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学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1 16:19: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音乐教学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幼儿音乐教学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1中班幼儿的特点

中班幼儿在整个幼儿期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

(1)中班幼儿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因此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选择有动感、节奏明朗的音乐,选择色彩明艳、能吸引幼儿目光的教具以及生动有趣的活动情节,采用故事或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使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并要多采用正面教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中班幼儿的观察是随自身的兴趣产生或结束的。中班幼儿由于见识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因此教师在讲解活动内容时,要做详细的说明,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做好示范引导工作,让幼儿学会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语言,在模仿中学会,但又不能过犹不及,完全主导,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3)想象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中班幼儿的想象,常常是在游戏、观察活动中有所发现而产生的突发奇想。但如果给他们定下主题,让他们想象创作,就有困难了。到中班后期,一般的幼儿能大胆想象,独立创作了。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要什么都由老师定好,可以留出很多空间,让幼儿发挥想象。例如,在让幼儿根据音乐表现不同动物的姿态时,不要限制一种动物,而要让幼儿运用丰富的联想,设计自己的动作,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和趣味性,更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4)中班幼儿记忆是能学会忘。如要他们学一首儿歌,他们反复朗诵几遍就记下了,但如果长时间不复习,会忘得一干二净。当然,这与幼儿学儿歌时对儿歌的理解程度有关,如果不理解,只是机械地背诵,那么背的快,但短时间里就会忘记了,如果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忆,那么他们记的时间就会长一些,但也必须重新巩固,否则也会忘记。因此如果幼儿听的懂教师活动的内容和游戏规则,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学习能力增强,记忆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2 班幼儿音乐教学游戏案例

2.1案例描述

中班幼儿正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活动开始,教师先请幼儿欣赏手偶表演,在第二遍表演时注意表现猴子痛苦的表情及猴妈妈着急的表情。接着,用两个拳头和头扮三只猴子演唱一遍,并邀请两个幼儿合作表演。表演结束后,让全体幼儿表演,接着进行分组表演,幼儿每三人一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现在(唱)“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 他们去哪儿了呢?”(幼儿猜测)同时出示医院图片。“现在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幼儿讨论)我们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在高的地方跳啊?(不能)看来,在床上、沙发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以后,你们不要在床上、沙发上跳来跳去。回家以后,你们可以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做三只小猴子的游戏,好吗?”教他们边唱边做。

2.2案例评析

《三只猴子》是一首简单、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它表现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这种情形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容易引起共鸣。《三只猴子》活动目标定为学唱歌曲,初步体会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在倾听和做动作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让幼儿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一旦这样,十分危险。和传统的歌唱教学相比较,这样的教法不带任何灌输性质,重视的是幼儿音乐情趣的培养,并且在活动中幼儿也有自由协商、充分想象的空间。同时通过小猴的这种行为,让幼儿真切地领悟到后果,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们,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2.3游戏建议

以往的音乐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用非常传统的方法教幼儿,大多数是以跟唱为主,却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加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用简单而又体现角色的行为肢体动作表现歌曲让整个活动首尾呼应。选择活泼可爱的形象、在游戏中学习歌曲的过程,一定能让幼儿感到歌唱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以幼儿的发展为主体,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点发展为目的,挖掘领域的特征,切透教材,精心准备每个环节,正如纲要中所提到: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那样才能够使活动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主编.学前游戏论[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篇2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1以新型评价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心理与活动能力的健康发展

音乐教学活动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除了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之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幼儿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首要对象,将其音乐活动进行客观而有价值的评价,对今后智力和能力的有效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幼儿学习、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有诸多因素会给评价工作造成影响,本人将就以下问题进行阐述。

教学的目的是要丰富学生的知识,降低遗忘的速度和数量,改善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因此任何概念的教学过程都必须承认教学和评价的不可分性。教师采用测试幼儿学习效果的方式是布置家庭作业或将幼儿的情况向家长反馈。无疑,这些方式造成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脱轨,对于真实而全面反映幼儿思想和行为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加德纳在其多元评价理论中对传统教育评价提出了挑战和批判,他认为:第一,教育评估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不是被割裂开来做为独立部分来实施的。第二,教育评价应“以个人为中心”。即以个体发展为中心,实行差异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和评估方案。学习知识是重要的,但要让幼儿发现自己的强项并取得成就及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以上评价方式没有等级优劣之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和学习内容的变化,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评价方式和内容,并做详细的过程跟进及状态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做好幼儿音乐教学评价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由教师的权威性转为师生平等对话。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在评价过程中,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易受此影响从而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例如,幼儿因为羞于在教师面前唱歌、跳舞或展示自己,而更乐于在同伴面前展示。因此,我们应当放下教师纯粹的主体权威性,培养幼儿自主评价能力。一方面,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评价,可以从学习中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之处,有利于自我完善和在教师指导下改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自我反思的思维能力,形成对自己学习负责任的意识。

