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1 16:19: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众心理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众心理研究

篇1

[2]心理学名词[M].科学出版社,2007:58.

[3]简明心理学辞典[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263.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1999:300.

[5]张宏权,王方钊.浅谈大众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J].新闻知识,2011,(2).

[6]程鹏.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0,(2).

篇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海外电视剧不断涌入中国影视市场,尤其是韩剧在中国的热播,甚至掀起了一股被称作“韩流”的热浪。而且,从早期的电视定期传播,到最近的网络视频同步更新,中国观众能越来越方便地收看韩剧。其中,以网络为主要接触媒介的大学生,更成为观看韩剧的重要群体之一,同时,这也使得中国大学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充满“韩流”气息的大学生。

传播效果理论之一的“涵化”假说认为,媒介内容通常不以说教而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塑造或改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一般认为,在各种传播手段中,影视作品的“涵化”效果最为突出。传者将想要表达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植入影视作品中,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受众欣赏美学表现和叙事曲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灌输其思想和观念。因此,韩剧为韩国文化的传播和韩国形象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已有成果看,韩剧对中国大学生心理、行为层面的影响,尚缺乏实证研究,更未见中韩两国大学生的比较研究。为此,本研究试图以中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比较韩剧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有哪些影响,包括满足度、审美观、爱情观、消费行为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期对影视传播、尤其是跨文化影视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研究有所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中韩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滚雪球”方式,一共调查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读中国大学生和韩国大学生各100名。问卷设计里,包括了大学生对韩剧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对态度和行为的各种影响等内容。在完成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抽取其中20名(中韩大学生各10名)作为深度访谈对象,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提高研究的效度。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参见表1:

三、研究发现

1、大学生观看韩剧的使用与满足情况

受众是影视剧的传播对象,也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界就提出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的差异性和主动性。卡茨于1974年发表的论文《个人对大众媒介的使用》中,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逻辑,即: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引起期望,即对大众媒介和其他信源的期望,导致了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或从事的其他活动),结果是需求的满足情况和其他或许大多是无意的结果。①

在韩剧的传播过程中,制作方十分重视韩国文化的传播,往往在剧中加入大量具有韩国特色的元素,特别是演员服饰、拍摄场地、饮食文化及科技产品等,试图让受众在关注情节的同时,注意到一些具有韩国特色的事物,由此产生更加广泛的经济效益。

为此,我们就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进行了调查,包括:1)了解韩国风光,2)感受韩国特色文化,3)看到喜欢的明星,4)自我励志,5)追赶时尚潮流,6)看到韩国最新的科技产品,7)放松娱乐,共七个方面,从“不能满足、不大满足、一般、大半满足、能满足”五个维度分析,通过比较中韩大学生对这七个方面的满意度均值,我们发现:韩国大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在3.5左右,而中国大学生约为4,即后者更加满足。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较高的方面,依次是:1)感受韩国特色文化,2)放松娱乐、看到喜欢的明星(并列),3)了解韩国风光,而韩国大学生满意度较高的方面,依次是:1)感受韩国特色文化,2)了解韩国风光,3)放松娱乐、可以看到韩国最新的科技产品(并列)。

可见,中国大学生对韩剧的整体满意程度高于韩国大学生。而且,经卡方检验发现,在“放松娱乐”、“看到喜欢的明星”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

2、韩剧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1975年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提出“文化规范”论,强调以传播媒介作为出发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内容会促使接收对象发生种种变化。该理论强调大众传播的间接和长期的效果。②影视剧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形态,同样也会对受众产生相应的效果,即促使受众发生种种变化。

根据实施问卷调查前的预调查得知,中韩大学生认为,他们观看韩剧后受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整容的态度,2)关注韩剧中出现的物品,3)关注韩剧的拍摄地点,4)成为某位演员的粉丝,5)对爱情的态度。因此,实施问卷调查时,我们通过这五个方面的问题,考察韩剧对中韩大学生的影响。

(1)对整容的态度。韩国的整容业闻名遐迩,韩国明星的整容率居世界首位,韩国民众对整容也普遍持认可的态度。面对“看过韩剧后,您是否有整容的想法?”的问题,中国大学生中,87.2%表示“从未有过”,仅12.8%表示“有过”,而韩国大学生中,79%表示“有过”,仅21%表示“从未有过”。可究其深层原因,应与韩国整个社会风潮密切相关。

(2)关注韩剧中出现的物品。在了解“看过韩剧后,您是否购买过电视剧中出现的物品,诸如食品、服装、饰品或电子产品”时,回答“买过”的中国大学生为27.6%,而韩国大学生为69%,后者远高于前者。不过,反过来看,在回答“想购买,但目前还未买过”的样本中,中国大学生的比例(60.9%)远超过韩国大学生(27%)。也就是说,前者主要表现为“心动”,后者主要表现为“行动”。

或许,与韩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购买相关物品的迫切性、便利性都弱一些,但不管怎样,韩剧在引起受众消费欲望和行为方面的能量不容小觑,至少可以说,韩剧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引发了欣赏、消费韩国产品的潜在购买态度。

(3)关注韩剧中的拍摄地点。我们针对中韩大学生提问“看过韩剧后,是否想去韩国旅游或是去韩剧相关拍摄地点旅游?”经卡方检验发现,P=0,即中韩大学生在观看韩剧后的旅游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韩剧中出现的旅游地点,韩国大学生表示“去过”的比例高达69%,而中国大学生仅为14.8%,考虑到双方的客观条件,这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具体地看,中国大学生中,表示“想去,但还未去过”的比例超过八成,仅1.1%对此“没有兴趣”,而韩国大学生中,表示“想去,但尚未去过”的比例为31%,无一人表示“没有兴趣”。

由此可见,韩剧中表现的韩国风景和拍摄地点,对中韩大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十分成功地构成了引导中国大学生赴韩国旅游的潜在的巨大商机。

(4)成为某位演员的粉丝。韩国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对演员的严格训练,以及他们的美好相貌、优良素质。通常,韩国男演员帅气高大,女演员活泼可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为此,我们考察了中韩两国大学生对韩剧明星的态度:“看过韩剧后,您是否会喜欢韩剧中的某个演员?”中国大学生中,表示“会”的比例为73%,而韩国大学生中,更高达94%。

总的来说,韩剧演员给中韩两国大学生都留下了的正面、积极的印象。

(5)对爱情的态度。韩剧以爱情题材著称,因此,我们从恋爱观的角度,考察了韩剧对中韩两国大学生的影响,询问“看过爱情题材的韩剧后看,是否会影响到您个人的恋爱观?”在此,恋爱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恋爱对象的态度,二是处理恋爱关系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中,50%表示“有点影响,但不明显”,39.8%表示“有明显影响”,合计近九成,而韩国大学生持这两种观点的比例总和,略高于中国大学生,超出九成,比中国大学生高出约7个百分点。同时,中韩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会被影响”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为约10%、3%。

由此可见,韩剧对中韩两国大学生的恋爱观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结语

综上,韩剧对中韩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学生的审美标准、恋爱观、消费行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特别之处,即韩剧对韩国大学生在以上几方面的影响力只略强于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整体的受影响程度基本相当,也就是说,韩剧对中国和韩国大学生的审美标准、恋爱观和消费行为的综合影响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由此可见,中韩大学生在影视文化的认知上存在共通性,这对于促进中韩两国影视文化的交流,乃至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是一大有利之处。

