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音乐教学优缺点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1 16:19: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线上音乐教学优缺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线上音乐教学优缺点

篇1

二、课堂探究学习流程

1.自探――设计教学。“自探”即自主探索,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最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呈现――创设情境。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呈现“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共研――分层指导。“共研”是指学习成员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全体学习者所共享。共研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共研,学生对探索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实现知识的内化。

4.反馈评价――总结反思。教师将自探共研得到的新知识、新方法运用于问题解决,以促进知识的迁移。

三、“原电池”课堂探究学习实践

1.自探:学生自主探究,激活思维。课前教师布置自探任务,让学生查阅原电池的有趣发现史:1780年,意大利伽伐尼教授做青蛙解剖实验,当两种金属的另一端相碰时,青蛙腿突然发生了抽动……仔细阅读,你有什么体会和启示?你能在家设计一个原电池吗?

2.解决呈现:师生呈现问题,设疑激趣。课堂上,教师首先请学生叙说原电池的发现史,并讨论有什么启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此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教学情境:格林太太因为一次车祸换了一颗不锈钢牙齿,但自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让学生结合以上实例思考:青蛙为什么会动?格林太太的病是否与车祸有关?

为了更好地完成自探任务,有的学生带来干电池,有的学生带来纽扣电池,有的学生带来脐橙、西红柿、食盐、食醋、玻璃杯、碳棒、铁钉、铜丝、万用表等,教师对学生自探的表现给予较高的评价,并请学生叙述自己实验的设计意图、操作方法及所观察到的现象。其中有一位学生带来了铜片、铁片、导线、音乐卡和西红柿,教师安排该同学在课堂上演示这一趣味实验。教师提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

3.共研:学生共研讨论,质疑探究。在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那么电流从何而来?直接用稀酸代替番茄,效果会不会更好?是什么原理?

(1)分层指导,辨疑解难:教师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将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各有何现象?再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又有何现象?铜片、锌片的质量有何变化?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有何变化?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

(2)自我评价,释疑论证:学生在自学、自探、呈现、共研中,通过实验、分析、推理等加工手段,自己得出初步的结论、见解。教师在这探究学习的中,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模拟微观离子运动和电子转移,进行适当点拨。学生进一步小组共研讨论,完善自己得出的结论。此时,教师让学生小组代表向全班分析讲述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两极反应和能量转化等;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原电池原理讨论分析上面两个实例:原来,青蛙体内、格林太太口腔内有不同的金属与体液、唾液中的电解质接触,形成了微小的“原电池”,这种微弱的电流刺激青蛙和格林太太的神经末梢,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秩序,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现象和病症。教师要求学生讲出道理和根据,同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与交流。在辩论、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再经过自学、自探、呈现、共研去解决。

4.评价:训练反馈,生疑发展。教师当堂投影出层次由低到高的反馈习题,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完成,进行达标检测,并及时给予评价。最后进行知识的迁移扩展:让学生讨论铜―锌原电池的缺点;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一个实用电池,可对课前自探设计的电池进行加工;探究干电池的结构和电极反应;探究蓄电池的原理及优缺点;进一步研究电池的发展历程;研究原电池反应与金属腐蚀和环境污染,激励学生在延续探究中创新。

四、教学所取得的实效

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篇2

1.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后用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较多的专业术语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创设引导观察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学法: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故宫的记忆》

问题设计:同学们听过音乐后有什么感觉?故宫一共有多少间房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即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故宫(板书)。

设计意图:音乐导入,调动气氛,引起学生兴趣。初步感知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宫是威严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1.故宫的布局。多媒体展示故宫全景图,学生结合全景图,阅读课本中与故宫有关的段落。

问题设计: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故宫布局的特征: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宫门深似海”,群组布局。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看书自学的环节,可以充分利用书本,使学生对全景图上主要建筑的分布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建筑物对号入座,通过对整个全景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很快探究出皇权大于一切的思想。通过整体布局,以点带面,扩展到故宫建筑其他方面对皇权的体现。

2.故宫的屋顶样式。多媒体展示:介绍屋顶各部分专业术语,多媒体展示故宫三大殿的屋顶,让学生观察三大殿建筑的屋顶样式,分组讨论三种屋顶样式的不同和等级的体现。

教师总结:屋顶名称和等级区别。最高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等屋顶样式,以及其他民居屋顶样式。

3.故宫的结构。由“墙倒屋不塌”引出古建筑木结构体系: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无数,但是部分旅游景点古建筑墙体稍有破损,重要原因就是建筑的木质框架结构(三维动画介绍斗拱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木结构的优缺点,学生分析得出木结构缺点:容易着火和容易腐烂。

4.彩画和雕塑。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外貌颜色和室内装饰色彩,引导学生总结故宫的主要色彩,分析颜色体现出来的等级差别,引导学生分析彩画所体现的等级。

教师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因此宫殿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尤其明显。

篇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37-03

一、引言

交互式智能平板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媒体,它以高清液晶屏为显示和操作平台,具备书写、批注、绘画、多媒体娱乐等功能,融入了人机交互、平板显示、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那么如何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进行教学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本文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角度,探究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

二、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教学功能

交互式智能平板集成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箱、电视、电脑等诸多教学装备,相比于传统的电子白板,其特有的教学功能如下:

(1)交互式智能平板无需投影仪,当老师需要靠近投影幕布进行指点和讲解时,投影画面不会投在教师身上,以免妨碍教学。

(2)交互式智能平板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高对比度的显示特性,解决了传统投影仪设备在显示上对光线有过多依赖的不足和限制。

(3)教师可自由站于交互式智能平板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学,与学生互动。手指轻点,借助系统软件即可完成图片局部放大、聚焦显示、图片缩放、视音频播放等功能,就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简单、方便。[1]

(4)具有方便的导航栏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随时操作导航栏来调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避免操作不便造成教学停顿现象。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指的是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E-Learning的不足。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随后国内很多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做了深入研究,加深了教育者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四、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传统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因此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应包括教师课堂讲授中所需资源以及为学生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本文探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所依赖的资源主要包括交互式智能平板以及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学习终端和相应的学习资源,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构建了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分为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1.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的混合

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包括了多个方面的混合,例如:多种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混合等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课堂教学与基于学生学习终端的线上学习的混合。利用二者的混合教学,能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媒体、学生”之间的互动

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互动效果是其一大亮点,然而如何利用它进行交互使其有效地辅助教学则需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综合考虑各种教学资源的优缺点以及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兼容性,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与教师交互,展示个人学习成果,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媒体、学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

3.学生利用学习终端在线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学习终端在线学习。课前,教师需将教学所需的内容存储在学生学习终端中,以便学生在课上利用个人学习终端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予以引导,并观察学生的反应以及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五、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笔者以某幼儿园的中国民间剪纸欣赏课为例,对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阶段

交互式智能平板可以展示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而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所带给学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教学资源的优缺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同时,对于各种教学资源应该何时利用,以何种方式利用以及用多长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内容。[3]

在中国剪纸欣赏课中,教师应能合理安排各种剪纸图像、视频、教学ppt、剪纸实物等各种教学资源的顺序,同时能够熟练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信息素养还不够,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从而让其能够熟练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与个人笔记本电脑。另外,教师会提前将所需的教学资源存储至学生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中,从而为上课时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2.课中授课阶段

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既充分发挥了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教学功能,又不离开传统课堂实物教具,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将传统教学与线上学习融为一体,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引导,口头表达

在本节剪纸艺术欣赏课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多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同学们观察到了哪些类型的剪纸?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喜欢这幅剪纸的原因是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同学们都踊跃回答问题。另外,在有的同学用语不当或者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会及时地给予提示引导,有效地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声像并举,细致观察

在剪纸艺术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伴随着音乐声展示各种类型的剪纸,同学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地观察着剪纸图片。同时,在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剪纸以及观看剪纸的制作过程时,教师熟练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将图片视频任意放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细致、方便地观察。

(3)课堂展示,互动操作

交互式智能平板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交互性,在本节剪纸艺术欣赏课中,教师也充分利用了交互式智能平板的这一特性,有效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课堂上,教师熟练地操作交互式智能平板,在合适的时间顺畅地切换各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使教学能够自然流畅地进行。另外,教师在交互式智能平板中安装了相应的教学软件,在将剪纸归类环节,让同学们亲自用手触摸交互式智能平板,拖动各种类型的剪纸,将其归入相应的类别。交互式智能平板会在学生归类之后自动作出判断,给出相应的评价。同样,在学习剪纸“帧弊值娘慰詹糠质保也采取了类似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物教具,各有所长

混合式学习的思想是通过选择“恰当媒体”,找出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4]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一味地依托交互式智能平板来进行教学,而是根据不同教具不同的特点,合理地利用实物教具与交互式智能平板。如在观察中国剪纸的“镂空”特点时,教师使用了剪纸实物,让同学们回答透过剪纸能否看到自己,从而明白中国剪纸镂空的特点。与交互式智能平板相比,此时实物教具就显得更为直接具体。在本节中国剪纸艺术欣赏课的最后,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剪纸工具,让学生根据上课所学的有关中国剪纸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剪出自己喜欢的剪纸,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中国剪纸,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动手能力。

(5)小组协作,自主探究

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个人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小组协作探究学习也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师提前将相应的教学内容存入每位学生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中,在课堂教学的相应环节,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个人笔记本电脑上协作探究相应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教师所教的内容。

3.课堂效果评价阶段

通过课上对学生的观察,笔者发现在基于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与教师频繁地进行互动,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也非常愿意动手实践观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六、结语

交互式智能平板具有众多的教学优势,但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是要依靠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交互式智能平板的优势与教学内容合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师、教学媒体、学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商长刚.交互智能平板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2(1).

