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物理学习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9 08:33: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物理学习策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物理学习策略

篇1

二、注重“提出问题”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必须“限时讲授”,那么是不是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呢?设置情境和任务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规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问题不能都是由教师提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并生成新的问题,并将生成性问题作为课堂探究和是整个探究的基础,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我们教师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应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引导学生从实验角度进行思考,联系日常生活和一些自然现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和表象,提出问题,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浮力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同一盆水中石头沉在水底,而木头浮于水面上;给学生提供人躺在死海上看报纸等等.这些情境学生很容易接受,并提出问题:“浮力是否与什么因素有关?”再回到现象思考“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那么综合起来如何判断“沉浮”?学生提出问题后,顺着自己的思考越来越接近最为本质的规律.

三、放手探究,但要注意方法的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学会放手,不过要积极巡视确保学生的探究更为有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规范性的引导,强调数据记录和证据收集的重要性.对于物理学习而言,对于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实验探究,为什么要进行实验探究,不应该是教师灌输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出发猜想未知的多种可能性,再根据原有的探究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规律,实验前小组要分好工,确保实验有序开展和实验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会因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遇到障碍,为了节约时间就反复地讲读和示范,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做缺失了探究味.学习是从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我们要给学生勇气,给学生留下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广阔的空间,多尝试,多思考,失败了再试,因为科学家得到一个规律本身也是从无数次失败中走向成功的,学生多失败几次后获得成功会更兴奋、印象会更深刻.例如,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欧姆定律”,学生在改变滑动变阻器测出了多组电阻上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即使实验操作是正确的,由于初中学生没有学习“电阻定律”,也很难一眼看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正比关系.必须引导学生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用作图法要求高了一点,不过可以让学生根据U和I的数据线猜测是什么关系,然后去计算验证自己的关系,在学生完成了这一步骤后,老师可以用电脑载入数据直接画出过原点的直线,进一步佐证正比例关系,当然此时一定会有人提出问题:“如果电阻是变化的,结果又该如何呢?”此时进一步将问题的探究过程还给学生,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U不变,发现I与R之间的反比关系,再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征规律.

篇2

我国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减负运动已经初见成效,但作为初中生,作业多,课业重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初中物理课作为初中阶段比较难学的科目之一,一直困扰着初中生的学习。他们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实现初中物理课的高效学习,就必然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一、做好初中物理课的预习工作

据调查发现,初中生遇到生僻的问题经常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是遇到熟知的问题或者遇到过的事情,即使不能及时解决也不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学生熟知学习的新课内容就会感觉轻松,更容易理解,由此可见,预习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具体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新知识,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在预习后,要结合一定的例题,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另外,还要学会总结,总结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做题方法的联系。老师对预习工作也要加以重视,进行一定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进行一定的奖惩,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透镜》时,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预习。学生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 照相机。(1)仔细观察图3.2-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的像。(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_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像距,像___物体(填大于、小于)。

二、发挥课堂有效功能,实现高效学习

要想达到高效的课堂学习效果,必须做好课堂学习。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要专心听讲,一是,仔细看物理老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是,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是,要积极思考、联想;四是,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在课堂学习中,不要一味的去听老师讲解,要主动参与,与物理教师形成互动和双向交流。对于课堂知识,要尽量随堂消化,不懂就问,针对比较难的题目,一定要迎难而上,不可自暴自弃,故意避开不懂的知识。

三、结合实际,多加练习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相关练习则是侧重于对知识的消化与巩固。为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运用物理学知识,做好一定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知识能否有效利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是检验题目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做好相关的练习可以检验题目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使物理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实际,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题目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如在讲解完《熔化与凝固》时,可以让学生做这道题目,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如图所示,为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熔化过程用了_____min,该晶体可能是_____。

四、掌握初中物理课的记忆方法

对于初中物理课来说,牵涉的物理知识比较繁杂,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并且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同学会感到比较难记忆难,并且容易忘记。因此,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对于个别应用不多、暂时不好理解的知识,可以采取机械记忆。如顺口溜记忆法,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要放平,游码复位再调衡,左盘放物左砝码,砝码要用镊子夹。连接电路怎么办:串联很简单,各个元件依次连,并联有点难,连干路,标节点,支路可要条条连,连好再检验。还有电表怎样连:A表串其中;V表并两端。

