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33: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创业市场风险对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创业板市场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市场。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是创业板的主体,无数创业者将因创业板的启动而涌现,无数高科技成果也将从实验室走入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不仅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了间接的融资渠道而且有利于加速高科技企业成长,为更多的优秀人才创业提供舞台,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创业板市场通过吸引大量不能满足主板上市条件的中小创新企业,提高了资本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调整了资本市场结构。它的推出也将有效地改变目前单一的股票市场结构丰富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方向转变。
但也应看到现阶段我国创业板市场尚属新生事物存在种种不完善之处,下面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四个层面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
一、企业层面
1.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体系不完善、产权不清晰从而导致经营风险;传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差距,在与大企业竞争时导致竞争能力低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为银行借贷或是民间借贷;中小企业由于对自身信用风险管理不足而导致经营性风险。
2.技术风险
项目的技术风险指的是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一是技术的社会不确定性,如产品及其技术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技术产品实现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产品研制成功后,新产品推向市场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技术创新失败;三是技术的经济不确定性,如无法预测项目投资规模及其产品的生命周期,技术产品的利润率变化幅度较大等。
3.股本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个人股权占比通常比较大,尽管上市后会稀释大股东的股权但大股东股权往往仍占较大比例而成为实际控制人,难以维护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在实际决策中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因素。
4.公司治理风险
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低于国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不能有效相互制约、独立董事形同虚设。对于创业板来讲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往往一人当家,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运作往往流于形式,独立董事的作用有限,公司治理风险加大。
5.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市场规模和风险产品盈利不确定性。无论是在市场销售的范围方上还是在产品或服务的定位上,创业产品比一般传统产品面临更多的变化因素和更强劲的竞争对手。 一是产品市场接受程度的不确定性。顾客可能对创新产品不信任,所以产品进入市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客户认可,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给竞争对手模仿产品创造了空间,挤压了原创公司的利润。二是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如细分市场、确定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上市时机以及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满意程度都将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产品的认可度,最终形成市场开拓风险。三是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因为生命周期较短,研发成本较高,产品的定价不能完全使用传统产品的参照定价方法。
二、投资者层面
1.大股东恶意套现风险
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而言,其财富增值效应非常明显。巨大的套现利益可能会驱使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包装,在公司上市初期编织“高成长性神话”,逐步抬高股价,待大股东限售期满后立即套现,以获取远高于正常经营的超额收益,然后再借口“市场因素”回归原形规避责任。现行的创业板制度设计未充分考虑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问题以及对大股东恶意减持、套现的责任追究。
2.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披露风险
虽然与主板公司相比,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更加完善和充分,但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因为规模比较小,组织架构简单,上市公司的决策和经营者往往又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信息不对称情况特别突出,从而上市公司很可能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如利好信息从而配合大股东减持等。由于其决策链条短,参与人数少等情况,增加了监管部门查处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难度。
3.估值风险
创业板的高发行价加上上市首日的爆炒,使其整体估值畸高,不仅大幅超越全部A股,也明显高于中小板个股。有市场人士指出,化解创业板的新股高估值,既能够通过股价的回调实现,也可以通过盈利的增长来达成。通常市场对于那些成长性较好的个股,往往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只要其未来盈利能够高速增长,那么其当前叫的估值仍然具有合理性。
4.交易风险
虽然《上市规则》规定交易所可以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临时停牌以防止创业板股票交易投机过度。但由于上市公司股票短期定价主要由资金行为决定,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面临爆炒的风险很大。此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股本较小,股价易被大资金控制,加之在上市时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被证明具备创新能力,炒作题材较主板上市公司更加宽泛,股价操纵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监管机构层面
与创业板的不断发展相伴随的是不断涌现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建设,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督检查办法也急需健全和完善。严格执法切实保障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是对监管机构的考验。
四、中介机构层面
有关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对于整个社会中介组织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家虽然对一些重要的社会中介组织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但对一些重要的领域并未涉及,如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大量行为,但并没有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组织。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缺位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存在多头管理、多头审批、权力过于分散、体制不顺、难以协调动作、准入把关不严等弊端,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监管机构和统一规范的监管体制。此外,对注册执业师的执业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也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一般在省一级行业设立协会,仅对注册执业师的充分监督靠年检和举报查处很难实现,且对本机构所办理的中介业务逐一进行监督仅靠中介机构负责人也难以实现充分有效。
针对上述风险,本文提供下面四条建议:
1.培育优异的上市公司
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说是市场经济不如说是信用经济,公司要树立诚信经营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能够相互制衡。大力发展科技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另外要坚持实业经营为主资本经营为辅的理念,尽管创业板市场受到投资者的盲目推崇存在较高的市盈率,但企业经营的价值在于它创造价值的长期性,而资本经营背离了这一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及投资者的利益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为防范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恶意套现风险,应加强对大股东减持的信息披露监管。首先监管部门应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预先披露减持计划,减少对股价的影响。同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应确保公众投资者的知情权,应披露减持股份获取资金的使用计划,定期披露相关资金的后续使用情况。其次,监管部门应将保荐机构出具的成长性意见后续验证情况纳入对保荐机构的持续监管范围,细化保荐机构履行持续督导义务的要求,防范保荐机构为骗取上市资格出具虚假的成长性意见,如企业上市后2至3年内,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与保荐机构出具的成长性意见出现重大差异,就应当追究保荐机构的责任。
3.实行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是指在证券二级市场上,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中介方,实时不间断地向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证券发行和购买方分别报价,达成一个合理价格后证券经营法人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发行方、公众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相对于传统的竞价制度,做市商制度形成造价系统,按照做市商的报价投资者随时都可以买入、卖出证券,不会出现买卖双方力量不均衡而无法交易,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性,使交易更加透明化,同时上市公司可以提高知名度可谓一箭三雕。
4.加大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监管,提高相关执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对违规保荐人、注册会计师以及律师等的责任追究。对于协助上市公司造假或未能勤勉尽责的保荐人、注册会计师以及律师等,监管机构落实责任追究,如采取公开诚信档案、限制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等监管措施,督促其恪守规范运作底线,勤勉履职,形成规范的中介机构生存环境。
总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自成立起尚不到两年,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创业板的发展壮大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广泛的投资渠道,对于我国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风险,在立足我国创业板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完善制度设计,少走弯路,尽量减少市场风险,为我国投资者和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2创业投资中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核心特征是“高风险、高收益”,这些风险分布在与创业投资的各个阶段,受创业运作机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2.1与创投行业运作机制相关的风险
2.1.1政府在创业投资事业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创业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决定了其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在行业发展的初期,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政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力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但是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2.1.2资金严重短缺,投资主体单一,抗风险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资本主要来源于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投资主体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的创投资本增长缓慢。创司在整个创业投资领域势单力薄,筹集资金的渠道很少,运作效果也欠佳,对于高风险的项目很难把握,往往容易导致运作过程中资金链断链,抗风险能力偏低[1]。
