。例如,不同学段对“化学变化”概念的基本理解就存在很大的不同(见表4)。
高剑南教授指出中学阶段的化学核心知识与学科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9]: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分层次的,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2)物质皆由元素组成,元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目前发现的110种元素有秩序地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
(3)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通过化学反应不仅能认识物质,还能合成新物质;
(4)提高物质反应速率是实现化学反应的一个关键因素,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途径来提高反应速率;
(5)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
(6)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关键在于人们对物质的用量和使用场合的控制;
(7)客观看待化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8)化学原理反应客观规律。
以上八个方面既有化学核心概念,如“结构决定性质”,也有关于化学学科的认识,如“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闫云龙提出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为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结构、核素、同素异形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的量子化运动、化学键、离子键、金属键等,并从元素观与微粒观等角度给出了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10]。这些基本理解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但在分类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例如,基本理解“微粒构成物质时是按一定的空间取向排列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结构是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与基本理解“物质的化学结构不仅包括原子、离子在空间的排列次序,还包括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即化学键。这两者对物质的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后者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主要的”,两个“基本理解”都在阐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但前者归为“微粒观”的基本理解,后者归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层面的基本理解。
三、小结
化学核心概念不管是用术语表示,如“物质及其相互作用”,还是用一句或一段话来表述,如“物质的宏观状态与特性是由所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排列以及运动决定的”,一定是通过科学研究所发现的,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关系的概念、原理或方法。
“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质量与能量守恒”及“物质的宏观状态与特性是由所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排列以及运动决定的”等是比较上位的化学核心概念,包含了高层次的抽象,因此需要以适合于学习者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要依据我国化学课程设置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此外,我们也要关注跨领域概念和重要的科学方法,在科学的整体视域里开展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8]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A Framework for Kˉ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Z]. 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7]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4][5]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6]周玉芝.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12(6):27-29.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能够组织起与之相关的概念和大量的事实,它包含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在探究实验中,核心概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验组织的主线。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探究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因此,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应该成为探究实验的重要教学目标。
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表现在:一个是概念之间的关联;另一个是新的情境下对概念的应用。在实际的生物学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等同于熟练术语和定义,或是把概念的理解片面地认为是掌握概念的之间的关联,致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流于表面。为加强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师应该围绕核心概念进行组织探究实验,使学生在鲜活的实验情景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构建起对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
2 基于核心概念的探究实验设计的考虑因素
2.1 探究实验与概念性知识的配合度
在教学实际中,探究性实验的探究难度往往太大,所涉及的概念性知识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这种探究实验使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缺乏必要的概念支架和过渡性知识,难以将实验中的概念性知识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在完成探究后,只是知晓了几个名词和零碎的事实。教师在设计探究实验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难度的探究。探究实验与概念性知识的良好配合度使探究活动中的同伴交流和讨论、教师指导更为有效,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2.2 学生的前概念
生物学前科学概念指的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长时间积累而形成对生物学概念和外延不准确的理解,是一些与生物学科学概念相悖或不完全一致的想法、认识。如,将有些植物的种子误认为是果实,把鲸误认为是鱼类等。探究实验中,前概念会影响对核心概念的掌握,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致使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中产生新的前概念。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物学前概念,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概念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概念时,也可能对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应贯穿于整个探究实验的始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通过概念图、概念卡、访谈、二段测验和观察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生物学前概念。
2.3 概念之间的关联
次位概念作为核心的细化形式,是对核心概念的支撑性概念,它更加明确地表达了学生要达到的知识层次水平。教师在明确探究实验中的核心概念后,需要把核心概念细化为具有逻辑层次的具体的次位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概念,明晰各个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在对比和联系中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例如在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化学意义上催化剂、生物学中催化剂(酶)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其区别和联系,加深对酶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概念图的形式绘制出各概念问的关系图,并结合具体的事实加以阐述和说明,使学生在概念与真实的实验事实结合中构建网络。概念图还可以检验出学生获得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他有关概念的质量,为教师及时调整指导策略提供依据。
2.4 迁移应用的情景创设
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是对在核心概念的深层加工的前提下实现的。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被看做是一种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探究性学习。新创设的问题情景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多层次的,这样的情景不仅使学生获得探求生物学中既有因果关系的能力,更使学生获得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3 基于核心概念的探究实验教学步骤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设计适切的教学策略。以“测定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探究实验”为例,基于核心概念的探究实验教学的大体步骤如下。
3.1 分析教学内容,找出核心概念
教师首先需要确定探究实验的知识范围的跨度,然后从相应的教学内容中梳理提炼出核心概念。在本探究实验前,学生已经学过关于细胞膜的知识,也已经做过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后面学生要学习的矿质营养的内容也涉及到矿质营养的跨膜运输,因此原生质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探究实验中,核心概念表述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的机制是渗透作用”。
3.2 分解核心概念,细化为次位概念
核心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教师需要把核心概念具体化为更为详细的次位概念,同时注意保持次位概念和核心概念之间以及次位概念之间的层次性和关联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的机制是渗透作用”是核心概念,其次位概念可以为:“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质壁分离的细胞并不能一定复原”;“洋葱表皮细胞的半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浓度即为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先明确前概念,然后进行概念分解,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概念转变提供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探求学生的前概念。例如,有些学生把原生质层认为是一层膜;洋葱表皮各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都是完全一样的;渗透作用是溶质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等。
