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33: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毕业设计概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由专业学科知识学习转向解决桥梁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过渡,使学生完成面向工程设计实践的专业工程师基本训练。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阶段,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设计的重要实践过程。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性检验。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系统的巩固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及绘图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相关条文的能力;掌握道路、桥梁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目前,我国的基建队伍的规模很大,但高素质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比率相对较低,很难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大力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素质人才。而我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属于起步较晚,教学体系和研究课程内容和改革的压力很大,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模式也比较单一和滞后。所以,怎样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设计,保质保量,提高效果,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即将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已显得刻不容缓。
1 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因素
学生中存在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态度不认真现象。有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是走形式,随便对付就能够通过,对老师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予理会,临到答辩前匆忙突击。毕业设计安排于大三第一学期,此时正值学生找工作及参与专升本考试的关键时期。由于时间上的冲突,在两者的选择上,学生多倾向于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于找工作中,或者全力以赴准备专升本考试,难以保证真心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中。其次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的理解较盲目,使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角色意识不浓。
1.2 教师因素
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了部分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出现放任自流现象。一些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把关不严,评分标准掌握偏松。带毕业设计的教师缺少科研、实验和工程实践经验。
1.3 选题单一
我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约占80%以上到检测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探设计、养护管理等单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是直接从事施工者居多,而设计选题仅偏重于道路桥梁设计,单一的选题将严重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有一部分学生做完,其他大部分学生就“照猫画虎”。
1.4 毕业设计内容和资料缺乏
我系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大部分是参考其他学校,相对缺乏全面评价的资料,对工程实际指导意义不大,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1.5 理论联系实际欠佳
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快用实践验证,虽然实践环节安排接近50%,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实际到生产一线的机会很少,只有2周生产实习和10周毕业实习,而即使学生去了生产一线由于道路桥梁建设工期较长,在很短的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
2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
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和对设计的指导经验,本人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和模式展开了探讨,提出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2.1 切实加强应用力学、道路工程测量、道路工程材料、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要加强实践环节,生产实习由2周改为4周,毕业实习由10周改为13周,其次是要提高校外实习的质量,使学生的实习落到实处。通过校外实习,使学生在具体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中获得工程实践能力,再结合理论,提高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改革课程设计环节,提高课程设计质量,应开设《桥涵水力水文》课程设计、《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涵工程》大作业、《道路工程》大型作业、《工程结构》大作业、《施工组织设计》综合练习、《路桥工程预算》大型作业7个项目组成的道路桥梁课程设计系列。其中有5个课程设计结合在一起就完成一座桥梁的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图绘制工作,使在毕业设计中没有进行桥梁整体设计的学生,也得到了桥梁设计与施工的系列训练。
2.3 选择路桥工程实际为毕业设计题目,强化学生工程意识。通过设计院提供真实的路桥建设题目,做到真题真做,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使学生的综合知识得到了培养。
2.4 设计题目尽量做到一人一题。为了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我们要坚持做到一人一题。我们毕业设计时间是6+2周,学生必须完成方案比选、结构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施工组织设计四部分的内容,加大施工部分内容。突出施工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设计理解施工。毕业设计是融合设计、施工、管理三者关系的最好方法,学生要熟练的掌握绘图和识图,要求最少绘制10张以上图纸CAD绘图必须不少于设计总图张数的1/3,且由指导老师指定绘制CAD图。
2.5 加强检查制度。毕业设计采用“多环节“指导方法,即教师指导一部分,学生设计一部分,教师既要集体指导,又要个别指导;教师既要教方法,又要讲清机理问题,还得介绍经验。对于优秀的学生予以适当增加难度和工作量,对那些平时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规定每一阶段必须完成的内容,随时检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及潜能。一般在毕业设计的进行中,一定要做好前期、中期、后期检查。系里主管教学的部门也要随机进行抽查,学院教务处也要加大教学检查工作。这对毕业设计工作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
结语
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各指导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按时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学生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要独立思考,勤奋努力,积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即将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为培养合格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是近年来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具体来说,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监管机制不科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各艺术院校都出台了针对毕业设计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很多院校对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并不严格。具体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毕业设计涉及的各环节的检查制度并不完善,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不但答辩如同走过场,相关教师也对不达标的毕业设计也存有姑息迁就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间大同不异、缺少新意,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2.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紧密
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非常高,以操作性强著称。这就是说,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有优质的创意,一些项目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可行性。但现实情况是,就每年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而言,真正能够能投入实践的并不多见。具体来说,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不但在体现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同时也可以从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常常在毕业设计初始时对选题存有很多想法,但最终却很难真正找到适用的课题。亦或者,学生的选题质量相对突出,却超出了自己完成课题的实际能力。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持有的态度不够严谨,资料收集不力,考察、调研不当,导致毕业设计主旨不明、内容空泛。
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课程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展,这一时期的很多学生都处临就业、考研状态中,缺少全力以赴处理毕业设计的精力。大多数人仍然将主要的时间用于他们所认为的更重要的考研、找工作上。故有些学生在处理毕业设计作品不够投入,出现怠慢情绪,先是设计进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严重滑坡,间接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的总体质量。
4.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高等院校扩招不但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还引发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最重要的,教师数量的紧缺。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院校的老师必须一人指导十数个学生,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的教学与科学,必然会力不从心。此外,当下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博士、硕士刚毕业,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选题或指导过程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程。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法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展开教学改革以寻找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对此,各院校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的办学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的管理与监督
毕业设计教学的规章制度需要得力的监管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各院校应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分层监督机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检,同时将抽检的结果详细记录并保存起来。定期检查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期、中期及后期检查。其中,初期检查主要用于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用来审核课题申请和开题报告的可操作性;中期检查多采用院系抽查的方式,主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用以监督选题的完成进度;后期检查则在毕业设计作品完成以后,主要用于把关毕业设计的考核过程,对毕业设计质量、答辩及评分情况展开监督。不定期检查多由院系组织进行,一般是对毕业设计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学生的考勤等等,用调节和规范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体过程。