篇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是实践证明了无数次的真理。当今世界上谁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会赢得当今社会上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主导地位。为了使学生将来能适应这种形势,就应该从现在就加强实验教学,尽快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浅谈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重视实验教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和目的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课文中的理论学习缺乏兴趣,而实践教学过程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而理论又是指导实验的最好依据。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掌握了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2.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科学态度并促进智能的发展

针对专业目标,体现专业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解决了理论中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重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过程,并进行思维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形象、生动、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并学会以科学务实的认真态度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授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创造精神

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等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科技创造的精神。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关键要认识各学科中实验课的重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理化生的实验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传授学习方法的过程,学生有了兴趣与方法,才会真正主动探究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验操作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带领学生很好地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去发现、去创造。而学生掌握了各种学习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拿到了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2.符合“强调发展,突出能力”的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论之所以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而各学科中实验教学的加强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能够很好地达到“知识与智能”“教学与发展”的相互统一,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直观教学。

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而且更全面地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提高的空间,也锻炼了学生多方位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培养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1.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探索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若能主动探索知识,就能培养好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原电池的原理教学时,为了构建原电池的概念,我首先演示“苹果原电池”,我用铜片、锌片、导线改造的音乐卡和苹果组成了一个趣味实验,当开关一打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我就问:没有电池,这个构造简单的音乐卡为什么也能发出声音呢?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起,有的到书上找到了答案,但一知半解,全都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个被改造的音乐卡。这时,我趁机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电流从何而来?若用番茄或橘子代替苹果行不行?直接用稀酸代替苹果效果是不是更好呢?是什么原理?

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

(1)先观察铜片、锌片插入稀硫酸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并记录。

(2)把插入稀硫酸的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分别又有何现象?

(3)实验前后测量铜片、锌片质量有无变化?

(4)溶液中的[H+]有何变化?H+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从何而来?

(5)若说是从导线上来,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

学生一边做实验,老师一边指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微观离子运动和电子转移就更形象直观,再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能量转化、两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等。

在掌握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后,我又带着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扩展:学生讨论得出日常用的干电池就是铜-锌原电池;探究干电池的结构和电极反应;进一步研究原电池的缺点与金属腐蚀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激励学生不断在探究中创新。

2.开展实验探究,激发创新意识

实践是创新的前提,实验探究是一个让学生可以手脑并用并可以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设计出来的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如:在复习“实验气体与喷泉”的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套形成喷泉的实验装置,学生在开展实验探究时,我再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评价。学生以前学过在圆底烧瓶中的氨气、氯化氢气体与水作用都能形成喷泉,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其他的气体行不行呢?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缺点?实验装置还可以做哪些改进?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探究设计出了很多方案。很多学生的设计新颖,把化学与物理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与其他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同学们也对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完善,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发展了创新的思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5

一、恐惧舞台的原因

围绕出演音乐会而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是音乐表演艺术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所有演员都遭受过舞台紧张所带来的痛苦。比如德国钢琴大师埃德温•费舍尔就常常怯场到了动弹不得的程度。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经曾说,舞台上的紧张情绪越多,记熟的曲目反而会演奏得越差。

这说明,演奏者的舞台状态不仅取决于音乐作品掌握的熟练程度,而且取决于许多心理因素。有些音乐家刚一上台,那种典型的肌肉紧张就会发生,产生惊慌或不安。心理学家指出,此时,大脑皮层往往不能抑制这种扰动,以致举止变得慌乱,注意力不集中,抗干扰力和适应力降低,紧张情绪愈演愈烈。

(一)注意力

紧张总是有一定原因的。为了实现能在公众场合控制自己,关于放松和专注的心理训练应从台下抓起,甚至要时时练天天练。据研究音乐心理学问题的专家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会在他的表演中难以抑制地流露出来。经常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的音乐专业者记忆功能十有八九不会强,因为这种“明日复明日”的懒惰心理会不断削弱你的性格。音乐家不能像诗人、画家那样挑选最有成效的时候工作,而是不得不在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出演,无法顾及当时的情绪状态。这就需要一种随时集结注意力的本领。李斯特的弟子马丁•克劳泽就曾要求他的学生:“即便在凌晨四点突然把你叫起来,你也要准确无误地开一场音乐会。”而培养这种本领只有靠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行。

(二)怕出错

引起紧张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害怕出错,这可归属为外部原因。当一切都很顺利时放松警惕性,这是一种危险的自我暗示。年轻人很少具备像心理学家那样的丰富经验,把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都设想出来,并探明它们的起因。

学生应该像演员一样善于防御各种不良暗示,宁早勿晚地注射心理“疫苗”。因为年轻人面对周围的影响时往往脆弱不堪,甚至会被一些不良暗示搞得行动瘫痪,比如朋友的一句“可能出错”的提示便会酿成惨剧。当然成年人也难免如此。对于这类谈话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便淡化它们,避免“引火烧身”。

如果演奏者确实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之中,观众总是会原谅他的某些错音和个别卡壳的地方。这种情况不乏其例,比如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音乐会:有时他演奏某些地方含糊不请,粗粗糙糙(尤其在晚年的音乐会上),但由于音乐会的整体效果绝佳,使得这些粗糙并未给观众留下明显的痕迹。

在舞台上音乐家应善于忽略任何过失,否则几个错音将断送整个曲目。

(三)同紧张搏斗

很多人出错恰恰是因为试图同紧张搏斗,结果适得其反,恶化了事态。对此可以采取一种逆向思维,即托尔斯泰的“不抵抗邪恶”法则。理智的音乐家不是停留在那些失败的回忆里,而是竭力重温那些马到成功的演出情景。不良情绪、不幸的记忆固然难以消灭,但是快乐的情绪能将它们隔离。比起奋力镇压紧张的那种抽刀断水、抱薪救火的做法,采取这种“隔离”措施要科学、有效得多,而且也能培养一种对己、对人、对艺术的宽容态度。

(四)生理

紧张也有生理上的原因,比如手冷。拉赫玛尼诺夫每逢登台都双手冰凉,情绪放松至极也无济于事。他采取的办法是在琴旁放一架电热手套,每曲弹罢都将双手伸进去暖一会。

过度疲劳也是一种恐惧舞台的生理原因。这主要是由钢琴家的奔波劳顿和音乐会密度过大造成,有时也是作为心理原因的衍生物而出现的。

(四)性格

人在舞台上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情绪特点不仅仅是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讲更是被表演者本身与生俱来的个性所决定。走在舞台中央的瞬间没有任何两个演员的心理状况一样,有的演员怕出错怕得要死,结果忘词了,有的一见音乐厅的观众就感到窘迫,被那么多热情的目光看得很不自在,有的想多表现一下自己的长处,煞费苦心却感到孤立无援,有的感到厌恶,只想快点结束回家,而另有一些人却萌生强烈的创造激情,迫不及待地想与观众交流。

这种种表现中出于性格的那部分几乎无法分析和有意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

一位音乐教育者是否真正的优秀,不仅取决于自身在某一项目上的水平高低,也取决于是否具有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教育技能。他必须准确地发现并有效地发展每个学生身上好的资质,帮助促成他自己的艺术个性。达此目的需要学会创造一定的氛围:创作氛围,相互理解的氛围以及课堂上友好的氛围。

通常,一个教师可带4至7个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因此要在课堂上营造健康的竞争氛围,同时还要珍惜善待每个学生的个性,把握好分寸,尤其不能伤害能力稍差的学生,倘若对他们普通的天资或薄弱的基本功进行嘲讽和训斥,就很可能引发学生的自卑感――他会自我封闭起来,陷入长期的压抑,今后成长也将受阻,严重者会导致学生放弃学习。相反,如果教师认真负责,善于引导,施教得当,那么这个学生就有可能走向成功。

能力稍差的学生一定要参与班集体音乐会的演出,这会令他们增强自信心,以便去着手更加复杂的曲目。教师必须准确地指出这些学生的优缺点,千方百计地鼓励其优势,夸奖每一点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对于缺点要认真分析,使其努力避免。

能力稍差的学生往往害怕成绩不佳。如果得了三分,他们的情绪就会低落,学习就会变得不主动。这时要给他讲清,优质、稳固的三分也需要勤奋的工作。如果教师对该学生的学习状况还满意,那么这个三分就是阶段性的。如果安心学习,成绩将会提高。

如果能力强的学生和中等水平的学生能自己独立背会曲目,那么教师必须与能力稍差的学生进行单独练习,教会他判断调性,可能的话教他分手背诵,唱旋律,分析调性方案。一个非常有益的方法是,让学生弹左手,教师弹右手,然后交换过来,这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作品,因为,练习虽然是一只手弹,但能听到整个织体。

有的学生演奏时经常中断,甚至由于错误百出而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学生非常害怕上台,所以就更谈不上在舞台上表现自己。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设法使之改掉全部错误。学生最怕的往往不是弹错音,而是不能弹到最后以及因弹错而找不到地方。举个例子:有个小女生特别爱出错,舞台状态不好。教师建议她把复调音乐和练习曲的所有小节编号,然后按小节的数量剪出方型纸块并也进行相应的编号。后来,每抽出一张纸块她便能背弹这一小节。一个月后,这个女生已经能泰然自若地在舞台上演奏了。这种自信令她进步不小,比如体现在将痉挛性的弹奏降至最低。

三、舞台调整

准备状态或者说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职能意义。首先,什么是调整,根据定义――这是机体或主体准备实施某一规定行为或对特定方向的反应。

能显示准备程度的因素或者说行动前机体自身初步调节的因素有很多。举个例子,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想抓东西,那么他就会按自己的方式调整手段,如果是一个小物件,他会接近它直接去拿,如果是个圆形物体,他会围绕着转转,然后张开手指去抓。类似这类动作就显示了运动调整的过程。运动员在起跑线上准备起跑的状态也是一个运动调整过程。带着胜利的信心和确信无疑的感觉走向舞台这便是舞台调整。

如果你坐在漆黑的房间里胆怯地倾听着周围,或许有时就真能听见脚步或可疑的沙沙声。人们常说的“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这也反映了生理调整的现象。如果上台时说“我现在什么也弹不了了”,这种调整就使得无法顺利演出。

对于迫不及待要上台表演的人来说很容易找到促使成功的舞台感觉。演出经验越丰富,上台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少受舞台紧张苦恼的折磨,但是经验不能与原因混淆。演奏者的生活阅历和创造视野越宽,专业知识越多,他就越能深刻明确地诠释作品艺术性,同时也越容易把自己的紧张情绪引向课题创造的轨道。

舞台上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常使演员心里充满忧郁的预感。让人感到恐惧的并不是失败,大多数情况下是害怕曲目弹得不够水平。他会觉得自己很普通,很平淡,并暴露了人的弱点和孤独。

舞台上经常会出现“忘词”现象。应该指出,在可靠的记忆和富有创造性的表演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联系:可靠的记忆无疑是创造性发挥的前提,而创造性的发挥本身就巩固记忆。如果是真正掌握了作品,其实在记忆中不该有任何疑虑。