参考文献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10

篇3

〔中图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5-0119-06

一、问题的提出

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对受众的认知取向和行为选择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诱导作用。在消费活动中,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往往以媒介传播的信息来引导购买行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活动的过程给大众媒介提供了选择传播内容的方向,刺激受众的消费动机并诱导其消费行为,无疑是大众媒介信息传播的真正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媒介通过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消费信息的传播,既可能引导社会的健康消费,也可能建构起一种误导社会的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

人是消费的主体,在消费中应该是自由的、自主的。消费的实质,就是作为客体的商品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的消费中,主客体之间却出现了分离乃至对立,作为客体的商品成为了主宰人、控制人的一种异己力量,而作为主体的消费者则丧失了自由性和自主性,消费行为成了一种被强迫、被控制的选择。这意味着消费的功能和属性被异化了。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集中体现在其异化劳动理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与自身生命活动、与人的本质以及与生产资料占有者之间关系的异化,最终揭示了劳动者作为人的本质的异化。①不仅如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催生了“商品拜物教”,从而使商品成为万能之物,超越了人的控制并反转来控制人,物的关系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关系,人的关系只能通过物的关系来洞察和证明。②马克思理论的思想逻辑对我们认识消费异化现象有着重要的启迪。

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需求”和“消费异化”进行了批判,指出生活在物质奴役中的人们,个人消费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已经被剥夺,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谓的自由选择,其实“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是受控于虚幻的消费。[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1页。弗洛姆也认为,现代社会异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消费异化,因为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本身成了“强迫性和非理性的目的,人们只有依赖消费这一‘外在力量’才能获得生存的意义”。[德]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136页。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视角解读消费异化,指出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消费对象观念意义上的符号价值,它如今越来越成为人们“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和“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所以,被消费的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物的差异性和区分性,“人们总是把物视为突出自己身份的符号”。[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仝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大众媒介逐利逻辑一定程度上诱致了新生代群体中消费异化现象的发生。为了便于讨论问题,本文选择新生代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所谓新生代大学生,是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生,简称“90后新生代”。这一群体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其思想观念、个性特征、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变革时代的鲜明烙印。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交互方式为新生代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网络化生活;另一方面,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及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市场化改革,又使新生代面临物化的风险和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总而言之,这一群体成长于一个价值多元、物质丰裕、商品浪潮席卷、消费主义盛行、网络信息爆炸的急剧变革的开放时代,他们是当今中国最先感受到西方消费文化“魅力”的一代人。特殊的成长环境,使这一群体具备某些鲜明的甚或是矛盾的个性特征:开放、包容、务实、自信、张扬,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享受意识及做事的功利性均较强,其价值与行为选择往往游离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因此,从实证分析入手,探讨大众媒介功能异化对新生代消费异化的影响,无论在学理抑或现实层面都颇有意义。

二、大众媒介影响下的新生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1.样本来源

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从2016年3月到5月对西安、成都、兰州等地的5所高校的700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86份,回收率为98%;回收有效问卷665份,有效回收率为95%。样本按性别分:男生316人,占475%;女生349人,占52.5%。除问卷调查外,笔者还深入到学生宿舍等地进行个别访谈。

2.新生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1)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及消费水平

新生代大学生消费的费用来源包括家庭、学校、自身三个方面:75.3%来自父母给予的生活费,7.9%来自亲戚的资助,8.7%来自打工赚来的工资,8.1%来自学校的奖学金或勤工助学。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校园网贷以其“低门槛”“便捷化”的特点深受学生欢迎。部分大学生通过网贷获得了不为家长控制的“财权”,他们少则贷几千元,多则达数万元,致使一些不善理财或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陷入“债务陷阱”。

从消费水平看,城市生源的学生月生活费基本上在1500~2000元之间,其中9.5%的学生月消费1800~2000元,61.3%的学生月消费1500~1800元,22.3%的学生月消费1000~1500元,2.6%的学生月消费在1000元以下。另外,还有4.3%的学生月消费超过2000元。农村生源的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80.2%,月消费在700元以下的占35.7%。这说明,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水平。

(2)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根据调查,按每月支出的额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生活消费(餐饮、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人际交往消费(通讯、聚会、旅游及各种应酬等)、学习消费(购买书籍、学习用品、考证和培训等)。其中,学习消费远低于人际交往消费。人际交往消费中,每月通讯费在100~200元之间的占53.8%,200元以上300元以下的占154%,300元以上的占7%,然而,平均每月学习消费在100元以上的仅占7.4%。据媒体报道,通过网络贷款的学生中有62.9%的人是为了购买并比拼数码产品。余悦、覃佳贝、刘冉:《校园网贷:“聚宝盆”下别藏“无底洞”》,《中教育报》2016年5月16日第8版。麦可思研究院“2016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也显示,“社交与娱乐消费”和“形象消费”日益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向。赵婀娜、申茜:《大学生消费,钱都花哪了》,《人民日报》2017年3月31日第6版。

(3)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新生代大学生虽然已步入成年,但经济上没有独立,尚未彻底进入社会,在心理和社会认知方面,还处在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其消费观念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消费计划性不强和超前消费的特点,主要凭兴趣、感觉等进行随意性的消费,这类学生大约占55.7%以上,更有15.8%的大学生完全没有计划性,消费很有计划性的仅占13.2%。这表明,“90后普遍有着天然的超前消费的观念,更偏重于个性化消费”。李昌禹:《品评90后,就是感悟新时代》,《人民日报》2016年4月19日,第19版。

3.大众媒介对新生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样本分析

(1)新生代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媒介分配

大众媒介借助各种传播技术传递大量时尚的商品信息和消费理念,以影响新生代的消费行为。 调查显示,25.6%的新生代大学生认为,消费信息是通过广播电视走进自己的生活中的;30.8%的人认为,网络传播占相当大比重,如层出不穷的网络打折广告、朋友圈微信商人、手机APP时尚信息;而其余43.6%的人则认为,传统纸媒在传递时尚消费的概念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时尚杂志如《时尚芭莎》《瑞丽》等,充斥于书亭、服装店、咖啡厅、美容美发店、展销会,受到新生代大学生的普遍垂青。

(2)新生代大学生接触消费信息的频率

调查显示,新生代大学生每天接触的消费信息数量在80~120条之间,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海量消费信息借助传播媒介铺天盖地地涌向消费者,而熟知商品信息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迎合了新生代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因此,关注时尚消费信息乃至产生“广告依赖”,是新生代追求时尚消费心理的外在表现,且已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问卷调查中,“飞一般的感觉”“谁用谁闪亮”“没有什么不可能”“飘柔,就是这么自信”等等,都是新生代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消费信息广告词。

(3)新生代大学生对消费信息的信任度

调查结果显示,71.5%的大学生对媒介传递的消费信息信任度比较高,受消费信息的影响较大。许多学生都认为,媒介在商品宣传中投放的信息量及推介力度往往和商品的质量、性能呈正相关,其中46.8%的人认为商品信息宣传力度越大,说明商品的质量和性价比越高。在被问到是否会选择媒体推荐的自己尚不熟悉的商品时,64.3%的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媒介宣传的商品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查才可以投放市场,因而其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

(4)新生代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对消费信息的依赖度

新生代大学生在购买日用消费品如牙膏、香皂乃至饮料、零食等时,往往会把消费信息作为消费选择的参考,尤其对电子商品的选择更是如此,参考度超过66.7%,而对于化妆品和服饰的选择,女生的参考度会更高。消费信息对消费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大学生通过消费信息对商品产生消费印象,进而刺激消费欲望并产生消费冲动。这表明,新生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的消费宣传,对消费信息的参考度越高,意味着消费行为对媒介的依赖度越高。

