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6:01: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提问的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重视思考型、鼓励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轻视记忆型、检查型、封闭型的问题。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上,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启发性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老师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提问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愉悦地接受教学。比如,在教四年级学生写观察小动物的作文时,老师就先给他们讲了一个小笑话:鸡妈妈带孩子们在花园散步,突然来了一只野猫,孩子们吓得乱跑。眼看孩子们要被野猫抓住了,鸡妈妈急中生智,学狗“汪――汪”叫了两声。野猫被吓跑了,孩子们得救了,鸡妈妈借机给孩子们上课:“现在你们都知道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了!”听完笑话,学生捧腹大笑,老师因势引导学生:“动物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你们的宠物有什么趣事呢?”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争先恐后发言。也许我们不能做到每在问题提出前都讲一个故事或者创设情境,但一条民间谚语、一句顺溜的提出,往往就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做的是使问题新颖,有趣味性,以免落入俗套。
二、课堂问题要能激活学生思维
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素。学生的思维方式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我们在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有一定的启发性,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难或太易,否则会事倍功半。提问时,可以把教材的内容与一定的故事或实际事例有机结合,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会一开始就感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在他们心理上引发“冲突”。这样,当学生急于解开“冲突”时,他们就已经在进行思维训练了,对课文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三、课堂问题要随机应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66-01
一、高中英语课堂中提问出现的认知思维导向问题
1、课堂中提问的问题不明确。提问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能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认知,进而才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问问题不明确直接导致学生们的思维紊乱,久而久之会丧失许多锻炼的机会。
2、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和提问频率过高。想必大家都能了解到高中英语上课中老师曾经提问的问题,多而简单。例如大量的“What dode it mean?”、“How to say it ?”等等重复的提问信息,虽然能够提升同学们的对课堂专注度但是对与同学们思维的拓展并没有什么提升之处。
3、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在一堂新的课堂上学新知识的时候当被问到问题之后需要有一个时间段,去结合自己以前的知识通过联想给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在现实中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严重压缩了学生们思考时间,让提问失去原有的价值所在。
二、高中英语课堂中提问出现的认知思维导向出现问题的分析
1、“应试教育”对课堂的影响。虽然我们天天在提新课改,但是因为在高考这座大山的压力下,不得不进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参与到课堂中很小的一部分,问的问题也只是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比如帮助同学们学习学过的“add”相关的词组,“被动语态的使用”等等,缺少了同学们参与的过程,更不用提对同学们认知思维的提高等等。看似是为提高同学们的高考成绩,其实是伤害了同学们的长远利益,综合素质没能得到相应的提升,更不用说是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
2、高中英语任务非常重,时间有限。众所周时,高中的时间真可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同时英语方面知识也是比较琐碎,需要消耗同学们大量课上课下的时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没能够及时的回答出来,往往这些问题是能够提高同学们认知水平的问题。但是教师大多使用一些封闭性的展示问题,同学们只需要很简短的回答“Yes、No”或者一两个单词就能够回答问题。显然这样的提问效果是不尽人意的,不能达到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3、没能够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传统的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教师为课堂中心”这一观念深入骨髓。学生们喜欢老师老师提问这些简单回答,不用太多思考的问题,积极的认同老师口中的答案;而恰恰老师喜欢用自信而肯定得态度进行传达,久而久之,在课堂上老师成为了主导课堂的地位,让同学们缺少了进行认知思维的考虑过程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失去了在整个课堂上的主动权。
三、高中英语课堂中提问中认知思维导向问题的相关策略
1、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无论是在每个课堂中,学生都是授课的主体,要真正的改变老师控制课堂的局面,将课堂还给学生。尤其是高中的英语课,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思考、锻炼中才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成绩。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主体的优势,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的去提问问题,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老师这时候在课堂上就需要有的放矢,有意识的去精简自己的提问的问题,提问的问题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导向作用,或者是一个承上启下,启发味性的问题。让整个课堂变得有条理而不失活跃,让老师的问题启发同学们的求知欲,主动的去思考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2、转变传统的课堂交流模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一般是老师老师提问学生接下来进行回答,形成一个直接的对话,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样的课堂交流模式无疑给了教师更大的课堂权利,限制了同学们交流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不易于学生创兴性思维的培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完全可以进行课堂改革,选择多种多样的课堂交流模式,鼓励同学们多进行开放式、探究性的交流方式去进行学习知识。让整个或者是一多部分的课堂成为学生自己把握的课堂,能够根据的知识程度去进行深浅不同层次的交流,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师提问的问题的相关策略。教师提问的问题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引导着学生们的学习发展。
