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绿色建筑预评估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1 16:19: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绿色建筑预评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绿色建筑预评估

篇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Case study of one office building project in Tianjin

Li Bao-xin1,Yu Ying-yu2,Liu Xiao-fang1

(1.Tianjin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Tianjin300074;

2.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Shandong264005)

【Abstract】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exist in LEED, Green Mark, and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as essential part for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these standards. Finally, the sugges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green non-residential building is proposed and one office building project in Tianjin is studied as study case.

【Key words】Green Building;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1. 前言

(1)绿色建筑作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降低污染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绿色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均有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要求,同时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评估等级规定了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

(2)目前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缺少完整详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分析过程;往往是在现有设计方案基础上验证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否达标;在现有设计方案基础上叠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以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初投资较常规系统高,上述问题可能会降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盲目堆砌技术违反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3)本文主要关注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定、不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美国LEED标准、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色建筑标准对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要求,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思考,并结合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

2. LEED评价标准中可再生能源利用

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标准是美国绿建协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提出的以商业运作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国际化的认证体系,包含街坊(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建筑(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Core and Shell Development, Schools, etc)两个层面的标准[1][2]。LEED标准鼓励和认可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分为两种形式: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和异地绿色能源。鼓励采用项目现场可再生能源的自给来减少应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与经济负担,其评价是基于场地内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量占建筑能耗费用的比例,不同评分对应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如图1所示。异地绿色能源在于鼓励建筑应用电网资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至少为期2年的可再生能源合同来从异地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来满足建筑35%的电耗。

图1LEED NC标准中不同评分对应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

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3. Green Mark评价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Green Mark标准是由新加坡建设局制定并主导实施的、实践比较成功并在亚洲国家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一套评价标准。该标准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评分根据建筑的预测能源效率指标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电耗的比例来进行(表1),最高得分为20分[3]。

4.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定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申报中最常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主要有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在此标准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天津市绿建标准)是结合天津市的地域特点和发展情况而制定的,天津地区的所有绿色建筑项目均应依此标准进行评价。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规定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满足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25%,或可再生能源提供采暖(制冷)满足建筑热(冷)负荷的10%或者地热供暖满足建筑热负荷的20%),得分20分,并设有优选项鼓励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对应的评分如图2所示[4]。

图2公共建筑中优选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图3天津市某三星级办公楼方案示意图

图4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模拟分析

5. LEED、Green Mark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内容对比

5.1LEED标准、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建标准在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各标准都将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建筑绿色与否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筑对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对应条款的评分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以此鼓励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多的采用。

图5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确定思路

表2三星级绿色建筑的优选项达标分析(公共建筑+设计标识)

5.2其不同点为:

(1)LEED标准除了鼓励采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外还对异地绿色能源的应用进行鼓励,对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合同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计算,LEED标准基于建筑的能源账单,Green Mark标准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总电耗的比例,天津市绿建标准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一次能源后占转为一次能源后建筑总能耗的比例;

(3)LEED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的界定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不同,其中LEED标准认为地源热泵等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形式不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4)对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必要性,而LEED、Green Mark标准的较高等级评定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根据天津市绿建标准申报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而言,在所有优选项(12条)参评的条件下,至少需要满足9条,得分不低于14分。设计标识阶段优选项达标分析如表2所示。对于一般公共建筑项目而言,透水地面面积比通常会成为制约因素;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般不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外遮阳以固定式外遮阳为主;利用旧建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优选项得分无法满足要求,公共建筑的项数也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的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6.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及案例分析

6.1项目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面积为20000m2,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图3)。场地位于浅层地热能较适宜区,并具有地源热泵埋管区域。天津市太阳能资源属较丰富的二类地区,总辐射接近6000MJ/m2,可利用天数近200天,并且建筑屋顶遮挡较少(图4)。

6.2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确定思路

根据项目功能及定位,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估,确定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同时注重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终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图5)。

6.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技术与经济适用性比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热水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跨季节蓄热。地热水供暖系统以地热水及其尾水梯级利用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表3),本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空调系统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生活热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个用户末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最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约为30%,远大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要求的10%,为项目达到三星级提供有利条件。

表3本项目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 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7. 结论与展望

LEED、Green Mark标准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具有启示作用,应完善天津市绿建标准中对异地绿色能源的要求,以此促进合同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1)在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在内,不同的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结合项目的定位和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2)三星级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3)对于地热水供暖系统,在有资源条件的项目中可采用,但是地热井对地下地质结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1]LEED 2009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3]BCA Singapore,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1, 2013.01.

篇2

1.2对当前主要评估体系的思考尽管目前国内外相关评估标准比较成熟,但通过分析上述主要的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可以发现这些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后评估方式,即一般在建筑投入使用1年后进行,但众所周知的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前期的场地选择、规划布局、节能措施、材料选择、设备选型等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最终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后评估方式的滞后性,使设计者失去了在前期进行弥补和优化的最佳时机。而目前在建筑设计阶段的能耗模拟分析也往往在施工图完成后进行,一旦在模拟计算中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则基本上没有再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的动力。如何使建筑节能设计评估更方便及时地反馈给设计人员,以便最大程度地为改进设计而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评估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应用于节能评估的阶段及目标通过上述对建筑节能设计评估的现状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应用BIM技术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评估应区别于其他相关评价方式,主要在建筑前期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即以预评估的方式出现。其目标应不仅仅局限于对某建筑的节能效果作出评判,而更应着眼于为建筑节能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准确的参考。虽然当前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计算机进行能耗模拟分析计算已是普遍的评价方式,但相比成熟的后评估体系,这样的评价往往不够全面,重定量分析而轻定性分析,综合性和系统性有所欠缺,且由于技术上的局限,通常能耗分析软件专业性很强,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造成了建筑设计与能耗分析、建筑专业与设备专业一定程度的脱节,不利于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和效率提升。BIM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设计与节能设计可以结合得更加紧密,使建筑师能更加直观地对所设计的建筑进行节能评价,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完善。

2.2BIM技术实现节能预评估的可行性

2.1BIM可提供足够详细的数据信息建筑节能设计及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起来的建筑模型所含信息有限,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节能的评估,需要专业人员输入大量的数据,既费人力,耗时也较多,这就容易造成建筑能耗分析往往成为建筑设计后的附加工作,难以对前期的建筑设计产生影响,即使根据分析结果来对设计进行优化,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效率不高。而BIM提供了设计信息极其完整的设计模型,只要模型达到必要的详细度和可信度,就能在前期设计阶段完成能耗分析,实现对建筑节能设计的预评估。