五、充分的物理学课外阅读和实践

为了拓展知识视野、归纳知识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掌握解题方法,适当的课外学习和课外阅读时十分必要的。在部分课外阅读刊物中,设有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概念辨析、解题技巧、章节训练、竞赛辅导、趣味生物、及科技动态等栏目,是教与学的良师益友,值得一读。另外,翻看一些科学杂志刊物,看些有关于物理知识的书籍,影视作品等都有助于初中物理课的学习。一个知识面宽泛的人,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对于初中物理课的学习也是一样,掌握一些物理课外常识也会促进初中物理的学习。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各种物理教学活动。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理解、记忆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篇3

我国古代就主张“授人以鱼,勿如授人以渔”。而今社会也开始重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重要性。世界各国为了培养独立、创新型人才相继进行着教育革命,“教会学习,授以方法”以成为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具备获得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构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自主学习模式实施的前期,在教师的引导下,给予学生一段时间过渡并进行自主学习知识的潜学习,使学生做到想学、能学是十分必要的,但把“动员和准备”作为一个单独的策略,是因为自主学习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漫长发展并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法的随时指导应是贯穿于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因此,教师要善于随时鼓舞学生学习的斗志,并适时地将教法与学法有机一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觉得自主学习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只有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时,有了精神和智力上的双保险,已经有了“会学”的资本,才能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以极大的毅力和恒心把自主学习的细节落实到自己每天的具体学习过程中去,即学生可以自主地“坚持学”。所以我们说,“动员和准备”策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全过程的一件重要法宝,一定要依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需要给予明确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方法策略的传授,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安全的,有正确方向指引的。学生才能从这样的指导下,逐渐地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自学能力提高的阅读策略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文本材料仍占有重要位置,无论是教科书、学习参考书、练习用书……大量的学习材料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的。教给学生阅读的相关方式方法对其自主地对学习材料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有重要意义,因为实用阅读策略有利于学生自己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增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率。

1 预测内容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粗看文章结构,然后阅读完某一段落后,先暂时停顿,在进行下一段落前预测作者接下来可能会怎么写,然后再继续阅读,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并尝试解释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2 寻找中心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寻找段落、文章的中心句段掌握各段落层次关系的方式使学生明了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3 做内容摘要

教师要时常指导学生通过将学习内容中无关多余的部分去掉,对相似的内容进行归纳的方法,来获得所学物理知识的主要内容的理解方式。

三、 自学能力提高的探究学习策略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而在初中阶段,主要以实验形式培养形式的实验探究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一下工作:

1 发挥物理学史对探究式学习的启迪作用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给学生物理知识、规律、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家们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这能够丰富学生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如,教师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结合“斜面小车实验的现象”(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就越远),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运动物理所受阻力为零,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是如何有力了二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信奉的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运动的理论(物体受力则运动,不受力则静)的,而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了多位哲人、科学家的经验,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并且教师还要特别指出伽利略的“斜面小车”实验的结论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关系定律也不能由实验证明,它们都是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观、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能对“科学探究”有大致的认识,能正确看待“科学探究”而不必惧怕它。

2 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4-0057-04

项目学习,译自英语“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最早提出项目学习的是约翰・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项目学习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教与学的方式。对项目学习的定义不一而同,一般指学生通过制作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从而发展技能,培养习惯,陶冶情操,学会合作。

从2007年起,盛泽第二中学全面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2009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就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尝试着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基本方式,引入到初中物理启蒙教学中来,从而构建起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引导为主体的教与学方式。这种方式关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它要求学生基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现实世界的探究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工作的研究,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作品,完成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

一、 把握课题研究的实施背景

1.基于课程改革深化的现实需求。在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有效学习方式常常得不到真正落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项目学习”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目的在于改革当前物理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改革目标之外的现状,有效推进物理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科教育和教学素质化的需要,是最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宗旨、价值的需要。

2.基于物理教学归真的内在要求。随着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天翻地覆的变化,实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际教学中过分依赖厂制教学仪器,结果呈现给学生的物理现象反而离生活越来越远,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失去了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原生的创造动机。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项目学习”教学方式的实践与研究,是在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对物理学科教学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物理教育本质认识的返璞归真,其目的就是让物理教育更好地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3.基于师生双赢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发挥物理学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放大这门学科的育人因素,为学生养成一种终身探求生活物理的精神奠定基础。这是基于发展学生的研究价值。通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研习和探究,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这项研究具有师生“双赢”的现实价值。

4.基于前期教学实践的应然期求。从2000年起,我们就开始在劳动技术教育领域开展“项目学习”的探索。2002年学校以新课程为背景,又将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全面组织基于项目学习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2005年学校已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扩展到综合课程(艺术、体育、社会历史等课程)进行实践探索。因此,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意在将多年积累的实践成果向学科教学渗透,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形成一套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共性的、又有物理学科教学个性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二、归纳行之有效的课程开发途径