(1)选取问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提问问题也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能够把握住学生心理特点,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点,恰当的提问问题,能过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掌握问题的难以程度。教师提问的问题需要把握一个度,在不难不易间,太简单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太难学生又容易失去信心。在问问题的收手循序渐进,给学生们一个思考的时间,尤其是英语学科,如果学生们能够培养出对整个学科的兴趣,不但能够学的更好,还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锻炼出自己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裴文霞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探索 [J]广西教育B(中教版) .2015.03
[2] 李艳楼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的几点思考 [J]考试周刊 .2014.63
美国的一些教育学家认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成功,而提问正是构成课堂教学中语言交流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提问设计的基本要求
提问应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它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因而要使提问真正发挥作用,应该重视提问的设计。
1.提问的表述应该科学和简明
新教师和实习教师常常会提出一些复杂的、含糊不清或语句很长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易使学生误解。例如,有位实习老师在讲授“家兔”一节时,一手托着一只家兔的剥制标本,一边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家兔是不是全身各处都被毛?”学生看得很仔细,家兔标本高高竖起的双耳里面没有毛,回答就自然成为:“不是,耳朵里面没有毛。”而教师原本是想通过教具引出哺乳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体外被毛。由于提问设计得含糊不清,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言简意赅并不是说问题设计得呆板平淡,而是应该变换角度设计问题。
2.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
提问的实质就是设置疑点、制造矛盾、激发思维的启发性过程。朱熹说“大疑则大进”,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使学生“起疑”、“起大疑”通过启发思维得到较大进步。设计启发性强的问题,首先应考虑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只要当问题的要求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时,学生才会感到问题的答案“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答案的“似是而非”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如果问题过浅,可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这种表面的活跃并没有深思熟虑的基础;如果问题过深,学生看问题就不知从何下手,那就懒得思维。其次,问题应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要总结教学经验,从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提出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避免近亲婚配以防止遗传病发生”内容时,针对学生对于“血亲”的概念理解困难的情况,特意提出“血亲”和“亲属”二者的差别问题,理解了“亲属”的概念,也就容易理解“血亲”的概念。
3.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内容,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等于抓住了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关节点”。课堂教学提问的针对性还体现在整节课提的问题应该有“整体观念”,此一“问”和彼一“问”应该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毫无针对性地提几个问题,为问而问,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连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也难以达到。
4.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在生物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提问类型的多样性。英国著名的微格教学专家布朗把课堂教学提问分为八类:依从提问、反问、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如果简化归纳,就可以把提问分为基础性提问、运用性提问和开拓性提问三类。基础性提问包括回忆、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问题,如“人的消化系统由哪些主要器官所组成?”“家鸽的哪些形态结构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等问题。运用性提问主要是指使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以及通过分析或综合的方法区分和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根据事实推导结论等。如:“为什么人群中男性色患者远远多于女性色盲患者?”开拓性提问也就是常说的开放性问题,一般没有唯一的答案。如“一旦克隆人成为现实,危害将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一座城市里拆除一个绿树成荫的公园去建造一个超级市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
二、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
1.提出问题时应该表述清楚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注意声音的音质、音调和音速的变化,突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题意,明确回答的要求,积极参与思考。例如,提“鲫鱼的外部形态中有哪些特点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这一问题时,对“外部形态”、“哪些特点”、“水生生活”几个词组应略微重读和慢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问题,并将其中重要的字词句着重表现出来(字体加粗或闪烁几下等),让学生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
2.提出问题后应稍微停顿
有经验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常常稍微停顿并环视全班每一个学生,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看我,可能要提问我”,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美国的一位教育学家经过精心研究,发现当提问后停顿时间超过三秒钟后,学生参与回答的人数增加,其中后进生参与回答的人数增加,联系自己观点的回答增加,回答正确率增加,学生质疑的人数也增加。没有经验的新教师常常“先提后问”,即先把一个学生叫起来,再提出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会使被提问的学生心情紧张,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也使其他学生觉得“事不关己”,不利于促进全班学生积极参与。
3.指定回答后应适当引导
提问并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的态度应该自然,对被提问的学生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尽量伴有点头、微笑、皱眉等表情。当学生回答得不够理想时,教师切忌表现出不耐烦或想要打断回答的表情,而应该运用教学机智,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的目的是拨正、拓宽或深化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和回答聚焦到问题的实质,有时甚至要“对症下药”。例如,如果学生对有关的旧知识遗忘太多,可以适当提示;如果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可以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略加深化和拓展等。当学生正确回答以后,教师应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也应及时反馈,尽量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切忌讽刺、挖苦或嘲笑。宽松、鼓励、信任的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必要环境。
