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务报表分析维度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9 08:33: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财务报表分析维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财务报表分析维度

篇1

2013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称为财会[2012]22号)即新会计制度全面施行。随着这个施行,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也作了充分改进,这是是新会计制度下的一项重大改变。在新的一轮的改革热潮当中,新会计制度的施行,也加强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社会竞争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水平。当然,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分类改革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更多事业单位的合并、分立以及解散。这样一来,就更要格外重视事业单位报表的信息质量。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要作合并财务报表。概括而言,合并财务报表主要有四种理论,这四种理论分别是:实体理论、母公司理论、当论以及所有权理论,所谓报表就是能反映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以及整体财务情况的报表。

具体到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指保持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及其报表体系原样的同时,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向企业会计报转换,以便于纳入财务报表合并的范围。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

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向企业会计报转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属于货币资金还是债权

“财政应返还额度”主要针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来说,指应收财政返还的资金,是涉及到事业单位记账基础的一个科目。货币资金和债权都属于单位能够控制和掌握的资源,也能为单位带来一定经济利益,因此这些资源也属于企业的资产。据相关规定,事业单位要在每年年末时列一个科目作为借方发生额:财政应返还额度。这个科目是根据本单位本年度财政应直接支付的指标和当年实际直接支付数的差额来制定的。第二年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要再作相反的分录。这个科目因为没有涉及到现金流,因此可以被看作是事业单位的债权。比如,某事业单位从财政国库收到2000万元的直接支付额度,可该单位当年实际只有1200万元的直接支付数额。那么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的这个2000万元的额度与当年实际直接支付的数额1200万元之间的差额800万元就被确认为“财政应返还额度”。在作财务报表时,该单位因为当年并没有流入2000万元,就只能以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对“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进行理解。

根据相关管理办法,财政拨款被分为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通常经财政部门批准转作他用的同结转资金。如果出现退还财政部门的资金,应追溯调整相关的业务事项。事业单位的结余资金这样一来,在年末就无法得到准确判断。

(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否属于货币资金

先来看看货币资金的概念。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事业单位停留于货币形态的一部分资金就是货币资金。比如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和外埠存款、在途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都属于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指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由银行支付至收款单位的额度,当然该额度是经过核定并将支付的额度进行授权后通知给银行的,而且必须得在预算单位下发指令后方可执行。据此,为了适应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改革,也为了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便被事业单位视同货币资金。可是,事业单位进行审计询证时,审计单位询证的对象是银行还是国库呢?

此外,为了如实反映单位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及损失等金额和结构情况,为了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单位的盈利能力及构成和质量进行分析评价,要制定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利润表。

三、做好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报表的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报表呢?不妨按照如下策略开展:

(一)设定初次转换基准日

篇2

二、实施要求

(一)理论教学

该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系统介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并集中力量让学生吃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以速动比率为例,在讲解“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一定量指标计算公式时,应提醒学生,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该公式讲完之后,要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该比率的参考标准定为1?如何通过计算结果判断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是恰当的,即便是流动负债要求同时偿还,也有等量的速动资产用以偿债。速动比率的高低,反映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强弱。速动比率小于1,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大于1,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提高。

2.重视同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三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讲解此知识点时,教师应把它们串成一根线,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要学习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者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仅凭流动比率是否足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在讲解时可通过提问、讨论和举例等方式导出结果:如果流动资产中内含大量变现性较差的存货,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同样,如果速动资产中大部分都是迟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速动比率高,也不能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好;而现金比率是在流动资产中剔除掉存货、应收款项后只考虑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可以随时提现、转让变现或贴现变现,持有它们等同于持有现金,因此,现金比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更好地反映短期偿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关注异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讲解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两者之间关系时,可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联系起来分析。在讲解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三者之间关系时,可送给学生一句顺口溜:“有米(获利能力)之炊,巧妇(营运能力)为之,何愁无餐(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触类旁通。

(二)案例教学

该环节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而学生则由台下站到了台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将理论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到案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案例选取时,要力求精辟。

首先,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本地的上市公司。笔者在上课时选择柳工(000528)、南宁百货(600712)、南方食品(000716)、桂林旅游(000978)、桂林三金(002275)和桂东电力(600310)为备选对象,一方面学生对机械、百货、食品、旅游、医药和电力等行业较熟悉,另一方面,柳工、南宁百货、南方食品、桂林旅游、桂林三金和桂东电力都是本地上市公司,具有真实感。其次,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案例的选择最好是某上市公司的整套财务报告。再次,教师应事先设计好问题,在课前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2.案例讲解时,要富有激情。

由于高校扩招,财会类专业学生剧增,导致高层次会计教师供不应求,由于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往往照本宣科。再加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拔高课,有一定的难度,致使该门课程的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茫然不知所措。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要深入企业取经,以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

3.案例讨论时,要注重设计。

案例教学贵在参与,重在讨论,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的模式进行。由于财会类专业每个班学生数一般都较多,让每个学生对同一案例逐一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采取分组的办法,把一个班分成10-12组,每组人数不宜超过5人,组内自主产生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安排不同任务,以防“搭便车”现象出现,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组成员进一步向其发问,同组的成员可作补充。同时还要安排各小组间互评,评价情况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实践教学

该环节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三种实践教学方法。

1.实企模拟。

实企模拟的方式很多,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所办企业的财务报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与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分析结果对比,看看是否存在差距,并查找差距原因;也可让学生收集校办企业或者校园超市的财务报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2.仿真模拟。

目前,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沙盘模拟实验课,且基本都是针对金融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或会计课程开设的,而专门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特定课程的则较少。笔者认为,当部分学生真的难以取得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时,可依托ERP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利用沙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聆听讲座。

讲座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学校可聘请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讲师,或举办相应的讲座,使学生能零距离接触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领悟财务报表分析要领和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注意事项等;也可邀请国内知名高校会计界的教授做《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紧跟国内外前沿,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篇3

摘 要:在两权分离的背景下,企业外部利益集团要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财务报表背后蕴含的信息,就需要对财务报表予以科学化的分析。文章将从目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入手,有针对性就如何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策略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分析理念;报表局限性;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46-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许继胜(1982-),男,汉族,山东成武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常态。企业股东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要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就需要科学的分析企业所披露的财务报表,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多元化的信息。随着财务报表体系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分析策略在广度和深度上也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但是,受到分析理念单一化、财务报表自身局限性以及分析方法不灵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策略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所面临的困境

