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培训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9 08:32: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基础培训,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医基础培训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91-02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病例进行的讨论式教学形式,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材料、论证假设和总结5个基本环节。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指在诊疗过程中当,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使用所获得的最佳的相关文献依据,结合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对患者的价值和意愿进行考虑,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即制订、施行有科学依据的诊断以及治疗计划的过程。在护理本科和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理临床技能培训,采用PBL+EBM的教学法可以获得临床教学效率高、学生掌握快、教学成果优异的效果。因此,本文试分析PBL+EBM教学法及其特征以及以该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的优势,提出PBL+EBM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的具体教学措施,并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PBL+EBM教学法及其特征

PBL+EBM一方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探索性、主动性。

PBL+EBM教学法具有如下特征:(1)问题的特点与重要作用,问题的情景是真实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进展。(2)学生在教学中的特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主动对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并独立搜集治疗、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教师在教学中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起教练、引导、辅助、合作、协调的作用。

使用PBL+EBM教学法,让护生身临其境直接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思考、联系实际、灵活使用所学到的知识,这可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在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上就会习惯于使用最好的方式解决新问题,这是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同时,教师通过使用PBL+EBM教学法,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也能指导学生发挥自己长处,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二、PBL+EBM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的优势

PBL教学和EBM教学都以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作为基础,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EBM的教学理念引入到PBL教学法中,将更加有益于学生准确运用研究证据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也能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PBL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的教育方式,它的基础是临床问题,先导是具体病例,主体是护理学生,导向是教师。它把复杂的医学知识以“疾病”链接起来,将与其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知识进行联系和重新整合,使得护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临床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这是培养现代护理人才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临床技能培训中也发现,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护理技能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被明显缩短了。循证医学教学法在缩小课堂教学与临床实习教学之间的距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好的临床科研成果和个人的临床经验和病人将被综合考虑以满足患者对现代护理的更高的标准要求。EBM教学法通过实践改变了护理学生的临床思维方式,使他们真正掌握了在临床上学习的方法,增强了护理学生的临床评判思维能力,同时使护理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PBL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临床问题的解决,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而循证护理的理念,就是以提出问题、搜集材料证据、评价证据、运用证据、解决问题为主要步骤,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将PBL和EBM两种教学方法联系起来,运用于护理技能培训过程中能够相得益彰。用PBL与循证医学教学理论进行基础护理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PBL+EBM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技能培训中应用的具体教学措施

(一)培训方法

笔者根据多年护理技能培训经验,联系PBL+EBM教学法的特点,概括归纳出一套护理技能培训方式:第一,向参加培训的护生集中介绍PBL+EBM教学方式的意义和操作过程。第二,将参加培训的同学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组,每组5-8人。第三,每组学生分管一个临床病人。第四,学生需要根据分管到的病人的相关情况(包括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该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五,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文献工具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最好的临床证据,相应工具有: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VIP 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ENTRAL数据库搜索与问题有关的材料。第六,收集相关具有可靠性和应用价值的判断依据。根据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证据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可靠性逐级下降):一级,即全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评价体系分析;二级,即单个样本量充足的 随机对照试验;三级,即一个控制组,但不使用随机方式分组的研究;四级,即无对照组;五级,即专家意见。最后,从上述方法发现一级的临床研究的证据6个。第七,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临床专业知识,对搜集结果运用RevMan5.2软件进行 Meta分析,将现有最佳的结果应用到患者诊断及诊疗决策中。

(二)教师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引导

实行PBL+EBM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将告别以往传统教学的模式,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以教师讲解和操作为主,而是将发言和操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1.学生水平不同。护理临床技能培训中主要面对的学生有护理本科、护理硕士研究生,这两类学生在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全不同。护理本科在大学时期完成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但是没有经历太多临床,可以说临床技能比较欠缺。而且护理本科对科研能力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学生查阅文献和分析文献的能力非常有限。对他们的培训主要偏重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让他们明白临床操作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而护理硕士研究生则不同,他们有的是经历了一年的临床轮转实习,对各科室各病种护理方式都比较熟悉,有的则是工作数年后再重回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他们对临床护理操作可以说非常熟练。再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护理硕士研究生比护理本科生多的不仅仅是对临床的熟悉,更是一定的科研能力,所以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技能培训任务是在巩固临床操作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促使他们主动发现临床上的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或者进行相关实验进行提高。

2.学生水平不等提问的深度不同。护理本科的学生的知识面多以课本为主,科研能力有限,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给他们的问题就不能太深入,以偏重临床操作为主。例如,给他们的问题可以是“留置针穿刺时对血管有何要求? 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有何技巧?”“糖尿病病人日常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药烫疗的操作方法是什么?注意事项有那些?”等。而护理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相对广,同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对护理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有一定了解。对他们进行提问时则可结合现代护理学的先进研究进展进行提问,促使其进一步研究。如可以问他们“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国内外有哪些最新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对抗血小板的临床效果如何?”“斜扳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等。