4.鼓励和处理学生质疑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从而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趣味的东西或者问题往往兴趣会比较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课堂氛围自然也会更加的良好。比如说,老师在进行抛物线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篮球投篮加入进去,并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会兴趣盎然,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2.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注意其启发性,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便会有一定的疑惑,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为了一个问题进行争论,这样学生的交流也会增多,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得到开发,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便会愿意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和探究性思维。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设置一些灵活性比较强的题目,并对学生进行启发,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灵活,很容易学会一类题的解法。
3.问题设置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度性。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数学科目的特点进行,保证课堂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度性。适度性指的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仔细的分析教材,这样设置出来的问题不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和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还能够确保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难度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太大,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加容易被激发出来。其针对性便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和学习中的难点重点有关系,这样学生便能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好的突破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4.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论文教师的评价比较积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很容易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的对待学生回答的答案,并进行合理的评价,绝对不能在学生回答完之后不进行任何评价便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启发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的全面,若是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应该马上批评,而是将学生的错误指出来,鼓励其学习和改正。
二、避免提问的误区
1.忽略学生思维过程
有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往往会大量的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记忆性的内容,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锥体柱体的体积公式等。诚然,这样的提问是必要的,但不应为成为课堂主要的提问问题,虽然这样的问题学生回答的比较踊跃、班级回答问题的气氛比较热闹,但太多这样的提问,其实是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效率的提问并无实际意义。
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好坏,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提问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一个提问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那么这样的提问不管怎么热闹,它都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提问。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方面,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注意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留给学生适当的思维活动时间,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使其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以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并注意及时的鼓励与提示,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友好和睦的思维环境;同时,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追问你这样回答的理由是什么?你用什么来支持你的答案?如发现不足,就可问如何修正?这样通过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以及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修正、归纳、总结,就会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是否清楚、依据是否充分、推理是否正确。只要能长期坚持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就一定会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教师理答未能深化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应该是对学生应答的评价、补允、修正、拓展、提示本质等。但有部分教师在理答时,往往只是简单的对学生做一个很简短的评价如“你回答的很好”或是只简单的关心结果的正确与不正确如“同学们,你看他回答的对不对?”“对,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样做”,“不对,那正确的是什么?”。以上这些言语,表面上看,这个教师理答的非常好,但实际上,作为教师的理答,理应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不仅要指出学生的对与错,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阐述,通过对问题的拓展、延深使学生对这一问题得到升华与深化,使学生知道知识的迁移以及融会贯通,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认真探索的问题。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少不了的中间环节。好的课堂提问具有承上启下,瞄准课文中心,释疑解难,总结全文,发人深省等诸多优势。唯有正确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滥用或误用提问只能白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甚至达到有害结果。
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实用性、合理性和思维性,故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提问要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这就要求提问必须有针对性。提问应始终围绕教学进行,由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事先就能知道,因此提问应提前设计好,并备好答案,从而避免临时提问或信口开河带来的仓促、欠缺或无关紧要的提问;还可以事先安排设定思考的时间,从而整体驾驭课堂教学。