现行的各种初中物理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学科逻辑很强,章节之间分得很细,要组织项目学习,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重新梳理和整合。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从学生兴趣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地域教育资源,汲取现成教材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创造性劳动来设计学生的学习项目。我们根据对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来开发项目,生成课程。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课程形态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物理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形成项目学习课程。这类项目是将物理学习寓于劳技教育、美术教育等课程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看说明书等方法,加上学生间的口口相传,来实现物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比如:将《电磁波》的教学整合成安装七管收音机的过程中进行;将《电磁铁》的教学寓于制作温控加热器、水位报警器的过程中。

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形成项目学习课程。主要是将物理课程涉及人文、社会等方面内容比较多的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在课程标准范围内设计研究指南,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教师在学生交流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比如:在《能源》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课题指南的引导下,确立《研究能源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预测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前景研究》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小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研究,在课堂上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改造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形成项目学习课程。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某项内容,为学生提供专题的探究性实验,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通过研究教室里日光灯的控制原理来实现《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的教学目标;通过研究开水冷却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或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来完成《温度、温度计》的教学等等。

4.将课后体验性的“三小”前置,引入课堂,形成项目学习课程。主要在“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的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或者动手制作一些小产品等活动来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比如:通过制作手电筒来认识电路的基本元件,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学会电路图的画法,了解电路通断的几种状态等等。

三、架构井然有序的实施框架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一种以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课堂不拘泥于现成教材提供的教学逻辑和教学内容,而是立足学生实际生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整合包括现有教材学习内容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意义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受45分钟课堂时间的约束,不为教室这个特定学习环境所限制,而是一个跨时空的、课内课外紧密联系的学习过程。

1.项目学习的流程。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课堂,尽管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着多种形态,但是基本流程是相同的。那就是: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学生在制订计划、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态,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意义建构。其课堂基本流程如下:

2.真实任务的情境。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是围绕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制造“真实”的产品组织教学的,在活动中学生都能够从自己的智能优势出发,找到合适的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在学习中人人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更增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使得物理学习兴趣能够持久地保持。同时,项目学习基于学生的经验,重视学生经验对学习品质的影响,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互动中,学生彼此之间的经验在相互影响着对方的学习过程,他们会把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训练程序介绍给同伴,这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策略潜在的学习效能大大高于教师的传授方法与技能。所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也是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学习场所。

3.师徒结对的课型。在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多边活动中,教师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根据学生的智能优势和学习水平上的差异落实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经验上的差异安排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担当不同的角色,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事干,都有成事的可能。项目学习的课堂应该像“师傅带徒弟”一样,教师在跟学生一起“干活”(活动)中把要领告诉给学生后,其余的学习就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当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由“师傅”出面来点拨,教师的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统筹全局、策划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

4.立体感知的课堂。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过程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合作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要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用眼观察的时间,要给予学生动嘴表达自己感受、质疑、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知识,多种感官参与交流,互相协调,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传统的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协调运用,发挥最佳效益。还要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实践),自悟知识。项目学习的核心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制作实用产品,完成现实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积累新经验。所以也要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力,让他们多发表意见,敢于献疑与质疑。更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从静态的学习变成动态的活动,这就迫使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需要。

5.多元激励的评价。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评价不能是总结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打个等次。这种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我们在学生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智力强项,看到他们积极发挥潜在的智力因素服务于学习,向着适合自己成长的方向个性化地发展,而不是盯着学生的弱项,始终让学生处于受挫折、受伤害的郁闷学习环境。基于项目学习的评价是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挥现有能力,发展个性特长的途径,通过评价,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伴随着项目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

6.动态管理的课时。基于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时间不能只局限在45分钟,学习空间不会只局限于教室,学习的内容不会只限于教材上罗列的东西。如果用一张课表对物理课程教学进行管理,往往忽视了学生活动的连贯性。所以,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根据活动内容需要,课时合合分分是十分平常的事。这就要求学校对课时实行动态管理,在保证学期物理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适时对物理课时进行阶段调整,将物理学科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只有变革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等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强化教学的计划性和管理的实效性,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四、尝试科学可靠的效果检测

我们从不同角度对大量的课堂实例进行观察,结合不同形式的师生访谈,发现物理教学引入项目学习后,课堂变得灵动,学生变得活泼,教师更有睿智,课程更加生动。为了验证访谈与观察的可靠性,检测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以吴江市某初中2009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班级约80人左右为一组,共分成五组,确定一个实验组,四个对照组。实验方法采用单组、等组整合实验。