(5)新生代大学生对有感官冲击力的消费信息的认知态度

调查中,在问到当你获取一条有感官冲击力的消费信息是否有购买该产品的意图时,55.4%的人表示有购买意愿,29.3%的人选择会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购买,只有15.3%的人表示不考虑购买该产品。对于那些运用华丽辞藻或精美图片以增强感官冲击效果的消费信息,新生代大学生有较高的认可度, 72.8%的大学生表示消费信息中宣传的那种惬意的消费生活是自己所憧憬的,只有27.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或无所谓,认为消费宣传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值得注意的是,明星代言的消费信息往往会引起新生代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在预购商品时不自觉地就会想起该产品明星代言的画面或宣传语,从而产生消费冲动,这正是媒介消费宣传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所诱致的一种下意识的消费需求认知。

三、大众媒介逐利逻辑对新生代大学生消费异化的影响

大众媒介传播消费信息的直接目的在于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并引发消费行为,尤其电视、手机或网络平台上传播的消费信息,往往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此一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新技术与消费市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机制。大众媒介凭借技术和传播优势,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轻轻松松地俘获并控制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将他们裹挟到狂热的消费潮中。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被大众媒介的逐利逻辑激发出来,于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去进行消费审美体验,从而潜在着导致人双重异化的风险:一方面是人对物的依赖和物对人的控制;另一方面是人对网络的依赖和网络对人的控制。显然,这种双重异化是资本和商品借助大众媒介来完成的,这无疑是以谋求经济收益为目的的媒体商业化运作的悲哀。

1.大众媒介过度的消费宣传诱导了新生代消费心理的异化

消费心理是影响个人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因,极易为大众媒介所左右。大众媒介为了解除消费者的戒备心理,在传播商品信息过程中往往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影响消费者。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尚不成熟、稳定,很容易在媒介狂轰滥炸的信息传播面前被解除武装,从而在追求时尚、炫耀及攀比等心理驱使下“随波逐流”。调查中,45%的大学生表示,在消费时会因受到媒介消费信息的强烈刺激和诱惑,而购买了可能自己本不需要的商品。同时,新生代大学生还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他们通过微信圈、微博、社交网络的相册功能来炫耀自己购买的商品,并以此作为参照系来衡量彼此间的消费水平。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审视,这已经不是根据自身真实需求选择商品,而是以商品能否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作为选择的标准。尤其是大众媒介基于功利目的进行的过度宣传,极大地刺激了新生代的消费欲望,他们通过追求时尚消费来达到彰显个性的目的,进而寻求获得一种社会认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新生代大学生为了能购买一部刚上市的新款手机,缩衣节食,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作为代价满足攀比心理;女学生可以为新款化妆品或名牌衣服、手包而不惜举债甚至高息借贷;更有甚者因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便对“山寨品”趋之若鹜,这从另一角度印证了消费异化的事实。因为,“山寨品”消费是一种纯粹的符号消费而非需求消费,消费者看重的正是其满足炫耀心理的符号价值。不难看出,在大众媒介的推动下,当下社会炫富心理、虚荣心理、攀比心理的“病毒”已在新生代大学生群体中开始蔓延、扩散。

2.大众媒介过度的消费宣传引发了新生代消费观念的异化

消费观念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是指人们通过对消费生活的认识和领悟而形成的指导消费行为的思想观念。在市场功利逻辑的驱动下,一方面大众媒介致力于通过喋喋不休的宣传,在消费者特别是新生代消费群体中,精心培植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及社会基础,首先从思想上俘获他们;另一方面,大众媒介又通过不断复制传播大量极具诱惑力和艺术化的商品信息来刺激新生代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当问到“你是否在攒钱”的问题时,69.4%的新生代大学生表示从未攒过钱,有多少就花多少。这表明,新生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存储意识及合理的理财观。尤其是随着大学校园网贷消费渐成时尚且花样翻新,思想开放的“90后”很乐意接受这种新颖的消费方式,并尝试超前消费。调查中,新生代“愿意接受”或“适当采用”网络信贷超前消费的比例高达70.9%。此外,经常透支消费的占18.5%,偶尔透支的占48.8%,两者合计达67.3%。当他们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时,就走进了赤字消费的误区。

大众媒介极力宣扬的商品符号价值会麻痹人们的神经,导致新生代丧失自己的理性判断力。一些大学生一味地追求符号所带来的虚幻价值,迷失在商品符号所营造的世界中。在他们看来,消费的真正目的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地位和身份或展示自己的生活品味。媒介的鞑スδ茉谟谇炕人的感知能力,符号世界对人的控制正是通过媒介传播功能实现的。根据调查,追求名牌消费的新生代占了62.8%。“活在当下”“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越来越成为不少大学生崇尚的消费理念。总之,大众媒介逐利逻辑导致的过度宣传,刺激了新生代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背后掩盖着的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追逐。过度追求商品符号的象征意义,自然失去的是理性,留下的是消费异化,这种消费观念显然扭曲了新生代的价值观和幸福观。

3.大众媒介过度的消费宣传导致了新生代消费方式的异化

消费方式即人们消费物质、文化资料,接受服务的方式。它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精神文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或引导作用。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时尚流行元素通过媒体迅速传递给人们,形成颇具冲击力和吸引力的社会风潮。时尚流行代表的是“潮”文化,是追求新潮和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文化心态。媒介宣传的时尚消费,给人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和心理上的强烈刺激,新生代大学生对大众媒介传播的时尚流行信息往往十分敏感,当每一种时尚流行模式兴起时,他们都乐于积极参与和尝试。

在对新生代关于“理想中的消费方式”的调查中,高达66.5%的学生选择了“能挣会花”这样一种带有较多感性色彩的消费主义方式,而选择“勤俭节约”的仅占7.1%,这说明,新生代已不再固守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于问卷中提到“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选择旅游的学生比例占到绝大多数,其次是泡吧、KTV等娱乐消费。事实上,用于生日聚会、旅游、娱乐等的费用,在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增长,新生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当问到“你穿名牌衣服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时,一些新生代选择了“注重名牌带给自己的心理愉悦”“为了给别人看”“为了自己更有面子”的竟占到了81%。面子文化是中国熟人社会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众十分看重面子的心理诉求。为了“面子”而追求名牌消费,无非是想通过他人可见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品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追求享乐主义和商品虚拟价值的消费方式给予人们的并不是真正高质量的生活,而是一种虚幻的精神满足,是大众媒介通过极力宣扬商品的符号意义所营造的一种虚幻的生活图景。在这种异化了的消费模式的诱惑下,一些新生代大学生被虚幻的消费体验所迷惑,自以为真的在物质消费和欲望满足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物质至上的泥沼。

四、几点启示

通过对新生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大众媒介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在大众媒介不择手段的消费宣传的诱导和驱动下,部分新生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异化。这不仅会造成新生代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而且会助长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蔓延,进而引发整个社会的精神和道德危机。在这里,大众媒介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要对新生代的消费行为给予正确引导,就需要大众媒介切实履行作为社会公器的使命和责任,消除功利性,传递正能量,引导青年一代健康成长,促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

第一,从根本上消除媒介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和资本对媒介的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媒介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是消费信息传播的根本动力。大众传播媒介需要强大的资金来支撑媒介的运转并维系媒介人体面的生活,资本自然就成为大众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广告)收益,在缺乏严格监管和刚性约束的情况下,一些媒介组织抛弃了公益性的本质属性,沦为单纯牟利的市场主体,通过价值虚构的符号生产和不择手段的消费宣传误导青年群体的消费行为。为此,必须促使大众媒介摆脱资本的控制,回归公共性本质,忠实履行其社会责任。一是帮助大众媒介摆脱对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媒介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常态化的、富有效率的财政支持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大众媒介调整创收战略,构建以多元化运营为支撑的刚性资金供给机制,避免对资金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切断媒介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二是要加强媒介伦理建设和媒介人的职业道德修养,强化媒介自律,引导媒介自觉消除自身异化,坚守社会应有的社会担当。三是强化外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体系化的制度约束,有效规范媒介在引导社会消费中的行为。

