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教育基础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0 16:01: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生教育基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学生教育基础

篇1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造力的界定

创造力这个概念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概念。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创造力这个概念出现开始到现在,人们对创造力的定义各有千秋,有的研究者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则强调创造的目的性,有的强调创造的过程,有的重视创造结果。这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创造力的一些本质特征。

我们所研究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地培养实际上研究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还有进一步的发展,这样的创造力思维是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现象而存在的,因而我们这里的定义就采用在心理学方面得到公认的解释,创造力: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力的心理成分及测量: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发散生成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力地高低)、远距离联想能力、非智力因素,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形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等。

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与时代意义

我国的基础教育做的可谓是扎扎实实,当然我国应试教育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多届奥林匹克竞赛上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可谓吃尽风头,但是在全球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却几乎看不到我们中国人的影子。我看这就是与创造力有关了。我国也注意到教育兴国的重大意义,开始抛弃先前的“应试教育”,而开展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素质教育的灵魂即创造力的培养。那么下面我们具体谈一下,创造力有着怎样的作用和时代意义呐?

从宏观方面来说,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源泉。现在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全新的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依靠新的发现、发明、探究和创造,其核心在于创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的国家和民族就无法屹立于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民族之林。

从微观方面来说,创造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三维的,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不是教育而是训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训练以后动物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创造力却不是动物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有创造的潜力。人类的创造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创造。特殊才能指的是像科学家,发明家等做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这些成果都具有首创性和社会价值;自我实现的创造每个人都具有的未必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的,然而却对本人有新的价值的创造活动。例如儿童的创作画、有创意的习作、独特的解题方式、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设想等。

三、怎样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从两方面来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措施。第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我们先前在创造力的定义中就提到了,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能力,这种创造力的提高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有先天的遗传还有后天的培养,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遗传因素,但是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一)基础教育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形成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完全是进行所谓的“填鸭式”的教育。学教师进行的活动不能称之为“教”只能称之为“训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束缚学生的思想,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他的思想。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这件事情缺少了应有的好奇和求知的热情。在这种学生都懒得去思考的情况下,在谈创造力思维的培养等无疑是纸上谈兵。因而培养学生对未知学习的兴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的起点。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构成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收敛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是从多个来源材料中探求同一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主要包含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等基础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使人的思维条理化、逻辑化、严密化。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以个人具有的整体知识为依据,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直接进行领悟和认知。相比发散思维等来说,这种思维可以看成是以感觉或直觉为基础的非逻辑思维。例如苯环的发现过程就是直觉思维的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瞬息即逝的直觉。随时记下突然出现的各种新年头,并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并让学生自己整理资料做些实践,这样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直觉习惯。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我们看到古代“尊师重道”的观念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来说是桎梏,我们现在素质教育就已经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尊重学生,试图以平等的朋友形象出现,只有达到师生之间和谐的氛围,才能有一个自由的交流空间,这样思维没有了。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学生解脱了束缚,发表个人的见解从而产生了创造性思维,形成了创造力。在这个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尽量创造一种自由的,积极地,鼓励的外在氛围,在创造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整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篇2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59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flect?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which is natural result after chang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also is essence of new course reform.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curriculum contents mostly concerns students’ life, also shows characters of expansiveness and research. To ensure students’ subjectivity, we must change traditional opinion on knowledge, break the rigescent knowledge system, and expand space and time by walking out from the limited classroom. We also need to give more speaking right to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 fairnes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Key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course contents; student; subjectivity

1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意义

追溯中外教育史,“钟摆”现象似乎是热心教育改革的教育家们不可规避的事实。学生作为人的影子在教育史上时隐时现,看不见学生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时下,我们的社会、教育部门等都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中学生主体性体现是课改的实质和关键。

2 告别传统教育的必然

传统教育是看不见人的教育,我国自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都在强调“双基”, 希望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完成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中体现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序列,很多教育人都相信只要讲解到位,线索明晰的知识结构是可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背诵、默写、复制到卷子上都不成问题。