1.实验变量的控制。这项研究时间跨度有一个学年,完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很难做到。为了尽最大可能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一是采用四组对照:尽量减少教师的人格、教学方法等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除了随机确定实验组任课教师外,还采用了多组对照的方式。二是控制课时量:实验班、对照班严格执行国家课时计划,不得随意加班加点。三是控制作业量:尽管实验班由于实验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课外查资料、搞调查、做研究的作业,但是花在物理作业上总的用时与对照班级基本相当,即相应要减少一些做习题的时间。四是确保对照组各班在常态下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除实验因子外,一切教学活动与实验组同步。五是除初二年级物理任课教师知道本次实验外,其他教师、家长和被试学生不知道正在进行的教学实验,避免出现“马太效应”和“马里翁效应”而影响实验。

2.制定可靠的问卷。课题效果的检测需要一套可靠有效的问卷。我们首先形成一份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情绪、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的试测问卷,问卷采用里克特(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然后,在另外一所同类初中进行了试测,运用SPSS17.0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删除区分度不高的试题,最终形成一份信度可靠、效度较好、区分度适合的正式问卷。学业检测试卷,采用吴江区教研室提供的期中、期末样卷。

3.分析实测的数据。问卷制作完成后,分别在2010年10月下旬和2011年6月下旬进行了前测、后测,前测共计433人参加,回收有效问卷418份。后测共计433人参加,回收有效问卷422份。所有数据录入SPSS17.0系统进行统计。

(1)单因素方差多重比较。前测中各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方面并无大的差异。但是,后测表明参与近一年实验的小组与其他小组比较,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结合问卷上各题得分和平时的师生访谈,参与实验的班级学生整体都有积极的响应。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浓、持久性强;情绪上张弛有度、积极向上;对物理问题敏锐度高;探究活动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等。但从学业成绩看,虽然也有差异,但差异水平没有其他测试维度显著。

(2)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在学习兴趣、情绪、能力和学业成绩四个方面各自进行比较,实验组前后测之间差异显著,对照组前后测之间基本没有差异。以此,说明实验是有效的,即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品质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4.思考研究的深化。通过可靠的检验,我们认为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项目学习所呈现的教学优势正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学所缺失的。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想用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方法来解决所有教学中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项目学习也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积极的育人功能,同时它也存在着不足。“项目学习”是基于学生经验、在活动过程中生成性的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缺乏“逻辑性”和“整体性”是其最大的缺陷。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考虑我国的课程文化和教学特点,吸收其他成熟的物理教学方法,努力克服项目学习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方面“碎片化”的缺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育人功能,是我们下一步不懈努力的方向。

篇5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充满了各种变幻莫测的现象,学生对于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强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设置巧妙问题,将物理知识分解、稀释到生活现象当中,化抽象为形象,让原本抽象、晦涩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易懂,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本质。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一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春天冰雪融化、夏天暴雨倾盆、秋天大雾弥漫、冬天银装素裹。这些自然景象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其中的物理内涵,通过播放视频可以引发学生疑问,达到很好的导入效果。又如,在教学“机械运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这样的视频资料:奥运会赛场上,所有跳远、跳高的选手,都要进行一段助跑,然后引出问题:“他们为什么要助跑呢?原地跳远或跳高不行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抓教材重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要引导学生抓教材的重点。比如,概念中的重点关键词,只有找到这些关键词,领悟关键词的含义,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起来。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抓教材重点,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质量,叫做物质的密度”,其中的关键词就是“质量”“物质”“单位体积”,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质量”改为“重量”,将“物质”写成“物体”,将“单位体积”改成“单位质量”,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不可以。又如,将“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改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不可以。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找准概念和定律中的关键词,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养成了良好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充分运用物理实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提出把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总目标。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生活中和自然界蕴含的物理知识。研究发现,科学内容外在呈现方式的变化会引起科学态度的相应变化,直观、具体的感性认识是获得经验的基础条件。初中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物理实验所提供的直观、形象、具体的感性材料,加深了学生的切身感受,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他们能够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由此不难看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必须先建立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强化各自的情感体验来获取所需知识。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观察和实验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课本内容自学时,经常会碰到观察、实验等专题模块,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动手实验,思考感悟,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以“浮力”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为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一个正方体泡沫和一个大烧杯,里面装上大半杯水,然后安排学生把泡沫放到烧杯中,并用手用力向下按,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水对泡沫的那种向上的作用力。这种实际操作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浮力的概念,既能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渐培养起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又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篇6

通过对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进行研究及分析可以看出,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学习是难度较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无从下手,虽然他们本身对物理学习比较感兴趣,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始终难以提高,物理学习进入瓶颈阶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物理学习中的思维方式与物理学习规律难以相符,并且频繁走进思维误区,由这种思维带动的物理学习理念将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错误判断。