2.2BIM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可交互操作尽管能耗分析软件数量众多,但这类软件通常需要不同的接口,采用不同的数据形式,彼此之间兼容性较差,往往需要重新建模并输入大量的专业数据,造成建筑节能各项评价之间比较孤立,综合性较差。BIM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由于其支持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标准和GreenBuildingXML(gbXML)数据传输协议,使得建筑信息模型和大量第三方分析应用软件之间有了良好的接口,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据传输到分析软件,从而实现单一数据平台上各个工种的协调设计和数据集中,解决了建筑设计和节能过程中数据流被割裂、重复输入、数据流失、出现信息歧义和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2.3BIM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确控制BIM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设计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管理、直至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因此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工程的各个环节,保证工程质量。BIM精确的建模及碰撞检查技术可以使各专业设计相互矛盾冲突之处在设计阶段就得以被发现,避免在施工阶段频繁出现设计变更,造成延误工期乃至返工的情况。模型里详细的材料、构造、工程量、造价、生产厂家等信息使施工过程更加精确地被控制,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而这些信息也使得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更加方便,做到可视化管理。可以说,一个准确、详细的BIM模型可以真正达到“所见即所得”的程度,为预评估提供了最接近实际的对象,使预评估真正具有实际意义。

2.3BIM技术应用于节能预评估的方法

2.3.1建立评估体系建筑节能设计预评估的关键首先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准确地预测建筑建成后的能耗情况,就评估的内容而言,预评估与目前国内应用的建筑节能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无本质差别,但由于预评估在项目前期进行,其评估内容主要针对设计阶段。参考GB/T50668-2011《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内评价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规划、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室内环境等方面

2.3.2建立建筑三维信息模型建立信息准确详尽的建筑信息模型是进行预评估的基础,模型包含的有效信息越丰富,预评估的准确度与详细程度也就越高。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维建筑设计软件有Autodesk公司的Revit、Graphisoft公司的ArchiCAD、Bentley公司的MicroStationTriforma等,尽管其各自特点和优势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以BIM技术为核心的参数化设计软件,建筑师运用此类软件建立起一个包含足够多预评估所需信息的建筑信息模型,如建筑的场地信息、周边建筑、道路、建筑材料、构造、物理性能以及设备等各专业相关数据,为建筑节能设计预评估各项指标分析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2.3.3数据信息分析及评估在建筑信息模型完整建立的基础上,将模型信息导入性能化分析模拟软件,如Ecotect、GreenBuildingStudio、EnergyPlus、DOE-2、IES等,可对建筑规划设计、围护结构、设备系统、室内环境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提取、计算、分析。在此模拟分析基础上,结合预评估的内容体系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各专业,进行优化调整。

篇3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LEED商业运营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

目前,全球针对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主要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简称USGBC)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LEED),英国的建筑科研组织的“环境评价法”(BREEAM),日本的CASBEE体系等。其中以LEED标准体系最具有影响力,得到全世界114各国家认可。

2.LEED商业运营模式成功的原因

LEED成为世界首肯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于它以市场为中心的开放性原则,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2.1.成功的市场定位

从图1中可以LEED把认证的对象定位在相对较早的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位于市场的前25%水平的项目群体[1]。这样的市场定位可以激励更多的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当越来越多的项目向市场前25%的水平靠拢时,整个行业的水平便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LEED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也会相应提升,以保证其认证对象的市场领先优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图1 美国建筑市场分布

2.2.成功的市场转化策略:

USBGC充分意识到,研究成果要经过媒体的宣传才能够最终成为大众的观点。因此,LEED评估体系除了宣传绿色建筑各种潜在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告诉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将更加物有所值,更能更高的投资回报。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使得绿色建筑的实际价值得以提升,从而与其他它产品区分开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建筑产品的市场化转化。

3.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运行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及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3月7日联合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以下简称“评价标准”或ESGB)。并于2006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但ESGB在我国还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对我国整个绿色建筑行业影响还不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4.LEED商业运营模式的成功给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启示

LEED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典范。它的成功运作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中国也不例外。但鉴于我国国情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别,在借鉴的同时,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完善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4.1.转变思维,应用市场激励机制

绿色建筑评价是从环境效率出发的,因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不同于一般的强制性实行的建筑标准,它采用的是自愿申请的原则。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调控手段,还必须借助市场的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内在推动力的绿色建筑体系。如图3所示。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建立绿色建筑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应起着主导的推动作用。政府利用其权威性和调控能力,加大对绿色建筑的宣传,以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让消费者感觉到绿色建筑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更加物有所值。当更多的消费者在作出消费决策时选择了绿色建筑,便形成了绿色建筑市场的源动力。同时,政府应该为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政策优惠及规范管理,鼓励更多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健康持续的绿色建筑市场形成之后,更多绿色建筑的出现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绿色空间的同时,也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管理费用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形成如图3所示的市场推动循环。

图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市场运作图

4.2.扩大标准制定主体,充分反映不同市场主体的利益需求

在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开发商和政府是最主要的群体。其他参与者还包括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营造商等等众多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目标、利益需求、规则,对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充分考虑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保证绿色建筑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在ESGB的编制过程中,参与的群体过分单一,主要以研究机构的专家为主。这样的编制团队更多反映的是政府和消费者的需求,而忽略了其他利益方的诉求。因此,要提高绿色评价标准的现实操作性和市场推动性,引入更多的群体参与ESGB的编制势在必行。

4.3.实行预认证和最终认证制度

现行的ESGB对新建建筑的评价周期为从规划设计阶段到投入使用一年后,在评价周期内对项目各项指标评估合格后才能给予绿色建筑认证。对于开发商而言,他们投资更多的成本建造绿色建筑就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从而提高销售量。因而,他们更希望的是在房子销售之前能以“绿色建筑”为主题宣传他们的产品。基于这样的矛盾及结合我国现行的商品房预售制度,实行针对商品房的预认证和最终认证制度能更好的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预认证指的是项目在设计阶段对各个目标得分点给出承诺,并递交初步的设计文件供建设部审核,在获得初步预审通过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该项目颁发预认证的证书。该证书可以用于市场推广等宣传目的。但通过预认证并不意味着一定能通过最终认证。最终认证是在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一年后,经建设部的严格评估,通过之后方能获得ESGB的最终认证。