无学生的课程内容造成了无人的教育,无人的教育致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句空谈。警醒于人才培养的缺失,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生看作人,看作正在发展中的人,看作具有特殊性的人,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温情,以数字和符号演绎的知识点才具有意义。走出传统教育的阴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个大写的“人”才能站得住脚。

3 新课改的根本体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教育中无人的现象而展开的,课程作为教育的手段,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改革的重点,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指向,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会促进课程以人为本的走向。

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以人为本精神的根本体现,影响课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自始至终显现。在课程编制环节,我们倡导集体审议,其中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是学生也以编制者的身份建言献策,但大多时候,学生和其他编制者的互动是非面对面的,是借助课程内容完成的;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设计中,新课改主张三维课程目标,而这需借助课程内容实现,没有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没有学生参与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设计的如何完美都将落空;课程实施是课程内容的实际展开,新课改倡导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打破n程、教师、学生线性的关系,改为两两交叉互动的关系,如果要保证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成功,必须在课程内容中给予学生一席之地,否则学生发出的声音是失去依托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课程评价是判断课程内容实际效果的手段,课程评价在逐渐地走向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之路,这也是与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相一致的,只有课程内容中有了学生,课程评价的对象和主体才可见学生。

4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主要特征

4.1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不要单纯追求学科的逻辑顺序,而是强调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容。基础教育是为国民素质打基础的,只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体现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结合,才能发挥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在人的发展中基石的作用。艰深、晦涩的知识点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外在于学生的,我们不能寄予用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科结构的内化,这无疑是用糖衣裹着炮弹的做法。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彼此关注促进了学生的真正成长,课程内容也因此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总之,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其最近发展区需要的知识结构才有价值。

4.2 课程内容的拓展性

课程内容的形成在从形式到实质地对学生发生作用时,学生的知识意义的个人建构是关键。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外,还要整合错综复杂的知识结构,以便于学生习得知识的网状结构,既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走出狭隘的线性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其他学科建立联系。

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的教师仍纠缠在原学科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点的顺序,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前后贯通。所以,我们在化学课上听到的只是化学术语,在物理课上听到的只是物理语言,在数学课上听到的就只是数学声音,等等。学生的学习之路是越走越窄,在追求满足单一学科兴趣的同时,令学生费解的问题越来越多,可有价值的问题却少得可怜。

4.3 课程内容的研究性

课程内容并不是静态的、符号性的,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在于它的研究性特点。课程内容具有预设性的一部分应给学生留有研究的空间,适当引入前沿性的知识,学生通过对前沿性知识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研究问题的观点、态度和方法,谋求在更高层次上获得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及时更新内容,把握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弱课程育人的滞后性,使今天的课程更好地体现超前性。课程内容中非预设的一部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在充分的互动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被调动起来,通过质疑和阐述个人观点,学生的研究意识、习惯、能力也发展起来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课程是研究性的课程,当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程内容面前时,课程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及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了。一直以来,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倡导交给学生确定性的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再教给学生问题,可我们目前面临的尴尬是基础教育的学生“没有问题”,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是“没有问题”,长期的无问题式教育,致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习惯了默认,也习惯了沉默。高等教育的问题要在基础教育中解决,课程内容的研究性特点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

5 课程内容中学生主体性体现的策略

5.1 改变传统的知识观,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等同于知识、等同于知识的载体形式――教材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本体的知识观是从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讨论知识的,它是就知识论知识的;而主体论的知识观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知识的,钟启泉在2007年出版的《课程论》中这样界定知识:“知识是激起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并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学习并获得人生意义的有效信息”。课程内容的形成如果走本体论知识的路线,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就是线性的、严密的、逻辑性强的僵化的知识体系,这就像枷锁一样束缚了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抹杀了课程内容设计者在进行内容设计时也会从三个来源进行权衡,其一就是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可较之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在预设的前提下就显得那么微弱,而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内容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也是最难把握的。