2.1.3转轨中的市场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直不完善,现在又遇到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还没有真正走向商品化和以市场为杠杆,从竞争中求发展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市场发育滞后,研究者和生产者在商品化转移方面缺乏竞争,新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技术风险很大。二是产权市场不健全,创业投资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于是否有完善的风险企业产权或股权转让的市场,我国的股票和证券市场尚不成熟,产权流动不畅。三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产要素短缺现象。四是我国的高科技市场长期被外国产品占领,使得本国的创投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1]。
2.1.4创业投资的法律环境不健全
我国的法律环境还很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一方面挫伤了高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无疑增加了高科技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市场运作风险,让创业投资机构在甄选投资项目的时候,心生忧虑。此外,现行的法律法规很难适应创业投资发展的要求[1]。
2.1.5缺乏高效的信息流网络
企业无法迅速了解和跟踪国内外高技术发展状况和最新动态,造成企业应变能力低,增加了技术风险。
2.1.6创投过程不规范,随意性大
我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形式不一,名称各异,各种管理咨询公司和投资公司名目繁多,造成行业体系不完善,规范不统一,项目甄选过程不严谨,投资后往往很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2.2选项过程中的风险
2.2.1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
在选项过程中,可能由于投资者本身的经验或水平的局限性,或者错误判断该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可能性,或者没有对项目的产业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作系统考虑和量化分析,导致选择项目失误[2]。
2.2.2投资对象本身的风险
创业投资最大的投资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本身由于其前期的技术成熟度低,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产权市场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2.2.3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创业投资涉及的多数是高科技项目,其中又以小型企业为主,在公开市场上的企业信息很少,并且信息的可靠性很难保证,这就使得投资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其他市场更加严重,创业投资机构面临“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增大。
2.3投资过程中的风险
2.3.1种子期的风险
种子期即企业技术发明与酝酿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属于种子期风险,主要有:高新技术的技术风险,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风险。这些风险的不确定性很高,影响因素很复杂,且不易估测。种子期的风险需要创业投资机构拥有完善科学的选项体系,富有技术经验、市场经验、财务经验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3.2导入期的风险
导入期又称创建期,即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进行产品的二次开发、市场定位,开始确定企业经营管理的框架,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仍然存在,同时市场风险开始显现。此时,技术风险比种子期大大降低,技术风险主要来自其技术结构缺陷,财务风险在这一阶段最为突出,因为这一阶段的资金量需求大增,另一方面,虽然商品化导入阶段可能会产生经济效应,,但效益是不确定的。一旦风险投资者发现不可克服的技术风险或者市场风险超出其自身所能接受的程度,就有可能果断退资[2]。
2.3.3成长期的风险
成长期风险,即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已不是技术风险,如何既保持技术先进又尽享市场成果,成为市场与管理风险的重要来源。此阶段,已基本完成产品创新,逐步形成经济规模,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但尚需注入大量资金进行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开拓市场,建立起完善的营销网络、创立品牌,并形成主导型的技术产品。这一阶段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已成为次要矛盾,市场风险成为主要矛盾。此阶段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技术替代风险,它会使该产业丧失原有的技术优势而改变产业的竞争态势,该阶段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产品能否适应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竞争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市场营销策略是否合理和企业的经营能力能否适应市场扩张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2]。
2.4退出过程中的风险
退出过程中的风险是指创业投资在成熟期时的主要风险。成熟期是指技术已经成熟、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随着各种风险的大幅降低,这一阶段是创业投资的收获季节,也是创业投资退出阶段。创业投资能否顺利的退出成为最大风险。创业投资撤出的主要方式有首次公开上市(IPO)、兼收并购、股权回购、清算等。若创业资本不能适时、顺利的撤离,滞留的资本将使创业投资主体陷入投资的死循环,无法及时获得投资收益并进行新的投资。
3创业投资的风险对策分析
3.1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创业投资制度创新
3.1.1正确界定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间接引导作用
在我国,创业投资一向被认为是政府的事情,国家应该成为创业投资的主体。从世界范围来看,创业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在创业投资中的职能范围应该严格限定在扶持和引导方面,而不应该直接投资经营。发达国家政府在创业投资方面主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政府补助;(2)税收优惠;(3)政府担保[1]。
3.1.2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创投资本来源渠道
拓宽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发展风险投资的首要条件。在解决风险投资资金短缺难题时,必须广开投资渠道。结合我国国情来看,我国的创业投资资本来源在政府资金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吸引民间各类资本积极向风险投资领域,主要包括:(1)个人和家庭的资本;(2)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资本;(3)金融机构及契约性金融组织的资本;(4)国际风险资本[1]。
3.1.3加强法律建设,规范创业投资运作机制
完善关于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募集方式、投资限制、退出渠道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相关条例,或者通过特别立法的形式,制定适合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法规。解决个人投资于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双重征税问题,改变公司制创业投资公司在吸引社保基金资金方面的不利地位;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畅通的退出渠道。修订《证券法》,制定与并购和企业回购相关的法律,规范和发展创业投资基金采用并购和股份回购方式回收资本;逐步完善投资企业破产清算的程序,为创业投资基金的清算退出提供法律指导。
3.2创业投资风险的分阶段控制
3.2.1选项阶段
重点要评估风险。调查并选择信誉度高、具有权威性的评估专家和中介机构,尽量保证目标项目及企业相关信息充分、及时、准确、有效。
3.2.2投资阶段
(1)种子期:针对此时期的技术风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反复论证其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掌握该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改善R&D条件。
(2)导入期:针对存在的财务风险,需要投资主体组成辛迪加方式联合出资;针对本时期技术风险,通过大量实验排除风险;针对市场风险,需要通过产品试销检验市场的容量和潜力。
(3)成长期:重点在于市场风险,需要积极开拓市场,进一步细分市场,增加营销投入,完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
3.2.3退出阶段
重点评估风险(退出方式及时间选择)。需要实施投资过程的动态评估;将受资企业分为三类:成功、一般、失败。对于成功的企业,要加快培育辅导,尽早公开上市,以获得最大利润并及时退出;对于一般的企业,要保持稳定发展,通过并购、次级转让等方式退出;对于失败的企业,要及早提出预警,协助其改变经营方向或选择破产,以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3创业投资风险的系统管理方案
3.3.1集合出资,实现风险共担
创业投资主体一般分为:长期性基金(如养老金、保险金)、风险投资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大企业及富裕家庭和个人等创业资本提供者。由确定或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进行“集合出资”,能够较好地保证创业企业适时、足额的资金需求,同时能共同分担成本和风险,还能够在创业公司的未来上市方面提供多方协助。
3.3.2进行分阶段投资
创业投资主体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将资金进行分阶段投入。其最初投资额比较少,随着企业逐步走上正轨,创业资本再不断跟进,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中止投资吗,通过这种策略把风险降至最低。
3.3.3实施动态评估机制
要使创业资本低风险运作,实施动态评估机制是其根本保证。投资前,能否从大量项目中筛选出,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科学评估,是进行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它包括产品技术评估、经营计划评估、市场营销评估、财务及投资报酬预测等。投资后,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实施分段、分期的动态评估,以确定下一步是继续追加投资还是中止或退出投资。
3.3.4适度集中产业领域
今天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任何单个的创业投资机构都不可能涉及所有领域,只能选择优质,相对熟悉的投资领域进行投资。这样利于:一,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投资领域,对项目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的价值有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投资的方向和动机;二,在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3.3.5对项目投向的组合管理
创业投资主体可以对不同阶段的多个企业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和降低总体投资风险。为避免对一个企业投入过多精力,更好地把握创业投资机构的战略发展,同时为了发挥其他股东特别是创业企业的积极性,创业投资机构主体一般不单独控股,通常只占被投资企业全部股权的10%~30%。
3.3.6财务风险的管理
资金的风险贯穿创业投资的全过程,一般可以采取以下3种策略来降低财务风险:尽量投资多个企业资金需求的不同阶段,以免造成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或资金的无谓闲置;在项目的组合上,将项目的投入和退出时间尽量错开,以方便资金的流动运作;在整个的资金运用中单独划出一块进行短期资金运作,在保持适度流动的同时,可获得一定的收益。
3.3.7进行创业投资的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风险承担者通过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转移,它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转移是指创业投资主体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部分地转移给保险公司来承担。非保险转移指创业投资主体利用其他途径将风险转移,如合同担保等。
3.4强化投资后的管理
3.4.1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监管与控制主要分为事前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决策方案、监管跟踪与事后风险评估。
3.4.2构建投资后的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是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的监控使管理层尽力去增加企业价值,从而使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得以实现。
3.4.3完善投资后的激励机制
对投资后的管理,一方面要采取科学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实施积极的激励机制,即通过激励安排来激励管理层为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防止牺牲投资者利益来谋求个人利益或管理集团利益。
3.4.4做好投资后的管理服务
2创业投资中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核心特征是“高风险、高收益”,这些风险分布在与创业投资的各个阶段,受创业运作机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2.1与创投行业运作机制相关的风险
2.1.1政府在创业投资事业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创业投资的“高风险、高收益”决定了其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在行业发展的初期,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政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力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但是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2.1.2资金严重短缺,投资主体单一,抗风险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资本主要来源于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投资主体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的创投资本增长缓慢。创司在整个创业投资领域势单力薄,筹集资金的渠道很少,运作效果也欠佳,对于高风险的项目很难把握,往往容易导致运作过程中资金链断链,抗风险能力偏低[1]。
