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政策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0 16:02: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档案管理政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档案管理政策

篇1

当地产管理部门主要利用房地产档案,在管理活动当中,形成各种具有价值的登记材料,这些登记材料当中记录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地产等级活动等,具有凭证的作用,如果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管理当中,发生房产纠纷和征地拆线等问题,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当前房地产的档案管理的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解决措施进行完善。

一、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意义

在审批和建设以及管理当地产档案的过程中,其中档案资料的载体形式包括文件、图纸、音像等。房地产档案具有动态性和广泛性特点,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决策依据,也是我国财产清查的主要依据,可以将房地产纠纷和产权争议等进行解决,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对于房地产档案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将房地产档案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避免发生浪费的情况。针对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房地产档案管理重视资料管理,但是档案利用并没有得到重视。重视档案的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服务没有得到重视,还没有形成档案信息检索体系,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也比较低。因此当前需要将房地产进行加强,合理的利用档案信息,为决策机构提供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房地产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

建立房地产档案,主要是为了提供给人档案用户进行使用,可以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前房地产档案的开放度比较低,如果检察院需要利用相关的房产资料,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平常的人们,很难真正利用房地产档案资料,将彼此的纠纷进行化解,进行实际实施也具有很大的困难。

(二)当地产档案信息的服务形式比较单一

房地产档案信息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用户对于房地产信息的各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当前房地产服务是有限的,客户对于自身当地产档案信息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要利用各种渠道,获取需要的知识。房地产当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编排信息,实现档案信息化,房地产管理部门需要补录已经形成的产权登记档案,但是建国以来的管理文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录,很难进行查找,这样一来,当地产档案信息资源更新的速度就会变得比较慢,信息的实际内容也会比较变得比较枯燥,信息的形式也非常的单一。

(三)房地产档案检索体系不够完善

在信息化背景的影响下,在各行各业当中,信息化网络技术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多,要想是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工作人员在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并且得到有效的管理成果。利用信息化技术,使房地产档案管理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与此同时,房地产档案管理也面临着隐患危机。网络环境具有很强的虚拟化,在这个虚拟的环境当中,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约束。房地产管理人员需啊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但是针对实的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并没有对其引起注意,使房地产档案出现遗漏和丢失的情况,当地产档案管理也因此出现管理方面的危机。

三、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用户对于房地产档案的利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房地产档案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信息服务,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房产权管理部门可以研发出有关房产档案的再现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针对房屋产权,实现在在线查询和房屋产权办理等,提高房产权信息的利用率。对房地产档案资料进行整合,结合当前二手房的交易情况,使用户可以具备有关房地产产权的原始的档案资料,可以有效的保障二手房的合法交易,使我国二手房市场可以更加有秩序的进行下去,房地产档案部门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对房地产的原始资料进行利用,并且结合各种类型的房产纠纷的案件,可以使案件的解决变得更加快速,使法院的办案效率得到提高,产权人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会得到保障,当地产档案管理部门也会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整合房地产档案信息,城市规划和房管部门可以利用动态的房地产档案信息,相关的部门也会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制定出科学的城市规划,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将房地产档案经济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管理

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档案管理无法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变革带来的变化没有得到适应,房地产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很多的漏洞。要想将房地产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的提升,需要利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设备,结合科学流程,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规范,转化人工记录,利用智能输入进行取代,这样在输入的过程中,就会减少出现数据误差的情况。实现房地产档案挂历的现代化,需要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将国家上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的引进到国内,需要定期举行当地产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将泛地产档案管理人员自设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进行提高,使房地产档案管理和当今社会保持同步发展。

(三)完善房地产档案信息检索体系

针对房地产档案材料,需要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类,有效的核查档案信息,及时的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编排房地产档案,采取科学的分类,并且建立出严谨的检索标准,使更多的用户可以享受到房地产答案信息,用户只要检索需要的信息,就可以迅速的找到,并且可以得到比较便捷的服务,除此以外,信息的防病毒工作需要得到有效的注重,需要针对房地产档案,建立备份,并未定期清理垃圾,这样一来,信息检索系统才可以保持施工保持顺利。

(四)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档案管理资料源自人们的生活,还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房地产档案资料是从人们的生活当中发展来的,如果人们有真的需要,就要向人民展示房地产资料。可以增加网络办公环节,当今社会电子科技非常发达,人们可以享受到来自档案带来的福利。需要定期树立档案资料,并且实现定期更新,并且定期进行更新,使档案的资料可以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避免出现陈数据和陈档案的情况。

(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需要得到加强,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深圳专业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质,对用户的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管理人员还要具有很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对用户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还要针对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进行培训,优化档案信息的界面。

结束语:

房地产管理工作自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其中的问题,使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实现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人民。

参考文献:

[1]谢福敬. 信息录入工作在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讨论[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155.