2.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发展师资力量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般采用单纯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负责约10个学生,导师则多由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受日常工作的限制,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真正应对毕业设计指导。对此,笔者建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采用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整合重组,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推进教育朝个性化、精英化发展。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已有的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来看,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该方式培养的学生通常都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导师工作室应由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充当带头人,再由5个左右的优秀的讲师、助教和硕博士生充当主要成分。导师工作师制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各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并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近期研究成果。这种工作制度既强调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有利于导师忧患意识的发展。工作室成立后,导师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来制定选题,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定课题。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导师的指导水平也会充分发挥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aduate Design Reform
PAN Dong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300)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cultivate high-skilled applied talen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bold reforms on CNC technology for vocational graduate design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ake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text bold reforms to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through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horten vocational NC graduates distance between enterprises. The paper proposed features for professional conduct vocational graduate design refor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qualified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NC technology; graduate design; reform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又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高职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最近几年数控技术专业一直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高端技能型数控人才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经过三个过程:基础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毕业设计又是检验专业学习情况,锻炼专业综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1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目前高职数控学生毕业设计依然主要停留在文本设计,对典型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装的选择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而这些内容主要从理论角度出发,无法真正地实现专业综合训练,贴近实际生产的目的。
2 改革立意
针对这一现状,结合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真正使高职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专业综合训练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对接的最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院在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提出过多种思路,如:采用一人一题进行毕业设计,抓过程、重答辩、严审设计资料;让毕业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选题,由企业学校双导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通过理论设计然后通过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设计的验证,并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答辩。多种毕业设计思路通过实践,总存在诸多条件限制,而终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通过多次探索,最终确定了一种通过机械结构设计编程加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全过程的专业综合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第一阶段是有指导老师提前选择适合数控技术专业进行综合训练的毕业设计机构,然后对所带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分组确定完成的零件;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零件造型设计,编程加工,待全组成员完成零件加工进行机械结构的组装;第三个阶段,学生进行所设计部分零件的数控加工毕业设计论文;第四个阶段进行毕业答辩。
3 实施
我院在2010级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执行时采用上述模式,进行了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试点。试点选取30名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分为4组,根据学生综合能力高低每组题目各有差异。
第一阶段,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情况选题。在试点阶段,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教改全过程,除风力推料机构为我院参加全省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构难度较大外,其他的如装卸器,槽轮机构,大力神杯相对难度都较小。风力推料机构由15人分别完成叶轮加工,凸轮轴加工,齿轮加工,偏心轮加工,底板、推杆、料筒等部分加工,其余3项目共有15人完成。
第二阶段,毕业设计学生根据设计任务进行造型、编程、加工、装配。本阶段,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料单上报,所需工装清单;院部进行材料的准备,并由数控实训中心提供相应的工装,机床;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毕业设计机构的加工我们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如晚自习、周末。学生进行零件工艺设计、数据计算、造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选用合适的刀具、夹具、量具、切削用量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最终各小组成员完成零部件加工后,进行装配。标准件:如轴承、螺钉、螺母、垫片由项目组统一购买;在装配过程中,出现问题,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修正,直至完成机构装配达到预定目标。
图1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流程图
第三阶段,毕业设计资料整理完善。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完成的指定零件进行毕业设计资料整理,主要内容有零件图绘制,零件结构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各工序工装的选择,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毕业设计总结几个部分。本阶段不仅仅要对零件进行工艺设计,更重要的是提高工艺规程资料的填写、毕业设计文本资料的规范,通过本阶段的总结,真正实现毕业设计内涵的升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第四阶段,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在答辩过程中我们一改以往提问基础理论知识的模式,重点让学生陈述自己在机构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真正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图1为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流程图。
4 毕业设计教改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99-02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要,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教学,使学生综合以往学过的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的相关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观念、设计创意、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性研究侧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探讨,提出具体的课程训练与实践的改革措施,以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为核心,以课程教学观念、方法为突破口,以系列课程应用训练为基础,以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创建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和运用,推动毕业设计教学研究的深化。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程序,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毕业设计安排在毕业前的学期(专科第六学期、本科第八学期),课时一般安排8-12周,在具体教学中一般有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实施、毕业设计初稿、完成稿设计制作、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评析等环节。教育部就毕业设计工作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但是,考察当下的毕业设计,实际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现将在考察、调研中发现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毕业设计选题针对性、应用性不强
在毕业设计开始最重要的选题环节,有些高校就缺乏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标准,形式主义严重,选题环节只是一味的填表、上报,未经过论证审查,选题的应用性、针对性不强,与专业、市场、就业等脱节。有些指导老师在没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草率制定选题供学生选择,有些学生直接不经过指导老师审核而自主假设命题,还有些学生拿以前的课堂作业充当毕业设计,有些以毕业实习中不成熟的设计作品充当毕业设计,以上这种选题方式无疑背离了毕业设计的初衷,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放任自流,毕业设计的质量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无法发挥。
(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师资缺乏
由于近年来学校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有些老师甚至一人指20-30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出现指导时间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高校委派刚毕业的、没有任何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的助教担任指导教师,缺乏相关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综上原因最终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学生应付、教师评价缩水等现象。
(三)片面强调结果,导致教师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流于形式
大学的最后学期是毕业生实习择业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择业上,忽视毕业设计,出现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情况,学生放任自流,处于无管理状态(俗称放羊),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质量。
(四)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缺少理论指导