2.1.3转轨中的市场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直不完善,现在又遇到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还没有真正走向商品化和以市场为杠杆,从竞争中求发展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市场发育滞后,研究者和生产者在商品化转移方面缺乏竞争,新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技术风险很大。二是产权市场不健全,创业投资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于是否有完善的风险企业产权或股权转让的市场,我国的股票和证券市场尚不成熟,产权流动不畅。三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产要素短缺现象。四是我国的高科技市场长期被外国产品占领,使得本国的创投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1]。
2.1.4创业投资的法律环境不健全
我国的法律环境还很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一方面挫伤了高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无疑增加了高科技在商业化过程中的市场运作风险,让创业投资机构在甄选投资项目的时候,心生忧虑。此外,现行的法律法规很难适应创业投资发展的要求[1]。
2.1.5缺乏高效的信息流网络
企业无法迅速了解和跟踪国内外高技术发展状况和最新动态,造成企业应变能力低,增加了技术风险。
2.1.6创投过程不规范,随意性大
我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形式不一,名称各异,各种管理咨询公司和投资公司名目繁多,造成行业体系不完善,规范不统一,项目甄选过程不严谨,投资后往往很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2.2选项过程中的风险
2.2.1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
在选项过程中,可能由于投资者本身的经验或水平的局限性,或者错误判断该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可能性,或者没有对项目的产业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作系统考虑和量化分析,导致选择项目失误[2]。
2.2.2投资对象本身的风险
创业投资最大的投资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本身由于其前期的技术成熟度低,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产权市场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2.2.3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创业投资涉及的多数是高科技项目,其中又以小型企业为主,在公开市场上的企业信息很少,并且信息的可靠性很难保证,这就使得投资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其他市场更加严重,创业投资机构面临“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增大。
2.3投资过程中的风险
2.3.1种子期的风险
种子期即企业技术发明与酝酿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属于种子期风险,主要有:高新技术的技术风险,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风险。这些风险的不确定性很高,影响因素很复杂,且不易估测。种子期的风险需要创业投资机构拥有完善科学的选项体系,富有技术经验、市场经验、财务经验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3.2导入期的风险
导入期又称创建期,即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进行产品的二次开发、市场定位,开始确定企业经营管理的框架,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仍然存在,同时市场风险开始显现。此时,技术风险比种子期大大降低,技术风险主要来自其技术结构缺陷,财务风险在这一阶段最为突出,因为这一阶段的资金量需求大增,另一方面,虽然商品化导入阶段可能会产生经济效应,,但效益是不确定的。一旦风险投资者发现不可克服的技术风险或者市场风险超出其自身所能接受的程度,就有可能果断退资[2]。
2.3.3成长期的风险
成长期风险,即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已不是技术风险,如何既保持技术先进又尽享市场成果,成为市场与管理风险的重要来源。此阶段,已基本完成产品创新,逐步形成经济规模,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但尚需注入大量资金进行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开拓市场,建立起完善的营销网络、创立品牌,并形成主导型的技术产品。这一阶段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已成为次要矛盾,市场风险成为主要矛盾。此阶段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技术替代风险,它会使该产业丧失原有的技术优势而改变产业的竞争态势,该阶段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产品能否适应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竞争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市场营销策略是否合理和企业的经营能力能否适应市场扩张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2]。
2.4退出过程中的风险
退出过程中的风险是指创业投资在成熟期时的主要风险。成熟期是指技术已经成熟、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随着各种风险的大幅降低,这一阶段是创业投资的收获季节,也是创业投资退出阶段。创业投资能否顺利的退出成为最大风险。创业投资撤出的主要方式有首次公开上市(IPO)、兼收并购、股权回购、清算等。若创业资本不能适时、顺利的撤离,滞留的资本将使创业投资主体陷入投资的死循环,无法及时获得投资收益并进行新的投资。
3创业投资的风险对策分析
3.1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创业投资制度创新
3.1.1正确界定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间接引导作用
在我国,创业投资一向被认为是政府的事情,国家应该成为创业投资的主体。从世界范围来看,创业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在创业投资中的职能范围应该严格限定在扶持和引导方面,而不应该直接投资经营。发达国家政府在创业投资方面主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政府补助;(2)税收优惠;(3)政府担保[1]。
3.1.2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创投资本来源渠道
拓宽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发展风险投资的首要条件。在解决风险投资资金短缺难题时,必须广开投资渠道。结合我国国情来看,我国的创业投资资本来源在政府资金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吸引民间各类资本积极向风险投资领域,主要包括:(1)个人和家庭的资本;(2)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资本;(3)金融机构及契约性金融组织的资本;(4)国际风险资本[1]。
3.1.3加强法律建设,规范创业投资运作机制
完善关于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募集方式、投资限制、退出渠道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相关条例,或者通过特别立法的形式,制定适合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法规。解决个人投资于公司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双重征税问题,改变公司制创业投资公司在吸引社保基金资金方面的不利地位;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畅通的退出渠道。修订《证券法》,制定与并购和企业回购相关的法律,规范和发展创业投资基金采用并购和股份回购方式回收资本;逐步完善投资企业破产清算的程序,为创业投资基金的清算退出提供法律指导。
3.2创业投资风险的分阶段控制
3.2.1选项阶段
重点要评估风险。调查并选择信誉度高、具有权威性的评估专家和中介机构,尽量保证目标项目及企业相关信息充分、及时、准确、有效。
3.2.2投资阶段
(1)种子期:针对此时期的技术风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反复论证其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掌握该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改善R&D条件。
(2)导入期:针对存在的财务风险,需要投资主体组成辛迪加方式联合出资;针对本时期技术风险,通过大量实验排除风险;针对市场风险,需要通过产品试销检验市场的容量和潜力。
(3)成长期:重点在于市场风险,需要积极开拓市场,进一步细分市场,增加营销投入,完善销售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
3.2.3退出阶段
重点评估风险(退出方式及时间选择)。需要实施投资过程的动态评估;将受资企业分为三类:成功、一般、失败。对于成功的企业,要加快培育辅导,尽早公开上市,以获得最大利润并及时退出;对于一般的企业,要保持稳定发展,通过并购、次级转让等方式退出;对于失败的企业,要及早提出预警,协助其改变经营方向或选择破产,以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3创业投资风险的系统管理方案
3.3.1集合出资,实现风险共担
创业投资主体一般分为:长期性基金(如养老金、保险金)、风险投资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大企业及富裕家庭和个人等创业资本提供者。由确定或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进行“集合出资”,能够较好地保证创业企业适时、足额的资金需求,同时能共同分担成本和风险,还能够在创业公司的未来上市方面提供多方协助。
3.3.2进行分阶段投资
创业投资主体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将资金进行分阶段投入。其最初投资额比较少,随着企业逐步走上正轨,创业资本再不断跟进,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中止投资吗,通过这种策略把风险降至最低。
3.3.3实施动态评估机制
要使创业资本低风险运作,实施动态评估机制是其根本保证。投资前,能否从大量项目中筛选出,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科学评估,是进行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它包括产品技术评估、经营计划评估、市场营销评估、财务及投资报酬预测等。投资后,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实施分段、分期的动态评估,以确定下一步是继续追加投资还是中止或退出投资。
3.3.4适度集中产业领域
今天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任何单个的创业投资机构都不可能涉及所有领域,只能选择优质,相对熟悉的投资领域进行投资。这样利于:一,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投资领域,对项目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的价值有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投资的方向和动机;二,在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3.3.5对项目投向的组合管理
创业投资主体可以对不同阶段的多个企业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和降低总体投资风险。为避免对一个企业投入过多精力,更好地把握创业投资机构的战略发展,同时为了发挥其他股东特别是创业企业的积极性,创业投资机构主体一般不单独控股,通常只占被投资企业全部股权的10%~30%。
3.3.6财务风险的管理
资金的风险贯穿创业投资的全过程,一般可以采取以下3种策略来降低财务风险:尽量投资多个企业资金需求的不同阶段,以免造成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或资金的无谓闲置;在项目的组合上,将项目的投入和退出时间尽量错开,以方便资金的流动运作;在整个的资金运用中单独划出一块进行短期资金运作,在保持适度流动的同时,可获得一定的收益。
3.3.7进行创业投资的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风险承担者通过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转移,它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转移是指创业投资主体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部分地转移给保险公司来承担。非保险转移指创业投资主体利用其他途径将风险转移,如合同担保等。
3.4强化投资后的管理
3.4.1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监管与控制主要分为事前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决策方案、监管跟踪与事后风险评估。
3.4.2构建投资后的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是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的监控使管理层尽力去增加企业价值,从而使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得以实现。
3.43完善投资后的激励机制
对投资后的管理,一方面要采取科学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实施积极的激励机制,即通过激励安排来激励管理层为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防止牺牲投资者利益来谋求个人利益或管理集团利益。
3.4.4做好投资后的管理服务
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为什么许多怀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不能走进自主创业的大门? 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或许是许多大学生放弃创业理想的重要原因。