[2]刘婧孜. 基于房地产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215-216.

篇2

公共政策是政府发挥其职能的手段,是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途径;是政府运用其职能来规范与引导经济法人实体、市场主体和个人行为,以及有效地调动和利用社会经济资源,以实现公平与效率价值目标的主张或决定。公共政策的形成实施与终结始终与信息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相关。档案信息化增进了政府系统内部信息交流与共享,使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更加迅速、便捷。因此档案信息化对公共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网络技术、信息存储、信息采集标准化等方面的自身缺陷,也给公共政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试对其两面性进行阐述,以促进档案信息化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档案信息对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所谓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机关、党以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系列谋略、法宝、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终结与周期等方面。

1.档案信息化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是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及其合法化过程,包括议程设立、方案规划和方案合法化等功能活动环节或阶段。档案信息化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的优势,在政策制定和实行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

(1)提高了整个社会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了政策方案合法化。档案信息化使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档案信息,使用资源,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如政务超市的出现、档案网站的建立,可以让公民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档案信息,了解政策的渊源,从而最广泛意义上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保证了政策方案规划的合法性。

(2)提升了整个社会政策知识水平,促进政策方案合理化。通过档案网站及其局域网对政策知识进行宣传解释,增强了公众对政策的理解水平,增强了公众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度、理解力,从而促进政策方案的实际操作性,使方案规划现实可行性。如围绕旧城改造开展“城市记忆工程”,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并将文化街区资料上网,引起了市民对旧城改造中文化遗址的关注,从而对旧城改造中具体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可操作性方案,保证了政策方案合理化。

2.档案信息化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采纳后,把政策方案内容转化为现实过程,档案信息化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政策实施成本。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将已到期限的开放档案上网以及现行文件上网,改变了以前手工检索工作,可以在一种全新数字化虚拟空间中进行,减少了行政管理成本,加快了政策执行力度。其次,使各部门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档案信息,从而使信息收集处理、传递更为便捷经济。

(2)提高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档案信息化使政府、社会、公民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容易,增强了沟通能力。在政策执行中信息沟通包括上行、下行和平行,档案信息网络化、数字标准化使各部门信息传递能力大大加强,同时缩短了政策与公众社会的距离,确保了政策真实性,使各部门有效沟通。其次增强了协调能力,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化,使政策高层更方便、更快捷,获取更多、更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政策指令,并对所涉及的各部门进行有计划的协调。

(3)增强了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化,实行政务公开,公开各类可公开的档案信息,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同时加快了信息反馈步伐,方便了公民参与监督,从而避免了政策的失真。

3.档案信息化对政策评估的影响。政策评估是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评估人们才能判断―项政策是否收到预期效果,从而决定这项政策是应该继续、调整还是终结,同时,通过评估还可以总结政策执行的经验教训。

(1)促进政策评估指标科学化。政策评估标准包括生产力、效益、效率、公正标准、政策回应等五大标准,档案信息化真实记录了新旧政策方案的各种标淮,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量化分析,保证了评估的公正性。

(2)促进评估方法多样化。政策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有定量的定性分析,档案信息化将政策执行中所获各种资料加以不同类型分析,从而使评估更加推确。

(3)促进评估方法规范化。档案是历史真实记录,更是一种政策执行的真实反映,档案信息化进一步提高档案数据收集的标难化、规范化,从而使政策评估方法规范化。

二、档案信息化对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

1.档案信息网络化,一方面密切了政府与公众的联系,但同时公众从不同立场对于政策的理解不同,依据个人利益对政策进行过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制约政策的执行。

2.档案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各部门档案管理软件、网络要求不一样,缺乏协调机制,造成信息过量、过多大量无效信息阻碍了政策制定的过程,同时导致执行中信息超载。

