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神经生物学综述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1 16:19: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神经生物学综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神经生物学综述

篇1

[中图分类号] r7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1634(2008)01- 0056- 03

     近年来,精神因素与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发病间的联系及其作用机制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大量的临床病例分析发现lp 患者常伴有精神创伤史及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并且一系列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不仅发现了精神因素引起的体内血管活性肠肽、热休克蛋白、皮质醇等的改变,而且阐述了可能的应激作用机制。本文对相关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资料以及焦虑、抑郁和应激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进一步了解精神因素在lp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探索lp 预防和治疗的新手段提供启示。

    1 lp 精神因素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精神因素在lp 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难以阐明。可能与应激反应有关,但也不能排除患者的情绪波动加强了其他因素的致病过程[1]。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3 点:

    1.1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vip 是皮肤中存在的多种神经肽之一,与许多皮肤病有关,如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白癜风等。在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多分布于真皮、真皮深层的血管、汗腺及毛囊周围[2]。许多研究者认为,lp的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vip 作为重要的神经递质,与精神压力有关,当受到更多的压力时,人的唾液会分泌更多的vip[3]。有人对20 例lp 病变组织中vip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例皮损中有16 例标本染色阳性,弥漫分布在表皮各层的细胞质,与正常皮肤仅见于基底层有所不同。有精神创伤组阳性表达例数显著高于无精神创伤组。因此推测,lp 组织中vip 表达增高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可能通过启动精神免疫网络参与lp 的发病[4]。vip 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在lp 发病中起作用:①促进t 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淋巴细胞降解胞外基质成分,实现在组织中游走,进而形成淋巴细胞浸润。②角质形成细胞表面表达vip 受体,vip 由神经释放后到达表皮,通过与vip 受体间的相互作用,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进而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内dna 合成的增加,有丝分裂的加快使角质形成细胞增殖。③促进肥大细胞脱粒,参与炎症反应[4]。

     1.2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hsp 又称应激蛋白,是一类分布广泛的高保守蛋白,作为重要的分子伴侣,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研究领域关系密切。近年的研究表明hsps 参与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发生,特别是hsp60 和hsp70,olp 的hsp60 阳性表达率与正常黏膜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chaiyarit 等研究发现,hsp60 在olp 病损区以上皮层细胞强阳性表达为主,固有层浸润的淋巴细胞有弱阳性表达,血管为阴性。正常口腔黏膜hsp70 为弱阳性表达,说明正常口腔黏膜也有轻度刺激因素存在,起到了恰当的保护作用。糜烂型olp 的hsp70 下调,说明其细胞保护机制受损,缺乏必要的细胞保护作用[5]。bayramgürler 等研究发现,hsp60 在lp 皮损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皮肤中高,与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hsp70 在lp 基底层中的表达比正常皮肤中低;在浸润的淋巴细胞中,hsp60 在lp 中的表达比在银屑病中高,而hsp70 的表达在lp 和银屑病中均比正常皮肤中低。因此认为,hsps 在lp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6]。hsps 参与olp 的发生可能由于hsp 的高度保守性,人体t细胞在识别、攻击外来抗原的同时将过度表达hsp60 的上皮角质形成细胞也作为靶细胞,造成上皮基底细胞的破坏[7]。

      1.3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hpa)轴的作用研究发现,伴抑郁症状的olp 患者,尤其是糜烂型olp 患者的nk 细胞水平下降[8]。ivanovski 研究发现,olp 患者具有明显的疑病、抑郁、癔症倾向,其中糜烂型olp 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cd4、cd8 水平显著升高,而cd16 水平显著下降;白纹型olp 患者的cd8 水扁平苔藓精神因素相关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 年1 月第24 卷第1 期j clin stomatol, jan,2008,vol.24.no.1平显著升高。以上由抑郁等精神因素引起的olp 患者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变化被认为是通过hpa 轴的作用达成的。hpa 轴是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应激轴。hpa 轴的功能亢进可能是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应激过程中,血清中的类皮质激素浓度显著升高,它对单核细胞和前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起到负性调节作用,从而导致了免疫抑制。ivanovski 等的研究表明糜烂型olp 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并且和临床疑病、抑郁、癔症症状密切相关,反映了hpa 轴代偿性功能亢进,以调控免疫和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有选择性的,依赖于免疫应答的阶段和类型[9]。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主要抑制介导细胞免疫的th1,因此实际上它起了放大介导体液免疫的th2 的作用[10]。另一方面,抑郁症与炎症反应的激活密切相关,而其中前炎症细胞因子是hpa 轴的有力的催化剂。尤其il- 6 刺激了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的生成,增强了hpa的活性,因此增加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然而,在慢性应激和抑郁状态下,尽管糖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前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仍旧增长,提示此时免疫细胞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紊乱,无法对这些细胞免疫的关键组分发挥抑制作用。低敏感

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功能在经过有效治疗后可恢复正常。kubera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如米帕明、氟西汀等可以增加il- 10等抗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显著减小ifn- γ/il- 10 比值,导致负性t 细胞免疫调节[9]。另有研究发现,olp 患者的焦虑水平和唾液中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这些资料均提示,皮质醇和情绪障碍在olp,特别是糜烂型olp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在lp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状态可能影响了免疫系统的自身稳定性。

     2 应激、抑郁、焦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各种测定受体的方法都证实,免疫细胞表面和细胞内都存在神经递质和激素受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正是通过这些受体作用于免疫细胞,而对免疫应答进行正向或负向调节[10]。由于已有的研究已证实lp 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认为精神因素对lp 发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应激反应有关,故对于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时的神经生物学变化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探究精神因素在lp 这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神经- 内分泌- 免疫机制。

      2.1 应激研究表明,在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产生生理反应的核心是hpa 轴和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轴(sas)。sas 轴主要涉及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在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脑干蓝斑核内。应激反应发生时,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外周则通过交感神经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其作用于靶器官,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使机体调节和适应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甲状腺、胰腺也有相应的变化[12]。

     2.2 抑郁

     2.2.1 神经递质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 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γ- 氨基丁酸、神经肽能系统及其受体的功能紊乱有关。可能与抑郁症有关的神经肽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制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催产素、神经肽y、血管升压素、阿片肽、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p 物质等[13]。

     2.2.2 神经内分泌因素①.hpa。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能反映hpa 功能。研究显示,近40%~50%的抑郁症患者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脱抑制,往往随临床症状缓解而恢复正常。②.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hpt)。steiner 等研究发现,大约有1/3 的抑郁症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的反应迟钝,而小部分患者表现为反应过度[14]。③.下丘脑- 垂体- 生长激素轴(hpgh)。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生长激素对α2 肾上腺素拮抗剂可乐定的分泌反应减弱。另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生长抑素含量较正常人低。推测抑郁症患者生长抑素能低下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及5- 羟色胺能低下有关[15]。

     2.2.3 免疫系统异常有证据显示抑郁症时可同时存在免疫激活(巨噬细胞活性升高,急性反应蛋白升高)和免疫抑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现象。抑郁症病人存在il- 1、il- 6、tnf 增加。这3 种细胞因子均对hpa 轴有激活作[15]。