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只是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缺少理论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当前对于毕业设计过程的理论研究非常有限,在已出版的许多教材中,虽然论述了毕业设计中的一些概念和作品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但是没有从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等角度论述毕业设计的过程;还有一些出版物停留在毕业设计作品本身的展示、分析,缺少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深入探讨,没有涉及教学理论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具体应用,指导意义不够,毕业设计教学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策略研究
(一)优化选题针对性、科学性,加强选题应用性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选题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其他程序的质量,为此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题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来自于产学研的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选题,但是无论那种选题都要由指导老师批准,制定严密的选题审题制度并严格遵守,保证其创新性、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避免与专业、市场、就业等脱节,发挥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加快教师知识更新,提高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对教师和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能够胜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知识结构上一定要全面、综合才能符合专业指导要求,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要全面掌握,要注重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优势、观点,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同时重视以科研促进教学、利用联合渠道争取高档次科研课题、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配备时严格把关,一般要求具有讲师职称,助教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经过高职称教师的指导实习及传帮带,由教研室审核合格后才可担任,由此保证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质量。
(三)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实行弹性调整
全日制专科学制为三年的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要求5个学分。由此避免毕业生实习择业对毕业设计的影响,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促进毕业设计与企业联合,推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如果能够和公司、企业等机构的重大设计项目联合,让公司、企业等机构的项目变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再加上有相关经费的支持,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便于学生进行调研实习,提高学生创作的兴趣,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又为学生实习和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五)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小组和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评价体系包括开题报告、方案构思、设计图纸、毕业设计心得、答辩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有具体的评分细则。这种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既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公平性,又兼顾了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确保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毕业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毕业须知》、《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毕业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心得》、《毕业设计指导记录手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实习名单分配》、《毕业设计指导记录》等,同时通过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从严治教,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六)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延展性是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的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搭建学科基本的设计理论、理念、概念、激发观念的构架,还要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形成艺术设计创新型综合素质全面开发和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的系统性重点强调科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建立课程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系统构架,明确本专业的方向、范畴、途径和方法。如果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没有科学论证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前期扎实的基本功,毕业设计犹如空中楼阁,毕业设计的质量、教学改革、创新就是空谈。
(七)实施研究性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保证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研究性教学是将研究实践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指导教师要善于把经过自己探索研究得到的专业成果、经验和感受及其设计研究的思路、创意方案、科研成果等有机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以及日常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中,促进学生设计观念、设计创意、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八)毕业设计与设计大赛联合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关键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如果能够和国内外组织的相关设计大赛相结合,让毕业设计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其针对实效,和相关的假设设计选题相比强化了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互动环节,激发并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九)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推进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应灵活、个性、多变,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选题特点、专业优势等方面进行指导,鼓励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发展,在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中可创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跳跃式” 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点教学法等教学法。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提高艺术设计院校毕业设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引导作用。文章所提出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所提出的改革方法、策略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提高,是学生将高校教育中所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的相关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一种升华过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桂君.过程与结果——论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李云.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大观,2011(3).
[3]毛德宝.视觉传达设计: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EB/OL].http://,2004.
2.毕业生的指导老师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部分青年教师是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的,在研究生阶段也是以研究理论为主,缺乏实践经验,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模式,对本专业的毕业生不能进行实践辅导。第二,毕业生指导教师除了要完成十几个毕业生的辅导工作,还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精力和时间不够用,这样就不能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第三,少数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疏于管理,学生没能及时向导师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导师约见毕业生的次数过少,对毕业生的辅导工作做得还不够。
3.制度方面的问题第一,毕业设计选题制度不完善。大部分的学生是自拟题目,题目大而空,没能做到毕业设计真题真做。这是由于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本专业的单位里实习导致的问题。部分在设计单位实习的学生都是带着自己在公司里做的真实的项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来做的,作品既真实又好做。第二,毕业设计监管制度不完善。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情况没有制度制约其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没有规定学生与导师要定期见面接受指导。有些指导老师没有做好指导记录和考勤、打分工作。第三,毕业设计的答辩评价制度不够完善。毕业设计的答辩往往是用一个表格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进行打分评价,往往是效果图好的学生和语音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评优。有些创意好的作品因为表现效果一般而被忽视,由于答辩时间有限,评委老师们没能及时发现。第四,毕业设计的展览制度不够完善。很多高校将毕业展览和毕业生招聘工作同时进行的制度值得推广,展厅也演变成为招聘现场,毕业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讲解来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毕业设计改革的建议
第一,针对学生方面出现的问题,应当调整教学计划,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时间延长,或者提前至最后学年的第一学期,安排在毕业实习的中后期进行,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自己的毕业设计。针对毕业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问题、基础差问题、敷衍了事问题,由该毕业生的指导教师负责定期检查其毕业设计质量,并针对出现的毕业设计内容问题予以及时指出,耐心辅导。如果发现学生在导师多次辅导之后还应付了事,指导教师应对其进行警告,对屡教不改的毕业生取消其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毕业生出现作品抄袭现象和不一致现象的也同样取消其参加毕业答辩的资格。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一课,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立于1998年,主要课程设置为结构陶瓷、功能材料、复合材料、耐火材料等方面,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材料的制备、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经过近15年的建设与发展,本专业已成功培养了400余名本科毕业生,整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目前依然存在对本科毕业设计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论文完成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我校本科毕业生具有诚朴乐群、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我校现状,重点从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和教学模式改革两个方面对我校无机非金属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全面提高对毕业设计的认识