确信自己演奏的动作准确无误也非常重要。这一点不次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当演奏中手臂、手指出现不自信的动作时立刻反映到声音上和情绪上。对动作的信心来自弹奏器官的和谐状态。这一点首先与这个演奏者在整个基本功训练阶段对自己弹奏器官的控制能力有关。正是平时这些由于紧张而出现的小毛病常会造成舞台表演中致命的僵化。

克服舞台上引发紧张情绪的各种负面因素没有万能的处方。每个人应选择经时间检验适合自己的准备方法。选择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准备方法还要考虑演员自身心理状态的特殊性。

演奏者在作曲家和听众之间应起到媒体作用,尽己所能展示最美好的东西。归根到底,出色的钢琴家能达到那种水平,如海顿所说,“钢琴已消失,我们面前只有音乐”。

如果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失败的想法总是困扰着你,那么不妨可以尝试掩饰自己的不安,开始可能显得不自然,但渐渐地它将成为你的性格的一部分。虽然情绪是属于下意识的范畴,但有意识地驱使自己的精神状态趋向演奏,那就可以将其变为现实。简而言之,当你紧张时,故意装作镇静,这非常有效。即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也不要承认害怕演出,对自己也不要承认,应该不断地对自己和自己的朋友说:“我迫不及待地想登台演出”。如果暗自或出声地大量重复这些,演出前的恐惧逐渐会给自信让位。自我暗示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因为自己做了充足的准备,这种成绩是当值无愧的,不是遥远的梦想。

四、如何对待音乐会的临近

在音乐会当天大多数演奏者都会产生紧张,担心演出质量。这种现象应该认为是一种短促的病症,因此,在这一天做出切合实际的心理调整和理性的心理维护对于演出的成败至关重要。

在举办音乐会的前几天尽量减少练琴时间,不要过分集中注意力,大略过目选定的曲目即可。很多演奏家的丰富经验表明,最好的办法是在音乐会前夕(早上较好)将曲目只完整地弹一遍,不要拆分曲目,不要反复局部。特别建议不要拆毁完整的音乐织体。如果演奏者认为还需要练习,那么他应该限制自己只弹一些练习曲或者与音乐会无关的曲目。一般情况下,如果表演曲目还没准备好,再练已来不及了。

在演出前充分的休息比练琴更重要。这两天的休息是音乐家辛勤劳动换来的,应该忘掉一切,可以去散步,看电影,读书,总之是无关于音乐的活动。

音乐会当天每件小事都重要,比如出门前的穿衣打扮不要匆忙,路途时间要预留得宽裕些,以免不必要的担心。在演员休息室的活动尽量少,以免干扰情绪。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最好谢绝入内。

最不宜的是演出前在幕后与人聊天,这种聊天既分散演奏者的注意力又影响他们的创作情绪。在演员休息室里保持沉默并静静地渡步为上策。

演出前的“热手”活动对演奏者来说具有生理上的重要性,比如它关系到弹奏的速度。上台前用快速度“热手”一般会加强不安的情绪和浪费不必要精力。最有益的是弹一些音阶练习或慢速弹一些片段。然而,必须强调,每个演奏者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进行自我调节,每个演奏者都有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方”。

五、激情

演奏者上台前是否已进入角色是心理准备的重要一环。不管你的准备工作完成得多么精细,也丝毫不能减轻演奏过程中的那种强烈的主动性。音乐会演出需要消耗心理上、体力上的大量能量,投入顽强的意志和全部的注意力,这些都是日常练习当中积累起来的。

作为艺术表演,除了身体的投入,情感的投入绝不可少。后一种投入便是激情。激情是演出成功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总体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情绪激发点,这一点可使他顺利地实施自己的创作构思。如果激情高于这个点,思维就会不协调,意志会衰弱,控制和分析演奏效果的能力也会降低,而当激情没有达到这个最佳界线时,演出往往平淡无味,令观众哈气连天。当感觉技术上已不存在任何问题时仅说明曲目准备到了一个阶段,还有无尽的表演潜力即蕴藏在激情中。

自如的演奏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同时还需要艺术效果上的准备。只有情绪上的连续性符合逻辑,不丢失事件的线索,没有枯燥的地方,使观众的注意力不远离主题,这样的演出效果才能算做成熟的艺术。取得成绩的地方一定是人的心理状态的三个功能:身体、理智、情感协调一致之处。当然,激情不能超越所演奏作品的个性界限。

六、在台上

演奏者常会对陌生的钢琴感到难以适应。对琴凳高度的不适也有可能毁掉整场音乐会。重要的还有照明问题,昏暗的键盘比刺眼的灯光更令人烦恼。所有这些问题要提早考虑,还包括演员休息室的温度,上台前在冰凉的房间里呆一段时间足以使人躁动不安。

对于女性演奏者还要有一些注意事项:穿高跟鞋登台不合适宜。至于鞋子的形状,鞋尖儿过尖或过平都将对踏板的使用起负面作用。服装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重要环节,选择服装首要考虑舒适方便。理想的服装是既穿着舒适,又不能分散演员的注意力。

篇6

1.客观认识自己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清楚全面的认识,就是对自己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这正是我们克服自高自大、妄自菲薄等不良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自我”观念的不恰当认识。一种情况是认为现实中的自我不完美,因此讨厌它、拒绝接受它,而想创造一个虚幻的理想自我来代替它。结果自己贬低自己,使自己的心理受到更大的伤害。另一种情况是过分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就会令人生厌,到处碰壁,因而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因此,要努力改善自我观念,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这是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试试下面的两种途径,帮助自己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一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包括成功与失败)去寻找与验证;二是通过他人的评价(包括正面与负面)去捕获与感悟。一旦认识了真实的自己,就要努力试着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悦纳自己、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一切。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即使有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而不轻视自己,更不自暴自弃。因为,人无完人,每一个生命都是经过选择,都是具备成就生命所有的可能性而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奇迹,都承载着一份独特的生命使命,足以值得好好珍惜。

2.客观地认识教师职业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师职业发展是否顺利,教师职业成就是否巨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职业的态度。我常想,教师这个职业真是充满独特魅力的职业:她既平凡又伟大;既辛苦又甜蜜;既要不断重复又在不断创新;既要独立奋斗又要充分合作,在竞争与压力日趋加强的今天,无论老中青教师,都要不断调整心态,迎接一个个挑战。

作为新人,要有“等得起”的心理准备。新教师刚出校门,对工作对自己难免预期偏高,可由于不熟悉工作,又缺乏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技巧,一旦受挫,很容易产生消沉、退缩的情绪,这时一定要沉住气,相信时间是自己最大的优势,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积极适应当前环境,逐步积累,厚积薄发。

作为中年教师,要有“输得起”的心理准备。尽管经过发展初期,教师已能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在教学中知道扬长避短,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成长、发展与晋升会表现出更强烈的愿望。但一定要看到学校人才云集,高手如林,不要以为自己只要努力就永远是赢家,因为取得成功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不要只关注得到,要学会放下与舍弃。

作为老教师,要有“来得及”的心理准备。退休落幕阶段可以说是教师生涯的低落时期,是准备离开教育岗位的低潮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发展的停滞不前,教师们或多或少会感到一定的职业危机,导致职业压力趋于沉重。这个阶段的教师,请相信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只要自我不放弃,及时反思教学行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更新知识满足学生的新需求,定有机会再创辉煌。

3.客观地认识压力与挫折

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压力,有利于成长和发展。研究发现,在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研究人员将其称之为倒置的“U”形曲线。当压力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时工作毫无效率可言;当压力适中时,工作效率便会直线上升;但当压力达到很高的水平时,工作效率就会再次下降、变差。人们的最佳或最适压力水平,即“U”形曲线的顶端,则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处理好压力问题关键在于形成合理的自我认知,保持适中的期望值,处理好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关系。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距离过大的人,总是追求完美,总是给自己设置过高的、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因而,无论他己经取得多大的成功,他还是不满足,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他总是有失败和挫折的感觉,总是使自己陷入自卑和焦虑之中,压力重重。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距离适当的人,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立恰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所以,他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地增强自信自尊,促进个体才能充分发挥,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同理,面对挫折,我们也应当全面辩证地看待。首先,它是一种常态,一帆风顺只是一种祈福,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试误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每个人、每件事的发展变化都不是直线上升的,所以,我们不可能阻止挫折从根本上消失。其次,一分为二地看待挫折,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挫折,往往使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智慧!再次,对待挫折,我们一定要“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人跌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

4.摒弃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n条不合理信念:(1)每个人绝对要取得周围的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2)个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他是否全能,是否在人生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成就。(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是坏人,应严厉遣责和惩罚他们。(4)当事情不如己意的时候,感到实在可怕和可悲。(5)要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来得省事。(6)人的不愉快是外界因素造成的,所以人实在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痛苦和困惑。(7)对于危险的和可怕的事物,人应该非常关心;要不断关注和思考,而且要随时留意它可能再发生。(8)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往往决定了现今的行为,而且这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9)一个人总要依赖他人,同时也需要一个比自己强有力的人来让自己依附。(10)一个人要关心他人的问题,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注:指过分地关心和悲伤难过)。(11)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总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若得不到答案,就会痛苦。

是啊,世上本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于人对事情的解释。许多人常做的就是去和现实抗争,对现实不满,想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但都是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其实,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二、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意识调节法。人的意识能够调节情绪的发生与强度,可以加强意志的磨练,因此应当努力以个人的意识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变化。试着做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吧。如心情不好时,对着镜子笑一笑,并暗示自己:我笑了,说明我很高兴,我的心情很愉快;当与别人发生争执时,暗示自己:要冷静,别冲动;当自己心灰意冷时对自己说:我行,我行,我行。积极的暗示能帮助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2.合理释放情绪。即将消极的情绪释放。如到没有人的空旷地带,大声喊叫几下或放声痛哭一场;借助音乐并伴随自己的高歌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发泄心中的不平;写日记抒发自己的情怀、排解忧愁。或者学会倾诉,当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失落、委屈向别人说出来时,就会感到轻松了很多。俗话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向别人倾诉还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和安慰,从别人那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注意转移法。当自己处于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即爆发,使自己有冷静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足够时间和机会,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的方法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通过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如看电影、打扑克、下棋、打球、上网冲浪、出去旅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从而乐而忘忧。