4.4.走平民化绿色道路

LEED在市场定位时,选择了市场前25%的建筑项目作为认证的的目标。这是根据美国的建筑市场来制定的。相对于与美国,我国的建筑市场分布更加离散,而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经济型商品房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ESGB应该走平民化的绿色道路,更多的关注普通建筑。在选择认证对象时,除了鼓励采用高端绿色建筑技术的贵族化建筑产品,更多的应该考虑成本增加很少而又能达到一定绿色程度的平民化绿色建筑产品。现行的ESGB,认证等级只有三个,而且评价内容中控制项的数量占总量的41%至45%。因此,可以参评的项目不到60%[2]。建议增设ESGB认证等级和减少ESGB中控制项的数量。这样既能区分项目的绿色程度,保证被认证项目的市场领先优势,又能让更多的项目能够参评,鼓励普通建筑向绿色评价标准靠拢,让绿色建筑平民化。

5.结语

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发展,更应该从社会层面和经济层面出发,考虑如何健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保证绿色建筑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互动,技术指标要求与市场激励手段相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我国一定能够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既有科学性又有灵活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篇4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国内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概念开始传入我国。由于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同时也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如区域差异巨大、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等,使得我们在研究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我国绿色建筑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中国21世纪议程》之后,此后,有关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理论研究开始走向繁荣。2001年11月26日建设部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1年12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个国家强制性标准;2002年3月1日建设部办公厅做出《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3年11月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负责起草的《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出台,此举旨在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推动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使奥运工程达到较高的环保标准。2004年起,北京市在建筑工地开始全面推行绿色施工。

二、绿色施工的定义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一样,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施工中的体现,因此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三、建筑施工的绿色设计

1、绿色施工管理

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一个工程要实施绿色施工,没有组织措施,岗位责任制、施工规划、评价体系等系列制度是无法实现的。真正的绿色施工还在于要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有效的实施方案,确保体系有效的运行,并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和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实施监督管理。同时,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通过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为了使绿色施工能够做到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在绿色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对绿色施工的效果进行自评估和专家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导则》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内容也纳入到绿色施工管理的范畴。

2、扬尘、噪声和光污染

扬尘、噪声和光污染是当前施工影响环保的三大焦点。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源之一是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粒径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由于体制问题,政策法规欠缺,管理不到位等众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随意性、无意性大量存在,且房屋建筑工程中2/ 3建筑物成本属于材料费,所以节材是绿色施工的重中之重。

3.1建筑垃圾

绿色施工节材的重点是我国目前新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减量,而且要加强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性和资源浪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侵占土地;②污染水体;③污染大气;④污染土壤;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⑥造成安全隐患。建筑垃圾涉及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大问题,是绿色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绿色施工导则》明确提出: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1万m2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t;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50%。

3.2模板工程

在现浇混凝土 结构工程中,模板的工程量约占30% - 40%,占工期50%左右。过去模板体系约占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1/ 3,现在开展租赁业务情况有所变化。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绿色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节材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建筑模板发展至今,种类日渐多样化,品种规格迅速增加,木胶合板模板占有率超过55%,小钢模板、竹胶合板模板、全钢大模板、其他模板各自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在工程施工中,以竹(木)胶合板为模板材料,用低质易耗廉价打入建筑模板市场。

针对模板体系的要求按照导则可以: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次数。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总原则是:节约资源,提高周转次数,提高生产率,保护环境。

3.3预拌混凝上、商品砂浆和散装水泥

发达国家预拌混凝上的应用景已达总景的60%~80%,美国为84%,瑞典为83%,我国仅为20%左右。预拌混凝上比例的低下,意味着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实践表明,相比于预拌混凝上生产方式,现场拌制混凝上要多消耗水泥10%一15%,多消耗砂石5%~7%,同时,由于现场拌制混凝土受技术人员的水平、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很大,除不能确保质景外,还污染环境。因此,按照《绿色施工导则》明确要求:推广使用预拌混凝上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

3.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建筑施工用水量大,尤其是混凝土用水占了施工用水的绝大部分,目前,我国的混凝土产量逾20亿m3,每m3混凝土搅拌用水量以185kg计,需用水3.7亿t。混凝土养护用水视地区及季节而定,专家测算为搅伴用水的2~5倍。初步估算混凝上的搅拌与养护用水为10亿t。而且基本上用的都是自来水(工业用水的价格还高于生活用水的价格)。目前整个国家的水资源缺口为60亿t,建筑施工用水占如此大的比重,足见节水是绿色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要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今后应结合我国污水处理的规划(管网建设及水景供应)针对大中城市预拌混凝土站与预拌砂浆站网布局,在对再生水水质分析的基础上,要求企业集团开展“再生水作为混凝土用水”试点应用,继而推广到更大范围,使绿色施工节水落到实处。关于施工阶段收集雨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施工现场除了工程施工必须消耗的用水量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用水,其中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是最主要的部分,加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部分节水管理基本上与工矿企业生活用水情况相同,相异的是施工现场的生活区是临时设施,管理中关键是要克服临时思想,做到生活区用水的集中有序管理,雨水污水废水的分流排放,以及现场内雨水、可利用废水的循环利用。

结语

本文从绿色施工的理念、阐述了建筑施工采取绿色施工的具体措施。因此,应该大力推崇绿色施工,让绿色施工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施工场地。政府也应作出措施,帮助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理念,引导建筑行业不断向绿色施工迈进,给予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总之,建筑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成为当今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并为人们所接受,将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从而达到经济和坏境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孙建钢.浅析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1,(01):143-144.

[2]黄映鹏.民用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36):113.

[3]邓志刚.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3,(08):61.

篇5

一、住宅项目的样板展示房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TM NC 2009

就LEED认证的社会评价而言,在中国是褒贬不一的,既有作为国际上现行最完善、最具影响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中国广受青睐,也有“国贸三期”获得LEED CS黄金级预认证后被评为一个昂贵的环保噱头。在汤逊湖壹号作为住宅项目定位于绿色住区后,“如何学会营造并建成一栋样板展示绿色住宅建筑”就成了项目目标,选择了更为系统、完善和量化的LEED认证评估体系作为标准,同时,因地制宜的选取符合我国建筑业和建筑市场服务水平的得分点,并且在样板展示房的建造实践过程中,兼顾住宅产品所不可避免的经济效益,使中建的绿色住宅产品在武汉落地,同时在设计与工程管理中培养绿色习惯和提高绿色意识,并且培养一支绿色建筑管理团队。

