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管理专业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9 08:33: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能源经济管理专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能源经济管理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V Ronggang, DING Muhui

(Yunnan Land 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217)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purpos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bes into the precondi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feedback mechanism of skills competition plat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will help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stablish suitable educational platform of skills competition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1 技能竞赛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现代高新科技产业和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它兼具高等教育特性和职业教育特性。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近二十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或称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问题。因此,服务地方、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实践为主、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就传统教育教学而言,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活动是培养学生的三个基本育人平台。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为新的育人平台。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具有专业教学的特点,在形式上具有校园活动的特点,发挥着“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重要作用。①

2 高等职业院校中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的管理机制

2.1 院校领导和专业系部重视是管理的重要前提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采取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也就是说,是采取行政管理体制而非学术管理体制,在教学工作中有明显的行政导向性。因此,院校领导对技能竞赛的认识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系部和专业教研室的态度。系部负责人常常是各种技能竞赛活动的基层组织者和管理者,指导教师和学生则是技能竞赛的直接参与者和操作者。他们在技能竞赛活动中需要投入较大的体力和精力,承担较大的风险和压力。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是很难长期持续的。竞赛一般需要经费,虽然有时有企业赞助,但学校也要有稳定的经费投入,这也需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院校领导把技能竞赛作为强制要求和规定动作,是技能竞赛正常和持续开展的关键。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在2013年云南省赛和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正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

2.2 设立技能竞赛的专门管理机构和专项经费

目前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参加的是总部设在天津的国家教育部主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省教育厅主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包括高职赛和中职赛),这两项大赛已经形成对接和联动,而且有了三年规划(2013~2015年规划),其管理也已走向信息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平台( )。因此,为了加强技能竞赛活动的管理,很多院校成立了技能竞赛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的管理部门,②例如实训处、实训中心或工业训练中心等。多数院校在年度预算中设立技能竞赛专项经费,以保障和维持竞赛的正常开展。实践证明,仅仅靠企业合作和赞助是难以为继的。为了节省开支,可以采取竞赛项目化管理、企业冠名合作、竞赛与技能资格鉴定合二为一等操作方式。

2.3 建立和健全技能竞赛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应参考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竞赛规章制度,出台本校的技能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对竞赛活动的类型、等级、立项审批、组织管理、经费开支、工作量认定、奖励标准、安全管理、资料归档等做出详细的规定,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地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竞赛制度,如竞赛申报审批制度、赛项规程专家论证制度,赛项项目化管理制度,竞赛奖励制度,定期举行制度,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制度,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评判机制,竞赛安全保障制度等。③为了提高竞赛的水平,要参照国赛或省赛的规程来制定竞赛方案或实施细则。建立由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等组成的多元化技能竞赛评判队伍。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把技能竞赛打造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

2.4 建立内外竞赛体系,提高竞赛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建立学校内的两级技能竞赛体系,即学校级和系部级的竞赛体系,与省赛和国赛对接,对于学校的教学和实践都很有意义。国赛或省赛是精英比拼,为了检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校内竞赛则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更好地培养学生。校际竞赛让院校间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向一流院校看齐;校内竞赛则让学校和教师认识教学上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校内竞赛可选项目较多,学生参加众多,能更有效的锻炼学生,并且一般也是省赛或国赛的预选赛。通过学校内外的技能竞赛,培养了学生,锻炼了教师和管理者,势必提高学校组织技能竞赛的能力和水平,能够争取承办省赛或国赛,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自我。

2.5 加强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和实施

一次技能竞赛的成功,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完美的组织管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每次组织技能竞赛,首先要有职能部门来统筹协调相关人力资源和实训资源。其次要制定严密的确实可行的竞赛方案。方案中要有详细的竞赛组织机构、竞赛赛项、分项裁判组、奖项设置、工作安排、报名程序、时间安排表、经费预算等。再次要有科学合理的规程或实施细则,规程中要有严密的竞赛规则、题目和评分标准,既要体现专业上的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严密性,这些都要由专家反复论证形成。最后要有精心的全面过程管理,赛前的场地踏勘、仪器设备、材料和用品准备、报名工作、秩序册制定、奖品奖状、宣传等,赛中的接待、开幕式、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赛后的成绩评定、名次确定、颁奖和闭幕式、总结、资料归档等,都要一丝不苟地做好。

2.6 有效控制技能竞赛的范围和频度

当然,那种纯粹为了追名逐利的技能竞赛也是应该摈弃的。之所以重视技能竞赛,是因为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技能竞赛活动呈现多层级和多样化状态,对于名目繁多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要有选择地参加,以免陷入赛事频繁而疲于奔命。选择的标准是看赛事是否具有权威性,是否是所属专业(群)的核心技能,对专业(群)建设和教学有无帮助。过于频繁地参加技能竞赛对正常教学没有帮助,可能适得其反。每年度学校级的竞赛不宜超过一次,系部级的竞赛不宜超过两次,班级内随堂竞赛则可以多次。

3 技能竞赛反馈作用机制

3.1 将技能竞赛和日常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培养学生是学校的终极目标。技能竞赛完全服务于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必须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应该把技能竞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正常的教学中产生出优秀的学生,经选拔和训练后参加竞赛。日常教学是一种常规的全面的系统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而技能竞赛是选择专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的能力和素质来考量学生,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比如矿产地质勘查赛项的岩石矿物鉴定和钻孔地质编录项目,均为地质勘查类专业的核心技能。技能竞赛的项目化操作、竞争性和高强度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

3.2 通过技能竞赛来促进专业(群)建设

日常教学中,很难发现教学质量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横向之间缺乏比较标准,很难说孰优孰劣。中国有句古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校际间技能竞赛就是一个检验平台和透视窗口,让各个职业院校显出本来面目。通过技能竞赛来检验学校的专业(群)建设,发现问题,为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训教材建设等提供指引,促进专业(群)建设。所以可以说,技能竞赛是职业院校的统考。

3.3 通过技能竞赛来推动实践教学研究和改革

技能竞赛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由有关的管理部门和系部分析竞赛过程,剖析竞赛成绩,提高竞赛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来推动实践教学研究和改革。特别是,由学生的竞赛成绩来推断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合适,重新审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及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基本途径,具有主体地位。技能竞赛正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技能竞赛更能让教育者从深层次发现问题,为实践教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契机和方向。

