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1 16:19: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篇1

作为音乐教师怎样通过音乐教学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呢?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净化、升华人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取材内容的广泛性及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当你翻开教材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无处不在。音乐教师巧妙设计构思,精心备课,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一堂课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心灵,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影响、去改变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仿佛置身其中,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的谴责、热情的歌颂,全身心的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唤起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智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认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认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特殊工具,已被普遍认同,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纷纷加入到学习音乐的行列。经现代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认得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甚至有些科学家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因素起着其它科学无法代替的作用。孔子、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而且对音乐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正因为音乐对其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才帮助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登上了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演奏时通过手指的灵活运用,对大脑的神经系统进行锻炼,使大脑更灵敏、更聪慧,同时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开阔音乐视野,获得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打好基础。

三、音乐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陶冶大学生的艺术情操,可以愉悦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浓厚审美情趣。当然,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个非常长期、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这种过程需要坚持,血药持之以恒的不断积淀。大学生应该明白自然和谐、社会良好秩序和社会正义,要抛弃自己那些比较龌龊的、阴暗的、低级趣味的想法,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自己高雅、文明、自然、和谐的人生品格,通过音乐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养成自己最有意义、最有人生价值和最有社会价值的价值取向。音乐艺术通美的结晶,启迪人类的思想内涵,感染人类的关爱情感。通过音乐教育这种非常轻松,非常美丽和非常爽心悦目的方式传达思想道德教育的真谛。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音乐教育可以给大学生一活生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能使精神愉悦、情绪振奋,同时通过音乐听觉器官穿入大脑皮层,起到较强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增进健康的作用。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如跳校园集体舞、随着节奏做健康游戏、练习唱歌、学习乐器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集体协作能力,对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都非常有益。

更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多数受到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今天,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那些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美、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重视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篇2

音乐学科作为非主科教学的一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在“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的背景下音乐课堂的美育与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的意义所在,并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具备深刻内涵的音乐教学。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春期,青春期不仅是个体发展的萌动期,更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采用适合的教育手段使青少年形成积极正向的发展观念尤为必要,教师应为初中生打下良好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其平稳、安全地渡过人生的青春期。音乐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与多样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与多彩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地交流,并从中汲取到积极的能量。因此,秉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是完成一节高质量音乐课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容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元素,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有一个深刻的体认,并且能够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科素质,从而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音乐核心素养亦是如此,总得来说音乐核心素养分为三部分: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是音乐教学的内在之义,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功能。教师应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并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手段使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听觉特征、表现形式、表现手段等形成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具备个体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它是不同的个体基于个体风格与感知能力形成的独特的体验,是个体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像。教师应重视学生形成的不同的审美感知,但在尊重个体表达多样性的同时注重对消极、危险的思想认识进行纾解与引导,发挥音乐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使学生形成健康、正向的审美感知与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是音乐教学的基础目标之一,教师应充分将这一目标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完善学生的艺术表现

如果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是理论与认知层面的内容,那么使学生形成一定水平的艺术表现则是实践层面的内容。艺术表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平,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通过歌唱、演奏或者音乐创编等形式表达自身关于音乐的认知。艺术表现不仅具备了美感性与可观赏性的内涵,同时也具备了考察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性质,它是音乐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内容,决定着音乐学习者的能力与水平能够达到的层次。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需要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展现与发挥的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是小范围内的,也可以是专业化、高级化的。教师应学会为学生预留一个发展与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内容、所获得的感悟多方面地展现出来。

(三)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

使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对音乐艺术背后的人文内涵以及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了解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的部分。音乐是感性与美的表达,它产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音乐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观察力与感知力,能够透过音乐的表象看到其本质,能够对一首歌曲或者曲目的产生之源有一定的认识与体悟。因此,教师应将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并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的层次与等级,使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与体系进行建构,使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完成的过程中实现持续化、系统化的发展。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一)构建多元课堂,全方面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化的课堂与传统的单一化、模式化的课堂有着巨大的区别,多元化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有助于生成趣味灵动的现代化课堂。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结合所教内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导,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音乐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与示范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直线下降还会使得课堂结构趋向单一化,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多元化的课堂不仅指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更是课堂结构的多元化,教师可以采取情景化教学、讨论式课堂等手段丰富课堂的层次结构,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例如,在进行《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教学时,教师在歌曲演唱的示范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并在练习环节鼓励学生就歌曲的内容进行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深入感受音乐的美感。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描绘不同季节的歌曲,使学生近一步提升对乐曲的鉴赏力与感知力。