LEEDTM NC 2009是LEED认证关于新建筑和重大改建工程(如:建筑的门窗更换、外墙屋顶改善、设备系统更新等)项目的评估标准,。LEED NC主要针对新建商业建筑的评估,但在实践中也曾经应用于很多建筑类型中。如:所有商业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公建(图书馆、博物馆、教堂等)、旅馆、不低于4层的住宅。

中建·汤逊湖壹号项目LEED认证样板展示房(来源:方超)

二、样板展示房LEED认证先决条件

在制定LEED认证目标之前,首先就要了解LEEDTM NC V2009认证评定的先决条件。1)在可持续发展场地中,先决条件为建筑施工污染防治,不管是国家指定的文明施工规范,还是美国环保局(EPA)标准,对施工现场防止水土流失与沉积控制的措施是一致的,必要文件是《防止水土流失与沉积控制计划》。2)节水20%,控制(节约50%)或消除使用饮用水作为景观灌溉用水是主要目标。3)能源与环境部分较为专业,建议聘请调试专家,进行建筑耗能系统调试,具有最小能耗表现,同时对制冷剂基本管理(减缓臭氧稀薄趋势)。4)可循环材料的储存与搜集,减少运往填埋地处理的废弃物。5)建立了最低室内质量要求,鼓励在基础设施成熟的城区实施新的建设项目,保护原生绿地,保存栖息地和自然资源,防止住户和系统暴露在吸烟环境中。以上五点涉及建筑、环境、设备、材料使用和室内多方面,虽然都是一些基础要求,但是需要一个多专业多部门的专项管理团队协同工作,这也是LEED认证的先决条件。

三、样板展示房LEED认证各分项得分点概述

在做好上述LEED认证评估条件和管理的准备工作之后,认证等级定位与策略制定则是另一项重要工作。LEEDTM NC 2009评估标准中,分值条款的总分达到40~49之间为认证级,50~59之间为银级,60~69之间为金级,80分及以上为白金级。认证等级定位将基于项目自身条件与LEED评估体系得分点分析而制定。作为住宅项目,汤逊湖壹号需要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挑战,所以下文将从得分点的六部分逐个分析。

1. 可持续发展场地:住宅项目基本都经过《环境影响评估》、《交通影响评价》以及绿地率的规划条件,所以场地选择、2条以上的公共交通和降低施工干扰,恢复公共空间与提高绿化率,通常都是可以在规划阶段做到的,过程图纸需要按照LEED认证评估要求另行绘制。在建筑和环境方案设计过程中,自行车存放和更衣室对于样板展示房的管理人员是必要的,按照规范最低停车位和对50%以上硬化景观提供遮阳,减少地面反射的原则进行场地设计,在常规的样板展示区建筑和景观方案设计中稍加注意就可以达到的。

2. 节水:满足先决条件节水20%,几乎就可以得分,因为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或场地循环水的使用,达到减少饮用水灌溉使我们必须要做的。城市给水系统一般只有一套市政给水系统,有时还作为消防水源,用饮用水进行景观灌溉就太浪费了。汤逊湖壹号在样板展示房的环境设计中,通过选用本地适宜且耐旱和中度蓄水的植物,并配以滴灌和喷灌系统,满足节水要求的。建议整个社区根据规模自建或选用市政雨水收集或中水系统,不仅满足2011年新版住宅规范要求,而且也是绿色建筑必经之路。

3. 能源与环境:这部分的能量分析调试报告较为专业,一般需要有资质的外部资源进行合作,核心工作为通过调试提高能效,得分与提高的百分比挂钩。另外,可再生能源使用也是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国内住宅项目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和地热能,这需要根据项目自身和外部的情况而定。汤逊湖壹号项目与绿色建筑咨询机构合作,LEED认证专业人员对样板展示房加强调试,同时注意在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中避免使用氯氟碳族(CFC族)和氢氟碳族(HFC族)制冷剂和消防灭火的溴氟烷烃(Halons哈龙)。另外,绿色电力使用是一个补充得分子项,因为目前国内尚无符合美国标准的绿电,即必须从美国购买绿电。

4. 材料和资源:施工期间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是精细化的现场施工管理原则,也是绿色建筑的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期间废弃物管理计划》是LEED认证评估的一项重要文件。在样板展示房软装部分采购可循环(环保)建材制作的家具,是这个分项的得分点,也是硬软装家具制作采购中很经济的方式。本地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是在国内建筑行业中普遍的做法。

5. 室内环境质量:样板展示房的空调系统建议在定位过程中就选择了新风系统,制定并实施施工阶段和入住前阶段室内空气质量管理计划,保证施工人员和住户的健康舒适;同时选用低挥发材料,控制室内污染源,提高照明和室温的系统可控性,并加强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设计,建议提前做好样板展示房精装修绿色管理计划。

6. 额外得分点:1)创新和设计。绿色教育计划在一个样板展示房是可以通过投影和电视录像等方式实现的,比如:节水系统、样板展示建筑的新风与空调系统、选用的环保家具等项目介绍可以录制一个绿色建筑专题节目,作为宣传传递给住户,环保的清洁产品的使用,以及项目管理团队自有或聘请一位具有LEED AP资质的专业人员作为专员参与到项目管理之中,都可以加分。2) 本地优先。这个分项强调的是绿色建筑中本地化的策略。前文所述的一些得分点采用本地化的策略还会再次得分,比如:节约50%饮用水灌溉、加强调试和节能达到12%等子项。

四、总结

在制定样板展示房的绿色建筑发展伊始,通过比较LEED认证评估标准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基于准入门槛和评价方式,发现LEED认证门槛较低且使用打分制的量化评估,采取引导性强的绿色奖励机制,我们最终选择了LEED认证作为标准。在整个样板展示房定位、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始终贯彻了绿色建筑理念,并融入LEED认证标准,积极的探索并初步掌握了一套实施绿色建筑的管理方法,同时期望通过一栋绿色建筑的实践,推动今后从事的建筑活动向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篇6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首期开发地块内的第1-5地块,北临龙东大道;南靠丹桂路;东临张东路,与集电港一期相对,西侧为本次设计的张江集电港四期西块项目。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107714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2687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25027平方米。使用功能包括办公、商业、展览、体育等。本项目四栋建筑沿张东路,由南到北依次为3#、2#、综合展览中心和1#楼。其中我主要负责1#楼(11层,评Leed白金级)、连接综合展览中心的连廊和出地面楼梯风井。1#楼建筑面积为26198平方米,为框架结构。建筑性质及功能为办公、商业。连廊建筑面积为246平方米,同样为框架结构。本项目若通过LEED白金认证,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环保型建筑典范。