注释

篇2

我国的能源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基础性地位,政策性因素对其产生影响时,还会把这种影响扩大到其它经济领域中去,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差异大,能源经济的投资之巨,涉及面之广,操作好坏直接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民心背向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只有充分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性因素的综合效力,才能为我国经济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产业经济政策因素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而制定的针对某一个产业的微观经济政策。对于某一个产业部门来说,不同的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是不同的。而对于某一个需要使用特殊或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来说,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调节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特定产业的特殊情况及特点:

1.1 市场的缺陷。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符合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形成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实际情况并非如理论所描述的那样,这就是市场失灵。对于能源经济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1.2 资源条件的制约。

在当今世界一次能源资源构成中,石油和煤炭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形态,不仅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而且还存在着级差地租的问题。这是因为,随着石油或煤炭的持续开采,埋藏的深度就更大,地区就更加偏僻。同时,储量会随着开采而不断减少,开采条件也会越来越恶化。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使生产成本上升。另外,开采条件的优劣,以及离消费市场的远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很大的级差收益。因此,市场在一个资源短缺而且分布既不均衡且地域条件差别很大的经济领域里,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显然是很低的。

1.3 外部性问题。

对于能源工业和能源经济来说,其外部性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能源形态来说,存在着不同的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时,这些不同的外部性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决策。

2.区域政策因素

在我国能源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能源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过程中,制定和实施能源工业产业政策和部类政策的时候,应考虑和照顾到这些差别,充分发挥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功能,逐步缩小这些差别,达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的。鉴于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巨大。所以,从制定能源经济产业政策来说,需要从多个方而进行研究,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土资源利用政策。在我国实施新的国土资源管理办法以后,西部的一些能源开发项目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如地处云南西部山区的大朝山电站,据说因为征地的手续问题,被有关部门罚款高达亿元人民币。新的国土资源管理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必须先立项后征地。而立项的程序又要求工程必须完成准备阶段的工作,准备工作要做就必须先用地。如果不进行变通,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就只能陷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怪圈之中。二是移民政策因素。在西部进行建设,很大部分可能都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对于再生能源项目,又主要是水电项目,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移民问题。三是生产资料领域里区域政策的差异。由于东、西部形成的历史、文化、地域性以及劳动力劳动技能性差异,因此,若要提高西部各类产品的竞争力,就应当在作为生产资料供应的能源产品的消费政策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四是消费资料领域里区域政策的差异。目前,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薪柴和秸秆仍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能源形态。这一点,只要我们沿长江、黄河的上游地区走一次就会发现现实情况的严重性。因此,对于西部落后地区来说,作为消费资料供应的能源商品,除非有特殊的区域部类政策,才能把那里的广大人民群众带到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活中来。

3.能源形态政策因素

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快了,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是有极大好处的,但是,对于能源产品的供给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新能源的步伐就不得不进一步加快;根据各个能源专业的技术人员估算,我国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储量是比较丰富的,这些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相对于其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来说,水能是一种清洁而且容易上规模进行开发的优越的能源形态。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未来几十年的能源供应将呈现多元能源形态相互发展的格局。因此,今后能源经济的发展,从政策层面上就应当体现对需要鼓励发展的新能源形态的支持,以及对需要限制发展的能源形态的控制。

4.其它政策因素

如何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潜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提高资源的经济效率,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管理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能源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应当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4.1 资源开发政策。

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将起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和开采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影响到这些资源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另一方面,资源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寿命和替代资源的选择。

4.2 经济公平运行政策。

据国家电力公司的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历年累计拖欠的电费已高达数百亿元。由于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属于中央直接管理,因此,各地方对于清理这些欠款一方而政策不到位,另一方而工作不到位。其结果是,电费拖欠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势必会影响到各地的投资环境,最终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篇3

主要课程:《税收学》、《贸易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学》、《政治经济学》、《金融计量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谈判模拟》、《金融会计学》、《精算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证券投资分析》等。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信用、城市经济、电算会计、国际金融、国际投资、航空经济、经济计量、金融与会计、能源经济管理、企业财务会计、金融服务与理财。

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7003

1 引言

我国信管专业是在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信管专业是集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于一体,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叉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实验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经管学院为例,介绍其为提高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所进行的实验教学探索,包括实验课程建设、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实验室制度建设。上海电力学院经管学院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希望能够对我国其他高校信管专业实验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2 实验课程建设

上海电力学院经管学院的实验课程分为2类:课程内实验、集中实验。课程内实验即安排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将一门专业课教学分为理论课教学和上机实验教学2部分,每周先安排一次课讲授理论知识,再安排一次课上机实验,或者单周讲授理论知识,双周上机实验,实验课学时一般占课程总学时的1/3以上。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是:(1)实验课与理论课衔接紧密,每次理论课后的实验课是对抽象、难懂的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2)实验课增强了课程趣味性,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对课程涉及的企业流程和开发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学院开设的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为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32学时,上机实验32学时。每周先上一次理论课,讲授IT项目的初始过程、范围管理、进度管理等知识。紧接着安排一节实验课,利用Project软件对实际的IT项目进行管控。表1是经管学院为信管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共24门,总学时1264,其中有实验学时的课程为13门,实验总学时282。可见学院在课程设置时极为重视实验教学环节,通过课程内实验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集中实验是利用持续的一段时间专门进行一个主题的实验教学,一般安排在考试周结束放假之前的19―20周进行。每门集中实验课由两位老师共同负责,就一个实验主题进行重点讲解。这种实验课持续一周或两周时间,课程连贯性较好,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某个企业流程或某门开发技能。

以生产认识实习集中实验为例,教师在两周的时间内首先带领大一学生参观安吉物流、宝钢物流等企业;然后指导学生利用创业之星软件进行为期8个季度的企业模拟经营比赛。这样,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便对现实企业的经营流程有了直观感受,并通过模拟企业运营,对企业生产、销售等缓解有了很好掌握,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企业经营相关概念。表2是学院为信管专业开设的集中实验课程,共7门,240个学时。

3 实验室软硬件建设

为了支撑种类繁多的实验教学,经管学院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建成了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的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目前已建成的实验室总共有13间,总面积为2043.37平方米。实验中心具有各类高性能服务器17台,服务器虚拟化平台1套,计算机工作站15台,台式计算机460余台,数据存储系统2套,存储有电力行业数据近4T,各类教学及科研软件50余种,设备总价值约为2300余万元。实验中心平均每学年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包括大作业实训课程)160多门次,实验总学时1500余学时。中心目前已发展成由电力企业管理实验中心、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能源经济与贸易实训中心、公共管理实验中心等5大实验实训中心和1个电力信息管理研究平台组成的综合实验中心,如图1所示。经管学院实验中心将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方法与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国家新能源发展、电力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是能源电力特色和经管特色并重、在能源电力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验实践平台。