第二,大众传播媒介要充分发挥引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功能。

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原本就应承担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而不能因自身的利益需求宣扬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文化思潮,鼓励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等。可以说,这些不良消费方式的蔓延,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并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此,大众传播媒介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大众媒介必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功能。首先,要充分发挥媒介的话语影响力,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新生代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科学、低碳、环保、循环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绿色消费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和行动。其次,面对不健康或扭曲的社会消费行为,大众媒介不能逃避和失语,要以文明风尚引领者和守护者的角色旗帜鲜明地批判消费主义,引导新生代秉持正确的消费伦理,自觉抵制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

篇4

1.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依然盛行

高校中的纵向人际关系,主要指大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但在今天的课堂上,大多时候还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不论是手写板书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一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课堂的主旋律。这种类型的老师往往不把教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整体,而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教师根本不顾及或很少顾及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一味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灌输为主,引导为辅,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变为了教育者的“独角戏”,不仅忽视了大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也忽略了学生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渴望与高中时代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大一新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好的开端。因此,大学课堂应“注重教学流程管理的个性化,着力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上,对培养教师、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设有利条件”。[1]

调查显示:98%的男生和97%的女生对老师的单边教学都表示不接受。学生认为,这样的课堂气氛太沉闷,老师不能与学生双向互动,缺乏良好的沟通,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起来了无趣味,在没有升学压力的前提下,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不了及格万岁,以拿到学分基点为目标,极大退化了入学前想大展身手打拼一番的激情。由于现在网络比较普及,学生们的信息来源渠道也比较多,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或者老师讲到的一些问题往往都有一些了解,甚至是比较独特的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他们很想和老师探讨、交流,但在“一言堂”的课堂上他们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混”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另外,对那些想要进一步考研深造的学习型学生来说,这种现状无疑是噩梦一场。不学不行,学又不爱学,学也学不好,对大学课堂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但是,这种类型的老师也有学生的喜爱之处:不强迫学生学习;不给指定阅读书目和文献;对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要求不多。因为师生之间相互不认识或者不熟悉,所以一般都会给较多平时分。而这种给平时分的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喜欢,更让一部分学习投机者窃喜学习之轻松,拿分之容易。但是,这对那些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出勤、按时完成老师各种形式作业的学生来说,心里非常不平衡,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没有得到公正公平的体现,内心非常没有成就感。调查显示,只有2%的理科男生希望老师期末考试时对平时分控制应严格,要对学生平时表现好坏的差别一目了然,坚决杜绝给人情分。由此不难看出,传统的课堂模式和秩序非常容易滋生学生的懒惰情绪并易纵容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混”的思想的蔓延。

2.严师未必令学生满意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有些老师满腹经纶自我要求很高,在学科建设和学术方面都卓有成绩,他们就希望自己的学生也学富五车,因此经常给学生设定近期和长期目标,并严格要求学生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如不能完成预期目标老师就非常不满意甚至大发脾气,让学生觉得很没面子。尤其是那些喜欢点名评论学生的老师,更是让那些注重自我形象的大一新生望而生畏。因此,老师的出发点很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表示,大一刚入学,还是希望能够学到一些轻松愉快富有乐趣的基础知识,不想还像高中那样紧绷着一根弦的啃书本。他们对老师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动机表示理解,但实际运作中还是希望要求少一点、松一些。这种现象反映在调查结果中是这样的,表示理解的比率分别是:文科男生占29.17%、文科女生占26.32%、理科男生占19.05%、理科女生占37.93%。由此可见,要求严格只知施加学习压力的老师并没有得到一半以上学生的认可。

但是,学生觉得这类老师责任心强,教学认真,也非常平易近人,对他们温和的态度、博学的学者形象、敬业爱岗精神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还是非常喜欢和满意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另一项调查,关于个别老师为维护课堂秩序和督促学生学习而口不择言地伤害学生自尊心,97.5%的学生都表示了极度的反感,只有2.5%的学生表示尚可理解,但显然呼声很弱,几乎被淹没在一片愤慨的反抗之声中。学生强调,即便这类老师教学认真、严谨,业务能力非常强,但如果师生之间没有沟通、交流,老师缺乏语言表达艺术动辄伤害学生自尊心,课堂气氛不融洽的话,他们也不会拥护和尊敬这位教师。相反,有64.5%的学生表示,如果老师教学认真,课堂气氛轻松,即使老师专业的某一方面水平相对较差,但老师本身和善可亲,能与学生相处融洽,并且经常能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的话,他们也会喜欢这样的老师的。在这个对比当中,笔者发现,文科女生表现的情绪激烈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人。当然,学生的想法并不止于此,针对最后一种情况,学生们认为,如果老师的专业素质很强就更好了,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0%。

3.学生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学生一词,从字面来理解,似乎就是以学习为主的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的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关注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授课内容、管理方式、语言表达等,他们对老师的衣着打扮也会以挑剔的目光来审视,并以此作为是否喜欢这位老师的一个不成文的标准。针对任课教师的仪容仪表问题,学生们的看法多种多样,甚至出现了两个极端,详见下表: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1%,他们认为得体的装束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能够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学习过程中令人耳目一新。持第二种观点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0.5%,他们认为教师应为人师表,更多精力应该放在学术上。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虽然希望老师有新形象是一种呼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不可忽视,但更多学生还是传统观念比较重,他们更喜欢稳重踏实、博学多才、学术精湛的传统学者形象。90后的文科男生对时髦前卫的任课老师所持有的极端态度令人产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既可以说他们对老师仪容仪表的挑剔,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对此表示无关紧要。

二、有人情味的纵向人际关系在课外学习中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无疑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乃至以后的就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应该明确的问题是,在这个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并非与任课教师完全没有关联,相反,教师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3.5%的大一学生表示,在自主学习时,希望老师和学生之间还保持良好的联系,在自己有专业方面的疑问时可以请教。他们的疑问,也许是课堂问题的延伸,也可能是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表示,自己在生活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由此可见,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各高校都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提出了一些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但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层面,对于通过教学管理来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还很不够,虽然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先生首次提出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创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辅教材为客体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这就是迄今为止仍在持续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由此不难发现,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个体来看待,不仅要重视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纵向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大学生的权益

现在的大学生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在课堂上总是很安静,会无条件地服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现在的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很强,不迷信权威,对老师的言行会充满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针对某一问题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立场,甚至驳斥老师的说法。这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学生不可以直接否定老师,否则就是不尊重老师的心理模式大相径庭。针对这些,现在的大学生又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表现,是自己的权利,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另外,《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也的确赋予了大学生这些基本的权利,如:获得良好教育权、教育教学活动参与权。因此,就要求老师必须放下权威的架子,放下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中国式清高,能够与学生进行有益的辩论,让课堂活跃起来,甚至做好接受学生当众指正的心理准备。