二、LEED系统评估标准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全称U.S.Green Building Council)成立于1993年,是国际上推动绿色建筑运动的先驱者,是非营利性、非官方的组织,LEED系统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核心目标就是要转变建筑行业的习惯和企业的设计、建造、操作等的方法,使其对环境和社会更负有责任感,使建筑更健康、更繁荣,最终更加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Certified(40-49分)认证级,Silver(50-59分)银级,Golden(60-79分)金级,Platinum(80+分)白金级(免费)。LEED评估体系标准:LEED-NC新建建筑、LEED-EB既有建筑、LEED-CI商业内装版、LEED-CS核心与外观版、LEED-ND社区规划与发展版和LEEDHOME住宅评估版本等。

其中,1号楼、3号楼及综合展览中心达到铂金级别,2号楼为银质级别(现已拿到预认证)。

三、本项目基本得分项由以下六方面构成

3.1 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

⑴可选择交通工具:张江集电港四期项目附近公共交通便捷,用地1/2英里内有有轨电车车站;为用户提供1000辆自行车停车位以及淋浴与更衣空间,鼓励自行车的使用等措施,大大降低了项目建设及建成运营过程中能耗的使用。

⑵场地开发:空地最大化;修复或保护栖息地,尽量利用本土植物

⑶热岛效应(室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地面减少停车位,90%机动车停于地下车库,地面停车位种植乔木进行遮蔽。为鼓励低排放、节油汽车的使用,专门为这类车辆设置了27个优先停车位;结合绿化屋面的设计,选用节能高反射隔热涂料。

⑷减少光污染:减少室外的泛光照明,提供眩光控制和均衡照明。照明设备发射角与地面垂直向夹角等于或超过90度的照明初始流明不得超过总照明初始流明的5%;选择灯具位置,以控制眩光并将光线保持在设计区内,确保这些灯具发出的大量光线不会越过项目的边界。

3.2 节水

⑴节水景观:张江地块设置雨水回用系统,绿化灌溉用水全部使用经回收处理的雨水。

⑵ 节水:所有卫生洁具采用节水型器具及低流速设备,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节水率达到40%。冲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空调冷冻机冷却用水循环使用;消防水泵试验排水重复回用。

⑶废水处理技术创新:雨水和空调凝结水回收再生利用,节约自来水资源。

3.3 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⑴空调节能:

1)空调制冷采用冰蓄冷系统,且末端采用大温差供水,空调制热及生活热水采用电蓄热系统,利用晚上的低谷电进行蓄热供白天使用,大大降低空调系统的经常运行费用和能耗。为提高蓄热水箱的全年利用率,项目还另设一套水蓄冷系统作为夏季冰蓄冷系统运行调节的补充或在过渡季节部分负荷时使用。

2)1#、3#楼办公部分采用全空气低温送风方式,变静压式变风量系统,有效避免冷热抵消的现象且节能性更高。

3)另设带变频控制的独立新风系统,新风不受变风量空调系统影响,舒适性高、节能效果好。

⑵ 照明节能:

景观照明用电拟采用风光互补小功率发电机电,建筑物泛光照明拟采用LED光源,采用人体感应自熄开关,人走灯灭,达到节能效果。

⑶智能控制:

张江项目设置了能耗监测系统。大楼内空调、动力等达到分项计量要求;水、燃气、供暖等设置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量式监测。系统可有效控制楼宇内能源的浪费,达到优化能源供应、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节约能源成本的目的。

⑷全过程调控:

证实并确保建筑根据意图设计、建造并校准运转。

3.4 材料与资源

⑴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在材料的采购阶段,要求供应商提出明确标识其产品的可回收成分,要求达ISO14021环境评估认可。张江项目可再生材料使用率达到50%以上,如:通过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出售、转赠等措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总废弃物重量的50%被再利用。

⑵地方性材料: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和本地制造的产品,可以减少运输距离,也就是减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尽量多使用距现场8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

3.5 室内环境质量

⑴低挥发材料:黏合剂和密封剂、油漆和涂料、地毯系统以及复合木材和农业纤维材料都要选用低挥发材料,控制室内化学污染源。

⑵天然采光和视野:确保75%空间的自然采光和90%空间视野开放。

⑶施工期间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防止由建造/改造工程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长期保证施工人员和住户的健康和居住舒适。

3.6 创新与设计过程

⑴设计创意:室外汽车位上设遮阳顶

⑵有LEED认可的专业人员参与

归纳以上六点,根据LEED评分要求,上海张江集电港建设研发及产业配套用房项目在以下方面需要落实:1)必须使用10%以上可循环利用材料;2) 在地方性材料方面,必须有10%以上当地提取,加工和制造,不超过800公里;3) 黏合剂、密封剂、油漆和涂料必须要使用低挥发材料;4) 地毯系统、复合木材和农业纤维材料必须要使用低辐射材料等。

篇7

1绿色低碳家庭装修施工需考虑的因素

1.1经济、实用、健康、舒适的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所应用的建筑材料也越来越多,对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低碳的装饰装修要求施工过程中考虑的安全、实用、健康舒适的原则,既要保证装修效果的美观,又要保证房屋的安全和实用性,家庭装修的理念与公共场合的有所不同,不能过分的注重外观,应多融入使用的元素。

1.2选用符合环保标准的装修材料

装修建筑材料是装修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因此材料的质量需达到环保的要求,这样才能达到预想的装修效果。

1.3绿色施工要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

新的技术在绿色施工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相关企业应在发展合适的绿色施工可用资源的同时不忘环境保护。在装饰装修施工时,应及时将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以实现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绿色施工需发展低噪音技术、现场环境检测技术等,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精密的规划设计和集成优化,达到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1.4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

不管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怎样的环保建筑材料,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染现象,为了降低这些污染对人们的影响和危害,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污染的危害。

2装饰装修工程绿色施工的管理

2.1环境保护措施

包工单位要识别装饰装修阶段的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由此作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总包工单位可以对分包单位不定期巡查,对与环境保护不符合的作业行为进行惩罚,若进场的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标准,应立即采取退货。①电焊作业的污染控制。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各个工程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电焊作业。在电焊作业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污染、电焊废渣,与此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光污染。电焊过程中产生的电焊尘要用封闭的容器进行定期收集,以免扬尘。电焊人员在焊接时需佩戴电焊镜,防止电焊伤害施工人员的眼睛;同时还应带电焊手套,避免在进行电焊作业时皮肤被灼伤;为控制电焊作业时产生强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设置挡光设施。②涂刷涂料前打磨工程的扬尘控制。在进行内外墙涂料的涂刷时,要进一步对已抹平的腻子的进行打磨处理,对墙面的平整度进行改善。现阶段施工使用的打磨工具都是用干作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打磨时会产生严重的粉尘污染。使该阶段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是迫切待解决的难题。③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装饰装修阶段将会涉及非常多的建筑材料,比如内外墙腻子、瓷砖、木材、给水排水水管、空调管道等,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投入使用后间接或直接的与人接触,应对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用于装饰装修施工材料必须是绿色环保的,其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应满足规定要求。