(一)分析理念整体呈现单一化趋势

分析理念指导着整个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调。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分析人员的分析思路与分析风格也大有不同,即使是针对同一指标高低看法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微观上的理念差异是财务报表分析策略中可接受的。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当下财务报表的分析理念,往往存在着重“量”不重“质”的问题,即多数分析人员为了满足管理层的要求,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往往更加注重的是各种财务分析指标。通过利用诸如用友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等的优越性,快速、便捷的将所需要的指标分析出来,但是却忽视了相关因素的定性分析。这种只看重数据不看重报表实质性分析的理念,直接影响着财务报表的分析效果以及决策者的决策效果。

(二)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较多

财务报表分析策略的制定必须以财务报表为对象,因此就有必要分析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为策略制定提供思路与参考方向。实务中,由于受到企业会计环境以及战略的影响,财务报表数据被粉饰的现象屡见不鲜,报表数据的真实客观性往往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质疑。即使在不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下,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的误差以及管理层的经营意愿等因素也影响着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传统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影响着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尤其是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会导致报表使用者产生严重的错误理解。此外,一些诸如企业管理者能力、会计主体的工作环境、知识产权状况等重要的非货币化的决策信息不能完全被包含在财务报表之中,然而这些因素对于投资者做出相关决策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分析方法运用缺乏灵活性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搭配是制定财务报表分析策略时非常重要的环节。每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都有着自身的优点与局限性,分析人员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才能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在众多分析方法中,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可以为企业的行业位置以及历年经营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但是一旦比较标准选择不恰当或者过于多元化将会给分析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比率分析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是其所使用的各种数据都是过去的资料,很多数据都是估计和判断出来的,各种比率计算公式等都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使得实际分析操作变得复杂化。趋势分析法虽然可以全面的对企业近几年的经营效果做出一个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受到不同会计期间的影响,会计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往往较差。

三、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策略

(一)转变分析理念,重视“量”与“质”的结合

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值之所以大大高于其账面价值是因为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几乎没有报告其所拥有的巨大的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产价值,正是这一点奠定了其以投资者身份分析其他企业财务报表时的分析理念,为其更准确的把握被投资者的经营效果、做出决策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企业在制定财务报表分析策略时,应当转变以往的分析理念,重视“量”与“质”的结合,即将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要充分收集被投资者经营过程中的非财务因素。以海尔集团为例,该企业分析人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质”的分析时,从三个角度来收集相关非财务因素:一是基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以及行业状况的非财务因素;二是基于整个企业价值链的上游、下游企业信息;三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法在财务报表以及附注中呈现的信息。另一方面,灵活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将对诸如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非财务因素分析与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所提供的财务数据相结合,综合把握财务报表提供无形资产数据的真实性(下转149页)(上接146页)与可靠性;将上游企业的供应情况与下游企业的需求情况与财务报表相关存货、主营业务收入等数据相结合,考量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多维度克服财务报表自身局限性

财务报表策略的完善需要考虑如何克服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否则无法保证分析基础的客观性。首先,不能忽视审计报告的意见。虽然审计报告的客观性也一度受到质疑,但是其依旧有很强的可参考价值,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不能忽视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意见。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规定编制,是否公允体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等情况的具体反映,它可以为分析人员排除报表粉饰可能性提供多方面的参考,因此分析人员要重视对审计报告措词的分析。其次,要重视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其他财务报表来说,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不涉及估计或者分配,除了现金流量表中有关项目的分类以外,也较少涉及到判断,因此其纵的可能性较小。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不仅可以避免粉饰财务报表带来的决策不利,还可以对企业的融资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精确掌握。最后,分析人员要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以及相关通讯工具及时将有关会计信息传递给报表使用者,弥补财务报表的时效性问题。目前,很多大型集团企业的报表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年度报表的分析,而是将注意力同时集中于中期财务报表,甚至是季度或者月度,避免滞后的信息给企业决策带来的损害。

(三)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

分析人员在选择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时,要充分衡量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点以及局限性,按照不同的分析对象、分析目的选择和搭配不同的分析方法。比如,根据上文所分析的几种常用分析方式的优缺点来看,可以将比率分析法与趋势分析法结合起来,运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方式进行分析,寻找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将各相关比率系统地联系起来。即,运用趋势分析的方式现将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运用比率分析奠定基础,减少并且控制比率分析中的错误判断。此外,分析人员要结合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情况,在各种基本方式运用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比如,综合评分法就是在结合了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的方式的基础上所创新出来的一种分析方式。通过定性分析选出需要评价的指标,然后制定出各个评价等级、分值范围以及权重,再根据行业内的标准或者相关标准对指标进行评价,核算出企业的综合评分。此种方式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与附注中的信息予以结合,避免了过于数字化的分析。

四、结论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策略决定着财务报表分析方向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分析人员需要不断转变分析理念,重视非财务因素与财务因素的结合,在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式的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思路来规避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不断更新分析思路,完善分析策略。

篇4

关键词:

翻转课堂;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智慧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落实课程建设、应用等工作规范.

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地位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财务控制、财务管理领域的一门实用型课程,是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专业课.目前,在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然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革新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变,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方式,发展智慧教育,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2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教与学”的内涵,不难总结出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普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理论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把重心放在了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报告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要求学生通过“课下预习,课上分享,课后总结评价”的模式开展的教学改革方式.这种方法,仅仅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推演,教学过程仍然比较单一、枯燥.第二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要求学生在证监会网站上下载样本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计算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最终是落在了“分析”二字上,这种课程教学方式效果的展示仍然要求学生有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做铺垫,在拉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仅仅是案例教学方法的延伸.两种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反映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课程目标和定位不合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这样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考试等传统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没有对接行业需求和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2)教学方式传统.无论是依靠讲授与演示的教学方式还是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教师都是以灌输方式下的无错式教学在向学生传输教学内容,这些方式看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适得其反;

(3)各种信息化资源和现代多媒体没有得到恰当的结合与运用,教学过程乏味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只学会了教材上样本企业的财务计算和财务分析方法,而不能够举一反三,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也译为“反转课堂”,是借助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过程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课堂内化、课后迁移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的特征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转变成为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对课堂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翻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间的顺序,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具体的特征有以下四点.