    2.3 焦虑。

篇2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9.041

抑郁症是一种会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是当今社会中很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综合征。抑郁症患者会呈现出焦虑,自卑,厌世,心境低落等症状,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倾向。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发病率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据统计,约13%-20%的人曾有过抑郁的体验,人群中的抑郁症终生患病率更高达6.1%-9.5%之多。抑郁症已然成为世界常见的疾病之一,研究降低其发病率的科学方法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以及治疗手段都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突破,近年来光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强有力工具。本研究利用光遗传学技术设计实验来研究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脑区,从而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理解及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1抑郁症

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科学界提出几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假说,包括几点:

(1)神经环路假说:该假说认为抑郁症是由多个脑区参与的,综合调控发生的。负责情感,决断,赏罚的脑区对抑郁症的关系尤为密切。

(2)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低下假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等单胺类物质参与了精神活动,情绪反应,体温调节等生理反应。该假说认为患者脑内的单胺递质水平,即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低下导致了抑郁症。

(3)神经营养缺乏假说: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因子对成年大脑的可塑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多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损伤修复功能起重要作用。

类似于舍曲林,帕罗西汀和氟西汀的药物进行的药物治疗和其他形式的治疗手段是目前常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虽然这些治疗方法的见效较快,但是由于抑郁症具有高复发性和隐匿性,患者服用的不少药物都有不良副作用。

2光遗传学技术

光遗传学,是将光敏感离子通道蛋白神经元表达,并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激发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精细调控的学科,即通过操纵神经元来兴奋或抑制靶细胞和靶器官。该技术可以对哺乳动物大脑组织进行无损伤的操控,它具有目的性强、精准度高,细胞特异性强等特点。是由2005年Boyden等人证明光刺激绿藻视蛋白可以使神经元产生应答而发现的技术。近年来,光遗传学在复杂的生物学机制探究,尤其是脑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1年,NatureMethods将光遗传学技术誉为了21世纪神经生物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技术。

光敏感蛋白在光遗传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光遗传学的主要工具,被发现于单细胞微生物如绿藻、单胞菌的视蛋白中。光敏感蛋白根据不同的效应可以分为兴奋性光敏感蛋白和抑制性光敏感蛋白两种。视紫红质-2(ChR2)是目前最常用的兴奋性光敏感蛋白,它在被蓝光激活后,阳离子内流使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提高兴奋性。视紫红质(NpHR)是一种常见的抑制性光敏感蛋白,在被黄光激活后会使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抑制细胞的兴奋。

光遗传学技术自问世来,广泛应用于动物行为研究,比如用光遗传学技术使果蝇体内的多巴胺大量释放,在斑马鱼的躯体感觉神经元的实验过程中,也发现光照可以使其产生逃避的游泳活动等。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尤其是精神类疾病等研究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研究焦虑,药物成瘾,恐惧和抑郁症等领域。利用光遗傳学技术,有研究发现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的神经元可以让小鼠表现出糖水偏好减少和社交逃避等特征;光遗传学刺激内侧前额叶(mPFC)可以让“易感”小鼠产生抗抑郁的作用等结论,大量研究表明光遗传学技术在抑郁症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3光遗传学探究抑郁症发病实验设计

3.1脑区选择

(1)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PFC)是指覆盖大脑额叶前部表面的皮层结构。在社会认知的领域中,PFC对情绪认知,社会推理,心理和决策推断等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研究表明,前额叶皮质功能的异常与抑郁症相关。

(2)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中脑腹侧被盖区产生的多巴胺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生。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特异性的激活或者抑制,可以较为明显的影响实验动物的抑郁表现。

(3)伏隔核:伏隔核参与了奖赏环路的组成,伏隔核的损伤与缺失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必然关系。科学家们认为慢性应激是会导致抑郁症发病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会最终引起奖赏系统GABA能神经元受损。

(4)杏仁核:杏仁核与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杏仁核有可能是机体的情绪整合中枢,可以将感觉信息投射到皮层、下丘脑和脑干诸核团,形成意识水平的情绪反应。

3.2前期准备

选择同批次相同重量的同龄成年小鼠共100只小鼠,其中对照组20只小鼠,实验组80只小鼠。实验组共分为16组,四种脑区,每种脑区又分别注射兴奋性光敏感蛋白ChR2和抑制性光敏感蛋白NpHR,同一脑区注射相同的光敏感蛋白的小鼠又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方式抑郁症小鼠建模。对照组注射携带GFP的病毒载体。各组小鼠在相应脑区注射相应视蛋白后,按脑区分类将光纤分别埋入DP,MO,VTA,PFC四种脑区注射上方附近,术后对小鼠进行单笼饲养,约3到4周后开始进行行为学试验。3.3建立抑郁癥研究的模型

(1)糖水偏好模型。将各组小鼠放在一系列的温和应激之下,使其受到不可预知的刺激。这些刺激包括使小鼠挨饿,不定时泼洒冰水,束缚小鼠等等。在经过三周的温和刺激之后,观察小鼠对糖水的偏好性并同对照组对比,小鼠对于糖水的偏好明显降低,并同时出现攻击力降低,毛色变差等现象。判断为小鼠的缺乏,成功建立抑郁症基础模型。

(2)公鼠造模。经过筛选,选择进攻能力较强的大鼠(大白),和进攻能力很弱的小鼠(小黑)进行实验。将小黑作为入侵鼠放在大白的笼子中,并让他们进行身体接触,每天15分钟左右。在每天其余时间内将大白和小黑用带小孔的透明隔板隔开,让小黑可以看到闻到大白,从而对小黑造成心理阴影。十五天后,将大白盒小黑共同放入社会交互实验箱中进行社会交互实验,试验箱中分为了角落区和交互区。分别在交互区有大白和无大白的情况下,观察小黑在角落区和交互区停留的时间多少,成功建立抑郁症基础模型。

3.4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操纵兴奋或抑制小鼠的脑区

分别用公鼠造模和糖水偏好两种基础模型得到的抑郁小鼠进行光遗传学操作实验。已注射光敏感蛋白的实验小鼠,可以在适合光刺激情况下兴奋(ChR2)或抑制(NpHR)该脑区的神经元,从而实现对该4个脑区的调控,探究相应脑区的兴奋或抑制对抑郁症小鼠模型行为的影响。

将不同的抑郁症建模方式得到的小鼠,选择固定频率对相应脑区进行光刺激一段时间,对于“公鼠造模模型实验组”,统计实验小鼠在角落区和交互区停留的时间比例,对于“糖水偏好实验组”,观察统计实验小鼠对糖水的喜好程度,根据光刺激前后小鼠行为变化来推断抑郁症发病相关的脑区。

篇3

1.2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均认同七情与应激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情绪体验,能够促进脏腑功能协调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当情志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人体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时,则会损伤机体,造成阴阳失衡、脏腑精气虚衰而产生病变。应激则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的一种适应,是机体提高警觉系统以应付可能的威胁与挑战的防御反应。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可见七情与应激都强调一个内环境的平衡。