(2)修正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传统模式,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的作用。教育评价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传统评价过分重视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的“一锤定音”模式,忽视形成性评价的改进功能。而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校教育背景下,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实施表现性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表现评价应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表现评价应考察幼儿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表现性评价含幼儿音乐学习的感受、喜爱程度、参与能力的评价及反思;参与音乐活动及获得奖励的记载;幼儿对自身特长的了解及不足之处的分析;同伴的评论;教师的综合评价;家长对幼儿课后音乐学习活动的评价。

(3)幼儿自评、教师评价、同伴评定与家长参与相结合,共同构建教学评价新模式。多方参与评价,能够防止评价的片面性、主观性,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教师是幼儿音乐学习的直接作用对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幼儿的长处和优点加以鼓励和强化。同伴互评往往能够反映幼儿的真实状况。由于他们朝夕相处,对同伴非常了解,因此互评会很苛刻,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评价时以鼓励为主,多发现伙伴的休点和长处,从而建立和谐互助的评价关系。家长可以在课后对幼儿的音乐能力,如听赏、乐器弹奏、舞蹈创编等进行很好的辅导。家长评价应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找出差异性和巫待解决的问题,努力将评价工作做好。

2以幼儿为主体,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1)社会、学校评价。社会和学校充当的是“裁判员”的角色,他们可以对教师在教学中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进行评判。

篇3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71-01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幼儿教育阶段属于启蒙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要正确引导幼儿养成对音乐的欣赏、感知能力。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只是一种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启迪幼儿对音乐进行深入了解,没有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本文笔者以自身工作经验为基础,对幼儿音乐教育问题进行分析。

一 幼儿音乐教育的特征

幼儿音乐教育不同于幼儿常识性与文学性知识的传授。这是由幼儿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以及音乐的独特性决定的。针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具体手段来分析,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孩子乐器演奏能力与声音表现能力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艺术思维以及欣赏能力。唯有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是欣赏性、知识性以及思想品德性的有机结合。一首乐曲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压力,进而让心情更加轻松、愉快,而且有时还能从歌曲中得到激励。而幼儿音乐教育不仅包含了这些内容,还应在知识性方面下足工夫: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保障孩子有美的欣赏,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而且还要一定程度上渗透一些乐理知识、乐器知识,尤其是歌词方面,很多歌词都蕴含了做人的简单道理。

第二,幼儿音乐教育一定要同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对幼儿的实际智力水平进行评估;另外,对幼儿的理解能力也必须充分进行掌握。教学方式尽量直观易懂,必须将孩子的喜好融入进去,通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三,幼儿音乐教育寓教于乐。音乐对于孩子具有很大吸引力,而且学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在音乐教育中充分体现出来。在孩子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孩子通常不会将学习音乐当成一种累赘,而是很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且玩与学的教学模式,孩子更容易掌握知识,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调节课堂气氛,将孩子天真烂漫的特质挖掘出来。

二 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

第一,集体性教学与单独性辅导的结合,通常幼儿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应在幼儿园完成,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一般是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在幼儿教师的组织下开展,所有孩子都要参与。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才会有自己表现的机会,并且可以得到集体的帮助。教师要特别关注一些有天赋或较落后的孩子,并采取对应的辅导措施。要保持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条件较好的家庭应对有天赋的孩子提供专业辅导的机会,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第二,加强教学的层次性,幼儿音乐教育要逐步开展,从简单开始,逐步深入,层层开展。尤其在教学中,要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通过独立的教材,将学习强度与难易程度进行有效的安排,并将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积极利用预知学习方法来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指导。教师要注意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换,多对孩子进行启发,多设计一些问题,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积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幼儿音乐教学涉及的内容综合性较强,针对这些情况,在音乐教育编排上,要尤其注意这些问题,让相关元素能充分结合起来,酿造课堂气氛,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积极运用多媒体道具、乐器等教学工具,这样才能保障给予孩子全面的音乐感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音乐剧、舞蹈等等,将孩子的关注度牢牢抓住,进而确保孩子积极参与。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将幼儿音乐教育的引导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第四,音乐教学与其他教学的融合。笔者推荐图谱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让孩子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地去了解歌词内容。每一首歌都有一个背景故事,并且还能形成一个舞台剧,甚至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因此,教师要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接受音乐教学。