2.1.1学生角色的主导性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课堂教学完成了知识传授到知识内化的转变,教学时间得以重组,教学过程由传统课堂中的“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转变为了“课前学习+课中研讨”,教师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视频、幻灯片等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从而使传达专业知识的信息效率到达最大化.

2.1.2教学过程的情境性

课堂组织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展开小组协助、问题探究、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动,设计一系列情境教学环境,合理分配成员角色,在学生深入情境中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或智慧教学模式,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2.1.3信息技术的应用性

翻转课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颁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促进师生交流、开展智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的保障.

2.1.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丰富课堂评价方式,不再简单的以测验或考试的形式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从不同维度出发,采用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成果分析等多种方式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并对教学成果给予反馈.

2.2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课前知识传递、课上知识内化和课后迁移反思联系在一起,有效缩短课堂讲授时间,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智慧教育.因而,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开展以任务为导向、以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报表分析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分析对象往往是企业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实践性较强.作业展示、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并且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通过翻转课堂中的视频教学模式使其融入到企业中,融入到案例中,领会具体案例的演绎过程和财务分析过程,从而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升华.因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也决定了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笔者以“翻转课堂”和“财务报表分析”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对2011年到2015年间,包括期刊、硕博士、报纸、会议等全部形式的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文献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也说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必需性.

3翻转课堂理念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课前知识准备阶段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教材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准备合理有趣的案例分析资料.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将受到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检验和提高.由于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任务较传统教学都有改变,应而要注意以下三点:

3.1.1转变教学理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经管金融类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教师和学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提前发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必要的教学视频、在线指导监督学生学习、插入前测试题收集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准备课中活动.学生要观看教学微视频或其他资料、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标记问题难题,提出心中疑惑.

3.1.2制作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由于翻转课堂的课前材料呈现时间一般较短,所以教学视频质量的高低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设计是要做到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明确、主题突出、逻辑性强,从而灵活的在微视频中呈现教学知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

3.1.3设计学案和案例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的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的与讲授内容相关的真实数据与资料.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学案和案例必不可少,其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实案例相结合,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从而让学案和案例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2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将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生活动理论指出,教学皆可活动,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够拉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由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更能够展现学习活动化的理念,因此精心策划课堂活动组织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视频观看、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案例教学、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时间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知识,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平台结合使用,将学生放置于教学核心位置,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3课后知识评价阶段

课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检查学生对技能的应用和知识的拓展延伸.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后时间几乎被课后作业所占领,评价指标也是按照上课表现、课后作业、期末成绩来予以评定,形式单一.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我们课后环节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予以开展.例如,可以按照教学板块,要求学生制定专门的财务报表分析板块作品,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可以随时对作品进行评价与互评;另外还可以按照会计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结合上课内容布置财务报表分析实训项目,设定岗位情境、企业性质、角色扮演等虚拟信息,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分析,任务完成后,小组间对分析结构进行交流展示与评价.因此,可以将这些模块作品、小组评价、表现评价都纳入到课后知识考核的评价范围之列,以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最后,在教育信息化和翻转课堂理念的推动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教师要从内心真正理解翻转课堂对教学改革价值,学校要积极建立翻转课堂资源库,在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稳步推进翻转课堂的特色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能与企业“无缝接轨”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黎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篇5

1 不同财务分析主体有不同财务分析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到决策有用性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

(2)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3)检查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理人员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4)对比经营同类商品不同企业(或有可比性企业)之间的财务指标优劣、差距情况,为找出标杆指标或标杆企业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的以上4个不同目标,预示了财务分析内容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财务分析主体关注重点的不同造成的。对企业投资者而言,财务分析最根本的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包括公司现在和可预期未来盈利及这些盈利趋势的稳定性,他们对公司财务状况及其分派股利和避免破产能力也十分关心。

对投资多个经营相同业务子公司的母公司而言,财务分析的目的还在于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便于合理下达各类考核指标值及制定各类指标的标杆值,侧重于此。

从商业债权人角度讲,主要关心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因为他们的权益是短期的,而公司有无迅速偿还这些权益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公司流动性的分析得到有效判断。与之相反,债券持有者的权益是长期的。自然,他们更关注公司长时期内的现金流转能力。债券持有者可以通过分析公司资本结构、资金的主要来源与运用及公司一段时期的盈利状况来评估这项能力。

从公司角度来看,管理者则必须借助报表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并根据目前的财务状况评价可能存在的机会;同时,财务经理尤其关心公司各种资产的投资回报和资金管理效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在其特定利益主题约束下,财务分析的内容将呈现出不同特点。

2 现行主要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及分析方法

无论财务分析主体是谁,为了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需要对公司财务的健康状况进行多方位检查――核实各项财务数据、计算各项财务比率并通过各种比较得到所需信息。就目前而言,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主要由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及企业发展能力等指标构成。而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测度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由于会计利润受行业、资产规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因而会计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比性。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由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构成。前者由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构成,后者由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构成。这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还债能力,但它忽视了债务的偿还是以现金及等价物为保证的,如果上述比率中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计算出的比率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营运能力指标由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流动资产周转率构成。这几个指标缓解了偿债能力指标存在的一些缺点,但其忽视考察企业现金流转能力指标。

例如,有A、B公司,其盈利水平、现金流及应收帐款的指标见表1。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A公司的利润总额1 500万元好于B公司的950万元,利润总额绝对额A

表1A、B两公司财务指标万元

公司是B公司的150%,主营业务利润率6.53%也好于B公司的5.94% ,但从现金流的角度和资产质量角度评价,A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亏300万元,实现的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中仍有7 300万元的销售商品款项尚未收回(A、B公司均不考虑年初应收款)。而B公司当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 850万元,增加了公司当年的现金流。

从A、B公司现金流和资产状况看来,A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还存在如下问题:(1)应收帐款的坏帐风险;(2)承担着为销售产品垫付的资金或支出的风险;(3)承担着应收商业票据到期不能兑现的风险。而B公司现金流回收正常,还占用供应商的应付款,即得到了一笔无息的融资资源,因此从A、B公司的比较可看出,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好坏不能仅注重利润指标,应结合应收帐款等指标加强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