2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尽管中医学中没有“心理应激”这一概念,但中医藏象及七情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内伤理论在理论框架与对发病原理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1],周萍等[2]认为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扼要模式S-R(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理性的多层次的反应)是一致的;从中医角度而言,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脏腑是肝[3]。严灿等[4]则认为应激理论与中医学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平衡的整体观高度一致,肝主疏泄的功能更是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作用。肝在志为怒,负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发因素,所以怒致病与心理应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病理机制的相通性怒致病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怒主要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而致病的。愤怒情绪发生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对肝脏和其它一些器官都有影响[5],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症。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Vuitton等学者[6]提出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一系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严灿等[7]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中,从脏腑学说提出,任何形式的应激首先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气机。肝失疏泄所致生理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谓“疏泄”与调节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中枢与外周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有关。心理应激的物质基础是神经一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有学者通过对中医肝脏象及证候的有关研究得出: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4],肝的疏泄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即刻早期基因l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8]。因此,心理应激反应已成为研究怒致病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2怒致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基于怒致病和心理应激的相关性,运用心理应激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刘晓伟等[9]参考了Breuer[10]的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利用入侵成功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岳文浩[11]使用刺激猫怒吼中枢的方法诱发猫的怒反应,对怒伤肝机制进行研究。陈小野等[18]用自制的颈部枷锁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从而引起大鼠情志变化;而乔明琦等[13]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作以急躁易怒、月经前加重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摘要:基于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从病理机制和动物模型研制方面探讨了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七情学说怒致病心理应激综述

1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

1.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视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七情学说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依靠气机正常升降而产生的统一协调,认识到情志与脏腑气机之间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应激理论则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的应激中介机制将应激源(生活事件)与最终的心理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

1.2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均认同七情与应激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情绪体验,能够促进脏腑功能协调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当情志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人体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时,则会损伤机体,造成阴阳失衡、脏腑精气虚衰而产生病变。应激则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的一种适应,是机体提高警觉系统以应付可能的威胁与挑战的防御反应。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可见七情与应激都强调一个内环境的平衡。

2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尽管中医学中没有“心理应激”这一概念,但中医藏象及七情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内伤理论在理论框架与对发病原理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1],周萍等[2]认为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扼要模式S-R(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理性的多层次的反应)是一致的;从中医角度而言,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脏腑是肝[3]。严灿等[4]则认为应激理论与中医学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平衡的整体观高度一致,肝主疏泄的功能更是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作用。肝在志为怒,负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发因素,所以怒致病与心理应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病理机制的相通性怒致病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怒主要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而致病的。愤怒情绪发生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对肝脏和其它一些器官都有影响[5],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症。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Vuitton等学者[6]提出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一系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严灿等[7]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中,从脏腑学说提出,任何形式的应激首先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气机。肝失疏泄所致生理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谓“疏泄”与调节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中枢与外周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有关。心理应激的物质基础是神经一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有学者通过对中医肝脏象及证候的有关研究得出: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4],肝的疏泄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即刻早期基因l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8]。因此,心理应激反应已成为研究怒致病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2怒致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基于怒致病和心理应激的相关性,运用心理应激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刘晓伟等[9]参考了Breuer[10]的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利用入侵成功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岳文浩[11]使用刺激猫怒吼中枢的方法诱发猫的怒反应,对怒伤肝机制进行研究。陈小野等[18]用自制的颈部枷锁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从而引起大鼠情志变化;而乔明琦等[13]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作以急躁易怒、月经前加重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利用和人类情绪变化极其相似、具有丰富表情和行为的灵长类动物进行造模,为中医情志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运用心理应激方法研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具有创伤性少的优点,既克服了之前中医证候动物中过多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的偏差,又能与中医传统的情志、劳倦、饮食等致病因素相吻合,特别是情志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动物模型的复制是很困难的,再加上中医学的证候特点要求就更加困难。因此,借助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和方法复制情志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

3问题与展望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研究“气”和“气机”的内涵,探讨中医证候及脏象的本质[1]。同时要考虑不同的应激反应会有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在明确所采用的应激模型的基本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的研究,促进中医对怒所致疾病的辨证及治疗的量化、标准化。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或具有精神的人群中进行属于中医肝病证候的调查,寻找中医肝病证候在此类病症中的分布规律,并借助于中医体质理论,在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揭示证候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动物模型方面,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同时由于情绪反应是复杂的,导致应激反应的因素不可能像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那样对七情与五脏的相关性作出严密的区分,所以如何在实验动物身上体现出某一具体情绪改变所致的特定病理变化,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它不仅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而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对健康的新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基于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从病理机制和动物模型研制方面探讨了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七情学说怒致病心理应激综述

【参考文献】

[1]张铮铮.情志内伤与心理应激的比较与思考[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6364.

[2]周萍,朱文锋.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J].医学与哲学,1995,16(9):484485.

[3]李峰,杨维益,梁嵘,等.从中医学看肝脏调节应激反应的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1):2022.

[4]严灿.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研究中医肝主疏泄功能[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3):209211,274.

[5]王朝勋,郑洪新.怒伤肝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5):205.

[6]VuittonDA,WazieresB,DupondJL.Psychoimmunology:aquestionablemodelRevMedInterne,1999,20:934946.

[7]严灿,潘毅.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7,38(4):236.

[8]严灿,徐志伟.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59462.

[9]刘晓伟,张红梅,曲宏达,等.中医怒恐伤气动物模型制作及行为评估[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011,53.

[10]BreuerME,McGinnisMY,Lumia,AR,etal.Aggressioninmaleratsreceivinganabolicandrogenicsteroids:effectsofsocialandenvironmentprovocation.HormonesandBehaviour,2001,40(3):409418.

篇4

1  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

1.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视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七情学说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依靠气机正常升降而产生的统一协调,认识到情志与脏腑气机之间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应激理论则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的应激中介机制将应激源(生活事件)与最终的心理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

1.2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均认同七情与应激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情绪体验,能够促进脏腑功能协调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当情志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人体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时,则会损伤机体,造成阴阳失衡、脏腑精气虚衰而产生病变。应激则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的一种适应,是机体提高警觉系统以应付可能的威胁与挑战的防御反应。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可见七情与应激都强调一个内环境的平衡。

2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尽管中医学中没有“心理应激”这一概念,但中医藏象及七情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内伤理论在理论框架与对发病原理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1],周萍等[2]认为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扼要模式S-R(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理性的多层次的反应)是一致的;从中医角度而言,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脏腑是肝[3]。严灿等[4]则认为应激理论与中医学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平衡的整体观高度一致,肝主疏泄的功能更是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作用。肝在志为怒,负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发因素,所以怒致病与心理应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  病理机制的相通性  怒致病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怒主要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而致病的。愤怒情绪发生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对肝脏和其它一些器官都有影响[5],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症。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Vuitton等学者[6]提出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一系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严灿等[7]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中,从脏腑学说提出,任何形式的应激首先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气机。肝失疏泄所致生理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谓“疏泄”与调节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中枢与外周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有关。心理应激的物质基础是神经一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有学者通过对中医肝脏象及证候的有关研究得出: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4],肝的疏泄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即刻早期基因l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8]。因此,心理应激反应已成为研究怒致病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2  怒致病动物模型的制备  基于怒致病和心理应激的相关性,运用心理应激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刘晓伟等[9]参考了Breuer[10]的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利用入侵成功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岳文浩[11]使用刺激猫怒吼中枢的方法诱发猫的怒反应,对怒伤肝机制进行研究。陈小野等[18]用自制的颈部枷锁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从而引起大鼠情志变化;而乔明琦等[13]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作以急躁易怒、月经前加重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利用和人类情绪变化极其相似、具有丰富表情和行为的灵长类动物进行造模,为中医情志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运用心理应激方法研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具有创伤性少的优点,既克服了之前中医证候动物中过多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的偏差,又能与中医传统的情志、劳倦、饮食等致病因素相吻合,特别是情志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动物模型的复制是很困难的,再加上中医学的证候特点要求就更加困难。因此,借助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和方法复制情志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