在孩子的启蒙阶段音乐对孩子的身心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要高度重视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集合孩子的身心特征,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对相关教案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力求为孩子推出真正适合的音乐教学内容。另外,笔者还建议构建全面的教学体系,覆盖家庭、学校、社会,保障孩子在每一个地方都能受到艺术的感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目标,教育讲究的是内涵,表面性的东西始终是短暂的,因此,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是幼儿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

篇4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幼儿教学中更好的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在接受幼儿音乐教育技能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幼儿园音乐课程设计、编制具体音乐教育方案,并能对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富于创新能力、具有综合音乐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型的幼儿教师。

一、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因素

(一)分科教学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都采用分科教学,音乐学科又被细化为声乐、钢琴、乐理等多个学科,各学科之间的专业教师沟通较少,导致学科性较强。

(二)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大都是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的科班出身,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许多教师对幼儿园的工作和性质知之甚少,而且没有过幼儿园实践和工作的经验。在教学中,主要是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很难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

(三)学生入学时音乐“零”基础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音准问题,部分学生有先天性音准缺陷。许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也不热爱,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因为顺从家长的意愿,因而在音乐学习中会出现学习困难和厌学等现象。

(四)授课时数严重不足

班级人数多,每周2节技能课,一位老师面对众多学生在两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巨大。例如,声乐课教学中包括,发声训练、试唱、声乐去演唱和儿歌演唱,在有限的时间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只能做到点到为止的程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老师的要求。在钢琴课上,这一问题就更加明显,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技术的讲解和纠正,练习曲得分析与指导、即兴伴奏,还要一对一的精心指导,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面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现状,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

(一)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音乐教师因此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根本,深入调研,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方向,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选择难度适中,能够体现专业特色,可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学资料的学习内容,多以儿歌弹、演、和儿歌创编等内容为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必要的音乐技能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幼儿教育教学能力。

(二)重视学科的横向联系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都采用分科教学,那么音乐教师应有意识的加强各个音乐学科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立体化的完整体系,使单一的学科教学转变成综合课的形式,使音乐理论、弹、唱、打(节奏)、动(律动)等音乐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的交流,并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为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服务。

(三)教师加强专业学习

到幼儿园实习、见习,与幼儿园的在职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或到网络上、书籍、期刊上查找学前教育的相关信息和材料,了解当前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念,以便给学生更实用、更具有针对性的的实践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带领观看教学录像、音乐活动教案等,引导学生进行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来巩固所学的理论和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变“导”,学生从“学”到“做”。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中职生的好动的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未来职业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教学法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体活动,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来学习某一个知识,让学生体会将来的幼儿教学中如何设计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老师有时是材料的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会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同时,设计游戏活动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不要设计的太简单,和学生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可用设疑的方法导入,先由学生猜出哪种乐器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推动学生去探索那段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在训练节奏时,可以训练学生嘴念节奏、手打节拍、脚打强拍或手打弱拍等“玩”法;还可以把节奏编成总谱式的合作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有打节拍的、有打节奏的、有唱谱的、有加打击乐的等,一起合作;也可继续发展为加入打击乐、钢琴等乐器来“玩”。这种利用猜谜、游戏、打击乐、钢琴伴奏等手段以“玩”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手、眼、脑并用,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与审美,发展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幼儿音乐活动模拟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还要具备音乐教学能力。由于受实验场地、教学设备、实习、实训基地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必须要在课堂上得到初步解决。而幼儿音乐活动模拟,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模拟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真实的问题情境,而学生会像教师正式上课一样,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观看幼儿音乐教学的录像,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收集大量的幼儿音乐课教案和课件以供学生学习与参考。然后鼓励学生设计一个幼儿音乐活动片段,并进入特定情景进性模拟演示,亲身体验教师角色。最后,学生们共同讨论、评判,指出优点和不足,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总之,学前教育需要优秀的幼儿教师,而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重任,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效率地获得知识,是我们的责任和追求。今天的课堂上,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幼儿园对高职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求他们掌握学前音乐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音乐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外,还要求他们进行幼儿园音乐课程设计、编制具体音乐教育方案;要求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音乐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型的幼儿音乐教师。因此,在高职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运用微格教学,能改变某些固定的教学模式,快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一、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的视听工具,以若干小组的学生为对象,培养某种教学技能的方法。它能在短时间内系统地训练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使未来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内容的教学行为或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学习。