3 财务报表指标分析体系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1)充分应用现金流量的分析

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反映了不同维度的会计信息,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现实环境下从发展及实务角度看,现金流量分析及经营安全分析应加入到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较之会计利润,从理论上讲,更具客观性与稳健性;从实务上讲,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企业收益及风险,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稳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进而测量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具体而言,在目前的分析指标体系中,可加入若干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以补充前述盈利能力指标和完善前述偿债能力的指标,来充分揭示正常的经营活动带给企业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2)引用多年的报表数据和不同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就分析方法而言,在使用财务比率方法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外,结构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被更多运用。结构分析法是把常规的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项目表示为百分比,进行财务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评价公司一段时期财务报表百分比的水平和趋势,让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存在潜在的改善或恶化有充分的认识。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间序列分析是将某一现象所发生的数量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现象发展的方向及其数量。

(3)注重实物量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分析

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的增减是建立在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的变化基础之上,因此对此类指标分析应结合实物量指标一起加以分析,对远距离输送还应考虑实物量损耗指标。如电力的售电量线损指标,在电网企业目前没有单独的输配电价,靠购售电差价倒挤的输配电价空间,输配电线损的高低直接挤占企业输配电价的盈利空间,而目前电网企业购售差价很低,且电量很大一部分靠远距离输送,尤其应注意线损的分析。

购电单价为320元/(kW ・h),则购售电差价为130元/(kW ・h),输电线损率为7% ,折算消耗输配电价空间22.4元/(kW ・h),则此笔买卖不考虑其他成本,扣除线损成本后毛利107.6元/(kW ・h),而线损成本已占输配电价空间的17.2% 。

(4)考虑收益的组成部分中偶发性收益和持续性收益

企业的收益中除正常的经营业务收入外,往往持有一次性的偶发性收益,如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需引起注意,区别于正常的主营业务收益。

(5)注意不同财务会计主体之间数据的可比性

同样的利润水平,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不同,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利润内涵不同。如经营较好的企业,采用盈余管理策略,通过提高折旧率等提前回收投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现金流,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因此,要实现企业之间的比较,报表使用者必须识别不同企业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上存在的差异,然后在比较分析之前还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

(6)企业集团公司需合理设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分析引用的数据绝大部分是财务报表数据,因此报表格式、体系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的合理设计,尤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报表,使其反映的数据具有可读性、可比性,能够反映其真实内涵。

4 结束语

总的来看,不同分析主体可以在我们新设计的指标体系中选择不同的指标得到自己最关注的信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今后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全面性原则的指导下会注重以下两方面内容――注重现金指标与传统指标的结合分析、运用,特别重视现金流量指标;结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注重企业的动态财务分析。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MBA;财务分析;课程;渐进式问题教学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18

[中图分类号] F231.5;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17- 03

1 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在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内容体系中,既包含了传统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分析,还包括了价值分析、经营分析、前景分析等内容。在MBA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许多教师特别强调案例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

1.1 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确实有利于缩短课程知识与实际的差距,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对MBA专业课程教学有诸多帮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案例提出的问题多,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回答得也很热闹,但是学生没有探究问题的时间,事实性的东西太多,理解性的内容极少。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基础内容是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案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受MBA课程教学时间限制,MBA学生所获得的会计基础知识仅称得上“扫盲”而已,无法深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甚至简单的报表阅读都是在财务会计学科基础概念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MBA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不宜盲目地追求案例教学,应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自学会计报表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管理当局视角,提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然后找到解决思路和方法。

1.2 问题教学法

1.2.1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情境,在一个问题情境中通过一层层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并且一个问题可能产生出更多不同的问题也具有不同的答案,从而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尽相同,因此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力。问题教学法打破了按教科书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教科书基本理论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在问题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具体的问题的产生,问题教学法实施也是个问题不断产生与解决完善,让学生逐渐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具有理论性、专题性、多维性、实践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问题型教学模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多维性、实践性特点,可从确定的历史数据出发,理解理论框架形成的逻辑;然后提出问题,再把握现实分析与决策需考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针对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 引入“问题教学法”,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

1.2.2 “问题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多数MBA学生并没有会计学科的学习背景,许多学生可能要越过会计学基础知识学习,直接进入财务会计报告阅读和财务报表分析这个专业水准比较高的教学层次,势必出现高水准的教学要求与学生低起点专业基础的矛盾。因此,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很难利用已有的学习背景、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解决案例问题或教师所设计的情境问题。

在传统的问题教学法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MBA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情境是教师替他们虚拟出来的,并非是学生的需求。问题教学中最关键的事项就是问题情境的提出,而提出“问题情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不一定适合MBA学生。若问题未能适应学生需求,讨论就可能成为“漫谈”。因此,传统的问题教学法把“灌课本知识”变成了“灌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问题教学法在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可以适用,但不能较好地解决MBA学生专业基础差和教学中满堂“灌问题”。为解决这个矛盾,教师生产“问题”前要首先评价学生的实际状况;在讨论过程中,要及时“充电”(专业知识),启发学生生产“问题”,不能一问了之。这种渐进式的方法可弥补学生低起点专业基础的缺陷。

2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提出与应用

2.1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特征

基于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局限性,笔者提出了“渐进式问题教学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如下:

(1)教师在问题情境提出之前做一项预备工作,由学生发散性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即在开始时就将其与旧知识紧密地衔接起来,借此评估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学习能力。

(2)问题情境的提出后也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考虑是否应该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补充。在最后阶段,不是以教师要求大家总结就好了,而是以学生“发展问题、带走问题”作为结束。学生生产“问题”成为开始和结束,这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生产“问题”为始终。

(3)传统的问题式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至上而下方式完成的,“渐进式问题教学法”则体现了问题情境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方法有效地解决了MBA学生时间问题和专业背景问题。同时,“渐进式问题教学法”是以阶梯状呈现,在开始时将其与旧知识紧密地衔接起来,将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上,同r,在一个个问题积累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的认识按照教师设好的问题阶梯呈螺旋式上升。

2.2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可概括为六步:

(1)提出问题。根据案例材料,学生发散性的提出问题;也可由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假设的材料,经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2)定向问题,即教师归纳整理学生的问题,进而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使问题定向。因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多种可能性解决方案,“逼迫”学生维度多视角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放性问题情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背景与禀性天赋。另一方面,一般用“问题链”的方法,就是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渐进式的、全方位的设问。

(3)探究问题,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首先是自己思考,自己解决不了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全班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课堂解决。

(4)点拨问题与渐进式追问。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后,结合问题反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补充和问题点拨。渐进式追问就是在深入探究问题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将设计的问题与互动情境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穿插和追问,使问题的本质阶梯式呈现。

(5)总结问题。即: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总结,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并获得新结论。