多元化课堂要求教师赋予音乐课堂活力与生命力,通过创设不同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材料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唯有视野不断开阔,审美与感知才能不断提升。

(二)拓展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与表达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力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核心素养的内在之义。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对音乐活动的设计与表现上,创新不仅包含了思维的新奇同时也暗含了对所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进行创新的平台,使学生的音乐执行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课外活动是供学生表达与展示的重要舞台,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新力,还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与成长。因此,睿智的教师应懂得为学生搭建一片艺术创作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这片空间中得以发展。例如,在进行《歌剧之夜》这单元内容的教学时,由于该单元内容十分生动有趣,且具备着一定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该单元中的内容进行设计,以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举办一场“歌剧表演大赛”让学生自行选取歌剧进行设计与表演,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歌剧、学习歌剧。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平台作为依托,倘若教师只按照传统音乐课堂的示范-讲解-练习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意识就会被抹杀。教师应善于借助活动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三)深入挖掘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深厚的人文素养

音乐的背后隐藏的是丰富的文化与历史,音乐是人文历史的一种表达,人文历史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文素养不仅是个体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行创新创造的源头,教师应使学生深入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近距离接触人文历史故事,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积累。

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沉淀并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与教授。教师应善于挖掘歌曲或者曲目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神州音韵(四)》这单元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该单元中的曲目使学生感受到民族风情的特点,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与歌曲相关的背景与文化,使学生通过歌曲了解文化,并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讲解与歌曲有关的故事和背景,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植学生的人文情怀。

唯有深厚的积淀才能产生伟大的创造,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以一定的人文素养与知识技能为前提的,教师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并鼓励学生走近文化、感知文化、创新文化。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学生进行有效音乐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评价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音乐学习的标准,它要求教师关注音乐教学的不同的层次与角度,关注音乐教学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并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应将核心素养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结合,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准确地分析,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同时,要以核心素养为核心,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辅助,使音乐课堂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篇3

在各行各业都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也不甘落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渗入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课堂教学的主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融入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每位音乐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重构课堂标准,打破教学与学生素养脱离的局面

一般的音乐课课堂,都是教师教学生简单的唱完课本上的歌曲就算完成了课堂任务,学生只要上课学会了一首歌就算是最大的收获。现《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音乐课时要从审美、兴趣、个性发展、弘扬音乐文化等各个方面出发;针对每个年级段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此一来,想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好音乐课也不是只要教会学生歌曲这么简单。音乐科教师需要重构课堂标准,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着眼对学生学习方式上的研究和改变,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在音乐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如:现在学生喜欢流行音乐,随着各种电视节目传播,《中国好声音》、《超级女声》等受到学生们的追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需要老师的点拨。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流行音乐带到课堂来,指导学生鉴赏,使音乐课堂成为时代潮流与价值精神的展现舞台。实践证明,中小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要有宽阔的视野,保持开放的态度。音乐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如《保卫黄河》有着非常鲜明、生动有力的音乐形象,它以跳动起伏,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构成它的声调特征,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英雄儿女斗志昂扬的奔赴抗日救国战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巨浪的热烈场面,生动的刻画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在这一刻学生一定会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激发出爱国主义热情,以及顽强的斗志。又如欣赏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梁祝》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被这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的吸引、打动。这些健康的音乐作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此外,课外音乐教育环境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达到神与形的完美统一等等。我们必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向学生进行音乐教育。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的素养

新的音乐课标为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潜能的广阔空间和一个更有意义的教学领域。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唱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敢不敢唱是另一回事。表演的好不好是一回事,敢不敢表演是另一回事。鄢、爱跳、爱表现这本来就是孩子们的天性,这种天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渐渐地被磨灭了。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教师必须让孩子们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地歌唱、表演,就是一种自信心的培养,一种做人的勇气的培养,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培养。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机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地结合。其别重要的是,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音乐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性,音乐课程应体现出其他学科所不能触及到的方面。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就没有了艺术。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手拉手”,通过《让我们手拉手》、《大家来唱歌》等歌曲,引导学生表现他们丰富、有趣的生活,反映他们的感受,学会同学之间互谅互让,珍惜友情,共享快乐,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达到情感体验和提高审美素质的教学效果。