图1 经管学院实验中心构成

篇5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3―0007―05

作者简介:吴国华,男,1952年11月出生,福建泉州人。现任山东财政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分析与评价、战略管理。兼任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经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贸易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经营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比较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在能源经济分析与评价、战略管理领域,先后主持研究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煤炭科学基金项目、山东软科学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主要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管理现代化部级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撰写出版学术著作(教材)9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20多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的EI和ISTP全文收录。

一、我国“十一五”头两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环保部等有关部门近3年的节能减排情况公报,“十一五”开局两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可以说是“出师不利”的。

从年度任务角度看,第一年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第二年部分完成目标任务。2006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为1.20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了1.79%,仅完成年均节能目标(4.4%)的2/5;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不降反升,分别比上年上升1.0%和1.5%。2007年,全国万元GDP能耗1.160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了3.66%,距年均节能目标仍有17%的差距;c0D和s02排放量分别比2006年下降3.2%和4.7%,完成了年均2%的污染减排目标。

从累计任务角度看,“十一五”头两年,全国不论是节能还是减排都没有完成目标任务。2007年全国刀兀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5.38%,相当于完成累计节能目标(8.8%)的61%;两种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为1381.8万吨和2468.1万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2.29%和3.17%,相当于完成累计减排目标(4%)的57%和79%。如表1所示。

从地区角度看,截至2007年底,“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40%以上的有北京、天津2个地区;完成进度30%~40%的有福建、上海、陕西等15个地区;完成进度20%一30%的有云南、四川、湖南、重庆等10个地区;完成进度低于20%的有新疆、海南、青海3个地区。换句话说,“十一五”节能目标执行2年来,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只有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占比不到7%,其余93%的地区均没能按时完成任务。

“十一五”头两年,特别是2007年在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情况下,全国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仍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集中的观点有两个: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不力,二是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滞后。这些分析所依据的理论和所采用的方法应该说都是正确的。如果有疑问,笔者以为它们大多侧重于解释没能完成目标的主观原因,而忽略了目标受挫的客观必然性。

二、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

我国节能减排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这种艰巨性起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我们不能为了节能减排而随意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对能耗水平的影响十分显著。产业结构重,单位GDP能耗必然大;产业结构轻,单位GDP能耗必然小。但是,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全球劳动分工的结果,且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相关联,人们不能也不可能为降低能耗随意建立一个轻型产业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31.8%到2006年的39.4%,16年只提高7.6个百分点,平均2年提高1个百分点,而2000年以后则在40%左右摇摆停滞不前的原因。中国第三产业的GDP比重比发达国家落后了30多个百分点和工业能耗高、比例不协调(2006年工业的GDP比重为43,3%,但工业耗能却占全社会耗能总量的70%。特别是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工业,产值不到工业总产值的20%,但消耗的能源已经超过工业用能总量的60%)直接导致我国能耗强度居高不下。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又需要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基础工业,需要保持较高的第二产业比重,这是中国主观愿望无法改变产值能耗高位运行的基本事实。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为了节能而放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来学习美国、日本的高第三产业和低第二产业,因为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发展阶段不同。当我们有一天跨过工业化中后期进入经济发达阶段时,我们一定会像美国、日本那样建立起一个节能的产业结构,甚至还会比美国、日本更节能。

(二)我们难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每年消费的煤炭接近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四成。1997年以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煤炭比例一直在70%以上,1998年下降到69.6%,2001年最低为65.3%,之后又逐年回升,2006年为69.7%,2007年超过了70%,比世界主要国家20%~25%的煤炭消费比重高出45~50个百分点。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仍然缺乏解决这种状况的有效对策,因为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是由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决定的。

煤多油少是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烧煤都不如烧油,但是我们不能放着现成的煤不用而转用依靠进口且价格动荡的石油。煤多油少的资源条件,价格动荡的贸易环境,决定着我国油气消费比例不会有大的上升。在高价进口优质的石油、天然气和就地取用劣质的煤炭以求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并不富裕的中国只能选择后者。既然这样,我国的能源结构就一定还是以煤为主的,起码在可预见的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

源供应的主力,尽管其间水电、核电等可再生能源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三)我们难以改变煤炭低效率高污染的固有属性

1 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必然低

不同的能源品种有不同的利用效率。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达到以油气为主的能耗结构所达到的能源效率。要求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在使用70%煤炭的情况下,达到以油气为主要能源的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达到日本的水平,不是科学的态度。

根据有关研究,在一次能源品种中,我国煤炭的利用效率约为27%,原油利用效率比煤炭高23%,约为50%,天然气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约为57%,电的利用效率约为85%。以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为权重计算的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2006年我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理论值是36.35%,比世界平均利用效率49.36%约低13个百分点。事实上,由于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同一品种能源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我国,所以有理由相信,我国实际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而产生差距的主要根源是我国烧煤多,烧油少。换句话说,同一品种能源效率的差距是可以克服的。比如说同样用煤发电,我国采用亚临界机组能源效率为38%,发达国家采用超临界机组能源效率达到40%,我们只要发展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机组就可以克服这种差距。但是不同品种能源效率的差距是无法克服的,以燃油(气)发电厂的高能源效率,对于燃煤发电厂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达到的。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效率必然低一些,我国能源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并不是落后的表现,而是我国立足国内资源解决本国能源问题,不与世界各国争石油、争天然气的结果。这是中国对世界能源系统的巨大贡献。

2 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污染物排放必然多

以煤为主的能耗结构不但制约着中国能源效率实现革命性提高,而且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每年消费20多亿吨煤炭,其中直接燃烧的达15亿吨之多。燃煤产生的SO2约占总量的90%,CO占71%,CO2占85%,氮氧化物占70%,灰尘微粒占61%。据《中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披露,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均增长率约为4%,是全球平均速度1.4%的2.9倍。尽管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小于发达国家,但其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这在环境问题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格局以及国家发展和安全重要因素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来自气候变暖的国际压力不断增加。