3.学生水平不同引导方式不同。护理专业的本科学生,科研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也不能像研究生一样熟练掌握各种查阅文献的技巧。教师针对他们的特点,可以指导他们阅读一些相对显浅的文献、著作,也可以教师先收集有关文献,然后对文献资料的内容进行概括后再给本科学生进行查阅学习,由本科学生再对材料进行进一步浓缩和概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对浓缩概括的文献材料加以总结形成答案。教师通过这种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和汇总材料,同时也促进学生科研思维的形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好临床知识,也可以学到一些专业著作、文献的阅读方法。而护理硕士研究生通过多年的学习知识框架比较完整,对他们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临床技能上,还需要对他们科研能力进行培养。因此,要求研究生在针对问题进行文献资料收集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所有科研常用的文献资料收集方法都可以鼓励他们去运用。最后学生在小组内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形成问题的答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参与讨论,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这样可以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

四、反思与总结

传统的护理临床技能培训方法是教师按培训大纲要求,带领学生在示教室对着模型进行护理技能培训。虽然具有知识系统框架完整、培训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掌握好临床技能的操作要领,而且整个过程知识大半是单向传输,这样就降低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PBL+EMB的教学法运用到护理临床技能培训中,直接将培训地点放在病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教学道具,而是活生生的病人,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会不自主地融入到现实的护理情境,切身实地感受护理工作,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这使得整个过程印象深刻,对临床技能的掌握也更加扎实。

通过笔者多年运用PBL+EMB教学进行护理临床技能培训中发现,采用与传统培训方式有别的PBL+EMB教学法,可以促进护理本科学生临床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能初步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而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在得到巩固的同时其科研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和巩固。可以说,PBL+EMB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技能的培训中是切实有效的。同时,该教学法的运用对教师水平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本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功底的同时,也需要时刻关注护理学发展动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护理临床技能培训,培养更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卢红艳,常明,王秋霞,等.P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4)

[2]徐明芳,EBM+PBL在外科学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24)

[3]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

篇2

5月7日傍晚,我校第二届初中应用物理竞赛颁奖大会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综合楼阶梯教室举行,副校长苏天从莅席。

大会伊始,物理教研组长郭尧松老师宣布第二届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获奖学生名单,苏天从副校长,初中部教务处副主任陈志军、德育处主任傅永元等为获奖学生颁奖,全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在2019年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担任本期物理竞赛培训班的班主任郭尧松向大家讲述了应用物理竞赛的重要意义,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潜心学习,夯实基础,提升技能;不断发扬不畏艰辛,刻苦钻研的求索精神;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力争在省市级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增光添彩。教务处副主任陈志军寄望参训同学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规范培训,强化专题演练,深度探究,多元反思,自主创新,有效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正是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求知欲及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走进物理,认真研学,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并在第二届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脱颖而出,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荣耀。”竞赛培训班的授课内容将会比平常更深奥,难度系数更大,更富有挑战性,苏副校长勉励参训同学,要继续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刻苦钻研,格物致知,拥抱物理,为攀登知识殿堂,铸就物理学科梦想而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最终圆梦物理,在物理学领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篇3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这是教育部为切实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全国技能大赛为标杆,狠抓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培养一大批技能娴熟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提出的中等教育统筹发展指导思想,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技能大赛不仅是中职学校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通过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校服装专业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成绩丰硕,其中参加国赛获得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4个的优异成绩。优异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源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另一面离不开先进的培养模式。本文将对我校中职服装专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培训的相关经验进行论述,从而为其他兄弟学校培养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提供借鉴。

一、以学习态度、专业基本知识和实操能力为考核内容,选拔竞赛队成员

所谓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的积极、肯定的或者消极、否定的反映倾向。它也是个人对学习所抱有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还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米卢曾说:“态度决定一切!”对于一个技能竞赛队的成员来讲,学习态度非常重要,因为竞赛队成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经历艰苦卓绝的训练。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努力拼搏、勇于探索、持之以恒、不断奋进的学习态度,是很难坚持走完特殊培训这一艰辛的历程,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的。所以在选拨竞赛队成员时,应该把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与考察放在第一位。

专业基础知识是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全面提升的基石,是专业水平发展的基础,缺乏坚实稳固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不但提升缓慢,而且将严重影响技能向技巧蜕进,服装款式设计与制作既需要娴熟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富有创意的技巧,技能使构想的服装成为现实,技巧则使现实服装富有创意,换言之,技能赋予服装生命,而技巧则赋予服装灵魂与情感。因此,一件服装要想成为兼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完美艺术品,离不开技能的“成型”,更离不开技巧的“塑神”,而专业基础知识则是技能和技巧成长的土壤。故此,在挑选竞赛队成员时,专业基础知识也变得尤为重要。