选择创业项目就是选择创业方向,而不少大学生这一步走得并不好。据教育部的一项报告显示,全国97家早期创业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其中很大一部分创业失败是由于项目选择错误所致。选择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往往是创业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那么,什么是好的创业项目?创业项目选择的策略是什么?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创业项目的含义及分类
创业项目是指创业者能够用来实际运作,开办企业,进行生产或经销产品(包括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如服务产品),并通过出售给消费者来赚取利润的那些商业机会。创业项目的分类从观念上来看,可分为传统创业项目、新兴创业项目以及最新兴起的微创业项目;从方法上来看,可分为实业创业项目和网络创业项目;从投资上来看,可分为无本创业项目、小本创业项目及微创业项目;从方式上来看,可分为自主创业项目、加盟创业项目、体验式培训创业项目和创业方案指导创业项目;从经营性质及特点上看,可分为生产类创业项目、科技类创业项目、商贸类创业项目、服务类创业项目、创意类创业项目和公益类创业项目。
二、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知己知彼原则。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是创造一个切入社会的端口,要找到一个自身与社会结合的契合点。所以创业项目选择要舍得下功夫,充分调查和论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清醒地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强项、兴趣所在、知识经验积累,性格与心理特征、资源拥有等。知彼,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对稳定的、恒久的、潜在的需要的认识。
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原则。所谓自有资源,就是创业者本人拥有的或自己可以直接控制的资源,包括专有技术、行业从业经验、经营管理能力、个人社会关系、私有物质资产等。相对于其它非自有资源,自有资源的取得和使用成本往往较低,同时这些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也容易使项目获得标新立异优势,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项目特色原则。特色是创业项目生命的内在根基,是企业生存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没有特色,任何创业都会是无根之浮萍。项目特色是扎根在正当的恒久需求之中的真实品质和效用,是吸引、影响、制约社会成员间进行交换的资源,是存在项目之中的优秀基因,是争夺市场的竞争优势。
效率优先原则。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普遍缺乏资金、客户等资源,因此为尽快脱离创业“初始危险期”,使项目的动作进入良性循环,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那些“短平快”项目。这样操作一方面可以迅速收回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便项目后期成长性不好,创业者也可以选择维持经营或后期主动退出,利用挖掘到的“第一桶金”另寻出路。三、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策略
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是创业成功的第一步,创业项目的选择有以下一些策略。
1、选择高附加值的项目
一个创业项目好不好,首先要考虑的是它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高不高。附加值高则是好项目,不高就不是好项目,附加值为零就应该放弃。什么是附加值呢?
附加值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指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增价值。附加值的实现在于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进行连接。产品附加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通过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等创造的产品附加值和通过市场战略在流通领域创造的商品附加值。高附加值产品,是指“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
2、选择高市场容量的项目
产品的市场容量是指消费者的需求总量。市场容量大,说明你生产的产品社会需求量大,你创业后的企业成长空间大。市场容量小,说明你生产的产品社会需求量小,你创业后企业成长的空间不够大。一般来说,选择产品市场容量大的创业项目,创业初期的成活率相对会高一些;而选择产品市场容量小的创业项目,由于其生产的产品适用人群少,销量自然就小,创业初期的成活率可能会低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容量与市场占有率是两个绝对不同的概念。有些产品的市场容量虽然大,但由于竞争者较多,创业者实际利用的市场空间可能并不大,因为整个庞大的市场被无数的竞争者分割成很多小市场,留给初期创业者的只有很小的市场容量。也就是说,创业者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很小。初创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3、选择高市场垄断力的项目
市场垄断力是指利用该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进行销售时所显露的市场占领能力,或者说是市场独占能力。它所反映的是该项目与其他生产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项目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
高市场垄断力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产品的销售,提高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即它的市场分额。二是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当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会形成一个平均销售价格,同时也会形成一个平均生产成本,他们之间的差额就是平均利润,一般来说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平均利润是很低的;而产品处于垄断状态时,就掌握着产品的定价权,其销售定价比平均价格高,高出部分的价格差就是垄断利润。这就是说,当产品处于垄断状态时,它不仅可以获得平均利润,还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市场垄断可分为:政策性垄断、技术垄断、资金性垄断等几种类型。
(1)政策垄断。是指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其他可能的竞争者进入某些领域,而只容许一家或几家企业来经营某类产品。政策性垄断是非常厉害的垄断。创业者要想进入这类行业,只能成为它们下游或上游的利润不高的配套企业。
(2)技术性垄断。是指根据该创业项目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低而无法与之竞争,从而处于垄断地位,这种技术垄断有两类:一是专利型技术垄断;另一类是窍门型技术垄断。
(3)资金性垄断。是指某种创业项目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只有资金充足者才能实施该项目。
4、选择低风险的项目
低风险说明风险可控,可以想见,技术上成熟、市场广阔、政策容许特别是政策鼓励的项目,风险是比较小的。这里讲的风险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下面分别分析一下。
(1)政策风险。是指有些创业项目处于政府管制或调控的领域,政府管理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或致创业项目被封杀,或因政策调整导致市场供求变化,给初创企业经营带来极大风险。
(2)技术风险。是指初创企业的产品技术不完全成熟,边研制边上马,从而存在着技术部过关的风险,技术风险主要存在于产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初创企业,当然也存在于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成熟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
(3)市场风险。主要是指产品能否经受市场竞争的风险。如果产品适销对路,渠道畅通,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很快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么市场风险就小;反之,市场风险就大。市场风险是选择创业项目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市场风险影响着产品的销售量、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形成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机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若宏观经济不好,下游企业或客户购买力下降,势必影响本企业产品的销售。二是原材料采购。若原材料不容易采购,或采购价格高,或运输成本高等都会影响本企业的经营。三是消费者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变化。企业生产的产品若不符合消费习惯必将会造成消费困难。
5、选择资金占用量低的项目
低资金占用量,是指创业从投入到产出所需的资金量比较少,在创业者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低资金占用量有两大好处。第一,成本可控。低资金占用量,一般来讲,科技含量高,投入小,因而船小好掉头。随时可以转产。损失也比较小。第二。在创业之初,容易筹集开办企业所需资金,使项目上马快,好掌控,提高初创企业存活率。
6、选择产品生命周期长的项目
生命周期有三种类型,即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这里主要是指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新技术的出现,产品更新换代,老产品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二是具有同样或类似功能且价格低廉的替代产品的出现。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创业者选项目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也许还没有收回投资,就已经走向衰落了,这对创业者来说,无疑是难以承受的。
(注:本文系武汉市教育局2014年重点科研课题,编号为2014028,课题名称“困扰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小陶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特征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2502
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曾一度取得了较高的GDP增长率,这个增长率是依靠投入大量资金和消耗大量资源换来的。近年来,资源瓶颈约束和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不断突出,迫使经济增长必须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这个转变就要依靠技术创新。然而,对于景德镇数以千计的中小陶瓷企业,特别是微小型陶瓷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存在着太多的未知和不可控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有可能引起创新活动的失败,进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发现和防范创新风险对景德镇中小(微小)陶瓷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的几种风险类型
1.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制约创新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按照技术来源渠道不同,可以分为自主研发创新、合作创新、吸收(模仿)创新等方式。
(1)自主研发创新一般适用于大型陶瓷企业,他们在研发资金、创新人才、生产规模、营销渠道等方面都具备着中小型陶瓷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2)合作创新是两家或多家中小型陶瓷企业整合资源,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创新模式。在合作过程中,首先应将各家企业在创新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融合和协调,进一步将具体划分资金和技术水平投入的力度与成果的共享之间的比例。不然,如果出现“内部矛盾”,不仅创新活动不能顺利开展,还会影响企业间的战略同盟关系。
(3)吸收(模仿)创新模式可以缩减创新周期和成本,特别适用于创新人才和资金缺乏的中小型陶瓷企业,但企业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应做到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时不被他人所侵权。
1.2资金风险
资金是从事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景德镇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多以小型工作室和作坊的形式存在,主要生产单件艺术瓷和小批量日用陶瓷,自有创业资本少、经营风险大。各级政府对陶瓷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用于科研转化的专项费用偏低。
1.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综合性风险,由于创新技术水平不高而引发的消费者需求不旺盛、由于竞争者抢先推广类似产品而造成产品积压、由于产品定位不准确而造成的供需失衡等都属于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
1.4结算(信用)风险
在景德镇地区,结算风险算是一种本土化的风险。基本上所有的陶瓷企业都有对外债权债务关系,企业间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信用网络。加上创新活动中,各企业间又具有了合作、供需关系,使得这张网络愈发地复杂。如果网络中一家企业亏损或倒闭,将同时引起另一家或多家企业的相继损失。所以,结算风险也是创新活动能否最终获利的一个影响因素。
2风险的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2.1技术风险的危害性
(1)技术风险的危害性。
在景德镇,不少陶瓷企业认为,自主研发创新存在的障碍太多,风险太大:创新过程中如果出现资金连续性、人员技术能力、主流技术兼容性等问题,都会影响创新活动的效果和成败;若和其他公司合作开发,在资金和人员能力上有所改善,但仍可能面临较大的委托风险;而吸收(模仿)创新虽可以缩减创新周期和成本,提高市场适应性,但由于中小企业的学习能力很弱,会产生一定的学习消化风险。