3  问题与展望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研究“气”和“气机”的内涵,探讨中医证候及脏象的本质[1]。同时要考虑不同的应激反应会有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在明确所采用的应激模型的基本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的研究,促进中医对怒所致疾病的辨证及治疗的量化、标准化。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或具有精神性障碍的人群中进行属于中医肝病证候的调查,寻找中医肝病证候在此类病症中的分布规律,并借助于中医体质理论,在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揭示证候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动物模型方面,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同时由于情绪反应是复杂的,导致应激反应的因素不可能像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那样对七情与五脏的相关性作出严密的区分,所以如何在实验动物身上体现出某一具体情绪改变所致的特定病理变化,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它不仅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而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对健康的新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篇5

[30]谢勤.WAP算法连续化及其应用[C].毕业论文,2004.

[31]谢勤.一种可用于脑神经网络分析的有向网络分解算法[J].数字化用户,2014,3:113-116.(Xie Qin. An Arithmetic For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From Directed Graph To FFN Trees [J].Digitization user,2014, 3:113-116.)

[32]谢勤.一种可用于脑神经网络分析的有向网络分解算法[C].第八届海内外华人神经科学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Xie Qin. An Arithmetic For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From Directed Graph To FFN Trees [C].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or Chinese Neuroscientists Worldwide 2014.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33]谢勤.用于脑运作分析的前向网络样本重组树生成算法研究[C].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4:258-264.(Xie Qin. FeedForward Network Sample Recombination Tree Generating Arithmetic(DG-FFN SR Trees Arithmetic) And Generation Of Sample Recombination Graph [J].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2016,4:258-264.)

(通讯作者:谢勤)

作者简介

谢勤(1982-),男,A南理工大学硕士,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工程师,近年在亚组委信息技术部完成核心信息系统――计时记分和成绩处理系统项目实施管理方面的工作,其中计时记分系统投资一亿。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

作者单位

1.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2.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信息技术部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3.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4.广州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篇6

【关键词】 七情学说 怒致病 心理应激 综述

1 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

1.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重视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七情学说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依靠气机正常升降而产生的统一协调,认识到情志与脏腑气机之间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应激理论则适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构成的应激中介机制将应激源(生活事件)与最终的心理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

1.2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均认同七情与应激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七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情绪体验,能够促进脏腑功能协调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当情志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人体心理生理的承受能力时,则会损伤机体,造成阴阳失衡、脏腑精气虚衰而产生病变。应激则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做的一种适应,是机体提高警觉系统以应付可能的威胁与挑战的防御反应。适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对能力,而积极应激,强烈、持久的应激则会使体内的稳态打破,形成消极应激,波及多个系统及易感内脏,导致疾病。可见七情与应激都强调一个内环境的平衡。

2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尽管中医学中没有“心理应激”这一概念,但中医藏象及七情学说很早就认识到不良的环境或精神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应激理论与中医情志内伤理论在理论框架与对发病原理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1],周萍等[2]认为中医情志致病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扼要模式S-R(S:外界刺激,R:人体心理性的、生理性的多层次的反应)是一致的;从中医角度而言,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脏腑是肝[3]。严灿等[4]则认为应激理论与中医学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平衡的整体观高度一致,肝主疏泄的功能更是在机体心理应激中起决定作用。肝在志为怒,负性生活事件是怒致病的始发因素,所以怒致病与心理应激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1 病理机制的相通性 怒致病的病理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怒主要是通过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失调而致病的。愤怒情绪发生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被激活,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垂体后叶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对肝脏和其它一些器官都有影响[5],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症。

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Vuitton等学者[6]提出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是一系列连锁的过程——紧张性刺激、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免疫应答失调、疾病的发生。严灿等[7]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将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中,从脏腑学说提出,任何形式的应激首先是影响了机体的正常气机。肝失疏泄所致生理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所谓“疏泄”与调节心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中枢与外周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以及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有关。心理应激的物质基础是神经一内分泌-免疫调节(NIM)网络,有学者通过对中医肝脏象及证候的有关研究得出: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4],肝的疏泄功能也存在着一定的NIM网络调节机制,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即刻早期基因los蛋白表达等的变化有关[8]。因此,心理应激反应已成为研究怒致病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2 怒致病动物模型的制备 基于怒致病和心理应激的相关性,运用心理应激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并且目前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刘晓伟等[9]参考了Breuer[10]的方法,对成年雄性大鼠利用入侵成功制作怒的动物模型。岳文浩[11]使用刺激猫怒吼中枢的方法诱发猫的怒反应,对怒伤肝机制进行研究。陈小野等[18]用自制的颈部枷锁模具影响大鼠日间理毛、挠痒等活动,从而引起大鼠情志变化;而乔明琦等[13]用“择时挤压造模法”制作以急躁易怒、月经前加重的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猕猴模型,利用和人类情绪变化极其相似、具有丰富表情和行为的灵长类动物进行造模,为中医情志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运用心理应激方法研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具有创伤性少的优点,既克服了之前中医证候动物中过多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的偏差,又能与中医传统的情志、劳倦、饮食等致病因素相吻合,特别是情志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动物模型的复制是很困难的,再加上中医学的证候特点要求就更加困难。因此,借助现代医学的应激理论和方法复制情志动物模型已是现代模型的发展趋势。

3 问题与展望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研究“气”和“气机”的内涵,探讨中医证候及脏象的本质[1]。同时要考虑不同的应激反应会有不同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在明确所采用的应激模型的基本生理病理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的研究,促进中医对怒所致疾病的辨证及治疗的量化、标准化。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或具有精神性障碍的人群中进行属于中医肝病证候的调查,寻找中医肝病证候在此类病症中的分布规律,并借助于中医体质理论,在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上揭示证候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进一步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动物模型方面,可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同时由于情绪反应是复杂的,导致应激反应的因素不可能像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那样对七情与五脏的相关性作出严密的区分,所以如何在实验动物身上体现出某一具体情绪改变所致的特定病理变化,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突破与创新。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它不仅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而且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发展对健康的新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铮铮.情志内伤与心理应激的比较与思考[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6364.

[2] 周萍,朱文锋.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J].医学与哲学,1995,16(9):484485.

[3] 李峰,杨维益,梁嵘,等.从中医学看肝脏调节应激反应的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1):2022.

[4] 严灿.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研究中医肝主疏泄功能[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3):209211,274.

[5] 王朝勋,郑洪新.怒伤肝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5):205.