篇4

一、扎实学生的基本功

在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既需要“站在高处”尽可能地“向远处看”,为学生规划未来,也需要“站在当下”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拥有行动能力,才能在学习活动中结合个人的学习体验、生活体验完成自主探究活动,参与创新实践。因此,笔者建议,在开展中职音乐教学实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音符、音程、和声、节奏节拍、音乐鉴赏、音乐创作等基础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只有拥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才能完成创新活动,才能将爱好转变为现实的能力[2]。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创新及展现个人价值的愿望。拥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利于他们将这种愿望转变为参与自主活动、合作交流的动力。而在有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后,中职学生还会具备学习的自信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5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本地的音乐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思路是:

(一)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一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

二、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中学校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文艺汇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们文昌中学是一所规范化学校,在音乐教学设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学校还拥有音乐排练室、多媒体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广播站,并且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经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乐,对学生在起床、吃饭、午休、就寝的时间段,都精心设置了相应的音乐。这样使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资源。开发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使音乐课程的教学富有特色。我们成立了校合唱团和器乐团,定期邀请专家来指导。

(三)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资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艺术专长或一定艺术素养的家长及他们的亲友及他们所拥有的有关艺术的书籍、音像资料、可利用的艺术器材等。在全校家长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乐老师”,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学生在这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赏到了当地耳熟能详的民歌、豫剧、农村红白喜事中常用的音乐、民俗音乐……这样联合家长参与的音乐课程,不但为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巩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音乐能力,也使音乐学习的层面更广泛。

篇6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那如何有效、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本地的音乐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思路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根本的思路是要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突出校本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思路是:

(一)确立音乐课程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学科地位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具有升学的任务和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对升学考试不起直接作用的音乐等学科的轻视。音乐课作为“饭后甜点”而存在,成为可有可无、可上可停的自由学科,一有考试或学校其他活动,就会对其造成冲击和影响。这种音乐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要充分认识音乐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改变音乐课的附庸地位,确立音乐课程的核心学科地位。

(二)建立有效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初中学校的上述的特殊性,从学校运行体制上调动不了广大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从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数音乐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闲置或使用率极低。广大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课程论,掌握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彻底改变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观念。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给予音乐学科以必要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出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重视,改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乐教学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使音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方便快捷正常顺利的使用各种教学设备,充分调动起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习惯于统一的课程实施计划,一套完全相同的教材,这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课程现象。虽然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最直接被广大师生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仍然是教材,而初中的音乐教材每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书,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容易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教学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分调动起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积极性,促成音乐教师成为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开发者。

(四)促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动参与者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必要因素。首先,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的音乐教育的氛围;其次,建设各种适合于本校实际的学生音乐课外活动小组;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学生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课程资源因素,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

二、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课程资源中学校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文艺汇演、友情演出等。像我我们文昌中学是一所规范化学校,在音乐教学设施的配置方面很好,学校还拥有音乐排练室、多媒体教室等,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广播站,并且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经常播放一些健康向上的音乐,对学生在起床、吃饭、午休、就寝的时间段,都精心设置了相应的音乐。这样使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学习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情趣、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殿堂。

(二)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资源。开发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使音乐课程的教学富有特色。我们成立了校合唱团和器乐团,定期邀请专家来指导。

(三)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资源主要指一些具有艺术专长或一定艺术素养的家长及他们的亲友及他们所拥有的有关艺术的书籍、音像资料、可利用的艺术器材等。在全校家长中征集了一名“客座音乐老师”,这一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学生在这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下,欣赏到了当地耳熟能详的民歌、豫剧、农村红白喜事中常用的音乐、民俗音乐……这样联合家长参与的音乐课程,不但为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新鲜感,巩固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音乐能力,也使音乐学习的层面更广泛。

篇7

生命,万物之灵聚,宇宙间的奇迹,它是上苍馈赠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礼物。当它来到我们的校园,教育就是我们馈赠给它最好的礼物。《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中对学校教育的阐述是:学校教育是对生命的教育,旨在帮助孩子认识、珍惜、敬畏、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涵养人文素养、提升生命质量,让生命活出滋味,活出精彩,活出意义。