实操能力不仅是基于某种理论的应用能力,同时还是基于某行为的模仿能力与创造力。学生从事专业实操活动不但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应验和程序性操作,同时也是通过多种技能或技巧的综合运用来制作和完善某种产品。实操是手脑的并用,是专业素养的升华,实操能力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水平、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专业素养的综合反映。中职服装专业技能大赛分为创意设计、结构制图、成衣制作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不但是竞“技”,同时也是竞“智”的过程,因此,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必然是专业综合素质非常强的学生。有鉴于此,在选拔竞赛队成员的时候必须把实操能力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

二、以参与企业实践为重要平台,全面提升竞赛队指导老师的教学水平

从竞赛规程和每个项目比赛时间来看,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竞赛内容。四小时三十分钟要完成一件女上装短外套的打板及制作,只有达到工厂工人的熟练技能水平才能完成。因此,作为竞赛队指导老师,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制作经验,而实操经验恰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服装专业教师所缺乏的。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是很难教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的,因为实践技能的传授仅仅通过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借助工序解析与实操技能演示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并深刻理解相关的技能和技巧。鉴于这样一种情况,我校领导非常注重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学校在借助企业实践平台培养辅导老师实操能力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校每年都会分批安排服装专业教师,去工厂实习一个月,并且到知名品牌企业(如:以纯、伊韵儿、松鷹等知名品牌)进行实习和学习。教师进入到服装企业后,在企业资深技师的带领下进行定岗实习,如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则虚心向相关负责技师请教。教师通过有计划地进入到服装企业进行定岗实习与学习,将在企业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段及管理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然后传授给学生,从而带动学生实操技能的大幅度提高。

三、以市场为导向,对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

服装业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永远走在时尚的前列。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服装款式呈现千变万化,服装专业教材的编写永远跟不上服装行业发展的步伐,但如果以此为借口,不去主动靠近、贴合服装行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学难致用”“学无所用”。同时,就中职服装专业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来看,原有的教学课程结构和相关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新技能提升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和相关教学内容建设方面,我校服装技能竞赛队辅导老师为突出技能证书考核,促进专业技能教学,开发学生职业能力,创建了“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职业素养为重点,以综合文化素质为保障”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课程置换方式引进企业先进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接轨,并积极推行“准企业化模式”,在此模式下,实行“项目化、模块化”课程,积极开展各项课程改革,逐步建立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开放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此外,在培训课程改革过程中,坚持“课程市场化”,把企业典型案例引入到课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把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整合起来,建立全程职业指导教育机制。深化课程改革,为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流行趋势为风向标,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服装流行的分析能力

篇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我国现有中小学教师大约1400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总数的3/4。在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下,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不仅关系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更关系到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也在各地蓬勃发展,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急需解决。

1.缺乏资金

农村学校经济条件较差,教师收入不高且素质较低,教师培训需求较大,而有关教师培训投入则明显不足。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农村学校的普通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教师培训,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没钱,缺乏培训资金。

2.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由于农村客观条件所限,校外集中培训是一种常见的农村教师培训形式。较为典型的一个缺点就是培训内容大一统,难以兼顾教师差异,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3.培训方式和手段单一

受训教师都是成年学习者,一般具有目的明确、讲求实效、追求效率、参与性强等特征,决定了教师培训必须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但通过广泛调研发现,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采用的还是大课堂、满堂灌的讲座式培训模式,既不能适应教师们的需求与个性差异,又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4.培训师资问题突出

在当前各类农村教师培训中,大部分培训教师是来自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科专家,他们理论扎实、思想先进、知识系统、认识深刻,但最大缺点是不熟悉农村中小学教学实际,不了解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及教师的差异。而且专家们也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与此相对应,校本培训的师资多来自当地或本校,较为熟悉学校及教师情况,但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往往欠缺。农村教师培训真正需要的是教育理论素养过硬、农村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可惜这样的教师奇缺。

5.缺乏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价机制

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目前许多农村教师培训都缺乏规范评价。有的是自己搞培训自己组织评价;有的干脆就不进行评价;有的培训虽然有评价但存在手段单一,既难以客观、全面评定培训效果,又不足以反映教师的个性化成长等缺点。

6.培训缺乏实效性

由于培训目的模糊,培训内容脱离教师工作实际,培训形式与手段单一缺乏适应性等因素,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较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许多教师培训都是“一劳永逸式”的,缺乏对培训后续效果的关注。教师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培训效果需要到教师实践中去体现,并且需要不断强化。然而,现在的农村教师培训对培训后教师的持续成长问题关注不够,许多教师是“培训的时候知道了、会了,回到学校长时间不用又忘了。”

通过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教师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脱离农村学校和教师现实进行培训所带来的缺乏实效性问题。在现阶段,农村学校的财政情况难以立刻好转,教师间差异也不会马上消失,要想真正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就必须激发教师兴趣、满足教师需要、强调教师参与、适应个别差异,而最好的方法是将培训与教师教学实践结合到一起。这就需要大量培训者较长时间深入到农村学校,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制订细致具体的培训方案,采取多样化方式展开校本培训。