[6] Vuitton DA,Wazieres B,Dupond JL.Psychoimmunology: a questionable model RevMed Interne,1999,20: 934946.

[7] 严灿,潘毅.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7,38(4):236.

[8] 严灿,徐志伟.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59462.

[9] 刘晓伟,张红梅,曲宏达,等.中医怒恐伤气动物模型制作及行为评估[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1011,53.

[10]Breuer ME,McGinnis MY,Lumia, AR,et al.Aggression in male rats receiving anabolic androgenic steroids: effects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 provocation.Hormones and Behaviour, 2001,40(3):409418.

篇7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9-0163-02

doi:10.14033/ki.cfmr.2016.9.09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受到不定期癫痫发作痛苦的折磨,同时大量研究表明,抑郁、注意力缺陷和精神病等情绪障碍常会伴随癫痫出现[1-2]。其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伴发症,癫痫控制较好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10%~20%,控制不好的的患者发生率为20%~60%,且癫痫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的10倍[3-4]。抑郁症不仅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引起癫痫发作频率的增加,从而降低癫痫预后状况[5]。故本文笔者将从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介绍该病的研究进展。

1 癫痫和抑郁的发病机制

1.1 神经递质活性改变学说

临床研究表明,癫痫和抑郁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且存在一种双向关系,即癫痫患者易出现抑郁症,抑郁患者出现癫痫症状的概率也较大[6]。目前认为,诱发抑郁的主要因素是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的受体功能异常及其数量减少[7-8]。对于癫痫伴抑郁的发生机制尚无统一认可的解释,但部分癫痫动物模型表明,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易引发致痫灶的点燃,同时会加重癫痫病情,增加癫痫发作的易感性[9-10]。PET技术的应用发现,抑郁患者、伴或者不伴有抑郁的癫痫患者海马区中的5HT1A受体均减少且结合力下降,且癫痫伴抑郁患者海马区中的5HT1A受体减少和结合力下降更明显。颞叶癫痫患者病灶侧和对侧的海马、岛叶、前扣带回、外侧颞叶新皮质、中缝核与病侧的杏仁核等部位5HT1A的结合力明显降低,且前扣带回部位的5HT1A与抑郁分级量表的评分有关[11-12]。

1.2 脑功能改变

大脑是人类情绪的控制中枢,研究表明,抑郁患者的异常部位涉及到颞叶、额叶,以及相关的丘脑、纹状体和皮质[13-14]。静息状态下抑郁症患者部分脑区出现功能异常,如左前扣带回、右后扣带回、右颞上回、额中回、右额下回、右脑岛、基底核等[15-16]。静息状态磁共振研究发现,双侧丘脑、岛叶、尾核及右侧前扣带回与颞叶癫痫患者的抑郁发生相关。此外,在额、颞叶癫痫发作时,SPECT的证据显示,相应脑叶部位血流灌注增加,额、颞叶功能异常与癫痫、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17-18]。

1.3 心理与神经生物学

癫痫及缓解期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然而对这种异常与抑郁进行系统评估的并不多。Hermann等用乐观/悲观量表、CES-D和BDI对癫痫并发抑郁的归因方式与自觉无助感的理论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当对颞叶癫痫的偏利性、性别、发病年龄和年龄等模糊变量进行控制后,相关性则更加显著。Schmitz等[19]对无抑郁和伴抑郁的癫痫患者的社会心理和临床参数进行比较发现,癫痫伴抑郁患者平均年龄偏大,但社会职能并无显著差异。

2 癫痫伴抑郁的诊断现状

癫痫患者抑郁症状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在调查癫痫伴抑郁的诊断状况中,发现大多数医生对患者的精神障碍不够关注,且80%的神经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常规筛查不够了解。癫痫伴抑郁的诊断应该由专业资格的神经内科医生按照诊断标准进行。现有的诊断标准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精神障碍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这两个标准中均将其定义为一种持续的抑郁心境,其主要症状包括丧失乐趣、情绪低落和缺乏兴趣,抑郁患者的诊断具备不少于1条以上症状[20-21]。

3 癫痫伴发抑郁的相关因素

(1)致痫灶位置:对癫痫伴抑郁患者进行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左侧大脑半球的代谢和血流量低于右侧大脑半球。颞叶癫痫等患者反复的癫痫发作容易引起前额叶功能错乱,而前额叶边缘系统和皮质等位置葡萄糖代谢降低以及血液循环异常均会显著影响患者表达感情,最终会更容易罹患抑郁症。(2)癫痫手术:大部分患者在行癫痫患侧颞叶切除术后的一个半月内发生抑郁,且术前有过抑郁症状的患者,术后发病率更高。美国弗吉尼亚州大学研究认为对癫痫患者行右大脑半球术,抑郁发生率更高。(3)发作频率:抑郁发生率随着患者癫痫发作频率的加大逐渐升高。(4)性别和发病年龄:根据国内外统计发现,女性癫痫患者和晚发型癫痫患者抑郁发生率均较高[22-24]。(5)社会心理:比较早发和晚发癫痫伴抑郁的两组患者,后者社会心理学事件较早发者多。(6)精神病家族史:据调查,50%以上的癫痫伴抑郁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且抑郁是最常见的。

4 治疗

早期诊断发现以及及时治疗癫痫伴发的抑郁症,可以降低癫痫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1 抗癫痫治疗

治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理相当复杂,且部分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去氧巴比妥、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等药物可以强效诱导肝药酶,从而对其他药物产生影响,如抗抑郁药的作用[25-26]。所以,对癫痫伴发抑郁的患者应当使用对肝药酶作用微弱的药物,如左乙拉西坦、氨己烯酸、托吡酯和加巴喷丁等。同时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认知能力的损害也不相同,如:乙琥胺对患者行为、情感和智能均有不良影响;苯二氮类药物对患者注意力和短期记忆均会造成不良影响;苯巴比妥会引起患者出现注意力缺乏、记忆障碍和精神迟缓等现象;而丙戊酸钠对认知功能可能有改善作用。同时某些药物,如γ氨基丁酸能类,剂量使用过大会引起患者抑郁,如巴比妥、噻加宾、托吡酯和氨己烯酸类。因此在治疗癫痫时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用量以及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27]。

4.2 抗抑郁治疗

抗抑郁药物使用不当会引起患者癫痫病情恶化,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剂量,把对癫痫的影响降至最低。其中三环类药物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较强,进而降低抗癫痫药的代谢速度,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同时会降低癫痫发作阈值,应谨慎使用。

目前大多数学者将SSRI类抗抑郁药物作为治疗癫痫伴抑郁的首选药物,其具有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同时西酞普兰是目前治疗癫痫伴抑郁的唯一一种不抑制肝药酶的SSRI类药物,且类SSRI药物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癫痫伴抑郁效果显著。

癫痫和抑郁有着相同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癫痫患者普遍存在生活质量差以及明显的抑郁心境,因此在治疗癫痫的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抑郁症进行针对性治疗,进一步探求该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合理的治疗,并把抑郁的处理纳入整个治疗方案的核心内容中。

参考文献

[1]杨新,郭丽蓉.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2):67-68.

[2]柏彩云,黄承繁,黄信荣,等.认知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癫痫伴发抑郁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1-2.