自古以来,音乐与生命教育有着深厚渊源。“述圣言,礼乐备”儒家先贤孔子早在3000年前就提出生命教育的两大核心是“礼”和“乐”。古人云:三籁之音,能启心智,涤灵魂,昂斗志,获新生。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双膝跪地,这一切都体现了音乐与生命的和谐共振。

2011版小学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音乐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由此可见,音乐学科是滋养、丰富学生生命内涵的学科,在实施生命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和虔诚,把生命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这块沃土上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感悟生活、珍爱生命。近几年,笔者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了如下几点浅悟:

一、挖掘教材资源,渗透生命教育

音乐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审美为核心。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音韵美、辞藻语言美、音乐旋律美、作者人格美的作品比比皆是,落实生命教育的的渗透点和融合点也是灵活多样。如根据歌词内容直接引导的有:一年级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引导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体验快乐;二年级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让孩子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一片孝心,让孩子学会感恩,尊敬老人,报答长辈,敬畏生命;《劳动最光荣》则让小朋友明白劳动是最美的,人的生命能创造价值等道理。……又如利用音乐旋律引导学生的有:二年级歌曲《动物说话》,不仅曲调欢快、活泼,还加入动物的叫声,让孩子们立刻有了热爱动物的情趣。五年级歌曲《美丽的草原》,舒缓、柔美的旋律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大自然的一望无际,从而爱上大自然,爱上了生命……

有的作品对生命教育的切入点是隐性的,这就需要我们吃透教材,深挖教材。如四年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伟大精神,但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毕竟离十来岁的孩子较久远,学生体会不深刻。因此,课上我以这首歌的词作者为切入点,讲述了他艰难险阻创作国歌的曲折事例,激励学生以为榜样,学习他热爱祖国,不拍挫折,奋勇前进的精神。这样教育对学生生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无论教材隐性还是显性,我们都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资源,并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人文素养。

二、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命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挖掘教材生命元素的同时,还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关注儿童生活本身,让音乐与儿童生活“无痕衔接”,这样的生命教育才是利于儿童成长的。

如: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为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在学生会唱这首歌后,我抛出发散思维的问题:想一想,勤劳人除了在厨房忙碌之外,还会在哪里忙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创编。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有说在客厅里的,有说在菜地里的,有说在教室里的?我再鼓励孩子当一回小小音乐家,把歌词填进去。学生兴趣盎然。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了学生生命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遴选欣赏内容,立足生命教育

欣赏课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好的音乐能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到生命的美,在欣赏曲目的选择上,我总是“别有用心”,立足于生命教育:聆听班得瑞钢琴曲,感受自然的溪水潺潺,鸟啁虫鸣,体验生命的静谧温润;欣赏《黄河大合唱》感受蓬勃豪迈的生命力,体验人生的激昂澎湃;观看《千手观音》,体验残缺生命的顽强律动……从音乐活动中学生获得了审美体验,晓知了生命的真谛,珍惜生命的美好,进而更加热爱生命。

四、结合实时活动,落实生命教育

在节日、校庆日、班队日、生日等特殊的日子里,和学生一起唱“听者侧耳,唱着动容”的歌曲,能渲染情感,触动心灵,增强生命教育效果。

母亲节前夕,教孩子唱《感恩的心》,让孩子把这首歌送给自己的母亲,并告诉孩子,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谢那些有恩与我们的人,感谢身边的一切一切。每周一次的合唱练,教孩子们唱《远方的孩子》、《生死不离》等歌曲,让孩子们通过观看“5.12”大地震视频,领悟歌曲的意境,感受爱的力量,感悟生命的宝贵。在一首首深情的歌声中,孩子们纷纷动容,明白自己健康成长,珍惜生命就是对爱自己的人的最好报答。