二、基于“农远工程”的校本培训模式探索

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已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5372个,卫星教学接收点10273个,计算机教室3672个,覆盖了河北省9个市所属的11003所中小学。借助河北师范大学“送培下乡”和“顶岗实习”活动,我们组织教育技术高年级学生在河北省邢台、衡水等地百余所农村学校开展了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从制定培训方案,到组织实施,再到培训效果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等,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地实践探索,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1.重实践、促发展的培训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保障培训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们提出重实践、促发展的培训理念,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教师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强调参与,全程指导,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实效的培训目标

明确可行的教师培训目标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教师培训在确定培训目标时都过多依赖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目标确立过大、抽象。为了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将学校教师实际需要的满足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并考虑到个性差异,主张每位教师都要有收获。从而将“帮助教师利用农远设备和资源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确立了培训目标。

3.以高校为依托,以高年级大学生为主干的培训团队

为了解决培训者大量短缺的问题,我们选用河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培训的实施者,以2~3人组成培训小组的形式深入到农远项目学校进行培训和个别辅导。该专业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又通晓卫星传输、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等先进技术,并能够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在高校优秀教师团队的支持下,他们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足以满足开展“农远工程”教师培训的要求,同时还能辅助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且,选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校本培训的实施者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如:30~45天的培训时间,为切实将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时间保障;教育技术专业宽泛的知识结构和优势互补的结组方式为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根据该校教师不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知识保障;大学生作为培训者,更容易拉近培训双方的心理距离,方便与当地师生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个性化培训的落实等。另外,我们还组织河北师范大学优秀师资成立农远培训教师指导组,负责对各小组培训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并进行监控与评价,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4.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

脱离了受训者的个人实际,培训工作是难有成效的,我们将教师实际需求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主要依据。每个培训小组到达项目学校后,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受训教师进行调研、分类,然后再依此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培训内容。

以衡水邓庄项目学校为例,通过调研并结合以前的培训经验,依据受训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了分层次、分阶段培训。我们把受训教师分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学科教师和学校领导三类人员。第一类为学校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学校政策的制定者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他们的意识、看法会直接影响学科教师运用农远设备与资源的积极性。考虑到理论灌输的弊端,我们安排了和其工作直接相关的以办公自动化为主的技术培训内容,引导其在应用中自觉改变观念。第二类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主要负责本校的农远设备管理和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因此将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系统的使用、计算机教室的组建与管理、网络教室管理软件的使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作为培训内容。第三类为学科教师,为数众多且差异较大。我们根据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将他们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以保证每个教师通过培训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那些信息技术能力非常低、对计算机了解很少的教师可归为低层次,培训内容涉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等先进教育理论和计算机与网络操作使用等基本技能;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教师可归为中层次,培训内容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创设等理论,图像处理、Flash、视频编辑、网页制作等常用多媒体软件工具及QQ、博客等新技术的教学使用。计算机与网络操作比较熟练的教师属于高层次,培训内容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等理论,和教学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技能。

5.多轮次复合的校本培训方式

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是一种培训与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培训,将培训任务与教师的教学工作融合到一起,目的是避免培训成为教师的负担,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直接受益。而且,我们在培训内容分层的基础上,采取多轮次复合式校本培训。即以受训者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将培训按内容难度从低到高分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循环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交叉培训,当受训者掌握了较低层次的知识与技能后,根据受训者的实际学习情况,酌情提升到更高一级的培训,以使每个受训者都能阶梯递进,获得最大发展。另外,充分突出教师的培训主体地位。为了满足不同教师、不同任务的培训需要,我们还采取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多种培训方法来增强教师的参与性,辅助提高培训效果。

例如,在邓庄中学我们曾采取案例教学,首先对教师进行调查、诊断、分组,并根据教师的具体需要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然后围绕真实具体的一堂课和教师一起去设计“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案例,并指导教师对案例实践应用进行评价、反思。针对问题进行修改后再指导教师进入下一轮案例设计、实践应用、评价反思。如此,将培训工作融于教师教学之中,并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学案例设计、实践、反思,指导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学习、提高,以促进他们意识的改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6.多形式、多手段相结合的全程式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我们采取了多形式、多手段相结合的全程式评价。首先在培训开始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当前知识、技能以及兴趣、态度等基本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打下基础;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借助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培训进程,更好地督促教师使他们参与进培训中来;在培训结束后,采取教师自评、互评的形式进行总结,检查阶段性培训后教师的成长水平。并辅以评优课、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等形式促进培训效果迁移。另外,在加强培训过程评价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关注培训后效的持续与发展等问题。除了为各项目学校建立教师自学与交流的专题网站外,还专门开通了农远校本培训网站,对各学校和教师进行后续观察与指导,以使培训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思考