二、在高职学前音乐教育中如何运用微格教学

根据微格教学原理,结合音乐教学的特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微格教学。

第一,前期准备工作。微格教学的培训必须建立在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选择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培训较为适宜。对被确定的培训学生,指导他们先从理论上进行音乐教学设计、音乐教学目标分类、音乐教学技能分类、观察课堂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第二,提供示范辅导。在正式训练前,要使学生明确训练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可采用播放优秀音乐教学录像、编辑音乐课件、实际角色扮演的方法,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可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听课见习,观看幼儿园的优秀教师是怎样上课的,为学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提供情境逼真的仿效和示范。

第三,模拟教学。在模拟教学阶段,我们可针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特点,突出以下几种技能的训练。

1.演示技能。音乐课堂是一个将视、听、练相结合的综合课堂,其中教师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对学生的影响至深,所介绍的新知识、新技能必须通过有效的演示使学生感悟、练习和掌握。

2.练习技能。课堂上所教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人条件与学习程度,让学生在实际乐曲演奏、演唱或分析中,学习运用新技能。

3.组织教学技能。我们通过音乐课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这包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是通过音乐课堂中听、唱、奏等音乐审美的实践环节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这就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音乐情境,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

第四,反馈评价。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完成后,进行反馈和评价,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教学知识、技能或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这一过程包括:(1)重放录像。重放教学录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准确、客观、真实地观察模拟教学的全过程,检验每一项教学技能达到目标的程度。在教学中扮演教师角色的学生,还能检验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已进入了角色。(2)自我分析。通过观看录像,学生对照自己在模拟教学前设定的教学目标,检查自己是否已能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第五,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检验微格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习中,学生把在微格教学中掌握的教学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上好一节完整的标准音乐教学课,并用摄像设备记录下教学全过程。返校后,教师组织学生就实习教学录像进行自评和互评,进一步巩固所学教学技能。

三、运用微格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1.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并理解“教”与“学”。

从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与“学”的角色始终处于不断换位的状态,这种换位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刺激学生从“学”的角度审视“教学”,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学”。另一方面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音乐技能、音乐理论、音乐教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的综合学习,使多种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教学综合素质和能力。

2.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

微格教学中,典型的教学示范、观摩,既能使受培训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自觉、自主地进行教学行为的尝试,又起到“潜在意义”的教育作用,从而使他们感知新知识和自己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距离,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与练的积极性,强化其学习动机。

微格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任何教师不可能用事先准备好的程式化教案或什么方式解决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墨守成规的旧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高职音乐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6

大班教案《丢手绢》1

活动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地、幼儿分两组围成圆圈、手帕两块。

游戏规则:

丢手绢时不能往后看

活动玩法: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活动反思:

以事物手绢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提问幼儿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接下来我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感受整首歌曲,孩子们很自然的就说出玩游戏,这样也很好了引入了主题《丢手绢》。在实际演唱中,还是发现有个别幼儿音准唱的不到位,经过指导幼儿都有改正。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让幼儿游戏。我先介绍规则再提问游戏时拿到手绢的小朋友要怎么去追丢手绢的人啊!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要快快捉住他。孩子熟悉规则后,我们的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孩子们边唱边开心的游戏着。个个都是那么认真,快乐。音乐又是那么的容易掌握。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更加了解到,游戏即快乐,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孩子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音乐游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的话,我想我会比这节课,上的更有进步。

大班教案《丢手绢》2

活动目标

1、初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并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2、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表现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 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2、引导幼儿做出动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音响、手绢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放音乐《找朋友》,让幼儿跟着音乐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 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

1、 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1) 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听起你觉得怎么样? 幼儿答:找个好朋友