3.网络安全问题,档案信息化使档案信息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当其受攻击后,整个系统瘫痪,数据丢失,将对公共政策造成无法弥补的灾难。

三、档案信息化的基本对策

今天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主要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1.建立统一标准,加强法律建设。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使各部门相互协调避免重复开发。同时,加快档案管理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档案立法工作,确保上网信息真实有效。

2.注重网络安全。将传统档案保管利用技术与电子文件归档相结合,减少电子文件风险,同时加强网络维护,设计开发档案管理软件,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3.加强上网信息管理。将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信息加以分类管理,避免公众因理解偏差产生执行政策时的扭曲现象。

参考文献:

[1]朱水成. 论政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公

共政策的影响[J].理论探讨,2001,(06).

[2]张建修. 新时期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

篇3

(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范围较为广,与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相关的资料、数据和文件等都属于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范畴。

(二)管理信息化要求较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程度也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存储和保存的期限较长

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存储和保存的时间较长,只要参保居民存在,那么养老保险的业务的办量也不就停止,即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就需要对参保人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存储,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而且需要很长保存期限的一个过程。

(四)安全系数要求很高

城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处理中,其内容不仅较为繁杂,记录的信息较多,而且这些信息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形式也较为多样,不仅有纸质档案,还存在电子版档案,这些档案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及较强的隐私性,所以在对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管理需要较强的安全性要求,需要妥善保管,严禁档案信息外漏及被篡改等情况发生。

二、优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强化档案基础管理

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对社会保险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从业人员中,消极怠工现象时存在,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还没有提升到与社会保险发展所适应的程度。现在的从业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不认真.认为档案管理不重要,这些思想对其工作质量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杂乱无章,没有发挥档案在社会养老保险中应有的作用.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为此,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思想教育,止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二)对档案科学分类,进行有序整理

对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工作来说,工作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分门别类,把养老保险的档案进行有差异的归档.并有序地整理和管理。对于档案的分类,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分类标准,做到繁而不乱,井然有序。一般来说,对于政策性文件档案的管理.一般都是按照文件的出处、类型、文号及时间来分类归档:对于经办机构在养老保险的记录管理中,可以按照部门、时间等要素进行分类;对于城乡居民个人来说,比如保险手册、账户等情况就行分类;对这些档案的整理必须有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对于档案的有序整理,需要做到编号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把握保险业务发展的规律,另外还要做好动态管理,做好常态下的工作。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对于档案管理来说,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撑,对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也是如此,需要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明确从业人员的职责,对养老保险的档案建立、查阅、维护、保存等都要实现制度化的管理规范。对于纸质的档案要排列有序,做好保存和维护工作,对于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还要备份,对于电子版的档案要注意网络安全。对于从业人员,要求掌握基本的档案备份、记录、查阅、保存等知识,要维护好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档案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四)加快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篇4

2013年12月,福建省宣布首批省直部门涉企电子证照系统正式开通,它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省份。其中,首批共有25个部门、200种涉企电子证照开通使用,这意味着企业在申请这200种事项时,获得纸质证照的同时,也将领取到相应的电子证照。换句话说,未来企业办理其他证照时,只要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就可以实现电子证照档案的在线查验和传递,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在线预览,在电子政务平台内实现审批,加盖电子印章,实现无纸化操作。电子证照档案的产生减少了因携带大量资料以及资料复印件带来的不便,降低了因证照丢失给企业带来的商业风险和经济损失。

作为电子证照档案应用的先行者,泉州市政府先后建立了“网上审批管理信息平台”、“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平台”等具有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功能的管理系统。同时,国税、地税、医保、社保、公安局出入境、交警、自来水、电力等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也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

目前,电子证照档案生成流程支持两种方式生成的电子证照,一是通过人工二次录入扫描生成的电子证照,通过发证单位对存档的纸质电子证照进行数字化或者是用户应用电子证照时,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证照鉴定,生成电子证照;二是通过电子证照采集,在电子证照颁发的过程中完成电子证照档案的生成工作或者是在业务流程中明确所需要的电子证照档案,开设端口,设置采集程序,完成对所需电子证照档案的采集工作。如图1所示。

二、电子证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分散,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并存,未能集中统一管理