五、打造校本课程,升华生命教育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有“学中教,教中研,研中悟”的时代精神。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结合音乐学科特点,整合地方课程,打造本学科的生命教育特色微课程,以及关于生命教育的教师小课题研究。如,在我教学的个别班级中,我尝试每一月安排1课时生命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寻找珍爱生命的理由。在教学中,我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自己收集歌曲的相关背景以及词作者、曲作者的介绍,在课堂中讨论、交流,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进而有激情地学唱歌曲。虽然一月只有一节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但学生的进步是明显的。在践行生命教育的同时,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学校教育,生命为本!”当我们的教育关注着学生心灵的滋养时,学生的生命体验就会变得丰盈,成为一章立体诗篇。这是教育的本真,更是教育的真谛。就让我们用丰满生命的知识做教育,用欣赏生命的眼光看教育,用成就生命的境界爱教育。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篇8

结合本书可知,合唱是一门技术,而合唱指挥则是一种技能,通过融入不同技术以及各方的配合与协作,辅以指挥者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呈现完美的舞台表演效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设置合唱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形式以系统化训练为主,教学内容凝聚合唱训练、指挥技法和声乐教学的基础核心素养,因此,合唱指挥课程具有普及性和大众性,从中体现出一定的人文修养和基础音乐素养。但合唱指挥作为新兴学科,相较于其他音乐学科起步较晚,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不够成熟,且由于缺乏科学教学模式的先例指导,合唱指挥教学存在训练时间不固定、合唱排练效率低下、团队协作能力弱以及作品演绎能力差等问题,导致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不高。受传统模式影响,教师普遍采取整合性教学方式,同时开展合唱教学和指挥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同时掌握多种知识。基于上述论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模式亟须加以改进。在开展合唱指挥教学工作中,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师需积极创新现有教学方法,尤其在采取针对性教学方式的同时,兼顾其科学性和综合性,具体实施路径表述如以下两个方面。

篇9

“人文”这个词最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中。音乐的人文性体现在作品中所蕴含的与它的产生、发展等相关的文化生态系统。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相互交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形成了彼此的碰撞,人文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战略”中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当前我国推行的音乐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渗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新课改以来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研实践,谈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人文性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人文性的体现

音乐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明确了对于人文性的要求,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想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人文性,首先要了解音乐艺术的人文性主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进而我们才能达到实现音乐教学的人文性目的。一般来说,音乐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哲学思考 根据对音乐本质的不同程度的理解,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的音乐教学哲学观:以贝内特・雷默为代表的审美教育哲学,认为音乐教学其本质上是感觉的教育,主张通过“听音乐”的方式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以戴维・埃利奥特为代表的实践教育哲学,认为音乐教学的本质是音乐实践,主张通过“做音乐”的方式来培养人的音乐素养;以保罗・哈克为代表的实用教育哲学,认为音乐教学最本质的是功能教育,是达到某种社会功能的手段;中国传统音乐的各部类、各体裁、各内容、各形式及各结构等都无不体现出哲学的思维。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过分追求于某一种哲学都不是很妥当,会让音乐教学偏离其音乐自身所具备的审美个性。音乐教学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教人欣赏生活中的美之所在,给人美的感受。如果偏离了使得人日臻完善和发展的方向,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的价值。

人文传承 人类亘古就有着对于人文价值的追寻,音乐的人文传承有着跨越种族的、国界和历史的核心价值。在东方,音乐对于人的心灵之显现、润泽、体察等方面自古以来就有默契的人文表达,并且顺乎于天然。孔子的“兴于诗,礼于乐”“乐以教和”,西周的“制礼作乐”“乐德”“乐语”“乐舞”等思想都浸透着人文性。在西方,古希腊时期音乐就被发现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对情感的表达和对于美的捕捉与表达更加细致入微、淋漓尽致,音乐与文学、美术等相关门类和学科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人文视野变得更为开阔,音乐中的曲折旋律、复杂的和声、出新的曲式、错综的节奏、繁复的配器、规模的扩大等都是前所未有。音乐课程是一种文化课程,它具备人文属性,它的本质是“育人”。音乐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淡化技能与知识的同时,愈加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关注,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正面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习得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人文体现 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科,它和其余同属子学科都曾经萌发于启蒙运动引领下的理性精神,并且承载了其相关学科中以注重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表现为核心的研究视角度,发展演变过程之中也融入了对于历史、社会文明、人类意识形态等层面的多维度融合渗透。其实,音乐自身即是一种文化,体现着不同发展环境孕育下所承载的人文以及内涵。例如:当我们听到一段藏族音乐、一段拉美音乐或者一段维吾尔族音乐的时候,便会感受到音乐里包含了有差异的玄法、调式、节拍、音色。这些音乐之中还包含了很多不同文化身份的创造者对音乐不同的理解以及表达,他们是以音乐为表现形式向受众者传递文化。音乐的本体就身处于大文化之中,反之音乐也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文性还从另一个侧面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地域的差异、不同社会文化形态的差异、不同创作者以其不同的文化视野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文化特性。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人的综合艺术素养,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心理,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其实我们在学习传承音乐艺术的同时,也在音乐环境中传承和浸润着文化。