(2)防范技术风险的对策 。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内部环境,在综合评估创新机遇和风险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和方式。如在创业初期,创新资金比较缺乏,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不充足,开发能力一般较弱,可以先选择模仿创新或合作创新的方式,以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当企业发展壮大,各方面能力逐渐增强之后,可以循序渐进地扩大自主创新的成份,最终形成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模式,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创新过程中注重不侵犯他们知识产权,在企业具有一定资金和创新能力的时候,可以为自己的产品申请专利。
2.2资金风险的危害性及对策
(1)资金风险的危害性。
“微小企业贷款难,难如上青天”这是民间对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形象描述。近两年,在政府与监管部门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下,各金融机构针对小型(微小型)企业推出一些金融创新产品,以建设银行为例:①小企业小额无抵押贷款:主要是面向小企业客户发放个人经营性流动资金,由小企业主或企业实际控制人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贷款无需抵押;②中小企业联贷联保业务:由若干中小企业客户自愿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贷款额度,相互保证、联保;③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向“重点中小企业池”中企业发放,在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由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的信贷业务。这些业务为微小型、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企业的资金融资难问题。
但在景德镇地区,数以千计的微小型陶瓷作坊,要求他们提供合规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抵(质)押物,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在景德镇地区的运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融合和消化。
(2)防范资金风险的对策。
根据企业创新模式的不同、创新风险的大小、创新投入多少、资金回收期长短,制订相应地资金使用计划,并把创新活动分为开发期(学习期)、生产期、投放期、回报期四个阶段,并设定每个阶段资金投入量的最低(高)水平,尽可能地确保资金供给及时、合理。
在企业进行正常生产和创新活动的同时,还要考虑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再筹资,如利用风险投资、合作融资、应收账款抵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方式以保障技术创新资金的不断供给;如企业资金不足时,可优先选择资金需求较少的创新项目,待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有充足的经验和资金以后,可以逐步发展“高精尖”项目。企业也应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规范相关的财务报表和凭证。
2.3市场风险的危害性及对策
(1)市场风险的危害性。
景德镇陶瓷企业大部分规模很小,属于微型企业范畴,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他们大多数采取手工或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进行作业,其产品规范性弱,而且陶瓷本身属于低值易碎商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废品”。其实这些“废品”中有一部分还是可用的,但因其自身价值不高,产品质量等级低而被丢弃。
陶瓷创新应在了解了消费者的偏好、市场供需关系、类似或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忽视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会引起企业创新活动的低效率甚至是失败。
(2)防范市场风险的对策。
第一,创新活动要求设计者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后,思考如何在成本固定和技术可提供的前提下探索提升陶瓷产品的美观性、功能性、环保型、便利性以及安全性。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第二,市场风险还源于市场竞争。依靠更新设备、改进技术、引进人才、强化管理等方式来生产更先进的产品,为消费者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以此吸引和稳定顾客。
第三,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在景德镇市,有很大一部分的企业管理者是下岗人员。因此,这些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国家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在税收、物价、融资等诸多方面是否有优惠政策。以此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4结算(信用)风险的危害性
(1)结算(信用)风险的危害性。
结算风险是景德镇市特有的一种风险形式。因为日用陶瓷和基础陶瓷器具供给多于需求,一般都是“贱卖”。拿生产基础陶瓷器具的企业来说,从购进原材料,到加工生产,再到烧制成型,经过多道工序。但市场价钱却不尽人意:有的匣钵二、三块钱一个,一个托饼几毛钱一个。每一次供货的销售额也只是几百元钱。所以,企业间一般都是半年、一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结一次账。
据调查,景德镇有一家三叶陶瓷,是专门生产陶瓷器具的微型企业。他们的企业主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他们的一家购货企业A企业2012年前10个月从三叶陶瓷购进陶瓷器具,产品总值5500元。现A企业经营不善,企业主解散作坊并准备回家乡;另有B企业之前欠A企业5800元债务,A企业主急于回家乡,特告知该笔债务如果现金偿还可以给予九折优惠,只需偿还5220元。三叶陶瓷企业主得知此事后,找到B企业主,愿意给予8.5折的优惠,只需偿还4930元就可了却三家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B企业主得知此事非常高兴,立刻联系了A企业主。于是一个三角债权债务关系就此解除。
三叶陶瓷的负责人说,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还要关注对方企业的动态。像A企业那样,如果企业主离开,那将损失5500元,这样三方协商,还能收回4930元,就像给他打了个九折。此类事件在景德镇的陶瓷企业间经常发生。企业间的信用风险极大:当一家企业倒闭或亏损,这家企业所有的债权人都将面临损失。
(2)结算(信用)风险的防范。
首先,各陶瓷企业主都要有诚信经营的理念,不能存有恶意拖欠、躲避账务的动机。每家企业都是信用网络中的一个结点,这个结点既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你拖欠别人债务,别人也会躲避你的债务。长此以往,网络中毫无信誉可言,只能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企业经营应该逐渐走向规范化。要建立健全债权债务凭证,使每笔债权债务关系都能有凭有据,并能运用法律的手段合理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再者,政府部门可考虑组织筹建一个“景德镇中小(微型)陶瓷企业商会”。其主要职责是:(1)建议政府、金融机构等进一步加大对陶瓷产业的扶持力度,选择几家信用优良,经营良好的陶瓷企业,相互担保、共同承担去争取创新资金;(2)整合景德镇市现有陶瓷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在创新方面“有资金出资金,有技术出技术,有设备出设备”,充分发挥集群优势,提高景德镇陶瓷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3)协调和解决企业间的纠纷,增加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减少恶性竞争,联合起来打击假冒伪劣陶瓷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使各家企业都能有序、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的资金需要量很少,从创意的酝酿,到实验室样品,再到粗糙样品,一般由科技创业家自己解决。在这个阶段的企业面临三大风险,一是高新技术的技术风险,二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三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风险。这个阶段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多且不易测评、离收获季节时间长等特点。风险投资家在种子期的投资在其全部风险投资额的比例是很少的,一般不超过10%。企业进行间接融资的可能性很小。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指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这一阶段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一方面要进一步解决技术问题,尤其是通过中试,排除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又要进入市场试销,听取市场意见。这个阶段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风险投资机构增加的资本投入。这一阶段风险仍主要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并且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凸现。这一阶段所需资金量大,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风险投资要求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一旦风险投资发现无法克服的技术风险或市场风险超过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投资者就有可能退出投资。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相对前两阶段又有增加,一方面是为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是开拓市场、增加营销投入,最后,企业达到基本规模。这一阶段的风险相比前二阶段而言已大大减少,但利润率也在降低。在这个阶段进行间接融资是比较恰当的。
(四)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资金称作成熟资本。该阶段资金需要量很大,但风险投资已很少再增加投资了。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产品的销售本身已能产生相当的现金流入,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阶段的技术成熟、市场稳定,企业已有足够的信用能力去吸引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或发行股票。更重要的是,随着各种风险的大幅降低,利润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随之下降,对风险投资不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原因
经营规模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一般在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规模普遍偏小、实力弱,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面对市场波动的风险承受力差,经营状况不稳定,难以同大企业抗衡。
管理不规范。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财务制度和管理相对不健全,且企业有形资产比例低,缺少有效的抵押品,银行对其融资面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信贷融资显得十分困难。
开发风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失败率很高,因此开发面临的风险比较大。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即有中小企业的特点也有科技型中小企业独有的特点。
(二)信用评级困难
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科技背景、专业技术知识壁垒致使投资者对高科技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如果不具备相关产业的专业水平,一般的金融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几乎无法逾越这堵科技壁垒,加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不利影响。
(三)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
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比较零散,实施不到位,缺乏“一站式”政府服务;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足;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机制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不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完整。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发展、培育创业投资和股权私募基金等各种类型的股权投资,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的股权融资需求。
(四)缺乏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原则从事经营活动。对于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要求的每笔贷款相对大企业来说较小,但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审批环节大致相同,从而使银行发放贷款的单位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
三、科技金融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破解对策
(一)科技金融的特点
(1)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即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
(2)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即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
(3)科技金融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即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
(4)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
(二)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策略