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效,近些年经过本科教学评估等系列工作,全校上下对本科教学工作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参与教学的热情有了较大提高,但对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认识依然存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实现。如何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已为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而改变大家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多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而师资建设未能保持同步,导致本专业师生比失衡,加之学校岗位考核和职称晋升的管理制度,教师既要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致使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精力投入不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高,甚至部分老师认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不必有太高的要求,从而放松了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
针对该现象,学校应该对岗位考核与职称晋升的要求进行改革,尽量减轻教师的双重压力,可以在现有上岗考核与职称晋升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教学与科研岗位要求,比如对教学岗位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科研条件的要求,对于科研岗位也尽量减少教学方面的要求,每年能保证为本科生开设不低于60学时的课程即可。这样可以使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有精力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此外,学校应将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职称晋升的参考,从而提高教师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
1.2促进教学科研的交叉与融合
各高校对“科研促进教学,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念已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高校在具体解决教学环节正常需要的经费不足,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时,却又不考虑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的密切关系。在购置设备方面,教学、科研分离,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入,购置的教学用设备仅能满足教学使用,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
现在高等学校教师的准入条件逐渐提高,工科专业没有博士学位很难进入高校教师队伍,而刚刚毕业的博士,进入高校后由于无前期积累,需要学校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应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贯彻好科研促进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设备的购置方面应充分考虑科学研究的需要,使教师可以利用所购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缓解基础条件欠缺等问题。同时将一些教学实验分配给具有类似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教师在讲授内容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将研究成果融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能切实感受到科研思想,增强其科研意识并提高其实践水平。
1.3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学期,是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升学问题的重要阶段。部分学生为就业而奔波,部分考研究生的同学焦急等待考研分数、准备复试等,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也很难安下心来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认识到本科毕业设计的意义所在,认为所做内容与以后工作将与从事内容不一致,无法提高自身水平,从而导致毕业设计工作质量下降。
为改善学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平时应加强学生对开展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需要专业教师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各个实践环节将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融入进来,提高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同时在拟定本科毕业设计内容时,应进行一些实际课题,最好能根据本科生实际情况将正开展或拟开展的科研课题拿出一部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内容,从而强化本科生对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意义的认识。
2深化改革毕业设计模式
目前毕业设计的形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场所在学校内部,受其内容制约,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多由指导教师给出,学生自己选题,这些题目大多是教师历年来经常带的虚拟课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将以前学生做的毕业设计留给学生参考,使得多数学生根本不作思考,全盘照搬。虽然有些教师有实际课题,但由于毕业设计时间短而且多数学生的思想状态比较松弛,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敢把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只能安排给学生一些辅的工作,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目标。所以改革现有教学模式,灵活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改善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
2.1灵活安排毕业设计写作时间。
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正常理论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毕业设计的时间。通过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的适当提前,学生可灵活的协调自主安排就业、考研与完成论文时间的分配,有效地降低了就业找工作与备考研究生对论文写作时间的冲突。同时毕业设计 (论文)完成时间的适度延长,使学生开展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多,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毕业设计可以提前到第六学期末开始,分为开题报告撰写与试验准备、试验与论文撰写答辩两个阶段。在开题报告撰写与试验准备阶段,指导教师根据生产实际或自己的科研情况,给学生确定一个较笼统的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开展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工作,每三周做一次文献查阅总结报告,培养学生获取文献、整理文献的能力。在第七学期国庆节过后,确定每个学生的具体毕业设计内容,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内容和过程。学生在学期末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路线、方法,制订下一阶段实验计划,撰写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开题报告。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在第八学期学生可直接进入试验与论文撰写答辩阶段。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已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去分析、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有充足时间、精力和经验进行思考和工作,因而实验会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工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学期末,学生结合第一阶段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一阶段指导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使学生少走弯路。
2.2开展毕业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毕业设计模式。
应届大学毕业生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上岗能力,是企业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毕业生到实习基地开展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毕业论文题目可根据实习基地单位的需要,由实习基地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确定,可由实习基地企业人员担任副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同时我校有一名教师担任正导师,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内容配合审查,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这种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指导检查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锻炼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减轻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师资紧张的压力,可保障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2.3实施毕业生到签约单位开展毕业设计模式。
在毕业设计开始前,有不少学生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或有了工作意向,有些单位要求学生去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也希望到签约单位或意向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因此,让一部分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不仅能在一定程度缓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验设备与学科快速发展不能同步的矛盾,也可减轻由于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足而导致在毕业设计安排时出现的矛盾。同时也能使接受单位尽早培训自己未来的员工,进一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提前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将来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须认真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的意向和我校毕业设计的要求,确定毕业设计内容和论文题目,要求企业指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高职称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同时和企业签订相应的管理协议,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保证论文质量。
2.4实施研究生兼职副导师联合培养模式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几乎每位硕士生导师都有3-4名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多从事导师的实际课题,开展不同的研究内容。多数有实际课题的老师所带研究生的课题工作量相对较大,如果指导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一些本科毕业内容和论文题目,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作用,组织本科生与硕士生一起学习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研究生的工作任务,提高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本科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通过实施研究生兼职副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不仅可加强教师、硕士生和本科生之间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选题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结论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术前沿、接触先进科学仪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机会。对于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只有全面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认识,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展模式,对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控与指导,才能切实使学生经过毕业设计工作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董克权,陈英俊,钱灿荣.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119-112.