当然有些问题可能事先预想不到,如突然出现的教学疑点,个别学生提出的错误见解或离题太远的问题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临场发挥、临场应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知识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假如教师对某些问题感到棘手,可暂退一步先提出问题而不急于回答,以便课后从容研究。
二、课堂提问要以理解性问题为主,记忆性问题为辅
对于记忆性问题不是不可以提问,但要放在次要位置上。这种提问充其量是检查和督促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创造性思维不起作用。
课堂提问重在开发学生的思维,应充满思考内容。学生或者能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例题,或者根据例题抽象出相关知识,或者把知识与例题结合起来从中得出合乎逻辑的推论。不言而喻,理解性、创造性永远是课堂提问的灵魂。
三、课堂提问要具有共性,对不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要少提或不提
教师要始终把握住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众多学生,因此提问一定要有普遍意义。通过对所提问题的解答,所有学生或绝大多数学生受益。有些学生提出的不带有共性的问题应在课外个别解决,不宜把它放在课堂上讨论或讲解。
四、课堂提问要难易得当,要适应学生既有知识的接受能力
课堂提问过难学生茫然不解,答案驴唇不对马嘴,课堂提问过易失去思维价值,白白占用时间。所谓难以得当,是针对学生既有知识的承受能力而言的,学生应有答出的可能,但又不太容易,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推敲,将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加以开掘,加以整理和提炼,再加以推论或概括,才能与问题衔接起来,做出正确的回答。
五、课堂提问要采用多种形式
课堂提问从提问对象上划分可分为指定性和不定性两种。指定性提问要求特定学生回答,旨在加强对特殊对象的训练或特殊问题的回答,这种提问以记忆性为主,不定性提问要求学生抢答或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旨在加强对普通对象的教育,这种提问以理解性问题为主。毫无疑问,两种提问相对于各自教育功能而言都是必要的、适宜的。
课堂提问可以采用同桌或小组讨论后共同回答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然后选出代表回答。此种方法集思广益,使学生在讨论中大胆思维和发言在交往中提高。
六、课堂提问要进行答案讲解,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纠正
事实上,对课堂提问的讲评是教学的补充和完善,由于提问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拟定的,因此答案的讲评要准确,必须带有共性。这种讲评看似针对某一位同学的回答,但受益的却是所有教育对象。在讲评中教师不仅要指出回答的真确与错误,更重要的是讲明为什么正确与错误,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1.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原则
物理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学科,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操作中都要求注重科学性,因此,在物理课堂的提问问题也要求具有科学性。从物理内容上进行区分,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物理定义的科学性。中学物理教材中的物理名词都是经过严格定义的,因此在要求学生进行名词解释或定义复述时,必须按照课本教材内容,例如在将“比热容”这一概念时,应当强调物质的比热容,而不能含混的说物体的比热容。第二类轮是物理数据的科学性。中学物理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而且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有严格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提问时,必须要求学生树立起精准计算、数据科学的教学要求。
2.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还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和教学计划安排,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课堂提问是对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一种简单测验,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提出之前,首先考虑清楚问题的内容是否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安排?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在学生接受范围之内?问题提出之后能否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到帮助?只有综合考虑上述问题,教师的课堂提问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从而能够为物理课堂教学起到推动作用。
3.课堂提问的量力性原则
课堂问题的提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消化能力,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应当准确把握课堂问题的难易程度。一方面,课堂问题既要防止问题难度系数过大,导致学生经过长时间思考和相互讨论仍然难以得出结论,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课堂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深度,避免学生不假思索就寻找到问题答案,导致学生失去了探究兴趣。所以,准确把握课堂问题的难易程度,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也是对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缺陷
1.教师对提问的认识程度不够
现阶段,许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课堂提问的习惯。通过调查发现,有的中学物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物理教学时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公式推导、原理讲解和黑板板书上,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不用说进行科学性的课堂提问了。还有的部分教师虽然偶尔进行课堂提问,但或多或少存在“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现象,问题内容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能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强化学习提供引导,使得课堂提问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
2.学生对问题的参与程度不够
课堂提问的主体是教师,提问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分清课堂提问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才能使课堂提问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设置不合理,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在这种情况下,物理课堂往往出现这种怪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但是学生茫茫然不知所措,既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也没有学生自告奋勇的回答。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教师只能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除此之外,多数中学物理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带有“惩罚”成分,例如哪个学生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同学间交头接耳,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处罚”学生,使得课堂提问成为了惩罚学生的教学工具。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1.课堂提问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归根到底,物理教学的目的还是要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教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提醒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强化记忆。新课改之后,中学物理教材在内容安排和结构设置上更加趋于合理化,原来教材中的许多难点知识得到了简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材中有些重要的知识点没有得到突出体现,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认为这部分内容不重要,在思想上产生了懈怠。例如在学习“加速度”时,教材对于这一知识点只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但是加速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在中学物理中的计算方面占有很大比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有重点的学习。