只有观念先行一步,改变本体论的知识观,确立主体论的知识观,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打破僵化的知识体系,知识的逻辑顺序永远服从于学生的心理顺序,课程内容中学生的主体性才会显现。同时,主体论的知识观也是动态的知识观,师生面对的课程内容均是不确定的、境遇的、文化的,等等。师生也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解构、重构知识体系和完善课程内容是师生行使设计者的权责所在,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都会得以提高。

5.2 走出封闭的课堂空间,延伸有限的课堂时间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借助课堂完成的,“老三中心”之一的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教育者曾理想地期望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能取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狭小的课堂注定演绎不了成功的教育之歌。传统的预习和复习环节虽然走出了课堂,但并没有做出有效的延伸。教师在预习和复习指导时也是简单布置学生去看看课文,牢记段落大意,或是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等等。这恰恰从反面夸大了预设的课程内容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在课程内容面前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去做的不应单纯是从文外获得问题,文中找到答案,而主要是文中发现问题,问外探讨答案,甚至是没有定论的,这才是预习和复习要做的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前做一些问题卡片等的习惯,课后查找资料,再进一步补充、验证。有限的课堂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学到的也是有限的课程内容,无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将把学生带到无限的知识殿堂中去。

5.3 交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师生平等

新课改除了强调学生做得多之外,学生还要说得多,说得有条理,在说的过程中透出智慧,提高思维的技能,让学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同样是学生作为课程内容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学生的经验是课程内容之一,经验的历程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程内容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也不提倡学生说得太多,对学生的经验并不予以关注,而经验体系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经验进行关注就必须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216-01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学好数学,可以为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为以后深层次的各学科学习提供计算和思考工具,数学被誉为脑力的体操,十分的锻炼人的智慧和思考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数学往往成为很多孩子头疼的学科,晦涩难懂,缺乏趣味性是很多学生的共识,数学的偏科严重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学习深造。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也就势在必行了,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和解决。" [1]因此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思路,认真的探讨和研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老师转换角色,具备创新的精神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主体,是教学的直接组织者,课本中的知识,需要经过教师的加工,传达到学生的脑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考模式,因此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作为课堂的绝对主导,通过讲课灌输给学生知识点,学生一直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缺少自己思考的空间,即使是有互动,也往往是简单的提问,仍然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勇于创新,转变思路。

首先教师需要改变整堂课都引领者学生思路的教学方法,学会指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由被动的听讲,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初中数学的等比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向学生提问,古代的希腊博物学家能够很精确的测量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请同学们用数学的思维想想测量金字塔的方法,这时候学生就会积极的思索,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精确地的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需要多大的局限性,没有米尺,没有激光,没有飞机,如果他们的思路没有指向等比关系的方面,老师就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在黑板上用一个点表示太阳,再画两条线表示金字塔和参考物,从而构建出一个等比的三角形,给学生做出提示,从而引导他们想到通过测量金字塔的影子间接地算出高度,这样也就给学生引导出了三角形的等比关系,让他们注意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威力,也在侧面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创新思考提供氛围

传统的观念是严师出高徒,本意是老师用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现实的教学中往往变成了老师对学生越严厉,学生的成绩越好,教师对学生态度严厉,不假以辞色,当然会让学生害怕,从而下意识的服从管教,然而这样的教学思路和创新教育往往是矛盾的,严厉的态度,造成学生在老师面前封闭了自己的思想,失去自己的思想,创新用从何谈起呢?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同学生更加融洽的相处,有什么决定,通过民主商讨的形式决定,这样学生信赖老师,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教学中,在数学课堂上大胆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质疑,创新需要大胆的质疑前人的经验知识,质疑的勇气和能力也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3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