(6)创新问题。课堂中假设的问题情境,远不如社会环境复杂,难以真正体现企业现实,学生应在简单环境下得到启发后进行深层次思考,积极酝酿新问题,发展新问题,并把问题带走,在工作中深化研究。

3 实施“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3.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问题设计要紧扣学生需求,与学生的工作背景与兴趣有关。

(2)问题设计最好在全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之内;对这些问题,学生能够理解并能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或通过探索得到解决。

(3)鼓励学生的角色扮演与模仿,学生在“表演”中会学得更独立。

(4)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谈,互听的生生互动机会,而不应全都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

3.2 授课教师要有较好的归纳能力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效果主要受教师知识范围、工作经验、教学艺术、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提升与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因此,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教师面对的MBA学生人数比较多,需要答疑的个性化问题面广量大,这将带来时间上矛盾,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归纳能力。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好问题”,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好问题”,只有“好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深入探究的好奇心。首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组织中,应尽量减少直答式的问题,增加探究式式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必须成组,抓住MBA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由大问题生发出小问题;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参与问题解决与新问题生成过程。其次,尽可能是现实中的真问题,因大学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届本科生到博士直升上来的,由于缺乏直接的企业工作经验,他们提出的问题偏向于抽象的理论,有的甚至是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假问题。而MBA学生需要的问题多是一些现实问题,学生是带着题目来学习的,在讨论中甚至还会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这对教师的驾驭能力是一个挑战。

3.3 教学中更注重现实思考

(1)在研究内容上宜采取由确定条件再到不确定条件下的渐进次序。这种由简单到复杂,将纯理想状态放松至实际条件的逻辑次序便于学生形成参照系,理解理论框架形成的逻辑,把握在现实中进行财务决策需考虑的各种复杂因素。

(2)“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知识点不应该是讲授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计算方法或者比率指标计算,而应该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体系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新的理论及应用成果不断涌现,教师还应适时地把财务报表分析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教学。在教学中,应讲授一些系统分析思想,启发MBA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缜密方法思考问题。

3.4 考核评价方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渐进式问题式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估,应着眼于学生是否有问题意识、问题组织及解决能力。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总会有部分学生不主动思考问题,课后也不会主动查找文献,因此,对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成绩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即评价学生的提问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否得到加强。同时,还要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当然,在期末考核中,也应增加学生财务报表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核。

4 结 语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开展“渐进式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体验,在实施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讨论变成了漫谈,问题不切实际,教师会感到麻烦、费力,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许多方面和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等等;但从长远来看,“渐进式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渐进式问题教学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是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明.MBA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六大矛盾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74-76.

[2]郭志明.研究性教学:大学教学与科研新“联盟”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67.

[3]詹雷,王竞达.MBA 财务管理课程教育的中外比较[J].财会月刊,2010(3):105-07.

篇7

近年来,会计界始终在倡导企业财务从业者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角色转变,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安排向主动创造价值转变,进而实现业财融合。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备会计信息的翻译能力,使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决策的可靠依据。

一、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单一。就现状来讲,大部分企业之所以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为内部绩效考评所用,没有充分发挥其企业战略决策的服务作用。

(二)维度单一。因核损精细度的限制,许多企业的财务分析主题和维度相对单一,主要围绕组织维度展开,缺少对产品、市场、项目等经营管理维度相关维度的分析。

(三)分析方法相对简单。许多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只是简单地进行预算与完成的对比分析,完全忽视了情景分析、对标分析、敏感度分析等前瞻性较强的方法分析,这就导致财务分析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管理存在的切实问题,最终影响了企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四)业务溯源能力不强。当前,许多企业财务分析都停留在数据罗列层面,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没有实现贯通,缺乏对业务动因的挖掘,两者贴合度不强,所以财务分析对重大风险和管理问题的提示可行性不强。

(五)财务分析结果可读性不高。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缺乏系统性,简单罗列但又十分复杂,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基本是无法读懂的。此外,分析结果重点不突出,图形图表应用不够,可读性不高。

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应包含的内容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宗旨是要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要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主题分析,采用多元分析法全面分析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作为一个系统性较强的体系,至少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基于历史数据的财务分析。这方面的数据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以往经营业绩的一种总结,其目的是要找到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为企业下一步的战略调整与革新提供可靠依据。

(二)预算分析报告。这方面的财务分析主要是以年初制定的财务预算为依据,结合相关业务主体的预算指标,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全面分析预算未能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具体原因,然后要求相关业务主体根据分析报告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指标的顺利实现。

(三)财务业绩分析报告。这方面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企业效益来源于核心因素的分析,具体包括收入增长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

1、收入增长分析。收入增长就是对企业效益来源的结构分布分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第一,分析不同产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及与上年或上季度的环比结果,以及对当前利润的影响;第二,分析不同区域的收入变化和具体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当前效益的影响;第三,分析不同业务主体收入变化和具体原因,以及对企业效益的具体影响;第四,分析内生性增长收入趋势,对当前企业资源利用率和发展潜力进行前瞻性预判分析。

2、盈利能力分析。这一盈利核心因素的分析,主要是为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及成本控制调整提供可靠性依据。一方面,对产品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包括企业成本构成情况和全价值链成本要素,寻求企业成本控制的突破口,及时发现不增值作业,为企业成本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升级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对成本对标进行分析,就是将企业放在行业市场大环境中,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为企业竞争战略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最后,对成本要素动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成本要素形成与高低的影响因素,判断可否通过优化来进一步拓展企业的效益空间。此外,还要对可控费用进行分析,就是通过对不同可控费用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以找到最合理的控制路径。

三、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首先,构建完善的部门管理体系,确定能力出众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全局掌控企业财务分析所有业务活动。同时,打造专业强、业务强的财务分析队伍,确保企业财务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其次,明确财务分析的宗旨,实施全面的流程架构,增强报表编制、资料收集、信息保密等事项的规范性。最后,合理设置财务分析报表传递与运用流程,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决策的分析作用。

(二)丰富财务分析内容

1、财务报表。这方面的内容分析主要是对内部会计数据的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态势的前瞻性分析,是为了给企业战略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的全面分析。

(1) 月度财务报表分析。此类财务报表主要根据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展开的短期效益分析。对每个月出现的对企业利润和资产带来显著波动性变化的生产经营事项展开深入剖析,找出引发事件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然后通过对不同月度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反映本月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同时对下个月企业财务走向展开预判,进而为后续生产经营战略调整与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性依据。