1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思维误区

初中物理知识多且复杂,这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思维意识,以导向性思维激发学习能动性,因此正确的思维在物理学习中是较为关键的。但是部分学生的思维却普遍存在偏差现象。印象中兔子爱吃萝卜,通过实验了,其实兔子并不爱吃萝卜,初中物理带给学生的就是这一印象,通过实验证明是那样,思维误区影响了第一判断。我们就从以下几个细化方面对思维误区进行了解:

1.1学生缺少形象思维: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部分知识点是较为抽象的,需要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对其理解,在脑海中形成较为科学的知识框架,因此,形象思维对学生物理学习所起到的作用是较为显著的。如果学生不能在物理知识的既定因素下对物理现象做出形象判断及理解,学生就难以对物理知识本身涵盖的关键点做出精准判断,相对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如果缺少形象化概念,就不能完成对知识的转化及利用,后续知识的拓展训练及公式利用也就更加困难。例如:在进行摩擦起电知识点学习时,仅根据物理现象对其中涵盖的知识点进行理解难度是较大的,与此同时误差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当学生没有在脑海中形成对知识点的形象思维时,物质原子结构的框架特点也就难以生动的反映出来,同时电子运动流程及依据也就不能以立体化的形式作出表现,这样学生在对摩擦起电这一物理现象进行学习时,就会仅凭眼睛所看到的现象,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这就会导致物理学习出现盲点,相对的深入学习概念化知识也就会碰到层层阻碍;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光线知识时,他们所认为的光线传播是日常频繁看到的直线景象,但是在这一环节他们的思维意识却普遍停留在表象研究上,这样后续学习小孔成像等物理知识时思维将会受到直接限制。

1.2学生难以对有关及无关条件进行区分: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相互连接、相互贯通的,在物理学科中更是如此,而事物并不是独立存在于现象中的,其运行及作出瞬时反应都与其所在环境存在直接联系,相对的内含联系也会受到相应因素的影响及限制,因此对条件进行理解及挖掘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一个具有复杂化特点的思维推进流程,但是这类思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充分掌握并运用的,部分思维能力较为弱化的学生在对有效条件进行筛选时,就会出现偏差问题,这样有效条件的利用效率就难以提升,而学生在面对有关联特点的物理训练时,就不能精准掌握关联点带来的信息,做题难度也会相对增加。例如:在对功的定义进行学习时,学生通常都能进流利的表达出内设含义,但是在将其运用到习题中时,学生的思维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在忽略有限条件后,解题正确率必然受到条件所干扰。

1.3缺少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向对知识点做出延伸性理解,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将新知识设定为思维定向目标,而后利用已知知识找出其中新知识与已知知识的关联点,增强二者的物理联系,在不断深化理论知识时,促使解题思路能够更加清晰,从而找准解题方法。但是学生的思维意识却普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长期受到思维方式的定向及定量影响,在面对未知知识时也是通过平时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印象化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师也不能没有强化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训练,大部分学生就难以掌握其中要领,逆向能力明显不足。

2初中物理学习走出思维误区的优化对策

2.1从心理方面做出引导及激励: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如果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相应回报,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下降,因此不难发现,学生的心理普遍较为脆弱,并不能承受大的打击及失望,为了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强化其心理素质,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及鼓励,开展相应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高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学习能力差,也不是他们没有付出相应努力,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及技巧,这就需要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能够对自身能力予以肯定,从而不断激发积极有效的思维意识及潜能,让他们能够在运用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发展规律的延伸性科学学科,在物理课本中的许多现象在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因此物理也是与社会生活关联性较大的实践性学科,相对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当以生活及社会活动为依托,这样不仅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及掌握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更能够在生活中得到检验,而学生也能够在这一环境背景下从思想上认定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物理学习中。首先,将现代新兴物理知识纳入教学范畴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延伸性刺激,激发学生更新知识框架的思维意识。

2.3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思维误区进行讨论及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导正学生的思维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亮.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12);

[2]朱其勇.高中生学习物理常见的思维缺陷及规避对策[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3);

篇7

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学习方法犹如学习上的“点金术”。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终身受用;不讲究学习方法,犹如盲人骑马、瞎子摸象,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一事无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早就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可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得,成为学生的主人,是这些教育先知们的一贯主张。很可惜,虽然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我们的教学仍在“教”,而不在“学”。当今的教改形势要求我们这些在一线辛勤工作的物理教师们要转移教学重心,要重点研究“学”。把“教书”、“教学生”转变为“教学生学”,也就是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我们最重要的职责。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呢?