数学作为一个逻辑严密的学科,有着独特的思维要求,数学思维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数学训练而形成的教学方法,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很多的学生往往一道题老师讲过之后就会恍然大悟,但换一个类似的题型,或者是采用相同思路的题时,往往又变得茫然失措,不知该怎样下手。数学的综合性很强,在考试中往往一道大题包含了很多的知识点,如果学生缺少基本的数学思维,不能够采用合理的思路去分析判断题意和要求,便会彻底迷失在题目里面,针对这情况,老师不应该单存的归结为学生的头脑不适合学数学或者基础不扎实等因素,而应该试着去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数学思维。常见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数学思路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去培养,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平面几何证明题中,常见的形式是给出规定的条件,让你去证明某一个要求,学生一般可以根据几何定理,一步步的寻找条件,给出证明,而老师可以反其意而行之,告诉学生要证明的条件成立,需要补充那些确实的条件,这样有意识的逆向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找到自己的做题思路。

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是需要问题的学科,哥德巴赫之所以是出名的数学家,不是因为他解决了多么重要的问题,而是因为他提出了那至今无人能解的猜想,数学中的问题意识十分重要,根据学过的知识,利用逻辑推理,从而提出更进一步的猜想,这是数学进步的基本方法,数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2]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在解题的过程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可以故意使用一些比较费力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寻早,是否存在更为简便的方法,实际上,很多的学生乐于不断地寻找简便方法,把老师比下去,在寻找这些简便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不知觉得具备了创新意识。

5 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我们的国家要想实现繁荣和复兴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明天,因此在中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注意进行创新教育,十分的必要,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平等的沟通环境,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不断的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教育;化学时事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中学教育要跟上时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近年来许多关心中学教育或从事第一线教学的有识之士,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无疑有助于中学教学的进步,但单一学科的系统的,科学的,成功的计算机课件还很少,相关的较为全面的文章更不多,笔者根据自己教学中运用电脑制作化学计算机课件的一些经验出发,谈一谈体会,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都来参与中学化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

一、创设良好氛围,提高德育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多边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知识,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要努力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精神,发展逆向思维和异象思维、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成功自我意象的有效办法。重视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针对不同的学生,巧妙地创造成功情境,使各类学生都能成功地体验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毅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成功自我意象。

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能否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能否为他们创设发展的空间,提供更多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中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要利用各种有效的契机,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一个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时代新人。

二、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示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结语:

给化学学习开个好头,上好绪言课十分重要,上好了绪言课,就为同学们今后学习化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思考问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杜明成.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构建的教科书设计[J]. 化学教育. 2007(10)

篇6

从当前的初中三生教育的开展来看,有走形式化的趋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甚至还是“照本宣科”,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存、生命、生活”的真正含义,从而削弱了三生教育的作用。而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来看,他们的学习以兴趣为支持、好活动、喜欢表现,因此,在三生教育课堂中,教师就要立足学生的兴趣,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实践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实践,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从当前的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实践调查来看,更多教师还是延续了“照本宣科”的模式进行,甚至有的教学“只取一点”而后“无线延伸”,虽然课堂上学生看似生动活泼,而却没有真正将“生命、生存、生活”的内涵渗透其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则让学生兴趣了无,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三生教育课堂价值不高。应该说,三生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来引导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进行理解,并提高其认知能力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践,以丰富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三生教育课堂中,导入的方法多样,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图片等功能来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生命的蜕变”的教学中,通过视频展示两个初中生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迷茫而引出话题,以教材中的“我们了解自己的变化吗?”为话题来讨论,让学生有话可说。再如在“生命的宝贵”的教学中,教材中的案例虽然很有吸引力,但如果教师单纯的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效果不佳。借助多媒体的Flas,教师边演示画面并辅以文字介绍,学生兴趣倍增,再引如问题讨论,学生也会更积极。其次,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讨论、辩论或话题、表演等形式来导入新课。如“应对意外灾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防震演练”和“防火演练”,先做演练,然后过渡到教材中的案例探究中,学生兴趣盎然。又如“保护生存环境”的教学中,教师以“实验”(让学生捂住口鼻直到感觉呼吸困难为止)来导入,让学生切身体会氧气的重要性,再引入环境保护的话题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展开,引导参与