(2) 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分析。这两类报表主要根据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收支明细表展开长期效益分析,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最新动态,对季度或年度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加以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多方比对寻求差异,对下一季度或年度的生产经营规划提供整体战略性依据。

2、预算执行情况。此类财务分析通常是将预算目标与实际完成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寻求差异并进行本质剖析,为年度的预算考核分析提供重要数据参数,该分析主要分为两类,包括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

(1) 定期分析。顾名思义,定期分析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展开相关的财务分析,也就是将相应时间段内的会计信息和预算数据单独提炼出来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找出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不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也就是临时分析,主要发挥着突出着重的作用,是在定期分析的基础上所展开的。具体来讲,就是将定期分析所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并针对相关差异提出更为详细具体的改进方案。

3、投资运营效果分析

(1)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主要是对资产前后变化情况加以全面分析,以全面了解和掌握资产前后效益变化、资源投入成本、资源利用效益变化、投入产出等效益因素的分析。

(2) 股权投资分析。主要是对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展开合理分析,对预期指标和实际完成加以对比分析,并对股权投资的前景效益展开预判等。

4、风险分析。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会计数据的浅层分析,还要将其拓展到经营数据、税务数据等业务信息的财务分析上。通过对报表项目联系、报表整体预估情况把握来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的潜在风险,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将企业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总而言之,在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实践中,面对目的单一、维度单一、分析方法相对简单、业务溯源能力不强、财务分析结果可读性不高等问题,企业管理者要结合财务分析具体内容,从体制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体系完善,以提高企业财务分析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霜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分析[J].商业会计,2016,03:91-92.

[2] 黄毅.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及完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5:24-26.

篇8

一、引言

近年来,行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化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行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化,是指采取某种方法、某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对本企业所处行业内财务报表数据进行高效收集,并对历史数据进行集成与分析,以便进一步把握本集团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经营状况与管理状况,发现本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于此同时,实现合理预测企业发展前景的目的。为本集团企业所处行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构建一个雪花型逻辑的数据仓库,就能够实现对行业数据的多维度观察与分析,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二、雪花型逻辑模型的整体设计

与单一一个企业所不同的是,行业组织构架是十分复杂的,笔者将建立一个雪花型逻辑的新模型。与以往很多学者所采用的星型模型相比,雪花型模型能够根据不同企业在统一行业中的重要程度,以其在雪花型模型中所处的位次,实现对各个企业关系的清晰表达。本文所构建的雪花型逻辑模型属于一种关系模型,可谓具有独特的优势。

雪花型逻辑模型是一种由事实表(Fact Table)与维表(Dimension Table)所共同组成的多维数据关系。事实表与维表的关系为:构成事实表主键的每个元素均为构成维表的外表的主键,具体而言,在雪花型模型中,每个维表的主键均由一个维构成,而事实(Fact)则是由这些所有的维共同构成。所谓事实,是指事实表的非主键属性,它们表现为数值或者数据的形式,且一般是可以进行运算的;与事实所不同的是,维大都表现为文字,即便是数据也通常为时间属性等,不可进行运算。

三、事实表设计

作为雪花型逻辑模型结构的核心,事实表由键与数值指标两部分所共同构成,其中,键部分包括主键与外键两部分,数值指标部分是用户作为关心的部分。由于囊括了大量的基本业务详细数据,事实表成为雪花型逻辑模型的最大表。在设计事实表时,需要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应将事实表设计的尽可能地小,原因在于:如果事实表过于庞大,在对表进行备份、处理、恢复、以及访问过程中均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为达成压缩事实表的目标,可以通过将历史数据归档到单独的事实表中、压缩每一列的大小、减少列的数量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对于本文的集团企业会计报表雪花型逻辑模型,笔者之所以采用了多事实表设计,是由于集团企业会计报表复杂性的特点。所谓多事实表,即笔者同时设计出损益表事实表、资产负债表事实表等。同时,笔者考虑到,为增强本文所设计模型的完整性,必须实现各个事实表彼此间的关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均采用统一的内部行业编码。可以说,对事实表进行这样的设计,将大大增强该模型的实用性。

四、维度表设计

在确定了事实表后,还需要对维度表进行设计。不同时间、企业、指标类别等均是可以影响到决策的大因子,因此,决策会受到维度表因子的影响。

(一)时间维

时间维模型作为多种数据仓库模型最常用到的维度之一,与其他类型的维表模型相比,在设计方式上具有很大差别。时间维模型。由于相对于其他应用的数据仓库,大多数企业集团财务报表的时间因素均与单一企业有所不同,不能按一般的方法处理。企业集团中的非上市公司,其财务报表一般包括年报、季报与月报;而其中的上市公司,则需要想外披露年报与半年报。因此,在对维度表的时间维进行具体设计时,必须根据企业集团的具体情况作出机动的调整。时间维的字属性列可设计为:月、季度、半年度、年度等。

(二)企业维

企业对于企业集团雪花型逻辑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对于一个企业集团而言,企业无疑是其基本元素。企业维的字属性列应当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性质等单个企业的基本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维应当将行业名称与行业编号囊括其中。

(三)指标维

指标维这一维表,将以下五个事实表囊括其中,即:损益表事实表、资产负债表事实表、股东权益表事实表、现金流量表事实表、以及财务分析指标事实表。指标维度表实现了对上述五种事实表指标的统一设计。指标维的字属性列主要包括:指标名称、指标类别、指标描述、以及指标类型等。

五、粒度划分

为建立一个完整的雪花型逻辑模型,还需进行粒度划分。为此,首先应明确粒度的涵义,即保存在数据仓库的数据单位中数据的所精确的级别。其级别的大小可以用以下方法来简单地衡量:综合程度越低,细化程度越高,粒度级就越小;与之对应的,综合程度越高,细化程度越低,粒度级就越大。雪花型数据逻辑模型仓库中所包含的数据量和信息访问速度,以及以此进行更进一步的数据挖掘与OLAP,其实施的效果均受到的效果粒度划分合理性的直接影响。如:当信息量以及数据量均较少时,则一般对主题数据分析细化程度的要求较低,此时往往会采用采用单一粒度的形式。