1.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针对性

中学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放占优势,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加强他们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创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感性经验与感情投入。使他们在尝试中不断取得成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学习物理的不竭动力。所以,对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在协助学生获得物理感性经验,在增强对物理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

1.1针对初中学生的做事马虎、注意力不集中等缺点,要提高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能力。我们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做许多演示实验来配合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对学生而言,决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演示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往往不知怎样观察,观察的关键在哪里,如何把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规律联系起来。由于演示实验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反复演示,所以指导学生及时准确地仔细观察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每个演示实验都有观察的关键和要点,这也是提高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绝好机会,教师一定要认真指导,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和掌握仔细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

1.2针对初中生的好奇好动特点,在学生实验中,要充分将它们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动手。初中阶段,实验分析归纳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现代教学中有很多当堂实验,这些实验往往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怎样使小灯泡发光的这个简单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显得无比的兴奋和自豪,有的同学甚至向其他同学炫耀。这个实验虽简单,但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多问细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学好物理的核心问题是掌握课本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许多学生却错误的认为能熟练地记住定律、概念、公式等就是掌握了课本的知识,反而不重视阅读课本,把精力花费在大量的资料和参考书上,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一看就懂,一做就错,这样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教学中只有及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质疑、多解释,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步步提高。

2.1课前阅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将要学习的部分包括哪些知识点及其这些知识点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同时找出学习的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攻克难关。为了帮助学生课前阅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列出阅读提纲:如在“惯性、惯性定律”这节课文中。(1)什么叫惯性?(2)哪些物体具有惯性? (3)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 (5)静止物体的惯性和运动物体的惯性各有什么异同?(6)同一物体是静止时惯性大还是运动时惯性大?等等。

2.2课堂阅读: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地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对重要内容及关键字、词、句、段落等用符号标记。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如阅读“牛顿第一定律”时要抓住:“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或“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概括推理出来的”等。鼓励学生精读细抠,若遇疑难,必弄清其究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3课后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使所学的零散知识和复杂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加深理解。也可以适当阅读一些与课本内容联系密切的课外读物,以巩固课本上的内容,扩大知识面。

3.指导学生巧记善忆,牢固地掌握知识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有许多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物理符号、术语等都需要记忆,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学好物理。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点问题重点讲,画龙点睛、语言精炼,条理鲜明,归纳概括准确,又要指导学生实现知识的不同识记,条理性识记,归类性识记,重复性识记等,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3.1理解透彻才记得牢。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特别是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分析类比,加以记忆。如,音调和响度。

3.2语言简炼才记得快。顺口的诗句很容易被人记住,教学中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理出要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电流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用“压并流串、不超量程、电流正入负出,电流表绝不跨接电源电极”这样简短的话即可总结出来。

3.3反复强化才记得准。遗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一些知识找不到相关联的东西可以帮助记忆时的遗忘就更为严重。要同遗忘作斗争,就反复强化,多次重复感受。

篇8

1.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有意识地主动把快乐体验贯穿其中,视学习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内在需要,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求知、实验,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久而久之,即可形成坚韧、无坚不摧的优秀意志品质,体力、智力和能力便会得到极限的提升。

2.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一般而言,学生一旦对物理产生兴趣,就能自主地把所学的内容弄懂弄通、弄熟吃透、巩固消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时,就会联系到所学知识,这样就会加深理解,学习的自觉性自然更高,即使老师不去督促,他们也会自觉高效、按质按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还会做一些老师不曾布置的课外习题,遇到难题他们会找老师、同学寻求帮助、共同解决。这样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原来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如果班级学生都对物理产生这样持久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效果肯定会不同凡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兴趣”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寓教学于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方法如下:

1.上好序言课和实验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序言课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一些浅显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学生带到美好神奇的自然界及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一开始就感觉到物理这一门课既实用重要、又新奇有趣,遂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今后学好物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实验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因为实验可以化抽象复杂为直观形象,化静为动,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

2.创设问题情境和重视引导知识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定环境引起学生新旧概念的冲突,从而使学生感到原有知识的严重不足,造成认知的困惑,进而激发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探索的愿望。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但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而且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用风趣的语言讲述有趣的物理知识现象、物理学家的故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如果物理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把课堂内容故事化,定能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机械运动”一节,在引入课题时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2000米高空飞行时,从脸旁抓到一颗飞行的德国子弹,而飞行员却“安然无恙”的故事,会让学生感到无比好奇。再如在讲授“大气压”时采取故事引入: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格里克,他把两个直径三十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连16匹马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或者只有费了很大的劲才能拉开它们。”市民问:“什么力量把它们压合得这么紧呢?”市长回答说:“空气产生的大气压力。”如果将铜半球上的阀门拧开,空气经阀门流入球内,用手一拉球就开了,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讲述这一故事,学生对大气压力真有那么大产生怀疑,为了验证实验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学生务必要努力学好这一内容。