(1)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财务规范程度、树立自身的信用形象、改变融资观念。
(2)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的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评级制度。
(3)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培育创业投资和股权私募基金等各种类型的股权投资,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的股权融资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37-03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世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创业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并日益受到各国和地区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相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政策,促使我国的创业活动日益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大量创业企业应运而生。但事实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创业企业诞生,却又有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创业企业退出市场。造成我国创业企业成活率低和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创业企业在其成长、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缺乏有效地识别、分析与控制。纵观目前国内外的学术领域,相对于如火如荼的创业活动而言,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于创业实践。
2 创业企业生命周期
创业企业作为一个动态概念,它是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的,是指处于由孕育期向稳定期逐渐发展和转型的企业,其规模及赢利能力较小,成长潜力与风险并存。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本文以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创业企业的特点和前人的研究,将创业企业成长划分为孕育期、求生期、扩张期、稳定前期四个阶段。①孕育期。即从捕捉创业机会到创业企业创立的阶段,创业企业实体的成立则标志着孕育期的结束。②求生期。求生期指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试销的过程,是将创业设想转化为一系列创业活动的过程,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逐渐成型的过程。③扩张期。该时期是由产品试生产和试销向产品规模化生产并日益被市场接受的过程。④稳定前期。这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生产能力、销售业绩和管理水平都逐步趋于稳定,其市场地位也趋于稳固的过程,因此,该阶段也是创业企业向成熟企业过渡前的关键时期。可见,上述四个阶段正是创业企业积累资源、增加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进过程。
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创业企业风险分析
创业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环境状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生产经营活动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风险类型也将各不相同。
3.1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和用资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遇到的首要风险和核心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企业将陆续获得现金流入,规模和影响力都将不断扩大,则其筹资风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产生的原因为:第一,创业企业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缺少参照系和经验,导致企业的筹资计划和融资策略制定缺乏一定的准确度和科学性,进而造成创业企业的筹资风险;第二,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二板市场的不成熟是我国创业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
(2)用资风险。创业企业的用资风险通常突出表现在求生期和扩张期,该时期的创业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如果资金使用分配不当将引发资金风险并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一方面由于资金结构和资金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用资风险。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也将致使创业企业承担一定的用资风险。
3.2 技术风险
创业企业技术风险具体可以表现为技术研发风险、技术应用风险和技术再创新风险三方面风险。三种风险虽同属技术风险,但其中技术风险出现的时间段不同,且不同时间阶段所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1)技术研发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突出表现在创业企业孕育期和求生期,此时期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和技术开发经验,导致技术的研发能否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研发经验不足,创业企业经常遇到因设计方案不合理而造成后期研究工作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最终造成技术研发工作无法继续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创业企业在技术研发工作前通常疏于技术检索,当研发工作进行到一半或结束后,才发现研究成果早已经申请专利或上市,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
(2)技术应用风险。当创业企业的研发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后,技术研发风险逐渐降低,但技术应用风险则应时而生,具体表现在:①技术适用性风险。如技术使用环境、资源等条件较苛刻,操作复杂,功能过剩或不足,与相关技术不兼容等,都会使技术因适用性较差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②技术可靠性风险。技术的不可靠将导致产品在性能、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稳定,如产品技术性能不过关或次品率过高,造成创业企业因产品无法满足相关技术标准或不被消费者接受而面临危机;③技术流失和替代风险。由于缺乏技术保护意识,创业企业通常面临技术外泄或被模仿的风险。
(3)技术再创新风险。当创业企业逐步在技术和管理上逐步趋于成熟时,技术再创新风险将可能随之产生。在稳定前期,创业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时企业容易陷入安于现状而疏于在技术广度和深度的再创新或不愿进行新技术的开发的状态,不能以动态的目光和思维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最终造成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危及企业的长足发展。
3.3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通常在创业企业的求生期就已产生,在扩张期达到最大。随着创业企业的发展,市场准入与预测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和市场潜力成长风险依次凸显。
(1)市场准入与预测风险。在创业企业求生期,产品研发结束后,需要将所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但由于创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少市场知名度等特点,其产品在进入市场并试图让市场所接受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或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进一步演变成市场准入风险。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开拓经验的欠缺性,创业企业还要受到因市场预测的不准确而产生的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加强,扩张期的创业企业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来获得更大的利润,但由于消费者认知程度较低、市场地位不高、竞争能力较差,创业企业在此时就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一方面体现在产品本身的竞争,产品质量、性能等指标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决定了创业企业市场竞争风险的大小。另一方面,创业企业要面临现存的成熟企业和新的竞争者出现所带来的竞争风险。
(3)市场成长风险。市场具有潜在性与待成长性,创业企业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和快速扩张,就得不断地发掘市场潜力或开发新的市场。与技术再创业新风险一样,当创业企业发展到稳定前期时,往往由于资金、市场开拓能力的限制或惰性的产生,使得创业企业无法继续进行新的潜在市场的开发,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导致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用于企业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创业企业的成长速度与生产水平将无法适应市场的成长速度,将导致创业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成长风险。
3.4 人力资源风险
由于创业企业的高风险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决定了创业企业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都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导致创业企业一直面临着较大的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人才获得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
(1)人才获得风险。相对于成熟企业,面对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和人才成本日益增加的情况,创业企业在招聘各类人才时会面临难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压力,招人难度加大,使得创业企业在运营上要承担人力资源不足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2)人才流失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是我国创业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常见的风险,尤其在企业求生期表现更为突出。首先,良好的组织结构关系可能因为核心人才的流失而遭到破坏,执行中的任务也将被迫中断,企业经营效率大大降低;其次,企业花费大量成本吸收和培养的人才一旦流失,将导致创业企业在资金和资源上的浪费;再次,掌握核心技术或客户等资源的人才流失,可能造成技术开发延迟或技术外泄,甚至使创业企业因人才流失风险而遭受巨大损失和致命打击。
3.5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贯穿于创业企业始终的主要风险之一,它是指由于创业企业管理不善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创业企业的管理风险主要由因创业者和管理团队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能力风险和由组织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组织风险两部分组成。
(1)能力风险。创业者和管理者是创业企业的关键人物,其能力的高低和经验水平直接关系着创业企业管理效果的好坏和管理风险的大小,尤其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管理者能力有限,相应的能力风险则较大。能力风险在创业企业中具体表现为决策能力风险、业务能力风险和协调与整合能力风险。
(2)组织风险。创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成立之初通常伴随着结构的不合理性和效率的不稳定性,由此产生的组织风险将对创业企业实施高效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在创业之初的孕育期,创业企业通常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组织的层级结构也相对较为模糊,经常出现多头领导或责任不清的现象且组织的灵活性较差,这将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造成管理上的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组织趋于稳定,但当创业企业发展到扩张期时,企业规模和产能都将迅速扩大,其组织结构将面临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和发展需要的风险。
4 结 论
本文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划分了我国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并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中风险类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①创业企业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成长和发展也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可将创业企业的成长划分为孕育期、求生期、扩张期、稳定前期四个阶段。②创业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面临着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管理风险,且各种风险在不同生命周期中呈现不同影响和变动趋势。因此,在进行风险控制时也应以创业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手段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艳茹.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88-93.