(四)我国节能潜力似乎不像有些人期望的那样大

能耗水平的国内外比较是分析节能潜力的常用方法。一些机构和学者经常将我国单位GDP能耗或单位产品能耗与先进国家直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具有很大节能潜力的结论。例如,根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提供的2000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每万美元产值能耗(1995年价格),美国为2.63toe(吨油当量),德国为1.27toe,日本为0.92toe,中国为8.92toe,世界平均水平为2.64toe,推出中国相对于美国、德国、日本和世界平均水平具有239%、602%、870%和238%节能潜力。显然,这种简单的比较推论方法在科学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它被用于宏观分析,旨在说明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倒也没有什么值得非议。但是,如果据此推论计算我国实际的能源节约潜力,进而确定某一时期必须完成的、具有极高约束性的节能目标,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因为这种比较本身存在许多不可比因素。

1 单位GDP能耗指标比较的局限性

各国之间的单位GDP能耗缺乏可比性。一是因为单位GDP能耗指标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很大。例如大家常见的两个宏观数据,一个是按汇率将人民币GDP折算为美元GDP,由此得出我国单位GDP能耗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数倍,节能潜力很大。另一个数据是根据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世界各国GDP,得出我国单位GDP能耗与美国相当甚至更低,结论是节能空间不大。二是因为单位GDP能耗指标受国家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单位GDP能耗,是指当年消耗的所有能源量除以该年的GDP总量。因此,该国几乎所有活动都会影响这个指标。例如,国土面积,日本和欧洲各国的面积相对较小,其活动范围小、运输路程短,所以日本和欧洲的单位GDP能耗比美国低。再如气候,寒带地区采暖时间长,建筑能耗自然就要高。此外,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购买力水平、生活习惯、人居设施与组织、能源价格、管理体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单位GDP能耗的高低。因此,不考虑国情差别而简单地进行单位GDP能耗的国际比较,将大大降低结论的可信度。

2 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不等于节能潜力就有40%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的GDP比重大致在40%~44%之间,而工业能耗却占社会总能耗的70%以E。有关研究指出,我国主要工业用能行业产品能耗比国际平均先进水平高出40%,有的甚至比世界先进国家高80%。有人据此推论我国工业领域起码具有40%的节能潜力。还有一种计算认为:2000年我国钢铁、电力、建材等8个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7%,多用能源1.7亿吨标准煤。而这8个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73%,由此推算工业部门多用能源2.3亿吨标准煤。

能耗比国际平均先进水平高40%节能潜力就有40%吗?这种推论如果被承认,那么实际上就是承认,可以把美国最好的资源条件、欧盟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日本最完善的组织管理等都搬到中国,因为它是这种推论成立的假设前提。

但是,实践是不能假设的。美国的煤炭赋存地质条件简单,露天煤矿多,原煤生产耗电量自然少。中国煤炭资源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以井工开采为主。所以,中国即使矿井设计再合理,采煤、运输设备再先进,原煤生产能耗也难以达到美国的水平。再如,发电厂自用电率(自用电量占额定发电量的比重)和发电能源密切相关。一般水电站的自用电率为0.1%~0.5%;以油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自用电率为1.0%~1.5%;柴油发电机的自用电率约为2%;燃煤电厂的自用电率最高,一般为5%~6%,需要电除、脱硫、脱硝、空冷机组的自用电发电达6.5%~7.0%。显然,燃煤电厂少、燃油气电厂多的日本和欧盟自用电率必然比中国低。换句话说,以燃煤电厂为主的中国,不管采取什么节能措施,都难以达到日本和欧盟的发电厂自用电率水平。火电厂供电煤耗也有类似的情况。燃油气电厂和热

电联产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一般可达到52%~57%,甚至达到60%。而燃煤电厂只能达到35%~40%。日本火电厂大多是燃油气电厂和热电厂,燃煤电厂很少,供电煤耗必然低。我国正好相反,燃煤电厂高达95%,其供电煤耗比日本高也就成为“铁律”了。

三、主要结论

(一)“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十一五”头两年,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地方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节能减排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仍然没能完成。这一方面说明节能减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认识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可能偏高。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护地方各级政府、企业和广大群众的节能减排积极性,国家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两个约束性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具先进合理性。

(二)不能过分强调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尽管产业结构“轻型化”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最大,但过分强调依靠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DP能耗是不现实的。因为,一方面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全球劳动分工的结果,一个省区的产业结构是全国劳动分工的结果。违背其客观必然性而过分强调主观的调整无异于“拔苗助长”。另一方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仍然需要发展重工业,仍然需要维持较高的第二产业比重,尽管这会增加节能减排难度,但我们不能为了节能减排而刻意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三)推进能源消费多元化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固然是由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决定的,但是,煤炭消费比重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低不仅与世界潮流相悖,而且是能效低和污染多的主要原因。因此,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速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优质能源消费比例,促使我国能源消费从以煤为主的单一结构逐步向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多元化结构发展,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四)运用国际比较方法推求我国节能潜力必须审慎、力戒夸大

由于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国情差别,所以,通过单位产值能耗或单位产品能耗的国际比较进行节能减排目标设定的参考意义不大。根据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的能耗差距推求我国节能潜力时,必须审慎、实事求是和力戒夸大。这是我们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会等部门,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公告[Z]

[2]解振华,六大原因造成2006年节能减排目标没完成

[3]周大地,节能减排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

[4]李玉梅,陈国裕,马凯答记者问:要下大力气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篇6

作者简介:简秀梅(1977-),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讲师;蒋恩臣(1960-),男,黑龙江富锦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 5106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课题“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及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51-0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瓶颈。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而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2001年,岑可法院士对“热能工程”专业提出改革,自2003年以来浙江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苏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对原有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进行改革,并申办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科专业。[2]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包含的知识综合了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本科专业。如何在专业建设上既能充分体现农业院校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广东对能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

一、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Weihrich)提出来的,其运用系统学原理并能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因素;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因素,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目前,该分析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现在很多高校成立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就目前来看全国农业院校中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极少。因而,本文首次采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列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构建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图,做出最优决策。[3,4]

1.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内部因素

(1)优势(Strength)。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宽阔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5]其中涉及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专业领域。且华南农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农业机械化工程、生态环境学、土壤学、遗传育种、植物栽培、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农学、发酵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拥有设置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科较完整的相关专业和研究力量,为多学科教学与合作研究创造了条件。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以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为主,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6]而华南农业大学本专业依托的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目前已配备满足生物质能源学科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育种、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学科科研的仪器设备。另外,“能源植物良种选育与生物燃料转化和综合利用”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以上这些工作均为我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优势。

(2)劣势(Weakness)。农业发展随人类社会发展而衍化,其基本规律是从单纯的种植、养殖业等拓展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大学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的基本规律,即从专科性学院慢慢发展成为多科性院校,并朝综合性大学发展。[7]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建国后建立了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8]现在,我国38所普通本科农林院校已经在朝综合性大学发展,覆盖学科门类一般都达到7个以上,全部覆盖了农学、工学、理学和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开设专业均在50个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0个专业,但相应支撑的硬件和软件很难满足要求,不可避免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7]