几年来,我们在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进行的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不但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了各地农远设备与资源效益的发挥,而且还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衡水邓庄中心学校为例,培训前该校仅有13人能够独立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培训结束后95%以上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近50%的教师将其实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中在培训期间有6名教师为了学习购买了电脑。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教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许多农村学校还专门向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发来感谢信,并明确表示希望这种培训能持续下去。

反思现在各类农村教师培训,为什么花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请了专家和学者来辅导,教师们却并不满意,反而宁愿在当地接受一群大学生的培训?答案其实很简单,谁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他们就买谁的账。高年级大学生作为培训者拥有独特的优势,如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专业知识及培训技能有保障;人数众多、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为因材施教、全程指导提供了保障;有效消除了培训双方的角色对立,地位平等为培训者与受训者的无障碍沟通提供了便利等,从而能够切实从农村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另外,农村教师培训的经历对大学生的成长也意义重大。连续几届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反映,通过农村教师培训不仅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也促进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转化,而且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以大量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实践为基础,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依托,以高年级大学生为培训者,深入农村学校,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实践,教学与培训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始终坚持“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宗旨,伴随着不断的实践、反思与总结,该模式会越来越完善,将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DB/OL].省略/ldhd/2009-01/04/content_1194983.htm,2009-9-1

[2]王跃生,张国强,马欣.基于农远工程的校本培训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5:68~70

篇5

京翰教育秉承国家“十一五” 教育项目研究攻关的精神,聚集教育界的精英,结合各分支机构所在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无数教研人员的实践、整合、改进,最终形成了独具京翰特色的德高质优,有保证的个性化课外辅导体系,竭力于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学习与应试能力,彻底地解决了学习问题稳步提高学习成绩。自应用实践以来已经创造了无数学生顺利升学、成才的奇迹。

校区分布:朝阳区、大兴区、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怀柔区、石景山区、西城区

免费课程咨询热线:400 006 6911 转分机 58261 (先拨打前十位分机,接通后听到语音提示后,输入后五位分机,可以和机构老师一对一咨询)

京翰教育综合介绍

1.招生年级:小学一年级--高三

2.常规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3.招生时间:周末班、同步班、寒暑班、根据孩子时间灵活安排

4.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

5.上课地点:多个校区详情电话咨询

*具体地址

北京人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39

北京公主坟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0

北京城建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1

北京劲松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2

北京朝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3

北京亚运村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5

北京北大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6

北京宣武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7

北京四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8

北京中关村教学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49

北京马家堡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0

北京团结湖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1

北京雍和宫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2

北京方庄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3

北京崇文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4

北京世纪金源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5

北京牡丹园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6

北京人大附小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7

北京学院路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8

北京东直门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59

北京精学望京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60

北京交道口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58261

------------------------部分课程介绍------------------------

【小学五年级语文】

1)学习重在全面系统梳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2)提升字词理解、阅读方法及写作技巧;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练习阅读理解,体会中心思想,积累语言素材;

4)练习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书信等,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6)在五年级上期时应以字、词、句为主,段、篇、章为辅。

篇6

为促进项目的深入开展,省项目办开设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专题网站(省略),该网站是省项目办与各市、县(区)项目管理部门交流、协作的平台,为各级培训机构和教师提供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和相关培训支持等服务。

一、网络远程培训管理与教学管理方式

(一)课程的项目管理分为省、市、县(区)三级管理体系。

(二)各级课程教学组织管理方式:省项目办负责组织各市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辅导教师和教学监督(管理者)人员培训和研修活动;市级项目办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地辅导教师和教学监督人员,并组织开展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县(区)级项目办负责组织本地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学习与管理。

(三)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在线进行。网络课程平台概述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

(四)培训采用班级学习方式进行,班级组成要求为:

1 每个培训班学员人数为50~100人。

2 每个培训班设1~2名辅导教师。

3 每个培训班设教学监督员2~3人,分别由各级项目办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五)课程结业与证书

1 学员逐次完成相关模块测验、讨论和作业后,提交结业申请。

2 辅导教师完成对参训学员作业、讨论等评价后,平台将生成各学员的培训成绩。

3 省项目办审核后,将培训成绩反馈各市项目办。

4 结业证书由省项目办统一向培训合格学员颁发。

二、各级项目办具体职责

(一)省项目办职责

1 负责全省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各年度培训计划和方案,监督指导市、县级培训日常工作。

2 逐年完成各市辅导教师、教学监督员的培训和研修工作。

3 按照各市上报的培训计划完成开班工作(详见附件:网络课程开班流程)。

4 采取必要措施,协调、检查、指导、评估各市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

5 定期在项目专题网站上通报每期参训学员学习情况和辅导教师教学情况。

6 负责参训学员的结业审批及颁发结业证书。

(二)市、县(区)级项目办职责

市、县(区)级项目办将在省项目办的指导下,负责网络课程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1 了解网络远程剖11的目的和宗旨。