十七大报告中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生管理中,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学习管理中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具体来讲,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性,倡导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综合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要做学生精神上的领航人。教师不仅要学识过人,在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方面也要更高于学生。在学术环境非常混乱的今天,要能够做到独树一帜,有自己的学术成果,能给学生有益的启发,让学生产生信赖感、尊敬感,用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第一,坚持课前5分钟演讲,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仪容仪表的重视程度和态势语的训练。第二,让学生“反客为主”,客串老师的角色,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第三,开展专业素质大赛,把展示专业特长与个人特长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四,“学”与“玩”相结合,在课堂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质。第五,切实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把录像和图片灵活运用到教学中,辅助教师的讲解,更加直观地突出教学内容。

教师要做学生生活中的贴心人。不要离开课堂就变成了路人,要把课堂学习的热情延伸到课外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

90后的大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比较活跃,但他们面临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也比较多,比较复杂,比如就业、实习、考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诚信危机、高校后勤社会化等许多问题,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他们着想的话,就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就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这也为合理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而且,作为能与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的老师,课堂上一个正确观点的引导,一个客观评价的提出,很可能就会对学生的各种不满情绪起到疏导的作用,进而减少抱怨而去体谅社会、体察学校、体会老师的难处,进而去寻找新的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通过良好的纵向人际关系的培养,可以让大一新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会随之增强,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可见,用和谐课堂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进而为全社会和谐做出一份贡献,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篇5

二、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问题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亦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1.设置创新性的问题。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非一蹴而就的,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根据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设置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并在学生学习不断深入的同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在设置开放性问题时,教师必须保证问题的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以固定的问题解决模式束缚学生的思维,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能通过讨论分析和资料查询得出不同的策略,进而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此外,教师还要保证问题的结论开放,即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知识结构组合答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还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问题,还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提出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能够解决的问题。2.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提出问题贯彻到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而有效渗透大学物理问题教学,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另外,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之后,教师还应巧妙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协助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利用开放性思维和创新型思维解决各种问题。

三、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有效运用模拟法。大学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模拟法来进行物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和探索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有效掌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和各方面的解决要素。通过对一些抽象化、复杂化的概念进行模拟之后,学生就能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概念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有目的地对重要规律和重要概念进行模拟,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物理资料,在其掌握了相关的规律和重要概念后,再引导学生以科学发现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并结合规律和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分析和思考科学家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环节、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思考的。2.有效运用假说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强化训练,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假说法来进行创新训练。第一,对一定的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测某些规律和未知世界的某些现象,并假定地提出相关命题和说明。第二,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大量知识理论和实践来验证这些命题和说明,从而得出这些命题和说明是否准确、科学。例如,在对光的本性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牛顿所提出的光的本性理论,引导学生分析高速微粒流和光的类比,使学生得出光具有反射、直线传播、空间运动等特点,高速微粒流也具有反射、直线传播、空间运动等特点。由此,学生就可以得出光有可能就是高速微粒流的假设。通过相关研究和分析,学生还能够了解光的本性的假说和各种研究都是在不断交替更新的,从而根据实验中的某些现象和理论来进行一系列创新。通过利用假说法来进行大学物理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能赋予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真正地放开思维进行思考。这种方法具有假定性和科学性,通过展开一系列相关训练,能够有效地达到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或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竞争因素,这就意味着,社会和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在该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就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结合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创新,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料,有效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学习和物理实验的兴趣。从大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进,使之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作者:潘琳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雄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54-55.

[2]王文华,陈春雷,石友彬,等.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90-91.

[3]吴小林.基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2):112-114.

篇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不断的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预示着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性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农科大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农科大学生不仅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在自身综合能力上有所提升,以更专业化的姿态去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提高农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育和提高农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1、提高农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在就业形式严峻的今天,农科大学生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挖掘自己更深层次的潜力,着力培育自己的优势能力,有利于保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农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实现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我国当前日益严峻的农科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农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专业上的优势,更是社会上招聘岗位的独特竞争力,因此,农科大学生更应提高和培养自上的核心竞争能力来给自己在应聘岗位上谋取更大的优势。

2、提高农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提高自身价值观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是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准也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接受学校的专业教育培训以及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各项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提炼提升和整合形成的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最突出,最具有个性魅力,能够被社会认可和需要的最具竞争优势差异化素质很能力的统称。大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发掘更新着自己的能力,通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使自己保持着核心竞争力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使自己成为更专业、更具有独特的创新型、事业型的人才。

3、提高农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农科大学生更应该始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理论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与此同时,农科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在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并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农科大学生更应该拥有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培养核心竞争力与时代相结合,实现综合化的社会平和需求,成为具有责任感的创新型劳动者。

二、提高农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加强就业指导,科学规划人生

对于农科院校来说,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大学一年级,就应该了解就业趋势和就业走向,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自己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二年级就要加强自身兴趣的培养,让自己的优势显现出来;三年级要有目的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也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高本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四年级应该不断的去适应社会,让自己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通过就业指导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参加有序的职业训练,培养其实践能力等内容,逐步打造和提升农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专业素养,培养热爱“三农”的人才

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素养,进入大学后,通过对学校、专业、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方面的了解,帮助学生寻找兴趣点,并鼓励学生在专业方面认真学习,掌握更丰富、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样有义务培养学生对农业方面的热爱,培养学生成为热爱“三农”的人才,只有真正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才能在就业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具有更强劲的竞争力,以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

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更加喜欢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能够全面发展,具备较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优秀大学生。为提高农科类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应引导大学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有准确的掌握,对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方向,有很好的把握,使同学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我。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在正式工作前,尝试性的进入社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真正的了解社会,增加学生自身经历,得到更好的锻炼,以提高学生自身就业能力。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高校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准确掌握社会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及变化,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将信息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同学。使每一名同学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到就业时所需面对的情况,并且根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并在高校中,多组织模拟面试等活动,使同学们及早的为就业做准备。同时,可以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观、了解,甚至实践机会,了解企业所需,需找自身不足,在高校中继续学习深造,弥补不足,在面对就业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

5、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健全人格的统一

大学生要学会自身的心里调节,能够使自己开心愉悦的度过大学生活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以更优异的姿态去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竞争压力。同时,学校要开设心里学课程和设立心理学辅导咨询室,以更专业、高水准的心理学内容教授学生,使其更好地成长成为一名身体、心里等方面都更加健全的优秀大学生。

6、加大招聘力度,让企业化驻入校园

在培养农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要把社会中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使大学生能更好了解到什么是企业型人才,如何能达到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的高能水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认知自我,学校也能多方面的培育优秀的企业型人才。各大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需要是不同的,所以在确定目标的同时,强化专业本领,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融合。

三、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而农科大学生是我国振兴粮食经济发展的农业支柱。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高校应瞄准就业市场加大农科大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教育力度,为企业为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君等,《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国与就业》,2011年

[2]杜刚,《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植秀成等,《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和思考》, 《出国与就业》,2010年

[4]王德广等,《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

作者简介

篇7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56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高速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初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中医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给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资料,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

11被试

向某中医院校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3份,问卷有效率9325%。调查样本年龄为2314±1234岁,男生134人,女生239人。

12工具

采用自编的就业心理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根据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编制,根据试测反馈和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内容涉及就业意向、就业认识、就业指导。题型为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

13统计方法

对调查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就业意向

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为:工作地点(6649%)、薪资福利(6595%)、发展机会(5764%)、单位类型(3861%)。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发展机会多(4558%)和离家乡近(4504%)的工作地点。期望薪酬平均为381126元。首选就业单位为医疗卫生单位(5282%),其次是行政机关(1394%)、国有企业(965%)、学校(670%)、科研设计单位(643%)等。可以看出大学生最中意的都是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的单位。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比较高。