4.行为转移法。当不良情绪发生时,通过改变行为可调控情绪,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也可以采取开展新的工作或投身新的科研项目等来转移消极的负性情绪的影响。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三、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1.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人就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充分发挥脑的功能。还应遵循体内的生物节律和一定的作息规律,使大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如在上床前的两个小时之内停止一些令人兴奋的活动或者工作。闭目养神,读读消遣小说,听听音乐或看看电视,喝一杯热牛奶等都有助于我们改善睡眠。

2.亲临休闲的文化。“休闲”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词汇,也是身心放松的一个代名词。调查显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教师最常从事的都是较简单、朴实、可行的休闲活动,与居家生活配合较密,新潮、特殊、费钱的活动一般不会被他们采纳。所以,选择一些既能健身又能缓解压力,且又具备一定文化意义的休闲活动为上策。“放松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之道。比如静坐,可以调身、调心、调息,通过调整呼吸和身姿达到意识的自我控制。练习气功、瑜伽,能快速使情绪放松下来,通过有氧运动消耗肾上腺素,让心率变慢,血压下降,肌肉放松,获得身心安宁。

3.配合科学、合理的饮食。身体在压力之下消耗的能量比平时快,所以,健康的饮食非常重要。教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注意一日三餐的定时定量及热量和营养素的科学分配,注意合理搭配食物及膳食的平衡。如尽量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尽量多吃纤维食物等,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应。

篇7

Abstract: Five-year Primary Education students for tertiary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the Hun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o raise the level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o develop a new Normal school system. Piano music classes as a teaching aid, with soloist, accompanist, etc. the important role of multiple roles, and its playing ability to train teachers in high-orientation of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daily teaching. Teachers in teaching music in all relevant aspects should start an all-round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Oriented students in rural areas;Piano capacity

五年制小教大专农村定向生是一个其生源来自农村,毕业后又将回到农村任教的一个特定群体。由于城乡教育的差异,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没有见过钢琴、音乐基础也很差,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机械练习,而是应从音乐各个相关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一、应具备的音乐相关知识

音乐的各个相关知识不仅仅是单一存在的,它与钢琴学习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作为铺垫,钢琴课程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而在钢琴学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可以不断提高乐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一)正确识读乐谱能力

音乐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的艺术,乐谱则是记载音乐的一个符号载体,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谱式,根据研究者的相关调查表明有46.1%的农村学生不认识简谱,更有高达70.5%的农村学生不认识五线谱,可是钢琴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五线双行谱的记谱方式,这就促使我们的学生必须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只有具备了识别这一音乐符号的能力,才能跨入钢琴学习的殿堂。

(二)视唱练耳相关能力

视唱练耳一直被认为是高师音乐专业培养中较为重要的音乐基础课程之一,它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组织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通过训练引导学生将听觉运用到创作表演实践中去。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定向生们虽然不是作为专业音乐学生来培养的,但是钢琴这门课程学习的特殊性,还是要求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视唱练耳能力。如果“耳力”好,演奏者在演奏钢琴的时候会很好地注意到声部之间的平衡、对于节奏等等因素也是非常的敏感,有利于提高演奏水平。

(三)了解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法的。音乐中的声音是将各种声音要素用音乐的组织手段按音乐形式美的法则组织在一起的,构成音乐要素与组织手段,我们称之为“音乐语言”或称之为音乐的表现要素。1音乐中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音色、旋律、节奏、速度、节拍、调式、调性、力度、和声、复调等等。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使音乐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我们的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些音乐中的基本表现要素,然后才能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注意它,并弹奏出优美的乐曲。下面以这其中较为重要的四大要素为例说明,它们分别是: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和节奏、节拍。

1.旋律

旋律又叫曲调,是由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的很多音组成的,能体现音乐的全部或主要思想。旋律是音乐的基础、音乐的灵魂,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正是旋律线的运动发展,表现了作品的思想情感。不同的旋律能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旋律线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同音反复型、直线上升型、直线下行型和波浪型四种形式。旋律进行方向的不同也决定着旋律的表情特征,从而达到对旋律丰富表现力的理解。例如:旋律中的同音反复给人一种情绪在增长,力量在积蓄的感受;上行的旋律应在弹奏中表现出激动的情绪;而下行的旋律则要弹奏出一种忧愁、悲伤的情绪;波浪型的旋律线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样,使人的情绪高低起伏、波动不以。

2.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色彩和特性,它决定于声波的波形。音色与发音体的材质、泛音等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乐器当然会有不同的音色,但是,同样的乐器也会出现不同的音色,这里特指的是钢琴的音色,钢琴音色的不同与触键方式的不同有关。

翻开每一首钢琴作品,作曲家在写作时就为每个乐句、每个音符设计了符合音乐不同表现要求的触键手法。要想真正领会对每个乐句音色的弹奏要求,需要我们对作品的背景、时代等等相关内容非常了解,才有可能弹奏出符合钢琴曲意境的不同音色。当然,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内容了,是每一个钢琴演奏者终身都在追求和探究的课题。虽然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们在这一个方面可能不如专业学生学得快、学得好,但是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内容,可以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有可以不断提高的方向。

3.速度、力度

音乐作品中有两种不同的“速度”。一种是一首音乐作品或其中一段落,其拍子中各拍基本的固定速度;另一种是变化的速度。速度用意大利语作为国际通用术语。音乐作品在拍子中出现的强弱拍的基础上,还有各种强弱变化,这种强弱变化称为“力度”。力度术语用意大利语作为国际术语。

音乐进行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与音乐的性质和内容、传递出来的情感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在不断调节变化着。一般说来,快的速度通常是和激情、兴奋、紧张、恐慌、欢快、活跃等情绪特征联系在一起的;慢的速度则多与安详、宁静、沉思、忧愁等情绪情感特征相关。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弹奏的力度越大,越使人感到音乐紧张性的增加;力度越小,则减少音乐的紧张性。在通常情况下,旋律上行时伴随着力度的增加,旋律下行时伴随着力度的减弱。农村定向生们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如果能较好的掌握适当的速度和力度变化将有助于增强钢琴乐曲的艺术感染力。

4.节奏、节拍

不同长短和强弱音的有组织的运动序列叫做节奏。节奏是音乐中重要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它能使曲调具有鲜明的性格,使人易于感受和记忆,并对音乐形象的确立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其富有特性的节奏型贯穿其中,正是有了它的存在使得这些音乐作品的形象丰富了起来,也明确了各个乐曲的类别。

时值相等的强拍与弱拍,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次序周期替出现,叫做节拍。节拍把一定的节奏有规律地划分为小结,约束着节奏的进行,并和节奏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表现不同的审美情感时,会采用相应的节奏节拍,如平静时,多采用平缓的节奏,长时值的音;激动时多用紧张急促的节奏和强弱交替频繁的节拍。如果这些农村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节奏和节拍这两个概念,就可以使他们弹奏的乐曲更能符合其本身的形象确立和情绪表达的要求。

二、 应具备的钢琴弹奏能力

(一)拥有独立灵活的手指

著名钢琴家涅高兹曾说:手指是“前线的战士,是声音的制造者”,“是钢琴弹奏的直接创造者”,是“钢琴家意志的执行者”。总体说来,需要有独立的手指、发展均衡的手指、灵活的手指、能快速跑动的手指等等。

所谓独立是指发自掌关节的垂直方向的手指上、下运动,各手指互不依赖、互不牵扯。2我们的手指有长有短,其能力也是各有所长的。拇指天生具有横向运动能力,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完成圆润无间断的键盘转移,但是它的上下垂直运动能力则明显不如其他手指。食指是最为灵活的手指,但是却也因为它与生俱来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在日常针对较弱手指的练习过程中最忽略它,最终导致它某些技巧的障碍。中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且其粗壮、结实,有着较好的手指支撑力,独立性好,但是它的灵巧度却不如食指,而且第一关节较软,特别容易出现塌指的问题,影响了力量的传送。无名指根据解剖学的论述,它和“3指及5指是以所谓腱结合相连的。如果3、5指不动,那么腱结合组织就大大地限制着4指的动作。”3无名指的独立性最差,非常的软弱,支撑力也不够,每每要使用这个手指的时候,总是给人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要使这个手指能够具备与其他手指相同的能力,需要特殊地加强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小指相对其他手指而言比较短小细弱,支撑力差,灵活度不如其他4指,力度上的使用也不是那么顺畅。但是,小指在钢琴弹奏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它常常要担任外声部的演奏任务和需要它去完成居音列中最高点音的演奏重任。故此,小指的力量和灵活度的训练具有其特殊的意义,也是所有手指中需要重点训练的一个。

除开对各个手指均衡能力的训练之外,还需要注意手指指力的训练,所谓指力指的是:在钢琴弹奏过程中手指做出任意动作所需要的各种力量支持。具体说来它包括手指的爆发力、张力、集合力和内控力等等。

手指爆发力是指力训练中的关键环节,手指的灵活弹奏依赖于手指的灵巧度,而灵巧度则需要手指瞬间爆发的力量作为支撑。要运用积蓄力量、瞬间爆发来击键和追求声音清晰的触键点等练习方法来进行练习,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指爆发力。

手指张力是当我们的手指准备弹奏时或者根据即将要弹奏的音塑造的某种手型架子时,虽然还没有弹奏,但是手指已经开始用力,这就是张力。张力的运用要讲究度的把握,过分了手会僵硬,不用手会松松垮垮,弹奏又会无从谈起。

集合力指的是弹奏过程中有意识的集合用力。它强调的是各个手指在弹奏中用力时间的一致性。

内控力指的是由于各个不同的触键方式、不同的触键速度、不同的按压保留时间所产生的一种控制力。它的训练必须同某一种触键方式相联系。

手指快速跑动的技巧则是以上手指能力的综合体现,上面的基础越好,跑动技巧的训练越顺利,相应的手指能力将越强。

这些手指的要求对于我们的农村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无论困难大小,这是弹奏钢琴的基本要素之一,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初步完善它,并逐步拥有这些手指能力。