2 了解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平台的管理要求。

3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研究本地区网络培训的发展规划、方案,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点。

4 按照网络课程必备的硬件及网络环境要求(具体要求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为顺利开展培训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

5 市、县(区)级项目办在省项目办的指导下,完成辅导教师、教学监督等人员的组织、管理以及研讨备课等工作,并完成学科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名单的汇总与上报等工作。

6 负责为每个培训班选派1~2名辅导教师和2~3名教学监督人员在线组织、监督管理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

7 负责完成开班前各个角色名单的登记、汇总、上报、下发等工作,确保参训学员、辅导教师、教学监督等人员在开班前能够进入网络课程平台。

8 协调、检查、指导、评估各培训班网络培训课程的实施情况。每期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完成学员学习评价和辅导教师教学评估等工作,并及时汇总、上报省项目办。

三、辅导教师工作职责

辅导教师服从各级项目办的安排,认真负责地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承担培训任务。在网络远程培训期间,辅导教师须按照工作规范要求(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保证在线辅导时间,有效引导参训学员学习,指导学员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内容和相关作业。积极与教学监督和学员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并解决学员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和其他情况。

四、教学监督人员基本职责

各级教学监督员必须按照操作指南(详见项目专题网站:资料下载),严格对课程开展情况、学员在线学习情况、辅导教师教学情况等进行在线了解、监控和督促。

(一)培训进程的管理与评估:检查培训前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掌握课程计划实施进程;根据要求组织辅导教师进行开班前准备工作;收集、保存并分析培训过程中各模块的调查反馈数据;了解本地参训学员培训结业情况。

(二)学员学习情况的管理与评估:组织和监督参训学员在线登录和学习情况;了解和评估学员的学习进程、活动参与程度及作业完成情况;审核学员学习成绩。

(三)对辅导教师教学的管理与评估:通过多种方式检查、了解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估辅导教师教学指导和协调能力,及时解决辅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监督员要及时将各方面情况向项目管理部门汇报,并就其中重要问题开展讨论,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

五、辅导教师、教学监督员选拔要求

(一)辅导教师选拔要求

1 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有较为便利的上网条件,并能保证培训期间每天登录教学平台的时间。

2 参加省级网络辅导教师培训并合格者,以学科教师为主。

3,热心于项目教学工作并具备相应的教育技术指导能力,能够承担本地区的网络课程培训任务。

(二)教学监督员选拔要求

1 具备网络学习的环境与条件。

2 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合格者,已深入了解网络课程教学和管理要求。

3 具有项目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并具备较高的指导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篇7

我院是一所国家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床位530张,拥有临床科室19个,护理人员386名,她们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因此我院特别重视对其进行中医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点,培养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我院于2007年以后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后护理人员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护理文件书写、护患沟通能力、辨证施护能力)显著提高。现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培训方法

根据不同年资护士实施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培训。

1.1参加工作五年内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全部来自西医院校,从未进行过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医理论很抽象,不同于西医知识,所以宜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一阶段的护士更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1.1.1发放护士手册,内容包括中西医知识和其它护士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人手一本,以自学为主。

1.1.2采取学习班集中授课,完成中医理论、中医药知识入院三年内培训时间≥100学时学习。学习班别邀请科主任、老中医、主治医师结合临床病例和实际工作,讲授中医辨证知识,便于理解和掌握。

1.1.3专题知识讲座,讲授中医、中西医结合新进展,每季度1-2次。

1.1.4成立中医护理技术示范小组,举办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班,每季度1期。培训班主要采取集中示教、分散练习、统一考试的形式,将拔火罐、艾条灸、刮痧、耳穴压籽等操作技术进行现场演示,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通过现场提问互动讲解难点,强化记忆。

1.1.5利用院内计算机局域网将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等)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和操作示范课件,发送到临床各护理单元,供大家阅读训练。

1.2参加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

处于这一阶段的护士经过前期培训,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经验,对她们更注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病情观察和中医健康教育的培训,运用中医理论做好临床宣教沟通工作。

1.2.1根据中医专科疾病护理特点,各科室制定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内容包括疾病证候分类与治疗原则,一般护理,辨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每天坚持利用晨会时间学习,提高其病情观察能力。

1.2.2举办中医健康教育大课堂,将中医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起居调护、养生康复等基本知识传授给病人,做好自我调护和出院后护理。护士在讲课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转贴于

1.2.3对特殊病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查房,利用掌握的中医知识,制定最佳护理方案,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不足之处由护士长补充,通过参加此类查房,不断提高她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1.2.4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技术过硬的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实习带教老师,督促其不断加强自身的中西医操作技能,在带教学生过程中提高自身水平。

1.2.5选送护士参加省、市各类学术会议及学习班,通过外出学习提高中医知识水平,每名参加者回院后必须完成一次讲座,提出1-2项合理化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1.3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