就业时,4397%的同学主要考虑父母的意见,4075%以自己的看法为主。可见,父母意见对子女就业意向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创业,7534%的同学打算等工作后积累经验和资源再考虑创业,1019 %选择找不到工作再考虑创业,1046%不打算创业,402%坚定的创业、不打算找工作。

对于考研,5550%的同学打算等工作之后,视情况再考虑是否考研,3164%不打算考研,858%坚定的考研不找工作,429%打算找不到工作再考虑考研。

22就业认识

4316%的大学生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一般,3298%认为形势不太好,1394%认为很不好,只有992%认为比较好。

在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大学生认为最有影响的三个方面主要是:个人能力(8123%)、市场需求(4799%)、社会关系(4745%)。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求职中最为困扰的三个问题是缺乏实践经验(7158%)、个人能力不足(5603%)和缺乏社会关系(4209%)。

大学生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的时间比较晚,仅有885%的大学生在入学的头两年内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绝大多数学生(8740%)是在大学阶段的中后期才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甚至还有375%的学生表示从未对就业做过准备。

23就业指导

大学生获得就业指导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学校(4906%),同时也表现出了获取渠道的多元化,比如自己摸索(3359%)、向亲友咨询(1394%)、向人才市场咨询(1314%)等。

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平均打分为37分(从很不满意到非常满意采用1~5分五点计分)。不同学院间表现出了评分差异,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满意,而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则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打分相对较低。进一步的访谈表明,中医药院校在举办招聘会、就业信息上主要面向的是中医药类学生,而给非中医药类专业学生提供的就业、招聘信息相对较少。

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希望获得求职技巧指导和培训(5764%)、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5389%)、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4075%)、自我认识和定位(3941%)、就业信息(3914%)、就业体验(2654%)、专业出路(2520%)、就业心理指导(1475%)。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就业指导需求的多样化。

3对策建议

根据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的结果,本文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31丰富就业指导内涵

从调查结果上看,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学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就业信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机会、组织就业体验活动等,在尽量贴近真实场景的演练中,锻炼学生的求职应聘能力、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学校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而且在联系用人单位时,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其岗位需求人数,而应该深入了解就业单位对岗位的胜任要求,包括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如英语、沟通能力、文字表达等),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低年级学生,使学生能根据岗位胜任要求,有的放矢早做就业准备,针对性地提升相应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对聘任学生的反馈,学校可以从中发现育人和就业指导方面的不足。

大学生在求职时常常会因为就业压力、应聘失败而产生焦虑、悲观、急躁等心理状况,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学习、生活、工作和就业。如因为焦虑而在重要面试中发挥失常。同时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在就业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可以积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采用讲座、团体或个体咨询、宣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减压放松,正视挫折和失败,调节好心理状态。

32开展阶段性就业指导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从入学就开始进行,采取阶段化形式,使就业指导全程贯穿于大学学习期间。

大学初期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出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大学中期阶段,引导学生根据市场需求拟定就业目标,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开展就业体验,如模拟招聘会。

大学后期阶段也就是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求职技巧指导和培训、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政策、形势分析。

33开展差异化就业指导

目前很多院校在就业指导上模式单一,不同专业、不同学生采用同样的就业指导模式,忽略了专业和个体之间的差异。

首先不同专业的就业出口不一样,市场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岗位胜任要求。比如营销专业的就业出口主要是销售岗位,而中医专业的就业单位则主要是医院,要胜任销售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要胜任医生的工作则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于不同的学院、专业,就业指导上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其次,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在就业目标上也会不一致,同样是学中医专业,可能有的学生想成为医生,有的则想成为管理人员。

因此,开展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是有必要的。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的不同,自行选择学习专题。在就业实践上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如创业讲座、考研讲座、模拟招聘、专业技能竞赛等,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的活动积累相应的经验,锻炼能力。

篇8

关键词健美专项课心理需要研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健美运动是以表现人体健、力、美,采用器械或徒手的各种练习手段来发展力量与耐力,强身健体、塑造优美体型的一项体育运动。因而有简便易行,易于发展,练习方式灵活多样,男女皆宜的特点。因此在健美专项课教学实践中,研究分析健美专项课学生的心理需要,依据需要发展、变化的条件,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满足每个学生强身健体、塑造优美体型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是健美专项课成败的关键。

二、选择健美专项课的心理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专项课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而开设的,因为学生在技能储备、体重、体型、力量与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健美专项课教学中不能用同一教学标准和要求对待不同心理需要的学生,尤其是高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感知精细程度不够但较为敏感;有一定自我控制力却不能坚持始终;情感丰富而情绪却不稳定。常表现出敏感、自尊心强、易冲动、有要求独立等特点,心理发展呈非线性过程。因此对健美专项课教学的实施,需了解主体需要、尊重个体差异、把握评价尺度。

三、健美练习内容与要求的心理需要

依据学生对健美练习内容与要求的心理需要,在教学中可从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的设置,来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需求。运动技能目标方面:在以肌肉为动力,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的健美练习动作机理的前提下,向学生全面系统介绍健美运动的练习方法,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重点讲解体表大肌肉,尤其是胸、肩、臂、背、腹部肌肉的练习方法,通过学生身体练习这个载体,使学生掌握健美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锻炼,以提高学生自己健美运动的能力。

四、健美练习负荷的心理需要

学生这种对健美练习负荷的心理需要和选择健美专项课的心理需要是相对应的。因此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在健美专项课教学中必须阐明健美练习中练习强度和密度与健美效果的关系:即接近极限的力量练习虽然练习次数少、组数少,但是巨大的拉力能够引起最多的肌肉纤维损伤,在超量恢复后,练习者的力量就会得到最大的增长;中小负荷的力量练习虽然不会引起大量肌肉纤维损伤和重建,但是由于其练习次数较多,反复的收缩和摩擦最能够刺激肌肉纤维的横向增生,使肌肉体积显著增大。

五、健美练习次数的心理需要

在每次肌肉练习之后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肌肉进行超量恢复,反映出学生能科学,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提示由于每周健美专项课的教学时数有限,课上的有效练习时间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健美锻炼的积极性,可以在学生中成立健美俱乐部,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天向学生开放健身房,并派相关教师专门负责辅导,使健美专项课有效地向课外延伸。健美专项课课内外练习相结合,不仅可以为提高健美专项课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练习时间保证,也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

六、选择健美考核方式的心理需要

在健美专项课教学中,肌肉增长的平衡度是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健美的各种练习来达到这种平衡指标,同时,在考试中完全取消了负重能力的考试,因为健美考试毕竟不同于举重考试。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对健美专项课考试必须尊重个体差异的强烈心理需求。这样的成绩考核和评价体系,既符合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感觉的心理健康的课程目标;又符合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课程评价要求。充分体现每个学生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客观情况,成绩高低与每位学生不断战胜自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七、结论与建议

(一)健美专项课应加强健美练习机理和方法的教学,满足学生了解和掌握健美练习内在机理的需求,规范健美练习技术动作,提高其准确性,提高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能力。

(二)健美专项课应以改善肌肉形状、完美体型、增强体质为主要教学任务,采用多次数、中小负荷的重复练习,每周一次健美专项课教学,3次课外健美活动较为适宜。

(三)健美专项课应用肌肉的分布均匀度以及健美部分比赛项目为考核与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曹锡璜,杨志韬,杨培林.健美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项目有着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近明细性的特点,作为项目的一种,信息系统项目还有着目标不明确、需求变化频繁、智力密集型、项目涉众繁杂等特点,软件行业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不像某些传统生产制造业那样成熟稳定,项目生命周期内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风险也无处不在,会影响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建设结果。如何面对和应对项目风险,避免和减少损失、将威胁化为机会,更顺利地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必须重视项目风险管理。