{中图分类号}G712
毕业设计作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一个实践环节,是对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理论课程的学习到解决工程问题的升华,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总结的教学环节,可以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创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各专业协调能力、严谨工作态度、高尚思想品德、端正工作作风以及责任感等各方面的素质。
毕业设计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建筑材料经商、管理方面的工作以及继续再深造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适应现阶段就业大环境下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意义
多年来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一般只为一个阶段:建筑方案设计。教师按照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草、二草、三草分阶段进行,设计成果为设计说明书、平立剖面图及效果图制作等,整个设计阶段集中在最后一个学期12周左右时间完成。在此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1.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建筑方案仅仅涉及方案阶段,无前期的与业主沟通部分,设计深度不够,学生基本上不会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2.建筑方案设计与其它各专业的相协调能力不够,结构、设备知识模糊,不能优化设计方案;3.手绘能力基本功不足,指导老师要求的手绘图纸部分完成质量不高,电脑制作操作又完成的不够熟练;4.答辩时应对学生没有向导性,学生不能很清楚调理的梳理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答辩时形成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模式。这样的教学成果与设计单位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只是初步地了解了整个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过程,不少学生毕业时,对施工图尤其是其它专业的识读能力很差,距高职教育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在有一个与毕业设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环节?——毕业实习。建筑设计阶段是在满足拟设计工程的功能前提下,考虑经济、美观、使用并进行功能、流线、平立剖面的设计,以及相应的环境、构造、做法的设计,同时初步考虑结构方案,与结构专业、设备专业等其它专业相协调一致。通过毕业设计的课程设计能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角色需求。
二、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从近些年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呈多元化: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等专业,我们教师在毕业设计阶段设计教学指导任务的时候应(1)、适当加重建筑设计与其它各专业设计相协调的比例;(2)、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手绘与计算机相结合,应保证一定的手绘图纸量,为以后的工作用设计交流打好基础;(3)、毕业设计阶段设于毕业实习阶段之后,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有的放矢的选择毕业设计题目;(4)、建筑设计方案阶段时间适当压缩,加入适当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量,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流程,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在此期间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建筑业的发展、设计手段的更、施工图表达等设计知识,模拟工作场景能提出合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此间的学习综合前两年的专业知识,系统梳理各门专业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大就业的机会。
制定一套适应我校建筑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阶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针对我院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底子较弱的特点特在毕业设计期间制定以下教学方案1.选题,教师可选拟建建筑和已建建筑,切勿在选题阶段过度随意,难易程度适中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能顺利地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并且上一个台阶,也为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做演习。2.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手绘和计算机绘图相结合,比例适当调整,在此期间加大名著的阅读量和优秀建筑师的经典作品临摹,让学生能从中提炼设计者的设计精髓运用到此次设计中来,提高自身的建筑修养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3.适当压缩建筑方案设计的时间,加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学习,让学生在此期间能了解单个建筑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图设计的大概流程,其中各设计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了解建筑构造,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专业选择奠定基础。4.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每个项目分组完成,每个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独立完成,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模拟办公环境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设计成果验收,包括完整的开题报告,阅读报告,整套图纸和流利的答辩。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类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只要设计合理、方法合适,完全可以在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能够把三年所学的知识最大化的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备有比较完整的概念,能够基本协调各专业的设计问题,读懂各专业施工图和能够完成建筑专业简单建筑单体的整个设计过程,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和绘制,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毕业展演是设计艺术类专业对毕业设计的作品进行展示或表演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可以被看作是毕业设计课程的延伸,也可以被认为是对设计艺术教育大学本科四年教学质量的一次总的检验和总的验收工作,为设计艺术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下面以闽江学院为例进行这方面的思索。
毕业展演是闽江学院服装系历年来最重视的一项工作。在每一年每一届的毕业展演中无不倾注着师生们的大量心血和智慧,随着院系领导的重视和设备资金投入的增加,其水平和质量也逐年提高。2009届的毕业展演尤其值得总结,该届毕业展演还是第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主题活动之一,在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还设有专门的展位。
首先,这场活动以“衣连闽台,魅力海西”为主题,展示了海西文化,也展现了闽江学院立足海峡两岸省会中心城市,秉承“按发展需要培养人”的办学理念。其形式体现了的闽江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从中可以提炼出闽江学院“服务型”“外向型”的办学特色。
其次,透过这样活动,可以对设计艺术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全面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设计艺术教育改革和创新建立一个平台。同时,这种活动可以成为师生策划举办大型艺术展演活动的实验场,是学生离开大学校园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毕业设计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第三,毕业展演活动架起了学校教育通向社会、职场的重要桥梁,向社会、职场展示和介绍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特别才能的重要机会,为社会、职场选择人才提供现场的直观的时机。同时也是传播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和系知名度的重要的途径。
如果说毕业展演活动是一个壳、是一种形制、是一种媒介,那么这种外壳之内应有实质的东西。展演的核心内容就是参展和参演的毕业设计作品,对展演的评价就是围绕参展和参演作品的质量与水平而展开的。2009届的毕业展演规格高、形制完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那么其内核究竟如何呢?有无值得重视和思考的地方呢?