电子证照种类多样,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类批文、证件、执(牌)照、鉴定报告、证明材料等文件。上述文件形成部门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电子证照档案共享平台,部门间各自为政现象还比较普遍,涉及各个部门的电子证照档案的业务系统和高效的电子证照档案资源管理模式与服务平台建设,未能满足多个部门协同办公的要求。同时,由于早期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传统证照信息记录方式仍为纸质档案记录方式,尚未采用信息化记录方式,使得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档案并存。从长期来看,这样会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推广,进而制约政府和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和普及。

(二)电子证照档案标准缺乏,需要制定专业标准

电子证照的生成、审批、利用、归档都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并且这套标准必须全面可行,既要符合国家规范,又要符合企业的特点和个人的需要。从目前来看,国家层面缺乏关注,尚未有直接针对电子证照管理和应用的标准;地方层面的实践缺乏深度,尽管福建省出台了《推进文件证照电子化应用创新行政审批模式的实施意见(暂行)》,从总体上对其进行了标准的设计,但专业标准制定进程滞后于电子证照推进速度,其后果是对电子证照应用标准、生成标准、内容与格式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缺乏统一的规定,进而使得部门间对接不畅。

(三)电子证照档案应用流程亟需改善

目前,电子证照档案应用流程包括:证照生成、证照颁发、证照申报、证照应用、证照链分析。由于各应用流程之间的界限不清晰,较为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第一,各行政单位在受理、审批相应的事项时,由于没有形成专业的证照信息库,使得证照信息重复使用率低;第二,公众、企业进行相同项目申报时存在重复提交证照的情况,影响行政服务能力的提高;第三,申报材料中的证照信息无法及时校验,使得证照的真假无法识别。

三、电子证照档案管理对策

(一)推进电子证照档案业务系统的应用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电子证照档案基础性工作建设,统一编码规范,根据证照的内容,分析共性、优化差异,形成满足不同单位对证照内容的共同需求。对已经办理业务系统进行调研,结合各类证照的颁发流程与制证过程,采用数据采集、证照扫描、审批系统提取等方式实现对证照信息的全覆盖,使历史数据自动入库。进而通过建立证照数据采集平台,形成证照信息大全。二是采用企业和个人门户的方式建立电子证照档案公共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查阅和审批申报功能,涉及证照发放、用户管理、个人消息定制、个人消息提醒等模式,以实现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为政策导向提供服务。三是加强电子证照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将办事节点过程中的纸质证照替换成电子证照,不仅解决了纸质重复提交问题,还能更好地打造电子证照档案全流程应用平台。其中,网上审批流程的节点包括:证照受理、证照验证、证照办理、证照管理、原件召回、证照纠错、证照添加等。

(二)制定标准,加强规范引导

篇5

民政档案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民政工作发展的历史,记载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基层政权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民政档案不仅是开展民政工作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政档案主要包括社团、低保、优抚、救助、社区、地名、婚姻、勘界等专业门类档案,是记述和反映各个历史时期民政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收集保管好民政档案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及时的提供利用民政档案则是档案工作者更重要的工作任务。 近年来,民政局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努力改善档案工作环境,从无档案室到现在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从民政档案一般保管在本机关办公室或相关科室文档柜里到现在集中收集管理,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很大的提升。

篇6

1现阶段我国基层民政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各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对民政档案的管理的重视程度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级民政部门对民政官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一种没有得到重视。虽然上级单位与基层单位对民政档案管理的认识得到了同意,同时也对提升了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在民政档案管理方面增加的投入。但是虽然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在整体上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个别基层单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民政档案管理的重要程度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出现,缺乏工作所必须的档案管理相关知识以及法律知识,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方式,重视业务、轻视工作。并且存在着极为个别的领导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这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在民政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只出工不出力。

1.2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全

在民政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资料收集过程中,是由多科室协同进行的。但是由于在民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科室之间的工作步调并不一致,这就造成了民政管理部门在进行档案材料收集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收集不全面,甚至一些人员为了今后工作的方便,对某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材料留在手中,不上交,这就造成了一些民政档案的缺失,严重的影响了民政档案的完整性,同时也在一定看程度上影响了对档案的发掘与利用,同时也对日常的服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 民政档案的利用效率较低