三生教育课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三生教育课就是生活的课堂。而在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三生教育的作用,将三生教育上成“政治课”,课堂中不是对学生“说教”,就是说一些大道理,教师倒是讲得通透了,而学生却听的迷糊。其实,在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中,立足学生生活,以活动形式来展示课堂教学是较为有效的。

以“防范暴力侵害”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强盗”、“学生”、“警察”等,课堂中先让以视频资料来展示教材中的案例,然后以学生生活中看到的、遇到的“暴力”实践为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表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一些学生遭遇“受保护费”的现象,然后一些学生装扮为警察,最后对“强盗”进行逮捕、宣判等。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学到了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还对法律常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当然,课堂中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也是不错的方法。如在“直面挫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战胜挫折的例子为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三、课后实践,培养技能

三生教育追求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知识,更注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而能在生活中去践行三生教育的理念,从而引导学生珍视生命、学会生存,更好地生活。因此,在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后,教师就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来引导学生在课后实践中去体会和感悟,让知识成为一种技能。

如“生命的价值”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生命的价值较为困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让生命更精彩”的板块学习后,以“问问父母他们为什么而活着?”为任务一,以“收集古今中外名人事迹”为任务二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最后以“我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写个小论文,让学生从生活去感悟,然后由他人而想到自身,在体会中感悟,感悟中去实践,真正让三生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再如在“呵护身体健康”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食谱大全”为任务,让学生在对自家生活安排的调查后,为自己配出一个合理的食谱,以比一比的活动来进行,学生兴趣浓,参与高,效果较好。当然,在初中阶段中,活动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实际出来来进行设计。

总之,在初中阶段中开展三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讲授式”的模式,借助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谈论、辩论、探究等多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实践中让学生将知识变为一种技能,促进初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篇7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6―0057―01

“交际能力”最初是针对母语的学习提出来的,但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和对英语教学法研究的深入,此概念便引到了英语教学之中。如果按照对母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来要求外语教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一、交际能力的内涵

交际能力作为与语言能力相对应的概念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是指恰当地使用语言知识获取或表达信息的能力。要了解交际能力,必须先来了解这一概念产生的缘由。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划分了语言的能力与行为的区别:语言能力是说话人大脑中所隐含的语言知识,是一个系统的语言规则的综合;而语言行为则是说话人实际语言运用的反应,是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因此,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语言的同质性,即通过转换生成语法对人类所特有的语言能力作出普遍性的解释。

交际能力包括语法、社交、话语、策略等方面的能力,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交际语言教学并不反对语法教学。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交际能力有三个互相联系但又有不同侧重点的平面,分别反映了语言教学中的不同方法。

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的教学目的

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为交际教学提供了目标。在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内容和层次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定,提倡培养运用英语于实践的能力或为实际交际打好基础。哈默认为,学生的英语知识是有限的,这并不意谓着他不能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非常有效的交际。很显然,水平越低,使用语言的完善程度就越差。但至少我们可以期望他为交际而使用英语。语言不只是一个抽象系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之变得真实。由此可见,即使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教学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文化对于语言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阅读材料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跨文化的内容,而多数学习者只是通过仅有的语言知识来对文章进行表面的理解,至于深层次的含义根本无法理解,这样往往就会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偏差。因此,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可以多从跨文化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达到语言习得中的“移情”境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较为复杂和艰苦的,由于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首先就要从干涉心理过程着手,克服一些消极的阅读心理,培养阅读的积极性、目的性和跨文化性,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篇8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教学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必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1.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并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成才的,更要相信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语文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记得,有位学生曾对我说过:“老师,你微笑着走进教室的那天,我最专心,最认真,我喜欢你的微笑。”从那时起,我便时常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哪怕心情不好,我也微笑。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爱我的学生。我会把一切不顺心的事抛在语文课堂外,永远以微笑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学语文。