4.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物理集抽象性、规律性、逻辑性于一身,当然这也决定了其知识理论具有无法规避的枯燥性,学生无法对物理产生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直观、生动的物理现象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注重实验教学也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关键。

一、物理实验趣味性教学

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会进入自主探究模式。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趣味十足的实验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抱着积极的态度和愉悦的心情主动参与到实验学习当中,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教学“电阻”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导体电阻跟温度之间的关系。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工具:(酒精灯、若干导线、干电池、灯泡、玻璃条),设计一个“究竟点亮灯泡”的实验。

实验方案:

利用导线将灯泡和玻璃条进行串联,与干电池相连。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玻璃是绝缘体,电阻接近零。利用酒精灯在玻璃条下持续加热,不一会儿,灯泡亮了。现象反差明显,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讨论,亲自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趣味性实验教学提升了物理教学的可接受性,为一堂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奠定了基础。

二、验教学中的生活特性

刚敲定的六大核心素养表明:教师走出教材,学生走出教室,这与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不谋而合。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当深度挖掘物理实验中的生活特性,使物理教学生活化,给学生一片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联系生活实例,在学习中寻找到一般规律。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知识时,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里约奥运会溜冰比赛的视频进行新课导入。教师顺势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运动员明明已经停止冲刺了,为什么他们还是继续向前滑行一段才慢慢停下来呢?引导学生观看影像,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思考:“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突然遇到行人横穿马路,司机急刹车,车上的乘客都向前倾倒”“骑着自行车在路上狂奔,忽然刹车,向前滑行一段才停下来,轮胎在路上留下了一道痕迹”……这些都是学生联系生活得出的结论。不禁感叹:生活是知识的宝库,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例,从生活现象中去探寻物理知识,化抽象的知识概念为身边实例,这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三、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步骤都需要以严谨科学态度去进行。须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对待物理实验千万不可马虎。因此,认真处理实验数据是一个关键环节。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所测数据进行理性分析、绘制图标和表格公正记录,并且得出合理的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不难发现,一些无法避免的干扰因素,往往会造成实验误差,学生都有一个通病:“惰性”,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甚至照抄他人的数据或者胡乱编写数据,这种不严谨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物理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实验中遇到误差较大的数据,进行多次实验,将误差缩小到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用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树立典范,激励学生效仿,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做好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

2.对学生做好的实验报告做出科学的评价,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错误,对敷衍了事的学生提出批评,对认真记录实验报告的学生提出表扬。

3.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小组成员互相监督,各司其职,认真做好实验数据记录、图表绘制、归纳总结等工作。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意义。物理教师应当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首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其次,发掘实验教学中的生活特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作者简介:董月华(1975-),女,江苏射阳,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指出:在新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1].基于这种思路,“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它通过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来打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物理课堂.

1 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优势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灌输教材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时间长了,学生自然会缺乏学习兴趣.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得到了提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对物理现象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中发现物理知识的美,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1.2 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课题.而高效率的课堂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通常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因此其积极性也相对较差,注意力也无法保证长时间集中.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由于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因此不管是基础的好或差,积极性高与低的学生,同伴之间互相影响,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无形间便提高了很多,其求知欲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常是接受学习的个体,不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复习,极少有需要进行团体合作的环节.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即使将课程内容掌握地很好,取得了比较高的考分,但其团队合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而当今社会是分工精细化的社会,团队合作必不可少,学生将来走入职场之后,如果缺乏应有的团队合作能力,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既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的思路,又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同他人进行相得益彰的配合,共同为实现相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4 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中,还要积极地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认知大自然、认知社会的能力,寻找出物理知识点同大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第二课堂教学必须要靠团体的力量来完成.比如,探究汽车上十几个灯之间的串并联关系,至少五人以上的合作团队,有的控制开关,有的观察现象,有的笔头记录,通过最后汇总才能找出规律,真正发现生活中的物理是很奇妙的.这些都必须有分工有合作,依靠团队来齐心合力地完成.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1.5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新课标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又一要求.而创造力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基础的,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要调动起多人的智慧,来共同构建出独创性的方案.所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就可以通过小组为载体,将不同学生具有独创性的思S进行融合,比如科技小创作,用现有学生用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制作调光台灯,每个小组展示,让大家取长补短,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2 现阶段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弊端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得到普及,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是需要改进的.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合作学习沦为走形式

现实中,一些教师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案,但传统的教学思维仍然在其脑海中根深蒂固,在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顶多只是偶尔安排一下合作学习的环节来作为“点缀”,导致合作学习并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沦为走形式.