笔者于2007年-2010年主持的某市审计局审计信息化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是某市审计局重点工程,合同总额约2300万,涵盖系统集成、应用系统开发、支撑体系建设等内容,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笔者在担任该项目的项目经理的过程中,负责了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控制工作。对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要通过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计划、并持续进行风险监控等几方面来落实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以来保障项目总体目标顺利实现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同业共享。

此项目是典型的大型信息化项目,系统集成主要任务是搭建审计局办公网络、主机、存储、系统软件、系统安全等系统运行基础环境;应用系统开发包括审计局审计业务、行政办公及门户网站系统的设计开发;支撑体系包括审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体系建设。系统基于J2EE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结合Web Service技术、XML技术、消息中间件等主流技术,运用工作流、报表管理、内容管理、检索服务、数据交换等成熟组件及第三方产品,实现应用系统构件化开发。经过3年的建设,该项目于2010年初竣工验收,目前系统处于运行维护期,运行情况稳定良好。

对于这样一个建设内容多,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的大型电子政务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过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笔者作为项目经理,在项目中重点抓住项目风险管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分别从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和分析、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计划、并持续进行风险监控等几方面来落实风险管理工作,保障项目进程顺利开展。通过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不仅可以防患未然,把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还能够争取到一定的商业机会,为业主和公司赢得利益。下面对几项管理工作内容和实践经验分别进行阐述。

一、重视风险管理计划编制,明确风险管理任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笔者本次参与的项目是某市审计局“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工程,局方领导在项目伊始就以“献礼”工程的高度来要求项目建设目标。笔者所在公司高度重视项目顺利实施的各方面保障工作,在项目初期就将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作为项目总体计划的重要内容加以规范,并指定项目核心成员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笔者作为项目经理,与项目主要负责人共同定义了项目风险类别,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公司多年大型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经验,对风险类别进行了细化定义,本项目的风险分解结构,如下所示:

业务方面: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用户等;

应用方面:系统功能、UI交互界面、功能接口等;

数据方面: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分布、数据量等;

技术方面:技术路线、支撑平台、构件组件、关键技术、性能、非功能特性、安全等;

项目实施方面:时间、资源、资金、质量、协作、培训等;

环境方面:社会环境、政策法规、市场等;

此项目也通过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提高了项目组成员对风险的重视度,加强了风险防范意识。

二、紧抓风险识别与分析,“尽早尽多尽量尽力”发现项目潜在风险

项目建设的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项目建设初期,不确定性最大,主动识别或发现潜在风险显得尤其重要。风险管理并不只是管理者的事情,关系到项目的所有成员。因此,笔者与相关负责人在项目初期,通过召集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方法,发挥项目组成员的主动性,共同讨论识别风险的来源,收集到了涉及各个层面、各个角度的风险因素,还对公司多位资深行业专家及项目经理进行访谈,使用检查表收集类似项目的历史经验,找出容易导致项目失败的原因。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尽早尽多尽量尽力”识别了很多风险因素,为后续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做好风险防范打好了基础。

本次信息化项目建设要实现推动审计工作模式转变和管理制度创新变革的重要战略目标,因而,在项目范围和软件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对项目需求和项目范围方面的风险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本项目把对范围变化影响等级划分为“低、中、高”等级,以风险概率及影响矩阵来表示,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度、定义风险等级进行定性分析。本项目初期需求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用户对新业务模式下的系统功能尚存在探索尝试,与之配套的系统功能需求范围存在不确定性;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制度变化引起的业务流程或规则、数据等方面的变化会而带来需求变更、新业务模式没成成功经验可借鉴也会存在技术实现风险等方面。

篇10

[分类号]G352

大众媒体(mass media),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专指广播事业中的报社、电台、电视台,亦常被人们称为“新闻媒介”。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是平面媒体的报纸,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影和电视等逐渐成为新型媒体传播工具,传播方式也更新为数字传播,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在朝数字化的方向迈进。一般而言,网络亦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但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已有诸多研究。笔者暂且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不予以讨论。本文主要探讨以电视、报纸、电台等传统的新闻媒介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探讨如何使之成为受众免费、自由获取的信息资源。

1 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

概括而言,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资源,如报纸、广播、电视、通讯、新闻记录影片等,进行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再传输利用等一系列的活动。

然而除报纸外,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介多以声音、视频等流媒体的形式向外传播信息,这类媒体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作品,大部分是一次性消费,作品播出后,人力、物力的投入都随之一次性消耗掉了,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丧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知识财富,这是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浪费。早期的电影、电视和广播作品,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专门的机构对这些媒体信息资源进行收藏,因此很多老电影、老歌、新闻史料等媒体作品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那些没有纸质版本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大众媒体信息资源实施管理,以便于公众获取,有效保护并延长其使用的生命周期,最大化的发挥其信息产品作用十分必要和迫切。

目前新闻媒体单位,考虑到制作节目的成本和效率以及自身事业的发展需要,无论是报社还是广播电视总局,都非常重视自身媒体资产的管理,纷纷引入了管理平台。然而对于公众而言,除了定时收看电台、电视台播报的节目这一单一途径外,很难根据自身需求再次主动地获得这类媒体信息产品。大众媒体信息资源属于公共信息资源范畴,全体社会成员拥有自由平等地获取、利用和传递信息的权利,因此,如何突破新闻媒体单位的局限,实施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使其公开展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可以免费、自由地使用这部分信息资源,充分保护公民信息权亦是十分必要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报社对媒体信息资源的管理

世界各大报业集团纷纷采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对其媒体信息资源加以管理,提供数字资产的有效使用和再利用,使数字资产保值和增值。“路透社”是通讯社成功转型的代表,它把新闻看作经过若干道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将各道工序的质量要求量化为可控指标,按照该指标对生产流程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以便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早在1973年,路透社开始使用“莫尼特”系统来存储和传送其经济信息。1985年后,路透社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发集成数据网(IDN),并于1987年利用该数据网逐渐取代“莫尼特”系统。目前,路透社集团构建了多媒体数据库对其媒体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该数据库涵盖了路透财经电视、路透商业资讯、关系数据库、路透网、路透电子邮件、路透电子讯息平台等。

入世后,国内各大报业集团亦开始采用先进技术对其媒体资源进行管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如新华社、广州日报、大众日报、南方日报等,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当属新华社的多媒体数据库。该库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多媒体、多文种新闻信息综合数据库,汇集了新华社文字、图片、图表、视音频、报刊等全部资源和社会上其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资源。目前,该库存储100余亿汉字的文字信息,36万张的图片,4000余张图表和200小时的视音频信息,拥有新闻稿库、经济信息库、人物库、组织机构库、专题背景库等20余个大库,100余个子库。

2.2广电行业对媒体信息资源的管理

广播电视行业积累的媒体信息资源,除各种稿件、网页、图片、版面文件、背景资料信息外,还包括大量数字化的音频、视频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的广电企业开始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例如,IBM公司与索尼公司研发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帮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其庞大的录像带库数字化,使摄影胶片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些内容是CNN花费了21年的时间才收集起来的。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台式机访问CNN的数字视频、音频、图像和文本文件。

我国中央电视台率先将媒体资产管理的概念变成为现实。央视音像资料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国内电台媒体资产管理的典范,该系统包括网络通信、视音频处理、视听审看、上下载处理、转码中心、编目检索、存储管理和远程7个子系统,涵盖传统视音频处理、信息网络、多媒体处理等多项技术内容。随后,中科大洋、捷成世纪、新奥特等国内知名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其中,大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基于先进的松散耦合体系架构设计,可灵活适应于国内各级电视台及音像资料馆和其它媒体单位,其先进性得到了国内中小型电视台的一致认可。