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曾风飞对此次服装毕业设计作品展演的评价是“此次展演是非常成功的,对学生来说,也是对他们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与去年相比,学生的创作素养在提高,老师的专业指导更为到位,是一种飞跃性的进步。”曾风飞也比较客观地说,“参展和参演的作品在创新性和原创性方面及与时尚与市场等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思: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强,根源是什么?是在学生本身,还是教师或大学设计艺术教育本身?长久以来, 我们没有少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但情况并不乐观,甚至有点乱。问题的实质如果未能找出,只是做面上的文章,势必影响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创新,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奢想的。
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既是现实的、也是前瞻性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具有创造力人才的培养无疑是这个时代的要求。当代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过渡,知识经济特征更加显著。这就要求首先在哲学层面上对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要进行深度的思考。美国人约翰·S·布鲁贝克教授说:大学是一个“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的机构。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科技观、文化观,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进行科学及其应用方法的教育。要强调教育的伦理和文化内涵,大学不但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同时也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大学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格的培养和人的素质全面均衡发展。这就要求设计艺术教育也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设计的背后是创新,创新的背后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背后就是文化。学会独立思考,思想自由是具有创造力人才所具备的首要素质。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发扬和深植于中国优秀的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之中,又能善于学习吸收西方的善道,摒弃西方的黑道,那么中国的未来教育无疑将会取得巨大成功。
大学教育中的宏观问题的改革不是立马就能够实现,但对于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置等工作还是有所作为的。比如在设计艺术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置中除了常规性的课程之外,应大量地增设一些短浅的、能及时反映与本学科相关联的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动态的课程或讲座性质课程,并邀请这些领域的专家开课讲授,以补充常规性课程的不足。比如,增设哲学类讲座性课程,专门讲授哲学问题,介绍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起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及其著作,在精神上、哲学思想上为学生开启智慧之天窗,启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铺设路基;增设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讲座性课程,因为设计实践和研究多是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的介入下进行的,在其核心目的是去发现、理解和关怀人类的个体心理、人性特征与群体文化、人的需求、期望、目的、情感、体验等;开设与艺术设计息息相关的当代艺术讲座性课程,像北京服装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就有一门“当代艺术讲座”。当代艺术创作活动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其历史很短,从改革开放以来也仅三十年,是一场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艺术革新运动。当代艺术从思想到方法、从形式到内容与传统艺术有很大的不同。强调作品的观念性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它重视形式的创新性和实验性,内容的当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重视材料选择和运用的巧妙性, 具有媒介广阔、材料多样、创作方法灵活丰富、互动性、游戏性的特点。国外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对当代艺术的探讨已经非常频繁和深刻,他们尝试通过各种不同的材料对艺术和时尚进行深刻、有影响力地实验,以期引导潮流,引领时尚。当代艺术是实验性艺术,具有超前性和引领性。这是一个很好的讲座性质课程,可以由专门的老师担任,也可以聘请相关的当代艺术家讲授。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当代艺术家、时尚设计师交流工作室,邀请国内外有名的当代艺术家、时尚设计师做短期的访问工作,借助名家名师的艺术经历、艺术经验直接直观地影响学生,拓展视野;同时,艺术设计教育应把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和责任感的养成当作目标,所以还可以通过专业采风、社会调查来养成观察力,运用话语分析和图像分析来养成思辨力,运用现场艺术和戏剧来养成责任感、执行力与合作能力,灵活运用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经常紧扣身边的生活事实,对日常熟视无睹的事实进行别开生面的利用,紧扣当代的社会问题,做到艺术教育和提高社会认识能力的统一,开发创造力,在艺术实践中解放创造力,这是希望能够对学生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都有助益,成为各行各业有创造力的人,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文化共同体,从而建构一个富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性社会。
在具体的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的指导中,也可以综合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指导。比如借用感性工学的方法。感性工学就是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 通过预测市场商品的流行趋势,落实定位目的和设计意图,从材料、技术、设备、性能和流通经费等方面,并从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使用环境、废弃处理等方面入手,以产品使用者的意识、个性、审美、多样、快乐、舒适为重点,以综合的功能、生活者利益优先的方式,与过去的生产者利益优先的方式完全不同。这一设计方式是感性化的设计方式,是未来设计的方向。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缺乏个性化设计,我们无法依照每个学生的特性及社会市场的需求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各门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课程的学习到解决整个工程问题的升华,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协调工作能力和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好该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监理或设计、造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适应高职教学的特性和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试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案。
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和内容构成的分析
(一)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做法,即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8~10周的时间进行。其内容是要求学生在该时间段内完成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最后所取得的毕业设计成果往往只能达到以下层次:(1)建筑部分仅仅达到方案与扩初之间。(2)结构部分只能完成某一局部楼层的梁板设计或某一框架的设计。(3)结构计算采用手算。(4)施工图表达不完整。
这样的教学成果与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只能初步地了解整个建筑物设计过程的皮毛,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学生毕业时,对施工图特别是结构图的识读能力很差,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毕业设计内容的构成分析
从以往的毕业设计内容构成来看,整个毕业设计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建筑部分要求学生对某一多层民用(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设计。内容包括方案设计、构造设计等。与之相关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结构部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设计的建筑方案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结构抗震》、《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必要的建筑力学知识等。
施工图绘制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把建筑、结构设计成果用施工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制图》、《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从毕业设计内容构成和教学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本科教育方式的一个压缩版。