二、语文教师渊博的知识是基础

1.语文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知识渊博是情感富有的源头,一个知识贫乏,不善说话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无形中,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大有助于语文教学。

2.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要学会说话初中生,敢于说话,并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善于结合与学生实际有联系的事例,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将学生之心紧紧系住免费论文。丰富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欢笑,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仅给学生带去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

三、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四、巧设悬念,激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五、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六、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初中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七、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九、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十、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篇9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1.趣味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归纳,而是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灵活运用,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例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收集并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地欣赏图片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然后总结出其特点。这样的新课导入显得自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掌握文章大意。

2.情境激趣

创设教学情境要求语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利用教材相关的感性材料,以多样性的教学技巧和独辟蹊径的创意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诱导学生进入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共同体验文学作品内含的情感与乐趣。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再现课文情景。通过表演来满足初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天性,由此活跃课堂气氛。每一个扮演者都对所扮演的角色充满兴趣,积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设疑引趣

课堂设疑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展开创造性的思考。例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读教材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故乡的变化有哪些?故乡的人(闰土、杨二嫂)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而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故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兴趣,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课外活动中培养语文听说读写兴趣

1.阅读兴趣的培养。广泛的阅读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要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就要营造读书氛围,在走廊、宣传栏等位置张贴名言警句,时时刻刻引导学生阅读。第二要帮学生选择好书,包括各种与教材内容结合的文章、名著等等,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同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写作兴趣的培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还可组织学生为黑板报、墙报、广播台编写材料,开展编写“手抄报”等活动。举办一些书法竞赛和作文竞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3.听说兴趣的培养。可通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朗诵会、文艺表演、作品赏析等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结和评价,形成整体观念;在“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主题,旁征博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还可以锻炼胆量,增长见识,掌握文体的特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使学生的兴趣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当中,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探究的重点所在。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能汲取多种营养,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高中《生物》(必修本)的大多数章节都涉及水的内容,在进行这些章节教学时要尽量联系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如在《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水是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重要非生物因素的知识内容,同时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知道水是生命的本源,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更不会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接着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数据,展示水资源的危机。中国是一个缺水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排名第88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40多个被列为水荒城市。全国城市每天缺水2000多万吨,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近千亿元,农业每年缺水此外还有8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天津和上海市早有专家发出地面逐年下降的惊呼。

通过这些数据,学生会对我国水资源状况的现状有确切的了解,摒弃原来那种认为水资源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的盲目乐观心理,意识到缺水而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受阻和困扰人们生活的严重程度。有了这些危机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自觉地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

二、在生物资源的教学中渗透生态危机感教育

高中《生物》(必修本)《生物与环境》这一章中说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资源富丰,还有其他教科书如《地理》、《自然》中都这样描述,这往往使学生为我国“地大物博”感到自豪,形成一种盲目的优越心理。其实,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当贫乏,特别是生物资源。在“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列表形式,把有关中国与世界森林、草原等人均水平进行比较,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我国与世界之间的差距,促使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如用下表比较中国、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人均有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量:

上表清楚反映了我国森林资源的人均总体状况,体现植物资源方面所存在的危机。通过对比,学生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危机感。

还可以列举森林、草原等植被被破坏后带来的危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危机感。由于植被的破坏,致使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第二次荒漠化、沙化土壤检测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9%,沙化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并且这些范围还在不断扩大。植被破坏还引发大量的水土流失,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182.37万平方公里。

通过这些现象,学生对危机程度的感触加深,从而意识到生物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爱惜现有资源,保护现有资源,把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作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三、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强化生态危机感教育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保护环境就意味着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力求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和得以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环境提供给我们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