2.影响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外部因素

(1)机会(Opportunity)。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我校立足于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同时广东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约束瓶颈进一步凸显,电力短缺,煤炭、石油供应紧张局面相继出现。[9]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引导下,能源类企业纷纷花巨资添置各类环保设备,但现有的能源和环保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很多设施处于闲置或使用不当状态,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0]因此,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应用人才不足的问题。

同时,能源与环保产业的发展还将催生一系列新生职业,如为整个能源和环保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的能源管理师,对企业环境做出评估的环境评价工程师,还有资本运作能力较强的环保经纪人等等。基于这些发展机遇,将会有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所以,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发挥其专业优势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向相近相关专业渐进拓展。[2]

(2)威胁(Threat)。尽管我国在部分新能源产业领域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评价、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11]如:水电面临着项目前期储备不足、移民和环境保护成本增加等问题;新能源面临着装机容量大而发电量少,发展速度快而效益低,资源、资金浪费严重以及并网难、消纳难、调峰难等问题;目前政策支持的重点和补贴对上游研发和下游应用补贴较少,对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上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新能源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相比其他行业偏低,使得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障碍。

同时,社会对于复合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人才的过度需要,使得课堂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形成固定化的模式,缺乏创新,忽视了对基本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训练。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跨学科特征,复合型知识体系难以在课堂一一得到实践。

二、农业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SWOT矩阵分析(见表1)

表1 SWOT矩阵分析

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建设的定位与探索

我校与第一所设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浙江大学在培养模式上是有区别的,[12]我校是农林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且就目前来看全国具有该专业的农林院校极少,如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能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又能很好地满足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这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的问题,关于此方面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1.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各高校根据学校的特色、生源及就业去向、市场需求等情况而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2]高等农林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类型、办学定位、特色和地方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13]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能源利用和环境系统工程开发和设计知识的,具备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工程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设备维护、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不仅具备了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而且其培养目标也完全顺应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2.培养要求的制定

学生学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相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与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须的数学、化学、力学、机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机械设计、化工原理等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掌握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工程技术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精神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在开设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通识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4,15]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如思政、军体、计算机、英语必修课程及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第二,基础教育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必修课程。

第三,专业教育必修与必选课程: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概论”、“生物质资源学”、“生物质能源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课程;“现代仪器分析”、“风能利用工程”、“光伏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学”、“能源经济管理”等专业必选课。

第四,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如生物质能源选修模块,包含“沼气工程”、“发酵工程和能源材料学”;如可再生能源选修模块,包含“风力发电原理与应用”、“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和“太阳能利用技术”;节能减排选修模块,包含“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和“企业节能审计与评估”。

第五,实践环节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总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能源与环境人才是构建创新型能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农林院校建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会对能源与环境保护人才的迫切需求的良好机会,构建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产学研平台,培养出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能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9,(2):174.

[2]王丽丽,李文哲,王忠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优势及其未来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4-56.

[3]张素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SWOT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1,(12):1068-1069.

[4]王蓓.基于SWOT的《商务交际》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和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1,(80):10-11.

[5]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建立相关资料[EB/OL].http:///chinese/633753497059375000.pdf.

[6]专业介绍: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EB/OL].http:///HTML/ReadNews_zsgz_zyjj.asp?SID=00741.

[7]张金山,林文雄.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定位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6):10-12.

[8]周迎萍.基于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特色的舞台艺术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92.

[9]彭丽频.广东省能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增长[J].中国市场,

2011,(2):145-147.

[10]佟庆伟.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15-18.

[11]闫强,陈毓川,王安建,等.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全球现状评述[J].地球学报,2010,(5):759-767.

[1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分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介绍[J].宁波节能,2008,(3).

篇7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危机,国家政府部门着手大力发展林业经济,以求通过发展林业,扩大林业规模来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但基于林业体制改革深度不够,林业经营管理仍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林业经济结构单一化,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为了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坚持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1.林业经济发展理念落后,林业产业整体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对林业经济发展效益的评价往往是以经济效益为主,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林业经济发展目标,而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甚至将生态效益对立于经济效益,没有真正理解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真正内涵和联系。林业经济是产业经济和能源经济的有机结合体,林业经济是以森林资源为物质基础来发展的能源型经济,森林资源遭到破坏、质量下降势必会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然而,我国的部分林业企业缺乏林业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根据树木成材的实际情况过量采伐,使得森林资源总量逐年下降,林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2.林业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由于国家政策原因,致使我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其它产业改革的步伐。在体制不健全的形势下,导致林业市场运作不规范、不明确、不具体。通常存在政企不分,市场管理混乱,企业市场主体意识淡薄,自主经营权不足;同时在经营机制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多元化进行经营方式的调整,往往是按照传统的观念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产业缺乏核心经营策略,市场竞争力不高,很难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立足。

3.林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研发能力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变革,促使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就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不管是在林业经济方面的技术性人才储备方面,还是在生产设备、先进生产技术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同国外发达国家的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在加之我国对林业经济基础性研究投入力度不够,很难取得技术上的飞跃。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研发能力差将成为制约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推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林业企业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只重视林业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的观念,从本质上认识到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是相互联系,认识到林业生态效益的良好发展是林业经济效益的助推剂。时刻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林业经济效益看作是统一体,不能将其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概念。过量采伐森林资源,以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势必会对生态环境平衡带来极大的破坏,生态环境一旦失去平衡,相应地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将直接造成严重影响,更会导致林业经济下滑持续期延长,林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基于此,为了能够达到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兼顾生态效益的平稳发展,从思想上要走出只重视林业经济效益,轻视林业生态效益的误区,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切实认清、正确权衡林业经济效益与林业生态效益的关系,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林业产业生产经营的主导理念。加大力度对现行的林业资源采伐方式进行治理,合理采伐、加大造林力度,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

2.深化林业体制改革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的是林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地改进完善林业产业运行机制和体制才能进一步激发林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分类管理,根据林业性质划分,可将林业划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加强产权明晰、实行差别化管理;公益林管理政府要作为主管方,同时号召社会各领域人员共同参与林业经济的建设和保护。加大林业保护宣传工作力度。政府部门要重视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更新观念,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为林业企业或林业经营人进行政策上宣传,指导林区规划及营造更好的林业投资环境,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政策基础。规范林业经济市场,强化市场导向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公平竞争、自由竞争的原则对林业经济市场进行合理调节,比如通过财政、税收等宏观调控方式,确保林业市场各个主体的独立性,进而形成良性市场竞争的大好局面,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3.科技兴林