人文性的渗透

找准目标,合理定位 谈及音乐,我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音乐本体。然而音乐自有始之初,音乐的本体并不代表着音乐的所有面,只能说音乐本体其实是音乐的载体,而伴随着的还有音乐从产生到其流传进程中所构成的与之相关的一切人文的汇合,它包含着文化、政治、科技、经济等。纵观古今中外音乐教学的发展历史,越来越强调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文化的内涵也成为现今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在课程的性质方面被首先强调。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现代教育强调学科的人文性,而音乐本身就是人文系统学科的一个分支,在人文性方面理应更加关注。音乐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发展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之中将提升学生的技巧能力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音乐艺术它本身所蕴含的表现形式和人文内涵来打动学生,逐渐让学生接触音乐,感悟音乐,掌握采用音乐这种艺术门类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提升艺术综合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要遵照教育发展的规律,联系生活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和小组学习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展现音乐课程的人文性。

改变观念,以生为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学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倘若一味地花时间训练学生的发声技巧、咬字吐字等技能,过于重视音乐技能的造就,就容易忽视了歌曲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的传递,更谈不上对于学习者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欣赏教学也会经常遇见类似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新课程标准提到音乐教师要改变这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凸显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只有尝试挖掘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及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使学生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获得启迪,为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蒙古族长调风格歌曲《牧歌》时,为了让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并且可以采用欣赏草原的风光视频的同时,欣赏背景配乐为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通过创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多姿的大草原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聆听、观看,感悟歌曲中感受大草原广阔无垠的意境,并启发学生在唱―创―演等教学环节中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从中挖掘出歌曲之中的内涵及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

转变方式,与时俱进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性本质中最殷切的是渴望被肯定、被赏识。”优势教育观也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兴趣、开发潜能、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课堂上尝试赏识教育的教育方式,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欣赏学生、启发学生,创设思维点燃思想、以平等造就公平、以宽容培养豁达的人文情境。引导学生乐于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启发,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识,相互交流情感观念,使学生都能在人文课堂中有所收获,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是隐性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它承载着精神深层次的需要,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音乐课堂单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只有从音乐本身下功夫,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立足于音乐作品旋律、节拍、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理解,注重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聆听、演唱、演奏、识谱、创编等教育活动,不断转变教育方式,多角度实现有效教学,不断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如上所述,音乐教学人文性的渗透,无论是从哲学、传承和体现角度来看其具体价值,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其具体实施,都是实践课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彻底贯彻《纲要》提出的课程理念,切实达成音乐课程的人文性渗透目标,是同每个个体息息相关、每个生命都可以也应当投入的思维自觉与温暖实践。我们不但要对音乐学科本体的理论进行研究,还要对艺术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发挥地域的特色与优势,融入“全人”育人的学科通融理念,构建人文精神传播的土壤,以形象生动的情境,以及与音乐相契相融的诠释与表达,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人文性的渗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贝尼特・雷默著(美),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丁兰.中国哲学史通览[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1994.

[4]郭乃安.请把目光投向人[J].中国音乐学,1991(2).