鉴于企业集团财务报表系统的复杂性,在集团企业会计报表雪花型逻辑模型数据仓库设计中,根据现实需求,笔者采用了多重粒度划分的方法,用细化到月的低粒度数据来在模型中保存近期的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指标数据,而对于时间较久远的财务报表数据则仅仅采取细化到年的较大粒度划分。这种多重粒度划分的方法,并且能够实现对集团企业近期的财务状况进行细致分析,而且利用较大力度或分数据能够对集团企业的长期财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六、结束语

本文根据集团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多维性、复杂性的特点,构建了一个雪花型逻辑的数据模型,用以对集团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比,并通过分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决策。相对于传统的星型模型,雪花型逻辑模型实现了与集团企业财务报表元素以及组织架构的高度契合。该结构设计能够直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集团企业的财务报表各元素进行迅速的汇总、分析与研究,为打破传统财务报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今后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玉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新思维[J].财务与会计,2006,23:62-64

篇9

一、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及内容

哈佛分析框架是由哈佛大学佩普、希利和伯纳德三位学者提出的全新的财务分析框架。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只关注报表中的财务数据,仅从财务视角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哈佛框架分析法是从战略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三个维度出发,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还关注财务指标对企业和企业所属行业的影响。

具体来讲,哈佛框架分析法中的战略分析旨在通过战略分析法对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定性分析,为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奠定基础;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数据对公司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获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前景分析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因此,哈佛框架分析法弥补了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不足,更加全面、系统。

本文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其进行财务分析。

二、同仁堂公司背景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47年的历史。公司主营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普通货运等。同仁堂集团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科技兴企为己任,其收入、利润、出口创汇及海外终端数量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同仁堂于1997年6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文将依据2011年-2014年财务报表数据展开分析,了解同仁堂以及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三、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对企业找到自身定位,判断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分析也是哈佛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通过战略分析可以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及所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战略分析包括行业分析和竞争分析。

1.行业分析

(1)新进入者的威胁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由于医药企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进入壁垒较高。首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对行业内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这种行政保护为市场上原有的医药企业制造了较强的垄断优势。其次,新进入的企业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的市场份额,因而要么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规模经营,要么只能面临居高不下的成本,这二者都会使企业处于劣势,而且消费者对新品牌的忠诚度难以保证,稍有不慎就会一蹶不起。最后,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医药产业的进入门槛,这也在启动资金方面为新进入企业设置了又一道壁垒。

(2)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现如今,我国医药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一种药往往有几十家生产厂家,使得医药行业竞争加剧。然而,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却是良莠不齐,部分厂家为了追求市场份额,甚至采取了“返利回扣”等方式鼓励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

(3)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近年来,我国医药生产厂商逐步将企业引向规模化发展方向,使得部分国药集团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医药企业的购买者有:药品批发企业、医疗机构以及药品零售商。药品批发企业以其在市场交易中的丰富经验而具有议价优势,医疗机构由于可以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掌握着消费的最终环节也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药品零售商则通常起到引导消费者用药的作用,因此其议价能力也较强。

(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医药企业的供应商主要为原料药及辅料生产厂家。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出口国,原料药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因此,在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方面,医药行业占据着相当优势。但是,当原料药及辅料价格上涨时,医药行业就变得比较被动,这时供应商的优势就显而易见。

(5)替代品带来的威胁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作用重要,专业性极强,安全性要求极高,因而其替代品较为局限,所以对医药行业而言,来自替代品的威胁不足为患。

2.竞争优势分析

(1)用人机制

至今已有3407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同仁堂”能够延续至今,与之与时俱进的用人机制密切相关。“同仁堂”顾名思义有着一种团结协作、互助共进的精神,这也体现在其人员管理上。

同仁堂历史悠久,但在用人方面他们力求推陈出新。他们愿意为真正有才能的人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从而为企业招募贤良之才。同时,他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策略,以期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不仅如此,同仁堂还优先为企业选中的人才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专业培训,时刻体现着“同仁”二字的精髓。

(2)品牌优势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三百多年来,同仁堂凭借着对消费者的忠诚深入民心,也在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仁堂”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一直传承的品牌经营理念和“中药文化”的品牌概念。如今的同仁堂,早已将其市场拓展至海外,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门、香港,同仁堂在这些中华文化渗透力较强的地区都有着不错的口碑。

(3)民族气节

同仁堂的企业文化一直以来都体现着较强的民族气节,从创立伊始至今,同仁堂都以“弘扬中华医药文化”为己任,而且在国家危难之际从不发国难财。这让顾客对其产生了深深地敬意。因此,这种民族气节也是同仁堂的优势之一。

四、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包括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的分析,本文依据同仁堂公司2011年-2014年年报数据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

通过上表发现,同仁堂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近年来呈走高趋势,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在提高,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在降低。

2.营运能力

从上表可见,同仁堂在2011年-2014年的营运能力指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在逐年下降,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将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同仁堂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如处置

一定数量的资产,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

3.获利能力

2011年到2014年同仁堂的获利能力各项指标整体呈上升趋势,可见企业的获利能力在逐渐增强。但不难发现,2013年利润明显下降,成本费用明显提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2013年同仁堂身陷“假药门”事件。当时,位于北京昌平的一家同仁堂旅游药店,被曝光采用欺骗手段将来源不明的中药标高价卖给外国游客,同仁堂企业因此受到影响,销售业绩一度下滑,直至2014年才有所好转。

五、前景分析

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同仁堂企业,受国家政策以及多年品牌渗透力的保护一直保持着不错的业绩,但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很大。如今,国外制药巨头凭借在资本实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正逐步扩大在我国药品市场中的影响力,成为了我国医药企业的强劲竞争者。并且随着我国进入WTO,关税的减免、非关税壁垒的废除,国外医药企业还会给我国的医药产业带来更大的冲击。

六、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北京同仁堂企业的战略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得出:同仁堂在医药行业竞争优势仍然相当明显,其品牌化的经营理念、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都是主要的竞争优势。同时,近年来同仁堂偿债能力在提高,但营运能力较差,并且受“假药门”事件波及回转比较吃力,获利能力良好,在行业中仍处于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陈胤江.基于哈佛框架对携程的财务报表分析[J].商业会计,2014,(19):83~85.

[2]殷建玲.浅谈财务分析新思维--哈佛分析框架[J].商,2012(6).

[3]侯晋萍.哈佛分析框架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以A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2,(1).