(二)注重手腕、手臂的协调作用

手腕是最重要的发力“中转站”,是“调节器”、是“防震弹簧”。4弹奏钢琴需要很大的力量,这个力量不是只靠手指就可以发出的,而是必须力量从肩部出发,通过手臂和手腕,然后到达指尖。所以说,手腕在力量的传递方面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中转站”。而“调节器”和“防震弹簧”则指的是手腕的调节作用。在弹琴过程中,我们的五个手指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想要弹奏出优美的乐曲,手的位置就需要不断的变化,而如何才能将这一变化运用的流畅自如呢?这就要借助于手腕的调节作用了,通过弹奏者手腕上、下、左、右、以及圆弧形运动的方式来找到最适合每个手指弹奏的位置。

乔治•桑多尔说过:“以重力为特征的触键法摒弃了滥用‘手指技巧’的老学派,认为光靠纯粹的肌肉力量,尤其是光靠负责手指运动的那些相当弱小的前臂肌肉力量是难以驾驭现代钢琴的。”5毋庸置疑,现代钢琴弹奏不是光靠手指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手指、手腕和手臂同时协调才能完成。其实手臂与手腕的运动方式非常类似,也强调横向、纵向、环绕等运动轨迹,除此之外,还需注重手臂的灵敏度,以达到在琴键上快速移动的目的。

(三)掌握钢琴三大基本弹奏法

钢琴的弹奏方法细分起来可以有很多,但是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非连奏、连奏和跳音奏法。

非连音奏法是初学阶段解决肩臂放松,体会和掌握用重量弹奏以及手指支撑问题最好的方法。它对手指本身尚没有很多独立活动的要求。学习弹奏非连音奏法,首先用上臂带动前臂将放松的手腕提起,略高于键盘,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然后整个手臂自然下落,将弹奏的手指落在琴键上,指端站立好。这时由手臂下落所产生的重量,通过腕关节传达到指端,弹出丰满、圆润的声音。等声音发出后,手指只是放在键上,不再用力。然后腕、臂自然提起,将手指带离琴键。这就是弹奏一个非连音的全部过程。

连音奏法是钢琴演奏中最常用的,也是较复杂的一种基本弹奏方法。钢琴因锤子击弦而发声,他要求手指本身具备一定的力量和独立性,同时在手指上下运动时要体会手指和手腕的配合,以腕的传送使手指力量横向移动,尽可能使声音连贯起来。首先按照非连音奏法把第一个音弹下去,腕、臂放松,手指站稳。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弹下一个音。掌关节打开,带动手指做上下运动,弹奏的手指要放松的抬起,自然的落下。在弹后一个音的手指触键的同时,弹前一个音的手指立即离键,力量的重心应从前一手指转移到后一手指,手腕也应随力量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弹完连音的最后一个音,手腕放松地将手指带离琴键。手指的弹奏须积极主动,切不可用手腕、手臂的颠、压等动作代替抬指动作。大拇指触键时,要防止指端关节接触琴键,弹奏时要注意大拇指的独立活动,不要依赖手腕带动。

跳音奏法与非连音奏法有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跳音的触键比较短促、敏捷。手指一经触键即迅速离开, 腕、臂也必须有控制的放松,使弹出的声音轻巧而有弹性。跳音从奏法上可具体分为三种,弹奏的时值也各有不同。用手臂力量弹奏的跳音,其时值是音符原时值的四分之三;用手腕力量弹奏的跳音,其时值是音符原时值的二分之一;用手指力量弹奏的跳音,其时值是音符原时值的四分之一。

三、应具备的钢琴伴奏能力

对于大多数钢琴演奏者来说,担任钢琴独奏的机会远远不如担任钢琴伴奏的机会多,它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以及校外大量的群众音乐艺术活动中广泛应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因而现已成为各级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对于农村来的学生而言,短短一年钢琴课程的学习还不足以使他们具备这方面能力,因此通过一门系统的课程来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训练,从而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这种技能便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首先,要须具备一定的演奏水平,演奏者在弹奏即兴伴奏时就不会遇到技术障碍,任何巧妙的构思、创新的想法都能得到较好的表现。相反,如果演奏水平有限,即使有更多更好的编配思路也难以付诸实践,碰上有难度、需要技巧的地方,就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和声知识在键盘上的实际掌握至关重要,因为伴奏是一种以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部的组织形式,有人说和声是伴奏的“灵魂”,没有它钢琴伴奏也就无从谈起。一般说来,简单的和弦序进以Ⅰ、Ⅳ、Ⅴ级及属七和弦为主,有能力的可选用部分副三和弦及常用的二级七、导七和重属七和弦 可以借鉴一些较好的伴奏谱例,学习其精彩的伴奏手法。

再次,通过创造性地运用声部的造型形式,即伴奏织体来与旋律相配合,伴奏的艺术效果便由此产生。在即兴伴奏中,有可能比较简单的和声语汇可以因为音型的变换而令其显得丰富多彩,这充分体现出了织体运用的能力的重要性。伴奏织体是表现歌曲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首歌曲如果选择了恰当的伴奏音型,就能使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得到更准确、生动地揭示。

最后,作为师范生,还得具有一定的自弹自唱能力,所谓自弹自唱指的是运用不同的伴奏手法为歌曲伴奏的同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这是钢琴即兴伴奏在教学中应用能力的训练,也是在将来的实践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技能。

总之,钢琴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双方共同付出努力,不断改进方法,以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注释

1.曹D. 《主体教育理念下的音乐表现要素的教学探讨》,《中国科技创新导刊》[J].2008.

2.司徒璧春 陈朗秋. 《钢琴教学法》[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第6版第68页.

3.但昭义. 《钢琴的基本弹奏法――手指基础训练》 [J].《钢琴艺术》,1997(3).

4.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M].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篇8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仍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是: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移动学习的目标就是希望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习者或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到移动学习中,而移动学习本身所具有的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也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移动学习被认为是未来的一种学习模式,或者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因此,了解当前高校移动学习的现状,对于移动学习的发展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南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群体,在移动学习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指导下,设计符合江南大学学生特点的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2.1 调查目的

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智能化以及网络功能的完善,高校中自主进行移动学习的几率不断提高,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江南大学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的调查,了解并分析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资源使用情况,态度和行为,以及对移动学习的需求,指出高校大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移动学习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2.2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江南大学在校大学生300人,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各专业人数分配为:理科,101人;工科,136人;文科,41人;艺术,21人。

2.3 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学习自主性等;第二部分为移动学习设备,包括电子产品类型、操作系统类型、功能等;第三部分为移动学习资源,包括资源类型、学习方式、使用频率等;第四部分为移动学习行为和态度,包括对移动学习概念的认识,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等;第五部分为合理化建议。共35道题,其中25道题为单选题,9道题为多选题,1道题为混合型题,调查数据采用SPSSI2.0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3.1 学习自主性调查

调查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自主性较强,对自己的学习能很好的掌控,但其中57%的学生较强学习自主性的体现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当“学习内容丰富且具有吸引力时”,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学习,另外,还有20%的同学在学习时需要他人的监督和指导,也存在9%的大学生在学习上提不起兴趣。所以,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学习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控制性。

3.2 移动学习设备

3.2.1 移动设备拥有情况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都拥有手机,81.9%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4.3%的学生拥有PSP,45.5%的学生拥有MP3、MP4,18.7%的学生拥有电子词典,相比之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明显要高。而在进一步调查中,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统计显示,Android系统的拥有量为69.6%,IOS系统的拥有量为11.7%,windows及其他操作系统的拥有量为18.7%;同时,在拥有平板电脑的同学中,Android系统的拥有量为36%,IOS系统的拥有量为24%,windows及其他操作系统的拥有量为40%。

而在2011年,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张钰梅在进行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2011年6月出版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第18期)的研究中显示,“MP3的拥有量为41.3%,MP4或MP5的拥有量为16.2%,电子词典的拥有量为8.9%,PSP的拥有量为2.4%,电子书的拥有量为10.8%,收音机的拥有量为16.8%,以上电子产品均没有的占总人数的34%”。时隔三年,很显然,移动设备在高校的普及率以及智能化程度正在飞速变化,所以,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也应向智能化发展。

3.2.2 移动设备功能的应用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移动设备都拥有通话、短信;飞信、移动QQ等即时通讯工具;本地视音频文件的播放;浏览WAP网页;蓝牙;Wi-Fi无线上网;在线安装智能软件等功能。而其中,几乎每天都使用的功能为:浏览网页占83.6%,即时通讯占70.6%,听音乐占66.2%,阅读文本占43.8%,玩游戏占38.5%,摄影占27.8%,而日程表和使用学习软件各占了22.4%。

同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在他们的研究中,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时,接听电话和收发短信的总比值位居第一和第二,随后才是上网及娱乐,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我校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时,使用最多的功能是浏览网页,腾讯QQ、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紧随其后,因此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打电话、发短信已不再是最重要的需求。

3.3 移动学习资源

3.3.1 移动学习资源的类型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多数是浏览网页、微博以及使用即时通信软件,而下载文件和浏览多媒体的人数并不多。而图1显示,移动设备浏览网页时,关注娱乐类资源要比关注专业学习类资源多,这与2009年扬州大学在“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项目中的调查结果相似,虽然时隔4年,大学生利用移动设备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休闲娱乐,所以怎样让专业学习类资源在移动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改善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3.3.2 移动学习的方式

表1显示,江南大学学生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为登陆相关学习网站在线学习(如网络课堂等)以及下载教材和相关资料,而使用手持设备专用学习软件以及使用手持设备学习机的人数不多,以此看来,同学们更习惯于学习网站、文字资料以及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4 移动学习的行为和态度

3.4.1 进行一次连续的移动学习的时长

调查显示,认为一次连续的移动学习时长在30分钟内的大学生占62.8%,部分大学生能够接受一次超过30分钟的学习。而扬州大学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项目得出的结论为:人们觉得3-5分钟是最合适的,因为手机的小屏幕特点,如果时间过长学习者则会失去耐心,而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不限时间,因为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也会不同[3]。对比发现,随着移动学习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能够接受的一次连续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以5-30分钟为宜。

3.4.2 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上的消费意愿

通过调查,有59.73%的大学生在遇到优秀的移动学习资源时愿意进行消费购买,这说明大学生已经初具为移动学习资源进行消费的意识了。我们在愿意为优秀移动学习资源进行消费的大学生中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得到的数据如表2:

从表2中不难看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在移动学习资源上的花费不应超过50元人民币,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不应超过100元人民币。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相比于传统学习资源(教材、教学辅导书、习题本等)动辄几十上百的花费,大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消费数额的意向大多比较保守。当然,对于100元人民币的消费是否高或者低与时展情况、地区人民消费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系,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市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为互联网中的非物质资源进行消费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上的不超过100元人民币的消费属于保守消费的观念是有依据的。

3.4.3 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

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在移动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比较差,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己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心里有数,而其他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移动学习时的状况与平常学习无区别。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效果评估差别较大,有些大学生能适应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有些大学生得到的效果比较差,其中的差别与个人的认知情况、学习习惯、移动学习资源的优劣程度等多种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4 大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移动学习时存在的几个问题:

(1)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移动学习愿望,但当前的移动学习情况多为无意识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近2/3的大学生具有明确的移动学习的愿望,但在与学生访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大多是在课间、睡前等时间段利用移动设备查看新闻、查询学习有关的通知、资料等,并没有出现针对性较强的学习行为。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进行移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要低于传统学习方式,这受限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客观上移动学习本身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二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有超过一半学生的学习情况取决于移动学习的内容是否吸引人。

(2)缺乏适合移动设备使用的学习资源。目前大多数网络上的学习资料,其呈现内容和形式都没有考虑到小屏幕手持设备呈现的特点以及适应移动状态的特殊性。虽然各互联网移动服务开发商已对目前流行的移动系统平台(苹果公司的IOS,谷歌公司的Android,微软公司的Windows Phone)进行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而且数量也日益增多,但从质量上来看,优秀的产品屈指可数,而其内容有一定的群集性,比如Android平台上目前比较流行的“百词斩”、“拓词”、“我爱记单词”等软件,都是为英语单词的记忆开发的。

(3)学习效果难以评定。教学结果的评估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步,但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其学习过程中缺乏老师的指导,最后缺乏老师的评价,其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只能来自于自身对学习过程的监控程度及满意程度,并没有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

(4)现有的网络条件使得网络速度很慢。部分学生觉得限制移动学习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网络速度很慢。

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大多通过移动设备下载学习资源或者在线学习,而网络速度太慢使得学习者在教育站点浏览资料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导致学习者有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厌烦,降低了学习效果。

5 提高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效率的建议

(1)相关部门加大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软件开发。对于大学生在移动学习中出现无计划无策略等问题,教育部门应对移动学习有利用价值的精华部分进行宣传和推广,使移动学习成为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组织相关的研究队伍,研究具有针对性的移动学习软件。

(2)增强大学生正确对待移动学习的态度。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能够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也使得在线沟通成为了可能,而在认识其发展前景的情况下也要看到其不足,其屏幕小、容量小、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特征以及缺乏教师指导、缺乏规范的学习环境、缺乏有效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只有充分认识其优缺点,才能更好地处理移动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关系,做到两者相互促进。

(3)大力推进学校现有学习支持设备的开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极大多数大学生建议学校应该提供连接到国内先进学习资源的网站的免费网络,使得在校园范围内随时随地查找、下载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学校也应提供专门为移动学习开发的网站接口,作为适应于本校各专业学习内容相应的学习资源的集成,并对学生免费开放。

(4)制定移动学习相关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评价尚未有一个统一的体系,从微观上而言,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因各平台上的移动学习软件而异的。现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性能在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要选择切入时机,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尽量能够为学生的进步给予更加个性化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给予反馈的同时,也给予一定的激励,从而推动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发展。

6 总结

本研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对移动学习内涵的研究,在江南大学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与访谈,根据结果揭示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回顾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教学相关理论,移动学习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并没有达到比较高的层次,大部分的移动学习行为属于以休闲为主的无目的学习行为。

(2)通过调查和访谈,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第一,移动学习的发生条件已经比较成熟,移动设备拥有率较高,其功能支持多种移动学习;第二,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进行移动学习时没有学习策略指导;第三,目前缺乏优秀的移动学习资源以及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速度。

(3)根据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1.相关部门加大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和宣传;2.增强大学生正确对待移动学习的态度;3.大力推进学校现有学习支持设备的开发;4.制订移动学习相关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276):95-96.

[2]张钰梅,袁婷,王学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29-31.

[3]张浩,杨凌霞,陈盼.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01).

[4]王伟,钟绍春,吕森林.大学生移动学习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

篇9

班级活动的策划书1课题:我比想象中优秀

课型:班级心理辅导课

设计理念

人的潜能是永远挖掘不尽的,就像一座永远也挖不尽的金矿。但面对困难,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事实上,我们并不是输给了困难,而是输给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没有发现自身存在的潜质。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获得自我认同感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还不稳定,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心理辅导课,跟学生一起挖掘自身的潜能和自己周围的人际与社会资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质。

2、态度和情感目标:

(1)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

(2)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

(3)遇到困难时善于利用自己的人际和社会资源。

3、能力目标:

(1)在生活中学会挖掘自身的潜能。

(2)遇到困难时学会寻求帮助,调动一切力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重点、难点:学会挖掘自身的潜能,在必要的时候学会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 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

课前准备:录音、准备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二、辅导过程

活动1、听故事《你比想象中更优秀》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他在两个小时内就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然毫无进展。这个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有任何帮助。

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 :“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

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这位青年。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当高斯不知道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仅仅把它当作一般的数学难题时,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出了它,高斯的确是天才。但如果当时老师告诉他那是一道连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有解开的难题时,结果会是怎样呢?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先小组讨论,后班级发言。

活动2 亲手验证,我比想象中更优秀

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此刻正在观看一台精彩的演出,台上是你最喜爱的偶像。演出结束,演员向你走来,你无比激动。好了,游戏现在开始——请你预计一下,假如你用最快的速度双手鼓掌,一分钟能鼓多少下呢?把第一个进入你脑海的数字写在纸的左上角。写好之后,就把纸倒扣在桌面上。

现在让我们实地测验一下,鼓掌10秒钟,请注意,以尽快的速度鼓掌,也许当你鼓到六七秒钟时感到很累,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哦。

然后请大家把鼓掌的数字乘以6,就得出了自己一分钟鼓掌的数字,把这个数字写在纸的正中央。

现在你得到了两个数字,一个是你在鼓掌之前预计的掌声数字,一个是你的实际鼓掌数字。看一下这两个数字哪个大?大多少?

看着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想呢?

在我们每日无数次摩擦的双手之中,居然都蕴含着你我所不知道的潜能,只要你尽全力去做,你就会看到数倍于你的估计的结果出现。但我们平常却总是被一些习惯思维阻碍自己对自己有一个真实更高的评价,那么阻碍我们的到底是谁呢?那就是“我不能”先生。

活动3 将阻碍我们更优秀的“我不能”先生火化

1.首先请同学们在纸上写出自己不能做到的事。

2.在哀乐中请大家把写好的纸折好按顺序来到讲台前,把纸扔进一个瓷碗中,用火柴点着,我们一起把“我不能”先生火化。

3.跟随老师默念下面的悼词。

“同学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邀请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火化仪式。‘我不能’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的生命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有时甚至比任何一个人对我们的影响都要深刻得多。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现在,我们已经把您火化了,希望您能够安息。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我愿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能够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的名气大,没有您的影响力强,但是他们会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4.每人走到纸灰前,鞠躬跟“我不能”先生告别,并跟“我不能”先生说句话。

5.每人用纸做一个墓碑,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则写上“安息吧”,或写上自己想写的内容。

下面写着这天的日期。每人把自己做的纸墓碑放在桌子上。以后再想说“我不能”的时候,就看看墓碑,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大家去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活动4 发掘隐形的翅膀,迎接新人“我能行”先生

同学们,下面我们在欢快的音乐中鼓掌欢迎“我能行”先生,他的别名叫“不倒翁”。

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能行”先生做朋友吗?

现在就先跟“我能行”先生交流一下你的情况,然后和大家共享你的交流成果吧。

1、我的能力、优势、潜能等:

我在____方面行。

我在____方面行。

我在____方面行。

我在____方面,如果更____一些,我也能行。

我在____方面,如果更____一些,我也能行。

我在____方面,如果更____一些,我也能行。

……

2、我的人际与社会资源:

现在想一下:假如你遇到了困难,你可以向哪些人寻求帮助呢?写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很庆幸,我有___,他(她、它)____。

我很庆幸,我有___,他(她、它)____。

我很庆幸,我有___,他(她、它)____。

我很庆幸,我有___,他(她、它)____。

……

三、歌曲齐唱

隐形的翅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过绝望。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终於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我终於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

隐形的翅膀让理想变成现实,

我会永远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像。

四、我的感悟和收获

通过今天这堂课,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呢?跟大家一块分享一下吧。

教师总结:请记住这句话:你比自己想象的更优秀!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是无穷的,我们平时对自己的感觉只是冰山的一角,还有更多的优秀品质等待着你去挖掘。请不要让“我不能”束缚自己的手脚,多给自己一些肯定,把自己想象得更优秀一点,这样你就会变得更加优秀。

班级活动的策划书2一、班会背景

大学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进入大三。或许此时的我们仍然像以前一样迷茫,甚至更加纠结。或许经历大一大二沉淀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或许我们正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拼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以及路上的风景。无论现在的我们有着怎样的变化,我们始终大三了。大三,我们该学会成熟,我们该承担责任,我们该学会珍惜,我们该面对生活。在这样的过渡阶段,我们该学会思考,于是我们召开本次主题班会,希望通过班会分享找到自己的定位,思考大三以后……同时,班会是全班同学聚在一起的有效途径。

二、班会主题

三、班会目的

1、通过策划组织班会,让同学们静心思考自己在大三一年以及今后的方向。

2、通过团队游戏,让平时交流很少的同学能够有更多机会彼此交流,团队游戏可以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3、游戏也富含人生哲理,通过游戏让同学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和智慧。

四、班会情况

对象:地科10师范3班全体成员

时间:年9月8日(星期三)

晚上7:00——9:30

地点:地理科学学院

五、班会流程

时间

事项

负责人

备注

17:00——18:40

会场布置,包括黑板、讲台、音乐

全体班委

需要有会写pop字体的同学

18:40——19:00

最后的前期准备检查以及到会同学清点

蒙林熙

陈蓓

19:00——19:30

开场白、魏老师和陈老师讲话

孙婷婷

时间随情况而定

19:30——19:50

工作计划

李丹妮

19:50——

玩游戏以及游戏分享等

详见附件

21:30

整理会场以及小结

全体班委

六、班会形式及内容(详见附件)