[3]陈蕾,周东.癫痫伴发抑郁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32(2):146-148.

[4]陈伟荣.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679-3680.

[5]梁艳玲,薛峥,康慧聪,等.56例成年癫痫患者抑郁、焦虑的临床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1):31-35.

[6]龙发青,张明之,许虹.癫痫伴发抑郁和焦虑的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2008,29(3):323-326.

[7]王玮,李云.癫痫伴抑郁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9):122-124.

[8]蒋国卿,王炯妹,范明月,等.中西医结合对癫痫伴有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0):1247-1249.

[9]余璐,郑金瓯.癫痫患者抑郁障碍的神经功能影像学改变[J].医学综述,2013,19(16):2976-2978.

[10]刘肇绩,王文杰,傅俊华,等.DYRK1A表达与难治性颞叶癫痫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3.

[11]韩乃晋.内侧颞叶癫痫脑缺省模式网络改变的功能MRI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75-76.

[12]刘青峰,任榕娜,杨鹏范.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病理学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156-158.

[13]Price J L,Drevets W C.Neural circuits underly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mood disorders[J].Trends Cogn Sci,2012,16(1):61-71.

[14]卢颖瑜,秦兴华,黄秉文.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价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2):8-11.

[15] L W,D F H,I B H,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ting-state functional-MRI studies in major depression[J].Affect Disord,2012,142(1/3):6-12.

[16]王丽,姚志剑,滕皋军,等.抑郁症静息状态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8,41(1):25-28.

[17] Hecimovic H,Santos J M,Carter J,et al.Depression but not seizure factors or quality life predicts suicidality in epilepsy[J].Epilepsy Behav,2012,24(4):426-429.

[18]蓝崧,张伟国.颞叶癫痫合并抑郁焦虑的临床评估及联合用药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3):125-127.

[19] Schmitz E B,Robertson M M,Trimble M R.Depression and schizophrenia in epilepsy:social and biological risk factors[J].Epilepsy Res,1999,21(35):59-68.

[20]王婷.癫痫伴发抑郁的诊断及心理干预研究新进展[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

[21]王婷,蒙华庆,胡华.心理干预应用于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的研究新进展[J]. 重庆医学,2012,41(12):1221-1223.

[22]陈魁,潘英福.慢性颞叶癫痫后抑郁的基础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6):4788-4790.

[23]黎前明.氟西汀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22-23.

[24]许振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111-112.

[25]孙建英,迟兆富.抗癫痈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6(3):219-221.

篇8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Abstract:Nerve growth factor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is a kind of earliest discovered nerve nourishment factor, which plays an adjusting role in neuron survival, growth, differentiation and rebirth,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volved in the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repair of the damaged nerve , and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urrent biomedical sector. This paper makes a review of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effects of NGF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rvous system injury.

Key words:nerve growth factor (NGF); nerve regeneration

神经生长因子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Levi-Montalcini在小鼠肉瘤细胞内发现的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由神经元、神经支配的靶组织或胶质细胞产生的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分化、生长和存活的活性蛋白质,它们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对NGF的神经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对非神经细胞的生物效应也逐渐被发现:NGF具有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作用,如在皮瓣移植手术中能够增加血液供应,其机制在于NGF能促进神经细胞内Ca2+ 向细胞外释放,Ca2+ 外流导致神经细胞紧张性增强,兴奋性降低,使血管扩张增强,从而加大血流量;NGF能促进神经病损后的肌梭的细胞分化,可促进皮肤和肺的成纤维细胞的修复。也有研究发现,NGF是成年大鼠胰腺细胞生理学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能增强葡萄糖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作用,有可能是细胞自分泌/旁分泌调节的机制之一。另外,有研究发现成骨细胞存在NGF的低亲和力受体LNGFR,内源性和外源性的NGF可与LNGFR结合,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作用,从而使成骨细胞发生磷酸化,成骨能力增强。NGF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正逐渐被阐明,也将进一步运用于临床各个领域[5]。

1 NGF的结构

经典的NGF是从小鼠颌下腺分离出来的,分子量为140 000左右一种蛋白质,由α、β、γ三种肽链以共价键结合,按2∶1∶2的比例构成,即以α2βγ2五个亚基组成,等位点为5.1,沉降系数约为7,故又称为7SNGF[6]。用不同方法提取可以得到一种2.5S NGF,大致相当于β亚基部,只有β亚基具有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7]。在中性环境下,NGF较稳定。α 亚单位的分子量为26 500,其功能尚不清楚;γ 亚单位的分子量为26 000,含有共价结合的疏水化合物,并具脂酶活性,可将无活性的β亚单位转化为活性β亚单位。NGF的两对反向平行的β链构成了NGF长而扁平的形状,β链是由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二聚体,每个单体内有三对二硫键,这三对二硫键为组成NGF的结构提供刚性支持[8]。

2 分布及来源

2.1 分布

NGF是一种“靶源性”多肽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也广泛地存在于非神经组织如上皮、间叶及淋巴造血组织。

此外,放射免疫和免疫测定NGF蛋白水平的研究进一步表明CNS 内也存在NGF,并发现海马内NGF蛋白水平是整个脑NGF蛋白水平的4 倍。

2.2 来源

长期的研究表明,NGF的来源十分广泛。经典的NGF是从小鼠颌下腺中分离所得。Angeletti等从印度眼镜蛇中分离、纯化了NGF,并测定了这种NGF的氨基酸组成及顺序。在外周神经中,NGF主要分布在颌下腺、心脏、虹膜、皮肤、坐骨神经及输精管等有交感神经或感觉神经支配的组织。此外,NGF在肾上腺、、肝及骨骼肌等组织也有少量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GF主要分布于海马、大脑皮层、中隔、Broea斜角带、迈内特氏核、嗅球及纹状体中间神经元的胆碱能神经元。最近,有报道从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及人的体液,如唾液、血清、尿液等中分离、纯化出NGF。这些研究表明NGF可以由不同来源的细胞分泌,而不仅仅由神经细胞分泌。

此外,许多细胞(包括一些肿瘤)在体外培养下能产生NGF,在体外培养基中也能观察到NGF活性[12]。

3 生物学效应及受体

3.1 生物学效应

NGF是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分子,其生物效应按作用的器官、系统不同可以分为神经系统、非神经系统两大类。NGF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纹状体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在神经损伤的自我保护与修复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研究还发现NGF参与免疫造血、内分泌和生殖等系统的功能调节。最近研究结果也表明,神经元前体细胞在有NGF的环境中能继续增殖,而失去NGF时便分化成神经元,NGF能终止特定神经元自然死亡,维持神经元生存,增加神经递质合成[15]。

3.2 受体

NGF受体为跨膜糖蛋白,依其糖蛋白与凝集素结合的能力大小分为高、低亲和力两种受体。低亲和力受体(low affinity NGF receptor, LNGFR)不能活化内源性激酶,无生物效应。高亲和力受体(high affinity NGF receptor, HNGFR)与NGF的复合体虽分解与释放NGF缓慢,但NGF与HNGFR结合才能启动NGF的生物效应。