2.2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

(1)建筑垃圾生产的墙体材料。①旧的建筑或土木工程拆除后都会有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若将这些建筑垃圾直接运往建筑垃圾厂填埋,将会对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污染。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大量使用的墙体材料,这些材料的原材料是天然材和天然砂,既消耗了能源有破坏了环境。(2)墙体抹灰层节材控制。在进行砌筑和抹灰时要控制对预拌砂浆的进货速度,否则砂浆的存放时间过长,将会导致施工的难度增加。在砌筑和抹灰的过程中,要对施工的工艺进行改善,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掉灰量。此时还应对抹灰过程中抹灰层的厚度严格控制,减少抹灰砂浆的用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预拌砂浆技术。生产预拌砂浆主要用的是散装水泥,类似钢厂和电厂的废弃物都是预拌砂浆的原材料,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的用量,同时掺加砂浆减水剂,降低砂浆的水泥和水的用量。预拌砂浆能很好的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了一部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节水和水资源的利用

(1)墙体抹灰的节水控制措施。在进行墙体抹灰前需清除墙面的松散物、污物和浮灰,用水先冲洗墙面。抹灰前要先对墙面进行预湿,抹灰后需对抹灰砂浆进行保湿养护。这些步骤都将消耗大量的水。可以通过采用收集雨水、中水及其他非传统水源实施节水措施。对这些水进行使用前要先做评估,确保这些水对工程的质量、对人的身体健康不会有不好的影响。冲洗墙面、预湿墙面和养护抹灰层时应在水管上安装花洒,是冲洗面积大,浪费少,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2)给水排水功能性试验时节水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给水排水功能性试验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冲洗地面、道路刷水等。

2.4节能和能源资源的利用

(1)管理分包方生活用电。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在施工人员的宿舍安装限流器,由此控制其使用大功率的电气设备,进一步控制分包单位的生活用电。(2)对分包方施工用电的管理。施工总承包方在施工区域安装电表,能够清晰的看出每月的耗电量,将其与分包合同总价的百分之一电费进行比较,然后修正项目的电费用量。①利用各分包合同的总价对各专业分包方的耗电量进行估算。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有较大偏差,因此建议用施工现场的产值对各专业分包方的耗电量和整个装饰装修施工阶段的耗电量进行估算。虽然这样处理的误差也不小,有的分包方的人工费贵,但用电量并不多。②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用电设备功率进行统计,并统计各个用电器在施工时使用的时间,由此计算各个用电设备的功率时间值。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计算出的功率设备值对各专业分包单位在装饰装修阶段的耗电量进行估算。这种方法并不能精确的统计设备的工作时间,故偏差仍然存在。若分包单位能对各设备的工作时间进行准确的统计,那么使用这种方法估算的结果的精确度将会大大提高。

3结束语

装饰装修工程影响着居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施工过程的管理决定材料的使用和环境的和谐。贯彻装饰装修工程的绿色施工理念,这对于施工人员、业主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1、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011年10月,无锡市被住建部授予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2012年,无锡市被列入住建部评选的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2年,经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批准,无锡太湖新城成为国家首批8个绿色生态城区之一;2014年,无锡市获得首批江苏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称号,标识着无锡市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发展阶段。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截止2015年12月,无锡市(不含江阴、宜兴)共有6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730.51万平米。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5个,总面积20.13万平方米,面积占比2.76%;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30个,总面积351.43万平方米,面积占比48.11%;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25个,总面积358.95万平方米,面积占比49.14%。无锡市一星级绿色建筑占比最大,接近50%,二星级绿色建筑占比其次,也接近50%,而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最小,不足3%。

2、调研样本

本研究通过收集绿色建筑项目的申报书及自评估报告,统计分析无锡市绿色建筑项目应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及关键定量指标。本研究共收集了24个绿色建筑项目,包括住宅项目8个(其中:三星级项目1个、二星级项目4个、一星级项目3个);办公与商业建筑项目16个(其中:三星级项目1个、二星级项目6个、一星级项目9个)。

3、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应用分析

3.1住宅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本研究分析的8个住宅项目全部为设计标识,其中,有6个项目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进行评价,有2个项目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进行评价。本研究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进行技术应用分析,共统计分析了56项技术措施[1-3],把40%的技术措施应用率作为高、低应用率的分界线。图1显示了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日照模拟优化、本土植物选用、提高绿地率、场地风环境模拟、复层绿化、公共交通连接、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公共服务配套完善以及铺设透水地面。图2显示了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高性能围护结构、节能灯具、节能照明控制系统、外遮阳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图3显示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水系统规划、节水器具、雨水回用系统、节水灌溉系统以及雨水径流控制、采取雨水入渗措施。图4显示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以及选用高强度钢。图5显示了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室内自然采光模拟与设计、室内隔声降噪措施以及室内自然通风模拟与优化设计。无锡市住宅建筑高频技术措施的应用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分别为地方标准要求,增量成本较低以及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典型的地方标准强制要求的措施,无锡市规定12层以下住宅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日照模拟优化、场地风环境模拟等属于典型的低增量成本的技术措施,由于采用这些技术不会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造价产生显著影响,业主会更倾向于采用。雨水入渗措施、室内自然通风模拟与优化设计等属于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技术措施,已经在无锡市传统的建筑中广泛采用。