2.合理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
适度的标准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正确地加以回答。因此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完全超越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水平,即问题要落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为此,教师要做到:一是吃透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摸清本节课的重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二是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以此为基础确定问题的难度。
3.提问语言要通俗易懂
问题的表述还要通俗易懂。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并不是问题本身的难度,而是因为教师表述问题时语言晦涩,语句过长,表达方式拗口。物理语言逻辑性较强,容易使学生听不懂教师问题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在不违反科学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所要表达的意思。
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类的必修课,对思维的活跃性及知识的灵活性具有极高的要求,大多数的教育者也懂得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心智,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都懂得提问的关键。如果一味地提出问题,而没有提到关键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任何的提问技巧,就无法使这一种教学法发挥它独特的效力,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结合一些案例,与大家分享几个重要的提问技巧。
一、课堂提问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我们的提问是要有目的性地提问,有指导性地提问,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随便发问。这就要求了我们的课堂提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对于初中化学而言,我们的普遍目的是通过提问构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提高学习情感体验的同时增强化学思维能力。这是总的目的,若细分到每节课,就是让学生在这堂课的提问中理解并思索“水的形成”或是一些其他的课程知识。
这个要求,可分为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就学生而言,要求对提问的参与以及不懈的思索;而对教师而言,则是以“题”带“思”,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提问要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
所谓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说我们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主体性,教师问题的提出要紧紧围绕我们所要教授的课程,不能够让问题与课题脱离关系。一旦问题脱离了我们的课题,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无效的提问,相当于做了无用功,毫无意义可言。
比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我们的提问就应当重点围绕“空气”、“氧气”和“制取氧气”这三个小课题来进行,比如“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是什么?”“空气中占取比例最大的气体是什么?”“氧气有什么特性?”“制取氧气中有什么注意要点?”等,这样的问题都是具有明确主体性的,是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的。以上的问题也是符合我们提问技巧的,而如果在这堂课上我们提一些“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则是脱离了课堂,是不符合我们提问的实际要求的。
因此,教育者在提出问题之前,一定要注意问题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存在必要的关联性,我们应该选择关联性强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入思考。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课堂提问也是具有时机性的。如果提问过早,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也无法做出解答,这是因为学生对课堂的基本知识还没有理解,还缺少探讨问题以及解答问题的原始能力。而如果问题提出的太晚,错过了学生对知识的“回嚼”阶段,就可能失去提问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讲授《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制取氧气”这个实验的时候,如果我们在实验前就提问“制取氧气有哪几种方法?”还未进行实验的学生就无法作答,这个提问的时机掌握就是不好的。而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试验完成的几天之后进行提问,虽然对复习这个知识点有一定的好处,然而还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使提问失去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作用。而这个问题正确的提问时机,应该是在学生们刚刚了解了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的时候提出,学生有了基础知识作为思考的动力,且大脑仍然处在实验的思维之中,有利于对实验的二度探索。
四、课堂提问要有合理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方法的选择,既不能胡搅蛮缠不讲方式,也不能拘泥于一种固定方法。事情的发展具有随机性,以一种固定的方法去面对随机变化的事物,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化学教师就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去加以提问。
比如,以往的课堂提问采用单个点名的方式进行,这样,点到的学生如果不会回答,课堂就会形成一种僵局,甚至会拉慢教学进度,对提问的进行十分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比如进行抢答式提问,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等方式。这些方法,既有利于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课堂成就感的培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在课堂提问中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等问题。