基层民政档案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民政档案管理涉及到的种类多也比较复杂、同时管理的数量非常大。但是由于在档案收集过程中的问题,造成档案收集不全,使得在进行优待抚恤、复转军人接受、安置等工作时有很大的工作阻碍,严重的影响了了民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2民政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

对于民政部门的领导来讲,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也要求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对档案管理系统使用的学习,加强对档案管理目的、要求的认识程度,加强对民政档案管理的认识。并要动员和组织民政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同时要加强对工作中的一些文件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对于那些不能即时收集的资料要进行记录,以便于日后对其进行填补。

2.2 需要加强基层民政档案工作的管理

2.2.1 领导需要加强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投入的力度

基层民政部门的领导需要根据民政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例如,为方便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按照相关的工作要求,购买具有明显分类功能的档案盒、对专用的档案计算机以及档案管理工具进行更新。

2.2.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收集意识

对全体民政干部进行培训,使民政干部了解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和目的,不断提高民政干部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认真督促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动整理档案资料。同时加强对日常资料的收集、保管,对不能立即收集的,要做好登记,便于以后的整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为领导查阅和决策做好服务工作。

2.2.3 是及时整理检查,提高管理效率

对全面地收集干部人事档案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登记等,充实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同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自检,做好有关材料的查漏补缺工作。加强日常规范档案查阅、复印以及借阅程序。对于需要归档的人动、工资调整等材料,及时通知相关人和局属单位负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及时收集存档,确保现存档案不丢失,无纰漏。

篇7

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丢失严重;借出的档案不履行借阅手续,有借无还时有发生,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严重损害了民政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

3.档案基础设施不完善。基层民政部门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民政档案室建设不达标、不规范,档案柜陈旧老化,档案保管条件简陋。

4.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基层民政档案人员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档案专业出身的人员较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民政档案事业发展。

二、提高民政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

1.提高各部门领导的档案意识。基层民政部门的领导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民政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民政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政档案工作,努力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法规制度完备、管理体制科学、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技术普及、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民政档案管理体系。

2.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要具备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档案人员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必然选择,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同时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提出具体要求,以促进专职档案人员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去多思考,多研究,营造一种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档案人员首先要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建立健全民政档案管理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将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使档案管理与民政工作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是开展民政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关键和保证。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建立档案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篇8

国家的档案的离不开公证档案,因为它真实的记录了公证机关的实际活动内容及具体情况。在公证行业中起到参考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作用。以下就是公证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作用与影响。

1.1有效地衡量公证工作

公证档案通常都是记录着客观事实,以及文件的内容包含着重要的民生档案。因此严格要求公证员在公证管理中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法律、法规以及程序准则执行工作。要想加强公证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有一定的准则去进行规范,而公证档案恰恰就充当了这个重要的角色,所以说公证档案的文件是一种衡量公证机关工作的标准方法,不容被忽视。

1.2公证档案的合理采用

现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将计算机等网络系统与公证档案管理进行密切结合,使公证档案管理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等特性,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公证档案的资源整合与重组效率,也可以减少因记录档案复杂而带来的弊端,充分的完善公证档案的保存、查考等作用。通过这种合理的改进措施来满足社会对公证档案管理的技术高要求。

1.3公证档案管是公证行业的基础

万丈高楼的伫立,离不开它坚实的地基。同样的道理,想要保障公证行业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公证档案这一层基础。为什么说公证档案是公证机关中的基础呢?首先公证档案的负责人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专业公证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还包括公证员以及其他方面的档案材料保管员和信息记录的相关人员。所以从这一方面可知公证档案系统是各个部门的交汇点,不论是公证机关的高层工作,还是下层的人员工作,它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次公证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公证机关的全体人员都应了解和掌握公证档案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工作顺利进行。所以说,公证档案管理不仅与公证当事人的人身财产利益有联系,也与公证机关的权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保护好公证档案管理也就在为推动公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贡献。

2、分析公证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证档案管理工作也只是刚刚走进人们的生活。所以公证档案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仍存在许多不足现状,在这些弊端的影响下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整体发展水平得不到提高,更严重的是给公证机构带来了声誉上的威胁。