篇10

【基金项目】2014年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音乐学专业方向培养的拓展性研究”(编号:2014JG -267003063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6-02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是培养音乐教师和社会音乐文化工作者的重要平台。但是近年来,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师资水平以及就业率都呈下滑的趋势,且改行率非常高,这说明现行的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社会需要和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我国普通高校现行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现实问题着力加以改革创新已成为一件极为紧迫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音乐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扩招改革与专业岗位需求,社会需要与毕业生素质问题发生双重变化,大多数院校音乐院系原来的音乐学本科专业办学定位以及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都与当下现实的社会音乐生活有一定的错位现象,从而出现了毕业生师资水平以及就业率下滑,改行率高的现象。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一直以来是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并由此模式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说是没有完全脱离表演专业培养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和音乐课堂教学法课程严重不足。音乐学专业既是技能专业也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时候,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节目编排等的专业技能,也必须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还应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音乐活动组织、策划、音乐活动宣传等方面的实践能力,理当做到技能、理论和实践的并重。而当下大多高校的音乐院系对于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基本靠近音乐表演专业,重技能、轻理论、缺实践。造成当今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科研理论水平低、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综合素质等等现象。

教育教学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学生缺乏必要和足够的课堂教学课、舞台实践、节目编排、音乐活动组织等实践课程,即便一些学校安排了此类课程,也是非常少的课时,或者有的学校就直接放在了实习期,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中学音乐课或是其他社会音乐文化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必然很难适应、驾驭和组织好实际的课堂教学,当然也很难做好社会其它音乐文化工作,所以,就出现了大批毕业生,不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专业领域不能得到拓展,学校培养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现象。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理念和体系的改革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

从整体上讲,符合时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核心,是增强富有时代意义的质量意识和素质教育意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建立在市场需要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的需要培养社会各领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紧密的人才供需关系的高校培养模式。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建立因材施教、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高等学校应该不断调整办学思想,明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依据社会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培养已不仅仅是培养音乐教师的单一目的,同时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广泛的音乐文化工作者的任务,以适应当今市场对多类音乐人才的需求。改变以往单一专门人才培养向复合性音乐人才培养发展。

(二)课程设置改革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应在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基础上,体现“面向未来、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教育发展思想。体现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专业全面性的要求、对适应多岗位就业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专业课程。对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专一而精,而需要全面发展。

(三)创新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维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包含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等属性。所以,在课程设置结构环节,既要体现课程独立又彼此协调共融的属性,又要体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分类、教学模式设计等环节突出对发散思维的训练,体现出以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机制的构建。

教学过程要遵循以激发创新意识为中心,引导创新思维为核心,鼓励创新实践为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素养。创新素养涵盖了理解力、创造力、领导力、创新力、沟通力等,是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是音乐素质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人文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综合发展作为总目标。在音乐教育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音乐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优化实用性强的主干课,扩大选修课程范围,以此在扎实学生的主干理论和技能课学习基础上,突出学习的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方面,强化教育学类课程,拓宽基础课程,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会极大的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活动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音乐学专业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并非是培养单纯独唱或独奏型人才,而是具有一定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能力的社会音乐工作者,即需要综合音乐学知识与从事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工作者。传统音乐学专业教学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技能课多以琴房一对一小课教学为主,着重训练了学生的独唱独奏的技能及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专一门而精,但却很难适应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多元需要。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高校对于音乐学本科专业应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

理论课应遵循训练学生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多想、多问的原则,采用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讲为学生问,形成学术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

技能课一对一教学,转变为一对一、小组课和集体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多讨论,形成师生互动教学为主。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较强的分辨能力。

教学方式方法要从专业性教学向普及性教学转变。强调专业性的精英化教学转变为应用型的普及化教学。集体教学比例和实践教学比例要高出个别教学比例;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行为要同时进行,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为主体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以舞台实践、社会实践和与团体合作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改革

传统的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舞台实践,所以,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中都只是关注学生的舞台演唱或演奏水平,而忽略了学生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舞台协作能力、音乐活动的策划能力、音乐创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而目前的社会音乐生活多元化的发展,恰恰需要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这些能力。所以,为了使学生符合社会音乐生活的需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范围需要扩大,并且需要将各种艺术实践纳入学生学分体系或考评体系,促使和保证学生切实的学习和实践行动,获得相应的艺术实践能力。当然,这就需要学校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实践机会,并形成长期和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改革关键要改变传统的舞台实践观,确立人文视域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观,即把与音乐有关的一切组织策划活动都纳入实践教学的体系,摈弃以往的把舞台表演作为唯一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更多、更广泛的音乐活动领域得到实践锻炼。

今后,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可以涵盖:舞台表演、舞台策划组织、音乐观摩、音乐活动宣传、音乐比赛、音乐活动分析等等。把以上这些实践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

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发展要符合社会音乐生活发展的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构建科学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学,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