3.2办公与商业建筑技术应用分析

本研究分析的16个办公与商业项目全部为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且项目全部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进行评价,本研究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进行技术应用分析,共统计分析了88项技术措施[1-3],把40%的技术措施应用率作为高、低应用率的分界线。图6显示了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光污染控制、场地风环境模拟、本土植物选用、复层绿化、公共交通连接、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人车分流、景观照明入射控制、场地噪声模拟以及提高绿地率。图7显示了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高效冷热源系统、节能灯具、能耗分项计量监控系统、空调系统部分负荷时段高效运行控制、节能电梯、排风热回收系统、节能照明控制系统、全新风运行、过渡季节新风利用、高性能围护结构以及高性能幕墙。图8显示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水系统规划、节水器具、用水分项计量、区域中水利用、雨水回收系统以及节水灌溉系统。图9显示了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以及选用高强度钢。图10显示了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情况,高应用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室内隔声降噪措施、室内背景噪声控制、采暖和空调的可调控性、无障碍设施、室内自然通风模拟与优化设计以及室内自然采光模拟与设计。无锡市办公与商业建筑高频技术措施的应用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分别为地方标准要求,增量成本较低以及能有效节省运行费用。高性能围护结构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是典型的地方标准强制要求的措施,无锡市规定大型公建节能率需达到65%以及至少采用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本土植物选用、场地风环境模拟等属于典型的低增量成本的技术措施,由于采用这些技术不会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造价产生显著影响,业主会更倾向于采用。高效冷热源系统、过渡季节新风利用等能有效节省运行费用,有利于业主减少使用过程的成本。

4、绿色技术体系汇总分析

表1汇总了不同星级绿色建筑高频应用技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住宅建筑高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四个方面。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高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较少。对于不同星级的住宅建筑来说,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主要差别集中在节能与能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两个方面。不同星级高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项数分别为:三星(32项)、二星(26项)、一星(26项)。可以看出,三星级绿色建筑所需应用的绿色建筑高频技术显著多于二星级和一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所需应用的绿色建筑高频技术数量一致。结果表明,在绿色建筑高频技术应用方面,一星级绿色建筑向二星级绿色建筑发展的难度并不大。办公与商业建筑高频率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三个方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以及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高频率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较少。对于不同星级的办公与商业建筑来说,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主要差别集中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三个方面。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不同星级高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项数分别为:三星(15项)、二星(13项)、一星(9项);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不同星级高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项数分别为:三星(7项)、二星(6项)、一星(4项);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不同星级高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项数分别为:三星(9项)、二星(7项)、一星(5项)。不同星级高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项数分别为:三星(44项)、二星(42项)、一星(30项)。可以看出,随着绿色建筑星级的提高,所需应用的绿色建筑高频技术显著增加。

5、结语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统计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应用情况(住宅建筑56项、办公与商业建筑88项),给出了不同星级住宅建筑及办公与商业建筑高频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本研究为无锡市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可供其他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项目借鉴。

参考文献:

[1]程志军,叶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修订建议[J].建筑科学,2012,(02):1-7+22.

篇9

关键词:

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实践研究

绿色建筑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人类建筑从掠夺自然资源转变为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巨大飞跃。但实际上我国还未进入到绿色建筑领域,目前仍然以传统建筑为主,还在消耗自然资源、污染生存环境。绿色建筑不仅是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利用,还要突破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建筑设计的限制,真正实现节约资源、资源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环境绿化、建筑安全、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等目的,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而不是破环自然资源。

1建筑产业化

传统建筑、产业化建筑、绿色建筑代表了不同层次的建筑形式,是建筑发展、进步的阶梯,代表了建筑的文明程度。而建筑从传统进入绿色,必须进行产业化过渡。建筑产业化使得建筑分工更细致、更明确,建筑设计更完美。建筑产业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带动了建筑产业链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节约资源的迫切需要

目前建筑仍是使用砂石、烧制砌砖、水泥、钢筋为主要建筑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消耗自然资源得到,而其生产过程是伴随着生活环境的污染。这些材料的另一大弊端就是不可回收利用,因此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这些材料在急剧的减少。需求与供给形成了严重的矛盾。为了解决建筑资源稀缺,不仅是建筑产业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

1.2建筑产业化融入了更多角色

这也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工更细致更明确,意味着产业化更高,融入的角色更多,如建筑开发商、政府、设计师、材料开发商、材料供应商、监督检查部门等。更多角色的融入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也是建筑产业进步的表现,但是怎样协调更多角色融入到建筑行业中来,使其保障建筑更加安全,推动产业化更高,是建筑产业化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产业化的发展,将这些角色独立出来从建筑行业中,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的实践研究,如材料开发商独立出来,就会专心研究建筑材料,使得建筑材料从自然资源材料向绿色建筑材料发展成为可能;建筑设计师将房屋建筑及设计的人性化又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智能化,是设计师研究的问题。因此,绿色建筑的实现,需要产业化的推动。

1.3建筑品质的保障

不管是传统建筑还是绿色建筑,其使用的安全、稳定、使用寿命长、方便、节能,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只有产业化才能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现代化,进而绿色化才能实现。因此从产业化的分工中可看出,分工越细做工更好,其质量更高,产业化是建筑质量的保证。

2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对于它的研究是无止尽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节能施工方法、节能房屋建筑设计都可以称为绿色建筑,只不过绿色节能的程度不同而已。在绿色建筑里面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

2.1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

这个是完全可实现的,例如通常的建筑砌砖都是开采泥土烧制而成的,在烧制中,消耗了大量的煤炭,因此不利于节能减排,净化空气;且泥土开采会影响到地质塌陷、破坏地下水源的现象。为此通过加工废旧煤渣进行砌砖烧制,这样就会变废为宝,既利用了废旧材料,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又如对废旧钢筋的回收利用,现在每年要拆迁很多的危楼住宅,而危楼住宅的墙体中有大量的钢筋,因此对它们的回收利用是相当可观的。通过回收进行冶炼加工,重新制成钢材料,用于其他建筑或其他行业。

2.2科技研发创新

这既是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又是进行绿色建筑研究的需要。建筑中很多方面是需绿色研究的,如对建筑钢材的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碳纤维的柔韧程度和强度均超过钢筋的,因此用碳纤维代替钢筋是完全可实现的,而碳纤维存在于很多物质中,如植物碳纤维、动物碳纤维等。碳纤维的物理特性给绿色建筑打开了一扇可行的大门。可从绿色植物中提取大量的碳纤维来加工建筑材料,进而代替钢筋,这样就节约了铁矿资源。碳纤维取代钢筋只是绿色建筑的开始。此外通过改变建筑设计,来提高建筑对太阳能、风能的转化利用。钢化玻璃取代传统的建筑墙体,既可使建筑变得更加优美,还可通过钢化玻璃吸收大量的太阳能,再转化为电能,让整个建筑成了一座发电站。可节约电能资源,进而减少火力发电、水利发电。因此科技研发创新才是实现绿色建筑的硬通道。