3.3 分析控制因子,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已经知道“洋葱表皮细胞的半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浓度即为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一次位概念转变为可操作的实验步骤。首先,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信息:洋葱表皮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存在微小差异。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洋葱表皮细胞的半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教师从而引地找出本探究实验的控制因子,使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方案。教师让各小组陈述各自的方案,逐一点评,去除方案中不合理的部分。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明确本探究实验的控制因子是“蔗糖溶液的浓度”,得出“通过设置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的半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从而使学生确定本实验的关键步骤,即“在洋葱表皮上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然后观察现象。”
3.4 分析实验事实,构建概念图
教师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的资料和有关实验的数据,确定配制的蔗糖浓度梯度,制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然后滴加到洋葱表皮上,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的在某个外界溶液浓度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有关概念对实验事实做出解释。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支持渗透作用和原生质层是半透膜的实验事实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发生半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的浓度大致就是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但是,如果洋葱表皮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选材、试剂、实验操作等方面去做出合理解释,否则学生可能就会对概念难于接受和理解。
学生在记录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对实验事实和现象的解释做出本探究实验概念图,并且对应每一具体概念,罗列支持该概念的实验事实。
3.5 创设新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89-02
如何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竞争力,是目前中职学校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中职教育界对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分歧,甚至是误读。本文通过梳理既有文献的一些成果,探讨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试图给出其培育的一般思路。
一、文献综述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始于Prahalad和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他们把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内部经过整合的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学识,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概念一经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后续研究层出不穷。
十多年来,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刘世锦和杨建龙(199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张维迎(2002)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这种独特性具体表现为所拥有的资源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
虽然各个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说法不完全一致,但都包含如下特点:①核心竞争力不是指某一要素或者某一优势,而是指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能力。②这种能力能支撑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具备优势。
总之,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服务,也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核心竞争力是独特的、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主动适应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核心竞争力必然是一种技能和学识,且受长远性和全局性的影响,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稳定的优势。
二、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中职学校融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吸收、转化现代科学技能,培养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能支撑学校较长时间的竞争优势。具体说来,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点:
1.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带来明显的优势,是其真正魅力所在。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久而稳定的。
2.能提供给学生特殊的价值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指某一种产品、服务。如果说产品是树上的果实,生产要素是阳光和空气,科学技能是土壤,那么核心竞争力就是树根。有了扎实的树根,大树就可以从土壤中吸取源源不断的营养,利用阳光和空气茁壮成长,生长出硕大的果实。
3.难以模仿和复制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项具体的、可物质化的、汇集于某一要素的东西,而是一种融合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技能和学识。这种技能和学识是买不来、带不走的,因此也是不可轻易获得的。
4.可以继承和发展
核心竞争力是累积性的,可以改变、增加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是适应市场、利用科技进步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的。
目前,一些老师对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还存在一些误解,将特色专业、就业渠道、地理优势、特殊人才等某一方面的优势等同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观点从根本上混淆了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产品、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等概念,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清楚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其概念的意义所在。
三、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思路
如何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是目前中职学校改革中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这涵盖了学校定位、教学管理、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既要考虑学校长远的定位,又要立足于现在,找出缺陷,加以改进。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涉及到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讲,以下几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1.资源整合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中职学校具有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硬件投入,也有品牌、学校组织文化等软件优势,最终“产品”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素质。将这些要素融合和发挥,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是中职学校运作的基本过程,也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主动、快速适应现代科技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适应这种挑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现在的社会经济增长已经主要靠科技进步推动,行业的顶尖企业一定是站在科技最前沿的,因此核心竞争力必然体现为一种技能和学识,主动、快速适应现代科技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组织学习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最新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科技进步的能力。相反,陈旧的知识体系,缺乏了解最新的作业技能,根本无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组织学习能力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离开组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无水之源。
4.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从根本上讲,学校组织文化倡导教书育人的价值观与教师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对教师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导向、监督作用,而这种激励监督方式是其他正式制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的支持。
四、对中职学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核心竞争力”这个词是富有吸引力的,以至于很多学校误用甚至滥用这个概念,宣称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但事实是,只有少部分中职学校具备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讲,中职学校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遵循其培育的科学路径,既无捷径可寻,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1.中职学校应该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经营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之上的学科才有利于学校保持自己的优势。所以,中职学校应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经营,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学生就业形势,盲目进入其他学科领域。
2.培育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是系统性的工作
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涉及学校资源整合、组织学习氛围培养和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