只有加大科技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业经济粗放型管理的模式,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首先,国家应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林业科研研究,加大科研技术开发平台的建设,积极地引入林业生产技术人才,可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联合林业企业共同开发的方式激发林业科研人员对林业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便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其次,对传统林业中的木材加工方式进行优化,加大科技的投入,改进木材加工、处理及利用技术,开拓木材产品新功能、新用途,即可以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有能有效地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市场核心竞争优势。再次,积极地和国外林业经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借鉴其先进林业技术并结合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探索出适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三、结语

总之,在当今市场经济及森林资源总量下降的形势下,林业企业若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的观念,加快林业体制改革,加大科技的投入,才能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春梅.实现伊春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息,2011.

篇8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徐明(1964-)男,黑龙江人,俄联邦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后研究员,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一、俄罗斯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

俄罗斯教育部与财政部的教育预算虽向高等教育倾斜但数额有限。转型后俄罗斯教育经费在各层次的投入是向高等教育倾斜的,而教育投入的多寡却取决于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俄罗斯的能源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可以从其教育经费来源上得到答案。俄罗斯政府的预算取决于收入。俄罗斯能源产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这也意味着能源经济发展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总体收入,从而会影响到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大增,不但拉动了国内经济,各领域的财政预算也节节攀升,教育也因此获益。近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预算支出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百分比(%)为,1995年,教育总支出3.86%,高等教育占2.23%,1996教育总支出3.5%,高等教育占2.0%,1997年,教育总支出3.49%,高等教育占1.99%,1998年教育总支出3.44%,高等教育占2.06%,1999年教育总支出3.6%,高等教育占2.26%,2000年教育总支出3.75%,高等教育占2.28%,2001至今教育总支出均高于4%,高等教育占2.5%以上。由此可见,俄罗斯的高等教育预算与国家经济增长是成正比的,而俄罗斯国家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经济的增长成正比。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石油出口。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材料显示,俄罗斯整个财政预算收入的35%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工业。2003年,俄石油行业收入达718亿美元,其中石油出口收入达407亿美元,石油产品出口收入达145亿美元。也就是说,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获得的国家财政预算中,每100美元中就有35美元是来源于石油行业。但即便如此,每年俄罗斯有150万人中学毕业,继续读大学的是少数。这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俄罗斯一名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每年是2200美元,而国家只能投入500美元。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

不久前,俄罗斯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表明,有44%的家庭愿意交费使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俄罗斯的许多低收入家庭只能将收入的3.3-7.5%用于子女教育。美国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支出是22%。这说明俄罗斯人对教育服务的支付能力尚且不足。与有限的支付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择校的边际费用支出,一些家长为使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还要额外支付数额不菲的“好处费”。这说明,尽管教育市场价格高,但消费者数量多,支付能力却较弱。在有偿教育条件下,俄罗斯的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整体来看,有偿教育的水平、技术保障、办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将教育作为追求收益的商业性活动,而不注重质量效益。但也有的学校却将教育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将质量视为数量增加的必要前提基础。莫斯科国立社会大学校长瓦西里·茹可夫认为,只有在国家承担起经费的责任与义务的条件下,各学校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只是为了生存。[1]

(三)俄罗斯高校扩招问题

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国立大学预算内计划招生名额都多于自费名额。而私立大学却存在计划招生名额与实际招生名额的反差。如,1995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13.55万人,而实际招收5.24万人;1998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25.07万人,而实际招生17.71万人;2000年全俄私立高校计划招生47.06万人,而实际招生35.72万人。[2]因为目前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俄罗斯国立教育要比私立的商业性教育有威望得多。这种供需矛盾是无法用增加国立大学预算外招自费生名额的方法来解决的。(类似问题在我们中国也同样存在。试想,如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扩大自费生招收比例,不但会影响到生源质量,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这种供需矛盾的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即便俄罗斯家庭中有44%的家长肯花大钱供孩子读大学(莫斯科市占50%以上),但并非肯花钱就能进入好大学。

(四)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

俄罗斯高等教育市场的无证经营问题历来以久。不规范的教育市场主要表现为违反许可证制度及教育活动中的行贿受贿等方面。俄罗斯教育部曾在70个联邦主体中,对大约700所高校及其分校进行过检查。结果表明,有100多所高校在违反许可证制度的情况下经营。

俄罗斯教育部最初规定国立大学招收的自费生数量不得超过预算内学生名额的25%。但是,如果至上而下的限制国立高校的自费招生的规定,会抑制社会需求。私立学校因有办学的自,开设了许多管理部、法学部、会计部等。这样本应进邦大学腰包的钱流失了。为了重新向国立大学吸引资金,教育部决定取消原定25%的限额。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处负责人柳鲍维·克拉夫佐娃提出,“原则上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可以招收70%的自费生”。[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能获得余下的30%预算招生的拨款。任何一位校长,尽管想赚钱,也不想铤而走险。要知道国家预算拨款对他们来说是有保障的,至于他们是否能招来足够数量的收费学生对他们来说还是未知数。这导致在高校招生过程中,行贿受贿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决策人决定将某人招收为公费生或自费生、录取到某学校等环节上收取贿赂。“教育寻租”之风盛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五)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灰色”消费

上大学前要花一大笔钱。据社会问卷调查显示,约有36%的人花钱请家教,36%的人花钱参加各种补习班、备考班,32%的人为能被录取支付“人情”费。去年莫斯科市每个家庭用于考大学的平均支出是725美元,非莫斯科市的家庭是280美元。为考入首都内大学“人情”费要花2500~3000美元。根据高等教育经济支出统计的预测,未来80%大学生的家庭花钱上大学的费用,在俄罗斯的总支出将为年均8.8亿美元。总体上用于孩子高等职业教育的费用年均50亿美元。这其中4.2亿是“灰色”消费,它们大多进了家庭教师的腰包或用于行贿。[4]可见,俄罗斯教育市场化需要加强规模与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准大学生们在入学前就落入教育“灰色”消费的陷阱。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俄罗斯政府开始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俄罗斯早在1999年12月17日就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该法案规定,因教育服务质量破坏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有权终止学习合同并要求校方退还全部费用。随着向市场关系的过渡及收费教育的合法化,自费学生自然逐渐成为教育服务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者有权向国家质量管理局或法院投诉。此外,“国家有偿教育服务条理法案”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为避免教育市场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国家推出了统一高考制度,2004年在莫斯科已有47000多名中学应届毕业生首次参加由国家统一命题的高考,这足以说明,俄罗斯已经开始为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使教育市场化向文明迈进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5]