总结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我们要重视课堂提问,在实施课堂提问的时候,不仅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还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提问。这样,才能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提问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课堂切实构建成为学生与教师相互协作,彼此交流的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一、提问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和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模式都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基于此,在本文中我们探讨的语文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对象是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和要求都是针对教师而言的。
(一)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提问的内容和方法,通俗而言,就是问什么和如何问。
1.教师提问内容的标准。即问题点是否在教材中挖掘的?问题点是如何找到的?
2.教师提问的方法的标准。提问方法的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也是教学质量能否很好实现的关键。第一,提问对象是否按照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进行针对提问?第二,提问技巧能否做到多种形式?第三,提问内容是否具有层次性,将知识、重点、难点和复习结合起来应用?
(二)提问有效性的要求
初中生正是运用自己思维主观学习的阶段,在分析提问有效性标准下,结合新课改背景,要想实现提问有效,就要对教师提出要求。因为一个教师的素质高低,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1.教师要会设计问题。语文对于学生的意义不简单是语言的学习,更多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每一节课都是由很多问题组成的,由此,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得当,要有核心问题,才能够将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传授给学生。
2.教师要多角度提问。多角度可以引发多元化的思维的形成,而且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就要多角度切入,角度选择的时候也要多方面选择。
3.教师要擅长组织问题结构。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参与引导”,也是构建提问结构的依据。这就意味着提问的问题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内容,在进行的合理配置运用型和知识型提问,提问方式的选择要灵活化。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教学的随意性强,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有效性根本达不到标准和要求。这样的做法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发现教学提问发现很多问题。初中语文教学提问中主要的问题有:第一,教师自己设计的问题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有些还不符合课堂教学内容,问题没有层次性,没有核心,问题过于笼统、不具体;第二,提问的时候,缺乏新意,老题重弹。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只针对一些中上层的学生提问,忽视了下层的学生,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第三,教师缺乏耐心,不能够认真听取学生的问题和想法,更关注结果性的答案。教师频繁在课堂发问,这样学生的思考频率跟不上教师的频率,问题无法有效消化,知识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吸收。
三、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恰当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师生的课堂交流。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促使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教学有效提问的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教师设计问题要精益
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教材要求,设计一个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些小的问题,问题之间是具有递进性的,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吸收性也会更好的。比如,教学的重点就是文本的理解,那么教师可以将此设计为提问的重点,在此设计问题。比如,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语义的多元化,那么教师可以将难易处、易错出和难点出进行设计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提问的时机
根据当前的问题解决理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教材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热情提高的时候,教师要适时提问,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可以尽快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理解问题背后的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去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比如可以把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设置成课堂提问,通过提问、讨论和评价的方式,学生自己主动找出出错的原因,并积极去解决,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能力增强,知识巩固的更好。
(三)尊重学生,问题结构优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发问和想法要有耐心和认真的听取,不能随意的打断。教师也不能一味的提问,要给学生缓冲的时间,要去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样在倾听和等待的时间中,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得到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增强。教师在组织问题的时候,要灵活多变,要去优化问题的结构,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问题的模式要改变。围绕课本的重难点,主题明确,运用型的问题和知识型的问题要结合起来发问。那么学生也能够把握好知识和运用,并且也能够重难点的内容。
四、结语
课堂提问是直接反映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模式,要主动发挥学生的作用,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问题设计、发问时机和问题结构上多加重视,灵活运用提问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分类号:G633.6
课堂提问是一种典型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由于笔者在所任教的职业高中主要负责高考班学生的数学辅导工作,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探究职业高中高考复习班数学课堂的提问设计原则,旨在帮助职业高中教师能够更好地为面临高考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课堂提问的含义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适当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提问是每一个学科教学的必经环节,它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设计案例
本文中的数学课堂提问案例主要选自在学生高考复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习题,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复习状况总结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