(2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学着找朋友,特别高兴。引导幼儿准备

三、 引导幼儿感知乐曲性质

1、 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找朋友》

1、 教师:你听到兴奋的音乐就好像找到了你们的好朋友。

2、 教师:你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音乐玩个丢手绢游戏吧。

四、 用游戏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游戏规则:

1、手拉手围个大圆圈。

2、选出一名小朋友站在大圆圈的外面。

3、播放《找朋友》音乐,要求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跑动来,音乐一停止就把手绢放在一位小朋友的身边,音乐一响起游戏又重新开始。这样循环到结束。

五、 结束活动:

你们表演的真棒。现在我们排好队到活动室外和更多小朋友们玩吧

教学反思:

《丢手绢》是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要想在集体中玩得高兴,大家必须遵守规则。

教学亮点 :

音乐游戏《丢手绢》这首歌曲主要是先听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幼儿感受其节奏,学习歌词内容,理解歌曲大意。也可通过欣赏手绢来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喜欢音乐,喜欢美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天生就乐与表现美,而这节课我就运用了孩子这一点,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充分的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渴望,并从中培养幼儿共同创作互相交往的能力。

教学启示: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们那种愉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问题与分析:

幼儿在家中可以把学过的游戏表演给爸爸妈妈看。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引导,每位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更加了解到,游戏即快乐,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孩子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音乐游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大班教案《丢手绢》3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会唱《丢手绢》歌。

2、不同颜色的手绢几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站好队形,幼儿按照地上画的`圆围成圆圈坐好。

2、引出游戏

(1)小朋友还记得那首丢手绢的歌吗?

(2)老师幼儿齐唱《丢手绢》。

3、介绍游戏玩法

(1)请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围着自己的圈跑。

(2)当唱到“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那一个小朋友就把手绢悄悄的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继续围着圈跑。

(3)当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就应该马上去追刚才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要围着圈追。

(4)被追的小朋友跑到一个空位子旁就马上坐下,这样,追的小朋友就算没追到,所以,就该他再来丢手绢。

(5)如果追到了,就该被追到的小朋友再来丢手绢。

4、提出游戏规则

(1)不疯闹

(2)跑时不离开圈

(3)只准捡到手绢的那个小朋友起来追,其他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给他们加油。

(4)小朋友要自己围着自己的圈跑。

5、幼儿开展游戏,老师指导

(1)看幼儿有无遵守规则进行游戏。

(2)帮助还未理解游戏玩法的幼儿一起完成游戏。

6、放松活动:

在《丢手绢》音乐伴奏声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劳的身体。

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

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篇7

幼儿园音乐课程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音乐的形象思维来启发、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智力开发,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以引导幼儿参与唱歌、音乐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为基本教育内容,以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的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废弃灌输,主张启发和引导。在音乐游戏的教育过程中,尤其要发挥幼儿的音乐感知和所谓的“乐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快乐、健康地成长。音乐游戏是孩子们需要的, 是幼儿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 是激发儿童情感、使儿童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游戏化不仅促使幼儿音乐能力得以发展, 也是培养和塑造幼儿智商和情商的无价良方。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 是对幼儿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提高想象力、认知能力, 丰富音乐知识的才能、发展智力的良好手段。用这种手段让幼儿用肢体去感知音乐,用心灵去触摸音乐, 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会音乐。音乐游戏灵活多变而富于想象,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时期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有意识、有兴趣地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音乐是时间艺术, 是瞬间的听觉艺术, 音乐游戏又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活动。扑捉和聆听到音乐信息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大多在婴儿时期就具备了敏锐的听觉,能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自然对音乐做出反映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乐于玩音乐游戏并从中接受音乐教育。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

1、内容的游戏化;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中,除音乐游戏外,在唱歌、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教学内容中,游戏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如:《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可用游戏的方法,有角色、有场景的再现歌曲中反映的情景。还有常见的传统游戏歌曲《猜谜歌》、《手指游戏歌》、《跳皮筋歌》等。再如《龟兔赛跑》是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儿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根据乐器演奏所表现的角色内容,可自发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有的扮演小兔、有的扮演乌龟,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展现自己;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获得参与游戏的兴趣与乐趣。