高年资护理人员除继续强化前两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外,重点加强对中医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抢救护理的培训,既要不间断的对其进行培训,又要充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作用。

1.3.1自学并写学习笔记,护理部根据各科特点推荐必读的中医书籍,定期抽查学习笔记。

1.3.2举办高年资护理人员中医培训班,针对临床各科出现的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进行情景模拟培训,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处理技能。

1.3.3选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高年资护士协助护士长做临床科室总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见习生、本科护士的中西医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授课、操作培训和考试考核提高自身素质,培训低年资护士。

1.3.4鼓励外出学习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2 考核

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后每月接受护理单元、科室、护理部的逐级考核,按照计划参加院内各项考试,高年资护士定期参加护理部考试。

3 结果

篇8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认定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与成熟的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护理学科尚缺乏清晰的学科专业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发展二级学科、培养不同类型的护理专科人才是护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级学科的确立需要与医学发展相匹配,其专科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未来的发展领域可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医护理学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护理技术,在老年医疗、社区保健、养老服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巩固、提升中医护理的专科地位,创立护理二级学科,可为护理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打造专业队伍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西医护理学校毕业生成为中医院护理的主力军,在开展中医护理时存在着巨大的理论盲区。中医基础理论薄弱、护理技术能力有限,导致临床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低下,与技术水平下降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程度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教育层面的缺失,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影响了中医护理水平的发挥,限制了中医护理向高层次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中医护理队伍现状制定中医专科护理培训内容及标准,开展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规范化教育,可造就一支独具中医护理特色的专业队伍,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理论发展、临床实践的深化、中医护理水平的提升。

3.拓展专科领域

国内外研究表明,专科护士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专科护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专业护理知识不断积累,护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临床专科护理人才发展相对落后,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梯队无层次。卫生部曾明确提出,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拓展专科领域,对专科人才培养准入资格、目标、形式、考核及管理等进一步细化。通过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完善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培训模式,构建中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对拓展专科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专科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的可行性

1.培养基地院校联合,形成优势互补

优秀的专业师资和丰富的临床资源是培养专科化护理人才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专科护士的理论、实训基地大多设在医院,虽然有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但理论培训的护理专业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采用院校联合培养模式,体现医院与高校间的优势互补,由高校负责理论培训,设置中医护理专科护理培养课程,打造专科护士培训平台,将专科化理论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中,师资力量包括学院的资深教授、医院的资深医护人员,还可选配跨学科师资,讲授不同学科的课程。实践基地设在医院,遴选符合评审标准的实践基地,由符合资质的临床带教老师承担实践技能培训,以满足临床实践培养需求。

2.专科定位清晰,发展领域广阔

虽然目前我国对专科护理人才的称谓尚未统一,但普遍认为其共同点是满足临床护理特定岗位或领域的特殊要求,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经过特定的机构进行专门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由权威机构考核并获资格认定,在临床护理特定岗位或领域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是目前我国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综观国内专科护理发展,在临床认可度高、成长迅速的专科护理通常在医疗所不能顾及或无暇顾及的岗位或领域,专科护士发挥的作用是医疗无法替代的,有专门针对一种疾病的护理,如糖尿病、肾病;专门针对一类疾病的护理,如肿瘤、骨科、心血管科;专门针对一类人群的护理,如产妇、婴儿;拥有专门一种护理技术,如血液净化、静脉输液;拥有专门一类护理技术,如手术室、伤口造口,中医护理就属于专门的一类技术,在西医护理无法涉及的领域,解决西医护理所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或症状,其专科性在于中医护理技术的专科性及护理理论的独特性,这是中医护理区别于其他专科的表象和内涵所在,而且相对于其他专科而言,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更为扎实、技术手段更为丰富、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三、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思路

1.培养层次多元化

中医护理队伍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以中医护理教育应该在坚持中医护理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层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在校期间开设中医护理专科培养课程,在前期通科教育的基础上,让高年级护生接受专科理论、技能培养,本科阶段着重培养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提升专科能力奠定基础;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应基于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面向临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在职教育阶段的培养可根据学历、职称不同分层次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可分为专科护士型培养及临床护理专家型培养。专科型培养指学历、年资较低的护士要求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为病人提供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养生、康复等指导;专家型培养指高年资、高学历的护士以知识更新、拓宽特色护理项目为主,培养能够在中医护理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充分展现中医护理工作价值的专家型护理人才。通过多元化的培养层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

2.课程设置多样化

目前的专科护理培养对象往往存在学历教育与临床经验不能兼顾的情况。因此,中医护理专科培训采用课程模块,因人制宜,已通过学历教育者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完成规定的专科实践操作,保证足够的临床训练时间;在职教育者给予理论培训,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为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开辟多途径培训通道,提高培养效率,加速人才培养进程。