2.2 轻视自主探究过程

按照新课标的理念,物理理论学习同物理自主探究应当是并重的.理论学习为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自主探究反过来对理论学习进行巩固,使学生对物理学理论掌握地更加透彻,并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物理学思维.比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中的运动学中“速度”这个概念,物理意义是表示物理运动的快慢程度.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组织了一个小游戏,“传气球”.让一组同学合作完成,用最短的时间把气球从第一个学生手里传到最后一个学生的手里,体会气球运动的快慢,合作式自主探究.公式V=s/t,这个公式表示的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一种方式,即单位时间比较路程.时间相同,路程越大,表示运动越快.这种比较快慢的方式符合人们的常规思维.其实比较物体的快慢也可以用公式V=t/s,即比较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路程,时间越长,表示运动的越慢.这种方式相比较没有第一种方法直观.所以物理学上采取了第一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但是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但却没能让学生去探究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会导致了学生尽管掌握了物理学的理论知识,但却没能很好地建立起物理学的思维体系,其物理科学素养并未得到提高.

2.3 轻视实验教学过程

关于物理学的概念、公式和定理,几乎都是通过千百次的反复实验才得出的.正因为如此,实验教学成为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我们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来了解物理学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加强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滑轮组教学中,学生四人一组,给足器材,铁架台,细线,勾码若干,滑轮三到五个.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参与连线滑轮.教师不断给各小组提要求,比如,组装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一动一定的滑轮组,再组装一定两动的滑轮组,两定一动的滑轮组,最后要求组装两定两动的滑轮组.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逐渐找到规律,发现原理.合作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争执、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对物理学的现象、概念、公式和定理的来龙去脉进行深究,最终使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些都是求知路上的宝贵财富,是老师一个人的能力所不能达到的教和学的境界.如果轻视了实验过程的合作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真的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2.4 忽视了对学习的评价环节

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教师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够合理地评估教学效果,并寻找出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为合作学习的后续开展总结经验.但是,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环节,尤其是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时,忽视了以集体为基础的评价.这无形中给了一些“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5 忽视了以先进带后进

在进行小组搭配时,我们并不是简单地以教室的座位排列为依据,而是要注重将学生进行合理组合,遵行“先进带后进”的做法,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在同一小组中,安排那些物理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担任组长和骨干,再搭配一些相对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再通过那些较上进的学生来带动他们一起成长,共同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同提高.但是,一些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分组搭配方面显得缺乏层次感,使“先进带后进”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也导致了不同小组间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缺乏均衡性.

2.6 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样也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定位之一,合作学习中交流是发展创造力的有力途径.但是,有些教师受制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这一点认识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中,不敢多言,不敢多思,其思路受到书本和老师束缚,没能摆脱“唯书,唯上”的桎梏,创造力没能得到发挥.这是明显同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的.

2.7 不注重开辟第二课堂

有的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物理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因此忽略了对第二课堂的开辟.这导致了学生的物理学习的过程受到局限,其认知大自然、认知社会的能力并没能得到实质提高,因而不懂得物理学知识与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无法将物理学知识活学活用.

3 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案

这里我们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的《光的折射》这一章槔.光的折射现象是同日常生活联系地较为紧密的,比如海市蜃楼,彩虹等自然现象,因此我们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采取将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方式.

利用合作学习方式每组安排四人,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砖,烧杯,水,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砖,白纸等等,任命其中一名物理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通过实验来观察折射现象,全组成员思考交流讨论,共同探究折射规律.在整个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巡回观察每个小组的课堂表现,并且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方向的进行探究,比如怎样记录折射的光线?同时老师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要求,比如光线从一种物质垂直入射另一种物质,光线怎样传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光线怎样折?反之如果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又怎样折射?并且引导各小组研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在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不见了.也就是发生了全反射.接着,让学生继续探究全反射的条件.这样既深化了课堂,也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时刻用实验为他们答疑解惑.最后学生填写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来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各组推荐代表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分享本组的学习心得,然后由教师对每组的学习心得进行适当的点评,并作出综合总结.

另外,要带领学生进入第二课堂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身边的折射现象,并且能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图解,做一些读书笔记,或者做一些小报,全班进行交流,把物理的学习深入生活,把生活带进物理课堂.

总之,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完善,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可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积极尝试“合作学习方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