2、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新《纲要》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幼儿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索为主,关注的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幼儿的参与情况,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从这一点上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幼儿多少思维火花的活动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所以说,音乐教育活动已经将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幼儿的“学”,转向了教育教学主体――幼儿上来了。在探索课程内容游戏化的同时,还应注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去建构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 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游戏化教学中, 快乐地感受和感知音乐, 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不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教学趋向综合化。如,可以借助故事配乐、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多方面艺术手段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3、激发和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本身是一种表现艺术,因此,要让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演唱、歌表演、演奏中自己去探索概念,跳、听、敲、想、画、编、讲的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新纲要下的音乐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要变得游戏化。首先内容上,我们会多样一些。每个小的音乐活动都有各种音乐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小游戏,简单而且易使用。活动的内容设计情节化,趣味化,使幼儿对每个音乐活动的角色感兴趣,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中,得到训练。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 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究、认识的内动力。创造性音乐教育是调动幼儿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活动的浓厚兴趣。兴趣能诱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机, 有了兴趣, 幼儿才能控制注意力, 产生快乐情绪。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 能促进幼儿创造性地学习。

4、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 幼儿教育首要的内容是在玩中学。在音乐游戏《跳跳糖》中,幼儿在玩中学会了音乐游戏,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玩的高兴,对游戏规则记得特别牢。因为:在玩中学,主要利用幼儿的好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一个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着极高的兴趣,对游戏规则进行探究。音乐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课程游戏化教学中。而幼儿的音乐能力往往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以及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音乐修养的限制, 使幼儿的音乐能力很有局限性。因此对幼儿来说, 他们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通过听觉上的感受来体验音乐的美,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中更具体、更生动的音乐形象, 从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

音乐对于幼儿来说还是一个刚刚涉及的方面,音乐能力还不可能一日成就,但是在一次次的音乐游戏的亲身实践中,通过孩子们的唱、跳、演会一点一点的培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篇8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我相信,每个孩子都爱唱歌,但一旦到歌唱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就有些被动,有时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而且总觉得孩子的歌声不动听。为什么会这样呢?重新审视我们的歌唱教学,造成这种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在于我们老师自身。如何来提高我们歌唱教学的效率,让歌唱成为孩子们的乐事,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孩子的学,追求并真正实现“真、善、美”三者的和谐统一。

1 歌曲内容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歌唱,因为有些歌词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离得较远,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贴进幼儿生活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像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小兔乖乖》(欢快的)、《柳树姑娘》(优美的)……既有时代性,又适合幼儿歌唱。其实,还有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又适合幼儿歌唱,让幼儿唱 ,为什么不行?如果一棍子把这些歌曲打死,不是可惜?现代的教育应具有现代的气息,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当喜欢的歌曲出现时,幼儿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们在教学中幼儿比较难掌握的符点音、音的跨度以及歌唱时的感情,在此时便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我认为应该做到:

1.1 歌曲“心中有数”

拿到一首歌曲,老师最先想到的是弹奏,我也不例外。先熟悉旋律,后唱亮歌词,最后,设计教案。这是比较规范的做法。但是,也不能过于“照搬”,要估量孩子的现实水平,如调子过高了(老师自己都唱不上去了),可以处理成c\d调;歌词拗口,可以进行改编。段落过长,可以进行压缩。总之,要以孩子的眼光审视整首歌曲,将一切不适合幼儿的去除,将精华留给孩子们“享受”。

接着,你还应该考虑孩子的基础。音乐执教过程中往往出现“冷场”,老师问:孩子们,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有几段?幼儿瞎说乱猜,没有这方面的概念。熟悉旋律,请孩子们打节奏时,也是乱成一片,纯粹乱拍一气。所以,利用日常教学对幼儿进行类似奥尔夫节奏训练非常有必要。通过简单的节奏游戏,让孩子们会听、会拍,会数、会说节奏,是上好一个歌唱活动的前提。

1.2 环节“行云流水”

歌唱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以歌曲为轴心展开,环节不在乎多,在乎的是有效。每个环节,你想孩子们学到什么,最终是否与目标想匹配,这是很重要的。因此,去除一些花哨、啰嗦的环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才能凸显成效。而且,环节的衔接也是要有头有尾,由浅入深,孩子们才容易接收最新“信息”。

在设计的环节中,我们还要注意“流畅”,也就是我形容的“行云流水”,环节预设只是“预设”,要根据孩子的表现适时调整,不能盲目地一步一步走下去。过渡的时候,更要正面积极评价幼儿,给予提点和

议,以便技能上的提升。

1.3 对话“有滋有味”