[2]成春,贺立龙.创业企业的成长动力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6-140.
[3]宫雅卓.论创业企业的分段风险投资策略[J].科技创业,2003(9):63-64.
[4]谢胜强.创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和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增刊):230-233.
[5]高新技术创业企业风险的系统分析:辨识与规避[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132-135.
[6]周荃,徐健.高科技企业的典型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创业,2006(9):41-44.
[7]张云.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9(1):106-107.
[8]陈春燕.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评价[J].民营科技,2009(2):42-43.
把资金等投入到农业领域并在该领域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运输以及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叫做农业创业。按组织形式可以把农业创业分为:不创建新的组织和创建新的组织2种类型。按照农业行业又可将农业创业具体划分为设施园艺业、规模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规模养殖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6种类型。这6种类型又以现代农业服务业为中心,无论哪种创业类型都和现代农业服务业紧密相关。
1.2我国农民农业创业的现状
我国有超过9亿的农民,他们是我国农业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几年来我国农民发展农业创业人数在逐年提升,仅2008年我国就新增70万个个体工商户,实现了120多万人的就业;尤其是由农民自己创办的企业就多达86万家,农业创业人员累计达500万人。通过创业促进农民增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农民农业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的年龄大部分都低于36周岁,而在20~30周岁的年轻人开展农业创业活动的则更多;男性所占比例为82%,大大超过女性创业所占比例;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就业的经历。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掌握信息有限,加之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农民农业创业存在一些问题,如创业项目选择方向把握不准,创业能力有限,创业资金筹集困难,创业风险规避不及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2开展农业创业的有利条件
2.1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
2.1.1粮食直补政策。政府从粮食的风险基金中拿出一部分钱直接补贴给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
2.1.2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为了加快我国农作物的优良品种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国家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一些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种植按照不同的标准给予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直拨。
2.1.3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对因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该补贴是在粮食直补基础之上建立的。资金由中央财政直接负担。
2.2丰富的农业资源
实施农业创业就不得不考虑到当地的农业资源,尤其是可以利用的农业资源,同时也要考虑管理技术、人脉关系以及当地的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我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海洋资源,这些自然资源都更加有利于农民开展农业创业。
3农业创业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避免风险
3.1农业创业面临的风险
农产品因受自然灾害和生产力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减产或绝收,给农业创业带来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通常分为自然资源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农户还会面临农产品滞销、市场价格低或竞争对手挤压等市场风险。无论选择何种农业创业项目都会面临市场风险,这就要求创业项目在名、特、新、优上做文章,才能不被风险打倒。由于农业技术和某些技术的欠缺业会对创业者造成损失,严重的会造成绝收,导致血本无归。此外,由于人的种种主观因素也会导致风险,如人为破坏、投毒、误判以及失职等。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6014104
作者简介:王 锋(1976-),男,湖南桑植人,吉首大学学生工作部政工师。
一、创业风险的提出
美国着名创业学专家Timmons在其提出的Timmons创业模型中认为,创业过程就是创业机会、资源、团队之间高度配置适当的动态平衡过程。但随着时空的变迁、机会模糊、市场不确定性、资本市场风险及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冲击,这三个要素也会因为相对地位的变化而产生失衡的现象。这种失衡现象称为创业风险。对于风险的理解,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强调了风险表现为结果的不确定性,一是强调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前者属于广义上的风险,说明未来利润多寡的不确定性,可能是获利(正利润)、损失(负利润)或者无损失也无获利(零利润);后者属于狭义上的风险,只能表现为损失,没有获利的可能性。风险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如果采取适当的防范策略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在智慧认知和理性判断的基础上,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有时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因此如何判断风险、选择风险、规避风险继而运用风险,在风险中寻求机会创造收益,意义将更加深远而重大。鉴于此,大学生创业风险是指在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过程中,因创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创业机会的复杂性,创业企业的多样性,大学生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能力不足,以及创业投资者实力有限等因素而导致创业结果的不确定性。
二、创业风险的识别及方法
既然创业风险是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直面风险并化解之,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风险识别是应对一切风险的基础,只有识别了风险才可能有化解的机会。同时风险也是一种机会,应该开拓、提高它积极的作用。(一) 树立正确的创业风险意识
创业风险识别是大学生创业者依据企业活动,对创业企业面临的现实以及潜在风险运用各种方法加以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大学生创业者都必须掌握风险识别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应该正确树立识别企业风险的基本理念,具备以下意识(1)未雨绸缪的观念。创业风险需要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活动的迹象、信息归类,认知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仅要识别风险所面临的性质及可能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也是最困难的)是识别创业过程中各种潜在的风险,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2)有备无患的意识。创业风险的出现是正常的,带来一些损失也是正常的,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骄兵轻敌。关键的问题是要密切监视风险,减少损失,化解不利,甚至转化为盈利的机会。(3)实事求是的精神。虽然风险识别是一个主观过程,但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风险识别十分复杂而细致,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标准、方法科学有序系统地分析各种现象,对企业的面临的风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4)持之以恒的思想。由于创业风险伴随着整个创业过程,同时风险具有可变性和相关性的特点,所以大学生创业者必须要有“持久战”的准备。风险的识别工作应该是连续地、系统地进行,并成为企业一项持续性、制度化的工作。发现和识别风险,是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如果大学生创业者在企业未发生损失之前就能够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那么这个风险是可能被管理的,因此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点。
(二) 创业风险的类型
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划分,创业风险一般可分为主观创业风险和客观创业风险。按照创业风险的内容划分,创业风险可分为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和其他风险等。(1)技术风险是指大学生创业者经常以其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生产等方式创立科技创新性企业,技术含量高、投资风险大。因为技术成功、技术前景、产品生产、技术效果及技术寿命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技术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越性乃至被淘汰,引发投资贬值或投资失败。(2)政策风险是指生产产品或生产技术不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环保政策、能源政策、科技政策等等,或因为海关限制,无法获得产品、生产设备、辅助材料、技术方法的进口许可等等。(3)市场风险是指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市场接受能力、市场接受时间、产品扩散速度和竞争能力的不确定性。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缺少资金和强大的销售系统,能否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都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大学生创业者在短时间内很难准确估计市场能否接受及接受的数量。(4)生产风险是指主要表现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生产工艺的不合理或现有工艺落后导致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原材料供应短缺、生产周期过长或生产成本过高;产品检测手段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等。(5)管理风险是指因创业企业管理不善产生的风险。大学生因为管理企业经验的缺乏而导致的管理制度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营销管理风险等等。当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以后,对企业管理的需要就日渐凸显,管理不善会导致内部消耗巨大、重要员工流失、产品销售不畅等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6.其他风险主要指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足够的资金、优秀的管理等不可或缺的条件。企业作为组织本身是在宏观的外部环境中活动的,宏观环境中的自然地理因素、人口构成流动因素、技术革新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导致既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会对企业造成潜在或直接的威胁。创业风险种类繁多,贯穿并交织于整个创业过程,但是这些风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识别风险和应付风险的过程,风险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创业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创业所依赖的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它们不断变化、发展甚至变得难以预料,造成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创业有着成功或失败的两种可能性,创业风险具有盈利或亏损的双重性;随着影响创业因素的变化,创业风险的大小、性质和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创业风险与大学生创业者的行为紧密相连,同一风险采取不同的策略,将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三)创业风险评估技术