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专业的细分,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将是多样的建筑工程工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构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毕业以后很快地适应所面临的不同工种的需要,以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把毕业设计做得更深、更细,使学生能够把握建筑工程的整局,提高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使掌握的知识能够直接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
对于学制三年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完成比较深入的毕业设计内容,按照传统的做法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通过对毕业设计内容的分析,按照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在教学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要求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本科压缩型”的毕业设计教学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门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满足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很少考虑到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互补性。局部独立性较强,整体性较差,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工程整体观念模糊。
笔者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制中的课程特点,剖析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体会,对毕业设计教学和相关课程提出“分解融合”、“整合提高”、“汇总完善”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一)分解融合
该阶段是把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提前分解到各个相关课程中,消化解决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即毕业设计向前延伸。同时也让学生在各个课程的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各个课程的教学环节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即以毕业设计的内容为基线贯穿整个学制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局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全局观念。具体做法如下:(1)在《制图》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建筑和结构图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抄绘、测绘、阅读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为施工图绘制打下基础。(2)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把毕业设计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建筑方案的设计内容。在课程学习中着重掌握建筑构造和各种细部构造,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识读实际工程的施工图,对建筑施工图的表达初具概念。(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结构抗震》等课程中,让学生带着建筑方案进入结构课程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解决结构的布置,掌握结构概念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构造要求,掌握最新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识读能力,为最后的结构设计打下基础。(4)在《地基基础》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地基基础问题,掌握常见的基础设计方法。(5)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主要解决有关建筑和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的问题以及绘制施工图的方法。
在各个相关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较多地阅读与实际工程相应的施工图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还必须做好同各学科教师的沟通工作,在课程设计中加强辅导师资力量,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提高
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同样集中8~10周左右的时间对学生所做的项目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整合,并从施工图设计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提高。(1)用2周左右的时间对建筑方案进行细化加深,使之达到介于扩初和施工图的水平。其中包括方案的细化、构造的明确以及装修材质的确定等相关内容。(2)在建筑部分基本完善的基础上,指导教师从全局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辅导,深入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用2周左右的时间,采用电算的方法解决结构计算问题,同时整理必要的电算资料。
(三)汇总完善
在前述基础上,利用3~4周左右的时间汇总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果,进行建筑、结构的施工图绘制。该过程可以让学生重新阅读同类工程实际的施工图,有比对性地绘制施工图,从而使毕业设计的成果进一步完善。
当然,要切实保证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软硬件条件:(1)有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2)有建筑CAD辅助设计软件,结构CAD辅助设计软件。(3)有可供学生上机的电脑机房。(4)有国家颁布的与现行建筑工程相关的《规范》和《规程》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图集等相应的技术资料。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可以采用项目目标化管理方法,只要安排合理,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将毕业设计做得更加完善,从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建筑结构有比较完整的概念,具有较强的识图读图能力,能够更快地适应将要面临的建筑工程各个工种的需要,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作者简介]乔国玲(1975-),女,河南南阳人,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广东广州51026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7-02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教学时间长,教学内容丰富,毕业课程的成绩也作为衡量毕业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学生非常重视;对于教师来说,毕业课程作为大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学校与行业,在组织教学、实践考察、课程指导、毕业答辩等环节具有非常强的挑战意义,教师非常重视;对于学校来说,毕业课程往往是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毕业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也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途径,毕业作品展览也是检验学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方式,学校非常重视。
毕业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将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视,转换为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引入市场因素非常关键。市场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可靠砝码,要抓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之成为毕业课题研究的风向标,结合学科专业方向研究市场的人才需求、经济变化、产业调整等因素,纳入整个毕业课程管理体系。
一、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市场的消费转变,客观上增加了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岗位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个人的财富积累、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很大改变,消费比重从物质消费转向了精神消费,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不再是简单地满足衣食住行,而是体现在生活品位、品牌文化、艺术美观、精神文化等消费内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第三产业,无论是从事装饰设计、包装设计,还是广告设计、动漫艺术等职业,都是在为创造艺术美的生活而服务。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增多,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自然就增多了。从宏观意义上说,目前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很乐观,有利于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状态,还有很大的就业潜力。