很多老师为了烘托音乐课的氛围,过多地将故事、诗歌、交流等语言表达引入音乐课堂,使歌唱有名无实。当然,有些是无法避免的的,如评价、理解歌词环节。我希望音乐课更“有味”。就是说:欣赏歌曲后提问歌曲,孩子们回答后,老师直接用歌声来回答,吸引孩子们再次听;难点讲解时,教师将失误唱和正确唱一一唱给孩子们听,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唱法学唱;创编歌曲时,将孩子们回答的唱入歌词,做一个示范,激发孩子们用歌声创编的兴趣等等。用“唱”贯穿教学,用“唱”引领示范,用“唱”指点迷津,才能让歌唱活动更“入味”。

1.4 法“五花八门”

篇9

二、分析教材及师范生的学习状况

计算教学法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在我们教师看来如此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于当前的幼师生来说,理解、掌握仍有一定难度,这是由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等因素决定的。幼师学生层次多为初中毕业,而且大部分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依然较弱,学生接触幼儿活动设计不久,对幼儿园活动的认知尚浅,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真切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集体讲授、小组讨论、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实际组织教学等形式进行教学,将会有较好的效果。

三、“悟―思―研”的学习意识,“迁移指导”的学法指导

计算教法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通过教师的举例、演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探讨、领悟的过程中来,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听―记”,变为主动的“悟―思―研”,不仅学得有趣、学得有用,而且学得扎实、学得有新意。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为使学生爱学、会学、学好而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教学中要采用了迁移式指导法,所谓迁移指导,就是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举一”要选准,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活动分析,选的“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与学生要反的“三”有相通性,否则就收不到效果。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都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一操――数字导入、融会新知――顺序梳理、学以致用――教案探究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研究和探讨应用知识。

1.课前一操――数字导入

课堂开始,作为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我安排了手指操。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为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熟练运用打下了基础。

接着,我以一副图片上的两个6字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此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同时预设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6各代表什么意思吗?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出图片中所包含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基数的概念。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掌握哪个6是基数,哪个6是序数。由此轻松进入下一环节。

2.融会新知――顺序梳理

篇10

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以专业课程安排为基础和前提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还面临着诸多不足和挑战,具体有四方面:一是,课程安排分配不均、内容关联性小、任务型和操作型的内容过多,以音乐院校为例,如果专业能力不足、素质不够,则很难消化这些音乐知识,并合理编辑应用将其转变成各种有趣的教学行为,被幼儿所接受。二是,学科类别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代沟加深,从学习角度看,音乐课程中的弹、唱、舞、教、编等各环节都是相通的、相互配合的,但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可能略有不同,未必能够完全适应、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和想法。三是,学生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自身素质与能力都够,但是不具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只一味模仿,没有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幼儿的教学特点。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是学前课堂教学与现实教学实践脱节而产生的,又是现代教育环境和条件所造成的,所以急需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和行为入手,切实解决处理。

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对策思考

(一)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学校既要突出学前音乐教育的优势特征,还要合理配置、应用已经存在且正在开发的教学资源,沿用和延续传统音乐专业的设置方式和内容,以迎合学前教育教育素质及基本要求。课程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学前教育的现实环境和主要对象,依靠学科之间的配合和应用,挖掘、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机制,包括说、弹、唱、跳等多让学生实践和感受,或是围绕幼儿的生活特征及表现,把教学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逐一解决。在实践能力开发上侧重于教学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的推广,因为当学生进入教职岗位之后,教学行为才是学生真正能够发挥或展现出来的能力。因此,现阶段课程体系应当向职业化、操作化转移靠拢,而不是一味固守专业化和素质化。

(二)引用新形式教学模式和技术

艺术类教学内容偏重于自由化的教学模式和技术,但目前由于模式和技术还没有得到完整创新,所以在教学模式和技术上,依然需要寻找成熟、可靠的教学项目。如:依靠多媒体课件,建立网上授课平台,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到这个平台上“益讲”,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术。老师也可以利用学生讲课的视频资料和信息,找出学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又如:做电子课件,把符合幼儿音乐学习特点的教材都引入其中,在不摒弃原有教材的同时,发挥挖掘新教材与原有教材的结合点,利用教学融合技术,设置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合作式等不同模式的教学平台和活动,促进学生综合音乐艺术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三)健全、完善教学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