高亲和力受体(TrKA),是原癌基因(onco-gene)TrKA编码的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受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TrKA被公认为NGF的功能性受体,和NGF结合后表现出诱导神经细胞合成蛋白和酶,以及诱导轴突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7]。

4 神经生长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GF对单胺类能神经元并无作用,而是对某些胆碱能神经元有作用。外源性NGF可引起这类神经元增生和延长存活时间。NGF mRNA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生成的NGF可被这些神经末梢摄取,通过逆向运输到达胞体,对胆碱能神经元起营养作用[18]。近年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关的神经元除了有基础水平的NGF合成与释放外,NGF的合成及释放受到神经元活动的调节,而NGF本身又可使具相应受体的神经元递质释放增加,提示NGF可能作为一种选择性的逆向传递信使分子参与神经突触功能的调节作用[19]。

4.1 NG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有关NGF保护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机制可能与NGF下列作用有关:①稳定细胞膜内游离钙的水平;②降低氧化损害;③参与蛋白酶酸及基因表达调控;④NGF具有加强受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mRNA转录功能[20]。

4.2 支持中枢神经元的存活

NGF支持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啮齿类大部分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发育时期的存活并不绝对依赖NGF,但成年时期需要NGF维持其胆碱能表型及终末视野大小。

5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5.1 NGF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的再生作用

姜万梅、苗文哲等人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局部注射NGF,经再生周围神经形态学检查、再生神经电生理检测后发现,注射NGF组显示再生神经干粗大,再生轴突数目多,有多而规整的神经束形成,再生神经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CV),优于空白对照组。这些实验结果提示:NGF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5.2 NGF对损伤的周围神经后根节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孔吉明实验显示: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局部连续施用NGF,术后30 天空白对照组中脊神经细胞的死亡率为29%,而实验组有高达98%的脊神经节细胞可存活下来。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应用NGF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5.3 N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对周围神经髓鞘的保护作用

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能够维持神经元和神经纤维髓鞘结构及功能稳定。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变性和再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脱髓鞘与髓鞘再形成改变,因此MBP的含量变化能特异地反映脱髓鞘损害程度进而反映神经组织病损程度[24]。曹琳[24]326等实验表明: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和坐骨神经中MBP含量均比伤前显著升高,表明周围神经和脊髓髓鞘发生了损伤、崩解,MBP从神经纤维髓鞘上脱落。在给予NGF治疗后MBP含量有所降低。连续2 周肌注NGF后,MBP含量更接近伤前。实验结果提示:NGF能减少周围神经髓鞘的脱落,促使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

6 作用机制

关于NGF的作用机制有学者认为,神经损伤后靶源性NGF先与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SCs)表面的低亲和力受体结合,并与其他一些与轴突再生有关的物质如层粘蛋白、纤粘蛋白等共同作用,在再生轴突前方扩散形成一个浓度梯度,引导生长锥沿SCs膜表面向前生长与靶细胞建立联系[25]。经过第二信使体系的转导,启动一系列级联反应,对靶细胞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而发挥其生物效应,最终使再生轴突成熟及髓鞘化,达到完全再生和恢复功能的目的。一旦轴突重新支配靶组织,后者又成为NGF来源,SCs又回到原来静止状态[26]。外源性NGF研究进一步巩固了这些理论。

7 展 望

NGF的发现已有几十年,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主要生物学功能、受体结构和性质等均先后被阐明,是神经科学的重要发展之一。NGF促进受损神经再生、生长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临床应用刚刚起步,在NGF联合用药、最佳给药途径、用量、如何较好地通过血脑屏障及副作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应该积极而慎重地开展这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将NGF广泛地应用于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病等临床疾病的治疗以及受损神经的修复之中。

参考文献

彭形.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203-204.

路露,陈美婉,罗焕敏.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0,30:126-131.

赵维彦, 路来金, 梁丽荣.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 ,16(14):1081-1083.

李强,刘媛,李民,等.神经生长因子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促进感觉和运动纤维再生的差异性研究.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5):371-373.

黄家俊,罗华.神经生长因子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医学综述,2008,14(3):330-331.

李家鑫,曾丽.神经生长因子研究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广西医学,2007,29(1):60-62.

史福东,刘东,李长江.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17 (27):4281-4282.

王超,王国林.神经生长因子前体的研究进展.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4):353-355.

陈燕涛,何清刘,尚礼.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8):744-746.

李家鑫, 曾丽.神经生长因子研究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Guangxi Medical Journal, 2007, 29(1):60-62.

魏丽夏,曹云涛,刘华庆,等.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临床儿科杂志,2008,26(7):612-616.

路青林,刘庆胜.神经节苷脂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4(2):40-42.

张海明,张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作用的研究进展.动物医学进展,2006,27(9):39-41.

张力,王伟,孙亮.神经营养素家族与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1l):1046-1048.

Chan LY,Patterson PH.Role of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t Sympathetic neurons in vitro .Cell Biol, 1997,25:694.

Raya Al-Shawi, Angela Hafner,et al.Neurotoxic and neurotrophic roles of proNGF and the receptor sortilin in the adult and ageing nervous system.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8,27: 2103-2114.

Junko Yamaguchi, Michiko Aihara, 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in the atopic dermatitis and psoriasis horny layer and effect of treatment on NGF in atopic dermatitis.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2009,53:48-54.

Patricia Salama-Cohen.Notch and NGF/p75NTR control dendrite morphology and the balance of excitatory/inhibitory synaptic input to hippocampal neurones through Neurogenin 3.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2006,97: 1269-1278.

Domenico Ribatti, Beatrice Nico, 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NGF TrkA and microvascular density in human pterygiu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2009,90:615-620.

Bahar,Kaiserman,et al. Subconjunctival bevacizumab injection for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recurrent pterygium.Curr Eye Res,2008,33:23-28.

Peters EM, Raap U, Welker P, et al. Neurotrophins act as neuroendocrine regulators of skin homeostasis in health and disease.Horm Metab Res,2007,39(2):110-124.

姜万梅,苗文哲,柳鹏,等.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及恢复作用.伤残医学杂志,2003,11(4):74-76.

孔吉明,钟世镇.周围神经损伤所致感觉神经元胞体死亡的保护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5,18:269-271.

曹琳,杨恒文等.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腰髓与损伤神经MBP含量变化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326.