(二)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90年代初受到市场法则变化震荡的俄罗斯教育体系已经自然走向平衡。时间使人们认识到了教育市场化的代价,认识到了无形教育资产、教育质量及教育价格的关系。教育将成为预算的间接收入款项已被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同。教育投资在现代社会是盈利事业。美国研究者及新西伯利亚科学家的分析研究所都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工作人员的25%,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多半是由他们创造的。也就是说,他们对经济的贡献要远远高于他们在居民构成中的份额。相反,教育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大约占四分之一的居民)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0%。目前,教育投资是赢利事业及教育消费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意识,可以说已经普遍得到俄罗斯社会的认同。俄罗斯要加入世贸组织,教育也要入世,为此教育界曾忧患重重。[6]不过,随着市场观念的转变,俄罗斯教育市场化理念正在趋同。

(三)俄罗斯教育市场有步入良性竞争轨道的趋势

随着教育产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私立教育机构已从数量的竞争转向了质量的思考。这些机构更加重视现代化技术投入、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更多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办学体制灵活,更适应市场需求,教师的待遇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国立教育机构为保持竞争地位,也在利用与开发原有资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与管理机制。这说明俄罗斯教育市场正在步入良性竞争轨道。显而易见,俄罗斯的收费教育不但不会取消,相反,名望高的学校收费会更高。

(四)教育走向国际市场

在“冷战”的最初几年,美国总统的分析家在思考如何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时,得出的结论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是发展外国大学生教育。因为,对外国人的教育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益。2000—2001年在美国高校就学的外国学生为547.867万人。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院2001年有关国际教育交流的统计资料,外国学生仅学费支出一项就为美国带来约6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而用于学校教学的间接支出是95亿美元。美国政府对外国大学生的财政支持是45亿美元。这样,在一个学年内仅外国学生就为联邦各洲增加了近110亿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亚作为教育水平弱于俄罗斯的国家每年在外国学生身上也能收入约20亿美元。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俄罗斯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收益指数,每年大学招收的外国大学生约8万人,国家的经济收入年均只有1.5亿美元左右。为此,普京总统指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没有前景广阔的教育体系。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是靠国家预算,还是商业基础。他号召高校校长讨论招收外国大学生问题,并着重强调独联体国家的大学生教育及其专家的培养问题。首先瞄准独联体国家的教育市场被普京总统列为是绝对首要的任务。[7]

俄罗斯首先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留学生教育市场的开发,确立了国际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同样值得我们中国教育界反思的是,我国与俄罗斯有着优越的地域优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令俄罗斯瞩目,教育水平与质量正逐步被世界认可,俄罗斯学生在其国内学习汉语的势头看长,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教育收费和生活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我们却没有把吸引俄罗斯留学生的教育市场开发问题重视起来。)

(五)加快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的进程

篇9

【分类号】TM619

0 引言

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包括各种固体或液体形式的生物质垃圾。人自己打破难以下降,焚烧方法而言,很容易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因此,唯一的垃圾填埋场,形成一个垃圾填埋场,而越来越多的垃圾数量,垃圾填埋场应采取措施应对垃圾太多。沼气发电是不仅与过量废物也产生有利的能量,再补给人们的生活处理的有效方法。从目前来看,治疗送往填埋场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人数已达到垃圾处理的85%以上,如果填埋场甲烷的不科学的治疗,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也受到影响。

1 沼气发电的资源

沼气是在厌氧条件下的有机物的气体的混合物,产生的微生物发酵后。沼气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常含有50?70%的甲烷,其余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氢气和硫化氢的量小。其特性类似于天然气。甲烷是无色,无味,无毒,比空气轻,不溶于水,易燃。沼气是燃料的更好的性能,纯气体热值21.98MJ /立方米(甲烷含量为60%,32%二氧化碳含量),燃料,气体或可再生能源的介质热值的情况下。因此,高效利用天然气资源,可以有效减少污染,而且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 沼气发电技术现状

沼气的厌氧消化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动物粪便和工业有机废水的高浓度。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在全国建立一个大型沼气2000多。 10600000户用沼气池在农村地区,居世界第一位的号码。无论是经验积累的厌氧消化技术,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整体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沼气发电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积极推动,如美国的能源农场,德国可再生能源促进法颁布,日本阳光工程,荷兰的绿色能源。生物质发电和西欧的总能量,如德国,丹麦,奥地利,芬兰,法国,瑞典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网络共享的比例约为10%,并有继续增加。

研究和沼气发电20多年的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一些科研院所,大学和公司都从事沼气发电技术的研究和沼气发电设备的开发。在这一领域,并逐步建立了科研能力,高层次干部,并建立相应的科研,生产基地,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沼气发电技术研究和装备再上台阶基础沼气发电质量的应用。

沼气发电设备,德国,丹麦,奥地利,纯燃料燃气轮机美国更先进,气耗率≤0.5立方米/千瓦时(沼气热值≥25MJ/立方米),价格在$ 300?500 /千瓦时。在我国,"九五","十五"期间发展20?600千瓦的纯燃料的燃气轮机的产品,0.6?0.8立方米/千瓦时的瓦斯消耗率(沼气热值≥21MJ/立方米),价格200至300 $ /千瓦时,其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优势。

3 沼气发电装置

3.1 型燃气发动机

沼气发动机通常由柴油或汽油转化做成点火和压缩点火式两种。压燃式发动机的柴油 - 柴油少量沼气双燃料压缩点火点燃甲烷燃烧的演技。该发动机的特征在于,一个可调节柴油/气燃料比,当不足停气气体,发动机仍然可以工作,即使正常。其缺点是系统复杂,大型沼气发电项目往往不使用这个引擎,而采用火花点火燃气发动机。点火燃气发动机,也被称为全烧沼气发动机,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辅助燃料,适用于在城市的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条件下工作,所以这台发动机已成为沼气发电技术的主流单元的实施例。