形式:各种各样的团队游戏

内容:玩游戏

游戏感言分享

相关游戏惩罚或奖励实施

七、前期准备

1、筹备班会所需各种物资,包括布置会场所用的和玩游戏所需的。

(蒙林熙张敏齐芳)

2、申请教室,联系老师,做好前期的一切安排。

(张强)

3、游戏的选龋(李丹妮)

4、购买零食和小礼品(礼品视游戏而定)。

(蒙林熙张敏齐芳)

5、照相机、电脑、相关音乐。

(孙婷婷陈远)

6、主持人写开场白,要求围绕主题。

(暂定)

八、后期工作

1、写新闻或是班会总结(附上图片)或是感想,联系学生会发到网上。

(陈蓓)

2、整理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发到我们班的博客上。

(李丹妮陈蓓)

九、注意事项

1、上述分工只是将工作落实到主要负责人,工作时相互协作。

2、班会过程要维持一定的纪律。

附件:游戏方案

第一个:钉子上架(李丹妮)

对象:全体成员

规则:把10颗钉子放在木头上的这个钉子上,且稳定保持10秒

流程:分组:分成7组,每组6人

领道具(木头、钉子)

组员合作完成游戏内容

奖励:获胜的小组每人得一个笔记本

意义:

1、钉子也有他们的刚柔并进,在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过当每个人都不断吸收,相互学习,也会有出人意料的成果,就如我们的钉子游戏

2、在游戏过程中,要有明智的决策,而这个决策是需要大家商讨的,因而团队的交流和协调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个:报纸游戏(陈蓓)

对象:全体成员

规则:选两人站在报纸上开始回答问题,答错问题报纸折半继续,答对问题回答下一道,男女在回答问题是身体不能接触报纸以外的事物。

流程:各小组选派人员2名,可男女搭配

主持人问问题,参赛选手回答,完成游戏

奖励:问题回答完,并且两人仍能够站在报纸上,则该小组每人获得一根棒棒糖。

前期准备:问题至少7组,每组10题

第三个:成语接龙(张敏)

这个游戏的'名字只是用来迷惑大家,而并不是真的要接龙。每组派出一人,共7人,让这7人先在纸上写出5个成语,因为游戏题目叫成语接龙,所以大家会考虑的是成语如何接龙,最后一个字该容易还是简单。等大家都写好之后,让大家都把自己的成语向台下观众读一遍。然后让每个人在5个成语前加上“我初恋时、我结婚时、我洞房花烛夜时、我结婚后、我的婚外恋”,这样连起来就变成“我初恋时(第一个成语)、我结婚时(第二个成语)、我洞房花烛夜时(第三个成语)、我结婚后(第四个成语)、我的婚外恋(第五个成语)”。有时效果会意想不到的搞笑。

参与奖:每人一根棒棒糖

前期准备:白纸

第四个:听音乐猜歌名(陈远)

主持人依次播放曲目组(一组5首歌),每首歌只播放前30秒,要求能够在播放时间内猜出,如果播放时间未到30秒歌曲被猜出,直接进入下一曲,个人累积猜对3首或3首以上可获得奖品,无惩罚措施。(共8组曲目,40首歌)

第五个:合作猜物品(张强)

由出题人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常用物品的名字,每个小组出两人进行比赛,一个人比划或者解释,另一个人背对着黑板猜,解释不能带出物品名所包含的字,每组人员猜5个物品。

奖惩制度:猜对4个以上的2人每人可获得笔记本一个,小组其他成员可各获得一根棒棒糖。猜对3个以下(包括3个)的2人需上台分享自己的学期计划或者讲解自己对当好一个老师的看法。

前期准备:常用物品名字(7组,每组5个)

第六个:合力吹汽球(孙婷婷)

目的:沟通配合能力,借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场地:不限

道具: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

汽球(每组一个)

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两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

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班级活动的策划书3主题:创业——其实并不难

参与人:全班同学,班主任姜玉哉老师,政经组老师

主持:姜新凯、周琪

一、活动背景

随着全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状况,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学生自主创业却依然是一个新的观念。长期以来,学生毕业后往往只习惯被动的去求职,而很少想到主动去创业,不少毕业生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后,才会考虑创业,以至于形成了“无业才创业”的认识。

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各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学生自主创业,几乎把产业门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限度。我校也正在积极整合校内部门资源,开创创业一条街,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创业教育,并对自主创业的学生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在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形势下,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为自己的就业赢得主动权。

二、活动目的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培养我校在校学生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方式来点燃我班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梦想之火;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斗志,从而使其真正的走上勇于创新、敢于创业之路。

三、活动要求

1、活动要围绕“创业”这一主题。

2、本次活动要求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每人制定一份创业企划书。

四、活动过程

1、开场白:由主持人向全体同学介绍活动的主题、内容。

同学们: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集聚在一起,召开一次题为“创业—其实并不难”的主题班会。

我们即将走上实习岗位,我们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业,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社会前提下,怎样才能是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呢?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为将来择业和就业奠定基础,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成功。

2、班会内容:

(一)创业学习篇

创新、创业是的民族腾飞的希望,通过学习成功人士的动人经历、感人精神、崇高理念,来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方式:以放映视频讲座形式为主,以注解感受、讲授心得为辅

视频安排:《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我能创未来牛根生答网友提问》

《马云创业演讲》

《俞敏洪创业演讲》

《马云、牛根生、俞敏洪——我能创未来》

(二)情景互动篇

将所学的创新、创业心得摆在台上来分享,让每个人都有一个新的进步,做胆大、心细、有准备的大学生,环节为一个消化性的过程,让班级的每个成员带着收获悦纳自我,欣赏自我的心情学会整合对自我有用的创新、创业的信息,增进创新创业的自信力。

(1)谈谈对创业方面知识的了解;

(2)交流一下创业者的行为方式和为人处事的心得或感悟;

(3)相互交流自我知道的成功的创新、创业人士的创新、创业方式、过程,以及感人至深的可贵精神。(由创业一条街店铺老板——姜新凯、陆勇、杨峰、仇盛谈感言)

(4)每人谈谈自己的创业企划书。

五、班会流程

1、前期准备——班委对每个同学进行创业知识问答及了解;

2、入场——在主题曲《在路上》的背景音乐下有秩序的进场;

3、嘉宾发言;

4、观看创业教育视频(时间大约为45分钟);

5、学生互动交流——谈一谈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弊端;

6、娱乐表演;

7、总结发言——由班主任和政经组老师对本次班会作简单总结和点评;

8、退场。

六、预想效果: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而且能陶冶同学们的情操,提高了同学们的素质。积极组织同学参加活动使同学们乐得其所,从中受益,让同学们在创业主题班会中对创业真正的有所认识和了解,确定好奋斗目标,知道自己要用理想、信念、热心,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班级活动的策划书4一、活动题目

新学期、新气象

二、活动主题:

道德规范教育 遵纪守法教育

三、活动目的

1、新学期新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2、强化常规管理

3、重申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四、活动步骤

1、活动准备

(1)、部分同学准备发言材料,总结初中学习生活的得与失

(2)、新学期计划

2、活动实施

(1)、班长主持会议(开场白)

回望着身后我们共同留下的那串印记,不由得让我们的脑海中泛起一阵微波,在那倾注了我们太多欢乐,太多泪水的日子里,我们渡过了美好的初中时光。在新的学期里,我呼唤所有的班委及团员能尽自己的努力来维持班级的气氛,我坚信同学们会把最新的气象展现出来,在新的学期里,我坚信我们高一年(1)班会做的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改变,共同完善我们的这个集体吧,力争让我班的明天,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2)、同学代表发言,总结初中学习生活的得与失,并谈谈新学期的打算

学生A:时光飞逝,转眼间初中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不论是优点,还是不足,都始终伴随着我成长,有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我认为优异的成绩是与老师的辛苦和我的努付出分不开的,但我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有的时候上课走神,因此听课效率不高,但在今后,我会改正这个缺点。这学期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学生B:在初中升学考试中,与我平时的成绩相比自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名次也有提升。但在不同的学科上,我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我感到有难度的地方是完型填空方面。对于句子的结构以及词性不太了解,以至于在这一大题方面丢了许多分。另外在写作方面,我总忽视时态问题,对于动词的变形不太在意,因此,失分很多。在新学期,我应该对这两方面进行大量的专项练习,来提高我的英语成绩。

学生C:时间飞逝,初三已经结束了,初三生活让我取得了十分喜人的进步。在学习方面,中考成绩是的见证,比过去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在班务管理方面,我希望我们共同做到以下方面:上课不说话,按时完成作业,不与同学发生矛,不乱扔废纸,课间多议论学习,多向老师提问,多积极做值日,多主动帮老师做事。

本学期是高中的第一学期,我们要迎接高中的考验,我在本学期的计划是:保持科学的学习方法,多提问、多思考、另外应多做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学生D:初三的生活已经结束了,紧张的新学期即将开始。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上课不能够专心听讲,经常走神,等到想起来学习时,已经来不及了。回到家里,只是满足于写完作用,所以导致最终考试的失败。究其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练习太少,对公式不熟悉无法灵活运用。这些缺点都是可以避免的,新学期,我们需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但我一定会尽我努力,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我的一面!

(3)、班主任总结,提出要求和希望:

同学们,你们现在又在同一起跑线上,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早已知道,有些同学虽然速度不快,但是要他能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有些同学速度较快,但如果他不珍惜时间,跑跑停停,仍会落后。希望大家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振奋精神,全力以赴,跑出自己的水平。

结束语(班长):

这是一节有意义的班会,许多同学都说了自己新学期的打算并订了适合自己的计划,在这同时,我也感到了时间的紧迫,若不能珍惜时间,将会被社会抛弃,丧失自己的未来,在老师的总结中,能听出她对我们满怀信心并相信我们能战胜自己,战胜懒惰,同学的话,让我充满自信,如果我能够从现在开始,为理想冲刺,我想我也可以朝自己的目标航行,老师这样的信任我们,鼓励我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认输呢?我知道,人生有许多的“战场”需要我们去竞争,我会坚持到底,虽然我知道在航行的路途中会有风浪,雷雨需要面对,但是只要想到“风雨过后,便是彩虹”,就有前进的动力。同学们,现在就开始为理想奋斗吧!