2.1公证档案管理的体制缺陷

现今我国政府没有对公证档案管理工作采取积极地条文规定和整体规划措施,导致各地方的对公证档案管理不规范化。出现管理制度混乱,没有建立合理的保障体系,导致公证档案材料不足,记录材料不能及时得到整理和保管,例如:有时保管不当还会出现公证档案被他人随意领取、被人抄录和复印外传等现象,同时在进行调档和查询资料时难以翻阅,在公证档案管理中出现了十分恶劣的状态。

2.2公证档案管理的设备相对落后

在信息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下,电子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公证档案管理这种要求高的工作中,常常会看见管理者还是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检索以及查阅,而缺少电子科技的使用。在与高速运转的电子相比中,不难发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被高效率的网络化淘汰掉。所以正确对待电子科技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2.3公证档案管理人才短缺

在对公证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时,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对知识不能深入理解和透彻的分析,在工作时就会影响到对公证文书立卷、归档和保管等工作的执行不到位,同时也不能对公证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刻做出判断。公证档案管理人才短缺影响着整个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这也是公证档案管理问题的关键之一。

3、对公证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改进对策

3.1完善公证档案管理的制度体系

要想提高公证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就要从根本上改进。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对公证档案管理的规定,其中包括对档案的整理、装订、移交、借阅、保管等工作机制的要求,将所有的记录资料采取集中统一管理的措施,充分做到从立档归档到信息统计,保管资料都能进行科学利用、安全处理、以及严守机密的成效。同时加大对公证档案管理中因工作人员疏忽大意而造成遗失、损毁等错误的惩罚力度。对待公证档案管理的管理人员的考核应采取不定期的抽查测试。通过不断地完善管理工作的体制,可以为今后的公证档案管理的发展打下强行针。

3.2提高公证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篇9

公路路政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路政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进行路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整理时,无法按照有关的管理制度执行,全评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每个人的路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差异性,无法将档案管理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同时,在某些案卷上,由于整理人员的不同,导致档案出现不匹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路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由于没有完善的路政档案管理制度,路政的各个管理部门在执行管理制度时的力度也不同,造成了路政管理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路政执法行为的权威性。

路政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要求高、复杂程度高、保存要求高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这就对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某些路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不高,再加上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造成了路政档案管理混乱,致使档案的内业工作和外业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衔接。外业的各类资料没有及时地进行整理、归档和移交,造成了档案资料的严重缺失,也就无法为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资料支持。

路政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公路管理机构在进行路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程度无法得到保障,全靠管理机构自身的自觉性进行管理。由于没有相关单位的监督,某些责任心较低的档案管理人员就会疏于档案管理,对档案资料没有进行详细细致的收集,造成档案资料的缺失,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同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致使某些路政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经过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事倍功半。

公路路政档案管理的改进对策

健全路政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公路管理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公路路政档案管理的要求,制定一个全面的行之有效的路政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有据可循,能形成统一形式的路政档案资料,进而保障路政档案工作的连续性,从而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归档。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时,要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的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档案的管理,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全面的管理制度还能将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割,将具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从而保障每项档案管理工作都能得以实行。

篇10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知道,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离不开建设档案,它既是建设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又是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1-2]。为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统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保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完整、准确、及时地归档和移交,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当前市政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当前市政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观念问题有待更新

我们知道,随着现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建设档案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当务之急是必须高度重视建设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但是当前我国建设档案在市政工程档案管理中是较不受重视的类别,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而且市政建设部门往往重视不够,不想配合,认为材料放在手边用用就行了。建设部门一般随意找个临时工作为档案管理员,临时工有的甚至连建设项目材料的构成也不清楚,更不用说是符合归档的要求了[3]。

1.2 建设档案质量有待提高

在己归档的材料中发现,建设档案的材料普遍质量不高,如图纸的清洁程度、整齐程度等。有些图纸不是原件,而是复印件;有些图纸上有任意涂写等情况。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也普遍偏低,在已归档的建设档案中,一般施工企业只能做到目录级的管理,即只能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上检索到目录,而没有相应电子稿。还有的施工企业因为未能进行部门立卷制度,只是上交材料,需要档案部门进一步的整理[4]。

1.3 接收归档的渠道不顺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过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因此,归档电子文件必须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撤并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应按规定向接管单位或国家档案馆移交。不过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市政工程档案归档不及时,归档材料不齐全完整,有的案卷中缺少相关材料,更有甚者个别案卷中没有工程设计图。