2.3合作研究项目

国外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已逐步认识到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纷纷开展一系列实验型的项目,英国和美国走在了前面。2001年1月,由英国图书馆牵头,联合了牛津大学、OCLC、以及奥莉夫软件公司等组织结构,共同开发英国图书馆内历史性报纸的数字化保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型。该系统的目标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缩微胶卷中的重要历史性报纸进行数字化,以联机的格式递交报纸信息,并且对数字化的报纸进行标引加工,提供高级便利的检索服务,向广大用户展示反馈结果。

美国国会图书馆与SCOLA公司合作,开展了国外新闻电视节目保存的研究项目。基于满足未来研究需要的目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经与有关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对备受公众关注的国外新闻电视节目,例如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以及菲律宾的新闻节目,加以保存并保证其在需要时可被查找。根据合作协议的规定,SCOLA需在半年时间内用数字格式将播放时间至少为3 750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加以保存,并确保国会图书馆和有关研究人员可以访问这些节目内容。如今SCOLA已经与大约90个国家就电视节目拷贝的接收和传播达成协议,将其所转播的节目采用数字化格式进行长期保存。

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开展的工作很少,几乎是空白。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走在了国内其他高校的前面,开始注重校园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校园网络等。上述两个大学将这些校园媒体信息收集起来,加以简单的归类,提供简单的关键词检索和浏览检索的功能。

3 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中存在垄断

从宏观上说,信息资源有自然资源、私人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之分。其中公共信息资源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一切负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在行政过程中产生、收集、整理、传输、、使用、存储和清理的所有信息,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在我国,电台、电视台和报社都属于事业单位,其经费很大一部分源自政府财政拨款,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经济信息报导、人物访谈、科教片、纪实片等都应该属于公共信息资源,是社会的公共物品。然而目前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的管理局限于广电和报社内部的管理,造成了媒体信息资源的不公开和不透明,这无疑带有垄断性质。公民具有信息权,享有免费使用公共媒体信息资源的权利,因此,应该倡导公民零障碍利用大众媒体信息资源,这就需要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参与其中,将其纳入公共信息资源存储计划,打破垄断,延长大众媒体信息产品的使用周期。

3.2管理技术问题

广播、电视、报纸上的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有重复,是否所有的广电节目、报纸资料都需要进行收集,如何判断信息资源的收藏价值,通过何种途径,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收集以及如何去重,这是收集面临的技术难题。保存的主要任务是使其内容在未来的再现,与收集面临的挑战相比,长久保存面临的挑战似乎更严峻。由于技术、软件的过时以及存储介质寿命等原因,很难保证今天保存的媒体信息资源在10年或者20年后还能够读取出来。因此,如何长期保存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除报纸外,广电节目多以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存在,如何有效地对这些资料进行查找和利用,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技术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多媒体检索技术和构建一套合适的组织方法。

3.3管理经费问题

对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的保存是长期性的工作,因此预算应该是长期的,包括存储设施、收集设备费用、员工工资等。管理成本只是经济问题的一个方面,经济问题还涉及利益驱动、经济模型等问题。比如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动机是什么?有哪些经济模型可以适用于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的管理?经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由谁保存的问题,如果没有经济利益,商业公司就不可能参与进来,大众媒体信息资源保存的责任很有可能落在那些由长期稳定经费支持的保存机构,如图书馆和档案馆。大众媒体信息的管理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对于保存的经济分析还非常缺乏。

3.4法律和责任体系问题

电视、电台节目同其他任何出版物一样都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由哪些机构来负责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哪些组织、机构和个人等有权力复制和使用大众媒体信息资源,都值得探讨。在大众媒体信息资源摄取、长期保存以及提供资源服务等各个环节都涉及诸多知识产权问题。例如,在长期保存过程中需要对媒体信息资源进行拷贝,将拷贝的数据更新组织到已存储的资源体系中,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过滤,对部分数据内容进行删减、修改等,这些将会影响作品完整权、修改权和版权信息完整性等。

4 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

4.1确定管理责任者

对于个人而言,会凭个人兴趣爱好收藏经典歌曲、电影和电视作品,并可能随时凭个人兴趣转移而将之删除。同样,对于大众媒体信息生产单位而言,他们已承担了各自媒体信息资源的保存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垄断性和单一性,无法满足公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并且这种保存也不稳定,当生产单位无力或者不愿意保存时,仍会导致数据的永远消失。所以,为了使有价值的大众媒体信息资源进行长期保存和管理,应该由有固定和长期收入的值得信赖的专门机构负责。同时,考虑到管理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笔者认为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是较适合的机构。众所周知,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是一个国家最高的资料收藏管理机构,它由国家专门拨款维持工作,并且享有“知识产权豁免权”,即国家任何新闻出版部门出版发行的作品,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都拥有优先收藏权。因此,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在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中应该起主导作用,与大众媒体机构共同管理。

4.2构建媒体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

标引和检索是大众媒体信息资源管理的两大核心内容。针对大众媒体信息的采集和保存而言,都需要构建合适的分类体系,对资源进行组织。媒体节目分类一直是传媒业内和学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纵观国内外媒体节目分类方法,原则上都离不开内容、形式、功能、对象、风格等十余个分类维度。目前,国内外可供借鉴的媒体分类体系研究主要有:Ehrenberg的《节目类型因子分析研究》、Frank等的《电视节目类型》、张海潮的《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王振业等提出的“多层节目分类系统”、刘燕南教授等提出的“电视节目多维组合分类法”等。

制定媒体信息资源元数据对其进行标引,完成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亦十分必要。媒体资源大部分是视音频资料,利用全文检索技术难以对媒体信息进行直接查找及内容浏览。而元数据通过对媒体信息内容的描述可实现媒体信息的快速查找、准确定位功能,且统一的元数据标准,为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奠定了基础。Dublin Core(以下简称DC)是一种通用的元数据方案,其子元素属性集具有扩展性,因此可以在DC基础上针对媒体数据特点,加以扩展,设计所需的子元素集,以便更好地描述媒体信息资源。

4.3开发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媒体信息资源多以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信息形式出现,目前主要采用先标引后检索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服务,即先将媒体信息内容转化为描述性的文字,然后采用文本检索技术对这些描述性的文字进行检索。该方法实现简单,但检索效果的好坏依赖于对媒体信息内容的标引质量,而且对庞大的媒体信息资源进行标引也绝非易事。因此,除了采用这种先标引后检索的简单检索方法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即通过分析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视频中的镜头、场景、镜头的运动,声音的音调、响度颜色等特点,直接根据媒体对象的内容语义及上下文联系的特征进行检索。

4.4媒体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

目前,媒体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可以借鉴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技术,如数据的更新、迁移和仿真。更新,是指将存贮媒体的信息拷贝到新的媒体或转变成新一代格式,如将原始的Beta录像带、8磁道盒式录音带拷贝到电脑的硬盘或光盘上。迁移,是指把数字信息从一种软件硬件的配置向另一种软件硬件的配置转移,或者是从旧的计算机技术体系向新的计算机体系进行转换。仿真,是指一个计算机系统对另一个计算机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的模拟,使两者接受同样的数据,执行同样的程序,获得相同的结果。此外,还有数据封装、数据考古、数字图形输入板、虚拟计算机、比特流拷贝、模拟备份和复制等技术用来支持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在实践中,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手段相互结合的策略保存媒体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