2.3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技术

混凝土是目前最面广量大的建筑结构材料,进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绿色施工、推广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指在产品的选材、设计、生产、供应活动及产品评估管理中,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为核心,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通过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要素的控制以及优化,实现混凝土生产的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并有效地改善厂区职业健康环境。混凝土绿色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有如下特点:在利益上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在生产流程上注意原材料节约和环境保护;在生产管理上更加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2.4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目前,世界上能源短缺,世界各地都在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新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开发和广泛应用。真空管型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真空夹层,成功地消除了气体对流和传导热损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使用,减少真空集热管辐射热损失。其核心组件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更好的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来服务用户。例如,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每天使用10h,消耗电量30kW/h,使用20年可以节省电费20×365×10×30×0.8=175.2万元。因此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总之,建筑产业化与绿色建筑是紧密相连,产业化有利于助推绿色建筑的实现。只有在产业化中人们才能集结技术、人才进行绿色环保材料的研发创新,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等。而绿色建筑又是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高了产业化生产链的加深。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树立绿色环保的理念,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经历了对大自然过度开垦和破坏的时期,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保护自然,提倡环保的理念我国的建筑工程也正在向着绿色环保理念发展,所以,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应运而生。

一、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必然性

绿色建筑在各方面的效益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无害的,尤其是在环境方面和社会方面,然而由于其最开始的投资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几个百分点,于是使得特别注重很短时间便可得到收益的开发商们对绿色建筑投资不是特别有信心,因此绿色建筑的推广一直难以进行。但是实际上,由于绿色建筑对各种生态节能技术的运用,使得其比非绿色建筑相对要耗费的各种能源和资源要少得多。在如今的建筑领域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应对建设项目的成本问题和规划设计阶段的可持续技术的应用加以重视外,建筑施工管理阶段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阶段。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一般都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一般在很多情况下,建设和项目完成后的清除都毁坏了现场的自然资源,取缔的是非自然的由人制造的系统,建设和拆卸产生的废弃物在填埋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在建设一个项目期间,由于很多空气污染物的产生无疑对健康又在进行挑衅。而绿色管理方法则能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显著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影响、无用之物的分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另外,室内空气品质在建筑物建成后由于周边环境对它的干扰也会随之消减至最低。

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性问题

1、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

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本质与特点还是模糊不清,从而使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目标变得不明确。而且关于绿色建筑的工程目标问题,政府是以民生为本,提倡以健康、舒适作为目标,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材料,而开发商作为生意人,大多数都以利益为中心,会选择一些高品质的建筑材料以取得一定的盈利。这就使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变得有些不明确,对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

绿色建筑工程需要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管,管理人员一定要熟知专业技能,但目前很多管理人员并不充分满足这个条件,没有达到专业的标准,这样就无法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3、关于政策保障的问题

由于绿色建筑还在逐步的发展成熟过程中,所以绿色建筑的工程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政策问题。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相关的制度来对种种行为进行制约,有一个相关的标准来对一些操作进行衡量。绿色建筑工程的政策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规章制度虽然也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制约,但是没有法律条款的融入,强制性作用就会大大降低。以至于很多情况会控制不当,如施工的监管、施工材料的准备等方面。

三、绿色建筑工程实施的相关策略

1、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在开始施工前首先一定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工序先后顺序和所有工种的相互协作的程序,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施工才能变得仅仅有序。在建筑项目施工前,施工图纸都会发到施工单位,以便让施工技术人员先对图纸熟悉和审核,如果在看图纸的过程中发现了任何疑问,施工人员应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并给出详细的解释,协商之后还有任何问题,设计单位则必须进行论证并及时做出损失最小的调整,但一般应尽量避免图纸问题影响项目的正常施工。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是由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形来决定的,并由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审核,之后根据审核的结果和建议进行修正,最后更好地去指导现场施工。

2、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强力推进绿色施工

对于具体实施企业,往往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施工措施、付出更大的施工成本,才能实现绿色施工;这是制约绿色施工推进的主要原因。绿色施工在部分项目进行试点推进是可能的;但要在面上整体、持续推进,必须制定切实措施,建立强制推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基于绿色技术推进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加强绿色施工实施政策引导,才能使工程项目建设各方各尽其责,协力推进绿色施工;才能使参与竞争者处于同一基点,为相同目标付出相同成本而竞争;才能解决推进过程中的成本制约,促使企业持续推进绿色施工,实现绿色施工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3、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建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绿色建筑行业准入制度。对于没有资质的企业,决不允许进入到建筑行业中,在准入机制上就要严格把关。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绿色建筑行业,坚决不审批,并责令取消,防止某些普通项目打着绿色建筑旗号欺骗客户,同时对社会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其次加强对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控制。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施工、设计等过程都应严格控制,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能够执行绿色建筑的有关规定。

4、加强协调统筹,发挥建筑管理部门主导作用

对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部门协调进行加强对于形成强有力的绿色管理建立体系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建立专门独立的绿色建筑组织。通过对我国国情的结合建立起专门独立的绿色建筑管理组织可以有效的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绿色建筑管理组织隶属于当地建设委员会并有工程管理局负责,主要职务包括制定绿色建筑管理工作的发展战略以及标准体系,组织绿色建筑交流学习与研讨并对绿色建筑工艺和材料进行推广,同时帮助评估机构进行认证与评估工作;二是积极进行绿色建筑交流平台建立,从而促进绿色建筑的合作与交流。我国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对国外经验做出借鉴,在此过程中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对推动学习国外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通过绿色建筑交流平台的建立可以推动我国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发展。

5、应用信息化技术

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数字化工地等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6、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同时通过使用定型可周转材料、绿色环保材料,优化线性材料,促进现场管理规范、环保和材料资源再利用;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等绿色建材技术与产品,既节省材料,又减少了土地使用和环境污染。制订了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在供电线路上设置电表,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垃圾控制方面,一是在施工现场专设垃圾通道。二是为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施工中加强了对混凝土用量应计算的准确控制,模板加固牢固,避免鼓模造成混凝土流失,以及胀模后修补、剔凿混凝土产生垃圾。模板配置合理准确,小尺寸部位使用下脚料。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与自然和施工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作为比较科学合理而且适应我国发展趋势的管理方式,很好的诠释了建筑工程的环保理念,把绿色环保的意识真正落实到了工程管理中,要研究绿色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落实方法向社会宣传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环保管理方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涉及的专业内容较多,并且需要工程项目进行中进行综合的管理,需要多个施工部门进行协调的配合。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对于绿色施工的认识水平,并且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有效的将绿色施工理念进行推广,提高绿色施工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