2.成熟的市场需求必然是专业化发展趋势。成熟的市场需求是专业性的,这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之一。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历史来说,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从来缺少的就是专业性,纯艺术与实用艺术半遮半掩的划分也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这当然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近年来,大中专院校开始招收分工细致的艺术设计专业,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增多的趋势使然,另一方面还是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由于学生看不清市场需求,必然会被这种招生规模所误导,最终导致数量激增的毕业生部分找不到工作,或者需要转行改做其他工作。这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宏观经济向好,市场需求乐观,专业分工如此细致的毕业生还是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这是因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专业化并不是一回事,即专业的学科培养方向不吻合、专业群的规模比例不同、专业所指与岗位要求不一致等。例如,园林公司招聘设计师,需要施工员、绘图员、预算员、方案设计师、园艺设计师、项目经理等,企业的需求简单而明确,每个岗位都是有明确的专业性,每个岗位需求的人员数量比例也是不同的。而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园林专业,无视岗位群的规模与比例,都是以培养设计师为目标的,无论什么基础和特长的学生,都要完成所有课程和学分,任何一门课程不及格都拿不到毕业证,学校的教育体制是僵化的,这就是毕业生有学科方向却没有专业方向,有专业方向却没有岗位方向的根本原因。为了满足市场专业化趋势的要求,我们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学科名称的简单设置上,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尤为重要。
3.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变化。国家调控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国有经济的规模比较大,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在调整中前进的,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不能无视这种政策因素。例如,广州亚运会前的“穿衣戴帽”的城市改造运动,短期内带动了建筑室内装饰市场的扩大;近年来,国家鼓励房地产市场的自由发展,导致了十年来建筑装饰行业设计人才的规模和薪酬都得到迅速增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规模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在十几年前我国未加入世贸组织前,很多学校里也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但这类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只好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因为当时的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都还不太重视知识产权、创意文化的影响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越来越多的各级政府和企业大力提倡相关行业的时候,这时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才真正地从事专业的设计。同一专业在用人需求时间上的不平衡和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这种矛盾也直接影响了艺术类学生在艺术设计市场上的择业。
4.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就业。教育教学与产业市场本身就是一对相对独立的矛盾体。教育有它自身的教学规律及原则,教学强调稳定性,允许在稳定的基础上发展,如师资力量配备的稳定性、教学环境的稳定性、课程计划的稳定性、招生规模的稳定性等,不稳定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但产业市场遵循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内外部变化因素很多,政策、市场、行业、金融、能源、自然、战争等因素都能快速反映到经济发展上,产业市场变化迅速且不可预知。
这种矛盾必然会导致学科设置的滞后性,市场上新出现的岗位,学校还没有及时设置相应的专业。市场调研发现,往往热门行业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行业,学校专业发展的滞后性是正常的现象,也不是正常的现象,首先要正视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但不能茫然无视,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窘况。热门专业不会毫无根基地出现,总是与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联系在一起。例如,近年来出现的热门岗位“软装设计师”,是在“轻装修、重装饰”的市场需求变化下出现的,也是与软装市场专业化趋势相吻合的,但是软装设计师的培养,离不开室内设计、装饰设计这个根基。虽然学校还没有开设软装设计专业,但如能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强化专业实践、改革毕业课程项目课题,并不妨碍学校在没有相应专业的情况下培养出优秀的软装设计师。
二、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课程改革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课程是连接学业与就业的重要桥梁,毕业课程不能因就业形势严峻而弱化,为了促进就业反而更应该重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地域经济环境发展,规划合理的毕业课题,改革毕业课程的管理体系。
1.加强毕业课程与就业的联系。毕业课程大多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从学习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毕业课程和就业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和实习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一致,强调学生选题的主动性、实践性;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的过程和最后的成果展环节,最好邀请用人单位前来参观、指导,加强毕业设计和实习企业的联系。这种双向互动,能够更好地把学生、学校、企业联系起来。
2.结合产业现状,合理设置毕业课题和组织课程实践。在知识型的社会,知识不再局限于智力活动,早就进入了生产的过程,特别是作为知识创意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在应用过程中的不断再创造,这必然要求增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大学已经不是培养人才的唯一主体,还需要社会的参与,需要大学对社会的了解,亦对设计产业的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再来确定毕业设计要求,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毕业生也不再是闭门造车的状况。我们在这几年的毕业设计课程中就开始有意识地带学生走出去,有毕业设计前夕的毕业设计考察,还有毕业设计选题时请企业的优秀设计师来讲设计和市场的趋势。当然,在毕业设计的中间,还鼓励大家和实习的公司比、和社会上公布出来的设计方案比,通过不断的比较来发现差距、弥补差距到进一步的超越。这些举措直接促进了毕业生的设计和就业。
3.鼓励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课题。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多为学生创造参加实体设计的实习机会,特别是鼓励校企合作的课题,大胆引入企业优秀人才参与毕业课程的指导工作,促使毕业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通过这个举措可以“调整与改善热门专业和边缘学科的就业问题”,热门专业的市场需求很大,学校毕业专业对口的学生还不多,迎头赶上,毕业设计就能发挥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新出现的岗位,学校却没有对应的专业,如“边缘学科”,或“综合性学科”,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做学科性补充,发挥极大的作用。比如,“软装设计师”这一职业,学校暂时还没开设此类专业,这时我们如果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其进行引导,对学生毕业后进入该热门专业,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解决了社会上热门专业的用工短缺现象。
4.针对毕业生的心理引导。由于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更熟悉和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技能专长、兴趣爱好,对社会上的企业与行业机构等也相对熟悉,所以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毕业设计内容和未来的就业岗位要求,对毕业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初步的引导,结合学生的性格、特长并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择业方向的建议、合理的引导。引导学生在毕业的初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在设计的岗位上要做到一定高度,还要从基层做起,消除其心理落差。调查发现,教师的指引会让毕业生从众、依赖、失落与恐慌等心理减轻很多,甚至毕业生在刚就业的1~3年左右都还像刚断奶的孩子,需要经常和老师联系来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所以在带毕业设计时给予毕业生心理、价值观等适当的指导,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学校在毕业课程管理机制上的改变。改革毕业课程的管理方式,完善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多创造一些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接受培训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与实践单位的互相了解,加强教师对设计产业市场的了解,让教师走出去和将企业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和毕业课程中更多地融入社会实践课题,把企业的考核机制与学校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对设计的社会实践有更深切的体会。
三、结语
毕业课程改革要紧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要了解目前的市场现状,还要了解市场的基本规律,判断行业的发展趋势,从体制建设上解决教育教学与产业市场本身的矛盾问题。教师要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调整毕业课程与求职冲突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持续向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都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