篇10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财务分析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段扩展,如何利用蕴藏在海量财务数据背后的宝贵信息,为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当下很多企业财务分析需要进行攻坚的难题,因此放弃固守报表核算和报表分析这一传统思路,实现从“事务型”向“经营管控型”的转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一、大数据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大数据也被称作巨量资料,它是一种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够让企业拥有更加强大的决策能力和洞察能力的信息资产,一般分为四个层面:数据收集与存储层;数据整合与加工层;知识发现层;应用层。大数据的引进,衍生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出现,使财务从集中式向共享式变化,扩展了财务管理的方式。正确的大数据为财务分析在提供宏观经济数据上的支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为战略分析提供有力的保证

利用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从产品服务的经营模式入手,还可以从市场发展潜力,产品品质,员工积极性,创新能力,顾客满意度,产品寿命周期,价值链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在此之上获知的分析数据,可以及时把公司的战略转化为政策,把公司的意志转化为行动。

(二)通过对财务管理信息的挖掘与扶持,建立企业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将受到信息化的“洗礼”,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关联规则或其他隐藏信息,再对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获得的海量财务数据通过分析对象,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数据挖掘等手段来进行分析并加以运用,为企业搭建出有效的数据库。

大数据可以借助数据库内部信息系统,按收入分布和消费阶层来开发出针对性的产品,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也可以多维度对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分析、存货进销存分析及区域差异化进行分析,并能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控制风险,为经营战略提供数据扶持。

(三)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度

传统财务使用的是“漏斗式”记账方法,会计人员在记账时只是将原始凭证中的结构化信息转记到记账凭证上,因而过滤了很多非结构化的重要信息,而这些非结构化的信息由于受制于技术限制,有些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由于数据分类标准的差异,导致数据整合利用难度大,效率低。但运用大数据可以使大量财务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得以提升。正确的大数据为财务分析提供宏观经济数据上的支持,不但可以衍生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而且使财务从集中式向共享式变化,扩展了财务管理的方式,使财务分析思路进入多车道模式,为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传统财务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分析者只注重财务处理能力

很多财务分析者因为是财务出身,所以只偏重于财务处理能力的提高,并不清楚企业经营环境及采用的经营模式,那么进行财务分析得到的分析报告可能会产生歧义。在这种错误的不正确的信息导向下,决策者也绝对不可能制订出正确的、有效的经营决策。因此,在不掌握具体经营方式前提下所进行的财务分析都是徒劳并且毫无意义的。

(二)会计分析方法造成的差异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而不同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结果。在比较不同的企业时,必须考虑到会计方法上的差异所带来利润表的不同。第一,会计政策运用上的差异。企业在不同会计年度间采用不同会计方法以及不同企业以不同会计方法为基础形成会计信息,均会使信息具有的可比性造成极大影响。例如:装修费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年限是否妥当;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是否有差别等等。第二,会计数据的自身局限制。会计工作是基于一系列假设的前提而进行的,前提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大量的预收账款的存在,是否有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的可能;发出的存货的计价方法变更是否会影响到营业成本的确认;子公司和关联方是否会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等等。

(三)财务运用比率分析法的缺陷

财务比率分析只是一种评估企业业绩的手段,而不是能解决企业所有的管理问题。单个比率是无法提供关于整个企业所有的相关信息,因此,必须计算一组财务比率,然后才能对企业进行适当的评估。合理选择比率取决于该企业所属行业的特征。即使采用多项比率来衡量和预测一家公司的业绩,如果不与行业平均值和竞争对手比较,也无法得出有用的结论。此外,财务比率是计算的结果,如果没有仔细的解释和其他额外的非财务信息,这些比率本身是无法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即使可以通过这些比率来识别企业的潜在问题,财务比率也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财务分析报告形式单一

现阶段管理会计提出的报表分析依然停留在传统“事务型”状态,注重事后分析,忽视事前、事中管控。因而分析出来的财务报告对于后续的溯源分析一筹莫展,只能粗略地进行定性判断,财务分析报告形式单一,无法给管理层做出决策性指引。因此,要针对企业所处时期,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不同的利益主体需要的财务分析目的是不同的)采用对应合理的分析方法来实现财务分析的多元化。

三、大数据时代下改进财务分析的对策

(一)培养财务分析专业人才

财务分析者一定要对整个企业经营生产活动有全过程,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握。从事财务分析的人员,不仅要精通企业财务会计的原理,方法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而且要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及应用数学、概率论、统计。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让财务分析者下基层锻炼,全面参与公司各个环节的业务过程。但因财务人员毕竟不是业务人员,其只需要做到掌握业务循环中的关键控制点,学习在基于关键控制点上协调考核指标及控制流程即可。

(二)提升会计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会计分析是在进行财务分析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分析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会计数据其所反应的经营业务程度。如何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会计数字的扭曲,并能迅速还原真实面貌,提炼出未加工过的数据,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关注会计报表的附注所披露出的细节充分认识公司使用哪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与此同时要在财务报告中引用预计值,不同企业间的比较需要进行必须的调整。

(三)引入非财务数据构建新的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为进一步调研和寻找解决方案提供基础信息,分析方法不能只对报表数据进行反映,引入非财务数据分析方法至关重要。现阶段,报表展现的只是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列入报表的往往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硬性资产,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大量知识资本和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优质客户群体,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均没有在报表中予以反映出来。而这些信息一般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体现。适当增加报表附注,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终端产品的财务报告“增容”势在必行。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应会计准则加以规范,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

(四)不同的发展阶段要确定不同的分析重点

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关注目标,这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实现财务分析的多元化。公司成立初期,财务分析主要围绕行业及企业战略、远景进行具体规划,进行本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及产品分析的资源整合,把企业战略落实到实际经营层面。随着企业战略定位日渐清晰,其重点业务开始转向发展财务架构,配合业务组织结构去搭建,经营分析及风险控制要逐步提上日程。而后随着公司规模快速扩张及新一代消费群体消费行为的变化,财务分析趋势侧重精细化管理。同时积极建立内部信息系统,实时收集终端客户各项数据,进行多维度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分析、存货进销存分析及区域差异化分析等,只能这样才能为企业快速发展控制风险,为下一步经营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束语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但许多企业在做好财务分析之后,并没有将分析的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分析没有贯彻落实到企业实际工作中。那么有效的财务监督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则为财务分析的有效提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侯志才.浅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财务通讯,2012(12).

[2]夏明涛.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管理转型[J].新会计(月刊),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