3.教学方式灵活化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借助集中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示教、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临床实习、论文撰写等形式,开展自主性学习、互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也可强化专科实践操作技能,有助于全面提高综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效果。

4.核心课程特色化

对于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但核心课程着重于体现中医特色,通过递进式中医护理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造就具有综合才能的中医护理人才。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培训、专业模拟训练、临床实践,其中理论培训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以中医专科理论为重点,逐步提升护理科研、循证、教育等能力;专业模拟训练包括中医病案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营养食疗运用、情志调养方法、养生康复知识指导等,着重训练中医护理临证运用能力;临床实践通过中医护理查房、实际案例分析提升辨证施护能力,强化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营养食疗、情志调养、养生康复等技能训练,逐步提升创新运用、解决临床疑难问题能力。

5.能力考核综合化

专科护理人才注重培养其独立获取和分析信息、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的能力,能够为专科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采用综合评定方法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个案护理、综述、论文答辩等考核形式,以评价其专科综合应用能力。

四、成效展望

1.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

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为中医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指明了方向,可明确中医护士的角色定位,规范专科工作范围与内容,提高中医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培养一批能发挥中医特色、符合临床需求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专科型人才的基础上,可以成长为一支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且精通中医护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家队伍,引领中医护理的发展。

2.开设中医护理专科

中医护理技术以“简、廉、便、验”受到群众普遍认可,有很大的需求空间,但目前门诊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很少,门诊开设中医护理专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医疗无暇顾及的领域大展身手,根据中医护理理论,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应用护理技术、护理手段明确,适应病种范围广泛。如耳穴埋籽可治疗失眠、咳嗽、高血压;脐部贴敷可治疗便秘、腹泻;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盆腔炎;特别对于病情较轻且无需住院治疗的病人,中医护理专科无疑是最佳选择。发挥中医护理专科人才的作用,开设中医护理专科,主要承担以下服务功能。

2.1咨询、健康教育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指导中药服用、运用中医理论开展体质识别、营养食疗、情志疏导、四时养生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2.2中医保健方法指导开展易筋经、八段锦、按摩、气功、太极拳等养生保健技能辅导。

2.3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护理技能治疗相关疾病,如耳穴埋籽、拔罐、刮痧、贴敷、热熨、熏洗、中药换药、中药灌肠等。

3.开展社区中医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在社区有广阔的需求空间,其“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观念与社区“预防为主”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的优势得天独厚。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医专科护理服务将帮助社区不同的人群和慢性疾病病人实行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发挥在养生保健上的优势,推广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操作,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4.开展教学科研

篇9

2两个环节是重点

入职后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也是对在校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强化。而新护士由一名护理毕业生成为合格的临床护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对护士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医院护理部设立了专门的护理示教室,把“厚基础、强能力”当做目标,把强化中医“三基”训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此为基点,医院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护理培训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培训,以提高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护理部对年轻护士制定了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将教学活动统一归档,月月考核,并将学习成绩通过内网在医院进行公示,并为每个护理人员建立业务档案,由此而建立了科学、合理、高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同时,医院为了将培训工作进一步的落实到位,形成了由大内科、大外科和门诊部护士长担任组长,由各科护士长担任组员的病历书写组、护理操作组、质量控制组,定期对科室的工作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漏洞,及时纠正,全面提高年轻护理人员乃至全院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2.1中医理论基础的学习

中医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基本理论知识。为普及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由医院科教科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及学习制度,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为年轻的医学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对“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进行讲述。制度中规定具体学习时间定在每周一、四下午下班后,学习时间为两个半小时,要求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必须参加,实行打卡制度,并公示参加学习人员名单,将学习课时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之一。该制度的制定、实施,基本形成了医院有具体政策,科室负责监督落实的良好局面,很大程度提高了年轻护理人员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通过学习,很多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医护理操作及护理病历的书写奠定了基础。

2.2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

篇10

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本地中医药资源

按照年初计划,今年我们对中医医疗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到20__年底,经过合理配置,我镇22个行政村,其村卫生站均已按照《标准》改造完毕。切实加强了农村中医药服务工作的力度。

三、中医工作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20__年,我镇卫生院对中医药工作的各项档案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中医台账涉及的内容包括中医药人员花名册、中医药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中医科室登记表、中医药工作统计表、中医药业务收入统计表、中医药学术论文登记表等各项登记表,并且有专人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进一步落实中医专项经费和创建经费

20__年,镇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了政策保证和支持,按照创建标准,按辖区内人平不低于0.3元/人安排中医专项事业经费,今年划拨专项经费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25。用于中医药医、教、研工作,确保了中医事业后劲,促进中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基础建设,健全和完善中医药三级网络

今年,根据《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要求,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各项工作,抓好了镇卫生院中药房、中医科和村卫生站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必备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与利用,强化专科、专病建设,提高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县中医院积极加强专科专病的建设,力争在明年将骨伤科建设为双流县的重点中医专科。

六、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