1.4 建设档案载体有待丰富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市政工程对于每个项目施工过程每个阶段均要留下照片或是其它电子文件。但调查表明,特殊载体的材料匮乏,要么没有相应的材料,即使有一些有特殊载体材料,其数量也不超过5%,给工程与施工企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另外目前由于声像档案载体材料成本较高,而且属于“账外”档案,不易控制。许多建设声像档案形成部门,出于使用便利,不愿将其无偿交给档案部门管理,而往往从个人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对声像档案任意处置,致使照片底片损伤或丢失,录像制品也因多次使用,其中一些珍贵档案内容丢失[5]。

2 完善市政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若干对策

2.1 进一步增强档案部门的服务意识

档案管理部门可通过举办展览、宣传板报、召开会议、知识竞赛等向广大职工宣传国家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从而澄清档案利用中存在的模糊认识,提高对档案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比如某某市城乡管委秉承“为群众解难,为政府排忧”的服务理念,于2011年在全系统启动了 “市政服务进社区”活动。对一些虽然不属于市政管理维护范围,但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正常生活和出行的社区基础设施,无偿提供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整修维护。活动期间,城乡管委系统各单位在全市140余个无人管理社区建立了基本情况档案,普遍采用发放便民服务卡等形式,搭建起为社区服务联系的平台,有 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居民社区的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照明等“急、难”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市政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7年来,太原市城乡管委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共义务养护街巷道路120万平方米;疏通管道800万米;清掏检查井 14.06万口、进水井34万余口;更换检查井盖3000余套;处理突发应急事件7000余件;更新改造431条小街小巷照明设施,安装路灯8364盏, 改造无灯街巷70余条,有效提升了省城的宜居程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数。

2.2 制定详尽的建设档案归档方法

建设档案和别的档案不同,比较大型或重点的建设项目,在档案馆是一定有一份备案的。因此,建设档案馆可以对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和本施工企业的一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分别对待,只保存施工企业经常利用的建设档案。这样可以在减少物力、财力的同时达到建设档案归档和可利用的效果。不如为了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某某县建设局把为市政道路建立档案工作列入近期城建工作内容,从6月中旬起对城区内所有基础设施现状进行全面普查,对每条路每个巷道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归类建档。在完善档案的同时,某某县建设局将对这些档案进行分析,查找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提供第一手档案。

2.3 加强档案的接收归档管理

要结合市政工程的立卷工作,把握案卷形成过程的每一环节,客观准确地制定出各市政工程的卷宗目录内容,使管理人员的立卷有遵循、排列有顺序、归档不缺失。比如某某市政局承担的《市政工程类电子文件接收归档管理方法研究》课题通过了专家组鉴定。该课题将市政工程系统的业务类电子文件和电子公文进行有效整合和综合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一管理方法不仅适用于市政工程行业,对其它行业的电子文件管理也有借鉴意义。

2.4 加大建设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步伐

我们知道,传统的纸质文件大多都是以书写记录或印刷的形式将各类语言、文字、符号等记录在实实在在的物质载体上,其表现和存储形式直观、简单;而在数字化建设中,电子文件则以磁性介质为载体,需借助计算机才可变为直观的视屏信息或输出打印成纸质载体信息。比如某某市政设施管理处档案室共有文书档案1300余件、工程档案近万卷,均为纸质文档。纸质档案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法律地位确定的优势,但信息容量 小、占据空间大、管理检索不便,档案保存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候、空气质量和档案制成材料、书写材料的优劣等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传统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正 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某某市档案局于2009年6月中下旬将对机关下属事业单位档案年度归档工作进行检查,重点包括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档案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 建设、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开发利用等方面。某某市市政设施管理处市政养护科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展文书档案、工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工作,目前2002年以后手写的文书档案页码和机构名称的整改、2005形成文件的整理归档、目录输入和数据库更新工作正在进行。

总之,在新时期下,做好市政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己成为市政工程建设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我们共同加强管理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照余.档案信息化法规体系解析[J].档案学研究,2007(3):54-55.

[2] 徐贵珠.浅议做好文件材料收集与平时立卷工作[J].天津档案,200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