班级活动的策划书5活动过程:

1、在我们的胸前,飘荡着这样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

2、他是国旗的一角,它就是红领巾。

今天我们十分钟队会的题目就是领巾为什么这样?

3、相信在座有的同学知道,关于少先队的故事与历史,但是今天,我们还是会带着大家来领略其中的艰辛与坎坷。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自己的成长史,当然少先队也不例外,今天,就让鲍逸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鲍逸敏介绍少先队的成长史。)

5、为了保卫五星红旗,许多英雄壮烈牺牲,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由几位同学一起介绍少先队英雄的事迹。)

6、听了这些故事,我们应该更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来谈谈少先队的未来和我们的未来,相信经历过这些风雨,少先队一定会变得更加坚强。

相信我们也会为少先队争光添彩。

(由几位同学当着大家的面,宣誓,做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

7、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但是我们仍是坚强勇敢团结友爱,我们是来自一个组织,少先队。

让我们在歌声与微笑中结束今天的十分钟队会,让我们伴随着歌声,送上小小的祝福,带着理想的翅膀,在祖国的天空自由翱翔。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3-00444)004

一 MOOCs(慕课)及其影响

目前人们对于MOOCs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慕课是指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大规模,Open/开放,Online/在线,Courses/课程。根据Coursera(https://)网站的信息,该网站的70多个合作伙伴几乎囊括了美国著名大学,如耶鲁,斯坦福等。另外一个重要的MOOCs的平台edX(https:///)的口号则是传播世界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这些事实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们有机会接触到原本遥不可及的高等教育,同时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学习,以什么方式学习等。试想,大学生在可以接触到大量优质课程的前提下,还会特别在乎课堂的学习吗?据报道,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某课程教师尝试完全采用网上的优质慕课来代替自己亲自上课,竟然效果要更好。这样的消息出来,想必对于教师内心造成的恐慌一定是巨大的,当然也招致众多在校教师的反对口。MOOCs的全面发展将对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一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开放超越大学校园,广泛覆盖全国和全球的每个角落,个人、家庭、企业、政府机构等都可以无限制享受最完善的知识、信息和技能培养,那么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知识社会就来临了(苏芄、罗燕,2013)。

在此形势下,MOOCs无疑也将极大地影响大学英语教学。2013年的数据表明:Coursera平台共提供12种语言的课程,其中91%的是用英语讲授的课程,英语成为学习工具在这里无疑得到很好的注解,大学生完全可以在关注某一知识点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陆有铨先生曾经说过,在教育技术日益现代化的当下,如果大学不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和理想人格的熏陶,那么学生就可以不用上大学。学生完全可以在家自学,可以研究并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陆有铨,2012)。随着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越来越智能化,许多人开始将学习的课堂转移到手机上,下载大学授课视频,安装英语学习软件,随时随地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很好地利用了零散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与面授课程和基于电脑的网络课程相比,手机学习课程更“微小”、更“即时”、更注重情景化学习,让用户学起来更方便、更轻松(Luciano,2013,26:247-251)。调查也显示,有四成用户使用手机学习外语类知识。在这个意义上,大学英语教师更有可能面临课堂学生流失的危险。因此,“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时代,以‘接受’为价值定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转变为‘创新”’(陆有铨,2012)。

二 MOOCs及翻转课堂对大学外语教师技能与素养的要求和挑战

我们生活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杂志、报纸、电视、电影、广播、短信、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也为我们创设了一种全新的立体参与式媒介环境。尤其是具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将手机在传媒及娱乐方面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互联网业务都将在手机媒体平台上得到充分实现,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在校大学生比例最高,有85.7%的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Lev Manovic在其著名的The Languageof New Media一书中认为新媒体具有的自动性和变化性为探索外语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也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范式下进行外语教学的基本条件(Libby,2013)。

MOOCs的学习特点是交流呈现网状交叉、即时互动。网状交叉使得人群在学习中互相启发;即时互动则有利于记录人们转瞬即逝的灵感,并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这种集体式、开放式、即时性的激发型互动学习能促进最终的集体增智。翻转课堂的特点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外完成知识传授,在课堂上通过讨论等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提前让学生看录像,然后课堂提问讨论,实施引领与督查,这看似解放了教师,其实不然。在后现代时代里,大学不再拥有知识传播的特权。在知识传播方面,现在有太多的竞争者(安东尼・史密斯,2010)。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了知识权威的地位,传统意义上的授课很难为现在的学生所接受。菲尔・科恩(Phil Cohen)认为授课可能意味着:教师通过充满魅力地演示学习内容,再现维多利亚时代的遗风或文艺复兴时期博学之士的精神;也可能意味着“主动学习程序”中毫无个人感彩的信息传递。对于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来说,要做到前者是很困难的。而如果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以优秀教师的讲授代替自己的课堂授课,是不是就轻松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若是丢掉了讲台上的控制权,那么又应该如何与学生合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尤其是有时面对学生的疑问甚至质疑,要做到心平气和地解答,对于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另外,对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教师们永远落后于学生,因此如何保证学习过程各环节的衔接也是进行翻转课堂必须考虑的问题。举两个实例就可以说明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

实例1

学生提问:为什么AA制是go Dutch?老师回答:曾经英荷两国长期的海上利益的争夺,使得英国人对荷兰人产生了偏见和蔑视,甚至有些习语含有侮辱和轻视的意味。还有比如“Dutch bargain”就是指“双方在酒桌上达成的交易”,“Dutch comfort”被认为是“退一步想时而得到的安慰”;Dutch concert(各唱各自调子的音乐会),in Dutch(处于困境),Dutch feast(宴席还没有散,客人还没有离开,可是主人却酩酊大醉了)……学生打断:那guinea pig跟Dutch有什么关系?老师:……

实例2

第一次上课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将自己的电子名片发送到指定邮箱,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是发送了二维码。学生要求老师扫描二维码后获取自己的电子名片。

事实说明,若想“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师就需要更新自己知识结构。学生早已经步入web2.0时代了,而教师还停留在web1.0,结果就是师生彼此不兼容(not compatible)。这两者的差别就是:Web1.0突出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如果英语教师还以为拿着ppt课件就能应付课堂的话,那么结果就是失去自己的学生。很多教育专家们都已经指出,网络的互动、开放和自由等特点使当代大学生养成了平等性、互动性的个性和人格,一味地知识灌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人格挑战。因此,如何改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积极跟上时展,是英语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只有在MOOCs基础上不断改进导航与指导,创建与提供友好的在线学习工具(包括多媒体协同创建、虚拟现实情境、模拟实验等),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持久性,并配合以个性化学习模式与即时评估,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质量(顾小清等,2013)。

三 新教育范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MOOCs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形式,对广大英语教师是挑战,也应该是机遇。要想跟上时代步伐,英语教师就应该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外语教育技术素养,提升新范式下进行外语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能力。

1.“翻转”自我,改变观念,认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权威的知识源,网络已经成了学生们的知识外存空间。

语言学习贵在于实用,而不是像中药铺那样铺陈罗列,因为学生可以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1921年,爱因斯坦回答一些好奇的美国人的提问,其中一个问题是询问声速是多少,他直接回答不知道,并且补充说:“我不会让那些轻易在百科全书中找到的事实来占据我的记忆。”这种理念现在已经为90后大学生们广泛接受和认可。教育应致力于帮助年轻人思考,为年轻人提供教科书难以提供的训练。Critical thinking应该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所有大学英语教师都能认识都这一点,那么就不会将太多的时间用来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以及课文的背景知识等,而是将这些知识的课件或者是相关知识的网址告诉学生,在实施翻转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某高校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位,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反对知识灌输,注重和学生互动,尽力创设一种让学生愉悦的学习环境。其中一位老师的做法是:给新生上第一节课时,就尽量收集学生的信息,包括他们的QQ、微信、爱好、目标等。在他的课上,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行,从来不需要记笔记,因为老师已提前将笔记的电子版本发送给学生。结果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远能力远大于教师的预期。以课文A Good Heart to LeanOn为例,虽然没有课堂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结果却吃惊地发现,学生有的将故事加工为剧本并分角色表演出来,有的利用一款名叫crazytalk的软件,将这篇文章的朗诵变得可观赏起来。语言能力不能简单等同于对事实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技能的实践能力,而是和谐调配的能力。

教育是伴着知识产生的,那么当知识内容变化的时候,教育就一定要适时做出调整。大学英语教师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们完全可以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登录Coursera选择学习美国杜克大学的“英语写作I:迈向专家”(English Composition I:Achieving Expertise)作为自己课程的补充,然后讨论自己的收获与学习感受。这样平等的教学态度本身就是教学理念的某种转变。要允许学生对于自己的质疑,共同求证的态度除了表达包容的态度,还是“教学相长”的最好例证。信息革命的时代,Knowledge is there。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获取知识和相关信息,创设一个很好的live community并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到英语语言学习和运用过程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改革往往意味着创新和某种舍弃,因此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如同以前那样去控制学生,而是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去表现自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936)曾经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翻转”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将传统的指令性教学变成建设性的学习服务。

一是导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突出面对面的学习与线上学习的结合。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先在网上学习教师授课的内容,而课堂则用于提问、进行互动讨论。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最稀缺的教学资源,即时间,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动机,通过合作学习缩小学习进度的差异。由于课堂变成参与式,能够有效地改变缺乏兴趣或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游离状态(徐岚,2014:72-80)。教师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因为授课时间的减少,就可以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互动,或解答提问,或参与讨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个别化指导。

二是助学者角色。翻转课堂意味着教师要将课堂时间充分用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转课堂形成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要求教师要成为适时帮助解决问题的助学者。

三是促学者角色。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此外,教师角色的转变的直接结果是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四是评学者角色。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四 结语

语言的发展植根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是语言教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敏感性,与社会发展同步,就意味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MOOCs以及云计算、互联网、视频公开课、微课等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如果要熟练运用这些资源,适时与学生互动,教师就必须会运用一些提供技术支撑的平台、软件工具,比如课程管理系统、课件制作工具、插件工具、屏幕录放软件以及内容展示工具等。要想“翻转”课堂,教师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观看教学视频、文本、动画及图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事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纸质资料及多媒体资源,这就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极高要求。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就需要接受教育技术培训,学会娴熟地进行信息搜索、加工、操作、使用的基本技能,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及教育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