(1)设 ,写出总施工费用 关于 的表达式;
(2)请问,如何铺设才能使总施工费用控制到最低?(选题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方法:渗透化归思想,同时在讨论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巩固
2.适当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探索精神,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数学是一门自然的科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其科学性,无论是提问的内容,还是对提问的表述方式,都应做到准确无误。对数学名词的概念以及定理进行解释时,教师应当使用数学术语。例如,上面提到的函数 ,应当说“函数 的值域”,而不应当说“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学习中,尤其是在学习函数图像时,教师的语言表达更应恰当到位。此外,在讲究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还应使其提问的语言尽量通俗易懂。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教学或复习的阶段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需要对本课即将讲解的题目数量、涉及的知识范围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做出准确判断,估计出课堂提问的数量及深度,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意图和效用,使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大化。例如,在复习基本不等式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回顾之前的学习,请问基本不等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它主要用于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是依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也便于学生进一步回顾定律,思考其应用范围。
(三)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指的是所提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原则,对问题的安排应恰当。针对高考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提问,教师应清楚其提问不应像讲解新知识那样简单,而需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复习个过程中自己先回顾旧知识,进而引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学生会对其不屑一顾,从而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如果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会导致学生放弃思考,影响后期学生自主思考的培养。
结语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数学教学课堂提问需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原则,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中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目标、学生能力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60-01
1有效的课堂提问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反思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课堂提问应有目的性。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应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1.1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精确把握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了解所学过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知识之间的关联.初步获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经验.结合实际背景,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进一步体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相应的能力”。
首先教师必须通读并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有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备好每一堂课,了解并掌握每一堂课的难点、重点、教学关键,以及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
1.1.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若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断层,让提问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合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因材施教,对什么样年龄特征的学生准备什么样的课堂提问。其次还必须深入生活、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和语言.生活是无字的书.思想敏锐的有心人,可以从生活中读到精彩的词句和篇章.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数学教师也要像作家一样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之中,通过课堂内外的思想交流和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和关心些什么,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的语言。
1.2课堂提问应有启发性。孔子提出教师教学要了解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不应诉诸强制的手段,而要适时地点化。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提问仅仅满足准确、精练以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是不够的.数学课堂提问应特别强调启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善于运用激励式、悬念式、对话式等语言形式,围绕教学内容展现新旧知识之间,现象和本质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创设发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动机引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还要求言之有趣,言之有味.幽默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心境,能调动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的人认为数学课幽默素材太少,其实教材内容本身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幽默源,就看教师如何挖掘,如何发挥了。
1.3课堂提问应有针对性。首先教师对教材一定要吃透,这样就要求教师对每个知识点要用心研究,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又精又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其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对学习能力低的A层次学生的提问应是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宜太大;对学习能力较好和较强的B、C层次的学生,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课堂提问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2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答疑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