大学生创业者要系统、科学、全面和准确地对企业的总体风险,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不同性质与条件,按照一定的途径,运用一定的方法,或者借助一定的工具来实施。比较重要的风险识别评估的技术包括:SWOT分析法、ATA事故树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AHP层析分析法等。
1.SWOT分析法。SWOT方法指列出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将这些风险与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以发现各种潜在的危险。风险涉及创业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实物、金融、无形资产等,尽可能列出创业企业需要的其他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的宏观环境(自然、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和微观环境(投资者、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和竞争者等)。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明确企业面临的机会及威胁,发现企业的优势与劣势,采取相应对策。
2. ATA事故树分析法。ATA事故树方法,指利用逻辑关系、因果关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等,运用逻辑推理,对创业中涉及的主要风险事件,按时间顺序和事件的成功或失败因素组合在一起,确定系统最后的状态,发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条件。本方法有利于对各种系统性危险进行识别和评价,了解创业过程中风险的动态变化。
3.模糊综合评价法。由于有创业过程中随机事件的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企业本身状态的不模糊性。在这种认知不确定的状态下,基于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再分别确定个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进行归一化的模糊运算并得到模糊评价的综合结果。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及非确定性情境下企业风险识别及评价问题。
4.AHP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按企业风险的性质和企业的总目标将此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分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并构建多层次的分析模型。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足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在运用上述评估技术时首先要通过调查、问讯、现场考察等途径获得;其次,需要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对各类数据及现象作出处理。根据对于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风险或潜在风险的范围。根据量化结果,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假设、模拟等方法,进行风险影响检验评估,预计可能发生的后果,最后提出方案选择及确定处理风险的方法和行动方案避免损失时间、精力和资源。
三、创业各阶段风险与防范策略
风险贯穿于整个创业过程,各个阶段的创业风险既有共同的特征,也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创业风险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应对和化解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不同创业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针对性的提出了风险识别与评估分析方法,并从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的主体层面如大学生创业者自身、高校、政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 创业准备阶段的风险与防范
创业准备是指在打算创业到创业初期的这个阶段。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方面。本阶段损失的风险达到60%以上。例如产品如何从构想、概念或初始形态发展成产品;企业人员较少,只有创业者或少数几个技术人员,没有或没有胜任的管理人员;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大学生创业还未充分理解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及要求等等。在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时,企业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从大学生创业者个体层面上主要是增强学生个体的创业风险识别能力、创业兴趣激发等。根据ScottA.Shane的观点,信息在创业者机会风险识别中起了核心作用,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拥有从新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和识别有价值想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适当的思维方式等等;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在创业准备阶段可通过创业课程、创业竞赛等教学训练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使更多的学生掌握创业技能。如吉首大学把“职业价值观自测量表”和“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量表”引入课堂,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使学生科学地作出职业规划。为使讲授内容在更大范围推广,讲师团成员将教案进行整理编撰成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特色教材《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奖励、允许休学创业等办法鼓励学生创业;政府层面在这个阶段应加大指定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创业激励方面的政策并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使潜在的创业者大学生能得到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
(二) 创业初级阶段的风险与防范
在创业初级阶段,大学生创业者要把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新或商机通过设立企业变成现实。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等。企业开始制造生产少量产品,一方面是通过实验进一步试排除技术风险;另一方面要进入市场试销、接受市场的检验与信息反馈。开始生产时,因技术或规模的原因,生产成本往往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短期内无法迅速扩展市场至预期水平;加之一些预料之外的因素等;创业者无法有效管理、无法吸引优秀经理人等原因,损失的风险在50%左右。在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时,适宜采用SWOT分析法和ATA事故树分析法去评估创业初期所面临的风险与机遇。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对大学生创业者至关重要,创业者必须要快速获取并整合实际创办一家企业所需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高校可以通过创业沙龙、创业基金、创业联盟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同时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或贷款担保,利用高校科技园提供孵化服务等等,比如吉首大学在湖南省内高校中率先建立SIYB培训基地,开展了SI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项目沙龙式培训。它包括“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GYB)、“创办你的企业”(Start Your Business-YB)、“改善你的企业”(Improve Your Business-IYB)、“扩大你的企业”(Expand Your Business-EYB)四个部分,完全模拟创业实际过程演绎并合理设计案例,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政府方面在这个阶段首先要为新创企业在登记注册、信息服务、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税收政策、企业融资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如200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制定的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部专门法律。
(三) 创业成长阶段的风险与防范
Finally, the sixth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risk control of the M hallproject. Firstly, introduce the shareholders investment plan and financing plan, and thenpredict the project the net operating cash flow for nearly 6 years from the financial and riskcontrol, which concluded that the project payback period, NPV, IRR and other financialindicators, which use these financial indicators to check further possibility of business plan.
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s the policy for the possible risk of finance and operation.
From the abov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the project is possible andworthy of investment.
Key words: Mini Golf; sport; business plan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项目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商业计划书文献综述
1.2.2 战略管理方面
1.2.3 营销管理方面
1.2.4 财务分析方面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M 公司创业项目概况
2.1 M 迷你高尔夫休闲运动馆创业背景
2.2 M 迷你高尔夫休闲运动馆创业方案简介
2.3 M 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团队
2.3.1 M 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特征
2.4 M 公司创业可运用的资源与能力分析
2.4.1 企业可运用的资源
2.4.2 企业能力
第三章 市场可行性分析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Political)
3.1.2 经济(Economic)
3.1.3 社会(Social)
3.1.4 技术(Technology)
3.2 迷你高尔夫休闲运动馆行业环境分析
3.2.1 国内休闲运动馆行业发展现状
3.2.2 广州休闲运动馆行业发展现状
3.2.3 迷你高尔夫休闲运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3 市场环境分析
3.3.1 国内消费者行为探讨
3.3.2 广州消费者行为探讨
3.3.3 休闲运动馆市场细分分析
3.4 休闲运动馆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
4.1 SWOT 分析
4.2 公司的愿景与目标
4.3 目标市场与定位
4.3.1 目标市场描述
4.3.2 目标市场规模预测
4.3.3 项目市场定位
4.4 商业模型主要价值链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营管理
5.1 组织架构
5.2 运营管理-业务流程设计方案及管理方案
5.3 人力资源管理
5.4 4P 营销策略
5.4.1 产品(Product)
5.4.2 价格(Price)
5.4.3 渠道(Place)
5.4.4 促销(Promotion)
5.5 项目的筹备和实施
5.5.1 筹备组织设计
5.5.2 实施流程主要里程碑事件及进度追踪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方案
6.1 资金计划
6.1.1 资金筹集和融资方案
6.1.2 资金使用计划
6.2 财务分析
6.2.1 经营收入预测
6.2.2 成本费用预测
6.2.3 固定资产预测
6.3 财务指标分析
6.3.1 基本盈利能力指标
6.3.2 投资回收期
6.3.3 投资净现值(NPV)
6.3.4 内部回报率(IRR)
6.4 风险与控制
6.4.1 市场风险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