篇9

关键词:认知习性学;研究方法;态度;社会性游戏

心理学研究正在走向新的综合之路,认知习性学就是这样一种新生之物,有的说它是认知心理学和习性学的综合研究。在认知习性学中,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还能加深人类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的认识。

一、认知习性学的涵义

认知习性学(Cognitive Ethology)被广泛地定义为对非人类动物的思维过程、意识、信念或者理性的进化和比较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依靠各种不同类型的调查和解释方式进行。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大量的来自各学科的研究者的注意。笔者认为它主要是围绕“动物行为过程中是否有意识”以及“怎样研究动物意识”来展开的。

二、认知习性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习性学中也像习性学一样强调自然主义的观察,因为行为能力是在对自然选择的压力做出反应的过程中进化的,所以认知习性学家偏好在尽可能接近自然选择发生时的自然环境的情境下对动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因为认知习性学是一门比较科学,所以认知习性学的研究强调广阔的分类学的比较,且不把关注点放在有限分类中一些选择的代表上。此外将动物行为的研究定位于进化和比较的框架之中,认知习性学家坚持认为动物的现场研究(包括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可以为动物认知研究提供信息。认知习性学并不一定需要将动物的行为研究带入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以让人信服(此处是说明不是只有实验研究才是科学的,现场研究也是有效地)。

因此,与认知习性学家相对比而言,认知心理学家主要致力于实验设置的相关主题的研究,并不强调动物认知的进化或比较方面。当认知心理学家的确采用了跨种系比较,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以普遍潜在机制的形式来解释不同的行为模式;习性学家,和其他生物学家一样,通常更关注生物体已寻找到的对共同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多样性。

三、认知习性学作为一门科学面临的三种态度

对于认知习性学而言,主要问题是以数据收集的方法、分析、描述、解释和对动物行为的解释为中心。因为认知习性学论述动物思维和心理状态,所以对其研究的可能性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认知习性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甚至是否可能是一门科学。这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为否认论、怀疑论、支持论。笔者认为,三种对认知习性学的态度差异部分是由于所认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同造成的。

否认论者否认认知行为学的任何成功的可能性。他们挑选最困难最少接触的现象进行研究,然后得出结论我们关于这个主题只能得到非常少量的具体信息,并且也不可能在其他方面做的更好。他们否认认知解释、认知假设。提倡实验室研究。

怀疑论者很难分类,他们比否定论者稍微开放点,而且他们之间的观点差异非常大。他们承认认知习性学的部分成功,对未来持一定乐观态度。很多怀疑论者热衷于神经学,认为懂得神经系统后会使认知习性学显得多余(Griffin,1992年,也对神经学很感兴趣,但他不担心神经生物学会导致认知习性学的消失)。他们有时也把困难和可能性混为一谈,但是当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时就会停止怀疑,他们对民俗心理学、神论学、轶事和认知解释的态度也不是绝对的拒绝。

支持者对于动物认知和认知习性学调查持开放的观点。他们认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认知行为学的研究取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有趣的数据。他们肯定田野研究以及对比较习性学和进化论的依赖对认知习性学做出的贡献。支持者们也接受民俗心理学,用它做一些保守的研究。他们还接受运用认知学解释建立一个系统的解释性框架,并且认为轶事和拟人化理论有可取之处。虽然支持者们承认Griffin对于实验研究没有做出具体详细建议,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寻求像 Griffin的严格经验法一样的可行的方法。支持者是批判性的,但他们也是耐心的,他们不想过早的毁灭这一研究领域。Griffin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学习沟通和其他行为模式来探悉动物的想法。

四、认知习性学的研究内容――社会性游戏方面

社会性游戏是认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对否定论、怀疑论者和支持者都构成挑战,游戏比其他研究领域更能提供动物思维的证据。当动物们在游戏时,他们主要运用动作模式,这些模式也用于捕食行为、反捕食行为和求偶行为中。这样,人们也质疑社会性游戏行为如果不用认知词汇是不能被研究的。例如,如果你很少被告知Jethro和Henrietta在做一些动作且这些动作描述得很客观,你不会知道他们正在玩游戏,也不知道他们玩的很高兴;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事情主要由一些也用于其他活动中的动作模式组成。个体需要能够和潜在的游戏伙伴交流,那些伙伴是它不准备统治的、吃的、与他们的。甚至,他打算与他们玩游戏。对参与社会性游戏的动物的行为观察显示,他们希望并且相信只要他们清晰地用某种信号来交流表达他们的游戏意愿,他们对谁会对他们的意图有反应的想法会被别的个体认识到。在此观点看来,游戏被看做一项合作事业。

五、结语

总而言之,认知习性学作为一个新研究领域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应该有耐心待其成长。对于那些否定者的哲学家们,习性学家需要更明确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将做什么,以及怎样进行研究,尽管哲学家们不能提出方案,但是也可以适当采纳他们对实验设计的现实建议,这同时也能够让哲学家们了解认知习性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此外,现场研究的方法是可取的,要正确看待民俗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以及其他资料对认知习性学的作用。认知习性学家还需要不断给这一领域带来有挑战性的问题并攻克他们。

参考文献:

[1]Bekoff, Marc (1995) Cognitive Ethology and the Explanation of Nonhuman Animal Behavior.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Cognitive Science. J.A. Meyer and H. L. Roitblat, eds 119-150.

[2]苟增强,崔健. 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综述[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 王彦,苏彦捷. 迷宫与动物行为研究[J]. 心理学动态,2001,(3).

[4]马国芳,随晓杰. 现代行为生物学的奠基人──劳伦兹[J]. 生物学教学,1999,(1).

[5] 龚芸. 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6] 认知心理学(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J]. 中国临床康复,2005,(36).

[7] 高申春. 评侵犯行为的习性学理论[J]. 心理学探新,1999,(3).

[8]张新立. 西方儿童追逐打闹游戏研究的发展和趋势[J]. 心理科学,2006,(2).

篇10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自主学习

Key words: cell biology;the teaching quality;autonomous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18-01

0引言

细胞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前沿学科。我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在生命科学中占有核心地位。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在轻松开阔的氛围中学习领会到细胞生物学的精髓?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体会。

1开篇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动画开头,选择生动有趣且有一定科学性的动画视频给学生放映,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和了解,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细胞生物学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并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这样的开始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就是消除了学生心理的阴影。从而打消学生的恐惧心理,建立正常的教学环境。

2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性思考的引导

理论联系实际在很多学科教学中被反复强调[1]。原因主要是理论抽象,学生在短时间无法理解。为了使学生尽快理解,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已知到未知,从现象到本质,把科学和经验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虽然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但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注意加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引导工作。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加强理性思考的内容,逐渐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模式,从规律和机制的角度进行思考,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和掌握。

3跟踪前沿报道,开展讨论

细胞生物学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前沿学科。跟踪前沿报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更新。所有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动态的,都处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因此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目前还有非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存在很多学说派别。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就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展开讨论,给学生留出自学空间和思考空间。

4注重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又是课堂教学的深化与继续[2]。通过实验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而且还可以得到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可以提高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对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和接近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实验课的基础上加强实验的探索性。实验可以采取实验小组的组织形式,每个成员在实验中承担不同的工作。根据不同的实验材料或处理的方法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让学生针对不同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性实验是一个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过程。这样的实验课不仅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提问”。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的过程与结果现象间的关系等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思考。这对于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跟踪和把握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展,促进科研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5完善考评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考核是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细胞生物学即基础又前沿,是一门及理论性、知识性、实验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学科,为了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学习效果,我们在考核过程中采取“多内容多形式的综合考试”。①理论课结束后的期末考试。这是考核项中的重要一环。试题题型广,题量大,覆盖面广。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主。另有部分较高层次的论述题,书中没有现成答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出答案。即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考察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撰写综述或设计一个课题。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的学科。针对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论文。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到兴趣点,同时对于科研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③实验课成绩。细胞生物学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实验课尤其是探索性实验课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根据学生在实验课上的动手能力,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中对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内容对实验课的成绩加以评定。

6结语

细胞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应是教学的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合新世纪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