3.2 燃气发动机发电机系统

据沼气发动机沼气发电机组的组建工作特点:其一,气体脱硫和监管机构,防爆装置:沼气含有少量的(燃气发动机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所以发动机对于第一个沼气脱硫装置后使用。沼气作为燃料气,这是基于对差压式流量调节器,以便做出准确的调整,一定要进入发动机时,压力稳定,我们需要气的进气歧管调节器。安装在道路上的装置,此外,为了防止进料气管回火气体管线引起了气体供给管道爆炸应放置爆炸装置和防回火。其二,进气系统:在进气歧管,需要安装甲烷空气混合器以调节燃料比和吸入空气混合,混合器应调整准确,灵敏和其三个引擎:沼气燃烧较慢,如果该组织内的燃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发动机的运行寿命,所以该发动机是一种更沼气高需求四,速度控制系统:沼气发动机正在运行,并与电气设备的装载操作,电气设备,卸使沼气发动机负载波动的负载的情况下,为了共同的发电机,以确保正常的发电机发电,沼气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4 国外沼气发电技术的借鉴

首先,适当引进德国先进的沼气技术,并推崇国内技术创新,缩短新技术的项目时应用程序。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发酵过程,最终实现中国的适用于高效的沼气技术国情的形成。其次,加强对沼气工程配套设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国内其他行业引入天然气行业先进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所以沼气工程,最终的是优化运行,实现标准化,沼气产业的先进的开发。建议国家加快进入气的补贴价格来发电的实施,制定一个可行的配额详细沼气发电。加快其他形式的高档沼气利用,沼气增加收入,如沼气车用燃料电池沼气,沼气制备二甲醚的发展:努力尽快改善沼气市场运作机制发展沼气工程成为CDM项目,降低工程运行成本。

此外,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沼气技工的技术水平。

建议在培训沼气技工过程中,要注重他们实际问题的实地讲解,最好组织沼气技工到存在典型问题的农户中,让他们共同分析沼气池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现场将其问题彻底解决,有条件的话,召集全村沼气用户进行现场培训,力争做到户户有个沼气明白人,村村有个土专家,这样做到小问题自己解决,较大问题服务网点解决,疑难问题县沼气服务中心解决。

沼气服务行业量大面广,且利润低。为了将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持久发展下去,维持一定的经济收入是发展的关键。为此,一是要精心挑选一批积极热心、懂技术、会服务的技术人员吸纳于服务网点之中,并通过优质的服务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争取政府从推广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根据技工每年服务的沼气数量、以其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年终一次性给予适当补贴,以鼓励服务网点人员潜心服务。三是在网点运行模式中,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严把收费标准,逐步探索出一条能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的服务路子来,以调动沼气技工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沼气服务,提高沼气使用率。四是探索沼气协会模式。协会以建沼气户为对象,设立配件门市,公布维修电话,聘请专业维修人员,每个会员每年交一定的会员费,固定专人管理,同时享受无偿培训、技术指导、脱硫器更换和简单故障排除,配件销售采取保本微利,沼气池出料等大型维修实行有偿服务。服务形式主要为经营配件、电话咨询、现场排除故障等,非会员适当提高维修价格。

参考文献:

[1]周凯,雷泽勇,王智芳,史杰,彭兴芝. 河南省畜禽养殖粪便年排放量估算[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5)

[2]汤云川,张卫峰,马林,张福锁. 户用沼气产气量估算及能源经济效益[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3)

[3]陈柳钦. 低碳经济:国际发展动向与中国的行动[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27-02

“环境经济学”本科教学科目是普通高等学校在经济学与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种联系日趋紧密。因此,它具有环境学和经济学交叉性和融合性的特点。环境经济学被引入我国学科体系的时间较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环境经济学家泰坦伯格、皮尔斯的外文影印教材将该科目介绍到中国,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资源节约问题的重视,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提出,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带来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知识和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早起的一批环境经济学专家和教师,将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已在舒适性资源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计量、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与创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1]。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和教材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欠缺的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本科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经济学基础较为欠缺的现实,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构建适宜的教学改革思路势在必行。

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本科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偏少,基础知识缺乏。环境经济学属交叉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环境学基础、经济学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对于本科层次学生来讲,缺少对环境学、经济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效应等规律缺乏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授课教师在讲解课程核心问题时,缺乏先期知识铺垫,造成讲解不够深入,学生领会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2.学习过程中互动交流较少。目前,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是典型的理论学习课程,教案设计与安排缺少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无法顺利开展,缺乏对环境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二、基于“教―学”互动视角的教学思路构建

1.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环境经济学从环境―经济大系统的视角,研究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提升与福利最大化,解决环境资源在系统内外的高效配置问题。笔者认为,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和质量的首要前提,教材内容应该是本学科领域内最为成熟且不存在过多争议的东西,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应注意:一是教材的难度不宜过高。环境专业本科学生缺乏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又缺乏环境学基础知识,因此,教材的选择必须兼顾环境学和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内容、练习题方面注意深浅程度,为学生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创造条件。二是针对新的环境问题所形成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作为专栏或者选读的形式在教材中体现。尽量不要作为大纲中重点考试内容,原因是这些新观点在某些方面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三是优先选用精品教材和推荐教材。如“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等。这些教材内容较为严谨,更加准确地把握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并且能够借鉴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己所用。

2.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参与式教学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以环境经济学经典概念、环境学基本理论、环境经济学基本方法、环境经济策略分别设定主题,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参与式教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合理设定主题。专题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新近的一则相关新闻,也可以是一种法律法规的颁布等,也可以是资源环境的难点、热点问题。教师将讨论专题分角度设计若干个研究题目,并对讨论的方向和内容做出简要的说明。由4~6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在充分查阅资料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次,打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互动式教学中,充分注意任课教师与讨论组之间的交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学习氛围,打破只有老师说得对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探寻和思考,发挥学生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前准备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提前制定讨论时间和内容安排,制定引导学生的分析思路及逻辑体系框架。客观要求发言的学生所做的研究问题切入和问题评述,有理有据,系统全面,制定课堂讨论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打分的形式,给出学生讨论成绩,给分标准包括观点鲜明程度、逻辑清晰程度、内容完整程度、汇报人讲解水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是否合理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3.典型教学案例的引入。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学生无法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自如的分析进而予以解决。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提高《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即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应用于商业相关领域的职业培训中,由于该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机动灵活,能调动受培训人的积极性,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进而被广泛应用[2]。例如在“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章节中,其中有关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机会成本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4.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我国的《环境经济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而较少涉及《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在结合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经济分析测算、环境政策模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应用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模块:①环境经济建模与动态分析研究;②环境统计、计量与核算研究;③生态环境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④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这一系列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协调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之间关系所需的应用技能而展开的,旨在培养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